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PC+编码跳频抗干扰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1)

合集下载

LDPC编码的FFH/BFSK系统性能分析

LDPC编码的FFH/BFSK系统性能分析
L D P C
通 过 仿 真说 明 采 用
纠错 编码 的快速 跳 频
L D P C


引言
但 是 单纯 的 分集合并 并不 能 达 到

通 信 系 统 能 获 得 良好 的误 码 性 能

~
码 和分集联合
≮ 跳 频通信系统通 过分 集 和 接收端 采用不 同的合并 速
毛 部分频带干扰 抗 壹 10 信

iv
f S
i & T
a n
h


j
i n g 2 10 0 0 7

S
a c
ie
e
n c e
In
s
t it u t e
e s

P L A
U
n
iv
e r s
it y
c o
o
f
e

S
c
i & T

e c
h
e r

N
jin
s
g 2 1 1 10 1)
t

N
o w
a
d
a
y
s
s

L D P C
r o m
c o


编码 时存在

个 最 佳 的组 合

的误 码 率 要 求
L
而 且 由于 系 统 存 在 非 相 干 合 并



L D P C
码 的编 码
。 ‘ ’’

随着分集数
的增 大误 码 性能 下 降

甚至 达不 到

短波通信的多进制LDPC编码技术分析

短波通信的多进制LDPC编码技术分析

波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与此同时,LDPC 码校验矩阵同
样较大,给短波通信校验矩阵存储及编码、译码造成一
定难度。针对该问题,需结合短波通信系统结构选择适

宜的多进制,LDPC 编码技术,依托于简单编码算法而 保障短波通信系统编码速度及信号传输稳定性。
应 用 高 斯 消 元 法 时 应 注 意, 编 码 运 算 过 程 中 涉 及 GF(q),运算期间所确定的校验矩阵虽较为稀疏,但经
2.1 LDPC 码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 码)为线性分组码,将 其码长、信息数据位长度分别设定为 N、K,此时可用 M=N-K 关系式确定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 码)长 度,在此基础上运用 R=K/N 关系式确定 LDPC 码率, 并生成校验矩阵 H,大小为 M×N。如图 1 所示为 LDPC 码双向图结构,可运用该双向图表示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矩阵,结合图 1 来看,将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划分为两组, 将其中一组设定为 N 个节点,用于代指 N 个信息位,此 时所设定的节点为信息节点,在该结构中,矩阵列与节 点信息位相互对应。将另一组设定为 M 个节点,用于代 指 M 个校验位,此时所设定的节点为校验节点在该结构
收稿日期 :2023-04-20 作者简介 :李诠娜(1982—),女,山东栖霞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 :潜艇通信。
81
第 41 卷
数字技术与应用
v0 v1 v2 v3 v4 v5
c0 c1 c2 c3
图 1 LDPC 码双向图结构 Fig.1 LDPC code bidirectional graph structure 中,矩阵行与节点校验位相互对应。在此基础上,连接 各个校验节点,同时将连接而成的直线看作“边”,而 “边”的数量则为校验节点,随机选取节点出发,经过多 道“边”则能够再次回到出发节点,而此时的“边”则 构成了完整环路 [3]。在短波通道系统双向图中可清晰化 了解 LDPC 码具体传输情况,并可结合 LDPC 码传输情 况判断短波通道传递可靠性,同时可采用该方式检验得 出 LDPC 码误码率数据。在短波通信 LDPC 码发展之初 仅有二进制 LDPC 码,而以二进制 LDPC 码为基础逐渐 延伸出多进制 LDPC 码,与二进制 LDPC 码相比较,多 进制 LDPC 码校正矩阵具有更多维度,而其同样可借助 双向图进行表示。相较于二进制 LPDC 码,在短波通信 系统结构中,多进制 LDPC 码因实现校正矩阵的拓展延 伸,故在信息传递期间能够表现出更高抗噪性,可良好 应对短波通道噪声问题。

短波宽带通信系统中LDPC码的应用分析

短波宽带通信系统中LDPC码的应用分析

i tr r n e mp o e t e q a i f s o — v o n ef e c ,i r v u l y o h r wa e c mmu ia in,i i p p r e iin ro o r cin e h t t nc t o n t s a e f c e t e rr c r t h e o c d n sn D C c d s OF M e h oo y c mb n d w t p e d s e t m , a mo u ain c d n o ig u ig L P o e , D tc n lg o i e i s r a p c r h u d lt o ig o
( . o eeo fr t na dC mmu i t n n ier g a bnE g er gUnvri ,H ri 5 0 1 C ia 1 C H g f nomai n o I o nc i sE gn ei ,H ri n i ei iesy abn100 , hn ; ao n n n t
0 引言
短波通信是军事领域中的重要通讯手段 , 其主
要 依靠 电离层 的反 射进行 远距离 信号 发射 接收 。 由 于 空 间 中电离 层 的不 断 变化 , 得 短 波 信道 具 有 严 使 重 的时变色 散性 。因此在 短波 信道上 进行 数据 传输
16 92年 G l gr 出的具有 稀疏校 验矩 阵的线 aae 提 l 性分 组码— —低 密 度奇偶 校验码 ( D C Lw D ni L P ,o es .
Ap l a i n 0 p i to f LDPC o e n t e s o twa e c c d s i h h r . v
wi e a o m u i a i n s s e d b nd c m n c to y t m

高码速率卫星通信中LDPC编码技术的仿真及应用

高码速率卫星通信中LDPC编码技术的仿真及应用

高码速率卫星通信中LDPC编码技术的仿真及应用作者:艾国志范文斌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年第15期摘要:高码率卫星通信对信道性能要求高,卫星通信系统具有较低信噪比和突发强干扰等特性下,但是现有信道编码的方法可能由于纠错性能的限制,导致接收端信息不能完全正确恢复。

但是现有的数据传输业务对于低误码率的要求非常的高,卫星通信系统是一个非对称的信道,LDPC码作为一种新兴研究的信道编码方案,仿真表明它在高斯信道和莱斯信道下都有着良好的纠错性能,是卫星数据传榆链路对抗链路干扰,提高信道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卫星通信 LDPC编码编码增益解调1 引言信道编码理论及技术作为现代通信系统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近几十年在Shannon信道编码定理的指引下已经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目前,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以其低复杂度的迭代译码算法和可逼近信道容量限而成为目前最佳的编码技术之一,也逐渐开始在新的卫星通信中广泛使用。

2 LDPC编码技术LDPC码是当今信道编码领域的最令人瞩目的研究热点,基于LDPC码的上述优异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卫星通信、深空通信、光和磁记录系统等。

研究资料表明,LDPC编码对压缩图像传输具有很强的理论优势,图1给出了采用LDPC码应用于压缩图像传输中的一种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系统简图。

其中,信源编码方案采用的是JPEG静止图像压缩标准,信道编码方案采用的是LDPC码的编码方案。

由于JPEG静止图像由头语法和压缩的图像数据两部分组成,头语法对错误最敏感,其次是DC分量和AC分量。

因而可以对头语法和图像数据分别用不同码率的LDPC码进行编码。

这种编码能够提高信道的抗干扰能力,从而改善重建图像的质量。

LDPC码除了在AWGN信道中比卷积码有更高的编码增益外,它在莱斯衰落信道中仍然有优势。

当信道的相关性不是非常强时,不需要特别加入交织器即可取得较好的纠错性能。

LDPC编译码方法及应用

LDPC编译码方法及应用

摘要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数字电视广播、移动视频点播等对数据吞吐量要求很高的业务逐渐变得可能。

为了在有限的带宽内用有限的发射功率保证信息在空间传播时的可靠性,需要在系统中引入具有很强纠错能力的信道编码技术。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具有与香农限非常接近的纠错性能,因此成为现代通信系统中信道编码的强有力竞争者。

目前,包括欧洲数字电视卫星广播标准DVB-S2、中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标准CDTV-T 等在内的标准已经将LDPC 码作为信道编码的解决方案,而IEEE 802.11n、IEEE 802.16e等无线局/城域网标准也将LDPC 码作为一种候选方案。

随着LDPC 码进入应用的脚步不断加快,有必要对LDPC 码在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研究并加以解决和克服,这也正是本文对LDPC 码的实现与应用进行研究的出发点。

本文介绍了LDPC 码,综述了其编码方法和译码方法,同时对LDPC 码编译码方法的发展作了分析。

关键词:LDPC 码;编码;译码;奇偶校验矩阵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wirelessservices that require high data throughput, such as digital TV broadcastingand mobile TV, have been increasingly practical. In order to ensure thereli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with limited bandwidth and limited transmission power, we need to implant powerful channel coding technique into the system.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 with the error-correcting ability approaching Shannon limit very closely, are therefore highly competitive candidate of channel codes in modern communication systems.In present,European digital TV satellite broadcasting standard DVB-S2 and Chinese digital TV terrestrial broadcasting standard CDTV-T have chosen LDPC codes as the channel codes while wireless local/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WLAN/WMAN) standards IEEE 802.11n and IEEE 802.16e have considered LDPC codes as an option for channel cod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difficulties and solve the problems on the way of applying LDPC codes into practical systems, which is the point this thesis mainly addresses.While briefly introducing LDPC codes are introduced briefl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ncoding and decoding algorithms. The development of encoding and decoding methods is analyzed as well .Key words : LDPC codes ; encoding ; decoding ; parity check matrix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绪论 (4)1.1 LDPC码简介 (4)1.2 LDPC码发展历史 (4)1.3 LDPC码技术背景 (5)1.4 LDPC码的优缺点 (6)1.5 LDPC码基本原理 (8)1.6 LDPC码基本概念 (8)第二章LDPC 码的编码方法 (11)2.1 编码方法概述 (11)2.2 Richardson 等提出的有效编码方案 (11)2.3 其它编码方案 (14)2.4 编码方案小结 (14)2.5 编码方法的发展 (14)第三章 LDPC 码的译码算法 (16)4.1 译码基础 (16)4.2 译码算法简单描述 (16)3.2.1 硬判译码算法 (16)3.2.2 软判译码算法 (17)3.2.3 线性规化算法 (17)3.2.4 性能比较 (17)3.3 译码方案小结 (19)3.4 译码方法的发展 (19)第四章 H 矩阵的构造方法 (20)4.1 随机构造方法 (20)4.2 代数构造方法 (20)4.3 LDPC 码构造方法 (21)4.4 LDPC 码小结 (22)第五章 LDPC 码的应用与展望 (23)5.1 LDPC 码的应用 (23)5.2 LDPC码的展望 (23)结论 (25)致谢 (26)参考文献 (27)第一章绪论1.1 LDPC码简介LDPC 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是Gallager 于上世纪60 年代提出的一类基于奇偶校验矩阵定义的线性分组码,因其校验矩阵只含有少量的非零元素,其余元素均为零,故而得名。

一种LDPC编码慢跳频系统迭代信道估计译码算法

一种LDPC编码慢跳频系统迭代信道估计译码算法

一种LDPC编码慢跳频系统迭代信道估计译码算法
罗建;李炯
【期刊名称】《通信技术》
【年(卷),期】2015(48)3
【摘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的和积译码算法(SPA,Sum-product Algorithm)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中具有很好的译码性能,但需要已知信道状态信息.提出了一种在部分频带干扰条件下LDPC编码慢跳频(SFH,Slow Frequency Hopping)系统的迭代信道估计译码算法.该算法利用迭代译码过程中产生的比特后验信息作为信道估计器的先验信息辅助信道估计,进而更新下一次译码的初始信息.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性能逼近已知信道信息时的性能,而且每跳所含的符号数很少,不需要插入导频,增大了传输功率效率.另外,相对于SPA 算法运算量增加不大,实现简单.
【总页数】5页(P306-310)
【作者】罗建;李炯
【作者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7;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
【相关文献】
1.LDPC编码调制系统中基于反馈LLR均值的迭代解调/译码算法 [J], 黄平;姜明;赵春明
2.LDPC编码慢跳频系统中的一种信道状态估计算法 [J], 戴精科;何恒;徐东辉
3.一种慢跳频系统频率跳变时刻同步算法 [J], 张伟;周劼;叶江峰;蒋鸿宇;
4.LDPC 编码跳频抗干扰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 [J], 杨孔哲;张邦宁;郭道省
5.强干扰环境下LDPC编码慢跳频系统的传输方法设计 [J], 王任之;潘克刚;赵瑞祥;王洪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LDPC码的MIMO-OFDM通信系统研究与仿真的开题报告

基于LDPC码的MIMO-OFDM通信系统研究与仿真的开题报告

基于LDPC码的MIMO-OFDM通信系统研究与仿真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MIMO技术可以将多个天线合理组合,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性能,其中MIMO-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技术,它可以有效地缓解多径信道干扰,提高频谱利用率和传输速率。

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是一种优秀的信道编码技术,具有编码效率高、译码延迟低和误码性能优异等优点。

因此,将LDPC码和MIMO-OFDM技术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减少误码率。

本课题旨在研究LDPC码在MIMO-OFDM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探究LDPC码对MIMO-OFDM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对该系统进行仿真,验证其性能。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LDPC码的原理和性能研究。

2、MIMO-OFDM技术的原理研究。

3、LDPC码在MIMO-OFDM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4、MIMO-OFDM通信系统的系统建模与仿真设计。

5、性能分析与优化。

三、研究进度计划:第一周:阅读相关文献,熟悉LDPC码和MIMO-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性能。

第二周:针对LDPC码和MIMO-OFDM技术的特点,深入分析它们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第三周:设计LDPC码在MIMO-OFDM通信系统中的编码方案,建立系统模型。

第四周: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性能指标,优化系统设计。

第五周-第六周: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和修改。

四、预期成果:本课题旨在研究LDPC码在MIMO-OFDM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探究LDPC码对MIMO-OFDM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对该系统进行仿真,验证其性能。

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深入研究LDPC码和MIMO-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性能。

SC-FDE通信系统中LDPC编译码技术研究及FPGA实现中期报告

SC-FDE通信系统中LDPC编译码技术研究及FPGA实现中期报告

SC-FDE通信系统中LDPC编译码技术研究及FPGA实现中期报告1. 研究背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系统需要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更高的频谱利用率和更低的误码率,以满足用户对高品质通信服务的需求。

SC-FDE(Single Carrier with Frequency Domain Equalization)通信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无线通信系统,它采用了频域均衡技术,可以抵抗信道中的多径干扰和频率选择性衰落,提高了系统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而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编码技术是一种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纠错编码技术,它可以在保证高编码效率的同时,实现低复杂度的译码,可以显著降低系统的误码率。

2. 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究LDPC编译码技术在SC-FDE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并针对LDPC译码中的矩阵运算问题,采用FPGA加速技术进行优化。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LDPC编码原理及构建LDPC编码矩阵;(2)LDPC译码原理及相关算法(如Min-Sum、Normalized Min-Sum算法等);(3)SC-FDE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硬件电路和通信协议;(4)针对LDPC译码中的矩阵运算问题,采用FPGA加速技术进行优化,实现LDPC译码的硬件加速。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下研究方法进行:(1)文献综述:对LDPC编译码技术和FPGA加速技术的应用进行文献综述,全面了解LDPC编译码技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及FPGA加速技术在LDPC译码中的优化方法。

(2)LDPC编译码构建:根据LDPC编码原理,构建LDPC编码矩阵,并进行仿真验证。

(3)LDPC译码算法实现:设计并实现LDPC译码算法,包括Min-Sum算法和Normalized Min-Sum算法,对LDPC进行仿真验证。

(4)SC-FDE通信系统设计和实现:设计并实现SC-FDE通信系统的硬件电路和通信协议,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㊀第16卷第3期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16No.3㊀㊀2015年6月㊀Journal of PLA Universit 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 g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Jun.2015LDPC 编码跳频抗干扰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杨孔哲,㊀张邦宁,㊀郭道省(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7)摘㊀要:为进一步提升跳频卫星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将LDPC 信道编码与跳频技术相结合,建立一种基于LDPC 码的跳频抗干扰通信系统模型,基于该模型进行了抗干扰性能仿真分析.首先结合BPSK 调制方式,建立不同码率㊁不同码长的LDPC 码跳频抗干扰通信系统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不同码长㊁不同码率的LDPC 码跳频抗干扰通信系统在不同干扰因子的部分频带干扰条件下进行抗干扰性能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DPC 码跳频抗干扰通信系统模型的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通过仿真分析,得到采用不同的编码参数在不同干扰条件下抗干扰性能的量化结果与结论,为基于LDPC 码的跳频抗干扰系统设计和自适应抗干扰措施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关键词:低密度校验;跳频;抗干扰中图分类号:TN911.2DOI :10.7666/j .issn.1009-3443.20150210001Model in g and simulation of LDPC coded FH anti -j amm in g communication s y stemYANG Kon g zhe ,㊀Z HANG Ban g nin g ,㊀GUO Daoxin g(Colle g e of Communications En g ineerin g ,PLA Univ.of Sci.&Tech.,Nan j in g 210007,China )Abstract :To further enhance the anti -j ammin g ca p abilit y of the FH (fre q uenc y ho pp in g )satellite communi -cation s y stem ,combinin g FH s y stem with channel codin g ,a low -densit y p arit y -check (LDPC )coded FH anti -j ammin g communication s y stem was established in this p a p er ,and the simulation of the anti -j ammin gp erformance was carried out.In the first p lace ,an LDPC coded SFH /BPSK (slow fre q uenc y ho pp in g /bina -r y p hase shift -ke y in g )anti -j ammin g communication s y stem was built ,whose code len g ths and code rates were different.Then ,the anti -j ammin g ca p abilit y a g ainst p artial -band j ammin g (PBJ )with different p ar -tial -band j ammin g factors of the s y stem was simulated and com p ared.All these p rove that the p erformance of the LDPC coded SFH /BPSK anti -j ammin g s y stem simulation model is available ,which is in conformit y with the theoretical anal y sis.Throu g h simulation and anal y sis ,the q uantitative results of the anti -j ammin g p erformance were obtained based on different codin g p arameter under different j ammin g conditions.As a conse q uence ,the results will p rovide technical basis for the desi g n of LDPC coded FH anti -j ammin g s y s-tem and the ada p tive anti -j ammin g measures.Ke y words :LDPC ;fre q uenc y ho pp in g ;anti -j ammin g ㊀㊀收稿日期:2015-02-10作者简介:杨孔哲,硕士生,主要研究卫星通信,y an g kon g zhe@163.com 通信作者:郭道省,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卫星通信抗干扰,r g sc2014@126.com㊀㊀随着迭代译码方法的出现和发展,低密度校验(low -densit y p arit y -check ,LDPC )码逐渐成为信道编码研究的热点,应用也日益广泛.LDPC 码具有性能接近理论极限㊁误码平层低㊁译码器实现简单等优点,在码长足够长时性能更加优异.跳频技术是目前通信抗干扰领域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通信方式,但受系统参数限制,仅提高跳频带宽或者跳速的方法,对系统抗干扰能力提高有限,必须考虑采用先进的波形设计方法进一步提高跳频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结合交织㊁信道编码与高效调制技术等波形设计方法,可在跳频处理增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1]77-80.随着对LDPC码编译码方法研究的日益增多,基于LDPC码的跳频抗干扰系统研究逐渐受到重视[2].文献[3,4]分别研究了LDPC编码快跳频结合频率调制抗多音干扰的能力和抗部分频带干扰的能力.文献[5]研究了LDPC编码FFH-SS 系统采用多种分集技术在部分频带干扰下的性能.文献[6]研究了LDPC码差分跳频系统抗部分频带干扰的能力,证明了利用LDPC码增强系统抗干扰能力的优势.文献[7]研究了非二进制LDPC编码跳频结合相位调制抗部分频带干扰的能力,证明了Q-LDPC码较RS码的优越性.除此以外,文献[8]研究了Ra y lei g h衰落信道中跳频结合频率调制无编码系统在不同跳速的情况下抗多音干扰和部分频带干扰的能力.文献[9,10]研究了LDPC编码跳频结合频率调制系统在Ra y lei g h衰落信道㊁Rician衰落信道条件下抗多音干扰的性能.文献[11]研究了LDPC编码跳频结合频率调制系统抗跟踪式干扰的能力.上述文献对LDPC码在不同条件下的编译码算法进行了设计和性能分析,表明LDPC编码用于跳频通信系统的优越性,并从分集技术和最佳接收机设计等方面优化LDPC编码跳频系统性能.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对结合相位调制的慢跳频系统的抗干扰性能研究还比较少,没有针对具有不同码长㊁不同码率等编码参数的LDPC码在各种部分频带干扰条件下的性能分析,没有给出系统的分析结论和相应的量化结果.本文采用LDPC码结合BPSK调制技术建立基于不同码率㊁码长LDPC码的SFH/BPSK跳频抗干扰通信模型.基于该模型,仿真分析不同码长㊁码率LDPC码的跳频抗干扰通信在不同干扰因子部分频带干扰条件下的抗干扰性能,得到采用不同的编码参数在不同干扰条件下抗干扰性能的量化结果,为基于LDPC码的跳频抗干扰系统设计和自适应抗干扰措施制定提供理论基础.1㊀SFH/BPSK抗干扰通信系统图1给出了基于LDPC码的慢跳频抗干扰通信系统模型.在发送端,对二进制信号依次进行LDPC 编码㊁BPSK调制和跳频调制,在A WGN信道中分别加入部分频带干扰和加性白高斯噪声;在接收端首先进行解跳,然后采用联合迭代的解调译码算法,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图1㊀系统模型Fi g.1㊀Dia g ram of the s y stem model1.1㊀LDPC码型设计LDPC码可以分为规则和非规则两类.相对非规则LDPC码,规则准循环LDPC码的译码器硬件实现复杂度低,但编码器硬件实现复杂度相对较高.非规则重复累计码[12](irre g ular re p eat accu-mulate,IRA)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非规则LDPC 码,其纠错性能比规则LDPC码更好,且编码器硬件实现复杂度较低[13].由于星上硬件资源有限,码型设计时,在保证一定性能的情况下,尽量降低硬件实现复杂度,故建模时设计并使用非规则重复累计码(IRA)[14].LDPC码的码长为N,其中信息比特数为K,码率R c=K/N.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干扰因子和信干比的部分频带干扰,提供了不同码率和码长的LDPC码[15],包括3种码率(1/4,1/2,3/4)和2种码长(2560,5120).在仿真中用到了以下4种LDPC码型: (1)码率为1/4,码长为2560;(2)码率为1/2,码长为2560;(2)码率为1/2,码长为5120;(2)码率为3/4,码长为5120.1.2㊀跳频模块设计若跳频系统的符号速率大于跳频速率,即每跳信号包含多个符号,则称之为慢跳频(SFH);若跳频系统的跳频速率大于符号速率,即多跳用于承载1个符号的信息,则称之为快跳频(FFH).跳频图案如图2所示.SFH与FFH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跳频驻留时间,前者在一个跳频驻留时间内发送多个符号,后者用多个跳频时间发送1个符号.建模时,跳频调制采用慢跳频,跳频速率为10000跳/秒㊁12跳/时隙,跳频带宽为1.5GHz.40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6卷㊀图2㊀跳频图案Fi g .2㊀Fre q uenc y ho pp in g p attern1.3㊀联合迭代解调译码文献[16]提供了一种基于PSK 信号与LDPC 码联合迭代解调译码的传输方法,解决慢跳频通信等通信系统相位同步实现困难或代价过大的问题.本文借鉴其联合迭代解调译码的方法,设计了基于LDPC 编码SFH /BPSK 跳频系统的联合迭代解调译码算法.联合迭代解调译码流程如图3所示.图3㊀联合迭代解调译码流程Fi g .3㊀The flow chart of j oint iterative demodulation deco -din g步骤如下:(1)相位旋转:设L 为相位离散化数量,l =0,1, ,L -1,将接收信号的相位依次旋转2πl /L ,得到L 组具有不同相位旋转量的信号;(2)确定权重:根据交织后的译码外信息e n 和相位旋转后的信号实部确定各组信号的权重,找到权重最大和权重最小的分组;(3)解调:将权重最大分组信号的实部乘以修正因子α,得到解调值;(4)解交织:将解调值逐行记入一个M ˑN 的矩阵,然后逐列输出解交织后的解调值;(5)译码:采用修正最小和译码算法[17]对解调值进行译码.得到译码过程中各个比特对应的软判决值γs ㊁硬判决信息以及译码得到的外信息e s ;(6)交织:将译码得到的外信息e s 逐行记入一个N ˑM 的矩阵,得到交织后的译码外信息e n ,然后逐列输出,返回到步骤(2),直到达到预定迭代次数后,将译码得到的硬判决信息输出,其中预定迭代次数为30次.2㊀抗部分频带干扰性能分析对于跳频系统,最大干扰威胁是部分频带干扰.文献[18]给出了多种结合不同调制技术的跳频模型,分析了各个模型在部分频带干扰下的性能.本次建模主要讨论FH /BPSK 模型,以下是非编码系统在部分频带干扰条件下的性能分析.设干扰功率为J ,样式为宽带噪声,带宽等于W j ,W j 与跳频带宽W FH 的比值ρ定义为ρ=W j /W FH .㊀㊀部分频带干扰的功率谱密度为N ᶄj =JρW ss =N J ρ.(1)式中:N J为有效干扰功率谱密度;W ss 为全频率带宽.非干扰部分的平均误符号率为P S 0=2Q 2E b N 0æèçöø÷-Q 22E b N 0æèçöø÷.㊀㊀干扰部分平均误符号率为P S J =2Q 2E b N 0+N ᶄJ æèçöø÷-Q 22E bN 0+N ᶄJ æèçöø÷.(2)式中:E b 为每比特能量;N 0为噪声的功率谱密度;Q (㊃)函数为Q (x )=12πʏɕxe -t 22d t .所有符号的错误概率可表示为P S =ρP S J +1-ρ()P S 0.㊀㊀由式(1)(2)可知,FH /BPSK 无编码系统在部分频带干扰下的平均误码率为P S J=2Q 2E b N 0æèçöø÷-1+2ρE b N J æèçöø÷-1éëêêùûçç-1/2æèçöø÷-Q 22E b N 0æèçöø÷-1+2ρE b N J æèçöø÷-1éëêêùûçç-1/2æèçöø÷.㊀㊀FH /BPSK 无编码系统在部分频带干扰下的平均误比特率为502㊀第3期㊀㊀㊀㊀杨孔哲,等:LDPC 编码跳频抗干扰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P b =ρQ 2E b N 0æèçöø÷-1+2ρE b N J æèçöø÷-1éëêêùûçç-1/2æèçöø÷+1-ρ()Q 2E b N 0æèçöø÷.对于非编码的FH /BPSK 抗干扰通信系统,可以得到在部分频带干扰条件下性能的理论分析结果.但对于基于LDPC 码跳频系统,在部分频带干扰条件下的性能还没有办法通过理论分析得到闭合的表达式,只能通过建模仿真进行抗干扰性能分析.可以肯定的是,编码系统在部分频带干扰条件下的性能变化趋势应该与非编码系统的性能变化趋势相符.3㊀仿真结果与分析为检验模型的抗干扰能力,对LDPC 编码SFH /BPSK 系统在AWGN 信道中的抗干扰性能进行仿真.设AWGN 信道中信噪比为20dB .4个LDPC 码码型的相关参数分别为:码型1,码长2560㊁码率1/4,每时隙传输640b ,等效速率533kb /s ;码型2,码长2560㊁码率1/2,每时隙传输1280b ,等效速率1067kb /s ;码型3,码长5120㊁码率1/2,每时隙传输2560b ,等效速率2133kb /s ;码型4,码长5120㊁码率3/4,每时隙传输3840b ,等效速率3200kb /s .图4给出了系统在不同干扰因子部分频带干扰下的性能.从图4可以看出,码率较码长对LDPC 码的编码增益影响更大.码率越低,性能越好.这一点与理论相符,但码长对系统的抗干扰性能的影响不是特别明显.图5给出了基于不同码率㊁码长的LDPC 码的跳频系统在不同干扰因子和不同信干比条件下抗部分频带干扰的性能.图4㊀系统在部分频带干扰下的性能Fi g .4㊀The p erformance of the s y stem under p artial -bandj ammin g从图5可以看出,当干信比超过系统的干扰容限时,干扰效果随部分频带因子ρ的增大而增强,与理论相符;当干信比小于系统的干扰容限时,最坏干扰样式的干扰因子ρ<1,此时干扰方可以适当的干扰功率换取最强的干扰效果.如图5(b )中,系统选用码长5120㊁码率1/2的LDPC 码,若信干比为3dB ,干扰方将ρ控制在0.5左右时,干扰性能最好,可使系统的误比特率达到10-3.LDPC 编码SFH /BPSK 系统的干扰容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应LDPC 码的编码增益.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拥有最适合码长和码率的LDPC 码.60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6卷㊀图5㊀系统在不同干扰因子和不同信干比条件下的抗干扰性能Fi g.5㊀The p erformance of the s y stem with different j am-min g factor and SJR 4㊀结论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LDPC编码的SFH/ BPSK跳频通信系统模型,设计了不同码率㊁不同码长的LDPC码跳频抗干扰通信系统,通过仿真分析了在不同干扰因子的部分频带干扰条件下的抗干扰性能,得出以下结论:(1)LDPC编码跳频系统较非编码系统具有更大的编码增益,显著改善了跳频系统在部分频带干扰条件下的性能.(2)针对不同干扰因子与信干比的部分频带干扰,通过选择不同码率和码长的LDPC码能够实现最优的抗干扰性能,为自适应抗干扰体制设计提供了依据.(3)通过仿真可以看出,LDPC码的码率对性能有较大影响,相比之下,码长的改变对抗干扰性能的影响不大.参考文献:[1]㊀姚富强.通信抗干扰工程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2]㊀戴精科,徐东辉,何恒,等.LDPC编码FFH/MFSK系统的性能分析[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4(9):167-169.DAI Jin g ke,XU Don g hui,HE Hen g,et al.Performanceanal y sis of LDPC coded FFH/MFSK s y stem[J].Infor-mation Securit y and Communications Privac y,2014(9):167-169.(in Chinese).[3]㊀JENG Jider,HUANG Jenhou,WANG Chun g hsuan.Performance of low-densit y p arit y-check coded FFH/BFSK s y stems under band multitone j ammin g[C]//Proceedin g s of the2007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 p utin g,Honolulu,Hawaii:IEEE Conference Publications,2007:434-438.[4]㊀JENG Lider,LEE Shunshen g,WANG Chun g hsua,et al.Low-densit y p arit y-check codes for FFH/BFSKs y stems with p artial-band noise interference[C]//IWCMC 06.Vancouver:IEEE Conference Publica-tions,2006:1213-1217.[5]㊀WU Xiaofu,ZHAO Chunmin g,YOU Xiaohu,et al.Robust diversit y-combin g receivers for LDPC codedFFH-SS with p artial-band interference[J].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2007,11(7):613-615.[6]㊀朱毅超,甘良才,熊俊俏.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差分跳频系统的抗干扰性能[J].电波科学学报,2011,26(3):702㊀第3期㊀㊀㊀㊀杨孔哲,等:LDPC编码跳频抗干扰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458-465.ZHU Yichao,GAN Lian g cai,XIONG Jun q iao.Anti-j ammin g p erformance of low-densit y p arit y-check co-ded differential fre q uenc y ho pp in g s y tems[J].ChineseJournal of Radio Science,2011,26(3):458-465.(inChinese).[7]㊀LIU Celun,BU Xian gy uan,WANG Hon gj ian.Nonbi-nar y LDPC coded FH s y stems over p artial-band j am-min g channels[C]//Wireless Communications,Net-workin g and Mobile Com p utin g,2009.WiCom'09.5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Bei j in g:IEEE ConferencePublications,2009:1-4.[8]㊀ZHANG Jilian g,CHAN T K,HUNG L K.Maximum-likelihood FFH/MFSK receiver over ra y lei g h-fadin gchannels with com p osite effects of MTJ and PBNJ[J].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2011,59(3):675-679.[9]㊀DAI Jin g ke,XU Don g hui,JING Ya q ue.The p erform-ance of LDPC coded FFH/BFSK s y stem over Ra y lei g hfadin g channel under multitone j ammin g[C]//Com p u-tin g,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in g Technolo g ies(ICCCNT),2014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Hefei:IEEE Conference Publications,2014:1-5.[10]DAI Jin g ke,HE Hen g,XU Don g hui,et al.The p er-formance of LDPC coded FFH/BFSK s y stem over Ri-cian fadin g channel under multitone j ammin g[C]//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 g ies(ICT2014),2014International Conference,Nan j in g:IET,2014:1-6.[11]DAI Jin g ke,GUO Wen p u,XU Don g hui.The p erform-ance of LDPC coded fre q uenc y ho pp in g s y stem underfollower j ammin g[C]//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 g ies(ICT2014),2014InternationalConference.Nan j in g:IET,2014:1-6.[12]胡军锋,张海林,白洁,等.短长度非规则重复累积码的构造[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40(1):255-259.HU Junfen g,ZHANG Hailin,BAI Jin,et al.Construc-tion of short-len g th irre g ular re p eat-accumulate code[J].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 y(En g ineerin g and Tech-nolo gy Edition),2010,40(1):255-259.(in Chinese).[13]TONG S,ZHANG S,BAI B M,et al.Fast encodable and decodable irre g ular re p eat accumulate codes fromcirculant p ermutation matrices[J].Electron Lett,2007,43(5):48-49.[14]龚超.慢跳频卫星通信高效传输技术研究[D].南京:解放军理工大大学,2012.[15]张博,林伟,刘春元,等.突发错误信道下的多元LDPC 码设计与性能分析[J].通信学报,2013,(7):98-104.ZHANG Bo,LIN Wei,LIU Chun y uan,et al.On thedesi g nand p erformance of nonbinar y LDPC codes onburst errorchannels[J].Journal on Communications,2013,(7):98-104.(in Chinese).[16]刘爱军,张邦宁,龚超,等.基于PSK信号与LDPC码联合迭代解调译码的信息传输方法:中国,201410077473.1[P],2014-06-25.[17]倪俊枫,甘小莺,张海滨,等.改进的分层修正最小和LDPC译码算法及译码器设计[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30(12):2531-2535.NI Junfen g,GAN Xiao y in g,ZHANG Haibin,et al.Im-p roved la y ered modified minimal sum LDCP decodin gal g orithm and LDPC decoder desi g n[J].S y stems En g i-neerin g and Electronics,2008,30(12):2531-2535.(inChinese).[18]SIMON M K,OMURA J K,SCH OLTZ R A,et al.S p read s p ectrum communication volume II[M].Mar y-land:Com p uter Science Press,1985.(责任编辑:汤雪峰)80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6卷㊀LDPC 编码跳频抗干扰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作者:杨孔哲, 张邦宁, 郭道省, YANG Kongzhe, Z HANG Bangning, GUO Daoxing作者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210007刊名: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15(3)引用本文格式:杨孔哲.张邦宁.郭道省.YANG Kongzhe.Z HANG Bangning.GUO Daoxing LDPC 编码跳频抗干扰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期刊论文]-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