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鲁教版地理必修一第4单元 单元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高中地理 4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单元活动 鲁教版必修1
【民生新闻】
2009年,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测本国 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 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数据指定生产布 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 策略,由此获利数亿美元。
美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资料 和数据,依靠的是遥感技术。
【学习目标】 1.了解遥感技术的概念、 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道路呈色调深暗、较为清晰的线状影像。清澈而较 深的水体呈深蓝色或蓝黑色,较浅的水体多呈浅蓝 色,含泥沙的水体颜色更浅,含沙量很高的水体则 呈乳白色,有水生植物的水体多含红色斑点。植被 多呈红色:处在生长期的植被呈粉红色,成熟期的 呈鲜红色,阔叶林比针叶林色彩更鲜红,灌丛颜色 较浅,水稻呈暗红色。
(2)航空像片和卫星影像的解译
难的小小以池村分塘庄辨、与 道河 路流 相相 连连 的的 是是 小小 村池庄塘,与
原则:先易后难,明确时空,结合实际,综合分析
1.影响传感器的因素与分析
2.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
应用 领域
矿产 资源
生物 资源
具体内容
蕴藏矿产的地方有 许多是地质断裂或 环形构造带,较容 易借助遥感技术“ 发现”矿产 通过遥感图像解析 或图像处理技术, 提取植物的分布、 类型、结构、健康 状况、产量等数据
航空像片与卫星影像都可以通过目视判读来解译, 方法是使用不同地物的判读标志,确定影像对应的 地物。一般地物,如水体、城市、道路、农业用地、 林地等的判读标志主要是影像的形状和色调特征, 如表所示。
类 型
形状特征
色调特征
常为界线明显、自然弯 河水比较混浊或者
河 曲、宽窄不一的带状, 水较浅,则色调浅,
流 上面常有堤坝、桥梁等 河水清澈或水较深,
2018秋高中地理第4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同步课件鲁教版必修1
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草场资 可对农作物 源、野生动物资源等 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 虫害、森林火灾等 进行估产 有助于防 灾、减灾
灾害监测
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环境污染、海洋 环境监测 生态、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植被变 化、海上冰山漂流等 工程建设及 大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核电站、路 规划 其他 网、城市规划等 军事侦察、海上交通、海洋渔业等
)
(2)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①划分植物类型 ②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③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④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③④
(3)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也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 利用遥感的工作有( ①判断水体污染 生产总值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②④ ) ②判断人口分布 ③分析城市大气污染 ④估算工业
(2)遥感技术只能提供局部地区的信息,不能提供全球的信息。( (3)遥感影像上的地物的颜色不是地物的真正颜色。( )
(4)在假彩色卫星影像上,湖泊、城市为点状,道路、河流多是线状,村庄 为不规则的面状或星状。( )
【提示】
(1)×
遥感是建立在不同物体具有不同电磁波特性基础之上
的,并且是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形式进行记录的,而望远镜并不具有这些特 征。 (2)× 遥感技术作为地理学研究的现代化手段之一,不仅能提供局部地区 的信息,而且能获得全球的信息。 (3)√ 在遥感影像图上,水文要素(如湖泊、河流等)为深蓝色或者蓝黑色, 人工建筑(如城市、村庄、道路等)呈现灰白色或者浅蓝色,植被呈现红色,这 种彩色称为假彩色。 (4)× 在假彩色卫星影像上,湖泊、城市为面状,道路、河流多是线状, 村庄为不规则的点状或星状。
鲁教版必修一自然地理第四单元《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1.培养学生对地理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自然地理的积极性。
2.使学生认识到遥感技术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观念,使他们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4.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神奇的技术是什么吗?它们是如何帮助我们人类解决实际问题的呢?”引导学生思考。
(3)教师简要介绍遥感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揭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传感器类型及其应用。
过程:
(1)教师详细讲解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电磁波谱、传感器、遥感平台等,让学生掌握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
1.学生对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了解有限,需要教师进行系统性的讲解和引导。
2.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像解译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3.学生在团队合作和探究性学习方面存在差异,教师需关注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发挥潜能的机会。
4.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参差不齐,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选择一个遥感技术应用案例,分析其在实际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要求不少于500字,要求条理清晰,观点明确。
2.利用网络资源或相关书籍,了解遥感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小论文,要求观点鲜明,论述充分。
地理鲁教版必修课件第四单元单元活动
边界圆滑
边界棱角明显
城市为面状,道
湖泊为面状,河流多 路多呈线状,村
呈线状
庄为不规则的点
状或星状
河流的宽度从上游到 道路的宽度往往
下游逐渐变宽且弯曲 不发生变化而且
多变
相对比较顺直
第二十五页,共38页。
解译原则
间 接
线状地 物
解 难以
译 分辨
标 的小村
志 庄、
小池塘
目标地物
自然要素
人文要素
与湖泊相连的线状地物多为河
流、河渠;与村庄相连的线状
地物则多为道路
与河流相连的是小池塘,与道 路相连的是小村庄
第二十六页,共38页。
方法突破 遥感图像的基本判读方法 一看颜色,二看形态,三看与周边地物的关 系,抓住地物的影像特征来加以识别(shíbié) 。例如, 在标准假彩色合成图像上,水体、植被和人 工建筑的颜色分别表现为深蓝色(或蓝黑色)、 红色、灰白色(或浅蓝色)。
第二十三页,共38页。
遥感影像的判读
根据(gēnjù)解译标志判断地物特征,具体如 下表所 示:
第二十四页,共38页。
解译原则
色调色彩
直
接 边界轮廓
解
译 标
形状
志
图型
目标地物
自然要素
人文要素
水文要素为深蓝色或 者蓝黑色,如河流、 湖泊等;植被为红色
人工建筑为灰白 色或者浅蓝色, 如城市、村庄、 道路等
3.间接解译标志指能够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
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的各种特征,借助它可以
推断其他的相关地物。
第十二页,共38页。
要点串讲•知能突破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1.遥感的主要环节 遥感是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 技术装备,对遥远(yáoyuǎn)的地表物体进行远 距离的感 知。其主要环节如图所示:
精选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学案鲁教版必修1
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一、什么是遥感技术1.概念是在距离地球一定距离的飞机、飞船、卫星上,使用光学仪器和电子仪器,接收地面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形式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最后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用于资源评估、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及其他地物变化的分析等。
2.性质是地理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
3.原理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征不同。
4.环节信息获取→传输→接收与处理→分析和应用5.特点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
二、遥感技术的应用1.应用领域资源普查、灾害监测、环境监测、工程建设及规划、军事侦察、海上交通、海洋渔业等。
2.作用推动经济建设、环境改善和国防建设。
3.发展趋势实用化、商业化和国际化。
三、学看遥感影像1.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在遥感影像上,不同地物有不同的影像特征,这是判读识别各种地物的依据,又叫判读标志。
2.影像解译标志的分类知识点一| 遥感技术的工作特点———————情景导入先思考———————材料一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地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材料二遥感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1)遥感卫星的关键装置是什么?该装备的作用是什么?提示:传感器。
接收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把信息传送到地面接收站。
(2)根据上图,试描述遥感的工作环节。
提示: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接收与处理→信息解译与分析→遥感应用。
(3)与传统方法相比,遥感技术有哪些优点?提示: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得的信息量大、用途广泛;提高精度、质量,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效率。
———————核心要点掌握好———————遥感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等特点,因此遥感的优势明显,用途十分广泛。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单元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优质课件(共35张PPT)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教材活动点拨
三、学看遥感影像 1.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在遥感影像上,不同地物有不同的
影像特征,这是判读识别各种地物的依据,又叫判读标志。 2.影像解译标志的分类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教材活动点拨
【题组训练】 下图为松林、草地、红砂岩和泥浆四种地物的 反射波谱曲线。读图,完成(1)~(2)题。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教材活动点拨
(1)红砂岩具有高反射率的波段是
A.红外线
B.X光
C.可见光
D.紫外线
(2)利用上图能直接完成的遥感工作是
A.判断水域状况
B.制定绿化方案
C.估算地物面积
D.判断土地类型
() ()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教材活动点拨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横轴是波长,纵轴是反射率。根据 红砂岩反射率高的点对应的波长数值,在图中可以对应属于可 见光部分。第(2)题,遥感相当于视力的延长,是遥远的感知, 只能根据反射的波长区分地物的类型,不能分析范围、性质等 变化。上图中没有水域的波长,不能判断水域状况,A错。制定 方案,估算面积需要用GIS技术,B、C错。可以根据波长判断 土地类型,D对。 答案 (1)C (2)D
测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 变化、海上冰山漂流等
工程建 大型水利工程、港口工 设及规 程、核电站、路网、城市
划 规划等
其他
军事侦察、海上交通、海 洋渔业等
特征意义
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 化,使环境得到保护和 改善
地理1.4《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单元活动精品教案(鲁教版必修一)
山东省临清市高中地理教案:第四单元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一、教材分析《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是鲁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单元活动的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包括:遥感的概念、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影像的初步判读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知识要求:了解遥感技术的特点,工作原理流程及其应用领域。
技能要求:能够运用遥感影像中的直接和间接解译标志对遥感影像进行简单的解译。
情感要求:关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在地理科学中的应用,思考和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的热爱地理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遥感工作原理难点:遥感影像的判读四、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高一学生所学内容,尚未分科的平行班内不少是学理的好手,所以并不担心学生物理知识的不足。
对于气氛不太活跃的班级一定要让学生活动起来,投入到角色中去,才能很好的理解遥感的原理。
五、教学方法1.问题探究教学法:设置若干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合作得出答案。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总结检测→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初步掌握遥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应用领域和应用前景。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并把学生科学分成若干小组。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学生预习的落实情况,并了解和归纳学生的疑惑,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和更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地关系的一些相关知识,知道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资源与环境。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了,可是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水质恶化、大气污染、旱涝频发、洪水泛滥、气候变暖……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们只有合理的利用自然,把一些尖端的科技运用到对自然有利的方面,这样才能够使得人类能够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课件第四单元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材料二 下图为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绘制的山西省太原市 以南地区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第十七页,共31页。
(1)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植被分布进行调查,主要是利用了 不同植被的不同________,并由此区分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遥感技术对农作物分布进行调查的突出优点是什么? (3)图中自然植被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规律,该 分布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地区分布有立体农业,试分析发展这一农业模式的好处。
第六页,共31页。
二、选择题 6.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依据( ) A.气球、飞机、卫星、飞船等运载工具能够飞达地球的高空, 遥望地球 B.运载工具携带的传感器能将地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 接收、记录、传送下来 C.遥感信息可以方便地用综合分析、定量分析及描述的方法 处理 D.所有物体都反射和辐射电磁波,且因物体的种类、性质、 环境条件不同,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不同 答案:D
包括遥感影像上的 _色__调___、色彩、大小、 形状、阴影、纹理、
图型等
间接解 译标志
能够_间__接___反映和表现目 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的
各种特征
借助它可以推断其他 的相关地物
第五页,共31页。
一、判断题 1.RS 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的优点,GIS 在城市管理 的运用中最有成效。( √ ) 2.如果将 RS 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预测、判断引起火灾的 原因。( × ) 3.用遥感进行野生动物监测时,可以对某个动物跟踪定位。 (× ) 4.汛期时要对水灾地区进行宏观监控,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 术是 GPS。( × ) 5.各种地物的影像特征是判读识别各种地物的依据。( √ )
鲁教版地理必修1:第4单元 单元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学业分层测评23
学业分层测评(二十三)(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导学号:63380161】①监测耕地变化②调查作物分布③估测粮食产量④跟踪产品流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遥感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农作物长势检测及估产等;跟踪产品流向需要用到GPS。
【答案】 A2.由于遥感技术的发展,地理学者可以利用高空的地球资源科技卫星来探索地上多种地理现象。
下列哪种地理现象不可以利用卫星影像来进行分析() A.崇明岛近十年内面积扩大情况B.大亚湾核电站热水排放范围C.汶川震后堰塞湖的发展变化D.甲型H7N9流感疫情严重区域【解析】卫星影像主要是运用遥感技术,资源科技卫星可以通过接收电磁波获得遥感图片,拍摄出崇明岛近十年内面积扩大情况,大亚湾核电站热水排放范围以及汶川震后堰塞湖的发展变化,A、B、C可以。
但是甲型H7N9流感不是资源,所以不能拍摄疫情严重区域的影像,D不可以,故选D。
【答案】 D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助于防灾减灾。
据此回答3~4题。
3.遥感技术用于防灾减灾的具体监测内容包括()①旱情②水灾③滑坡④农林病虫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4.根据上述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①区分阔叶林与针叶林②监测植物病害情况③区分落叶树与常绿树④监测草场退化情况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解析】第3题,遥感技术主要利用不同地物有不同的电磁波来对地物进行监测,因而旱情、水灾、滑坡、农林病虫害均可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
第4题,不同植被类型的电磁波特性不同,因而遥感可区分植被类型。
不同健康状况植物,电磁波特性也不同,因而遥感可监测植物病害情况,草场退化情况。
【答案】 3.C 4.B右图是某同学根据某地区假彩色卫星影像,用透明纸描绘的该地区的道路、河流草图。
读图,回答5~6题。
四单元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上图(1991年)为洪水期间拍摄的
理由:A、上面的影像图左上角的表示河湖的深蓝色部分面积较下图大;
B、上图中河流的宽度较下图要宽;
C、下图中湖泊中的小岛在上图中看不到,说明被洪水淹没了。
教后反思
四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遥感(RS)的概念、基本工作过程及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认识遥感在现代社会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运用遥感影像中的直接和间接解译标志对遥感影像进行简单解译的方法。
情感态度
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在地理科学中的应用,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过程
褐色--过火区
浅蓝色--明火区
浅黄色--无火区)
3、遥感影像解译标志是否固定不变?
(由于不同地区地物的差异、合成影像波段的差异,以及地物特征的季节差异,因此不同地区、不同波段。不同季节的影像解译标志是不同的。)
【课堂练习】
1、在卫星遥感系统中,接收、记录目标地物电磁波特性的关键仪器设备是()
A、传感器B、人造地球卫星
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环境污染、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海上冰山漂流等
工程建设及规划
大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核电站、路网、城市规划等
其他
军事侦察、海上交通、海洋渔业等
总结归纳:遥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三、学看遥感影像
1、什么是遥感影像解译标志?
(在遥感影像上,不同地物有不同的影像特征,是判读识别各种地物的依据,这些依据就叫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又叫判读标志。)
(通过70余幅反映林火发展情况的卫星影像图,为制定灭火计划、作出灭火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2018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课件鲁教版必修12018102025
总费用必须是运输费用甽库存保管费用。 锹籁饗迳琐筆襖鸥娅薔。 5.4 顺丰速运冷链物流技术应用 冷链物流是在食品加工技术和制冷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涉及到食品安全、 具有
较高科技含量的一项低温系统工程。 由于冷藏食品在物流过程中因时间与温度、 湿度因素而 引起的品质降低具有累积关系, 对不同产品品种和不同品质均要求有相应的产品控制与储存 时间的技术经济指标。 明确肉类、冷饮、蔬菜等各大类具体产品的温度和湿度指标及储存期 限。此外,在管理上也应制定统一的作业标准,如:装卸速度、作业流程、检验验货制度以 及运输、仓储、配送、销售各环节低温对接要求。这样一来,可以形成一个企业标准,还有 可能影响到整个行业,形成一个行业标准。 構氽頑黉碩饨荠龈话骛。
高一地理鲁教同步练习 必修1 第4单元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单元活动 含答案
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基础过关]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内容说明航天遥感的什么特点() A.探测范围广B.时效快,精度高C.连续性强D.准确定位2.就航天遥感而言,其探测的范围越大,则() A.获得资料的速度越慢B.获得资料的周期越长C.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D.对地物的分辨率越高3.人们通过对遥感信息进行判读,利用的是() A.地物的外形轮廓特点B.地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特点C.地物分布的位置特点D.地物本身的质量和密度特点4.对长江流域洪灾进行监测的理想技术手段是() A.应用遥感技术B.人工监测C.水上快艇监测D.航空目测21世纪,遥感科技不仅将为社会信息化提供高分辨率的信息资源,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与交往方式,而且有助于人类重新审视“地球家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与灾害的认识。
据此完成5~6题。
5.遥感技术可为开发、保护海洋提供支持,下列内容适合运用遥感技术的是()①海上冰山漂流监测②海上石油污染监测③近海赤潮灾害监测④海岸港口工程规划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6.从卫星云图上,能清晰地看到台风的中心位置及其移动方向。
卫星云图的获取来自() A.RS技术B.GIS技术C.GPS技术D.观测资料7.遥感技术在环境灾害监测中起到重要作用。
遥感技术用于防灾减灾的具体监测内容包括()①旱情②水灾③滑坡④地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8.读“遥感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图中,可以看出,此遥感所利用的运载工具是________,这种运载工具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感知和识别,这种方式的遥感技术,对地面物体的分辨率是较____(高、低)的。
(2)在甲图中,航空摄影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感知,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评课稿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评课稿一、教材概述《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是一本地理教材,分为若干个单元。
其中,《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是该教材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掌握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了解遥感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能分析其优缺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和理解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遥感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1.学生对遥感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养;2.学生对遥感技术应用中的优缺点的分析和评价。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或实际案例,激发学生对遥感技术的兴趣;–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遥感技术能够获取地理信息。
2.学习活动:–介绍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讲解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电磁波辐射、传感器和图像获取;–结合案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遥感技术的应用。
3.小结:–总结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引导他们思考和解决。
第二节:遥感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导入:–引入问题或实际案例,让学生思考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有哪些;–让学生展示和讨论自己对遥感技术应用的认识和见解。
2.学习活动:–讲解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介绍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和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探讨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探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3.拓展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案例和材料,让他们深入了解并分析遥感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撰写对于遥感技术应用的评价报告。
第三节:遥感技术应用的优缺点分析1.导入:–引入问题或实际案例,让学生思考遥感技术应用中的优缺点;–让学生展示和讨论自己对遥感技术应用的评价和看法。
鲁教版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主要有哪些?
单元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1、掌握遥感的概念和特点。 2、遥感信息判读的基本原理。 3、会进行简单的遥感图片判读。
学习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P95-P96第一、二部分, 注意以下几个问宽 道路的宽度往往不发生变化而且相对比
且弯曲多变
较顺直
练习
1 .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C )
A .不同地物的海拔高度不同 B .不同地物的表面温度不同 C .不同地物的电磁波特性不同 D .不同地物的化学特征不同
2 .运用遥感技术监测森林火灾与
人工监测相比.优点有( D )
学习指导(二)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P97第三部分, 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且标注在教材上。
1、遥感影像解译标志概念、分类? 2、直接解译标志概念?它主要包括? 3、结合图4-4-3,认识主要地物的直接解译
标志? 4、间接解译标志的概念?结合图4-4-3,学
会运用间接解译标志。
3分钟后检测,看谁的学习效率高!
小结 遥感图像解读的基本知识
解译标 志
自然要素
人文要素
色调色 水文为深蓝色或蓝黑色;植物为红 人工建筑为灰白色或浅兰色,如城市、
彩
色
村庄道路等
边界轮 边界圆滑多为自然事物 廓
边界棱角明显的往往是人工建筑、工程
形状
城市为面状、村庄为不规则的点状 湖泊为面状、道路河流多为线状 或星状
1、地理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主要是哪些? 2、遥感技术的应用原理是什么? 3、遥感技术的概念是? 4、遥感主要包括哪几个环节? 5、遥感的特点有哪些? 6、目前遥感技术主要应用领域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1.了解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掌握其特点。
(重点)
2.举例说明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重难点)
教材整理1什么是遥感
阅读教材P95~P96前两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遥感技术就是在距离地球一定距离的飞机、飞船、卫星上,使用光学仪器和电子仪器,接收地面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形式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最后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
2.原理: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不同。
3.环节:信息获取→传输→接收与处理→分析和应用
4.特点: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
教材整理2遥感技术的应用
阅读教材P96最后一自然段和表4-4-1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应用领域:资源普查、灾害监测、环境监测、工程建设及规划、军事侦察、海上交通、海洋渔业等。
2.作用:推动经济建设、环境改善和国防建设。
3发展趋势:实用化、商业化和国际化。
教材整理3学看遥感影像
阅读教材P97~P98全部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在遥感影像上,不同地物有不同的影像特征,这是判读识别各种地物的依据,又叫判读标志。
2.解译标志的分类
正误判断:
(1)望远镜是一种遥感技术。
(
)
(2)遥感技术只能提供局部地区的信息,不能提供全球的信息。
( ) (3)遥感影像上的地物的颜色不是地物的真正颜色。
( )
(4)在假彩色卫星影像上,湖泊、城市为点状,道路、河流多是线状,村庄为不规则的面状或星状。
( )
【提示】
(1)× 遥感是建立在不同物体具有不同电磁波特性基础之上的,并且是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形式进行记录的,而望远镜并不具有这些特征。
(2)× 遥感技术作为地理学研究的现代化手段之一,不仅能提供局部地区的信息,而且能获得全球的信息。
(3)√ 在遥感影像图上,水文要素(如湖泊、河流等)为深蓝色或者蓝黑色,人工建筑(如城市、村庄、道路等)呈现灰白色或者浅蓝色,植被呈现红色,这种彩色称为假彩色。
(4)× 在假彩色卫星影像上,湖泊、城市为面状,道路、河流多是线状,村庄为不规则的点状或星状。
[合作探讨]
2016年5月15日10时43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三十号发射升空。
遥感卫星三十号将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
在抗击汶川大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中,遥感系列卫星通过实时对地成像观测,为地面指挥、抗灾救助、灾情核实、恢复重建等提供了海量支持信息。
探讨1:遥感技术为什么能在灾害救助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提示】由于遥感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的特点,所以应用领域十分广阔。
探讨2:遥感技术要借助飞机、飞船、卫星等运载工具,试分析运载工具的运行高度会对遥感结果产生哪些影响?
【提示】传感器运载工具的飞行高度对遥感探测的范围、速度、周期、分辨率等影响很大。
一般来说,运载工具飞得越高,探测的范围越大,获得资料的速度越快,周期越短,但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
探讨3:如何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环境监测?
【提示】根据地物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反射率,可以利用遥感判断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核心点击]
1.遥感技术的工作特点
遥感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等特点,因此遥感的优势明显,用途十分广泛。
2.遥感技术的应用
回答(1)~(3)题。
植物的反射波率
(1)上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①红外线②X光③可见光④紫外线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2)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①划分植物类型②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③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④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3)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也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的工作有()
【导学号:63380159】
①判断水体污染②判断人口分布③分析城市大气污染④估算工业生产总值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第(1)题,从图中重度病害和健康植物反射率曲线可以看出,符合题意的波段主要集中于可见光和红外线范围。
第(2)题,遥感技术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因为图中很明显地反映出不同生长状况的植物反射率不同,由生长状况可推断粮食作物产量。
第(3)题,不同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有不同的反射率,污染水体和未污染水体反射率不同,城市大气污染严重和较轻反射率也不同,据此,能用遥感技术来判断水体污染和城市大气污染程度。
【答案】(1)B(2)D(3)B
[课堂·小结]
对点训练1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下图为松林、草地、红砂岩和泥浆四种地物的反射波谱曲线。
读图,完成1~2题。
1.红砂岩具有高反射率的波段是()
【导学号:63380160】A.红外线B.X光
C.可见光D.紫外线
2.利用上图能直接完成的遥感工作是()
A.判断水域状况B.制定绿化方案
C.估算地物面积D.判断土地类型
【解析】第1题,读图,横轴是波长,纵轴是反射率。
根据红砂岩反射率
高的点对应的波长数值,在图中可以对应属于可见光部分,C对。
第2题,遥感相当于视力的延长,是遥远的感知,只能根据反射的波长,区分地物的类型,不能分析范围、性质等变化。
上图中没有水域的波长,不能判断水域状况,A错。
制定方案,估算面积需要用GIS技术,B、C错。
可以根据波长判断土地类型,D对。
【答案】 1.C 2.D
对点训练2遥感影像的解译
图甲、图乙是美国宇航局公布的密西西比河流域某地区的卫星照片。
读图,回答3~4题。
甲乙
3.对比两张卫星照片,能直接得出的判断是该区域()
A.2010年春季干旱严重
B.2010年以来河道持续变宽
C.2011年春季湖泊增多
D.2011年春季大片土地被淹
4.与图甲相比,图乙所示时期该区域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连降暴雨B.农田漫灌
C.高压控制D.海水倒灌
【解析】对比两图可以看出,2011年的水域面积比2010年明显扩大,大片土地被淹,导致河水大增的主要原因最可能的是连降暴雨。
【答案】 3.D 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