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史铁生作品专题阅读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史铁生作品品读与文本阅读题
名家名篇阅读与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常见题型解题策略专题三史铁生作品品读与常见题型解题策略➢常见题型(1)分析文章线索及线索的作用;(2)题目的含义;(3)动作描写、神态描写;(4)人物情感变化的体会与总结。
➢文章赏读导语:在上一期中,我们品读了林清玄先生的散文,林清玄先生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生命的追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棵香椿树寄托着林清玄先生对父亲的无限思念。
作家史铁生的母亲也给他留下了一棵树——合欢树。
史铁生与他的母亲、与合欢树又有怎样的不解之缘呢,我们今天就来品读《合欢树》。
合欢树史铁生10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
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比我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
“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
我那时可能还不到10岁呢。
”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以十年为一个分界线,描述了母子相伴的生活细节。
10岁时候的“我”是一个聪明而调皮的小男孩,作文写得好却没有得到母亲的表扬,而是听她开始回忆自己的光辉往事。
语言看似平淡读来却那么可爱。
】20岁时,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
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
医院已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法治。
母亲的全部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
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是洗、敷、熏、灸。
“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
“再试一回,不试试怎么知道会没用?”她每说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
【明知无力回天却还不愿放弃的只有母亲,当作者自己都已经不抱希望了,母亲还奔走在求医问药的路上,为此白了头。
第7讲 史铁生主题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讲练(部编版)
第7讲史铁生主题阅读教学内容同学你好,我们已经学习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那你对史铁生有了解吗?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
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2018年1月《史铁生全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全集共350万字,按体裁分为各类小说、散文随笔、剧本诗歌、书信、访谈等12卷。
瘫痪原因是小疾衍成大患,在延安插队的时候,因脊髓受损伤而引起腰腿疼痛。
如果史铁生当时马上申请“病退”回北京,事情就不会发展到更为严重的地步。
因为回京后可以得到治疗,使病情好转,也可避免繁重的体力劳动对身体造成进一步损害。
善良的陕北老乡心疼史铁生,照顾他,让他干较轻的活——喂牛和放牛。
在一次山野放牛时,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引起史铁生持续高烧,结果就卧床不起,稍稍缓解后也难以正常行走。
如果史铁生在发病时能得到救治,起码及时退烧,或许不一定使病情发展到不可扭转的地步。
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1971年,9月史铁生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
开始住院,后来病情日益严重就瘫痪了。
人物评价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一座文学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一种千万人心痛的温暖,让人们在瞬息中触摸永恒,在微粒中进入广远,在艰难和痛苦中却打心眼里宽厚地微笑——韩少功评[史铁生完成了许多身体正常的人都做不到的事,他对于人的命运和现实生活的冲突,没有停留在表面进行思考,而是去拷问存在的意义。
——邓晓芒评史铁生绝对是新时期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他不是通过作品传达思想,而是引导读者自己探索生命的意义——王又平评[史铁生当然是优秀的。
初中语文 名家名篇现代文阅读之旅——史铁生专题阅读训练(无解析)
1.文章以奶奶的星星为题,有何深刻含义?
2.本文深情讲述了我与奶奶之间的一些事情,请按照顺序概括有哪些事情。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嘛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
⑤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或者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三)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这游历当然是有风险,但去大河上漂流就安全吗?不同的是,漂流可以事先做些准备,生病通常猝不及防;漂流是自觉的勇猛,生病是被迫的抵抗;漂流,成败都有一份光荣,生病却始终不便夸耀。不过,但凡游历总有酬报:异地他乡增长见识,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激流险阻锤炼意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我与地坛》读后感600字(精品10篇)
《我与地坛》读后感600字(精品10篇)《我与地坛》读后感600字篇1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奥斯特洛夫斯基《我与地坛》中作者史铁生写了他在双腿残废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从此以后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我与地坛》一文中作者还写了在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与事,如:作者的母亲,她知道作者内心的苦闷,要自己一个人去了那荒芜的地坛。
作为母亲,怎能不担心儿子,但只能待在房间干等,儿子的安全才是她最担心的。
从我的朋友长跑家的经历看出了他是一个很衰的人,但是他追求上进、坚持不懈。
一次比一次跑的快,但是目标在一次次地提升。
为了自己的理想一直不断努力着。
还有一对夫妇,热爱歌唱的小伙子,一个真正的饮者老人,一个小姑娘等等。
每一个人都能悟出一个有关人生的故事。
其实作者史铁生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二十出头时,意气风发,正是大展才华,挥洒青春的年纪,就这样瘫了,出行不方便那到是次要,而在内心的愤慨与寂寥是常人无法体会的,但是他没有自暴自弃因为他遇到了地坛,地坛中的景象转化为内心的震撼,遍地的萧条,让作者孤独的内心找到了心灵的愈合,于是他爱上了这里,这里的一切仿佛是专门为他设计的,没有人来打搅,可以让他尽情地写作,尽情地思考人生的哲理,感悟人生。
现在我们正值青春年华,意气风发,正是大展才华的时候。
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的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所以在我们奋斗的过程中一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我们要向史铁生那样不畏困难,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创造一个“地坛”,让自己的内心拥有一片使人清醒的,让人宁静的“地坛”。
《我与地坛》读后感600字篇2暑假里,读大学的表哥借给我一本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让我度过了一个充满了感动的暑假。
史铁生是一位坚强的残疾作家,然而在他背后有位更伟大的母亲却很少有人知道。
专题10 拓展讲义:名家作品阅读之史铁生-2024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
专题10 名家作品阅读之史铁生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相关的文学常识;2、了解作家的写作风格及作品主题;3、能够鉴赏该作家的作品。
知识梳理一、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
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2018年1月《史铁生全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全集共350万字,按体裁分为各类小说、散文随笔、剧本诗歌、书信、访谈等12卷。
10月18日根据史铁生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改编的话剧《酗酒者莫非》在北京上演,该剧由波兰戏剧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执导。
2019年9月23日,史铁生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二、人物经历1951年1月4日,生于北京。
从小跟奶奶生活。
1964年,毕业于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9年,上山下乡运动展开,自愿到陕北延安农村插队。
1969年,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6月回村,生产队关照让其担任饲养员,放牛喂牛。
1971年,9月史铁生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
1972年,1月5日住北京友谊医院,一年有半,治疗结束之时即轮椅生涯开始之日。
1974年,到某街道工厂做工。
1981年,因患肾病回家疗养。
后从事写作。
1998年,被确诊为尿毒症,需隔日透析以维持生命,其经费主要由中国作家协会和北京市政府负担。
三、个人生活史铁生父亲是史耀琛,在东北地区工作,母亲在北京林业大学工作。
两人育有史铁生和史岚。
史铁生妻子是陈希米,1961年出生,1982年西北大学数学系毕业,1989年与史铁生结婚。
找寻生命意义的史铁生
找寻生命意义的史铁生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看。
《我与地坛》上帝截断了他的双腿,他却让自己的灵魂矗立在天地间。
史铁生,用一个生命的奇迹,诠释了存在的意义。
我过去了解史铁生,只知道他是个残疾人,还是个作家。
正如《忘了与别忘了》所说,也许正是因为他既是个残疾人又是个作家,才这么有名气。
但他不仅仅是个残疾人,也不仅仅是个作家,他是人间的一股清泉,他的作品用朴实的生活镜头,赞颂生命的美好。
我曾以为,在二十岁的年华便陷在轮椅中,会在他心中深深打下消沉的烙印,然而事实恰好相反,史铁生的每一张照片上,都洋溢着由衷的笑容。
现在我明白,生命并不都是完美的,人人都有残疾,只不过史铁生是双腿残疾,而更多的人是灵魂残疾。
这样来看,史铁生当然是幸运的。
写作为他插上了翅膀,带他挣脱轮椅的桎梏,遨游多彩的人间。
史铁生的作品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尖锐的批判,没有对名利的追求,也没有抱怨的哀叹,而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观察平凡的生活,用平静如水的语言找寻生活的快乐。
譬如说《黄土地情歌》中,插队姑娘小伙们不顾舆论的压力,黄土高坡上嘹亮的歌声传达着纯洁的爱情;譬如说,《相逢何必曾相识》与《归去来》中的立哲和北玲,从陕北窑洞到大洋彼岸,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自己的幸福;再譬如说《我与地坛》中散步的老夫妻,热爱唱歌的小伙子,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还有被命运捉弄仍然坚持不懈的跑者史铁生的作品追求的是人人生而平等的生活,是简单而悠然的生活。
但史铁生不总是平静的,他也是个充满激情的汉子。
他热爱田径和足球,他能把各个田径项目的世界纪录背得滚瓜烂熟,也曾为了刘易斯的失利而闷闷不乐。
难以想象,一个一步路都走不了的人,不仅不为自己的不幸而唉声叹气,反而为运动员们摇旗呐喊,这需要多大的乐观精神和顽强毅力啊!前文我说道史铁生诠释了生命的意义,那么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是过程。
人的一生之于大千世界,不过沧海一粟,我们的一切成果,终究在时间的波涛中化为灰烬,但我们仍然可以享受生命的过程与家人度过愉快的节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看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学会一门新的技巧这些都是在享受生命的过程。
中国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史铁生作品阅读《老海棠树》
中国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史铁生作品阅读《老海棠树》【人文印象】在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种职业,什么样的工作都会有人干。
即使干再苦再累的工作,恐怕也没有人想从事生病这个职业的。
但是,在我们生活中,就有一个这样的人。
有人问他从事什么工作,他自嘲道,生病,业余时间写点东西。
他就是被誉为“中国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著名作家史铁生。
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几乎是以生病为生活内容的一个人,却写出了许多名扬中外的文学作品,他用文字,照亮了世人的心灵,给人以一种绵绵不绝的温暖和力量。
他的文学作品还是美国著名田径运动员,被称为“飞毛腿”的刘易斯最喜爱阅读的作品。
刘易斯说,作为一名田径运动员,自己是靠双腿跑出人生,但是,他却从阅读中国作家史铁生的文字中,感受到了一种蕴藏在心里的信念和力量。
可以说,是史铁生的文字,使他跑得更快更强更完美。
在他心里,史铁生就是一个跑得最快的人。
他只能紧紧地跟在史铁生的身后拼命追赶,却永远无法超越。
(选自《与轮椅为伴的铁打生命》)【美文链接】老海棠树文/史铁生如果能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我想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
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
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
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
“饭也在上头吃吗?”她又问。
对,在上头吃。
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
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她必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
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
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
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嘛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含解析)
小说专题训练-------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打不败的英雄[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他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活着还有什么用呢?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生活得有价值呢?……就这样成为战斗队伍的累赘吗?他的手摸到了口袋里光滑的勃朗宁手枪,手指习惯地抓住了枪柄。
他慢慢掏出手枪。
枪口轻蔑地直视着他的眼睛。
他把手枪放到膝上,恶狠狠地骂了起来:“这算什么英雄,纯粹是冒牌货!这样摆脱困境,是最怯懦、最省事的办法。
你试过去战胜这种生活吗?你尽一切努力冲破这铁环了吗?你忘了以前是怎样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枪藏起来吧。
就是到了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他站起来,朝大道走去。
一个过路的山里人赶着四轮马车,顺路把他拉进城里。
保尔回到住处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
达雅还没有睡。
保尔出去这么久没有回来,她很担心。
她发觉保尔那双一向活泼的眼睛,今天显得严峻而冷漠。
他很少讲到自己,但是达雅感觉到,他正在遭受某种不幸。
母亲房里的钟敲了两下,外面传来了叩门声。
她立即披上外套,跑去开门。
“我都担心你出了什么事呢。
”达雅小声对他说。
她很高兴他终于回来了。
“我是到死也不会出什么事的,达尤莎。
你知道,我一点也不想睡。
我要把今天的事跟你谈一谈。
到你屋里去吧。
”他也小声对她说。
达雅犹豫了一下。
她怎么好深更半夜还同他在一起谈话呢?母亲知道了,会怎么想呢?再说,他想告诉她什么呢?她一边想,一边已经走进自己的房间。
他们在黑暗的房间里面对面地坐下之后,保尔压低了声音。
他俩离得很近,达雅连他的呼吸都可以感觉到。
保尔把近几个月的全部心情和今天在郊区公园的许多想法都告诉了她。
“现在谈谈主要的吧。
你得冲出去,呼吸新鲜空气,离开这个窝越远越好。
应该从新开始生活。
我决心放一把火,让它烧起来。
你明白什么意思吗?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做我的妻子吗?”达雅一直十分激动地听着他的倾诉,听到最后一句话,她感到很意外。
《回想铁生》阅读答案
《回想铁生》阅读答案回想铁生①2010年的最后一天,早上八点半,我被手机短信闹醒,去看,才知道史铁生去世的消息。
接着的几天有几十家媒体要求采访,我一一谢绝。
我自己写文章比记者写,真实。
②他在送我的华夏社出版的《礼拜日》一书上写道,陈村:这家出版社,这本书的装帧,这本书的作者和这本书的存有者,都与残疾有关。
看来,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
铁生八九年十月。
③他跟我投缘,也许因为我们有相似的经历,都曾当过知青,都是病退回城,都曾在里弄加工组“午餐半小时”,都属残疾人,都写作。
但他站不起来了,我还能弯曲地站立和难看地短程行走,我曾跟他说,我在走向他。
他的困厄比我多十倍,他的思想也深入十倍。
在我眼里,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④这些年,我到北京必去望望史铁生。
在他那里坐两三个小时,吃顿饭。
他们夫妇邀我住他们家,我总推辞了。
我来去匆匆,住下本可以多说话,可是他的身体禁不住客人的打扰。
他的截瘫,他的肾脏萎缩,用他的话说,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维持身体的运行很累。
每周两到三次的肾脏透析,不由分说地打断他的生活和思维。
⑤除了他的体力精力,除了同情他不能多抽烟,我和他的谈话与常人无异。
谈得很快乐。
残疾其实并不缺少什么,只是不能实现罢了。
他常常想得比人们深入透彻,他有自己的理由和节律。
他是小说家,我喜欢读他作品的一个最大的理由是,他的想法和文字明净,不曾神神鬼鬼牵丝攀藤。
他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
他是能超越智和愚的。
他不作状,而是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
他把自己看轻了,才能去爱自己,爱世界。
⑥史铁生通常并不抱怨,他知道感恩,知道在生的命题下诸多奥义。
别人用腿走路,丈量大地。
他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
他常常纠缠在那些排遣不开的命题,时间长了,成为习惯和乐趣。
他的想法都是经过推理论证的,有明晰的线索可寻。
可是,听他说话的人,因为自己的好腿好肾,常常哼哼哈哈的,懒得跟从他的思维。
他更多被阅读的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
中考名著导读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指导+历年中考真题练习及答案
中考名著导读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指导+历年中考真题练习及答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作者简介】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作家。
代表作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暴风雨所诞生的》第一部。
【创作背景】创作这部书时,奥斯特洛夫斯基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
故事就取材于他自己的亲身经历。
【题目含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
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
”【内容梗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描写保尔•柯察金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生活。
保尔早年丧父,母亲替人洗衣、做饭,哥哥是工人。
保尔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受尽了凌辱。
十月革命爆发,老布尔什维克朱赫莱在镇上做地下工作。
朱赫莱给保尔讲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许多道理。
朱赫莱被匪徒抓去了,保尔与朱赫莱一起逃跑。
由于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投进了监牢。
从监狱出来后,保尔跳进冬妮亚的花园。
冬妮亚和保尔产生了爱情。
在激战中,保尔头部受了重伤。
出院后,他参加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
冬妮亚和保尔思想差距越来越大,便分道扬镳。
在筑路工程快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体质越来越坏。
1927年,他几乎完全瘫痪了,接着又双目失明。
他一方面决心帮助自己的妻子达雅进步;另一方面决定开始文学创作工作。
这样,“保尔又拿起了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逐章概括】第一章十二岁那年,保尔•柯察金离开了黉舍。
因为补考的时候,他把烟灰撒在了瓦西里神甫家做的复活节蛋糕的面团上了。
不得已,保尔跟着母亲来到车站的食堂干活,在这里,他被老板打发到洗涮车间,负责烧茶炉,擦刀叉和倒脏水等一些粗活脏活。
在食堂干活的日子里,保尔受尽老板娘的压迫,也看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艰辛痛苦、贫穷,并且十分憎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
7.史铁生——课外专题阅读之七
主题阅读:怀念史铁生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怀念史铁生周齐林是的,我一直把他当作心底的一个亲人,一个与自己的灵魂最亲近的人。
虽然我们未曾谋面。
从15岁那年开始,我开始接触他用灵魂和生命书写的文字。
这些文字是如此滚烫而又充满睿智,它们一下子就点燃了我的内心世界。
也是从那年开始,在喧嚣的人群里,在孤独寂静的夜晚,脑海里总会出现他沉思的身影,或驻足良久,或一闪而过。
10年后,也就是2010年,这一年深陷病痛中的我是如此集中而重复地阅读着史铁生,阅读着与自己灵魂最亲近的这个人。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上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
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
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
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
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丢了?便觉天昏地暗。
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
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躺在床上,心底却不时默念着这段话。
到最后,在沉沉的暗夜里,我几乎能把这段话的每个字说出来。
是啊,这段话给了我这么多温暖,它更像一盏灯一样照亮着我幽暗的内心。
这一年,我在生与死的旋涡里纠缠着,到最后逐渐好转起来,我始终感觉有一个人在沉沉的暗夜,在我恐惧害怕的时候总陪伴在我身边,这个人就是史铁生,我心底最亲切的那个人。
《去找史铁生》、《冬夜重读史铁生》阅读训练解析doc资料
空间位置 的远离
心理情感 的亲近
使船停泊稳 定——精神 力量
‘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如一支沉稳的铁锚,将 地坛如一艘古船牢牢地停泊在新时期文学的岸边。
作品的特点: 厚重深沉, “地坛”价值
史铁生在新时期文 学的地位、对新时 期文学的重要价值
关注句中关键词句,挖掘隐性信息
案例1 :
史铁生已不住在地坛边,但地坛深远的影响 扎根在史铁内心深处,史铁生对地坛的思念、思考 不会褪去,一句“地坛在我”表现出史铁生与地坛 时空不可分割的联系与史铁生的笃定。(2)作家 的史铁生走进新时期文学 ,而地坛因其对史铁生 的重要意义(对母亲的思念、对命运的思考……) 使其具有了文学和人生超拔的意义,成为独特的意 象,成为史铁生的象征,像新时期文学路上的里程 碑,永不消逝地矗立着。(2)4—5分
生,亦使地坛中的一物一景因附着母亲的爱而具 有伤感无奈却坚韧伟大的别样情怀2;史铁生从一 己命运扩大为更更为轩豁的世界,从具象生活提 炼中抽象哲理,使其作品更具思想2,史铁生相信 其精神归所地坛是爱愿的识别,喧嚣的解剂,对 精神归所的渴望,作者的弟弟亦是如此。6分
案例2: 在《我与地坛》中,读出了史铁生命中与
拓展阅读
——去找史铁生
▪ 去找史铁生
▪
陈村
▪ ①我在新年的头上专程去了一次北京,为的是和 史铁生做个谈话,用在《收获》的专栏上。本来 早该去了,因为年底忙乱,因为他和我的身体都 要挑一个恰当的时候,还因为我说的等2001年再 去飞机栽下来也是21世纪的作家啦。反正我是去 了,谈了,回来了。
▪ ②我和史铁生谈的话题是“生存还是不生存”, 也就是“爱与死是永恒主题”中的那个“死”。 我相信我俩对死的心得要比别人多一些。去的那 天正好是他生日,本来要打开的话头因客人的来 访未能展开。那样也好,死总是排在生的后面的, 明天再谈。当日晚上我们去一个叫孔乙己的饭店 吃饭。在中国式的环境中,祝贺一声他的50大寿 就开始吃了。他那天抽烟,喝一点点酒,说一点 点话。他说一上午不敢动弹,把精力攒下来了。 他说要健康不说长寿了吧。
名人拼搏后成功的事例经典
名人拼搏后成功的事例经典名人拼搏后成功的事例篇1奥斯特洛夫斯基只有手腕能活动,眼睛又看不见,写字很吃力,也很慢。
他躺在床上先构思整部书的轮廓,并把每章每节想好,再由他口授,妻子亚拉为他记录。
时间长了,这也不是个办法,一旦妻子不在就写不了啦。
于是他要人用硬纸板做了一个框子,在上面刻成一个个方格,把稿纸放在下面,然后用手摸着框子自己写。
夜深了,只有他房间里传出写字的沙沙声。
他不需要光,只要大脑和手就够了。
他不停地写下去,写好一页就用僵硬的左手颤颤抖抖地抽出一页。
为了避免一行字写到另一行里,他的铅笔从来不离开纸。
每天清晨,当妻子醒来,写好的稿纸已散落一地。
她赶忙帮他拾起来理好。
这时,妻子发现,睡着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嘴唇上有一层淡淡的血痕。
显然,这是为了抵抗病痛的折磨,忍痛写作而咬出来的......最后他完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作。
名人拼搏后成功的事例篇220xx年12月31日,这一年的最后一个凌晨,6点。
一辆救护车呼啸着冲进茫茫雪雾之中。
救护车护送的,是一个肝脏,它刚刚离开陪伴了59年的躯体,现在它要继续前行,去履行一个庄严的使命,延续另一个垂危的生命。
“能呼吸时,就要有尊严地活着;临走时,我要毫不吝惜地将自己的生命像接力那样传递给别人。
只要我身上还有一件对别人有用的器官,当最后离开现实世界时,就一定无保留、无条件捐赠他人。
”他怕冷,他盖着自家的那条羽绒被走了,却留下了他的脊椎、大脑作为医学研究;留下了肝脏给濒临绝境的患者带去生机。
彻骨的寒夜,一瞬间,被一个叫“史铁生”的名字温暖了。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这九个字放在史铁生身上,是那样令人心酸地契合。
17岁中学未毕业就插队去了陕西一个极偏僻的小山村,一次在山沟里放牛突遇大雨,遍身被淋透后开始发高烧,后来双腿不能走路,运回北京后被诊断为“多发性硬化症”,致使双腿永久高位瘫痪。
20岁便开始了他轮椅上的人生。
史铁生与各种病痛周旋了三十多年。
十多年前肾病加重,转为尿毒症,必须频繁地做肾透析才能维持生命,只有中间不做透析的两天上午可以做一点事。
《回想铁生》阅读答案
《回想铁生》阅读答案《回想铁生》阅读答案回想铁生①他跟我很投缘,也许因为我们有相似的经历,都曾当过知青,都是病退回城,都曾在里弄加工组谋生,都属于残疾人,都写作。
但他站不起来了,我还能弯曲地站立和难看地短程行走。
在我眼里,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②他的体格,本来应该很高大,很健。
开始于十九岁的劫难塞给他另外一条路,母亲和朋友说服他,他说服自己,后来成了我认识的、阅读的史铁生。
③这些年,我到北京必去望望史铁生,坐两三个小时,吃顿饭。
住下来可以多说话,可他的身体禁不住打扰。
他的截瘫,他的肾脏萎缩,用他的话说,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维持身体的运行很累。
每周两到三次的肾脏透,不由分说地打断他的生活和思维。
④他常常想得比人们深入透彻,他有自己的理由和节律。
他不作状,而是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
史铁生坦然写他自己,他的一生透明坦荡,读过他作品的人知道他许多往事,也看见他的许多思索。
⑤ 那些困苦,经受血的洗礼后成了他的资源,使他从此走向内心,走通命定之路,去看他人和世界。
他追问,但不控诉,不失态。
史铁生通常并不抱怨,他知道感恩,知道生的命题下的诸多奥义。
他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
他更多被阅读的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
那样的故事只有他能写。
⑥ 他的身体可说是残花败絮,比古瓷更碰不得。
即便在轮椅上,史铁生也坐不长,因下肢的神经被截瘫殃及,久坐后血液回流不畅。
他的椅子和床一定要仔细清扫,被着不知道,失去知觉的皮肤很容易就破皮,一旦感染经久不愈。
他手腕上的血管因透伤痕累累。
他常吃着饭汗就出来了,吃饭对他是大运动量。
他也抽烟,吸两口就掐了,过会儿再点上。
他必须节制饮水,饮白酒似的喝一小口,水进入身体要等两天后才能靠透排出。
这两天里身体积累的毒素令他昏昏然,无法思索。
毒素和血液中的营养被透强行清除,身体犹如飘在云上。
水火交替,他两天中只有很短的时间可以阅读、写作。
《病隙碎笔》,就是他在疾病的空隙中零碎写成的。
史铁生专题(全)
• 我上中学。学校离家很近,中午放 学回家,邻居朱大姐一家已经帮助 哥哥进门了,我要么热一热爸爸早 晨做好的饭,要么就和哥哥一起鼓 捣点吃的,然后再去学校。我们就 这样一天天地过着看似平静的日子, 但我知道,我们的心里都忍受着巨 大的痛苦。对妈妈越来越强烈的思 念,就像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把我 们的心撕扯得支离破碎。
• ‚死在他那里已经被看成玩笑。 活着的时候他经常说,如果身体 彻底不行了就安乐死。他说我现 在最关心的死——这一幕人间喜 剧怎样在我身上走过。这是我的 好奇。‛何东回忆说,‚铁生在 生前最关心的是器官捐献,他说 只要我身上有一样东西能留下就 留下。‛
•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史铁生捐 献了自己的肝脏。2010年1月4 日晚,天津红十字会实施器官 手术的大夫通知史铁生的夫人 陈希米:‚史铁生捐赠肝脏的 受捐者,因为有了这个充满生 命力的肝脏,才能亲眼看见他 刚出世的孩子。‛
1班作文
7班作文
• 这里一向人迹罕至,荒凉冷清。我在这 里看那风,徐徐吹过碧绿的林海,久违 的海风吻过我的脸颊,一株株小草扎根 在高大挺拔的椰树旁。海上不时扬起几 朵浪花,随风轻轻落在金色的沙滩上。 莹莹的蓝天,像海的一面镜子,绘出同 样的广阔的蔚蓝。沙地上有着洁白的贝 壳,仿佛是在浩瀚的星辰中昙花一现的 彗星,在沙地上组成一条条金闪闪的星 河。
1、阅读能够体现史铁生‚生死 观‛的段落 2、阅读《中国人的生死观念》 (见班邮补充阅读) 3、思考他属于哪一种? 4、你如何认识生与死?
补充:史铁生“生死观”
●‚现在我常有这样的感觉:死神就 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 凡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 地等我。不知什么时候它就会站起 来,对我说:嘿,走吧。我想那必 是不由分说。但不管是什么时候, 我想我大概仍会觉得有些仓促,但 不会犹豫,不会拖延。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一部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读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_1936),苏联著名的布尔什维克作家,自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问世以来,他就同书中的保尔.柯察金一道,成了世界上千万千万有志青年的朋友和楷模。
190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乌克兰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家酿酒厂的季节工,母亲在大户人家当厨娘,家境十分贫寒。
因此,他只念了三年的书,十岁左右就开始干活谋生。
奥斯特洛夫斯基干过各种职业,如帮人家牧马,在车站食堂当小伙计,在发电厂当助理司炉等,贫困屈辱的生活培养了他对旧世界的仇恨和反抗性格。
13岁的时候,他就开始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1918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家乡一度被德国军队占领,他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组织上交给自己的收集敌人情报和将革命布告贴到德军司令部哨兵棚上的任务,显示了他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得到了同志们的赞扬。
1919年7月,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家乡成立了共青团,他成了第一代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奔赴前线同白匪军作战。
第二年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腹部多处受伤,右眼因伤而丧失了80%的视力。
严重的伤痛使奥斯特洛夫不得不离开队伍。
然而,伤势刚刚有所好转,他就以高度的革命自觉性转入劳动建设,先是到一家铁路工厂当助理电机师,后又自愿报名参加突击队,投入修筑铁路的艰苦劳动。
在工地上,他染上了伤寒并患了风湿病,常处于昏迷状态。
这场大病还未痊愈,他又积极参加在第伯聂河上抢捞木柴的紧张劳动。
因为长时间泡在齐腰深的冰水中,致使风湿病更加严重,又很快迸发了多发性关节炎,肺炎。
从此失去了最起码的健康,并日趋恶化,到1929年,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完全失去了活动能力,但他丝毫也不悲观消沉,“只要心脏还没有停止跳动,就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对党有用的人。
”学习文学创作,是躺在病床上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找到的“进入生活的入场券”。
史铁生我的梦想阅读答案试题 我的梦想史铁生阅读答案
史铁生我的梦想阅读答案试题我的梦想史铁生阅读答案史铁生《我的梦想》阅读答案试题史铁生《我的梦想》阅读答案试题我的梦想史铁生也许是因为人缺了什么就更喜欢什么吧,我的两条腿一动不能动,却是个体育迷。
我不光喜欢看足球、篮球以及各种球类比赛,也喜欢看田径、游泳、拳击、滑冰、滑雪、自行车和汽车比赛,总之我是个全能体育迷。
当然都是从电视里看,体育馆场门前都有很高的台阶,我上不去。
如果这一天电视里有精彩的体育节目,好了,我早晨一睁眼就觉得像过节一般,一天当中无论干什么心里都想着它,一分一秒都过得愉快。
有时我也怕很多重大比赛集中在一天或几天(譬如刚刚闭幕的奥运会),那样我会把其他要紧的事都耽误掉。
其实我是第二喜欢足球,第三喜欢文学,第一喜欢田径。
我能说出所有田径项目的世界纪录是多少,是由谁保持的,保持的时间长还是短。
譬如说男子跳远纪录是由比蒙保持的,20年了还没有人能破;不过这事不大公平,比蒙是在地处高原的墨西哥城跳出这8米90的,而刘易斯在平原跳出的8米72事实上比前者还要伟大,但却不能算世界纪录……人反正是干不过上帝;但人的力量、意志和优美却能从那奔跑与跳跃中得以充分展现,这才是它的魅力所在。
它比任何舞蹈都好看,任何舞蹈跟它比起来都显得矫揉造作甚至故弄玄虚。
也许是我见过的舞蹈太少了。
而你看刘易斯或者摩西跑起来,你会觉得他们是从人的原始中跑来,跑向无休止的人的未来,全身如风似水般滚动的肌肤就是最自然的舞蹈和最自由的歌。
我最喜欢并且羡慕的人就是刘易斯。
他身高1米88,肩宽腿长,像一头黑色的猎豹,随便一跑就是10秒以内,随便一跳就在8米开外,而且在最重要的比赛中他的动作也是那么舒展、轻捷、富于韵律;绝不像流行歌星们的唱歌,唱到最后总让人怀疑这到底是要干什么。
不怕读者诸君笑话,我常暗自祈祷上苍,假若人真能有来世,我不要求别的,只要求有刘易斯那样一副身体就好。
我还设想,那时的人又会普遍比现在高了,因此我至少要有1米90以上的身材;那时的百米速度也会普遍比现在快,所以我不能只跑九秒九几。
写给史铁生先生的一封信
写给史铁生先生的一封信尊敬的史铁生:您好。
史铁生,您是我最敬爱的人,自从你的作品后,常常无端地陷入一种思索。
但是,这种思索相对于文字的内涵来说也往往显得浅薄。
你对于写作的宁静和执着,对于生命的冷静和超脱,对于亲情的感悟和回忆,对于每一个关心你的人的友善和热情——这一切都让人觉得亲切而意味深长。
由于那次山洪暴发,你遭遇到暴雨和冰雹的侵袭。
没想到,就是这一次不经意地浸泡,竟落下了个双腿瘫痪的病根。
从此,与轮椅为伴。
当命运将你束缚在轮椅上后,你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在了阅读和写作上。
你的顽强拼搏因此惜时如命;写了许多作品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身残志不残,源源不断地有好作品奉献出来。
当然,用目前流行的话说“这有点儿累”,所以这历程也并不像你们想的那么轻松。
所以在《病隙碎笔》中写过:“我的写作说到底是为谋生。
但分出几个层面,先为衣食住行,然后不够了,看见价值和虚荣,然后又不够了,却看见荒唐。
荒唐就够了么?所以被送上这条不见终点的路。
”“我其实未必合适当作家,只不过命运把我弄到这一条路上来了。
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
而这样的找,后来发现利于这个史铁生,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
”在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种职业,什么样的工作都会有人干。
即使干再苦再累的工作,恐怕也没有人想从事生病这个职业的。
但是,在我们生活中,就有一个这样的人。
有人问你从事什么工作,你自嘲道,生病,业余时间写点东西。
你将自己的职业比喻为生病,充满着一种神圣的敬畏,没有一丝悲悯和伤感,令人肃然起敬,感动莫名。
你被誉为"中国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著名作家史铁生。
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几乎是以生病为生的一个人,却写出了许多名扬中外的文学作品,你用文字,照亮了世人的心灵,给人以一种绵绵不绝的温暖和力量。
你的作品被称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中国当代文坛的珠穆朗玛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 奶 和 一 棵 老 海 棠树 。 我 的 记 忆 里 不 能 在
分开, 因为奶奶 一 生一世 都在 那棵 老海 棠树 的
影 子 里 张 望
老 海 棠树近房 高的地方 , 两条粗壮 的枝 有
丫, 弯曲如 一把 躺椅。 时我 常爬 上去 , 儿 一天天
地在 那儿玩 。奶奶在树 下喊 :下来吧 , 就这 “ 你 么一天到 晚待在 上头? 是 的 . ” 我在 那儿看 小人 书、 弹 弓, 射 甚至写作业 。“ 也在上 头吃吗 ?” 饭
一
头 顶 , 两腿攀 紧树 丫, 个海底 捞 月把碗 筷 我 一
接上来 。“ 觉呢 , 也在上 头睡?” 没 周都是
花 香 呢 。 奶 只是 站 在 地 上 , 在 老 海 棠树 下 奶 站
份 工作 呢 ? 大概 这 就 是 她 的 张 望 吧 过 , 不 这
张 望 或 许 还 安 更 远 大 些— — 她 说 过 :得 跟 上 “
的人 啊 ! 那 一 刻 , 咤 世 界 田 坛 的 “ 毛 腿 ” ” 叱 飞 刘
望着我 。她 必是 羡慕 . 猜我 在上 头都 能看
么。
易斯 , 竞满脸 的虔诚和谦恭 。 在他 的 面前 , 史铁 生就是 一个跑得 最快的人 . 只能 紧紧地 跟在 他
春天, 老海 棠树摇 动 满树 繁 花 , 落 摇
雪 似 的 花 瓣 。 奶 奶 坐在 树 下 糊 纸 袋 , 时 不
史铁 生的身后 拼命 地 追赶 ,却 永远也 无 法超
是 无 法感 知 的
越 。史铁 生用 文字给他 带 来的心灵震撼 , 别人 我 唠叨 :就不说 下来帮帮我 ? “ 你那 小手儿
多快 ! 我 在 树 上 胡 乱 地 唱 歌 。 奶 又 说 : ” 奶 “
于抬起 头 , 眼里竞全是惭愧 , 毫无 对我 的责备 。
5“ 的过错铸成 了“ . 我” 永生的痛悔 ” 。如果
但在我 的记忆里 , 奶奶 的 目光慢慢 地 离开 还有机会弥补 , 你认为“ 应该怎样做? 5 我” (0字 那张报纸 , 离开灯光 , 离开我 , 窗上老海 棠树 以 内 ) 在 的影子 那儿停 留一 下, 继续 离开 , 离开一切 声
【 名家评价 】
我们从 史铁 生的文 字里 看得 到 一个 人 内
过 你吗?这 回活儿 紧!” 我说 :有我爸妈 养 着 “
您, 您干吗这 么累啊?” 奶奶 不再吭声 , 直起腰 ,
喘 口气 。
心 无一 日止 息的起 伏 , 也在这 个人 内心的起伏
中解读 了宁静。
—— 蒋子丹
许 纪 霖
冲我喊 :你就不能去洗洗 菜? “ 没见我忙不过 来
铁 生对 生命 的解读 ,对宗教 精神 的阐释 , 对文 学和 自然 的感 悟 , 构成 了真 正 的哲 学。他
吗 ? 我跳 下树 , ” 洗菜 , 胡乱 一洗 了事。 奶奶生 气
了:你上 学也这 么糊弄? ” “ 奶奶把 手里 的活儿
天 目光都不移动 。我的心一 下子收 紧 . 但知 已
无 法 弥补 。“ 奶 。” 奶 奶 !” 奶 奶— — ” 终 奶 “ “ 她
了?” 奶奶立刻不语 , 只低 头盯着 那张报 纸 , 半 乎 每一个冬天 的晚上都在灯下学习呢?
4前后呼应是本 文 的写作特 色之一 , . 请结
合文章 内容举例说 明。
夏 天 . 海 棠树 枝 繁 叶 茂 , 奶 坐 在 树 下 老 奶 的 浓 荫 里 . 又 不 知 从 哪 儿 找 来 了补 花 的 活 儿 ,
在红 卫兵一代 中, 史铁 生也 许是极少 数 能 够超越 自身, 有现代意识 的作 家。 具
— —
戴 着老花镜 , 一针 一线地缝 。天 色暗下来时她
唰啦—— ” 邻居都还在 梦 中。那时她 已经腰弯
背驼 , 大些 了, 我 听到 声音赶 紧跑 出去说 : 您 “ 歇 着吧 , 来 , 我 保证 用不 了三分钟 ” 可这 回奶
奶 不 要 我 帮 :咳 , 呀 ! 不 懂 吗 ? “ 你 还 我得 劳 动 。 ” 我 说 :可 谁 能 看 见 ? 奶 奶 说 :不 能 那样 , 不 “ ” “ 看
所 以在我 的记 忆里 . 几乎每一 个冬天的晚
②她 终 于抬起 头 , 眼里竞全 是惭愧 , 毫无
上, 奶奶都在 灯下 学习。窗外 , 中, 风 老海 棠树 对 我 的 责 备 。 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 檐 , 摩擦 着窗棂 。 一次, 奶
你说 说 。 底 是 什 么意 思 ?” 不 耐烦 地 说 : 您 到 我 “
她 又 问 。 , 上 头 吃 。 奶 把 盛 好 的饭 菜 举 过 对 在 奶
看得 见是人 家的事 , 我得 自觉 ” 她扫 完院子 又
去桓襁弋 、
我这 才 明 白,曾经她 为什 么执 意要糊 纸
袋、 补花 , 不让 自己闲着。她 不是 为挣钱 。 为 她
的是 劳动 。什 么时 候 她 才 能像 爸 和 妈 那 样 , 有
2对奶奶 的劳作情 况 , . 文章是按 照春夏秋
括“ 奶奶 ” 所做的事。 3“ . 奶奶 ” 为什么 “ 不让 自己闲着 ” 而且几 。
Hale Waihona Puke 奶举着一张报纸 小心地 凑到我跟 前 :这一段 . 冬 的时间顺序来 介绍的 。 “ 请你也 按这个顺 序概
学那玩 意儿有用吗? 算都看 懂 了您就有文化 就
上 缘抬起 目光 ,或 者 又会有 一 阵子愣 愣地 张
望。
如 果能有 一块 空地 , 不论 窗前屋后 , 想 我
种 两棵 树 : 棵 合 欢 , 念 母 亲 ; 棵 海 棠 , 一 纪 一 纪 念奶奶。
有年秋 天 . 海棠树 照 旧落叶纷纷 天还 老
没 亮 时 , 奶 就 起 来 主 动 去 扫 院 子 .唰 啦 — — 奶 “
幻想脚踩 在软软 的草地上 的感 觉 , 一颗 路边 推 开 , 踢 一边 重新洗菜一边说 :我就一 辈子得给 “
的石 子 的感 觉 。 — — 贾平 凹
你们做饭 ? 不能有我 自己的工作? 我不敢吭 就 ”
【 作品选读 】 老海 棠树
史 铁 生
声 。奶奶洗好 菜重新捡起针 线 , 或者从 老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