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西安市长安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第Ⅰ部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8分)和第Ⅱ部分(非选择题,52分)。
2.第Ⅰ部分(选择题)作答完成后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第Ⅱ部分(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在答题纸相应位置;选做题必须将所选试题信息点涂黑。
第Ⅰ部分单项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8分。
)1. 周武王灭商以后将神农氏、黄帝、帝尧、帝舜、大禹等古老氏族的后裔进行“褒封”,甚至连商纣王的儿子也被封为“三监”之一,“以续殷祀”,而分封制度的真正实施则始于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
这反映出西周初期的制度构建()A.旨在重构国家治理体系 B.摒弃了武装殖民的方式C.推动了南北文化的交流 D.确立了周王的专制权力2. 虽然春秋时期诸侯国也存在嫡长子年幼、在母亲怀抱即君位的情况,但未闻有国君之母摄政专权的事情。
然而战国时期,却时常出现太后辅佐幼王,或太后摄政的现象。
这反映出战国时期()A.周天子权威衰落C.分封制逐步瓦解3. 北宋末年,东京城里的百姓戴番式毡笠子,穿番式战袍,系番式腰带,渐成风气。
宣和元年(1119年)正月初五,宋廷下诏:“先王之法坏,胡乱中华,遂服胡服,习尚既久,人不知耻。
”这反映出当时()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B.区域间的民族文化交流频繁C.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D.政府积极维护传统道德规范4.元世祖统治前期,以汉法弥补蒙古旧制的空缺;到后期,他有感“朕左右复无汉人,可否皆自朕决”,于是重置汉人儒臣于风纪之司(监察机构),遇有大政,使其议论之,遂成为有元“家法”。
元世祖创立的这一“家法”()A. 消除了蒙汉间的差异B. 加强了中枢机构的制衡C. 适应了专制集权需要D. 巩固了儒学的主流地位5. 外国人在泉州的居住始于唐代,当时多为贡使、传教士和旅游者,人数较少。
【全国百强校】陕西省西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西安中学2018-1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题(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命题人:一、选择题(共36 道小题,每小题1.5 分,共54 分)1.有学者说,西周时期的“礼”,尤其是亲亲原则,强调“任人唯亲”,它承载了重要的政治权力的分配功能。
这位学者意在强调当时的“礼”A. 破坏了社会的等级秩序B. 体现了政治权力的宗法化C. 阻碍了官僚体制的建立D. 旨在维护周王至尊的地位2.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在不断变革,下表是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的梳理,表格内容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A. 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B. 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C. 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 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3.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的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
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 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 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 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 宦官掌握决策权力4.辛弃疾说:“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这种现象表明当时A. 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B. 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C. 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D. 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5.中国古代的租佃制不断发展变化,从地租这一角度来看,就经历了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分成租向定额租的转变。
这一转变反映了A. 佃农生产经营自主权的扩大B. 土地兼并现象的日益严重C. 租佃关系日趋占据主导地位D. 劳动力商品化的进程加快6.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进一步促使C. 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D. 精耕细作农业发展7.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中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对西周制度概括的是A.分封制度,天下归帝B.宗法制度,天下归嫡C.井田制度,天下归私D.礼乐制度,天下归贤2.周代的分封制,分封对象并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分封地域也不限于商周王族的活动中心,而是覆盖了黄河、长江流域主要地区。
这说明,分封A.体现了鲜明的血缘宗法性B.具有政区划分的性质C.强化了周天子的宗长地位D.不利于国家政治统一3.“春初砍山,众木尽噘。
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
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
”这种耕作方式开始被取代是在A.商代B.西周C.春秋战国D.西汉4.战国法家在政治实践中吸收各家思想并进一步发展,其多设耳目来侦查的方法创自墨家,其“循名责实”的方法采自墨家和名家。
据此判断法家重视A.人主驾驭群臣的方法B.人主的权势C.法律条文的制定和实行D.苦干和自我牺牲5.秦朝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夹(狭)亦必等”,还规定由官府有关机构校正衡器的权、斗桶和升,且至少每年应当校正一次。
这些规定A.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B.体现对商业活动的重视C.有利于各地区经济交流D.标志统一国内市场形成6.西汉初年,就封国的官制而言,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吏的任免权,而相“总纲纪、统众官”。
这一措施A.意在防范封国的离心倾向B.导致封国威胁到中央集权C.是“无为而治”具体体现D.促进了地方经济恢复发展7.唐代都城寺庙宫观星罗棋布,城内利用寺庙祭日人多之际经常举行“庙会”等流动交易,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唐代的庙会A.反映唐代市民文化繁荣B.展现了城乡的繁华景象C.推动市坊制度逐步瓦解D.为草市活跃提供了条件8.北宋文人王说指出,“盖唐之乱,非藩镇无以平之,而亦藩镇有以乱之。
2019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五中高考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9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五中高考历史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 《礼记・月令》针对酿酒业提出“林稻必齐,曲蘗必时……毋有差贷”。
《秦律・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夹(狭)必等”。
这说明当时的政府( ) A. 扼杀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 B. 重视手工业产品质量的管理 C. 维护森严的行业等级制度 D. 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2. 魏王曹丕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在各州郡设立大小中正,中正评定人物优劣的九品,并非官品,而是人品。
中正官将定品级的材料逐级上报,最后送吏部尚书,以供备用。
这种做法( ) A. 体现以门第取仕的鲜明意向 B. 导致地方豪门主宰人才选拔 C. 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D. 加强了中央对选官权的控制3. 唐太宗说:“国家纲纪,唯赏与罚”,“为国之要,在于进贤退不肖,赏善罚恶,至公无私”。
然而,他又认为:“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弊于一时,败亡亦促。
”这表明唐太宗( )A. 主张把法与德礼结合起来B. 认为法律不能作为治国长计C. 认识到仁政与法治不相容D. 认为长久统治应弃法治行仁义4. 如图是根据清朝前期广东海关税收收人隋况所绘制的示意图。
该图表明清朝前期( )A. 清玫府仍推行对外开放的改策B. 中国对外贸易仍有一定程度发展C. 中国同外国的交往在日趋加强D.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5. 杨在军在《家族企业长寿之家族因素剖析》中指出:“步人近代,同仁堂药店除加强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外,还积极利用官方联系以图在原材料、定价权、品牌维护、资金方面获得好处,企业获得新发展。
”这反映出同仁堂( ) A. 经营者专注于产品结构调整 B. 充分利用官商合办经营模式 C. 利用与官方的关系垄断市场 D. 借助政府力量加快市场开拓6. 有学者说:“辛亥革命的失败不是让权,不是妥协,而是在民元之后重建的新国家新制度,基本上没有按照南京临时政府的规范往下走。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五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王朝实行内外服制度。
所谓内服是指王畿以内地区,即由商王直接控制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其君主接受商王的册封,大体服从商王的权威。
所以商朝实际上是A.以商国为中心的方国联盟 B.以商政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国家C.不同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D.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国家共同体2.《史记·周本纪》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史料记载的是A.诸侯有随时朝觐天子的义务B.受封诸侯有义务派兵随从周王作战,以拱卫王室C.幽王荒淫遭遇诸侯联合反叛D.周王室衰微面临诸侯攻伐3.有学者认为:分封制开创了中央与地方贵族分权管理体制。
对于这一说法,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①贵族分权是指分封的诸侯国②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③中央与地方之间存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④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A.①③B.②③ C.①④ D.②④4.“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
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井田制 B.宗法制C. 分封制D.郡县制5.鼎在商周时期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候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A.诸候争霸,胜者为王 B. 大国诸候饮马黄河,问鼎中原C.尊王攘夷,号令诸候 D. 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6.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A.“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B.“节用裕民……以德服人”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D.“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7.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8.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2019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自春秋以来,楚国率先突破诸侯公、侯、伯、子、男序列的局限,自称为王,跟原来的宗主周王齐列。
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先后都变成了王,而七雄中的强者也有了齐与秦并称东、西帝的提议。
”这反应的本质问题是()A. 天下共主的时代已来临B.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 兼并战争促进社会进步D. 分封制度体系趋向崩溃2. “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
”(《汉书》)该文表明班固认为秦统一的意义是()A. 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B. 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C. 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 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3. 顾炎武《日知录》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
而宋代以后,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
这主要是因为()A.宋代以后国力渐趋衰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唐代建筑技术难以超越C.宋代以后地方经费困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宋代以后专制兵权加强4. 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
这表明中书省()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5. 孙中山在《与刘成禹对话》中说:“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然日月。
”孙中山在此强调了科举制()A. 因不合时宜而需要废除B. 是公平公正的选拔制度C. 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D. 考试的内容应该改革6. 据《台湾府志》记载,清朝统一台湾时,“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未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袤二千余里,糖谷之利甲天下”。
2019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五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数学(理)试题含解析
2019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五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数学(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作答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出正确的选项并将该选项在答题卡上涂黑。
1.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 )A. (0,1)B. (1,0)C. (0,2)D. (0,)【答案】D【解析】【分析】首先把抛物线改写为标准方程,再根据定义求焦点坐标。
【详解】抛物线可化为,所以抛物线的焦点为(0,),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属于基础题。
2.已知圆:,定点,是圆上的一动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交半径于点,则点的轨迹的方程是()A. B. C. D.【答案】B【解析】连结,则=PA,∵+ =PA+==6>,由椭圆的定义可得点的轨迹为以点、为焦点,长轴为6的椭圆∴2a=6,即a=3,又∵焦点为(2,0),即c=2,∴b2=a2﹣c2=9﹣4=5,故点P的轨迹C的方程为:故选:B点睛:求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时,根据题设条件的不同常采用以下方法:①直接法:直接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列出方程.②定义法:根据圆、直线等定义列方程.③几何法: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列方程.④代入法:找到要求点与已知点的关系,代入已知点满足的关系式等.3.的图像经过怎样的平移后所得的图像关于点中心对称()A. 向左平移个单位B. 向左平移个单位C. 向右平移个单位D. 向右平移个单位【答案】C【解析】设的图象关于点对称,令可得,所以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因为,所以,解得。
西安市长安区第五中学2019高考历史分科综合试题(一)(含解析)
3。唐太宗说:“国家纲纪,唯赏与罚",“为国之要,在于进贤退不肖,赏善罚恶,至公无私”。然而,他又认为:“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弊于一时,败亡亦促.”这表明唐太宗
A. 主张把法与德礼结合起来
5.杨在军在《家族企业长寿之家族因素剖析》中指出;“步入近代,同仁堂药店除加强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外,还积极利用官方联系以图在原材料、定价权,品牌维护、资金方面获得好处,企业获得新发展。”这反映出同仁堂
A。 经营者专注于产品结构调整
B。 充分利用官商合办经营模式
C. 利用与官方的关系垄断市场
D。 借助政府力量加快市场开拓
11。戴高乐与毛泽东两人彼此敬重,也曾想实现会晤,终因各自强烈的自尊而成遗憾。就此,有人士认为:“所有国家都有自以为天下第一的倾向,所有民族都有本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这意味着在外交领域
A. 国家自尊要优于国家利益
B。 民族间相互尊重尤为重要
C。 民族间彼此猜疑无益和平
D. 国际交往互损才能有共赢
【答案】B
7。关于近代以来中国学术的发展,有人感慨,我们已习惯于用现代学术的范畴和标准来衡量一切学术。我们抛弃了“中学”中过去以“六艺"为核心、以“四部”为框架的学术分类体系,而代之以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一系列现代学科范畴。这反映出
A。 西学对近代中学发展的冲击
B。 近代中学发展缺乏稳固根基
C. 中国学术分类体系渐趋成熟
【点睛】根据“因为三年以前我们曾和蒋介石国民党一道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结合所学可知,三年以前的政治协商会议指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联系所学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的特点分析解答。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五中学高中历史必修3期中测评 精
期中测评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我们现在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要参阅( )A.《春秋》 B.《尚书》 C.《论语》 D.《道德经》2.2010年我国西南大旱,牵动全国同胞的心,艺人也纷纷献出了自己的爱心。
冯小刚夫妇、张国立夫妇、陈道明夫妇等联合发起捐款倡议,并各自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西南旱灾地区捐款20万人民币。
这直接体现了我国先贤的一个思想是( )A.无为而治 B.仁者爱人 C.民贵君轻 D.人之性恶3.建立人与自然界的相对和谐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长远大计。
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具有与此相类似观点的思想家是( )A.庄子 B.荀子 C.孟子 D.韩非4.孙膑名言:“知道,胜。
”“不知道,不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道”即客观规律②强调战争中要创造有利于己的形势③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④该句名言出自《孙子兵法》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5.“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董仲舒《深察名号》)从董仲舒的这句话中可以发现,他(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6.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
”出现“儒者气象”是因为( )A.孔子有教无类 B.孔子创立儒家学派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D.《五经》的流传7.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宋明理学的特点是( ) ①进一步思辨化,闪烁着理学家们的哲学智慧②注重伦理道德③吸收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④更加强调人的道德主体性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8.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9.李贽是明朝晚期著名的异端思想家,下列他会极力反对的事件或现象是( )A.商鞅变法 B.花木兰替父从军 C.梁祝化蝶相随 D.对贞节牌坊的颂扬10.明末清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
陕西西安长安区2019高三上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科历史
陕西西安长安区2019高三上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科历史历史试题本卷须知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晰,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每题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日要求的。
24、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谈到“切脉”方法:“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阴阳相搏名曰动。
”张仲景“切脉”强调A、辩证方法B、类比方法C、实验方法D、假设方法25、韩养民在他的《秦汉文化史》一书中提出“汉代哲学以其雄浑的气魄和阔大的模式为以后中国哲学的进展奠定了基础和方向。
”下面哪一项作为这一观点的史实依据最具说服力A、西汉初年推行黄老之学B、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C、西汉开拓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D、东汉初年,佛教在中国开始传播26、〔公元499年,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卿等何为而违前诏?”这说明阻碍北魏孝文帝改革最大的障碍是A、人的传统观念B、北魏中央官员不作为C、洛阳的地理环境D、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27、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提出:“理在气中”、“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
王夫之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最近接西方同一时代A、科学精神B、神学精神C、政治体制D、经济模式28、《饮冰室合集》记载“〔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
今试往人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片者,不管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而八九。
”造成“旧工业之衰落口甚一日”的要紧缘故是A、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日益加强B、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小农经济对西方工业品有天然依赖性D、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29、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
【精品解析】陕西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历史试卷 (附解析)
2019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孔子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各色人物都有,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A. 有利于更多人受到教育B. 体现了克己复礼的主张C. 能激发弟子学习的兴趣D. 巩固了新兴的封建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弟子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各色人物都有”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打破了贵族教育的垄断,有利于更多人受到教育,故A项正确。
B项,题干未涉及礼的相关内容,排除。
C项,激发弟子学习兴趣在题干中未体现且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
D项,孔子时期封建制度尚未确立,排除。
2.下图是汉朝货币五铢钱(铢,计量单位,24铢等于1两)的图片。
汉武帝即位后不久,下令禁止民间私自铸造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五铢钱通行全国。
由材料可知,五铢钱A. 与秦朝货币半两钱的重量相同B. 圆形方孔的形状从没有出现过C. 影响深远一直沿用至近代以前D. 为解决货币私造的弊端而铸造【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间私自铸造货币造成币制混乱,影响国家财政收入,不利于国家加强中央集权,故实行五铢钱统一币制,故D项符合题意。
A项,半两钱形制为圆形方孔,重12铢,排除。
B项,方孔钱以秦的半两钱为最早,故排除。
C项,圆形方孔钱形式为我国古代铜钱的固定形式,唐武德四年铸“开元通宝钱”,废止五铢钱,故排除。
3.在中国科举史,唐代科举属于初创阶段,制举与常科科目设置尚不稳定。
……有存汉察举遗风者……科目名目众多。
在科举考试取士的不断实践过程中,一些科目被淘汰,一些符合用人要求的科目则被保留下来。
这说明唐科举制A. 是当时唯一的人才选拔制度B. 是非常成熟的人才选拔制度C. 处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D. 继承了西汉时期的察举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科举制度初创时期科目不稳定到后来淘汰不符合用人要求的科目,体现了科举制度为适应现实需要不断完善,故C项符合题意。
2019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五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祝你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考查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主观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本科目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不怕任何艰难困苦,倒下去立刻跳起来,碰伤了拭干血液,,他以牺牲自我的意志征服一切。
②梁建双臂抱在胸前, 地望着山与天相接之处,眼珠子转着,锐敏地思考着什么。
③颜将军行军打仗,素来冷静异常。
即使敌人忽至,他依然能够,指挥若定。
A. 不动声色泰然自若若无其事B. 若无其事泰然自若不动声色C. 若无其事不动声色泰然自若D. 泰然自若不动声色若无其事【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
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不动声色: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
泰然自若:形容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
所以,①句写“他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碰伤了也不当回事,应选用“若无其事”;②句可根据后文“锐敏地思考什么”,判断出应选用“不动声色”;③句可结合后文“指挥若定”确定,应选用“泰然自若”。
2019-2020学年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西安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1.“商朝晚期的殷墟甲骨卜、辞表明,不论同一代兄弟有几人为王,只有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
”由此可以推断出商朝晚期A. 宗法世系观念已大大加强B. 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已成定制C. 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尖锐D. 王位世袭制度已经趋于衰落2.《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
”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A. 分封制B. 宗法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3.《左转·僖公》记载:“冬,(鲁禧公和晋文公等)会于温,讨不服也。
卫侯与元咺(卫国大夫)讼……卫侯不胜……元咺归于卫,立公子瑕。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五中学2019全国高考3+3分科综合(一)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
2019全国高考3+3分科综合卷(一)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礼记・月令》针对酿酒业提出“林稻必齐,曲蘗必时……毋有差贷”。
《秦律・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夹(狭)必等”。
这说明当时的政府A. 扼杀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B. 重视手工业产品质量的管理C. 维护森严的行业等级制度D. 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答案】B【解析】【详解】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毋有差贷”“大小、短长、广夹(狭)必等”,说明官府对酿酒业以及制作度量衡器,要求标准统一,重视手工业产品质量的管理,因此B项正确;材料表明政府严格要求产品质量,与“扼杀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无关,A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体现等级制度,排除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毋有差贷”“大小、短长、广夹(狭)必等”,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2.魏王曹丕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在各州郡设立大小中正,中正评定人物优劣的九品,并非官品,而是人品。
中正官将定品级的材料逐级上报,最后送吏部尚书,以供备用。
这种做法A. 体现以门第取仕的鲜明意向B. 导致地方豪门主宰人才选拔C. 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D. 加强了中央对选官权的控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中正官将定品级的材料逐级上报,最后送吏部尚书,以供备用”可知,材料中的做法有利于中央对选官权的控制,故D正确;根据“中正评定人物优劣的九品,并非官品,而是人品”可知,材料并非“以门第取仕”,排除A;“中正官将定品级的材料逐级上报,最后送吏部尚书,以供备用”,中央加强了对地方选官权的控制,削弱了地方豪门对人才选拔的主宰,排除B;C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只注重门第的结果,不符合题意,排除。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19届高三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2019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3.第I卷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Ⅱ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初期,受封的诸侯大多面临着艰难的建国过程,他们既要平定当地部族的反抗,又要“移风易俗”,重建社会秩序。
这表明分封制A. 促进了诸侯争霸形成B. 扩大了王畿的统治区域C. 有利于周文化的传播D. 增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又要‘移风易俗’,重建社会秩序”来看,西周统治者利用自己信仰的价值体系来影响平定的部族以此巩固统治,这一做法表明分封制有利于周文化的传播。
故答案为C项。
西周初期没有形成诸侯争霸局面,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对平定的当地部族采取的措施,对王畿没有产生影响,排除B项;这一措施是各地受封诸侯采取的,不能反映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增强,排除D项。
2.汉初提倡“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的黄老学说,“开关梁,驰山泽之禁”,经济上较为开放。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实行盐铁官营等措施,国家强化统制经济的力度,民间经济自由度弱化。
对材料主旨理解最正确的是A. 汉代长期奉行黄老无为学说B. 汉武帝时民间经济无自由度C. 汉代官方统治思想不断调整D. 经济自由度与政府政策相关【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汉初的经济政策。
西汉主要是在初期实行黄老无为学说,并没有长期奉行,故排除A项;汉武帝时民间经济自由度弱化,而不是无自由度,故排除B项;汉代的官方统治思想是儒学思想,并未不断调整,故排除C项;汉初奉行黄老无为,经济上较为开放,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民间经济自由度弱化,所以说经济自由度与政府政策相关,故选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对西周制度概括的是A. 分封制度,天下归帝B. 宗法制度,天下归嫡C. 井田制度,天下归私D. 礼乐制度,天下归贤【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西周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政治上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故B项正确;皇帝制度开始于秦朝,故A项排除;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故C项错误;礼乐制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故D项错误。
【点睛】注意关键信息“西周制度”。
2.周代的分封制,分封对象并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分封地域也不限于商周王族的活动中心,而是覆盖了黄河、长江流域主要地区。
这说明分封制A. 体现了鲜明的血缘宗法性B. 具有政区划分的性质C. 强化了周天子的宗长地位D. 不利于国家政治统一【答案】B【解析】从题干“分封对象并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可以看出,分封制并没有体现鲜明的血缘宗法性质。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分封对象除了姬姓王族,还有功臣和旧代贵族,故A错误。
从“分封对象并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分封地域也不限于夏商周王族的活动中心,而是覆盖了黄河、长江流域主要地区”可以看出,分封的对象复杂多样,分封的地域广,周的统治疆域由一个个诸侯国拼接而成。
说明分封具有政区划分的性质,故B正确。
题干只是说明分封对象不只是有姬姓贵族,并不能说明这强化了周天子的宗长地位,故C错误。
题干表明分封的地域较广,并不能得出分封不利于国家政治统一,故D错误。
3.“春初砍山,众木尽噘。
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
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
”这种耕作方式开始被取代是在A. 商代B. 西周C. 春秋战国D. 西汉【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砍山”“众木尽噘”“明日雨作,乘热下种”说明这种耕作方式特征是:放火烧山,用草木灰作为肥料,是典型的“刀耕火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个体农耕经济逐渐取代刀耕火种,故C项正确;AB项时仍然是刀耕火种,排除;西汉时期个体农耕经济有所发展,故D项排除。
【点睛】首先分析“砍山”“众木尽噘”“明日雨作,乘热下种”;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
4.战国法家在政治实践中吸收各家思想并进一步发展,其多设耳目来侦查的方法创自墨家,其“循名责实”的方法采自墨家和名家。
据此判断法家重视A. 人主驾驭群臣的方法B. 人主的权势C. 法律条文的制定和实行D. 苦干和自我牺牲【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题干中法家“多设耳目来侦查”可知其主要目的在于侦查各国君主是如何驾驭臣子的,故A 项正确;法家“多设耳目来侦查”有承认君主的权势所在,但其主要目的在于君主驾驭群臣,故B项错误;法家重视法律条文的制定和实行,但题干没有涉及这一层意思,故C项错误;法家并不重视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故D项错误。
5.秦朝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夹(狭)亦必等”,还规定由官府有关机构校正衡器的权、斗桶和升,且至少每年应当校正一次。
这些规定( )A. 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B. 体现对商业活动的重视C. 有利于各地区经济交流D. 标志统一国内市场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大小、短长、广夹亦必等”,秦始皇发布统一度量衡制的诏书,官府制作标准的度量衡器,官府有关机构校正衡器的权、斗桶和升,且至少每年应当校正一次,这种统一度量衡的措施有利于各地区经济交流,因此C项正确;此时秦朝已经完成了统一,A项错误;B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只是统一度量衡,无法表明统一国内市场形成,D项错误。
故选C。
6.西汉初年,就封国的官制而言,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史的任免权,而相“总纲纪、统众官”。
这一措施A. 意在防范封国的离心倾向B. 导致封国威胁到中央集权C. 是“无为而治”具体体现D. 促进了地方经济恢复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和“而相‘总纲纪、统众官’”来看,西汉政府通过官僚制度的安排来加强中央对地方封国的控制,防范封国的离心倾向。
故答案为A项。
导致封国威胁到中央集权是郡国并行制的弊端,排除B项;从西汉政府采取的措施看,是一种积极有为的政策,排除C项;D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
7.唐代都城寺庙宫观星罗棋布,城内利用寺庙祭日人多之际经常举行“庙会”等流动交易,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唐代的庙会A. 反映唐代市民文化繁荣B. 展现了城乡的繁华景象C. 推动市坊制度逐步瓦解D. 为草市活跃提供了条件【答案】B【解析】【详解】唐代庙会仅是市民文化的一种体现,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城内利用寺庙祭日人多之际经常举行‘庙会’等流动交易,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展现的是城市的繁荣景象,故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城市结构、布局的变化,故C项错误;同理,材料主要反映的是都城的景象,并非草市,故D项错误。
8.北宋文人王说指出,“盖唐之乱,非藩镇无以平之,而亦藩镇有以乱之。
……故其所以去唐之乱者,藩镇也;而所以致唐之乱者,亦藩镇也。
”作者旨在说明A. 唐朝藩镇具有双重作用B. 藩镇割据导致唐朝灭亡C. 藩镇有利于维系唐朝统治D. 藩镇是平定叛乱主要力量【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去唐之乱者,藩镇也……致唐之乱者,亦藩镇也”,反映了藩镇两面性,故A项正确;藩镇割据导致唐朝灭亡,仅反映了“致唐之乱者,亦藩镇也”,故B项错误;藩镇有利于维系唐朝统治,仅反映了“去唐之乱者,藩镇也”,故C项错误;同理,故D项错误。
9.(宋)王柏《鲁斋集》中说:“秋成之时,百逋丛身,解偿之余,储积无几,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
”材料反映了A. 手工业商业获得高度发展B. 农村草市已出现C. 农民兼营农业之外的产业D. 农工商地位改变【答案】C【解析】材料“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说明宋代的农民在经营农业的同时,为了生计需要兼营其他行业,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民兼业的情况,没有反映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故AB项排除;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国家一直奉行的经济政策,因此农工商地位没有发生改变,故D项排除。
点睛:“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10.“(元代)其英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
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
”据此材料,史家认为的“元承宋制”表现为A. 中书省与行省制B. 中书省和枢密院C. 枢密院与宣政院D. 行省制与御史台【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家认为的“元承宋制”表现为中书省和枢密院,故B项正确;行省制是元朝创设的,故AD项排除;宣政院是元朝设置的,故C 项排除。
11.明朝初年,地方行政沿用元朝的行省制度。
但在省级行政上,明朝实行三司分治的制度,即布政司掌理民政、按察司掌理监察地方和刑名司法、都司掌理卫所军政,三司互不统属,都直接向朝廷负责。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制度的实施有利于A.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 提高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C. 确保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性D. 解决废除丞相制度所带来的弊端【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地方行政”可见与加强中央集权相关。
由材料“三司互不统属,都直接向朝廷负责”,可见三司分治的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选A;加强中央集权是牺牲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为代价,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三司分治制度的决策信息,排除C;废除丞相制度是就中央官制而言,无关地方行政,排除D。
12.黟县《环山余氏宗谱》中记载,明代商人余荷浦经商“二十余年,囊囊日实,良田美宅如愿以偿”。
这一记载反映了明代A. 工商皆本思想产生B. 传统社会结构解体C. 封建礼教束缚解除D. 传统观念受到冲击【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明代商人”“良田美宅如愿以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随着商业的发展,传统的观念受到冲击,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工商皆本的思想,故A项排除;B项说法错误,错在“解体”;C 项说法错误,错在“解除”。
13.明代王艮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乐学歌》:“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
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据此判断,对王艮思想影响深刻的学者应该是A. 程颐B. 朱熹C. 王阳明D. 顾炎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良知还自觉”,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心学思想家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说明王艮思想受到王阳明思想影响,故C正确;程颐、朱熹不是心学代表,不符合“良知还自觉”,排除AB;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符合“良知还自觉”,排除D。
14.晚明时期,徐光启曾说:“私通者,商也。
官市不开,私市不止,自然之势也。
又从而严禁之,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矣。
”据此可知“海禁”政策A. 导致了沿海地区的严重贫富分化B. 严重阻碍中外正常的文化交流C. 有效维护了东南沿海的社会安定D. 使民间海外贸易走向畸形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私通者,商也”“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中可以看出,海禁时期的走私活动和亦商亦盗的私人贸易不断发展,破坏了沿海地区的社会秩序和安定,这说明了“海禁”政策使民间海外贸易走向畸形发展,故D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海禁”政策导致贫富分化,故A项排除;B项是“海禁”政策的影响,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排除。
【点睛】“私通者,商也”“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是解题的关键。
15.明末清初出现了著名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他们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命题,臂如“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知古必先通今”、“史书之作,签往所以训今”。
这反映了三大思想家A. 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B. 呼吁清政府进行政治改革C. 仍然属于儒家学派的代表D. 力图深刻反思明亡的原因【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知古必先通今”、“史书之作,签往所以训今”可以看出三位思想家都十分强调过去的历史对现在的重要借鉴作用,因此体现了力图深刻反思明亡的原因,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三人的思想是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排除A项;三人没有呼吁清政府的表现,故排除B项;C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