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学作品阅读考点和答题技巧例析精品文档4页
初中语文 中考小说阅读应试技巧(答题方法、答题模板、术语整理)
小说阅读应试技巧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阅读小说要充分地注意它的语言特点和表现力量。
要分析它怎样运用具体性的语言叙事描景,展开情节,更要分析它怎样在故事情节的发展当中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通过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作品的主题。
常见考点:①概括/梳理故事情节;②分析环境描写;③把握人物形象;④理解小说主题。
阅读要领:(1)概括情节,概括要完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注意:情节总是为人物和主题服务的,情节的发展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推动。
(2)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再现自然风光、交代背景、营造气氛、烘托人物情感和思想等。
(3)把握人物形象要从刻画人物的方法入手。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对比描写,环境烘托等等。
(4)分析小说的主题。
要从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中深入理解,特别要注意小小说的标题和结尾。
考点一概括/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小说的情节通常包括四个方面: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来写,有时可省略某一部分,有时可颠倒或交错。
因此,在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依照一定的线索,抓住主要事件进行总结。
另外,要知道无论如何安排故事情节总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
【方法指导】【解题步骤】①仔细审题,明确提干要求→②锁定答题区域,初步概括→③分析句式特点,提炼语言作答【常考形式】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第×段)的主要内容。
2.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答题思路】1.首先,找出情节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
2.然后,看情节发展如何为塑造人物服务。
3.接着,从场面和细节描写中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完美整理)(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考阅读题答题技巧一、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7.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
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11.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中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资料
……题如何理解?有何作用?
• 解题思路:
1、通过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2、通过分析小说的主要人 物;3、通过分析小说的主要内容。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1.解释题目表面意思,2.解释题目深层意思,3.常 见的作用:1、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2、点明主题。
考点五、理解小说标题
• 题目作用:
⑴考虑题目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眼球),引
发读者思考;⑵考虑修辞角度,题目使用什么辞格或句式,有
否词类活用;⑶考虑语言角度,题目是否具有文学性或文学色
彩,语言是否通俗易懂、平实、生动形象或带有讽刺、幽默等 意味;⑷考虑文章内容和结构,题目是否行文线索,是否矛盾 冲突的转化点,是否揭示主旨的关键,是否一语双关,是否作 品主人翁,是否内涵丰富、深刻等。简而言之,主要从与小说
情节安排评价
•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 •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 来写)作用:制造悬念 •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作用:言未竟而意无穷,含蓄婉转, 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的主题和结构的关系去分析。
考点六、分析写作技巧
• (1)人称
①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
给读者真实生动之感。
②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
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
③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
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 题型有:1、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 2、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考点七、品 味语言特色 •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1.词语:解释词语意思,表现了…… 2.句子:赏析:运用了(修辞手法),(生动)表现了…… 作用:(句子位置)⑴开头:1. :1.渲染气氛;2.奠定 感情基调3.下文埋伏笔;4.为下文作铺垫;5.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 趣或思考;6.开篇点题;7.总领全文 ⑵中间:1.呼应前文(后文);2.承上启下;3.过渡;4.总结上文;5. 引出下文;6.推动情节发展;7.为下文埋伏笔;8.为下文作铺垫;9.补 充交代 ⑶结尾:①首尾呼应;②照应前文;③篇末点题;④总结全文;⑤点 明中心,升华主题;⑥含蓄隽永,引人深思.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题型与答题技巧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题型与答题技巧一、考点归纳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中心及主题。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3、根据要求提取信息。
4、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5、品味语言,赏析表达技巧。
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记叙文特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
1、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2、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二、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内容概括上设题常见题型:题型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题型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题技巧:(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答题格式:(时间+地点)+人+因为什么+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谁+做了什么事赏析题上设题常见题型:题型1:请分析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题型2:请赏析下列句子:“······”语言赏析包括对某个词语或整句话的赏析,通常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赏析:(1)修辞角度(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对偶、反语等)(2)人物描写角度(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3)在记叙文中主要是抓动词、形容词、副词、拟声词、叠词、大词小用、贬词褒用等角度赏析词语的生动传神,拟声词和叠词,主要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美感。
(4)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5)从句式特点,是否使用了特殊句式,如设问、反问、祈使句、感叹句。
答题技巧:先判断这个句子是什么类型句,如运用xxx修辞、运用xxx手法描写人物,然后结合上下文,抓住关键内容进行理解分析。
指(指出方法)+析(结合内容分析如何使用)+点(点明效果)人物描写的角度答题技巧:这句话是动作(肖像、神态、心理、语言)描写,运用了“XX、XX、XX”等动词,描写出了XX人的……,表现了……的品质(心理、性格),表达了……的情感。
中考语文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与技巧总结
中考语文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与技巧总结阅读文学作品是中考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下面是本文对中考语文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与技巧的总结。
一、审题准确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首先要认真审题,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主题。
通过审题,我们能够对文章的意图和表达方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续的阅读和分析奠定基础。
二、把握文学作品的特点文学作品通常包含文学语言的运用、情感表达、意义深远的主题等特点。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抓住作品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和感情,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涵。
三、注重细节分析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并分析作品中的细节。
例如,描写人物的特征、人物之间的关系、环境描写等等。
这些细节往往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线索,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整个作品。
四、运用上下文推理理解一篇文学作品时,上下文推理是一项重要的技巧。
通过综合作品中的信息,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线索推测出一些隐含的含义,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五、注重情感的体验文学作品往往融入了丰富的情感表达,阅读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对作品的情感体验。
通过感受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我们能够更好地体会作品的魅力,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
六、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还可以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和评价。
可以思考作品的主题是否深刻,语言是否优美,情节是否完整等,从而对作品的艺术价值做出自己的评判。
七、多练习,积累经验阅读理解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和训练的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多读一些文学作品,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积累经验,提高解题的策略和技巧。
总之,阅读文学作品是中考语文考试中的重点,需要我们在平时认真学习和积累,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
通过以上总结的方法与技巧,希望能为同学们在中考语文阅读文学作品时提供一些指导,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
(完整版)初中文学作品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完整版)初中文学作品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初中文学作品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完整版)一、选择题选择题是文学作品鉴赏中常见的题型,通常包括对文学作品的内容、表现手法、主题等方面进行考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选择题及答题技巧:1. 确定题干重点:阅读题干时,要仔细分析题干中的关键词和限制词,确定题目要求考查的知识点和要求。
确定题干重点:阅读题干时,要仔细分析题干中的关键词和限制词,确定题目要求考查的知识点和要求。
2. 精读文学作品:在回答选择题之前,要确保对被考察的文学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理解,包括作品的背景、主题和情节等。
精读文学作品:在回答选择题之前,要确保对被考察的文学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理解,包括作品的背景、主题和情节等。
3. 排除干扰项:在选择题中,往往会有一些干扰项,要学会通过排除干扰项的方法,缩小选项范围,找到正确答案。
排除干扰项:在选择题中,往往会有一些干扰项,要学会通过排除干扰项的方法,缩小选项范围,找到正确答案。
4. 综合考虑:有些选择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才能做出准确答案,这时候要注意综合分析,不要只看表面现象。
综合考虑:有些选择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才能做出准确答案,这时候要注意综合分析,不要只看表面现象。
二、解答题解答题相对于选择题来说,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答题及答题技巧:1. 理清题意:阅读题目时,要仔细理解题目要求,并在答题时对思路进行明确。
理清题意:阅读题目时,要仔细理解题目要求,并在答题时对思路进行明确。
2. 合理组织: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答题思路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合理组织材料,让答案更有说服力。
合理组织: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答题思路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合理组织材料,让答案更有说服力。
3. 论证充分: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充分论证,通过举例、引用文学作品中的片段等方式,支持自己的观点。
论证充分: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充分论证,通过举例、引用文学作品中的片段等方式,支持自己的观点。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 答题技巧 分项解读训
一、概述中考是我国学生面临的重要考试之一,文学作品阅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考试科目。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
本文将从文学作品阅读的答题技巧入手,对中考文学作品阅读进行分项解读和训练,旨在帮助考生提高解题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文学作品阅读的答题技巧1. 注意审题要求在进行文学作品阅读时,考生首先要注意审题要求。
审题要求通常包括题目、题型、内容要求等方面,考生需要仔细阅读并理解审题要求,确保自己理解清楚题目的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和答题。
2. 理清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文学作品通常都有其独特的主题思想,考生在阅读作品时要注意理清作品的主题思想。
可以通过阅读作品的中心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表达等方面来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这对于正确把握题目要求,有利于更准确地回答问题。
3. 弄清文学作品的结构和特点文学作品的结构和特点对于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作品的内在通联都有重要作用。
考生在阅读作品时,要注意弄清作品的结构和特点,比如故事情节的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语言风格的表现等,这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作品,从而更准确地回答相关问题。
4. 注重语言的细节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工具,语言的细节往往能够帮助考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意义。
考生在阅读作品时,要注重作品的语言细节,并结合细节进行分析,从而更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含义,并能够在答题中得到体现。
5. 积累背景知识文学作品通常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时代背景,考生在阅读作品时需要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有利于更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考生在备考中需要积极积累相关的背景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从而更好地回答相关问题。
三、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分项解读和训练1. 小说阅读小说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一个重要考查内容。
在阅读小说时,考生需要注重把握作品的情节发展、人物性格、语言表达等方面。
针对小说阅读,考生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和分析经典小说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解题能力。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技巧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复习考点:▪一、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含义.▪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三、理解文中重要句段作用。
▪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五、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六、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七、体验作品的形象和情境,拓展作品的主旨和内涵。
一、小说知识:人物自然环境环境社会环境三要素开端故事情节发展高潮结局二、记叙文知识:时间地点人物六要素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顺叙:记叙顺序:倒叙:插叙:三、常见修辞的表达效果常见答题形式公式: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1. 比喻: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抒发了)……2.夸张:这个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事物)的……(特征),强调了……的思想感情。
3.对比:这个句子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突出了……(事物)的……(特征)4.反语:这个句子运用了反语修辞手法,强烈地讽刺、否定了……,表达了(抒发了)作者……5.对偶:这个句子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表现了……6.排比: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节奏匀称,语势强劲,抒发了……7.设问:这个句子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提醒读者注意,引发思考(设置悬念)8.反问: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强调了……9.反复:这个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的思想感情。
……10.拟人: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描写了)……,抒发了……四、句子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能,因为这个动词准确、具体、生动地描写了……(对象)……(动作、特点)所以……形容词:不能,因为这个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对象)……(特点)所以……副词:不能,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对象……的情况(程度、限制、时间、范围),换了之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中考语文复习文学作品阅读考点分析-word文档资料
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文学作品阅读考点分析文学作品阅读考点分析、知识点分析、考点例析(现代文训练需要少讲精练,重在学生的悟读.)第一讲准确理解概括主旨考点:感知并能概括文章(段)内容知识要点:准确感知和理解语言材料,概括文章(段)的主题。
考试说明:1、能判断对文章(段)内容的概括正确与否。
2、能准确概括出文章(段)的中心。
努力避免感知不准,理解不透,概括不准或不全等问题。
3、能找出最能体现文章(段)主题的语言材料或事件材料。
4、能结合自已的认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就文章(段)主题谈一点体会。
考点例析:错也是对(刘墉)小时侯,父亲常教我写毛笔字,每当我写到一半,对其中一笔不满意而懊恼迟疑,父亲总会安慰我:“上一笔没写好,可以用下一笔去救。
练字的人,不但要会写好,还要懂得救好。
因为如果你会救,就无所谓错误了!错也是对!譬如一个人写‘太’字,第二笔写歪,别人认为没办法写好,却见他将最后两笔也改了个角度,结果不但漂亮,而且妙极了!”父亲还说有一次康熙皇帝出巡,到了西湖,灵隐寺的主持求皇帝写幅字,康熙原想题“灵隐寺”,但落笔时不小心,将“灵”字上面的雨(繁体字的“灵”字上面是“雨”字头)写大了,下面纸幅有限,怎么也不能把“灵”字写完,旁人都捏把冷汗,却见皇帝气定神闲,大笔一挥,改写为“云林禅寺”(繁体字的“云”字上面也是“雨”字头)。
那幅字至尽仍挂在西湖,大家只觉得笔飞墨舞,是幅好字,有谁会去计较那是写错之后的权宜之计呢!我当时太小,听不懂,直到有一天父亲带我去看漫画家表演--只见台上挂着一大张白纸,漫画家邀观众上去,随便画几笔,然后立刻根据那几笔,改成一幅画。
有些观众存心找麻烦,故意东勾一圈,西画一条,大家这么想,都认为画家会被难倒,却见画家略一思索,就解决了问题。
我开始了解,这世上一般人认为错的事,不见得就是错,有些人不但能将错变为对,而且对的比别人对的还要好。
所以在中学,我试着在作画没有灵感时,把纸折皱,摊在地上看那折痕,前看,后看,左看,右看,居然能看出许多美丽的山峦和川流。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考点和答题技巧例析,教育理论例文.doc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考点和答题技巧例析,教育理论-中考文学作品阅读考点和答题技巧例析赵荣刚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对文学作品的基本要求是“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如《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中第四题:“结合全文分析‘我’的形象,并说明‘我’在文中的作用。
”关键词:文学作品;考点;答题技巧;中考复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对文学作品的基本要求是“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课程标准中的文学作品主要是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作品,其中小说和散文在各地历年中考中最常见,可见文学作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了解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热点有助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和复习,但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考生要做到准确答题,还应该掌握文学作品阅读的答题技巧。
下面笔者就徐州市近年来的中考文学作品阅读题进行例析,以期从中找出规律,使中考文学作品阅读复习事半功倍。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作品内容,准确把握作品主旨,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文学作品中考查主旨及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题型多以下列形式出现: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旨,用简洁的文字梳理情感(情节)发展过程,对文章题目的深层含义的理解等。
如2006年《两片秋叶》中第三题:“写第二片秋叶时,由物及人,向我们展示了赠叶者怎样的精神世界?”这道题考查的是对作品内容和主旨的理解,考生要抓住阅读材料提供的相关信息“他是我最要好的大学同学,深深挚爱着大山毅然选择了大山”、“是的,它也坠落于肃杀的秋风之中,然而,它却是拼尽了热,给寒冷的世界装点上一片红于二月花的色彩。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作品阅读常见题型及作答思路
现代文阅读专题---文学作品阅读常见题型及作答思路一、专题详解文学作品阅读常见题型及作答思路(一).人物形象型1.题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2.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环境、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做答。
3.根据要求组织语言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是什么样的人,这个人怎么样,表现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揭示了什么主旨(主要的意义、用意或目的或者主张,主意等含义,也指主要的旨意;中心意思的含义。
)。
(二).环境描写型1.题型:(1)描写了怎样的环境?这样描写起了怎样的作用?2.解题思路:明确环境描写必须为主题服务的宗旨,结合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1)烘托人物的心情;(2)烘托周围的气氛;(3)推动情节的进一步发展;(4)暗示社会环境;(5)暗示或者突出主题,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3.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具体描写了……景色,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营造了(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揭示人物心境;……体现人物性格,……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开展做了铺垫,推动了……的情节发展。
(三).故事情节型1.题型:(1)文中写了XX情景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2)某事物、人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解题思路:(1)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文物服务,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
(2)情节作用:①制造悬念,引人入胜;②前后照应;③侧面衬托、埋下伏笔;④总结上下文,点明题义;⑤线索作用。
(3)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3.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情节(事物)为下文……埋下伏笔;与文中……相照应,反映了……内容,突出了……性格,点名了……主旨。
(四).概括主题内容型1.题型:(1)找出体现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示?谈一谈你的体会);(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全)
阅读题技巧一、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 (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7.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 (3) 核心事件( 4)时间( 5)地点( 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 6)作者情感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
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1.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考点和答题技巧例析《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对文学作品的基本要求是“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课程标准中的文学作品主要是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作品,其中小说和散文在各地历年中考中最常见,可见文学作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了解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热点有助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和复习,但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考生要做到准确答题,还应该掌握文学作品阅读的答题技巧。
下面笔者就徐州市近年来的中考文学作品阅读题进行例析,以期从中找出规律,使中考文学作品阅读复习事半功倍。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作品内容,准确把握作品主旨,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文学作品中考查主旨及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题型多以下列形式
出现: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旨,用简洁的文字梳理情感(情节)发展过程,对文章题目的深层含义的理解等。
如2006年《两片秋叶》中第三题:“作者写第二片秋叶时,由物及人,向我们展示了赠叶者怎样的精神世界?”这道题考查的是对作品内容和主旨的理解,考生要抓住阅读材料提供的相关信息“他是我最要好的大学同学,深深挚爱着大山……毅然选择了大山”、“是的,它也坠落于肃杀的秋风之中,然而,它却是拼尽了热,……给寒冷的世界装点上一片红于二月花的色彩。
”进行分析理解,体会赠叶者的精神世界:为改变大山
的贫穷和落后,顽强拼搏,勇于牺牲,像枫叶那样奉献出自己全部的才智和心血,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
,这就是这篇作品的主旨。
2010年《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第四题:“结合全文,探究作者以‘春天是一点一点划开的’为标题的理由”,2007年《寻春》第四题:“谈谈你对题目‘寻春’的深层含义的理解”,这些理解题目深层含义的题型都是考查考生对全文主旨的把握和分析,必须着眼于全篇,才能回答得准确全面。
因此我们在做主旨概括题、情感线索梳理题、理解题目深层含义这些题型时要注意在整体感知作品内容,提取有效信息,概括文章(段)的内容;抓住中心句、关键句、重点段来把握文意,梳理线索;概括要力求全面、准确、简明。
二、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和句意,领会重点语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如《寻春》第三题:请你对“哪怕真是‘燕山雪花大如席’,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这句话的理解写在下面。
这道题考查的就是对重点语句的理解,那么,我们在解答这道题的时候就要结合前文的内容来理解它。
从前文的内容上来看,文中“风雪弥漫的时刻”和“一抹新绿”实际应该指困难时刻和希望与热情,那么这句话就可以理解成“只要对生活充满希望和热情,再大的困难也就不再成为困难了”。
三、抓住具体事例来分析概括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概括是叙事类文学作品经常考查到的。
如2008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中第四题:“结合全文分析‘我’的形象,并说明‘我’在文中的作用。
”结合文中具体事例,我们不难发现“我”是一
个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具有爱心、勇于反思的教师。
作用是“我”是文章的线索,把文中人物和事有机结合在一起,是文章调理清晰,主题更加突出。
在解答这类题时,关键是不能凭自己的想象和主观臆断,一定要结合文中的具体叙事内容(事例)、文章主旨、作者思想情感倾向来答题,这样就不会有偏差。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第三题:请你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
“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很显然这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考生只要结合比喻修辞手法的基本作用及此句的具体内容就能准确答题了。
再如第一道题:文章开头写杭州西湖的春天有什么作用?这是对写作手法的考查,考生平时只要掌握了几种常用的写作手法,并明确其作用,解答这道题也是很容易的。
五、立足文本,联系实际,凸显自己的认识感悟来完成开放性的内容探究题
文学作品阅读是以人为本的心智活动,当然要强调阅读者对作品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为了体现这一特点,中考命题者要给考生创新的空间,让他们独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认识、见解、情感和态度。
如《上品生活不着痕迹》第四题:文中父亲说:“指望父母的孩子不会有多大出息,就像总在父母身边的鸟永远也飞不高一样!”你是如何看待这句话的?写出你的理由。
这类题目具有开放性特点,答这类题,首先要写出自己的观点,感悟点要从文学作品阅读材料中生发;其次要联系自己或身边的实际事例来证
明自己的观点。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考点一定会围绕《语文课程标准》展开,考生只有明确了这些考点,掌握答题技巧,努力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才能准确答题。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2、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
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3、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
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