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天气系统上课用
高人教版中地理必修一2.3《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要求:论文结构完整,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具有创新性。
3.引导学生掌握天气系统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学会根据天气系统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
4.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分析天气数据,提高地理信息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章节内容:
1.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天气系统的形成、发展及影响。
4.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天气图,识别冷锋、暖锋、气旋。
2.针对练习题中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安排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天气现象,验证课堂所学知识。
4.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教师给予解答,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2.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天气系统的原理和作用。
3.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天气图、动画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天气系统的变化。
5.开展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天气系统的实际影响,提高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五)总结归纳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常见天气系统的特征和影响。
2.强调天气系统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关爱生态环境的意识。
3.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改进和调整。
2020年高考地理 专题2.3 常见天气系统(讲)(含解析)

【知识拓展】江淮准静止锋与昆明准静止锋
3.锋面的天气
时间
冷锋
暖锋
过境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阴天、大风和雨雪天气
连续性降水或雾
过境后
冷气团取代原来暖气团位置,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好
暖气团取代原来冷气团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考点三锋面气旋的分析与应用
【典例3】(2019年北京卷)图5为某日08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第7题.
7.图示区域
A.①地的风向为东南B.②地有大雾出现
C.③地未来有强降水D.④地寒暖流交汇
【答案】C
【解析】根据①地周围的等压线的分布,①地的风向为偏北风,A不对;大雾出现需要大量的水汽、降温和静风天气,②地此时受到大风天气影响,不会有大雾出现,B不对;③地在未来几日要受到台风影响,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天气,因此未来有强降水,C对;④地为日本暖流流经的地区,D不对。故选C。
【易错警示】
锋面控制时不一定产生降水,主要看暖气团的水汽含量.如北方春季沙尘暴天气就属于冷锋天气,但因暖气团水汽含量少而没有形成降水。
【变式1】(2019·河北衡水中学模拟)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读图,完成下面1~2题。
【答案】(1)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
(2)3个.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2.3 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Word版含解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天气现象是人们最能直接感受到的自然现象之一,它与人们的生产、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了解影响天气变化的最基本因素,普及天气预报知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从教材的编排体系看,第二章教材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前后呼应,步步深入。
常见天气系统是其中知识结构上重要的一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于各种天气现象的产生与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本课是在综合前两节内容的基础上,阐述常见的天气现象的成因。
在实际生活中,天气系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本课所讲的内容对于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最基本因素,普及天气预报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节由三部分内容组成: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案例——寒潮、台风及其危害。
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这两部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等,然后再说明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或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过程。
最后都安排有一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在学习本节时已是10月中旬,此时本地可能会出现冷锋天气或高压控制下的晴朗天气,学习时可以根据当时的天气状况适当调整学习的顺序。
两个案例——台风、寒潮,是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带来的两个天气实例,它们属于自然灾害中的气象灾害,它们的发生机制和规律与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息息相关。
本课在教学上具有一定的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概念多。
有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冷锋和暖锋,锋前和锋后,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锋面气旋等。
这些概念是学习本课知识的基础。
2、知识抽象,理论性强。
如锋面形态特征,锋面的移动,锋面附近降水区域的分布,气旋和反气旋的气流方向,锋面气旋的形成等。
这些抽象的知识是弄清天气现象发生的关键.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2.3常见天气系统(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好用

“北顺南逆”
三、锋面气旋
低
低压槽
低压槽线上气流以辐合 为主,易形成锋面。
低 暖锋 冷锋
三、锋面气旋
思考?
高
高压脊
高压脊线上气流以辐散为主,不易形成锋面。
练习
例:《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天气统图》读图回答
(1)分别填写下列两地空气性质:A 冷气团 B 暖气团 。 (2)分别填出下列两地的风向:A偏 北风 B偏 南风 。 A地风力比B地更 大 。 (3)冷暖锋都能引起降水,则甲、乙、丙、丁四地处 于雨区的是 甲和丁 。
阅读课本P44-45,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台风?主要发生在什么季节?
夏秋季节
2. 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
西北太平洋
3. 西北太平洋海域台风的移动路径?影响我国台风 的发源地在哪?主要影响我国什么地区?
向西、向北 菲律宾以东洋面 东部沿海地区
4. 台风的危害有哪些?台风会带来什么好处吗?
强风、暴雨、风暴潮 缓解高温酷暑和旱情
2.3常见天气系统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
一、概念: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低压与气旋
天气:阴 雨
北半球
气旋:气流从四周向中心辐合
“北逆南顺”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2、高压与反气旋
天气:晴朗
北半球
反气旋:气流从中心向四周辐散
2. 寒潮有哪些危害?寒潮有什么益处?
降温、大风、暴风雪、霜冻
3. 影响我国寒潮发源地?寒潮的移动路径?
蒙古西伯利亚地区
2.4 全球气候变化
阅读课文P46-50,回答下列问题 •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
高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1 2.3常见天气系统课件(共20张PPT)

常见天气系统
第 1 课时 锋与天气
课程标准
具体解读 1.知道气团和锋面的概念
运用简易天气图, 简要分析锋面天气
2.结合示意图认识不同类型 锋面的天气特征
系统的特点
3.运用简易天气图或天气系
统结构图,简要分析锋面
天气系统的天气特点
一、锋
1、什么叫气团?
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 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冷气团
市区
过境前: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
过境时: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出现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上升,气压下降,晴朗。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冷锋
暖锋
单一暖气团控制,高温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
低压,天气晴朗
高压,天气晴朗
降温、大风、阴雨等 连续性降水
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 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
下降,气压上升,天气 上升,气压下降,天气
转晴
转晴
概念 气团势力 移动方向 示意图
冷锋
暖锋
冷气团主动向 暖气团方向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 冷气团方向移动
冷气团强,暖气团弱 暖气团强,冷气团弱
与冷气团的移动 方向一致
与暖气团的移动 方向一致
符号
比较项目 锋面前后
冷锋
暖气团一侧为锋前; 冷气团一侧为锋后
暖锋
2、冷、暖气团的划分与性质
10℃
暖气团
15℃
冷气团
地面5℃
地面20℃
3、锋的形成 两个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
之间出的一锋。
暖气团总在锋面的上面,冷气团总在锋面之下
密度小,轻
暖气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2.3常见天气系统 课件 (共56张)

天气状 况
我国典 型的天
气
气旋 低气压
逆时针 顺时针 辅合 辅合
上升
低空辐
夏秋季
合,高 多阴雨 节东南
天气 沿海的
空辐散
台风
反气 高气压 旋
顺时针 逆时针 辅散 辅散
下沉
低空辐 多晴朗、长游江的中“下伏
散,高
干燥天
旱”、 “秋高气
空辐和 气
爽”天气
等
小结
课后作业
结合教材44页案例2“台风及其危害”,并收集 有关台风的资料(包括台风的危害、我国台风活动 的时间、台风在我国的影响及范围等),思考:防 灾、减灾的措施?
一、锋与天气
请大家阅读教材P41,思考: 1、什么是气团? 2、气团有什么类型?各自有什么特点?
1.气团
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物理性质(如温度、 湿度、稳定度等)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
依据性质可做相应的分类:
冷气团:比下垫面温度低的气团
暖气团:比下垫面温度高的气团
(2冷)气气团团:温分度类低:,湿度小,密度大;其控制下天气为气温低、
加强气象的监测、预 加强监测、预报工作,加
报工作
强保温措施
锋面气旋图的判读(以北半球为例)(难点) 锋面气旋图的实质就是等压线图的一部分。近地面的气旋往往 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锋面存在于低压槽上,该 天气系统多见于温带地区,是造成温带地区天气变化的重要天 气系统。
解读上述锋面气旋结构图,应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1.锋面的位置: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 槽线重合,如图中的M、N线。 2.锋面的类型与移动 (1)锋面类型: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如图 中的M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如图中的N锋)。 (2)锋面移动:锋面气旋中,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 一致。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2.3常见天气系统 课件(共45张PPT)

3.教材P43“图2.21 2003年10月14日12时世界海平面的气压 分布(局部)” 提示:气压的空间分布为气压场,气压场有低气压、低压 槽、高气压、高压脊、鞍形气压区五种基本形式。图中出 现了二个高压中心,五个低压中心,标出了二条高压脊和 一条低压槽,几种气压场的基本形式,统称为地面气压系 统。在不同的气压系统中,天气状况是不同的。
由准静止锋造成的。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移动 冷气团的移动 暖气团的移
方向 方向
动方向
来回摆动
锋前 暖气团在前, 冷气团在前,
主 锋后 冷气团在后
暖气团在后
要 锋面 区 坡度
较大
较小
小
别 雨区 锋前锋后均有, 位置 以锋后为主
锋前
延伸到锋后很 大范围
雨区 范围
小
中
大
锋 图
图简 示图
天 气 图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图雨 示区
4.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_冷__气__团___方向移动的锋。暖锋通 常伴随__多__云__和_降__雨___天气,因为暖锋移动的速度比冷锋 慢,所以可能形成_连__续__性__降__水___或雾。暖锋过境后,气温 _上__升___,气压__下__降__,天气__转__晴__。
5.准静止锋:是__冷__暖__气__团___势力相当 ,使锋面来回摆动 的锋,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春的“梅__雨____”天气,就是
2.3常见的天气系统 教学设计

2.3常见的天气系统1、课标要求: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与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会考要求:分析锋面、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判读简易天气系统图。
说明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
1、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讲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锋面天气系统。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第四节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2、学生情况分析:本校为普通高中,学生基础普遍很差。
学生上课往往出现不记笔记、不做学案、甚至不知道该做哪道习题的情况,所以课堂需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做学案。
对于冷、暖锋的锋前位置常常不理解,对锋面的前进方向往往不会判断,对于试题中的天气变化过程不是很理解,都需要在课堂中重点加以强调。
3、教学方式:启发式讲授、对比法4、教学手段:多媒体、ppt课件、视频资料、flash动画1、学生能够识别冷锋与暖锋天气示意图。
2、在简易的天气系统图中,学生能够分析出锋面天气系统控制下不同地区的天气特点。
3、学生能够说出冷锋影响下的天气实例及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
据中央气象台2009年11月8日预报:受东移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东北、华北地区将有5~6级大风,气温将下降8~10℃,伴有降雪。
据此完成1~3题。
1. “未来三天”影响东北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A .低气压 B .暖锋 C .冷锋 D .高气压2. 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北京的天气状况是 A. 气温低、天气晴好 B. 气温低、阴雨天气C. 气温高、天气晴好D. 气温高、阴雨天气3.该天气系统过境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有①低温造成冻害 ②暴雨摧毁房屋③降雪阻塞交通 ④大风净化空气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读图1“某年4月5日海平面气压(百帕)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 天气系统为 锋,该锋面到达北京时,北京的天气特点是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
低
北半球
南半球
4、高压与反气旋
晴朗
下沉
辐散 逆 时 针 顺 时 针
高
高
北半球
南半球
类型
气旋
低压
反气旋
高压
气压状况
图示
(以北半球为例)
低 水 北半球 平 气 南半球 流 垂直气流 天气状况
高
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
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 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辐散 下 沉 多晴朗天气
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辐合
上 升
观察动画:主动移动的是什么气团?暖气团的上升状态? 该锋为什么锋?雨区在哪儿?该锋的符号是?
观察动画:主动移动的是什么气团?暖气团的上升状态? 该锋为什么锋?雨区位置?该锋的符号
冷锋
前进方向
暖气团上升状态
暖锋
暖气团运动方向 主动爬升 降水在锋前 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连续性降水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夏季雨带的北移
C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1、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区别:
低压和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而言
气旋和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而言
2、气压场:气压的空间分布 气压场的五种基本形式:
低气压、低压槽、高气压、高压脊、鞍形气压场
低压和高压,低压槽和高压脊,鞍形气压场
3、低压与气旋 阴雨 上升 辐合 逆 时 针 顺 时 针
到该地西高东低的地形阻挡,与西南暖 流相遇于东经104度左右地区。形成昆 明准静止锋,受它影响,贵州高原冬雨 连绵。(天无三日晴)
江淮 准静 止锋
冷暖气团 势均力敌
在江淮地区形成长达一个月的梅雨天 气 在云贵高原东北侧 (贵州省 ):阴雨寒冷 , 常有冻雨天气 (被锋面控制 )
六月份出现梅雨天气
昆明 准静 止锋
在北疆易出现灾害性 天气 ——“暴风 雪” (白灾 )
从全球看,大范围毛毛雨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区是() B A.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B.中纬度、低海拔地区 C.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D.高纬度、低海拔地区 解析:大范围毛毛雨是准静止锋造成的,而准静止锋的形成多是冷暖气团势均力 敌,雨带不能前移造成的。冷暖气团交替频繁的地区常常位于中纬度地带。高海 拔地区锋面不易到达,而低海拔地区有时受高处地势的阻挡,常常形成准静止锋。
A
①甲地的降水类型是锋面雨 ②丙地将为阴雨天气 ③乙地比丙地气温高,气压低 ④丙地比乙地气温高,气压低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A
冷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暖气团
冷锋
暖锋
思考:如何区别冷锋和暖锋
找不同:冷、暖锋面的区别
(1)看箭头指向
(2)看锋面坡度
(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根据气温判定 暖锋过境后气温会升高,冷锋过境后气温会降低。 (6)根据降水判定 电闪雷鸣、大雨倾盆的强降水现象是快行冷锋的表现(当然也可能是对流 雨);连阴雨天气是准静止锋的最显著特征。 (7)根据过境时降水特点判断 冷锋、暖锋过境时,产生了不同的降水特点。因冷锋移动速度快,降水强度 大而历时短。因暖锋移动速度慢,降水强度小而历时较长,多连续性降水。
C.③
D.④
2 我国冬季的寒潮和夏秋季节的台风是上图中的
A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③ D.②④
3、读下面所示图形中,位于北半球且能带来阴雨天气的是
D
4、下图中,符合南极大陆极地东风、南半球气旋、我国的 台风、我国江淮地区的伏旱示意图的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
4、
右图为冷、暖锋示意图,据图完成:
D 。 ⑴ 图中冷气团为____和_____
C 。 B 和_____ 暖气团为____
⑵图中四地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①. ②. A ) C
A
④
A.B.C.D 四地都是阴雨天气 A.C 两地出现阴雨天气
D
③.
④.
A.B.C.D 四地都是晴朗天气
A.D 两地出现阴雨天气
天气实例
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多与锋面有联系, 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 (1)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 (2)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 (3)我国北方冬、春季的沙尘暴。 思考:“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一场 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分别描述的 是哪种锋面系统造成的结果?
在____日前后,该锋面过境时降 水的特点是
连续性降水,但强度不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我国某地1月
中旬的气象资料图,
回答下列问题。
下降 趋势,由此判断, (1)这段时期该地气压变化呈______ 上升 趋势,气温变化呈_____ 冷 锋过境。 引起天气变化的原因是_____
暖 冷 (2)从冷暖性质看,12日该地受________ 气团控制,17日受________ 气团控制。
(3)在14 ___ ____ 、________ 天气。 大风 雨雪 日和15 日 两天内天气变化最为剧烈,可能出现________ (4)如果该锋移动速度很快,则往往容易形成____ ____天气。这种情况在我国 狂风暴雨 ______ 北方 地区____季最为常见。如果锋前的暖气团比较干燥,则常出现_____或 夏 大风 ______天气,这在我国________地区的________季常见到。 北方 冬春 沙尘暴
右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 1、 n地的风向是 A .西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2、此时,m、n两地的天气状况是 A.m、n两地都晴 C.m地有雨,n地有晴 B.m、n两地都有雨 D.m地晴,n地有雨
C
D
3、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地区某日 气温水平分布模式图”(图中等温线 之间的距离相等),若该地有一锋面 活动,则该锋面的位置应在: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多阴雨天气
我国典型的 夏秋季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常见天气系统在我国的表现实例 春夏我国由南向北推移的雨带, 暖锋 东北地区活动突出 冷锋
准静止锋
冬季的寒潮; 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 北方夏季的暴雨 4、5月份华南准静止锋; 夏半年的江淮准静止锋; 冬半年的昆明准静止锋; 冬、春天山准静止锋
暖锋
高压、低压及槽脊系统 锋面气旋
判读规律:
1、锋面在气旋区, 且在低压槽上。
2、气旋左侧是冷锋, 右侧是暖锋 3、冷锋降水多在锋 后,暖锋降水多在锋 前(降水总是在冷气 团一侧)
1⑴图中A、B、C、D四地中,目 前在冷气团控制下的 是 A、D ,在暖气团控制下 的是 B、C 。 ⑵此时A、C两地各吹什么方向的 风? ⑶A、B、C、D四地中,目前最可 能发生降水是 。 A、D ⑷未来一段时间内,B、D两地的 天气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B——降水、降温 D——降水、升温
5、
右图为某中学气象小组测
得当地2月份数日的气象统计资料, 读图回答:
(1)2月6日-12日气压变化呈
下降 趋势,气温变化呈______ 上升 ___
趋势。 (2)2月6日前后该地受 冷 团控制,2月12日前后受 暖 团控制。 气 气
暖 (3)这种天气变化是由于_____
锋过境造成的,锋面过境大致是
冷气团运动方向 被迫抬升
雨区范围 天 气 特 征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降水集中在锋后或附近
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阴雨、大风、降温 气温骤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天气实例
夏季暴雨,冬季寒潮,春季沙尘暴
巩固练习
1.下图中表示暖锋的图形正确的是(
B)
2.下图为某气象站1月上旬根据 观察作出的气象资料,则影响 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3.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南方暖湿
气流与北方冷空气在江淮地区对峙,这 就是江淮准静止锋。在它的影响下,造 锋面两侧冷、暖气团 成江淮地区长达20日的梅雨天气。(黄 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 梅时节家家雨)
移动幅度很小时,我们将 这类锋面称为准静止锋 。
多出现连续性降雨天气。
2、冬季,吹到云贵高原的东北季风受
D.④ 危害:①对农作物造成冻害——强烈 (4)此次寒潮产生的主要危害是什么?你认为采 ②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农场 取哪些措施可以减轻寒潮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大风。
A
A
(1)读“上海市气温、气压变化示意图”, 分析这次寒潮过境前后天气变化情况。 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过境前: 过境时: 气温骤降,风力加大,伴有雨雪 过境后: 气温较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B
5、右图示意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
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
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A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三、由于地面气旋往往和锋面联系在一起,所以称为锋面
气旋。 高压脊线上气流以辐散
为主,不易形成锋面。
(北半球为例)
高
高压脊
低
冷锋 低 低压槽
低压槽线上气流以辐 合为主,易形成锋面。
冷 气团, 4(1)从性质上看,甲图中B是 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 地。 C (2)甲图为 暖 锋天气图。该锋面过境后,E地天气 状况是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3)乙图中F处是 高 气压中心,该天气系 统位于 北 半球,在其控制下多为 晴朗 天气 .
读下图,回答3~4题。
3.两图中,处于相同位置的点是( B ) A.①和b B.②和a C.③和c D.④和c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甲图中①地气温最高 B.乙图中城市盛行下沉气流 C.甲图中④地未来受暖气团控制 D.乙图中四地均存在连续性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