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第六版23

合集下载

医学免疫学(第6版)课后思考题规范标准答案重要资料

医学免疫学(第6版)课后思考题规范标准答案重要资料

一 简述中枢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 骨髓的功能: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产所: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一②B 细胞和NK 分化发育的产所③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主要产所:抗原再次刺激记忆 B 细胞〔在外周〕一活化B 细胞随血液或淋巴返回骨髓一 B 细胞在骨髓分化为浆细胞一产生大量 IgG,释放入血.〔注:外周免疫器官如脾脏和淋巴结也是再次应答产所, 但其产生抗体速度快而持续时间短,不是血清抗原主要来源——主要来自骨髓. 〕胸腺的功能:①T 细胞分化成熟的产所:经过阳性选择获得MHC 艮制性、经过阴性选择获得自身耐受性②免疫调节:胸腺基质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和胸腺肽类分子,促进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促进免疫细胞〔特别是T 细胞〕的发育. ③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阳性选择后的 T 细胞的TCR 假设与胸腺基质细胞外表的自身 pMHC高亲和力那么被消除.试述淋巴结、脾和肠粘膜相关淋巴结的功能淋巴结:T 细胞和B 细胞定居的主要产所〔T 75%, B25%〕初次免疫应答发生产所过滤作用一一有利于巨噬细胞去除抗原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结深皮质区的HEV 脾脏〔胚胎时期造血器官、人体最大外周免疫器官〕:T 细胞和B 细胞定居的主要产所〔T 60%, B 40%〕 初次免疫应答发生产所过滤作用一一有利于巨噬细胞去除抗原 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MALT:参与粘膜局部免疫应答其中的B-1细胞产生分泌IgA,抵御病原微生物.二 淋巴细胞再循环?其生物学意义?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生物意义:补充新的免疫细胞、增加与 AP 或触的时机、将免疫信息传递给其他免疫成分.三 试述抗原的根本特性? 四 影响抗原应答的主要因素 A 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a 化学性质:P 、糖蛋白、脂蛋白、多糖类、 LPS 及肿瘤细胞的DNA 组蛋白b 分子量大小:>10KD,分子量大的免疫原性强c 结构复杂性:含芳香族 AA 的Ag 免疫原性强.d 分子构像:抗原表位e 易接近性:抗原表位被淋巴细胞受体接近容易程度,易接近免疫原性强f 物理状态:颗粒性抗原免疫原性强B 宿主方面的因素:遗传因素,年龄、性别及健康状态脩样祖细胞一粒细胞、单核、DC红细胞和血小板'淋巴样祖细胞一 B T 、NK 细胞C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抗原进入机体的数量、途径、次数、两次免疫的间隔时间、佐剂的应用和类型.佐剂:要适量,太高或太低易造成耐受;弗氏佐剂诱导IgG,明矶佐剂诱导IgE免疫途径:皮内>皮下〉腹腔注射、静脉注射>口服〔耐受〕五试述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如图4-2/P35 ,图4-3/P36 .Ig由根本结构和其他成分组成.根本结构由外侧的2轻链和里侧的2重链组成,轻链和重链、重链之间借链间2硫键连接,轻链和重链均可分为可变区〔重链近N端1/4和轻链近N端1/2〕和恒定区〔轻链近C端1/2 和重链近C端3/4〕,其中每个可变区可内间断存在3个高变区和4个骨架区,轻链可变区和恒定区均含一个结构域, 重链可变区含一个结构域而恒定区含3-4个结构域〔IgG、IgAIgD含3个,IgM、IgE含4个〕.其他成分起多聚Ig和稳定多聚Ig的作用,包括J链和分泌片,2个IgA借J链连接成二聚体sIgA ,而分泌片稳定二聚体, 5个IgM借J链连接成五聚体.V区功能一一中和毒素和阻断病原体入侵, 6个CDRR别、结合一个抗原表位.C区功能一一C H2、C H3补体结合位点功能:激活补体, IgM、IgG1、IgG3、IgG2〔较弱〕和抗原结合借经典途径激活补体,IgA、IgG4、IgE形成聚合物后借旁路途经激活补体.——Fc段和FcR结合的功能:①调理作用〔Ag-IgG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或巨噬细胞外表的FcR结合增强其吞噬功能〕和联合调理作用〔Ag-IgG的Fc段+中、巨细胞FcR, Ag-C3b/C4b+中、巨细胞C3R/C4瓶进吞口1作用〕②ADCC靶细胞抗原-Ig 的Fc段+Nk、中、巨细胞FcR,直接杀彳靶细胞〕③介导I型超敏反响〔IgE为亲细胞致敏性Ig , IgE的Fc 段+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FcR,引起过敏反响.〕④穿过胎盘和粘膜介导固有免疫:IgG〔1、3、4〕唯一通过胎盘〔含FcR〕, IgA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含FcR〕. 六试比拟各类免疫球蛋白的异同点IgG:出生后三个月开始合成,血清和组织液中含量最高的Ig ,有4个亚类IgG1-4 ;功能一一主要在再次免疫中分泌是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亲和力高+分布广泛〕;IgG1 、3、4穿过胎盘,新生儿抗感染;IgG1 、3、2的C H2、C H3补体结合位点,通过经典途径活化补体;IgG1 、3的Fc段与某些细胞上的FcR结合发挥调理、联合调理、ADCC乍用;IgG1 、2、4的Fc段与葡萄球菌蛋白A/SPA结合,可纯化抗体引起II、III型超敏反响的的某些自身抗体〔如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核抗体〕也是IgG.IgM:合成最早-胚胎后期开始合成, 含量第三,无钱链区〔因而最耐蛋白水解酶〕有2个亚类IgM1、2,均有mIgM〔单价〕和sIgM〔五聚体,分子量最大Ig〕功能一一初次免疫中最早产生的Ig ,抗感染的先头部队.mIgM 构成BCR B细胞只表达mIgM表示其未成熟;sIgM 为天然血型抗体,血型不合导致溶血.sIgM 含10个Fab段〔本结合10个抗原表位而是10价Ig ,实际5价〕因而激活补体效率最强胎儿诊断:脐周血中IgM T,胎儿宫内感染.IgA:出生后4-6开始合成,含量第二,有2亚类IgA1-2 ,均含血清型〔单体〕和分泌型〔二聚体,含分泌片,抗蛋白酶水解〕功能:SIgA可穿过消化道、呼吸道粘膜,因而一一①sIgA穿过粘膜进入母乳,新生儿消化道吸收母乳中sIgA得到自然被动免疫;②sIgA参与粘膜局部免疫,在粘膜外表阻止病原体粘附、中和毒素,机体抗感染的边防军.IgD:随时可合成,含量第四,无亚类和J链,钱链区最长而易被蛋白酶水解而寿命最短功能:mIgD构成BCR B细胞表达mIgD+mIgM为成熟白^初始B细胞,活化的B细胞和记忆B 细胞mIgD消失.IgE:最晚产生,血清浓度最低,无钱链区,由粘膜下淋巴组织的浆细胞分泌功能一一亲细胞致敏抗体,其Fc段的C H2、C H3结构域易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高亲和力的Fc只I 〔IgE Fc受体〕结合引起I型超敏反响;抗寄生虫免疫.七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比拟和生物学意义补体的生物学功能活化最终组装MAC介导细胞溶解效应:溶菌、溶解病毒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即溶解红细胞、血小板、有核细胞;参与宿主抗细菌和抗病毒.活化过程中活性裂解片段的生物学功能:调理作用,C3爪C4b附着于细菌等颗粒性抗原外表, 并与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外表的CR1CR3 CR4结合促进吞噬作用.炎症介质,过敏毒素:C3a、C5a;趋化因子:C5a对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和诱导激活免疫粘附,去除循环免疫复合物,防止过渡堆积. 八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多为小分子多肽;较低浓度即发挥生物学活性;通过结合高亲和受体发挥生物学作用;以自分泌、旁分泌或内分泌形式发挥作用;具有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或协同性,网络性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直接杀伤、调节免疫应答、刺激造血和参与创伤修复促进凋亡, 直接杀伤靶细胞:TNF-aoLT- “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调节免疫应答包括调节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调节固有免疫应答:对DC IL-1 3、TNF-遮进iDC分化、IFN-让调DC的MHC分子表达,趋化因子调节DC迁移和归巢;对单核-巨噬细胞,MCP单核细胞趋化P趋化其到达炎症部位, IL-2、IFN-卜M-CSF GM-CSF^U激活化、IFN-让调白^其MHO子表达,TGF-& IL-10、IL-13 抑制其功能;对中性粒细胞,炎症产生因子, IL-1 3、TNF-a、IF-6、8促进中性粒细胞到达炎症部位、CSF激活它;对NK IL-15早期促分化,IL-2、15、12、18促杀伤;NKT细胞, IL-2、12、18、IFN-渐化、促杀伤;丫了细胞,受肠道上皮和巨噬细胞产生的IL-1、7、12、15的激活调节适应性免疫:B细胞,IL-4、5、6、13+TNF刺激活化,多Th、DC分泌的细胞因子促其抗体类别转化〔IL-4 促IgG1和IgE , IL-5、TNF-3促IgA〕;对a T细胞,IL-2、7、18促其增殖,IL-12、IFN-促Th0向Th1分化,IL-4 促Th0向Th2分化,IL-1 3+IL-6联合促进Th0 向Th17分化、IL-23促进Th17增殖,TGF-眦Treg分化,IL-2、6、IFN-槐CTL分化且促杀伤.刺激造血:作用造血干细胞, IL-3和干细胞因子;作用于髓样祖细胞和髓系细胞, GM-CSF 促髓样祖细胞分化、M-CSF促向单核-巨噬细胞细胞分化、G-CSF促向中性粒细胞分化;作用于淋巴样干细胞,IL-7促向T、B细胞分化发育;作用单个谱系细胞,红细胞生成素促向红细胞分化、血小板生成素和IL-11促向血小板分化、IL-15促向NK细胞分化.参与创伤修复:生长因子的作用. 注TGF-3抑制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作用.九白细胞分化抗原、CD分子、粘附分子的根本概念白细胞分化抗原:是指造血干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成熟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外表分子,广泛表达在白细胞、红系和巨核细胞/血小板谱系及许多非造血细胞上,大局部为糖蛋白少数为C水化合物.CD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 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称CD CD分子具有参与细胞的识别、粘附和活化等功能.细胞粘附分子:介导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接触和结合(或粘附)的膜外表糖蛋白.分布于细胞外表或细胞外基质中,以配体-受体相对应的形式发挥作用.十比拟HLA I类分子和II类分子作为抗原提呈分子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1)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1)经典的MHC I、II类分子分别提呈内源性抗原和外源性抗原,分别给CD8+CTL和CD4+Th细胞识别,从而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这是MHO子的最主要功能.2)约束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即MHC艮制性:如HLA-I类分子对CTL识别和杀伤靶细胞起限制作用;HLA-II类分子对Th与APC之间的相互作用起限制作用.3)参与T细胞在胸腺内的选择及分化.4)决定个体对疾病易感性的差异.5)参与构成种群基因结构的异质性.(2)在固有免疫应答中的作用:1)经典III类基因编码的补体成分参与炎症反响、杀伤病原体及免疫性疾病的发生.2)非经典I类基因和MICA基因产物可调节NK细胞和局部杀伤细胞的活性.3)炎症相关基因产物参与启动和调控炎症反响,并在应激反响中发挥作用.十二MHO子与临床医学的关系(1) HLA与器官移植: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受者HLA等位基因的匹配程度,故移植前,需对供、受体间进行HLA分型和交叉配型.(2) HLA分子的异常表达与临床疾病:如恶变细胞I类分子的表达往往减弱甚至缺如,不能有效激活CD8+CTL逃脱免疫监视;本不表达HLA-II类分子的组织细胞,可被诱导表达II类分子,从而启动自身免疫应答,导致自身免疫病.(3) HLA与疾病的关联:很多人类疾病有遗传倾向,可能与HLA关联,常用相对风险率(RR) 表示关联程度,阳性关联表示某个体易患某一疾病,阴性关联表示对该疾病有反抗力.(4) HLA与法医学:用于亲子鉴定和确定死亡者身份.十三B细胞主要外表分子及其功能抗原受体复合物:与Ag结合产生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mIg(浆细胞不表达)-Ig Mg 3(CD79a/CD79b),其中mIg是B细胞的特征性标志+识别和结合抗原,Ig Mg 3传导活化信号.B细胞共受体/辅助受体:提升B细胞活化的敏感性, CD19/CD21/CD81, CD21结合抗原外表的C3d而产生提升敏感性的信号, CD21传递此信号和活化信号, CD81连接CD19和CD21. 此外CD21是B细胞上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受体,所以EBV选择性感染B细胞.协调刺激分子:产生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CD4Q CD80/B7-1、CD86/B7-2 > ICAM-1和LFA-1 , 成熟B细胞外表的CD40钻化T细胞外表的CD40L,是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活化B细胞外表的B7分子+T细胞外表的CD28〔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或CTLA-4〔T细胞抑制信号〕;ICAM-1+LFA-1是T细胞和B细胞的初步粘附,是后面B、T细胞可能进一步结合的根底.其他外表分子:CD2.CD22 CD32; CD2保B细胞特异性标志;CD22也特异性表达于B细胞,负向调节共受体;CD32B^负反响调节B细胞的活化.十四B细胞亚群根据B细胞外表是否含有CD附为CD5+B-1细胞和CD5-B-2细胞此外B-1细胞:无需Th细胞辅助、不发生Ig类别转换、分泌天然抗体-IgM、属固有免疫细胞而构成机体第一道防线在早期发挥作用.十五B细胞功能产生抗体,发挥抗体的作用〔详见Ig的生物学活性,主要前4点〕提呈抗原:可溶性的、低浓度的抗原〔详见APC中B细胞-Th2关系〕分泌淋巴因子调节各类免疫细胞十六T细胞亚群和各自功能根据所处活化阶段分为:初始、效应、记忆性T细胞,初始T细胞存活期短位于G0期,表达CD45R保口L-选择素,主要是识别抗原;效应T细胞存活期短,表达CD44 CD45RQ不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而外周炎症部位迁移;记忆性T细胞处于G0B而存活期长,表达CD45RO 介导再次细胞免疫.根据TCR类型分为:a 3 It田胞和丫8蒯胞;a 3畛田胞介导特异性细胞免疫;丫8钿胞主要介导皮肤黏膜的固有免疫或非特异性细胞免疫.根据辅助受体的表达分为:CD4+T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包括大局部a 3驯胞、局部NK T细胞等,识别13-17AA残基的外源性抗原且受MHC II类分子限制、分化为Th细胞辅助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分化为适应性Treg抑制自身损伤炎症;CD8+T细胞包括1/3 a 3畛田胞和局部NK T细胞等,识别8-12AA残基的内源性抗原且受MHC I类分子限制、分化为Tc细胞.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Th、Tc、Treg; Th包才Th1、Th2、Th13, Th1辅助细胞免疫或引起IV型超敏反响,Th2辅助体液免疫或引起I超敏反响,Th17分泌IL-17参与固有免疫和某些炎症发生;CTL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Treg包括自然Treg/nTreg和适应性Treg/iTreg 和其他调节性T细胞如CD8+Treg, nTreg抑制自身反响性T细胞应答,iTreg抑制移植排斥和自身损伤性炎症,均有利于肿瘤生长;CD8+Treg抑制自身反响性CD4+T细胞核移植排斥.十七专职性APC包括哪些细胞?其摄取、加工处理、提呈抗原的主要异同点是什么?包才DC单核-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成熟DC机体内最强APC能够直接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巨噬、B细胞仅刺激已活化或记忆T细胞〕,因而DC是细胞免疫的始动者、连接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桥梁. 但其抗原摄取、加工水平较弱;单核-巨噬细胞有显著的摄取、加工抗原的水平;B细胞识别和摄取低浓度、可溶性抗原. 十八试分析DC分类和功能特点根据来源分:可分为髓系DC淋巴系DC髓系DC即经典DC参与免疫应答的诱导和启动;淋巴系DC主要是浆细胞样DC活化后获得DC形态并快速释放I型抗扰素抗病毒免疫和自身免疫.根据分化程度分:未成熟DC成熟DC未成熟DC位于实体非淋巴器官的上皮,外表高表达膜受体〔Fc受体、甘露糖受体等〕而低表达MHCII类分子、粘附分子、共刺激分子,故其抗原摄取、处理水平强而提呈水平弱,向炎症部位迁移〔接受成熟刺激因子一一炎性介质的刺激〕;成熟DC在炎症部位,外表低表达膜受体〔Fc受体、甘露糖受体等〕而高表达MHCI类分子、粘附分子、共刺激分子,故其抗原摄取、处理水平弱而提呈水平强,向外周淋巴组织迁移〔提呈抗原给T 细胞〕十九内源性抗原如何通过MHC I类分子途径被加工、处理和提成的?内源性抗原被蛋白酶体降解为多肽, 与TAP结合并由TAP转运至内质网内,与内质网组装的MHQ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然后经高尔基体转运至细胞膜上,供CD8+T细胞识别.二十外源性抗原如何通过MHC II类分子途径被加工、处理和提成的?外源性抗原被APC识别和摄取,在胞内形成内体,内体转运至溶酶体或与溶酶体融合, 抗原被降解为多肽而转运至MH C中,MH C中含有在内质网中合成并与Ii链结合形成复合物而经高尔基体转运过来的MHQ类分子;在MH C中,Ii链被降解而将CLIP残留于MHC;类分子的抗原肽结合槽中, 在HLA-DM分子的彳^用下CLIP与抗原肽结合槽发生解离, 被待提呈的抗原肽所置换,形成稳定的抗原肽-HCII类分子复合物,转运至APC膜外表,提呈给CD4+T细胞.二H^一简述不同效应T细胞亚群的效应功能及其作用机制Th1,介导细胞免疫,抗胞内感染病原微生物和引发IV型超敏反响:①活化和募集巨噬细胞,Th1分泌IFN-/Th1外表的CD40L-巨噬细胞外表的CD401使巨噬细胞活化;Th1分泌IL-3、GM-CS促进骨髓细胞分化为单核细胞+Th1分泌炎性介质TNF-a、MCP-1等募集巨噬细胞②分泌IL-2促进淋巴细胞活化增殖;③Th1产生淋巴毒素和TNF-a,活化中性粒细胞.④以上活动均可以引起组织损伤和炎症发生,故可以引起迟发型IV型超敏反响.Th2,介导体液免疫,诱导产生抗体、去除蠕虫和引发I型超敏反响:①Th2分泌的IL-4、5、10、13等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② Th2分泌IL-4 ,诱导B细胞分化和Ig类别转化,尤其产生IgE,诱导I型超敏反响.Th17,介导固有免疫,分泌各种细胞因子直接促进上皮细胞、巨噬细胞、中cell等参与炎症反响或激活以上细胞使它们释放更多的CK扩大固有免疫效应.Tc,介导细胞免疫,杀伤胞内寄生菌、病毒和肿瘤细胞:①释放穿孔素,裂解靶细胞;②释放颗粒酶,介导靶细胞凋亡;③表达FasL,与靶细胞上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二十二体液免疫初次和再次应答的特点和临床意义特点初次应答再次应答抗原剂量高低潜伏期长短顶峰浓度较低较局Ig类别主要为IgM IgG 、IgA亲和力低高无关抗体多少Ig维持时间短长二十三NK为什么能杀死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而不能杀伤组织细胞NK 表达CD56 CD16 不表达TCR mIgNK细胞的功能:1-早期抗病毒感染、抗胞内寄生菌、抗肿瘤的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一一其一是非特异性的通过NK细胞与靶细胞的直接接触作用,依赖细胞外表分子的粘附分子〔如NK细胞上的CD2 LFA-1和靶细胞上的CD58 ICAM-1〕相互结合,释放穿孔素、颗粒酶和表达FasL等破坏靶细胞.其二是通过特异性ADCCC应杀伤靶细胞,即靶细胞膜抗原与特异性IgG类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IgG的Fc段与NK细胞外表的Fc丫RID 〔CD64结合,使NK细胞活化,杀伤靶细胞.2、分泌细胞因子IFN-林口TNF-疝曾强机体抗细胞内感染3、分泌细胞因子IFN-林口TNF-〞起免疫调节作用.NK细胞活性的调节:①识别HLA I类分子的受体,包括抑制性和活化性〔抑制性〉活化性〕, 生理状态下,HLA I R +自身组织的HLA I类分子一抑制性受体占主导地位, NK细胞不能杀伤正常组织细胞;病理状态下:病毒感染或肿瘤细胞外表的HLAI类分子表达下调一活化性受体占主导地位,导致NK细胞对上述细胞的杀伤;②识别非HLAI类受体,该受体存在于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外表而正常细胞缺失,因而NK细胞选择性杀伤病态靶细胞而对正常细胞不起作用.二十四简述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特点和相互关系应答特点:固有免疫应答作用早期、无特异性、不经过克隆扩增而产生效应、细胞寿命短而不能产生免疫记忆和免疫耐受, 受趋化因子作用而募集, 维持时间短;适应性免疫应答作用后期〔>96h〕特异、经过克隆扩增、形成记忆细胞而具有免疫记忆, 形成免疫耐受,维持较长时间.识别特点:无特异性识别受体而有PRR受体多样性小、识别的抗原为高度保守的分子结构、受体识别抗原具有多样性反响;适应性免疫应答有特异性和高度多样性的TCR或BCR且识别的抗原具有高度特异性且须有B细胞表位或p-MHC相互关系:固有免疫启动适应性应答一一DC唯一能启动初始T细胞的活化;影响适应性免疫应答类型一一固有免疫应答中产生的不同细胞因子可促进不同淋巴细胞的分化,如Th1、Th2的分化;协助适应性免疫应答产物发挥效应:补体协助抗体、补体的调理作用. 适应性免疫增强固有免疫发挥效应:抗体的调理作用、ADCC细胞因子的促进等二十五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和花粉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属于哪一型超敏反响?其发病机制、防治方法和原理?I型超敏反响,青霉素或花粉第一次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当再次接触机体后,变应原结合在致敏靶细胞外表的IgE抗体并交联,使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白三烯,使平滑肌收缩、血管通透性增加、粘膜腺体分泌增加,在全身表现为休克,在支气管表现为哮喘. 防治原理:躲避影响I型超敏反响重要因素,如变应原、致敏细胞、IgE、生物活性物质等. 防治方法:第一,远离变应原;第二,当无法远离必须接触的那么采用脱敏治疗:异种血清治疗时要脱敏〔小剂量、短间隔、屡次〕,生活中无法躲避的变应原如花粉采用减敏〔小剂量、间隔较长时间、反复屡次皮下注射变应原〕;第三,药物防治,抑制生物活性介质的合成与释放、生物活性介质的拮抗剂、改善效应器官反响性药物;第四,免疫新疗法,诱导Th2细胞向Th1细胞转换而下调IgE的产生.二十六请以结核杆菌感染为例,试述IV超敏反响的发生机制与其他三型有何不同结合杆菌是胞内寄生菌, 其引起的超敏反响为迟发型超敏反响:其引起免疫的物质与抗体和补体无关,为Th1或TCL细胞,结核杆菌感染的靶细胞经APC处理、提呈形成pMHG^被特异性T细胞识别而活化、分化为效应 /致敏T细胞,致敏Th1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直接损伤组织或活化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间接损伤组织;致敏TCL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使靶细胞溶解、释放颗粒酶使靶细胞凋亡、外表表达Fas L与靶细胞外表受体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二十七比拟4种超敏反响的特点1. I型超敏反响的特点①反响发生快、消退也快;②主要由igE类抗体介导;③主要表现为生理功能紊乱,无明显的组织损伤;④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⑤没有补体参与.2. n型超敏反响的的特点:〔1〕 Ag在细胞膜外表;〔2〕参与Ab为IgM、IgG, Ag与Ab在细胞外表结合;〔3〕需要补体、巨噬细胞、NK细胞参与;〔4〕结果造成靶细胞融解破坏.3. m型超敏反响的特点:〔1〕 Ag、Ab均在血循环中,形成IC沉积于毛细血管基底膜;〔2〕参与Ab 以IgG为主,也有IgM、IgA; 〔3〕需要补体参与;〔4〕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5〕血小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参与反响.4. IV型超敏反响的特点:〔1〕细胞免疫为根底的超敏反响;〔2〕迟发型;〔3〕个体差异小;〔4〕引起单核一巨噬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5〕无补体、抗体参与.。

医学免疫学精品课件(南方医科大学)第23章 免疫防治

医学免疫学精品课件(南方医科大学)第23章 免疫防治

白喉 diphtheria
结核Tuberculosis
轮状病毒 Rotavirus
Pertussis 百日咳
6
患脊髓灰质 炎的儿童
7
天花死亡率25%-30%
16~17世纪中国人 吸入天花病人的痂 皮粉末
Jenner 1796: 发现Cowpox
1930’s: last natural UK case
12
常规疫苗存在的问题:
①死疫苗接种剂量较大且需重复接种,注射局部 或全身反应相对较重
②活疫苗存在回复突变的可能性,对疫苗保存的 时间与温度均有严格要求
③完整病原体的抗原表位数量多且作用复杂,可 能引起超敏反应和交叉反应等免疫相关疾病( 如疫苗后脑炎等)
13
二、新型疫苗
1. 亚单位疫苗:用有效免疫原成分制备的疫苗 2. 结合疫苗:多糖与蛋白交联 3. 合成肽疫苗: 4. 基因工程疫苗:重组蛋白疫苗、重组减毒活疫
、DCreg、抗原致敏DC
von Behring
16
二、非特异性免疫治疗
(一)免疫增强剂 1. 微生物及其产物:BCG、短小棒状杆菌、CpG DNA 2. 植物多糖:香菇多糖、云芝多糖 3. 中草药:人参、黄芪 4. 细胞因子:IL-2、CSF、IFN、EPO 5. 化学合成药物:左旋咪唑
(二)免疫抑制剂 1. 化学药物: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氨甲喋呤等 2. 糖皮质激素:强的松、地塞米松等 3. 抗生素:环胞霉素A、FK506 4. 抗体:抗CD3、CD4、CD25、TNF单抗等 5. 中草药:雷公藤、青蒿素等
免疫预防:人工输入抗原物质刺激机体产 生免疫效应物质,或直接输入免疫效应物 质,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4
疫苗是刺激“国防军”使其对 某

《医学免疫学》考纲-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医学免疫学》考纲-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医学免疫学》考纲-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第四届医学生基础技能及创新实验设计竞赛理论考试范围一、医学免疫学(CD21、CD5)等。

教材:《医学免疫学》第六版曹雪涛主编 2. B细胞的功能。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一章免疫学概述第十章 T淋巴细胞 1.免疫的概念。

1.T细胞的重要表面分子:TCR-CD3复合物的组 2.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成,结构及功能;T细胞的辅助受体(CD4、CD8);疫监视;生理和病理表现。

协同信号分子(CD28、CTLA-4、CD40配体)、粘附 3.免疫应答的类型:固有免疫及其特点;适应分子(LFA-1、LFA-2)、丝裂原受体。

性免疫及其特点;两者的关系。

2.T细胞亚群及其;根据T细胞活化阶段的不同(初始T细胞、效应T 细胞、记忆性T细胞);根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据TCR类型不同(TCRαβT细胞、TCRγδT细胞); 1.免疫器官的组成。

根据特别CD分子不同(CD4+T细胞和CD8+T细胞); 2.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及其功能。

根据功能不同(Th、Tc、CD4+CD25+调节性T细胞、 3.外周免疫器官及其功能。

NKT细胞)。

第三章抗原第十一章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抗原提呈细胞的概念与种类。

1.抗原的概念;抗原的免疫原性与免疫反应性; 半抗原与完全抗原的概念。

第十二章 T 淋巴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2.抗原的特异性:表位的概念与类型;共同抗 1.T 细胞对抗原的识别:APC与T细胞的相互作原和交叉反应。

用。

3.抗原的种类:胸腺依耐性抗原与非胸腺依耐 2.T细胞活化的过程:T细胞活化的信号要求,性抗原;异嗜性抗原、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的增殖、分化、效应细胞的自身抗原;内源性抗原与外源性抗原。

产生。

3.T细胞应答的效应:Th与CTL的作用。

第四章抗体 1.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区别。

第十三章 B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2.抗体的结构。

医学免疫学第6版概论 ppt课件

医学免疫学第6版概论 ppt课件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Innate immunity and adaptive immunity
2020/12/27
Shizuo AKIRA,Proc. Jpn. Acad., Ser. B 85 (20095)
2020/12/27
Fazilleau N, et al.
2020/12/27
16
第二节 免疫学科的产生
一、免疫学的开创期
16~17世纪,中国人种“人痘”预防天花。 18世纪,英国人爱德华琴纳( Edward Jenner ) 发明牛痘苗,预防天花,人类最终战胜了天花病 毒。
2020/12/27
17
中国人发明减毒天花疫苗
2020/12/27
19
法国人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首 先通过提高培养温度成功制备了炭疽杆菌减毒疫 苗;通过绵羊脑多次传代制备成功人工减毒狂犬 病疫苗,开创传染性疾病人工自动免疫时代。
2020/12/27
14
三、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免疫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具有三大功能,详见下表。
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功能
正常表现
免疫防御
抗感染
(immunologic defense)
免疫稳定
消除炎症或衰老细胞
(immunologic homeostasis)
免疫监视
防止正常细胞突变
(immunologic surveillance)
2020/12/27
8
第一章 绪论
2020/12/27
9
本章教学大纲
【目的要求】
1.掌握 免疫、免疫学和医学免疫学的概念; 人体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第六版免疫学课件抗体演示文稿

第六版免疫学课件抗体演示文稿

第四节 各类抗体的特性和功能
•Ig G •Ig M •Ig A •Ig E •Ig D
29
第59页,共79页。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IgG分子的四种亚型
IgG1
IgG2
IgG3
IgG4
第60页,共79页。
特性:又称为胎盘球蛋白
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抗原结合价为2价 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3~5岁接近成人 血清中含量最高,占血清总Ig的75-80% 产生比较晚,是再次应答的主要抗体
各类抗体的特性和功能
人工制备抗体
第5页,共79页。
基本概念
➢抗体(antibody, Ab):
是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接受抗原激活后增殖分化为 浆细胞所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Ab
Ag
B
P
特异性结合(Ab活性)
分布: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及某些细胞膜表面
第6页,共79页。
基本概念
第34页,共79页。
第35页,共79页。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三、抗体分子的水解片段
20
第36页,共79页。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木瓜蛋白酶(Papain) IgG Fab段(fragment of antigen binding,抗原结合片段) Fc段(fragment crystallizable,可结晶片段)
超(高)变区 (HVR)
骨架区
(FR)
9
第21页,共79页。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 超(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HVR)
亦称为互补决定区(compli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CDR): CDR1、CDR2、 CDR3共同构成Ag结合部位。

医学免疫学第6版课件-概论完整版.ppt

医学免疫学第6版课件-概论完整版.ppt

绪论 抗原 抗体 补体 固有免疫细胞 免疫器官与组织 适应性免疫细胞—T细胞 适应性免疫细胞—B细胞 细胞因子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细胞黏附分子 固有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免疫调节 免疫耐受 超敏反应
课件
第一章 绪论
课件
本章教学大纲
课件
二、抗感染免疫兴隆期
18~20世纪初,抗感染免疫得到充分发展。 1.确定了免疫(应答)的分类 提出非特异 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应答)。 2.提出了体液和细胞免疫学说。 3.观察到免疫应答的两面性 免疫防御作用 和病理损伤作用。 4.建立了血清学技术 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 方法。
课件
三、免疫学科逐渐发展(20世纪中叶至今)
(一)免疫系统的确立和分类 1.固有免疫系统 固有免疫系统(innate immune system)又称天然免疫系统(natural immune system)或非特异性免疫系统(non-specific immune System)。 2.适应性免疫系统 适应性免疫系统(adaptive immune system)又称获得性免疫系统(acquired immunity)或特异性免疫系统(specific immune system)。
课件
二、免疫物质基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1)中枢免疫器官:胸腺和骨髓(禽类在腔 上囊)。 (2)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 关淋巴组织。 2.免疫细胞 淋巴系细胞、髓系细胞。 3.免疫分子 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和溶菌 酶等。
课件
三、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免疫系统具有三大功能,详见下表。
国家 研 究 成 就
德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