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整合:新农村建设的理性选择

合集下载

社会需求与社会支持的整合与升级

社会需求与社会支持的整合与升级

社会需求与社会支持的整合与升级在现代社会中,社会需求和社会支持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

社会需求是指人们在生活中对各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追求和期待,而社会支持则是指社会为满足这些需求所提供的各种帮助和资源。

社会需求与社会支持的整合与升级是实现社会发展和个体幸福的重要途径。

首先,社会需求与社会支持的整合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包容。

不同人群和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是多元的,社会需求的存在和表达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所在。

而社会支持的提供需要立足于公平和包容的价值观。

只有通过整合不同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才能使社会各个群体得到公平的待遇和机会,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其次,社会需求与社会支持的整合是为了推动社会转型与进步。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社会支持方式往往无法满足新的需求,改革和创新的社会支持策略就成为了必要。

例如,在教育领域,传统的升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个性化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的需求。

因此,社会需求与社会支持的整合需要通过推动教育变革,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和支持,以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此外,社会需求与社会支持的整合是为了应对社会问题和挑战。

社会问题的出现往往源于特定群体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导致社会不稳定和矛盾激化。

通过整合社会需求和社会支持,可以为特定受众提供相应的帮助和资源,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压力。

例如,在老龄化社会中,社会需求与社会支持的整合可以提供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交需求,解决养老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最后,社会需求与社会支持的整合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保护和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整合社会需求和社会支持,可以引导人们更加理性地选择和满足需求,推动社会消费和生产方式的转变。

例如,在环境保护领域,社会需求与社会支持的整合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整体性治理与组织化发展:城乡结合部社会治理途径的新探索--以上海城郊S村违法建筑整治为例

整体性治理与组织化发展:城乡结合部社会治理途径的新探索--以上海城郊S村违法建筑整治为例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梳理
2015 年 7 月国家出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ꎬ并于 2019 年 5 月进行了修订ꎬ该法案对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ꎻ而党的十八 大ꎬ尤其是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多次强调要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和 法制化的社会治理体系ꎮ 学界紧跟时代脉搏ꎬ顺应社会需求ꎬ展开基层社会 治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ꎮ 对这些成果进行梳理ꎬ发现主要从社会治 理的主体内涵、社会治理的现实困境、社会治理的实现路径、社会治理的变 迁历程四个方面展开ꎮ
社会治理就是要提高社会治理水平ꎬ确保人民安 模式ꎮ 而且ꎬ当下的社会治理不再单单依靠发
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ꎻ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ꎬ激 发社会组织活力ꎬ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十八届三
展这一前轮驱动ꎬ而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 生态等五位一体的全面治理ꎮ[6]
中全会报告ꎬ2013)ꎮ 而对社会治理的主体研究ꎬ
具有重要意义ꎮ
运、科技创新中心ꎬ成为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
三、整体性治理:基层 社会治理结构的再造
文之城、生态之城ꎮ 很显然ꎬ这样的生态之城不仅 要中心城区的生态达标ꎬ城郊的生态环境综合整 治也要跟上ꎮ 另一方面ꎬ2017 年上海市的常住人
以 S 村的违法建筑综合整治为抓手进行田 口是 2302 万ꎬ离 2035 年 2500 万的人口底线只有
野观察ꎬ基层社会治理在结构上体现了明显的 200 万左右的空间ꎻ建设用地面积是 3120 平方公
整体性治理特征ꎮ 整体性治理是在对新公共管 理理论批判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治理理论ꎬ针对
里ꎬ离 3200 平方公里的底线只有 80 平方公里的余 地[11] ꎮ 上海中心城区的建设用地基本开发完毕ꎬ
公共管理中存在的管理碎片化、孤岛化现象ꎬ整 只能是向存量要生存ꎬ向郊区农村要发展ꎮ 在这

农村建设的辩论辩题

农村建设的辩论辩题

农村建设的辩论辩题正方,农村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首先,农村建设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据统计,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近一半,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农村建设可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当前,城乡差距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农村建设可以为缩小这一差距提供有效的途径。

最后,农村建设可以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农村是国家的重要基础,农村建设的完善可以增强国家的稳定和安全。

反方,农村建设虽然重要,但并不是国家发展的唯一关注点。

首先,目前国家的重点发展方向是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发展,农村建设在这些方面并不具备优先地位。

其次,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这些资金可以用于其他更紧迫的领域,比如教育、医疗等。

最后,农村建设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比如土地流转问题、农民素质问题等,这些问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解决。

名人名句,毛泽东曾说过,“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这句话表明了农村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另外,习近平也曾强调,“三农问题事关国家安危、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亿万农民切身利益。

”这句话也说明了农村建设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经典案例,中国的精准扶贫政策就是农村建设的一个成功案例。

通过精准扶贫政策,中国成功地帮助了大量贫困农民摆脱了贫困,提高了农村的整体发展水平。

这充分说明了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综上所述,农村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农村建设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农村建设,加大投入,解决农村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发展也逐渐受到重视。

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势在必行。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等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地区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其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长期以来,城乡差距一直是困扰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通过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农村地区的发展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重要保障。

农村是我国亿万农民的根基所在,农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直接关系到国家全局稳定。

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推动农民致富奔小康。

最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基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农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增进农民福祉、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不断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力度,推动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繁荣与社会和谐统一发展。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区)【圣才出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区)【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社区1.滕尼斯区分gemeinschaft(“礼俗社会”)与gesellschaft(“法理社会”)用意何在?我们通常所说的社区与滕尼斯的概念有什么差异?答:(1)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含义礼俗社会又称作“共同体”,指以农耕畜牧为业的传统社会。

其特征是:规模小,分工与角色分化较少,家庭为社会核心单元,占统治地位的是个人的或具有感情色彩的初级关系,人的行为主要受习俗、传统的约束,具有很强的同质性。

法理社会又称作“社会”,指现代工业化社会,规模较大,有复杂的分工与角色分化,经济的、政治的、职业的等等社会组织取代了家庭的核心地位,非个人的,不具感情色彩的次级关系居统治地位,人们的行为主要受正式的规章、法律等约束,具有很强的异质性。

(2)滕尼斯区分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用意在滕尼斯那里,“社区”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予以运用的,提出有别于“法理社会”(gesellschaft)的另外一种“理想类型”(“社区”即gesellschaft),本意在强调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亲密关系以及对共同居住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滕尼斯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表现为理性不断增长的过程,人类共同生活的表现形式也就由“共同体(社区)的时代”向“社会的时代”演进。

滕尼斯在提出社区(共同体)这一概念时,并不着重它的地域特征,而是强调具有共同归属感的社会团体。

(3)我们通常所说的社区已不仅仅局限于滕尼斯当初的定义了。

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社区概念一般包括以下四层含义:①社区占有一定的地域,其形态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

社区之“区”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地理区域。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个“区”乃指一个人文区位,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结合。

②社区的存在离不开一定的人群。

人口的数量、集散疏密程度以及人口素质等,都是考察社区人群的重要方面。

③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些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

公安学下设二级学科目录及简介

公安学下设二级学科目录及简介

公安学下设⼆级学科⽬录及简介公安学下设⼆级学科⽬录及简介公安学基础理论⼆级学科简介⼆级学科(中⽂)名称:公安学基础理论(英⽂)名称:Basic Theory of Public Security Science⼀、学科概况本学科是以我国公安警务⼯作的基本关系、主体、客体、⾏为、对策的理论体系和公安学科发展为研究对象,揭⽰公安警务⼯作和公安学科发展与完善规律的⼀门基础性学科。

⼆、理论基础在公安学⼀级学科体系的框架下,本学科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公安社会关系理论,即公安警务⼯作与政治、经济、⽂化、法律、公众等诸⽅⾯关系的理论;公安主体理论,即有关公安警务组织和⼈员建设与发展⽅⾯的理论;公安客体理论,即有关公安主体作⽤对象的特点和规律的理论;公安⾏为理论,即公安警务主体作⽤于公安客体的特点和规律的理论;公安基本对策理论,即有关公安基本对策的依据、内涵、应⽤等⽅⾯的理论,并构成了理论体系。

三、研究范围本学科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公安学原理研究,主要研究公安警务⼯作与社会诸现象之间的、公安组织内部的以及公安警务⾏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揭⽰公安学特定的研究对象,构建公安学的学科体系;⽐较警学研究,主要研究世界各国警察的组织制度、⼈⼒资源开发与管理以及警务机制、警察业务、警务改⾰与发展等⽅⾯的理论与实践,形成警学的⼀般性理论;警察史研究;主要研究警察与警务的起源,警察与警务制度的发展变迁、历史类型与历史特征,警务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各个国家警察与警务发展、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等。

四、相关学科治安学、侦查学、犯罪学、法学理论、政治学、社会学、⼼理学等。

公安管理学⼆级学科简介⼆级学科(中⽂)名称:公安管理学(英⽂)名称:Police Administration⼀、学科概况本学科是研究公安⼯作和公安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政策制定和公安机关的组织管理特别是应急警务、公安指挥、警务保障和警察公共关系等活动规律的⼀门交叉性、综合性的学科。

新农村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解决途径

新农村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解决途径

新农村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解决途径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掀起高潮,从而给我们带来对于农村社会发展未曾有过的激动和憧憬。

但是,对于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些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高度警惕,时刻保持理性,才能取得重点突破和全面推进。

一.热点问题1.先设计,还是先施工——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规划问题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省政府提出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第一句话就是规划先行,就是要把制定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发挥好规划的导向作用。

第一,突出抓好产业发展规划。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务,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则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发展蓝图。

第二,因地制宜抓好村容村貌规划。

“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新农村建设的形象,更是生活条件改善后广大农民的热切期盼。

一是做到突出特色。

做好村容村貌近期、中期、长期的建设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分步实施,尽快使农村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二是实事求是。

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地逐步改造。

要厉行节约,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防止大拆大建,尤其要避免强行集中建房的形象工程。

三是重点突破。

即突破资源循环利用的瓶颈,目前较为现实的途径是以沼气发展带动改厕、改圈、改厨工程以及种养业发展,完善绿色生态链条,发展立体生态农业,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第三,扎实抓好农民培训规划。

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把农民培训工作作为农村长足持续发展的智力渠道和动力源泉,做好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

2. 靠政府,还是靠农民——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问题现阶段以城带乡的新农村建设早已超越了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阶段,要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制度创新、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不是任何单一主体能够完成的。

因此,这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主体的参与。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理论上是多方的,但合作主要集中在政府、组织(主要是企业)和农民三者之间,主要依靠政府的公共投资和制度供给、市场微观主体尤其是企业的支持作用以及农民自身能力的提升共同完成。

整合与建构_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双重维度_李春会

整合与建构_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双重维度_李春会

2011年第9期(总第248期)学术论坛ACADEMIC FORUMNO.9,2011(Cumulatively NO.248)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反映我国国体性质的上层建筑,是代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思想观念体系,是凝聚和激励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精神力量。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要求,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与命运。

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要整合其他资源,努力拓展自己的社会基础,又要立足于不断发展的形势,深化理论研究,为实践提供理论智慧和行动策略。

一、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整合维度第一,核心价值的主导与多元价值的发展。

核心价值主导即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价值体系主导、引领和规范社会其他价值观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走向。

“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1](P257)也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1](P98)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

多元价值发展是允许、提倡其它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存在与发展。

这些非主流意识形态,包括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古今中外的世俗思想文化和宗教思想文化,它们与核心价值多元并存,是其存在、发展的补充。

人们的价值观形成于多样化的社会环境,带有深刻社会的影响与时代的烙印,多样化的社会存在,造成了现实社会中价值多元化发展。

价值多元是当前社会价值观念变化的基本特征,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都充斥在现今的社会当中。

纵观其变化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在改革开放之前价值观念的单一性和绝对性是高度集中化的要求;到了改革开放初期,这种高度集中化的价值观开始出现分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人的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选题题库150题目DOC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选题题库150题目DOC

附件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论文题库一、可选题目1.如何规范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以某地城管为研究对象2.农村养老院的现状调查---长治地区为研究范围3.大学生村官的分流与走向---长治地区为研究范围4.城市社区养老的现状调查研究---长治地区为研究范围5.农村妇女在村领导班子中的现状调查研究6.富人政治在农村管理中的现状调查研究---长治地区为研究范围7.村干部的生存现状调查研究----以一般村为研究范围8.农村教育公共产品提供的现状研究---以某地为研究范围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境与抉择10.城市养老院的现状调查---长治地区为研究范围11.XX省小城镇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2.山西省资源型城市(镇)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问题初探13.农村自治组织在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中的作用研究——以XX省X县X乡X村为例14.浅谈政府危机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5.依据双因素理论考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激励机制的重建16.需求层次理论对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激励机制构建的启示17..高校后勤管理主体行为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8.浅析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XX社区的分析19..城市社区提高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对策分析20...建设中部经济区背景下的统筹社会保障制度研究21.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生活、心理)问题探讨22.物业管理中的利益博弈关系分析——以XX小区为例23.中部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之道研究(例如农村公共医疗保障制度和义务教育产品以及大量的农村经济发展赖以实现的基础设施等)24.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市场化之路研究(比如教育的市场化,医疗保障的市场化甚至消防服务的市场化等)25.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26.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薪酬研究27.第三部门(NGO)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28.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居民自治问题初探29.社区业主委员会的发展与城市社区自治30.论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体制改革31.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32.论知识型员工的忠诚度管理33.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分析34.论儒家道德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35.我国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流失问题分析36.论加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37.公共组织危机公关管理研究38.XXX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研究3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农民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40.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慰藉服务需求调查41.社区居民社区公共服务需求、利用与影响因素分析42.社区居民社区公共服务满意度及需求意愿的调查分析43.县级以上公共事业单位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分析44.“两委会”的矛盾及其对策分析45.论民营企业领导者的授权艺术46.地方政府绩效考评探析47.乡镇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分析48.论非政府组织行政法律地位49.我国环境法律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50.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权的法制思考51.论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行为的法律性质52.群体性事件处理法律问题研究53.物业管理中的法律问题研究54.政治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机制55.试论行政不作为及其危害56.土地征收、征用中行政补偿法律问题研究57.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研究58.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法律对策研究59.论我国行政收费制度的完善60.行政合同解除法律问题研究61.行政处罚听证制度研究62.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程序研究63.公共政策执行失败的表现和成因及治理之道64.论信息系统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影响65.论公共政策活动中的监督机制66.社会保障政策中如何兼顾公平与效率67.全球化语境中的公共物品概念解释68.公共组织管理研究(例如学校管理,学校各职能管理,科研管理或者教学管理等,也可以是其他事业单位或行政单位的管理)69.公共管理中对公务人员的控制机制研究70.地方政府竞争及地方保护主义研究71.信息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的利用研究72.城市化过程中的市政管理研究73.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困境分析74.再造理论与城市社区再造的基本构想75.构建现代农村社区商业网络的思考76.从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探究和谐社区的创建77.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区群众文化建设78.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政府管理模式及其转型79.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新探80.论社区自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角色归类及自治功能81.社区财务模式的设计及其选择研究82.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模式的构建路径研究83.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不足及其改进建议分析84.公共管理学视野下的大众文化活动组织管理85.公共管理学视野下的现代社会分层86.公共事业单位应对危机事件的管理策略研究87.当前我国社区治安管理问题探讨88.互联网在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运用89.现阶段中国农村社区治理模式探讨90.论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91.论公共事业单位的信息资源管理92.中外公益性组织管理体制比较研究93.中介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策略研究94.公共事业单位的品牌管理研究95.地方政府改善公共关系探析96.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97.公共事业管理中政府失灵现象研究98.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及前景展望99.城市交通管理的民众参与研究100.城市居民公共意识调查研究101.公共管理部门执行力建设研究102.区域公共利益竞争与地方保护主义研究103.文化公共管理与现代文化产业组织运作104.事业单位的流程再造及其组织变革105.自我管理团队及其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106.低收入动迁居民的行为选择及其边缘化后果分析107.公共政策执行梗塞问题研究108.公共政策的多源流框架研究109.社区居民自治:现代城市治理模式的基础110.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与社会工作介入111.城市“低保”政策过程中的社会排斥112.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发展问题研究113.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发展问题研究114.行政程序的法律价值115.试论行政不作为及其危害116.行政补偿概念刍议117.论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完善118.我国地方政策制定中的问题及其对策119.论“政府上网”120.关于建立行政机关激励竞争机制的对策研究121.公共权力腐败的成因及应采取的措施122.简论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方向及其保障123.经济欠发达地区县乡机构改革难点及对策探析124.中部开发中的政府职能定位研究125.城市社会中介组织的研究126.政府行为失范及其约束机制建立127.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与市场化改进128.非盈利性组织的地位与作用研究129.论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130.政府财政教育投入比较分析131.试析公共政策分析中的人本原则132.试论激励机制在中国公务员制度中的确立与作用133.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人才管理思考134.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135.当代行政领导者的创新能力研究136.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研究137.村民“自治”问题研究138.浅析企业团体意识的培育139.媒体公益广告的现状与趋势140.浅析非营利性组织的事件营销141.电子政府的内涵及对行政发展的影响142.公共伦理对于构建廉洁政府的意义143.试论农村公共品供给与新农村的建设144.试论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创新145.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146.浅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147.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或宪政主义)去向的理论渊源和发展148.当前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研究149.税费改革对乡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能力的影响研究150.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151.我国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52.居民小区中的物业管理问题探析153.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新型社区管理154.乡镇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分析155.我国村级组织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156.浅谈政府机关的行政自由裁量权157.浅谈如何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塑造企业文化158.儒家文化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159.XXX市乡镇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160.社区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161.论“公推公选”的目标定位162.乡镇合并后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XXX为例163.论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变迁164.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初探165.浅谈政府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166.浅论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以XXX市为例167.中部农村养老主体问题探悉——以XXX为例168.基层政府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169.论我国社会救助的不和谐——低保户的骗保行为170.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存在的误区及对策171.我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程序分析172.浅论农村税费改革173.农村基层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困境与对策174.公平和效率与政府责任的探讨175.守夜人”角色与政府主导型之辨176.地方代表大会对政府的法制监督研究177.论电信市场的政府管制178.关于中国农民“离土”问题研究179.公共决策过程中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诉求机制、利益整合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研究180.“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动因与对策研究18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医疗卫生管理(基础教育管理、环境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82.试述农业保护政策183.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184.社会转型期公共危机管理对策思考185.试论听证制度在我国公共服务价格决策中的运用186.浅谈社区决策民主化建设——以**社区为例187.影响偏远山区农村发展的公共政策外部性研究188.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初探189.公益类科研机构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90.农村公共产品分类体系初探191.试论“和”文化对中国基层组织公共决策的影响二、可选方向:1.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问题2.新农合问题3.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问题4.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问题5.新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对比研究6.中国城乡小额信贷问题研究7.中国城乡新贫困问题研究8.税费改革问题9.中国农业问题等等注意事项:1.同学们一定要重点注意:有些选题是明确的题目,但更多的选题只是指出了一个研究范围、研究领域,需要同学们在选定研究范围的同时,认真和指导教师斟酌、议定具体的研究题目;2.选题一定要有针对性、选题范围要适当、选题内容要明确。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发展的理性选择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发展的理性选择
营的新型 农 民,这 是新农 村建 设最为现 实而迫 切的要 求 。 新农村 建设 中农民 的时代要求


的依 附性 ,并代 之 以 “ 的独 立 性 ” 人 。新 型农 民在 新农村 建 设 中既是创造 主体 ,也是价 值主 体 ,是创造 主体与 价值
1、现 代性 。“ 现代 性 ” m nit 与 “ ( od er Y) 传统 性 ” 主 体 的 统 一 。
维普资讯
山东省农业管理 干部学院学报
2 0 年 06
第 2 卷 第 5 2 期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发展的理性选择
林 兴 初
( 中共 浙江省 台州市委 党校 ,浙江 台州 3 8 0 ) 1 0 0
摘要:培育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为此,要着
(r d i n t t ) t a i t o a iy 是相对应的概 念,是个人生产方式、生 新型农 民与传统农 民的分别 之一就在于是否拥 有真正的 活方式 、价值观念 、思维 方式 等的一种 新状态 标志 。新型 主 体性 。新型农 民在 生产 、生 活 的实践 活动 中从 自己的主 农 民的现 代性就 是指农 民要具有 现代 的生产方 式、 生活方 体地 位 出发 ,以不同方 式掌握 客 体所显 现 出来 的主 体性特 式 、思维 方式和价 值观念 。是在 现代 思维方式 和价值观 念 点,新型 农 民的主体性 是独立 性 、 自主性 、 能动性和 创造 获得 的前提下 ,不断促进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同 性 的统 一体 。在 新农村 建设 中发挥 主体 性作用 的农 民 ,其 时,现代 的生产方式和 生活方式也必将使农 民的思维方式和 独立性表现为要有独立的社会地 位和职业 特征 ,有平等 的发 价值观 念更 具现 代性 。 当代 中国农 民总的特 征是 :“ 既不 展机会 ,有获得更多社会资源的能力和与其他阶层 一道共享 传统 、又不现 代 ” ,仍 然较 多地 保 留着 传 统农业 精神 的思 所创造成果的制度安排 ;其能动性表现为在推动 自身富裕和 维和行 为 ,严重 缺 失现 代 社会所 需要 的个 人独 立 、平 等 、 农村 现代化中 的强 烈进取心 ,为创造财 富而 渴求现代科 技 、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理性分析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理性分析

第1期2008年15 [收稿日期] 2007210209[作者简介] 曲海滨(1963-),男,河南林州人,高级法官,法律硕士,研究方向:行政法学和思想政治教育。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理性分析曲海滨(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河南安阳 455000)[摘要]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必须以农村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制度建设来保障农村社会的各种利益关系,通过民主方式来实践农村社会的和谐,以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统筹兼顾协调农村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和谐社会;制度建设;民主;科学发展观[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9940(2008)0120015204The R athonal Analysis of Constructing H armonious Society in the CountrysideQU Hai 2bin(A ny an g I ntermedi ate People I ′s Court ,A ny ang 455000,Chi na )Abstract :Harmonious society is the essential property of socialist society of Chinese style.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of so 2cialist society of Chinese style in the countryside must be predicated on the overall sustained development in the countryside ;to en 2sure various intrest relationship by system building ,to practice harmony by the way of democracy ,to make overall plans and take all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 and coordinate the development in the countryside by the mode of thinking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K ey w ords :harmonious society in the countryside ;system buliding ;democracy ;the mode of though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并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列为大会的主题。

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集体化及个体化

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集体化及个体化

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集体化及个体化一、关于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集体化及个体化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新农村经济建设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

集体化和个体化发展,在推动新农村经济建设方面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报告将从以下五个角度对此展开分析:1. 集体化发展和新农村经济建设2. 个体化发展和新农村经济建设3. 集体化与个体化的优劣比较分析4. 集体化与个体化在新农村的适用性5. 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前景和发展建议二、集体化发展和新农村经济建设集体化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推进农民组织和农村社区的建设。

在集体化发展下,农村社区组织可以把农村资源集中起来,动员力量,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

同时,由于集体化能更好地整合农业资源,还能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在这方面,集体化发展可以通过打造农村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提高资源集中率和道德准则。

三、个体化发展和新农村经济建设个体化发展是近年来农民自发性增长的动力所在。

通过个体劳动的奠定和工艺创新,很多农村地区已能维持生产和消费并实现稳定收益。

此外,个体化发展还能够提升农民的素质和自我认同,提高农村社区的整体素质。

四、集体化与个体化的优劣比较分析集体化和个体化作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两条路线,各自有着其独特的优缺点集体化发展优点:1. 有利于整合资源,缩小生产分散化的状态。

2. 较好地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提高了农业度的收益率。

3. 能够发挥社区组织和道德准则的作用,成为新农村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集体化发展缺点:1. 受限于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集体性质的农业主要靠管理和监督,其稳定性、效率甚至可能陷入僵局。

2. 集体管理模式下建立的合作体系、资源共享等合作关系,可能会因为散落的地域与人性差异等原因而出现不和谐的状态。

3. 可能会引发个体农民的不满,而失去人心与动力。

个体化发展优点:1. 可以更好地激发农民自我创新的能力,促进农村自主发展的繁荣;2. 适应了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新机遇,解决了某些人口暴增时代条件下的问题;3. 可以更好地促进土地利用的生态,提高园区基础设施以及保障散户农民的人权和民权自由。

社会交换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之比较研究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3期

社会交换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之比较研究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3期

社会交换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之比较研究)))以布劳和科尔曼为例t俞弘强内容提要:社会交换理论与理论选择理论是美国当代社会学理论的两个主要流派。

本文以布劳和科尔曼的有关思想为例,从研究主题、方法论基础及理论观点与应用等三个方面对社会交换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社会交换理论理性选择理论布劳科尔曼社会交换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分别兴起于20世纪的5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它们都是美国当代社会学理论的主要流派。

乔纳森#特纳(Jonathan Turner)认为,理性选择理论是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具有创造性活力的理论变种0(1)。

虽然特纳提出了这个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并且在其5社会学理论的结构6一书里将/理性选择理论0放在/交换理论0一编中来加以说明,但是他没有对这两种理论作出详实而细致的比较。

世纪之交,社会学理论正处于新的分化与综合之中,运用作为社会学想象力之一的比较方法来考察各种社会学理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鉴于社会交换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的内容都十分丰富,所以较为可行的做法是选择两个理论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即彼德#布劳(Peter Blau)和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的有关思想来进行比较。

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的主要文献是5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6一书,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的主要文献则是5社会理论的基础6一书。

下面,我将从研究主题、方法论基础及理论观点与应用等三个方面来比较分析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和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

一、研究主题社会交换理论是在美国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功能主义理论局限不断暴露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它针对功能主义/过于强调宏观、结构、秩序、均衡,忽视微观、行动、变迁、冲突0的缺陷,把研究的视角重新拉回到微观、行动、变迁以及冲突上。

在这种视角转换的过程中,社会交换理论借鉴和吸收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人类学、行为心理学及部分社会学传统的思想。

例如,亚当#斯密(Ada m Smith)等人所倡导的功利主义思想,詹姆斯#弗雷泽(James Frazer)从经济动机角度对初民社会婚姻关系的解释,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从心理需求角度对交换过程的分析,莫斯(Marcel Mauss)和列维-斯特劳斯(L vi-Strauss)的交换结构论思想,斯金纳(Skinner)以/刺激-反应0为基础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马克思的冲突理论以及齐美尔(Simml)的交换思想,都或多或少地在现代社会交换理论中留下了影响的痕迹(2)。

转型期党的社会整合功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转型期党的社会整合功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目前我国正在经历 的社会转型可以说是从 传统社会 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 ,社会结构呈 多元化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前党的一元整合方 式已不再能够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新 的社会 整合方式还未完全形成。社会转型在为党的社 会整合功能的发挥提供一定机遇的同时,也为 党的社会整合功能提出了新 的挑战。 l转型期党的社会整合功能所面临的机遇 1 社会分化 为党的社会整合功能所带来 . 1
科 黑江— 技信总 — 龙— —
改 革 与 探I lll 讨
转型期党的社会整合功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王爱巧 王 宜宾
( 南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南 郑 州 4 0 4 ) 河 河 5 0 6
摘 要: 目前我 国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期 , 社会 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 生着全方位的变革 。社会正从传统走向现代, 党的传统的社会整合功能 既面临着一定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受到严峻的挑战。
, 一一来自9 — 6关 键词 : 会 转 型 期 ; 会 整合 功 能 ; 社 社 机遇 ; 战 挑
法权益 ,视野也更加开阔。 了社会的整合程度。但 同时应 当注意到由于存 市场经济所表达的自主、 自由、平等 、竞 在 的不公平现象而造成的民族凝聚力 的下降。 争、信用 、法制等观念 日益深入人心,加之全 如果说社会分化从横向上增加了社会 的存 球化带来的世界文化之间交流的密切进行 ,极 在 因素。那么社会分层则从纵向上对社会加 以 大地繁荣 了人们 的价值理念和行为选择 。这些 细分 ,纵横之间的交错使社会呈现 出一种多维 积极 向上的思想 观念和价值理念能够引导人们 的网状结构 。 社会构成要素大量 涌现 ,要素之 做 出理性的价值选择和行为选择 ,从而起到整 间 的联系更加复杂 。这种复杂局 面是单一的政 合社会的作用 。 治整合方式所无法应对的。 2社会转型对党的社会整合功能提出的挑 2 价值观念多元化对党的社会整合功 能 . 3 的 机遇 战 提出的挑 战 社会分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它包含 目前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多样性 的存在 , 人 的价 值观念大都 来源于他所 生活 的社 了社会 因素 不断分 解 、重组 的过程 。根据彼 使得传统社会整合方式显得脆弱无力 ,面临严 会 ,特别 是来 源于他所属 的群体 ,是 社会环 得・ 布劳 的观点 ,社会 分化有 两种表 现形式 : 峻的挑战。 境 、文化传统等因素积淀的结果。价 值观念有 不平等和异质性 。 “ 异质性被界定为两个被随 21 . 利益多元化对 党的社 会整合功能提出 它 的惰性或稳定性 ,一旦形成 , 就会成为主体 机选出的人不属于同一个群体的可能性 。不平 的挑 战 头脑 中一种相对稳定的观念模式,左右着人们 等被界定为相对于中等地位而言的平均地位距 目前随着我 国利益分化 的加剧 ,利益主体 的思想和行为。但它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一旦 离” 【 适度的不平等和异质性对社会发展能 日趋多元化 ,贫富差距也 日益严重 。 。 l 】 它所依赖的社会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 ,或者生 这种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趋势是 与我国经济 产力出现大幅度的增长,它也会随之而发生变 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彼得 ・ 布劳对 社会分化的正 向作用进行 了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相联系的,体现 了社 化 。 这样的描述 : “ 质性的不断增强会提高群际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 , 异 是我 国经济社会 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 , 交往 的可能性” I “ 2 那些增加社会接触可能 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同时 ,这种必然现象 的背 人们的思想观念 日 1 , 趋多元化,这从根本上否定 性 的条件 ,会 增加和谐的社会交往的可能性” 后又存在着一些不合理因素 ,由于 “ 由过 渡体 了计划经济时期的价值观念 。全心全意为人 民 [1 3 “ 社会的分化越深人地渗入社会结构组成 制弊端和法治漏洞造成的公有资产流失和不公 服务 ,不计个人私利 ,甘做 “ 铺路 石” 、甘 当 部分的相继单位 。那么它则通过增加群体和阶 平竞争 ;历史地形成并继续扩大的城乡差距 和 “ 螺丝钉”都是过去的主流价 值意识 ,甚至一 层的成员之 间的社会交往 ,来更多地促进这些 工农差距 ;由市场竞争造 成的企业 和个人在经 些核心价值观也几乎为人们所漠视 。人们以 自 群体和阶层 的整合 ” , “ 异质 性的增 加会 济上 的分化 ;由某些倾斜政策和行政性垄断造 我为 中心的实用主义价值观不断成长起来。它 给来 自 同群体的人们带来更多的偶然接触 的 成 的地区差别 和行业差别 ;由自 不 然地理因素造 有促进人类 自 我发展的一面 , 但追求过度也会 机会。它也意味着地位多样化的不断增多 ,会 成的生产力 和生产方式的差别 ; 财政转移支付 给社会 带来 的一定 的危 害 ,这是所 不能忽视 增大处在不 同地位的人们发生交往 的可能性 ” 功能缺乏和社会保 障制度缺陷” 。 ,一些人 通过 的。一些人或 团体在追求 自己利益的同时,由 彼得 ・ 布劳有关社会分化 的正 向作用随着我 国 各种不合理 的途径获得非法非正常收人 ,致使 于 自我观念太强 ,结果损害了他人或其他社会 改革开放的推进也不断被激发出来 ,群体 、阶 我国的贫富差距悬殊越来越大。据统计 ,20 团体 的利益 ,在这种状况下 ,两者之 间不是一 05 层 和个人 之间交往和接触的可能性大量增加 , 年 ,中国 1%最 富裕的家庭 与 1%最 贫 困家 种双赢 的关 系 ,而是抵消 的关 系 ,从 大局来 0 0 社会各种因素之 间的流动更加频繁 ;异质性使 庭的可支配 收入差距达 8 以上 ,6 0的城镇 说 ,一方所获取的利益被另外一方所抵消 ,这 倍 00 7 人们清醒地认识到 自己在社会分工中所处的位 居民可支配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 种 “ 抵消剩余理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可以 置,从而激发他们 向上迈进;不同群体 的人的 利益主体多元化和贫富悬殊增加了社会整 用来证 明为什么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 的引入会 接触可以减少同类群体因为共同 目标产生竞争 合的广度 ,单一的利益整合方式已满足不 了多 引起贫富的悬殊,社会稳定问题为什么会如此 而引起的不 良后果 ,增加群体之间合作的愉快 元利 益 主体 的需 要 ,多 元 的利 益 主体 的存 在 呼 之 多 。 感。 唤多元社会整合方式的出现 ,社会整合的难度 参 考 文献 1 . 的价 值 理 念 和 行 为 选 择 的变 化 为 党 日渐 加 大 。 2人 【】彼得 ・ 劳. 1 布 不平等和异质性 f 1. M 北京 :中 的社会整合功能所 带来的机遇 22社会阶层分化对党的社会整合 功能提 国社 会 科 学 出版 社 ,19 :30 I 9 1 6. “ 改革开放 的实践是积极思想的孵化器” 出的 挑 战 , 【】王泽应. 开放与思想观念的理性剖析一 2 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来 ,我国的经济体制正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 ,我国的社会分层 也 读撞击与升 华:改革 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 由 高度 集 中 的 计划 经 济 体 制 向社 会 主 义市 场 经 趋于开放 ,不再局限于改革开放前仅有的几个 影响 叽 . 湖南大学学报 ,20 (). 06 1 济体制转变 ,我国社会出现了经济成分和经济 社会 阶层 ,目前中 国已分化为十大社会阶层 , 『1陈文通. 3 当前 中国贫富差距扩 大原 因探析 利益 的多 元 化 ,社 会 生 活方 式 多 样 化 ,社 会 组 包括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 理人员阶层 、 【J. 国 乡镇企 业 ,20 (2 :2 . J 中 0 3 1) 8 织形式 多样 化 ,就业岗位和就业 方式多样化。 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 【1陆学艺. 4 当代 中国社会流动 f 北京 :社 M1. 人们思想更趋于解放 ,在强调集体利益的同时 员阶层 、个体工商户 阶层 、 商业服务业员工 阶 会 科 学 文献 出版社 ,20 :9 1. 04 — 4 也 注 重 个人 利 益 的 实 现 ,大 大 激 发 了人 们 积极 层 、产 业 工人 阶层 、农业 劳 动 者 阶层 和城 乡 无 向上 、开拓创新的精神,并且人们的职业选 择 业失业半失业者 阶层。合理的社会分层 ,对于 也 更 加 多样 化 ,以 前 被称 为 “ 九流 ” 的 职 业 社 会 个 体 而言 ,可 以 让社 会 成 员 明确 自己的 分 下 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不再有高低贵贱之分 ,人 层层次 ,有激励其向上流动的作用;对于整个 们可以通过各种合理合法的方式追求 自己的合 社会而言,保证 了社会 良性有序的运转 ,提高 责 任 编辑 :胡 明 月

法经济学视野下的乡村治理规则选择

法经济学视野下的乡村治理规则选择
的替代 和排挤。
9 年代以来 , O 国家正式的法律制度开始大规模地进
入广大农村。理论上讲 , 国家法在构建法治社会过程 中
综合上述研究可以看 出以下特点 : 一是对乡村治理 规则问题的研究集中于法学、 社会学领域, 能运用经济学 理论分析 的较少 ; 二是大量的研究局限于国家法与民间
系。
1 0 l

关键词 : 法经济学; 乡村治理 ; 国家法; 民间法

作者及单位: 马运全, 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工作人员, 中国 山东大学经济 研究院( 心) 研 中 博士

究方向 : 制度经济学( 山东 济 南
20 2 )朱 宝丽 , 50 1 ; 山东建筑大学讲师 , 中国社会科 学院法学博
近年来 , 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 了巨大的成就 , 城市文
明不断向农村地区渗透和传播。城乡一体化 已成为-N / b - 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过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将推进 传统 乡村社会 的分化和变迁 , 导致 乡村治理模式的重
家法的文化背景 , 出在法的制定和法的实施上通过文 提
化整合来处理冲突 , 建设和谐社会。
应当起到主导作用, 但在传统的农村地区, 村规民约仍然
被人 们广 泛和 长期地 运 用 , 至部 分取代 了国家法 。在 甚
法的互动关系, 较少将二者纳入现代乡村治理的框架中i
三是比较倾向的观点是民间法是国家法的补充, 应用国 家法改造并最终取代相对落后的民间法。 二、 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基本特点 ( 传统 乡 一) 村社会期剧 以民间法为基础 考诸历史, 传统农村乃是以宗族为载体 , 以自给 自足
翥 主要治理规则。当事人对治理规则的选择背后隐含着重要的经济学意义。在乡村治理中, 民 l 国家法与

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

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

理论简介
自西方文明发源以来,“理性”一词就成为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主题,成为贯穿西方文明历程的核心概念。 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的理性典范,从启蒙运动对理性的高扬到后现代对理 性的批判和重建,无论是古典时期的智者,还是当今学者,对“理性”存在诸多争议,或褒或贬,或拒斥或认同, 理性概念的核心地位都不曾动摇。它作为西方社会发展的特质,成为众多理论的焦点,成为多种理论样式的思想 立场和思想源泉。韦伯的理性化思想、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哈贝马斯的沟通理性等等,理性成为众多社会学 理论流派的核心概念。理性选择理论正是结合了西方文明的理性特质和西方社会的现实生活而生成的。它是当今 社会科学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较强解释力的思想工具,成为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思想空间的研究方向。
局限性
科尔曼的理论贡献是不能遮蔽的,它不仅对社会学的难题— —微观与宏观的结合作了理论尝试和经验分析, 也对社会学的研究层次(如法人行动等一些中观层的课题)给出了启示。此外,它对社会学开展与经济学的对话提 供了基础和空间,有利于社会学由边缘走向中心。但其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未加限制地把目的理性扩展到经济行 为以外的社会行为上,扩及到宏观的社会系统研究上,必将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和局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贡献
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在现代经济社会学界已经产生了广泛影响,科尔曼往往成了理性选择理论的代名词。其 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尔曼揭示了经济社会学理论新的发展方向。正如他自己在这本书的序言里所明示的那样,“本书充 分意识到重建社会需要相应的理论知识,并力图使书中内容满足这一需求。只有特定的社会理论,而并非任何社 会理论均可满足上述需求。其原因在于创建社会组织不仅需要有关系统活动的知识,而且需要了解系统组成部分 的活动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此种社会理论需求方法论上的个体论。由于获得上述知识必须以理论与研究 的密切结合为基础,此种方法论上的个体论必须促进这一结合。创建社会组织是具有某种目的的行动,因此其理 论基础必然是理性行动理论或具有目的性的行动理论。”经济社会学100年来的发展历程充分表明它应当不断吸 收经济学、社会学理论中最新的研究成果,以丰富自己的学科体系。

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概述

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概述

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概括自西方文明起源以来,“理性”一词就成为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主题,成为贯串西方文明历程的核心看法。

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 )的理性模范,从启发运动对理性的高扬到后现代对理性的批评和重修,不论是古典期间的智者,还是此刻学者,对“理性”存在诸多争议,或褒或贬,或拒斥或认可,理性看法的核心地位都未曾摇动。

它作为西方社会发展的特质,成为众多理论关注的焦点,成为多种理论款式的思想立场和思想源泉。

韦伯的理性化思想、霍曼斯的社会互换理论、哈贝马斯的交流理性等等,理性成为众多社会学理论派别的核心看法。

理性选择理论正是联合了西方文明的理性特质和西方社会的现实生活而生成的。

它是此刻社会科学拥有宽泛影响力和较强解说力的思想工具,成为拥有很大发展潜力和思想空间的研究方向。

在汲取了各学科研究成就的基础上,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对理性选择理论作了系统的社会学阐释和剖析。

理性选择不单用于剖析经济行为,还被用来解说更宽泛的社会行为。

其理论的难得之处在于不单对社会学的两大主题社会行为、社会系统作了较为有效的解说,也对解决社会学的理论窘境和方法论辩论做出了贡献。

但是,任何理论都不行能尽如人意,不可以穷尽社会生活所有的复杂性。

[ 编写]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产生背景西方社会学理论孔德此后,受二元论哲学思想方式的影响,向来存在着互相对峙的理论研究理路。

那就是票据论与整体论、复原论与有机论、个体论与系统论、行动理论与构造主义、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也就表现为微观与宏观的对峙。

理论研究过程中二元对峙偏向愈来愈惹起很多社会学家的不满,他们纷繁从各自的研究旨趣出合社会学理中主主与客主、微理与宏理之的沟,努力社会学理的一与整合,帕森斯就是此中的代表。

但是, 20 世 50 年月此后,帕森斯的社会系理因其分注于社会构与功能之的有机整合性、社会展的和性而忽了社会事之的矛盾与不一致性遇到了多人的反和批评。

社会转型期农村新型社会资本重构内容与路径选择

社会转型期农村新型社会资本重构内容与路径选择

社会转型期农村新型社会资本重构内容与路径选择社会转型期,农村传统社会资本功能在逐步弱化,具有现代性的社会资本尚未形成。

鉴于中国社会的特殊性,重构新型农村社会资本是新农村建设中认识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前提。

标签:农村社会资本路径选择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农村社区社会资本也开始急剧分化和多向重组。

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既是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转型的结果,又是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这一变化势必会对中国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形成深刻影响。

在社会转型期,传统社会资本在逐步功能弱化,具有现代性的社会资本尚未形成。

鉴于中国社会的特殊性,重构新型农村社会资本是科学认识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前提。

一、转型期农村社会资本总体特征1.农村社会资本成份多元化并存制约着公民社会公共精神的普遍发展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社会资本总体中以传统社会资本成份为主,同时,又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少量的现代社会资本因素。

传统社会资本镶嵌在以传统“血缘关系”“宗法制度”等原则编织而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网络中,如礼俗、人情、宗法关系等,具有先赋性、同质性和封闭性的特征。

在以家庭、家族、邻里等为单位的小规模、高同质的网络结构内,成员的公共精神表现在对以宗族为边界的共同体的忠诚和维护上,它将家族意识与封闭的生活方式以及经济利益、政治体制、心理习俗、精神信仰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十分顽强的生命力和再生性。

2.孕育现代社会资本的民间组织发展不健全,使合作和互助的民间组织体系缺乏成长的土壤社会转型期,民间组织成长的一个致命缺陷是公民社会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普遍偏低,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不断产生出来的碎化力量,更使公民的工具理性不断得到张扬,使得独立、认同、合作和互助的民间组织体系缺乏成长的土壤。

另外,从己经存在的间组织来看,它们也还都带有发育不完善的特征。

民间组织的自主性、自愿性、非政府性特征还不明显,在经济来源等方面脱离不了对政府的依附。

乡村精英回归:新农村建设的理性选择

乡村精英回归:新农村建设的理性选择

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假设这样的农村精英大量流失, 农村的 宝贵资源将无法利用,无法将分散的农民整合发挥其集体的力 量,无法发挥其带动和示范作用, 进而严重制约农村产业结构 的高速和效益型农业发展 , 影响到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
※本文 系内江师 范学院课题项 目 统筹城 乡发展与 乡村精英价值研究》 《 的研究成果 , 目编号:5 w 2 。 项 0K 08
了带动 、示范 、推广先进的实用技术等作用 ,为农村经济发展

农 村 劳动力转移 的 “ 英性” 特征 精
何谓乡村精英呢?精英理论家帕累托认为 : “ 在每一个特 定的社会集团中 , 必然有极少数人比另一些人更有能力 ,他们
在备个方面都出类拔萃,从而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 这些人便 是精英。【 ¨ ”学者贺 雪峰在 20 年出版的 惭 乡土中国》一书 (3 3
影响力的人 ,比如 “ 老板型”的经济能人 、 “ 知识型”的乡村
教 师 、医生等 ,他们 由于在某方 面有 特长 ,具有较 高文化素 养 ,德高望重 ,受到村 民的尊敬 。 改革开放以来 ,农业生产效 率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农 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 从数 量上看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数量大且呈现出逐年 增加 的趋 势 , 据 2l年 9 0 O 月对四川省 N 市 J 镇 2 个村人 口普查显示 ,本 】 E 0 次 人口普查对象为 80 4 ,其 中外 出人 口为 225 ,占 95 人 05 人 普查人 口的 2 7 2 %,所 占比例甚大。从农村流动人员的整体素 质看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呈现精英性特征 。据 《 中国农 民工调 研报告》显示 : 我国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从性别比例上看, 男性的比重远远高于女性 。其中外出务工的人员当中 , 男性 占 63 6 %,女性 占 37 3%,男女 比例 为 l :l 9 7 ,从年龄上 看 ,主 要以青壮年为主 ,且趋于年轻化 ,农民工的平均年龄 为 3 岁. l 左右。调查表明, 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农村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否 获得 了 四项 基 本 的结 构 和功 能 : 即适应 、 目标 达成 、 整合 、 模式 维 持 , 套理 论 被 简称 为 AGL理 论 , 中 这 I 其
市 的 出现 , 二者 的分 化 也是 社会 历史 的一大 进 步 。正 如马 克 思所 说 :物 质 劳 动 和精 神 劳动 的最 大一 次 分 “
限性 向 民族 的过 渡 而开 始 的 , 贯穿 着 文 明的全 部 历 它 史 直至 现在 。”综 观社会 发展 史在 不 同的 国家和历 史 ③ 阶段 , 乡二元 对立 的表 现形 式也 有所不 同。 城
要素、 部分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 从而提高一体化程
度 的过 程 。它是 与 社会 解 组 (oi i ra i t n 相 sc l s gnz i ) ad o ao
对应的社会学范畴。 社会是由众多不同的群体 、 集团、
在中国古代社会 , 由于有“ 皇权不下县 , 县下惟宗 族, 宗族 皆自治 ” 的传统 , 因此 , 国家的治理主要 由两 部 分组 成 , 一是 国家 行 政 的强制 性 统 治 ; 是 乡村社 二
收稿 日期 :0 0 0 — 9 2 1— 8 2 作者 简介 : 郑加 东(9 3 ) 男 , 17 一 , 山东 日照人 , 曲阜 师范 大学政 治与社 会发展 学院硕 士研 究生 。 究方 向 : 研 乡
会家族 、 乡绅 的“ 自治 ” 。由于受儒 家伦 理思 想 的束缚 , 农村人 口必须 尽 “ 民” 臣 的一种 义务 , 期 向国家 缴 纳 定 赋税 和服 兵役 , 会整 合实 质 上是 国家 对 乡村 进 行 的 社
0 1 1月 第2 0年 1 6期 1卷 第 1
T e o ra o u nnP o南省委 党校 学报 c o l fh P h unl f n 中共 rvni mmie h o o eC C J Y a 云 ic l a Co t eS t t
NO ,0 V2 1 0
村伦 理 。
高 千 (9 2 ) 男 , 东宁 阳人 , 18 - , 山 曲阜 师范 大 学政 治与 社会 发展 学 院政 治 学理论 专 业研 究 生。
研 究方 向 : 治学理论 与农 村政 治发展 。 政

3 ・ 2
郑加 东 高 千 : 会整 合 : 农村 建设 的理 性选择 社 新
二 、 会整 合 : 解城 乡二 元结构 的历 史选 择 社 破


社会 整合 : 新农 村建设 的 理论基 石
城 市与 乡村 的分 离 , 最早 可 追溯 至 人类 社会 中城 美 国社会 学 家 T帕森 斯o 出社会 整 合 概 念并 纳人 其 结构 功能 主 义 理 论构 架 之 中, 他认 为任 何社 会 的生存 和 正常 运转 都依 赖 于其 是
理论 分析 。
个人所结合成 的共 同体 ,由于其群体或个人的利益 、 目 、 标 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各异 , 社会要有所发展和 进步 的话 , 必须 将其 整合 为一个 有 机整 体 。社会 整 就 合是 社 会 发展 的前 提 和 必要 条 件 , 因为 它 “ 能够 使 既 社会维持其作为社会系统的完整性 , 又能够使社会进 入更 高级 的适 应 能力 ” 。c 从现 实看 , 何社 会 的存 在 任 和发展 都 需要 社会 整合 , 度 的社会 整合对 社 会 的存 适 在 和发 展也具 有 重要 的促进 作用 。
进 入新世 纪 以来 , 中央提 出 的社会 主义新 农 村建 设 , 于 破解 当前 “ 对 三农 问题 ” 有 重 要 的 战 略意 义 。 具 因为 当前 的新 农 村 建设 不 同于 中 国以往 的任 何 乡村 建 设运 动 ,而是 对传 统农 村 治理 范式 进行 的综合 性 、 根 本性 的改 造 , 由城 市 优先 向城 乡 相对 均 衡 、 由从 农 村 汲取 转变 为支 持农 村 , 逐步 从城 乡分 割 走 向城 乡统 筹 , 终整合 为 一个 有机 整体 的过 程 。本 文试 图从 社 最 会 整合 的角度 , 当前 的新农 村建 设进 行 一些 浅显 的 对
传 统农村 治理 范式进 行 的综合 性 、 本性 的 改造 , 国家整 体发展 战略 和方 向 的根本 转 换 。通过 新 根 是
农村 建设 , 步从 城 乡分 割走 向城 乡一体 , 实现城 市与 乡村 的 互动 、 衡 、 调发 展 , 逐 以 均 协 从根 本 上 改 变城 乡二 元 结构 , 因此 , 用社 会整合 思 想来 重新构 建城 市与 乡村 的有机 联 系就成 为 必然 。 运 当然 , 这
工 , 是城 市 与乡 村 的分离 。城 乡之 间 的对 立 是 随着 就 野 蛮 向 文 明 的过 渡 、 落 制 度 向 国家 的过 渡 、 域 局 部 地
就包 括社会 整 合 。社 会 整合 (oi t rt n也 称社 sc lne ai ) ai g o 会一 体化 , 指社 会通 过各 种 方式将 社 会结 构 的不 同 是

思想也 是新 农村 建设 的理论 基础 与重要 理念 所在 。 关键词 : 社会 整合 ; 社会 主 义新农 村 ; 论基 石 ; 理 重要 理 念 ; 乡二 元 结构 城 中图分 类 号 : 9 28 C 1.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 l 2 9 (0 0 0 — 0 2 0 17一 94 2 l )60 3- 3
Vo11 N O 6 .1 .
社会整合 : 新农村建设的理性选择
郑加 东 高 千
( 曲阜师 范大 学 政 治与社会 发展 学 院 , 日照 2 6 2 ) 山东 7 8 6
摘 要 : 社会 主义 新农村 建设 与 中国 以往 的任何 乡村 建设 运动 有 着根 本性 的 区别 , 因为 它是 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