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丘陵诗歌创作研究(笔谈)胡丘陵诗歌的权力关系模式论

合集下载

撼动心灵的智性哀歌——评胡丘陵长诗《2008,汶川大地震》

撼动心灵的智性哀歌——评胡丘陵长诗《2008,汶川大地震》

撼动心灵的智性哀歌——评胡丘陵长诗《2008,汶川大地震》撼动心灵的智性哀歌——评胡丘陵长诗《2008,汶川大地震》陈超(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我的阅读记忆中,胡丘陵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发表诗歌。

但他的作品真正给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应是新世纪以来的事。

特别是他那些处理重大社会历史文化题材的长诗如《拂拭岁月》《2001年,9月11日》《长征》等,语境开阔,细节扎实,有自己独特的融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于一体的措辞方式。

诗人在以自己的智慧和才具去命名历史,在自己的诗艺探索向度上精进,他这些作品的价值在于他写出了公共经验中个人话语和审美观照的特殊性,而非简单地用“个人的诗歌措辞”去图解公共经验。

我以为,就个人化的现代时事诗写作而言,胡丘陵堪称少数翘楚之一。

作为一个有开阔的时代胸襟的诗人,诗人却没有按照主流的政治抒情诗方式写作,更未采取粗放的“拟新华体”敷衍为诗,而是像地质探勘者一样勤谨、踏实、自信,一步一个脚印,在旷日持久的对社会历史经验和语言的深入涵泳中,最终探到了属于自己的诗歌矿脉,捧出了属于自己的语言贵金属。

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特大地震,在中国人民心中激起的哀痛、悲悯、无告、坚韧救援和民族凝聚力,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特别加之现代社会电视直播的目击感,以及网络等电媒信息的迅捷性,几乎同步在全国激发和传播了史无前例的浓烈的悲悼氛围和救援的爱心。

我们每天饱浸于噬心的泪水,看滚动直播,捐款捐物献血,然后在一些网站、报刊读到有关地震的诗……由于这些诗大都为急就章短制,我自然就想到,那些擅长书写重大社会历史题材的诗人,比如我了解的胡丘陵,一定会写下自己的有一定规模的诗篇,甚至说不定会有佳作问世的。

但是,当时我却没有读到胡丘陵的诗,就在想是否他还没写好?或是我的阅读面不够广而未看到?……直到今年10月3日,我即将外出旅游前收到了胡丘陵寄来的快件,里面是一首长诗《2008,汶川大地震》。

“它是否来得太晚了?”我匆匆将之塞入旅行包,准备路上挑几节浏览一下。

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第一节遗民诗人一.清初最富时代精神的诗歌—遗民诗。

(一)代表: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吴嘉纪、屈大均、钱澄之、归庄、申涵光等;受民族思想、爱国主义熏陶,反民族压迫,虽出发点仍是儒家“严夷夏之防”,但怀抱救世拯民思想,关注国家民族前途命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传统。

(二)遗民诗或悲思故国,或讴歌贞烈,或谴责清兵,或表白气节,具抒发家国之悲和同情民生疾苦的共同主题,沉痛悲壮。

二.顾炎武初名绛,明亡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先生。

(一)论诗“主性情”,反模拟,倡“文须有益于天下”。

(二)拟古、咏怀、游览、即景等围绕抒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主题,反清复明和坚守气节是其诗突出的色调。

如《秋山》《精卫》《京口即事》《千里》《海上》四首。

1.暮年仍然表达其炽烈的爱国热忱,如《恭谒孝陵》、《再谒孝陵》等。

2.随着希望的幻灭,感伤沉郁的情绪稍增,但不灰心,雄浑有力,慷慨悲壮,如《五十初度时在昌平》《又酬傅处士次韵》。

(三)顾诗是崇高人格和深厚学力的表现,笔墨矜重,不假巧饰,格调质实坚苍,沉雄悲壮,往往近杜甫,如《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三.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梨洲先生。

(一)论诗重情:“情者,可以贯金石,动鬼神”;强调写现实:“夫诗之道甚大,一人之性情,天下之治乱,皆所藏纳”;重学问,崇宋诗,与吴之振等辑《宋诗钞》,扩大宋诗影响,推动浙派形成。

(二)感情真实,沉著朴素,具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操,如《云门游记》、《感旧》、《宋六陵》、《哭外舅叶六桐先生》、《哭沈昆铜》等抒亡国之痛和怀念殉难亲友,虽有悲凉之感,但不消沉颓丧,表白身处逆境而不低头的顽强精神,如《山居杂咏》、“砚中斑驳遗民泪,井底千年尚未消”(《周公瑾砚》)等。

四.王夫之字而农,号薑斋、船山先生。

(一)受楚辞影响,步武《离骚》,用美人香草寄托抒怀,如《绝句》(半岁青青半岁荒)借舒草之心“不死”,喻坚韧不拔之志和恢复故国“春色”的理想;《落花诗》、《补落花诗》、《遣兴诗》、《读指南集》等,缠绵悱恻,喻意深远。

走向“大诗”的一种可能——论胡丘陵的长诗创作

走向“大诗”的一种可能——论胡丘陵的长诗创作

从形式 、内容 、主题及艺术特色等方面来考察 ,胡 丘 陵 的长诗就是如此 ,也必将 在复杂 的诗学 背景 中凸显
《 白石诗话) ) ) 的气象 ,升到 了更加靠近天空的高原 的 其价值 和意义 。
海拔 。 对于 “ 大诗”的理解未必一定 以海子为尊 ,有人
二 、历史 与 现 实 的 交感 、 审思
标准非常简单 :愈接 近纯诗 愈美好 。 ” 这里强调 的是 及超越 日常语 言的创 造 ,并 不仅仅 以形式 上的长度和
前 诗学 领域 所 能找 到 的能指 词 汇 中 , “ 后 政 治抒 情
有 两种 :纯诗 ( 小诗) 和唯一 的真诗 ( 大诗) ,还有

些诗 意状态 。 ”
短短的一句话 里 ,他顺 手拈出 了
诗 ”可 能是 一个 相对 来 说更 能体 现 诗歌传 统 的 承续
性 、更能取得学 界认 同的涵定 ,尽管 富有争议 ,但 以
关 怀 的 内容 、抒 发 的情感 和表 达 的 主题远 远超 出了
中的一次性 诗歌行 动 。 ”又说 , “ 还 有更 高一级 的创
“ 政治 ”的边界 ,他尤其善 于处 理影 响历史进 程和社 造性诗 歌—— 这是 一种诗歌总集性质 的东西—— 与其 会进 步的大事件 、大题材 、大场景 ,以一个 当代诗人 称之 为伟 大的诗歌 ,不如称之为伟大 的人类精神—— 特有 的视觉穿越时空 ,漫步 于沧桑 的巨石阵 ,发掘文 这是人类形象 中迄今 为止的最高成就 。 ” 后者作为人
裂 的精 神文化血脉 ,道 出了震颤 心灵 的人 性隐秘 ,视 火 ,夸父逐 日,面对着太 阳的奔跑 和主体 向着实体 的 界宽广 ,情怀博大 ,气度恢宏 ,显示 了诗人 驾驭长诗 无 限接 近 ,结果必然是无情 的幻灭 ,蹈人 的也只是一

政治抒情诗

政治抒情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抒情诗场域中权力关系的变革张晶赵小琪摘要:改革开放的春风让神州大地焕然一新,也再一次将中国政治抒情诗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并催发了这一独特文化圈层内部权力关系的重大变革。

立足于改革开放这个历史的转折点,回顾三十年间中国政治抒情诗场域内性别、身份、空间等结构网络中权力关系的变革,我们会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政治抒情诗已经超越了传统政治抒情诗的创作模式和理想框架,呈现了更加宽泛和自由的文化追求。

关键词:改革开放政治抒情诗性别政治身份政治空间政治作者简介:张晶,女,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

赵小琪,男,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权力关系无处不在,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兼具鲜明政治色彩和艺术审美特质的政治抒情诗理所当然地成为每一个时代权力关系竞相争夺、相互较量的力的场所。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让神州大地焕然一新,也再一次将中国政治抒情诗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并催发了这一独特文化圈层内部权力关系的重大变革。

因此,立足于改革开放这个历史的转折点,回顾三十年间中国政治抒情诗场域内性别、身份、空间等结构网络中权力关系的变革,我们会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政治抒情诗已经超越了传统政治抒情诗的创作模式和理想框架,呈现了更加宽泛和自由的文化追求。

一、性别政治的变革在权力场域中,性别早已经超越了生物学的意义,而成为一个颇具政治色彩和权力机制的范畴。

一位美国学者指出:“性别是代表权力关系的主要方式。

换言之,性别是权力形成的源头和主要途径。

”1[1]因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抒情诗场域中权力关系的变革首先就在性别政治的子场域中有所反映。

在中国五六十年代延续的那些渲染着时代激情和英雄崇拜的政治抒情诗里,我们几乎听不到任何女性特征的抒情声音,也感受不到抒情主体在性别属性上的丝毫差异,完全被整齐划一的时代口号和空洞激昂的政治标语所淹没。

改革开放前政治抒情诗中抒情声音的性别表现与当时中国社会性别政治的现状是一致的。

胡秋原论中国知识分子

胡秋原论中国知识分子

Jo UR N AL oF NAN叩NG UN 眦RSITYl些!竺唑:丛螋!竺型塑型量i竺苎2坠:垫U ·思想史研究·胡秋原论中国知识分子郭齐勇(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430072)摘要:胡秋原有关知识分子的定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色及其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关系之论,秦汉政制比较、汉代政治制度的文明化过程与儒家知识人、传统政治文化与历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关系之论,涉及了中国古代的开明专制问题、道统与政统问题、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与知识分子之应然问题、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及人格尊严、民族尊严、学问尊严“三大尊严”问题。

胡氏之论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知识人也有警示与启迪作用。

关键词:胡秋原;知识分子;中国文化;传统政治;人格尊严胡秋原先生(1910—2004)是知识分子的典范,郑学稼说:“胡秋原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镜子。

”①胡秋原一生以公共知识分子自任,怀抱道德理想,积极参与、批评、指导现实政治,又尤重从理论与历史的角度研究知识分子问题,著有《古代中国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等专著。

由于胡秋原研究目前只是刚刚开始,关于胡先生知识分子论的研究,尚只有谢远笋一文②,故本文也仍是抛砖引玉,在谢文的基础上进一步申论而已。

一、知识分子、中国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何谓知识分子?殷海光先生认同20世纪60年代《时代》论文的说法,博士、教授并非就是知识分子,科学家也只在有限制的条件下才算是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定义是:第一,“一个知识分子的心灵必须有独立精神和原创能力。

他必须为追求观念而追求观念。

”第二,“知识分子必须是他所在的社会之批评者,也是现有价值的反对者。

”“一个人不对流行的意见,现有的风俗习惯,和大家在无意之间认定的价值发生怀疑并且提出批评,那末这个人即令读书很多,也不过是一个活书柜而已。

”③殷海光凸显的是知识分子的独立自由与怀疑批判精神。

有关欧洲传统知识分子与中国古代士大夫或君子的异同,学界早有不同看法,叶启政先生指出:“我不认为中国古代之‘士大夫’传统风范与西洋的知识分子风范有什么根本上的差异中国士大夫讲究的是行为规范及人格风范,所谓‘士不可不弘毅’即是一个典型的风范表征。

元明清文学名词解释(3)

元明清文学名词解释(3)

元明清文学名词解释(3)元明清文学名词解释汇总虞山诗派:清初常熟地区受钱谦益影响产生的以冯班为代表人物的诗歌流派。

清初散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

桐城派:清康熙年间桐城人方苞开创的、清代最大的散文派别。

一人永占:明末清初李玉所作《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四个传奇剧本各取首一字的合称。

阳湖派:嘉庆年间,阳湖人恽敬、武进人张惠言接受了桐城派的影响,对桐油城派作了一些修正,一是主张古文应兼骈文之长,骈散结合,使文章更有气势;二是不专主孔孟程朱,亦兼治诸子百家,故其文章更有词采。

二人与同里的祝百十、李兆洛、董士锡、陆继格等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形成一个文学流派。

由于武进原属阳湖,故称为阳湖派,学界一般认为阳湖派是桐城派的一个分支。

神韵说: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主张。

为清初王士禛所倡导。

在清代前期统治诗坛几达百年之久。

根本特点是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追求一种空寂超逸、镜花水月、不着形迹的境界。

格调说:清中叶宗唐派沈德潜创立。

首先是提倡温柔敦厚的正统诗教说,要求诗歌为封建统治服务;其次是讲求诗法,强调诗歌的格调和声律,藉以矫正神韵派的虚无飘渺;三是重视诗歌的立意,强调诗人自身的修养,认为“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肌理说:清中叶宋诗派翁方刚创立。

所谓“肌“,指文章的形式。

“理”指文章的思想内容。

首先,主张“义理”与“文词”相结合,说“义理之理,即文理之理,即肌理之理”。

其次,“义理”看作学问,认为诗歌创作要以学问为根底。

性灵派:清中叶诗人袁枚标举性灵说,与沈德潜、翁方纲的格调说和肌理说相抗衡,形成了性灵派。

性灵说认为诗重性情,强调表现真我、真性情,创作重灵机和真趣。

阳羡词派:清初以陈维崧为首的词派。

尚悲慨健举,萧骚戚怨。

陈维崧在唐宋之后异军突起,成为清词的一面旗帜,在宜兴(古属阳羡)聚集了一批词作家,如万树、蒋景祁、史唯园、陈岳维等,他们的创作风格也大体与陈维崧相似,以豪放为主,从而形成一个阳羡词派。

胡秋萍北大讲稿

胡秋萍北大讲稿

胡秋萍北大讲稿:草书的笔法与形式草书是极理性与极浪漫诗性相结合的艺术。

极理性——即表现对传统作品笔法章法的解读、感受——深度地感受——思考——判断——总结——找出经典——模拟——深度模拟——锤炼。

极浪漫诗性——即创作主体的天赋——才情——性情——情感爆发力——艺术地转化。

当然,才情也有先天与后天之分。

所谓浪漫诗性:是指生命在遭遇苦难时,依然坚定信念,不会被压垮反而能够使境由心转,以乐观的态度泰然处之。

就像电影《芙蓉镇》里的秦疯子,被诬陷错打成右派去乡镇扫大街,还跳华尔兹舞,还满怀热情地去谈恋爱。

还有《上尉的曼陀铃》,在充满战争硝烟的日子里,还热爱生活、爱好音乐、向往爱情。

在艰难的境遇里活出人生的灿烂,这是大智慧、大境界。

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笔法、结体、章法、包括墨法等等,都是我们从阅读经典的书法作品和进行理论总结时得来的。

笔法——能改变作品的气韵;墨法——能增加作品的气势;章法,我们称为形式——能决定作品的气象。

这其中有共性的东西,也有极个性的。

共性的是基本的笔法、字法、墨法,个性的是此书法家与彼书法家在用笔、结字、墨法不同的那一点。

能够成为一个不被历史网眼漏掉的书法家,大都有其不同与他人的那一点。

其实这一点也是最能体现这个书法天赋才情的一点。

仅有共性,那是谁都能“操练”一下的技术范围,而不能用才情来衡量或评判。

所有的学科最基础的学习、掌握,都离不开模仿。

尤其是书法。

那么,我们所讲的笔法也必须走临摹的途径。

这是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几千年的传承和自身模式系统的特定。

一个书法家从技法——艺术——道,是一个漫长锤炼达到渐变的生命与艺术互为修行过程。

在草书中,确切地说狂草书的临摹是很困难的,对于狂草的临摹,只能是在技法和形式上的努力追寻,而很难做到神采的模仿。

当然所有的神都需要形的承载。

但是仅有形,未必就能有神采的很好表现。

就像我们大家都来画一根线,这根线索表现出来的起、止、行和笔法生发出来的气韵,也一定有所不同。

胡应麟—搜狗百科

胡应麟—搜狗百科

胡应麟—搜狗百科诗学观念诗论核⼼ 诗论核⼼ 胡⽒诗论不停留在⼀般的感悟式批评上,⽽是以此为基础,以周延的理性思辨来界定诗的本体特征。

他的诗学本体理论建构中最集中地体现在“兴象风神”之说。

他认为:“作诗⼤要不过⼆端,体格声调、兴象风神⽽已。

”(《诗薮·内编》卷五)此系胡⽒论诗歌创作本体特征的根本之论。

在他看来,诗的基本要素就是“体格声调”和“兴象风神”,⽽⼆者的关系则是相辅相成、缺⼀不可的。

他⼜说:“盖作诗⼤法,不过兴象风神、格律声调。

格律卑陬,⾳调乖⾇,风神兴象,⽆⼀可观,乃诗之⼤病。

“(《诗薮·外编》卷⼀)反复申明了他的这⼀诗学主张。

“体格声调”之说,既是对明代初期复古派诗论家如李东阳、李梦阳等“格调”说的继承,同时,⼜是融汇宋代诗论家严⽻等⼈的“辨体”观念⽽向前发展的命题。

“体”可简⾔为体裁、体式。

格即格调。

声调即是指诗的声律。

“格调”或“体格声调”,是明代从李东阳到“前后七⼦”最常⽤的论诗概念。

⽽各⼈的运⽤⼜多有不同之处。

归纳⽽⾔,则如袁震宇、刘明今先⽣所指出:“若细加辨析,⼤致可分为两类,其⼀如体格、句格、律调、声调等主要指诗歌的体裁、句法、⾳韵、声律等外在形式⽅⾯的问题;其⼆如⾻格、意格、⽓调、风调等则主要⽤来形容诗歌内在的⽓度、意蕴。

”(《明代⽂学批评史》1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主“格调”说者,要求诗歌体制上合乎规格,并强调声调的重要性。

体格声调 体格声调 胡⽒的“体格声调”与明代前期的主“格调”的李东阳、李梦阳等颇有⼀致之处,⽽⼜于“辨体”更多发挥了宋⼈严⽻的精髓。

严⽻在《沧浪诗话》中主“妙悟”,重“兴趣”,但⼜开诗歌批评中“辨体”之先河。

《沧浪诗话》中“诗体”⼀篇,即是辨体专论。

其中之“体”,⼀指体式,⼆指风格。

如其云“风雅颂既亡,⼀变⽽为离骚,再变⽽为西汉五⾔,三变⽽歌⾏杂体,四变⽽为沈宋律诗。

”(《沧浪诗话·诗体》)此处当指体式。

其后⼜有“以时⽽论”之“建安体”、 “正始体”、“唐初体”、“盛唐体”、“⼤历体”、“晚唐体”等,是谓时代风格;⼜有“以⼈⽽论”之“少陵体”、“太⽩体”、“李长吉体”、“⼭⾕体”、 “东坡体”、“王荆公体”等,是谓作家风格。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绪论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儒家思想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道家思想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张竹坡的《金瓶梅》和脂砚斋的《红楼梦》。

第一章先秦两汉文学理论基本知识1.先秦两汉的诗论往往与乐论互通。

2.“文学”一词,最早大约见于《论语·先进篇》,为孔门四教之一。

3.先秦诸子提到的“文学”都是泛指学术与学问,文学只是其内涵之一。

4.汉儒将文学与学术区别开来,大致把学术称为“学”,把文学称为“文”。

5.现存篇幅较长、较为完整的最早的文论资料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所载吴公子季札观乐而发的一大段议论。

6.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道、墨、法三家对文艺都有不同程度的否定。

7.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说,被后人引申为关于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道德标准与审美标准相统一的思想。

8.孟子在文学批评方面首创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

9.荀子开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

10.诸子著作中最富艺术精神的是《庄子》。

11.“非乐”与“三表法”是墨子的主要文论观点。

12.《诗经》中“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实为儒家诗论美刺说之先声。

13.“诗言志”说被朱自清称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

14.先秦典籍中,《墨子》、《庄子》、《荀子》和《左传》、《国语》、《尚书》等都有“诗言志”的说法。

明代文学思考题 小抄

明代文学思考题 小抄

明代文学思考题“三大家”——高启、宋濂和刘基(或曰“明初三杰”)*“两派”——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台阁体诗派,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茶陵诗派于谦(1398—1457),字廷益,在台阁体诗风盛行时,于谦独出一格,写出了一些爱国忧民和表现自己坚定意志、坚贞节操的好诗篇。

如《出塞》《入塞》《荒村》《田舍翁》《石灰吟》《咏煤炭》等,思想性、艺术性都较高。

“前七子”:袁本文学史p.67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后七子”:袁本文学史p. 70王世贞李攀龙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前后七子的文学主张前后七子的文学主张基本上一致,概括地讲,主要有两点:一是其文学发展观极力崇古,贵远贱近,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勿读唐以后书”。

这种文学发展观否认了文学的时代特点,实际上是一种文学退化论。

二是其文学创作观由崇古而拟古,用模仿来代替创作,句拟字摹,“守古而尺尺寸寸之”。

(李梦阳)明中期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运动声势浩大,但由于用拟古的形式主义来反对“台阁体”的形式主义,实质上对诗文的发展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前后七子倡导的文学复古运动有其积极意义:在政治方面反对当时宦官权奸当政的黑暗统治,在思想领域力图冲破程朱理学的束缚,在文学上沉重地打击了“台阁体”的风气。

而其弊端在于崇古、拟古,又将文学的发展引入了新的歧路。

前后七子的诗文也有反映现实的较好作品。

如李梦阳的《自从行》、《石将军战场歌》,何景明的《岁宴行》,王世贞的《登太白楼》等诗歌;宗臣的《报刘一丈书》、李梦阳的《梅山先生墓志铭》等散文,都是传诵一时的名作。

李贽(1527—1602),字宏甫,号卓吾,温陵居士,福建晋江人。

“童心说”明代后期杰出的思想家李贽,在文学方面提出了“童心说”。

所谓“童心”,就是人的真心、“最初一念之本心”,即人的自然性情。

他主张文学要表现人的自然性情,表现个人的独立见解和纯真之情。

他认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者也”。

简论霍松林先生的诗词赋联创作

简论霍松林先生的诗词赋联创作

狼奔 "� 祭伏羲文 等 , 代表全球华人追念人文始祖 . � " 伟哉我守军 , 爱国不顾身 . 寸步不让寸土争 , 直 冲弹雨摧枪林 " , 最后自豪地宣称 谓堂堂华夏真无人 ! " 表现了抗战必胜的坚强信念 . 可 以
看出 , 霍先生的诗 词创作 , 从一开始就 与国家的 安危紧密 军 , 城 ,
20 1 0年 7 月 � � �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J , 2 期 � J a fT a h N aU e V . 30 N . 4
简论霍松林先生的诗词赋联创作
霍志军
� � � � � � ( 天水师范学院 文史学院 , 甘肃 天水 ) 摘 要 霍 松林先生既 是著名学 者 � 也是当 代吟坛泰 斗 � 其诗 词赋联 创作始 终与时 俱进 � 瞩目现实 人生 �

关 注民 生
与时 俱进
砺 , 为 其以后驰骋 文场奠定 了坚实基础 . 霍先生 � 七岁即拿 " 东亚明珠 , 南疆巨港 . 帆扬碧海 , 集万国之珍 奇 起笔作 诗 , 这一 � 拿就是八十 � 年 , 他现存 最早一首 � 诗是写于 江 , 输宗邦之 营养 . 旗 除米字 , 始雪瓜分 之耻 年秋的 卢沟桥战歌 " 侵华日寇愈骄矜 , 救亡大计
捐 躯的将军 , 谴责日寇的 暴行 , 欢 呼抗战的胜 利 , 以 笔为 枪 , 投身到中 华民族抗击 外来侵略 的历史进程 中 , 有 如一 声 声振奋人心 的战斗号角 , 唱出了 中华民族的 强音 . 正因
议组 � � � 成员 � , 全国 哲学 社会 � � 科学 " 七五 " 规划 委员 会委员 , 如 此, 年纪 念抗战胜利 周年 , 中国作家 协会特 授予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 � ,� � 中华诗词学会 副会长 , 先 生 " 以笔为 枪 , 投身抗 战 " 奖章 . 年 , 又授予 先生 名誉会 长 , 中国 杜甫研究会 会长 , 名誉 会长 , 纽 约四海诗 社名誉 社长 , 日 本明治大学 客座教授 , 香港学术 评审局专 家顾问 , 陕西诗词学会会长等职 . 他既是一位著名 的教授 , 学者 , 又是当代一 位卓有成 就大诗人 . 本文就霍 先生诗词 赋联创作的特点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 中华诗词 " 终身成就奖 ". " 为天地立心 , 为生民立命 , 为往圣继绝学 , 为万世开 太平 " , 既是中国古代士人的理想抱负 , 也是当 代知识分子 的 崇高使命 . 霍先生的诗 词赋联 , 总是将自身 的经历 与时 代风云的变幻相结合 , 将自己的心声与民族的精神相融合 , 用 自己的心灵 去记录历史 , 以诗笔 记录民族的 灾难 , 社会 的 变迁 . 于斯 过程中 , 诗 人的丹心 始终与时代 的脉搏 一起 跳 动 . 这一点 , 仅从他诗 作的题目 中就能看得 出其与 时俱 霍 松林 先生诗 词赋 联创作 � 的第 一个特 点是 关注 民生 , 进 , 关心国事民生的 人格特质 , 如 "文革 " 书感 , � � "文 与时俱 进 . 霍先 生出生于陇 上一儒医世 家 革 " 中潜登大雁 塔 , 悼念 周恩来总理 , 游华西 村 , � � � � , 从小 练就了国 � 学的 年, 他以 优异 成绩考 入南 京中 央大 � � " 童 子功 " . � � � � 声声欢 贺 北京申奥成 功 , 全民 战非典 , 赞 神五载 学, 罗根泽各以 一专雄长 盘敦 " 时胡小石 � � , 卢冀野 , � � � , 松 人飞 船发射成功 , 嫦娥一 号 , 抗战胜 利六十周年 , 等 . 香港回归前 绿涨珠 徽绽 良好的 家学渊源 , 名师指 � 点和自身的勤奋砥 � � 夕 , 这位世纪 老人激情澎 湃 , 浩然 长歌作 香 港回归赋 林俱承 其教而受其 益 . 于诗 尤得髓于汪 方湖 , 于 词则传法 � � � � � 全民抗雪灾四首 , 沁园春 十七大颂 乳陈匪石 " .

最新 走向“大诗”的一种可能的论胡丘陵的长诗创作-精品

最新 走向“大诗”的一种可能的论胡丘陵的长诗创作-精品

走向“大诗”的一种可能的论胡丘陵的长诗创作在当代文坛上,胡丘陵是以一个非常特殊的诗人身份出场的,说他特殊,不是因为他身兼地方行政官员职务(也有一定关系),而是因为甫一出道就被贴上了“后抒情诗”的标签。

不知道这是幸还是不幸。

因为对于不了解他的人来说,若非亲自阅读,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时空倒转的错觉,甚至是敏感的反应和误解,恐怕于他的作品评价和将来的持续创作不利。

但诗人并不因此而感到紧张,有意去避讳这个限定性称谓,可见他面对外界评论是很坦然的,毕竟作家写作与评论家批评是两码事,它们之间最好的对话途径也应该保持采取各自最擅长的方式。

再说,在目前诗学领域所能找到的能指词汇中,“后政治抒情诗”可能是一个相对来说更能体现诗歌传统的承续性、更能取得学界认同的涵定,尽管富有争议,但以“后”称之却使之具有了某种向上生长的可能性。

不妨姑且从之。

不过,从胡丘陵创作的《拂拭岁月:1949-2009》、《2001年,9月11日》、《长征》、《2008,汶川大地震》等一系列代表诗作来看,他所关怀的内容、抒发的情感和表达的主题远远超出了“政治”的边界,他尤其善于处理影响历史进程和社会进步的大事件、大题材、大场景,以一个当代诗人特有的视觉穿越时空,漫步于沧桑的巨石阵,发掘文明的废墟,撩拨尘封的琴弦,重温遥远的或并不遥远的过去,运用诗意的描述语言,以动辄百千行的长诗形式,复现了正在被湮没漫灭的史实,接通了行将断裂的精神血脉,道出了震颤心灵的人性隐秘,视界宽广,情怀博大,气度恢宏,显示了诗人驾驭长诗的独特功力,同时也能够见出诗人有意无意中构筑“大诗”的努力趋向。

一、“大诗”概念的提出及分歧新时期以来,鉴于国内诗坛的混乱状况、对未来诗歌前途的忧虑以及企图超越已有诗歌资源和个人创作追求等方面的原因,一些诗人、诗评家或诗学学者开始有意倡导“大诗”写作和“大诗歌”理念。

据考察,海子是“大诗”概念的最早提出者和践行者。

在他那里,只有“大诗”才是真正的诗歌。

胡应麟的用事观及其在古代诗学中的价值

胡应麟的用事观及其在古代诗学中的价值

万方数据
中 国古 代文 学 和 中国 古代 文 论
西华 师范 大 学学 报 ( 学社 会科 学版 ) 二 0 0七 年第 五期 哲 事, 肯定 不 能 创作 出优 美 的诗 歌 来 , 以邓 云霄 在 所 《 邸小 言》 对这 三首 诗歌 给 予 了激 烈 的批 判 , 冷 中 认
游山双不借, 取水一军持。( 陆游)①
这 三 句诗 都用 了 十分 生 僻 的故 事 , 果 不 是 知识 十 如
分渊博的人 , 肯定会被典故迷惑, 无法理解, 更不用 说欣赏诗歌的美。可是, 上述三句诗中典故所指的
事 物则 又 十 分简 单 :传 黍 ” 的是 黄 鹏 , 春 锄 ” “ 指 “ 指 的是 白鹭 ; 软 饱 ” 的是 酒 , 黑 甜 ” 的 是昼 寝 ; ‘ ’ 指 “ 指 “ 借 ” 的是 草 履 , 军 持 ” 的 是净 瓶 。 如 此 用 不 指 “ 指
不见痕迹, 乃是作者。 ‘ 1 , 州 [“ 总之 , 古代诗李家遵循诗言志的传统, 认为不用事可
以创作 出优 秀 的诗 歌 , 用事 往 往 会 降低 诗 歌 的抒 而 情 功能 , 破坏 其 浑融 、 自然 之美 。 这些 理 论 家 , 没 并 有将 用事 或 者 不 用 事 与 诗 歌 艺 术 手 法联 系起 来 考 虑, 而是 落 实到 诗歌 的“ 志 ” 言 功能 上 来讨 论 诗 歌应 该 少用事 或 不用 事 。 但 是另 一类 用 事观 念则 将用 事和 诗歌 的 艺术 技
深深 地影 响 到了 后来 的诗 学观念 。从 中我们 可 以看 到 , 代 人 的诗歌 观 念是 那 么 根 深蒂 固 地 坚持 和 遵 古 循着 “ 言志 ”的传 统 。我 们 也 可 以管 窥 古 人 认 为 诗 诗歌就 是 用来 抒情 的 , 不 是 用来 实 现 诸如 叙 事 之 而 类 的用 途 。所 以 , 诗歌 用 来 叙 事 等西 方 诗学 观 念 在 中国古 代 没有 生存 的土壤 。在此 理论 的熏 陶和渲 染 之下 , 国古 代叙 事诗 歌也 不是 为 了纯 粹的叙 事 , 我 而 是承 载 了相 当 重 量 的 “ 志” 务 。所 以诗 歌 理 论 言 任 最终 都指 向 了言 志抒 情 。 之后 的批 评 家 们 几 乎 大 都 主 张诗 歌 尽 量 不 用 事 , 至反 对 用事 。他 们几 乎都 持有 相 似的观 点 , 甚 如 皎然 云 :

意识形态的诗性书写——评胡丘陵的长诗写作

意识形态的诗性书写——评胡丘陵的长诗写作

第39卷第4期2018年8月衡阳师范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H e n g y a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N o .4V o l .39A u g .2018意识形态的诗性书写评胡丘陵的长诗写作文㊀玲,任美衡(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南衡阳㊀421002)摘㊀要:胡丘陵的长诗解构了历史虚无主义,以诗歌写作沟通美学与意识形态,从而重返历史.他通过重估历史,确立了人的价值,历史的意义不再是善恶㊁是非㊁黑白的区分,而是对人的发现程度.历史在胡丘陵笔下不再是宏大叙事,而是通过个人的伦理选择,重构人的历史,编织了一个人人愿为之奋斗的大国梦.关键词:胡丘陵;诗歌;意识形态;历史;人中图分类号:I 106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G0313(2018)04G0098G06收稿日期:2018G06G21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现代化诉求与新时期 文学评价 制度转型研究 (12A 023).作者简介:文玲(1981-),女,湖南衡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文艺基础理论研究.任美衡(1973-),男,湖南衡阳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㊀㊀胡丘陵以小说步入文坛,再以«拂拭岁月»«2001年,9月11日»«长征»和«2008,汶川大地震»等多部长诗集享誉诗歌界,被誉为 后政治抒情诗 (或者被誉为 第三代政治抒情诗 )的代表诗人.所谓 后 并不是对其限定对象的反拨,而是否定之后的肯定.正如后结构主义并不是否定结构主义,而是质疑结构主义符号系统的稳定性,在否定结构主义的科学性㊁真理性之后,后结构主义认为现实是由被操控的符码建构,从而获得一种 似真性 .相应地,胡丘陵的长诗也表现了对历史虚无主义的 解构 ,并以诗人的立场为我们重构了一个真㊁善㊁美的世界.自尊㊁自信㊁自强是胡丘陵手中的符码,编织着12亿人心中的 中国梦.他所创作的长诗,从天悲地怆的 汶川大地震 到令人震惊的美国 9 11 事件,从波澜壮阔的长征到风云变幻的共和国六十年,这一切都指向历史的重大事件.意识形态书写在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1950年代以来的政治抒情诗与1980年代之交的朦胧诗均指向宏大的集体记忆.1990年代,文艺界急于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却又昂然地步入 私人化写作 的桎梏. 私人化写作 以创作自由与个性独立之名义越来越走向写作者 一己 的狭窄天地,新诗愈来愈琐碎㊁轻飘和自我陶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胡丘陵长诗重返审美意识形态,为当前新诗之创作开辟了新的路径,这些长诗不是历史的再现㊁政治的传声筒,而是通过诗人的想象重构历史.罗兰 巴特认为:权势或斗争产生出纯粹的写作类型,写作是将作家和历史联系起来的锁链,试图摆脱意识形态㊁历史记忆的纯粹文学写作将导致文学的穷途末路.写作形式是作家与历史沟通的纽带,真正的写作即不断创新形式.[1]以诗歌写作沟通美学与意识形态,正是胡丘陵重新进入历史的方式.他开创了«拂拭岁月»的编年体㊁«2001年,9月11日»的联想式㊁«长征»的散点式㊁«2008,汶川大地震»的聚焦式之写法.«拂拭岁月»编年体实现了时间的空间化和空间的时间化,由空间的自由穿梭编撰了共和国六十年的发展史.«2001年,9月11日»的联想式沟通了曼哈顿与广岛之间的距离;模糊了不同种族人的肤色;淡化了«古兰经»«圣经»«佛经»的差异;发现了中国文化89对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长征»的散点式打破了历史的线性叙事,地名㊁人名㊁物名相互交织,再现了被历史长河卷走的人和物,让长征成为维系民族心理的精神命脉.«2008,汶川大地震»聚焦式以诗人的笔触深入到倒塌的房屋,散落的砖瓦下,目睹母子㊁夫妻㊁师生间的生离死别,让读者亲历地震后的惨状,领悟生命的悲壮,使得全国人民与汶川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一、人之价值的重新确立首先,胡丘陵通过诗歌写作解构了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建立了历史叙事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宏大叙事是一种目的论㊁决定论㊁一元论的寓言,宏大叙事以真理之名操纵现实,并赋予这一现实 自然性 客观性 科学性 的本质属性,对 作为整体 的人类世界提供一个自圆其说的解释模式.在革命狂热的年代,知识分子采用宏大叙事的方式,他们怀着演绎历史的雄心壮志,认为可以在一个未来总体计划的框架下呈现历史进程,坚信在以合法的暴力摧毁一切旧制度之后,人类必然会迎来一个全新的社会.他们将无产阶级定义为肩负着 改变历史 实现人性特殊使命的先进阶级,在无产阶级带领下,人类将进入一个没有剥削㊁没有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他们为 自由 平等 进步 的理想主义所鼓动,不断创造理论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在意识形态宏大叙事下,个人沉浸于历史的寓言中,成为历史的代言人,讲述 国家 阶级 的历史.这种历史的血液是停滞㊁凝结的,这种躯体是冰冷的㊁僵硬的,这种历史中的人是渺小的,成为被历史车轮碾过的痕迹.胡丘陵认识到这种历史的残酷性,他笔下的长征少了些英雄的光晕,却多了份对人的关心,对儿女情长的关注,实现了由历史的人向人的历史的转变.在«长征»这首长诗中,我们不仅目睹 许多难题被刺刀捅破/许多疑问被炮声解释的神话传说,还感受到 冲锋时毫无畏惧的汉子/回首这十三根铁索/开始恐惧 .不仅看到 红得只要毛泽东抽烟的一根火柴/便可以熊熊燃烧的标语 ,还听到 那个新婚的女人/凄怆地«十送红军» ,为 泪水淬火的钢铁汉子/心,系紧在小桥和柳树上 而感动.胡丘陵没有亲历过长征,长征的场景也无法再现.长征的意义在于让评价历史的方式,成为当下现实的解释模式.可以说,胡丘陵通过想象沟通了历史与现实,人的价值成为衡量历史价值的标准.20世纪50 70年代 文学从属于政治 的革命工具主义主导文艺界,文学被看成政治斗争的晴雨表.革命现实主义文学通过虚构一个语词性的全民事业,并使其具有道义律令:有一个终极美好的社会就在历史发展的未来阶段,每一个人都应该为它献身.历史宿命的事业编织的生活伦理像一具吸血的僵尸,吸干了生活中单个的人身上的生命想象的血液.个体不应该有自己关于美好生活的想象,不应该有别的选择.胡丘陵超越了将长征描述成全民都必须为之献身的革命伟业,聚焦于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之典型性,还将目光聚焦在红军个人所面临的价值拷问, 每一个人都得做那道二万五千里长的/黑暗与光明,邪恶与正义/甚至生与死的选择题 .通过想象,他不但还原了长征中的个体形象,也复杂地呈现并反思了战争期间给生命造成的伤害与不由自主,如在战场上,不可思议地出现了本想为兄报仇,却兄弟相残的场面,这是为什么?两个用不同刺刀刺倒对方的战士四只鼓胀的眼睛,发现对方是自己的兄弟一个被抓走的,不得不上战场的哥哥一个因为哥哥被抓走毅然上战场为哥哥报仇的弟弟[2]40由此引发了对战争的反思: 流淌了三天血液的湘江/血,流进母亲河里/却没有流向生产这些血液的母亲/欢乐的鱼虾/也在不断的窒息中死去 .作者不再纠结于战争的正义与邪恶,而是在残酷中体现了对生命的缅怀与尊重,跃然于纸上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女红军 在几根绳子挂起的被单里沐浴/一枚炮弹,落了下来/几位壮士,扑了上去/鲜血,流满了魅力的胴体 ,女红军的遭遇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无情,掉队红军的遭遇让我们追问战争给人带来的道德困境: 丢掉了枪/也丢掉了尊严/红军不一定光荣时/他一定是红军/红军一定光荣时/他却不一定是红军了 .胡丘陵向我们抛出了一个个反题,在某些境遇下,正义的反面意味着邪恶,失去尊严也意味着光荣的褪色,红军失去光荣时也意味着真正红军的来临.在«2001年,9月11日»中,胡丘陵对 英雄 ㊁ 壮烈 ㊁ 神圣 这些词语提出新的 解读 : 一些人称做英雄/一些人却叫做恶魔/一些人称做壮烈/一些人却叫做恐怖/都说战争神圣的时候/谁都99不再神圣.胡丘陵通过一个一个的反题,消解了虚幻历史的 真实性 .当美国两幢大楼被恐怖分子袭击后,他不是狭隘地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拍手叫好,而是希望用诗歌重建一座 人性 的大楼,这座大楼能像巴别塔一样将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他看到的是 老奶奶菜蓝里的西红柿/滚落在地流出血的汁液/楼上平常喜欢逛街的孩童/一个个撞得跑回家来/一向只关心农作物收成和病虫害的农夫/也开始关心/两幢大楼里人们的命运 .反思着不论战争多么正义/任何炸弹,都不可能炸出文明 .在胡丘陵看来,所谓的正义与非正义㊁战争与恐怖都是由统治阶级命名,以真理的面孔将自己的价值标准强加给别人,从而促使整个社会将其制定的标准作为唯一㊁正确的标准加以接受,并号召人民采取行动,维持仇恨和欲望.实际上,这一切都可以相互转化: 就在这一瞬间/此岸变了彼岸/就在这一瞬间/寂寞变成了再生/就在这一瞬间/罪恶变成了救赎/就在这一瞬间/恶花结成了善果 .这种评价历史的方式表明,书写的历史不是铁板定钉的事实,通过不同的阐释可以被赋予不同的意义.胡丘陵通过重估历史,确立了人的价值,历史的意义不再是善恶㊁是非㊁黑白的区分,而是对人的发现程度.当雷锋成为全民族的道德楷模时,胡丘陵写道: 国家与集体,塞满了/记忆的仓库/忘记的/只有/ 私 字和自己.雷锋以一顶冬帽的形象被一颗螺丝钉 钉在全国/所有的教室 .在这里,有着红五角星的冬帽变身为历史的宏大叙事,巨大到延伸至全国的 教室 .胡丘陵对此采取了辩证批判的立场: 世界所有的专家/还不能克隆羊的时候/共和国的领袖/已经掌握了/克隆优秀国民和思想的/技术 .在他看来,民族的自强不是集体意识的无限膨胀,个人的觉醒才是民族自强的保障,个人觉醒包括从物质到精神㊁从肉体到心灵的变化.在长诗中,胡丘陵还将开国仪式称为开考仪式: 考卷上/既有关于新社会的名词解释/也有洋油㊁洋钉等填空题/还有关于六万万人吃饭的/问答 .因此,共和国六十年巡礼不是歌功颂德,而是一个个问题,以及中国人如何回答的考验.大字报㊁大锅饭㊁大炼钢铁是新中国成长过程中的伤疤,胡丘陵没有回避历史所犯下的错误,在他看来,只有敢于面对错误的民族才是一个强大的民族,一个民族只有在改正错误中才能强大.他深情地赞叹道: 只有国家没有自己的命名/共和国太多的先天不足/创造了太多的人间奇迹/包括后来无法解释的自己 .正是这一缺少命名的国家,通过个人的命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于温饱问题,袁隆平交了一份答卷;关于科技问题,杨利伟交了一份答卷;关于体育问题,许海峰交了一份答卷.但他也不回避,有些问题的回答是付出了血的代价.如为了追寻真理,一个叫张志新的女人被残暴地割断了喉管;为了捍卫国家尊严,孙玉国和他的战友不畏强敌,英雄作战.可以说,胡丘陵的诗解放了历史叙事中的人,人的价值成为历史叙事的主体,历史车轮不再按着 既定 的轨道前行,历史不再具有绝对的客观真实性,人不再是唯一的推动历史前行的工具,相反,人成为历史的叙述者,历史叙事的多元性,正是文学进入历史的方式.二、历史现场的伦理再现在消解了历史之 真 后,胡丘陵试图以诗歌来重构历史,伦理化的历史现场成为胡丘陵心中的乌托邦.在汶川地震中,胡丘陵看到的是因为他的脊梁/再坚硬的石头也会崩裂/生命中的信念/比石头还要坚定 ;在9 11中事件中,听到的是 一句 让老人先走 /一句 让伤员先走 /真的就让开了一条生的道路/老人未必生还/伤员未必活下来/真正活下来的/是这语言,以及那条灵魂的绷带 ,这才是历史真正的脉搏,历史脉搏的跳动源于人的伦理道德.胡丘陵面对的是一个个价值选择,如 对的东西/被大字报贴得不对了/不对的东西/被大字报一贴/便对了 ㊁ 因为高,受到许多仰视和崇拜/因为高,受到许多屈辱和打击 ㊁ 你从小就想成为出色的建筑师/为什么却成了/最高建筑的毁灭师 等,正是对/错㊁高/低㊁建筑/毁灭的对比,解构了意识形态宏大叙事固定的㊁不可逆的价值标准,促使人类思考,编织自身的伦理价值,构筑属人的历史现场.在重构历史时,胡丘陵选择温情地展示.如回顾9 11事件时,胡丘陵没有使用恐怖主义㊁宗教冲突等概念性的语词,而是写到:耶路撒冷的锡安山何时能够安宁犹太的哭墙001让人哭了近十个世纪至今还是泪水涟涟耶稣啊你最后的晚餐还不吃完成为多少无辜殉难者的晚餐[2]121通过描述性的语言,让读者获得同样的审美体验,体验到长期的宗教战争给当地人民带来的痛苦,引导人类思考战争给世界带来的灾难,促进人类走向和平与公正.«长征»没有描述血腥的战争场面,让我们看到的是夫妻阴阳相隔的场景,男人娶到的/是一张张被战火烧焦的照片/女人嫁给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碑文 .不只是人,连同人一起出现的斗笠和马灯也成为伦理观照的对象.如: 它遮过雨和烈日/也挨过弹片/只有挂在红军战士背上的斗笠/才是斗笠 . 提马灯的手/换了一双又一双/马灯还是被人提着/照亮的地图换了一张又一张/马灯还是照着一张地图/照亮的面孔换了一个又一个/马灯还是照着新的面孔 .斗笠与马灯不再是一个被历史抛弃的物品,它们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共同见证了那段岁月.历史不再是概念名词的堆砌,而是记忆的重新回放.历史躯体汇聚了多血性的全部特征 热量㊁赤红㊁裸露㊁营养过剩,人因而变得丰满.可以说,胡丘陵为历史缝制了 厚厚的肉制外衣 ,创造了一个个固然多血㊁乳汁丰富的意象,使得历史记忆如同花朵与潮汐周而复始地翻新与更变.«长征»«2001年,9月11日»伦理化再现了历史场景,«拂拭岁月»则通过伦理化的历史再现,编写了一部共和国六十年的发展史.这部长诗采取了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的编年史体例,如岁月长廊般展示历史的横断面,讲述了中国人一步步从民族独立走向民族自强的过程.中国人民的伦理价值选择成为诗人重构历史的线索,从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到1995年的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从1956年的中国汽车到2002年的中国互联网;从1961年的中国大锅饭到2006年的农业税;从1964年的蘑菇云到2007的嫦娥一号;从1982年的中国女排到1994年的世界杯足球赛.我们看到了中国在经济㊁文化各领域的发展,并一步步登上国际舞台的艰苦历程.胡丘陵对历史事件的选择既潜在地遵循大事纪原则,也充分尊重历史的客观真实性,尤其努力发挥诗人的想象,在历史长河中徜徉,以诗人的敏感捕捉对新中国成长更具意味的人和事.从 1961年,中国大锅饭 , 1962,中印战争 , 1963,雷锋 , 1964,蘑菇云 从这些诗歌的标题,我们看到除了时间的连续性,事件之间找不出直接的逻辑,但这些断片涉及经济㊁战争㊁道德㊁科技各个领域.只有诗人才能摆脱必然性原则,以优美的语言让我们徜徉在时空的无限广阔境地,不受物质条件的限制,将相隔千年,相距万里的事物带入在场.重新体验着当时的场景,传承本民族的生命体验.诗的世界浸透着诗人最真实的感受,是诗人用生命浇铸出来的.诗人将自己的灵魂注入其中,忠实于自己,将自身最大限度揭示出来.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 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的对待;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 [3]24G25胡丘陵通过写诗揭示出历史深处更具普遍性的东西.在胡丘陵看来,中国人民在各领域为社会发展作出的伦理牺牲构成了一部共和国的历史.如陈景润 在最原始的油灯下/研究最现代的理论/在六平方的小屋里/大海捞针 ; 为首的严宏昌哪怕被敲掉脑袋/也要敲掉队里那口大饭锅/胆识与勇气,驱赶着/夜间的寒气/于是,稻谷茂盛地生长 .中国的历史正是由个人的牺牲所创造,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源于个人的伦理选择,由此 三峡,成了展示国力/也是展示领导魄力/和民族活力的地方/三峡是千年大计/必须使用中国的石料 ; 北大方正/也冲到外国去/科技是他们的武器/国家和人民/永远是强大的后盾 .通过伦理化的历史再现,诗人创造了一个富强㊁文明㊁民主的大国形象,号召每一个中国人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奋斗.当一个民族只有 公 没有 私 时,他骨子里是一个孱弱的民族;当一个民族由觉醒的个体组成,且个人自觉为集体作出牺牲时,这才是一个真正强大的民族.正如诗中写道: 然而,更要不断地/敲一敲国人的脑袋/记住,千万别低下去/那不是你一个人/而是一个民族 .胡丘陵通过伦理化再现历史场景,捕捉到了共和国的民族精神,即勇于牺牲㊁自强不息.诗人由此塑造了道德化的集体形象, 中国人,用自己的纸画自己的101图纸/用自己的指南针指示方向/用自己的火药送出自己 ; 但中国汽车中国人自己能够修理/中国汽车中国人自己能够稳稳操作 ,中国人由此拧成一股绳㊁心往一处使.这时的民族 几笔,就能简练地/画出西洋人一百年的功夫 ; 竹简与文字的力量远胜干戈/许多曾经征服中原的民族/反被一个和字征服 .胡丘陵通过诗歌写作沟通了历史,历史不再是宏大叙事,而是通过个人的伦理选择,重构了人的历史,编织了一个人人愿为之奋斗的大国梦.三、集体形象的道德回归在胡丘陵的笔下, 我 力图成为道德化的集体代言人.当 他用手一粒一粒抠着石子 ,当她用并不结实的骨头支撑一个/不知道是早晨还是黄昏 , 我只想用诗歌所有的张力/深入地球最核心的部分/看看里面,究竟是羊水还是祸水/为什么,总是不安地冲动 , 我 无意识地成为了一个道德主体,但却贯彻着人性的㊁人道主义的温情.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革命现实主义文学受到朦胧诗的挑战,朦胧诗论认为: 诗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照见自己 , 诗是诗人心灵的历史 ㊁ 诗人创造的是自己的世界 .朦胧诗论引发了文学主体论与反映论的争论.刘再复的长篇论文«论文学的主体性»试图确立 文学是人学 的命题.新时期所谓 人的觉醒 ,实际上只不过以 人道主义的恢复和发展 逐步取代了以往 阶级斗争为纲 的价值取向.对 人 的理解只从所谓人的个性㊁尊严㊁价值等理想化和理论化层次上去认识,把 人学 简化为一种人道主义的道德理想和价值尺度,尤其容易以 人学 取代 文学 .1990年代,文学不再仰赖意识形态充当历史代言人的角色,历史的隐退㊁主体的沉沦㊁语言意识的觉醒构成新的文学特征,解构主体成为新的审美风向.主体隐退后,私人化写作开始泛滥,文艺界大声疾呼伟大的㊁隐喻的㊁诗意的文学已经消失,感性㊁肉体㊁欲望的东西浮上了地表,中国文学笼罩着颓废和绝望的气息,有学者认为文学创作结束了 五四 人文理想的神圣性,由此引发了人文精神大讨论,哀悼信仰与理想的时代已远逝.胡丘陵找到了沟通主体与私人写作的渠道,在消解意识形态写作后促成对主体的返回.法国结构主义文论家罗兰 巴特区分了a u t h o r和s c r i pGt o r,作者﹙a u t h o r﹚是作品的过去时,写作的操作者﹙s c r i p t o r﹚,不是作品完成的作者,作品一旦完成,便属于他者, s c r i p t o r 与过去相绝裂,以开始新的创作过程.因而, a u t h o r 一旦进入写作,便已死去,作为 s c r i p t o r 不断进入生命新的旅程,没有一个僵硬不变㊁自我统一的主体存在.[4]105胡丘陵的长诗中出现了两个写作者,他在«2001年,9月11日»中写到: 我在这冬天被撞成三个我/一个在高楼的坟墓里/一个要在十年后/被我的智慧包裹/一个要百年㊁千年后/再勃发青春. 高楼坟墓里的 我 ,是主体的 我 ,是作品的过去时,是通过写作不断埋葬的 我 .十年后被智慧包裹的 我 ,即写作的操写者,与写作同一进程的 我 .百年㊁千年后的 我 是指作品将永载史册.正如诗人感叹: 诗歌让我活着/然而,我怎么也/活不过我的诗歌 .写作者在自己建构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一会出现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 当所有人还没到达汶川的时候/我已经通过诗歌的秘密通道/与废墟里的孩子,交谈了三天三夜 .一会又远赴重洋, 我和高楼一起/平静地躺在手术台上/用宗教的刀,剖开我的胸膛 .这时的 我 已失去了知识分子作为知识启蒙者和真理代言人的传统光晕,成为以诗歌张扬个体生命力,寻找生命价值的探索者.诗人通过诗歌感受汶川人民的痛苦, 我无法触摸自己的疼痛/下半身埋在废墟里/忘记自己/躺在沙发上 ,反思人类的生存困境: 可以克隆牛羊和人体/却不能克隆思想/到处都是医院/却不能医治灵魂的创伤 .胡丘陵的长诗不再是人道主义的空洞口号,从大写的 人 变成实体化的小写的 我 ,但小写的 我 没有缠绵于个人的喜㊁怒㊁哀㊁乐,而是用诗歌创造一个真㊁善㊁美的世界.他写道:我要用诗歌建一个家园材料,能够用比较好就用很好能够用一般就用特别用最美的意象设计用张力扎实基础用正义的修辞来装饰院子里有青草与牛羊桃花盛开,而且没人随手采摘我要让学生住在最光亮的地方201。

论竟陵派诗学的“灵”与“厚”

论竟陵派诗学的“灵”与“厚”

论竟陵派诗学的“灵”与“厚”作为竟陵派诗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求灵求厚”是钟惺和谭元春在总结前后七子和公安派文学理论基础上形成的。

钟、谭二人在文学主张上积极探索,主张将“灵”与“厚”完美结合,“求灵以致厚”。

我们把“灵”总结为“灵心”“灵悟”“灵气”,把“厚”总结为诗歌情感上的深厚、意境上的浑厚、诗歌表达上“气厚而笔简”、个人修养上“厚养其气”。

虽然他们自身的诗歌创作并没有达到理论要求的高度,但我们不能因此否认两人在诗学理论上所做出的贡献。

标签:求灵求厚;美学意蕴;诗学理论一、“灵”与“厚”文学主张的提出背景明代的文学批评理论自李东阳之后有了很大的变化,各个文学派别之间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竟陵派以前,主要有茶陵派、前七子、唐宋派、后七子、公安派活躍于文坛。

其中以前后七子和公安派影响力最大。

钟惺和谭元春是在总结前后七子和公安派文学批评理论基础上,扬长弃短,形成一系列文学主张。

公安派袁宏道在《与丘长孺书》中写道:“夫诗之气,一代减一代,……故古也厚,今也薄,诗之奇、之妙、之工、之无所不极,一代盛一代,故古有不尽之情,今无不写之景。

然则古何必高,今何必卑哉!”袁宏道指出古人的诗歌胜在“气厚”,后人的诗胜在“笔灵”,以此来肯定古今诗歌的各自优点。

钟惺和谭元春在总结公安派文学主张的基础上,提出了“灵”与“厚”相结合的诗学观念,他们论诗评诗时反复所谈的“灵”与“厚”有着丰富的美学意蕴。

关于灵与厚的关系,钟惺在《与高孩之观察》中写道:“诗至于厚而无余事矣。

然从古未有无灵心而能为诗者,厚出于灵,而灵者不即能厚,……然必保此灵心,方可读书养气,以求其厚,夫若以冥顽不灵为厚,又岂吾孩之所谓厚哉?”他也在《唐诗归》卷十二中评常建“灵慧而气不厚则肤且佻矣”。

“求灵求厚”作为竟陵派文字主张中的重要方面,既是对公安派性灵说的有力补充,也是对自身创作上的自我修正。

探究竟陵派诗学中的灵与厚,我们不得不提到《诗归》,这是竟陵派领袖人物钟惺、谭元春编选的一部诗歌选集,包括《古诗归》十五卷和《唐诗归》三十六卷,以评、选结合的方式,阐发了钟、谭二人的诗学,是竟陵派文学理论的一部代表作。

从诗意阐述到逻辑言说——试析现代白话的生成

从诗意阐述到逻辑言说——试析现代白话的生成

能从 根本上 影 响汉语 的传统 格局 。对 此 ,蔡 元 培有
过总 结 ; “ 民元 前 十 年 左 右 , 白 话 文 也 颇 流 行 ,
… …
但那 时作 白话文 的缘故 ,是专 为通 俗易 解 ,可
以普 及 常识 ,并非 取文 言 而代 之 。主 张 以 白话 代 文 言 ,而高扬 文 学革命 的旗 帜 ,这 是 从新 青年 时代开 始 的 。 ( 虽然他 并没 有 洞 察 到 现 代 白话 取 代 文 ”j 言 的真正 原 因 ,但他 的这种 结论 却 是 中肯 的 。除 了
一 ,
奉为 “ 先生 ” 。一 时间 ,从 物 质的 “ 声光 电化 ”
到思 维 的 “ 格物 致知 ”都在很 短 的时 间 内得 以全方
位 的提倡 。思维 的变化 必然 带来语 言 表述体 系 的变
化 ,而且 这种 变化并 不是 在晚清 时期 白话运 动 中仅 仅 增加一 些外来 名 词就能 胜任 的 ,它实 际上涉 及到 整 个语 言结构 的 变化 ,因此 ,以文 言为代 表 的封建
2 O世 纪初 ,在 中 国新 文 学 界 发 生 了一 场 轰 轰
到 了应该 从底 层 民众 入 手 ,而 不是 仅 仅局 限 在 已经 丧 失 了统 治能 力 的贵族 阶层来 改 良中国 ,所 以提 出
烈烈 的 白话 与 文 言的斗 争 ,这 场斗争 最终 以现代 白 话颠 覆 文言成 为 民族言 说 的主要 工具 而结 束 ,据此 也产 生 了新 的文学 形态 —— 新文 学 。那么 ,现代 白 话究 竟是 何种 语 言形 态? 它取代 文 言 的内在动 力是
作 者 简 介 : 陈爱 中 ( 6 ) 17 一 , 9
, 【东 县 人 ,计 师 .博 士 ,研 究 方 向 t 中国 现 当代 文 学 。 I I

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视阈下的白居易胡乐诗

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视阈下的白居易胡乐诗

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视阈下的白居易胡乐诗1. 引言1.1 背景介绍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乐天子,唐代文学家,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他的诗歌以清新婉丽、流畅舒展、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著称,被誉为“乐天之代表,诗坛之巨星”。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年)是法国社会学家、文化领域理论家,他提出了“场域—惯习”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受到社会和文化场域的制约,同时又受到内在的惯习和心理机制的影响。

白居易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创作深受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本文将以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为视角,探讨白居易胡乐诗中的场域和惯习,深入剖析其诗歌特点及意义,揭示其与社会、文化的关联,从而揭示白居易诗歌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1.2 研究意义白居易作为唐代著名诗人之一,其胡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对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视阈下的白居易胡乐诗进行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些诗作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

研究白居易胡乐诗的特点、场域和惯习,可以帮助我们探讨唐代社会文化背景对他诗歌创作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唐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和特点。

通过探讨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与白居易胡乐诗的联系,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丰富我们对古代文学创作理论的认识。

研究白居易胡乐诗在布迪厄理论视角下的意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框架,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2. 正文2.1 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概述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是指人们在特定场域中形成的社会惯习和规范。

布迪厄将社会活动视为一种被规范的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是由场域中的各种元素共同塑造而成的。

在每个场域中,人们都会遵循特定的规范和惯习,这些规范和惯习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布迪厄认为,每个场域都有自己的特定惯习和规范,这些惯习和规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影响了他们的认知和价值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王 船 山那老 夫子 / 四十 年 在 同一 个 岸 边 散 步 的潇 湘/ 在 离 曾 国藩 故 居 不 远 的地 方 / 那 是 湘 军 的 源 头 也是 政 治 的源 头/ 是 毛 泽 东 、刘 少 奇 、任 弼 时/ 煮
茶论 诗 的 河 水 / 也 是 彭 德 怀 、贺 龙 、罗 荣 桓/ 饮 马
些 自然 空 间 的 占 领 , 则 意 味 着 某 种 相 应 权 力 的 获
得 。比如 , “ 红 星 闪烁 金 属 的 光 芒/ 令 许 多 国家 的
征 服者 / 不 再 产 生/ 占有 的欲 望 ∥ 其 实 ,钢 铁 一 般
的汉子 / 面 对 的不 是 钢 铁 / 而 是 一 种 呼 啸 而 过 的 声
音/ 珠穆 朗玛 ,中 国 的高 峰/ 只有 中 国 的丝 竹 管 弦/ 才 能鼓 舞 中 国 的壮 士 ” (《 1 9 6 0 ,珠 穆 朗玛 峰 》 ) ,
中 国将 五 星 红 旗 插 上 珠 穆 朗 玛 峰 的一 刻 ,宣 告 了
赤水》 ) ,赤水 的 “ 赤” 和红军 的 “ 红 ” 恰 好 融 为

政治抒情诗 ,正是 对权 力 场域 中权 力关 系运作 模 式
的最好注解 。因此 ,参 照权 力理 论 来具 体 分析 胡 丘
陵诗歌 中的权力 关 系模式 ,既可 以为深 入 解读 胡 丘 陵诗歌提 供一个 全新 的视角 ,也 可以用 胡 丘 陵诗 歌
的 政 治 事 件 ,观 照 政 治 世 界 的 主 导 力 量 — — 权 力 关
史 、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治 、文 化 内 涵 。 比如 ,他 笔 下 的 “ 湘江 ”
是 “ 一 条 流 血 的河 流 / 因为 顺 流 而 下 的卵 石 里/ 总
有那 些经 邦济世 的 思想 ∥这 是 斑竹 流 泪 的潇 湘/ 也
论剑 的河 水” (《 长征 ・ 湘 江》 ) 。“ 湘江 ” 中流淌 着 湖湘 文化 的神 髓 ,而 这 片 潇 湘 大地 也 孕 育 了革 命 斗争 的星 星之火 ; “ 赤 水 ”也 被 诗 人 之笔 化 为 “ 遇 上要 赤化 全 中 国 的领 袖 / 就开始温顺 的水” ,红 军 队伍 来到 赤水后 “ 忽然 变得 会 打 仗 了” (《 长征 ・
这 些 自然 空 间 被 赋 予 的 政 治 、 历 史 内 涵 , 是
有效性和 中西文 化 沟通 的可 能性 ,推 动权 力理 论 的
发展深化 。


胡 丘 陵 诗 歌 的 空 间 与 权 力 关 系
在 胡 丘 陵 诗 歌 中 , 空 间 与 权 力 之 间 存 有 千 丝
万 缕 的 联 系 ,权 力 建 构 空 间 ,空 间 则 维 系 权 力 , 成为权 力 运作 的载 体 与场 所 ,空 间 的设 计 、布局 、 建造 ,均是 某 种 权 力 关 系 的体 现 。 “ 两幢 大楼” 、 “ 三八 线” 、“ 中 国特 区” 等 人 文空 间均 是权 力 关 系 的象征 物 ,而对 “ 珠 穆 朗玛 峰 ” 、 “ 赤水” 、“ 珍 宝 岛” 等 自然 空 间 的争 夺 则 象 征 了 对 峙 双 方 争 夺 权 力 的动态 过 程 。那 么 ,进 一 步 分 析 诗 歌 中 的权 力 关 系 ,就 不 能 忽 视 使 权 力 机 制 得 以运 作 的 空 间 因 素 ,以及 空 间因素 在社会 权 力机 制 中的象征 意 义 。 1 .诗歌 中 自然空 间 与权力关 系 在胡 丘 陵 诗 歌 中 ,大 量 自然 空 间 被 赋 予 了 历
胡丘 陵 诗 歌 创 作 研 究 ( 笔谈 )
胡 丘 陵 诗 歌 的 权 力 关 系 模 式 论
张慧 佳
作为第 三代 政治抒 情 诗 的代 表 诗人 ,胡 丘 陵近 年来发表 了 《 2 0 0 1 年 9月 1 1日》 、《 长征 》 、《 拂 拭岁 月 :1 9 4 9  ̄2 0 0 9 3等 一 系列 颇 有 影 响 力 的长 诗 。在 这些诗 中 ,胡丘 陵 以沉 静 凝练 之心 思考 历 史进 程 中
中最为现代 、最 为鲜 活 、最 为精 彩 的 中 国式权 力 关
系来 阐 释 、 丰 富 权 力 理 论 ,证 明 权 力 理 论 的 实 践 性 、
义 ,这 为 “ 赤 水 ” 赋 予 了新 的 政 治 内 涵 。敌 军
为 阻挡红 军 的攻 势 ,几 乎 将 “ 泸 定 桥 ” 所 有 的 桥 板拆 去 ,使 其 变 成 “ 十 三根 冰 冷 冰 冷 的 铁 索 ” (《 长征 ・泸定桥 》 ) ,“ 冰冷 冰冷” 一词 透 出 了战争 的残 酷 、情势 的 险 峻 ,更 反 衬 出 了红 军 勇 士 们 飞 夺 泸定桥 的英 勇无 畏之气 。
1 56
诗人 在客 观认 知政 治 世 界 的基 础 上 ,对 之 进 行 的
主体 性 “ 拂拭 ” 、反 思 的 结 果 。经 过 “ 拂拭 ” 、 反 思的 “ 湘江” 、“ 赤水 ” 、 “ 泸 定 桥 ” 不 再 是 单 纯 的
自然 空 间 ,而成 为 了微 观 权 力 运 作 的 工 具 。对 这
第 3 4卷 第 1期
2 0 1 3年 2 月
衡 阳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e n g y a n g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No. 1Vo1 .3 4 Fe b. 2 0 1 3
系 的运作模 式 。福柯认 为 :“ 权力是 一种关 系 ;权 力 不是一件 东西 ,它是 指两 个个 体 之 间 的关 系 ,关 系 的存在模 式 是 一 方 可 以决 定 或 规 训 另一 方 的行 为 , 而反过来另一 方可 以选 择接受或者拒 绝这 样 的控 制 , 这就形成 了复杂 的人 际权 力 关 系 网络 。 ” ①胡 丘 陵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