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一轮人教版地理 第2章 第3讲 常见天气系统
人教版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2-3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轮总复习 · 地理
(2015· 天津卷)读“2015年5月某日l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图1,单位:百帕)”,回答下题。
考点· 出彩梳理
考向· 出彩探
考题· 出彩演练
一轮总复习 · 地理
4. 此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地点是( A. A C. C B.b D.d
一轮总复习 · 地理
(2015· 新课标Ⅱ)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 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 此完成2~3题。
考点· 出彩梳理
考向· 出彩探
考题· 出彩演练
一轮总复习 · 地理
2. 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A. 16时~17时 C. 18时~19时
考点· 出彩梳理 考向· 出彩探 考题· 出彩演练
一轮总复习 · 地理
2. 锋与天气 (1)冷锋 时段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图示 图中城市天气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干 燥 常出现大风、降温、雨雪 天气 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 气转好
考点· 出彩梳理
考向· 出彩探
考题· 出彩演练
一轮总复习 · 地理
中心气压高于四周 由 中心 流向 四周 下沉 多 晴朗 天气 长江流域7、8月份的 伏
上升
多阴雨天气
我国典型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 的天气 海地区的 台风
旱 ;冬季的 寒潮 ;北方
秋高气爽的天气
考点· 出彩梳理
考向· 出彩探
考题· 出彩演练
一轮总复习 · 地理
2.高压脊 从 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山脊 。高压或 高压脊控制之下,多 晴朗 天气。 3.低压槽 从低气压 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 峡谷 。低压 或低压槽控制之下,多 阴雨 天气。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3讲 常见天气系统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第3讲常见天气系统一、锋与天气1.气团与锋面(1)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如图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
(2)锋面附近的天气状况: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易混辨析] 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较而言的,所以不能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2.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项目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形成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或地形阻挡锋面剖面示意图天气特征及其变化①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②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大风和雨雪天气。
③过境后:冷气团取代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①过境前: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②过境时:可能形成连续性降水或雾。
③过境后:暖气团取代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降低,天气转晴连续性多云与降水天气续表项目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我国典型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冬季的寒潮;一场秋雨一一场春雨一场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的场寒暖天气锋面天气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1.气旋、反气旋与天气天气系统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 示意图(北半球)水平气流(低空) 由四周流向中心辐合由中心流向四周辐散垂直气流上升下沉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天气2.高压脊: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山脊。
高压或高压脊控制之下,多晴朗天气。
3.低压槽: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峡谷。
低压或低压槽控制之下,多阴雨天气。
三、锋面气旋与天气1.概念: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于温带地区,也称为温带气旋。
2.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
3.结构:北半球锋面气旋是一个逆时针(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涡旋,中心气压最低,在低压中心东侧形成暖锋,在低压中心西侧形成冷锋,冷暖锋以南是暖气团,冷暖锋以北是冷气团。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 )课件:第3课时 常见天气系统(24张)
是如此),高压、低压是静态的,是从气压分布状况来说的;气旋、反气旋是
动态的,是从气流运动方面来说的。
考点突破
高考怎么考
破疑难·提素养
(2016·浙江卷,9~10)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 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臵。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 ,
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据此回答(1)~(2)题:
2.(2016·浙江宁波选考)下表为浙江省某地某月20日~26日天气变化表。 据此回答(1)~(2)题: 日期 白 天气 20日 多云 21日 中雨 22日 雨夹雪 23日 小雪 24日 晴 25日 晴 26日 多云
天
夜 晚
(最高
气温) 天气
8℃
小雨 4℃
6℃
雨夹雪 3℃
5℃
小雪 -1℃
3℃
阴 -5℃
-3℃
晴 -7℃
1℃
晴 -7℃
6℃
多云 3℃
(最低
气温)
(1)此时段该地受( A.冷锋影响
) B.暖锋影响
C.低压中心控制
A.纬度 C.天气
D.高压中心控制
)
(2)气温日较差25日大于21日,主要影响因素是( B.下垫面 D.地形 (2)C
解析 : (1)A
第(1)题,根据表格中该地的天气变化可知 ,此时段
【命题素材拓展】 下面是《水浒传》“呼延灼月夜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一回中对 天气状况的描写。 是日,日无晶光,朔风乱吼„„其时正是仲冬天气,连日大风,天地变色, 马蹄冻合,铁甲如冰„„次日彤云压阵,天惨地裂„„当晚云势越重,风 色越紧。吴用出帐看时,却早成团打滚,降下一天大雪„„那雪降了一夜,
第3课时 常见天气系统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复习教学设计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观察并记录一周内的天气变化,尝试分析背后的天气系统及其影响。
2.分析以下天气图,识别图中的天气系统,并描述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附上相关天气图,以便学生分析)
3.针对以下天气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二、学情分析
针对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基础的地理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素养。但在天气系统这一章节,学生对气旋、反气旋等抽象概念的理解可能还存在困难。此外,学生在分析天气图、解读地理信息方面能力有待提高。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3.设计分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重点辅导基础知识,巩固概念;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加大思维训练力度,提高分析能力。
4.强化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气象观测、模拟天气播报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天气系统的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5.创设互动交流平台,鼓励学生提问、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2.模拟天气播报: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模拟天气播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天气系统的类型、特点和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5)课后作业
布置与天气系统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展示一组近期我国不同地区的天气预报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2.练习题类型:
高三一轮第二章第三讲常见天气系统
C
)
————————[获取和解读信息]————————
———————————————————————————————
锋面气旋与天气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 带气旋,其结构图(北半球)如下所示:
解读上述锋面气旋结构图,应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1)锋面的位置: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 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M、N线。
(3)到7月份,副高脊线再次北跳,降雨带从长江流域
推移到黄淮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结束,开始被西 太平洋副高所控制,天气变得炎热少雨。如果副高强大,
控制时间长久,将造成严重干旱现象。
(4)从7月底到8月初,高压脊线进一步北跳越过 30°N,雨带也北移至华北、东北地带,黄河流域、辽河 流域、黑龙江流域进入汛期,此时,整个季风气候区全
部进入汛期。
(5)9月上旬,高压脊线开始向南回跳,雨带也自北 向南移,在华南地区形成著名的“华西秋雨”。10月份, 雨带退出大陆。
[应用提升] (2012·安徽明光二中高三第一次月考)中央电视台天气预
报栏目说,华北地区的降水有“七下八上”的说法。据此完成
1~2题。
1.“七下八上”的含义是指华北地区的降水多发生在 ( A.每天七、八点钟的时候 B.每月的七、八日前后 C.每年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
(3)飓风“桑迪”所属天气系统
是________,此时图中C地的风
向是________。
答案: (3)低压(气旋) 东南风
2.锋与天气
(1)冷锋:
(2)暖锋:
(3)准静止锋
[温馨提示] (1)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当锋 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如我国北方冬、春季 节的沙尘暴天气。 (2)明显的暖锋在我国出现得较少,大多伴随着气旋出现。冬、 秋季一般出现在江淮流域和东北地区,夏季多出现在黄河流域。
最新-2018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第3节常见的天气系统课件 新必修1 精品
3.锋面气旋的不同部位天气状况不同:气旋的前方(如图中的A)是 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后方(如图中的B) 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气旋中部(如图中的C)是暖气团 控制的天气。
(2010·全国文综Ⅱ)下图是2010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
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白色调由浅到深依次是云层、被卷到空中的沙
【答案】 (1)D (2)A
锋面气旋的判读及天气特征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锋面气旋是 一种常见的天气系统。它主要活动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
1.锋面位置的判读: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 重合。
2.锋面类型的判断:根据等压线判断锋面 是冷锋还是暖锋,可以先画出低压槽线两 侧气流的方向,锋的运动方向与气流方向 一致,如右图中锋呈逆时针运动。 一般来说,从高纬移来的气团是冷气团,从低纬移来的气团是暖气团, 然后就可根据气团的移动方向判断出锋的类型。如右图中,锋面OA 是由气团①(来自高纬)主动向气团②(来自低纬)移动形成的,因而是 冷锋;锋面OB是气团②主动向气团③移动形成的,应为暖锋。
3.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提示】
冷锋和暖锋的判断方法
1.看符号 利用符号还可确定锋面运动方向:符
号所指方向为锋面前进方向。 2.看冷气团运动方向 若冷气团的运动只有向暖气团一个方 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 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 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
(教师用书独具) 【信息提取】 (1)图中a、b之间为一冷锋,其中a一侧为暖气团, b一侧为 冷 气团,台湾省东南方洋面上有一台风 。(2)暖气团一侧气 温 高 ,气压 低 ;冷气团一侧气温 低 ,气压 高 。 【解析】 同时考查天气系统影响的范围及天气状况特点。第(1) 题,图中a、b两点所在的两侧等压线数值为1 005,且b点离相邻等压 线更近,再加上冷锋锋前暖空气的堆积,使锋线的边缘气压最低,可 以判断,B图气压的变化符合图中情况;由a→b气温降低,风速由小 到大再变小,云量由多到少。第(2)题,判断台风能否登陆台湾岛利 用移动路径判断。 【参考答案】 (1)B (2)C
2018人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2单元17-18版第2章第3讲常见天气系统
高三一轮总复习
①暖锋过境前: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 ②暖锋过境时:可能形成 连续性降水或雾。 ③暖锋过境后:气温上升 、气压 下降、天气转晴 。
(3)准静止锋天气 冷暖气团 锋面来 降水强度小,多 势力 相当 → 回摆动 → 形成 连续性 降水
高三一轮总复习
图文助记 (1)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天气特征 单一的冷气团或暖气团控制的地区, 气团性质单一,大气层结相对稳定, 水汽不易凝结,多为晴朗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
高三一轮总复习
4 .B
5.C
[以气压形势图为切入点,考查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第 4
题,据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运用比例尺大体量算,24 小时后甲地位于高压系 统西部,吹东南风。第 5 题,30~48 小时之间,甲地处于低压系统控制下,低 压区气温高,易出现强对流降雨天气。]
高三一轮总复习
⑤看降水强度: 冷锋多形成狂风暴雨, 强度大(冷锋移动慢时为连续性降水); 暖锋多形成连续性降水,强度小。
高三一轮总复习
●考向 2 锋面天气图的判读 (2015· 全国卷Ⅱ)2013 年 7 月 30 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 该地当日 14 时~24 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 3~4 题。
高三一轮总复习
(2)冷暖气团相对于锋面的位臵 冷气团温度低,密度较大, 位于锋面的下方;暖气团温度高, 密度较小,位于锋面的上方。
高三一轮总复习
1. 冷、暖锋过境前后的不同天气变化情况 分类 过境前天气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天气 实例 我国大多数降水 天气,北方夏季 的暴雨,冬春季 节的大风、沙尘 暴、寒潮
高三一轮总复习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的差异比较 比较内容 气压状况 气旋 反气旋
2018版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3节常见天气系统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探讨1: 你能说出此次天气现象是由哪种天气系统引起的吗?
【提示】 是冷锋天气系统引起的。
探讨2:你能推测这次降雪前后呼伦贝尔市的天气变化情况吗?
【提示】
降雪前为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降雪后为冷气团
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转晴。
[核心点击] 1.锋面的类型与天气特征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 概念 方向移动的锋 方向移动的锋 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4)看过境时及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看过境后的气温、气压变化) ①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阴天、降水、降温的天气;过境后,气温、 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②暖锋:过境时,常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等天气;过境后,气温升高,气 压下降,天气转晴。
[体验评价] 1.读我国某年份某日的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1)~(2)题。
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 天 冷气团的位置,气 单一气团控制, 天气 气 过境后 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 特 温上升、 气压下降、晴朗 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征 天气转晴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 华南“清明时节雨 “ 一 场 春 雨 一 场 纷纷” ,江淮地区的 梅雨时节, 贵阳冬半 年“天无三日晴”
(1)下面沿 P1P2 线所作的剖面图中,正确的是(
符号 剖面示意图 冷气团密度大,在锋下;暖气团密度小,在锋上;冷气团密度大, 气团位置 在锋下;暖气团密度小,在锋上
锋面坡度
较大
较小
很小
雨区位置
单一暖气团控制, 温暖晴 单一冷气团控制, 低 单一气团控制, 天气 朗 温晴朗 晴朗 天 气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 常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 特 暖气团抬升或爬升, 冷却凝结产 征 过境时 出现阴天、下雨、刮风、 徐爬升, 形成持续性降水 降温等天气现象 生连续性阴雨天气 过境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常见天气系统本讲复习脉络: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锋面与天气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1.认识锋面读锋的形成示意图,回答问题。
(1)结构特征:图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
(2)天气特征: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2.锋与天气(1)读某城市冷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
②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多云、大风、阴雨等天气。
③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读某城市暖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暖锋过境前: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
②暖锋过境时:可能形成连续性降水或雾。
③暖锋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3)准静止锋天气→锋面来回摆动图文助记(1)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天气特征单一的冷气团或暖气团控制的地区,气团性质单一,大气层结相对稳定,水汽不易凝结,多为晴朗天气。
(2)冷暖气团相对于锋面的位臵冷气团温度低,密度较大,位于锋面的下方;暖气团温度高,密度较小,位于锋面的上方。
1.冷、暖锋过境前后的不同天气变化情况●考向1 锋面类型的判读(2016·浙江高考)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臵。
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
完成1~2题。
甲 乙1.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 )A.③至④B.④至⑤C.⑥至⑦D.⑨至⑩2.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1.A 2.B[第1题,相同时间内探空气球漂移路线越长,则风力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图中各路段中,③至④路线最长,因此探空气球受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最大,故选项A正确。
第2题,根据图甲中近地面空气沿顺时针方向辐合流入中心可知,为南半球的气旋,⑦⑧两点间位于气旋西南部的锋面附近,应为冷锋,结合南半球锋面气旋的运动方向可判断该地吹西南风,选项B正确。
]解题技巧冷锋、暖锋活动的判断技巧(1)把握本质:看谁主动。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即为冷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即为暖锋。
从锋面移动的方向看,冷锋向暖气团所在区域移动,暖锋向冷气团所在区域移动。
(2)五看法,判断图文信息。
①看符号:利用符号还可以确定锋面运动方向:符号所指方向为锋面前进的方向。
②看冷气团运动方向若冷气团的运动只有向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
③看雨区:冷锋降雨范围主要在锋后(狭窄区域),暖锋降雨主要在锋前(宽阔区域)。
④看气温、气压变化:锋面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的是冷锋;气温上升,气压下降的是暖锋。
⑤看降水强度:冷锋多形成狂风暴雨,强度大(冷锋移动慢时为连续性降水);暖锋多形成连续性降水,强度小。
●考向2锋面天气图的判读(2015·全国卷Ⅱ)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
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3~4题。
3.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A.16时~17时B.17时~18时C.18时~19时D.19时~20时4.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大气逆辐射减弱[思维流程]题文信息“沙尘暴”→冷锋活动→锋面过境时天气变化剧烈↓图中信息→气温、气压曲线变化←气压升高,气温降低↓↓确定变化的时间分析主要天气表现(大风、沙尘等)3.C 4.B[第3题,由图中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可知,本次强沙尘暴是因冷锋过境形成的,18时~19时这个时间段,气温下降幅度和气压上升幅度都最大,说明正是强沙尘暴伴随冷锋过境的时间段。
故选C。
第4题,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该地气温下降幅度和气压上升幅度都很大,导致气温水平差异和水平气压梯度都增大,故A项错、B项正确。
沙尘暴经过时,沙尘弥漫,大气能见度降低,削弱了太阳辐射,使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随之减少,但增强了大气逆辐射,故C、D两项错误。
]●考向3锋面活动对天气变化的影响(2016·江苏高考)2016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
下图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5~6题。
5.此时我国()A.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C.三亚风力大于昆明D.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6.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A.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B.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C.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D.冷锋过境,降温明显5.D 6.A[第5题,读图可知,大部分地区受冷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气温降低;三亚附近的等压线比昆明稀疏,因而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对较小,风力较小;此时北京、上海大致吹西北风。
故选D项。
第6题,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因而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相对较高;受海洋的影响,气温应相对较高;两地纬度相近,正午太阳高度相差不大;图中显示上海附近无冷锋过境。
故选A项。
]考点二|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1.阅读基本气压场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高气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
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B高压脊。
(2)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
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A低压槽。
2.读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示意图,填下表。
(1)低压和气旋是对同一天气系统的描述描述气压分布状况时叫低压;而描述水平气流运行状况时,叫气旋。
(2)低压中心或高压中心的不同部位,风向各不相同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低压中心或高压中心的不同部位所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及地转偏向力各不相同,因此风向各不相同。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的差异比较●考向1 低压(气旋)系统与天气(2013·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 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 A .偏东风 B .偏南风 C .东北风D .西北风2.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 A .14日14时 B .14日19时 C .15日4时D .15日11时3.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 A .华北平原,3、4月份 B .四川盆地,1、2月份 C .黄土高原,10、11月份 D .东南丘陵,4、5月份 [思维流程]1.B 2.B 3.D[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明确等压线图上风向的画法、天气状况的判读和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气压分布的大致状况。
第1题,图中甲地东南侧气压高于西北侧,气流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东南向西北流动,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成偏南风,故排除A、C、D三项,选择B项。
第2题,在低压中心(气旋中心)控制下,很可能会出现暴雨。
甲地距低压中心(L)100多千米,低压中心向东移动接近甲地需要12个小时多,所以暴雨开始时间约为14日19时,故选B。
第3题,此月份该地区被低压控制,气压较低。
而华北平原3、4月份基本上受亚洲高压影响,气压较高,可排除A项;四川盆地1、2月份的等压线分布应受盆地地形影响呈闭合状,而此图中等压线大致东西延伸非闭合状,可排除B 项;黄土高原10、11月份气温开始降低,秋高气爽,受高压影响,可排除C项;东南丘陵4、5月份受夏季风影响,气温高,气压低,降水较多,故选D项。
]●考向2高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
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
据此完成4~5题。
4.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5.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B.连绵阴雨天气C.强对流降雨天气D.沙尘暴天气4.B 5.C[以气压形势图为切入点,考查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第4题,据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运用比例尺大体量算,24小时后甲地位于高压系统西部,吹东南风。
第5题,30~48小时之间,甲地处于低压系统控制下,低压区气温高,易出现强对流降雨天气。
]●考向3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2017·郑州模拟)读世界某区域6月6日8时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6~7题。
6.甲地的气压最可能是()A.1 005 hPa B.1 007 hPaC.1 008 hPa D.1 011 hPa7.图中乙地的风向和此时天气晴朗的地区最可能是()A.东北①地B.西北②地C.东南③地D.西南④地6.B7.D[第6题,图中甲位于1 005 hPa和1 008 hPa两条等压线之间,则最可能为1 007 hPa。
第7题,依据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可知,乙地风向为西南风。
图中②地位于低压中心而多雨,①③两地位于锋面的冷气团一侧而多阴雨,唯有④地最可能是晴朗天气。
]解题技巧锋面气旋的判断技巧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其结构图(北半球)如下所示:解读上述锋面气旋结构图,应主要抓住以下几点:(1)抓住锋面气旋的图形特征:在天气形势图中,低压控制区域出现锋面活动,且锋面多由低压中心沿等压线弯曲度最大的区域(低压槽)向外伸展,如上图所示。
(2)抓住锋面气旋的活动地域: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以大陆东岸最为常见。
(3)根据位置巧判锋面的类型:锋面气旋中的两个锋面,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如图中的M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如图中的N锋)。
(4)根据半球巧判锋面的移动:位于北半球的锋面气旋中的锋面总是按逆时针向右前方移动;位于南半球的锋面气旋中的锋面总是按顺时针向左前方移动。
即其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
(5)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由图中可知,气旋的前方由暖锋N控制,故在锋前③处附近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为冷锋M控制,故在锋后①处附近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考点三| 等压线分布图的判读图表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等压线分布图表示的是同一海拔高度上的气压水平分布状况,通过一系列的等压线的分布延伸及弯曲可以反映天气形势特点,常见的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亚洲东部某时的等压线分布图(图1);某地某时天气形势图(图2),某地等压线分布略图(图3)。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高低气压的主要因素;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相比,陆地冬季气压高,夏季气压低。
(2)等压线最大弯曲处为低压槽或高压脊,其中低压中心延伸出的狭长区域为低压槽,高压中心延伸出的狭长区域为高压脊。
(3)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反映风速的大小;一般而言,疏小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