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茂林吴氏探源

合集下载

关于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一、引言姓氏是一个家族的标志,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吴姓作为中国众多姓氏中的一员,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和广泛的分布。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吴姓的历史渊源、迁徙发展、人口分布以及在当代社会中的现状,为进一步了解吴姓文化提供参考。

二、吴姓的起源吴姓的起源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1、源自姜姓据说炎帝的后裔中有一位叫吴权的,其后代以吴为姓。

2、源自姬姓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为了让位于三弟季历,主动奔吴,建立了吴国。

后来吴国被越国所灭,吴国的子民为了纪念故国,便以国为姓,称为吴氏。

3、源自少数民族改姓在历史上,有不少少数民族在与汉族的融合过程中,改汉姓为吴。

三、吴姓的发展和迁徙在吴国灭亡后,吴氏子孙开始向各地迁徙。

秦汉时期,吴姓主要分布在江苏、江西、安徽等地。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吴姓开始大规模南迁,逐渐分布到福建、广东等地。

隋唐时期,吴姓在南方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开始向北方回迁。

宋元时期,由于经济重心南移,吴姓在江南地区的人口数量大幅增加。

明清时期,吴姓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并有不少人移居海外。

四、吴姓的郡望和堂号1、郡望吴姓的郡望主要有延陵、渤海、濮阳、陈留、汝南、长沙、武昌等。

这些郡望反映了吴姓在不同地区的繁衍和发展。

2、堂号吴姓的堂号众多,如延陵堂、至德堂、渤海堂、让德堂等。

堂号不仅是家族的标志,也是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五、吴姓的人口分布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吴姓在全国姓氏中排名第十左右,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姓氏。

吴姓人口主要分布在江苏、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其中江苏省的吴姓人口数量最多。

在海外,吴姓华人也分布广泛,尤其在东南亚地区。

六、吴姓的历史名人吴姓历史上人才辈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吴起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著有《吴子兵法》。

2、吴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与陈胜一起发动了大泽乡起义。

3、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被尊称为“画圣”,其画作风格独特,对后世影响深远。

吴姓历史的研究报告

吴姓历史的研究报告

吴姓历史的研究报告吴姓是中国姓氏中的重要姓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

本报告将对吴姓的来历、分布、重要人物及其家族史进行研究和总结。

吴姓的来历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部落社会。

据史书记载,吴姓起源于黄帝时期,当时有一支姓季氏的部落,居住在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

后来,这支部落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壮大和发展,成为了一个大族群,逐渐演化为现代的吴姓。

吴姓在中国以及海外华人中分布甚广。

在中国,吴姓主要集中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地区。

其中,江苏苏州和浙江杭州被视为吴姓的发源地。

吴姓在这些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同时也代表着这些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吴姓在历史上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人物。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吴王阖闾。

阖闾是吴国的开国君主,他在位时期经营经济,提倡农业,使吴国逐渐强盛。

他还重视教育,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学者和文化人物。

阖闾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另外,吴姓还涌现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文化名人和英雄人物。

在文化领域,有吴子、吴均、吴宓等人,他们或是著名的文学家,或是杰出的学者,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历史上,也有许多吴姓的将领和军事家,如吴起、吴广、吴汉等,他们在战争中表现出色,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吴姓也存在许多知名的家族。

例如,苏州的吴氏家族是中国最大的家族之一,有着2600多年的历史。

他们世世代代在苏州经商,发展壮大,并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家族文化和习俗。

综上所述,吴姓作为中国姓氏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吴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部落社会,分布广泛且集中在江浙一带。

吴姓涌现了许多重要人物和家族,他们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吴姓PPT

吴姓PPT

吴姓著名人物
• 吴承恩(约1504—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居士、射阳山人。祖籍涟水
(今江苏省涟水县),后徙居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中国明代作家、官 员。
• 吴敬梓清代人,以小说《儒林外史》而著称的杰出讽刺作家。
• 吴泽霖(1898年10月28日—1990年8月2日),中国当代民族学家、教育家,
--以添
吴姓01ຫໍສະໝຸດ 0203郡望:
延陵郡、渤海郡、濮阳郡、陈 留郡、汝南郡、长沙郡、武昌 郡、吴兴郡。
堂号:
得姓始祖:
延陵堂、至德堂、三让堂、渤 太伯、仲雍 海堂、让德堂、种德堂、世德
堂、仁德堂、至德堂、秀聚堂、 忠义堂。
吴姓溯源
源于姬姓, 以国名为氏。
源于古公之子 虞仲的后裔, 虞通吴故为姓。
源于齐鲁一带 的吴姓,多为 寿梦第四子吴 季礼之后。
吴 姓 著 名 人 物(部分且不分先后)
• 吴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
楚政权。
• 吴芮(约公元前241年—公元前201年),是秦汉交替时期的百越领袖,他
是第一个响应秦末农民起义的秦吏,项羽分封诸侯,吴芮被封为衡阳王;汉 朝建立,改封为长沙王。卒于公元前201年,谥“文王”。
• 吴汉(?—44年),字子颜,汉族,南阳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东
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
• 吴道子(约680—759)唐代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画史尊称“画圣”。
其画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沿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 线描的艺术方法,故表现出来的物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 当风"。
吴姓的迁移传播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吴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安徽、山 西、浙江、山东、福建,;其次分布于湖北、河南、江苏、湖南。全国形成了以 江西为中心的吴姓人口聚集区。

最新安徽茂林吴氏探源

最新安徽茂林吴氏探源

安徽茂林吴氏探源安徽茂林吴氏探源旅美史学家唐德刚先生在他翻译的《胡适口述自传》的注释中谈到皖南名门望族时,曾引用了一句“小小泾县城,大大茂林村”这个口耳相传的民间俗语。

茂林是泾县一个古老的村落,是吴氏族人聚居的地方,最盛时全村占地数千亩,富商豪宅鳞比栉次,职官品第比比皆是,被誉为“江南第一村”。

1931年商务印书馆在香港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就专门辟有“茂林村”词条。

著名的皖南事变也发生在这里。

茂林吴,与旌德江、绩溪胡、宣州梅并列皖南四大姓。

一、源流吴氏始祖是西周时的泰伯,周文王姬昌的兄长,周武王姬发封他于吴国,因而得姓为吴。

茂林吴氏尊泰伯第78世孙、南唐循州司马吴万一为一世祖,他随父吴君锡官从江西上饶迁居南京。

长大后浪迹至宛陵(今宣城市),南宋庆元三年(1197)吴惟辉作《茂林吴氏宗谱序》就曾明确记载“吾始祖万一公迁居宛陵”。

他的儿子吴希贤因时局动乱,从南唐衢州教授任上三次辞官获准后,又从宣城迁到下辖的泾县茂林地区,定居于东庄(今乔吴),算起来已有1001年了。

吴希贤生三子。

长子觌京留在东庄,承守祖业,世居乔吴。

次子吴安国于北宗熙宁年间,因为娶了河西的宋氏女为妻,于是从东庄搬到宋家坦与宋氏“联居”,这就是吴氏正式定居茂林的开始。

三子开国徙居长安,后裔有的迁往青阳县,后发展为“老田吴氏”。

次子名安国(1042——1118)于熙宁间迁宋家坦,熙宁乙卯年(1075)建成一座大宅,因吴氏的郡望是“延陵世家”,故命名为“延陵新宅”,这就成了建立茂林吴村的开端“平吴里”。

吴安国当时在庭前植紫荆树三株,以表示不忘三兄弟情谊,其中有一棵紫荆树存活了九百年左右,成为茂林吴氏宗族繁荣昌盛的象征。

吴安国定居宋家坦时,这里的居民并不多。

后来宋氏衰微,吴姓日藩,逐渐取代了宋氏。

到了南宋中叶,安国七世孙吴惟辉(谱名荣四)建上、中、下三宅,让诸子分居。

因这里四面环山、双溪汇流,生长着茂密的树林,遂将宋家坦改名“茂林村”。

泾县茂林——一座人杰地灵的皖南古镇

泾县茂林——一座人杰地灵的皖南古镇

泾县茂林——一座人杰地灵的皖南古镇
翟光逵
【期刊名称】《安徽建筑》
【年(卷),期】1996(0)Z1
【摘要】茂林镇位于两水之间,她西边是绵延连亘的西山,西山脚下有一条茂林河(又称古溪);她的东边毗邻濂坑水(又名东溪河)。

东溪河弯弯地绕过拔地而起的奎山,沿着茂林镇的东侧从南向北再偏西与茂林河汇合后流入青弋江。

茂林
【总页数】8页(P18-24,5)
【作者】翟光逵
【作者单位】安徽建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2
【相关文献】
1.泾县茂林镇濂长村林权制度改革的措施及成效 [J], 李明生
2.皖南泾县茂林地区钼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J], 高东升
3.安徽泾县茂林岩体特征及成矿分析 [J], 卜香萍;徐旭峰
4.皖南泾县茂林岩体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特征 [J], 陈瑞莉;潘家永;伍俊杰;陈芳
5.安徽泾县茂林方言同音字汇 [J], 袁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吴氏家族总谱、吴氏字辈(2020最新更新)

吴氏家族总谱、吴氏字辈(2020最新更新)

吴氏家族总谱、吴氏字辈(2020最新更新)吴氏家族总谱(2020)一、吴氏简介因为吴姓的远古初祖居住在姬水流域(今陕西西北部),故以姬为姓。

吴姓的远古初祖是黄帝。

黄帝娶有四位贤淑的妻子,生有25个儿子,其中得姓者14个,后就形成14个部族。

黄帝正妻嫘祖生两个儿子玄嚣和昌意,他俩都继承了黄帝的本姓——姬。

吴姓就是玄嚣这一支系传承下来的。

吴姓的开氏始祖是吴太伯。

他是《史记》记载的天下第一世家——吴太伯世家。

吴太伯是吴姓的第一人,但无嗣,所以叫开氏始祖。

仲雍是太伯的弟弟,继承了他的位子传承下来。

于是仲雍就是吴姓的血缘始祖二、吴氏来源1、出自姬姓,以国为氏。

周太王古公建周国,晚年欲传位于三儿子季历,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自动让贤,远到江南,以农为业。

后由太伯建立勾吴国。

周朝建立后,武王封太伯第三世孙周章为侯,改国号为吴。

后被越国所灭,其王族子孙便以吴为姓。

2、相传远古时有部落,名有虞氏,虞舜乃其领袖,他的后代因虞吴音近而姓吴。

3、相传为上古颛顼帝(高阳氏)时吴权的后代。

4、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为吴氏。

三、吴氏郡望郡望:吴姓郡望主要有延陵郡、濮阳郡、渤海郡、陈留郡、吴兴郡、汝南郡、长沙郡和武昌郡等。

延陵为故邑名,即今江苏常州市,西晋分曲阿县始置县,治所在今江苏丹阳西南。

濮阳郡为晋咸宁时改东郡置国。

治所在濮阳,西晋末改为郡。

渤海郡为西汉时从巨鹿、上谷二郡之地分出,相当于近河北、辽宁省的渤海湾沿岸地区。

陈留郡为西汉设置,治所陈留(今开封东南),北魏移至浚义(今开封市西北)。

吴兴郡为三国时设置,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南)晋义熙初移今吴兴。

汝南郡为西汉初设置,治所在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

长沙郡为秦设置。

治所临湘,(今长沙市)相当今湖南东部,南部和广西全州、广东连县,阳山等地。

武昌郡为公元二二一年,三国吴孙权把原来的江夏、豫章、庐陵三郡之地分出一部分而设置,范围大约今湖北省武汉市至江西省九江市一带地区。

四、吴氏图腾吴姓的图腾是句芒玄鸟图腾,像是挂起来的一支鸟,表示吉祥、富贵。

吴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吴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吴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与其他姓氏有所不同的,吴姓的起源稍稍有点复杂,涉及炎帝、黄帝,还有少数民族。

总的来说,大致有5个起源。

源于姜姓第一个起源,是源自炎帝姜姓。

早在黄帝之前,有一个属于姜姓的部落,这个部落以驺虞为图腾。

上古时,虞和吴同音,后来转为谐音,且字形相近,可以通用,到战国时期,虞、吴才开始区别。

所以这支部落把图腾解释为吴,把吴作为部落的名字。

夏朝时,吴部落迁徙到观津(今河北武邑东)。

夏王少康时期,吴部落有个人叫吴贺,以善射著称,曾和当时的神箭手后羿比射。

这个姜姓吴部落的人,后来就以吴为姓氏,至今有50____年以上的历史。

源于姬姓第二个起源,是黄帝姬姓。

这个起源的吴姓,在历史上最有名气、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人丁也最旺盛,是目前大多数吴姓人公认的吴姓起源。

商朝末期,黄帝后裔古公亶父带领部落在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一带)定居下来。

他有3个儿子:太伯(又称泰伯)、仲雍和季历,季历儿子姬昌很有才能,古公想让季历做他的继承人,那样就可传给昌。

太伯为了让位,与仲雍带着家眷远走南方的吴越一带,建立了吴国。

春秋后期,吴国崛起,后来被越国所灭,吴国的遗民就以国为姓。

这支吴姓至今有2600多年的历史。

太伯没有儿子,他去世后,弟弟仲雍继立为吴君。

仲雍接任国君后,继续开拓太伯奠定的基业。

在吴姓的发展史上,仲雍的地位仅次于太伯。

仲雍下传3代到周章。

周章因不忘自己是周人后裔,故名为周章。

周章继位时,周武王已灭掉商朝,建立了周朝。

周武王大封天下诸侯,派人寻找太伯、仲雍的后裔。

由于周章已当上吴君,就因地正式封周章为句吴国君,周章的弟弟仲,被封在周原附近的虞(今山西平陆境内),建立虞国,仲被称为虞仲。

周武王又追封太伯为吴伯。

太伯,被后世吴姓人称为开氏始祖。

仲雍,被称为吴姓传代血缘始祖。

源于吴回第三个起源,源自吴回。

颛顼的孙子老童,有两个儿子:重黎和吴回。

吴回的氏族,住在姜姓吴部落的故地。

当时正处于舜的时代,舜把掌管火种的光荣使命交给重黎。

吴氏渊源、鼻祖、世系大全!

吴氏渊源、鼻祖、世系大全!

吴氏渊源、鼻祖、世系大全!一、吴氏姓氏渊源(一)、炎帝与黄帝据《史记》记载,炎帝与黄帝是中国远古时期的部落首领,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距今约6000—5500年。

炎帝姜姓,又称赤帝、烈山氏,生于姜水之岸(今宝鸡市境内)。

炎帝制耒耜,种五谷。

立市廛,首辟市场;治麻为布,民着衣裳;作五弦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制作陶器,改善生活。

由于与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族发生长期的部落间冲突,被迫游牧进入中原涿鹿(今河北省),得到了黄帝族的援助,继而攻杀蚩尤。

此时,黄帝与炎帝已结盟,并逐渐形成了华夏族。

黄帝姬姓,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新郑市),故亦称有。

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在此期间有了文字。

后来炎黄两族在阪泉(阪泉据说在河北怀来县)发生了三次大冲突,黄帝族打败了炎帝族,也打败了山东、河南、安徽一带的九黎族,三族融合,以黄帝族为主,因此,黄帝便成了多民族的共同祖先。

黄帝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最终以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炎帝和黄帝的后代,称为“炎黄子孙”。

一直到夏、商、周时期,各位帝王都认为自己是黄帝的直系子孙,连蛮、夷也被纳入这个系统。

后世的帝王也声称他们是黄帝的后裔。

几乎所有的姓氏都将自己的远祖追溯到炎帝、黄帝或他们的臣子。

而接受了华夏文化的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等等)也声称自己是黄帝子孙、炎黄子孙。

辽朝大臣耶律俨《皇朝实录》称契丹为黄帝之后。

《辽史·太祖纪赞》和《世表序》主张契丹为炎帝之后。

在云南发现的契丹遗裔,保存有一部修于明代的《施甸长官司族谱》,卷首附一首七言诗,诗曰:“辽之先祖始炎帝……”。

这些契丹人也自认为契丹是炎帝苗裔。

中华黄帝王朝,在纪元前2698年建立,黄帝本姓公孙是少典国之子。

皇甫谧《帝王世纪》云:“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

吴氏宗祠发言稿

吴氏宗祠发言稿

吳氏宗祠发言稿1. “吴”有关姓氏的演讲稿寻根溯祖1、以吴国号为姓,出自姬姓,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

2、上古时已有吴姓。

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

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

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

3、出自古帝颛顼时期吴权之后裔。

据有关材料所载,相传为上古颛顼帝(高阳氏)时吴权的后代。

4、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为吴氏。

5、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产生吴姓。

锡伯族、柯尔克孜族、朝鲜族、赫哲族等均有为吴姓者。

得姓始祖泰伯。

三千多年前,陕西岐山一带,有一周族部落,首领被称为周太王。

周太王生有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

季历的儿子昌聪明早慧,深受太王宠爱。

周太王想传位于昌,但依据当时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太王于是郁郁寡欢。

泰伯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一起逃到荒芜的江南,自创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

商朝灭亡后,周朝建立,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孙周章为侯,遂改国号为吴。

春秋时期,吴国被越国所灭,其王族支庶子孙不忘亡国之恨,便以国名“吴”为姓,泰伯也就成为了吴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吴国灭亡后,夫差的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后还繁衍于江浙、安徽、山东、河南境内的一些地方。

隋唐时期,吴氏已广泛地分布于大江南北。

唐高宗时有吴姓将佐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唐僖宗时,有吴姓将佐随王审知入闽,皆在福建安家落户。

宋明以后,吴氏称雄于东南,其中季扎的53世孙吴宣是后蜀驸马,家族显赫一时。

吴宣的5世孙吴吉甫是吴氏入粤始祖。

历史名人吴道子:唐代闻名画家。

被后人奉为画圣。

其画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沿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故表现出来的物象富有运动感、节拍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

吴承恩:明朝小说家。

著有《西游记》传世。

宗族特征1、历代吴姓族人地位都比较显赫,高官众多,且名人辈出。

2、吴姓族人皇亲较多 ,从而使得本族有一个良好发展环境,繁衍播迁到全国各地。

安徽茂林吴氏探源

安徽茂林吴氏探源

安徽茂林吴氏探源旅美史学家唐德刚先生在他翻译的《胡适口述自传》的注释中谈到皖南名门望族时,曾引用了一句“小小泾县城,大大茂林村”这个口耳相传的民间俗语。

茂林是泾县一个古老的村落,是吴氏族人聚居的地方,最盛时全村占地数千亩,富商豪宅鳞比栉次,职官品第比比皆是,被誉为“江南第一村”。

1931年商务印书馆在香港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就专门辟有“茂林村”词条。

著名的皖南事变也发生在这里。

茂林吴,与旌德江、绩溪胡、宣州梅并列皖南四大姓。

一、源流吴氏始祖是西周时的泰伯,周文王姬昌的兄长,周武王姬发封他于吴国,因而得姓为吴。

茂林吴氏尊泰伯第78世孙、南唐循州司马吴万一为一世祖,他随父吴君锡官从江西上饶迁居南京。

长大后浪迹至宛陵(今宣城市),南宋庆元三年(1197)吴惟辉作《茂林吴氏宗谱序》就曾明确记载“吾始祖万一公迁居宛陵”。

他的儿子吴希贤因时局动乱,从南唐衢州教授任上三次辞官获准后,又从宣城迁到下辖的泾县茂林地区,定居于东庄(今乔吴),算起来已有1001年了。

吴希贤生三子。

长子觌京留在东庄,承守祖业,世居乔吴。

次子吴安国于北宗熙宁年间,因为娶了河西的宋氏女为妻,于是从东庄搬到宋家坦与宋氏“联居”,这就是吴氏正式定居茂林的开始。

三子开国徙居长安,后裔有的迁往青阳县,后发展为“老田吴氏”。

次子名安国(1042——1118)于熙宁间迁宋家坦,熙宁乙卯年(1075)建成一座大宅,因吴氏的郡望是“延陵世家”,故命名为“延陵新宅”,这就成了建立茂林吴村的开端“平吴里”。

吴安国当时在庭前植紫荆树三株,以表示不忘三兄弟情谊,其中有一棵紫荆树存活了九百年左右,成为茂林吴氏宗族繁荣昌盛的象征。

吴安国定居宋家坦时,这里的居民并不多。

后来宋氏衰微,吴姓日藩,逐渐取代了宋氏。

到了南宋中叶,安国七世孙吴惟辉(谱名荣四)建上、中、下三宅,让诸子分居。

因这里四面环山、双溪汇流,生长着茂密的树林,遂将宋家坦改名“茂林村”。

至南宋绍兴、嘉定间,元至正十二年(1352)族人吴宗生、吴炎保、吴洪孙买下式微的宋氏旧族全部土地房产,出现了“庐舍相联、人员辏集”的繁荣景象。

关于姓吴的研究报告

关于姓吴的研究报告

关于姓吴的研究报告姓吴是中国常见的姓氏之一,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因此与吴姓相关的研究相当丰富。

本文将对姓吴的起源、分布以及与历史、文化的关系进行简要介绍。

姓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4000年前的史前时代。

据研究显示,吴姓源于黄帝的后裔吴回,属于以宗族和地域为基础的姓氏。

在古代中国,姓吴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地区,如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份。

在东南地区历史上的吴楚文化影响下,吴姓人士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部分吴姓人士还迁徙至其他地区,如安徽、广东、台湾等,使吴姓在中国各地都有相应的分布。

姓吴的研究可分为两个方面:著名吴姓人物和吴姓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首先,关于著名吴姓人物的研究表明,姓吴的人才辈出。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吴姓人物,如吴王夫差、吴起、吴广、吴仪等。

他们在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领域都有显著的贡献。

这些人士不仅是吴姓家族的光荣,也代表着中国吴姓人士的智慧与才干。

其次,吴姓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也引起了广泛的研究。

姓吴与中国古代文化紧密相关,如吴越文化、吴语文化等。

吴越文化是中国东南地区独特的地方文化,它融合了吴姓人士的历史、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点,对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吴语作为汉语的一种方言,是中国东南地区的主要语言之一。

吴语在文学、戏曲、音乐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贡献。

总之,姓吴的研究涉及到姓氏的起源、分布以及与历史、文化的关系。

吴姓人物的贡献和吴姓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都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不仅如此,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素材的丰富,对姓吴的研究将会进一步深入,为我们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提供更多的线索。

安徽吴氏族谱字辈大全

安徽吴氏族谱字辈大全

安徽吴氏族谱字辈大全安徽省桐城马埠吴氏一支家谱字派:自、汝、绍、国,宏、延、祚、昌,克、相、盛、时,德、显、名、彰,忠、正、世、笃,吉、蠲、孝、享,崇、先、启、后,代、有、文、光,经、天、纬、地,功、著、旗、常,象、贤、绳、武,千、古、传、芳。

注:马埠山现属安徽枞阳县。

自马埠吴氏一世祖吴道二(字祥甫)的8代孙开始。

安徽省桐城麻溪吴氏一支家谱字派:诒、厥、孙、谋,聿、怀、多、福,绳、其、祖、武,永、言、孝、思。

注:麻溪河现属安徽枞阳县。

自麻溪吴一世祖吴太一的16代孙开始。

安徽省肥东县大吴岗吴氏一支家谱字派:邦、家、有、道,长、裕、贤、良,进、修、德、业,世、代、永、昌,克、成、先、志,积、善、传、芳,忠、孝、仁、爱,光、茂、书、香。

注:从大吴岗吴氏一世祖吴京10代孙开始。

安徽省青阳县老田吴氏一支家谱字派:永、宗、景、仕、文、大、世,国、泰、庆、民、生,忠、诚、期、克、纯,承、家、先、以、义,光、裕、充、宜、增,祖、系、周、之、德,元、来、礼、让、敦,欣、奉、享、盛、日,嗣、美、益、新、城。

注:自老田吴氏始祖吴栋材的59代开始。

安徽省肥东县六家畈吴氏一支家谱字派:乾、元、享、利、贞、仁、义、礼、智、信,保、世、宗、廉、让、传、家、体、惠、和。

注:自六家畈吴氏始祖吴七三的13代开始。

安徽省蚌埠市吴小街吴氏一支家谱字派:玘、廷、得、天、一、世、自、文、德、登、以、星、绪、若、锡、昌、延、子、本、传。

注:自吴小街吴氏始祖吴良的5代开始。

安徽省滁州市吴连作一支家谱字派:炳、增、克、绍、至、德、继、祖、扬、芳、诗、书、世、守、福、寿、延、长。

注:自该支始祖吴连作的5代开始。

安徽省茂林吴氏一支家谱字派:万、大、乾、坤、伯,千、恩、端、荣、祥,兴、彦、源、关、昌,安、缘、子、道、尚,有、永、唯、一、善,百、世、承、守、之,报、本、宗、同、茂,传、家、德、久、垂,光、华、先、泽、盛,千、载、庆、鸿、禧。

注:自茂林吴氏始祖吴万一开始。

吴姓溯源

吴姓溯源

吴姓溯源吴姓的起源悠久而古老,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形成慎终追远、寻根思源、崇先报本、敦伦睦族的优良传统。

我族经历代的古谱详载甚明,本出自姬姓,是泰伯、仲雍之后。

而泰伯、仲雍正是那位作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嫡传后裔。

吴姓源于姬姓吴国,始祖是泰伯、仲雍,形成于战国初期。

当时周部落(姬姓)的首领--古公旦父(太王)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泰伯、仲雍、季历。

季历贤而有才干,娶贤慧的太任为妻,生下儿子叫姬昌,而备受古公宠爱,古公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否?”很明显,古公是把周部落的兴旺发达寄希望于姬昌的。

大儿子泰伯、二儿子仲雍明白父亲想让弟弟季历当继承人,以便将来再传给姬昌,于是便主动让贤,他们趁古公有病的时候以给父亲采药为借口,远奔东南沿海一带的吴越地区,不再返回陕西,并在那里“纹身断发”以示不可用,以避季历。

当时江南还很落后,由于泰伯、仲雍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技术,“从而规之千余家”,当地土著拥立泰仲为领袖,建立了姬姓吴国。

泰伯无子,死后由弟弟仲雍的子孙世代相裔。

当时与江南吴国逐渐兴起的同时,居住在陕西岐山的周部落发生了重大变化,古公果然传位给季历,季历传位给姬昌(周文王),姬昌死后,其子姬发(周武王)继承了他的遗志,联合诸候灭掉商朝,始称西周。

西周初,姬发寻求泰伯、仲雍的后代,当时仲雍的曾孙周章已是吴君,因而封周章为吴子,追泰伯为吴伯。

另封周章的弟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虚。

并把他们正式列为诸候。

由于泰伯主动让贤,古公死后季历立,季历死后姬昌立,姬昌死后姬发立。

所以孔子称赞:“泰伯可谓天下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吴国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一带),有今江苏、上海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

公元前585年仲雍的十九代孙寿茂正式称王,至春秋后期开始强盛,吴王任用伍子胥为相,孙武为将,公元前506年曾一度攻破楚国。

传到其子夫差,夫差骄傲自大,不听伍子胥劝谏,贻误战机,吴国反而被越王勾践打败,于公元前473年亡国。

关于吴姓的历史及现状的研究报告总结

关于吴姓的历史及现状的研究报告总结

吴姓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姓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吴姓的分布范围广泛,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份,是中国大陆第四大姓氏。

同时,吴姓在海外华人社区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都有大量的吴姓后裔。

吴姓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最广泛流传的一种说法是,吴姓源于上古时期的越族国吴,其国君为太伯。

太伯后裔的后代多以国名作为氏族,故称为吴氏。

另一种说法是,吴姓的起源与伏羲、女娲等上古神话人物有关,他们被认为是吴姓的先祖。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吴姓起源于商朝时期的齐国,其国君为齐桓公,齐桓公的后代多以国名作为氏族,故称为吴氏。

无论吴姓的起源是哪一种说法,都表明了吴姓的历史渊源和深厚底蕴。

在中国历史上,吴姓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如吴王阖闾、吴国夫差、吴起、吴道子、吴承恩等,他们都为中国历史和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现代社会中,吴姓在中国大陆的人口数量达到了1.4亿左右,在中国大陆排名第四。

吴姓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也得到了提升,不少吴姓的企业家、学者、艺术家等在各个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和贡献。

同时,吴姓的文化传承也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吴姓的文化节日、习俗和传统技艺等都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然而,吴姓在现代社会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吴姓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正在逐渐消失,吴姓后裔的家族意识和传统习俗也受到了影响。

同时,吴姓的人口数量和分布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吴姓的年轻人大量外出打工和移民,导致吴姓在一些地区的人口稀少化。

因此,吴姓的历史和现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和探讨。

在未来,吴姓后裔应该更加关注和传承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努力保护和发展自己的姓氏文化,同时也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和建设。

有关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有关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有关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一、历史:吴姓起源于古代中国,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2200年左右的商朝时期。

吴姓源自姬姓,属于古代贵族姓氏,最早出现在中国华北地区,后来随着历史变迁,向南方广泛传播。

吴姓在汉代和晋朝时期尤为显著,吴起、吴汉、吴广等历史名人都是吴姓。

吴姓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世系较为庞大和复杂。

三、分布:吴姓在中国的分布相当广泛,特别是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和上海等地。

这些地区被称为吴地,是吴姓的主要聚居区。

吴姓人口数量较多,家族世系较为庞大。

此外,在福建的闽南地区、台湾、澳门和海外华人聚居群体中也有一定数量的吴姓。

四、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到来,吴姓家族制度逐渐式微。

现今的吴姓人群多以个体为主,和其他姓氏一样,吴姓人群广泛分布在各行各业。

有些吴姓人士通过刻苦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成为各个领域的杰出代表。

然而,由于吴姓有较多的人口,也有一些吴姓人群仍然保持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总结:吴姓可追溯到古代中国,是中国十大姓氏之一、吴姓人群分布广泛,特别是在江苏、浙江、安徽等吴地聚居区。

吴姓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有许多历史名人。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吴姓家族制度逐渐式微,现今吴姓人群主要以个体为主,分布于各行各业。

1.吴明德.吴文化.百度百科.[2024-05-10].2.朱光宇.中国吴姓.方志之窗.[2024-05-10].3.邓恩湖.中国吴氏:吴姓为何是中国五大姓氏之一?中国名人网.[2024-05-10].4.吴姓起源与发展.搜狐网.[2024-05-10].5.吴姓的起源与分布.吴姓网.[2024-05-10].。

吴姓迁徙史

吴姓迁徙史

吴姓迁徙史吴姓迁徙史秦汉以前的迁徙古代的吴国,位置是在现今江苏省无锡县一带,此地也是吴姓发源地。

周初,是泰伯的封地。

至十九世孙寿梦的时候开始称王,国势也日益强大,国境一直延伸到今浙江省的嘉湖一带。

与此同时,吴姓首先向北临近的齐、鲁之间迅速迁徙繁衍。

这一带的吴姓,多为寿梦第四子季札之后。

其后迁入河南、安徽等省境。

吴姓子孙在亡国之前,有过一些零星的外迁活动。

如与邻国争霸时,有少数吴姓子孙在战争中被俘,被迫流亡他国,远离家园。

公元前537年,吴楚交战,厥由(吴王寿梦的第5子,季札之弟)受命前往敌营犒劳楚师,侦察敌情。

一至楚营,便被抓住。

楚人本拟杀他祭鼓,厥由大义凛然,严辞斥敌,使楚人折服,结果不辱使命。

楚国撤兵,但厥由也被带回楚国。

此后,他流亡楚国,娶妻生子。

后代以名为姓,形成吴姓的分支——厥由氏。

又如夫差的儿子吴姑蔑,在与越人作战中被俘;吴亡前数年,夫差的太子吴友和王孙弥庸也一同被俘,流落到越国。

又有许多的政权争夺中失败的王室成员,因为避难,被迫背井离乡,流亡异国,我们在第一章提到过吴王余昧的两个儿子盖余和烛庸,逃难至楚,家族迁居河南沈丘一带;吴王僚的儿子庆忌家族曾先后流亡到宋国和楚国;阖庐之弟夫概迁居棠溪。

这几支吴姓家族,后来都另立门户,开创新的姓氏。

更多的吴姓成员,流落异国后,还牢牢地守着自己的血缘标志——吴姓。

《左传》上有个吴句卑,与第17代吴君有同名之雅,是阖庐时期人。

他是楚左司马戌的亲信。

司马戌曾在阖庐王朝做过官,后避难到楚。

吴句卑也一同逃亡来此,遂定居在楚。

越灭吴后,将王室成员大批发配到边远偏僻之地。

罗泌《路史·后记》记载:越灭吴,勾践流放了夫差仅存的三个儿子(太子友、姑蔑、王子等三子,早被越人俘虏至越,传闻已被杀)。

夫差的新太子叫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婺源。

如今,竟繁衍发展成今日江西吴姓中最古老的一支。

秦汉以来的鄱阳吴氏,就是吴鸿的后裔。

吴鸿是夫差之子,夫差是诸樊嫡长孙,可见鄱阳吴氏与季札后裔延陵吴氏同宗异支。

重修吴氏祠堂序

重修吴氏祠堂序

重修吴氏祠堂序谱牒之重,由来已久。

我朝发祥长白,肇始朱果,三百年来,麟振振,螽诜诜。

天潢之繁衍,着令每十年一修玉牒,所以联合宗姓,敦尚亲谊。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其理同,其情一也。

虽然,珩自少壮游武林,每叹浙以西多不讲宗谱。

见夫世家大姓,不数传已即陵替,子孙散处。

问其世系,茫乎不知。

不幸抱伯道之戚,或以甥,或以妻侄,皆得承为人后。

其下者,更不问谁氏子,安然引作嗣续。

宗姓之乱,莫此为甚,安问亲谊若吾浙东则不然,一姓一族,莫不安宗祖有祠,联子孙有谱,支派歧出,昭穆秩如。

而于继后之一事,尤不容以丝毫紊。

此谱牒所由特重欤!我吴氏原肇姬周,封于吴,以国为姓。

迭传至有唐文简公,由山阴迁暨阳。

有宋鹿山公,以访新安朱子来东邑,遂占籍为垕吴氏之始祖。

有元一代,仅不绝如线。

洎有明以迄今之圣清,其间生齿之繁,簪缨之盛,与夫学士文人之继起,富家大室之崛兴,商贾农工,各职所业,夹溪而处,长亘几二十里,是为吾东一巨族。

每当春秋佳节修祀事,父老率子弟咸集于祖庙,衣冠肃穆,有秩有序,雍雍乎以情谊相浃洽。

若此者,恃有谱牒联属之、维持之也。

族例,宗谱阅三十年一修,前次之修谱在同治辛未岁,逾载壬申而告成。

其时珩年十七,方倖列博士弟子员,已附诸父老衣冠后。

迨光绪丙戌获通籍,厕身朝右,与族中父老隔,殆十余稔。

岁辛丑,珩适奉讳居里闬,父老以届三十年期,集议重修宗谱,命珩拟章程,诸伯叔昆季,相与分任职事。

荏苒三载,未获成帙,而珩亦返京供职。

比甲辰乙巳,父老重议修纂,赖伯叔昆季力,悉心编次,至今冬乃告蒇事。

邮函递京师,命珩为序言以弁首。

窃维人心之萃涣,最关国势之强弱。

我国今日之势何势也于是言自强者莫不重团体,务合群,方曰:“四万万人,吾同胞也。

”夫眉山苏氏不云乎,今之所谓途人者,其初皆一人之身。

诚味斯言,虽在异姓异族,其相亲相近而不相隔阂,关系之密而且切为何如而况吾以一姓一族,诸伯叔昆季之居同里,耕同井,晨夕聚晤,非途人之比耶方今朝廷锐意图强,采列邦政治,诏告天下,咸与维新。

吴姓的分布

吴姓的分布

吴姓的分布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baidu 点击数: 29 更新时间:2015-2-18 收藏|社区|留言|评论|博客|交流|字体:大 中小 | 投稿秦汉时期,吴姓主要活动于江苏、江西、安徽一带。

其中一支北上山东,西进山西,南回湖北,后又返江西。

汉初,吴芮被封长沙王,他的后代在湖广和中原地区形成了吴姓的重要望族。

到了魏晋时期,由于长沙太守孙坚的夫人是江南吴氏,其子孙策和孙权在江东建立吴国,吴姓在江浙地区更是迅速发展。

唐朝是吴姓在南方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唐初吴姓已进入了四川,随后由江西南部进入福建和两广。

唐朝中叶,吴姓的足迹已踏上了越南,在越南建立了“吴朝”。

从此,吴姓群体在南方的发展更为迅速,当代两广地区吴姓人丁兴旺与越南的“吴朝”的建立有直接的关系。

到元朝,吴姓首次进入台湾地区。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吴姓大约有17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2%,排在王、李、张、赵、刘、陈、杨7大姓之后,为宋朝第8大姓。

吴姓第1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吴姓总人口的13%,占江西总人口的2.8%。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安徽、山西、浙江、山东、福建,这六省吴姓大约占吴姓总人口的60%;其次分布于湖北、河南、江苏、湖南,这四省的吴姓又集中了25%。

全国形成了以江西为中心的吴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吴姓大约有23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5%,为明朝第7大姓。

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吴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600年中吴姓人口总增加率为35%,净增加了60万。

浙江为吴姓的第1大省,约占吴姓总人口的19.8%。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14.8%)、江苏(13.3%)、福建(13%),这四省大约占吴姓总人口的61%;其次分布于广东和安徽,这两省的吴姓又集中了16.4%。

宋、元、明期间,吴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和四川迁移。

(整理)安徽茂林吴氏探源.

(整理)安徽茂林吴氏探源.

安徽茂林吴氏探源旅美史学家唐德刚先生在他翻译的《胡适口述自传》的注释中谈到皖南名门望族时,曾引用了一句“小小泾县城,大大茂林村”这个口耳相传的民间俗语。

茂林是泾县一个古老的村落,是吴氏族人聚居的地方,最盛时全村占地数千亩,富商豪宅鳞比栉次,职官品第比比皆是,被誉为“江南第一村”。

1931年商务印书馆在香港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就专门辟有“茂林村”词条。

著名的皖南事变也发生在这里。

茂林吴,与旌德江、绩溪胡、宣州梅并列皖南四大姓。

一、源流吴氏始祖是西周时的泰伯,周文王姬昌的兄长,周武王姬发封他于吴国,因而得姓为吴。

茂林吴氏尊泰伯第78世孙、南唐循州司马吴万一为一世祖,他随父吴君锡官从江西上饶迁居南京。

长大后浪迹至宛陵(今宣城市),南宋庆元三年(1197)吴惟辉作《茂林吴氏宗谱序》就曾明确记载“吾始祖万一公迁居宛陵”。

他的儿子吴希贤因时局动乱,从南唐衢州教授任上三次辞官获准后,又从宣城迁到下辖的泾县茂林地区,定居于东庄(今乔吴),算起来已有1001年了。

吴希贤生三子。

长子觌京留在东庄,承守祖业,世居乔吴。

次子吴安国于北宗熙宁年间,因为娶了河西的宋氏女为妻,于是从东庄搬到宋家坦与宋氏“联居”,这就是吴氏正式定居茂林的开始。

三子开国徙居长安,后裔有的迁往青阳县,后发展为“老田吴氏”。

次子名安国(1042——1118)于熙宁间迁宋家坦,熙宁乙卯年(1075)建成一座大宅,因吴氏的郡望是“延陵世家”,故命名为“延陵新宅”,这就成了建立茂林吴村的开端“平吴里”。

吴安国当时在庭前植紫荆树三株,以表示不忘三兄弟情谊,其中有一棵紫荆树存活了九百年左右,成为茂林吴氏宗族繁荣昌盛的象征。

吴安国定居宋家坦时,这里的居民并不多。

后来宋氏衰微,吴姓日藩,逐渐取代了宋氏。

到了南宋中叶,安国七世孙吴惟辉(谱名荣四)建上、中、下三宅,让诸子分居。

因这里四面环山、双溪汇流,生长着茂密的树林,遂将宋家坦改名“茂林村”。

至南宋绍兴、嘉定间,元至正十二年(1352)族人吴宗生、吴炎保、吴洪孙买下式微的宋氏旧族全部土地房产,出现了“庐舍相联、人员辏集”的繁荣景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茂林吴氏探源旅美史学家唐德刚先生在他翻译的《胡适口述自传》的注释中谈到皖南名门望族时,曾引用了一句“小小泾县城,大大茂林村”这个口耳相传的民间俗语。

茂林是泾县一个古老的村落,是吴氏族人聚居的地方,最盛时全村占地数千亩,富商豪宅鳞比栉次,职官品第比比皆是,被誉为“江南第一村”。

1931年商务印书馆在香港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就专门辟有“茂林村”词条。

著名的皖南事变也发生在这里。

茂林吴,与旌德江、绩溪胡、宣州梅并列皖南四大姓。

一、源流吴氏始祖是西周时的泰伯,周文王姬昌的兄长,周武王姬发封他于吴国,因而得姓为吴。

茂林吴氏尊泰伯第78世孙、南唐循州司马吴万一为一世祖,他随父吴君锡官从江西上饶迁居南京。

长大后浪迹至宛陵(今宣城市),南宋庆元三年(1197)吴惟辉作《茂林吴氏宗谱序》就曾明确记载“吾始祖万一公迁居宛陵”。

他的儿子吴希贤因时局动乱,从南唐衢州教授任上三次辞官获准后,又从宣城迁到下辖的泾县茂林地区,定居于东庄(今乔吴),算起来已有1001年了。

吴希贤生三子。

长子觌京留在东庄,承守祖业,世居乔吴。

次子吴安国于北宗熙宁年间,因为娶了河西的宋氏女为妻,于是从东庄搬到宋家坦与宋氏“联居”,这就是吴氏正式定居茂林的开始。

三子开国徙居长安,后裔有的迁往青阳县,后发展为“老田吴氏”。

次子名安国(1042——1118)于熙宁间迁宋家坦,熙宁乙卯年(1075)建成一座大宅,因吴氏的郡望是“延陵世家”,故命名为“延陵新宅”,这就成了建立茂林吴村的开端“平吴里”。

吴安国当时在庭前植紫荆树三株,以表示不忘三兄弟情谊,其中有一棵紫荆树存活了九百年左右,成为茂林吴氏宗族繁荣昌盛的象征。

吴安国定居宋家坦时,这里的居民并不多。

后来宋氏衰微,吴姓日藩,逐渐取代了宋氏。

到了南宋中叶,安国七世孙吴惟辉(谱名荣四)建上、中、下三宅,让诸子分居。

因这里四面环山、双溪汇流,生长着茂密的树林,遂将宋家坦改名“茂林村”。

至南宋绍兴、嘉定间,元至正十二年(1352)族人吴宗生、吴炎保、吴洪孙买下式微的宋氏旧族全部土地房产,出现了“庐舍相联、人员辏集”的繁荣景象。

随着吴氏宗族日渐繁盛,逐渐向四周拓展繁衍,分出了许多支族。

最早是元朝初期的吴学兴迁到东溪河边,后来称为“九甲”。

明朝中、前期出现后人称之为“八大分”,其中海昌、河昌、泗昌和济昌公分支合称“前四分”。

尧生、利生、安生、义生公分支,合称“后四分”。

按辈分推算“前四分”兄弟四人要比“后四分”晚一辈。

前四分的吴济昌生有三子,又分为前、中、后三分,中分的吴宏安后来迁往江西,茂林只有吴钮安和吴钊安的前、后分相传。

但是这两分不仅很兴旺还出现了许多知名人物,因而有“前分富、后分贵”之说。

与前、后分祖同辈的“六甲”祖吴悦安,居于大宗祠边的“六甲坦”。

“万公分”祖吴惠安字万良,居茂林西南村头。

“王勺公分”祖吴王勺安,迁村西古溪边。

此外,还有“巩缘公分”,以及迁往村北庄门前等地“安公分”等等。

从晚明到清朝中叶,是吴氏宗族的鼎盛时期,大批读书人经科举进入仕途到外地去做官,更有很多人外出经商致富,许多达官富商在“落叶归根”的思想支配下,最后都携资回来建宅第、置产业,促进了茂林进一步繁荣,扩展为占地约有三、四平方公里的大村落,有“江南第一村”之誉。

茂林吴氏的字辈为:万大乾坤伯、千恩端荣祥、兴彦源关昌、安缘子道尚、有永唯一善、百世承守之、报本宗同茂、传家德久垂、光华先泽盛、千载庆鸿禧。

前6句由吴万一定,后4名由清乾隆年间进士吴芳培续写。

目前,在茂林已传至光字辈。

而笔者属于本字辈。

二、宗祠茂林吴氏立宗词始于南宋,十世祖吴惟辉立东山庵为祠,修吴氏宗谱,绘制世系图。

明崇桢已卯年(1630),时任湖广布政使的吴尚默在古老的紫荆树边建成“五楹三进”的吴氏大宗祠。

到了清雍正庚午年(1730),大宗祠遭火灾烧毁后面两进,仅存门厅一进,但族人很快将其修复如初。

文革中,大宗祠被做为粮库而辛存下来。

近来年,在全国各地的族人的鼎力相助下,吴氏大宗祠经过整修,重新焕发了昔日的光彩。

主体建筑物三大进,座北朝南,建筑面积约有931平方米。

祠前有一道五十米长的影壁,两头各建一座石坊同祠堂前墙连接,构成祠前闭合式的院落。

地面用扁圆形的卵石嵌成的“蝙蝠”,“白鹿”和寿字图案,为“福、禄、寿”的象征。

两座石坊一为吴尚默赠其父亲吴云麓的“恩纶重贲坊”;另一为吴尚默和吴江龙的“文武进士坊”。

这里应该介绍一下这两位人物:吴尚默:字以时、号元垣(1562——1640),明万历丙辰(1594)进士。

历官浙江义乌知县、浙江同考官、山东道监察御史,四川、粤东按察司使,后任湖广布政使。

在他为官的地方,做过很多好事,如平定蜀乱,防御海寇,屡有功勋。

谪守湖北承天府期间,兴修水利,储存粮食,练兵保卫地方平安。

他还关心朝延大事,几次上书请求惩办为非作歹的阉党党首魏忠贤和崔呈秀,向朝廷举荐贤臣等等,敢于直言进谏。

入湖广名宦祠享祀。

吴江龙:字德甫,号见田(1564——1639),攻举子业不就,弃文习武,考中明万历丁末(1607)科武进士。

任广东拓宁守备时,剿灭海贼,驱逐荷兰入侵者,保卫边境安全。

升贵州都司并署贵州布政使,后任广西昭平参将,又升永宁副总兵。

不仅作战时勇敢,指挥若定,而且善于开展政治攻势。

平息苗民叛乱中,有一次单骑深入其境,喻以大义,晓以利害,使其不战而降。

给这样两位文、武官员建牌坊,显然是为大宗祠赠光添彩。

祠堂大门上首原有一块横额,大书“吴氏大宗祠”五字,其字体特异。

《泾县志》载为明邑庠生吴国抡所书,称其书法“苍古奇逸”,如“老树枯藤,互为撑柱;天梯石栈,自相钩连”。

大门两边还有一副镏金字的楹联,是明万历进士、泾县知县李邦华所撰,其联文为“延陵世泽传江左,荆里名家传改著”。

吴氏大宗祠的整体布局,依中轴线建门厅、享堂、寝室楼三大进,东西两侧建有边屋。

大门前设抱鼓石和石狮各一对。

祠内共有18根方形白石柱,64根圆木大柱,屋顶为硬山式。

门厅内两边各装一间厢房,其后是四方形大天井,天井当中用麻石砌一条过道,两侧砌花墩分别栽扁柏和桂花树,取“四季长青”之意。

天井两边有较宽的走廊,连接第二进大厅。

大厅可容纳数百人做祭祀及集会等活动。

屏风上首高悬“叙伦堂”三字横匾,两边墙上嵌青石碑刻“忠、孝、节、义”四个大字。

厅中的月梁、瓜柱、撑拱和平盘头等构件上,鎏金绘彩,刻有卷草、云头纹饰,以及龙凤、狮象、麒麟和人物图案。

柱础和走廊的墙裙上,也有很精美的雕刻。

享堂后面又有一长方形天井,下面一对金水池,当中架单孔石拱桥。

金水池用麻石砌护,上有狮头白石柱和青石栏,石栏上浮雕如意纹饰。

第三进是二层楼房,上下均有木制神龛,安放历代祖先牌位,称之谓“寝室楼”。

从前祠堂的门厅、走廊和大厅中悬挂数以百计的匾额,昭示着吴氏宗族在科举、职官、孝悌和懿行等方面的代表人物。

这座古老的大宗祠,从前每年四时祭祖,有读祝文、叙伦常、摆筵席等活动,是族人视为神圣的地方。

此外,还有大官员回乡祭祖,族中大事商议等项也在其中进行。

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还在其中集会。

1941年新四军北撤时途径茂林,就在吴氏大宗祠内举行告别皖南民众大会,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发表演说,还在舞台上演出节目,其热烈而悲壮的情景,茂林人至今难于忘怀。

1991年皖南事变五十周年时,泾县人民政府在祠前立碑,定为革命遗址。

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是读书人进入仕途的阶梯。

人们在考中举人,进士等功名之后,就要在祠堂、敞厅中悬挂匾额,显亲扬名,也为同姓宗族视为荣耀。

旧时茂林吴姓科举很兴盛,历史久远。

吴希贤最初迁居的东庄湾后改名为乔吴,为长子定居之地。

现村庄北首有座吴氏支祠的遗址,南首也有座“吴氏大宗祠”。

“大宗祠”座东朝西,前后三大进,面宽五楹。

今存门厅一进,有人居住。

门厅中有粗大的白石方柱和抱鼓石,以及雕花的月梁和撑拱等构件,表明这座大宗祠也曾经是富丽堂皇,辉煌一时。

三、科举历史上茂林吴氏的科举之盛在整个皖南地区都是出类拔萃的。

据宗谱和有关史志记载,仅明清两代,就出进士19人、举人119人,岁贡生员难以计数。

其中尤以一家数人或祖孙世代中举者特别引人瞩目,传为佳话。

从前吴氏大宗祠中的匾额数以百计,其中有“五凤齐飞”、“六鳌驾海”、“祖孙传芳”等等,就是为这类中举者所立。

“钦点翰林”六块竖匾至今仍立于大宗祠门首,分别是吴芳培(乾隆甲辰翰林)、吴昌龄(嘉庆戊辰翰林)、吴凤(嘉庆已已翰林)、吴敬恒(嘉庆丁丑翰林)、吴焯(道光庚戍翰林)。

“兄弟进士”。

二世祖吴希贤九岁补太学生,十四岁试经魁,十五岁廷对赐进士,他的二弟吴希圣,也与之联名登科。

故清道光年间江南河道总督潘锡恩为吴氏题写的联文称:希圣希贤,念先型为天下第一流人物;惟忠惟孝,启后裔植后世亿万载纲常。

“父子进士”。

南宋时吴伟于绍兴壬戍(1142)中进士,诰赠通奉大夫,封男爵。

十八年后,其子吴时选中绍兴庚辰进士,官至广南东路运判,封男爵,食邑三百户。

吴时选金榜题名后,在村后的汇山顶上竖起“魁”字大旗,因此汇山改名“魁山”。

“文武进士”。

明朝万历年间,茂林吴家有三人中进士,五人中乡举。

其中吴尚默为万历丙辰(1616)科进士,官至湖广布政使。

他的堂侄吴江龙,弃文就武,于万历丁未(1607)考中武进士,官至副总兵,署贵州布政使。

吴尚默于晚明时倡建吴氏大宗祠,在祠前建有两座石坊,其一为“文武进士坊”,就是这叔侄二位功名的纪念建筑物。

“五凤齐飞”。

乾隆已亥(1779)同科五举人:吴芳培(乾隆已亥举人、甲辰进士)、吴兆奎、吴□、吴成琢、吴鉴。

“五星联珠”。

嘉庆辛酉(1801)同科五举人:吴文炳、吴鸿裁、吴世旃、吴学洙、吴敬恒(嘉庆辛酉举人、丁丑进士)。

“六鳌驾海”。

同治庚午(1870)同科六举人:吴焕彩、吴尔襄、吴淞、吴瀚、吴报高、吴报勋“祖孙传芳”。

吴一门三代五举人。

吴(乾隆已亥科);其子吴廷辅(嘉庆甲子科)、吴鸿裁(嘉庆辛酉科);孙吴奏言(道光辛已科),吴奏策(道光甲辰科)。

“秀士登瀛”。

宁国府(宣城)一次童子试,共录取三十六人,其中茂林吴氏就占了十八人,恰好是总数的一半。

其他尚有,三代三人中举:吴先程(嘉庆庚申举人);子吴晋颜(道光壬午副榜),孙吴墉(咸丰庚申进士)。

“学灌园”分下四代十人中举:第一代吴敬恒、吴念恒;第二代吴望曾(道光辛已举人)、吴欣曾(道光壬午举人)、吴慕曾(道光已亥举人)、吴梦曾(道光庚子举人);第三代吴崇寿(道光丁酉举人);第四代吴报高(同治庚午举人)、吴瞻菁(同治癸酉举人)、吴瞻莪(同科副榜)。

兄弟中举的,吴悦我、吴之理兄弟同为清顺治辛卯举人;吴兆龙,吴蕙兄弟,于康熙辛卯、甲午先后考中举人;吴芳培是乾隆已亥举人、甲辰进士,他的二弟吴蕙培嘉庆甲子副榜;吴敬恒、吴念恒兄弟,分别是嘉庆丁丑进士和嘉庆庚申副榜;吴文炳、吴鸾,分别是嘉庆辛酉举人和嘉庆戊辰进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