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 考点提升练一
初高中衔接阅读之小说考点解析与强化特练
2023年初高中衔接阅读之小说考点解析与强化特练考点:1.王愿坚《理财(节选)》——赏析词句2.《还魂丹》——重点词句的理解:矛盾3.葛亚夫《半个父亲疼》(小说)——赏析词句4.《请吃饭》——句子推动小说情节发展上所起的作用【考点研究】一、常见考点1.赏析词句2.重点词句的理解:矛盾3.句子推动小说情节发展上所起的作用【考点示例】一、王愿坚《理财(节选)》——赏析词句【考点解读】1.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2.分析人物形象3.赏析词句4.分析文章内容5.分析写作手法——回忆的角度叙述故事二、《还魂丹》——重点词句的理解:矛盾【考点解读】1.标题的含义2.句段的作用3.人物描写的作用4.语句的赏析5.写作手法【考题对接】1. 梳理全文,完成下表。
①②③2. 按要求赏析下列词句。
①他稳健..得更厉害。
(赏析加点词)..的手,比我的腿颤抖②年复一年,一开春,癣就如同藤蔓在他身上开枝散叶。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3. 说说文末“我和父亲,互换了三十年”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一、葛亚夫《半个父亲疼》【答案】1.①我的一半疼痛,一直由父亲默默领受着;②父亲的一半疼病,我愿默默领受;③父亲不抗拒我背他上楼、下楼。
【解析】从“原来,当我疼时,父亲也在痛。
我的一半疼痛,一直由父亲默默领受着”可知,父亲为“我”敷药时,“半个父亲疼”的含义:“我的一半疼痛,一直由父亲默默领受着”。
从“我从未想过,当父亲疼时,我也会痛。
父亲的一半疼病,我愿默默领受”可知,父亲烫癣时,“半个父亲疼”的含义为:“父亲的一半疼病,我愿默默领受”。
从“我带他看医生,背他上楼、下楼。
起初他很不适应,肌肤和骨骼都极不情愿地抗拒我。
很快,他认了”可概括情节为:父亲不抗拒“我”背他上楼、下楼,此时,“半个父亲疼”的含义为:父亲有一半是“我”,“我”有一半是父亲。
2. ①“稳健”准确写出父亲为我治病时的果断、从容,“颤抖”表现了父亲的愧疚和对我的爱。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癣”比作“藤蔓”,生动形象地写出癣长势迅猛,顽固不易根除。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记叙文阅读复习任务群一 小说阅读_《中国地图》
_【赏标题】“中国地图”既指文中的中国地图实物,又指装在爷爷心中的中国地图。
②其实,这些在别人听来都是故事,发生在爷爷身上就是事故。那时候,技术条件差,别说是卫星,航空测量都还是空白,需要带上平板仪、经纬仪,实地走访,测量,标记。在河南嵩山测量的时候,被三只饿狼盯上了。爷爷当时还是小青年,给吓得哆哆嗦嗦,准备给狼当干粮的时候,附近几个砍柴的山民及时赶来,凭借手里的镰刀和棍子吓退野狼。在陕西榆林,正在工作的时候,天气突变,一时间飞沙走石,爷爷赶紧把衣服脱下来,打算盖到平板仪上,结果晚了一步,望远镜的一个镜片被石头打烂了。几乎同一
第二步:找设错点,回读分析。A项,“皱着眉头”出现在文章第⑪段,根据文章第⑮~⑯段内容可知,“皱着眉头”是小兵想带爷爷去榆林看一看,给他一个惊喜而故意为之,并不是“对新地图没有标出毛乌素沙漠感到疑惑”。B项,“禹迹图”出现在第⑫段,根据后句爷爷的话语“绘制地图就得眼见为实”可知他对传统测绘精神的重视。C项,“爷爷在榆林的工作经历”出现在第②段,“爷爷重回榆林的情节”出现在⑭段,前后形成呼应,表现祖国山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D项,需联系全文进行分析:爷爷提问—小兵回答—爷爷疑惑—邀请爷爷实地察看—爷爷感叹变化之大。第三步:判定。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判定选项正误。
第二层(④~⑬段):孙子小兵为爷爷解答关于新《中国地图》中的疑问,并要开车带爷爷到榆林实地走访。
特色训练3 两方式结合答题方法(教师版)-备战2022年高考小说阅读常考点讲与练
小说阅读题型训练——两方式(方面)结合使用前面典型例题回顾:1、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2018年·全国卷)《赵一曼女士》①从“历史”的角度写:真实、客观,能让人们理解英雄、敬仰英雄。
②从“现实”的角度写:能让当今的人们铭记历史,凸显小说的现实意义。
③两者的交织穿插,利于灵活叙事,相互印证,体现艺术的真实性。
2、《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6分)(2019·全国卷Ⅰ)《理水(节选)》①从故事角度看,大禹治水的“故事”本身于史有据,作品查考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②从新编角度看,“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语词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③对“故事”进行“新编”,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3、本文主要由作者的想象构成,但读完全文,我们似乎又亲历了伟大文豪曹雪芹的临终时刻。
请结合全文,从小说“虚构”与“真实”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6分)①小说中的主人公是曹雪芹,他是《红楼梦》的作者,是真实存在的人物,虚构的故事情节建立在真实人物曹雪芹的人生经历之上,使小说更加真实可信。
②作者虚构了曹雪芹去世前的醉酒、焚稿等一系列情节,并生动地再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对《红楼梦》及曹雪芹的命运做出了生动的解读,表达了作者对曹雪芹命运的同情和哀叹,丰富了读者的审美体验。
③本文创设一系列虚构的情节并注入真实人物曹雪芹的生活历程中,艺术地带领读者深切地感受曹雪芹所生活的时代,虚构与真实相互依存,提升了小说的艺术价值。
4、作家刘慈欣认为科幻文学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请从“科学性”与“文学性”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①科学性。
小说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激发人们对宇宙、科技等的思考,开拓读者的创造性思维。
小说阅读 考点综合提升练(三) 外国小说
去年我赚了超过3倍的钱。”
1
2
3
4
5
6
7
8
“你本可赚更多。” “ 是吗? ” 卡斯楚先生向他笑了一下, “ 也许我忘了 告诉你,我被关了23年,使我的平均收入大大降低了。” “23年„„你怎么会被捉呢?” “ 人算不如天算啊!迟早会有出错的一天。愈早犯错 就愈容易回来。没有人是绝顶聪明的,你的好朋友佛森也 不是。”
强尼脸上好奇、惊异的表情这时变成不屑一顾的神色。
1
2
3
4
5
6
7
8
“如果我需要钱的话,我知道该怎么去弄。才不要整个 礼拜为了工作而操劳呢!” “而且,如果你找不到门路,”卡斯楚接着说,“你的 朋友佛森也一定能帮你,对吗?”
那种骄矜、自恃的神色又出现在强尼的脸上。
“没错!”他说,“他很厉害的。”
1
2
他在大战中工作非常出色,荣获了爵士封号。我向他表示了祝贺,
任要职,据我估计,一年可有一万英镑的收入。这次受封为爵士,
1
2
3
4
5
6
7
8
“ 我混得不错, ” 他说, “ 但这一切都归功于我偶然
交了一个好运。”
“我不懂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 你还记得阿伯拉罕吧?飞黄腾达的本该是他。当他
被指派为圣托马斯附属医学院注册员的时候,我是绝对没
刻做了一个决定——为强尼开脱,声称强尼是受他指使而为。
1
2
3
4
5
6
7
8
警官卡尔明白他的心思,急忙劝道:“你以为这么做是 在给小孩子一个机会吗?我告诉你,大错特错!你只是让他 再回到法兰克 · 佛森的手下,让那个恶棍再教他更多犯罪的 伎俩罢了!”
专题一整体阅读技巧讲解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备考之小说阅读总复习
王生枝在月光里走回家去的时候,倒认真地想起当真到了处处夜不闭 户的时代。他常常想做一张极精致的衣橱,已经设计了多年,总可以有做 成的一天了。不过他知道大家还得先摆多少次真正的石门阵,不是用口, “也得用手”。王木匠看看自己结实的突起了老茧的掌心,说不出由于哪 一种情感,不由得感叹了一下:“我这双手呵!”
读文示范
3.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何效果?(4分) ①具有渲染效果,把故事描述得更充分; ②具有延宕效果,迟迟不讲下文,引发听众的好奇与追问。
读文示范
4.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 析。(6分)
①现实生活中的门是木头门,洪子店村民以砖头堵门; ②在王木匠的故事加工中,砖头门变成了“石头门”,战斗故事随之 变成了传奇的“石门阵”; ③王木匠从现实中明白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的道理,即只 有保卫国门,才能守护家门,才有实现“夜不闭户”的愿望。
“老王,你活像钻进了他们的心里了。”李矮子说,意思是两重的,表示不相 信,也表示惊叹他叫人不能不相信。
“胡老三,”王生枝说,把眼睛对准了一个衔着旱烟管的男子,“昨 天你也在南教场听过政治指导员的报告的,你说我可曾说谎。那条镇叫洪 子店,在太行山那边。” “大致还不错,”胡老三说了,“部队在镇东十五里地方,和敌人打了一 昼夜。农民救国会集了五百会员,三个钟头内把全镇上能搬的都搬走了, 五百会员就拿起了枪,躲在围山上等了。不过,老王,门是用砖头堵的。” “那有什么关系,石头门说起来好听一点。只要不是木头门就行了。木头 门烧得开。上次苏家峪不是给门板都烧光了。洪子店也烧去了许多。可是 我老王一年来明白了一个道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对,把我们的 门板烧掉呢,我们就夜不闭户。”
高考小说阅读之语言题型专练
高考小说阅读之语言题型专练一、小说语言特点1.用词——叠词、文言词(文白相间)、拟声词、动词、形容词2.句式——整散结合(反复句、排比句、对偶句),长短结合,肯定与否定(不是……而是)3.标点(句类)——反问句、设问句、感叹句4.修辞手法——引用、双关、反语、比喻、拟人、夸张5.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记叙、说明6.语言风格——豪放、柔婉、质朴、华丽、诙谐、简洁、细腻7.语体角度——书面语与口语结合,褒贬色彩8.音韵角度——抑扬顿挫,节奏感,旋律美,音韵和谐,一唱三叹9.地方色彩——方言(京味京韵……)10.表现手法——想象与联想11.艺术效果——暗示性,形象性(诗化,诗情画意)……12.语气——口气,态度,节奏13文体角度——小说(对话描写,个性化语言)14.文字独特的编排形式二、语言与小说三要素1.以语言(对话)描写为主,叙述很少——作用:通过对话反映生括,揭示人物性格。
2.个性化语言——作用:三言两语,凸现人物个性、身份喝地位。
3.对话,推动情节发展。
——语言与情节(场景)三、小说语言特点的高频考点1.小说既用叙述性的语言,也用描写性的语言,但以描写性的语言为主。
2.小说长短句兼有,但以长句为主;语言生动、细腻、富有感情。
影视剧本既用叙述性的语言,也用描写性的语言,但以叙述性的语言为主;长短句兼用,但短句为主。
3.小说语言简洁、朴素;语言表述能转换成动作、画面或场景。
4.小说的语言风格,诸如平实、雅丽、幽默、含蓄、活泼、冷竣等。
专练提升鸡鸭名家汪曾祺那两个老人是谁呢?父亲跟他们打招呼,就在江边的沙滩上。
沙滩上有人在分鸭子。
四个男子汉站在一个大鸭圈里,在熙熙攘攘的鸭群里,一只一只,提着鸭脖子,看一看,分别丢在四边几个较小的圈里。
他们看什么?——四个人都一色是短棉袄,下面皆系青布鱼裙。
这一带,江南江北,依水而住,靠水吃水的人,卖鱼的,贩卖菱藕、芡实、芦柴、茭草的,都有这样一条裙子。
沙滩上安静极了,江流浩浩。
专题12 小说阅读-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全覆盖+考查趋势+思维导图+复习要点+解题方法
2024年一轮复习知识点全覆盖+考查趋势+思维导图+复习要点+解题方法(全国通用)小说阅读(十二)几乎每套试题的阅读题材料均来自课外,且多选自《小小说》类刊物.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思想内涵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
突出考查整体阅读能力,以文意把握、词句品析、人物评、写法揣摩、感悟体验为考查着力点。
题型以主观性试题为主(90%是简答,选择题、填空题极少)。
开放性试题增多,赋分相对较高。
题量一般5个左右,赋分多在15分左右,有的省市高达20分以上,预计近年年中考小说阅读命题将呈现如下情形:1.选文将进一步突出“三性”(即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以亲情友谊、团结互助、友爱和谐、道德修养、教育成长为主题,采用铺叙、对比、对话以及突变式手法创作的的现当代名家名作或具有时代气息的时文佳作将是命题的首选2.命题内容,突出考查对小说这种文体的基本解读能力,对小说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的把握,始终是命题的方向和重点,对小说艺术技巧的考查将会更加灵活3.命题形式仍以主观性简答题为主,选择、填空等客观性试题进一步淡出,但鼓励学生创造性阅读和表达的开放型试题会增加。
同时进一步关注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发展要素,以此引导学生正确观照自我、提升道德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好地和自然、社会和谐相处。
4.题量设置将保持在5-6个上,分值在20分左右。
考点一:文本赏析【考向 1 选材特点】①选材真实:选取作者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事件,具有真情实感。
②选材典型/切题:围绕中心选取事例,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针对性。
③选材新颖:选取的材料具有时代气息/视角独特。
④选材多角度:从几个方面来叙述,全面性。
【考向 2 语言品析】(1) 遣词造句方面:长短句结合、句式富于变化、句式整齐节奏感强运用反问增强语言气势(2)语言风格方面:①典雅而有韵味、含蓄凝练②清新雅洁、灵活生动活泼、③幽默风趣④富有生活气息、质朴自然【考向 3 人称作用】(1) 第一人称:①给人以真实可信之感②叙述亲切自然③便于作者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名著阅读《简爱》考点梳理与练习(含答案)
答案:由于人们违背了他们临终的嘱咐,他们在坟墓里非常不安,于是便重返人间,严惩发假誓的人。
3.简爱为什么要离开罗沃德孤儿院?
答案:因为坦普尔小姐的离开,使简爱厌倦了孤儿院的生活。
4.晚宴上的两位不速之客分别是谁?来自哪里?
答案:梅森先生来自西班牙,还有一位吉普赛女人,由罗切斯特先生扮演。
答案:罗切斯特圣约翰
18.简•爱在学校认识的第一个朋友是。
答案:海伦
19.罗切斯特先生去丝绸店带了和。
答案:简·爱阿黛尔
20.圣约翰与简爱是关系。
答案:表兄妹
21.被三楼的疯女人咬伤了。
答案:梅森
22.在晚祷的祷告中,圣约翰选了《启示录》中的章。
答案:第二十一章
23.简·爱和圣约翰是表兄妹的关系被发现后,简·爱又和圣约翰,以及圣约翰的妹妹们住了。答案:5个月
二、基础巩固练
(一)填空题
1.在简爱发疯似的与约翰对打起来之时,约翰口中不停的骂着。
答案:耗子,耗子
2.简爱在学校的第一顿早餐是。
答案:恶心的烧糊的粥
3.《简·爱》的作者是国的。
答案:英国夏洛蒂·勃朗特
4.文章是以第人称来进行叙述的。
答案:一
5.简爱的叔父留给她的遗产是英镑,她又分给、玛丽和各英镑。答案:两万戴安娜圣约翰五千
【内容导图】
【核心人物形象】
简爱的性格特点及具体体现
1、自尊自主、叛逆反抗、重视自我
寄居的舅妈家里时,简爱和骄横残暴的表哥约翰发生冲突,瘦小的她敢于和表哥扭打,并怒斥他:“你这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你像个杀人犯——你像个虐待奴隶的人,——你像罗马皇帝。”他还敢于指责冷酷护短的舅妈:“你以为你是好人,可是你坏,你狠心。”简爱的童年的生活让读者初步了解她的反抗性格和捍卫独立人格的精神起点。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考点总结及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考点总结及练习题小说阅读中考考点总结(一)考点一:揣摩人物形象1、题型有:(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2、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物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3、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二)考点二:注意环境描写1、题型有:描写了怎样的环境?这样描写起了怎样的作用?2、解题思路:明确环境描写必须为主题服务的宗旨,结合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1)、烘托人物的心情;(2)、烘托周围的气氛;(3)、推动情节的进一步发展;(4)、暗示社会环境;(5)、突出主题)】,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3、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4、题型有:(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5、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1、创造悬念,引人入胜;2、前后照应;3、侧面衬托、埋下伏笔;4、总结上文、点明题意;5、线索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6、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情节(事物)为下文……埋下伏笔;与文中……相照应,突出了……,点明了……(三)考点三:把握故事情节1、情节安排评价: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作用:制造悬念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四)考点四:概括主题内容1、题型有: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小说阅读 考点针提升练一
考点提升练(一) 中国小说
1 2 3 4 5 6
黑孩钻进了黄麻地,像一条鱼儿游进了大海。扑簌簌黄麻叶儿 抖,明晃晃秋天阳光照。 黑孩——黑孩—— (节选自《中国作家》1985 年第 2 期) 【注】 《透明的红萝卜》创作于 1984 年冬天,主要讲述的是“文 革”时期人民公社社员的生活,黑孩跟着同村的小石匠去帮公社加 宽村后的滞洪闸,黑孩砸过石头,到铁匠那去拉风箱,小铁匠不仅 让黑孩高强度地干活,还时常指使黑孩去偷工地附近的农场里的地 瓜和萝卜。
考点提升练(一) 中国小说
1 2 3 4 5 6
“队长,坏了,萝卜,让这个小熊给拔了一半。” 队长睡眼惺忪地跑到萝卜地里看了看,走回来时他满脸杀气。 对着黑孩的屁股他狠踢了一脚,黑孩半天才爬起来。队长没等他清 醒过来,又给了他一耳巴子。 “小兔崽子,你是哪个村的?” 黑孩迷惘的眼睛里满是泪水。 “谁让你来搞破坏?” 黑孩的眼睛清澈如水。 “你叫什么名字?” 黑孩的眼睛里水光潋滟。 “你爹叫什么名字?” 两行泪水从黑孩眼里流下来。
考点提升练(一) 中国小说
1 2 3 4 5 6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开篇把夏季的雨比作一头急脾气的驴,突出了夏雨急迫迅 猛的特点,点明了张大保受到处分的缘由,为小说情节的展开 作铺垫。 B.张老三是刘庄村的五保户,无儿无女,疾病缠身,水灾中被张 大保从摇摇欲坠的危房中救出,后又因得到补助搬进新 房, 实属幸运。 C.文书是镇政府文件内容的了解者,他推动了张大保脚踹危房的 情节,成为张大保行动的见证者和形象的烘托者,是作者精心 安排的。 D.在乡村背景下,这篇小说塑造了村委会主任、村文书以及镇长 等基层干部形象。语言质朴生动,极具民间性,充满浓郁的生 活气息。 E.小说旨在通过描写水灾后村委会主任张大保为上报村民危房而 引发的一连串事件,传达出讽刺意蕴,让人感到现实的冰冷与 无奈。
小说阅读考点一:特殊视角(教师版)
小说阅读专题一:特殊视角考点特殊视角:1、儿童视角2、动物视角3、女性视角一、儿童视角儿童视角要求小说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
之所以要用儿童视角,是因为儿童视角有着许多成人视角无法达到的优越性。
总结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儿童纯洁的心灵和简单的阅历使得叙事内容更加客观真实;(2)儿童贫乏的词汇和特有的语句使得叙事语言更加平易亲切;(3)儿童丰富的想象和无知的状态使得叙事效果更加“陌生化”。
(4)儿童的好奇心推动情节的发展;(5)儿童视听下来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6)用儿童天真善良的天性对比成人世界的丑恶,审视人性,凸显主题,直扣人心。
二、运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交替使用的方法进行描写有什么作用?作品从儿童的视角观察描写生活,使“童年”更加生动,充满童趣。
另一方面,作家又偶尔以成人的视角评点生活,使作家笔下所写的文字含义更清晰更深刻,更富有思想性和哲理性。
三、女性视角:(1)以女性敏锐的观察力,情感更加细腻,引人入胜。
(2)以其母性情感笔触,表达对弱者的同情,怜悯的情怀。
或以女性口吻表达对强权的反抗,对自由的渴望。
(3)塑造了xxx女性形象,以其xxx的心理,展示心路历程,推动情节的发展。
四、动物视角:(1)以动物的眼光看世界,给读者一种崭新的体验,更有情趣;更客观冷静真实;(2)动物展示出的心理活动,往往与人的心理活动交替进行,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3)动物非人类,可见生活中的事物被漠视的程度之严重,引人深思;(4)突出了作者要真正表达的主题思想。
习题演练(一)树上的男爵(节选)卡尔维诺[意大利]我的兄弟柯希莫•皮奥瓦斯科•迪•隆多最后一次坐在我们中间的那一天是1767年6月15日。
我记得很清楚,事情好像就发生在今天一样。
大家坐在翁布罗萨我家别墅的餐室里,几扇窗户都嵌满了花园里那棵高大的圣栎树的繁茂枝条。
时间正当中午,我们全家人按照老规矩在这个时候坐到餐桌边,虽然那时从不习惯早起的法国宫廷传来的下午吃正餐的时尚已在贵族之中风行。
中考小说阅读常见考点与答题技巧
中考寒假讲义中考小说阅读常见考点与答题技巧知识储备:小说阅读的考查着重围绕其体裁特点进行,具体说就是从人物以及人物的语言、表达技巧、情节、环境等方面设题考查。
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题型分类一、分析综合——重点分析作品的结构,情节的把握,主题的概括。
1.寻找线索。
线索是连接文章始终的脉络,也可以说是文章的纲。
常见的线索有:人线、事线、物线、情线、时间线、空间线。
如:山西省的《唐家寺的雨伞》中以雨伞为线索,广东省的《词典的故事》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2.辨析开头。
①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
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
②写景法。
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3.鉴赏结尾。
(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不仅在意料之外,同时又在情理之中;③从主题上看,揭示事情的真相,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或引人思考。
(3)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
阅读这样的小说,让更多的读者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从而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得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美好的人性,反映出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④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中考小说阅读常见考点与答题技巧
中考小说阅读常见考点与答题技巧知识储备:1、小说,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2、小说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3、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4、环境的种类及作用?(1)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5、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序幕)开端、发展、、结局(尾声)题型例析:(一)火柴天堂(16分)那天,妈妈看到我在玩游戏,站了好久,轻轻地说:“东东,游戏……还是少玩点吧。
”妈妈是在家上班的自由职业者,对我一向还是很理解,可能与她时尚的职业有关吧。
为了躲妈妈,我开始转战网吧。
其实玩久了也有些厌倦,但是还是不愿下线,哪怕只待在安全区看热闹也觉得踏实。
那天,一行字跳入眼帘:“火柴天堂:出售传奇最可爱女孩一名,愿意收徒的密谈!”多么独特的拜师启事!我点了她的名字,就这样,火柴天堂成了我的徒弟。
我急于提升等级,基本没带过她练过级。
小火柴并不介意:“玩嘛,我不会为此花费太多精力的。
”她躲在安全的地方,一边打小怪物练级,一边和我聊天。
她说游戏是为人服务,而我投入的本末倒置了。
我何尝不知呢?只是迷恋已久……两周后,她只练到15级。
然而那天我与一个40级武士PK,她却挺身而出,结果死了N次。
我,也屡战屡败。
一周后,她买了个42级道士号,我问:“不是说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吗?”“我是不愿看到你被欺负。
”“你的号有没有密码保护啊?要是被黑了怎办?”“啊?”她半天才回道“看造化吧!”从此,有人来犯,我们就下线换号,由我用“清风道士”出战。
然而我发现,传奇与生活不同,纵然我杀死对方N次,他还是可以用脏话骂我。
我突然有些厌恶这种生活。
1又一晚,她呆站在安全区,半天才说:“清风道士的号果然被黑了。
”我的心猛地就痛了。
我明白那是她为我买的号,是她要给我的保护。
高中小说阅读1复习
考点或题型 2010— 2014
2015 Ⅰ卷
Ⅱ卷
2016 Ⅰ卷
Ⅱ卷
Ⅲ卷
2017 ⅠⅡ
卷卷
Ⅲ 卷
2018 ⅠⅡ
卷卷
Ⅲ 卷
2019 ⅠⅡ
卷卷
Ⅲ 卷
合 计
1.分析鉴赏 文章内容和 艺术特色
5年 考
7
11(1)11(1)11(1)11(1)11(1)4 5 4 4
10 年 7 7 7 19 考
2.理解文中 重要概念的 含义
2、“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
你的理解。
3、文中亚当说雷的到来“打乱了这种平静”,结尾写“亚
当现在平静了— —永远平静了”,如何理解两处中“平静”
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 的 “美好的谜”结尾, 这 样处理有怎样的艺 术效 果?请结合作品进 行分 析。
作者交替使用 “你 ”和“我”两个 不同的 人称,其中蕴涵 着怎样 的态度?请结合 全文进 行分析。
本文的语言充满 生活气息,请结合全 文对此加以赏析。
壹
高考试卷
全国一
全国二
全国三
选文题目
《赵一曼女士》
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 (小小说)。
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神话、武侠、科幻、悬疑、言情、 历史、侦探、 探险等。
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
自传体小说。 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贰
贰
速读、内涵、题型、踩点、解析
1、速读:确定主体,跳读谓语、宾语,确定核心句 ,梳 理核心事件
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
自 交代人物活动背景,烘托人物性格、心理 然 环 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刻画人物做铺垫 境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记叙文阅读-小说阅读考点提升练(二)+++2023年初中语文中考二轮复习
记叙文阅读—小说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尖山梁的月光马晓红①我是尖山梁第一个考进县城高中的,但我是不想读书了,我想跟四叔去省城卖面皮。
②但我不敢跟爹提这事。
因为老师对他说过:哑巴,你这娃是块读书的料,将来一定有出息,一定能光宗耀祖的。
他咿咿呀呀地笑着,硬是塞给老师几个鸡蛋。
③他每天天不亮就进山砍柴,吃过晌午饭一头钻进苞谷地,晚上早早把鸡赶进笼,摸摸窝里有没有蛋,然后就着月光编簸箕。
④四叔走的那天,他没有上山,一早就端个小板凳坐在院坝边上,慢慢地撕着烟叶,塞进烟锅,也不点火,吧嗒吧嗒干吸着。
我坐在门槛上,默默地看着他脚下的扁担,看着四叔顺着田埂爬上尖山梁,转个弯不见了人影。
他划了根火柴,点着了烟,仍然坐着没动——一直坐到天黑。
⑤进城上学那天,我很早就醒了。
月亮很大很圆,皎洁的月光穿过破损的窗纸,随意地洒在床前,形成凹凸不平的光斑。
他蹲在灶台前抽着烟。
见我起来了,留了一碗红苕稀饭给我,还有一小块掺了苞谷面的白面锅盔馍。
我吃饭的时候,他一边抽烟,一边整理着背婆。
背婆里是一个化肥袋子,装着红苕、苞谷,还有一罐腌菜,那是我的口粮。
等我放下碗,他拿出一块折成方形的红布,小心翼翼地递给我——里面大大小小的零钱就是我的学费。
⑥他背起背婆,徇偻着腰,走上弯曲的田埂,在露珠上拖着长长的影子。
远处一层一层黑灰的山脊,同样佝偻着腰,陪着我们向前蠕动。
我默默地跟在他后面,翻过尖山梁,过了王家岭,沿着李家河,走差不多一个时辰,到了镇上,再花3块钱,坐半个时辰的公交车,才到县城。
县城很小,学校也不大。
还没到校门口,他就停下,卸了背婆,拿出袋子,放在我脚边,打个手势,转身就走了。
⑦我看着他灰色的背影被金色的晨曦吞没,却生不起一点感激之情:娘带着襁褓中的我嫁给他,没过一天好日子,生病也没钱医治,到死连一副像样的棺材也没有。
现在,他又把我一个人扔进陌生的县城。
⑧我在老师面前维持着乖巧的样子,在同学面前只有沉默和自卑。
我也不愿意回山里,经常以学习紧张为借口,一连几个星期也不回家。
红高粱小说在线阅读
红高粱小说在线阅读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红高粱——分析莫言的叙事方式和语言特色的文献综述从《红高粱家族》分析莫言的叙事方式和语言特色的文献综述前言莫言是新时期以来极具个性的小说家,写作风格大胆。
其作品的文学史意义与学术价值日益引起研究界的重视。
本文从《红高粱家族》分析莫言的多视角的叙事方式和独特的语言风格。
主题80年代的中国文学界伸手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作家的创作具有浓厚的西方色彩。
莫言深受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他的作品充满了神秘、诡异、朦胧、空灵的氛围。
而且,他又立足于民间文化的源泉,把自己得天独厚的语言艺术,深深扎根于高密东北乡的民族土壤里,广泛吸收了民间文化的生命意义,叙述了“高密乡”的悲欢离合。
在创作上,他用具有穿透性的语言、天马行空般的叙述,对中国历史、现实、社会、人性等进行个性化创作,并融合西方现代派,尤其是魔幻现实主义,来表现东方古老民族坚强而又懦弱、伟大而又卑微的品给人以耳目一新的陌生感与惊奇感以及悲剧的美。
一.多视角的叙述方法詹姆斯说:“讲述一个故事至少有五百种方式,选择什么样的叙述方式叙述结构,是作家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而作家叙述方式、叙述结构的不断调整,则是作家对叙述艺术不断探索的表现。
如果对莫言的创作做一个考察,就会发现其小说的叙述是多视角的。
莫言说过:“我不愿意四平八稳地讲一个故事,当然也不愿意搞一些过分前卫的、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
我希望能够找到巧妙的、精致的、自然的结构。
”“结构与叙述视角有关,人称的变化就是视角的变化,而崭新的人称叙事视角,实际上制造出来了一个新的叙述天地。
”这天地就是莫言所实践的多视角的叙述方式,既主客体相互交织,时间、空间打乱,叙述主体打乱,形成了莫言的特殊叙述方法。
莫言1986 年发表了中篇小说《红高粱》在学术界产生很大反响。
随后,他又连续写了相关的几个中篇,并将其结集为《红高粱家族》。
成为莫言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品,对以后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学者认为其为“寻根派”,称莫言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骁将”[1]。
六年级语文小说阅读练习题
六年级语文小说阅读练习题在六年级语文课程中,小说阅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练习题。
通过阅读小说,学生可以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写作表达能力以及拓宽自己的视野。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六年级语文小说阅读练习题的要点。
一、抓住故事情节阅读小说时,首先要明确故事的情节。
故事情节是整个小说的骨架,通过抓住故事情节,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同时,还需要注意故事中人物的发展变化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
这些都是理解故事情节的关键要素。
二、分析人物形象在阅读小说时,应该认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小说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外貌特征、性格特点、言行举止以及人物的心理变化。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
三、理解主题思想在阅读小说时,要注意思考小说的主题思想。
每个小说都有其独特的主题,通过理解主题思想,能够更好地领会小说的内在含义。
可以从小说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人生哲理以及情感体验等方面来理解主题思想。
同时,在阅读过程中,也可以思考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练习,可以提高六年级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
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小说是一种具有丰富意义的文学形式,通过阅读小说,学生可以开阔思维、提高语文素养,同时也能够得到乐趣和享受。
六年级语文小说阅读练习题,是以小说阅读为核心,通过练习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检测和巩固。
通过解答这些练习题,学生能够切实地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并在实践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因此,同时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是十分重要的。
综上所述,六年级语文小说阅读练习题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写作表达能力以及拓宽视野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抓住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以及理解主题思想,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小说阅读水平,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六年级的语文学习中认真对待小说阅读练习题,努力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2022年高考语文热点03 小说阅读训练(原卷版)
热点03 小说阅读训练(建议用时:30分钟)1.对学生思维的考查远大于知识的考查,不仅考查知识的记忆、储存、理解,更考查知识的迁移,素养的培育和能力的提升,贴近生活,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考查,将成为新的评价理念,直接瞄准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培养。
2.选材上,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的描写,塑造各种各样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反映社会生活。
命题重点仍在概括故事情节、鉴赏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一、复习技巧1.要大力训练高中生的鉴赏力,尤其是联想力、想象力,提升高中生思维的深刻性、细致性的品质。
2.以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为导向,全面系统复习,形成知识体系。
这一部分的复习,在考纲和考试说明隐退以后,以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为导向,全面系统复习,力求形成知识体系。
3.立足核心素养,能力提升是王道。
一定要立足核心素养,在形成知识体系后,着力于能力提升。
二、考点解读1.鉴赏人物形象是高考小说阅读的必考点。
高考对人物形象的考查呈现以下特点(1)整体与局部的鉴赏。
所谓整体,就是结合全文,对人物形象作整体分析和概括。
所谓局部,就是结合文中人物的一段对话、一个动作去考查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把握、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
(2)直接与间接的鉴赏。
所谓直接,就是题干直接要求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小说人物形象考查题多以这种形式出现。
所谓间接,就是借助文中其他事物,或借助对情节的分析或对人物描写的分析来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2.情节类的题目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常见的命题角度有:(1)梳理、概括故事情节。
(2)分析情节内在关系和特定情节的作用。
(3)评价情节安排的好处或合理性等。
3.小说的环境描写是小说阅读考查的重要方面。
小说在考查环境描写方面的特点如下:(1)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重点考查自然环境描写。
专题03+赏析情节手法之叙述人称、叙述视角-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阅读考点精讲精练
二、必备知识
(二)叙述人称(叙述视角)
➢ 叙事人称指作者表达思想意图时使用的人称, 通常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 叙事人称即是叙事视角一种不完全的的表达。 “叙事人称、叙事视角”是题干的关键词, 牢记关键词,有助于我们确定题目想要考察 的考点。
➢ 近年高考常出现一些特殊叙述视角,如:人 称交叉、孩童视角、女性视角、动物视角。
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了声来。结果讲故事的 人火了:“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我们第9车厢的这些 乘客原本是打算去保加利亚旅游的!”
结尾部分: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本文有删改)
[背记知识点,组织答案]
1、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5分)
叙述人称 (视角)
作用
①不受时间和
打响了,鱼儿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这时,常有一位破衣烂衫蓬头垢面的老汉骑着快散了架 的自行车在卫河两岸奔走呼号:“少捕点吧!过两天一下 雨,河水不臭了,鱼就不浮头了,留到明年会有更多的鱼 给你们捕哇!”小孩子追在他后面喊“鱼疯子鱼疯子”, 用碎砖头、小石子掷他,他全然不顾,还是一个劲地呼号。 有人说,他就是鱼鹰,已经疯了!
③ 塑造了xxx女性形象,以其xxx的心 理,展示心路历程,推动情节的发展
特殊视角
叙述人称 (视角)
人称词
借助于动
物的眼光 动物视角 或口吻来
讲述故事
二、必备知识
作用
① 以动物的眼光看世界,给读者一种崭 新的体验,更有情趣;更客观冷静真 实;
② 动物展示出的心理活动,往往与人的 心理活动交替进行,从而推动情节的 发展;
高 考
情节手法
一小 轮说
之
复情 习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提升练(一)中国小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红高粱(节选)莫言①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
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
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
余司令说:“立住吧。
”奶奶就立住了。
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
”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
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②天地混沌,景物影影绰绰,队伍的杂沓脚步声已响出很远。
父亲眼前挂着蓝白色的雾幔,挡住他的视线,只闻队伍脚步声,不见队伍形和影。
父亲紧紧扯住余司令的衣角,双腿快速挪动。
奶奶像岸愈离愈远,雾像海水愈近愈汹涌,父亲抓住余司令,就像抓住一条船舷。
③父亲就这样奔向了耸立在故乡通红的高粱地里属于他的那块无字的青石墓碑。
他的坟头上已经枯草瑟瑟,曾经有一个光屁股的男孩牵着一只雪白的山羊来到这里,山羊不紧不忙地啃着坟头上的草,男孩子站在墓碑上,怒气冲冲地撒了一泡尿,然后放声高唱:高粱红了——日本来了——同胞们准备好——开枪开炮——④有人说这个放羊的男孩就是我,我不知道是不是我。
我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热爱,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仇恨,长大后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我终于悟到: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
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我的父老乡亲们,喜食高粱,每年都大量种植。
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汪洋的血海。
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
秋风苍凉,阳光很旺,瓦蓝的天上游荡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高粱上滑动着一朵朵丰满白云的紫红色影子。
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网,几十年如一日。
他们杀人越货,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在进步的同时,我真切感到种的退化。
⑤出村之后,队伍在一条狭窄的土路上行进,人的脚步声中夹杂着路边碎草的窸窣声响。
雾奇浓,活泼多变。
我父亲的脸上,无数密集的小水点凝成大颗粒的水珠,他的一撮头发,粘在头皮上。
从路两边高粱地里飘来的幽淡的薄荷气息和成熟高粱苦涩微甘的气味,我父亲早已闻惯,不新不奇。
在这次雾中行军里,父亲闻到了那种新奇的、黄红相间的腥甜气息。
那味道从薄荷和高粱的味道中隐隐约约地透过来,唤起父亲心灵深处一种非常遥远的回忆。
⑥七天之后,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一轮明月冉冉升起,遍地高粱肃然默立,高粱穗子浸在月光里,像蘸过水银,汩汩生辉。
我父亲在剪破的月影下,闻到了比现在强烈无数倍的腥甜气息。
那时候,余司令牵着他的手在高粱地里行走,三百多个乡亲叠股枕臂、陈尸狼藉,流出的鲜血灌溉了一大片高粱,把高粱下的黑土浸泡成稀泥,使他们拔脚迟缓。
腥甜的气味令人窒息,一群前来吃人肉的狗,坐在高粱地里,目光炯炯地盯着父亲和余司令。
余司令掏出自来得手枪,甩手一响,两只狗眼灭了;又一甩手,灭了两只狗眼。
群狗一哄而散,坐得远远的,呜呜地咆哮着,贪婪地望着死尸。
腥甜味愈加强烈,余司令大喊一声:“日本狗!狗娘养的日本!”他对着那群狗打完了所有的子弹,狗跑得无影无踪。
余司令对我父亲说:“走吧,儿子!”一老一小,便迎着月光,向高粱深处走去。
那股弥漫田野的腥甜味浸透了我父亲的灵魂,在以后更加激烈更加残忍的岁月里,这股腥甜味一直伴随着他。
1.这部中篇小说的开头,有评论家认为,深受获得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长篇小说《百年孤独》的那个著名的开头的影响:“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请从时间这个角度,来分析《红高粱》的开头两句的特点和作用,并由此说说第③、⑥段的时间点设置的特点和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红高粱》的开头同时出现了三个时间节点,一是很多年后“我”的视角,二是日后余占鳌成为名满天下的抗日英雄,三是1939年农历八月初九。
极度凝练,极度缠绕,兼具历史的厚重感与迷离的奇幻感。
(2)第③段的时间从“父亲”的14岁一下子跳跃到他死后的某一年。
给人强烈的虚无感和脱出故事主线的出离感。
第⑥段的时间从队伍才出发去伏击鬼子,跳到战事告一段落的七天之后,提前交代了故事的结局,给人强烈的残酷之感和时间节点频繁闪跳、叠加而制造出的超客观之感。
2.“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
”请分析这句话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高密东北乡代表着中国,拥有富饶的国土、伟大的文明,也笼罩着黑暗的现实、丛生的弊端。
这支抗日的土匪代表着中国人,拥有血性、奉献精神、不屈不挠的意志、不顾一切的浪漫之爱,也有着自私、残忍、无耻、欲壑难填、不知节制等诸多缺点。
3.概括本文中莫言小说语言上的特色,至少两点,并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野性。
如开头管“父亲”叫“土匪种”。
(2)变异,词语的新奇组合。
如“他们杀人越货,精忠报国”。
(3)华丽与粗犷相结合。
如第⑥段美丽的月景紧接着对几百具尸体的描述。
(4)夸饰(夸张)。
如第④段画线句连用10个“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发烧公司李豫黔老同学阿彪从深圳归来,至小吴家里拜访,几年不见,阿彪不仅外表发了福,说起话来也是财气冲天。
他说现如今各行各业发财的大有人在,可以说只要真动了脑筋,找个新门道就能黄金没膝盖。
阿彪的话可是刺激了小吴。
小吴凝思苦想了几天,又翻开多年不看的市场营销学教科书,在屋里前后走来走去,反反复复,终于开了窍。
如今,几乎所有的项目都有人在干,而且市场往往趋于饱和,竞争激烈。
根据市场营销原理,应该避其锋芒,另辟蹊径。
见了阿彪,小吴压低了嗓门,神秘兮兮地介绍说:“我想办个发烧公司,你可别往高档音响、拍专业照片等高消费个人爱好方面想,这可是真正能使人发烧的公司。
比如,可以设计一个寒冷的空间,让人待在里面,短时间内作出自发的高烧反应,在体温达到四十二摄氏度后保持半小时,再给他退烧,使人发高烧的办法可以申请专利。
”阿彪听得如入云里雾里,十分奇怪:“你这不是自我找乐吧,请谁乐意送上门来承受这份发烧之苦,这不是吃饱了撑的,更何况还要自己掏腰包?!”小吴不紧不慢地解释道:“别急嘛!我看过一张报纸的科学文摘栏目,那上边可是有文章说,有多起癌症患者,在病情确诊后,因为偶然的发烧而出现癌细胞自行消失的奇闻。
原因大概是癌细胞怕热不怕冷。
试问,即使在当今得了癌症仍然几乎等于死亡,又有哪个愿意等死呢?患者们进了医院,回到家大多数是要再找个偏方什么的,只要有人信,就会有人跟随,到时候,你我还怕赚不到大钱?”听了小吴这一席话,阿彪脑子也开了窍:“小吴不愧外号小诸葛,脑子就是好使啊!”此时此刻,在小吴面前浮现出漫天的羽毛,忽远忽近,忽近忽远,迷醉了整个夕阳,落到地上的时候都变成了黄金。
小吴与阿彪的发烧公司很快便操办起来。
阿彪出了大部分资金,由小吴出任总经理,并撰写了广告文稿。
鉴于电视媒体费用过高,主要在广播电台和各大报刊杂志上刊登广告。
广告标题是:来自发烧的神奇魔力。
广告文稿原文是这样的:您想发烧吗?请到发烧公司来!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发展,各类有毒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癌症患者明显增多。
本公司采取正当科学手段,使您安全发烧,痛苦小、时间短、疗效高,经过多次发烧,即可达到治愈癌症的目的,该疗法有明显预防癌症的功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小吴发现癌症患者毕竟太少,而且,癌症患者大多已经为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哪有多少钱光顾他们的公司?他好几天都陷入了冥思苦想。
终于灵光一闪:天下父母哪有不望子成龙的?即使发烧本身并无意义,但心理作用是强大的,有时候啊,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奇功妙效。
就算有人看出发烧公司纯属骗人,又有谁乐意给自己找麻烦?现在啊,人人都在想着赚钱呢!那管你真真假假。
于是小吴的发烧公司的发烧广告也增添了新内容:如果您一年光临本公司一次,不但可以预防癌症,同时还可以大大提高您的记忆力。
据A 市明星中学实验结果表明,学生每三个月发烧一次,学习成绩比未发烧者高百分之三十。
对来本公司发烧,未考取初中高中的退款百分之百,未考取大学的退款百分之八十,未考取名牌大学的退款百分之五十。
经过小吴这么一转型,发烧公司的生意大见起色,每天来公司的客户络绎不绝。
又过了一学期,公司门口还排起了长队。
但是他的妻子小兰心里却不免嘀咕:“发烧真那么神奇?干长了行吗?”4.小吴的发烧公司转型前后有哪些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转型前的对象是癌症患者,客源少,生意萧条。
(2)转型后的对象是青年学生,客源多,生意红火。
5.简析小吴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吴是一个善于投机的商人。
他有一定的经济知识,善于发现并开发商机,如他在市场饱和的情况下,想到了开办发烧公司的点子。
他善于分析形势,投机经营。
如在面对公司客源不多的现状时,把对象转到青年学生上来。
他还具有奸商的欺骗性。
他明知道发烧能提高成绩是骗人的,还对此极力宣传以谋取利益。
6.小说以小吴的妻子小兰的“嘀咕”作结,有何妙处?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照应了上文的情节,小吴的发烧公司的广告宣传说发烧能提高成绩,这是骗人的行为,因此小兰才如此担心。
(2)在情节上,留下了悬念,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到底小吴的发烧公司能不能长久地开下去呢。
(3)使小说的主题显得含蓄,对奸商的批评更加有力。
连他的妻子都对他的做法担心,表达了作者对这些骗人行为的深刻批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你怎么好意思儿子进门的时候,郭守业正面朝里躺在床上。
儿子诧异,这是他下班后第一次发现桌子上没有热腾腾的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