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目标: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包括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详细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实例或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3.质量守恒定律案例分析(20分钟)
-情境教学:创设化学实验情境,增强学生的体验和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化学反应中为什么质量总是守恒的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化学反应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质量守恒的现象。
简短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历史上的化学家故事:介绍一些与质量守恒定律发现相关的化学家,如拉瓦锡、道尔顿等,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现实生活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应用案例: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灭火器的原理、金属腐蚀等,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拓展建议:
-观看拓展实验视频,尝试分析实验过程中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并撰写观后感。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案例分析等。
强调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核心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1.科学探究: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九年级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的猜想,并用实验进行验证,使学生会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通过实验、汇报等,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合作、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和分析,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教学难点】从微观的角度探究质量守恒的原因【教学用品】托盘天平、试管、烧杯、锥形瓶、塞子、石棉网、坩埚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稀盐酸、镁带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一天,福尔摩斯像往常一样滋滋有味地抽着他的烟斗,房间里充满了刺鼻的烟味。
华生问道:“敬爱的先生,别人都说你很聪明,那么你能告诉我你吐出的这些烟和气体有多重吗?”福尔摩斯慢条斯理第说:“这个问题很简单,我只要称出抽烟前烟斗和烟丝的总重量,再减去抽完烟后烟斗和烟丝的总重量,不就是我吐出烟和气体的重量了么!”你认为福尔摩斯的回答正确吗?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会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自主探究1、参加总和,等于反应后总和,这个规律叫做。
2、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1)原子的没有改变,(2)原子的没有增减,(3)原子的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三、合作探究(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1、小组实验:按教材P92探究实验,教师演示方案一,学生分组实验方案二,完成P94表格。
小组讨论:(1)方案一中气球的变化情况怎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2)锥形瓶中的沙子有什么作用?(3)向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先后顺序是什么?加入铁钉的操作时怎样的?(4)叙述质量守恒定律,强调关键字眼。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5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5.1.1 质量守恒定律讲义 (新版)新人教版
质量守恒定律讲义【学习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说明一些化学现象和化学事实。
2.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自主探究】1.参加化学反应的 _________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__________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______重新_____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没有改变,______没有增减,原子的________也没有改变。
3.用化学式来表示___________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4.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__________;③表示各物质粒子间的相对________。
【预习检测】(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A.①④⑥B.①③⑤⑥C.①②⑥D.②③⑤(2)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D.化学反应的快慢(3)现将10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0g A完全反应后生成8g C 和4g 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A.1∶1B.2∶1C.4∶1D.5∶1(4)植物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淀粉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含碳、氢元素B.含有碳、氧、氢三种元素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无法确定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1)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粉的质量增大;(2)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减小;(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减小。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为化学课程中的核心章节,其教材设计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精髓。
教材通过多个实验案例,如红磷燃烧、铁钉与硫酸铜反应等,直观展示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不变性,帮助学生构建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框架。
同时,教材注重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的实质,即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的守恒,这一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分析能力。
此外,教材还强调了实验探究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设计思路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如物质的变化、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等。
然而,对于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通过实验演示、动画模拟等手段,直观展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帮助学生建立质量守恒的概念。
同时,还需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的方法,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和应用。
此外,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操作能力也有待提高,需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培养。
针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可采取以下策略:实验驱动:充分利用实验资源,设计多样化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质量守恒定律的魅力。
微观解析: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的实质。
问题导向: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互动合作: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共享智慧,提升学习效率。
评价反馈: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不足、改进方法。
三、教学目标化学观念: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其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增减,质量也没有变化。
九年级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争先恐后地谈论收获,畅所欲言展示自我。
使学生树立了信心与勇气,使每位学生各有所得。
八、强调与深化
在质量守恒定律中,有三个关键词“化学变化”、“参加与生成”、“质量总和”等易被学生忽视,教师要用着重号标明,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归纳定律中心“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听、记。
2、培养学生“物质是永பைடு நூலகம்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形成过程以及它的含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形成过程以及微观含义的理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设置
大屏幕上出示两组实验情景:铁丝燃烧的实验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
让回忆所学过的化学反应以及判断化学反应的依据。
回答上述情景是发生的什么变化?
课上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所知。
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出问题
鼓励同学们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对刚才举出的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之间有无变化呢?
三、猜想与假设
回答三种可能:
1、增大。
2、减小。
3、相等。
调动了学生大胆质疑并阐明自己观点,教师适时激励评价,激发了学生的信心和勇气。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六、交流与讨论
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呢?
教师先演示“水电解”等有关“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成其它物质的分子”的动画课件。
教师适当点拨,突破难点。
学生观看动画、讨论、归纳小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作业设计
练习与应用P981、3、4。
板书设计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1.解释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
2.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3.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教学反思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内容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设计者
课时设计
2课时
设计日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改变和增加,知道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
组内帮扶学习、展示
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定量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
【提出问题】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质量总和与生成物质量总和是否相等呢?
【猜想】。
【阅读】课本P92、93实验。
【实验探究1】演示:课本93页图5-2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名称 Nhomakorabea实验现象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前后
质量关系
白磷在密闭的锥形瓶中燃烧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3
5
20
7
反应后质量/g
10
5
8
待测
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ww w.x kb 1.co m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质量守恒定律》一、学情和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学生理解化学反应质量关系和内涵的基础,也是学习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关于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的基础。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学习了水的知识,通过电解水实验、水的电解微观图示,学生已能从微观角度了解水的分解反应,通过第三、四单元关于物质结构知识的学习,学生对分子、原子、元素等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微观想象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课题实验是学生接触的第一次定量化学实验,学生们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描述有了初步的认识,初步具备了一些基本实验操作的技能,对于开展小组式的同伴之间相互协作学习方式也有了一些体验。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微观意义。
(二)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实施文案,观察实验、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和表达与交流等几个步骤。
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体验合作学习,分享快乐,共享成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及其运用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知识的应用和拓展。
可通过分子、原子的模型演示化学反应中分子的拆分,原子的重组来化解该知识难点。
四、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根据建构主义思想,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教师应发挥“导向”作用,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进行“问题解决”。
对学生可能发生的错误,要及时判断并纠正。
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可采用以下方法:(一)实验探究法本课引导学生从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在教师的协作下设计实验方案或有关的活动方案,寻求解决问题的依据或证据,定性或定量地处理有关的信息和资料,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学会表达和交流,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和积极的情感。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表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会对有关实验进行操作并能对现象准确描述,对结果进行简要分析和初步归纳;3.在理解守恒定律的基础上,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并能推测物质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的研究,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并培养学生深入进行科学探究的思维能力和实验意识。
2.通过合作进行实验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形成积极参与、学会倾听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让学生提高体验科学方法的巧妙,初步领略科学方法的魅力,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与发展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理解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分析推理【教学仪器】实验仪器,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问引入]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新物质。
如,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表示为:P+O2P2O5;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Fe+CuSO4→Cu+FeSO4。
那么,大家猜想一下,在这些反应中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有什么变化呢?[学生假设](联系学习过的分子、原子的知识)1.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会大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2.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会小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3.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会等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讲述]同学们提出了三种猜想,这很好,那么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大于、等于,还是小于?我们来进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通过实验去验证一下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的关系。
[活动与探究]1.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总和如何变化?2.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之间的关系。
九年级化学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
2.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3.正确读出化学方程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4.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特别是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重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特别是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难点实验的操作和结论的得出以及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能从化学方程式中了解到有关反应的信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如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P +O 2――→点燃P 2O 5;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蜡烛渐渐变短,石蜡+O 2――→点燃CO 2+H 2O 。
那么大家知不知道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可能有哪几种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请大家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大胆地作出自己的假设。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质量守恒定律猜想与假设:假设1: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大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假设2: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小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假设3: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提问:那么通过什么方式可以验证这些假设呢?(可以通过实验事实来验证)追问:怎样才能知道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呢?(用天平称量)现在我们就用托盘天平作为研究工具,根据我们现有的实验条件和操作的可行性,以白磷燃烧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这两个实验为例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方案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注意事项:(1)称量时天平应注意调平。
(2)白磷燃烧时,锥形瓶底部应预先装一部分沙子。
(3)白磷燃烧这个实验中不用橡胶塞而改用气球套在锥形瓶口,连同白磷一起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待白磷燃烧时移开酒精灯,此时不要用手拿锥形瓶。
九年级化学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5.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2.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的研究,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并培养学生深入进行科学探究的思维能力和实验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内涵的理解,体会化学变化中“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观点,初步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科学的辨证唯物主义观。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教学方法】分析推理,巩固开拓【教学仪器】多媒体【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下述几个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加了(2)水电解后质量减轻了(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了2.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设问]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又能反映质量守恒定律的特点呢?[引入]前面我们学过原子和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分子可以用化学式来表示,今天我们又知道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那么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它又具有哪些意义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知识。
[板书]二、化学方程式[设问]什么叫化学方程式?请大家阅读课本P96,寻找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学生阅读][小结]化学方程式指的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O2CO2;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可表示为:4P+5O22P2O5。
[板书]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问题]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具有哪些优点呢?[学生思考讨论][小结]1.表示出了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
2.表示出了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条件。
3.表示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很明显地看到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设问]化学方程式具有哪些意义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6进行总结(以木炭燃烧为例)。
九年级化学上册 5.1《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
(提问)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
质量为何相等呢?从微观上该如何分析呢
(提问)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会变化吗?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投影)
1.解释现象(课本96页第3题)
①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8克A与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克C和11克D,则参加化学反应的B的质量为克。
②在化学反应A+2B=3C+D中,6gA和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若反应生成15g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中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科学探究的步骤,畅谈自己学习本节课的感受。
思考:这两个实验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方法
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某某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讨论,踊跃解答不守恒的原因及改进装置的方法
讨论、思考
观看
自主发言总结,得出守恒的微观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
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也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元素的质量也不变。
练习
踊跃发言,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发表自己的亲身感受。
对表面上看似不守恒的实验,进行反思与评价,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
答案:CD
学生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
(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与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
(2)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对实验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3)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的分析,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学习质量守恒定律,使学生认识到物质是永恒运动变化着的,并认识到物质不灭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务实,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感受科学研究的人文教育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其涵义.
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教学用品
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托盘天平、酒精灯、锥形瓶、小试管、小烧杯、镊子、滤纸、气球、单孔橡皮塞、铁架台、石棉网等、细沙;白磷、CuSO4溶液、稀盐酸、Na2CO3粉末、铁钉、镁带。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教学中,让学生在与同伴、与教师的交流中获取对化学的最深感受,体验到成功之乐,增加了学好化学的信心,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很多化学问题是从实际中得来的,知道了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增强了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
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教学内容多导致课堂教学速度稍微有点快,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课堂教学进度.今后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不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