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
第14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第4讲 作业
第十章作业单选题:1.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40年里跃升为世界(b)经济体。
A第一大B第二大C第三大D第四大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b)。
A人民当家作主B党的领导C统一战线D依法治国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b)。
A人民当家作主B党的领导C统一战线D依法治国4. 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梦想统一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b)。
A伟大斗争B伟大工程C伟大梦想D伟大事业5. 我们党要增强学习本领,建设马克思主义(a)。
A学习型政党B实践型政党C思辨型政党D群众型政党多选题:6. 中国共产党是(ab)。
A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B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7.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增强(abcd)。
A道路自信B理论自信C制度自信D文化自信8.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是(abcd)。
A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要求B对历史恩保证经验的深刻总结C推进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D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性力量9. 我们党增强群众工作本领,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增强(abcd)。
A政治性B先进性C群众性D先进性10. 如何理解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答:党的十九大的一个重要实践成果就是辩证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这一重要命题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和对实践的指导性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是长期性使命和阶段性使命的统一纵观我们党的历史,“历史使命”这一命题既是一个长期性命题,也是一个阶段性命题,长期性使命就是我们党所追求的终极目标,阶段性使命就是指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的主要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当代世界经的济与政治》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一、名词解释:1.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或国家集团的经济力量及其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一种结构。
2.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的各种比例正在不断削减这样一种历史过程。
3.跨国公司:是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控制有工厂、矿山、销售机构和其它资产,在一个决策体系下从事国际性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企业。
它是世界经济中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
4.世界经济的“不平衡” :既是指世界各国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各国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
二、思考题:1、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是怎样演变的?战后世界经济的“极格局”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的时期,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时期,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时期。
(1)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时期:从战后初期到20 世纪50 年代末60 年代初,是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的时期。
(2)20 世纪70 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到80 年代中期,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已明显地显现出来。
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欧、苏、日彼此抗衡的状态。
(3)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当今状况及其发展态势20 世纪80 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同时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2、怎样认识世界进入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时期?在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不仅在发达国家,而且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得到极大的发展和运用;不仅在经济领域加速了信息化,而且在其他领域也加速了信息化,人类社会真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
新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水平,改变了经济的发展方式和经济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社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它的影响无处不在。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引发了世界范围的一场新军事变革,也使得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
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 课件2023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都是讲和平与战争 的问题,前者是问 题本身,后者是问 题的现状
都是讲经济问题, 前者是问题本身, 后者是问题的现状
提醒 运用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认识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当今世界 仍很不安宁,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 因素依然存在,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或者侵略,在损害他国利益的同时,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
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
贫富悬殊
速记卡片
1个趋势:国际关系民主化 2个主题:和平与发展 2大问题: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 2个因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
1.当今时代主题 (1)时代主题
核心考点一 时代的主题 考点精析
(2)区分两个“问题”和两个“主题”
和平 发展
和平问题: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 战争的问题 和平成为时代主题:和平具有了现实可能 性 发展问题: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 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发展具有了现实可能 性,战后世界发展是主线
易错清零 1.恐怖主义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
答案与解析:×。虽然恐怖主义已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重大隐患和国际公害, 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一些国家恐 怖袭击事件的发生与某些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紧密相连的。
2.各国的事情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国际上的事也应由本国政 府平等协商。( )
2.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1)经济全球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各国贸易往来日益增强→增进交流、加深相互依赖程 度→扩大经济上的共同利益→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2)世界多极化发展 发展中国家力量不断增强→新兴经济体实力提升→壮大了维护世界 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力量→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_试卷含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题库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一、单项选择1、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C、1995年2、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是()D、地区经济论坛二、不定项选择题1、知识经济的特点主要有()A、智力型经济B、信息化经济C、创新型经济2、当前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点在A 、争夺人才B、发展核武器C 、维护经济安全D、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E、进行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的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A、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平衡B、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C、没有中国加入的世界贸易组织是不完整三、论述题1、试述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任何国家也回避不了。
不仅是各国经济,而且各国的政治和国际关系都受到这一发展趋势的影响。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的内容更加丰富,国际行为主体更加多元化。
传统的国际关系主要是国家间关系,政治和军事是核心内容。
而当今国际关系包括经济、文化、环境、科技等各方面的内容,非国家行为主体越来越多地介入国际关系,对世界政治和各国政治都产生了影响。
(2)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有助于制止战争,推动国际合作。
(3)发展中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遇,可以加快发展,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4)经济全球化使传统的主权观念受到冲击。
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优势,从经济全球化中得到的利益最大,因此更多地强调主权过时的观点,甚至直接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主权问题上的斗争更加复杂、尖锐。
(5)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动荡加剧、以西方文化为主的强势文化渗透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稳定带来新的安全挑战。
能否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成为获益者,取决于各国自身的实力和把握机遇、战胜挑战的能力。
根据联合国《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资料整理请回答:(1)指出材料1反映的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2)结合材料3评析材料费的观点。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第4课 ppt课件
2020/12/2
2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政府实行强有力调控的市 场经济。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各国政府都要对市场实行调控。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和会主义市场经济,能把社会主义
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 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更好地发挥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的优势,充分发挥集 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从而市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更有 力、更有效。
非公 有制
国有 经济
2020/12/2
集体 经济
混合经 外商和 混合经济 济中的 港澳台 中的非 公有成分 投资经济 公有成分
私营 经济
个体 经济
9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P31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 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 主导作用。
2020/12/2
10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P31
国有经济 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是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形式。国有经济又称全民所 有制经济。 集体经济 是生产资料柜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 经济,包括城镇集体经济和农村集体经济。集体 经济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
2020/12/2
2020/12/2
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计划和市场两种 基本手段相互配合、缺一不可,但两者地 位并不等同,
市场的调节作用实际上是价值规律在起作 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
经济计划是对市场失灵的校正和补充。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四章试题及答案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发展中国家,也被称为第三世界、民族独立国家或南方国家。
下面由店铺给你带来关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四章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四章试题第四章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一、不定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将所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有史以来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由亚非发起独立召开的国际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万隆会议C,日内瓦会议 D,卢萨卡会议 E,贸发会议2、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著名原则是( )A,和平共处 B,平等互利C,求同存异 D,不干涉内政 E,独立自主3、南南合作的主要机构是( )A,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B,石油输出国组织C,南方首脑会议 D,七十七国集团 E,西非经济共同体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长期困扰世界的中东问题,其核心是( )A,宗教问题 B,水源问题C,石油问题 D,巴勒斯坦问题 E,民族问题5,促进人类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而发展问题的核心是A,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 B,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C,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D,占世界产值多数的少数大国的发展E,全球经济的发展6,第三世界崛起的里程碑是( )A,万隆会议 B,欧佩克的建立C,不结盟运动的诞生 D,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E,非洲统一组织的建立7,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是( )A,西哈努克 B,卡斯特罗C,铁托 D,尼赫鲁E,纳赛尔8,同欧共体签订《洛美协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包括( )A,非洲国家 B,亚洲国家C,拉丁美洲国家 D,加勒比海地区国家E,太平洋地区国家9,近年来,东盟不顾西方国家的反对与压力,决定接纳吸收的新成员是( )A,文莱 B,越南 C,缅甸D,老挝 E,柬埔寨10,南南合作的重要意义是( )A,它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B,它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南北对话中的地位C,它增强了发展中国家集体自力更生的能力D,它对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重要的作用E,它进一步推动了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11,南南合作的形式有( )A,进一步加强政治和外交合作 B,建立各种区域性合作组织C,积极开展货币金融合作 D,进行技术合作E,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合作组织在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加强贸易合作12,发展中国家的政权模式主要有( )等类型。
新教材高中政治第2单元世界多极化第4课和平与发展第1框时代的主题pptx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2)和平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提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1.经济全球化发展加深了各国相互依赖程度。国家间日益增强的
贸易往来
____________,增进了彼此间的交流。各国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经济上的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意愿不
“和平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是指世界大战有可能打不起来。②两
者的联系表现在:都是讲述和平这个政治问题,后者讲述问题的现状,
前者讲述问题本身。
(2)“发展问题”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
①“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
的发展问题。“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是指发展具有了现实可
衷共济、合作发展,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符合金砖国家的发展
利益。金砖国家只有维护世界持久和平、开放合作,才能相互受益、共
同繁荣。②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
的较量,坚持开拓创新,才能整体提升金砖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③任何国家在维护、实现本国国家利益的同时应兼顾他国合理关切。金
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胸怀和担当。其中的部分讲话的标题如下:
2015年(第十次峰会)
《创新增长路径
共享发展成果》2017年(第十二次峰会)
《坚持开放包容
推动联动增长》2019年(第十四次峰会)
《携手共进,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2021年(第十六次峰会)
《团结行动
共创未来》2022年(第十七次峰会)
关注。从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到维护国际海上通道安全;从参加国际
灾难救援、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到开展安全交流合作……中国军队这支
(完整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大纲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一)课程代码 B11090021(二)课程名称(含英文名称)《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Contemporary World Economy and Politics(三)修读对象:全校本科生(四)总学时与学分:18学时 1学分(五)考核方式:考试(六)相关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七)内容提要(不超过200字)通过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当前国际局势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我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和外交政策的目标、原则以及对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本主张等,使学生了解战后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变化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二、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当今世界经济与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及趋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了解和认识主要国际力量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它们的对外战略;了解和认识苏联东欧国家兴衰存亡的经验教训;全面认识我国的外交战略、方针,我国对外政策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与进步而奋斗的信念。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在教学中有较多的课堂提问。
适当布置课外阅读和作业,使课堂学习与自学结合起来三、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理论教学:18学时四、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选用教材:冯特君.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三版)[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主要教学参考书:1.李景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程毅等主编.国际经济与政治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俞正梁.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4.马宽,苏杭等编著.“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案例式专题教学教师用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五、理论教学内容(分章节编写,包括主要讲授内容、学时分配、教学重点与难点、练习等)(一)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主要讲授内容第—节战后世界经济的演变一、战后初期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二、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转变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第二节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
发展经济学教学大纲
《发展经济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编码:04000114制定单位:经济学教研室执笔者:吕家麟审定时间:2011年3月9 日审定:政治与管理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一、课程说明:1.本课程的性质:《发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兴起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经济学科,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它从众多发展中国家的一般社会经济条件出发,考察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概括经济发展的经验,找出经济发展的难题,提出经济发展的对策。
2.本课程教学目的及任务:本课程力图将国外已经建立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分析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发展经济学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熟知主要发展经济学说,了解发展经济学的前沿成果,并能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剖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为报效国家做好思想和知识准备。
3.本课程同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经济学说史等。
发展经济学以西方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为基础,相关的政治、文化、法律和数学知识是学习和研究发展经济学的前提。
以发展经济学为基础的课程是相关的专业课程。
4.教学时数分配:教学内容授课讨论习题小计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展 2 2第二章发展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3 √ 3第三章经济增长理论 4 4 第四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4 √ 4 第五章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3 3 第六章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4 4 第七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4 4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3 √ 3 第九章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 3 3 第十章农村发展 4 4第十一章工业化与城市化 4 √ 4第十二章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 3 3第十三章内向型发展战略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4 4 第十四章增长与分配战略 3 3第十五章制度与经济发展 3 3 第十六章市场与政府 3 √ 3 合计56 565.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马春文、张东辉《发展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主要参考书目:1.陶文达.发展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4.于同申. 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5.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6.杰拉尔德·迈耶、达德利·西尔斯.发展经济学的先驱.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7.〔美〕M·托达罗.第3世界的经济发展(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8.〔美〕威廉·刘易斯.发展计划:经济政策的本质.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9.H·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10.〔美〕吉利斯、波金斯、罗默等著. 发展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11.〔瑞〕马茨·伦达尔等著. 发展经济学新方向.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12.〔智〕亚历克斯.E.费尔南德斯希尔贝尔托发展中国家的自由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版13.〔巴〕阿赫塔尔霍赛恩等著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与金融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14.〔荷〕尼尔斯·赫米斯等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15.〔美〕W.W.罗斯托著经济增长的阶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6.考核方式:必修课,考试方式为闭卷;选修课,考试方式为开卷。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1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4课 复习课件
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思想)
理论主题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创立背景
(1)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3)中国 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4)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 机活力。
2.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办好中国事情,
关键在人民。( ×)
提示: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办好 中国事情,关键在党。
3. 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
提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6. “十四个坚持”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
( ×)
提示:“八个明确”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 柱”。“十四个坚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然是空想。②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 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
措施 原因
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 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6 个“力”)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措施
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 ,既不走
把握变
与不变 的统一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 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 地位没有变。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 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根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形势,讨论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以及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对与中国之间的相
摘要]根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形势,讨论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以及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对与中国之间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世界经济与政治、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一)、当代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是指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相互结成的一种既有联系又有矛盾的统一的经济体系。
其特点有:1、世界各国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进一步发展;2、改革和调整成为世界性浪潮;3、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愈加显著。
除此之外,世界经济将来趋向于:经济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1.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1)经济体制障碍逐渐清除。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开放的市场机制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认同,各国政府对经济管制逐步放松,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无疆界市场”正在形成。
(2)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少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和地域差,传统“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限已失去意义,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快捷,“地球村”经济逐渐成为现实。
(3)跨国公司快速发展。
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经济全球化的特征(1)生产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在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宰力量,商品生产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各国间的经济依存性明显加强。
(2)贸易自由化。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奠定了自由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障碍逐步消除,贸易量迅速增长;同时,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使得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和公平,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3)金融全球化。
第四讲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
科斯第一定理
• 这个观点后来被称为“科斯第一定理”, 其主要内涵为:
• (1)在交易过程中不存在交易成本; • (2)产权就是明确界定得,则不论产权在
谁一方,私人之间得自愿交易都可使资源 获得同样得有效配置。
科斯第二定理
• 但事实上,在现实社会中,交易费用总就 是正得,那么不同得制度安排会带来不同 得资源配置结果。由此引出科斯第二定 理:
• 2、产权就是法律或国家(政府)强制性规 定人对物得权利,规定人们相互行为关系 得一种规则,并且就是社会基础性得规则。
• 3、产权就是一种权利束,她可以分解为多 种权利并统一呈现一种结构状态。
产权与所有权(ownership)得联系与区别
• 产权与所有权就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 不同含义得相关概念。产权以所有权为 核心,所有权性质决定着产权性质,甚至可 以决定产权得存在与否,但产权并不等于 所有权。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越落后,那么其经营 活动得成本就越高。海尔宣布在美国建 厂之后有媒体称她在美国负担得土地成 本仅就是在国内所需得成本1/20,如果再 计算通讯、交通和能源成本,总得成本将 至少不高于国内得经营成本。又如,同样 一个产品得生产,在我国西部生产得成本 可能要比东部高10倍。
因此,有学者提出,在中国,对政府官员政绩 考察得一些指标要简化,只要一个指标就 够了,那就就是制度成本,一个地方得制度 成本高,那么政府官员得政绩就差。反之, 制度成本低,办事容易,投资环境好,就就是 政绩好。
产权与人权
产权在本质上与人权密不可分: 1、产权权利就是人权得一部分,产权就是
使用经济物品得人权。
2、人权就是产权得保障。
人只有当自己得人身自由、言论自由、 选择自由都得到保障时,才能表现出自己 作为有理性和社会性得创造主体得种种 本质力量。失去了最基本得人权,人得生 存状态就超脱不了动物界,人得创造性和 能动性就不可能得到发挥,产权也无从谈 起。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大纲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情况课程中文名称: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英文名称:Contemporary World Politics and 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总学时:46 讲课学时:46 实验学时:0周学时:4学分:2.5授课对象:全日制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二、教学目的对学生进行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当今国际问题的重要论述和我国外交政策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了解和把握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演变及其发展趋势、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了解和认识主要国际力量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的对外战略;了解和认识苏联东欧国家兴衰存亡的经验教训;全面认识中国的外交战略、方针、政策与国际地位和作用,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与进步而奋斗的信念。
三、教学基本要求第1章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及其演变1.1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1.2 战后初期至6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基本要求:掌握政治格局分析的相关理论,了解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基本趋势、原因,把握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一般结构和特征。
第2章战后美国2.1 美国的历史和美利坚式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2 战后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特点2.3 美国的对外战略和对外政策基本要求:了解美利坚式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了解当代美国经济政治的新变化,掌握美国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内涵和演变轨迹。
第3章走向政治大国的日本3.1 日本简况3.2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及其原因3.3 走向政治大国的日本3.4 战后日本的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基本要求:了解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原因、特点,认识日本的政治大国战略。
第4章一体化的欧洲4.1 西欧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概况4.2 欧洲一体化4.3 战后西欧的外交政策与对外关系基本要求:认识欧洲由分裂走向整合的过程及原因,了解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专题十+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精讲课件】-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名师精讲课件(统编版)
按照成员的性质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成员主要是团体或个人
按照地理范围 按照职能范围
世界性国际组织:向全世界开放
区域性国际组织:成员限于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
一般性国际组织:职能范围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 面 专门性国际组织:具有专业职能,主要开展科技、文化、教育、卫生 等方面的专门技术性活动
D
(2)政党和利益集团
政党
政党是有组织的政治团体,是特
内涵
定阶层利益的集中代表者,具有 明确政治主张,为夺取、影响和
区
巩固政权而开展活动的政治组织
别 活动 目标
通常以执政为主要目标
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是指具有共同利益,向政府 或社会提出诉求,或以合法手段施加 压力,借以影响公共政策,以争取共 团体利益及其成员利益的社会团体
划分职权原则 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
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
具体要求
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
积极性
行政区域类型 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
(3)单一制和联邦制、邦联制的区别
其他阶级的专政
2.认识国体与政体
国家制度
国体(内容)
政体(形式)
含义
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 地位
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
区 别
反映 问题
说的是“谁掌握政权”的问题,它规定了 国家的性质
说的是“如何掌握政权”的问题,它规定了国 家的管理形式
联系
国体与政体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①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 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 ②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选择题
1,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是在(C )A,战后初期 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E,20世纪90年代初期2,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 CE)A,民族分裂主义 B,极端主义C,霸权主义 D,新干涉主义 E,强权政治3,20世纪90年代初的世界政治格局转换的最鲜明特点是(C )A,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后发生的 B,美国战胜苏联的结果C,在和平条件下苏联一极的崩溃 D,多极格局已在旧格局中发育成熟E,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4,战后导致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是(D)A,维也纳体系 B,威斯特伐利亚秩序C,凡尔赛—华盛顿秩序 D,雅尔塔体制 E,布雷顿森林体系5,近年来大国之间经常建立“伙伴关系”,这种关系是(D )A,结盟关系 B,军事集团关系 C,对立关系D,既非对立又非结盟的关系 E,政治集团关系6,20世纪90年代大国关系调整的特点是(ABCE )A,大国之间纷纷建立各种伙伴关系 B,不对抗C,不针对第三国 D,首脑外交空前活跃E,不结盟7,联合国的宗旨是(ABCD )A,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B,协调各国行动C,发展国际间友好关系 D,促进国际合作E,促进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8,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是(ABCDE )A,世界政治在多极化趋势中曲折发展B,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C,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D,国际局势总体缓和、局部动荡E,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9,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ABC )A,世界经济格局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基础B,世界经济格局制约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C,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充当主角的国家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D,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取决于各国军事力量的强弱E,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决定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10,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ACDE )A,苏联的解体 B,美国霸权的衰落C,东欧的剧变 D,德国的统一E,华约的解散11,当前,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主要表现在(ABCDE )A,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升降,从而影响到世界政治的发展B,加快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的首要目标,这一目标实现的结果往往导致政府的更迭,从而对世界政治发展产生影响C,经济利益成为各国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D,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E,经济安全成为一国安全的核心和基础12,当前,非传统安全因素对世界和平造成的威胁正在加大,非传统安全因素指的是( ABCDE)A,恐怖主义 B,计算机网络犯罪C,金融犯罪 D,环境问题 E,难民问题13,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主要表现有( ABCDE)A,美国对世界事务的控制能力有所下降,但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B,俄罗斯国力虽削弱,但仍是一个具有巨大潜能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不应低估C,欧盟和日本凭借巨大经济实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D,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E,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成为制约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1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舞台上出现了几支政治力量。
00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外交关系
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是第三世界崛起的又一标志。
“七十七国集团” “七十七国集团”是第三世 界国家为争取建立新的国际 秩序和协调内部立场而同西 方发达国家进行谈判的国际 性组织。
“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 “七十七国集团”是 20世纪60年代,在国 际经济领域形成的以 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 重要国际组织。
2、阿以战争 ▲1948年的巴勒斯坦战争; ▲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 ▲1967年的“六· 五战争”; ▲1973年的“十月战争”; ▲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
(二)中东和平进程
1、中东和平的发展
1982年 9月 1991年10月 1993年 9月 1994年 7月 1998年10月 1999年 9月 《非斯决议》 “马德里和会” 《奥斯陆宣言》 《华盛顿宣言》 《怀 伊 协 议》 《沙姆沙伊赫备忘录》
2004年拉美经济 增长使城市就业率 从2003年的51.6% 上升到52%,但失业 率仍高达10%。
阿根廷失业者举行游行示威源自3.债务负担问题据联合国《1999年世界 经济和社会报告》统计, 1988年发展中国家债务与 出口的比例为220.2%,最 不发达国家的比例分别为 522.2%。
4.外国直接投资不足也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 最不发达国家经济困难的原因之一。 5、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挑战。
2、经济发展的挑战。 3、国际战略格局变化的挑战。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的成就
(一)发展中国经济发展
1、20世纪50年代 至70年代的经济发展
亚 洲 “ 四 小 起龙 ” 在 此 时 期 崛
2、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跌入谷底
由 于 通 货 膨 爆胀 发严 经重 济, 危阿 机根 廷 等 南 美 国 家
东盟的建立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三世界崛起的过程和第三世界在世界的地位与作用,吸取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掌握不同时期南北关系的发展变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南北矛盾的演变及其解决的途径。
4.1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发展4.11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是与殖民体系瓦解和民族解放运动紧密相连的,是以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并从此走上国际政治舞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战后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1945—1955年,一场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风暴首先在亚洲东部大规模兴起,继而席卷了整个亚洲,并带动了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
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极大地推动了其他地区的反帝反殖运动。
中东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中,最有影响的是1951年3月伊朗争取石油国有化为中心内容的反帝运动,在这次运动的推动和鼓舞下,伊拉克、黎巴嫩、沙特阿拉伯等国也相继爆发了石油国有化运动,形成了50年代初期西亚地区石油斗争的第一次高潮。
在非洲,反帝反殖的战火首先在非洲北部燃起。
60年代民族独立运动几乎席卷了整个非洲大陆,共有32个国家获得独立,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独立,以至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在拉丁美洲,50年代初期各国各阶层人民纷纷投入到反帝斗争中,坚决推翻帝国主义的反动独裁统治。
古巴、危地马拉、哥伦比亚、玻利维亚等国都爆发了武装斗争,一个新的反帝反独裁浪潮迅速席卷了整个拉美。
加勒比海地区13个国家相继宣布独立。
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多变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斗争日趋激烈,第三世界成为霸权斗争的主要受害者,但也是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主力军,这一时期独立的国家已达到132个。
战后掀起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彻底摧毁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体系,沉重地打击了霸权主义,广大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作为一支新的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二、第三世界形成和发展的三大标志1、亚非会议的召开亚非拉国家在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亚非拉国家要获取和维持国家独立和民族发展,必须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
在这样的斗争意识觉醒下,在1955年4月18—24日,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0名代表参加的第一届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首都万隆召开。
这是亚非国家历史上第一次举行的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自己讨论切身问题的国际会议。
由于参加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再加上帝国主义的破坏,会上出现了尖锐复杂的斗争。
中国代表周恩来总理针对大会的争论和少数代表的“噪音”,发表了重要讲话,使“求同存异”成为大会的指导方针,奠定了大会成功的基础。
亚非会议,谴责了殖民主义、种族主义。
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肯定了亚非人们反对侵略战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共同愿望,宣言中提出了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联合国宪章、承认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不干涉内政、促进相互的利益和合作、尊重正义和国际义务等“万隆十项原则”。
这些原则成为各国和平共处和友好合作的基础。
亚非会议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划时代的大事,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主宰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这次会议提高了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民族自信心,增进了彼此的了解,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解放的斗志;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维持殖民统治的阴谋,向世界昭示:自由、独立、和平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这次会议还产生了影响深远的“万隆精神”,即各国人民为反帝反殖,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要求友好、团结、合作和维护世界和平而进行共同奋斗的精神。
2、不结盟运动的形成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由于两大阵营相互对峙,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了扩大自己的力量和控制区域,竭力把所有国家拉向各自集团的一方。
处于两大阵营之间的民族独立国家不甘心充当大国的附庸,丧失浴血奋斗争取来的国家独立,为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许多国家选择了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1961年9月1至6日,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参加会议的25个国家首脑或代表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关于战争的危险和呼吁和平的声明》。
这次会议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不结盟运动自成立以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这一运动,进一步壮大了不结盟运动的力量,有力地冲击和改变着现存的国际力量结构,有利于引导国际社会的良性发展。
3、七十七国集团的形成和发展1964年3月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在日内瓦召开了第一届贸易和发展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为了能以“同一个声音”说话,组成了“七十七国集团”,并发表了《七十七个发展中国家联合宣言》。
宣言谴责了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的行为,表示了改变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决心和建立一种“完全符合于加速发展需要的新的国际贸易体制”的愿望,强调他们尽力为此增加彼此之间的接触和磋商,协调立场,确定共同的目标和制定联合行动的计划。
七十七国集团的成立和发展动摇了超级大国主宰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该集团以联合国讲坛为权益斗争的舞台,利用联合起来的集团力量,积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着力创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总之,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是第三世界崛起的三个里程碑。
第三世界的形成和发展,是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事件,对国际社会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4.12第三世界的兴起对战后世界的重大影响战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政治上获得了独立和解放,经济上也有了相当的发展,在国际事务中也争取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成为国际社会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第三世界对战后世界的影响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三世界的崛起,彻底摧毁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的基础,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殖民统治,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进程。
2、第三世界是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3、第三世界的壮大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
4、第三世界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5、第三世界在打破国际旧秩序,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斗争中,在解决关系全球人类命运的问题上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世界国家是推动世界历史车轮前进的动力,是反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基本力量和主力军。
自从第三世界国家登上世界舞台以来,在国际政治和经济斗争中一直坚决捍卫自己的主权独立和积极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发挥着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作用,并将在以后的未来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4.2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本节从以下两方面向学生讲解:1、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成就 2、发展中国家经济与政治发展面临的问题4.21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成就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经济发展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发展中国家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成就。
主要表现在:(1)国民经济有了较快的增长。
经济增长速度,不仅大大高于独立以前,而且也高于发达国家。
据世界银行的资料,1955年到1970年,发展中国家(不包括高收入石油出口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 5.4%,而西方发达国家为4.7%。
70年代,发展中国家为5.3%,西方发达国家为3.2%。
同期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3.1%,而西方发达国家为2.4%。
(2)逐步改变了过去的畸形经济结构,工业发展比较快速。
虽然目前农业仍占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的很大比重,但现代工业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工业增长中,制造业的增长速度较快,高于西方工业国家。
1963年至1973年,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年均增长率为8.1%,而工业国家为5.8%。
1973年至1980年,相应的数字为3.6%和1.6%。
(3)经济自主性有所加强。
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制定本国经济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培育和完善国内市场,大力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经济,并对外国垄断公司进行监督和管理。
过去那种“工业欧美,原料亚非拉”的传统国际分工格局已经发生改变。
(4)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亚洲的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泰国,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亚洲“四小龙”经济规模迅速扩大,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日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主要以政府与企业协调为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表现出蓬勃生机和强劲动力。
这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国际经济中已形成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
二、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跌入低谷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中国家经济出现停滞,资金短缺,债务沉重,失业人口众多,经济效率低下。
20世纪80年代第三世界平均经济增长率为1.5%,被称为“失去的十年”。
在20世纪80年代,除东亚地位经济继续保持增长外,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基本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
这十年间,整个发展中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 2.8%,人均收入水平连年下降。
经济困难迫使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比较深层次的经济调整和改革。
在发展战略上,摆脱过去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单纯利用自然资源优势,通过开采和出口自然资源获得外汇收入,进口生产资料和消费产品,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积极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
在宏观经济结构上,突出工业比重,特别是制造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和农业;加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转移。
发展中国家的上述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复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22发展中国家经济与政治发展方面面临的问题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发展中国家虽然获得了经济较为快速的增长,但在前进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以致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程。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粮食危机、失业问题、债务问题、外国直接投资不足等。
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引起各国的关注。
从当前全球化的发展情况看,发达国家在其中占有非常有利的地位,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不仅仅是机遇,更多的是挑战。
1、发展中国家粮食危机严重。
发展中国家几乎都是农业国,然而对进口粮食的依赖性强。
1980年以来,亚非拉地区粮食进口的数额不断上升。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饥民从1990—1992年的1.96亿增加到1994—1996年的2.1亿。
粮食危机很大程度上与人口问题有关,1999年世界人口达到60亿,发展中国家占了47.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