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的基本知识
第七章 大众传播1(用)
影视传播研究
3、2005年美国、埃及科学家联合对金字塔进行大 规模考古揭秘,同时向全球电视直播,引起观众 的强烈反响。这反映出电视艺术:A ①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 艺术品走下圣殿 ②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 ③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极大地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 ④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 的传播: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练习题
• • • • • • • 1.首先看出传播的社会功能的是 D A.斯蒂芬森 B.卢因 C.施拉姆 D.拉斯韦尔 A 2.提出传播的娱乐功能的是 A.赖特 B.帕森斯 C.麦奎尔 D.斯蒂芬森 3.大众传播最典型的功能障碍是 D A.环境监测功能的失调 B.娱乐功能的失调 C.文化传递功能的失调 D.麻醉精神的功能失 调
• 郭庆光认为:19世纪30 年代大众报刊的出现为标 志。《纽约太阳报》、 《先驱报》
• 发展阶段 • 请排序
电报 广播 电影 新媒体 大众报刊 电视
电报
电影
大众媒介
大众 报刊
广播
新媒 体
电视
• 一、大众报刊与大众传播
• 大众报纸(廉价“便士报”)的特点和意义 1、19世纪30年代,纽约《太阳报》和《先驱报》的 创刊为标志;发展和普及于19C后半叶和20C初。 2、特点:价格低廉;发行量大;内容以新闻信息、 社会事件报道和娱乐为主,贴近大众生活;读者不 限于特定阶层或群体,是一般大众;广告收入是报 纸经营的主要财源。 3、意义:在此过程中大众报纸完成了两个转变: “观点纸”→“新闻纸”,政党经费运营市场→市 场化和企业化运营,即报纸成为以“报道新闻、传 播知识、提供娱乐”为宗旨的信息产业,成了真正 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 考点1
1大众传播的定义:专业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4我国传播学研究的现状:1中国传播学人才培养方式与传媒市场的需求不匹配2古代文化传播的继承和发扬3本土化的传播学理论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发展6人内传播的形式:感觉-推理-判断-概念-表象-知觉7人内传播的作用:人类最基本的传播活动,是一切传播活动的前提和基础8人际传播的动机分析:1)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尊重的需要归属、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生理的需要2)罗洛夫观点:物品、金钱、服务——自然需求信息、地位、爱——社会需求结论:人际传播源于人的社会需求,是人的基本活动。
9符号互动理论把人看作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作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能力。
10认知一致性理论:人具有一种保持心理平衡的需要,而认知矛盾往往会打破心理上的平衡,使个体出现不愉快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又会促使个体作出一定的行为,以重新恢复心理上的平衡。
纽科姆的均衡传播模式(ABX理论模式)施拉姆的循环模式11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书面媒体会议电话组织内公共媒体计算机通信系统组织外传播形式信息输出信息输入公关宣传广告宣传CIS系统12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1)拉斯韦尔的观点:1、环境监视2、社会协调3、社会遗产传承2)赖特的观点:1、环境监视2、解释和规定3、社会化4、娱乐功能3)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麻醉功能4施拉姆的观点: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一般社会功能13、线性传播模式:拉斯韦尔模式:意义:(1)该模式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2)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这个模式形成的。
大众传播的名词解释
大众传播的名词解释大众传播是指通过各种有组织的传播工具,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向广大群众传递信息、知识、观念和价值的一种社会传播活动。
它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众传播的特点是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
它可以通过各种传播工具,将信息在短时间内传递给大量的人群,而且可以通过反复传播,加深人们对信息的印象和理解。
同时,大众传播还可以通过不同的传播工具和方式,传递各种形式的信息,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等,从而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帮助人们获取各种信息,了解社会动态,掌握科技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同时,它也可以通过传递各种观念、价值观和文化知识,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此外,大众传播还可以通过各种娱乐节目和广告等,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和消费需求。
在当今社会,大众传播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也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因此,对于大众传播的研究和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研究大众传播时,我们需要了解其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
其中,基本理论包括传播模式理论、信息传播理论、受众理论等,这些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大众传播的过程和规律。
而实践方法则包括传媒实务、传媒经营管理和传媒政策法规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大众传播于实际生活中。
除了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之外,大众传播还涉及到许多其他领域。
例如,它与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等学科密切相关,这些学科的发展也为大众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同时,大众传播还涉及到文化研究、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的研究也为大众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大众传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它不仅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是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力量。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大众传播的研究和应用,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大众传播
新闻1501 王颜玉 1501074137
• 一、什么是大众传播?
• 1、“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方式之一,职业工作者(记者、 编辑)通过机械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向社会公 众公开地、定期传播各种信息的一种社会性信息交流活 动。” • 2、“指特定的社会集团通过文字(报纸、杂志、书籍)、 电波(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以图像、符 号等形式,向不特定的多数人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过程。” • 3、“大众传播即现代印刷和广播、电视等影像和声音媒 介组织运用法人资金,借助高科技和产业化手段,在国 家调控的范围内向未知的受众提供信息和娱乐产品的实 践活动。”
(一)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1 2 3
1、环境监视功能
2、社会协调功能
3、社会遗产传承 功能
• (二)赖特提出的“四功能说”:(在《大众传播:功能
的探讨》中提出)
• 1、环境监视——收集和传达信息的活动。警戒外来威胁;满足 社会的常规性活动的信息需要。 • 2、解释与规定——传达信息时伴随着对事件的解释,提示人们 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目的是为了向特定方向引导和协调 社会成员的行为。 • 3、社会化功能——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 要作用。现代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在大众传播环境中进行的。大 众传播的教育功能。 • 4、提供娱乐。
大众传播:
• 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 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 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 传播活动。
二、大众传播的特点:
1、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大众传播是有组织的传播活动,是 在特定的组织目标和方针指导下的传播活动。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大众传播学
这样,在面对消费者时,纽崔莱品 牌旗下琳 琅满目的产品线就以四份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 让消费者喜闻乐见的“营养 套餐”呈现在市场上, 将同一品牌的系列产品变得更有针对性。 (2)品牌的推广与宣传 从 2000 年开始,安利不惜重金为纽崔莱做连珠 炮式的奥运营销活动。连续两届成 为奥运会中国 代表团的唯一专用营养品。现在的纽崔莱不仅仅 奥运运动员的指定营养品,更是 NBA 中国市场合 作伙伴,和运动员的指定营养品。从 2001 年至 今,安利纽崔 莱先后邀请国内外许多优秀运动员 担任品牌形象代言人, 从最早开始的邀请 “跳 水皇后” 伏明霞,田亮,刘翔等奥运冠军作为纽 崔莱的产品形象代言人,宣传和诠释纽崔莱“营 养、运动、健康”的品牌形象
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个人是一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 即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个人方面讨论大众传播对于社 会的影响。 ①.政治体制决定了大众传播的体制,反过来大众传播对于维护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促进社会民主化的发展、参与政治决策、 进行舆论监督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②.大众传播作为一种信息产业,其本身就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 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社会文化系统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有着不可代替的功能,它提 供了维护社会系统稳定的共同的价值观,并使社会的规范秩序 合法化。大众传播正是这种文化价值观的最佳载体,并且通过 大范围的持续传播,将大众文化的影响发挥到了极至。
3.安利(中国)大事记 1995 ● 正式开业前,公司用了三年时间进行工厂建设。 ● 1995年,安利(中国)开业,在广东及福建两省 七个城市营运,拉开了在中国耕耘发展的序幕。 ● 首批推出5款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1996 ● 安利上海分公司开业,业务拓展至华东地区,公 司年销售额达9亿元。 1997 ● 雅姿?系列美容化妆品进入中国市场。 ● 在曼谷举办首次海外研讨会。 1998 ● 积极应对4月份国家发布的传销禁令,在停业3个 月后获批以“店铺+雇佣推销员”的方式重新开业。 ● 纽崔莱?系列营养保健食品在中国上市。由于禁 令影响,公司当年销售额为3亿元。
传播学教程整理第七章大众传播
第七章大众传播定义: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特点:a.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b.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专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c.对象是一般社会大众,即“受众”;d.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和文化属性;e.传播的单向性很强;、f.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拉斯维尔的“三功能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a.环境监视功能(及时了解和把握内外环境的变化,以适应此变化,保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b.社会协调功能(联络、沟通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c.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保证社会遗传代代相传)。
赖特“四功能说”(«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 a.环境监视功能(在特定社会的内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包括警戒外来威胁和满足社会的常规性活动的信息需要);b.解释与规定功能(传达信息并非单纯告知,常伴随对事件的解释,并提示人们该采取什么行为反应);c.社会化功能(在传播知识=价值及行为规范方面的重要作用);d.提供娱乐(满族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主要是娱乐)。
施拉姆的综合功能说(«传播学概论»):a.政治功能(监视,协调,社会遗产、法律、习俗的传递);b.经济功能(搜集信息,解释信息,制定经济政策,活跃和管理市场,开创经济行为);c.一般社会功能(关于社会规范、作用的信息,接受或拒绝,协调公众的了解和意愿,行使社会控制,向社会新成员传递社会规范和作用的规定,娱乐并附带地学习和社会化)。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a.社会地位赋予功能(事物通过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就会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b.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传媒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开,造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从而强制遵守社会规范);c.麻醉作用(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失去社会行动力,负面作用)。
大众传播学的基本原理
大众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大众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大规模信息传播现象的学科,它研究的是在大众社会中,信息如何通过各种传媒渠道传播给广大受众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所产生的效果。
大众传播学的基本原理涉及信息传播的过程、媒介的角色和影响等方面。
首先,大众传播学的基本原理之一是传播过程中的源-信道-受众模型。
这个模型认为,传播过程从信息源开始,经过不同的信道传递给受众,受众对信息进行接收和理解。
信息源是信息产生的地方,比如媒体、机构和个人等;信道是信息传播的途径,包括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受众是接收信息的人群,包括大众和特定的群体。
这个模型强调了信息传播是一个多环节的过程,不同环节会影响信息的传播效果。
其次,大众传播学的另一个基本原理是媒介的作用。
大众传播学研究了媒介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媒介可以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
同时,媒介也具有选择性,能够通过选择报道的内容、形式和语言等,对信息进行加工和编辑,从而影响受众对信息的理解和评价。
此外,媒介还可以通过社交影响、设置议程和引导观点等方式,对受众的行为和态度产生影响。
因此,媒介在大众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大众传播学的基本原理还包括传播效果的研究。
大众传播学关注的是信息传播的结果和效果。
通过研究传播的效果,可以了解受众对信息的接收、理解和反馈情况,以及信息对受众的影响和改变。
传播效果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如认知效果、情感效果、行为效果等。
研究传播效果有助于了解媒介对受众的影响机制,对媒介的发展和改进具有指导意义。
此外,大众传播学的基本原理还涉及到社会文化的因素。
大众传播学认为,信息传播的过程和效果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社会文化因素包括价值观、信仰体系、知识水平、媒介环境等。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会对信息的传播和接受产生差异性影响,因此,研究社会文化因素对传播过程和效果的影响对于理解信息传播现象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大众传播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传播过程的源-信道-受众模型、媒介的作用、传播效果的研究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第五章 大众传播
2. 社会协调:对周围的环境信息进行选择和解释。媒介常常会批评并指导人们对周围事件作反应。宣传符合传统美德的价值观和曝光某些偏差行为,建立社会舆论导向,强化社会规范,帮助社会达成共识。
? 可能的负面功能:强化遵从,将固定模式永久化;媒介的造假事件(假形象或假人格)。
? 负功能:刻板成见(刻板印象)
3. 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信息泛滥、表面关心之下的冷漠,花费大量时间在传媒上,失掉行为主动性。被动的接受者。
第二节:大众传播的产生发展和社会影响
一、大众传播的产生发展过程
1. 报刊与大众传播
? 19世纪30年代前,报刊因为面向群体定性化,不能称为大众传播。
? 19世纪30年代后,随着人人都看的廉价报纸“便士报”(penny paper) 问世,报刊成为大众传播。
3. 文化传承:大众传播将信息、价值观和规范一代代在社会成员中传播。人类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增加了社会凝聚力,个人得以和社会融合。
? 可能的负面功能:大量复制的信息阻碍了个人之间的创造性交流;减少了社会亚文化群的种类;标准化趋势,阻碍了文化生长。
(二)赖特的“四功能说”
? 赖特在1959年提出“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和规定、社会化功能、娱乐功能。
第五讲:
第一节: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和功能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
1. 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规模庞大的传播机构
(一)信息环境
1. 定义: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1)具有特殊涵义的信息符号
第6章大众传播
(三)大众传播、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
1 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认知、互动 2 大众传播与现代信息环境 信息环境:社会中由个体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传播活动的 总体构成的环境。 其主要特征是:以非人际之间的信息获取为特征。而在现代社 会中,大众传播是信息环境的主要构造者。
3 信息环境与现实环境 信息环境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 (1)大众传播具有形成信息环境的力量,并通过人们的环境认 知活动来制约人的行为,这是大众传播发挥其社会影响力的 主要机制 ; (2) 大众传播是具有社会控制功能的信息系统,但控制的性质 和方向不完全去决于它自身,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更为复 杂的社会机制和条件
大众传播是信息环境的主要营造者。
李普曼的拟态环境概念(即信息环境):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 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 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这样一种机制,使得现代环 境不仅越来越信息化,而且信息环境也越来越环境化,也就是 说,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 势。 日本的藤竹晓1968年,在李普曼的观点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 “拟态环境的拟态化”问题。
(四)网络
(五)社会化媒体(?)
三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主要观点
1948年,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能》): 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有三个方面 (1)环境监视功能(surveillance of the environment); (2)社会协调功能(correlation of the different parts of society in responding to environmemt);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transmission of the social heritage from one generation to the next)。
(完整word版)大众传播学重点知识点
大众传播学重点知识点第一章绪论一、人类传播的四个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人类传播的四个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1、口语传播时代:(1)是人类传播时代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口语是人类传播所使用的第一个媒介(2)口语传播时代漫长(3)口语是最初始、最重要的媒介,也是最基本的媒介(4)局限性: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上受到限制.2、文字传播时代:(1)这个阶段从文字发明直到印刷兴起(2)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信息在空间中传之广远,在时间上传之久远(3)文字媒介在当时具有垄断性。
3、印刷传播时代:(1)始于印刷媒介的形成,而延续到广播的出现(2)印刷媒介包括:印刷术和印刷品(3)文字信息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4)与现代化、现代性、现代文明同步(5)在这一阶段,新闻事业兴起.4、电子传播时代:(1)电子媒介既包括个人性的媒介如电话、电报,又包括公共性的媒介如广播、电视,传播学中指的是后者(2)电子媒介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3)电子媒介时代经历了三次飞跃:广播,电视,网络,三次飞跃全面加速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二、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与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的主要贡献1、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贡献在于提出了一个经典的5w模式,同时规划了传播学的五大研究——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另外他指出人类传播活动的三项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和文化传承.2、心理学家卢因:主要贡献在于从其团体动力学方面对人际传播问题做了许多研究,此外他最早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和理论,开辟了传播学的把关研究。
3、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主要贡献是他的两极传播理论,揭示了大众传播过程的复杂性,从而实际上扭转了早期传播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理论倾向:媒介万能而效果无限。
4、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主要贡献在于从社会心理学的态度及其改变的研究方面,为有效的进行传播而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有益的、切实可行的“劝服"策略,进而为传播学的效果研究开拓了广阔的视野。
大众传播学
名词解释:1、理论范式:范式,港台译为典范,英文原文是paradigm,即在某科学领域中公认的理论模型或模式,是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等构成的整体。
2、主流媒体:主流媒体又叫“精英媒体”(Elite Media)或"议程设定媒体"(Agenda-setting Media)。
这类媒体设置着新闻框架(the Framework)。
所有二、三流的媒体每天都在这个框架内筛选新闻。
在美国,主流媒体不但社会影响很大,而且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
一张严肃的报纸并不需要花哨的形式,吸引读者的是权威性和实实在在的内容。
比如《华尔街日报》,一直在严肃、重大选题上做文章,依靠记者独特的视角、深入的挖掘、引人入胜的叙述方式吸引读者,在美国新闻界几十年领导潮流。
这些报纸报道严肃、深入,信誉卓著,社会地位很高。
3、社会性别:由社会建构的,由文化所形成的男女角色、性格、地位、行为、态度等方面的差异特点,以及由此形成的与他人的关系。
4、传播语境: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因素所构造的传播的背景。
5、不确定性降低:申农1948年在《通信的数学理论》论文中,把信息看作是不定性的减少或消除。
从通信的角度来看,信息就是通信的内容,通信,或传播的作用就是消除通信者的某种不确定性。
6、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是从第一印象(如相貌、学识、人品等)开始的,随着交往的深化和了解,进一步发现了一个人的内心美,吸引力就会越来越大。
有人说“衣服越新越好,朋友越老越好”,因为老朋友,相互了解,所以吸引力就牢固。
7、新媒体:新媒体的传播模式既包括人际媒体的“一对一”和大众媒体的“一对多”的传播模式,还包括“多对多”模式。
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
后者就是美国《连线》杂志所谓“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大众传播的基本知识
1982年,媒介素养教育引起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的重视,欧美等国的学校媒介素养教育 开始形成规模;主要目的是培育公民对媒介 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1999年起,加拿大通过国家教育立法,媒 介素养作为独立课程进入了课堂,和语文数 学一样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
目前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已发展成为系统的 教育体系。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德等国 也先后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部分地区 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
(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启示:做了坏事尽可能不被媒介知道和宣扬
(二)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1.传播信息 2.社会化 3.知识教育 4.文化传承和交流 5.环境监测 6.社会协调功能 7.提供娱乐
1.社会交流和沟通
大众传播为人们提供了外部世界的有关情况,使单 个人和整个社会相沟通、相联系,促进个人社会化。 上传下达、相互沟通功能是传播媒介的首要功能。
而中国对媒介素养教育仍处于认识阶段。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1、培育公民的媒介批评能力;即公民 将媒介放置于社会的情境中进行批判性 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2、培育公民对媒介信息的接受和利用 能力以及传播能力;
3、提高公民对媒介负面信息的反省和 抵御能力
四、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内容
各国的具体内容不同。 公认三大模式: 1、英国模式:分为三个阶段:保卫精英文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及赖特的 补充
环境监视功能; 社会协调功能;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赖特的四功能说
环境监视; 解释与规定; 社会化功能; 提供娱乐。
2.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
政治功能 监视(收集情报)
传播起什么作用
经济功能
一般社会功能
大众传播
董洁
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大众传媒通过将偏离社会规范和 公共道德的行为公诸于世,能够唤起 普遍的社会谴责,将违反者置于强大 的社会压力之下,从而起到强制遵守 社会规范的作用。
我们就这样 存在这个世 界,站在那 里,走过那 里,冷眼旁 观着周围的 与我无关的 人与事。
论坛 骂声 最高 的图
客观 环境
信息环境 信息
环境 拟态环境
环境 认知
人的 行为
人的行为对客观环境 的反馈和影响
2.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1968年日本传播学者藤竹晓在李普曼的观点 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信息环境的信息化”问 题。 大众传播提示的“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 是有很大差距的,但是人们有时不能亲自接触到 客观环境,经常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 采取与环境相适应的行动。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 环境,便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拟态环境” 的特点,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 越来越有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
环境监视功能 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2.赖特的“四功能说”
环境监视 解释和规定 社会化 娱乐
2.赖特的“四功能说”
A 环境监视
包括两方面内容:警戒外来威胁 满足社会的常规性活动
B 解释与规定
社会化功能
社会化——指一个人出生后由“自然人”成长 为“社会人”的过程。
提供娱乐
第七章 大众传播
传播学先驱施拉姆曾在《传播学概论》中这样介 绍美国人的生活与大众传播的关系: 美国人平均把醒着的几乎四分之一时间用在 这些媒介上;98%的美国家庭有电视机,这些电 视机平均每天有七个小时处于开机状态;美国成 年人中有75%的人要看报纸,大约每天花30分钟 时间;美国99%的家庭和90%的汽车上有收音 机,每天用于收听广播的时间约有一亿5000万小 时。
传播学中大众传播的例子和概念
传播学中大众传播的例子和概念?
答:大众传播是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通过特定的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向大量、分散、匿名的受众传递信息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大众传播的例子和对其概念的详细解释:
例子:
1.电视新闻:电视台通过卫星或有线网络向广大观众播放新闻节目,报道国内外时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2.电影:电影制作公司通过影院、网络平台等渠道向公众发布电影,传递文化、娱乐、教育等信息。
3.互联网广告:广告主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广大网民投放广告,宣传产品、服务或品牌形象。
概念:
大众传播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传播者是专业的媒介组织或机构,如电视台、报社、电影公司等,它们拥有专业的传播设备和传播技术,能够制作和发布高质量的信息产品。
2.传播的内容是公开可用的,面向全社会公众,不针对特定的个人或群体。
3.传播的受众是大量、分散、匿名的,受众范围广泛,难以确定具体的传播效果。
4.传播的过程是单向的,受众通常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无法直接反馈或参与信息的制作和发布。
大众传播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化传承、社会整合、娱乐休闲等方面的重要载体。
同时,大众传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信息失真、过度商业化、媒介暴力等,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大众传播理论
大众传播理论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一部分大众传播理论介绍第一章介绍一、关于媒介的三个问题:(1)媒介技术的新形式提供了何种潜在的可能性,以及带来了何种威胁?(2)应该形成什么样的媒介行政管理机构或媒介产业来控制或规范媒介技术,从而发现其潜在的可能性,减少其威胁?(3)媒介如何为民主、多元文化的社会服务?新媒介的倡导者和反对者积极的受众:人们寻找到了使媒介服务于自己的方法,这样他们的生活会更加有趣,更加有目的性被动的受众:普通民众被新技术压倒,被新媒体催眠般的力量麻痹大众传播的定义和再定义大众传播:当消息来源(通常是某个组织)使用一项技术作为媒介与大规模受众进行沟通时,被称为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两个或几个人之间的传播,通常是面对面的把经由媒介的传播看作处于一个连续统一体上,从一端的人际传播延伸到另一端的传统大众传播形式。
二、媒介理论发展的五个时期(1)大众社会与大众文化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媒介技术的发明和推广;便士报和黄色新闻;工业化对传统生活的侵蚀;城市化和移民的涌入,犯罪率提高和社会动荡的增加……对于他们(精英:在社会系统中占据较高的位置或有特权的人)而言,大众媒介象征着19世纪城市生活中一切错误的东西。
大众社会理论:将具有负面影响力的角色归结于媒介的关于西方工业社会的视角。
其根本论点是媒介对传统社会秩序起到破坏作用。
(2)大众传播科学研究视角时期(20世纪30-50s)背景:纳粹的宣传控制拉扎斯菲尔德和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研究中心(3)有限效果论时期(20世纪50s)有限效果视角(limitedeffectsperspective):媒介在加强现有的社会趋势,对社会现状起到加强而不是威胁的作用有限效果范式精英多元论(elitepluralism):认为具有多样性的受众对媒介的使用会丰富民主适度的、有限的效果(4)文化批评理论时期(20世纪60s)对有限效果的挑战新马克思主义(neomarxism):媒介使得有统治权的社会精英维持他们的权力的社会理论大众媒介是公共竞技场,文化战争在其中打响,并熔炼出一种支配性文化或霸权文化英国文化研究学派(Britishculturalstudies):关注大众媒介和它们在社会不同子群体中推行霸权世界观和主导文化的角色文化批评(culturalcriticism):关于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冲突以及传播有助于某个集团对其它集团的永久统治的看法的集合(5)适中效应出现时期社会符号学理论(socialsemioticstheory):将传播科学和关注受众积极性的批判性理论及文化研究结合起来,理解受众如何获取媒介信息的理论媒介素养(medialiteracy):获取、分析、衡量和传播媒介中的讯息的能力重要的媒介效果可以作为观众或读者的自愿的直接后果而长期存在获取意义的视角当公众的吸引力被转移到某些社会趋势上去的时候,与之相对的那些可能有用的趋势就被破坏了。
大众传播学复习资料(考点版)
填空15*1’选择8*2’名词解释5*4’简答1*4’3*5’论述2*15’传播学第一人威尔伯·施拉姆两大学派经验学派批判学派三种方法内容分析法控制实验法实地调查法四位奠基人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5W模式”who say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本章学习重点、难点:1、传播的定义2、三类社会传播的主要特点3、传播学的形成及奠基人的贡献1、传播的定义(1)、“共享说”强调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共享(美)威尔伯·施拉姆“我们在传播时,是努力想同谁确立共同的东西,即努力想‘共享’信息、思想或态度”(2)、“影响(劝服)说”强调是传者欲对受者施加影响(美)J·露西、G·彼得森“传播包含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全部过程”(3)、“符号(信息)说”强调是符号(信息)的流动(美)B·贝雷尔森“所谓传播,即通过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媒介……所进行的符号的传送”2、三类社会传播的主要特点3、传播学的形成及奠基人的贡献*传播学的形成多学科背景下诞生的传播学具有明显的“边缘性”、“交叉性”特点,难以确定其具体“诞生日”。
关于其“出生期”的观点有:1、19世纪末(新闻学取向)2、20世纪20年代(社会学、心理学取向)3、20世纪40年代(综合取向)总结:传播学是19世纪末以来逐步形成,初具规模是20世纪40年代*奠基人的生平和贡献主要贡献:1、提出传播的5W模式,科学地分析了传播的结构和过程,还首次较为完整地划分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为传播学的形成与发展,确立了总体框架2、提出“社会传播”概念,认为有监测环境、协调社会、传递遗产等功能3、倡导并实践传播学基本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拉斯韦尔的“5W”模式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效果Who→Say What→In Which Channel →To Whom→With What Effect研究领域:谁(控制研究)、说什么(内容研究)、通过什么渠道(媒介研究)、对谁(受众研究)、有何效果(效果研究)拉斯韦尔代表性的著作有:1、1927年出版的《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博士学位论文)2、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二)卢因(1890-1947)原籍德国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为:1、作为“格式塔”派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强调人的经验、行为的整体性,主张整体先于部分并制约部分。
第七章 大众传播
第三节 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报刊三种重要的功能: (1)作为时间的报道者和讲解员
(2)作为政治主张的代言人
(3)反映社会上读者一般意见的测风标功能
通过功能的发挥,就能使舆论超越个人意见的简单相加,
成为组织化的有机整体。
第三节 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20世纪初,法国学者塔尔德的在《舆论与群集》(1901)同 样关注报刊的社会和政治功能。 他对报刊所持的观点:贡献在于造就了舆论的主体――公众 (public)。公众由“有理性、有知识、有教养”的个人组成, 阅读着同一份报纸,关注着同一个公共事件,并能够公正、 冷静地进行思考。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社会组织》(1901)认为舆论实质上 是组织化的群体意识和公共意识。
互联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信息传播平台,它既是个人信息 处理的工具,也是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的手段, 而大众传播也是它的一个基本功能。随着网络的发展,它作
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属性越来越显著。
第二节 大众传播的产生于发展过程
互联网传播的特点: 1.传播速度的实时性 2.信息内容的海量性 3.信息形态的多媒体性
要把大众传播作为社会科学考察的对象来把握大众传播的本质
关于什么是大众传播,学者们有各种各样的定义。
第一节 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1.大众传播是“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方式之一,职业工作者 (记者、编辑)通过机械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向社 会公众公开地、定期传播各种信息的一种社会性信息交流活 动”。
施拉姆分类法的重要贡献:
明确地提出了传播的经济功能,指出了大众传播通过经
济信息的收集、提供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
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并不仅仅限于为其他产业提供信 息服务,它本身就是知识产业的总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
大众传播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复习范围
名词解释:1、综合调查:综合调查指的是新闻研究或受众研究机构对某一地区的受众接受各种媒介信息的情况或对某一媒体的受众接受情况进行的全面调查。
2、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为主要传播手段,以社会大众为传播对象,以文化时尚为传播内容的文化样式。
3、万能效果论:万能效果论主要指的是魔弹论,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论,或称机械的刺激反应理论,这是西方最早产生的一种传播效果模式,一种典型的媒介传播强效果论。
这一理论假定,媒介自身具有无可抗拒的力量,受传者除了无条件接受和信服媒介的传播外,绝无反抗力。
4、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人际传播是指内在传播以外的一切人类传播;狭义的人际传播是指发生在个人之间的传播行为,所以有人称之为面对面传播、狭义的人际传播是指发生在个人之间的传播行为,所以有人称之为面对面传播、人对人传播。
5、全球化:全球化指的是世界上不同部分渐增的联结,这样的过程产生复杂的互动与相互依赖的形式。
6、长期效果论:长期效果论,是与短期效果论相对的理论体系。
20世纪60年代以来,政府与社会各界日益关注大众传播的影响,于是很多研究者把他们的注意力放在群体效果问题上,而且多涉及社会结构、社会心理、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而这类效果往往是长期的、延缓的、非控制的。
7、受众调查:受众调查是提高大众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内容主要是了解受众的需要和兴趣,了解各阶层受众对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反应。
它是一种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手段及数理统计方法收集、整理、统计、报告受众意见,测定传播效果的社会活动。
8、个体传播:人的内在传播也叫亲身传播,这汇总传播形式既是人的自我需要,也是人的社会需要,是人为了适应周围环境而进行的自我调节。
9、美联社:美联社成立于1848年,是美国联合通讯社的简称。
最初由6家纽约市报纸为共同采访外地新闻而联合组建的合作性新闻通讯机构,以后又有更多的报纸相继加入该社而发展成现今美国最大的通讯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及赖特的 补充
环境监视功能; 社会协调功能;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赖特的四功能说
环境监视; 解释与规定; 社会化功能; 提供娱乐。
2.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
政治功能 监视(收集情报)
传播起什么作用
经济功能
一般社会功能
关于资源以及买和卖的 关于社会规范、作用等的信息;
7.提供娱乐
详见教材P169
(三)大众传播的负功能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传播是一柄“双刃剑”。在看到大 众传播促进了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的同时,也不应否认它 的许多负面影响。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大众传播的负功能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现实媒介化 2.信息庸俗化 3.求知被动化 4.文化殖民化
1.社会现实媒介化
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 一般社会功能。 施拉姆的重要贡献:明确地提出了传播的经
济功能,指出了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收 集、提供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
3、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启示: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如果想提高知 名度,应尽可能在媒介上多露面,让媒介广 泛报道。案例:营销传播专家叶茂中的自我 推销术。
在教育已由学校教育逐步转化为终身教育的今天, 人一生中绝大部分教育已不是在学校,而是在社会 上接受了。
可以肯定地讲,现代人的知识中,相当多的部分来 自各种传播媒体,而不是来自老师和父母。作为受 众个体,应充分利用大众传播的这种功能。
4.文化传承和交流
首先,大众传播不仅能够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而 且继续教育离开了学校的成年人,促进社会成员共 享同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
二、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
请自己看书
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重点)
大众传播作为现代社会中具有普遍影响的信息传播系统, 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具有许多重要功能。大众 传播的功能研究,是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 分,学者们尤其是美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多。
(一)有关学者对大众传播功能的论述 (二)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三)大众传播的负功能
媒介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拟态环境(见教材 P171)
社会现实媒介化(拟态环境的出现)导致很 多人对社会现实做出错误的判断,做出错误 的决策,导致社会问题丛生。
电视和电脑的区别
一开电脑:就觉得社会黑暗,官员腐败,恶 势力横行,民不聊生,仿佛马上就要灭亡 了???
一开电视:就觉得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载 歌载舞,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一百年都不 会出事 。
大众传播的基本知识
路漫漫其悠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
1945年11月,在伦敦发表的联合国教科文宪章中首 先使用了“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 这个概念。1946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拉斯韦尔等 把传播研究作为一个专门领域,在其著作《宣传、 传播与舆论》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 的概念。
机会的信息
接受或拒绝它们
协调(解释情报;制定、 解释这种信息;制定经
传播和执行政策)
济政策;活跃和管理市
场
社会遗产、法律和习俗的 开创经济行为 传递
协调公众的了解和意愿;行使社 会控制
向社会的新成员传递社会规范和 作用的规定
娱乐(消遣活动,摆脱工作和现 实问题,附带地学习和社会化)
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
启示:信息社会里,每个人应养成随时关注大众媒 介的各类信息的习惯,以对环境变化做出应对措施。
2.社会化
媒体除了传递信息之外,还有大量的生活方式的展 现,承载着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念,潜移默化促使人 的社会化。
调查显示,在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大众媒介的作 用仅次于学校,居于第二位。
3.知识教育
人们获得新知识、新技能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经 过正规的学校教育,通过教师课堂上的传授来获得; 另一种则是通过与各种媒介的接触而获得。
所谓大众传播,就是职业化的传播机构及其专业人 员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向社会大众传 播信息的社会过程。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1.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职业传播者。 2.大众传播媒介为机械媒介或电子媒介。 3.信息可以大量复制,信息的传送是广泛、快速、连
续、公开的。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5.受众广泛、成分复杂:多、杂、散、匿。 6.反馈间接、零散、迟缓、具有积聚性。 7.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启示:人们应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的这一 功能,及时了解环境的变化,以做出应对决 策。
6.社会协调功能
它是指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的选择、解 释和评论,把社会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协调 一致,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社会周 围的环境做出有效的回应,把人们的视线集 中,以适应当前情况,有的学者称之为“整 合功能”。
(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启示:做了坏事尽可能不被媒介知道和宣扬
(二)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1.传播信息 2.社会化 3.知识教育 4.文化传承和交流 5.环境监测 6.社会协调功能 7.提供娱乐
1.社会交流和沟通和整个社会相沟通、相联系,促进个人社会化。 上传下达、相互沟通功能是传播媒介的首要功能。
其次,大众传媒的发展还能促进文化的交流。比如 通讯卫星与互联网络的使用能使发生在“地球村” 任何一个角落的重大事件,瞬间传播至地球的每一 个角落,使人类在同一时间享受同一个重要信息, 并使各民族的文化即时实现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 内的传播。
5.环境监测(环境守望)
施拉姆曾把它比喻为“雷达功能”。环境监 测功能主要是通过提供各种新闻和信息而实 现的。
电脑是生活照, 电视是婚纱照。
2.信息庸俗化
信息的庸俗化对整个社会产生着不良的影响, 特别是对缺乏分辨力和抵抗力的青少年儿童。 详见教材172
3.求知被动化(思维行为惰性化)
大众传媒出现后,人们对世界和环境的认识主要不 再依靠亲身实践,而过多依赖大众传媒。人们把大 部分自由时间花在媒介消费上,他们喜欢谈论胜于 行动,习惯于坐在电视机前欣赏世界、评价世界, 满足于间接地认识生活,而不是主动直接地干预生 活,这种个人与社会的联系带有极大的虚幻性。久 而久之,由于个人满足于大众传媒传播的讯息,最 终以知代行,成为丧失自我辨别力和行动能力的现 代瘫痪者,人际间的社会交往、互动逐渐减少,与 社会、群体逐渐疏远陌生。电视人、容器人的出现 是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