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版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曼昆第六版课后答案

微观经济学曼昆第六版课后答案

微观经济学曼昆第六版课后答案【篇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class=txt>第1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自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发表之后,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第六版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版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一1.简释下列概念:稀缺:指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充分的或者说不足的。

自由物品: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其数量是无限的。

经济物品: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

生产可能性边界:指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的轨迹,又叫生产可能性曲线。

自给经济:一种经济体制,其特点是每个家庭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扩大一点说,是每个村落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只有极少数消费品是与外界交换来的。

在这种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由居民的直接消费所决定,经济效率低下。

计划经济: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经济的管理实际上像一个单一的大公司。

在这种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由计划来解决。

市场经济: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经济决策高度分散。

这种经济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资源配置和利用由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的价格机制来解决。

混合经济: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国家所有相结合,自由竞争和国家干预相结合,因此也是垄断和竞争相混合的制度。

在这种体制下,凭借市场制度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依靠国家干预来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它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以及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

总体经济问题包括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

实证经济学:在解释经济运行时从客观事实出发,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并借以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而不对事物作好坏、善恶的评价。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六版习题答案_修改版1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六版习题答案_修改版1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六版习题答案_修改版1第一章Array复习题1.多行业。

2对我们理解现实情况没有任何帮助。

3限制将改变市场的均衡。

A批评其破坏了市场的竞争性——是实证分析。

B被损坏——是实证分析。

4.由于两个市场在空间上是分离的,为零,则可以在Oklahoma购买汽油,到New Jersey补运输成本则不存在套利机会。

5教育费用提高了。

6圆贬值,持有美圆的消费者将面对较以前提高的价格。

第二章复习题1.假设供给曲线固定,练习题 1.a.E Q Q P PP Q Q P DD D D D ==.P = 80, E d =–0.4 P = 100, E d =–0.56b.E Q Q P PP Q Q P SS S S S ==.P = 80, E s =0.5 P = 100, E s =0.56c.均衡价格和数量为$100 ,18 million.d.价格定在80$,需求为20 million.,供给为16 million.,相差4 million. 2.Q S = 1,800 + 240P Q D = 2,580 - 194P .'Q D = (2,580 - 194P ) + 200 = 2,780 - 194P1,800 + 240P = 2,780 - 194P , or 434P = 980, or P* = $2.26 per bushel.Q S = 1,800 + (240)(2.26) = 2,342 Q D = 2,780 - (194)(2.26) = 2,342.3. a.100 - 5P = 50 + 5P , P = $500.Q D = 100 - (5)(5) = 75 Q S = 50 + (5)(5) = 75.租金在500美金时,750,000公寓可以被租掉。

当租金被控制在100美金时,供给量将达到550,000 (Q S = 50 + (5)(100) = 550),比管制前减少了200,000。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其中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效率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比值,比值大效率高,比值小效率低。

它与产出或收益大小成正比,与投入或成本成反比。

4.平等平等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按其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不存在永恒的公平;它也是一个客观范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内涵不同对其的理解不同,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5.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

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6.理性人理性人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是经济研究中所假设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典型理性行为的经济活动主体.7.边际变动边际变动是指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8.激励激励是指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由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而资源配置实际上就是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过程。

10.产权产权是指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其所交易东西的所有权,即人们在交易活动中使自己或他人在经济利益上受益或受损的权力。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第12章 税制的设计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第16章 垄断竞争第17章 寡 头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第19章 收入与歧视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Born to 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自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发表之后,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章课后习题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章课后习题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章课后习题答案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章课后习题答案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章课后习题答案P132-P134 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复习题1(举出一个价格上限的例子和一个价格下限的例子。

答:为了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国家对城镇居民中的安居工程售房制定最高限价。

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粮食的国家合同定购部分收购时制定最低限价,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2(什么引起了一种物品的短缺,是价格上限还是价格下限?用图形证明你的答案。

答:当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短缺。

当价格下限高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过剩。

3(当不允许一种物品的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配置资源的机制是什么?答: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

卖者必然在大量买者中配置稀缺物品。

这时的配给机制可能是排长队,或者是卖者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配给物品。

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时,就产生了过剩。

过剩会引起一些不合意的配给机制,例如那些也许由于种族或家族之故而受买者青睐的卖者能比那些没有受到青睐的卖者更好地出售自己的物品。

4(解释为什么经济学家通常总是反对价格控制?答: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对资源配置起着调节作用。

如果人为的控制价格,往往会造成某种物品的过剩或短缺,从而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伤害,破坏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

5(假设政府取消向一种物品的买者征税,而向这种物品的卖者征同样的税。

税收政策的这种变动如何影响买者为这种物品向卖者支付的价格、买者所支付的包括税在内的货币量、卖者扣除税收得到的货币量以及销售量,答:税收政策的变动对它们都不产生影响。

因为税收的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而不取决于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

6(一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买者支付的价格、卖者得到的价格,以及销售量?答:一种物品的税收使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销售量下降。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第12章 税制的设计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第16章 垄断竞争第17章 寡 头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第19章 收入与歧视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1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课后习题详解一、概念题1.排他性(excludability)答:排他性指一个人使用或消费一种产品或服务时可以阻止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的特性。

一种产品或服务具有排他性时,一个人使用或消费该产品或服务时可以阻止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

排他性是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准之一。

生产者的排他原则有效时,生产者能够限制那些不为这种物品支付的消费者使用这种商品,消费者的排他性有效时,消费者在消费一种物品时,其他人能够被排除在外。

在排他性原则失效的地方,就会出现没有付出代价,却可以享受物品效用的“免费搭便车”现象。

2.消费中的竞争性(rivalry in consumption)答:消费中的竞争性指一种产品或服务被一个人消费从而减少了其他人消费的特性。

如果某人已经使用了某个商品(如某一火车座位),其他人就不能再同时使用该商品,则这种商品就具有消费中的竞争性。

市场机制只有在具备排他性和竞争性两个特点的私人物品的场合才真正起作用,才有效率。

3.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答:私人物品指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是供个人单独消费的物品。

私人物品是那种可得数量将随任何人对它的消费或使用的增加而减少的物品,它具有两个特征:第一是竞争性,如果某人已消费了某种商品,则其他人就不能再消费该商品;第二是排他性,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能消费商品,其他人则不能。

4.公共物品(public goods)(西北大学2003研;北京师范大学2007研;华南理工大学2010研)答: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指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

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一个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

公共物品具有四个特性:①非排他性。

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精编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精编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自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发表之后,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 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7章 课后习题答案P157-P159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 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7章 课后习题答案P157-P159

第三篇市场和福利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问题与应用1.Melissa用120美元购买了一个iPod,并得到了80美元的消费者剩余。

A.她的支付意愿是多少?答:消费者剩余等于支付意愿减去付出的价格。

因此,梅莉莎须支付200 美元($120 + $80)。

B.如果她在降价销售时买了售价为90美元的iPod,她的消费者剩余会是多少?答:此时,她的消费者剩余为:200-90 =110 美元。

C.如果iPod的价格是250美元,她的消费者剩余会是多少?答:如果iPod 的价格是250 美元,其价格大于梅莉莎的支付愿意,因此她不会再买,这时的消费者剩余就为零。

2.加利福尼亚早来的寒流使柠檬变酸。

柠檬市场上消费者剩余会有什么变动?柠檬水市场上消费者剩余会有什么变动?用图形说明你的答案。

答:柠檬变酸,消费者对柠檬的评价下降,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剩余减少。

如图7-2(a)所示,柠檬质量下降,使需求曲线从D1下降到D 2,△APE是原先的消费者剩余,△A′P′E′是变动后的消费者剩余,△APE>△A′P′E′。

由于柠檬价格的下降,柠檬水的投入成本减少,柠檬水的价格也下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柠檬水市场上消费者剩余增加,如图7-2(b)所示。

图7-2 寒流的影响3.假设对法国面包的需求增加。

在法国面包市场上,生产者剩余会发生什么变动?在面粉市场上,生产者剩余会发生什么变动?用图形说明你的答案。

答:由于需求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法国面包的价格会上升,市场上的生产者剩余增加。

如图7 -3(a),价格从P1 上升到P2 ,销量从Q 1上升到Q 2,生产者剩余从面积P1BE1增加到面积P2BE2 。

由于面包产量上升,它的生产要素面粉的需求量也会上升。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面粉价格上升,市场上的生产者剩余增加。

如图7-3(b)所示,生产者剩余从面积P1BE1增加到面积P2BE2 。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第12章 税制的设计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第16章 垄断竞争第17章 寡 头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第19章 收入与歧视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P92-P94.doc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P92-P94.doc

第二篇市场如何运作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复习题1.什么是竞争市场?简单描述除了完全竞争市场之外的市场类型。

答:竞争市场是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除了完全竞争市场之外,还有垄断市场。

在这个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他决定价格。

这个卖者被称为垄断者。

还有寡头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有几个并不总是主动竞争的卖者,他们提供相似或相同的产品。

通常情况下,寡头们会尽力联合起来,避免激烈的竞争,收取较高的市场价格。

还有垄断竞争市场,这是一个有许多提供相似但不相同产品的企业的市场结构。

由于各自提供的产品不同,每个企业对产品的价格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2.什么是需求表和需求曲线?它们如何相关联?为什么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答:需求表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需求曲线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需求曲线将需求表用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需求表是需求曲线上若干个点的坐标的数字表格排列。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价格上升,需求量会减少。

3.消费者嗜好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还是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还是需求曲线的移动?答:消费者嗜好的变化引起了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

4.Popeye的收入减少了,结果他买了更多的菠菜。

菠菜是低档物品,还是正常物品? Popeye菠菜的需求曲线是什么样的?答:菠菜对波匹来说是低档物品。

因为Popeye的收入减少了,他对菠菜的需求量反而增大。

波匹菠菜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5.什么是供给表和供给曲线,它们如何关联?为什么供给曲线向石上方倾斜?答:供给表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供给曲线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供给曲线是供给表的图形表示,供给表是供给曲线上点的坐标的数字排列。

因为在其他因素不变时,价格上升,供给量上升,所以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第12章 税制的设计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第16章 垄断竞争第17章 寡 头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第19章 收入与歧视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 =-10+5P得P e=6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如图2—1所示。

图2—1(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60-5P=-10+5P得P e=7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Q e=60-5×7=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Q e=-10+5×7=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

如图2—2所示。

图2—2(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5+5P得P e=5。

5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d=50-5P,得Q e=50-5×5.5=22。

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5。

5代入Q s=-5+5P,得Q e=-5+5×5。

5=22。

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5.5,Q e=22.5。

如图2-3所示.图2—3(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

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给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以(1)为例,在图2—1中,均衡点E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达到的一个均衡点。

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Q s=-10+5P和需求函数Q d=50-5P表示,均衡点E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P e=6,且当P e=6时,有Q d=Q s=Q e=20;同时,均衡数量Q e=20,且当Q e =20时,有P d=P s=P e=6。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P92-P94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P92-P94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P92-P94第一篇: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P92-P94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P92-P94第二篇市场如何运作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复习题1.什么是竞争市场?简单描述除了完全竞争市场之外的市场类型。

答:竞争市场是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除了完全竞争市场之外,还有垄断市场。

在这个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他决定价格。

这个卖者被称为垄断者。

还有寡头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有几个并不总是主动竞争的卖者,他们提供相似或相同的产品。

通常情况下,寡头们会尽力联合起来,避免激烈的竞争,收取较高的市场价格。

还有垄断竞争市场,这是一个有许多提供相似但不相同产品的企业的市场结构。

由于各自提供的产品不同,每个企业对产品的价格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2.什么是需求表和需求曲线?它们如何相关联?为什么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答:需求表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需求曲线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需求曲线将需求表用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需求表是需求曲线上若干个点的坐标的数字表格排列。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价格上升,需求量会减少。

3.消费者嗜好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还是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还是需求曲线的移动? 答:消费者嗜好的变化引起了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

4.Popeye的收入减少了,结果他买了更多的菠菜。

菠菜是低档物品,还是正常物品? Popeye菠菜的需求曲线是什么样的? 答:菠菜对波匹来说是低档物品。

因为Popeye的收入减少了,他对菠菜的需求量反而增大。

波匹菠菜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5.什么是供给表和供给曲线,它们如何关联?为什么供给曲线向石上方倾斜? 答:供给表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供给曲线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第12章 税制的设计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第16章 垄断竞争第17章 寡 头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第19章 收入与歧视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第六版)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第六版)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 =50-5P 和供给函数Q s =-10+5P 代入均衡条件Q d =Q s ,有50-5P=-10+5P 得 P e =6将均衡价格P e =6代入需求函数Q d =50-5P ,得Q e =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 =6代入供给函数Q s =-10+5P ,得Q e =-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 =6,Q e =20。

如图2—1所示。

图2-1(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 =60-5P 和原供给函数Q s =-10+5P 代入均衡条件Q d =Q s ,有60-5P =-10+5P 得 P e =7将均衡价格P e =7代入Q d =60-5P ,得Q e =60-5×7=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 =7代入Q s =-10+5P ,得Q e =-10+5×7=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 =7,Q e =25。

如图2-2所示。

图2-2(3)将原需求函数Q d =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 =-5+5P 代入均衡条件Q d =Q s ,有50-5P =-5+5P 得 P e =5。

5将均衡价格P e =5。

5代入Q d =50-5P ,得Q e =50-5×5.5=2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 =5.5代入Q s =-5+5P ,得Q e =-5+5×5。

5=2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 =5。

5,Q e =22.5。

如图2—3所示。

图2—3(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

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给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以(1)为例,在图2—1中,均衡点E 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一1.简释下列概念:稀缺:指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充分的或者说不足的。

自由物品: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空气等,其数量是无限的。

经济物品: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

生产可能性边界:指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的轨迹,又叫生产可能性曲线。

自给经济:一种经济体制,其特点是每个家庭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扩大一点说,是每个村落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只有极少数消费品是与外界交换来的。

在这种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由居民的直接消费所决定,经济效率低下。

计划经济: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经济的管理实际上像一个单一的大公司。

在这种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由计划来解决。

市场经济: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经济决策高度分散。

这种经济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资源配置和利用由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的价格机制来解决。

混合经济: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国家所有相结合,自由竞争和国家干预相结合,因此也是垄断和竞争相混合的制度。

在这种体制下,凭借市场制度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依靠国家干预来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它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以及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

总体经济问题包括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

实证经济学:在解释经济运行时从客观事实出发,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并借以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而不对事物作好坏、善恶的评价。

规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标准,作出“应当”与“不应当”的评价,阐述怎样才能符合这样的标准。

生变量:是指由经济模型部结构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指不是由经济模型中的变量决定的,而是由外部因素(如政治,自然)决定的变量。

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

流量:是一定时期发生的变量变动的数值。

局部均衡:是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来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

一般均衡:在分析某种商品价格决定时,是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来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时所有商品的价格如何被决定。

2.你认为研究人们的消费问题是属于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的对象?答: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不是仅从概念上就可简单加以区分的。

消费这个概念和问题,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中都有,但含义和研究的角度不一样。

在微观经济学中,研究消费主要是研究消费者行为(选择),即根据预算约束,消费者如何按自己的偏好选购消费品以实现效用极大化;而在宏观经济学中,研究消费主要是研究社会的总消费支出水平如何决定,及如何影响总需求水平等。

3.经济物品是指(D)。

A.有用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4.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的一点表示(B)。

A.通货膨胀;B.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产出水平。

5.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B )。

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Y物品的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移动;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6.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C )。

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B.1981年失业率超过9%;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在已超过30000美元。

7.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是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B )。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D.某一行业中雇用工人的数量8.什么是经济理性主义?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符合这个原则的,有没有“非理性”或“反理性”行为?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是理性的还是反理性的,为什么?您给出的答案是实证性的还是规性的?答:经济理性主义是指这样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人在经济生活中总是受个人利益或利己的动机所驱使,总能认真地对各种可能的抉择权进行比较,以便找出一个能使他耗费给定的代价取得最大限度利益的所谓最优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花费一定金钱买进消费品时总是力求消费品提供最大效用,厂商经营总是力求利润最大,要素出售者提供生产要素则力求收益极大。

总之,人们无论从事何种经济活动,都力求能带来最大利益,带来最大限度满足。

一切头脑正常的人,即所谓有理性的人都会这样行动,不可能有所谓“非理性”或“反理性”的行为。

然而,理性行为不一定是自私自利的,更不一定是损人利己的。

因为如果人们不把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作为自己行为所追求的目标,而把助人为乐看作是自己行为的准则的话,则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就不会成为他们的理性行为。

当然,在自私自利或损人利己主义者看来,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行为就是理性行为。

所谓“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就是这样的人。

可见,如果我们说,理性行为不应当是自私自利及损人利己的行为,这种说法实际已经是规性的而不是实证性的了。

因为这种说法实际上已包含着认为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是“不好的”、“不应当的”、“非理性的”这样一种价值判断了。

习题二1.简释下列概念: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对应于某一商品的各种价格,人们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规律:一种普遍经济现象的经验总结,指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需求的变动:指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时,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

供给:是指生产者(厂商)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供给规律:一种普遍经济现象的经验总结,指: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正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商品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供给的变动:指当商品本身的价格既定时,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供给数量的变化。

性需求的价格弹: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通常简称为需求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的简称,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供给弹性:是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均衡价格: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生产者所提供的该商品的供给量时的市场价格。

供求规律:指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与需求均呈同方向变动,均衡价格与供给呈反方向变动,而均衡产量与供给呈同方向变动。

2. 下列情况发生时,某种蘑菇的需求曲线如何移动?⑴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食用这种蘑菇会致癌; ⑵另一种蘑菇价格上涨了; ⑶消费者收入增加了; ⑷ 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了。

答:⑴对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

因为卫生组织发布的该蘑菇会致癌的报告会使得人们普遍产生对食用此种蘑菇的恐惧心理,从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大大减少对它的需求量。

⑵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

因为各个品种的蘑菇属于互替商品,当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后人们会减少对那种蘑菇的需求量,并通过多消费此种蘑菇来实现替代。

因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增加了对此种蘑菇的需求量。

⑶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

因为消费者收入的增加意味着他们购买力的增强,这将使他们增加对这种蘑菇在的正常商品的需求量,并且在任一价格水平下都是如此。

⑷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不变,如果不考虑培育蘑菇的工人作为消费者对此种蘑菇的需求的话。

因为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只影响蘑菇的供给成本进而影响其供给曲线,对需求曲线则不发生影响。

3. 假设一个坐标图上有两条形状为直线但斜率不同的需求曲线,在这两条需求曲线的相交之点的弹性是否相等?假定这两条相交的需求曲线不是直线而是曲线,交点上弹性是否相等?答:两条斜率不同的直线性需求曲线在相交之点各自的弹性是不相等的,斜率绝对值小(坡度较平缓)的那条需求曲线在交点处的弹性大一些。

PCA如上图,D 1、D 2分别为两条斜率不同的线性需求曲线,它们与横轴分别相交于点B 、D ,与纵轴分别相交于点A 、C ,两条需求线相交于点E 。

这里,D 1之斜率绝对值1OA K OB =,D 2之斜率绝对值2OC K OD =,显然,21OC OA AC OA AC AC OA K K OD OB DB OB DB DB OB++-==>==--+,即D 2斜率绝对值较大。

由几何表述法可知在交点E 处,D 1之弹性系数1d EB E EA =,D 2之弹性系数2d ED E EC=。

因EF ∥OC ,故EB FB EA FO =,ED FD EC FO =,则1d FB E FO =,2d FD E FO =,显然FB FD FO FO >,故12d d E E >。

这表明在两条需求曲线交点处斜率绝对值较小(坡度较缓)的需求曲线D 1的弹性系数值E d1大于斜率绝对值较大(坡度较陡)的需求曲线D 2的弹性系数E d2。

两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在它们相交处的各自弹性也是不相等的。

PCA如上图,D 1、D 2分别为两曲线型需求曲线,两者相交于点E 。

在E 点D 1的切线为e 1、D 2的切线为e 2。

显然,D 1切线e 1的斜率小于D 2切线e 2的斜率。

而需求的点价格弹性系数公式为1d dQ P E dPdP Q dQ =⋅=,在D 1、D 2交点E ,虽然它们具有相同的坐标位置,即有相同P与Q的数值,但由于D 1切线e 1的斜率小于D 2切线e 2的斜率,因此D 1的弹性大于D 2的弹性,即在交点处它们具有不同的弹性。

4. 下图中有三条为直线的需求曲线。

PFJ⑴试比较a 、b 和c 点的需求价格弹性。

⑵试比较a 、d 和e 点的需求价格弹性。

答:⑴用E a 、E b 和E c 分别代表a 、b 和c 点的需求弹性,则由于 a aK JO E aF JF ==,b bG JO E bF JF ==,c cH JO E cF JF== 因而E a =E b =E c⑵用E a 、E d 和E e 分别代表a 、d 和e 点的需求弹性,则由于a aK IK E aF IO ==,d dG IG E dF IO ==,e eH IH E eF IO ==又由于IK IG IH <<因而E a 〈E d 〈E e5. 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轿车一类高级消费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办法?为什么?答:对农产品,应采取提价的办法;对轿车这类高级消费品则应采取降价的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