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招远二中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山东高一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一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构成玉米的元素中,属于微量元素的一组是 A .C 、H、N、P、Mn B .Cl 、Fe 、S 、N 、Mg C .B 、Cu 、Zn 、Mn 、 D .N 、P 、K 、Cu 、Fe 、I2.在心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A .蛋白质 B .糖类C .无机盐D .水3.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无机盐能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B .细胞中的无机盐常以离子形式存在 C .无机盐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之一 D .合成血红蛋白和叶绿素需要无机盐4.性激素和维生素D 属于 A .糖类 B .蛋白质C .固醇类(脂质)D .磷脂5.冬眠的熊体内贮存能量并减少热量散失的物质是 A .糖原 B .淀粉C .纤维素D .脂肪6.某蛋白质分子由l00个氨基酸组成,含2条肽链,则在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子个数为 A .1 B .2 C .99 D .987.医生常给低血糖病人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 A .供给全面营养 B .供给能源物质 C .供给水分 D .维持细胞正常渗透压8.赖氨酸的分子式为C 6H 14 O 2N 2 , 则赖氨酸的R 基为 A.—C 4H 10N B —C 4H 10O C.—C 4H 10ON D.—C 5H 11N 9.白细胞可以吞噬整个病菌,这一事实说明了细胞膜 A .具有选择透过性 B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 .具有全透性 D .具有保护作用10.甘油、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 A .渗透作用 B .自由扩散 C .主动运输D .协助扩散11.下列关于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能合成自身代谢所需要的全部蛋白质 B .含有磷脂和DNAC .是细胞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主要场所D .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膜面积比外膜大12.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其尾逐渐消失,与这一“自溶”现象有关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B.溶酶体C.核糖体D.细胞核13.细胞核行使遗传功能的重要结构是A.核膜B.核仁C.染色质D.核孔14.要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最好选用以下各项中的A.蛋白酶B.脂肪酶C.淀粉酶D.纤维素酶和果胶酶15.在胰岛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胰岛素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B.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C.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16.将人体红细胞分别放在蒸馏水、0.9%生理盐水、浓盐水、0.01%葡萄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对红细胞形态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蒸馏水中的红细胞无变化B.0.9%生理盐水中的红细胞无变化C.浓盐水中的红细胞皱缩D.0.01%葡萄糖溶液中的红细胞胀破17.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2021年招远市第二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及答案
2021年招远市第二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如图为用伞藻做的“嫁接”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伞藻“足”的种类决定形成“帽”的形状B.伞藻的细胞核可能位于足或柄C.图示说明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D.嫁接后切除再生帽,重复2次,则不再长出新帽2. 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A. 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B. 性激素、蛋白酶、胰岛素C. 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D. 淀粉、脂肪、糖原3. 下列有关细胞膜及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的相对稳定B.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依赖于细胞膜C.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D. 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4. 关于孟德尔的豌豆遗传学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选择豌豆是因为自然条件下豌豆是纯合子,且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B. 杂交实验时,对母本的操作程序为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C. 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孟德尔用了数学统计学的方法D. 孟德尔首先提出假说,并据此开展豌豆杂交实验并设计测交进行演绎5. 下列关于毛霉形态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毛霉属于真菌;①它分化为直立菌丝和匍匐菌丝;①豆腐坯上白毛主要是毛霉的直立菌丝;①时间过长,白毛变灰或黑是其孢子成熟的表现;①毛霉属于细菌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6. 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如果每个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均为20%,且下一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各种生物中获得的能量相等。
虎要获得1KJ能量,则需要消耗草的能量为()A. 150KJB. 125 KJC. 100 KJD. 75 KJ7. 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分受到适宜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
如图1表示该部位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二中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二中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1.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③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于③和①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C.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2.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成分(mmol/L)Na+K+Ca+Mg2+Cl-有机酸蛋白质①②142 5.0 2.5 1.5 103.3 6.0 16.0③147 4.0 1.25 1.0 114.0 7.5 1.0④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3.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4.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①在兔饱足状态下②在兔空腹状态下③测定血糖含量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③④5.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A.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C.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6.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7.较大剂量注射一种激素后,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至昏睡,该激素是()A.甲状腺素B.雄性激素C.雌性激素D.胰岛素8.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A.组织细胞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9.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10.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这是因为()A.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速度降低B.组织液回渗速度降低C.淋巴生成率降低D.淋巴循环受阻11.下列各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A.唾液腺、垂体、肠腺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C.睾丸、汗腺、皮脂腺D.卵巢、胃腺、肝脏12.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血液pH通常在6.7~7.5之间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C.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D.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加深加快将CO2排出13.如图表示正常人肝组织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液体成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B.图中②构成了人体肝细胞的内环境C.肝细胞中不含有胰岛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D.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中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1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酶的催化速率加快B.细胞代谢紊C.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D.体温过高或者过低15.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16.下列人体生理活动属于神经调节作用的是()A.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氨基酸B.躯体运动时骨骼肌的活动C.皮肤伤口处,吞噬细胞对病菌的吞噬反应D.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17.若在图所示神经的右侧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A.②→①→②→③→②B.②→③→②→①→②C.③→②→①→②→③D.①→②→③→②→③18.2007年5月,《新民晚报》消息:我国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迷.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推测我国科学家对此的解释为()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9.饮水过多时,人体内环境的变化和调节机制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强C.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D.垂体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20.下列关于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说法正确的是()A.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减少B.饮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C.如果体温低于正常体温,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下,汗腺分泌汗液会减少,毛细血管会舒张D.人体产热主要是靠肝脏和骨胳肌21.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B.合成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22.如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毛细血管壁、2-红细胞、3-血浆、4-细胞内液、5-组织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的抗体主要分布在3和5中,3和5的成分是有区别的B.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依靠自由扩散来完成C.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D.2中的氧气到达4需要经过4层膜,2处的氧气浓度高于4处23.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合理的一项是()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使甲状腺产生甲状腺激素B.胰岛分泌具有拮抗作用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对血糖含量进行调节C.人体的反馈调节中,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是完全独立的D.血液中氧气含量升高,会促进呼吸中枢的活动24.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④血糖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以促进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④⑤25.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分泌物通过体液只能运输至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B.在某些情况下,靶细胞也可作为分泌细胞C.若该图表示人体的激素调节,则分泌细胞是内分泌细胞D.体液调节中分泌物的作用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26.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端与效应器相连接,b端与感受器相连接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27.如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Na+通透性减小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一定是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D.当兴奋沿b神经元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28.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C.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D.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29.人体内多种激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下列是某同学所作的归纳,其中有误的是()A.①B.②C.③D.④30.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31.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①~⑤的名称依次是()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32.内环境的稳态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图为人体内环境部分结构示意图,对该图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的3和5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氧气和养料及代谢废物主要是由3来运输的C.图中的3和5可以相互转化D.在3中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33.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A.①B.②C.③D.④34.如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对这一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腺垂体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所释放的激素进行的调节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35.在下列物质中,存在于人体内环境中的一组是()①血红蛋白②血浆蛋白③葡萄糖④尿素⑤生长激素⑥尿液⑦细胞内液⑧泪液⑨乳汁⑩脑脊液.A.①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⑨C.①⑥⑦⑧⑨D.②③④⑤⑩36.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完成受精B.牛奶喝进胃中C.注射胰岛素D.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37.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化反应,其中有()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其酸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38.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B.甲状腺激素、葡萄糖、氧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C.血浆中的蛋白质都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液中D.体内细胞只通过内环境就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39.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减少C.组织液增加D.淋巴减少40.根据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41.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稳态包括线粒体基质pH的相对稳定B.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C.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活动量等的不同而存在微小差异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都保持在最适值不变42.对维持内环境稳态不起作用的是()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02和吸入O2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43.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A.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实现的B.温度、pH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C.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D.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44.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作用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45.如图所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图中②处,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有①③④⑤⑥B.在突触小体上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若抑制该图中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D.刺激⑥处,神经兴奋能传到⑤④③②①46.下列关于动物体内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由体内专门的腺体细胞分泌B.都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运输C.都是含量微小但有高效的调节功能D.可在其含量过高时进行反馈调节47.下列关于动物机体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B.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C.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与于靶细胞48.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49.某人的大脑的某个部位受到损伤,但他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能听懂别人的谈话,却读不懂报刊上的新闻.他的大脑受损的区域可能是()A.运动言语区(S区)B.书写言语区(W区)C.视觉言语区(V区)D.听写言语区(H区)50.以下最能反映健康人餐后6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B.C.D.二、填空题51.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A叫_________,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3)已知A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___.(4)细胞合成的递质,经过_________加工,形成突触小泡,以_________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识别,引起反应.可见“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52.如图是某同学血糖浓度和甲、乙两种调节血糖浓度相关的激素相对浓度的变化图,据图回答:(1)甲激素是_________;乙激素是_________,是由_________细胞分泌的.(2)甲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_,甲激素的作用结果会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甲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_________.(3)甲激素和乙激素之间相互_________,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53.如图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X、Y、Z为实验位点,其中Z为突触间隙.请回答下列与神经调节相关的问题:(1)一个完整的反射弧通常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_________(填图中字母).(2)当某人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时,刺激作用于手部的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入_________的低级神经中枢,最终传到手臂的肌肉,产生缩手反射.(3)当某人伸手欲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时,人体内听觉感受器等产生兴奋,最终将兴奋传向_________,经过分析综合,一方面产生缩手反射,一方面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释放_________,使人脸发红.(4)若在Y点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表指针将发生_________次偏转.若在X点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表指针将发生_________次偏转.(5)若将某药物放在X处,在Y点给予一个适宜刺激,肌肉收缩;而将该药物放在Z处,在Y点给予一个适宜刺激,肌肉不收缩.该实验结果可说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对_________有阻断作用.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二中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01.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③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于③和①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C.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①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②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③为组织细胞;④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表示毛细血管的动脉端.【解答】解;A、若③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组织液,其中的水可来自于细胞内液和血浆,A正确.B、若③为脑细胞,脑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需要大量消耗氧气,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B错误.C、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细胞会消耗葡萄糖,所以⑤处的血糖浓度高于①处,C 错误.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①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⑤处,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人体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数字代表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考点】内环境的组成;生物膜的功能特性.【分析】分析表格:根据表格中Na+和K+的含量可以确定①(②③)为细胞外液,④为细胞内液;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最主要区别是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高,所以根据蛋白质含量高低可以确定②为血浆.【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④为细胞内液,细胞内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A 正确;B、②血浆中的蛋白质减少,将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③组织水肿现象,B正确;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组织细胞的线粒体)扩散到②血浆至少需穿过5层膜(2层线粒体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即10层磷脂分子层,C错误;D、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两者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D 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能根据表中的Na+、K+和蛋白质的含量确定各①、②、③和④的名称,然后再根据所学的知识,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3.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解答】解:海水浓度高,机体丢失大量水分,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引起下丘脑水平衡调节中枢发出指令,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尿量减少.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人体水盐平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4.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①在兔饱足状态下②在兔空腹状态下③测定血糖含量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③④【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本实验目的是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而胰岛B细胞的功能是合成分泌胰岛素,降血糖.因而应选取饱足状态下的兔(血糖含量高)进行实验,实验观测指标为:血糖浓度、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来判断STZ是否成功的破坏胰岛B细胞.【解答】解:①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在兔饱足状态下即血糖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其分泌增多,故①正确;②在兔空腹状态下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弱,故选择在兔饱足状态下进行实验,故②错误;③设计注射STZ和等量生理盐水的对照实验,通过测定血糖含量的变化,若注射STZ和生理盐水的血糖浓度相同,则胰岛B细胞没有破坏,故③正确;④家兔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一次性吃糖过多,超过肾脏的重吸收能力;也可能是肾脏重吸收能力病变,一般不作为观察的指标,故④错误;⑤测定两组家兔体血液中胰岛素含量,若注射STZ的家兔体内胰岛素含量明显低于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说明胰岛B细胞被破坏,故⑤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以实验的形式考查胰岛素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胰岛素的功能.5.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A.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C.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其中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进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升高血糖浓度.【解答】解:当人体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此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和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使血糖浓度升高,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血糖调节的过程及相关激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6.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具体地说:促进糖进入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转变成糖原或者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变成糖,总的说是减少血糖的来源,增加血糖的去路,使血糖含量降低.【解答】解:在本实验中,实验目的是验证胰岛素是否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因而有无胰岛素应该是本实验中的唯一变量,也就是说,对照组中没有胰岛素,而实验组中应该有胰岛素,且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应该与实验前发生变化,其一般做法是:给对照组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给实验组注射等量的用生理盐水溶解的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小鼠的症状表现,可见对照组小鼠正常,而实验组小鼠出现血糖降低的症状,如活动缓慢,甚至是休克,再给实验组小鼠和对照组小鼠注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可见实验鼠的症状得以恢复.从而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自身对照的运用,意在考查学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7.较大剂量注射一种激素后,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至昏睡,该激素是()A.甲状腺素B.雄性激素。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二中2013-2014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份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3-201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二中高二(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一、单选题1.(3分)(2013秋•汶上县校级期中)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两者的基本原理相同,诱导融合的方法也完全相同 B .两者都可以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C .所用的技术手段完全相同 D . 目前已实现了两个植物物种间的杂交,并使它们的性状全部得以体现考点: 细胞融合的概念及方法;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 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项目细胞融合原理细胞融合方法 诱导手段用途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 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等试剂诱导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获得杂交植株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 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 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灭活病毒等试剂诱导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之一解答:解:A 、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但是方法不同,前者是先用胰蛋白酶处理,再诱导细胞融合,后者是先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再诱导原生质体融合,A 错误; B 、两者都可以实现种间的杂交,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B 正确;C 、动物细胞融合所用的诱导融合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灭活的病毒,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诱导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C 错误;D 、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实现两个植物物种间的体细胞杂交,得到同时具有两种遗传物质的超级植物,但还不能使两个物种的性状全部得以体现,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意在考查考生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植物体细胞杂交已经实现了种间或属间的杂交,但不一定能同时表达两种生物的性状.2.(3分)(2014秋•广东期中)下列生物工程中的相关知识,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 B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通常用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C .单克隆抗体来自杂交瘤细胞,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的优点 D . 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考点: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细胞融合的方法;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胚胎分割移植. 分析: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等.2、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项目细胞融合原理细胞融合方法 诱导手段用途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 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等试剂诱导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获得杂交植株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 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 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灭活病毒等试剂诱导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之一3、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解答:解:A 、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A正确;B、灭活的病毒只能诱导动物细胞融合,B错误;C、单克隆抗体来自杂交瘤细胞,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的优点,C正确;D、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进一步发育,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功能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识记细胞融合的方法;识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及优点;识记胚胎分割技术的特点及注意事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3.(3分)(2014春•盐湖区校级月考)下列属于细胞水平克隆的是()A.棉花根尖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B.单细胞的DNA在体外大量扩增C.培养动物杂交瘤细胞D.人参皂甙干粉的大量生产考点:动物体细胞克隆;用DNA片段进行PCR扩增;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及原理.分析:广义上的克隆是指通过无性繁殖而产生的遗传物质均一的生物群,其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包含三个层次,即分子水平的克隆、细胞水平的克隆和个体水平的克隆.分子水平的克隆通常是指生物大分子核酸的克隆,又称为基因克隆;细胞水平的克隆是细胞的培养;个体水平的克隆,是指动物的克隆和植物的克隆.解答:解:A、棉花根尖细胞经过诱导形成幼苗的过程为植物组织培养,表示个体水平的克隆,A错误;B、单细胞的DNA在体外大量增殖属于分子水平的克隆,B错误;C、培养动物杂交瘤细胞原理是细胞增殖,属于细胞水平的克隆,C正确;D、运用植物组织培养大量生产人参皂甙干粉,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属于个体水平的克隆,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广义的克隆,相对综合,意在考查学生理解细胞水平的克隆原理是细胞增殖,难度不大.4.(3分)(2013秋•重庆校级期末)下列能正确表示高等动物胚胎发育顺序的是()A.受精卵→卵裂→原肠胚→囊胚→组织器官分化→幼体B.卵→卵裂→原肠胚→组织器官分化→幼体C.受精卵→桑椹胚→原肠胚→幼体D.受精卵→桑椹胚→囊胚→原肠胚→幼体考点: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分析:受精卵是个体发育的起点;卵裂是指受精卵进行的有丝分裂;囊胚期的特点是具有内细胞团和囊胚腔;在原肠胚期出现三个胚层的分化,三个胚层逐渐分裂分化形成动物的组织器官,继而形成个体.解答:解:高等动物胚胎发育为:受精卵首先通过卵裂形成32个细胞的桑椹胚,桑椹胚细胞再增殖分化形成具有囊胚腔的囊胚,囊胚继续分化形成具有三个胚层分化的原肠胚,然后出现组织器官的分化,最后形成幼体.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高等动物胚胎发育顺序,该考点较简单,考生识记即可.5.(3分)(2014春•嘉祥县校级月考)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DNA测序得知该病毒的核心蛋白和表面抗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图是应用生物工程生产乙肝疫苗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产乙肝疫苗的过程也达到了定向改造细菌的目的B.选用细菌作为受体细胞是因为其代谢旺盛繁殖快C.用于生产疫苗的目的基因编码病毒的核心蛋白D.在②过程中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应用生物工程生产乙肝疫苗的示意图.①表示获取目的基因,即从乙肝病毒中分离出有关基因,通过反转录法合成目的基因;②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表示采用微生物工程进行发酵.解答:解:A、生产乙肝疫苗的过程采用了基因工程技术,该技术能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A 正确;B、选用细菌作为受体细胞是因为其具有繁殖快,遗传物质相对较少等特点,B正确;C、用于生产疫苗的目的基因编码病毒的表面抗原蛋白,C错误;D、②包括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该过程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乙肝疫苗的生产过程,考查基因工程及免疫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概念、工具及操作步骤,明确该过程的目的基因是编码病毒表面抗原蛋白的基因,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3分)(2013•温州校级三模)chlL基因是蓝藻拟核DNA上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为了研究该基因对叶绿素合成的控制,需要构建缺失chlL基因的蓝藻细胞.技术路线如图所示,对此技术描述中,正确的是()A.②过程共形成2个磷酸二酯键B.①②过程都需要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C.该项技术操作成功的标志是目的基因的表达D.红霉素抗性基因是标记基因,用于筛选含有chlL基因的受体细胞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据图分析可知①过程和②过程是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过程,此过程需要同一种限制酶切割露出相同的末端,在用DNA连接酶连接形成重组质粒.③过程是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根据重组质粒中基因组成可知,红霉素抗性基因插入到ch1L基因中,可知ch1L基因被破坏.解答:解:A、②过程共形成4个磷酸二酯键,A错误;B、①过程和②过程需要限制酶切割和DNA连接酶连接,形成重组质粒,B正确;C、因最终得到的是无ch1L基因的蓝藻,故操作成功的标志并不是目的基因的表达,C错误;D、插入红霉素抗性基因后ch1L基因被破坏,因此不可能是筛选含有ch1L基因的受体细胞,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7.(3分)(2014春•鞍山期末)下列有关生物工程中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试管牛和克隆牛都属于无性生殖.B.蛋白质工程是直接对蛋白质分子进行改造.C.抗虫棉的培育需要进行植物组织培养.D.精心设计生态工程,能提高各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考点:基因工程的应用;蛋白质工程;动物体细胞克隆;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分析:1、蛋白质工程指以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2、试管动物核克隆动物的比较:试管动物克隆动物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技术手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遗传规律遵循不遵循解答:解:A、试管牛是经过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产生的,属于有性生殖,A错误;B、蛋白质工程通过改造基因来实现对蛋白质分子的改造,B错误;C、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体细胞后,还需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受体细胞培养出抗虫棉,C正确;D、生态工程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技术及应用;识记蛋白质工程的概念;识记试管动物技术,能将试管动物和克隆动物进行比较;识记生态工程的意义,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8.(3分)(2014秋•迁安市期末)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正确的是()①蛋白质分子结构设计②DNA合成③预期蛋白质功能④据氨基酸序列推出脱氧核苷酸序列.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③→①→④→②D.③→④→①→②考点:蛋白质工程.分析:蛋白质工程指以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解答:解: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根据中心法则逆推以确定目的基因的碱基序列: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氨基酸序列→据氨基酸序列推出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DNA合成,最终还是回到基因工程上来解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正确的是③→①→④→②.故选:C.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蛋白质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蛋白质工程的概念及基本流程,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9.(3分)(2010•和平区一模)关于“克隆羊”、“试管羊”、“转基因羊”的说法合理的是()A.在培育过程中,都用到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技术B.它们的遗传物质都只来自一个亲体C.它们是通过相同的生殖方式获得的D.它们在形成过程中,一般都有卵细胞参与考点:动物体细胞克隆;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胚胎移植.分析:“克隆羊”、“试管羊”、“转基因羊”都用到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但试管羊和转基因羊没有用到核移植技术;它们的遗传物质都不只来自一个亲体,克隆羊也有少量遗传物质来自供质的亲本;克隆羊、转基因羊属于无性生殖,试管羊属于有性生殖;转基因羊中,往往把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细胞.解答:解:A、克隆动物用到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技术,试管动物和转基因动物没有核移植技术,A错误;B、克隆动物采用核移植技术,遗传物质分别来自提供细胞核和卵细胞质的亲本,试管动物是体外受精体内发育,遗传物质来自有性生殖两个亲本,转基因动物遗传物质来自有性生殖的两个亲本和提供目的基因个体,B错误;C、克隆动物为无性繁殖获得,试管动物为有性生殖获得,转基因动物通过基因工程获得,C错误;D、“克隆羊”的受体细胞是去核的卵细胞,“试管羊”是采用获能的精子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卵细胞进行体外受精获得,“转基因羊”往往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细胞中,可以体外受精或体内受精获得,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克隆动物、试管动物和转基因动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0.(3分)(2010•浙江)在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B.用DNA连接酶连接经切割的抗除草剂基因和载体C.将重组DNA分子导入烟草原生质体D.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解答:解: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切割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而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核糖核苷酸,A错误;B、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用限制酶切割得到抗除草剂基因和切开载体,再用DNA连接酶将两者连接形成重组DNA,B正确;C、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好之后,需要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烟草原生质体),C正确;D、基因工程的最后一步是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可以用含有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相关知识,包括基因工程的工具、操作步骤等知识点,相关内容不仅需要考生识记,还需要考生理解,特别是A选项,要求考生掌握限制酶的特点,明确限制酶只能切割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能切割核糖核苷酸序列.11.(3分)(2014春•嘉祥县校级月考)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的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质粒DNA分子重组,并在大肠杆菌细胞内成功表达.如图所示,a处为胰岛素基因与质粒DNA结合的位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胰岛素基因可以从人的胰岛α细胞中提取B.作用于a处的酶为DNA聚合酶C.采用“基因文库法”获得胰岛素基因是目前获得该基因最常用的方法D.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即发生基因突变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1、据图分析,采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胰岛素基因和质粒,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再用DNA连接酶形成重组质粒.2、体细胞都是由受精卵不断通过有丝分裂而产生的,因此人的体细胞都含有一整套相同的基因,都含有胰岛素基因.解答:解:A、人的体细胞都是由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因此人的体细胞都含有一整套相同的基因(遗传信息),即都含有胰岛素基因,因此胰岛α细胞中能提取胰岛素基因,A正确;B、作用于a处的酶为DNA连接酶,B错误;C、采用“人工合成法”获得胰岛素基因是目前获得该基因最常用的方法,C错误;D、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即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12.(3分)(2014春•嘉祥县校级月考)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螟虫基因导入棉花叶肉细胞,成功培育出了能稳定遗传的转基因抗虫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没有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该抗虫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分离定律C.该育种过程一般用相同的限制酶处理含抗螟虫基因的DNA和棉花叶肉细胞的DNAD.抗虫棉植株中一定能检测到抗螟虫基因及其相应的蛋白质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先用同种限制酶处理抗螟虫基因的DNA和运载体,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质粒.棉花是双子叶植物,将目的基因导入双子叶植物常用农杆菌转化法.最后可以从个体水平上鉴定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并表达.据此答题.解答:解:A、将含抗螟虫基因的棉花叶肉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抗虫棉的过程就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A错误;B、该抗虫基因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B错误;C、该育种过程一般用相同的限制酶处理含抗螟虫基因的DNA和运载体,C错误;D、“抗虫棉植株”说明抗螟虫基因已经成功导入并表达,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工具、操作步骤及应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基因工程中,受体细胞如果是植物细胞,导入目的基因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农杆菌转化法转化过程:目的基因插人Ti质粒的T﹣DNA上→农杆菌→导入植物细胞→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13.(3分)(2014秋•全南县校级月考)经测定某化合物含C、H、O、N、S元素,则该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一项功能是()A.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B.用于基因工程获得粘性末端C.用于精子、卵细胞的相互识别D.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考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分析:本题考查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由该化合物含C、H、O、N、S元素,可推知该化合物为蛋白质类,然后结合各选项进行分析.解答:解:该化合物含C、H、O、N、S元素,可推知该化合物为蛋白质类.A、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是抗体,抗体是一种蛋白质,A正确;B、用于基因工程获得粘性末端,使用的是限制性内切酶,酶属于一种蛋白质,B正确;C、识别精子、卵细胞的物质是一种糖蛋白,为蛋白质,C正确;D、转运RNA能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转运RNA不是蛋白质,D错误.故选:D点评:此类题目由元素组成推断化合物,记住S元素是蛋白质的特征性元素,正确判断该化合物是解答题目的关键.14.(3分)(2014春•嘉祥县校级月考)下面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图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b过程发生了脱分化,在此过程中植物激素不发挥作用B. c过程发生了再分化,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C. d过程是在胚状结构外包裹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制成人工种子D.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考点: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知识.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利用特定的培养将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培养成完整植株的过程,所以花药的离体培养、基因工程中的受体细胞的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后杂种细胞的培养以及植物的大量快速繁殖都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是外植体愈伤组织根、芽→试管苗.脱毒植物苗的取材一般是幼嫩的芽或茎,主要是这些部位不带病毒.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同时使用时,两者用量的比例影响着细胞的发育方向(或分化).培养中必须具备植物激素、无机物(矿质元素)、有机物等营养物质.愈伤组织的特点是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呈无定形状态.解答:解:A、b过程发生了脱分化,在此过程中离不开植物激素的作用,A错误;B、c过程发生了再分化,是愈伤组织再分化成根芽等器官的过程,B正确;C、d过程是在胚状体外包裹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制成人工种子,C正确;D、人工种子周期短,易储存和运输,完全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不受气候和地域的限制,故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包括: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如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如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应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如从培养的红豆杉细胞中提取抗肿瘤药物紫杉醇).15.(3分)(2013•河东区二模)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叙述正确的是()A.为快速繁殖良种牛,可对受精卵进行分割移植B.利用基因工程得到的转基因马铃薯与普通马铃薯属于同一物种C.可用植物的叶肉细胞作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大量繁殖无病毒的植株D.胰蛋白酶处理卵裂球获得的细胞可直接移植到同期发情受体的子宫中继续发育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胚胎分割移植.分析: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转基因生物和原来的生物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植物分生组织,分裂能力旺盛,一般不含病毒,可以用于培育脱毒苗;不同动物胚胎移植的时期不同.解答:解:A、对早期胚胎进行分割移植可以加快良种家畜的繁殖,故A错误;B、转基因马铃薯和普通马铃薯不存在生殖隔离,仍然属于同一物种,故B正确;C、大量繁殖无病毒的植株时,一般选择根尖、茎尖和叶原基等分裂旺盛、分化程度较低、本身就没有病毒的部位作为外植体,故C错误;D、不同动物胚胎移植的时期不同,所以胰蛋白酶处理卵裂球获得的细胞不一定可以直接移植,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16.(3分)(2014春•盐湖区校级月考)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克隆实践,最终一定是为了获得完整的植株B.用胡萝卜韧皮部经组织培养形成的个体,若有变异,其变异类型仅是基因突变C.经动物细胞核移植培育的新个体主要体现两个亲本的性状D.培养运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而产生的动物新细胞,最终并不是要获得动物个体考点:细胞融合的概念及方法;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及原理;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全能性,每个植物细胞里都含有该物种的一整套遗传物质,只有在离体、营养物质等适宜条件下才会表达.(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变异类型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3)细胞工程的目的不一定是获得完整的个体,也可能是获得细胞的产物.。
山东高一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一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B.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2.下图中,不属于精子形成过程的是3.关于右图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该图可以表示次级卵母细胞C.该图中含有4个染色体和4个染色单体D.能产生该图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条4.右图所示细胞的名称是A.精细胞B.卵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5.高等动物的某器官中,发现了如下图所示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含有2个四分体B.乙图含有4条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C.丙图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D.丁图细胞中由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所以无同源染色体存在6.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相比,精子形成过程特有的是A.染色体数目减半B.精细胞的变形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7.猫叫综合征患者体内染色体发生了哪种变异A.5号染色体缺失B.5号染色体倒位C.5号染色体重复D.5号染色体三体8.下列细胞中,属于果蝇配子并能形成受精卵的是A.甲与乙B.乙与丙C.乙与丁D.丙与丁9.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下图中,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纯合体测交后代都是纯合体B.纯合体自交后代是纯合体C.杂合体自交后代都是杂合体D.杂合体测交后代都是杂合体11.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B.豌豆先开花后授粉C.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的植物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12.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
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它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A.一定是白色的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C.一定是黑色的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13.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进行遗传实验研究获得成功的原因A.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B.先分析多对性状后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C.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D.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14.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豌豆种子圆滑与子叶黄色 B.狗的黄毛与兔的黑毛C羊的白毛与黑毛 D.兔的长毛与细毛15.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C、绵羊的卷毛和直毛D、棉花的粗绒和短绒16.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一项是A.E-e B.X-Y C.A-b D.f-f17.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F1出现性状分离B.F2性状分离比为3:1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8.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属测交的一组是A.Aa×AA B.AA×AA C.Aa×Aa D.Aa×aa19.下列表示纯合体的基因型是A.AABB B.AABb C.AABb D.AaBB20.以下各组中,具有相同的表现型的是(外界条件相同)A.Bb和BB B.Aa和aa C.BB和bb D.dd和Dd21.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GG×gg B.GG×GgC.Gg×Gg D.gg×gg22.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
{高中试卷}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
20XX年高中测试高中试题试卷科目:年级:考点:监考老师:日期: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60分)1、高等动物器官的大小主要决定于( )A.细胞体积的大小 B.细胞数量的多少C.细胞体积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少D.细胞大小一般无明显差别2、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的形态较稳定,数目较清晰B.每条染色体都有两条染色单体C.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位置上D.每条染色体中只有一个DNA分子3、细胞核中每条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为两个,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彼此分开的时期是( )A.前期 B. 中期 C. 后期 D.末期4、洋葱根尖细胞装片的制作流程不包括( )A.洋葱根尖的培养B.解离C.漂洗.染色D.制片5、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你观察时,处于哪一个时期的细胞最多( )A.分裂中期 B.分裂后期 C.分裂前期或分裂末期 D.分裂间期6、细胞既不能无限长大,也不能无限小,细胞最小的限度是由什么决定的( ) A.生物的种类所决定B.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C.细胞的核质比例 D.细胞完成细胞功能所必须的基本结构和物质所需要的一定空间而决定的7、下列成年动物和人体内不具有分化能力的是()A.胚胎干细胞 B.受精卵细胞 C.造血干细胞 D.肌细胞8、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衰老的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B.有些酶的活性降低C.细胞核的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染色体端粒变短D.细胞的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色素积累减少9、下列不属细胞凋亡的范畴的是()A.人胚胎发育进尾部细胞的自动死亡B.胎儿手指间细胞的自动死亡C.某人因脑溢血使脑细胞死亡D.肝炎病人肝细胞被病毒侵染而死亡10、下列细胞中细胞凋亡的速率最快的是( )A.白细胞 B.红细胞 C.心肌细胞 D.癌细胞11、癌症又叫恶性肿瘤,是由癌细胞的无限增殖而引起的,而且机体内的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这主要是由于()A.癌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癌细胞多为球形C.癌细胞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间的粘着性减少D.癌细胞的体积变小12、1951年科学家从黑人妇女海拉体内,通过细胞分离建立了海拉细胞系,至今仍能细胞分裂,世界各国广泛使用“海拉细胞系”的细胞,你认为,此海拉细胞系属于()A.成熟的体细胞 B.生殖细胞 C.受精卵细胞 D.癌细胞13、细胞癌变的机理主要是()A.自然突变 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C.细胞分化中特化出来 D.细胞衰老过程中的必然产物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都能进行有丝分裂 B.细胞都有一个生长增殖.衰老和凋亡的历程C.正常细胞都会衰老和凋亡 D.细胞都能以分裂的方式增殖15、有丝分裂就是在分裂过程中()A.有染色质丝的出现 B.有纺锤丝的出现 C.有星射线的出现 D.有纺锤体的出现16、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数量为1:2:2的时期是()A.前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后期和末期 D.间期和末期17、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染色体中只有一个DNA分子的时期是()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18、人体内的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一般处于()A.正在生长 B.正在分裂C.正在分化D.不再分裂和分化,正在执行着重要的生理功能19、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中,可以复制的结构是()A.着丝点和核仁B.染色体和中心体C.染色体和纺锤体 D.核仁和中心体20、一个细胞核中有20对染色体的细胞,它连续进行了5次有丝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中还有染色体()A.20个 B.20对 C.10对 D.40对2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豌豆的高茎和黄粒B.猫的白毛和狗的黑毛C.人的白化病和虎的白化病 D.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2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纯合子自交的后代是纯合子 B.杂合子自交的后代是杂合子C.两种纯合子杂交,其后代仍是纯合子 D.杂合子杂交的后代全是杂合子23、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的实质是()A.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是显性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C.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不在一条染色体上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24、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过程经过()A.分析→假设→实验→验证B.假设→实验→结论→验证C.实验→分析→假设→结论D.实验→假设→验证→结论25、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他们想再生一个正常的女儿几率是:()A、70%B、37.5%C、25%D、12.5%26、在孟德尔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的重组性状类型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约占总数的()A.1/4 B.1/8 C.1/16 D.1/927、右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4号和6号表示男性患者,则3号是杂合体的机率:()A.2/3B.1/2C.1/3或2/3D.1/2或2/328、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则Ttgg与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数目依次是()姓名 座号A .5和3B .6和4C .8和6D .9和429、牵牛花的红花A 对白花a 为显性,阔叶B 对窄叶b 为显性。
山东高一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一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炭疽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拟核等结构B.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细胞层次C.其细胞结构与酵母菌相同D.能产生新的炭疽杆菌2.研究表明:引起世界恐慌的“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SARS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SARS病毒体内仅有A、T、C、G四种碱基B.SARS病毒属于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C.SARS病毒的S蛋白质位于它的细胞膜上D.SARS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能产生特异性抗体3.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一种生物,在分类上属于细胞生物B.由于病毒体内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所以病毒需要寄生生活C.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细菌的遗传物质只有DNAD.获取大量病毒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4.对于下列各结构在生物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叶绿体②细胞核③核膜④核糖体⑤细胞壁⑥拟核A.菠菜和蓝藻体内都含有①③④⑤B.①~⑤在绿藻体内都含有C.除①②③外其他都在乳酸菌的体内存在D.大肠杆菌和蓝藻共有的是④⑤⑥5.在一台光学显微镜中,目镜和物镜均为最短的一组是A.目镜(15×)和物镜(40×)B.目镜(15×)和物镜(10×)C.目镜(5×)和物镜(10×)D.目镜(5×)和物镜(40×)6.下列前项是被鉴定的有机物,中项是使用的试剂,后项是反应所产生的颜色。
前、中、后三项相对应的是:A.淀粉、双缩脲、蓝色B.脂肪、苏丹Ⅲ、橘黄色C.蛋白质、斐林试剂、紫色D.还原糖、碘液、砖红色7.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所以人体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症B.每种大量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都是相同的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D.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总是最多的8.细胞中含有N元素的生物大分子是A.核苷酸和糖原B.胰岛素和核酸C.氨基酸和胰岛素D.血红蛋白和纤维素9.下列哪种生理作用不能体现蛋白质的功能A.抗体具有免疫作用B.血红蛋白的运输功能C.性激素促进生殖细胞生成D.唾液淀粉酶的催化功能10.玉米细胞中,RNA分布在下列哪些结构中?①细胞核②叶绿体③线粒体④细胞质基质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11.下列叙述中,哪项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B. 都含有C、H、O、N 4种元素C.其组成单体都是葡萄糖 D. 都是还原糖12.在人体中,既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的物质是A.磷脂B.胆固醇C.脂肪D.维生素13.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B.核酸是储存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大分子C.淀粉、糖原、纤维素和核糖都是生物大分子D.多糖、蛋白质、核酸等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14.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B.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并使DNA水解C.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将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现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现红的RNA分子15.苹果含有微量元素锌,而锌是构成与记忆相关的蛋白质不可缺少的元素,儿童缺锌就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因此,苹果又被称为记忆之果。
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66分)本卷共33题,每题2分,共66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①~⑤的名称依次是(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2、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抗体B.糖原C.胰岛素D.氨基酸3、癌症晚期的病人往往会出现全身浮肿现象,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机体摄入水量过多B.代谢缓慢而导致营养过剩C.血浆中蛋白质减少,渗透压降低,渗出到组织液中的水增加D.组织液中的水大量渗入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膨胀4、下列对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B.人体血浆的pH通常是7.35~7.45C.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5、高等动物细胞内产生的CO2排出体外的途径是()。
A.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B.细胞→内环境→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体外C.细胞→循环系统→内环境→呼吸系统→体外D.细胞→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环境→体外6、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稳定状态②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③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④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很强的,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也能保持稳态的平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7、如图为一些细胞间的联系,a、b为置于神经细胞B和神经细胞D的膜外的电流计的两个微型电极,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其兴奋的传导途径是细胞E→细胞D→细胞C→细胞B→细胞AB.给皮肤细胞A一个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细胞b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D.相同体积的细胞D和细胞E,后者的细胞膜面积和高尔基体的数量通常小于前者8、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9、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10、如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生物3月月考试卷及答案详解
右玉一中-下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卷)高一生物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2.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3.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下列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A.①和②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4.黄色籽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现了绿色籽粒的豌豆,则以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F1代中的绿色籽粒豌豆都是杂合子B.黄色籽粒是显性性状C.F1代中绿色籽粒豌豆少于黄色籽粒豌豆D.这种现象叫做性状分离5.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有( )①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配子的比例②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③子一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④子一代产生的雌、雄配子比例⑤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雌配子比例⑥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雄配子比例A.①②④⑤⑥ B.①③⑤⑥C.①③④⑤ D.①③④⑥6.菜豆是一年生自花传粉的植物,其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
一株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某海岛上,该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三年之后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 A.3:1 B.15:7 C.9:7 D.15:97.假说—演绎法的一般程序是( )A.个案研究—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归纳综合B.个案研究—综合比较—提出假设—归纳结论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D.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8.下列杂交的组合中,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的是)(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9.某紫花植株自交,其子代中开紫花、红花、白花植株的比例为9:3:4。
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高一生物 第4章试题 人教版
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高一生物第4章试题人教版一、选择题1.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2.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3.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4.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纯茶园物种变化幅度最小,不易产生暴发性虫害B.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C.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D.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5.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木层的水平结构6.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7.右下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得个体数量)。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B. 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C. 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D. 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的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8.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2021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1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3分)(xx秋•宿州期中)人体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血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版权所有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解答:解:A、人体的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内环境的“内”和“外”是相对的,从细胞角度就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从人体的角度看就是内环境,因此细胞外液与内环境是同一概念.而人体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中与外界相通的液体都属于人体的外部环境,不属于细胞外液.人体内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但某一具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要具体分析,不是人体内任何一个细胞的内环境都有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如血液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因为毛细血管壁细胞是由一层细胞构成的,这层细胞的内侧液体是血浆,外侧是组织液.2.(3分)(xx秋•邯郸期末)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正确的表达是()A.B.C.D.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解答:解:A、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箭头应该是双向的,A错误;B、血浆不能进入淋巴,B错误;C、该图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C正确;D、淋巴不能直接进入组织液,D错误.故选:C.点评:对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动态关系的理解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本题考查的重点.3.(3分)(xx秋•赫山区校级期中)血浆中水的来源是()A.组织液B.消化道、组织液、淋巴C.淋巴和组织液D.消化道和组织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细胞浸浴在组织液中,在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只隔着细胞膜,水分和一切能够透过细胞膜的物质,都可以在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进行交换.毛细血管动脉端的血浆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组织液与淋巴、淋巴与血浆间的转化是单向的.解答:解:血浆中水的来源是消化道、组织液、淋巴,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内环境的“内”和“外”是相对的,从细胞角度就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从人体的角度看就是内环境,因此细胞外液与内环境是同一概念.而人体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中与外界相通的液体都属于人体的外部环境,不属于细胞外液.4.(3分)(xx秋•汪清县校级期末)在下列物质中,不是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D.氨基酸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的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凡是血浆、淋巴、组织液的成分,都是内环境的成分.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和氨基酸或者作为人体细胞生活所需的养料、氧气,或者是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在血浆、组织液等处都可能存在,因此,它们都可以作为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而血红蛋白是人体红细胞的组成,属于细胞内而非细胞外液的成分,因而它就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解答:解:A、血红蛋白为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是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A正确;B、细胞外液中含有葡萄糖,故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B错误;C、细胞外液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氧,故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C错误;D、细胞外液中含有氨基酸,故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正确区分哪些物质属于或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3分)(xx秋•惠州期末)红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A.血浆、体液和体液B.血液、体液和淋巴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的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其中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据此答题.解答:解:(1)红细胞属于血细胞,其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是血浆;(2)肌细胞属于组织细胞,其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3)淋巴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是淋巴.故选:C.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及作用,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不同内环境中生活的细胞的种类,再准确判断题中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6.(3分)(xx秋•白城期末)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消化液.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解答:解:①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①正确;②血浆属于细胞外液,属于体液,②正确;③淋巴属于细胞外液,属于体液,③正确;④组织液属于细胞外液,属于体液,④正确;⑤消化液不是细胞内液,也是细胞外液,不属于体液,⑤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人体体液的组成,只要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需要注意的是⑤消化液,要求考生明确消化液、泪液、尿液等都不属于体液.7.(3分)(xx秋•秦州区校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细胞外液约占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D.血浆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中蛋白质较少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不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可能不同.解答:解:A、血细胞生活中血浆中,因此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A正确;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外液约占,细胞内液约占,B错误;C、组织液是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错误;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也较少,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概念和组成成分,血浆、组织液、淋巴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不同细胞生活的具体的内环境,对应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8.(3分)(xx春•烟台校级月考)关于渗透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体积,而与溶质微粒数目关系不大B.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C.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D.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渗透压:(1)细胞外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2)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过来,溶液微粒越少即,溶浓度越低,对水的吸引力越小.(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4)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解答:解:A、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A错误;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正确;C、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C正确;D、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重点考查细胞外液渗透压,要求考生识记渗透压的概念,明确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识记与血浆渗透压相关的因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9.(3分)(xx秋•埇桥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B.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C.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一般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D.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组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2、内环境的“内”和“外”是相对的,从细胞角度就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从人体的角度看就是内环境,因此细胞外液与内环境是同一概念.而人体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中与外界相通的液体都属于人体的外部环境,不属于细胞外液.解答:解:A、内环境即细胞外液,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A正确;B、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B错误;C、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一般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正确;D、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0.(3分)(xx秋•顺德区期末)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营养物质经消化系统消化吸收后,经循环系统运输到内环境,由内环境直接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解答:解: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营养物质经消化系统消化吸收后,经循环系统运输到内环境,由内环境直接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所以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与体内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四大系统是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系统.11.(3分)(xx•天心区校级模拟)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C.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血浆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也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形成血浆,组织液还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解答:解:肌肉注射时,药液首先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和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随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血浆中的药液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之间的动态关系,对应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之间的动态关系的理解应用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现象的能力.12.(3分)(2011秋•衡阳期末)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A.①B.②C.③D.④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由图可知,图中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组织水肿的几种情况:(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增强造成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时,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4)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5)肾小球肾炎,使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浆浓度下降,吸水能力降低.解答:解:A、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时①中液体含量将降低,A错误;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时②中液体含量将增加,造成组织水肿,B正确;C、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时③中液体影响不大,C错误;D、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时④中液体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了组织水肿的问题,只要掌握住组织水肿常见的几种情况及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轻而易举.13.(3分)(xx•汕头校级模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A.温度B.酶C.p H D.渗透压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和个种化学成分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温度、PH、渗透压是内环境稳态的组成部分,温度、PH、渗透压变化会影响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酶不属于内环境稳态的内容,不是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故选:B.点评:对于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14.(3分)(xx•天津学业考试)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解答:解:A、酶促反应需要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因此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A正确;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正确;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C正确;D、血液的成分稳定是内环境稳态的一个方面,其稳定时,人也可能会患病,如遗传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定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意义,明确内环境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5.(3分)(xx秋•包河区校级期中)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很强的,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总能保持稳态的平衡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知识.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正常集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A正确;B、人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B正确;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C正确;D、人维持稳态的条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当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内环境稳态失调:长期营养不良,会出现组织水肿.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具体表现: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剧烈运动时,人体会大量出汗;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组织液增加.16.(3分)(xx•汕头校级模拟)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感觉中枢位于大脑.解答:解:脊椎从胸部折断阻断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的路径,痛感需要传递到大脑才可感觉,所以针刺足部无感觉;但脊髓反射还存在,膝跳反射由脊髓控制,所以膝跳反射存在.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神经传导和反射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7.(3分)(xx春•烟台校级月考)脊神经的前根和后根都是由神经纤维组成的,分别属于神经元的()A.轴突和树突B.树突和轴突C.轴突和轴突D.树突和树突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短而多,轴突长而少.解答:解:由于脊神经的后根由传入神经纤维组成,具有传入功能;脊神经的前根由传出神经纤维组成,具有传出功能.它们都是神经元的轴突.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元的结构,是对基础知识识记层次的考查.18.(3分)(xx秋•平度市期末)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后膜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A.电信号→电信号B.电信号→化学信号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D.化学信号→电信号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且在突触间隙中需借助神经递质(化学信号)进行传递,因此突触处的信息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据此答题.解答: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结构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前膜上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而在突触后膜完成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突触的结构和类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明确突触处的信息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答案.19.(3分)(xx春•永昌县校级期末)手偶然碰到针尖时产生的反应时()A.痛和缩手同时出现B.先感觉到痛,接着缩手C.先缩手,接着感觉到痛D.无法确定先后顺序考点:反射的过程.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而感觉到痛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当手偶然碰到针尖时,刺激产生的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导到脊髓处的神经中枢,经神经中枢综合、分析后产生新的兴奋,一方面将兴奋通过传出神经传导到效应器,产生缩手反应,另一方面将兴奋通过上行传导束传导到大脑.因此,手偶然碰到针尖时产生的反应时先缩手,接着感觉到痛.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及兴奋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0.(3分)(xx秋•城厢区校级期末)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A.刺激强度的大小B.感受器的兴奋性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D.效应器的兴奋性考点:反射的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突触在传递兴奋的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变化,在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需要的时间比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时间长,所以突触越多,需要的时间越长.解答:解: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突触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理解信息在神经元间和神经纤维上传递速度不同.21.(3分)(xx•卢湾区一模)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一是促进幼年动物个体的发育;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三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解答:解: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由于该鼠为成年鼠,因此连续饲喂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该小白鼠的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实验,着重考查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22.(3分)(xx秋•历下区校级期中)下列激素中,既能促进机体某些部位的活动,又能抑制另外一些部位活动的一组是()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
山东高一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一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食物的摄入量,f表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c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C.d中能量均未被该营养级生物同化D.为提高羊肉的产量,应该提高图中c/a的比值2.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内保持不变B.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该种群密度C.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D.人类活动一般不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改变,但可改变演替速度3.下列有关动物丰富度的研究方法,正确的是A.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B.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高倍显微镜观察C.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生态缸进行培养浓度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4.图甲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图乙为我国北方某地20年间CO2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成分A在碳循环中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大气中的CO2B.图甲中缺少A→CO2的过程,图甲中D为分解者C.每年的冬季CO2浓度变化,从碳循环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图甲中①过程大大减少且⑥过程增加D.每年夏季CO2浓度与前一年冬季相比下降,而每年的CO2浓度的平均值却逐年增加,原因是每年CO2的排放量都大于CO2的吸收量5.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全面二孩政策直接调节的是人口的出生率B.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应用标志重捕法C.为持续获得最大的捕捞量,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密度维持在K/2水平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应的是群落的次生演替6.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B.野兔的总能量约是绿色植物总能量10〜20%C.狼的数量略有减少,对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不太大D.鹰、狼、云豹的种间关系表现为竞争7.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lm2的石头。
山东高一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一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人体内某一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其内有44条常染色体与2条X 染色体,此细胞不可能是:( ) ①初级精母细胞 ②次级精母细胞 ③初级卵母细胞 ④卵细胞 A .①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①②③2.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A .第一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B .第一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C .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D .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3.调查发现人群中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也能生出白化病患儿。
研究表明白化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判断下列有关白化病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B .如果夫妇双方都是携带者,他们生出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1/4C .如果夫妇一方是白化病患者,他们所生表现正常的子女一定是携带者D .白化病患者与表现正常的人结婚,所生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4.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 1的基因型 A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 .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 .杂交、杂交、杂交、测交5.下图的横坐标中C 1、C 2、C 3、C 4表示某种哺乳动物(2n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细胞,图中a 、b 、c 表示各时期细胞的某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连续数量变化,可以与图中C 1、C 2、C 3、C 4相对应的细胞是A .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B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C .卵原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第二极体D .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6.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二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
参考答案
24.(11分)
(1)1或6(2分) X (2)1或3或6(2分)显(3) X A X a X a Y
(4)2只都正常或2只都弯曲,或1只正常1只弯曲(2分)(5)7∶1
25.(11分)
(1)(姐妹)染色单体次级精母细胞(2)T1(2分)
(3)0或2(2分) 4、0、4
(4)着丝粒断裂后的两条染色体(或染色单体)拉向了细胞的一极(2分) A、aX B、aX B(2分)
26.(11分)
(1)(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 AaBb(2分) 1 (2)灰色或黑色(2分)(3)5/72 2/5 (4)X 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只产生Ad、aD两种配子(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2分)27.(11分)
(1)DNA a(2分)(2)不能(2分)(3)e e和f(2分)
(4)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是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来,DNA序列相同二手烟中的有害物质可能提高SCE率,造成DNA分子的损伤,从而引起细胞畸变(2分)
28.(10分)
(1)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分)
(2)实验思路:多株高茎红花植物与多株矮茎白花植物(2分)是否有高茎红花植株出现(2分)
实验结果及结论:①高茎红花植株为父本,矮茎白花植株为母本,杂交后,若子二代没有高茎红花植株出现(1分)若子二代有高茎红花植株出现(1分)②高茎红花植株为母本,矮茎白花植株为父本,杂交后,若子二代有高茎红花植株出现(1分)若子二代没有高茎红花植株出现(1分)。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7.某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的籽粒颜色由两对基因控制,基因A控制籽粒为紫色,基因a控制籽粒为黄色,基因B只对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使籽粒呈现白色。籽粒的颜色同时也受到环境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成员利用黄色籽粒和紫色籽粒长成的植株进行两次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故选A。
3.现有纯合的冷敏型(野生型)拟南芥植株,抗冻型(D)对冷敏型(d)为显性。研究人员培育了一株拟南芥纯合抗冻型突变体,现将该纯合突变体植株与野生型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抗冻型:冷敏型=7:5。已知F1产生的雌配子育性正常,推测带有D基因的花粉成活率很低。下列杂交实验可检验上述推测的是()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高一生物(等级考)(答案在最后)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并对实验结果分析后发现了遗传的基本定律。在探索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孟德尔提出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且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假说
D.若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3:1,说明两对基因能自由组合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若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杂交,不管两对基因是否能自由组合,aaBb产生的配子均为ab:aB=1:1和Aabb产生的配子均为Ab:ab=1:1,后代表现型比例均为1:1:1:1,A错误;
A.F1作母本×冷敏型作父本B.F1作父本×冷敏型作母本
山东省烟台招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word某某省某某招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1)bbEE(2分) BBee (2分)(2)5 (2分) 2/3 (2分)(3)现用纯合残翅正常眼果蝇和长翅紫眼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1分)得到F1。
将F1与F2中残翅紫眼果蝇测交(1分)。
若测交后代残翅正常眼:残翅紫眼:长翅正常眼:长翅紫眼=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1分)22.(11分)(1)DNA的复制受精作用信息交流(2)精细胞 IJ GH AAaaBBbb (3) 1/2 D (4) OP段染色体是GH段染色体的2倍(2分)23.(11分)(1)隐性Ⅲ1出现该性状,但其双亲Ⅱ1和Ⅱ2均不表现该性状(2分)(2) 1/6 (2分)(3)Ⅲ1、Ⅲ3和Ⅲ4(2分)Ⅰ2、Ⅱ2、Ⅱ4(2分)根据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雄性山羊的深色基因只能来自其母本,并遗传给子代雌性山羊(2分)24.(11分)(1)1/6 排列顺序(2分)同种性状(2) 4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2分)(3)思路一:先让圆粒种子发育的植株自交,单独收获种子,若某些植株的自交后代出现3:1分离比,即可验证;(2分)若后代只有圆粒,则可以将后代中圆粒与皱粒种子发育的植株进行杂交,所得子代再进行自交来验证。
(2分)思路二:先让圆粒种子发育的植株与皱粒种子发育的植株杂交,单独收获种子,若某些植株的杂交后代出现1:1分离比,即可验证;(2分)若后代只有圆粒,所得子代再进行自交来验证,自交后代出现3:1分离比即可验证(2分)25.(11分)(1)显性2 1/8(2)F1 (长翅杂合子) (2分)残翅(2分)长翅:残翅=3: 1 (2分)长翅:残翅=7: 1 (2分)1 /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二中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1.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③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于③和①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C.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2.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3.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4.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①在兔饱足状态下②在兔空腹状态下③测定血糖含量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③④5.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A.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C.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6.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7.较大剂量注射一种激素后,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至昏睡,该激素是()A.甲状腺素B.雄性激素C.雌性激素D.胰岛素8.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A.组织细胞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9.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10.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这是因为()A.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速度降低B.组织液回渗速度降低C.淋巴生成率降低D.淋巴循环受阻11.下列各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A.唾液腺、垂体、肠腺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C.睾丸、汗腺、皮脂腺D.卵巢、胃腺、肝脏12.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血液pH通常在6.7~7.5之间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C.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D.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加深加快将CO2排出13.如图表示正常人肝组织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液体成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B.图中②构成了人体肝细胞的内环境C.肝细胞中不含有胰岛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D.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中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1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酶的催化速率加快B.细胞代谢紊C.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D.体温过高或者过低15.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16.下列人体生理活动属于神经调节作用的是()A.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氨基酸B.躯体运动时骨骼肌的活动C.皮肤伤口处,吞噬细胞对病菌的吞噬反应D.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17.若在图所示神经的右侧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A.②→①→②→③→②B.②→③→②→①→②C.③→②→①→②→③D.①→②→③→②→③18.2007年5月,《新民晚报》消息:我国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迷.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推测我国科学家对此的解释为()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9.饮水过多时,人体内环境的变化和调节机制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强C.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D.垂体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20.下列关于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说法正确的是()A.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减少B.饮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C.如果体温低于正常体温,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下,汗腺分泌汗液会减少,毛细血管会舒张D.人体产热主要是靠肝脏和骨胳肌21.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B.合成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22.如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毛细血管壁、2-红细胞、3-血浆、4-细胞内液、5-组织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的抗体主要分布在3和5中,3和5的成分是有区别的B.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依靠自由扩散来完成C.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D.2中的氧气到达4需要经过4层膜,2处的氧气浓度高于4处23.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合理的一项是()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使甲状腺产生甲状腺激素B.胰岛分泌具有拮抗作用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对血糖含量进行调节C.人体的反馈调节中,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是完全独立的D.血液中氧气含量升高,会促进呼吸中枢的活动24.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④血糖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以促进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④⑤25.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分泌物通过体液只能运输至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B.在某些情况下,靶细胞也可作为分泌细胞C.若该图表示人体的激素调节,则分泌细胞是内分泌细胞D.体液调节中分泌物的作用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26.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端与效应器相连接,b端与感受器相连接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27.如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Na+通透性减小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一定是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D.当兴奋沿b神经元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28.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C.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D.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29.人体内多种激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下列是某同学所作的归纳,其中有误的是()A.①B.②C.③D.④30.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31.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①~⑤的名称依次是()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32.内环境的稳态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图为人体内环境部分结构示意图,对该图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的3和5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氧气和养料及代谢废物主要是由3来运输的C.图中的3和5可以相互转化D.在3中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33.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A.①B.②C.③D.④34.如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对这一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腺垂体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所释放的激素进行的调节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35.在下列物质中,存在于人体内环境中的一组是()①血红蛋白②血浆蛋白③葡萄糖④尿素⑤生长激素⑥尿液⑦细胞内液⑧泪液⑨乳汁⑩脑脊液.A.①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⑨C.①⑥⑦⑧⑨D.②③④⑤⑩36.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完成受精B.牛奶喝进胃中C.注射胰岛素D.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37.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化反应,其中有()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其酸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38.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B.甲状腺激素、葡萄糖、氧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C.血浆中的蛋白质都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液中D.体内细胞只通过内环境就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39.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减少C.组织液增加D.淋巴减少40.根据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41.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稳态包括线粒体基质pH的相对稳定B.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C.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活动量等的不同而存在微小差异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都保持在最适值不变42.对维持内环境稳态不起作用的是()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02和吸入O2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43.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A.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实现的B.温度、pH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C.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D.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44.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作用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45.如图所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图中②处,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有①③④⑤⑥B.在突触小体上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若抑制该图中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D.刺激⑥处,神经兴奋能传到⑤④③②①46.下列关于动物体内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由体内专门的腺体细胞分泌B.都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运输C.都是含量微小但有高效的调节功能D.可在其含量过高时进行反馈调节47.下列关于动物机体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B.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C.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与于靶细胞48.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49.某人的大脑的某个部位受到损伤,但他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能听懂别人的谈话,却读不懂报刊上的新闻.他的大脑受损的区域可能是()A.运动言语区(S区)B.书写言语区(W区)C.视觉言语区(V区)D.听写言语区(H区)50.以下最能反映健康人餐后6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B.C.D.二、填空题51.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A叫_________,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3)已知A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___.(4)细胞合成的递质,经过_________加工,形成突触小泡,以_________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识别,引起反应.可见“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52.如图是某同学血糖浓度和甲、乙两种调节血糖浓度相关的激素相对浓度的变化图,据图回答:(1)甲激素是_________;乙激素是_________,是由_________细胞分泌的.(2)甲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_,甲激素的作用结果会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甲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_________.(3)甲激素和乙激素之间相互_________,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53.如图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X、Y、Z为实验位点,其中Z为突触间隙.请回答下列与神经调节相关的问题:(1)一个完整的反射弧通常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_________(填图中字母).(2)当某人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时,刺激作用于手部的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入_________的低级神经中枢,最终传到手臂的肌肉,产生缩手反射.(3)当某人伸手欲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时,人体内听觉感受器等产生兴奋,最终将兴奋传向_________,经过分析综合,一方面产生缩手反射,一方面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释放_________,使人脸发红.(4)若在Y点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表指针将发生_________次偏转.若在X点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表指针将发生_________次偏转.(5)若将某药物放在X处,在Y点给予一个适宜刺激,肌肉收缩;而将该药物放在Z处,在Y点给予一个适宜刺激,肌肉不收缩.该实验结果可说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对_________有阻断作用.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二中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01.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③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于③和①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C.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①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②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③为组织细胞;④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表示毛细血管的动脉端.【解答】解;A、若③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组织液,其中的水可来自于细胞内液和血浆,A正确.B、若③为脑细胞,脑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需要大量消耗氧气,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B错误.C、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细胞会消耗葡萄糖,所以⑤处的血糖浓度高于①处,C 错误.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①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⑤处,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人体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数字代表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考点】内环境的组成;生物膜的功能特性.【分析】分析表格:根据表格中Na+和K+的含量可以确定①(②③)为细胞外液,④为细胞内液;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最主要区别是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高,所以根据蛋白质含量高低可以确定②为血浆.【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④为细胞内液,细胞内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A 正确;B、②血浆中的蛋白质减少,将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③组织水肿现象,B正确;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组织细胞的线粒体)扩散到②血浆至少需穿过5层膜(2层线粒体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即10层磷脂分子层,C错误;D、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两者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D 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能根据表中的Na+、K+和蛋白质的含量确定各①、②、③和④的名称,然后再根据所学的知识,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3.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解答】解:海水浓度高,机体丢失大量水分,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引起下丘脑水平衡调节中枢发出指令,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尿量减少.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人体水盐平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4.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①在兔饱足状态下②在兔空腹状态下③测定血糖含量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③④【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本实验目的是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而胰岛B细胞的功能是合成分泌胰岛素,降血糖.因而应选取饱足状态下的兔(血糖含量高)进行实验,实验观测指标为:血糖浓度、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来判断STZ是否成功的破坏胰岛B细胞.【解答】解:①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在兔饱足状态下即血糖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其分泌增多,故①正确;②在兔空腹状态下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弱,故选择在兔饱足状态下进行实验,故②错误;③设计注射STZ和等量生理盐水的对照实验,通过测定血糖含量的变化,若注射STZ和生理盐水的血糖浓度相同,则胰岛B细胞没有破坏,故③正确;④家兔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一次性吃糖过多,超过肾脏的重吸收能力;也可能是肾脏重吸收能力病变,一般不作为观察的指标,故④错误;⑤测定两组家兔体血液中胰岛素含量,若注射STZ的家兔体内胰岛素含量明显低于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说明胰岛B细胞被破坏,故⑤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以实验的形式考查胰岛素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胰岛素的功能.5.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A.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C.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其中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进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升高血糖浓度.【解答】解:当人体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此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和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使血糖浓度升高,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血糖调节的过程及相关激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6.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具体地说:促进糖进入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转变成糖原或者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变成糖,总的说是减少血糖的来源,增加血糖的去路,使血糖含量降低.【解答】解:在本实验中,实验目的是验证胰岛素是否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因而有无胰岛素应该是本实验中的唯一变量,也就是说,对照组中没有胰岛素,而实验组中应该有胰岛素,且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应该与实验前发生变化,其一般做法是:给对照组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给实验组注射等量的用生理盐水溶解的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小鼠的症状表现,可见对照组小鼠正常,而实验组小鼠出现血糖降低的症状,如活动缓慢,甚至是休克,再给实验组小鼠和对照组小鼠注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可见实验鼠的症状得以恢复.从而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自身对照的运用,意在考查学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7.较大剂量注射一种激素后,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至昏睡,该激素是()A.甲状腺素B.雄性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