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区域地理复习提纲[1]
高三区域地理复习提纲
高三区域地理复习提纲:世界地理概况高廷琼上海新桥中学考纲要求★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一个大洲(如亚洲);五个地区(如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六个国家(如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分析解读★识记世界海陆分布、各大洲的界线、海底地形、陆地地形及其分布。
★理解并掌握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
1 / 59★准确识记世界重要地区的海陆轮廓、经纬度位置、交通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
★正确理解世界各主要地区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及其政治、经济地理位置和区际联系。
社会经济要素的分析方法和区域自然、★掌握区域自然要素、人文地理的综合分析方法,学会分析总结区域自然和人文特征。
世界自然地理第一节考点分布.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12.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考点解读.熟知世界海陆分布,其中重要的海、海峡、岛屿、半岛的1分布及地理特征需要重点关注。
2 / 59.运用各大洲地形剖面图考查各大洲地形的主要特征、重要2的地形单元及分布是命题的另一重点。
备考策略.找准“切入点”1概括区域的突出特征,可能的考查方式是进行区域位置判断,如航行路线沿线的自然地理概况和相关并与系统地理有机结合。
资源优势和环境不同海域海水性质差异、国家位置及自然特点;问题、地质灾害的原因;盛产某种农产品的自然因素;不同地区影响植被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气候差异及成因、农业地域类型、呈现局部地区某一区域的城市区位分析;大洲地形剖面图判读;分析区域特要求学生判断相应的地理事物,含剖面图),轮廓图(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是结合时政热点考查世界政治多极化、征。
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区域合作与竞争一直是命题的切入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整理)
第一章辽阔的疆域1、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于(东半球)。
从南北关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与整个(欧洲)的面积差不多。
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4、我国濒临的海洋,由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5、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
6、我国疆域辽阔,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 )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7、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约为(12.95亿),居世界(第一)。
为了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的根本措施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8、中国的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到云南省腾冲),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9、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共有(55)个。
我国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人口仅占(8%),被称为少数民族。
我国的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0、汉族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全国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整理)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提纲
区域地理复习[考纲要求]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
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日本、印度。
[知识讲解]一、东亚1.概述(1)位置范围位置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范围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汉城)岛国:日本(首都东京)(2)地形、河流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半岛、岛屿河流短促(3)气候季风及其成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东亚季风气候的特点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差异(界线、区别、特点、成因)西部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西佰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4)人口和经济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人种:黄色人种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向、经济方面2.日本(1)自然地理特征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国四、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
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森林水力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七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
七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
一、区域与地貌
1.拉普拉塔河流域与南美洲地貌特征;
2.亚洲东部的地貌与河流;
3.非洲西部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影响;
4.太平洋西部环太火山带地理特征和环境影响。
二、气候与生产生活方式
1.南极洲冰川景观及冰原融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欧洲北部海洋性气候地区的自然环境;
3.非洲赤道地区的季节气候及其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4.亚洲东部的台风及其对东亚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三、人口和城市
1.拉美城市扩张的驱动因素及其带来的问题;
2.东亚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非洲城市人口和资源的现状及其影响;
4.欧洲城市经济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四、全球化与地缘政治
1.全球化的定义、特征和影响;
2.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地位和经济发展现状;
3.南美洲地缘政治的特征和影响;
4.亚洲新崛起国家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影响。
五、资源与环境保护
1.欧洲的林业和水利资源利用情况;
2.非洲的采矿和能源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亚洲的水资源及其管理与保护;
4.太平洋国家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
六、旅游与交通
1.拉美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形式;
2.非洲国家的交通设施发展现状及其影响;
3.亚洲主要国家的交通运输现状及其影响;
4.欧洲交通组织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
七、国际组织与合作
1.联合国的性质、目标和作用;
2.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内容、宗旨和功能;
3.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和作用范围;
4.东盟、欧盟和南美洲共同市场的组织结构和影响。
地理复习资料八年级提纲
地理复习资料八年级提纲地理复习资料八年级提纲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和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地理课程的复习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地理复习资料为主题,为八年级的学生提供一个复习提纲,帮助他们更好地准备考试。
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是地理学习的基础。
在这一部分,学生需要掌握地球的形状、结构和运动等基本概念。
同时,他们还需要学习如何使用地图,包括地图的符号、比例尺和方位等要素。
第二部分:自然地理自然地理研究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和生态等方面。
在这一部分,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山地、平原、高原和盆地等。
此外,他们还需要学习不同气候带的特点,如热带、温带和寒带等。
另外,学生还需要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人文地理人文地理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在这一部分,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的原因。
他们还需要学习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城市化进程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第四部分:区域地理区域地理研究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和差异。
在这一部分,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特点,如中国、美国、欧洲和非洲等。
他们还需要了解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地区间的联系和合作。
第五部分:地理技能地理学习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学习一些地理技能。
在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地理观察和实地考察,如如何制作地理图表和使用地理工具。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如何进行地理研究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
通过以上的复习提纲,八年级的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地理知识的复习。
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阅读地理书籍、参观地理博物馆和进行地理实地考察等方式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这份地理复习资料能够帮助八年级的学生们取得好成绩,并对地理学科产生更大的兴趣。
(最新)区域地理复习提纲
②热带沙漠气候--成因: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带控制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④极地气候—成因:全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四)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
①地中海气候--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②热带草原气候--成因: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五)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考点分布
1.世界的人口、语言、宗教和国家。
2.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综合国力竞争。
考点解读
1.运用图、表考查世界人口增长概况和分布特点、人口迁移,人口问题对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仍是命题的重点。
2.世界三大人种的特征及分布、三大宗教及分布地区、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近几年考查较少,但复习中也不容忽视。
年降水量>1500
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750-1000
热带草原气候
年降水量800-1000
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500-600
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旱)
年降水量300-1000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终年少雨)
年降水量<250
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
第二节世界人文地理
2.世界的人种
世界人种按体质特征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和大洋洲,分布在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人也属于白种人。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印第安人、因纽特人也属于黄种人。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大洋洲和美国境内也有黑种人分布。
1、边缘海--濒临大陆,以半岛和岛屿与大洋分开的海。如黄海、东海、南海等;2、内海--伸入大陆内部,仅有狭窄的水道同大洋或边缘海相通。如渤海、波罗的海等;3、陆间海--位于两个大陆之间。如地中海等。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叫海峡,如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等。海峡在交通和战略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区域地理复习提纲[1]
第一部分地图和地球第一讲让我们走进地理--地图一、地图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如符号、文字、颜色等),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
2、地图的类型地形图、行政图、交通图、旅游图、平面示意图、气候图、人口图、历史地图、卫星影像等等。
3.地图的作用:旅行、航海、军事、工程建设、学习等4、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方向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5、判断方向常用的三种方法指向标定法——在有方向标的地方地图上,指北的方向标指示北方(看箭头指的方向)。
一般定向法——一般的地图的方向就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判断。
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向南北方向,纬线指向东西方向。
(站在北极,四周都是南;站在南极,四周都是北。
)6、比例尺的计算①已知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求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②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图上距离=实地距离X比例尺③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7、比例尺的表示形式8、比例尺的大小大比例尺: 大于或等于1:100000小比例尺: 小于或等于1:1000000中间的称为中比例尺.9、比例尺大小与范围、表示内容详略关系a、当图幅大小相同时b、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10、比例尺的缩放①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原比例尺×n;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②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原比例尺缩小1/n ,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11、比例尺大小与地形坡度、风力大小的关系(1)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比例尺越小,坡度越缓;(2)若等压差和等压线疏密相同时: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1)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1)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一、位置优越【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1、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近50度),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小部分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没有寒带。
2、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由于高纬地区气温低,低纬地区气温高,所以气候南北差异很大,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带和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从而带来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并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旅游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国土辽阔【辽阔的陆地领土】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陆上国界线长达22000多千米,相邻国家有14个。
3、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4、我国领土东西距离约5000多千米;南北距离约5500千米。
【领土四至】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oN)。
最南瑞——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oN)。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oE)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上(73oE)【广袤的海洋国土】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内海。
【主要岛屿】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以上,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岛屿。
【我国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口诀)东有朝鲜北蒙俄、西北吉塔哈萨克;西面巴基斯坦阿富汗、南有缅甸越南和老挝;西南不丹泥泊尔、印度西藏一山隔;隔海相望共六个、印马文菲日韩国;【中国之最】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我中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三、34个省级行政区【三级行政区划】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
八年级地理全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地理全册复习提纲八年级地理复提纲第一单元国土与居民第1课中国的疆域1.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北半球和东半球。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
2.疆域:中国疆域辽阔,南北跨度近50度,长约5500千米;东西跨度60多度,长约5000千米。
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陆上疆界多千米。
3.濒临海洋:中国四面环海,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此外还有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海岸线长约多千米,中国第一大岛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4.领土四至:中国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5.邻国:中国陆上临___有14个,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为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6.位置的优越性: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一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南北跨度很广,气候差异大、类型多,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东部沿海多优良海港,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众多邻国发展边境贸易。
第2课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基本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2.省级行政区: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是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记住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四川省、甘肃省、贵州省、陕西省、云南省。
1、概况:发源地在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省区有青海、西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___九个省区,流经地形区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最新)区域地理复习提纲[1]
第一部分地图和地球第一讲让我们走进地理--地图一、地图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如符号、文字、颜色等),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
2、地图的类型地形图、行政图、交通图、旅游图、平面示意图、气候图、人口图、历史地图、卫星影像等等。
3.地图的作用:旅行、航海、军事、工程建设、学习等。
4、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方向。
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5、判断方向常用的三种方法指向标定法——在有方向标的地方地图上,指北的方向标指示北方(看箭头指的方向)。
一般定向法——一般的地图的方向就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判断。
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向南北方向,纬线指向东西方向。
(站在北极,四周都是南;站在南极,四周都是北。
)6、比例尺的计算①已知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求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②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图上距离=实地距离X比例尺③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7、比例尺的表示形式8、比例尺的大小大比例尺: 大于或等于1:100000小比例尺: 小于或等于1:1000000中间的称为中比例尺.9、比例尺大小与范围、表示内容详略关系a、当图幅大小相同时b、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10、比例尺的缩放①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原比例尺×n;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②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原比例尺缩小1/n ,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11、比例尺大小与地形坡度、风力大小的关系(1)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比例尺越小,坡度越缓;(2)若等压差和等压线疏密相同时: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中国区域地理复习提纲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纬度位置及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小部分在(热带) ,没有(寒带) 。
气候差异大,为发展( 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位于( 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 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丰富,有利(农业)生产;(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 海外各国友好往来) ;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 交往和合作) (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
●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
陆上邻国14个。
逆时针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
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2、我国的人口●人口总数:2000年(12.95 )亿。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小。
(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但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相对脆弱。
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当尖锐的条件下,开发西部,一定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能先开发后再治理。
)●人口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3、我国的民族●我国共有(56 )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汉)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汉族分布特点: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中部)和(东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西南)。
2024年七年级地理知识提纲七年级地理提纲人教版大全
2024年七年级地理知识提纲七年级地理提纲人教版大全七年级地理知识提纲七年级地理提纲人教版篇一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北半球,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
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靠印度洋、西临地中海和黑海。
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3南部有三大半岛,自东向西是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地形、地势特点:亚洲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约占全州面积的3/4。
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雄踞中部,向西有伊朗高原,向北有蒙古高原。
著名的大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的外围(要能在地图上填注以上地名) 平原多分布在大河的中下游及沿海。
亚洲地面起伏很大,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世界陆地最低处死海的湖面。
整个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和湖泊:亚洲的大河多发于中部的山地和高原,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龙江、黄河、长江河湄公河,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恒河、印度河等。
著名的湖泊有:里海,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河世界上最低的湖泊(要能在地图上填注以上河湖)5. 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原因:跨纬度广,海陆差异大,地形复杂)、季风气候显著(原因: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海洋交界处)、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原因:面积广阔,内陆远离海洋)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中部和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北部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极地气候、青藏高原和山地地区为高原山地气候(见p7图6.9要能填图)亚洲有47个国家和地区,按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
东亚指亚洲东部的中国、____、朝鲜、韩国和蒙古五个国家;七年级地理知识提纲七年级地理提纲人教版篇二1、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世界区域地理中考复习提纲(认识地区+5个国家)
日期:
班级:
姓名:
山脉。 。
领土 组成 地理 位置
自然 环境
人文 环境
三个组成部分: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夏威夷群岛
1.半球:北半球;西半球。 2.纬度:本土位于热带、北温带。阿拉斯加跨北寒带。本土中低纬地区。 3.海陆:本土位于北美洲中南部,东、西、南三面分别濒临大西洋、太 平洋和墨西哥湾。
1.地形类型:美国本土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 地形 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
3
必背知识点:世界地理 2:五大国家+认识地区
日期:
班级:
姓名:
(四)巴西
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回答问题。 (1)据图描述巴西人口分 布的特点。
(2)巴西北部人口稀疏的 主要原因是什么?
(3)巴西的城市化水平____,这可能带来 哪些城市化问题?
领土 组成 地理 位置
自然 环境
人文 环境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 854.7 万平方千米,差不多占 了南美洲大陆总面积的一半。世界第五。 1.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半球,小部分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2.纬度: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低纬地区。 3.海陆:位于南美洲东部和中部,东临大西洋。
2.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部低。 美国本土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东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 气候 润气候,西部沿海分布着狭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河流 密西西比河 资源 人口 3.07 亿,居世界第 3 位;沿海平原和东北部的五大湖附近 人口 人口密集,西部高原山地人口稀疏 首都:华盛顿。最大港口、人口最多:纽约。“硅谷”:旧金山。 城市 城市化水平高。 1.农业:高度机械化:飞机播种、集约化牧场;种植业与畜牧 业并重;商品化程度高;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程度高。 小麦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光热条件好;灌溉便利。 经济 乳畜带:气候冷湿,牧草丰富;人口城市密集;临近粮食产地。 2.工业:优势: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运输发达、科技力量雄厚 3.旅游业发达。 文化 移民国家,多种文化汇聚。
世界区域地理复习提纲
世界区域地理复习提纲一、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1.面积排位:2.观察主要分布的半球(南北半球、东西半球)3,观察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北纬30°、北纬40°等重要纬线穿过的大陆和大洲以及0°经线、180°经线、西经20°、东经160°、经80°、东经120°、西经120°、西经80°穿过的大陆和大洲,以及它们穿过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4.包围在每一个大洋周围的大洲的名称。
?(太平洋: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西洋: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南极洲;印度洋:非洲、亚洲、大洋州、南极洲;北冰洋:亚洲、欧洲、北美)5.大洲界线,跨大洲的国家(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埃及、美国、巴拿马等)A南美洲、北美洲自然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北美、拉丁美洲政治分界线:美国与墨西哥的国界;B、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C、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D、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大、地势最高的洲;欧洲是地势最低的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洲6.以南极半岛为起点,按地球自转方向依次分布的大洋7、世界主要的交通要道及其地位(包括运河、海峡)。
A、苏伊士运河:通航能力26万吨;巴拿马运河------通航能力为5-10万吨。
(注意二者各方面的比较:所属国家、地理位置、沟通海洋、不必绕道什么地方、缩短多少航程等)B、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麦哲伦海峡、非洲南端好望角、曼得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白令海峡。
8.重要的岛屿、半岛、群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南极半岛,印度尼西亚群岛、西印度群岛、马来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不列颠群岛、美拉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夏威夷群岛)冰岛、爱尔兰岛、马达加斯加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塔斯马尼亚岛、斯里兰卡岛、新西兰北岛、南岛。
世界区域地理复习提纲解析
世界地理概况第一节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一、大洲和大洋⑴七大洲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亚洲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欧洲1000 大洋洲900⑵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洋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1、世界的人口 (1)增长特点:速度加快,地区差异A 增长过快——生态方面: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社会方面: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
B 停止或负增长:劳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
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目标:途径: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有计划地生育。
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城市人口比重: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发达国家70%以上,发展中国家30%左右。
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地面积少等。
2、人种、民族、语言、宗教(1)人种:黄、白、黑[注意]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均属于黄种人。
(2)民族:世界近2000个,人数最多汉族。
大洋洲,南极洲。
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地图和地球第一讲让我们走进地理--地图一、地图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如符号、文字、颜色等),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
2、地图的类型地形图、行政图、交通图、旅游图、平面示意图、气候图、人口图、历史地图、卫星影像等等。
3.地图的作用:旅行、航海、军事、工程建设、学习等4、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方向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5、判断方向常用的三种方法指向标定法——在有方向标的地方地图上,指北的方向标指示北方(看箭头指的方向)。
一般定向法——一般的地图的方向就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判断。
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向南北方向,纬线指向东西方向。
(站在北极,四周都是南;站在南极,四周都是北。
)6、比例尺的计算①已知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求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②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图上距离=实地距离X比例尺③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7、比例尺的表示形式8、比例尺的大小大比例尺: 大于或等于1:100000小比例尺: 小于或等于1:1000000中间的称为中比例尺.9、比例尺大小与范围、表示内容详略关系a、当图幅大小相同时b、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10、比例尺的缩放①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原比例尺×n;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②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原比例尺缩小1/n ,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11、比例尺大小与地形坡度、风力大小的关系(1)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比例尺越小,坡度越缓;(2)若等压差和等压线疏密相同时: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3)若等高(压)线疏密、比例尺、图幅相同时:等高距(或等压线)越大,坡度越大(风力越大);等高距(等压差)越小,坡度越小(风力越小)。
二.等高线1.与等高线相关的几个概念(1)示坡线:在等高线图上如果画着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直线,叫示坡线,它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
(2)几条特殊的等高线与地貌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平原地形;5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和缓——丘陵地形;500米以上,等高线密集——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高原地形3、等高线地形图上有关问题的计算相对高度=绝对高度之差即H相=H甲-H乙②有关陡崖的高度计算陡崖顶部和底部绝对高度(海拔)的计算:假设重叠于某陡崖处的等高线中,最大值为y,最小值为x,等高距为h。
则:x-h<底部绝对高度(海拔)≤xy≤顶部绝对高度(海拔)<y+h陡崖处相对高度的计算:假设重叠于某陡崖处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h。
则:(n-1)²h≤相对高度<(n+1)²h③判断坡度大小:同幅图: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不同幅图: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第二讲认识地球—地球和经纬网一、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大小赤道半径: 6378 千米极半径: 6357 千米均半径: 6371 千米赤道周长: 4万千米地球的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旋转椭球体。
二、经线和纬线、经度与纬度特殊纬线0°: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0°:低中纬度分界线。
60°:高中纬度分界线;长度为赤道的一半。
90°:南北极点。
23°26′:回归线,热带和温带分界线,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
66°34′:极圈,温带和寒带分界线,有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特殊经线0°: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180°: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
20°W: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
160°E: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三、经纬网的意义(1)确定地理坐标确定与书写地理坐标( 纬度°N/S,经度°W/E )计算某地点关于地心的对称点的地理坐标(2)据经纬网判断方向—东西南北①位于同一纬线或经线上两点方位的确定A、位于同一纬线上两地判断东西方向⑴两比较地点同在东经⑵两比较地点同在西经⑶两比较地点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当经度差小于或大于180°时)B、位于同一经线上两地判断南北方向:根据纬度的分布规律②既不在同一经线上,又不在同一纬线上两点方位的确定(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及判断范围大小1.任何一条经线上,纬度间隔1°的弧长约是111 km。
2.赤道上,跨经度1°的弧长约是111 km;任一纬线(纬度为φ)上,跨经度1°的弧长约是(111×cosφ)km。
3.跨经(纬)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所表示的范围越小。
(4)两地间最近航线的问题①若两地间的经度差等于180°a、两地同在北半球或南半球b、两地位于不同半球②若两地间的经度差不等于180°a、若E位于F的东方从E到F的最短距离为先向西北,再向西南b、若G位于H的西方从G到H的最短距离为先向东北,再向东南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与公转一、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自西向东2、地球自转的具体分析地球的自转轴简称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①从不同的方向看地球自转a、从北极上空看:b、从南极上空看:②地球自转的周期:23小时56分4秒为一恒星日③地球自转速度:15度/小时3、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南、北极点无角速度,其余各地角速度都相等.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纬度60度的地方的线速度约是赤道的一半二、地球的公转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2、地球公转的具体分析1、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2、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1恒星年3、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角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平均每日向东推进约1°。
线速度: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平均约30㎞/S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地球的运动主要是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叠加运动。
地球是倾斜着身子绕日公转的。
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面。
地球公转的平面叫黄道面。
四、黄赤交角概念:黄道面和赤道面的交角。
由于地球自转倾斜的角度是不变的(一定时期内)所以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即黄赤交角也是不变的(一定时期内)。
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为23°26′。
五、太阳直射点的变化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自北纬23°26′向南移动,经过赤道(秋分时)到达南纬23°26′即南回归线。
从冬至日到第二年夏至日,太阳直射点自南纬23°26′向北移动,经过赤道(春分时)到达北纬23°26′即北回归线。
六、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概念: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期性的往返运动。
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1回归年。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使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的分配具有回归年变化。
七、昼夜交替由太阳直射点引入平行的太阳光线照射地球,半个地球被照射到半个地球照射不到分为昼半球、夜半球。
1、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八、地方时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产生原因: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时刻便产生了差异,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地方时的计算1)已知某一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公式: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小时/15°)=所求地方时(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为“+”,西侧为“—”)经度差:以0°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度差为“—”,不同侧为“+”已知某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公式:已知经度±15°/小时³两地地方时差数(小时)=某地经度九、时区和区时时区①基准(起点)--本初子午线②每个时区的范围及东十二区、西十二区的范围③标准经线:每一个时区的中央经线④由地球自转角速度15°/小时,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⑤东西十二区合二为一,为一个时区区时(标准时)定义:每一个时区,以每一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十、有关时区和区时的计算①每一个时区中央经线(标准经线)确定的方法标准经线的经度= 时区数³150(东时区为东经,西时区为西经)②每一个时区的范围确定的方法(中央经线的经度数-7.50 ,中央经线的经度数+7.50)③已知某地的经度,求所属时区:时区数=经度÷150=商+余数(若余数<7.5°,则商数即为所求时区数;若余数>7.5°,则所求时区数为商数再加1;若余数等于7.5,则该点在时区界限上)④时区差的计算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时区差=二者相减;两地一在东时区,另一在西时区,时区差=二者相加。
(应以中时区为基准,如以东西12区为基准,时区差=24-二者之和)⑤求区时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³1小时(东加西减)十一、时区与区时的关系①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
②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③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
④东、西十二区的区时钟表时间相同,但东十二区的日期比西十二区早一天。
十二、日界线1、概念:国际规定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作“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2、特点:A、两侧日期要变更B、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度经线重合C、实际应用中,日界线还有一条,即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3、日界线大致与180度经线一致。
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应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应加一天4、自然日界线(0时经线)0点所在的经线为自然日界线,向东越过该经线,日期加一天,为新的一天;向西越过该经线,日期减一天,为旧的一天。
0时经线的特点①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个小时;②当0时经线落在东经度时,S新<S旧③当0时经线落在西经度时,S新>S旧④当0时经线落在0°经度时,S新=S旧⑤当0时经线落在180°经度时,全球同一天十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