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实用版
罐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罐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1.1 为了加强罐内作业安全管理,防止发生中毒、窒息、着火和爆炸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进出化工生产区域内的各类塔、球、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阴井、地坑、下水道或其他封闭场所内进行的作业。
1.3 罐内作业必须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
二、责任者2.1 安全部负责罐内作业安全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2.2 罐内作业单位负责罐内作业的安全实施和现场管理。
三、作业准备3.1 作业前,必须对罐内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使其了解罐内作业的危险性和安全操作规程。
3.2 作业前,必须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评估,制定罐内作业安全方案,并经安全部审批。
3.3 作业前,必须对作业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设施安全可靠。
3.4 作业前,必须备齐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和应急物资。
四、作业程序4.1 切断4.1.1 停止危险设备的运行和使用,对设备与外界连接的管道、设施进行可靠隔离,如装设盲板、拆卸连接部位,不能用水封或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4.1.2 对动力电源的切断,应采用取下保险熔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挂警示牌。
4.2 清洗、置换和清理4.2.1 对危险设备可靠切断后,打开设备上所有人孔、手孔、放散阀、排空阀、出气阀、料孔和炉门等。
4.2.2 根据危险设备内的介质类型用蒸汽、水、热水、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等方式进行介质的清洗和置换;如危险设备内装有非导电性液体。
4.3 作业实施4.3.1 作业人员应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得擅自离岗。
4.3.2 作业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3.3 作业过程中,如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停止作业,撤离作业现场,并向安全部报告。
五、作业结束5.1 作业结束后,必须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离开。
池(罐)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池(罐)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为加强池(罐)内作业的安全管理,特制定本制度,望各部门严格执行。
1.责任主体:进行池(罐)内作业的分管部门和分管部门领导及主管人员,安环部承担监管责任。
2.进入在1.5米以上深度的池内作业,应先用轴流风机进行换气,待换气合格后,下池人员佩戴正压呼吸器方能进行池下作业。
3.进入密封罐(含反应罐、道尔增稠器)作业也必须先用轴流风机进行换气,待换气合格后(经检验确认),方可进罐作业。
4.进入罐内作业、池内作业应到安环部办理池下作业证,并由安环部制定出安全措施。
5.在池内、罐内发生安全突发事故应急时,应急人员必须戴好正压呼吸器进行施救。
6.对池、罐需要动火(包括气割、电焊)必须在安环部办理动火证,并由安环部制定出安全防范措施。
7.处罚:违背本管理制度,根据情节轻重处罚责任者和管理者50-1000元罚金,并在当月工资中扣除。
罐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罐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1. 为了加强罐内作业的安全管理,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从事罐内作业的人员。
二、安全责任1. 本企业的经营单位负有罐内作业安全的最终责任,须确保罐内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2. 进入罐内作业的人员必须接受相应的安全培训,并理解并执行本制度。
三、安全管理措施1. 确保罐内作业前的必要准备工作:1.1 进入罐内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工作内容、作业方法、安全措施等。
1.2 罐内作业前,必须检查作业工具和设备是否完好有效,并保证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1.3 进入罐内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罐内没有可燃、有毒、有害物质及危险情况。
2. 罐内作业中的安全措施:2.1 罐内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完好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2.2 在罐内工作时,必须配备有效的通风设备,并保持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
2.3 当发现罐内气体浓度超过安全范围时,必须立即停止罐内作业,并及时疏散作业人员。
2.4 在作业过程中,严禁翻越作业围栏,严禁乱扔或堆放杂物,保持工作场地的整洁。
3. 罐内作业后的安全措施:3.1 罐内作业结束后,必须对罐内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清除杂物和残留物,并及时关闭通风设备。
3.2 对于有毒、有害物质的罐内作业,必须及时处理废弃物,确保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3 罐内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事故分析和总结,及时整改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升罐内作业的安全水平。
四、应急救援措施1. 在罐内作业过程中,如发生火灾、爆炸等危险情况,必须立即向上级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紧急疏散和救援工作。
2. 罐内作业人员必须熟悉逃生通道位置和使用方法,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确保能熟练应对突发情况。
3. 在罐内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设备,如灭火器、应急呼吸器等,并保持设备的有效性和操作人员的熟悉度。
容器内作业安全规定模版(二篇)
容器内作业安全规定模版一、安全准则及要求1. 容器内作业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2. 所有从事容器内作业的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安全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3. 在进行任何容器内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和准备工作,确保作业场所安全。
4. 所有容器内作业必须有充分的工作计划和操作流程,并由责任人员负责指导和监督。
5. 不得进行未经授权的容器内作业,严禁擅自进入封闭容器或操作有风险的设备。
6. 容器内作业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禁止违章操作或超负荷操作。
7. 在进行容器内作业时,必须佩戴符合规定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头盔、防护服、安全鞋、防护眼镜等。
8. 不得饮酒、吸烟或带入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容器内作业现场。
9. 容器内作业现场必须保持清洁整齐,防止杂物积堆和滑倒等事故发生。
10. 操作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或发现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二、容器内作业设备安全要求1. 容器内作业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并经过定期检修和维护。
2. 在进行容器内作业时,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专业工具和安全装置,确保作业的正常进行。
3. 容器内作业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试验和检验,确保其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4. 容器内作业设备运行过程中如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机检修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5. 在进行容器内作业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时,必须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三、容器内作业人员安全要求1. 所有从事容器内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培训和考核,并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2. 容器内作业人员必须熟悉相关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要求,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 容器内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禁止超负荷操作和违章作业。
4. 所有从事容器内作业的人员必须保持身体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不得患有影响安全的疾病。
5. 容器内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程序,禁止随意更改、拆卸或修改设备。
罐区安全管理
罐区安全管理细则1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公司罐区管理,规范全部外来学习人员、外来施工人员和厂内职工的安全行为,最大程度地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罐区作业的安全有序进行,现结合生产实际制订本制度。
2范畴本制度合用于公司罐区的日常作业安全工作以及外来施工安全管理。
3职责3.1储运车间负责本制度执行状况的监督、检查、考核工作。
3.2各工序负责日常作业、管辖区域施工安全方法的贯彻及罐区管理,发现异常状况及时解决和报告。
4日常操作安全管理4.1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做好员工在劳动防护、职业健康安全、劳动纪律等方面的安全学习和教育;新进厂员工要接受公司级、车间级和班组级的三级安全教育。
4.2车间对特殊岗位的员工,要获得对应的岗位资格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4.3加强对重点部位(启动设备)的巡逻力度,要害岗位(付装置设备)一小时巡检一次,储运车间每七天一次安全大检查,工序每天一次安全自查,对查出的问题责任到人,及时贯彻整治。
4.4确保罐区储存油品等各项工艺指标在规定范畴之内,值班人员每隔一小时在操作统计表上做一次统计,如发现有超出指标范畴状况出现时,值班人员及时采用方法,并进行统计和报告。
4.5各罐区应根据实际状况对对应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并结合《化学品安全技术阐明书》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等各环节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4.6妥善做好对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工作。
安全阀每年进行一次定时校验,并做好统计;罐区储罐要结合运行状况及检修计划,结合设备部规定对有关设备进行测厚工作,并做好统计。
4.7罐区值班人员结合安全监控设施的应用加强贯彻罐区各项安全防备方法,避免外来人员无端进入罐区范畴,特殊状况及时报告有关领导。
4.8各工序操作人员及外来人员在易燃易爆区域严禁使用手机,另外,任何人员必须使用静电消除器后方可进入罐区进行作业,以确保罐区及本身的安全。
4.9储运车间领导和各班长肩负罐区安全生产的领导责任,亲自督促检查贯彻状况,适时制订贯彻夏季防洪、防汛、防火、防雷击和冬季防冻、防凝等各项方法,确保安全生产。
罐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
罐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罐内作业的安全,规范罐内作业人员的行为,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罐内作业的员工和相关管理人员。
三、管理标准1. 任务分配与责任1.1 罐内作业任务由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安排,并指派专职人员进行管理。
1.2 罐内作业任务负责人应确保罐内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技能和知识,并负责对此进行培训。
1.3 罐内作业任务负责人应明确罐内作业的职责和活动范围,并做好工作计划和任务调度。
2. 罐内作业人员的行为规范2.1 所有从事罐内作业的人员必须参加相关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方可上岗。
2.2 罐内作业人员应按照安全规范采取防护措施,穿戴合适的防护设备,如防毒面具、护目镜、防护服等。
2.3 罐内作业人员应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如正确使用工具设备、遵循操作流程等。
2.4 罐内作业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禁止吸烟、禁止饮食、不得擅自停电等。
2.5 罐内作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保持清醒、集中注意力,不得在工作期间饮酒或使用药物。
3. 突发事件处理3.1 在罐内作业过程中,如发现危险情况或紧急情况,罐内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向负责人员报告。
3.2 突发事件发生后,罐内作业人员应积极参与事故应急处理,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疏散和救援。
3.3 罐内作业人员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应保持冷静,按照相关应急预案进行操作,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4. 巡视和检查4.1 相关主管部门应定期对罐内作业现场进行巡视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2 巡视和检查包括对罐内作业人员的工作状态、施工设备的运行状况、防护措施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检查。
4.3 巡视和检查结果应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记录。
四、考核标准1. 罐内作业人员的考核1.1 相关主管部门应按照规定的考核内容对罐内作业人员进行定期考核。
1.2 罐内作业人员的考核内容包括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安全操作规程的遵守情况等。
罐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罐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前言罐内作业是危险性较高的作业环节,为了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制订一套科学、严格的罐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以罐内作业安全管理为主题,旨在建立全面、有效的罐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二、罐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的目的1. 强化罐内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其安全操作能力,减少作业风险;2. 制定科学的作业流程和规范,确保罐内作业的安全和高效进行;3. 落实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强化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4. 加强对罐内作业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避免事故发生。
三、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1. 作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遵守罐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2. 作业人员应接受相关安全培训,了解罐内作业的风险和安全措施;3. 作业人员要主动发现和报告安全隐患,积极参与安全巡查和检查;4. 作业人员要严格执行作业流程和规范,不得擅自修改或忽略安全操作要求。
四、作业流程和规范1. 罐内作业前,必须进行作业准备,包括但不限于罐内通风、材料准备等;2. 所有参与罐内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接受安全检查;3. 在罐内搬运和作业时,必须注意安全,严禁乱扔、乱丢或有意破坏设施;4. 罐内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清理和整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五、安全教育和培训1. 罐内作业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学习安全知识和技能;2. 安全教育和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罐内作业的危险性、安全操作规范等;3. 安全教育和培训由专业人员负责,包括理论、实践、案例分析等形式;4. 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效果应进行评估和反馈,不断完善和提升。
六、监督和检查1. 对罐内作业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包括但不限于作业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情况等;2. 监督和检查由专业人员负责,记录问题和隐患,并及时整改;3. 组织作业人员参与安全巡查,加强对作业现场的管理;4. 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和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
储罐安全管理制度(精选5篇)
储罐安全管理制度储罐安全管理制度(精选5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
想学习拟定制度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储罐安全管理制度(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储罐安全管理制度11、材料仓安全管理(1)仓管人员应严格执行物资管理各项制度认真做好防火、防盗、防爆、防自然灾害事故“四防”工作。
(2)仓库范围内严禁烟火,不准携带火种进仓。
(3)物资出入应做到存量、帐、物卡、资金“四对口”,库内必须整齐、清洁。
(4)班前班上要做到勤检查,离开仓库时要关锁门、窗,切断电源。
2、备品、备件仓安全管理(1)备品、备件仓内,严禁烟火。
(2)仓内的备品、备件应按不同类别分开存放,特别是不同化学性质的物品不能混合存放。
少量易燃、易爆、有毒的物品应分仓或分区单独存放。
(3)仓库内不准闲杂人员进入。
(4)员工领取劳动保护用品持单交仓管员领取,不得进入仓内。
(5)仓内要注意通风良好,温度不宜超过30℃。
3、储罐区(1)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室内储存必须通风良好,室内温度不宜超过30℃,室内必须有干湿计、温度计,随时测量室内湿度和温度。
(2)露天贮罐夏天要有降温措施,地面温度太高,要定时喷淋。
(3)远离火种、热源、仓储区及工作现场严禁烟火。
(4)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采用防爆电器,开关设在仓外。
(5)保持容器密封,桶装堆垛不宜过大,应留墙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
(6)人员在仓内应注意穿戴防护用品。
(7)储罐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并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8)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工作人员严禁穿钉鞋上班。
(9)按照防雷规定仓储区每年要对避雷装置进行一次检测,不合格的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
(10)灌装或卸车时应注意流速,流速不应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储罐安全管理制度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罐区消防安全管理,保护罐区免受火灾危害。
罐内作业安全规程模版
罐内作业安全规程模版一、目的和范围:1. 目的: 保障罐内作业人员的安全,减少罐内作业风险和事故发生。
2. 范围: 适用于所有进行罐内作业的人员。
二、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牺牲作业人员的安全。
2. 预防为主: 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降低罐内作业的风险。
3. 合规作业: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罐内作业。
4. 协同配合: 不同部门和作业人员之间要加强沟通和协作,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
三、作业准备:1. 制定作业计划: 在进行任何罐内作业之前,必须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明确作业内容、目标和预期结果。
2. 安全检查: 在作业前必须对罐内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认罐内无可燃、有毒物质泄漏或存在其他危险。
3. 作业人员资质: 确保所有参与罐内作业的人员都具有相应的培训和资质,能够胜任所承担的工作。
四、作业环境控制:1. 气体检测: 在进入罐内之前,必须进行气体检测,确保罐内气体含量处于安全范围内。
2. 通风控制: 为了保持罐内空气清新并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必须进行充分的通风控制。
3. 温度控制: 罐内的温度必须在安全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
五、个人防护措施: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在罐内作业期间,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安全帽、安全鞋等。
2. 使用工具设备: 使用符合规定的工具和设备,以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3. 注意个人卫生: 在罐内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有效的个人清洁和洗手,避免潜在的卫生问题。
六、事故应急处置:1. 事故报告与记录: 在发生任何事故时,必须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告,并填写详细的事故记录。
2. 急救措施与演练: 所有罐内作业人员必须接受急救培训,并熟悉常见的急救措施和应急演练。
3. 逃生途径和设备: 为了确保作业人员能够安全撤离罐内,必须设置明确的逃生途径和配备有效的逃生设备。
七、作业结束和评估:1. 作业结束程序: 在完成罐内作业后,必须进行标准的作业结束程序,包括清理、通风和检修设备。
罐内作业管理措施
罐内作业管理措施罐内作业管理措施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罐内作业的场景非常常见。
罐内作业指的是在封闭的容器内进行的各种操作,如清洗、修理、维护、装卸物料等。
由于罐内作业具有危险性和特殊性,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来确保操作安全和工作效率。
本文将介绍罐内作业管理的一些常见措施和注意事项。
1. 罐内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任何罐内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1.1 罐内作业评估:在进行罐内作业之前,必须对作业情况进行评估,确保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
评估应包括罐内的气体环境、温度、压力等因素。
1.2 作业许可证:对于一些高风险的罐内作业,应制定作业许可证制度。
只有持有有效的作业许可证的人员才能进行相应的作业。
1.3 作业人员培训:所有参与罐内作业的人员都应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作业风险和安全操作规程。
2. 罐内作业中的安全措施在进行罐内作业时,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2.1 罐内通风:在进行罐内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通风,以确保罐内的气体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通风可以通过机械通风设备或使用气体探测仪进行。
2.2 罐内检测:在进入罐内进行作业之前,必须对罐内的气体进行检测,以确保罐内没有有害气体存在。
可以使用气体探测仪进行检测。
2.3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罐内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安全帽、护目镜、手套等。
3. 罐内作业操作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罐内作业时,还需要注意一些操作上的注意事项,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3.1 落地工具:在罐内作业中,必须使用落地工具,避免将工具掉入罐内造成二次事故。
3.2 设备锁定:在进行维修、清洗等作业时,必须将设备进行锁定,避免错误操作导致事故的发生。
3.3 紧急救援计划:在进行罐内作业之前,必须制定详细的紧急救援计划,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
4. 罐内作业后的清理工作在完成罐内作业后,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清理工作,以确保罐内的清洁和安全。
清罐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清罐作业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事故发生,确保生产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从事清罐作业的员工及相关部门。
第三条清罐作业安全管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成立清罐作业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清罐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清罐作业安全领导小组职责:1. 制定和修订清罐作业安全管理制度;2. 组织开展清罐作业安全教育培训;3. 定期检查清罐作业现场,发现问题及时整改;4. 负责清罐作业事故的调查和处理;5.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
第六条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清罐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 负责制定清罐作业安全操作规程;2. 负责对清罐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3. 负责对清罐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4. 负责对清罐作业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5. 负责清罐作业事故的统计分析。
第三章清罐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第七条清罐作业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交底,了解作业内容、安全风险和预防措施。
第八条清罐作业前,必须对罐体进行检查,确认罐体无泄漏、无损坏,通风良好。
第九条清罐作业过程中,必须佩戴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尘口罩、防滑鞋等。
第十条清罐作业过程中,禁止使用明火、吸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第十一条清罐作业过程中,必须保持通风,确保作业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二条清罐作业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报告安全领导小组,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四章安全教育培训第十三条新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清罐作业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十四条定期对清罐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五章安全检查与事故处理第十五条定期对清罐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六条发生清罐作业事故,必须立即上报安全领导小组,并按规定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十七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
储罐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储罐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和保障储罐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避免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储罐作业的单位及其相关人员。
储罐作业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储罐的安装、维修、清洗、液位检测、输送介质等活动。
二、安全管理组织1.单位应建立并完善储罐作业安全管理机构,确定储罐作业安全管理责任人和各级管理人员。
储罐作业安全管理责任人应具备从业资格证书,并接受过相关的安全管理培训。
2.单位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储罐作业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储罐作业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安全宣传、事故应急处置等工作。
3.单位应定期组织储罐作业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管理能力。
三、安全管理制度1.单位应建立并完善储罐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储罐作业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确保储罐作业安全进行。
2.单位应编制储罐作业安全管理规范,包括储罐作业的组织架构、作业程序、安全工具、安全标识、操作规程等内容,确保储罐作业的安全进行。
3.单位应定期开展储罐作业安全演练和应急演练,提高储罐作业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1.单位应定期进行储罐作业的安全检查,密切监测储罐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2.单位应建立储罐作业安全检查记录,记录检查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
3.单位应建立储罐作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
五、应急管理1.单位应建立健全储罐作业的应急管理制度,明确应急预案、应急措施和应急责任人。
2.单位应定期组织储罐作业的应急演练,提高储罐作业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3.单位应建立储罐作业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上报储罐作业事故并进行处理。
六、安全培训与教育1.单位应定期组织储罐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防护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2.单位应定期开展储罐作业安全教育活动,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3.单位应建立储罐作业人员安全考核制度,评定员工的安全管理水平。
酒罐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酒罐安全作业管理,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酒罐作业,包括酒罐清洗、装卸、储存、运输等环节。
第三条酒罐作业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酒罐作业安全、有序、高效。
第二章作业前准备第四条作业前,应对酒罐进行安全检查,确保酒罐完好无损,无泄漏、无腐蚀、无变形等情况。
第五条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酒罐作业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第六条作业前,应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明确作业流程、安全措施、应急处置等内容。
第三章作业过程管理第七条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作业方案执行,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第八条作业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滑鞋、防静电手套等。
第九条作业过程中,应加强现场巡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整改,并上报相关部门。
第十条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作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第十一条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酒罐内的气体浓度,确保符合安全标准。
第四章作业结束第十二条作业结束后,应对酒罐进行清洁、消毒,确保无酒液残留。
第十三条作业人员应清点工具、设备,确保无遗漏。
第十四条作业结束后,应进行现场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
第五章应急处置第十五条发生事故或险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第十六条作业人员应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能够在事故发生时进行自救互救。
第十七条事故发生后,应立即上报上级部门,并积极配合调查处理。
第六章责任追究第十八条对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事故或险情的,应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十九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查处。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制度由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仓库、罐(桶)区安全管理制度
仓库、罐(桶)区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仓库、罐(桶)区安全管理,预防火灾、爆炸、泄漏等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生命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
2. 仓库、罐(桶)区负责人对本区域的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
3. 仓库、罐(桶)区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4. 各部门员工应遵守本制度,积极参与安全管理。
三、管理制度1. 防火防爆(1)仓库、罐(桶)区应设置明显的防火、防爆警示标志。
(2)严禁在仓库、罐(桶)区内吸烟、使用明火。
(3)禁止在仓库、罐(桶)区内进行动火作业,如确需动火,必须办理动火作业审批手续,并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4)仓库、罐(桶)区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
(5)仓库、罐(桶)区内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消防器材的完整好用。
2. 防泄漏、防污染(1)仓库、罐(桶)区内应设置泄漏收集装置,如泄漏槽、收集罐等。
(2)储存易泄漏、有毒、有害物质的罐(桶)区,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杆、警示标志,并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
(3)仓库、罐(桶)区内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防止污染。
(4)储存有毒、有害物质的仓库、罐(桶)区,应设置通风设施,保持空气流通。
3. 安全设施与设备(1)仓库、罐(桶)区内应设置足够的安全通道,确保人员疏散安全。
(2)仓库、罐(桶)区内应设置应急照明设施,确保在断电等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安全疏散。
(3)仓库、罐(桶)区内应设置避雷设施,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
(4)仓库、罐(桶)区内应设置监控设备,实时监控仓库、罐(桶)区的安全状况。
4. 人员管理(1)仓库、罐(桶)区内的工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仓库、罐(桶)区内的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3)仓库、罐(桶)区内的工作人员应遵守本制度,不得违规操作。
罐区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罐区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罐区内的危险作业,包括罐内作业、罐外作业等。
第三条罐区安全作业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罐区作业安全、有序、高效。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成立罐区安全作业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罐区安全作业管理的全面工作。
第五条罐区安全作业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 制定罐区安全作业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2. 组织实施罐区安全作业检查、整改;3. 负责罐区安全作业事故的调查处理;4. 对罐区安全作业进行监督、指导。
第六条罐区安全作业管理人员职责:1. 负责罐区安全作业的日常管理工作;2. 负责罐区安全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3. 负责罐区安全作业设备的检查、维护;4. 负责罐区安全作业现场的监督检查。
第三章作业前的准备工作第七条作业前,作业单位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 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其掌握安全操作技能;2. 对作业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3. 制定作业方案,明确作业内容、作业时间、作业人员、安全措施等;4. 报送罐区安全作业管理领导小组审批。
第八条作业单位应向罐区安全作业管理人员提交以下资料:1. 作业方案;2. 作业人员名单及安全培训证明;3. 作业设备检查、维护记录。
第四章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第九条作业过程中,作业单位应遵守以下安全管理规定:1. 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2. 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作业方案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3. 作业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保持通道畅通;4. 作业过程中,应加强对罐区安全作业的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整改。
第五章作业后的工作第十条作业结束后,作业单位应进行以下工作:1. 清理作业现场,恢复原状;2. 对作业设备进行检查、维护;3. 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总结,总结经验教训。
储罐作业安全管理制度(2篇)
储罐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 范围为了加强罐内作业安全管理,防止发生中毒、窒息、着火和爆炸事故。
本制度适用于进入化工生产区域内的各类塔、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或其他封闭设备内进行的作业。
2 引用标准2.1《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检测规程》(LD84-____)2.2《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____)2.3《工作场所的危情信号险情听觉信号》(GB1251.1-1989)2.4《特低电压(ELV)限值》(GBT3805-____)2.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____)3 名词和术语无4 职责4.1安全环保办公室是本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罐内作业的监督、检查、审批和考核。
4.2属地单位负责审批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申请,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4.3作业单位负责申请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施工前危害辨识,制定安全措施,组织安全交底和实施作业许可措施。
5 管理内容5.1切断5.1.1停止储罐的运行和使用,对储罐与外界连接的管道、设施进行可靠隔绝,如装设盲板、拆卸连接部位、不能用水封或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5.1.2对动力电源的切断,应采用取下保险熔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挂警示牌。
5.2.清洗、置换和清理5.2.1对危险储罐可靠切断后,打开储罐上所有人孔、手孔、放空阀、出气阀、料孔和排污孔等。
5.2.2根据危险储罐内的介质类型用蒸汽、水、热水、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等方式进行介质的清洗和置换;如储罐内装有非导电性液体(如苯、乙醚等)时,为防止静电产生导致事故,必须将储罐进行可靠性接地,冲入水蒸气时应尽量低压、低速导入。
5.2.3危险储罐内残留物必须尽量排放或移液,清理干净。
5.3采样、分析或检测5.3.1检修作业人员进入危险储罐内前,要对储罐内的状况进行分析或检测,并符合下列条件:5.3.1.1含氧量不能低于____%;5.3.1.2有毒气体或粉尘浓度低于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或低于允许进入的时间及浓度;5.3.1.3其他可燃性气体低于其爆炸下限浓度的____%以下;5.3.2对危险储罐内的气体或粉尘进行取样分析或检测不得早于进入储罐作业前____分钟,所采取的样本应是储罐内的最高浓度;工作中断后,作业人员再次进入前应重新采样分析或检测。
罐区作业人员安全规章制度
罐区作业人员安全规章制度为保障罐区内作业人员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事故发生,特制定以下罐区作业人员安全规章制度,供大家遵守:一、入场管理1.1 未经许可,任何人员不得擅自进入罐区作业区域;1.2 进入罐区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1.3 严格执行罐区作业人员准入制度,确保作业人员具备相关资质和证书;1.4 各部门必须定期进行入场检查,确保作业人员的准入许可证有效。
二、作业规范2.1 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工作服和安全防护用具;2.2 在作业过程中,严禁吸烟、使用明火和违反安全操作规程;2.3 作业人员必须遵守现场标示和指示,不得随意更改设备和管线连接;2.4 禁止在作业区域内聚集、嬉戏和喧哗,必须保持安静。
三、事故应急3.1 作业人员必须熟悉罐区内的应急预案和逃生路线;3.2 发现火灾、泄漏等紧急情况,立即向值班人员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执行;3.3 作业人员必须定期参加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3.4 事故调查,应当迅速启动,查清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四、设备维护4.1 作业人员必须认真维护设备和管道,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维修;4.2 严格执行设备维护计划,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4.3 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设备巡检,重点检查易损部位;4.4 设备维护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安全规定,确保操作安全。
五、个人安全5.1 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工时规定,不得私自加班;5.2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反操作规范和程序;5.3 作业人员必须保持工作状态良好,不得酗酒、吸毒等不良行为;5.4 作业人员必须保持身心健康,定期进行体检并咨询心理医生。
六、违规处罚6.1 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作业人员将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罚;6.2 多次违规将进行严重处罚,甚至取消其作业资格;6.3 对于因违规造成的事故,将进行严肃调查和处理,依法追究责任;6.4 作业人员必须服从公司规定,任何个人行为不得凌驾于公司纪律之上。
罐内作业安全规程
罐内作业安全规程为了确保罐内作业的安全性和高效性,维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制定了以下的罐内作业安全规程。
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程,同时,各级管理人员要确保规程的有效实施和监督,以保证罐内作业的顺利进行。
一、基本原则1. 执行安全第一原则。
罐内作业必须以人身安全为前提,一切操作必须符合安全规范。
2. 全员参与,共同维护罐内作业安全。
3. 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管控必须从源头抓起,防患于未然。
二、作业权限和管理1. 作业人员需要通过相关考试和培训,取得罐内作业操作资质,由有关部门进行严格审查和授权。
2. 负责罐内作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持有有效操作资质,具备相关知识和经验。
3. 作业管理人员必须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和考核,以保持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
4. 罐内作业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必须严格遵守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
三、作业前准备1. 作业前必须对罐内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罐内无危险物质积存和作业障碍物。
2. 作业前必须进行气体检测,确保罐内安全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3. 所使用的作业设备和工具必须经过检测和确认,确保其安全可靠。
4. 作业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防毒面具、安全鞋等,严禁穿戴大麻布、化纤制品等易燃易爆物品。
四、作业过程管理1. 作业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流程进行作业,严禁擅自更改作业方案。
2. 作业人员要保持清醒状态,并注意作业环境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3. 作业期间,罐内应保持通风畅通,如出现异常气味或浓度变化,必须停止作业并进行检查。
4. 罐内作业必须定期进行气体检测,确保作业安全。
5. 严禁在罐内进行吸烟、明火作业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的操作。
6. 作业中不得擅自移除安全装置,并对作业设备和工具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7. 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全面清理和检查,确保没有任何残留物和遗漏。
五、事故应急处理1. 一旦发生罐内作业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并立即报警。
倒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倒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倒罐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保护环境,保证生产的安全稳定进行。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本企业内进行倒罐作业的所有员工,包括生产人员、操作人员、维修工人等。
第三条倒罐作业应严格按照本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不得违反规章制度的内容。
第四条本规章制度的内容包括安全管理制度、作业程序和安全防护措施等方面的要求。
第二章安全管理制度第五条倒罐作业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其了解倒罐作业的风险和安全防护措施。
第六条进行倒罐作业时,应按照操作规程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不得擅自更改。
第七条倒罐作业中,应加强沟通和协作,确保各个环节的安全。
第八条倒罐作业结束后,应清理现场,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第九条对倒罐作业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
第十条倒罐作业结束后,应进行安全评估,查明作业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改进建议,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三章作业程序第十一条在倒罐作业中,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确保安全。
第十二条倒罐作业前,应对物料进行检查,确保物料的种类和性质符合要求。
第十三条对倒罐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状态良好,操作正常。
第十四条在倒罐作业中,严禁操作人员疲劳驾驶、操作,确保安全。
第十五条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擅自更改。
第十六条对倒罐作业过程中突发事件,应及时处理,保证安全。
第十七条倒罐作业结束后,应对设备进行清洗、消毒,确保设备卫生。
第四章安全防护措施第十八条在倒罐作业中,应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具,确保人身安全。
第十九条倒罐作业过程中,应加强安全交底,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第二十条对倒罐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
第二十一条在倒罐作业中,应强化现场安全管理,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第二十二条倒罐作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作业规程,杜绝漏操作、错操作现象发生。
储罐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储罐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1.1 为加强储罐作业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储罐的作业活动,包括储罐的充装、卸载、清洗、检修、检测等作业。
1.3 储罐作业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管理2.1 成立储罐作业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储罐作业安全管理工作。
2.2 储罐作业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3 储罐作业现场应设置安全监护人员,负责现场作业安全监护和应急处置。
三、作业前准备3.1 作业前,应进行作业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
3.2 作业人员应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熟悉作业环境和作业流程,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3.3 检查储罐及附件设施,确保其安全可靠。
3.4 准备相应的消防、急救、通讯等应急器材和设施。
四、作业过程管理4.1 储罐充装作业:4.1.1 确认储罐内无残留物料,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物料交叉污染。
4.1.2 确认储罐内压力、温度等参数在安全范围内。
4.1.3 确认充装设备、管道、阀门等设施安全可靠。
4.2 储罐卸载作业:4.2.1 确认储罐内物料性质、浓度等参数,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4.2.2 确认卸载设备、管道、阀门等设施安全可靠。
4.2.3 确认卸载场所的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
4.3 储罐清洗作业:4.3.1 确认储罐内无残留物料,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物料交叉污染。
4.3.2 选择合适的清洗剂,并确认其安全性能。
4.3.3 确认清洗设备、管道、阀门等设施安全可靠。
4.4 储罐检修、检测作业:4.4.1 确认储罐内无残留物料,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物料交叉污染。
4.4.2 确认检修、检测设备、工具、仪器等设施安全可靠。
4.4.3 确认检修、检测场所的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F-ED-J1836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罐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实
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罐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 目的:为了加强罐内作业安全管理,防止发生中毒、窒息、着火和爆炸事故
2. 范围:进人化工生产区域内的各类塔、球、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阴井、地坑、下水道或其他封闭场所内进行的作业。
3. 责任者:安全部、罐内作业单位
4. 程序:
1) 切断
²停止危险设备的运行和使用,
对设备与外界连接的管道、设施进行可靠隔绝,如装设盲板、拆卸连接部位、不能用水封或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²对动力电源的切断,应采用取下保险熔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挂警示牌。
2) 清洗、置换和清理
²对危险设备可靠切断后,打开设备上所有人孔、手孔、放散阀、排空阀、出气阀、料孔和炉门等。
²根据危险设备内的介质类型用蒸汽、水、热水、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等方式进行介质的清洗和置换;如危险设备内装有非导电性液体(如苯、乙醚等)时,为防止静电产生导致事故,必须将设备进行可靠性接地,
冲入水蒸气时应尽量低压、低速导入。
²危险设备内残留物必须尽量排放或移液,清理干净。
3) 采样、分析或检测
²检修作业人员进入危险设备内前,要对设备内的状况进行分析或检测,并符合下列条件:
²含氧量在18~21%之间;
²有毒气体或粉尘浓度低于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或低于允许进入的时间及浓度;
²其他可燃性气体低于其爆炸下限浓度的20%以下;
²对危险设备内的气体或粉尘进行取样分析或检测不得早于进入设备作业前30
分钟,所采取的样本应是设备内的最高浓度;工作中断后,作业人员再次进入前应重新采样分析或检测。
²使用具有挥发性溶剂、涂料时,应做连续性分析检测并加强通风措施。
4) 电气及安全防护措施
²进入危险设备内作业的照明电压应使用不高于36V的安全电压,狭小或潮湿场所应使用不高于12V的安全电压;使用的电动工具必须装有防触电的电气保护装置。
²在易燃易爆作业环境中应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和电动工具,电气线路必须绝缘良好,无断线接头,电源接点无松动,防止产生电气火花造成事故;作业人员不得穿戴化纤类等易产生静电的工作服。
² .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作业环境中,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在设备外部应设有急救用的冲洗装置和水源等。
²在设备内多层交叉作业应搭设脚手架、安全作业平台,作业人员应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²设备内作业严禁抛掷工具、材料,也不得将工具、材料等物品放置在人孔边上或设备顶部,以防坠物伤人。
²在设备内进行焊接作业时,应使用干燥绝缘垫,进行气割、气焊时,要使用不漏气的设备,在设备内不得随便开放乙炔或氧气,加强设备内通风。
5) 安全监护
²设备外应配备空气呼吸器、消
防器材、安全绳和相应的急救用品和装置。
²进入设备内部作业前,所有作业人员要检查安全措施、安全器具,规定好统一的联络信号。
²进入设备内部作业前,所有作业人员要检查安全措施、安全器具,规定好统一的联络信号。
²监护人员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发生,应立即召集急救人员穿戴好防护器具进行抢救,不得无防护措施情况下盲目进入抢救。
6) 罐内作业许可证的管理
²《罐内作业许可证》由危险设备所属单位专职安全员认真填写许可证上设备所属单位、设备名称、设备内介质、检修作业
时间、检修作业内容、设备切断置换安全措施、单位负责人签名等内容后,交由检修单位填写。
²检修单位在接到《罐内作业许可证》后,检修项目负责人认真填写该证上检修单位、检修单位负责人签名、作业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和检修作业安全措施等内容。
²在完成进入危险设备内作业的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安全措施,经现场分析或检测检查合格后,依序由现场检测分析人、危险设备所属单位检修现场监护人、检修项目负责人、检修单位检修现场监护人和公司安全部安全管理人员分别签名后,《罐内作业许可证》生效,检修单位方可开始作业。
²《罐内作业许可证》为一式二
联,第一联由公司安全部留存,第二联由检修单位留存。
²进入罐内作业涉及动火的,按公司《动火管理制度》执行并办理相应的动火许可证。
²在检修作业过程中,检修项目负责人、检修现场监护人(包括设备所属单位和检修单位)必须坚守检修现场;对于在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窜入或析出危险物质的情况下,现场检测分析人必须坚守检修现场,并最多每隔30分钟进行检测分析一次;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设备内作业人员立即撤出,待采取措施并重新检测分析合格后,方可继续进入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