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传播教学中的国家意识培养

合集下载

如何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和全球视野

如何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和全球视野

如何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和全球视野在当今世界变得越来越全球化的背景下,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和全球视野变得尤为重要。

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孩子们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公民责任感,并开拓他们的全球视野。

本文将探讨几种方法来帮助孩子们发展这些重要的素养。

1. 了解并关注社会问题首先,让孩子了解并关注社会问题是培养公民意识的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与孩子讨论新闻事件、社会热点话题以及他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来引发他们的兴趣。

教育孩子特定社会问题的背景和影响,让他们意识到他们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做出改变。

2. 鼓励参与社区活动参与社区活动是培养孩子公民意识和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可以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项目或学校社团,让他们体验到为他人和社区做出贡献的乐趣。

这样的经历将帮助孩子理解他们的行为和决策如何能够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3. 引导学习多元文化培养全球视野的一个关键是引导孩子学习多元文化。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关于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书籍,观看纪录片以及参观博物馆展览来加深孩子对多样性的认识。

此外,鼓励孩子学习外语也是扩大他们的视野和与不同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

4. 进行互惠文化交流除了学习多元文化,我们还可以通过互惠的文化交流活动来帮助孩子建立全球视野。

这可以包括与其他国家的学生进行远程合作项目,互相交流和分享各自的文化和生活经验。

此外,参加交换项目或组织夏令营活动也可以让孩子亲身体验不同国家和文化的魅力。

5. 创造国际化的学习环境在家庭和学校创造国际化的学习环境也是培养孩子全球视野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国际新闻报道、观看纪录片、参加国际学校或与海外学生交流等方式,让孩子了解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政治和社会情况。

此外,鼓励孩子参加国际竞赛或学习项目,也能够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总结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和全球视野是他们成为未来世界公民的关键。

通过引导孩子关注社会问题、参与社区活动、学习多元文化、进行互惠文化交流以及创造国际化的学习环境,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发展这些重要的素养。

如何帮助学生发展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

如何帮助学生发展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

如何帮助学生发展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拥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日益多元的社会环境,还能为他们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发展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呢?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

世界上存在着众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习俗和传统。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文化课程,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各国的文化特点。

例如,介绍不同国家的节日、饮食、服饰、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还可以组织文化交流活动,邀请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或专家进行讲座和分享,让学生有机会直接与他们交流,亲身体验文化的差异和魅力。

同时,语言学习也是关键的一环。

掌握一门外语不仅仅是学会语法和词汇,更是打开了解其他国家文化和思维方式的窗口。

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语言课程选择,除了常见的英语,还可以开设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课程。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学习活动,如外语角、语言竞赛等,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阅读外语书籍、观看外语电影和新闻,让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语言和文化素材,加深对其他国家的理解。

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可以包括短期的游学活动、国际夏令营,或者长期的交换生计划。

让学生亲身走进其他国家的学校和家庭,体验当地的教育模式和生活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学会与不同背景的人相处,培养跨文化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这种实地体验会让学生对世界有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比较教育的方法。

将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社会政策、科技发展等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到各国在解决相同问题时所采取的不同策略和方法。

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此外,引导学生关注国际时事和全球性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贫困与饥饿、和平与冲突等。

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小组研究等活动,让学生深入思考这些问题的成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际关系意识

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际关系意识

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际关系意识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关系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经济、文化、科技的全球互联互通,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变得日益频繁。

因此,培养学生的国际关系意识不仅有助于他们的个人发展,更能够推动国家间关系的和谐与繁荣。

本文将从学校教育、课程设置和国际交流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国际关系意识。

一、学校教育与国际关系意识的培养学校作为学生日常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承载着培养学生国际关系意识的重要责任。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活动,推动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了解和尊重。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国际文化节,邀请来自不同国家的教师和学生展示自己的文化,让学生亲身体验跨文化交流的乐趣。

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交流项目。

例如,学生可以加入国际理解俱乐部或者参与国际志愿者活动,通过与外国学生的交流来增进对国际关系的认识。

这种亲身经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际关系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课程设置与国际关系意识的培养除了学校教育外,课程设置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国际关系意识的培养可以贯穿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不局限于特定的课程。

例如,在语文课上,学生可以阅读来自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在历史课上,学生可以学习国际关系的演变历程,了解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此外,还可以开设专门的国际关系课程,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这样的课程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课程教学应该注重与时俱进,关注当前的国际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关注国际事务。

三、国际交流与国际关系意识的培养国际交流是培养学生国际关系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与国外学校建立友好校际关系,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外国学生交流,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文化与生活方式,培养出更加宽广的视野。

通过国际新闻了解世界形势的新闻教案

通过国际新闻了解世界形势的新闻教案

通过国际新闻了解世界形势的新闻教案引言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了解世界形势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现代人,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世界中,我们需要拓宽自己的视野,了解其他国家的动态和发展。

而通过国际新闻就成为了一种便捷有效的方式,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的动态和形势。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国际新闻来了解世界形势,并提供一个新闻教案,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国际新闻来增长自己的国际视野。

为什么要通过国际新闻了解世界形势?扩大视野首先,通过国际新闻我们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

有时候,我们对于自己国家以外的事情了解甚少,对于其他国家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发展都缺乏了解。

通过国际新闻,我们可以了解其他国家的动态,了解他们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国际知识。

理解国际关系其次,通过国际新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关系。

作为一个地球村的居民,我们的行为和决策都可能会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

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动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国际冲突、合作和竞争,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

适应全球挑战最后,通过国际新闻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全球性的挑战。

现在,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疫情等已经成为了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问题。

了解各国的应对措施和合作举措,可以帮助我们在个人和社会层面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安全。

如何通过国际新闻了解世界形势?广泛获取国际新闻首先,我们需要广泛获取国际新闻。

国际新闻来源众多,包括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

我们可以选择一两家可靠的国际媒体,关注其报道,在每天的闲暇时间浏览最新的国际新闻,了解世界各地的动态。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关注一些国际媒体的官方账号或是一些国际问题专家的账号,获取及时的国际新闻资讯。

掌握阅读国际新闻的技巧阅读国际新闻需要一定的技巧。

首先,我们需要熟悉国际新闻的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

其次,我们需要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不只是简单地接受媒体的观点,而是思考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

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

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概述新闻传播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传递信息和新闻事件,更是国家安全的一部分。

新闻传播在国家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宣传国家政策、维护国家团结和稳定,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安全挑战。

本文将探讨新闻传播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新闻传播的影响提高国家形象新闻传播可以帮助国家提高形象和声誉,传播正面信息。

国家可以通过新闻渠道向国内外传播其政策、文化、科技和其他发展成就,从而增强国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通过积极宣传国家形象,新闻传播有助于建立国际社会对国家的认同感,并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强化国家凝聚力新闻传播对国家的凝聚力起着重要作用。

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宣传国家价值观、历史和文化传统,增强国民的国家意识和认同感。

新闻传播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是通过报道国家安全事件和突发事件,提醒国民及时采取行动并保护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意识的增强有助于提高国家的凝聚力和统一战线。

增加国内外交流合作新闻传播促进了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为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持。

通过新闻渠道,国家可以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和民众进行交流和对话,加强了国际间的合作与理解。

同时,新闻传播也帮助国内各部门、地方政府和社会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达成共识并共同维护国家的安全。

新闻传播面临的挑战虚假信息和谣言传播新闻传播在信息时代面临着虚假信息和谣言的传播挑战。

虚假信息和谣言的传播可能导致国家安全事件的误判和混淆。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国家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审核和发布机制,加强监管和惩治虚假信息和谣言的行为,同时提高公众的信息辨别能力。

媒体失职和滥用权力部分新闻媒体可能在报道中失职或滥用权力,损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国家需要加强对媒体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媒体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报道。

同时,国家也需要鼓励媒体进行自律,加强道德和职业伦理的培训。

跨国媒体和网络攻击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面临着来自跨国媒体和网络攻击的威胁。

跨国媒体可能会对国家进行负面报道,挑战国家形象和利益。

增强全球意识,把握国际传播话语主动权的例子(一)

增强全球意识,把握国际传播话语主动权的例子(一)

增强全球意识,把握国际传播话语主动权的例子(一)增强全球意识,把握国际传播话语主动权1. 了解全球热点事件•通过阅读不同国家的主流媒体报道,深入了解全球热点事件的起因、背景和影响。

•关注国际新闻平台,如BBC、CNN等,获取多角度的信息,增加对全球事务的认知。

•参与国际交流平台,如国际论坛、社交媒体等,与全球朋友交流看法,拓宽视野。

2. 学习外语及跨文化交流技巧•学习一门外语,尤其是全球使用较广泛的语言,如英语、西班牙语等,使自己能够与更多人进行交流。

•参加跨文化培训课程,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礼仪、价值观念等,增进相互理解。

3. 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加入国际性组织或协会,积极参与各种国际合作项目,与海内外专业人士交流合作,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参与国际性比赛、展览等活动,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增加国际影响力。

4. 发布跨文化作品•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多语种翻译,并在国际平台上发布。

通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交流,了解他们的反馈和观点,改善创作。

•创作跨文化合作作品,与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完成,融合不同文化元素,提高作品的国际可接受度。

5. 利用多种传播渠道•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推特、脸书等,发布自己的创作成果,吸引全球读者。

•定期更新个人博客或网站,分享自己对全球事务的见解,通过网络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6. 参与国际学术研究和演讲•参与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有关全球意识和国际传播的论文,与其他学者交流学术观点。

•参与国际性的演讲活动,向全球观众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引领国际话语。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增强全球意识,把握国际传播话语主动权,更好地传播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作。

同时,我们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不同国家和文化的观点,促进全球合作与发展。

7. 建立跨国合作关系•寻找国际合作伙伴,与他们共同进行创作项目、研究项目等,增加国际合作经验和创新力。

•参与国际性的艺术展览、文化节等活动,与国际艺术家、文化工作者交流合作,推动文化交流与融合。

2021年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国际意识与国际竞争能力

2021年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国际意识与国际竞争能力

No decision is made until there is no disagreement.通用参考模板(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国际意识与国际竞争能力一.内心深处要认识到国际意识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性(一)解放思想坚持党的领导我们都懂的一个道理,思想正则目标明确,所以说端正思想问题是一切事情办好的前提条件。

[1]一个忙忙碌碌的富人要比单纯的穷人更可怜,富裕和贫穷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看法,财富、光荣、健康也不像拥有者所说的那样美好和快乐。

是好是坏全凭自己的感觉。

对自己感觉满意的人才会高兴,而不取决于别人是不是对你满意。

1.改革开放的成就表明我们要解放思想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30多年了历程,这30多年的巨大变化我们都是可以看得到的。

国际形势在以90年代的苏联解体结束了两极格局,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邓-小-平以深远的眼光告诉我们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同时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我国也加入了WTO组织,与世界各国的经贸联系日趋加强,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国内政治体制逐渐完善,经济上通过不断努力逐步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现在,在社会改革方面又出现了许多新情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伟大命题不断提出,是整个社会充满活力。

在文化方面,我们与国外的交流日益频繁,在潜移默化中我们吸收了很多先进的文化,使国内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现象。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30年的创造性实践中,我们经过艰辛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2.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的思想堡垒这些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西方国家从来都没有放弃对我国的和平演变,我们要时刻惊醒,如“茉莉花革命”等等,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整个的国际大环境,在接受外来事物的时候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决不可以全盘的接收,我们在培养国际意识与国际竞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来作为自己的思想堡垒。

国家意识内容

国家意识内容

国家意识内容国家意识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所属国家的认知和情感,以及对国家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认同与支持。

国家意识作为一种集体意识形态,通过教育、媒体等渠道被塑造和传播,是国家凝聚力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国家意识的涵义国家意识源自个体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忠诚感,包括对国家的认知、情感和使命感。

在现代国家中,国家意识是国家公民的共同认知和情感体现,是公民对国家认同和归属感的表达。

国家意识不仅包括对国家政权的认同,还包括对国家历史、文化、地理、民族等方面的认同。

国家意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基础,是国家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有机融合。

在国际社会中,国家意识也是国家间相互认识和理解的重要基础。

二、国家意识的形成国家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个体在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对国家的认知和情感。

其中,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家意识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1.教育体系教育体系是国家意识形成的主要场所之一。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接受国家历史、国旗、国歌等国家意识形成的知识培养,同时也会接受国家政治、法律、公民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学校教育对学生国家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2.媒体传播媒体是国家意识传播的重要力量。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渠道,国家意识得以广泛传播和宣传。

国家政府和相关机构也通过媒体渠道对国家意识进行宣传,强化国家意识的认同和振兴。

3.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也对国家意识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文化传统,会影响个体对国家的认知和情感。

同时,国家政策、制度、法律等方面的影响也是国家意识形成的重要因素。

4.传统价值观念传统价值观念对国家意识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

国家意识往往受到传统道德观念、家国情怀、爱国主义等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形成对国家的认同和支持。

以上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个体的国家意识的形成。

同时,国家也通过教育、宣传、文化等渠道来强化国家意识,加强公民对国家的认同和支持。

浅谈外语教学中国际传播能力的培养——讲好中国故事

浅谈外语教学中国际传播能力的培养——讲好中国故事

| 艺术教育浅谈外语教学中国际传播能力的培养——讲好中国故事□苗慧/文加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离不开语言这项工具,外语是国际传播的纽带,是集中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因素。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世界文明互鉴的大背景,意味着外语教育工作者要承担起新责任,具备新担当。

外语教育工作者要推进外语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以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增进文明互鉴为己任。

基于此,本文从国际传播能力的背景、基本理念、框架梳理及总结思考四个方面展开相应的阐述。

1 国际传播能力背景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重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从传播学角度看,国际传播能力指的是具有强烈政治属性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跨文化信息交流与沟通的能力。

随着多媒体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媒体正发挥着国际传播的重要作用。

这包括官方、企业化的大众媒体以及个人开发的自媒体,它们在国际传播中往往涉及重大议题,如国际政治、外交、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等。

遗憾的是,尽管国际传播与国家语言能力密切相关,但目前的解读却很少将语言作为这一基础性工具纳入讨论范围,这启示教育工作者在讨论国家传播能力时应更加全面地考虑语言的作用。

因此,高校公共外语课程的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责任,立足新时代。

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目的是能够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让全球更深入地了解中国。

论大学生国际意识培养

论大学生国际意识培养

论大学生国际意识培养
作为一个人类社会的一部分,大学生应该具备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跨文化交流和合作已成为常态,具备这些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

因此,大学生国际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

首先,大学生应该积极关注国际事务,了解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尤其是关注自己所学专业的国际发展趋势。

可以通过观看国际新闻,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加入国际组织或俱乐部等方式加深了解。

对于本科生来说,参加暑期海外交流计划或者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国际化学习经验。

其次,大学生应该积极学习和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外语沟通、文化差异及其应对、全球化商务等方面。

可以通过参加跨文化交流课程、文化体验活动、模拟国际商务谈判等活动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且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练。

最后,大学生应该积极关心和参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例如气候变化、能源危机、国际贸易等。

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志愿者活动、参与相关研究项目、加入国际环保组织等方式,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总之,大学生国际意识的培养需要在不断学习、实践和探索中完成。

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够更好地融入全球化的社会,并为世界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

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

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

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使命。

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那么,基础教育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素养呢?首先,课程设置是培养学生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在现有课程体系中融入国际教育元素,如开设世界历史、地理、文化等课程,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

同时,还可以引入国际课程,如国际文凭课程(IB)等,这些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全球意识。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开展专题研究课程,让学生针对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贫困与饥饿等进行深入研究,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的选择和编写也至关重要。

教材应具有时代性和国际性,能够反映全球最新的发展动态和趋势。

除了介绍本国的情况,还应广泛涵盖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科技成果和社会发展经验。

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多元文化,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包容精神。

教师是培养学生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的关键因素。

教师自身需要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跨文化交流经验。

学校应鼓励教师参加国际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在讲解世界文化时,可以让学生分组研究不同国家的传统节日,通过展示和分享,让学生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语言学习是培养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的基础。

除了学好母语,学生还应掌握至少一门外语。

学校要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开设丰富的外语课程,包括英语、法语、德语、日语等。

通过语言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能力,还能了解外国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为跨文化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外语角、国际交流活动等,让学生有机会与外教和外国学生进行交流,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新闻学专业如何培养国际视野

新闻学专业如何培养国际视野

新闻学专业如何培养国际视野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新闻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培养国际视野显得尤为重要。

拥有国际视野,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报道国际事务,还能在竞争激烈的新闻领域中脱颖而出。

那么,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如何培养国际视野呢?首先,扎实的语言功底是培养国际视野的基础。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熟练掌握英语对于获取国际新闻资讯、与国际同行交流至关重要。

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努力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不仅要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还可以参加雅思、托福等考试,以检验和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

除了英语,还应该学习其他重要的国际语言,如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这将有助于拓宽获取新闻的渠道。

多阅读国际知名的新闻媒体和刊物是培养国际视野的重要途径。

例如,《纽约时报》《卫报》《华盛顿邮报》等,通过阅读这些媒体的报道,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新闻事件、观点和报道风格。

同时,关注国际知名的新闻通讯社,如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学习它们的新闻采编和传播方式。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分析和比较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思考其背后的价值观和立场差异,从而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际新闻研讨会、学术会议等,让学生有机会与国内外的新闻学者、从业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学生还可以申请到国外的新闻院校进行交换学习,亲身体验不同国家的新闻教育和实践环境。

此外,参加国际志愿者活动、实习项目等也是很好的方式,能够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现象和新闻需求。

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历史对于培养国际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往往与文化、历史背景紧密相关,只有深入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

可以通过选修相关的文化课程、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纪录片等方式来增进对不同国家文化和历史的了解。

同时,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交流,分享彼此的文化和观点,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新闻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新闻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新闻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新闻行业的发展日益国际化,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具备国际视野已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素养。

然而,如何在新闻学教育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优化课程设置课程是教育的核心,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可以为学生构建起系统的国际知识体系。

首先,应当开设专门的国际新闻课程,让学生了解国际新闻的报道原则、方法和技巧。

这包括如何获取国际新闻线索、如何与国际媒体进行合作与交流、如何应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新闻事件等。

其次,增设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国际经济等相关课程。

新闻往往与政治、经济等领域紧密相连,了解这些方面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际新闻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例如,学生在报道国际贸易争端时,如果对相关的经济原理和国际经济规则有深入的了解,就能写出更有深度和洞察力的新闻报道。

再者,语言课程也至关重要。

除了英语这一通用的国际语言,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开设其他热门语言的课程,如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

熟练掌握多门语言,能够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使他们能够直接从国外的媒体和资料中获取第一手新闻素材。

二、丰富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教师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际新闻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比如,在报道中东地区的冲突时,不同的国际媒体有着不同的报道角度和侧重点,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比较和分析,学生能够了解到文化、价值观等因素对新闻报道的影响,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模拟新闻发布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教师设定一个国际事件的背景,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国家的新闻发言人、记者等角色。

通过这种模拟,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国际新闻报道中的各种场景和挑战,提高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此外,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观看国际知名新闻频道的节目、分析国外优秀新闻作品等,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国际新闻的特点和风格,学习先进的报道理念和技巧。

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国际视野与全球意识

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国际视野与全球意识

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国际视野与全球意识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培养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社会实践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拓宽视野,增强对全球事务的认知和理解。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国际视野与全球意识。

首先,参与国际性的社会实践项目是培养国际视野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与这样的项目,我们可以亲身体验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差异,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状况。

例如,可以选择参加国际志愿者项目,在海外的社区中为当地居民提供帮助和支持。

这样的经历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不同国家的社会问题和挑战,培养我们对全球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

其次,与国际学生交流是培养国际视野的另一种方式。

在大学或研究机构中,有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他们带来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观点。

与他们交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社会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可以参加国际学生组织或活动,与他们一起合作和学习,共同解决全球性的问题。

这样的交流可以促进我们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培养我们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此外,参与国际会议和研讨会是培养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的重要途径。

这些会议和研讨会通常汇集了来自不同国家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他们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我们可以了解全球各地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学术前沿,拓宽我们的学术视野。

同时,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和学者交流,可以了解他们对全球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案,培养我们的全球意识和创新思维。

最后,通过阅读国际新闻和文献,我们可以增强对全球事务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了解国际新闻,我们可以了解全球各地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趋势。

可以选择阅读国际报纸、杂志和学术期刊,了解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此外,还可以阅读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发布的报告和研究成果,了解全球问题的背景和解决方案。

通过阅读这些资料,我们可以拓宽视野,增强对全球事务的认知和理解,培养我们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媒体专业化与新闻素养提升

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媒体专业化与新闻素养提升

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媒体专业化与新闻素养提升在全球化的时代,国际新闻传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媒体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专业化的媒体机构和新闻从业者不仅需要迎合不断变化的传媒环境,还需要提升自身的新闻素养。

本文将探讨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媒体专业化与新闻素养提升的关系和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媒体专业化的意义和需求媒体专业化是指媒体机构和从业者在特定领域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提供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和内容。

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媒体专业化具有以下意义和需求。

首先,媒体专业化可以提升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专业的新闻从业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独立思考能力,能够深入了解并准确报道国际事务。

媒体机构通过培养专业的记者团队和建立权威的新闻标准,可以提高报道的可信度,使信息传递更加准确有效。

其次,媒体专业化可以推动新闻产业的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新闻传播的形态和手段不断变化。

媒体机构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进展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专业化的媒体机构和从业者,能够更好地迎合新闻市场的需求,推动新闻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最后,媒体专业化可以促进国际交流和文化融合。

在国际新闻传播中,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着语言、文化等差异。

媒体专业化可以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传达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信息,促进国际交流和文化融合。

二、新闻素养在国际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新闻素养是指新闻从业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新闻判断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等。

在国际新闻传播中,提升新闻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新闻素养可以增强对国际事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国际新闻传播关乎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动态,只有具备扎实的新闻素养,才能准确理解和分析国际新闻的背后含义。

通过培养新闻素养,从业者可以更全面地把握国际事务,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其次,新闻素养可以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

国际新闻传播中,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着语言、文化的差异。

学习培养你的国际公民意识

学习培养你的国际公民意识

学习培养你的国际公民意识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交流和合作日益紧密,国际公民意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作为一名现代公民,我们应该积极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国际公民意识,以适应多元化、互联互通的国际社会。

本文将探讨如何学习并培养你的国际公民意识。

一、拓宽国际视野要成为国际公民,首先要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

这意味着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差异并尊重它们。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国际新闻、关注国际事务、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等方式来增加自己的国际视野。

同时,学习一门外语也是拓宽国际视野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还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

二、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公民应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为了培养这种能力,我们可以选择参加跨国企业的实习或交流项目,加入国际性的组织或社团,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一起工作、学习和生活。

在与他们互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到如何尊重和理解其他文化,并学会适应和融入多元化的社会环境。

三、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培养国际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国际形势和全球议题,还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自己能够为世界做些什么。

我们可以参加国际志愿者项目,为普遍关注的问题提供帮助,如环境保护、贫困救助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参与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议,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与其他国际学者交流合作。

四、发展全球意识全球意识是国际公民意识的核心之一,它要求我们具备对全球问题的关注和理解能力。

在培养全球意识时,我们可以关注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人权、贸易等,并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和思考这些问题。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参加国际性的学术竞赛、辩论赛、模拟联合国等活动来加深对全球问题的了解和认识,培养自己解决全球问题的能力。

五、培养国际友谊与世界各地的人建立友谊关系是培养国际公民意识的重要环节。

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与其他国家的人交流和互动,了解他们的生活、价值观和文化。

学会关注国家大事 培养国家意识

学会关注国家大事 培养国家意识

学会关注国家大事培养国家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自身所处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变得越来越重要。

学会关注国家大事,培养国家意识成为了当代公民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素养。

本文将探讨如何提高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度,以及培养国家意识的重要性。

一、了解国家大事的途径要想学会关注国家大事,了解国家大事的途径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国家大事的常用途径:1. 新闻媒体: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各种新闻媒体是获取国家大事信息的主要渠道。

通过关注新闻媒体的报道,可以了解国家重要决策、重大事件以及国际形势等。

2. 政府发布渠道:政府机构和部门经常会通过各种形式发布国家大事的消息和公告。

定期查看政府官网、各级政府部门的通知公告,可以及时获取重要信息。

3. 学术研究:关注相关学术研究可以了解更深入、专业的国家大事信息。

阅读相关学术期刊、研究报告,可以对国家问题有更全面的了解。

二、重要国家大事的案例分析了解国家大事后,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中的重要事件和决策,分析其对国家和个人的影响。

下面将以一些经典案例来说明。

1. 政策调整:政府制定的重要政策调整对国家经济、社会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我们应该关注政策调整的背景、目的以及对各个领域的具体影响。

2. 国际关系紧张:国际关系的变化对国家的经济、安全等方面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例如,中美贸易纷争对两国及全球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们应该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及时了解与国家利益相关的紧张局势。

3. 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对国家和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例如,严重的洪涝灾害对农业和城市基础设施造成了重大破坏。

我们应该关注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及其可能带来的后果,共同呼吁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三、培养国家意识的重要性培养国家意识不仅仅是关注国家大事,还包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的培养。

以下是培养国家意识的重要性:1. 培养社会责任感:关注国家大事可以使人更加意识到自身所处国家的现状和发展,从而培养起对国家的社会责任感。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全球竞争意识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全球竞争意识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全球竞争意识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全球竞争意识至关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脱颖而出,更能让他们以开放、包容和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全球事务中。

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呢?首先,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全球竞争的现状和趋势。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时事新闻、经济数据和国际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是何等激烈。

例如,讲述一些知名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策略,或者分析不同国家在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发展态势。

通过这些真实的案例,学生能够明白全球竞争是无处不在的,而且其形式和内容在不断变化。

同时,跨文化教育也是培养全球竞争意识的重要途径。

世界是多元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去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研究不同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等方式来实现。

比如,让学生分组研究某个国家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这样,学生能够学会从不同的文化视角去思考问题,提高他们在跨文化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全球竞争中,熟练掌握一门甚至多门外语是非常有优势的。

学校应该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外语,并为他们创造实际运用语言的机会。

比如,可以组织外语角活动,邀请外教进行交流,或者开展国际交流项目,让学生有机会与国外的同龄人直接沟通。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观看外语电影、阅读外文书籍等,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提升全球竞争力同样关键。

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新的想法,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模式。

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者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让他们针对某个现实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并制作出模型或者产品。

如何在学习中培养全球意识

如何在学习中培养全球意识

如何在学习中培养全球意识在全球化的时代,全球意识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素质。

培养全球意识不仅对于个人的学习和成长有益,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社会环境。

那么,在学习中如何培养全球意识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一、了解不同文化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是培养全球意识的基础。

通过学习外语、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纪录片等方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其他国家的历史、传统、习俗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来深入了解其他文化。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拓宽眼界,增加对世界多样性的认识。

二、关注全球时事在学习中,我们应该关注全球的时事动态。

可以通过阅读报纸、观看新闻节目、关注国际社交媒体等方式获取全球时事信息。

了解全球的政治、经济、科技、环境等方面的情况,有助于我们认识到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全球性问题对于每个人的影响。

关注全球时事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的发展趋势,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三、参与国际交流活动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活动也是培养全球意识的有效途径。

例如,可以加入国际学生组织、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参观国际组织等。

通过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交流,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文化,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并建立起跨文化的友谊。

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可以让我们更加敏锐地察觉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增强我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四、学习全球视野的学科除了了解不同文化和关注全球时事外,还可以选择学习一些具有全球视野的学科。

比如,国际关系、全球化、跨国公司管理等学科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全球化的背景和趋势。

通过学习这些学科,我们可以了解到全球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培养我们的全球思维和分析能力。

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关心全球社会问题。

可以选择关注环境保护、教育、健康等领域的公益活动,通过实际行动为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我们不仅可以提高自己对全球问题的认知,还可以培养全球意识下的社会责任感。

国际新闻传播中的跨文化传播与意识形态

国际新闻传播中的跨文化传播与意识形态

国际新闻传播中的跨文化传播与意识形态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新闻传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在这个过程中,跨文化传播和意识形态成为两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国际新闻传播中的跨文化传播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全球社会的影响。

一、跨文化传播对国际新闻传播的影响1. 语言障碍的克服跨文化传播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差异。

在国际新闻传播中,语言障碍常常成为信息传递的一大难题。

因此,跨文化传播需要通过翻译和多语种报道等手段来克服语言障碍,确保信息能够准确流传。

2. 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

在国际新闻传播中,跨文化传播需要通过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确保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不对不同文化产生冲击。

这一点对于避免误解和促进和谐交流至关重要。

二、意识形态在国际新闻传播中的作用1. 影响信息选择和报道意识形态是一种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体系,它会主导个体和社会对待信息的态度和选择。

在国际新闻传播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意识形态会影响信息的选择和报道方式,进而影响信息的真实度和客观性。

2. 塑造国家形象和舆论导向意识形态也是国家形象和舆论导向的一种体现。

在国际新闻传播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意识形态会影响其对外宣传和传播方式,通过塑造国家形象和控制舆论导向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三、跨文化传播与意识形态的互动关系1. 意识形态对跨文化传播的制约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其独特的意识形态体系,可能会对跨文化传播产生制约和限制。

例如,某些政府可能会限制对外的新闻报道,以控制信息的传播和影响。

这种情况下,跨文化传播需要克服政府的限制,才能实现信息的自由流通。

2. 跨文化传播对意识形态的挑战跨文化传播也可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意识形态构成一定的挑战。

通过跨国界的交流和互动,人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同文化和思想,从而对原有的意识形态进行思考和反思。

这种挑战可以促进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和进步。

结论国际新闻传播中的跨文化传播与意识形态密不可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新闻传播教学中的国家意识培养
作者:熊蕾
来源:《对外传播》2015年第11期
看着这份作业,我有些愕然。

这是这个班的学生第一次做我布置的英语新闻评论课作业:就任何一个话题,用英文写一封读者来信。

这位学生就美国在东亚驻军的问题写信给《中国日报》编辑,对他们刚刚刊登的一篇评论提出一些不同看法。

我应邀在三所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国际新闻专业研究生班开过英语新闻评论课。

我上这门课,侧重于英语新闻评论的基础知识和写作方法,同时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培养批判精神。

但是这份作业批判精神的指向却是我没有想到的。

他批评《中国日报》那篇反对美国在东亚驻军的评论是没有看到其“积极的一面”。

他认为美国对中国周边尤其是东亚的一些小国提供军事保护,“可能有助于这个地区的稳定”,“防止它们过度军事化”。

他说,中国的迅速崛起让其邻国“感到紧张惊慌”是“很正常的”,而美国将这些国家置于它的保护伞之下,就会让日本这样的国家坚守其和平宪法,让菲律宾、韩国这样的国家“更有安全感”,也会防止中国对这些国家有时“武断”而“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

这样大家都可以专心致志地发展经济,中国也不会“为所欲为”,与邻国“刀兵相见”。

这终归“也对中国人民有利”。

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存在,明明是地区种种不稳定不安全因素的根源,也是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威胁,怎么会有了“积极的一面”而终归“也对中国人民有利”呢?这样的观点我完全不能认可。

不过我还是按捺住了直接批驳学生观点的冲动。

我只是客座教授,上课来下课走,除了上课和批改作业,与学生的交流非常少,因此对这些90后青年学子的思维方式十分生疏。

如果这是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人公开发表的文章,我不惮直言不讳地同他争论,并且质问他有没有国家意识。

然而这只是一份学生作业,学生们提出这种观点,可能是批评美国霸权和在东亚军事存在的传统论点和阐述方法未能打动他们,引起他们的共鸣,也可能是年轻人故意显示自己的离经叛道来宣示他们的与众不同,当然也有他们对国际政治的了解不够深刻全面的原因。

当时日本首相安倍要修改和平宪法的问题也没有浮出水面,一些年轻人在对我们中国自己的官方立场保持怀疑和距离的同时,总是很相信外国尤其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媒体报道和政府声明。

在这种情况下,简单地批评这位同学的观点“政治不正确”,并不是妥当的做法,因为这不是说服而是压服,而压服的结果往往是越压越不服。

我让学生们先相互评改他们的作业。

阅评这份作业的学生认为其观点新颖明确,持非常肯定的态度。

显然,认同这种观点的学生不是个别的。

于是我决定在下次课上抽出一点时间,专门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我先私下征求这位学生的意见,问他是否同意把他的观点拿到课上来讨论。

他说没有问题。

同时他也表示,他在作业中提出的只是他一方面的观点,他其实也有看到美国在东亚驻军不好的一面,比如加深了地区的分裂和不信任感,造成了安全困境并引起了军备竞赛。

他也承认他提出的美国的军事存在防止中国周边国家军事化的观点也很不靠谱。

这表明这位学生在作业中提出的看法也未必就是他的一定之见。

但是他和一些学生潜意识中还是有美国的军事存在对一些国家是有保护作用的,以及对地区的安全稳定是有促进作用的这种看法。

课堂讨论时,我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们发表意见:美国在亚洲,尤其是东亚的军事存在,对地区的稳定是一种积极因素吗?中国的迅速崛起对邻国构成了威胁吗?中国的外交政策是“武断”而“咄咄逼人”的吗?
在学生们谈了他们的看法之后,我着重和他们讨论了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存在问题。

我首先请他们想一想,美国是否允许在它的周边地区有任何军事存在?虽然它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在土耳其和意大利部署了射程可达莫斯科的导弹,但苏联1962年10月在古巴部署了导弹后,发生了什么?
其次,对于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存在是否为了这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我让他们看看美国人自己是怎样说的。

我给他们看了美国冷战著名智囊人物之一乔治·凯南在1948年提交的一份备忘录中的两段话。

凯南曾任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处处长。

他在1974年解密的这份备忘录中说:
“我们拥有世界50%的财富,但人口只占世界的6.3%。

这个差距在我们和亚洲人之间尤为巨大。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难免会成为嫉妒和怨恨的目标。

下一时期我们的真正任务,是设计一种关系模式,使我们得以保持这种差距而又不危害我们的国家安全。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下一个时期,我们在远东地区的影响将主要在军事和经济方面。

我们应当仔细研究,看看太平洋和远东世界哪些部分对我们的安全绝对至关重要,我们就应当让我们的政策集中在确保这些地区由我们可以控制或者依赖的人掌握。

……日本和菲律宾将是这样一个太平洋安全体系的基石,如果我们能设法做到有效地掌控这些地区,在我们这个时代,远东就不会有对我们安全的严重威胁。


显然,美国的太平洋安全体系,是基于美国国家利益所制定的,其目标就是要保持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而又不危害其国家安全。

我让学生们注意:这里有一个字提到为了亚洲地区的和平安全和稳定吗?没有。

他们关心的只是“我们的——也就是美国的——国家安全”,不允许有“对我们安全的严重威胁”,所谓的军事保护对象,也是“对我们的安全绝对至关重要”,“我们可以控制或者依赖的”那些人或国家。

除了摆出凯南的这两段话,指出美国亚洲政策的基石是美国的安全,我没有再去多讲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家利益,只是和学生们开玩笑地说,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好像没有你们这样的
国际主义情怀呢。

我更没有直接去批评认为美国在亚洲军事存在有其积极因素的观点是国家意识淡薄的表现。

我甚至始终没有要求学生一定要改变他们的想法,接受我的观点。

我事后也没有问过学生们在这次讨论之后是否有了新的看法。

但是我看得出,凯南的那两段话他们此前闻所未闻,看到之后很有些吃惊。

而这必然有助于他们了解美国在亚洲军事存在的实质,从而也会使他们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有更进一步的思考。

这件事,也使我对国际传播从业者的国家意识培养有了一点新的体会。

第一,对青年学生中有些看似“叛逆”的想法,不应该纵容,但也切忌简单地打棍子。

因为不问青红皂白地打棍子扣帽子的做法,多半会使貌似叛逆变为真正叛逆。

第二,国家意识的培养方式要得法。

我们一直在提倡爱国主义教育,想来这些学生也是自小就上过不少爱国主义教育课的。

但是为什么到了研究生阶段,还有国家意识和国家利益认同的问题呢?诸多原因中,一个原因应当是他们在正规渠道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敌不过他们从其他渠道获取的信息对他们的影响。

为什么会这样?我对这个问题没有研究,只能很感性地认为,这些正统教育大都是采取灌输的方式,虽然内容不错,但是手法过于单一,而且功利性的“我说你就得听”的宣教目的太明显,反而容易引起年轻人的逆反心理。

这样的教育如果通过更加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学生在自然而然中主动地获取和接受,效果会更好。

此外,这样的教育,更需要提高学生对与我们国家利益有害的各种思潮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使他们批判精神的指向不要错乱。

这就需要在教育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观点,通过比较鉴别,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三,国家意识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也非哪一门课哪一个任课教师的功力所能达成,而应当是靠学校、社会所有与年轻一代有接触的人随时随地在方方面面做工作。

如果社会舆论的主流对国家利益和国家意识的认同程度不高,甚至会有逆向思潮的负能量经常不断地影响学生,那么仅仅责怪学生和年轻人是无济于事的。

而这种影响和削弱我们国家意识认同的逆向思潮和势力,也是方方面面无孔不入的。

比如,很多西方媒体提到新中国的前30年,动辄就将之定性为中国“闭关锁国”“自我孤立”的时代,一笔就抹杀了西方对新中国封锁禁运的历史错误。

而我们自己的很多媒体和学者,也毫无警觉地接受了并且重复着这样的说法。

这样违背历史事实的自我否定,是非常有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