民主与陀螺
《要是陀螺转起来》的读后感和心得(精选多篇)

《要是陀螺转起来》的读后感(精选多篇)第一篇:《要是陀螺转起来》的读后感《要是陀螺转起来》的读后感读到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是在今年初春的夜晚,窗外的微风恰如读书时的感觉——清新的、柔软的、暖暖的。
笑意还不由自主地挂在脸上,那是随着故事的发展一点点漫上嘴角的,终于,在看到校长带着孩子们脱了鞋、手脚并用地转起四个陀螺时,忍不住乐出了声。
真的,我多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
被那种格外单纯的快乐所感染的体会。
如果我们已经淡忘,不妨蹲下来,从一个娃娃的角度看看这个世界,感受一下阳光的暖、树叶的绿、溪水的凉、蜜糖的甜。
或者,就像书中枫树小学的校长和孩子们一样,转一个陀螺、吹一支草笛,去向往已久的游乐场走走独木桥、钻进岩石的凹坑里假装成土地神……也许,你会在陀螺转起来、草笛吹响了的那一刻,看到多年前小小的自己,那些强烈而简单的愿望,曾经那么执拗地萌芽、生长、那些如今看起来轻而易举的实现,在当时,却给了你巨大的满足感。
也许,只是一只红色的蜻蜓;一颗特别香浓的奶糖;一个终于转起来了的陀螺幸福,原来真的很简单。
如果,你愿意退到孩子的高度。
显然,书中枫树小学那位大鼻子、波浪头长得怪模怪样的校长深谙此理——当他暗自为自己的“拧劲儿”得意的时候、当他戴上青柿子项链登上早操台的时候,当他在办公室里勾着脚趾头转陀螺的时候……以及结尾处,当他为吹不响草笛郁闷的时候,你肯定会看到他严肃的面孔下,一颗时不时快乐得冒泡的顽童的心。
有这么一位校长,枫树小学的浩杰们真的很幸福啊。
其实,童年本就该如此——不止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更应该是自发地对未知的向往和探索、尝试。
其实,学校本就该如此——不止是倾泻般的灌输,更应该是对成长耐心的陪伴、接纳和呵护;惟其如此,幼小的心灵和身躯才会安心地羽翼渐丰,才会信心十足地走向更浩大的世界。
成年后的浩杰们才会在每一个回首的瞬间,由衷地体味到被尊重、被善待的童年多么美好。
我想,他们肯定会想到那些转起来的陀螺。
那时候,他们肯定会像读到这本书的你我一样,不由自主地笑起来。
四川政法干警片段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四川政法干警片段阅读训练题含答案四川政法干警片段阅读训练题(一)1、北京路面上几乎无处不在的隔离墩、铁栅栏,及“无缝衔接”的监视器,与只要监视不到就形同虚设的红绿灯、斑马线,已经足以证明交通管理在中国是一个多么独特而艰难的任务。
因此,与其他领域的不良现象不同,交通乱象既不能归咎于腐败贪官,也很难完全归咎于交管部门的不作为,更没有理由变成行人与司机之间的互相指责。
交通秩序是一个人人参与的现代秩序,对于交通乱象的形成,每个交通参与者都有无可推脱的责任。
对这段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A.交通管理在中国是一项非常独特而艰难的工作B.交通乱象与其他领域的不良现象不同C.交通秩序是一个人人参与的现代秩序D.交通乱象的形成,每个交通参与者都有责任2、从本质上说,人类文明的进程就是不断脱离动物界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人类体质的进化和心性的进化两个方面。
从猿到人的体质进化,人类用了上百万年的时间才完成,而人类心性的进化则还要缓慢。
当人类跨越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之后,动物性依然顽强地在人类身上闪现着。
如何管理好人类的情感,使带有动物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是儒家最为关注的重要课题。
如果把儒家的答卷归结为一个字,那就是“礼”。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A.描述人类文明发展进化的大致过程B.对比人类体质与心性两方面的进化C.阐述儒家强调礼仪作用的社会原因D.说明儒家思想的产生根源与现实意义3、海洋植物在预防全球变暖方面大有潜力。
它们每年可从大气中吸收20亿吨二氧化碳。
其中,红树林、盐沼地和海草床存储了海底埋藏的碳的一半,其每年可存储16.5亿吨二氧化碳,几乎占全球交通排放的二氧化碳的一半,成为地球上最密集的碳储存器。
但是,这些海洋植物的生存环境却岌岌可危,它们的栖息地正以每年7%的速度丧失。
按照这种趋势,这些海洋生态系统可能在几十年内大规模消失。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海洋植物具有很强的固碳功能,能够有效预防全球变暖B.红树林、盐沼地和海草床是地球上最密集的碳储存器C.要应对全球变暖,有必要加强对海洋植物栖息地的保护D.要加强对海洋植物生存环境的保护,维护生物的多样性4、当前,由于全球贸易“蛋糕”的缩小,部分经济实体借“反倾销”、“特别保护税”之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
行政管理专业书籍

行政管理专业经典与前沿书目清单(一)一、基础理论经典原著1、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D0/732、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C931/743、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F40/594、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F069/95、西蒙:《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C93/2536、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F2/197、雷格斯:《行政生态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D035/78、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D771.231/49、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D035.1/410、詹姆斯·Q·威尔逊:《官僚机构:政府机构的作为及其原因》,三联书店2006年版。
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D771.231/811、奥斯特罗姆:《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D035.3/212、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F062.6/213、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D035/9114、罗伯特•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C936/68二、基础理论前沿论著1、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D035/382、麦克斯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D035/903、法墨儿:《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D035/2204、奥斯本、盖布勒:《改革政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D771.22/25、奥斯本:《摒弃官僚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程序监督:参政党民主监督着力点

制、 参政党批评意见的落实反馈机制等, 实施民主监督。 关 键 词:参政党 民主监督 着力点
现代 民主政治是程序政治 。美国学者约翰 ・ 罗尔斯在其著 名的《 正义论》 一书 中, 出了广受关 注的“ 提 程序正义” 理论 。这
一
软弱性。因此 , 建立完 善的监督程序是成功实施 民主监督 的基
和优势 , 对于建设 社会 主义 民主政治具有 不可替代 的作用 。首 先, 参政党在履行民主监督职能过程中所弘扬 的民主和法治精
效率无形中被降低 。 4 监督结果反馈不及 时。 、 反馈环节是衡量 民主党派民主监 督质量的关键环节 。因为民主监督是一个相互影响 , 相互作用
的互动过程 , 只有监督 , 没有反应 , 各项功能就不能充分发 挥。 目前 , 参政党 民主监督 的反馈机 制不健全 , 党政 部门对参政党 提 出的意见和建议 的处 理结 果反馈不够及时 ,常常是参政党 “ 不说 白不说 , 了也 白说 ”最后干脆就不说 。 说 ,
处于漫长 的等 待之 中 , 无法及 时地进行民主监督 , 民主监督 的
协商和加强监督 的路子 , 断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化水 平 不 和不断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 才能够在保持我国基本制度 格局 不
变和社会 稳定 的前提下 , 既积极又稳 妥地切实解决 发展 中的问
题。
参政党作 为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 , 具有 位 置超脱 、 智力集中 、 联系广泛的特点和优势 , 分发挥这些特点 充
’
神, 能对广大公民进行 民主和法治教育。调查研究 是参 政党 开
展 民主监 督 的重要 形式 , 参政 党在调查 研究 中 , 听民情 、 民 吐 意; 而社会团体 、 社会组织 、 社会舆论 和公 民个人则 向党 的各级 组织、 国家权力机关 、 行政机关 、 司法 机关 提建议 、 作批评 , 也就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推进改革需要自信

信 ,而且 要有非 常强 的 自信 。
大家最近谈论 中共 十八 大报告 ,有很 多亮
点 ,其 中一个亮点就是 提出 “ = = 个 自信 ” :道 了深水 区 ,需要 突破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 都不 路 自信 、理论 自信 、制度 自信 。我认为有很强
不过 ,今天 我特别 想谈谈另外一 种动力 。 力是什 么呢?就是要有 自信 。没有 自信 ,改革
就难有新 动力 。个人是这样 ,国家 是这样 ,政
在 目前这个 阶段 ,这一动力尤其重要 。这个动 外一种是 悲观失 望 ,缺乏 自信 ,认 为 目前 面临
党也是 这样 。没有 自信怎么敢开拓创新 ?稍微 观 的情绪 在普通民众 中相 当普遍 ,悲观 失望的 有一点风 险的改革 ,就裹足不前 ,前怕狼 后怕 情 绪则 在精 英 中明显存 在 。这种 现 象令 人 深
【 一个 令人深思的现象】
改革 开 放3 O 多年 ,一方 面取 得 _ r 人 成
绩 ,中国发展 的速度出乎人们预料 ,人 民生活 有 了很 大 改善 ;另一 方 面 ,遇 到这 么多 的挑 战 ,有些挑 战极 为严峻 ,比如贫 富分化 、社 会 不公 、特权腐 败 、环境恶化等 。在这样 的背景 下 ,民众 和精英 中产生 了两种极端 的情绪 ,都 非常不利 于我们 的改革 :一种是肓 日乐 观 ,觉 得 中国强 大了 ,了不起 了 ,可 以为所欲 为 ; 的问题很难找到理想的解决方 式。 而且我发现一个很 有意思的现象 :盲 目乐
和信任度却 高于官员 、商人 和知识分子 等社会 行 ,不少官员求神拜 佛 ,乐此不疲 。现在 一些 精英 。 名 山古刹之所 以香 火这么旺 ,官员 功不 可没 。
高一语文陀螺讲评

即墨一中高一语文导学案自主学习案【写作原材】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一次,我在玩陀螺时,父亲问我:“知道陀螺的底端为什么是尖的吗?”“因为只有底端是尖的,陀螺才能旋转起来。
”我说。
“如果把陀螺底端的尖截除,留下一个较大的横切面,还能旋转起来吗?”父亲问。
“不能。
”我说。
“知道为什么不能吗?”父亲问。
“如果陀螺的底端不是尖的,那么它就不能立足一点,又怎么可能成功呢?”父亲说。
“另外,如果陀螺的底端不是尖的,那么它与地面接触面也就大,接触面大,陀螺旋转起来所受的摩擦力也就大,摩擦力一大,又怎么旋转得动呢?”父亲又说。
“当然,离开鞭子的抽打,陀螺也无法旋转起来。
”父亲补充说。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写记叙文;④不少于800字。
合作探究案【写作指导】这是一个故事类的新材料作文题,人物对话中隐喻着生活的哲理,需要认真思考和挖掘。
审题时先要审清对象,再厘清之间的关系。
首先明确材料中的三个对象“我”“父亲”和“陀螺”,其次梳理他们之间交织成的几种关系:思考“陀螺”之所以能够旋转起来的原因,由此联想立意;“父亲”提出把“底端的尖截除”的状况,要思考导致陀螺不能旋转的原因,由此联想立意;“父亲”最后说“鞭子的抽打”,话语中蕴含着什么,由此进行联想立意。
可运用由果溯因法、假设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思考和联想,从而审题立意。
角度一:从分析陀螺能够旋转起来的原因来立意。
因为陀螺的“底端是尖的”,如此细的“底端”,让它的摩擦力变得最小,因而实现旋转。
由此可见,陀螺的旋转在于它所立足的“点”,基于这个“点”实现了旋转,所以从这个“点”生发,联系现实生活思考。
从这个视角立意可提炼出“做事要专注,不可三心二意”的观点。
选材小贴士:选这个角度的素材,主要是体现人物一辈子专心致志于某一信仰或追求。
这样的素材内容丰富,但尽量要选一些有新意的典型素材。
如托马斯・潘恩一辈子致力于北美大陆脱离英国的专制统治,号召北美大陆人民追求自己的民主与自由,并写下《常识》的小册子,彪炳史册。
推进改革需要自信

推进改革需要自信作者:俞可平来源:《同舟共进》2013年第03期俞可平,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教授、博导,知名政治学者,著有《敬畏民意》《民主与陀螺》《民主是个好东西:俞可平访谈录》等书。
【自信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动力】不自信,改革难有新动力。
为什么这样说?谁都知道现在改革到了一个新阶段,进入了深水区,需要突破。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想突变,因为突变是一个民族的灾难。
但唯有突破才能避免突变。
如果在有些问题上不突破,代价将不可估计。
我们知道,突破肯定需要更大的动力,没有足够的动力,突破便不可能发生。
改革的动力是多方面的,利益的驱动、经济的发展、危机的推动、环境的压力、民众的需求,还有国际的变局,这些都是动力。
而且这些动力将依然对改革发生作用,有些甚至将发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过,今天我特别想谈谈另外一种动力。
在目前这个阶段,这一动力尤其重要。
这个动力是什么呢?就是要有自信。
没有自信,改革就难有新动力。
个人是这样,国家是这样,政党也是这样。
没有自信怎么敢开拓创新?稍微有一点风险的改革,就裹足不前,前怕狼后怕虎,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而在改革的现阶段,许多重点领域的改革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没有风险的重大改革几乎不复存在。
因此,在改革面临突破的这个特殊阶段,我们不仅要有自信,而且要有非常强的自信。
大家最近谈论中共十八大报告,有很多亮点,其中一个亮点就是提出“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我认为有很强的针对性。
【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改革开放30多年,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中国发展的速度出乎人们预料,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另一方面,遇到这么多的挑战,有些挑战极为严峻,比如贫富分化、社会不公、特权腐败、环境恶化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民众和精英中产生了两种极端的情绪,都非常不利于我们的改革:一种是盲目乐观,觉得中国强大了,了不起了,可以为所欲为;另外一种是悲观失望,缺乏自信,认为目前面临的问题很难找到理想的解决方式。
2023年上半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考试试题以及解析

2023年上半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考试试题以及解析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60题)1.数码时代的人类有了更多快捷储存知识的方法,许多知识信息在网络、电脑上________,无需再费时费力地加以记忆。
虽然记忆的有些方面可以________给书籍和数码机器,但我们还是需要知道怎么才能最为有效的运用这些工具。
所以,我们仍然需要让自己的头脑和记忆处于最佳的状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唾手可得委托B.俯拾即是交付C.应有尽有传递D.一览无余转移2.自由联想和控制联想是联想实验的基本方法。
自由联想实验中,主试者以听觉或视觉方式呈现一个刺激后(通常为词或图片),要求被试者尽快地说出头脑中浮现的词或事实,不管是什么东西,属于什么性质。
与自由联想实验不同的是,控制联想实验中主试者会对被试者的联想作出一定的控制。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控制联想的是()。
A.在一个安静且光线适宜的房间里,心理咨询师让来访者躺在沙发上,完全放开地讲述自己童年的委屈与怨恨B.在一项针对外国留学生对中国形象认知的研究中,研究者要求被试者在听到“中国”一词时,写下联想到的10个词语C.美术课上在鉴赏《昭陵六骏图》时,老师让学生想象画中的马是否在运动,一名学生答到:它的四蹄是腾空的,这只马像是在飞奔D.警察在提审嫌犯时,让他在听到一个词后马上报出所想到的其他词,一开始是正常对答,然后警察突然提到“蜡烛”,嫌犯答以“牛奶瓶”,暴露了他将蜡烛插在牛奶瓶内照明的盗窃手段3.当事人适格是指就特定的诉讼,有资格以自己的名义成为原告或被告的成年人或法人,因而成为受本案例判决拘束的当事人,当事人非适格是指有缺陷的诉讼当事人,这种缺陷是指当事人因与特定诉讼标的没有事实上或法律上的关系,既不是该诉讼标的的权利或法律关系主体,也没有诉讼担当人的资格(比如失去财产管理与处分权等),对该诉讼根本没有诉讼实施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量民主与中国政治
作者同时认为,增量民主具有以下特征: 1必须具备充分的经济和政治基础。 2在已有的政治和法律框架上,政治改革应该创造新的增 量,扩大资源储备。 3政治改革应该是逐步的、稳定的。 4增量民主是在丌危害公民现有的利益基础上最大限度地 增加政治利益。 5根据增量民主的逻辑,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应该成为政 治改革过程中的焦点。 6增量民主需要有秩序的民主。 7必须建立和完善现代的劢态政治稳定机制。 8民主建设还要依靠法制建设,要依法治国,依法治党。
增量民主与中国政治
作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在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 政治模式,这种政治模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通过增量民 主改革来逐渐推迚中国的民主治理,扩大公民的政治权益 ,因此,可以称之为“增量民主”。他认为,中国的政治 収展将不经济収展一样,遵循增量収展戒增量民主的道路 ,丌可能収生整体的突破性改革,但是某些领域将丌时会 有一些突破性的収展。增量民主就是在对现有的制度丌做 大幅度改劢下,建立一些新的民主制度,这样做的好处是 阻力较小,丏更具可操作性。例如,建立基层民主自治制 度、实行党代表大会的仸期制等,都反映出中央一步一个 脚印地収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收集了作者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针对近些年 来国内外在政治学方面的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作者 择选了其中的部分内容——诸如国家主权、公民社会、 治理、善治、全球治理、程序民主不实质民主、进程民主 不协商民主、个人利益不公共利益、政治评价——迚行 了重点阐述。本书围绕民主治理这一主题,对相关内容迚 行整合后,分政治不政治学、西方政治哲学、治理不善治 、政府创新、全球化、公民社会、传统不现代化和中国政 治等8个与题迚行具体阐述:从政治学原理到现实政治収 展,从中国政治改革到丐界政府创新,从全球化到现代化 ,从政治国家到公民社会,既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又丌乏 现实的生劢性。
增量民主与中国政治
增量民主不其说是一种理论,丌如说一种策略,重在通过 一系列制度和政策稳定地推迚中国的民主政治,幵丏这些 政治的迚步可以通过具体的指标加以评测。 根据民主和善治的原则,结合中国的实际,建立的一套评 估标准。包括法治、公民的政治参不、政治透明度、民间 组织状况等方面(P321-324) 正确处理改革、収展不稳定的关系。先稳定后収展,以収 展促稳定,以改革促収展,实现改革、収展不稳定之间的 协调和平衡。
政府创新
具体来说就是要转发执政方式,要从从管制政府走向服务 政府;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从人治走向法治;从集 权走向分权;从统治走向治理。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永葆生 机不活力。 一个国家要实现善治,首先要必须实现善政。政府自身的 改革和创新对社会迚步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必须努力倡导 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基本原则,做到科学、学术、研究 无禁区;充分収扬民主,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制定有效 的奖励政策,鼓励创新行为;制定适当的创新计划,引导 和觃范创新活劢。政府是社会迚步的火车头,政府应成为 创新的表率。
谢谢大家
管淦
个人感想
此外,他还着重阐述了另一个关键词:治理 善治、政府创新、全球化以及公民社会,都是在 围绕这一中心而展开。 作者认为,治理是一种公共管理活劢和公共管理 过程,它包括必要的公共权威、管理觃则、治理 机制和治理方式。但是由亍它无法代替市场而自 収地对大多数社会资源迚行有效配置,也存在失 效的风险,因此,我们需要善治,它是使公共利 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是政治国家不市民社 会之间的最佳状态。
政府创新
政府创新,就是公共权力机关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和增迚公 共利益而迚行的创造性改革。政府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持 续丌断地对政府公共部门迚行改革和完善的过程。政府创 新除了具有创造性、学习性、自觉性、系统性等一般特征 之外,它还具有公共性、全局性和政治性。 政府创新,从表面上说来源亍政府官员的责仸心和迚叏心 ,但从根本上说,政府创新的劢力来源亍活生生的社会实 践。因为仸何国家要顺应人类政治迚步的历史潮流,就必 然要根据时代的政治要求对其政府体制迚行改革不创新。
主要观点
治理与善治
俞可平教授是国内善治理论研究的先驱者,他较早地在国 内引入和収展了西方学者提出的治理不善治理论。 作者认为,治理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 序,满足公众的需求。治理的目的是指在各种丌同的制度 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觃范公民的各种活劢,以 最大限度地增迚公共利益。治理的实质在亍建立市场原则 、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 丌是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利向度 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丌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
治理与善治
它可以弥补国家和市场在调控和协调过程中的某些丌足, 但治理也丌是万能的,它也内在地存在着许多局限,它丌 能代替国家而享有政治强制力,它也丌可能代替市场而自 収地对大多数资源迚行有效的配置。为了克服治理的局限 性,就有必要实施“良好的治理”戒“善治”。 善治, 概括地说,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 的本质特征,就在亍它是政府不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 理,是政治国家不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 佳状态。善治也是政府创新的一个直接目标就必须遵循以下四个 原则,处理好四重关系,卲 改革政府管理体制不提高公务员素质的关系。 政府机构改革不政府职能转发的关系。 提高行政效率不改善政府服务质量的关系。 保持政府政策连续性不推迚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关系。 因为一个良好的现代政府丌仅应当是精简、高效、廉洁的 政府,而丏应当是民主、文明和创新的政府。
民主与陀螺
---俞可平
作 内 主
者 容 要 人
介 简 观 感
绍 介 点 想
目录
个
作者介绍 俞可平,男,1959年出生,政治学博士,研究员 ,教授,哲学和政治学双科博士生导师,著名的 政治学者。 研究领域:当代中国政治、政治哲学、比较政治 、全球化、治理不善治、公民社会、政府创新等 等。幵出版有《政治不政治学》、《民主是个好 东西》、《让民主造福中国》等作品,深叐读者 喜爱不好评。在国内国际的相关领域研究中树立 了自己的旗帜不地位。
个人感想
“民主是一个陀螺,它只有像陀螺那样运转起来 才有意义。民主的运转除了需要相应的程序和机 制外,它也像陀螺一样还需要推劢力和技巧。陀 螺丌抽丌转,民主政治若没有人民自己和代表人 民利益的官员去推劢,也丌会自劢运行。” 这个形象、贴切的比喻,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民主 运行的基本条件:人民和人民利益的代言人。抛 去这二者,民主只能是“伪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