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介入、伙伴关系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意愿关系研究
如何促进高校、企业和政府三方协作,以共同培养更多符合市场要求的专业型毕业生?
如何促进高校、企业和政府三方协作,以共同培养更多符合市场要求的专业型毕业生?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的紧密合作已经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企业和政府协作可以深化教学方式,加强职业教育,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专业型人才,进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劳动力市场参与度。
为了使三方协作更加高效和有序,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加强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沟通交流高校、企业和政府各自为政,缺少有效的沟通交流是当前协作面临的最大问题。
在定位合作方向、确定具体项目、制订培养计划等问题上,无法相互了解对方的需求是影响三方协作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果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能够通过一些常规手段如召开座谈会、编写调研报告、建立猎头项目等,可以促进三方之间的沟通交流,有效解决协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建立专业型人才培养计划为了培养更多符合市场要求的专业型人才,高校、企业和政府应该建立专业型人才培养计划。
在高校教学中,可以将学科知识巩固与实践探究相结合,通过名师讲堂、企业探访、举办竞赛、参加考研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
在企业实践中,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工程或管理等工作,并且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具体的工作,使学生通过实际工作获得经验和技能。
在政府组织中,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岗位实习和公益服务的机会,让他们了解社会、熟悉政策、接近民生,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三、建立市场化招聘机制市场已经成为了高校、企业和政府培养人才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在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推动经济发展以及推广知名品牌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有效地招聘符合市场要求的专业型毕业生,高校、企业和政府应该建立市场化的招聘机制。
在高校毕业生中,招聘单位可以以“人才资源市场”、“人才招聘网”等方式进行招聘;在员工招聘中,企业可以将招聘渠道延伸到全国或国际,通过招聘和经验的共享,互相开拓新的市场,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在政府招聘中,加大就业政策的支持力度,鼓励个人在创业中承受更多风险,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校企合作的心得思考
校企合作的心得思考(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个人汇报、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work report, work plan, personal report, experience, contract agreement, document, planning plan, speech,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校企合作的心得思考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
大型民营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动力分析和模式实践
大型民营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动力分析和模式实践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校和企业之间密切合作的重要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校企合作已经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重要途径。
作为参与校企合作的主体之一,大型民营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型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力量,具有雄厚的实力和资源优势。
通过与高校开展合作,能够为高校提供实践平台和专业技术支持,同时也为企业自身带来了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的机会。
大型民营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具有双赢的效果,有利于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深入发展。
目前大型民营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情况并不乐观。
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自身对校企合作认识不足,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合作模式和机制,导致双方合作难以实现深入合作和持续发展。
有必要对大型民营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找到促进双方合作的有效途径。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大型民营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分析和模式实践情况,在深入了解企业和学校间合作机制的基础上,分析民营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机和途径,探讨其对企业和教育机构的益处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实践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我们旨在总结出一套适合大型民营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以促进校企合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推动民营企业做出更多的社会责任和贡献。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希望为促进大型民营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关系搭建更为稳固和持久的桥梁,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培养人才、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等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引起更多企业和教育机构对校企合作的重视与投入,推动我国校企合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和进步,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2. 正文2.1 大型民营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分析大型民营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分析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校企合作模式及合作意愿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
校企合作模式及合作意愿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摘要】:校企合作作为各个国家和地区都重视的内容,对各地经济发展的贡献是不可磨灭和替代的。
在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和高校可以优势互补,实现人力、财力、物力等多种资源的合理再分配,无论对企业还是高校都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效率,实现双赢。
对校企合作的研究是一项颇有意义的课题,如果能寻找到与其他国内外学者不同的研究角度将更加具有意义。
文章首先分析校企合作模式,到底什么样的合作模式是企业感兴趣的,不同行业的企业对不同合作模式的选择是否存在差异,这些都值得研究。
目前校企合作的模式大体可以归结为几类:科研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或继续教育基地、企业组织学生活动,还有一些企业还会聘请高校教师担当企业顾问、参与一些涉及高校的公益活动。
在这么多的合作模式中,无论企业属于哪类行业,都比较中意实习基地这种模式,制造业和高科技服务业还会比较关注涉及科研方面的多种合作模式,比如:委托科研、合作科研、为高校自主科研项目提供数据、设备或资金等。
校企合作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新的突破: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利于人才引进与培养、节约成本、树立良好形象;也可以帮助高校提高就业率、增加经费、强化科研水平,等等。
为了能实现这些合作的意义,首先得开展合作,那么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意愿或者说二者是否愿意合作就成为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
通过对111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有部分企业是不愿意合作的,影响企业合作意愿的因素有很多,既有企业自身的一些原因,也受到企业外部宏观环境的影响。
对这些因素进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得到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ln(P/(1-P))=-3.673+0.492*(成立时间)+0.730*(主营业务类型)+1.622*(合作渠道),即在众多影响企业与高校合作意愿的因素中,“成立时间”、“主营业务类型”和“合作渠道”这三个因素对企业的合作意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校企合作一、调研背景和目的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教育培训、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活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以及对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影响,为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二、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在线问卷对相关学校和企业进行调查,了解双方对校企合作的看法和评价,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访谈方法:选择校企合作模式较为成熟的学校和企业进行深入访谈,收集他们的经验和做法。
三、调研结果1.校企合作的优势:(1)提高教育质量:校企合作可以减少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将企业实践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2)增加就业机会: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就业率。
(3)推动科技创新: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科研项目和专业设备,推动科技创新和学术进步。
2.校企合作的问题和困难:(1)资源不平衡:一些学校和企业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合作模式不稳定,资源优势无法充分发挥。
(2)信息不对称:学校和企业之间信息沟通不畅,难以达成共识和合作协议。
(3)利益分配问题:校企合作中的利益分配问题是影响合作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3.校企合作的影响:(1)对学校的影响:校企合作可以提高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吸引更多的高素质学生。
(2)对企业的影响:校企合作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的资源和支持,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提高竞争力。
(3)对社会的影响:校企合作可以缩小校企之间的认知差距,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四、结论和建议1.加强沟通和信息共享:学校和企业应加强沟通,建立定期互换信息的机制,促进合作顺利进行。
2.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学校与企业应建立公平公正的利益分享机制,确保双方合作利益互惠互利。
3.加强引导和指导:政府应加大对校企合作的引导和指导力度,促进合作项目的规范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实证分析——现状与对策
了解企 业对 双 方 合 作 过 程 中存 在 的 问题 和建 议 , 学
院对具 有较 好合作 基 础 的企 业 进 行 了 问卷 调查 和 实
与校 企合 作 的现 状 和 问题 进 行 梳 理 , 提 出增 强 校 企 双 方 合 作 层 次和 深 度 的 建议 和 对 策.
[ 关键词] 校企合作 ; 政 策支持 ; 人力 资本 ; 交换 能力 [ 中图分类号] G 7 1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 6 7 1 —1 6 9 6 ( 2 0 1 3 ) 0 2— 0 0 7 9— 0 5
Apr ., 2 01 3 Vo 1 . 29 No. 2
第2 9卷
第 2期
企 业 参 与校 企 合 作 的 实 证 分析
卢 忠 东 曾 东 升
现 状 与对 策
(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 摘
2 1 0 0 4 8 )
要] 无论从 职业教 育的历 史发展 角度 来看 , 还 是从 现 实状 况分析 , 企业参 与职 业教 育的程度直接 决定职
物 流等 行业 , 企 业 性 质 涵 盖 大 型 国企 、 国有 控 股 、 外
[ 基金项 目]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 院重点人文社科课题 ( 项 目编号 : 2 0 1 1— 2 ) .
[ 收稿 日期 ]2 0 1 3— 0 1 —1 5 [ 作者简介 ]卢忠东 ( 1 9 6 1 一) , 男, 江苏南京人 , 南京 化工职业 技术 学院讲师 , 研究方 向 : 职业教育管理
.---— —
7 9 - - . - — —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调查与分析——以河北省企业为例
基金项 目: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 构建校企合作可持 续发展机制与促进河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I 0 B Y 2 ) ( B 8J 01 , t
主 持 人 : 丽娟 。 霍
3 5
研究 资料显 示 ,enf o n 19 )编 制 的 炭 、 Jn irY u g( 9 7 e 建材建筑 、 石油化工、 电子信息 、 制药技术 、 纺织
“ 针对 雇 主 的 国际 比较 研 究 ”l中的量 表 对 国 际上 服装 、 I l 商贸服务 、 现代物流等重要产业中 , 高技能人 聘用 合作 教育 学生 的企业 进 行 了调查 , 到 了有价 才严重 短缺 得 。调查显 示 ,2 %的企业 认 为在 本行 8. 4 值 的数据 。此问卷 中的量 表部分 用在我 国应用 型本 业 内和 企业 内部高技 能人 才严重 缺乏或 缺乏 。所有 科 院校 的校企 合作 调查 中 , 示管 理 和指 导学 生所 企 业 的招聘 对象 均选 择 了应届 本科 毕业 生 、 显 应届 高 花 费 的时 间 和精 力 、 间安 排 、 时 学生 安 全 和经 费 问 职毕业 生和行 业 中有 一定 工作经 验人员 。表 明企业
教育经济与管理 , 职业教育课程设计 ; 刘新起 (9 0 )男 , 1 6 一 , 河北无极人 ,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 院副 院长 , 高级政 工师, 研究方 向: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李虎斌( 9 2 )男 , 16 一 , 北京人 , 石家庄职业技 术学院校 企合作 办公 室主任 , 高级政工 师 , 研究方 向: 大学生就业 ,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 ; 贾树生 (9 8 )男 , 17 一 , 河北 张家 口人 ,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 院教务处副处长 , 讲师 , 研究方 向 : 数理统计 , 职业教育课程设 计 ; 赵菁 【9 4 )男 , 17 一 , 河北唐 山人 , 石家庄 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办公 室副主任 , 高级职业指导师 , 研究方 向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校企 合作。
校企合作深度调研方案
校企合作深度调研方案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校企合作是指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不仅为高校提供了实践教学和科研创新的平台,也为企业提供了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机会。
目前,我国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因此,有必要对校企合作进行深度调研,以进一步完善合作模式和机制,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二、研究目标1. 探讨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了解合作的模式、方式和合作领域;2. 分析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3. 提出提升校企合作效果和效益的建议,为合作双方提供参考和指导。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调研内容:(1)校企合作的定义、特点和意义;(2)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应用;(3)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合作模式不够灵活、双方利益博弈、资源共享困难等;(4)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
2. 调研方法:(1)文献资料分析法: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校企合作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掌握前沿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2)访谈法:选择一定数量的高校和企业代表,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获取他们对校企合作的看法和经验,了解实际问题和需求;(3)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多个高校和企业进行定量调查,了解校企合作的具体情况、存在的问题和需求;(4)案例分析法:选择一些校企合作的典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提取成功经验和可复制的模式。
四、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1. 文献资料收集和分析: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政策文件,了解校企合作的理论和实践;2. 访谈和问卷调查准备:确定访谈对象,设计访谈大纲和问卷,提前联系和约定相关人员;3. 访谈和问卷调查实施: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记录和整理访谈记录,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4. 案例分析和总结:对选择的校企合作案例进行详细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和模式;5. 写作和整理成果:撰写调研报告,整理研究成果和提出改进建议;6. 报告撰写和汇报准备:根据调研报告撰写要点,进行报告撰写和汇报准备;7. 报告的撰写和汇报:完成调研报告的撰写和整理,准备撰写报告的PPT,进行报告的汇报。
校企合作的推进及发展路径研究
校企合作的推进及发展路径研究校企合作是指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教育培训、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等活动的一种合作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校企合作在推动高等教育与实际产业的深度融合,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校企合作的推进及发展路径,从政策支持、共建合作平台和资源共享三方面进行研究。
一、政策支持是推动校企合作的重要保障校企合作发展的过程中,政策支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国家应加大对校企合作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为校企合作提供便利的环境。
政策可从减税、优惠贷款、奖励资助等方面给予支持,激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此外,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基金,用于支持校企合作项目的运营和发展。
政策的持续支持和不断完善是推动校企合作不断发展的基础保障。
二、共建合作平台是实现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建立共建合作平台是推进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这些平台可以由政府组织、高校等机构牵头建设,提供校企合作的供需信息,并协调双方的合作需求。
共建平台应具备信息公开、透明、规范的特点,为高校和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对接服务。
在平台上,企业可以发布需求,高校可以展示自身的优势专业,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共建合作平台的建立与发展,有助于提高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加速校企合作的推进。
三、资源共享是促进校企合作的核心要素资源共享是促进校企合作的核心要素之一。
高校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共享各自的师资力量、研发成果和教学资源等。
例如,高校可以向企业提供科技研发支持,开展技术合作,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同时,高校可邀请企业专业人士参与课程设计和授课,增加教学资源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企业可以向高校提供实践基地,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为学生搭建实践和就业平台。
通过资源共享,高校和企业可以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在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加强合作机制建设。
高校和企业应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机制,明确双方的权责和利益分配,建立稳定长效的合作关系。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作者:————————————————————————————————日期: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参与。
企业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贯穿着企业对自身利益的追求。
如果企业不能从合作教育中获利,企业就不会对合作教育感兴趣。
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高职院校应满足企业需求,消除企业顾虑,校企双方建立“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校企合作机制,才能真正调动起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教育高职院校企业职业教育是与国民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
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深度参与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保障。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工学结合”的本质是“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在推行“工学结合”教育教学过程中,企业参与合作的现实状况到底如何呢?本文在分析了目前校企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的对策和建议。
1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之一。
为了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必须改变传统的单纯以学校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
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要求引入人才培养过程。
这就需要企业高度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
国内外的职业教育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模式。
为了调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导向性政策。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却面临到“学校积极,企业冷淡”的尴尬局面!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没有太大积极性。
许多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层次浅,形式单一,具体表现为:大部分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仅仅停留在“为学校解决学生实习”问题上,主要的形式就是企业成为学校的实习基地,而企业对高职院校投资办学、共建实验实训室、订单式人才培养等合作形式却很少。
政校企合作情况汇报
政校企合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政府、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日益紧密,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
社会进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下将对政校企合作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日益深化。
政府在教育领域加大了对学校的支持
力度,通过出台政策、提供资金等方式,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同时,政府还积极推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鼓励学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其次,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不断加强。
学校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与企
业开展技术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了双方的共同发展。
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能够更好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创新资源和人才支持。
此外,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在不断加深。
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
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推动企业与学校开展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的升级。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企业的扶持力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总的来看,政府、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不断加强,形成了政校企合作的
良好局面。
政府在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上给予学校和企业更多的支持,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也更加紧密,共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政校企之间的合作,深化合作内涵,拓展
合作领域,推动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希望政府、学校和企业能够共同努力,携手合作,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探索研究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探索研究【摘要】校企合作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旨在探讨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介绍了校企合作的特点和定义,并指出了当前校企合作所面临的问题,如信息不对称、利益分配不公等。
接着分析了校企合作的困境和挑战,包括双方合作意愿不强、合作模式不灵活等。
然后探讨了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构建良好的合作机制、加强沟通与协调等。
最后展望了校企合作的发展趋势,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建议,并总结了校企合作对于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和影响。
本文旨在为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校企合作、问题、困境、挑战、探索、解决方案、发展趋势、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结论建议、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定义、特点1. 引言1.1 研究背景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教学、科研、实习实训等活动的教育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校企合作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当今社会,教育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校企合作已经成为推动教育创新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旨在对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旨在为校企合作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希望通过对校企合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深入分析,能够为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内容到此结束。
1.2 研究意义校企合作作为学校和企业之间合作的重要形式,对于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整合学校和企业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为学校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校企合作可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校企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符合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的要求。
深入研究校企合作的问题,并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案,既有利于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也有利于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深度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积极贡献。
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为了更好地了解校企合作的现状以及发展潜力,本次调研主要以某地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相关调研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一、现状分析1. 校企合作的意识不足:在调研中发现,高校师生对校企合作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盲区。
部分高校甚至缺乏校企合作的意识,对企业来校宣讲和实践基地建设的需求不敏感。
2. 合作模式单一:当前校企合作主要集中在企业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高校提供人才培养的方向上。
合作模式单一,缺乏创新,不能满足企业对创新与研发方面的需求。
3. 合作深度有限:目前校企合作多停留在表面层面,基本是双方自身需求的匹配,较少涉及深度合作,无法实质性地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学研结合。
二、问题分析1. 忽视了企业的需求:高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学术能力,而忽视了企业对实践经验和实用技能的需求。
这导致了毕业生不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增加了用人单位的培养成本。
2. 多数项目缺乏可持续性:由于资金和资源的限制,一些校企合作项目只能在短期内进行,无法长期维持。
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浪费,难以形成持续的合作关系。
3. 双方合作意愿不强:既有高校对校企合作重视程度不高的情况,也有企业对高校合作意愿不强的情况。
双方的合作意愿不强烈是制约校企合作深度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建议1. 加强合作意识:高校应加强对校企合作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师生对校企合作的意识和重要性的认识。
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实践项目,并引导他们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推动创新合作模式:高校和企业应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例如设立联合实验室、共建科研平台等,以满足双方创新与研发的需求。
同时,应鼓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进行深度合作,推动教学和科研的内容与企业需求更好地衔接。
3. 提高双方合作意愿:高校和企业应加强沟通,明确双方合作的目标和利益。
并加强合作项目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项目能够长期有效进行。
此外,政府还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为校企合作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激励。
企业对参与校企合作的考虑及利益诉求有哪2
企业对参与校企合作的考虑及利益诉求有哪些?答:在以往的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往往过多地强调自身培养的人才是向企业输送的,强调自身的主体性话语权,自觉不自觉地以社会责任和教育成本分担来掩盖企业理应获得的利益。
“长期以来校企之间不能深度合作,问题出在没有重视建立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利益机制。
只有解决好合作中的企业利益问题,企业才有动力、才有积极性。
职业院校和企业虽然属于不同的社会组织机构,有着各自不同的目标、任务和价值追求,但事实上,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生共荣的关系。
没有企业,职业院校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没有职业院校,企业就难以获得支撑其发展的人才。
因此,尽管二者的利益诉求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但却有共同的利益基础,一方利益的获得总是以对方利益的创造为条件,总体上是和谐的利益关系,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政策利益、社会利益、人才利益和文化利益等五个方面。
1.经济利益。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和企业有各自的利益需求,但又有各自的资源优势,二者都拥有对方发展所必须的而又难以替代的资源。
如企业拥有的资金、设备、实训场地等是职业院校普遍缺乏的;而职业院校的科研资源对于企业来说则是第一生产力。
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在校内外基地、师资培养、科研等方面投入资金、设备、设施、仪器、场地,大大地充实了职业院校在资金、生产设备上的力量,为人才培养与培训、科技研发与服务提供了物质保障,增强了学校的活力。
这些设备、场地的扩大和人员素质的增强也壮大了学校和企业科研团队的研发力量,有力地促进企业技术更新,增加其产品和服务的技术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校内基地的生产化又可为企业提供新的车间,能扩大生产能力,缓解用工矛盾,这些最终表现为企业经济利益的收获。
从这个角度来看,校企紧密合作的最终收益者将是企业。
当然,这是指企业整体,有时合作企业并不能独享合作的成果,但总体而言,只有企业的利益得到了满足,才可能为职业院校提供更多的资源。
“战略伙伴式”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战略伙伴式”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求贤若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校企合作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合作的形式和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战略伙伴式”合作模式成为当下的热点。
本文将着重探讨“战略伙伴式”校企合作模式。
二、什么是“战略伙伴式”校企合作模式?“战略伙伴式”是一种平等合作、互利共赢、长期稳定、战略协同的合作模式。
这种合作模式要求企业和学校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制定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战略,避免短期的分利取向和利益冲突。
具体来说,“战略伙伴式”校企合作要达成以下两个目标:1.联合研发,创新应用企业和学校共同发挥各自的优势,开展一些前沿技术研究和研发,共同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2.人才培养,聚焦实战根据社会需求,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共同选拔、培养并优先使用优秀人才,让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实际工作,与企业产生联系,增强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战略伙伴式”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相比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战略伙伴式模式具有以下优势:1.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合作效率企业与学校在共同确认后的战略目标和计划,沟通交流更加充分,因此在人才培养和产业研究方面会更加精准、高效。
2.构建优秀人才的供给链,保障用人需求企业与学校根据战略目标和需要,共同招收、培训和选拔人才,通过对人才进行聘用和配备,形成了一种把优秀人才输送到企业,且企业能够更轻松满足人才供需的合作链,可以更好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3.稳定合作,长期合作,获得长期效益长期、深度、稳定的校企合作有助于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专业形象,有利于企业获得较长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战略伙伴式”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在实践中,“战略伙伴式”校企合作模式的运营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在大多数情况下,合作双方都需要面对文化差异、知识和理念的不同、合作目标的协商以及制度软性机制等挑战。
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
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1. 引言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旨在促进教育与产业之间的紧密衔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和就业前景。
本文将详细探讨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包括政府的支持政策、学校的相关规定以及企业的参与标准等。
2. 政府的支持政策校企合作是政府推动产教融合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鼓励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2.1 奖励政策政府将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并对合作成果进行奖励。
这些奖励可以是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也可以是荣誉称号、科研经费的增加等。
2.2 政策宣传政府将加大对校企合作政策的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的学校和企业参与其中。
同时,政府还将组织相关培训活动,提升校企合作的组织和管理水平。
2.3 优先支持政府将优先支持那些与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密切相关的校企合作项目。
同时,在政府招标和采购过程中,将给予校企联合体优先考虑。
3. 学校的相关规定学校是校企合作的重要主体之一,为了规范校企合作行为,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规定。
3.1 合作项目认可学校将根据自身的教育特点和专业优势,确定合适的校企合作项目。
这些项目应当符合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目标,并得到学校相关部门的认可。
3.2 项目审核与管理学校将建立健全的项目审核与管理制度,加强对合作项目的监督和评估。
同时,学校还将为合作项目配备专业的管理团队,有效管理和协调校企双方的合作事务。
3.3 学分认定学校将根据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情况,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学分认定。
这些学分可以用于学生的毕业要求和学业评价,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动力。
3.4 师资培养学校将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实践教学水平。
同时,学校还将鼓励教师与企业专家进行交流与合作,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
4. 企业的参与标准企业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合作方,为了保证合作的质量和效果,企业需要满足一定的参与标准。
4.1 企业资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需要具备相关的经营资质和行业认可。
产教融合背景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和需求分析——基于160 家企业的问卷调查
120摘 要:通过地方企业对校企合作现状、意愿和需求的问卷调查,发现产教融合背景下阻碍校企合作的主要问题是:校企双方价值追求存在差异,合作体系和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合作模式不够成熟,政策环境不够完善。
为此,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应搭建多方合作平台,加强校企沟通,寻求双方价值认同,营造优良的政策环境,培育优质成熟的校企合作工作模式。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意愿;需求基金项目:2020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教学标准视角下中职校专业课程‘课证融通’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D/2020/02/276);2019-2020年度江阴市教育科研专项资金重大项目“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深化研究”(项目编号:2019ZD/03)作者简介:李松,男,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产学研合作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控技术、职业教育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1)08-0120-08●改革与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和需求分析——基于16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李 松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办学的生命线,产教融合是国家产业发展的动力源。
自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来,党和国家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之相关的文件也陆续出台。
从职业教育来看,要深化产教融合,关键是校企合作,但由于长期以来产业与教育各自的独立发展,产教融合“融而不合”、校企合作“校热企冷”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因此,了解企业真实需求、掌握校企合作实际困难、提出有效解决方案,才是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的正确途径。
为此,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江阴中专)在现有校企合作基础上,选取160家企业,分别从校企合作现状、校企合作意愿、校企合作需求及校企合作建议四个方面针对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校企合作工作进行了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本研究分析了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难点与痛点,以为后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化研究提供参考。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校企合作已成为提升教育质量、推动科研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实际运作中,校企合作往往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也制约了双方的共同发展。
因此,对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系统分析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合作机制不完善、合作模式单合作动力不足等,并从政府、学校、企业等多方角度探讨其成因。
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成功的校企合作案例,本文将进一步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综述、案例分析、深度访谈等。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了解校企合作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通过案例分析,揭示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通过深度访谈,获取校企双方对合作问题的真实看法和建议。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本文力求为校企合作问题的解决提供全面、深入的分析和对策。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校企合作问题的认识,也有助于推动校企合作的实践创新。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待能够为我国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校企合作已经成为促进教育、科研和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校企合作的实际运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现状分析显示,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合作深度不够、合作机制不健全以及合作效果评估困难等。
合作深度不够表现在很多合作项目仅停留在表面,缺乏实质性的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
这主要源于双方在合作目标和利益诉求上存在差异,难以形成深度融合。
合作机制不健全表现在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框架和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这导致合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分歧和误解,影响合作效果。
合作效果评估困难则是因为缺乏科学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使得合作成果难以量化和衡量。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分析——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视角
多形 式 的合作 过程 ” …。然而 现 实状 况却 是 企业 参 与 校企 合 作 的意 愿并 不 很 高 ,导致 校 企合 作 层 次 浅 , 体 表现 为 : 部分 企 业 与高 职 院校 的合 作 仅 具 大 仅停 留在 “ 业 为学生 提 供实 习机 会 ” 2 主要 的 企 上l, l 形 式 就是 企业 成 为 高职 院 校 的实 习基 地 ,而 企 业 对 高 职 院校 投资 办 学 、 共建 实 验 实训 室 、 单式 培 订
、
企业 参 与校企 合作 的现 状
尽管有学者提出“ 当前 ‘ 作 ’ 合 的核 心 思 想 是 摒 除合 作 过 程 的 ‘ 一 性 ’ ‘ 向 性 ’更 多 强 调 单 或 单 , ‘ 元 性 ’ ‘ 向性 ’校 企 合 作 就 是在 政 府 的有 多 或 多 ,
效 指 导 和 大力 支 持 下 , 校企 双方 全 方位 、 层 次 、 深
学校在 校 企合 作 的过程 中应 注 意从影 响校 企合 作 意愿 的 态度 、 主观规 范和知 觉行 为控 制 因素 入 手. 采取相 关措 施提 高企业参 与校 企合 作 的积极 性 。
[ 关键 词 ] 高职 院校 ; 企合作 ; 校 意愿 ; 划行 为理论 计 [ 中图分类 号 ] 7 0 G 1 [ 文献 标 识码 ] [ A 文献 编号 ]0 9 l 7 ( 0 2 0 — 0 7 0 10 一 1 3 2 1 )2 0 0 — 4
[ 作者简介 ] 殷志扬(9 0 )男 , 1 8 一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 院经 贸系讲 师 ; 方向研究 : 连锁经营管理 , 高等职业教育。程培埕( 9 6 )男 , 1 6 一 , 苏 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教授 , 经济学博士 ; 研究方向 : 经济管理 , 学。林德 明(9 3 )男 , 教育 16 一 , 苏州农 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教授 ; 研究
全要素参与校企合作的问题及对策
全要素参与校企合作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公众、媒体、家长及学生等是影响校企合作的全部要素,尤其是媒体引导、公众认可、家长支持及学生积极参加,才能促进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全要素共同参与校企合作问题对策当前,我国虽然已确定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但并未真正建立起四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联动提升的有效机制。
一是各方力量发挥有限。
如政府方面缺乏法律依据、宏观调控力度不够、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行业及企业方面对合作认识有偏差、合作动机不一、能力不匹配、合作有顾虑等,学校方面办学理念模糊、实力不强、教学管理体系不能适应校企合作的需要等。
二是合作要素不全。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涉及的因素不仅有政府、行业、企业、学校,而且还包括社会公众、媒体、家长及学生等。
但是,在社会公众不认同、媒体宣传不够、家长及学生被动参与的情况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成效必受影响。
一、全要素参与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一)政府方面的问题1.政策法规缺失。
从中央政策法规文件来看,尽管1996年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但对校企合作方面的规定却明显存在不足。
一是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而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绝非教育行政部门能独自负责的。
二是规定“行业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而非其责任。
2002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指出“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但如何主导、如何依靠、如何发挥、如何参与等并未明确,也非必须。
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但如何依靠行业企业、行业企业如何参与校企合作等只是做了宏观及原则性规定,而缺乏具体、可操作的实施细则,直接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介入、伙伴关系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意愿关系研究作者:吴强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25期摘要以政府介入、伙伴关系、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意愿三者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珠三角地区制造类企业、服务类企业共257份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得出政府介入、伙伴关系对企业合作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介入对伙伴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通过伙伴关系显著影响企业合作意愿;伙伴关系在政府介入与企业合作意愿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
提升企业校企合作积极性需要政府加强政治资源支持、社会荣誉支持;高校强化技术服务能力、产品开发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谋求与企业在文化上的互动兼容等。
关键词职业教育;政府介入;伙伴关系;合作意愿;校企合作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5-0043-05一、背景与目的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征,其人才培养应高度内嵌于与职业相关的真实工作情景之中,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必须与企业深度融合,实行校企合作。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可见,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
校企合作是一种不同组织间的社会关系,涉及政府、高校与企业三类不同的生态主体[1]。
Etzkowitz和Leydesdorff提出,政府、高校、企业之间可以通过组织结构性安排、制度性设计等机制,加强三者之间的资源分享与信息沟通,提升科技资源运用效率与效能,以实现三方共同受益,共同发展[2]。
目前,政府和高职院校普遍重视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但政府介入的边界不清、作用发挥有限,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并不强烈。
高职院校、政府和企业彼此合作的内在逻辑关系在现实层面并未理顺,使得三者之间的异质资源得不到有效耦合,无法产生共生引力,校企合作的吸引力不足。
本文从实证分析入手,深入研究政府介入、伙伴关系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意愿的关系。
二、概念与理论基础(一)校企合作与合作意愿内涵校企合作是“一种将校内学习与校外真实工作经历相结合,到具体岗位上获取技能,并确定职业方向,提高职业信心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3];是指“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4];是“教育机构与社会产业机构之间,就相关知识、专业技能进行教学与训练方面的合作”[5]。
综合来看,本文更倾向于广义的理解,即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基于共同的利益基础,围绕一定目标,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社会服务、文化互动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最终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形成双赢局面。
校企合作反映的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并不单纯局限于校企之间的边界,其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特别是政府的有效参与。
实际上,校企合作也是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等多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
意愿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对未来某种行为发生的估计”或“人们发生某种行为的主观概率”,是“行为发生过程的必然阶段,是行为效果显现前的决定”,“代表动机,是人们实施某种行为而有意识地付出努力”[6]。
合作意愿是众多行为意愿的一种,主要指与他人或组织围绕一定目的而进行某方面合作的主观概率或可能性。
本文所界定的合作意愿主要指企业愿意与高校在某方面合作的估计,既包括合作前意愿、也包括合作过程中或合作结束后经评估进一步合作的意愿。
(二)政府介入与伙伴关系理论基础Etzkowitz认为,大学与产业之间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客观上存在一定矛盾,政府可以站在大学与产业局部利益之上的战略角度,通过制定政策、法规,运用计划手段及调控手段,引导和激励双方之间的合作。
他还提出,校企合作之间的制度安排离不开政府的合理规制,否则无法实行有效运行与目标达成[7]。
唐林伟从场域理论出发,认为“校企合作中,政府政治资本的介入是必须的,也是有益的”;“政府可以建立和完善政策、减免税收、给予企业荣誉、投入资金、签订购买协定等方式支持校企合作”[8]。
刘晓等认为,在校企合作中,“理念层面应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政策法规层面应强化政府的保障作用、组织建设层面应强化政府的监督和评估作用”[9]。
苗素莲等提出,政府应通过立法、设立基金、拨出专款、组建职教集团、建立平台、完善评估监督机制等措施来加大对校企合作的支持[10]。
现有研究表明,政府应积极介入校企合作并对合作关系进行合理规制已成为理论界的共识。
政校企各方在合作中的地位安排决定了各方伙伴关系的构建与维护。
叶小明根据“校企之间关系及角色地位的差异,把校企合作分为以学校为主导的合作模式以及以企业为主导的合作模式”[11]。
刘晓等也认为“校企合作经过多年探索,目前大致形成了学校主导式、企业主导式、共同主导式三种模式”,每种模式下校企双方的主体地位及作用发挥具有显著区别[12]。
王翠华借助高等教育系统协调三角形理论,指出“校企伙伴关系中,企业和高职院校是合作主体,政府是主要的外部参与者”[13]。
综上,本文认为校企合作伙伴关系可以通过参与主体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主次性来评价。
一般而言,包括学校主导、企业主导、政府主导、行业主导、校企平等共同主导五种类型。
不同的主导地位决定了不同的伙伴关系,反映在各主体在沟通、信任、承诺、机构设置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三)企业合作意愿评价Ring & Van de venn认为,合作意愿应是个体愿意进行合作的倾向以及继续维持合作关系的愿望[14]。
合作意愿从本质上来看,应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意识倾向或行为取向,是在一定合作愿望和要求支配下所表现出的愿意与他人或组织合作的倾向。
校企合作中,企业是否愿意与高校合作或持续合作取决于企业与高校能否在某方面达成一致或双方能否在某一领域形成共同目标。
高校在社会生态系统中具有价值功能明确的特征,其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
在三重螺旋模型下,学者提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可以围绕研究支持、合作研究、知识转化、技术转化四个领域进行[15]。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会选择不同的战略目标,从而导致对外界创新资源的类型需求产生动态性变化,校企合作领域随之会调整变迁。
从高校的社会价值出发,结合企业的不同战略需求,本研究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意愿的评价主要围绕“企业愿意与高校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产品开发、市场拓展、职工培训、文化互动六个领域进行合作”的倾向展开。
(四)研究假设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跨界”特征及“公益性”[16],这就决定了政府必须进行有效介入才能确保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效用的最大化。
借助于上述理论分析,本文认为政府为企业提供一定的政治资源支持(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等)、社会荣誉(优秀企业、优秀企业家、校企合作先进单位等称号)、资本支持(减税、购买协定、成立合作基地、专项基金等)将有利于增强企业参与或持续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
故此提出假设1:政府介入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
参与主体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不同,其合作过程中控制或管理的话语权会有所差别,进而影响其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以及投入、承诺和信任度。
地位编排决定了伙伴间关系的构建与维护。
本研究认为,企业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不可缺失的主体,不同的伙伴关系影响着企业在校企合作关系中的地位顺序,顺序不同又决定着企业参与或持续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
故此提出假设2:伙伴关系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
作为校企合作的主要外部参与者,本文认为政府应该介入到学校、企业、行业等主导的伙伴关系中,为校企合作保驾护航,并发挥重要的政策导向作用及第三重作用。
如以学校为主导的校企合作,最容易偏离制定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制度的初衷[17],需要政府有效介入,对校企之间作出合理规制。
故此提出假设3:政府介入与伙伴关系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不难推理,政府介入可以通过伙伴关系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如政府的政治资源支持会有效促进以企业为主导或以行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进而激发企业或行业参与或持续参与合作的意愿。
因此,本文认为政府介入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意愿的关系中,伙伴关系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
故此提出假设4:伙伴关系在政府介入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意愿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前三个假设之间的关系模型见图1。
三、研究设计(一)变量测量根据所提出的假设,本文在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校企合作的特点及研究目的,编制了政府介入量表、伙伴关系量表以及合作意愿量表。
为尽可能确保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通过小范围调研并结合分析结果以及专家建议对问卷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最终调查问卷。
其中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HZYY)由人才培养(RCPY)、技术服务(JSFW)、产品开发(CPKF)、市场拓展(SCTZ)、职工培训(ZGPX)、文化互动(WHHD)六个领域的合作意愿指标测量;政府介入(ZFJR)由政治资源支持(ZZZY)、社会荣誉(SHRY)、资本支持(ZBZC)三个指标测量;伙伴关系(HBGX)由企业主导(QYZD)、学校主导(XXZD)、政府主导(ZFZD)、行业主导(HYZD)、校企平等(XQPD)五个指标测量。
整个量表共包括14个测量指标。
量表采用李克特(Likert)标准5级量表进行测评,从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确定、同意、完全同意进行刻度,分别对应1~5分。
(二)数据与样本调研数据来自珠三角制造类以及服务类企业,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282份,回收率70.5%,剔除无效问卷后,剩余有效问卷257份,有效回收率为64.25%。
问卷采取当场发放当场回收的形式,并给予被调查者必要的解释。
调查对象主要包括企业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参与过校企合作的其他人员等。
为增强分析的针对性,本文对学校的界定为高职院校。
分析工具主要有SPSS19.0以及LISREL8.80。
四、模型检验与分析(一)信度与效度分析采用AIPHA系数对问卷量表进行信度检验。
结果显示,整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3,政府介入、伙伴关系、合作意愿3个分量表的α系数也均大于0.7,表明量表具有较高信度。
问卷设计时,参考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并结合研究目的,在听取专家意见和小范围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最终完成问卷编制,因此,量表具有一定的内容效度。
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EFA)对量表进行构建效度检验。
结果显示,量表KMO=0.925,大于0.7,Bartlett球形检验近似卡方值为2273.893,df=91,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0.001,表明量表数据适合因子分析。
利用SPSS19.0,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共获取特征值大于1的3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9.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