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动物的行为练习教师版

合集下载

第三章 动物的神经调节及行为 B—浙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巩固练习(含答案)

第三章 动物的神经调节及行为  B—浙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巩固练习(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动物的神经调节及行为巩固练习B1.当一个人突然遇到很危险的情况时,血液中肾上腺激素的含量会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A.只有神经调节B.只有激素调节C.既无神经调节又无激素调节D.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2.孕妇需要补充DHA吗?有研究表明胚胎发育后期,胎儿的神经系统快速发育,提高了对DHA的需求,如果母体在这个时期缺乏DHA,无法充分供给胎儿,那么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就可能受阻。

在神经系统中,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A.脑和脊髓B.脊神经和脑神经C.脊髓和脊神经D.神经中枢和神经3.宠物大赛上,小狗听到主任指令后,完成坐、卧、跳、握手等动作,下列反射与此类型相同的是()A.眼前出现强光,马上眨眼B.指尖被针刺后,马上缩回来C.小鸡听到“咕咕”声后,马上跑到母鸡身边D.小明同学听到校园广播后,马上去卫生间打扫卫生4.神经调节区别于激素调节的特点是()A.作用快,持续时间长B.作用快,持续时间短C.作用慢,持续时间长D.作用慢,持续时间短5.某生物学习小组利用甲、乙、丙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

动物甲、乙、丙完成绕道取食前的尝试次数分别是165次、32次、5次。

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的学习能力从低到高的顺序是()A.甲→乙→丙B.乙→甲→丙C.丙→甲→乙D.甲→丙→乙6.下列有关正常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刺激,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血流量以抗寒B.机体通过神绛-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C.人的体温是由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调控的D.在炎热的环境中,人体可以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增加散热7.以下有关生命科学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植物在光合作用同时,一定进行呼吸作用B.人体神经系统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C.染色体中的 DNA 是决定生物体遗传性状的遗传物质D.当外界溶液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时,植物根毛细胞将吸水8.下列属于反射的是()A.触摸含羞草叶片下垂 B.草履虫避开有害刺激C.小狗表演节目D.向日葵向着太阳转9.当一个人的脊髓上部受到严重损伤时,针刺大腿,该伤者()A.会产生缩腿反射,并感到疼痛B.会产生缩腿反射,不感到疼痛C.不产生缩腿反射,并感到疼痛D.不产生缩腿反射,也不感到疼痛10.下列现象中属于反射的是()A.苍蝇停在捕蝇草的叶子上,叶子迅速合拢 B.衣藻从光线弱的地方游向光线强的地方C.向日葵花盘跟着太阳转D.缝衣服时,手受到针刺后迅速缩回11.下列人和生物的反应不能称为反射的是()A.苍蝇飞近你的眼睛时,你马上闭上眼睛B.触动含羞草,它的小叶会闭合,叶柄会下垂C.小鸟受惊就会飞走D.人碰到高温物体,会马上缩手12.下列哪幅图表示的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A.图1:大山雀学着偷喝牛奶B.图2: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鱼C.图3:黑猩猩设法摘取香蕉D.图4:公鸡尝试绕道取食13.比较变形虫、水螅、蝗虫和人的生殖方式可以发现,动物的繁殖行为越复杂()A.动物越低等B.动物越高等C.产生的后代数量越多D.后代的成活率越低14.下列选项中属于人的先天性行为的是()A.青梅入口,分泌唾液B.看见青梅,分泌唾液C.听到青梅,分泌唾液D.看见青梅图,分泌唾液15.蜘蛛能够结出复杂的蛛网,一只幼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结网技巧与成年蜘蛛相比毫不逊色。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3.4 动物的行为同步练习 (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3.4 动物的行为同步练习 (新版)浙教版

3.4 动物的行为一、填空题1.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它们是通过一系列神经系统的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共同协调完成的.2.动物行为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3.具有固定模式,不需大脑皮层的参与,与生俱来,这些特征是动物_________的特征.二、选择题4.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飞蛾扑火B.老鼠走迷宫C.海豚顶球D.小狗做算术题5.下列现象必须有大脑皮层参与的是( )A.母鸡孵卵B.蜘蛛结网C.蜜蜂采蜜D.小狗做算术题6.人类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 )A.是否能适应环境B.是否能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学习C.是否具有大脑皮层D.是否具有后天学习行为7.四川雅安芦山地震后,人们发现爬上树的大熊猫拒绝下树,这种行为属于 ( ) A.学习行为B.先天性行为C.防御行为D.生殖行为8.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蚯蚓走迷宫B.鹦鹉学说话C.大山雀偷喝牛奶D.菜青虫取食白菜叶9.下列全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A.狗辨主客、飞蛾扑火、老马识途B.猫捉老鼠、蜻蜓点水、鹦鹉学舌C.蜜蜂采蜜、蜘蛛结网、大雁南飞D.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孔雀开屏10.如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下列哪一项可以写在阴影部分( )A.生来就有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C.有利于生存和繁殖D.能伴随动物一生11.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从行为方面分析,主要是因为人类具有最强的( )A.捕食行为B.学习行为C.防御行为D.繁殖行为12.白居易的诗:“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描绘的是母燕的( )A.贮食行为B.繁殖行为C.攻击行为D.防御行为13.下列各项神经活动中,不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是( )A.听到开饭铃响就分泌唾液B.突然看见一只苍蝇飞到眼前,就会眨眼睛C.学生听到铃声就进入教室D.骑车人看到红灯就停止前进14.动物具有学习能力,其意义是( )A.便于找到食物B.能够逃避敌害C.便于找到配偶D.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生活环境15.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该行为属于( )A.先天性、攻击行为B.先天性、防御行为C.后天学习、防御行为D.后天学习、攻击行为16.下列具有社会行为(也称社群行为)的动物是( )A.苍蝇B.虎C.猪D.蜜蜂17.下列哪幅图表示的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18.蚯蚓走“T”形迷宫的实验中,蚯蚓要经过约200次尝试,遭受多次电击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当香蕉被挂在高处够不着时,黑猩猩会把几个木箱子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B.动物越高等,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也越强C.动物越高等,学习的能力越强D.以上三项说法都对19.下列对动物行为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先天性行为就是动物在出生时,表现出来的行为B.学习行为是后天获得的,与遗传因素无关,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C.低等动物不具有学习行为D.学习行为的获得使动物能够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但这种行为不能遗传给后代20.把鸡窝里正在孵化的鸡蛋全部移走,母鸡照样趴在鸡窝里孵卵.由此可见,母鸡的孵卵行为属于( )A.先天性行为B.学习行为C.社会行为D.捕食行为三、综合题21.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刚出生的小袋鼠眼睛还睁不开,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从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小袋鼠的这些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_____________行为,该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_____所决定的.(2)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水的树枝取白蚁作为食物.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当香蕉被挂在高处时,黑猩猩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幼小黑猩猩和成年黑猩猩的这些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_____________行为.低等动物学不会这些行为,可见黑猩猩的该行为必须建立在 _____________因素的基础上.(3)你听说过“狼孩”吗?一个小时候被狼收养的孩子,当她被人从狼群中救出后,总是不喜欢穿衣服,她喜欢像狼一样叫唤,还会咬人.科研人员努力教她学习说话,可她直到死前也没有学会说一句话,她也不喜欢吃熟的食物,但爱吃生肉,最终死于吃生肉引起的疾病,当年只有10岁.从这一故事中你能认识到人类的学习行为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随着“江北水城”积极建设“生态城市”,其生态环境获得了进一步的改善,每到冬季来临之前,东昌湖又见野鸭归来,常有“喜鹊之乡”的东阿县鹊巢星罗密布,鹊声悦耳动听,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材料二: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交配,否则,因寿命短暂会失去传种接代的机会.雌、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气味”和闻到“气味”实现的.材料三:随着人类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加强和对动物行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很多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些重要行为丢失,如野马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了恢复野马在野生条件下的饮水能力,把原先导水入槽的橡胶管拉向水坑,一步步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从而恢复野马的野外生存能力.(1)材料一中列举了两种生物的不同行为,即野鸭的_____________行为和喜鹊的_____________ 行为,从获得途径看,它们应属于________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_____所决定的.(2)材料二中的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种“气味”在生物学上叫做_____________,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间能够进行_____________.(3)材料三中人们对野马进行了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_____________获得的行为.参考答案1.反射活动激素分泌活动2.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3.先天性行为4.A 5.D 6.B7.C 解析:防御行为是指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因此这是防御行为.8.D 解析:蚯蚓走迷宫、鹦鹉学说话、大山雀偷喝牛奶这些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菜青虫取食白菜叶,是生来就有的,是不学就会的,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9.C 解析:A中狗辨主客、老马识途为学习行为;B中鹦鹉学舌为学习行为,而猫捉老鼠、蜻蜒点水是先天性行为;C中蜜蜂采蜜、蜘蛛结网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为先天性行为,大雁南飞为动物的节律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D中望梅止渴、谈虎色变为学习行为,孔雀开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10.C 解析:先天性行为和后天的学习行为,都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有利.11.B 解析:人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学习能力也越强.12.B 解析:白居易的诗描写的是燕子的育雏情景,育雏提高了幼鸟的成活率,而育雏属于鸟类繁殖的一个过程,所以题干描述的是母燕的繁殖行为.13.B 14.D15.B 解析:黄鼬释放“臭气”击退敌害是它生来就有的一种行为,是它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控制,属于先天性行为.黄鼬释放“臭气”的目的是击退敌害、保护自己,所以这种行为属于防御行为.16.D 解析:蜜蜂种群内部有明确的分工,分工负责,共同进行生活,属于典型的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17.B 解析: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鱼是鸟类的育雏行为,是一种先天性的繁殖行为.18.D 解析: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积累,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后天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附课堂练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附课堂练习
讨论
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 都在脊髓,但成人受大脑控制。
1、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 中枢的功能有什么差异?
2、有些患者出现资料3所提到的不受意识支配的排尿情况,是哪里 出现了问题? 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即大脑出现问题
3、这些例子说明了神经中枢之间有什么关系?
神经末梢之间的联系
3、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①、学习是神经系统不
外界信息输入 (通过视、听、触觉等)
断受到刺激,获得新的 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
瞬时记忆
遗忘 (信息丢失)
的过程。
注意
②、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 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
不重复
短期记忆
遗忘
重复
短期记忆:神经元的活动及 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 3、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以
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
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
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
❖ 4、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 误的是 (D)
(3)传导与恢复 恢复 传导
特点:双向性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小体 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都膨大成
杯状或球状小体
2、突触
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相连,每一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只与 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此接触部位被称为突触。
突 触 突触后膜有两种:① 细胞体膜简称胞体膜
3、神经递质是以什么方式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 的?它的速度与神经冲动的传递速度相比哪个 快?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3、4动物的行为习题课件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3、4动物的行为习题课件新版浙教版
出一项即可)用__2_只__以__上__的___小__白__鼠__做__实__验__,__重__复__实__验__等_。 (4)在该实验的基础上,仍以小白鼠为例,再提出一个探
究问题:不__同__性__别__的__小__白__鼠__学__习__能__力__是___否__有__差__异__(合__理_。即可)
14.如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 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下列哪一项可以写 在阴影部分( C ) A.生来就有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有利于生存和繁殖 D.能伴随动物一生
15.下表是切除猫脑的部分结构后。某些机能改变的情 况(“+”表示能完成,“-”表示不能完成),请回答下 列问题:
5.下列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信息交流作用的是( A ) A.蟑螂的昼伏夜出 B.蜜蜂的圆形舞 C.母鸡召唤小鸡的叫声 D.蝶类释放性外激素
6.下列选项中,属于人类特有行为的是( D ) A.强光刺激,立即闭目 B.听到铃声,走进屋内 C.食物入口,分泌唾液 D.听悲惨故事情节,泪流满面
7.学习过动物行为的知识后,小明对妈妈说,我可以命
2.两头雄狮为争夺一头雌狮,进行激烈打斗。这种行为
属于( C )
A.防御行为
B.觅食行为
C.攻击行为
D.繁殖行为
3.下列各项不属于动物的社会行为的是( B ) A.白蚁群体各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 B.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觅食 C.蜂群中的蜂王由工蜂喂养 D.蚂蚁会成群结队地将食物搬回蚁巢
【点拨】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觅食,没有明确的分工,也 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不属于社会行为,B不符合题意。
【点拨】(1)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是动物的后天学习行 为,后天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 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 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动物越低等,学 习能力就越弱,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和“错误”的次数就 越多。小白鼠比蚯蚓高等,这是遗传因素决定的。其“尝 试与错误”次数比蚯蚓要少,学习能力较强。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3-4动物的行为习题课件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3-4动物的行为习题课件新版浙教版

3.常见的先天性行为:求偶行为、繁殖行为 、攻击行为、防御行为、贮食行为、捕食行为 、筑巢行为、育雏行为、节律行为、通讯行为 、社会行为、迁徙行为等。 二、后天学习行为 1.概念: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 环境 因 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 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2.特点:①在 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②通过 后天的 学习 获得的行为;③需要 大脑皮层的参 与;④是人和动物 适应环的境一种重要反应方式 。 3.人的后天学习行为更复杂。动物只对具体的 刺激作出反应,而人能对抽象的 语言、文字 的 刺激作出反应,这是动物所不具备的。
,这大大增强了
适的应能环力境。
2.“孔雀开屏”这种动物行为所具有的特点是( )D ①动物生来就有的 ②由生活经验获得的 ③ 由动物生活环境因素决定的 ④由动物体内的 遗传物质决定的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是学习行为。 下列现象中,属于动物学习行为是( A) (1)鹦鹉学舌 (2)狗认主人 (3)小鸡啄食 (4)婴 儿吃奶 ( 5 )家鸽传信 ( 6 )蜘蛛结网 ( 7 )小猴表 演 (8)鱼儿游泳 A.(1)(2)(5)(7) B.(1)(3)(4)(5) C.(3)(4)(6)(8) D.(1)(3)(5)(6)(7)
5.走迷宫的蚯蚓要经过2 0 0次以上的尝试和失败 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而老鼠只要一 、两次就学会走迷宫了,这些现象说明(C ) A.蚯蚓走迷宫是先天性行为 B.老鼠走迷宫是本能 C.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 D.蚯蚓走迷宫是非条件反射,老鼠走迷宫是条 件反射
6.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B.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与遗传因素无 关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 错误”的次数越少 D.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 意义

第三章 动物的神经调节及行为 A—浙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巩固练习(word含答案)

第三章 动物的神经调节及行为 A—浙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巩固练习(word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动物的神经调节及行为巩固练习A1.乌贼遇到敌害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墨汁,这一现象说明()A.生物对刺激能做出反应B.动物能够运动C.动物遇到危险都能释放墨汁D.乌贼对刺激的反应最敏感2.我校作为“国跳”培训基地,校内小棋士们经常进行激烈的“国跳”厮杀,棋士们在对弈中对棋的记忆、处理、分析是由神经系统中哪一结构来完成的是()A.小脑B.脑干C.脊髓D.大脑3.吃过酸梅的人有时看到酸梅也会分泌较多唾液,对此现象分析错误的是()A.此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酸梅的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C.这是出生后通过经验积累形成的复杂的反射D.这种反射活动的效应器位于唾液腺4.课堂上突然听到老师表扬自己,心里高兴,心跳加快。

此过程中()A.以神经调节为主B.以激素调节为主C.只有神经调节D.只有激素调节5.济宁公共自行车,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极大方便,某生骑车遇到红灯信号停车等待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遇红灯停车属于条件反射B.红灯信号形成的物像在视网膜上C.完成红灯停车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D.遇红灯停车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6.某人患脑部疾病,医生让他用手指向自己的鼻尖,则患者的手指发生震颤运动,辨别距离过度或不足,方向偏转,动作不准确,不协调,不能准确地指向鼻尖,出现这种疾病的部位是()A.脊髓B.大脑C.小脑D.脑干7.“蜻蜓点水”实际上是蜻蜓的产卵过程,对蜻蜓该行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是一种学习行为,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B.是一种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C.是一种先天性行为,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

D.是一种繁殖行为,靠后天学习得来的8.下列几项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同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是()A.蜜蜂的舞蹈动作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D.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9.小明前天因感冒在家休息。

在父母的嘱咐下,小明每隔2小时对自己的体温进行了测量,并记录如下表(其中在15:00测完体温后服用了退烧药)对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小明在家休息时,体内产热的器官主要是内脏B.小明体温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小明在11:00~13:00间,其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D.小明在服用了退烧药后的四小时内,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10.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3℃,若没有甩过,消毒后又用这支体温计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丙实际体温为36.8℃和38.1℃)那么两次读数将是()A.36.8℃和38.1℃B.37.3℃和38.1℃C.36.8℃和37.3℃D.都为37.3℃11.冬季是H7N9禽流感的高发季节,医务人员为某病人测量体温发现该病人在24小时内的体温均在39摄氏度左右波动,则该病人在这24小时内产热和散热的关系为( )A.产热等于散热B.产热大于散热C.产热小于散热D.不能确定12.2019年3月4日,从北京飞往洛杉矶的CA983航班经过俄罗斯上空时,机组人员突然发现了货舱的火警信息后,迫降在俄罗斯阿纳德尔机场,乘客们连外套都来不及穿,就从应急滑梯滑下逃生,并在冰天雪地里相拥取暖。

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调节课堂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调节课堂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调节1.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C.只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解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A项错误.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B项正确.即使有完整的反射弧,也不一定出现反射活动,如肌肉麻醉后不能完成反射,C项错误.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不相同,反射是功能,反射弧是结构,D项错误.答案:B2.下列生理活动不能在突触小体中发生的是( )A.丙酮酸氧化分解B.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解析:突触小体内含有线粒体,丙酮酸可以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在突触小体内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变化,不可能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兴奋在通过突触进行传递时,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释放时,发生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答案:B3.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答案:D4.下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基本相同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答案:C5.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a点受刺激时膜内电位由正变负B.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C.该实验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但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D.电表①比电表②先发生偏转解析:a点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电位由静息状态的负电位变为正电位,A项错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即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a点受刺激产生的兴奋,能够先后通过电表①的右电极和左电极,但只能到达电表②的左电极,不能到达右电极,所以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B 项正确.根据电表①和②发生的偏转方向和次数,该实验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与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C项错误.因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借助神经递质才能完成,所以电表②比电表①先发生偏转,D项错误.答案:B6.下图甲表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图甲图乙图丙(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h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g传到h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h传到g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________(填字母)点可产生兴奋.解析:(1)甲图中f为感受器,乙图为突触结构,可作为甲图中d的放大图.(2)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经突触间隙传向突触后膜,而不能逆向传递.(3)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可双向传导,故刺激丙图中b点时,a、c、d、e处均可产生兴奋.答案:(1)感受器 d 细胞体膜或树突膜(2)神经递质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3)神经中枢a、c、d、e[A级基础巩固]1.下图是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切断②处,刺激④处,⑤处仍能出现反射活动B.兴奋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C.在②所在的神经元上,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D.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解析:②属于传入神经,若切断②处,则反射弧的结构被破坏,不能完成反射活动,A项错误.分析题图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途径是①→②→③→④→⑤,B项错误.传入神经元上兴奋的传导是电信号(局部电流),兴奋传至传入神经元轴突末端时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神经递质),C项正确.③是脊髓的神经中枢,是反射活动的低级中枢,不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区在脑,D项错误.答案:C2.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握紧电线,被解救后,当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时,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对这两种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C.前者在脊髓,后者在大脑和脊髓D.前者在大脑,后者在大脑和脊髓解析:前者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后者缩手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属于条件反射.答案:C3.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导B.兴奋在突触后膜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化C.神经纤维外膜接受刺激,引起Na+内流,膜外形成负电位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导,在反射弧中是以单向传导,A项错误.兴奋在突触后膜接受神经递质传来的化学信号,使后膜电位发生变化,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B项错误.神经纤维外膜接受刺激,引起Na+内流,膜外形成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C项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反,D项错误.答案:C4.某人因意外受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 A.脑干和脊髓B.小脑和脊髓C.小脑和脑干D.只有脊髓解析:“植物人”的呼吸和心跳正常且能完成基本(低级)的反射,呼吸、心跳中枢位于脑干,脊髓中的神经中枢控制人体的基本(低级)反射活动.答案:A5.如图为膝跳反射的效应器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甲乙A.图甲中a为神经元的轴突,b为突触后膜B.图甲中神经递质受体受损可导致电信号向化学信号转换过程受阻C.图乙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持续刺激b膜D.图乙中显示相关神经递质可能为兴奋性神经递质解析:突触小体应为“轴突”末端膨大形成,图为神经—肌肉接头,b为肌细胞膜,即突触后膜,故A项正确.若神经递质受体受损,将导致神经递质不能与受体结合,从而阻碍突触后膜上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化,B项错误.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迅速分解,C项错误.图乙显示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可引发突触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推测该类神经递质一定为兴奋性神经递质,D项错误.答案:A6.(多选)科研人员给予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以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下图.据此判断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 mVB.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阳离子内流C.突触a和b分别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D.兴奋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间的传递没有延迟答案:ABC7.(多选)下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的大量外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解析:K+的外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A正确;bc段Na+大量内流,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通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B错误;cd段为恢复静息电位阶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C正确;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需要达到阈值的刺激,在受到阈值以上刺激时产生的动作电位且不再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加大,D错误.答案:AC8.(多选)下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骨髓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④是传入神经,①是效应器B.若抑制③处,会影响兴奋的传递C.刺激④处,大脑皮层会产生痛觉D.兴奋在③处的传导速度比在②处快答案:ABC[B级能力训练]9.图1的神经纤维上有A、B、C三个点,现将一个灵敏电流计连接到神经纤维细胞膜的表面A、B两点,若在C处给一强刺激,则电流变化情况为图2中的( )图1图2解析:C点刺激传至B点时,该点膜外为负电位,A点未兴奋,仍为正电位,此时电流方向即由A→B,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B点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电位,局部电流向A处传导,传至A处时膜外变为负电位,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答案:C10.青蛙后肢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缩回,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兴奋到达a时,神经纤维膜内电位变化为“负电位到正电位”,原因是________.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________会形成痛觉.(2)肉毒毒素能阻断运动神经和肌肉之间信息传导过程,使肌肉松弛.某实验小组用破坏了脑而脊髓完好无损的青蛙来探究信息传导阻断机理的实验,实验前先刺激b处,看肌肉是否收缩,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c处注射微量肉毒毒素,再刺激b处,预测实验结果和相应结论:如果c处不能检测到乙酰胆碱(一类兴奋性神经),则说明肉毒毒素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阻断信息的传导.如果c处能检测到乙酰胆碱,但肌肉仍不收缩,则说明肉毒毒素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阻断信息的传导.解析:(1)正常安静状态下神经纤维上的电位是外正内负,当兴奋到达a时,Na+内流,神经纤维膜内电位变化为“负电位到正电位”.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大脑皮层会形成痛觉.(2)实验前先刺激b处,看肌肉是否收缩的目的是检测传出神经与肌肉之间的信息传导是否正常.(3)乙酰胆碱是突触前膜释放的一类兴奋性神经递质,c表示突触.如果c处不能检测到乙酰胆碱,则说明肉毒毒素能通过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来阻断信息的传导;乙酰胆碱可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因此,如果c处能检测到乙酰胆碱,但肌肉仍不收缩,则说明肉毒毒素能通过与神经递质竞争突触后膜上的递质受体来阻断信息的传导.答案:(1)Na+内流大脑皮层(2)检测传出神经与肌肉之间的信息传导是否正常(3)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与神经递质竞争突触后膜上的递质受体11.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神经性疾病,患者由于运动神经细胞受损,肌肉失去神经支配逐渐萎缩,四肢像被冻住一样,俗称“渐冻人”.如图是ALS患者病变部位的有关生理过程,NMDA为膜上的结构,①②③④⑤为兴奋传导过程.请回答:(1)据图判断谷氨酸是________(兴奋/抑制)性神经递质,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③过程与膜的________有关.(3)据图分析,NMDA的作用有________.(4)ALS的发病机理是突触间隙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引起Na+过度内流,神经细胞渗透压________,最终水肿破裂,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其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神经细胞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导致Na+的内流,形成动作电位.分析图示可知,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NMDA结合后,促进Na+内流,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导致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因此谷氨酸是兴奋性神经递质.(2)图中③过程表示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进而将谷氨酸释放到突触间隙,此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3)题图显示,谷氨酸与NMDA结合后,促进Na+内流,可见NMDA的作用有:识别谷氨酸、运输Na+.(4)ALS的发病机理是:突触间隙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于后膜上的受体引起Na+过度内流,而Na+过度内流,会使神经细胞的细胞质浓度增大,渗透压升高,最终使神经细胞因吸水过多而水肿破裂.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结合ALS的发病机理可推知,该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抑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抑制突触后膜Na+内流、促进突触前膜回收谷氨酸使突触间隙谷氨酸的含量减少.答案:(1)兴奋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NMDA结合后,促进Na+内流,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下一个神经元兴奋(2)流动性(3)识别谷氨酸;运输Na+(4)升高抑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抑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抑制突触后膜Na+内流、促进突触前膜回收谷氨酸[C级拓展提升]12.(2019·全国卷Ⅰ)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________.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控制,该高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_.(3)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____________,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解析:(1)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2)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脊髓.成年人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会受到位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的控制.(3)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感受器,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答案:(1)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脊髓大脑皮层(3)感受器。

动物调节练习3个

动物调节练习3个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练习1、下图是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字母A-E表示信息分子,数字表示相关生理变化。

请据图回答:(1)请写出相关信息分子的名称:A ,B , E 。

(2)图中①表示;②表示增殖分化产生更多的。

(3)若右图表示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细胞接受A物质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则图中a点表示电位。

b点时Na+ (内、外)流,该过程属于(填“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4)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

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的结合。

(5)在人体体温的神经—体液调节中,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产生冷觉的部位是。

调节产热活动最重要的2种激素是。

人在寒冷的环境下会出现寒战,这是机体通过增加产热,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剧烈运动后,机体降低体温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和增加散热。

2、如图是维持人体稳态的部分调节示意图。

图中甲、乙、丙为有关的结构,A、B、C、D为激素,请据图回答问题:(1)当身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并分泌________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相应激素运输到甲状腺,最终导致激素[ ]________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

(2)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升高时,丙中________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并分泌的[ ]________增多;丙中的另一些细胞分泌的[ ]________减少,从而使体内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

(3)下丘脑还能调节人体的水盐平衡。

如果饮水过多,则垂体分泌的________量减少。

该激素的靶细胞是集合管和肾小管细胞,靶细胞靠________识别并与该激素结合。

(4)人体体温、血糖、水盐的稳态是通过______________调节实现的。

3、下丘脑是机体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与体内的许多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如图所示为小鼠在寒冷环境中机体的部分调节过程(A、B、C表示调节物质),请回答相关问题。

高中生物高考 2021届小题必练16 动物及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教师版

高中生物高考  2021届小题必练16 动物及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教师版

(新高考)小题必练16:动物及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本专题是根据近三年(2018~2020)的高考真题情况,去组织和命制题目。

专题中有近三年的高考真题,根据真题加以模仿的题和百强名校对应考点的题。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分析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真题,关于该专题考查的内容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及免疫调节。

预计高考中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动物激素的调节等仍是命题热点;本部分的高考命题很可能以与人体健康、生产生活实际关系密切的热点问题为背景,考查考生在新情景下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Ⅲ)·4)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A.若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B.病原体裂解后再注射到人体,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C.病原体表面若不存在蛋白质分子,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D.病原体经吞噬细胞处理后暴露出的抗原可使人体产生抗体【答案】D【解析】病原体是指可造成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寄生虫或其他媒介,如细菌、病毒,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但也能使人体通过体液免疫产生抗体,A错误;病原体裂解后仍含有能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抗原物质,因此会使人体产生抗体,B错误;抗原不一定是蛋白质,病原体含有的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特异性化学物质,也能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C错误;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病原体特有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使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分泌相应抗体,D正确。

2.(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7)听毛细胞是内耳中的一种顶端具有纤毛的感觉神经细胞。

声音传递到内耳中引起听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偏转,使位于纤毛膜上的K+通道打开,K+内流而产生兴奋。

兴奋通过听毛细胞底部传递到听觉神经细胞,最终到达大脑皮层产生听觉。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6.3 动物行为的研究课后练习 北师大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6.3 动物行为的研究课后练习 北师大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生物上册5.16.3 动物行为的研究课后练习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生物上册5.16.3 动物行为的研究课后练习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生物上册5.16.3 动物行为的研究课后练习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5。

16。

3动物行为的研究一、选择题1。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是采取 ( )A、观察法和文献法B、统计法和推理法C、观察法和实验法D、调查法2.用观察法研究动物的行为,必须让动物处于( )状态下.A.实验室里 B.野外自然状态下C.家养状态下 D.放在密闭的笼子里3.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主要采取的是()方法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记录法 D.描写法4。

利用实验法证明蜜蜂可以分辩不同颜色的科学家是( )A.法布尔B。

弗里施C。

廷伯根 D。

达尔文5.下列对观察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可以借助一定的仪器进行观察B.需要在自然状态下C.对动物不施加影响或施加的影响很小D.观察法的使用离不开实验6.下列对实验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法是研究动物行为唯一的方法B.实验法对动物施加的影响较大C。

实验法强调根据动物的需要改变动物的生活环境D。

实验法不需对动物施加影响就可进行7。

利用模型对三刺鱼生殖行为的研究主要采取的方法是( )A。

观察法 B.实验法 C。

调查法 D。

模拟法实验人员想了解新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对它们母亲的情感的。

他们选择了6只刚孵化的小鸭。

小鸭①、②、③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了,使它们没有见到自己的母亲。

小鸭④、⑤、⑥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

第三章 动物的神经调节及行为—浙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含答案)

第三章 动物的神经调节及行为—浙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动物的神经调节及行为【知识要点】1、人和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包括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且以神经调节为主。

神经调节快速而短暂,体液调节缓慢而持久。

2.人体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3.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脑——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分,分为大脑、小脑、脑干⑴大脑。

①大脑特别发达,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是人的思维器官。

②大脑的结构分左、右两个半球,分别具有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

③大脑表面称为大脑皮层,具有许多沟、裂和回,使大脑的表面凹凸不平。

沟和裂之间隆起形成回。

沟、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

④大脑是我们进行记忆、思维、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

⑵小脑的功能:A、协调肌肉的活动;B、维持和调节肌肉的紧张程度;C、维持身体的平衡。

⑶脑干: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体温调节脊髓——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⑴位置: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与脑干相通⑵功能:传导和反射⑶脊髓里的低级反射中枢,一般受大脑的控制。

4.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活动包括接受、传导和处理。

反射弧:产生反射活动的基本结构,包括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任何反射活动都要经过反射弧。

非条件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中枢神经完成,不需后天学习训练,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吮奶反射条件反射:由大脑皮层控制,需要后天学习训练强化5.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与生俱来的,由遗传物质决定,如:繁殖行为、求偶行为、摄食行为、攻击行为、洄游行为后天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主要由大脑皮层控制6.人体温度相对恒定。

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安静时内脏产热,运动时骨骼肌产热。

高二生物易混易错巧讲精练第2章神经系统教师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高二生物易混易错巧讲精练第2章神经系统教师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2章神经调节易混易错点一、易混概念1.反射≠反应≠感觉①反射的发生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和一定条件的刺激,如用针刺脚趾引起的缩腿行为。

②反应是指生物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如用针刺坐骨神经引起的与坐骨神经相连的肌肉的收缩。

③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需要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参与,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可不参与,可不产生反应。

2.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效应器包括两种,一种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另一种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腺体。

3.神经纤维≠神经神经纤维:神经元的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共同组成神经纤维。

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就成为一条神经。

4.静息电位≠零电位。

静息电位时,膜外的阳离子浓度大于膜内的阳离子浓度,膜内外存在电位差,而不是零电位。

用电表测量时一般表现为负电位。

5.突触小体≠突触①组成不同:突触小体是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端的膨大部分,其上的膜可构成突触前膜,是突触的一部分;突触由两个相邻神经元参与构成,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②信号转变不同: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处完成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6.产生感觉≠完成反射误认为“形成了感觉”也是“完成了反射”,反射依赖完整的反射弧(五部分)才能形成,一切感觉无一不是形成于大脑皮层,其产生路径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上行传导至大脑皮层,即感觉只需经过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三部分即可形成。

可见传出神经及效应器受损时仍可产生感觉,但感受器或传入神经或神经中枢受损时将不形成感觉。

7.混淆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中枢①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它接受全身各处传入的信息,经它整合加工后成为协调运动的指令信息,或者储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成为学习、记忆的基础。

②神经中枢是指在脑和脊髓中,大量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不同的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如水平衡神经中枢、血糖平衡神经中枢等。

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二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二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二)[A组·基础达标练]1.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突触间隙内有组织液B.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有兴奋性递质、抑制性递质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解析: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突触间隙内有组织液,A正确;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它们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B、C正确;兴奋经过突触在神经元间传递时,前后神经元的兴奋有时间差,D错误。

答案:D2.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B.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C.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解析: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需要能量,缺氧能通过影响有氧呼吸过程而影响细胞中能量的产生,A错误。

传出神经及其支配的肌肉之间通过突触相连接,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B正确。

当兴奋沿轴突传到突触时,突触前膜的电位发生改变,突触小泡就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接触融合后就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这样就使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C、D正确。

答案:A3.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

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解析: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这是条件反射,反射路径是酸梅的形态、颜色等条件刺激物→眼睛上的感光细胞→传入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及其他中枢→传出神经→唾液腺,这一过程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故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人教版必修三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专项训练

人教版必修三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专项训练

神经调节小题页B一选择题1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

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2下图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

现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电位变化的是A、a和b处B、a、b和c处C、b、c、d和e处D、a、b、c、d和e处3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

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4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的电信号转为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5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

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6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即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A.细胞体B.轴突C.突触间隙D.树突7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8下图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

其中正确的是9决定反射时间的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 )A.刺激强度的大小 B.感受器的兴奋性C.中枢突触的数目 D.效应器的兴奋性电刺激,在B,C处用电流计测其电位变化,电流计指针A.不动B.向左摆C.向右摆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11运动性失语症和听觉性失语症所表现的部分症状分别A.不能运动;没有感觉B. 不会讲话;看不懂文字C. 听不懂别人的谈话;看不懂文字D. 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已的意思;听不懂别人谈话12聋哑人理解同伴的“手语”,下列哪一项最为关键 ( )A.视觉中枢 B.语言中枢 C.躯体感觉中枢 D.躯体运动中枢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D.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14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B. 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C. 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D. 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15当你专心作答生物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①下丘脑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A.①③B.②③C.②④D.④⑤16某人因外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也只能依靠“鼻饲”,人工往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靠自己。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动物的神经调节及行为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动物的神经调节及行为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动物的神经调节及行为巩固练习C1.图甲表示人缩手反射的过程,图乙是反射弧各组成部分的关系示意图。

图甲中e对应图乙中的()A.①B.②C.④D.⑤2.对下图中的盲道和手语翻译,分析错误的是( )A.盲道地砖表面的凸起,可刺激盲人足底皮肤中的感受器产生兴奋B.盲人在盲道上平稳地行走,是由于小脑具有保持身体平衡的功能C.手语翻译者做出的手势,可在听力障碍者的眼球中形成视觉D.听力障碍者通过手语获得信息并做出反应,这一过程属于条件反射3.训练动物走迷宫:蚯蚓需要200 多次尝试而小白鼠只需要几次就能成功。

该实验说明()A.蚯蚓不具有学习能力B.小白鼠走迷宫是先天性行为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弱D.后天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有关4.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孔雀开屏B.鹦鹉学舌C.蜘蛛结网D.雄蛙呜叫5.血管如何调节皮肤的散热量?小科同学设计实验模拟皮肤的散热,三个水槽,一个水槽中放着水泵和热水,另外两个水槽中放着冷水,各有一卷小口径塑料管和大口径塑料管,管子串联并与泵连接(可输送热水),由水泵吸热水,热水经塑料管,最终回到热水槽,过程中热水不会进入冷水槽。

下列预测和分析错误的是()A.热水模拟血液,冷水模拟皮肤所处的环境B.大小口径的塑料管模拟血管的舒张和收缩C.大口径比小口径所在的冷水槽升温慢D.人体血管的舒张收缩由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协调控制6.2020年初,新冠肺炎“来势汹汹”。

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较严重时会导致肺炎、严重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做好预防工作,其中勤洗手从防治传染病的措施来说是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发热时消化功能下降,原因是酶的活性降低了C.若某人体温一直维持在40℃左右,此时他的产热大于散热D.要治疗某人的病毒性肺炎,要给他使用抗生素7.如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针刺激一个健康人的手指后立即缩手,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图中的③B.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①→②→③→④→⑤C.若某人②断裂,用针刺激其指尖,他能完成缩手反反射,但无痛感D.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8.如图为缩手的反射过程示意图,若此人传出神经D处受损,手碰到高温物体,则此人()A.不能缩手,感觉到痛B.不能缩手,感觉不到痛C.能缩手,感觉到痛D.能缩手,感觉不到痛9.如图为某人手指被蔷薇刺扎到后迅速缩手的反射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射属于简单的反射B.该人被蔷薇刺扎扎到后的疼痛感觉形成于脊髓C.该反射中,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①→③→④→⑤→②D.若某人只是⑤处受损,用针刺一①处,此人有痛觉,无缩手反射10.科学家记录小鼠在迷宫中的表现,完成迷宫任务后,甲组小鼠得到食物奖励,乙组不会得到奖励,结果如表,分析正确的是()A.条件反射的建立与非条件反射无关B.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C.甲组小鼠的表现说明其建立了条件反射D.实验说明乙组小鼠不能建立条件反射11.通过手术破坏了家兔小脑的一侧,下列与此手术无关的是()A.躯体两侧肌肉紧张度不同,体态失常B.一只眼睛失明C.躯体失去平衡能力D.动作不协调12.①蜜蜂采蜜②蜘蛛结网③黑猩猩从高处摘取食物④小鸟喂鱼⑤母鸡孵卵⑥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墨汁⑦大山雀偷饮牛奶上面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A.①②⑤⑥B.①②④⑤⑥C.②③④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13.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作为食物,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实例与上述的动物行为类型相同的是( )A.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鱼B.大山雀偷喝牛奶C.机器人学弹琴D.蜜蜂采蜜14.某科学学习小组利用甲、乙、丙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得到如下结果。

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基础达标知识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解析】选&刺激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和感受器都能产生兴奋,兴奋经过反射弧传导到效应器』弓I起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所以.AJ页正确。

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一般不在同一部亿不属于同一器官, 所臥B 项错误。

神经中枢兴奋使神经冲动传导到效应器使效应器兴奋,不影响感受器的敏感性。

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脑干和犬脑。

知识点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2.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A.对阴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氯离子大量流出膜外B.对阳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钠离子大量流出膜外C.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小,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D.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小【解析】选C。

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

3•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十 +4+ +■** + +++*#+ + + ** + +++*+++#4— --------------- +++♦* -----------------------+ + + + 44 + + - ——+【解析】选Co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当受到有效刺激后,改变了膜的通透性,钠离子大量内流,刺激点变为外负内正。

局部电流方向是由正电荷流向负电荷,所以在细胞内是由刺激点向两边流动,在细胞外却流向刺激点,兴奋的传导方向与细胞内的电流方向相同,C项符合题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调节实验:对刺激的反应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对刺激反应的快慢有一个直观的体验。

2.了解不同的人对刺激的反应快慢是不同的。

3.了解对具体的刺激作出反应需要许多不同的器官的参与。

4.了解对刺激的反应过程是一个接受、传导、处理、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

课堂学习设计[实验探究]一、预备知识1.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并以神经调节为主。

2.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

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许多的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小鸟、小虫遇到敌害时会迅速躲避,驾驶员看见红灯就会刹车,这些感觉和反应都是由神经系统来控制和调节的,快速而短暂;而体液对生物体的调节缓慢而持久。

4. 激素对生物体的调节作用。

那么人在接受刺激后,要多久才会有反应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回答这个问题。

二、实验原理1.对人刺激,如人的眼的刺激——看到事物的变化,皮肤的刺激——触摸一下皮肤等。

2.测试人对刺激的反应的快慢,可用一把直尺。

当人在接受刺激后(如看到直尺掉下),作出反应迅速捏住直尺,从下落的位置到捏住的位置的长度,可以知道作出反应的快慢。

这个长度越短,说明该人的反应速度越快;反之,这个长度越长,该人对刺激的反应越慢。

3.不同的感觉器官对刺激能产生不同的信号和不同的反应速度,用同样的方法可测出耳、皮肤等感觉器官对刺激的反应快慢。

三、实验过程1.准备一把直尺。

2.两个同学做好如图3—4的准备,使0刻度端朝下。

被测试的同学的手对牢0刻度线,测试的同学突然松开直尺,被测试的同学仅用拇指和食指将直尺捏住。

3.记录从0刻度线到捏住直尺的长度,再重复做4次,求出5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

这个长度越短,说明这个同学对刺激的反应越快。

4.测试人在数数时对刺激反应的快慢。

让被测试的同学按2、4、6、8、10……这样的顺序数数,重复第2、3步骤,求出该同学数数时捏住尺上距离的平均值。

5.测试人的皮肤在接受刺激后的反应快慢。

被测者闭上眼睛,测试的同学在放开尺子的同时用手指弹一下被测同学,给他一个信号,重复第2、3步骤,测出捏住尺上距离的平均值。

6.分析和讨论。

在步骤4中,数数对该同学的反应快慢有什么影响?比较步骤3和5的距离长短,哪种情况的反应时间更短?通过比较:人对不同器官接受的刺激,产生不同的信号时,作出的反应快慢是否相同?四、实验总结人在感知环境的刺激后,会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

在这个反应过程中,需要有许多的器官或组织参与,如眼、鼻、耳、皮肤、神经、脑、脊髓和运动器官,这是一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是许多器官协调作用的结果。

[课内练习]1.在实验步骤3中,分别有哪些组织和器官参与了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和作出应答性反应?有眼睛、神经、脑、脊髓、运动器官等组织和器官参与了整个刺激反应的连续过程。

2.实验步骤3与实验步骤5中,参与的器官有什么不同? 实验步骤3中接受信息的器官是眼睛,而实验步骤5中接受信息的器官是皮肤。

[课时小结]1.实验得到的结论是,人在接受刺激作出反应的全过程中,有许多器官和组织的参与,是一个接受信息和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和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是许多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

2.不同的人对刺激的反应快慢会有所不同,不同的感觉器官在接受刺激后作出的反应快慢也会有所差别。

课外同步训练[基础过关]1.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舌、鼻、皮肤等。

2.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机构是 ( D )A.体液调节机构B.内分泌的调节C.脑和脊髓D.神经系统3. 激素对生物体的调节作用缓慢而持久,而神经系统对人的调节作用快速而短暂。

4.在接受刺激产生反应的整个过程是 ( B )A.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作出反应B.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产生反应C.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产生反应D.产生反应→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深化提高]5.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B )A.生命活动的调节使人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生命活动的调节是人体特有的生理功能C.生命活动的调节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D.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机构是神经系统第7课时3.3 神经调节信息的接受和传导学习目标1.了解人对刺激的信息接受主要依靠感觉器官。

2.了解信息的接受和传导主要通过神经元来完成。

3.了解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形态。

4.了解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课堂学习设计[科学探究]一、人的感觉器官1.人对刺激的信息接受主要依靠感觉器官,人的感觉器官有: 眼、耳、鼻、舌和皮肤。

在这些感觉器官中,有能接受各种不同刺激的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

2.各种感觉器官中的神经细胞的分布。

(1)眼。

眼是视觉器官,在眼的视网膜上有神经细胞——感光细胞,它的主要作用是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刺激信号。

(2)鼻。

鼻是嗅觉器官,在鼻黏膜上有神经细胞——嗅觉细胞,能接受气味的刺激,产生信号。

(3)耳。

耳是听觉器官,在耳的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分布着听觉细胞,可接受声音的刺激,产生兴奋,产生信号。

(4)舌。

舌是味觉器官,在舌的味蕾中有丰富的能接受化学物质的刺激的味觉细胞。

(5)皮肤。

在皮肤中分布着四类感受器、热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触觉感受器、痛觉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信息。

各种感受器都由感觉细胞——即神经细胞组成,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

二、神经元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神经元的结构。

如图3—5。

神经元⎪⎪⎩⎪⎪⎨⎧⎪⎩⎪⎨⎧枝,尖端是末梢在它的末端有轴突的分,外包髓鞘,轴突:较长,只有一条状树突:短而多,呈树枝突起细胞体:内有细胞核树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到细胞体。

轴突的外面包着髓鞘,能把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出。

3.神经元的功能。

神经元上的树突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即产生信息),并传向细胞体,然后由轴突把兴奋传导到其它他神经元。

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即兴奋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系统中进行传导。

[课内练习]1.看图3—6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① 细胞体 ; ② 细胞核 ; ③ 树突 ; ④ 轴突 ; ⑤ 髓鞘 ; ⑥ 轴突分枝 ; ⑦ 末梢 。

(2)③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把兴奋传递到细胞体中。

(3)④的功能是把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中传出。

2.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3.我们周围的各种信息都是通过各种器官中的神经细胞——即神经元来获取并传递的。

4.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主要的调节机构是 ( D )A.脑和脊髓B.神经组织C.神经D.神经系统[课时小结]1.刺激的产生和传导。

2.神经元的结构、形态、功能及各部分的功能,树突的功能,轴突的功能。

3.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课外同步训练[基础过关]1.人体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C )A.使人体接受外界刺激B.使人产生感觉C. 是人体内主要的调节机构D.是人体内惟一的调节机构2.关于轴突的主要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B )A.接受兴奋,并传导兴奋B.传导神经冲动C. 产生兴奋D.产生信息3.下列说法是非判断。

(1)人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由神经系统来调节。

( × )(2)神经元由树突和轴突组成。

( × )(3)在神经系统中,能够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

( √ )4.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D )A.神经元细胞体B.神经细胞核C.神经纤维D.神经元[深化提高]5.神经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D )A.接受兴奋B.产生兴奋C. 传导兴奋D. 包括以上三项6.用针在手指上戳一下,立即觉得痛。

试述这。

一过程中的信息接受和传导。

[答] 手指上皮肤的神经元中的树突接受刺激,产生信息,传导到神经元的细胞体,再由轴突将信息传导到另一神经元,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到大脑,产生痛觉。

第8课时3.3 神经调节信息的处理(一)学习目标1.了解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

2.了解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4.了解植物性神经的分成和特点。

课堂学习设计[科学探究]一、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元的树突在接受刺激、产生信息后,传导到细胞体,然后由轴突将信息向另一神经元传导。

信息的进一步传导和处理,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

2.神经系统包括: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这三个部分组成。

二、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它的主要功能是承担信息的传导,负责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

1.脑神经:由脑部发出,总共 12对,绝大多数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如视神经、嗅神经、位听神经等。

其主要功能是支配头部和颈部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

2.脊神经:由脊髓发出的神经,通向身体的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共有 31对。

其主要功能是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

三、中枢神经系统1. 脑和脊髓通称为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2.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接收处理各种信息,并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

3.中枢神经系统受到骨骼的保护,脑在颅腔内,脊髓在脊椎的椎管内。

四、植物性神经1.脑神经和脊神经的一部分神经分布到心肌、腺体、内脏器官等处,支配各种内脏器官的活动。

如心跳、胃肌运动、胆囊收缩等。

这些神经叫植物性神经。

2.植物性神经不受人的意志所控制。

[典型例题解析][例题] 下列关于植物性神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A.植物性神经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的一部分组成B.植物性神经不为人的意志所控制C. 植物性神经能支配心脏等内脏器官的活动D.植物性神经受到大脑的控制[解析] 植物性神经是脑神经和脊神经的一部分,作用是支配内脏器官的活动,这种支配不受人的意志控制,即不受大脑的控制。

故答案选D。

[答] D[课内练习]1.中枢神经系统由 ( D )A.脑和脑神经组成B.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C. 脊髓和脊神经组成D.脑和脊髓组成2.下列器官活动不受植物性神经支配的是 ( D )A.心脏跳动B.瞳孔张大C. 胃肌蠕动D.张开嘴巴3.神经系统是由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

4.周围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A )A.对信息的传导B.决定对刺激的反应。

C.接受刺激,产生信息D.控制器官的活动[课时小结]1.神经系统的组成: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

2.周围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主要承担信息的传导。

3.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是神经系统的中枢,接收处理信息,决定反应。

4.植物性神经不受人的意志控制。

课外同步训练[基础过关]1.周围神经系统由 ( B )A.31对脑神经、12对脊神经组成B.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组成C.12对脑神经组成D.31对脊神经组成2.关于脑神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脑神经由脑和脊髓发出B.脑神经共有12对C. 脑神经绝大多数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D.脑神经包括视神经、嗅神经、位听神经等3.关于脊神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脊神经由脊柱发出B.脊神经属于中枢神经系统C.脊神经共有12对D.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深化提高]4.胃肌的蠕动不为人的意志所控制的原因是 ( D )A.这种蠕动受到大脑的支配B.这种蠕动受到脑神经的支配C. 这种蠕动受到脊神经的支配D.这种蠕动受到植物性神经的支配5.人体生理活动的主要调节机构是 ( D )A.大脑B.脊髓C. 神经D.神经系统6.设想一下,若人的植物性神经受到人的意志控制,会产生什么后果?[答] 因为人的植物性神经控制内脏器官的活动,若植物性神经能受到人的意志的控制,则内脏器官的活动也受到人的意志的控制,如心脏的跳动,当人的情绪低落,而想自杀时,只要一有念头,心脏就会停止跳动,而产生不良后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