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自我不确定感
机会——日本的面具
5上世纪90年代,日本遭遇泡沫经济破灭后的经济衰退,外界普遍猜测日本国大肆贬值日圆的意图是出于“战略性贫穷”,加之日本人的危机感较强,表现出悲观、不安、失落的心理,形成日本特色的“不安经济”,某些人或组织更是有意渲染经济如何如何糟糕,造成一种“日本特色社会情绪”的现象,并得到国际认同。
这是国家示弱的表现,所反映的心理情报显示要低于实际数据,政府利用贬值货币的手段给经济注射强心剂,仿若当今的美国。
日经BP 社鹤原吉郎先生认为日本制造业在此次经济危机中不光存在机会,还有一定的“死角”,那就是日本制造业普遍绕开低利润低附加值的“低价产品领域”。
鹤原吉郎先生举了一些例子,认为世界经济复苏时,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重新回到发展轨道,低价产品的需求将大幅增长,而日本欠缺低价产品的开发。
对于鹤原吉郎先生的论述,我们可以做以下评价,即所谓选择性失明。
机会——日本的面具本刊记者/余洋●成本控制与技术垄断在人们的普遍意识中,认为日本企业是个诸强纷争,各自为战的自由环境,倡导以先进技术研发,生产质量稳定为竞争力。
但在经历了中国制造的挑战、印度制造的崛起之后,更多的日本公司意识到“日本制造”的灵魂是对精艺技术的无比崇尚。
这其中包括通过加大投资保证纯粹技术上的优势,但现在要面对韩资、台资企业的技术追赶,以及零部件厂商与终端消费产品的分离,仅靠过去技术领先的“一招鲜”的方式已经无法与其它厂家拉开优势,日本企业希望能够改变产品生产流程获取领先地位。
比如日本松下联合富士通日立建设等离子显示器生产线,进而占据等离子市场42%的份额,最近又收购三洋,旨在进一步扩大家电市场的统治力。
一个诸侯割据的日本便如此之强,何况一个统一的日本。
日本把大量生产基地,研发基地转移到了中国,但他们却把核心技术和核心制造业留在了日本,这是一个节约成本的好办法。
首先日本不允许企业24小时生产,中国可以;其次把落后的技术与设备转移到中国生产附加值低的产品,并获取利润,这叫资源的二次利用,而日本企业便可以集中资源发展新技术,把持市场链上游位置。
为什么人们会对变化和不确定性感到不安?
为什么人们会对变化和不确定性感到不安?人们对于变化和不确定性感到不安的原因可以从心理、生物和社会等多个层面解释。
以下是一个详细、准确、有条理和易于理解的回答:1. 生物层面:人类天生对于变化和不确定性有一种本能的抵触感。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一种保护机制,即“恐惧反应”。
这种反应使得我们对于潜在的危险和未知的情况产生警觉,以保护自身的安全和生存。
2. 心理层面:人们通常喜欢事情保持稳定和可预测,因为这样可以给予他们一种安全感和控制感。
变化和不确定性打破了这种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引发了焦虑和不安情绪。
人们害怕失去已经获得的东西,害怕未知的风险和可能的失败,因此对于变化和不确定性感到不安。
3. 社会层面:社会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也会影响个体的感受。
当社会面临重大变革、经济不稳定、政治动荡等情况时,人们对于个人未来的发展和生活状况感到担忧和不安。
此外,社会对于变化的态度和反应也会影响个体的情绪。
如果社会普遍对变化持消极态度,个体也容易受到影响而感到担忧和不安。
4. 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人们对于变化和不确定性感到不安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对其的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
当个体感到自己无法掌控或应对变化时,会产生无助感和焦虑。
缺乏自信和能力面对不确定性的挑战,也会导致人们感到不安。
总结起来,人们对于变化和不确定性感到不安的原因包括生物层面的本能反应、心理层面的稳定性需求、社会层面的环境不稳定性和他人态度、以及个体的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
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和适应变化和不确定性,提高思维逻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什么样的人容易感到担忧?
什么样的人容易感到担忧?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有人感到担忧,而这种担忧的程度和频率也因人而异。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容易感到担忧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解析。
一、过于敏感的人敏感性高的人往往容易对周围事物产生过度反应和不适。
他们对于自己的言行、他人的评价以及各种情境都敏感异常,容易产生焦虑和担忧。
他们常常会过度推测他人的意图,并对于可能发生的事情产生过分的担忧。
这类人通常比较注重细节,善于捕捉一些微妙的信息。
他们对微小的变化敏感,但同时也容易陷入对负面信息的过度关注。
例如,他们可能过度关注自己的表现,担心自己的缺点被他人发现或评价;或者在社交场合中,他们可能会过度解读他人的言行,从而从中寻找自己可能面对的困难和挑战。
二、责任心强的人责任心强的人往往对待工作和生活都非常认真,他们有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然而,这种高度的责任感也往往使他们容易感到担忧。
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表现持有高标准,并时刻将自己置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下。
如果遇到工作上的困难或挑战,他们会过度考虑失败的可能性,进而产生担忧情绪。
这类人通常会时刻关注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为了尽力做好每一件事,他们在心理上承受了较大的压力。
他们往往自我要求较高,并且经常担心自己无法达到自己所设定的目标或者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三、缺乏自信的人缺乏自信的人通常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持有怀疑态度,他们容易对自己感到不安和担忧。
这类人通常会过度关注自己的不足,自我否定。
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产生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在面对挑战或者争议时,他们可能会感到沮丧和担忧。
缺乏自信的人通常自我评价较低,容易对自己过于苛刻。
他们经常对自己的表现持有负面的评价,并对他人的批评过于敏感。
这种负面的心理状态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担忧情绪。
总结起来,过于敏感、责任心强和缺乏自信的人容易感到担忧。
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理解担忧情绪的产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担忧。
首先,针对过度敏感的人,可以通过放松训练来调节情绪,如深呼吸、音乐放松等。
重新看日本人的_岛国根性_
文化万象重新看日本人的“岛国根性” 安玉萍(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黄冈43800 )摘要:本课题就日本的国民性问题,围绕“岛国根性”这一关键 2.1 岛国之下的“岛国根性”要素进行重新认识和深入探讨。
具体而言,首先是对“岛国根性”这从客观的地理环境看,日本浮悬于地球最大的大陆东亚大陆一概念再确认。
从日本,欧美,中国等的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出发,综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之间,由四个大岛和数千小岛组成,是名副其合了解“岛国根性”具体特征。
其次,地理、历史、文化等角度分析实的岛国。
因此,日本人自古以来就对广漠,浩瀚的大陆有更为深“岛国根性”的缘由和表现。
特别从岛国的客观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切的崇拜感和敬畏心理,相应也产生了强烈自卑心理和觊觎之念。
社会文化解析日本所特有的被打上“岛国根性”标签的日本人的国由于隔绝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的匮乏,加之频繁的灾害等因素的民性。
最后,从现实出发探讨“岛国根性”对现代日本人以及日本的影响,经过漫长的时间积淀慢慢地塑造出日本人独特的气质,即影响,并展望日本人的国民性未来的发展。
“岛国根性”。
这种岛国环境诞生的“岛国根性”,使日本人中产生了关键词:日本;国民性;岛国根性;海洋;农耕一种过分强烈的自我认同感。
这就使得日本人断然决然把人类分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成“我们”和“他们”两类,除了日本人,就是非日本人。
文章编号:1673-2111(2012)05-0296-02 具体而言由于身处海岛,历史上很少有同外界交流的机会,造成了他们对内凝聚力强,对外适应性差的特点。
对本国人通常表现有关日本人的国民性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课出恭敬、礼貌和顺从,害怕个人行动。
另外,生活环境的的不确定感题。
首先,日本人自身热衷并执着于国民性的探讨和研究。
其次,在使他们内心深处埋藏着浓重的意识,比如心胸狭隘的个性,没有包欧美人眼中日本是一个相对神秘的国度,出于好奇相关论著数量容心,缺乏谅解,从不承认自己的不足和过错。
日本人自我认知的文化特点
日本人自我认知的文化特点第一篇:日本人自我认知的文化特点日本人自我认知的文化特点内容提要:本文从“心理—社会均衡”理论出发,认为作为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的“缘人”,认知的参照群体不像中国人的群体那样具有恒定性,而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自我认知的文化机理是:“个我”与“群我”的融合;“表我”与“里我”的熟练切换以及序列、位置对于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这种文化机理构成一种“缘人”的“自—他协调”式的自我认知模式。
这种模式有利亦有弊,在社会发生了较大变化的今天,日本人的自我认知模式也出现了变化的迹象。
关键词:日本文化基本人际状态文化心理自—他协调性自我作者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笔者曾指出许烺光的“心理一社会均衡”(Psycho—SOCial Homeostasis,简称PSH)理论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基本人际状态”(humanconstant)概念,能为我们认识诸如中国、日本、美国等大规模文明社会的“人的系统”提供新的视角。
也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笔者提议用“缘人”指称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
“自我认知”是基本人际状态的四个维度(其他三个维度是情感、交换与群型)之一,它指的是一种文化模式下的人如何认知、界定自我与他人的心理过程,属于人心理活动的较深层次,可称其为基本人际状态的“内形象”。
自我认知与基本人际状态的其他几个维度密切相关,并因文化模式不同而不同。
本文拟讨论“缘人”的自我认知维度。
一对日本人文化心理特征的探索“自我”(self)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人格”(personality)是心理学、精神分析学中两个重要概念。
心理学对自我的定义是:“对自己的特点、行为表现等属性的认知,它是对自己发生的动作、行为、采取的决定、逻辑推断、生活体验等的组织、调节与控制,是以人的躯体及其所属社会财富(社会资源)为基础的一种特殊心理过程。
”对人格的定义是“与个人有关的心理过程以及心理状态的组织集合体”。
“人格是个人的内在力量与一致的态度、价值和知觉范式等复合体相关联的持久系统。
论日本人自我认知的文化特点
论日本人自我认知的文化特点2012年07月24日凤凰资讯尚会鹏核心提示:本文从“心理—社会均衡”理论出发,认为作为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的“缘人”,认知的参照群体不像中国人的群体那样具有恒定性,而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自我认知的文化机理是:“个我”与“群我”的融合;“表我”与“里我”的熟练切换以及序列、位置对于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这种文化机理构成一种“缘人”的“自—他协调”式的自我认知模式。
这种模式有利亦有弊,在社会发生了较大变化的今天,日本人的自我认知模式也出现了变化的迹象。
作者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笔者曾指出许烺光的“心理一社会均衡”(Psycho—SOCialHomeostasis,简称PSH)理论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基本人际状态”(humanconstant)概念,能为我们认识诸如中国、日本、美国等大规模文明社会的“人的系统”提供新的视角。
也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笔者提议用“缘人”指称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
“自我认知”是基本人际状态的四个维度(其他三个维度是情感、交换与群型)之一,它指的是一种文化模式下的人如何认知、界定自我与他人的心理过程,属于人心理活动的较深层次,可称其为基本人际状态的“内形象”。
自我认知与基本人际状态的其他几个维度密切相关,并因文化模式不同而不同。
本文拟讨论“缘人”的自我认知维度。
对日本人文化心理特征的探索“自我”(self)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人格”(personality)是心理学、精神分析学中两个重要概念。
心理学对自我的定义是:“对自己的特点、行为表现等属性的认知,它是对自己发生的动作、行为、采取的决定、逻辑推断、生活体验等的组织、调节与控制,是以人的躯体及其所属社会财富(社会资源)为基础的一种特殊心理过程。
”对人格的定义是“与个人有关的心理过程以及心理状态的组织集合体”。
“人格是个人的内在力量与一致的态度、价值和知觉范式等复合体相关联的持久系统。
”但在当代心理学中恐怕再没有像“自我”与“人格”这两个概念那样引起广泛的争议了。
不确定感的概念
不确定感的概念不确定感是指人在面对一种情境或者决策时,无法确定应该如何选择或者行动的状态。
这种感觉可能源自对未知结果的恐惧,对将来的不确定性的担忧,或者是对自己能力、信息的不足导致的犹豫不决。
不确定感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可能是小至选择一款新的手机,大至是否接受一个新的工作机会,人们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感。
在一些情况下,不确定感可能会带来焦虑和压力,但在另一些情况下,它也可以激发人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
不确定感的来源可以有很多,其中包括:个人能力和信息的不足、环境的变化和不稳定性、决策结果的风险和不可预测性等。
在现代社会,由于信息的多样性和快速变化,人们往往需要在各种选择中进行权衡,这就导致了更多的不确定感。
此外,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人们对未来的变化和可能性更加关注,这也增加了不确定感。
不确定感在某种程度上是正常的,在我们的漫漫人生路上,我们常常需要做出各种选择,而这些选择都伴随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不妨来看看这些感受是如何形成的,它们有什么作用,又该如何应对。
首先,不确定感是人类天生的一种感觉,它帮助我们应对不确定性,预防潜在的危险。
在远古时代,人类需要面对各种未知的危险和挑战,不确定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警觉,更加小心,从而提高生存的机会。
因此,适度的不确定感可以让我们更加小心谨慎,从而避免一些潜在的风险。
其次,不确定感也可以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当我们面对一些未知的情境或者任务时,不确定感可以激发我们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去探索可能的解决办法。
正是由于人类的不确定感,我们才会有各种各样的科学实验,技术创新和文明发展。
可以说,适度的不确定感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一。
然而,不确定感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不确定感可能会导致焦虑和压力,使人们难以做出决定或者采取行动。
当人们面对太多的选择或者不确定的远景时,他们可能会感到困惑和犹豫不决,甚至产生消极情绪。
尤其在当今社会,信息量的激增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普遍面临更多的选择和挑战,不确定感也更加普遍和显著。
从日语省略现象看日本人的“无自我性”
从日语省略现象看日本人的“无自我性”摘要:众所周知,思维的传达可以借助于语言,不同的地区由于历史,地理,人文等复杂原因的影响,会诞生出不同的思维方式,与此同时也催生出不同的用于表达思维的语言。
文章通过研究日语中的省略现象,来探究在日本人通过日语所反映出来的“无自我性”这种特殊思维方式及其文化因素。
关键词:日语、文化、思维方式一.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一)语言是思维表达的途径思维的表达离不开语言。
当人们想要向外传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的时候,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就是利用语言来进行表达。
虽然画家可以通过自己的画作,音乐家可以通过自己的音乐,来传达思想,但是拥有艺术天分的人并非大多数。
通过语言来传达个人的思想,则是每一个人都能够采用的方法。
(二)语言对思维方式的影响思维的过程伴随着语言的运用,语言的差异会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
语言本是由于思维表达的需求应运而生,但随着语言被日积月累地使用,不可避免地会将语言使用国家所独有的思维方式吸收在其中,因此一个国家的独有思考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呈现在其语言当中。
早在19世纪,德国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就已经注意到语言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他认为每个民族都会在无意中将某种独特的主观意识带入到本民族的语言当中,从而在语言中形成一种独特的“世界观”,而这种“语言世界观”反过来又可能影响人们的行为。
也就是“语言从思维出发,再反作用于思维”。
在威廉·冯·洪堡的观点基础上,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Sapir)和沃尔夫(Whorf)提出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该假说认为,语言形式决定着语言使用者对宇宙的看法;语言怎样描述世界,人们就怎样观察世界;世界上的语言不同,所以各民族对世界的分析也不相同。
也就是说,每个人都生活在其语言所允许他了解的那一小部分世界之中,他们所了解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其所使用的语言设定了,即语言的区别就是不同文化中不同世界观的区别。
211022473_日本电影中的自然建构与伦理审视——基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的解读
GENRE AND SUBJECT类型与题材电影的伦理表达是以人类理性的共识为底线与基础的,但在不同社会语境中却存在着具体的伦理价值差异。
无论是电影还是生活,人们都难以为伦理价值提供绝对统一的标准,而电影叙事的独特性在于能够为特殊伦理情境中的人们做出人性的合理解释。
日本电影注重描绘自然,并执着于在特殊的伦理情境中刻画出情感的偏离,人物形象的设置时常边缘而又弱势,但其影像的笔法又常常表达出人道的关怀。
日本电影在描绘自然情境时呈现出的治愈美感与其通过自然感悟生命的文化传统息息相关。
自然能够带来的关怀与治愈在电影中被反复确认。
生态女性主义所主张的环境伦理同样强调自然对于人类的作用以及感性关怀的重要性,是对传统伦理学的一种承接,既承认理性原则是文明秩序建构的基础,但也认为传统伦理学中“关怀的道德情感一直被忽视”[1],而理性需要感性作为补充。
日本电影中展现出的自然关怀诉求与生态女性主义所主张的环境伦理形成同构,电影真实的幻觉构建起了一个个特殊的伦理情境,使得观者在情感的体验与感知中产生深切的共情与关怀。
一、自然关怀与环境伦理的同构当前在全球电影创作中,生态主题日益凸显,这与现实社会逐渐形成的生态意识密切相关,也侧面反映了人类所面临的生态问题的严峻性。
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工业,电影的生态视野不应局限于对环保意识的简单提倡,还要涉及对生态危机根源的探究。
而生态危机的根源仍然要回溯到压迫性的父权框架、过度膨胀的资本与技术,甚至是始终无法彻底解决的战争等问题之中。
生态女性主义在此背景下所主张的环境伦理是一种关怀伦理,它提倡以更为包容的感性力量来改善人类的思维方式。
正如生态女性主义学者凯伦·沃伦所言:“我将环境伦理描述为一种伦理,而不是关于环境的伦理,定义环境伦理为一种接受非人类动物和/或自然的道德可考量性的伦理。
”[2]传统的伦理观念认为“只有关于服从道德律令的人,我们才能够肯定他的存在形成世界的最后目的”,而“绝对理性的道德律令”已透露出非人道的危险。
论日本的民族精神
论日本的民族精神聂帅南民族精神代表着一个国家主要的精神支柱,是巨大的无形文化资产和生存影响力,它象征着一个国家的面貌、性格、意志、活力。
一个国家民族的优劣,首先取决于其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对于一个国家的兴衰起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日本是个狭长的岛国,国土面积不足38万平方公里,比中国的云南省还要小。
日本的天然资源匮乏,矿石、石油、煤炭、粮食等主要的生产资料基本都是依赖于进口。
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还是地震、海啸的多发地。
在这样一种独特的生态环境下,形成了日本人民所特有的民族生存危机意识和迫切需要出人头地的自尊意识,在这种意识下,也深厚培育了日本民族天然的对内积极奋发图强、创新思变的进取精神,以及对外不断寻求拓展,甚至不惜声誉去掠夺侵占他人资财的野性。
近代历史上,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日本的明治维新改革是日本开始吸收西方文明,提出“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主张,走向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重要转折,长期的孤立与对西方工业强国的依赖,使日本产生了强力的危机感,为了摆脱这种危机感,日本在这一时期,大力开展西化教育制度,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到了1894-1895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和朝鲜的甲午战争,1904-1905年,日本又在中国的东北旅顺发动了日俄战争,强烈的占有欲望深入了日本人的骨子里。
现代史上,日本尽管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但日本几乎同时是在与中国、缅甸、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朝鲜、美国及苏联交战。
日本战败后,用了一、二十年的时间战争赔偿和恢复重建,再之后从五十年代一直到九十年代经历了经济的高速成长期和稳定期发展,奠定了日本稳居世界经济文明强国的领先地位。
日本何以能死而复生,从战败国的废墟瓦砾中崛起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强国?在二战后的六十多年复兴中,日本何以先进的工业化技术引领世界的潮流?日本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本人利用今年暑假的日本实地考察感受,谈谈对日本民族精神的一些认识,并希望在国人举国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时候,能够从理性的角度分析和汲取日本民族精神中有益的成分。
“日本人论”盛行的背后
文化人类学中的心理学派对日本民族性的研究,为解释日本人为何热衷于“日本人是谁”的问题提供了学理上的根据。这个学派对日本人的自我认知模式的研究发现,日本人在自我认知上有其文化特点。不过,早期的这类研究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大,过分注重幼年经验,大部分集中探讨日本人的儿童训练,并带有西方中心论的特点,因而负面的结论较多。例如,不少研究认为,日本人的人格显示出一种强迫性神经官能症的特点。他们还概括出日本人的人格是“集体主义”的,西方人的人格是“个人主义”的;“日本人缺乏自我”等看法。本尼迪克特关于“日本人是耻感文化、西方是罪感文化”等论述亦属这一类。现在看来,这样的研究方法是值得怀疑的,结论也是有问题的。日本人有没有“自我”,关键看怎样定义“自我”。许多学者们使用的“自我”概念,是一种强调作为生物体基础的“个人”的 “自我”,这与西方的个人社会、个人主义文化密切相关,即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产物。日本不是个人社会,日本人的“自我”具有独特的形式,这种“自我”既不是独立的,也不清晰,它的界定主要不是取决于作为有机体基础的“个体”,而是取决于与他人的关系。这是一种自-他协调性的自我,或个体与群体融合的自我。这不是正常与怪异、成熟与不成熟的问题,而是自我认知模式的文化差异问题。
其次,日本人论盛行也是日本人对自身定位的需要。对日本人来说,这是一个求解“我是谁”的问题。从文化上看,日本文化缺乏一个可与西方的基督教、中国的儒教和印度的印度教、佛教那样的主体意识形态。古代日本吸收中国的儒教和来自印度的佛教,近代以来又大量吸收西方文化,故日本文化具有“杂交”的特点,这是日本人自我认同问题产生的文化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快速“脱亚入欧”,与中国文化的“脐带”被剪断,依靠模仿和赶超,自上而下地实现了现代化。但作为非西方世界唯一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日本自身对西方文化有一种“异己”感,“一身而兼二任”的日本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困惑。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一只猴子跑到鹿群里,猴子自身也会诧异:“我是谁?”“我怎么跟他们不一样?”时间长了,甚至对自己究竟是猴还是鹿也产生了疑问。有时候,他们有强烈的自卑感,自感自己真的丑陋,行为古怪,但有时候他们又很自傲:自感有独特之处,比他人优秀。文化定位问题长期困扰着日本人的内心,回答“日本人是谁”的日本人论,恰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日本几乎所有著名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都有关于“日本人是谁”的一套自己的解答。可以顺便列举几例:如和辻哲对日本人的概括是∶“丰富而外露、于变化中见沉静的感情”、“活泼敏感”、“易疲倦、无持久性”、“静穆的激情,战斗的恬淡”。这样的描述都不能说是严肃的学术结论,但这也同样能够引起日本人的高度关注。一有著名学者发表看法,很快会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外国一有关于日本民族性的著作,不管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哪怕是明显的胡说八道,都会受马上翻译成日文,并受到日本人的追捧。这表明日本人对自身认同问题的敏感性。
日本人不了解自己的软实力
日本人不了解自己的软实力作者:来源:《国际公关》2014年第06期日本在全球经济、政治和军事领域的重要性看似下滑得越厉害,它就越关心如何展示自己的软实力。
政府推出了“酷日本”(Cool Japan)计划。
经济产业省表示,该计划资助那些“充分利用了日本文化和生活方式独特性的诱人产品或服务”。
其中包括装饰和纸、角色扮演风格的服装品牌,以及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盆栽。
日本似乎不知道自己的哪些方面值得珍视,反而需要外界来告知他们。
这种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19世纪下半叶,日本开始与西方世界进行贸易往来时,浮世绘木版画被用来包装出口商品。
欧洲的印象派画家很快就“发现”了它们,将其誉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由于对自身的国际声誉存在一种盲目的不安全感,日本在近现代一再忽视自己的艺术和文化成就。
长久以来,日本都未能宣扬本国具有全球吸引力的理念,铃木镇一的教学法就是一个例子。
这暴露了日本在看清自己究竟哪些地方“酷”方面的长期无能。
尽管存在这种担忧,但日本政府和公众似乎都不知道,迄今为止,日本最成功的文化输出——名为“铃木教学法”的一种音乐教学方式——具有怎样的全球影响力。
这个方法最初由小提琴家铃木镇一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
他主张,所有小孩都能学会演奏乐器,就像他们学会讲自己的母语一样。
铃木镇一创办了才能教育研究会。
该教育机构的资料显示,目前在46个国家有40万儿童正在铃木教学法的帮助下学习演奏乐器,其中仅有2万儿童是日本人。
研究会指出,和在日本国内相比,该方法“在海外赢得了很高的评价”。
世界上的其他地方最终采用了铃木教学法,因为它效果很好。
从1963年开始,铃木镇一多次带着日本学生到美国交流,还去过联合国总部和卡内基音乐厅。
对于这种跨文化传播活动,日本政府几乎没有参与,大部分工作都是铃木镇一及其支持者开展的。
其中包括索尼公司联合创始人井深大,他本人就是著名的儿童早期教育倡导者。
到了20世纪70年代,铃木教学法已经在全球遍地开花。
浅析日本治愈系动漫的精神传达
浅析日本治愈系动漫的精神传达作者:张开琦来源:《消费导刊》2016年第06期摘要:日本的动漫产业十分发达,动漫类型也多种多样,近几年治愈系动漫在国内受到很多关注。
本文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了解治愈系动漫的精神传达对人们对心理层面产生的影响,并结合日本文化特征,了解目前人们的心理状态和治愈系文化的存在价值。
关键词:日本治愈系动漫精神价值一、治愈系内涵“治愈”一词来源于英语healing,意思为医治、治愈。
“治愈系”衍生为日语词汇“し系”,是以积存压力和有忧郁症倾向以及积蓄了过度紧张情绪和慢性心理疲劳的人们为对象,使用各种手段,使他们减轻压力,而为此目的所提供的行为、手段、物品等,在90年代已成为日本的全民消费文化特征之一。
二、治愈系动漫产生根源关于治愈系动漫产生根源,目前学界认为产生于日本民族文化,表现为两点:第一点为自然崇拜。
日本的岛国风景和终年频繁的地址气象灾害一直伴随着这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使国民热爱并崇敬自然的美丽与力量。
然而步入现代工业的都市之中,传统的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日式建筑被西方的水泥钢筋所取代,在这种矛盾之下,人们会寻求一种治愈,一种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疗伤。
第二点为自我不确定感。
进入工业社会之后,青年一代无法像传统的日本人那样,从家族和集团中获得归属与依赖,也无法从人际交往中获得他人对自我的评价,从而导致了自我迷失的加剧。
因此平和、舒缓能达到治愈的目的的“治愈系”文化开始流行起来,随即发展成为一个覆盖文学、音乐、旅游、影视、动漫、艺人的全方位的产业体系。
“治愈系动漫”的概念产生虽然较晚,但在其后来的发展中,队伍不断强大,形成了多类特征明显、功能相似的动漫。
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治愈系动画以其特有的魅力占据了动画市场的一大片疆土。
这些动漫不仅受到少年们的喜爱,也受到青年甚至是成年人的青睐,它们不再是为娱乐而娱乐的影视产品,而是人们探究自我,陪伴成长的良师益友,此类动漫能够治愈人们心灵的创伤,修复感情上的缺陷。
从“れる”、“られる”中看日本人的心理
作者 简介 : 3  ̄(9 9_ )女 , 刘, P 17 _ - - , 福建龙岩人 , 大连外 国语 学院在读研 究生, 龙岩 学院助教 , 主要从 事 日语语 言文化研 究。
12 0
本人 共通 I持 性 格特 徵 南 I、 本 的 自我 : ) 1 3 槽造 基本 的 特徵 南否” 3 以上 使用 r 否J 。【 ] 扎
语言心 理 , 而在语 言运用 中具体表 现 出来 。以下 从
扣札 丧亨。
我们 可 以说 , 日本人 的禀性 可用 “ 花” 樱 一个
词来概 括。
自然 发生助 动词 r 为J 岛札 否j 扎 r 主要 接在 心
理活 动及感觉 的动词 之后 , 如r 匕否J考 之否J 例 信 r r 匕为J 感 匕否j ( 1 2() ) )6 )它所 体 案 r 等 如() ) ( ( ( ) , ( 345 现 的是此种动作 行为是 主观意 志无法 支配和改 变 .
包含 自然消灭 。 它最早 源于古 代人们对 自然界 万物 在 生成 变化 中出现 的 自然 发生 与 自然 消灭 这一 现 象的惊 叹、 服 的心理 。这 种心理 是人们在 亲身体 畏 验 自然 的强大力量 中产生 的。 如果从 日本人的 自我 构造进行 严密分析 的话 。 会心理 学者南博 在其著 社
身, 而且 “ 的客 我 ” 外 常常 压倒 “ 内的客 我 ” 以致 对 , 自身有 一种不确定 感 . 这种不确 定感是 大部分 日本 人共 有 的性格 特点 , “ 不碓 夷感 J土 部分 日 即 r 大 c
() 身 上 案世 岛孑 弓。 4友 , L
朋友 之身世令人 担忧 。
20 年 09
中日差异
,如果有人让座给小孩坐,通常是丈夫抱着小孩入坐,而妻子是站在旁边。作为中国人的我看到这种现象觉得不可思议,也不思不得其解。后来跟日本人聊天的时候提起这件事的时候得到了答案:因为日本通常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在外边赚钱很辛苦,所以让男人坐下来,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甚至为别人而活,极力回避个人主义
不愿给别人制造麻烦,更鄙视别人给自己制造麻烦
中日这两个国家,文化各异。然而,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日女性有何差异呢?对此,我总结了一下几点。
该学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土居健郎。他也是一位精神医生,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注意到日本人一种特有的心理特征,这个特征集中体现在日语中一个特有词汇“甘之”(汉译“娇宠”)中。关于土居的娇宠理论,笔者已著文专门评介过,这里补充的只是土居的“娇宠”理论与古泽平作的“阿阁世情结”的相通之处:二者都是指日本人对人关系中的一种源于母子一体化的对他人的依赖心理,反映的是一种相互依赖的自我认知模式,某种程度上“娇宠”可视为是对阿阇世情结的阐释。
中国人的等级差别不大,家庭的分工不明显,中国男人去市场买菜、做饭是很平常的事情。在日本男人买菜做饭的事情是很罕见的。日本是男权社会,男性的地位比女性高,收入也比女性高(同一公司、同一职位,女性的收入要比男性低很多),很多女性只是バイト(临时工)。日本男性很少做家务,也不进厨房。日本女性把男人买菜煮饭,晚上早回家看成是没有出息的。在日本的公共交通工具里,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夫妻两人带着小孩
作为中国人不但要了解本国的文化,也要深入地了解外国的文化。才可以跟外国人有更深的交流,才能更好的国家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核心提示:本文从“心理—社会均衡”理论出发,认为作为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的“缘人”,认知的参照群体不像中国人的群体那样具有恒定性,而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自我认知的文化机理是:“个我”与“群我”的融合;“表我”与“里我”的熟练切换以及序列、位置对于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这种文化机理构成一种“缘人”的“自—他协调”式的自我认知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亦有弊,在社会发生了较大变化的今天,日本人的自我认知模式也出现了变化的迹象。
流行语视角下日本社会文化心理探究
流行语视角下日本社会文化心理探究1. 引言1.1 引言日本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传统和独特社会习俗的国家,而流行语作为日本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流行语既可以反映出日本社会的现状和风貌,也可以揭示日本人的价值观和情感世界。
本文将从流行语的视角出发,探究日本社会文化心理的方方面面。
流行语不仅仅是一句话或一句口号,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符号。
它们可以准确地捕捉到日本社会热点话题和人们的共同情感,表达出日本人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
通过分析流行语在日本社会的影响,我们可以窥探到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
流行语所反映的日本文化特征也是不容忽视的。
从流行语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文化中的尊重、谦虚和包容,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重视。
流行语所传达的这些文化特征不仅塑造了日本社会的风貌,也影响着日本人的行为和态度。
流行语对日本人心理的影响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句简短的流行语可能会触动日本人内心的某种共鸣或情感,影响他们的情绪和行为。
通过分析流行语对日本人心理的影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日本人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征。
流行语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
从流行语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社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集体意识,以及对社会问题和现实挑战的关注。
通过深入分析流行语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日本社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流行语为突破口,探究日本社会文化心理的方方面面,从而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东方国家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情感世界。
流行语是一扇窥探日本社会文化内涵的窗口,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神秘而富有魅力的国度。
2. 正文2.1 流行语在日本社会的影响流行语在日本社会的影响十分深远而广泛。
流行语通过传播媒介的广泛渗透,不仅可以快速传达信息和理念,也可以引起社会共鸣,形成思潮和话题。
在日本,流行语经常出现在电视节目、广告、网络社交平台等各种场合,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流行语也常常反映出日本社会的时事和热点问题。
论日本人的“内”与“外”意识
论日本人的“内”与“外”意识日本人在文化观念上,极度注重“内”与“外”的概念。
所谓“内”意味着亲密、温暖、应该保护的感觉,而“外”则表示疏远、陌生和应该警惕的感觉。
这种内外的概念贯穿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影响日本人对生活的态度和习惯。
首先,日本人对于家庭和亲密关系的重视,就体现了他们内向的文化倾向。
家庭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占据了核心的位置,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也十分密切。
在日本人的心中,家庭是一个港湾,是一个避风的地方,可以给予温暖和支持。
在日本人的语言中,使用“我”和“你”很少,多使用“我们”,体现了日本人关注集体、在意群体的文化特点。
其次,日本人在社会交往中的表现也反映了其强烈内向的倾向。
一般来说,日本人习惯于维持自身的私人空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感。
这种距离感源于日本人对于“外”的陌生感,对于未知和不确定的因素存在着一定的恐惧心理。
在社交场合中,日本人通常会表现出谦虚、内敛、不张扬的特点,同时也非常注重礼节。
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行为礼仪和习惯性的规则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公共场所禁止抽烟、禁止嘈杂的言谈等等。
但是,日本人在对待“外”时也有着相应的表现。
他们通常会对陌生人保持警惕、谨慎和疑虑的态度,避免曝露个人的隐私。
在日本人的心中,外部环境带来的风险、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压力,都是需要警惕的因素。
所以日本人往往会通过合作和团体合作的方式来应对这些挑战和问题。
最后,由于强烈的内向和外向意识,日本人在建构自我身份的过程中可能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日本人会将自身归属于一个关系网、一个团体之中,强调自我身份的同时也将自己融入到群体中,为整个群体发挥作用。
在此过程中,日本人也需要考虑如何适应不同人群、不同背景的社交环境,这也进一步影响并塑造了他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
总的来说,日本人强烈的内向和外向意识在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体现出来,既反映了日本人对于亲密关系的珍视和对未知、不确定因素的警惕,也表明了日本人认可群体意识、合作与规范的价值观念。
self–conscious意思
self–conscious意思self-conscious是一个由self和conscious两个词组成的复合词,意思是“自我意识的”、“害羞的”或“不自然的”。
当我们说一个人是self-conscious时,常常指他或她在他人面前感到不自在、紧张或害羞,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外貌、行为或表现会受到他人的评判或批评。
这种自我意识可能会导致他们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得不自然或尴尬。
自我意识常常是由于个体对自己的外貌、能力或社交技巧的不确定感而产生的。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外貌或能力缺乏自信时,他们往往会过度关注他人对他们的看法。
这样的自我意识可能会导致他们在公共场合中表现得紧张、拘谨或不自然。
他们可能会过度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担心自己会出错或被他人嘲笑。
这种自我意识常常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和决策,使他们追求与他人的认同或避免被人嘲笑。
自我意识也可以表现为对自己的身体形象的敏感。
一个人可能会对自己的体重、身高、面容或其他外貌特征感到不满意,这会导致他们在他人面前感到不自在或尴尬。
他们可能会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外貌来获得他人的认可或接受,或者避免与他人交往以避免被评价。
自我意识还可以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社交技巧的不确定感。
一个人可能会对自己的知识、技能或表达能力感到不自信,这会导致他们在与他人交流时感到不自在或紧张。
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的观点或意见会被他人质疑或批评,或者担心自己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自我意识是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一种情绪体验。
它可以在各个方面的生活中出现,包括社交场合、工作环境、学习环境等。
自我意识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使他们感到紧张、拘谨或不自然。
然而,自我意识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特征,它可以通过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接受和学习应对技巧来减轻或克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旨すべての民族は自我不確実感がある。
また、日本人の自我不確実感は非常に特殊である。
日本の社会各界、特に社会心理と文化界は日本人の自我不確定感に対して極めて重視する。
本稿では、先行研究を踏まえ、日本人の自我不確実感に焦点を絞って分析した。
自我不確実感の定義を記述し、日本人の自我不確実感の原因を分析し、日本人の自我不確実感は社会文化に対する影響を探し求めてきた。
自我不確実感は自ら何らか心理的、情緒的、あるいは自然地理、社会的背景により、自分自身にとって確信しないような心理である。
日本人の自我不確実感の生じる原因は主に四つの要素がある。
それは、自然地理、歴史、社会文化、現実的原因である。
日本人の自我不確実感は日本の社会文化に大きく影響する。
本稿は日本人の仲間意識、言語と文学、労働論理、宗教、「和」と「恥」の価値観など六つの面から日本人の自我不確実感を求めてきた。
キーワード:自我不確実感原因社会文化影響摘要每个民族都有自我不确定感,而日本人的自我不确定感又是十分特殊的。
日本社会各界,尤其是日本社会心理和文化界都对其十分重视。
本论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把焦点放在日本人的自我不确定感上进行论述。
首先介绍自我不确定感的概念,然后分析日本人自我不确定感产生的原因,最后对日本人的自我不确定感在日本社会文化中的影响进行了探究。
自我不确定感是一种由自身情绪、自然地理、社会背景产生的,对自我定位、自我评价的不确定心理状态。
日本人的自我不确定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地理、历史、社会文化及其现实原因四个方面。
日本人的自我不确定感在社会文化方面的体现有很多,本稿主要从日本人的集团意识、语言和文学、宗教、劳动理论、“和”与“耻”的价值观等六个方面加以分析。
关键词:自我不确定感原因社会文化影响目次1.0 はじめに----------------------------------------------------------------------12.0日本人の自我不確実感の生じる要因-----------------------------------22.1地理自然の原因---------------------------------------------------------22.2歴史的原因---------------------------------------------------------------32.3現実的原因---------------------------------------------------------------43.0日本人の自我不確実感の具体的体現----------------------------------53.1仲間意識と同調意識--------------------------------------------------53.2「和」と「恥」の価値観---------------------------------------------63.3労働論理-----------------------------------------------------------------73.4日本人の自殺-----------------------------------------------------------73.5言語と文学--------------------------------------------------------------83.6宗教-----------------------------------------------------------------------94.0終わりに---------------------------------------------------------------------10 注釈-------------------------------------------------------------------------------11 参考文献-------------------------------------------------------------------------11 謝辞-------------------------------------------------------------------------------13日本人の自我不確実感についての検討1.0はじめに「広辞苑」による、不確実感は「確かではないこと」という感じで、自我不確実感は「自分自身にとって確信できないような心理である」「自分自身に対して自信を失う」という感じのことである。
「新明解大辞典」では「自分の確定した位置について確実に判断することできない精神状態」と解釈している。
自我不確定感は自ら何らか心理的、情緒的、あるいは自然地理、社会的背景により、自分自身にとって確信できないような心理である。
社会心理学者の入谷敏男からすると、日本人の自己意識の中で、「自我不確定実感」が存在している。
日本人の自我不確実感は消極的な面で体現するのが、例えば、内気、弱気、気兹ね、臆病、恥ずかしく、遠慮する性格である。
一方、日本人は自我不確実感を克服するために、向上心と研究心、仕事熱心などのような優秀な品格を持っている。
日本人の自我不確実感が生じるのは日本の自然地理環境、日本人の長い間で形成する生活習慣、外来の文化の影響などと緊密的な関係がある。
日本人の自我不確実感について、日本でも中国でも、多角的にさまざまな研究が進められてきた。
日本側では、学者の土居健郎が代表として挙げられる。
土居健郎(1998)は日本が互いに依存した社会という視点から、「依存」と「自己の意識」の関係を研究した。
中国側では李兆忠、張丹宇などの研究が注目される。
李兆忠(1996)は日本民族のあいまいな文化と性格の特徴を分析して、日本人の自我不確実感はあいまいな文化の形成する重要な心理の原因だと指摘した。
張丹宇(2002)は日本人の不確実感は日本人の一つの心理特質だと指摘した。
以上の先行研究から、日本人の自我不確実感を検討する空間がまだあると思う。
それで、本稿では、日本人の自我不確実感を中心に検討してみようと思う。
人に捨てられることを恐れ、陥って孤立されることを恐れるような自我不確実感は、政治の上でも十分に反映していると思う。
日本は古代中国を参照して自己の世界位置を測定して、近代は、また欧米諸国を参照して「亜を脱いでヨーロッパに入る」[1]に上がって、日本人は西欧諸国に捨てられることを心配して、また「アジアの孤児」[2]になることも恐れる。
日本人は自己の内核はもっとはっきりしていないで、もっと堅くないで、非常に他の人の評価を気にかけている。
他の人のあざ笑いに恐れて、自分を変える力を誘発され、結果に自分を変えやすくて、新しいものを受けやすい。
また、集団も同じであろう。
だから日本は外部の世界に対してきわめて敏感で、強烈な好奇心があって、一部の高度の鋭敏なレーダーのようで、いつも世界の情勢を追跡する。
そしていつでも自分の行動を調整して、きわめて強く突発事態への対処能力を現れる。
それも日本が迅速に近代化する重要な原因であろう。
日本人が以心伝心の心で、あいまいな性格をもっているのは、異なる文化の背景で成長する外国人にとって、このような文化の背景を調べならば、その本当の意味をとらえにくいのである。
米国の前大統領のクリントンは日本の首相と米日の貿易の紛糾について交渉を行う時、相手が絶えずうなずくことを見て、「はい、はい」と続け言って返事する。
だから、クリントンたちが米側の要求を受けると思ったが、結果は完全に相反した。
これに対して、「日本人の<はい>は<yes>ではない、その反面<no>の意味だ」とクリントンこういうように言った。
これは、本当に文化の妨害の一つの典型的な実例である。
事実で証明して、日本語を学んで努力して語彙の文型と文法を学ぶだけではなくて、同時に日本の風土と人情、地理と歴史、社会の文化などをよく調べなければならなく、このようにようやくカルチャーギャップの持ってくる誤解を免れることができる。
要するに、本稿は先行研究を踏まえ、日本現代社会の具体的な文化実例と結びついて、日本人の自我不確実感を分析してみたい。
2.0 日本人の自我不確実感の生じる要因日本人の自我不確実感の生じる要因は、一つだけではなく、さまざまな要素がある。
例えば、自然と地理の原因、歴史的原因、社会の原因、文化の原因、現実的原因などがある。
以下では、日本の自然地理の原因、歴史的の原因、現実的原因という三つの面から日本人の自我不確実感の生じる要因を詳しく分析してみることにする。
2.1 地理自然の原因日本はアジア大陸の東端に位置する島国である。
3000以上の島のうち、主なものは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の四つである。
国土が狭く、大陸から遠いことである。
太平洋と欧亜の接合部でのユーラシアプレートは、世界で最も地震が発生しやすい国である。
地震が頻繁に行われる。
海に囲まれた日本列島は、より狭くて急な平野がある。
日本は閉鎖的地理的に外の世界との接触の小さな円で身を寄せ合っている。
寛大で、穏やかな精神状態の大陸民族国と比べると、日本人は意図的に小さく、内気、疑惑、気兹ね、弱気、恥ずかしがりという強い劣等感のような性格傾向である。
最終的にはこれらの現象は日本人の自我不確実感となる。
このような日本人の自我不確実感で、彼らは人間関係を大切にしている。
人間関係の調整を維持するために、彼らは慎重に言葉と行動を選択する。
丁寧で思いやりの心がける傾向は日本人の行動習慣である。
日本の気候の主要な特徴は:梅雨と台風で、寒さと暖かさで、温度差は大きくて、自然な要素の変化はとても大きいことである。
日本のリソースが乏しく、自然災害は頻繁に発生する。
そのため、農業の人々に従事して必ず集団の力に頼って自然に打ち勝てなければならなくて、田植えをして、すべてと他人が共に働くのである。
そのうえ、みんなに行動に協力しない人はみんなの孤立された懲罰に受け、みんなにいったん孤立されたら生存することができないことを意味する。
日本人は非常に、他人の特に共同体で社会の成員の自分に対する行動の判断を気にして、世間の人から自分の行動が正しいかどうかを判断して自分を調整する。
そのような特殊な自然環境が日本人の敏感的な心理特質を形成す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