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农问题
服务“三农” 不断创新——访浙江省常山县老科协会长朱与绍
工 作 者 余 热
M 0der SCl n enCe
维普资讯
协 会风 采
一 ~ 一 一
《 i 《 l 《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 ~ ~ 一 一 一 一 ~ 一 ~ 一 … 一 一 一 … 一
常 山县老 科协 在 县委 、县政 多人次的科技 咨询 。 在卫生服务中, i 》 J 、《 承 套 圈 磨 加 工 技 术 》 l I 轴 、 府 的正确领 导和省老科协 关心指导 诊治病 人 io o多人 ,或开出处方 , 《 鱼 技 术 》 《 茶低 产 林 改 造 i 养 、 油
~ 、 认 识 建 设 新 农 善强化 支农政 策 ,建 设现 代农业 , 认 娌 伐 莉 . 砜
~
、
健全的 “ 三农 ”社会化服务体系是
村 重要性 提 高服 务新 农 村 自觉 性
稳 定 发 展粮 食 生产 ,积 极 调 整 农 业 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推进 的关键 。
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 村 民主 政治建 设和精神文 明建设 ,
( )新 农村 建 设 的 实 践 夯 实 三
现 现 代 化 ”的 了老 科 协平 台 。 常 山县 地 处 浙江 省
奋 斗 目标 , 按 西 南 部 ,是 欠 发 达 地 区 ,全 县 3 万 2
照 新 农村 建 设 人 , l 个 乡镇3 2 辖 4 4 个行政村 。 0 6 2 0
下,在本县党政各部 门乡镇领导大 或现场测血压 、把脉 ,深受农 民欢 技术》等 7 本科普小册子 ,在有关
力 支持 和 企业配 合 下 , 围绕 服 务 迎。 还慰 问了2 个农村敬老院, 为老 部 门支持下 ,印刷发行 i 5 0册, 20 “ 三农 ” ,主 要进行 了下述 四项 实 人治病 、体检。 践 与探 索 。 ( )注重调 查研 究,加 强服 型农民。技术培训是涉及面广且有 一 分送农村及 中小企业 ,受到各方赞 ( )开展技 术培训 ,培 养新 誉 和 欢 迎 。 三
浙江省信息化助解三农问题
3二浙江省:信息化助解“三农"问题“浙江农民信箱”工程,(原称“百万农民信箱”工程)是浙江省政府为解决农民收发信息、产销对接等实际困难,面向“三农”服务推出的一件实事工程。
农民信箱系统(w w w.z j nm.cn)以实名制注册使用并与手机相连,使农民群众能借助电脑和手机短信进行网上双向交流,是一个集通信联系、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农技服务、办公交流、信息集成等功能于一体的面向“三农”的公共服务平台。
农民信箱推出三年时间来,注册实名用户180万,启用率为94%。
发送个人信件2.4]L封,群发信件2.1亿封,发送短信2.1亿条,群发短信1.98亿条,日平均网站页面点击量130一l50多万。
2007年,通过农民信箱达成交易额14.9亿元,减少产品营销支出634l万元,挽回各类农业经济损失15.8亿元。
农民信箱的5大特点行政区域及身份类别进行分类,让每个会员都拥有自己的座位,就像街道门牌,信箱系统里面的一百多万人,人人都可以轻松地找到彼此,实现零距离沟通。
四是农民坐等服务。
政府部门通过农民信箱对不同产业的农户进行分类,收集相关资料并精选加工,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
到目前为止,已开设r22个供求专场,如农家乐专场、杨梅专场、放心家禽店等。
五是各级共同管理。
农民信箱建立了纵向为省、市、县、乡、村,横向为各部门的农民信箱联络体系,覆盖率达100%。
农民信箱的日常管理维护,体现了各级人员的广泛参与性。
农民信箱的5大特点。
一是真名实姓注册。
浙江农民信箱所有用户都需凭身份证实名注册,保证了所有发布的信息都可追溯,有效避免了网络信息真假难辨的通病。
二是手机信箱捆绑。
浙江农民信箱的每一个信箱都与本人的手机实行捆绑式服务,可以单发手机短信,可以单发电子邮件,也可以短信邮件同时发送。
三是网上门牌号码。
农民信箱系统设有一本地址本,它按t杭州:樱桃现代化生产场景农民信箱的6大功{!i皂农民信箱的6大功能。
一是买卖信息对接功能。
浙江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举措
全 面推 进 浙江 社会 主义 新农 村建设 是 一项 系 统工程 ,是 一项 长期 而艰 巨 的任务 ,需 要 大批 专 家 、 者和 领导 干部 深 入 乡 村作 大量 的 实 际调查 , 科学 论 证 的基 础 上 , 每 个县 域 的发 展 、 学 在 对 乡镇 的建
— —
种 粮食 经 营主体 到产 粮 大省 建立稳 定 的粮 食购 销合 作关 系 , 承包经 营粮 田, 立稳 定 的粮 源基 地 。 建 切 实增 强粮 食 市场 的调 控能力 。 落实市 、 粮食 安全行 政首 长 负责制 , 善粮 食应 急供 应 预案 。 县 完
— —
着 力加 强粮 食 市场 监 管 和价 格监 测 预警工 作 . 切关 注 市场粮 价走势 , 时应 对 粮 食 价格 异 常 波 动 。 密 及 严 格按 照省 下达 的粮 食 储 备任务 , 确保 规 模 、 费用 、 仓储 、 管 “ 保 四到位 ” 并根 据城 乡居 民用粮 需要 , 当扩 , 适 大适 销对 路 的 口粮 品 种储 备 。 完善应 急 成品粮 库 存 和加工 供应机 制 , 确保粮 食供 给 安全 。
— —
设、 村庄 的改 造 , 定 出科 学 的规划 。 江农 村 地 区在 经 济社会 发 展 、 制 浙 自然地 理 条件 、 民族 风 俗传 统 等 方 面差 异很 大 , 新农 村 建 没不 可 能一 刀切 。 此 , 为 省财 政 拿 出 6 4 1 7万元 专项 经 费 用 于补 助 规划 编 制 , 争 力 通过 统筹 、 学 的规 划 。 立和 形成 城镇 建设 、 科 建 基础 设施 、 社会 事业 、 工业 功 能 区 、 乡 社 区 、 城 基本 农 田建 设 保 护等 布局 和 发 展 的规 划框 架 。 全省 7 7个 应 编规 划 的县 市 区 已全部完 成 村庄 布 局 规 划编 制 , 批 复 并
“三农”发展中的市场化因素分析与政策建议——以浙江省为例
农 民利益等方面显示 出强大的生命 力。如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 在 20 06年就拥有 会员 2 3家 。协会 除组织会 员单 位积极参与 1 茶叶 四大工程 ( 即茶树 良种工程 、 名优茶工程 、 茶叶深加_ 丁工程 和有机茶 工程 ) , 外 还协 调各方 面关 系 , 合全省 茶叶科研 、 融 生 产、 加工 、 流通和外 贸等方 面的力量 , 总结 推广 “ 龙头企 业 +基 地 + 户” “ 农 、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社 +农 户” 以及 “ 茶叶专业市 场 +经销户 +农 户 ” 等新 型生产经 营组织模 式 , 协力推进 茶叶 产业化 经营。 为提高农 民生产 、 营的组织 化程度 , 江省还率先 出台 经 浙 《 浙江省农 民专业 合作社条例》 积极鼓励 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组 , 织、 协会 。农 民专业合作社是农 民 自愿组 织起 来的经营性合作 组织 。 该组织 除了开展供种供肥 、 技术推广 、 准化生产和销售 标 中介等 活动 , 还进行产 品的统一收购 、 统一包装 、 统一营销。据
l 三i 问i 研 i 农 题 究 j I
“ 三农 ’ ’ 中的市场化 因素分析 与政策建议 发展
以浙 江省 为例
Hale Waihona Puke 石 琼 (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 学院, 浙江 杭州 30 5 ) 10 3
【 摘 要 】 农 村市场 的变迁 与发展, 打破 了 统的流通模 式, 进 了农村 市场化, 传 促 有力带动 了 业 的发展 、 农 农村 的繁
改革开放 以来 , 浙江经济发展受益 于多层 次的开放格局和 多元化的经济模式 , 经济总量保持 了持续平稳 的高速增长 。在 “ 三农 ” 方面表现为 : 农业发展实现 了从传统农业 向高效生态现 代农 业的跨越 ; 农村经济实现 了从单一经济 向一 、 、 二 三产业全 面发展 的跨越 ;农 民生活实 现了从基本 温饱 向总体小康 的跃 迁。据浙江省统计局 发布的数据 :0 0年 ~ 04年 , 省农 民 20 20 全 人 均 纯 收 入 递 增 J 为 92 20 幅度 .%,0 4年 为 60 6元 , 0 7年 农 9 20
关于“三农”问题的典型例题
关于“三农”问题的典型例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
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
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引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材料二(新政)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引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材料三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引自《列宁选集》卷四材料四粮食税自然是意味着农民在纳税后有支配余粮的自由……余粮的自由也就自然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在一个遭受极度破坏和落后的小农国家里,受无产阶级国家监督与调节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有益,而且必要,因为它能立刻促进农业的高涨。
——引自《列宁选集》卷四材料五邓小平在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中讲: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的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引自《邓小平文选》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
(2)结合材料二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3)材料三中列宁的初衷与现实为什么会发生矛盾?(4)材料一和材料四相比,在农业政策上有何异同之处?(5)通过分析材料五,你是如何理解不同制度的国家的经济政策的?答案:(1)强制农民减少耕地、牲畜,提高农产品价格,国家补贴遵守减缩任务的农户,限定一定范围的农产品生产,重税惩罚超额产品。
目的在于使生产消费趋于平衡,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
( 2)新政的实质在于以国有化形式尽量避免资产阶级自由企业制度的竞争,以政府的力量全面干预调节经济生活,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嘉兴市三农调研报告
嘉兴市三农调研报告嘉兴市是浙江省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三农地区,农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为了深入了解嘉兴市三农发展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一、农业发展概况嘉兴市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导,同时也发展了果蔬种植和水产品养殖等多元化农业。
其中,稻虾共作模式是当地农民普遍采用的种植方式之一,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
与此同时,嘉兴市也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发展了农产品加工业,并与本地农户建立合作社合作模式,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嘉兴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为完善。
农村地区的道路、用电等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便利。
此外,嘉兴市也积极推动了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提高了农田的水源供应和排水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
三、农民收入状况嘉兴市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农民通过种植、养殖以及农产品销售等形式获得稳定收入。
政府部门也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农村旅游和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民增收。
此外,嘉兴市还鼓励农民参与农村合作组织,通过合作社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四、农村就业和人才流失问题嘉兴市农村就业形势相对较好,大部分农民能够在本地找到稳定工作。
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人才流失问题,一些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或者进城打工,导致嘉兴市农村的劳动力缺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嘉兴市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人才培养的力度,通过开展各类农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
五、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嘉兴市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相对薄弱,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问题,对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风险。
另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农田水利设施维护等问题也值得关注和解决。
政府应该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和培训力度,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嘉兴市三农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十四五”时期浙江“三农”高质量发展问题
2020年第10期·浙江经济/“十四五”时期,浙江乡村全面振兴要率先突破,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破解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难题,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十四五”时期浙江“三农”高质量发展问题文/俞滨郭延安专题“十四五”时期是浙江“三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
随着“十三五”规划实施接近尾声,浙江即将迈入由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过渡的“后小康”时代。
在此背景下,浙江“三农”工作的重心应及时作出调整以适应建设“重要窗口”的迫切需要。
发展新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课题组最近对浙江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了充分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整体上“十三五”时期浙江“三农”工作成效显著,但也出现了一些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新问题,需要在“十四五”时期引起高度重视。
(一)建设高水平农村全面小康任务依然艰巨农村是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也是重点和难点所在。
从调研结果来看,建设高水平农村全面小康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城乡区域差距仍然较大。
尽管城乡居民供水普及率已基本实现同步(《浙江省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使浙江自来水入户率已接近100%),但燃气普及率(城市97.3%、农村38.9%)、生活污水处理率(城市95.8%、农村41.2%)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98.4%、农村44.8%)相差悬殊。
二是高水平农村全面小康仍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
一方面,浙江农业从业人员科技水平较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农业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比率和持专业证书的农业劳动力占比分别仅为0.19%和7.95%。
另一方面,浙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产品质量品牌建设仍有待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比重和“三品”种养殖面积比重分别仅为25.3%和54.4%。
三是特色农业比较优势不够突出,浙江农业支柱产业如粮油产业、畜禽产业、花卉产业、水产业等与其他省份的比较优势还不够显著,特色农业的辨识度不高,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中介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发挥还不充分。
浙江省“三位一体”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路
上海农村经济2020年第3期浙江省“三位一体”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路■李念文“三位一体”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亲自点题、亲自破题的一篇“命题作文”,也是当前浙江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位一体”改革的战略构思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是习近平“三农”思想的重要内容。
深入推进“三位一体”改革,构建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有利于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三位一体”改革受到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经过攻坚克难强势推进,浙江省的“三位一体”改革在农合联自身建设发展及其服务功能发挥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与显著成效,走在了全国前列,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由于发展基础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诸多原因,当前浙江省“三位一体”改革与农合联建设发展中依然存在许多困难、问题与制约因素,有许多亟待补齐的短板,与省领导的要求、广大经营主体的期盼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需要还有一定差距。
(一)农合联自身建设有待加强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农合联组织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还比较薄弱,干部人才队伍老化、断档严重,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奇缺。
有些农合联组织的办公条件、服务设施和经营场所尚不完善。
特色产业农合联虽然较好地发挥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诸多功能,深受会员单位、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的欢迎与好评,但自身生存发展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和财力支撑,常态化运营服务的业务经费问题日益突显,农合联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二)农合联角色定位有待明晰受体制沿革变迁和人员归属渊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作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基层环节的乡镇农合联虽然已经挂牌成立,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其服务“三农”的角色定位尚不够明晰。
他们更多地还是以招商引资、征地拆迁等乡镇党委政府布置的“中心工作”为主,真正用于农合联建设发展和服务“三农”方面的精力非常有限。
浙江农业农村基础知识
1.工业社会产生的“三农”问题农业比重日益下降,工业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力量;乡村人口大量进城,城市成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农民数量不断减少,市民成为社会成员的主体部分。
城乡关系、工农差别、市民与农民差别产生并不断扩大,“三农”发展缓慢,“三农”问题产生并不断凸现。
2.“三农”问题的基本含义和性① “三农”问题是一种自然历史现象② “三农”问题是一个事关全局发展的重大问题。
③ “三农”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公平的根本问题。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① 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
② 培育繁荣兴旺的农村经济。
③ 建设整洁优美的农村社区。
④ 拓展城乡均衡的公共服务。
⑤ 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⑥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⑦ 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⑧ 造就全面发展的现代农民。
⑨ 健全民主和谐的社会管理。
⑩ 建立城乡协调的发展体制。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举措① 将农村经济发展放在首位。
② 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③ 深化农村改革。
④ 增加财政收入力度。
⑤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⑥ 让农民得到实惠。
⑦ 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5.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含义和任务含义:统筹城乡发展是在政府主导下,把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筹划,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和公共资源更多地配置到“三农”领域,形成城乡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格局,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美好社会。
任务:①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与产业布局。
② 统筹城乡劳动就业与人口布局。
③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与居民社区建设。
④ 统筹城乡社会事业与社会保障。
⑤统筹城乡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⑥ 统筹城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
6.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① 产品贡献。
农业部门为国民经济提供食物和原料,这种贡献包括物质贡献及其背后的价值贡献。
② 要素贡献。
农业为国民经济提供资金、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③ 市场贡献。
农业是工业品的买者,为工业发展提供市场需求和空间。
浙江省供销合作社:推进“三位一体”建设 提升服务“三农”能力
竽 别 关 注
浙 江 省 供 销 合 作社 :
推进 “ i位一体” 建设 提 升服 务“ 三农” 能力
习 近 平 总 书 记 在 担 任 浙 江 省 委 书记 期 间 , 于2 0 0 6 年 作 出 了推 进 农 民 专 业 合 作 、 供销合作 、 信用合作 “ 三位一体 ” 新型合
色 l f 建, 给 农 民 专 合 作 社 发 展 树 标 杆 、 立 典 遍 布 城 乡 的 连 锁 超 市 , 与 农 民 专 业 合 作 社 流 通 提 供 资 金 支 撑 。温 州 农 合 联 抓 住 “ 金
犁, 日前 全 系 统 已 建 设 各级 示 范 社 9 0 1 家, 直 接对 接 。 四 是 搭 建 农 产 品 与 市 场 联 接 的 改 试 点 ” 的契机 , 计划发 展资金互 助会 1 O 0 中 国 家 和 省级 示 范 社 4 2 4 家 。 二 是 加 强 侨 粱 . 大 力 推 广 展 示 展 销 、 电子商务 、 农 产 家 , 目前 已 开 业 1 2 家 、各 地 扦 展 的 “ 小 额 怀 准 化 建 设 。推 动 农 民 专、 台 作社 加 快 标 品 经 纪 人 促 销 等 多 种 流 通 模 式 , 拓 宽 农 产 贷 款 卡 ” 、 “ 一卡 一 点一服务” 等 服 务 模 式 受
经验介绍
浙江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浙江乡村振兴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为了深入了解浙江省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农村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挑战,为制定和完善乡村振兴政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走访。
选择浙江省具有代表性、典型的乡村作为调研对象,通过深入了解人口、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全面把握当地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
2. 问卷调查。
针对调研对象的农民、村干部、农业企业家等,设计问卷进行调查,以获得更广泛的信息和反馈,为分析乡村振兴的现状和问题提供数据支撑。
三、调研结果1. 人口流动问题。
农村劳动力离乡务工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导致农村老年人口多、年轻人口减少,加大了乡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难度。
2. 产业结构调整。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需要加快农村产业的升级转型,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和企业管理模式,培育新的农村产业。
3.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部分农村地区的道路、水电供应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限制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需要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
4. 公共服务不足。
农村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不足,人民群众普遍需求未得到满足,需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
四、调研建议1. 完善乡村振兴政策。
建议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扶持、政策优惠等,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2. 加强人才培养和吸引。
通过加强农村人才培训和引进优秀人才,提高农村发展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3. 建设优质基础设施。
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提高农村通行能力和生活水平,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4. 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大对农村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促进乡村社会文明进步。
五、总结浙江乡村振兴面临着人口流动、产业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不足等挑战,但也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社会基础。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近年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日益加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增长极。
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地区在城市化和产业化的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此长三角地区的“三农”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成为制约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瓶颈之一。
如何有效解决长三角地区的“三农”问题,已成为当前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长三角地区“三农”问题的现状长三角地区的“三农”问题主要包括农民收入低、农村落后、农业发展不平衡等方面的问题。
长三角地区农民收入低的问题十分突出。
据统计,长三角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一直较大,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比、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等指标都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之间依然存在明显的差距。
长三角地区农村落后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尽管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迅猛,但相对来说,农村的基础条件仍然相对落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传统农业产业结构落后等问题仍然严重,长期以来一直成为长三角地区“三农”问题的瓶颈。
长三角地区农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亟待解决。
进入新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此农业发展的不平衡也十分突出,从区域上看,长三角地区各省市县之间农业发展水平的不同差距明显,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协调发展的难度也较大。
长三角地区“三农”问题的存在,原因主要包括城镇化进程过快、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等方面的问题。
长三角地区城镇化进程过快是导致“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持续增加,而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使得农村人口减少,农村的经济活力和发展动力相对不足,这就造成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也是长三角地区“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三角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偏于传统模式,规模小、单一生产结构的农业生产方式普遍存在,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民收入有限等问题难以解决。
浙江桐庐“三农”问题实证分析
混凝土结构面积5 .平方米。 目前 ,全县农村 的交通 、电信和 30
广 播 电视 网 、 电 网 的覆 盖 面 趋 全 , 畅 通 了城 乡 之 间 、 乡 镇 之 间 、本 县 与 全 国各 地 乃 至 全 球 的交 通 和 信 息 传 递 ,彻 底 改 变 了
农 村 经 济 持 续 发 展 。 2 1 年 , 全 县 农 村 经 济 总 收 入 00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全局性工作。
农 民 生产 与 生 活 条件 较 大 改 善 。一 是 农 民 收入 提 高 。 2 1 年 , 农 民 人 均 纯 收 入 1 6 5 , 比 1 7 年 增 长 5 .1 , 00 6元 1 98 25 倍 年 均 增 长 1 .% 。 全 县 农 民 人 均 纯 收 7 2 0 年 首 次 跨 越 全 省 32 ,0 3 平 均 水 平 ,2 1 年 分 别 比 全 省 和 全 国 的平 均 水 平 高 3 2 和 00 6元 5 5 元。二是农 民生产 与生活条件较 大改善 。 ̄2 1 年 末 , 70 J0 0 全 县 拥 有 农 机 总 动 力 2 .1 千 瓦 : 农 村 电 视 综 合 覆 盖 率 50 万
( ) 立和 健全 农 民合 作经 济组 织。 目前 ,千家 万户 四 建
的个体 小农经 济很 难适 应千 变万化 的社 会大市 场 ,在分散 的
个体 小农基 础上 ,也很难 构建 高效农业 。我 国加入V厂O后 , \r 分散 经 营的农 民立 足未 稳 ,缺 乏精 加工和 现代 营销 的能 力 , 国外 除大量 涌入低 成本 、高质 量 的农产 品之外 ,其 资本 挟技
2 .3 ,年 均 增 长 1 .% ;其 中种 植 业 的 比重从 1 7 年 的 83 倍 11 98 6 .%调 整 为2 1 年 的6 .% ,下 降84 百分点 ;养殖 业 的 9O 00 06 .个
“三农”承载力研究——以浙江嘉兴为例
Vo 1 . 2 6 No . 1 2 O l 4 . 1
嘉 兴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J i a x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7 3 ・
1 0 . 3 9 6 9 / i . i s s n . 1 6 7 1 —3 0 7 9 . 2 0 1 4 . 0 1 . 0 1 4
p o l i t i c s ,e c o n o mi c s ,c u l t u r e ,e c o l o g y a n d e t c . .I n a d d i t i o n, t h e s u p p o r t p o l i c i e s o f e c o l o g i c a l c o mp e n s a t i o n me c h a n i s m 。i n v e s t me nt a n d p r o p o r t i o n o f“ Th r e e Ru r a l ” me c h a n i s m 。l a n d f a l l o w p e r i o d me c h a n i s m a n d
t h e c a r r y i n g c a p a c i t y o f “ Th r e e Ru r a l ”o f J i a x i n g .I t i s n e c e s s a r y t o p r o mo t e a g r i c u l t u r e b y i n d u s t r y.t o p r o mo t e
Ab s t r a c t :Th e a r t i c l e e l a b o r a t e d O n t h e c o n n o t a t i o n o f t h e c a r r y i n g c a p a c i t y o f“ Th r e e Ru r a l ’ ’ a n d i n t r o d u c e d t h e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o f i t wi t h r e g a r d t o l a n d,l a b o r f o r c e ,p r o d u c t a n d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I n o r d e r t O i mp r o v e
浙江农业调研报告
浙江农业调研报告浙江农业调研报告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一个农业发展较为发达的地方。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浙江农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了解浙江农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农业调研。
一、农业基础情况浙江省拥有广阔的耕地面积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农业是浙江省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主要种植业包括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
同时,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农民数量众多,农业的发展对于农民的收入增加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二、农业发展现状浙江省的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现代农技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也较强,不断引入新的农业技术和品种,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三、农业面临的挑战尽管浙江省农业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农田资源相对有限,耕地面积受到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压缩。
其次,农业产品供给过剩和价格波动是农业发展中的常见问题,农产品在市场上面临着竞争压力。
此外,农业生产中存在一些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需要加强环保意识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农业发展的机遇浙江省农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机遇。
首先,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对于农产品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农业市场潜力巨大。
其次,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可能性。
此外,浙江省还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品牌化和农村旅游发展,为农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五、发展建议为了进一步推动浙江省农业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农田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障农产品的供给。
2.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新品种引进和农业技术推广。
3.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4.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农业生产的环境保护。
5.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旅游发展,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
总之,浙江省农业具有较高的发展基础和潜力,发展农业是促进浙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浙江庆元县“三农”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
、
“ 三农 ” 发展 基 本 现 状
“ 一五 ”期 间 ,庆元县 围绕 农民增收6 目标和推进社 十 大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 2 ” 行 动 计 划 ,加 大 统 筹 城 乡发 展 力 58
度 ,加快 “ 三农”发展步伐 ,实现 了农业增产增效 、农 民较 快
增 收、农村和谐发。
菌、毛竹、高 山蔬莱 已成为特色鲜 明、优势 明显 、效益 显著 的 三大超 亿 元特 色生 态农业产 业 。2 0 年 ,庆 元县荣 获浙江 省 07 农业 特 色 优 势产 业 综合 强 县 和食 用 菌单 项 强 县称 号 。 2 1 00 年 , “ 元香菇 ”以4 .8 的价值跻 身中 国农 产品区域公 用 庆 37 亿 品牌 1 强行列 。与此 同时 ,来料 加工业和 农 家乐休 闲旅游 业 O 也迅速 发展 ,2 1 年 来料加 工实 现产值 10 亿 元 ,全县有 星 00 .7
摘要 :近年 来 ,浙江庆元 县 实现 了农 业增 产增效 、农 民较快 增收 、农村 和谐发展 。分析其
“ 三农”发展现 状及 面临的 困难和挑 战 ,建议通过加 大项 目争取力度 ,加 大统筹发 展力度 ,加 大 转型升级力度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等举措 ,促进 其 “ 三农 ”工作更快更好发展 。
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25 .亿元。以2 2 2 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 为
工程 、农村合作 医疗、政策性住房保险和失地农 民养老保 险等 工作 进展顺利 。至2 1 年底 ,全 县有4 1 P 0 0 0 0 0 7 0 多人列入最 5
重点 ,建立健全省 、市 、县结对帮扶机制和农村指 导员派驻 制
度 ,开展 “ 单位结对 片、干部结对 户”帮扶活动。积极推 进耕 地、林地 经营权流转 ,全县登记注册 农民专业合作社2 5 , 0家 辐射带动农户57 .万户。作为全省首批6 个重点 欠发达 县之一 , 省委、省政府 的特别扶持政策给庆 元县 的 “ 农”发展 带来重 三 大机遇。 ( )农 民收入快速 提高 。2 1 年全 县农 民人均纯 收入 三 00
“新三农”:新农村建设中不能忽视的新群体——对浙江金华市金东区新农村建设状况的调查
区的“ 三农 ” 新 的分 布状况 , 了初 步 的了解 有
() 1失地 农 民状 况 。随着 工 业 化 、 市化 步伐 的 城
加快 , 金东 区失 地 农 民大 量增 加 , 截止 2 0 年 9 0 5 月底 , 全 区 因 开 发 建设 等 原 因被 征 用 土地 的行 政 村 有 16 1
要 指 来 自金 华 本 级 管 辖 区 以 外 的 人 员 ,包 括 居住 在城 郊 或 农 村 的外 来 务 工人 员 ) “ 三 农 ” 问 题 。 新
的 实 质 是农 民权 益 的保 护 问题 .即农 民 的生 存 权 、 发 展 权 问题 。 无 地 农 民 、失 地 农 民 、外 出 打 工 农 民的 经 济 收 益 和 社 会 地 位 最 低 ,政 治 参 与 最 少 . 分 享 精 神 文 明和 政 治 义 明 成 果 的 能 力 最 弱 .是 一 个 非 常 需 要 帮 助 和 保 护 的 社 会 弱 势 群 体 。这 一 个
一
民 问题 和进 城 打 工农 民 问题 。它 是 在 统筹 城 乡 经 济 发展 、 解决 “ 农 ” 题 的 过 程 中 衍 生 出来 的 。 为 了 三 问
、
“ 新三农 ” 的现状 问题
1Hale Waihona Puke ,新三 农” 布情 况 分 金东 区是 金 华 市本 级 所 辖 两个 区之 一 ,农 村人
权益 的保护 问题 。“ 三农 ” 新 在经 济较发 达地 区是 一 个庞 大的边缘 群体 , 经 济收益 和社会 地位 最低 , 治参 与 其 政 最少, 分享 精神 文明 和政 治文 明成 果 的能 力最弱 , 因而与社会 的冲 突和 矛盾 相对 比较 突 出。只有把 这一 群体 作
为一 个新 的社会 阶层 来 看待 , 制定 专 门的 法律 法规 、 策措施 , 政 才能解 决 已经产 生的 问题 。
浙江省农村工作会议确定今年“三农”工作方针
炳 水 , 江 省农 业 厅 副 厅 长 赵 兴 泉 , 农业 机 械 管 理 局 局 浙 省
浙 江省 农 村 工 作 会 议 确 定 今 年 “ 三农 ’ ’ 工
作方 针
浙 江 省 将 以 “ 供 给 、 增收 、 基 础 、 民生 ” 十 保 促 强 重 的 二 字 方针 迎 接 新 世 纪 以 来 省 “ 农 ”工作 面 临 的 重 大 挑 三 战 。2月 1 — 1日 ,在 杭 州 召 开 的 全 省 农 村 工 作 会 议 指 01
长杨大海 ,宁波市农业机械化 管理局 局长李强出席发放
出,今年的主要任务是千方百计保证粮 食安全和主要农 产品有效供给 , 千方百计促进 农民收 入持续增长 , 大力推 进农村民生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和城 乡一体化体制机制 建设 ,努 力在新农村建 设上取得新 进展 。 省领 导赵洪 祝、 吕祖善 、 国富 、 周 夏宝龙 、 李强 、 渭山 、 程 茅临生 、 冯明 光等看望 受表彰代表或 出席会议。 会议对获得 2 0 年度 o8 全省新农村建设 优秀单位 、 食生产先进市县 、低收入 粮 “ 农户奔小康工程 ” 结对帮扶先进单位 、 农村指导 员和科技 特派 员工作先进 单位 以及先进个人进 行了表彰 。
衢 州 市 首 家公 安驻 农 机 警 务 联 络 室
在 开 化 挂 牌 成 立
3月 9日上午 ,衢州市首家公 安驻 农机警 务联络室
宗锦 耀 司 长 到 浙江 督 导
调 研 农 机 化 工作
2月 1— 9日 ,农 业 部 农 机 化 司 司长 宗 锦 耀 深 入浙 81 江 省 宁 波 、 兴 、 J等 地 , 导 农机 购置 补 贴 政 策实 施 , 嘉 湖 、 I 、 I 督 调 研 农机 化 工 作 。 宗 锦 耀 司 长 一 行 听 取 了 浙 江 省 20 09 年 购 机 补 贴 政 策 实施 情 况汇 报 ,与 当 地农 机 主 管 部 门领 导 进 行 座谈 , 访 了 农 机 合 作 社 、 机 化 示 范基 地 、 机 走 农 农 生产 企 业 , 向 当 地 农机 合作 社 赠 送 _ 台 水 稻 插秧 机 。 并
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三农”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三农”发展成就
王兆雄; 吴圣寒
【期刊名称】《《统计科学与实践》》
【年(卷),期】2018(000)012
【摘要】“务农重本,国之大纲”。
改革开放40年来,党中央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布了20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着力推动农业农村改革,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曲折艰辛,成就举世瞩目。
【总页数】4页(P16-19)
【作者】王兆雄; 吴圣寒
【作者单位】[1]浙江省统计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21.2
【相关文献】
1.改革开放四十年砥砺前行铸辉煌\r ——大庆市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J], 周彦秋;刘俊锋;赵玲
2.改革开放四十年矢志发展谱新篇\r ——牡丹江市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J], 李世辉;初宝伟
3.改革开放四十年寒地黑土谱新篇\r ——绥化市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J], 孙鹏;曾婉淑
4.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三农\"发展成就 [J], 王兆雄;吴圣寒
5.三农发展成就卓著乡村振兴绘就蓝图——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承德"三农"发展成就 [J], 刘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城乡收入分配变动轨迹与分解分析李 炯,钟卫军(浙江省省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浙江 杭州310012)[文本摘要] 文章通过对1992年以来浙江城乡收入分配进行数量分析,寻求浙江城乡收入分配的变动轨迹,并在此基础上对城乡收入分配进行分项收入分解,分析收入分配体制变革和经济增长对收入分配变动的影响。
文章研究表明:市场化改革以来,浙江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在合适范围之内,未来十年浙江提高效率的改革举措仍有运作空间,浙江在经济活动效率提高与社会稳定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与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上有着较为成功的探索。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基尼系数 收入分解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防止收入分配差距严重扩大,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议题。
市场化改革以来,浙江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研究浙江收入分配差距,其意义不仅在于如何评价浙江制度变迁以来收入分配格局和政策调整,更关系到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分配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取向,关系到制度变迁过程中的经济活动效率提高与社会稳定发展。
本文的研究着重对1992年以来浙江省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动轨迹进行数量分析,在此基础上试图对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进行分项收入分解,寻求市场化发展过程中浙江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动方向,探讨在不损害效率的前提下调整浙江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与措施。
一、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关于浙江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已有的研究有浙江省农调队发布的数据和杨万江、张祖民计算的数据。
表1:三套浙江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农调队 0.3361 0.34440.3400 0.30780.31960.34260.35440.35630.3450 0.3417 0.3564杨、张 0.3075 0.30250.2996 0.30240.31480.33630.34460.3414本文 0.3146 0.28370.2816 0.28850.29780.31640.32370.31980.3035 0.3093 0.3212[作者简介]李炯,钟卫军,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研究领域:收分配、区域经济。
193图1: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基尼系数三条曲线对比图从上面的表和图可以看出,浙江省农调队发布的数据反映出市场化改革以来浙江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变动的基本轨迹是:随着市场化进程,浙江农村居民在人均纯收入普遍提高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呈扩大趋势。
农调队的数据中基尼系数1992年为0.3361,到2002年为0.3564,上升0.0203,增长6%,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211元上升到4940元,增长4.08倍。
这些数据表明:浙江在1992年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迅速提高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没有出现大幅度提升,收入分配差距在正常合理范围之内。
杨万江和张祖民的数据中1992年为0.3075,到1999年为0.3414,上升0.0339,增长11%,与农调队发布的数据有相似之处。
两条曲线运行趋势也基本相似,都呈波浪式缓慢上升。
由于多种原因,以上研究也有一点缺憾:农调队与两位学者研究所采用的分组数据,并不是来源于公开的统计数据,而是其他研究人员不可能或非常难以得到统计原始资料,这使得以上两套数据,其他研究人员无法进行研究和检验。
本文利用我国统计部门所使用的计算基尼系数公式:()∑∑−−+=112i i ii V X YX G其中X 为各组的人口比重,Y 为各组的收入比重,为各组累计收入比重,采用浙江统计年鉴和浙江农村统计年鉴上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分户资料计算得出的数据为上表中第三套数据。
从本文得出的数据来看,1992年到2002年,浙江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从0.3146上升到0.3212,上升0.066,增长2.1%。
曲线呈W 型,其间三个峰点为1992年的0.3146、1998年的0.3237和2002年的0.3212,两个谷点为1994年的0.2816和2000年的0.3035,最低点同最高点相差0.0421,波幅为15%。
从图1来看,整个曲线波动较为平缓,与已有的两条曲线的波动方向有明显的一致性。
∑==n i i v V 1从图1也可以发现,本文计算的数据与前两套数据有一定差距,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出在对分组资料的处理上,本文所采用的浙江统计年鉴与浙江农村统计年鉴上的调查资料上一般分为五组,而农调队原始调查资料的分组数比本文细得多,根据洛伦兹曲线的拟合方法可以知道,曲线的弯曲程度一方面取决于收入分配的差距程度,另一方面也会受拟合曲线时对资料分组的组数影响,分组越细,得到的曲线的弯曲程度一般而言也越大。
本文采用的资料是将农村居民分5组的统计年鉴方法,所以与统计局发布的基尼系数有一定差距。
二、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关于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浙江省城调队发布的数据并不完备,相比之下,杨万江和张祖民计算的数据比较连贯。
194表2:三套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年份 1992 1993 19941995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2002城调队 0.16500.2140 0.2200 0.2160 0.2786 0.2804杨、张 0.1681 0.19590.2045 0.20800.20780.21510.22610.2332本文0.1630 0.18710.1945 0.19710.19640.21100.22180.22880.2449 0.2569 0.2723图2:城调队散点图与两条曲线图的对比图从上面的表和图可以发现,随着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也逐渐扩大。
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2年为2619元,1999年上升到8428元,比1992年增长3.22倍,2002年上升到11716元,比1992年增长4.47倍,城调队的数据中基尼系数1992年到2002年从0.1650上升到0.2804,增长70%,杨万江和张祖民的数据中基尼系数1992年到1999年从0.1681上升到0.2332,增长38.7%。
虽然第一套数据时断时续,但从其散点图来看,同第二套数据得到的曲线图一样较为明显地反映出,1992年以来,浙江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缓慢上升,从同一时间段散点图和曲线图的趋势上来看也较为协调。
本文的计算印证了上述两组数据所说明的结果,1992年,本文的数据为0.1630,1999年上升为0.2288,增长40.4%,2002年上升为0.2723,增长67.1%,与前两套数据的增长幅度非常相似。
从得出的曲线对比图来看,波动趋势也较为吻合。
由于前文所说分组多少对基尼系数影响的原因,本文计算得出的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比城调队发布的基尼系数要低一些,同时由于在浙江省统计年鉴中,对城镇居民收入的调查分为七组,比农村居民收入的调查分五组细,所以得出的数据之间的差距城镇比农村也小一些。
三、农村收入分配差距中的收入分解:分项收入集中率与贡献率分析为对浙江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进行细致的考察,本文以1992年以来浙江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因素进行收入结构分析,从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变化的角度对分项收入的分配变动与总收入的分配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收入分配体制变革和经济增长对收入分配差距变动的影响,在这方面可以利用的分析方法是对基尼系数与分项收入的集中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居民的总收入是由多个分项收入构成的,总收入的分配均等程度与各分项收入的分配均等程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mi ii cu G 1195其中G 是总收入的基尼系数,是第i 项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是第i 项收入的集中率。
这样,第i 项收入的分配对总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的贡献率可以表示为:i u i c Gcu e i i i =按照上述方法,本文首先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按统计年鉴标准分解为不同的分项收入,然后利用统计年鉴的分组数据计算出各项收入的集中率,求解出每一项收入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表3:1993年以来浙江农村居民分项收入集中率与贡献率分析劳动者的报酬收入 家庭经营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年份集中率贡献率 集中率 贡献率 集中率 贡献率 集中率 贡献率 1993 0.3243 0.4243 0.2218 0.4886 0.5477 0.0290 0.3306 0.0582 1994 0.3469 0.4807 0.2434 0.4886 0.4392 0.0172 0.1132 0.0135 1995 0.3253 0.4220 0.2611 0.5175 0.4362 0.0413 0.2507 0.0231 1996 0.3342 0.4407 0.2654 0.4964 0.4993 0.0344 0.3169 0.0316 1997 0.3545 0.4550 0.2825 0.4874 0.5055 0.0295 0.3278 0.0307 1998 0.3440 0.4415 0.2905 0.4681 0.6196 0.0542 0.3878 0.0415 1999 0.3227 0.4687 0.2489 0.3944 0.6279 0.0850 0.4090 0.0520 2000 0.2981 0.4892 0.2425 0.3813 0.5631 0.0836 0.3637 0.0459 2001 0.3147 0.5179 0.2568 0.3798 0.5118 0.0658 0.2694 0.0365 20020.32000.42120.27040.45290.58650.06080.28560.0651从表3来看,集中率上,财产性收入的集中率始终在4个分项收入中最高,表明在各分项收入中,财产性收入最具有“马太效应”特征:人均纯收入越高的家庭所得到的财产性收入越高。
这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相吻合:市场化进程中,反映在财产上的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差别非常明显。
劳动者的报酬收入与家庭经营收入的集中率呈现出非常规则的秩序:两者的集中率明显比财产性收入的集中率低,且所有年份中劳动者报酬收入的集中率均高于家庭经营收入的集中率。
这表明,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从农业生产中取得的收入分配比较平均,这从统计年鉴中的分组数据中也可以看出来,家庭经营收入上,2001、2002年,20%最低收入户为1503、1553元,20%最高收入户为5970、6374元,分别相差3.97倍和4.1倍,而在劳动者报酬收入上,同年份20%最低收入户为670、715元,20%最高收入户为4254、4826元,分别相差6.35倍和6.7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