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护理技术规范1

合集下载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一、常规和技术规范1.危重病人的观察与监测:对于危重病人,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和监测其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同时,还需要关注病人的神志状态、疼痛程度以及其他异常情况。

2.心肺复苏技术:掌握心肺复苏技术是危重病人护理的基本要求。

护士需要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各项技术操作,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自动体外除颤等。

3.药物管理与监测:危重病人药物管理必须严格遵循规范,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护士需要掌握药物的剂量、途径、频率、禁忌症等相关知识,并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4.理疗技术:部分危重病人需要进行理疗,如床位翻身、被动运动、物理治疗等,护士应根据病人情况进行适当的理疗操作,确保病人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5.导管护理:危重病人常常需要留置各种导管,包括静脉导管、气管插管、胃肠道引流管等。

护士需要具备导管护理的技术能力,确保导管的畅通性和安全性,并注意相关的感染预防措施。

1.接诊和评估:危重病人护理的第一步是接诊和评估。

护士需要了解病人的病史、主诉和病情,进行初步的评估和观察,以便制定后续的护理计划。

2.制定护理计划:根据评估结果,护士需要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这包括药物管理、监测频次、饮食安排、导管管理等。

护士还需要根据病人的特殊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如心理支持、家属沟通等。

3.实施护理计划:根据制定的护理计划,护士需要准确执行各项护理措施,保证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护士需要时刻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4.与医疗团队的沟通与协作:危重病人护理需要护士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包括医生、药师、物理治疗师等。

护士需要及时向医生报告病情变化,并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相应的处置。

5.家属教育与支持:危重病人的家属往往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护士需要给予家属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并向他们提供相关的疾病知识和护理技能,以提高他们对病人的陪护质量。

综上所述,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是确保危重病人安全和护理效果的重要保障。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一、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或监护室,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二、卧位与安全:根据病情酌性给予卧位,使病人舒适,便于休息,对昏迷神志不清,烦燥不安的病人,应采用保护性措施,给予床档、约束带、压疮防治垫等。

三、严密观察病情: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心电监护和神智、瞳孔等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报告医师,给予及时处置。

四、保持静脉通道通畅,遵医嘱给药,保证治疗。

五、加强基础护理,做到病人卫生三短九洁,即头发、胡须、指甲短;眼、口、鼻、手、足、会阴、肛门、皮肤、头发、身洁。

六、视病情给予饮食指导,摄入高蛋白、低脂肪、含维生素高的易消化食物。

七、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储留者,行诱导排尿无效可行导尿术,需保留尿管,按保留尿管护理,大便干燥便秘给予灌肠。

八、保持各管道通畅,妥善固定、防脱落、扭曲、堵塞,同时注意无菌技术操作,防逆行感染。

九、心理护理:勤巡视,关心病人,多与病人交流沟通,消除病人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以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专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_1

专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_1

专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内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常规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常规 1、热情接待病人,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或重症病房,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入院(科)宣教。

2、及时评估:包括基本情况、主要症状、皮肤情况,阳性辅助检查,各种管道,药物治疗情况等。

3、急救护理措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要求在上肢大静脉或颈静脉留置一次性留置针,并视病情及药物性质调整滴速),吸氧(视病情调整用氧流量),心电监护,留置导尿,保暖,做好各种标本采集,协助相应检查,必要时行积极术前准备等 4、卧位与安全(1)根据病情采取合适体位。

(2)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昏迷病人应及时吸出口鼻及气管内分泌物,予以氧气吸入。

(3)牙关紧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舌后缀。

(4)高热、昏迷、谵妄、烦躁不安、年老体弱及婴幼儿应加用护栏,必要时给予约束带,防止坠床,确保病人安全。

(5)备齐一切抢救用物、药品和器械,室内各种抢救设置备用状态。

1/ 35、严密观察病情:对病人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出血情况、SpO2、末梢循环及大小便等情况进行动态观察;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抢救,做好护理记录。

6、遵医嘱给药,实行口头医嘱时,需复述无误方可使用。

7、保持各种管道通畅,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脱落、扭曲、堵塞;严格无菌技术,防止逆行感染。

8、心理护理:及时巡视、关心病人,据情作好与家属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以取得病人信任、家属的配合和理解。

呼吸衰竭护理常规呼吸衰竭护理常规呼吸衰竭是由于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时不能进行正常呼吸,发生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病轻的初期仅感用力呼吸,严重时不易呼吸,大汗淋漓,口唇指甲紫绀显著,智力功能改变,定向功能障碍,头痛,失眠,神情恍惚,烦躁,骚动,进而嗜睡,乃致昏迷,抽搐,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皮肤血管扩张等。

部分严重病人则有少尿,下肢浮肿或肝功能损害和消化道出血。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既往基础疾病的情况,有无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心病等病史。

危重患者技术规范全

危重患者技术规范全

危重患者技术操作规第一章护理评估一、生命体征测量(一)体温测量1、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及合作程度(2)评估测量部位和皮肤状况(3)评估患者发热状况、判断发热类型。

2、操作步骤(1)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体温测量方式(腋下、口腔、直肠)(2)腋下测温:需擦干腋窝,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紧贴皮肤,10分钟后取出读数。

(2)口腔测温: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让患者紧闭口唇,切勿用牙咬,用鼻呼吸,3分钟后取出读数。

(3)直肠测温:患者取侧卧或屈膝仰卧位露出臀部,润滑肛表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3~4CM,3分钟取出读数。

3、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测量体温的必要性和配合方法(2)告知患者测量体温前30min应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

(3)指导患者处理体温计意外损伤后,防止汞中毒的方法。

(4)指导患者切忌把体温计放在热水中清洗或放在沸水中煮,以免引起爆炸。

4、注意事项(1)婴幼儿、意识不清或不合作者测温时,护士不宜离开。

(2)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不合作、口鼻手术或呼吸困难患者,禁忌测量口温。

(3)进食、吸烟、面颊部做冷、热敷患者应推迟30min后测口腔温度。

(4)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腋下出汗较多、极度消瘦的患者,不宜腋下测温;沐浴后需等待20min后再测腋下温度。

(5)腋下、直肠或肛门手术,心肌梗死患者不宜用直肠测量法。

(6)体温和病情不相符合时重复测温,必要时可同时采取两种不同的测量方式作为对照。

5、判断(1)生理情况:一天体温有波动,但波动不超过1℃,早晨低,下午高;不同人群:老年人低,月经前或妊娠妇女较高。

(2)发热的判断:口温标准:低热:37.5~37.9℃;中等热度:38~38.9℃;高热:39-40.9℃;超高热:﹥41℃。

(3)低热的判断:体温低于正常围称为体温过低,若体温低于35℃称为体温不升。

(二)脉搏、呼吸测量1、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及合作程度。

危重患者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范本

危重患者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范本

危重患者常用护理技术规范一、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二、经鼻口腔吸痰法三、氧气吸入技术四、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五、心电监测技术六、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七、输液泵微量泵的使用技术八、除颤技术一、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一)目的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发生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

(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

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2)判断患者呼吸:通过视、听、感觉(视: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有无气流逸出。

)三步骤来完成,判断时间为10秒钟,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千元凹陷处。

判断时间为10秒钟。

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2.操作要点:(1)开放气道:①将床放平,如果是软床,胸下需垫胸外按压板,将患者放置于仰卧位。

②如有明确呼吸道分泌物,应当清理患者呼吸道,取下活动义齿。

③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颌法。

(2)人工呼吸:①口对口人工呼吸:送气时捏住患者鼻子,呼气时松开,送气时间为1秒,见胸廓抬起即可。

②应用简易呼吸器: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8-10升/分,一手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毫升,频率10-12次/分。

(3)胸外按压:①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

②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③按压幅度使胸骨下陷4-5厘米,而后迅速放松,反复进行。

④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1。

⑤按压频率:100次/分。

⑥胸外按压:人工呼吸=30:2。

⑦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及人工呼吸10秒钟,如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如颈动脉波动搏动及人工呼吸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一、危重患者护理常规1.检查和监测: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监测结果要及时记录,并及时报告医生。

2.患者安全:确保患者的安全,如床栏应随时上好,避免患者摔落;定期更换患者体位,防止压疮发生。

3.抗感染措施:加强手卫生,采取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鼓励患者及家属坚持洗手和佩戴口罩,控制院内感染风险。

4.皮肤护理:定期给予患者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和压疮的发生。

5.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科学的营养方案,保证患者摄取足够的营养。

6.病史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医嘱执行情况,为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

二、危重患者护理技术规范1.气道管理:维持患者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保证氧气供应的连续性。

可采用吸痰、导管等技术进行气道管理。

2.静脉穿刺和输液:使用无菌穿刺器具进行静脉穿刺,保持穿刺点的清洁,以避免感染。

并且根据医嘱,准确计算液体剂量并按时给予输液。

3.监测仪器使用:掌握各种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

并能熟练操作和维护这些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4.管道插管和维护:根据患者需要,熟练插入不同类型的管道,如胃管、导尿管等,并要及时检查和维护这些管道,以避免感染。

5.心肺复苏技术:在紧急情况下,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如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挽救患者生命。

6.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医嘱,合理给予镇痛药物,并定期进行评估,调整药物剂量,以提供最佳的疼痛管理。

以上是危重患者护理的常规及技术规范,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此外,护士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危重病人护理技术规范

危重病人护理技术规范

危重病人护理技术规范一.护理人员应具备:(一)抢救知识与技能:1.熟悉抢救药品与抢救设备。

2.熟悉病情的观察办法、观察内容及应急预案。

3.掌握危重患者的抢救技能:(1)正确实施抢救工作,熟练完成各种抢救操作;吸痰、氧气吸入、心肺复苏、呼吸机使用、简易呼吸器使用、口咽通气管的使用、气管切开护理、洗胃等操作;(2)吸痰法:明确吸痰指征,熟悉吸引器的使用,掌握吸痰的手法与稀释痰液的方法;(3)吸氧法:会判断缺氧程度,能正确选择给氧方法,熟悉氧气装置的结构,掌握安全用氧;(4)心肺复苏技术:能正确判断心跳呼吸停止,掌握正确徒手实施心肺复苏技术操作;(5)洗胃术:能根据病情配置洗胃液,正确选择洗胃方法,熟悉仪器的使用,会观察和处理洗胃过程中的变化;(6)口咽通气管的使用:能判断口咽通气管的使用指针,达到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要求可以独立完成此操作;(7)所有抢救操作要求:操作手法正确,操作动作敏捷、娴熟、操作过程能有条不紊、关爱病人,能与患者有效的沟通。

(二)职业素质1. 操作规范、严谨、一丝不苟;2. 符合护士仪表规范、动作轻巧、连贯;3. 态度和蔼、关心体贴病人。

二.病情观察方法与内容:(一)观察方法:1.直接观察法:利用感觉器官观察病人的方法包括视诊、听诊、叩诊、触诊、嗅诊。

护士用自己的眼睛看、耳朵听、双手触摸、鼻子嗅来观察患者的意识、行为、生理、病理变化等,这也是观察病人最基本的办法。

2.间接观察法:与医生、家属交流,交接班阅读病历,检验报告,借助仪器,如心电监护仪、血糖监测仪等。

(二)观察内容:1.一般情况:面容与表情、皮肤与粘膜、姿势与体位、排泄物、呕吐物、及引流液等。

2.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

3.意识的观察: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法(GCS)GCS量表总分范围为3-15分,15分表示意识清醒。

按意识障碍的差异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13-14分,中度9-12分,重度3-8分,低于8分者为昏迷,低于3分为深昏迷或脑死亡。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危宿疾人护理通例及技巧规范.工作流程.风险评估及安然治理危宿疾人护理通例及技巧规范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刻将其安顿在挽救室并平移至床上,赐与舒适的卧位.2、立刻赐与氧气吸入,测量性命体征,须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管.3、敏捷树立静脉通路,严厉控制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插输液次序,精确履行医嘱.4、亲密不雅察意识.瞳孔.性命体征等病情变更,每15-30分钟巡查一次;备齐各类物品及药品,发明病情变更立刻陈述大夫.卖力做好护理记载,精确记载液体出入量.5、保持呼吸道通行,准时翻身叩背,实时消除呼吸道内排泄物,意识障碍者头倾向一侧,须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帮助呼吸.6、保持各类管道通行,应留意妥当固定,安然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亲密不雅察引流液的色彩.性质.量,并做好记载.7、确保病人安然:对瞻望.躁动或意识障碍者应留意安然,合理运用呵护性器具;牙关紧闭.抽搐的小我,可运用牙垫,防止舌咬伤.8、填补养分和水分:危宿疾人机体分化代谢加强,消费大,对养分的需求加强,而其消化功效减退,为包管其有足够的养分和水分,应设法勉励进食,对不克不及进食者尽早赐与鼻饲或完整胃肠外养分.9、加强基本护理,防止各类护理并发症的产生:(1)眼部护理:对眼睑不克不及自行闭合或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眼部护理,可涂眼药膏或笼罩油纱以呵护角膜.(2)口腔护理:天天2-3次,以保持口腔卫生,防止产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3)皮肤护理:每1-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皮肤,保持皮肤干净及床摊平整.湿润.(4)保持肢体优越的功效位,恰当运用体位垫,每2小时按摩肢体1次,预防肌腱.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柔软,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产生.(5)预防泌尿系沾染:有留置导尿者,应保持留置导尿管通行,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须要时赐与膀胱冲洗.10、保持大便通行,养成优越的排便习惯,便秘者可赐与人工通便或缓泻剂,须要时赐与灌肠.11、做恶意理护理,限制探视人员.12、严厉履行交代班轨制,做到床头交代班.危宿疾人护理工作流程.应急计划: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刻将其安顿在挽救室并立刻赐与氧气吸入→测量性命体征,须要时心电监护→敏捷树立静脉通路,严厉控制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亲密不雅察意识.瞳孔.性命体征等病情变更,每15到30分钟巡查病房→保持呼吸道通行,准时翻身叩背→保持各类管道通行,应留意妥当固定,安然防止→确保危宿疾人安然治理危宿疾人风险评估.安然护理轨制和措施1、危宿疾人入院.转科由地点科室的护士,先德律风通知吸收科室,并护送病人至病房.吸收科室护士接到德律风后立刻通知大夫.预备好病床及挽救用物,并做好病人病情交代.2、熟悉落实分级护理轨制.3、危宿疾人出科做任何检讨应由医护陪伴前去.4、遇急.危宿疾人病情产生平常,大夫假如不在场,护士除立刻通知大夫外,应敏捷依据患者的情形采纳各类挽救措施,如吸氧.吸痰.树立静脉通路等.5、合营大夫挽救时,护士应做到惊慌.惊慌.敏捷,并留意说话严谨,防止引起医疗胶葛.6、对谵妄.躁动和意识障碍的病人,合理运用防护器具,防止不测产生.牙关紧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启齿器,防止舌咬伤,同时暗化病室,防止因外界刺激引起抽搐.7、危宿疾人挽救时,尽量防止病人家眷在场,以免影响挽救工作的进行,须要时通知家眷,听取家眷看法.8、做好基本护理,谨防护理不当而消失的并发症.9、护士在工作中严厉履行三查七对轨制,精确履行医嘱,确保病人医疗安然,并保持工作的持续性,严厉交代班,同时做到谁履行,谁签字,谁负责.10、加强巡查病房,周密监测病人性命体征,实时精确地记载病情,严禁对病历进行涂改.隐匿.捏造.烧毁等.。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给予舒适的卧位。

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管。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

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备齐各种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

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5、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6、保持各类管道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7、确保病人安全:对瞻望、躁动或意识障碍者应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保护性用具;牙关紧闭、抽搐的个人,可使用牙垫,防止舌咬伤。

8、补充营养和水分:危重病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消耗大,对营养的需求增强,而其消化功能减退,为保证其有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应设法鼓励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尽早给予鼻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

9、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1)眼部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或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眼部护理,可涂眼药膏或覆盖油纱以保护角膜。

(2)口腔护理:每天2-3次,以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发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3)皮肤护理:每1-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平整、干燥。

(4)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位,适当应用体位垫,每2小时按摩肢体1次,预防肌腱、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发生。

(5)预防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导尿者,应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一、危重患者护理常规1.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定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状况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要定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确保呼吸通畅。

3. 维持血液循环: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心律等指标,根据医嘱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和药物剂量,确保血液循环稳定。

4. 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合理安排饮食,必要时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5. 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定期进行皮肤、口腔、呼吸道等部位的清洁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

6. 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7. 心理护理:关心患者的思想情绪,做好心理疏导,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技术规范工作流程1. 接到危重患者通知后,立即报告护士长,并准备床单位。

2. 患者到达后,立即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紧急处理。

3. 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4.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5.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6. 做好患者的的基础护理,包括皮肤、口腔、呼吸道等部位的清洁护理。

7. 执行医嘱,做好患者的饮食、输液、药物等各项治疗工作。

8. 定期进行护理评估,制定或调整护理计划。

9.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关心患者的思想情绪,做好心理疏导。

10. 定期与家属沟通,告知患者病情和治疗情况,取得家属的配合和支持。

三、应急预案1. 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报告医生。

2. 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立即给予吸氧,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3. 患者出现严重低血压或休克:立即报告医生,并给予紧急处理,如快速输液、使用升压药物等。

4. 患者出现严重电解质紊乱:立即报告医生,并给予紧急处理,如调整输液速度、给予相应药物等。

危重患者技术规范全

危重患者技术规范全

危重患者技术操作规范第一章护理评估一、生命体征测量(一)体温测量1、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及合作程度(2)评估测量部位和皮肤状况(3)评估患者发热状况、判断发热类型。

2、操作步骤(1)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体温测量方式(腋下、口腔、直肠)(2)腋下测温:需擦干腋窝,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紧贴皮肤,10分钟后取出读数。

(2)口腔测温: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让患者紧闭口唇,切勿用牙咬,用鼻呼吸,3分钟后取出读数。

(3)直肠测温:患者取侧卧或屈膝仰卧位露出臀部,润滑肛表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3~4CM,3分钟取出读数。

3、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测量体温的必要性和配合方法(2)告知患者测量体温前30min应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

(3)指导患者处理体温计意外损伤后,防止汞中毒的方法。

(4)指导患者切忌把体温计放在热水中清洗或放在沸水中煮,以免引起爆炸。

4、注意事项(1)婴幼儿、意识不清或不合作者测温时,护士不宜离开。

(2)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不合作、口鼻手术或呼吸困难患者,禁忌测量口温。

(3)进食、吸烟、面颊部做冷、热敷患者应推迟30min后测口腔温度。

(4)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腋下出汗较多、极度消瘦的患者,不宜腋下测温;沐浴后需等待20min后再测腋下温度。

(5)腋下、直肠或肛门手术,心肌梗死患者不宜用直肠测量法。

(6)体温和病情不相符合时重复测温,必要时可同时采取两种不同的测量方式作为对照。

5、判断(1)生理情况:一天内体温有波动,但波动不超过1℃,早晨低,下午高;不同人群:老年人低,月经前或妊娠妇女较高。

(2)发热的判断:口温标准:低热:37.5~37.9℃;中等热度:38~38.9℃;高热:39-40.9℃;超高热:﹥41℃。

(3)低热的判断: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若体温低于35℃称为体温不升。

(二)脉搏、呼吸测量1、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及合作程度。

2019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应急方案

2019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应急方案
• (2)口腔护理:每天2--3次,以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发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 症。
• (3)皮肤护理: 每1--2小时翻身一次 ,按摩受压处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平整、 干燥。
• (4)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位,适当应用体位垫,每2小时按摩肢体1次,预防肌腱、韧 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僵直、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发生。 (5)预防泌尿系感染:有 留置导尿者,应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必要时给 予膀胱冲洗。
• 3.护患沟通不良所造成的风险:
• 由于病情危重,清醒患者的恐惧和家属的 焦虑很容易对病情过于紧张,对医护人员的治疗 护理过分关注,工作稍有不慎,会引致家属的误 解和不满,同时,病情的发展和转归关系到患者 的生命安全及患者家庭的稳定,患者患病的自然 过程或治疗、检查过程的风险都可使患者病情出 现反复或加重。
• 9、当危重患者需院内检查或转运时,要做好以下工作: • (1)充分评估患者,备齐相应药品及物品,做好人力准备,有效应对意
外发生。
•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搬运方式,保持患者体位舒适,做好保暖。 • (3)途中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4)保持输液及各种管道的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出、扭曲、返流。 • (5)在转运过程中,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 (6)与接收科室医护人员认真交接患者病情、注意事项等,填写转科患
一、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 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给予舒适 的卧位。
• 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
•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 正确执行医嘱。
• 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 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随时准备配合抢救。 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技术规范、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及安全防范措施

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技术规范、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及安全防范措施

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技术规范、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及安全防范措施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危重患者病情重而复杂、变化快,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护士应全面、仔细、严密地观察病情,判断疾病转归。

危重患者身体极度衰弱,抵抗力低,治疗措施多,易引起合并症,护士应加强各方面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早日康复。

一、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或单人病房内,给予舒适的卧位。

二、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

三、根据病情执行分级护理制度,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

四、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做好抢救准备。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等变化,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出入量。

五、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醒患者应鼓励定时做深呼吸或轻叩背部,以助分泌物咳出;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6、保持各类引流管通畅,应注意妥帖固定,平安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

严密窥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严厉执行无菌技术原则,防止逆行感染。

七、确保患者安全:对谵妄、躁动或意识障碍者应注意安全,使用床栏,必要时经家属同意后使用保护性用具;牙关紧闭、抽搐的患者,可用牙垫,防止舌咬伤。

八、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各类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1、眼部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或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眼部护理,可涂眼药膏或覆盖油纱以保护角膜。

2、口腔护理:每天2-3次,以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发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3、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平整、干燥。

当真交代班,防止压力性损伤发生。

4、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位,适当应用体位垫,病情允许情况下,每2小时翻身1次,预防肌腱、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僵直、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发生。

5、预防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导尿者,应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重患者护理技术规范(2015年1月新整理)【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一)目的: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发生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

(二)(二)实施要点(三)1.评估和观察要点。

(四)(1)确认现场环境安全。

(五)(2)确认患者无意识、无运动、无呼吸(终末叹气应看做无呼吸)。

(六)2.操作要点。

(七)(1)立即呼救,同时检查脉搏,时间<10s,寻求帮助,记录时间。

(八)(2)患者仰卧在坚实表面(地面或垫板)。

(九)(3)暴露胸腹部,松开腰带。

(十)(4)开始胸外按压,术者将一手掌根部紧贴在患者双乳头联线的胸骨中心,另一手掌根部重叠放于其手背上,双臂伸直,垂直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cm,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反弹,放松时手掌不能离开胸壁,按压频率至少100次/min。

(十一)(5)采取仰头举颏法(医务人员对于创伤患者使用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调节氧流量至少10~12L/min(有氧情况下)。

使面罩与患者面部紧密衔接,挤压气囊1s,使胸廓抬举,连续2次。

通气频率8~10/min。

(十二)(6)按压和通气比30:2。

(十三)(7)反复5个循环后,进行复苏效果评估,如未成功则继续进行CPR,评估时间不超过10s。

(1)(二)注意事项。

1.按压应确保足够的速度与深度,尽量减少中断,如需安插人工气道或除颤时,中断不应超过10s。

2.成人使用1~2L的简易呼吸器,如气道开放,无漏气,1L简易呼吸器挤压1/2~2/3,2L简易呼吸器挤压1/3。

3.人工通气时,避免过度通气。

4.如患者没有人工气道,吹气时稍停按压;如患者插有人工气道,吹气时可不暂停按压。

【经鼻/口腔吸痰法】(一)目的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3)对清醒患者应当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操作要点:(1)做好准备,携物品至患者旁,核对患者,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2)连接导管,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合适的负(3)检查患者口腔,取下活动义齿。

(4)连接吸痰管,滑润冲洗吸痰管。

(5)插管深度适宜,吸痰时轻轻左右旋转吸痰管上提吸痰。

(6)如果经口腔吸痰,告诉患者张口。

对昏迷患者可以使用压舌板或者(2)口咽气道帮助其张口,吸痰方法同清醒患者,吸痰毕,取出压舌板或口咽气道。

(7)清洁患者的口鼻,帮助患者恢复舒适体位3.指导患者:(1)如果患者清醒,安抚患者不要紧张,指导其自主咳嗽。

(2)告知患者适当饮水,以利痰液排。

(三)注意事项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

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4.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一)目的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持有效的通气。

(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了解患者病情、意识状态。

(2)了解呼吸机参数设置情况。

(3)对清醒患者应当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3)2.操作要点:(1)做好准备,携物品至患者旁,核对患者。

(2)将呼吸机的氧浓度调至100%,给予患者纯氧2分钟,以防止吸痰造成的低氧血症。

(3)接负压吸引器电源或者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调节压力(成人为150-200mmHg)。

(4)打开冲洗水瓶。

(5)撕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一只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根部与负压管相连。

(6)非无菌手断开呼吸机与气管导管,将呼吸机接头放在无菌纸巾上。

用戴无菌手套的一只手迅速并轻轻地沿气管导管送入吸痰管,吸痰管遇阻力略上提后加负压,边上提边旋转边吸引,避免在气管内上下提插。

(7)吸痰结束后立即接呼吸机通气,给予患者100%的纯氧2分钟,待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水平后再将氧浓度调至原来水平。

(8)冲洗吸痰管和负压吸引管,如需再次吸痰应重新更换吸痰管。

(9)吸痰过程中应当观察患者痰液情况、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10)协助患者取安全、舒适体位。

(三)注意事项1.操作动作应轻柔、准确、快速,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连续吸痰不得超过3次,吸痰间隔予以纯氧吸入。

2.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可粗暴盲插。

3.吸痰管最大外径不能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负压不可过大,进吸痰管(4)时不可给予负压,以免损伤患者气道。

4.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被污染。

5.冲洗水瓶应分别注明吸引气管插管、口鼻腔之用,不能混用。

6.吸痰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明显改变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立即接呼吸机通气并给予纯氧吸入。

【心电监测技术】(一)目的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变化。

(二)实施要点1.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

(2)评估患者皮肤状况。

(3)对清醒患者,告知监测目的及方法,取得患者合作。

(4)评估患者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2.操作要点:(1)检查检测仪功能及导线连接是否正常。

(2)清洁患者皮肤,保证电极与皮肤表面接触良好。

(3)将电极片连接至检测仪导连线上,按照监测仪标识要求贴与患者胸部正确位置,避开伤口,必要时应当避开除颤部位。

(4)选择导联,保证监测波形清晰、无干扰,设置相应合理的报警界限。

3.指导患者:(1)告知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

(5)(2)告知患者和家属避免在检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

(3)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电极片周围皮肤情况,如有痒痛感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三)注意事项1.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者半卧位。

2.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

3.每日定时回顾患者24小时心电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

4.正确设定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5.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出的皮肤,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

6.对躁动患者,应当固定好电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位以及导线打折缠绕。

7.停机时,先向患者说明,取得合作后关机,断开电源【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一)目的:监测患者机体组织缺氧状况(二)实施要点1. 评估患者:(1)了解患者身体状况、意识状态、吸氧流量。

(2)向患者解释监测目的及方法,取得患者合作。

(3)评估局部皮肤或者指(趾)甲情况。

(4)评估周围环境光照条件,是否有电磁干扰2.操作要点:(1)准备好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或者将监测模块及导线与多功能监护仪连接,检测仪器功能是否完好。

(6)(2)情节患者局部皮肤及指(趾)甲。

(3)将传感器正确安放于患者手指、足趾或者耳廓处,使其光源透过局部组织,保证接触良好。

(4)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波幅及报警界限。

3.指导患者:(1)告知患者不可随意摘取传感器。

(2)告知患者和家属避免在检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

(三)注意事项1.观察监测结果,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下列情况可以影响检测结果:患者发生休克、体温过低、实用血管活性药物及贫血等。

周围环境光照太强、电磁干扰及涂抹指甲油等也可以影响监测结果。

3.注意为患者保暖,患者体温过低时,采取保暖措施。

4.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及指(趾)甲情况,定时更换传感器位置。

【输液泵/微量泵的使用技术】(一)目的准确控制输液速度,使药物速度均匀、用量准确并安全地进入患者体内。

(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合作。

(2)评估患者注射部位的皮肤及血管情况。

2.操作要点:(7)(1)核对医嘱,做好准备。

(2)安全准确地放置输液泵。

(3)正确安装管路于输液泵,并与患者输液器连接。

(4)按照医嘱设定输液速度和输液量以及其他需要设置的参数。

(5)使用微量输液泵应将配好药液的注射器连接微量输液泵泵管,注射器正确安装于微量输液泵。

3.指导患者:(1)告知患者使用输液泵的目的,输入药物的名称、输液速度。

(2)告知患者输液肢体不要进行剧烈活动。

(3)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随意搬动或者调节输液泵,以保证用药安全。

(4)告知患者有不适感觉或者机器报警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三)注意事项1.正确设定输液速度及其他必须参数,防止设定错误延误治疗,2.护士随时查看输液泵的工作状态,及时排除报警、故障,防止液体输入失控。

3.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情况,防止发生液体外渗,出现外渗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除颤技术】(一)目的:纠正患者心律失常(二)实施要点1.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是否突然发生意识丧失、抽搐、发绀、大动脉搏动消失。

(8)(2)了解心电图示波为室颤、室速图形。

2.操作要点。

(1)呼叫寻求帮助,记录时间。

(2)患者取仰卧位。

(3)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开机默认监护导联为PADDLES导联,即心电导联Ⅱ),手柄电极涂导电膏或将生理盐水纱布放于除颤部位:负极(STERNUM)手柄电极放于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正极(APEX)手柄电极应放于左腋中线平第五肋间。

两电极板之间相距10cm以上(4)选择除颤能量,使用制造商为其对应波形建议的能量剂量,一般单相波除颤用200~360焦耳,直线双相波用120~200焦耳,双相指数截断(BTE)波用150~200焦耳。

确认电复律状态为非同步方式。

(5)术者双臂伸直,使电极板紧贴胸壁,垂直下压,充电,确认周围无人员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同时术者身体离开患者床单位。

(6)双手同时按压放电按钮除颤。

(7)观察心电示波,了解除颤效果和并发症。

三)注意事项。

四)1.除颤时远离水及导电材料。

五)2.清洁并擦干皮肤,不能使用酒精、含有苯基的酊剂或止汗剂。

六)3.手持电极板时,两极不能相对,不能面向自己。

七)4.放置电极板部位应避开瘢痕、伤口。

八)5.如电极板部位安放有医疗器械,除颤时电极板应远离医疗器械至少2.5cm以上。

九)6.患者右侧卧位时,STERNUM手柄电极,置于左肩胛下区与心脏同高处;(9)APEX手柄电极,置于心前区。

7.安装有起搏器的患者除颤时,电极板距起搏器至少10cm。

8.如果一次除颤后不能消除室颤,移开电极板后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9.操作后应保留并标记除颤时自动描记的心电图。

10.使用后将电极板充分清洁,及时充电备用;定期充电并检查性能。

【洗胃技术】(一)目的1.通过实施洗胃抢救中毒患者,清除胃内容物,减少毒物吸收,利用不同的灌洗液中和解毒。

2.减轻胃黏膜水肿,预防感染。

(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了解患者病情,安抚患者,取得患者合作。

(2)对中毒患者,了解患者服用毒物的名称、剂量及时间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