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合集下载

万方收录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核心期刊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中华病理学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三、临床医学类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护理管理杂志
护理学杂志
护理与康复
医学临床研究
护士进修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
四、大学学报类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蚌埠医学院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一、中国医学类
北京中医药
西部中医药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河北中医
河北中医药学报
河南中医
中医药导报环ຫໍສະໝຸດ 中医药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吉林中医药
江苏中医药
辽宁中医杂志
四川中医
山东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
上海针灸杂志
上海中医药杂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世界中医药
时珍国医国药
天津中医药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新中医
中草药
针刺研究
中国骨伤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国针灸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英文版)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4年卫生高级职称中文(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有效期至2015年)

2014年卫生高级职称中文(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有效期至2015年)

2014年卫生高级职称中文(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有效期至2015年)
由于各省职称政策文件的更新也是几年才换一次的频率,故而现在有的省份还停留在只承认2008年第五版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比如四川省;但大多数省份现在都已经更新到2011年版本的目录了。

另外,即使刚出台第七版中文核心目录,大家也不用担心旧的目录上已经录用的文章作废,因为各省职称办都会给一个缓冲期,旧目录仍然有效,我现将2011版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即目前为止所出的最新版的目录中的医学期刊列表贴出来,以供大家评审职称时使用。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是核心期刊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是核心期刊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是核心期刊吗?经过查询得知,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是核心期刊。

它是一本CSCD核心期刊、期刊、统计源期刊级别的期刊。

如果作者想要发表这类的的话,可以对《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进行相关的了解。

下面编辑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下该的相关内容:《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月刊)创刊于1988年,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主办。

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1996版核心期刊收录,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期刊;山东省期刊。

读者对象:以从事病原生物学教学、科研、流行病学、临床医疗、实验室诊断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

报道内容:及时报道病原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内的先进科研成果、临床诊疗技术、预防控制经验、疾病流行预报、前瞻研究展望等。

办刊宗旨: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面向科研、教学、临床和防治,根据疾病预防控制的需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围绕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和防治规划,促进学科间的协调发展,为广大读、作者开辟一个学术争鸣和交流的园地。

主要栏目:设有述评、论著、实验研究、综述、研究与思考、讲座、论著摘要、简报、防治方案、药物介绍、病例报告、管理工作经验、学术会议纪要、消息等栏目。

投稿须知:1.1 刊优先采用相应水平的英文稿件,来稿需英、中文稿各1份。

英文稿在正文前加英、中文摘要(要求同上)。

其他要求同中文稿件。

1.2 对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的论文,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并用“*”号标注于文题右上角,脚注于文题页下文,投稿时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1.3 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

推荐信应注意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

1.4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

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

凡投本刊的稿件,作者在接到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如未接到稿件处理意见,则稿件仍在审理中。

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该刊联系。

审阅后退修的稿件,希按期修回,超过2个月者,视作自动撤稿。

流感病毒受体结合表位真核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1)

流感病毒受体结合表位真核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1)

论著流感病毒受体结合表位真核载体的构建及表达罗俊1,王欢1,戴军1,左斌1,裴德翠1,丰峰1,李婉宜1,邝玉1,王保宁1,蒋忠华1,李虹2,李明远1*(1.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四川成都610041;2.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港大联合研究中心) 摘要 目的 构建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 A )信号肽(SP)与HA 唾液酸受体结合部位(RB)所含T 、B 表位的基因片段(RBT 、R BB)真核表达质粒,研究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与免疫特性。

方法 通过重叠延伸PCR 法(o ver lap PCR)将HA 的SP 分别与R B 、RBT 、RBB 通过一段多肽接头Gly4Ser 融合为SP RB 、SP RBT 和SP R BT ,将其分别插入pcD N A 3.1(+)载体,构建质粒,鉴定正确后转染M DCK 细胞,RT PCR 、免疫荧光、M T T 检测该质粒的表达和分泌。

结果 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在M DCK 细胞中成功表达,转染细胞培养上清能刺激淋巴细胞增殖。

结论 SP RB 、SP RBT 、SP RBB 真核表达载体成功构建,表达产物能刺激淋巴细胞增值,为流感病毒唾液酸受体结合部位的T 、B 细胞表位免苗研究提供初步依据,也为流感核酸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流感病毒;T 细胞表位;B 细胞表位;免疫荧光技术;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中图分类号 R37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5234(2011)01 0008 4[J our nal of Pathogen B iology .2011Jan;6(1):8-11.]C onstruction of eukaryotic expression plasmid for receptor binding of influenza virus and their expression LU O Jun 1,WANG H uan 1,DAI Jun 1,ZU O Bin 1,PEI Dei cui 1,FENG Feng 1,LI Wan yi,KU ANG Yu 1,WANG Bao ning 1,JIANG Zhong hua 1,LI H ong 2,LI M ing yuan 1 (1.D ep ar tment of M icrobiology ,West China School of Pr eclinical and For ens ic M edicine,Sichuan Univ er sity ,Chengdu 610041,China;2.T he J oint R esearch Center of W es t China Seco nd Univ er s ity H os p ital of S ichuan Univ er sity and the Faculty of M edicine,Univer sity of H ong K ong )Abstract Objective T o const ruct eukary otic ex pression vector s fo r the signal pept ide (SP )of hemagg lutinin (HA )o f influenza A vir us and its acylneuraminate recepto r binding (RB)sites incor po rating gene segments o f T and B epitopes (RBT and RBB,respectively)and to observe the expressio n o f t arg et pr otein by and immunolog ical characterist ics o f eu kar yot ic cells. M ethods A polypept ide linker Gly4Ser w as used to splice SP w ith RB,RBT ,and RBB by ov erlap P CR to r espectively construct SP RB,SP RBT ,and SP RBT fusio n g enes.T hese g enes w ere inserted into eukar yo tic expres sio n plasmids pcD NA 3.1(+).A fter identification,pcDN A3.1(+)/SP R B,pcDN A3.1(+)/SP RBT ,and pcDN A 3.1(+)/SP R BB wer e tr ansfected into M D CK cells.T he ex pr essio n o f these g enes was analy zed w ith RT P CR,immunoflu o rescence assay ,and lym phocyt e pr oliferation test with M T T . Results pcDN A 3.1(+)ex pr essio n vector s incor po ra ting SP RB,SP RBT ,and SP RBT fusion genes wer e successfully constr ucted.T he fusion pro tein w as detect ed in M DCK transfected with pcDN A 3.1(+)/SP RB,pcDN A 3.1(+)/SP RBT ,or pcD NA 3.1(+)/SP RBB and st imulated lym phocyte pro liferatio n. C onclusion Eukar yo tic ex pr essio n plasmids fo r SP RB,SP RBT and SP RBT fusion genes wer 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and t he ex pression pro ducts stimulated lympho cyte pro liferatio n,establish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r ther study of receptor binding,immuno lo gical study o f T and B cell epitopes o f influenza v ir us,and study of DN A vaccines.Key words Influenza virus;T cell epito pe;B cell epitope;immunofluo rescence assay ;lymphocyte pro liferatio n test流感病毒的高度变异性常导致流感的流行,因此如何获得高效及安全的流感疫苗是科学工作者关注的课题。

持留菌的形成及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持留菌的形成及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0年11月第15卷第11期Journal o f Pathogen Biology Nov. 2020, Vol. 15, No. 11• 1357 •DOIrlO. 13350/j. cjpb. 201125持留菌的形成及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x王琦\岳盈盈,李冰清(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62)•综述•\^m F \持留菌是一种对抗生素耐受的休眠细菌亚群,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复苏,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持留菌是导致感染复发和慢性感染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持留菌的研究在治疗细菌感染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然而由于在菌群中 所占比例较小,且形成机制复杂,持留菌一直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随着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持留菌 也逐渐受到更多我们的重视。

近年来的一系列研究使我们对持留菌的认识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在这里,我们将重点介 绍T A 系统、(p )p p G p p 、生物膜、S O S 反应、n引哚、T a c T 等六种持留菌的形成机制,并对几种常见持留菌的致病性进行综 述,旨在为将来对持留菌清除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

持留菌;毒素一抗毒素系统;感染;综述1673-5234(2020)11-1357-06关键词】【中图分类号】R 514【文献标识码】1 A【文章编号】\_Journal o f P athogen B io lo g y. 2020 N o v ; 15(11): 1357 — 1362.]Advances in research on the creation and the pathogenic mechanism of persistersWANG Qi1 , YUE Ying-ying1 » LI Bing-qing1 (1.Institute o f Basic M edicine ^ S h a n d o n g F irst M e d ic a l U ni­v ersity &- S h a n d o n g A c a d e m y o f M edical Sciences j J in a n ^ China 250062)[A bstract]P ersisters are a su b p op u lation o f dorm ant bacteria that are resista n t to a n tib io tics, and th ey m ay recoverunder certain con d ition s. M ounting evid en ce indicates that p e rsisters are a k ey cau se o f a recurring or chronic in fection. T h e r e fo r e,research on p ersisters is vital to the treatm en t of bacterial in fection s. H o w e v e r , p ersisters have co n siste n tly been a ch allen gin g topic o f research because they rep resen t a sm a ll p roportion o f bacteria and the co m p lex m ech a n ism by w h ich they are created. P ersister s have gradually garnered m ore a tten tio n as an tib iotic resistan ce h as increased. O v er the past few y e a r s, a series of stu d ies has m ade new p ro g ress and b reak th rou gh s in our u n d erstan d ing o f p ersisters. T h is re­v iew w ill m ainly d escrib e six m ech an ism s for the creation of p e r siste r s, su ch as th e T A s y s t e m ,(p ) p p G p p ,b io film , S O S rea ctio n ,in d o le, and T a c T , and this review w ill also su m m arize th e p a th o g en icity of several co m m o n p ersister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and idea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elim in a tin g p ersisters.p e r siste r s ; to x in -a n tito x in sy s te m ; in fe ctio n ; review【Key words 】随着抗生素应用的日益广泛,越来越多的问题逐渐显现,除 了最常见的耐药菌问题,还有一种特别的细菌逐渐进入人们的 视线当中,那就是持留菌。

基于CRISPR的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方法的建立

基于CRISPR的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年2月第16卷第2期Journal o f Pathogen Biology Feb. 2021. Vol. 16.No. 2• 125 •D ()I:10. 13350/j . cjpb. 210201论著基于CRISPR 的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方法的建立王彦贺1.董雪1,杨明娟、李浩卜•,孙岩松‘(1.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牛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000 71; 2.中国人K 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摘要】_______目的建立一种基于C R I S P R -C a S 13a 的埃博拉病毒快速、现场核酸检测方法。

方法根椐埃博拉病毒搖W组保守区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R T -R A A 引物及c r R N A ,采用荧光法C R I S P R 检测技术筛选灵敏度高的c r R N A ;利用“消线法”C R 1S P R 试纸读取C R I S P R 检测结果;通过检测梯度稀释的埃博拉病莓核酸及其他病原休核酸评价该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性。

结果从5条靶向埃博拉病毒N P 基因保守序列的c r R N A 中筛选出1条检测灵敏度高的c r R N A 。

利用该c r R N A 建立了基于“消线法”试纸的C 'R I S P R -C a s l 3a 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其灵敏度为1拷W /;i L ,与荧光 法C R I S P R 和R T -q P C R 法一致•优于普通R T -P C R 法(101拷贝/>1)和R T -R A A 扩增法(10拷贝/M l )。

采用该方法检 测7种其他病原体核酸•结果均为阴性。

结论建立的试纸法C R I S P R 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快速、灵敏、特异,R无需专业核酸检测设备•为实现痕量埃博拉病毒核酸的现场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埃博拉病毒;C R I S P R ;核酸检测;R T -R A A ;侧向流试纸一 R 373A1673-5234(2021)02-0125-06【关键词】【中图分类号】iJ o u r n a l o f Pathogen B io l o g y. 202\ F e b ; 16(2) : 125 — 130.]Development of a method for CRISPR-based nucleic acid detection of the Ebola virus W A N G Yan-he1 . D O N G Xue1 . Y A N G Ming-juan . L I Hao1 . S U N Yan song1(1. Institute o f M icro b i­o lo g y a?id E p i d e m i o l o g y ^ A c a d e m y o f M ilita r y M edical Sciences ^ Beiji?ig \0007\ Chi?ia ; 2. Chinese P L A Center f o rDisease Control a n d Prevention')【Abstriicl 】Objective T o d evelop a m e t h o d for rapid on-site detection of nucleic acids of the E b o l a virus. MethodsSpecific R T -R A A p r i m e r s a n d compa t i b l e c r R N A s for the E b o l a virus w e r e d e s igned a n d synthesized based o n the c o n ­served regions of s e q u e n c e s of the E b o l a virus g e n o m e. c r R N A w i t h a high level of sensitivity w a s screened using a fluo­rescence-based C R I S P R assay. Results obtained w i t h C R I S P R w e r e interpreted using C R I S P R lateral flow strips w i t h test lines (n o l i n e =a given residue is present). T h e sensitivity a n d vspecificity of this assay w e r e evaluated using serially dilu­ted nucleic acids of the E b o l a virus a n d other pathogens.Results O u t of 5 c r R N A s , 1 c r R N A w ith a high level of s e n ­sitivity w a s selected b ecause i t targeted the conserved sequencewS of the N P g e n e of the E b o l a virus. A serivsitivity test indi­cated that the limit of detection of the strip-based C R I S P R -C a s l 3a assay for the E b o l a virus w a s 1 copy/^iL« w h i c h is c o n ­sistent w i t h the fluorescence-based C R I S P R assay a n d R T -q P C R . a n d w h i c h w a s superior to gel electrophoresis-based R T -P C R (101 copies/;i L ) a n d R T -R A A (10" copies/^iL). S e v e n other p a t h o g e n s w e r e not detected b y this assay.Con­clusion T h e strip-based C R I S P R m e t h o d for Ebo l a virus detection is rapid, sensitive ,specific, a n d i t provides a novelstrategy for on-site detection of E b o l a virus nucleic acids w i t h o u t specialized e q u i p m e n t.【Key words 】E b o l a virus ;C R I S P R ;nucleic acid testing ;R T -R A A ;lateral flow strip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E B O V )属于丝状病毒 科.是一种无节段、单股负链、线性R N A 病毒1 ,可感 染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引起烈性传染病一埃博 拉出血热。

鸟分枝杆菌MAV2928基因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鸟分枝杆菌MAV2928基因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年1月第16卷第1期]ournal o f Pathogen Biology Jan. 2021,Vol. 16. No. 1• 17 •D O I:10. 13350/j. cjpb. 210104 • i仑著•鸟分枝杆菌MAV_2928基因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陈晓文,陈越,高婧华,吴利先x x(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云南大理671000)【摘要】________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鸟分枝杆菌P P E25-M A V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方法从N C B I数据库获取M A V_2928基因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使用p r m P a r a m和PortScale工具分析该基因编码P P E25-M A V蛋白的理化性质 以及亲疏水性;分别运用 SignalP4. 1Server、T M H M M Server v.2.0 和P S O R T Prediction工具预测 P P E25-M A V蛋白 的信号肽、跨膜区、亚细胞定位;采用NetPhos 3. 1Servera预测憐酸化位点,采用NCBI-Conserved d o m a i n s分析蛋白的 保守域结构;采用S P O M A软件在线分析P P E25_M A V蛋白二级结构,使用S W I S S-M O D E L建立三级结构模型。

运用A B C p r e d软件和I E D B预测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

结果M A V_2928基因全长为1 266 b p,编码蛋白P P E25-M A V含有421个氨基酸,为不稳定疏水蛋白,脂肪系数为72. 66,无信号肽及跨膜区,定位于细胞质中。

该蛋白含有52个磷酸 位点,有1个保守域结构属于P P E超家族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结构较松散。

预测该蛋白含有7个B细胞 优势抗原表位和24个T h细胞表位。

结论P P E25-M A V蛋白含有多个磷酸化位点,参与细胞信号的转导,含有7个 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为该蛋白作为候选疫苗抗原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收录证书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收录证书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收录证书《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是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研究所主办、中国病原生物学会承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发表病原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科研经验。

该期刊创刊于1950年,目前是中国病原生物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期刊之一,被广大学者和研究人员广泛认可和采用。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以发表病原生物学相关研究为主题,涵盖了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病毒学、疫苗学等多个研究领域。

该期刊的发表论文具有高质量和创新性,可以反映当前病原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该期刊的收录证书代表了期刊的学术地位和质量认可。

获得收录证书是对期刊的评估和肯定,也是对编辑部和作者们付出的努力的认可与激励。

收录证书的颁发是一个权威机构对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认可,对拓宽期刊的读者群、增加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得到《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的收录证书是对作者们研究成果的肯定和鼓励。

它意味着他们的研究在该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科研意义。

收录证书的获得,不仅可以为作者们带来荣誉和奖励,还能促进他们在学术界的声望和地位的提升。

对于读者来说,选择阅读《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是对其学术素养和科研水平的认可。

这意味着他们正在追求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学术前沿,关注病原生物学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通过阅读该期刊,读者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在发表的论文中,经过同行评审,确保了学术质量和可靠性。

在该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通常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这也是得到收录证书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选择阅读和引用该期刊的论文,可以提高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和学术影响力。

总之,作为中国病原生物学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的收录证书具有很高的学术认可度和权威性。

对于期刊编辑部、作者和读者来说,获得该期刊的收录证书都是一种荣誉和激励,标志着他们在该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和努力的肯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栏目/宗旨
• 办刊宗旨: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 面向科研、教学、临床和防治,根据疾病预防控 制的需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围 绕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和防治规划,促进学科间 的协调发展,为广大读、作者开辟一个学术争鸣 和交流的园地。 • 主要栏目:设有述评、论著、实验研究、综述、 研究与思考、讲座、论著摘要、简报、防治方案、 药物介绍、病例报告、管理工作经验、学术会议 纪要、消息等栏目。
投稿须知
• 1.1 刊优先采用相应水平的英文稿件,来稿需英、中文稿各1份。英文稿在正 文前加英、中文摘要(要求同上)。其他要求同中文稿件。 • 1.2 对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的论文,应按国家有关 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并用“*”号标注于文题右上角,脚注于文题页下 文,投稿时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 1.3 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意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 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 • 1.4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 凡投本刊的稿件,作者在接到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如未接到稿件处理意见, 则稿件仍在审理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该刊联系。审阅后退修的稿件, 希按期修回,超过2个月者,视作自动撤稿。请自留底搞,对不采用稿件恕不 退回。 •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2年内拒绝该文第一作者为作者的任何来稿,并将此 事通报作者所在单位和该学科内的其他科技期刊。 • 1.6 来稿一经刊登,专有使用权即归杂志社所有。未经该刊同意,该论文的任 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1期刊简介 2基本信息 3栏目/宗旨 4投稿须知
期刊简介
•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系由卫生部主管,中华 预防医学会、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主办的 学术性期刊,其前身为《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 志》,自2006起更名为《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基本信息
• 主管单位: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 创刊时间:1988 • 出版周期:月刊 • 国内刊号:CN11-5457/R • 国际刊号:ISSN1673-5234 • 邮发代号:24-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