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模板:网络学习空间在新课改中的助推作用研究与应用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助推新课改实现革命性突破与发展
才 培 养模 式 的根 本 变 革 。有 了 “ 网络 学 习 空 间人 人
通” ,基 础 教 育 整 体 改 革 及 课 程 改 革 等 利 国 利 民 的 目 标 就 能 真正 实现 。 世界大学城 “ 网络 学 习 空 间 人 人通 ” 为 数 字 化 智
力 推 动教 育变 革有 待找 到 和运 用最 有效 的方式 。
修课 及校本 课程 . 三是研 究性 学 习等综 合 实践课 程 , 四 是课 堂教学改革 , 五是 学生综合 素质评价 。 这 些改革 除
了 教 育 观 念 的 转 变 .还 面 临 着 教 育 技 术 方 面有 待 突 破
以 分 取 人 的 人 才 选 拔 与 用 人 制 度 支 撑 的 纯 学 历 教 育
的局 面等 , 紧 紧制 约着 素 质教 育 的 发展 。基 础 教育 受 此 影 响长期 深 陷在 应试 教育 的深 渊 中。 片 面追 求升 学
率 的 办 学 理 念 与 方 针 极 大 地 妨 碍 了 学 校 及 师 生 的 全
中 图分 类 号 : G4 3 4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3 —8 4 5 4 ( 2 0 1 3 ) 0 2 — 0 0 5 7 — 0 3
2 0 0 2年 以 来 , 我 国 启 动 新 一 轮 中 学 课 程 改 革 取
接 落 脚 点 ,也 是 教 育信 息 化 深 入 应 用 未来 的 发 展方
向。有 了“ 网络 学 习空 间人人 通 ” . 可 以 实 现 教 育 资 源 的共 建共 享 , 就 能 在 最 短 时 间 内 快 速 促 进 教 育 公 平 与 均衡 可持 续发 展 。有 了网络 学 习空 间人 人 通 . 可 以 全 面实 现 教学 方式 与学 习方式 的深刻 变 革 , 从 而促 进人
课题申报书:移动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利用研究
课题申报书:移动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利用研究一、课题背景与意义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已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
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具有设备便携、时间灵活、个性化学习等特点,将其应用于学科教学中,有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我国近年来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移动学习应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本课题旨在研究移动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利用策略和方法,以期为推动我国移动学习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1. 研究目标(1)分析移动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优势与挑战。
(2)探索移动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与方法。
(3)构建移动学习支持下的学科教学策略与评价体系。
(4)为教师提供有效的移动学习教学设计与实施指导。
2. 研究内容(1)移动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2)移动学习优势与挑战的实证研究。
(3)移动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与方法研究。
(4)移动学习支持下的学科教学策略与评价体系构建。
(5)教师移动学习教学设计与实施指导。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 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收集国内外关于移动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相关文献,梳理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移动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3)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移动学习教学实践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4)教学实验:设计移动学习教学实验,验证所提出的移动学习应用模式与方法的有效性。
(5)系统构建:基于研究结果,构建移动学习支持下的学科教学策略与评价体系。
(6)教师培训与指导:针对移动学习教学设计与实施,为教师提供培训与指导。
2. 技术路线(1)移动学习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2)移动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3)移动学习优势与挑战的实证研究。
(4)移动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与方法研究。
课题申报模板:网络环境下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网络环境下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课题名称:网络环境下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关键词:个人申报申报级别:枣庄市第二十八中学课题类别:学科分类:研究类型: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课题设计论证网络环境下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研究(课题设计)一、问题的提出21世纪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步入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促进学校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和个性化。
这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从1994年开始,就利用因特网进行教育活动。
日本文部省决定,在2001年将全国所有的学校联网,2005年将全国所有的家庭通过光纤联网,为创造全国性共同学习和由各个地区或学校产生的自发的共同主题学习提供保障。
此外,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在利用网络、利用远程教育方式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在国内在教育领域中,随着校园网的广泛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手段则给我们的学校教育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处于信息时代的教师和学生,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和认知工具的学习环境,这种教学环境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条件。
网络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介入,如火如荼,然而,我们却无法回避一个现实:资源开发的滞后和统整性的薄弱,加上整合理念、资源技术对师资层次水平间要求的不和谐,“课堂搬家式”课程内容占多数,即使有些课程内容增加了“即时性”、“双向交流性”,但还没有真正发挥网络课程的优势,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与教”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
课题申报模板:网络资源辅助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应用与研究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网络资源辅助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应用与研究课题名称:网络资源辅助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应用与研究关键词:单位申报申报级别:东郭镇中心小学课题类别:学科分类:研究类型: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课题设计论证一、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一)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国内外各类学校均加快了网络硬件环境建设,积极发展网络教育。
美国最早把网络化教育引入到学校教学中。
其教育的一个特点就是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照顾学生个体发展,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引入更好地满足了资源共享与个别化教学的需求。
日本政府也充分认识到基础设施建设在整个教育信息化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曾先后于1994年,1998年,2000年,2001年分别制定发展信息教育的具体目标和实施计划,使得本国中小学计算机基础设施建设和连接互联网的发展十分迅速。
目前,我国网络教育的发展亦十分迅速,随着校园网的广泛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手段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
网络教育通过网络将教师的监督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结合,强调两者交互。
在学习的地点和时间安排上,网络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自由的选择。
基于网络教学资源逐步优化和我校教学实际,我们开展了《网络环境下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研究》子课题--《网络资源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的课题研究活动。
(二)课题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次课题的研究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山东省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学校、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中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对“人”的塑造和培养,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严峻的课题。
课题申报模板:学生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2)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教师/学生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名称:教师/学生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研究关键词:网络空间应用申报级别:省级课题课题类别:专项课题学科分类:其他研究类型:其他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教育部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指出,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战略部署,以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为依托,以促进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为核心,以运用驱动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全面加强空间建设与应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推动教育学变革,构建互联网加教育新生态。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必须聚焦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强化以能力为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使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推进互联网加教育的具体实施计划,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迅猛发展,将深刻改变人才需求和教育形式,智能环境不仅改变了教育学的方式,而且已经开始深入影响到教育的理念文化和生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全方位,历史性成就实现了“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快速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提升,信息化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作用大幅提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等五大进展,在构建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推进机制,探索符合国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上实现了三大突破,为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题申报书:在线学习平台在提升学习效率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申报书:在线学习平台在提升学习效率中的应用研究1. 课题背景与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开展教学活动。
相较于传统课堂,在线学习平台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灵活的学习时间以及便捷的互动交流等优势,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然而,如何充分发挥在线学习平台的作用,提升学习效率,成为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课题旨在研究在线学习平台在提升学习效率中的应用,探讨其优势与不足,为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师生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 研究目标与内容2.1 研究目标1. 分析在线学习平台的应用现状,总结其优势与不足。
2. 探究在线学习平台在提升学习效率方面的作用机制。
3. 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促进在线学习平台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2.2 研究内容1. 在线学习平台的应用现状分析- 调查不同类型学校、学科和年级的在线学习平台使用情况。
- 分析在线学习平台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
2. 在线学习平台提升学习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 分析在线学习平台对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效果的影响。
- 探讨在线学习平台如何促进师生互动、资源共享和个性化学习。
3. 提升在线学习平台应用效果的策略与建议- 提出在线学习平台建设的优化方向。
- 探讨教师和学生在使用在线学习平台时的最佳实践。
- 提出政策建议,推动在线学习平台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和应用。
3. 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了解在线学习平台在提升学习效率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实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在线学习平台使用情况,分析其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在线学习平台,分析其在提升学习效率方面的优秀实践。
4. 对比研究:比较在线学习平台与传统课堂在提升学习效率方面的差异,总结在线学习平台的特点和优势。
4. 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3个月):进行文献综述,明确研究框架和方法。
中小学课题申报:l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授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l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授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课题名称:l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授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关键词:网络学习空间,备课授课,提高兴趣,实践研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类别:青年课题学科分类:综合实践研究类型:综合实践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课题设计论证一、课题的提出教育部已把“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作为“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目标,建设和应用个人网络空间成为广大师生个性化服务和需求的一种新趋势。
很多学校已把教师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作为考核教师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师个人网络学习空间主要为网络教学空间,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的教学应用服务形式,是网络教学教研向个性化方向发展的结果。
充分发挥网络空间教学的优势,创新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方法,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为网络空间互动教学,将给教育教学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变革。
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备课授课已经成为现代教师教学实践常态。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传统备课授课方式捉襟见肘,远远局限了现代孩子的认知,拉开了城乡孩子的差距,而且大大影响孩子上课的积极性、探索欲望,也不利于教师专业成长。
在现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发展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备课授课刻不容缓,让孩子有更广的交流平台、互动空间、展示机会,让教学资源更丰富、优质资源发挥更广的共享空间,我们教师研究学生、研究教材、整合优质资源、结合地方实情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实践,建立学生发展轨迹,探索教育思路成为现在教师新发展动力和方向。
【专项课题申请书】网络学习空间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3.研究重点
通过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运用研究,形成多种切合实际的小学体育网络教学模式,提高学校体育教育的整体水平与全校学生的体育素质。
2.研究过程
研究过程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0年4月—2020年11月)
(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2)收集国内外网络学习空间方面教育理论文献和有关资料。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20年12月-2021年7月)
(1)继续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料。
(2)建立课题研究资料档案,以便后期分析、研究、总结。
2.小学体育教学
小学生的体育教学是针对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体育锻炼的教学。是按一定计划和课程标准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增强其体质,培养其道德、意志、品质等。它是学校体育实现的基本形式,是体育目标的实施途径之一。
3.网络学习空间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在我国,2012年就已经开始提出“三通两平台”建设工程。“三通两平台国家”是国家“十三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三通两平台”的核心工程。
2012年3月13日,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强调提升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程度;2012年5月28日,在北京召开的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杜占元副部长提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重点是三大任务和两个平台,是“十二五”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目标,这是初次提出“三通两平台”的概念;2012年9月5 日召开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刘延东副总理强调要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2016年2月,教育部印发的《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强调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投入中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国内的专家、学者对网络学习空间的研究给予高度的关注,不同角度的研究成果也在日益增多。
立项申报书《中小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
立项申报书《中小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立项申报书《中小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一、立项背景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教学资源成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中小学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师生应用能力不足等。
为了推动中小学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建设和应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项目拟立项中小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项目,旨在建立统一标准的网络教学资源体系,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应用能力,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
二、项目目标1. 建立统一标准的中小学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包括课程资源、教学设计、评价方案等,提供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
2. 提供包括线上线下的师资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网络教学能力,推动网络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3. 促进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搭建网络教学资源交流平台,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提升教学效果。
4. 推动网络教学资源应用与教学研究的结合,促进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
三、项目内容及措施1.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a. 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团队,负责统一标准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b. 设立网络教学资源评审机构,对线上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评估和审核,筛选优质资源。
c. 整合国内外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形成全面覆盖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资源库。
d. 发布网络教学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在线学习和教学支持。
2. 师资培训与能力提升a. 开展网络教学资源培训课程,提供线上线下的培训教育,包括教学设计、资源应用等方面。
b. 设计网络教学资源应用评估体系,对教师进行能力测评,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培训计划。
c. 组织教师交流研讨活动,分享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经验和教学方法,促进合作学习。
3. 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搭建a. 建立中小学网络教学资源交流平台,实现教师和学生间的资源共享与交流。
b. 提供在线协作工具,支持教师和学生进行实时互动,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课题申报】探索初中语文课程的互联网教育应用
探索初中语文课程的互联网教育应用课题申报书一、课题的背景和意义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教育领域也开始转向线上教学。
互联网教育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并且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而初中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如何将互联网教育应用到语文课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课题的目标和任务本课题的目标是探索初中语文课程与互联网教育的结合,研究使用互联网教育应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信息获取能力。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1. 分析互联网教育对初中语文课程的意义和影响,探究如何将互联网教育应用到初中语文课程中。
2. 研究如何通过互联网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等。
3. 探讨如何设计互联网教育平台,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学习交互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实验,在考察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收集和分析学生学习效果数据。
5. 结合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学生个体差异,研究如何个性化地设计互联网教育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四、课题的预期结果和创新点1. 提出可行的初中语文课程与互联网教育结合的方法和策略。
2. 开发出适用于初中语文课程的互联网教育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工具。
3.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信息获取能力。
4. 在实施课堂教学实验的基础上,收集和分析学生学习效果数据,为互联网教育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应用提供经验和证据支持。
5. 结合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学生个体差异,个性化地设计互联网教育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五、课题的研究保障和可行性分析1. 团队人员:本课题组成员由教育学专家、语文教育专家、教育技术专家等组成,具备相关研究和教育实践经验。
2. 资金保障:申请相关教育研究基金和教育科技项目经费,用于教育资源采购、平台开发和实验教学费用等。
科研课题申报模板:基于课程教学实践的网络教学空间建设与运用—以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为例
(6)2022.05-2022.06研究报告:基于课程教学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师个人教学空间建设与运用。
4、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等。
4.1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
该项目主持人和团队人员组成了老、中、青结合的科研团队,年龄结构合理。6人均为中文方向研究生,讲师3人,副教授3人,研究领域各有所长,互补性强。
基于课程教学实践的网络教学空间建设与运用——以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为例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1问题的提出
2018年教育部颁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与新时代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能力不强,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与应用水平不高。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职教二十条》在第一条“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中就提到要“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等办学标准。”
3.3实施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20年9月-2020年11月)
学习关于教学空间建设和运用的各级各类政策性文件和研究文献,调研全院大学语文教师教学空间建设与运用的实施情况。
(2)初步探索阶段(2020年12月-2021年6月)
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实践验证和跟踪调研,优化高职语文教学空间建设和运用方案。
3.4预期成果形式
(1)2020.09-2020.11调查报告: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空间建设与使用现状调研报告;
(2)2020.12-2021.02文件: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空间建设规范;
(3)2021.03-2021.08案例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空间运用典型案例;
课题申报模板: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研究(2)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名称: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研究关键词:学习空间,建设,应用,研究,数字化校园申报级别:省级课题课题类别:专项课题学科分类:信息技术研究类型:信息技术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174234144课题设计论证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2012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推进教育信息化“宽带网络校校通”是基础,“优质资源班班通”是关键,“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发展方向。
关于“网络学习空间”,很多网站与学校及个人进行了大量的学习空间建设,形形色色的学习空间有很多,但是多为单方面研发,与学校实际接轨有限,而且空间的模式的选取及应用的环境不尽相同。
在当前已建好的网络学习空间中,大多以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功能为重,学生在数字化空间中是被管理被服务的被动角色,学生感受到空间带给他们的变化并不明显。
从精神层面讲,学生几乎感受不到学习空间带给他们的方便和幸福感。
面对自己的学生,教师在选择的过程中有时无从下手,或要不断更换空间,寻找资源,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做这件事,有些已经有悖于原来的设想,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学习空间是一种新的资源形态,适合本校的学习空间建设要依靠本校教师不单是初次开发素材、积件和课件,更重要在二次开发。
选题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基本实现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
教育技术创新与在线学习平台发展研究课题申报
教育技术创新与在线学习平台发展研究课题申报一、研究意义与背景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教育技术创新和在线学习平台的兴起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教育技术的创新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够跨越时空限制,为广大学生提供更灵活、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因此,研究教育技术创新和在线学习平台的发展成为了当下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课题旨在深入探讨教育技术创新与在线学习平台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为教育机构和学习者提供科学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具体目标如下:1. 分析当前教育技术创新和在线学习平台的发展现状并总结经验;2. 系统研究教育技术创新和在线学习平台的重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3. 探讨教育技术创新与在线学习平台的融合模式,提出创新的教育技术应用方案;4. 提高在线学习平台的用户体验和学习成效,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深度思考。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教育技术创新发展现状的调研与分析: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教育技术创新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分析其成果和应用现状,总结经验和教训。
2. 在线学习平台发展现状的调研与分析:对当前热门的在线学习平台进行调研,包括平台的功能、用户体验、学习资源等方面,分析其特点和发展趋势。
3. 影响教育技术创新和在线学习平台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的方式,深入分析影响教育技术创新和在线学习平台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教师培训、学习者参与度、技术支持等,为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提供有益的建议。
4. 教育技术创新与在线学习平台的融合模式研究:基于对教育技术创新和在线学习平台的调研和分析,提出适合不同教学场景的创新教育技术应用方案,探讨其与在线学习平台的融合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者满意度。
5. 在线学习平台用户体验与学习成效的研究: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对不同在线学习平台的用户体验和学习成效进行评估,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网络学习空间在新课改中的助推作用研究与应用课题名称:网络学习空间在新课改中的助推作用研究与应用关键词:网络学习空间,新课改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类别:专项课题学科分类:其他研究类型:其他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课题设计论证一、本课题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一)选题意义网络教学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方式,它指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采用网络手段进行远程教育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
它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地发展而发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
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数字信号环境下进行教学活动被称为“现代远程教育”,它的突出特点是:①真正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受教育对象扩展到全社会;②有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供受教育者使用;③教学形式由原来的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
(二)研究价值网络教学的意义主要是推进了开放教学和协作学习的教育新方式。
1、网络教学由于覆盖面广,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教师还可以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丰富和活跃了课堂,也有助于提高教学效。
2、网络教学更重要的意义是支持协作学习。
学生通过相互之间协作交流,对学习的内容会理解的更深刻,学习思路更开阔,学习方法更多样,智能培养更高效,学习效率也更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不仅可以和同学及授课教师进行交流,还可以和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进行交流,网络时代,衡量一个人的博学多识,不单要看你掌握多少知识,而且要看你能在多么广泛的和定向的程度上建立信息的联系渠道。
3、网络教学的多向性、反馈性,可以使学习者成为教材制作的设计者,许多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可以是从学习者提出的问题和要求中产生,并影响教学设计和教学改革。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启示关于教育信息化,当我们的社会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时,我们的经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发展,我们的教育也从现代化走向信息化。
我国已有一些网络教学平台,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网络学习空间并未得到很好的推广。
因此,上面提到的政策的实施以及观念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的网络基本已普及到全国各大中小城市,但现在网络教育资源并不是很丰富,再加上在教育水平并不高的广大农村地区。
因此在未来,我国的网上教育平台的建设将有很大的前景。
当今国外网络教学发展得较国内更加迅速, 除了普及广泛外,已经向更高层次的应用和标准化方面发展。
以美国为例,美国是目前远程职业培训规模最大的国家。
44%的高等学校向全社会提供各种远程教育,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学员约占全日制在校学员32%,此外,还有21% 的高校计划在今后3年内开展远程教育。
近年来美国高校远程教育课程建设快速发展,达到了5.4万种。
其中本科课程3.5万种,研究生课程1.4万种,非学历学位课程5000种。
虚拟大学的办学模式。
所有的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实现的,现代教育技术几乎成为学员唯一获取知识的手段。
要提高我国网络教学水平,必须注重网络教育的教学设计, 加强适应性个性化教学,合作性教学,加强资源库的标准化建设。
三、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的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必须遵循一定的学习原则1)自觉性原则,即教师必须认识到自我专业发展的不足,并能够积极投入到网络研修的过程中,认真对待学习空间的交流和学习活动。
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假期或节假日利用网络进行复习或预习,或和老师和同学探讨问题。
2)目的性原则。
教师不能漫无目的来完成网络研修,必须充分结合自身的发展,认识到自身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的不足。
利用学习空间完成针对性的学习。
3)计划性原则。
即教师的网络研修必须有一定的计划性,在进行网络研修的初期就要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有计划地开展自己的网络研修计划,制订专业发展的长远规划。
4)创造性原则。
有创造才有进步,教师在网络研修获得一定进步的时候,就不能再依赖于别人的资料和经验,必须可以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知识进行创造。
创造性是教师专业发展中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能够极大地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速度。
5)持续性原则。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认识到这一点,不断地坚持和创新。
教师只有遵循以上几项原则,才能充分运用网络空间实现自我专业的发展。
四、利用学习空间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
1)在新课改中,将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当成教师的备课工具,而教师的备课是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每一节课基础的保障,这就好像是学生的预习一样需要对整个教学活动有充分的了解。
而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学习空间的资源优势,不仅可以参考优秀的教案,还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创建自己的教案。
同时也可以上传自己的教案和大家进行讨论,通过教案的讨论教师也能够发现自己教学能力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2)将网络学习空间当成新课改中教师的档案库。
教学的过程非常需要档案管理的帮助,充足和完善的档案管理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
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实践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就可以将全新的教学方法实施的整个过程整理归档,从而为下一次教学活动提供基础也为教学研究提供素材和基础。
3)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新课改的学科教研。
网络学习空间有着网络技术的互动性特点,所以非常适合集中某一学科的教师团队共同完成学科科研活动,可以在学科带头人或者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创建学科调研团队,然后组织团队内部的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借鉴、相互提高,从而在本学科内部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在新课改中充分利用平台服务的网络化特点,进行学校或者地区为单位的资源中心建设,而学校为单位的架构建设也是展示本校有效教学、优秀教学成果的重要节点,通过学校资源中心建设为师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场所,充分发挥网络中心管理、示范和服务的职能。
构建以学校为单位的教研教学中心。
为了避免和学校网站重复,这里需要进行专业化的考虑,尽量重视资源的建设,如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源链接,提高学校教研教学中心的专业性。
5)实现对新课改中教学活动的管理。
通过平台上的教师空间的设置,校长以及教学管理人员就能够通过详细的二级菜单和目录找到教师详细的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校管理人员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管理的效率。
五、网络学习空间在新课改中的实践作用1)提高教师的专业理念和师德水平。
教师的专业理念和师德是其专业素养的重要部分,包括对职业的理解、对学生的态度、对教育的态度以个人修养等方面。
网络空间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让各个地区的教师发表自己的感想和理解,更新速度快。
教师可充分发表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在网络空间中看到别人的观点和看法。
这其中不乏很多优秀的教研文章和心得,体现着优良的师德和专业素质,获得丰富的专业知识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要有良好的师德和专业理论之外,还必须是知识渊博的、广泛的。
学习空间能够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发散,提高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本校网络空间的设置为例,其主要靠一个博客圈来实现知识结构的提升。
2)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有五个重要的方面组成,分别是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评价和激励、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
在网络空间中每天都有很多教师发表的关于教学经验的文章,网站设置了基本的筛选方案,使得很多优秀的文章可以置顶或者推荐,教师通过阅读这些优秀的文章,可学习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教育信息化是全球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提升国家战略竞争力的制高点。
须认识到“网络学习空间”这样一个平台的巨大优势,探讨教师利用平台的原则和方法,让“网络学习空间”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
-->课题可行性分析一、课题主要参加人员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参加课题研究人员均是我校一线中青年骨干教师,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其中很多教师在市县专项评比中获优异成绩。
主持人郑立红,41岁,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负责课题的全面工作;郑素贞,30岁,大学本科,中学二级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负责经费的保障和各项工作的组织、策划、协调;段敏,38岁,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数学教育专业,有多年高三毕业班经验;霍伟超,29岁,中学二级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柴春丽,30岁,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本课题组成员素质高,研究、合作能力强,能够保证课题的顺利完成。
二、课题研究条件与保障本课题除受到教育局高度关注和支持外,还有其他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学校领导在各方面给以大力支持。
包括办公场所和一些必须的设备设施外,在经费方面也给予大力支持。
其次,课题组成员均为一线教师,都担任班主任工作,与学生接触密切,对学生较为了解,并且都善于计算机的操作,各有所长,有利于组成合理的科研团体。
第三,学校设有录课室,有较为完备的网络中心,便于掌握第一手材料。
校讯通便于和学生家长沟通。
学校文献资料丰富,信息技术设施完全能满足研究课题的需要。
第四,目前,网络基本覆盖每个家庭,便于师生构建网络学习空间,通过网络互动,研究网络学习空间在新课改中的助推作用。
三、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1]马志欣.新疆高校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及其实践的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2]李燕,李盛聪.对网络环境下成人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6.[3]陈开华.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条件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J].现代企业教育,2008.[4]李益民,刘远素.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8,7.[5]陈晓慧,李馨.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环境创设[J].中国电化教育,2009,7.[6]袁昱明.网络教育与个别化学习[J].电化教育研究,2009,12.[7]孙力广.多媒体网络教学评价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10,12.[8]赵海霞,陈毓超,乐建兵.基于网络的协作式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4.[9]刘晓.教学空间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与管理中的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10]王键.基于云计算的资源共建共享型职教网络学习服务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0(17).[11]任建.知识管理在教育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5.[12] 周洪宇.让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J].教育与职业,2014,(10).[13] 王怀玉.小学家校沟通的艺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14] 卫才友.我心目中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5).[15] 朱云珍.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融合的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6] 祝智庭,管珏琪.“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17] 卫才友.我心目中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5).[18] 张再富.学生用空间是“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根本――兼评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晓对“空间革命”的论述[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3(3).预期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