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1]

合集下载

及反思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2.1《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

及反思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2.1《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导入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和小华参加学校运动会,小明每分钟跑120米,小华每分钟跑100米。如果比赛的路程是360米,问小华至少需要多少分钟才能追上小明?
2.通过对比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让学生发现两者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更好地理解不等式的解法。
4.结合数轴和图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培养他们的数形结合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数轴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不等式解集的区间,从而更好地理解解集的概念。
5.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可能存在表达不清、沟通不畅等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解法及其应用。
不等式的性质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
2.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过程,特别是含参变量的情况。
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一元一次不等式,建立数学模型。
-引导学生思考: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唯一的,为什么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有无数个?
3.教学过程中,设计不同层次的例题和练习题,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例题:解下列不等式:2x - 3 > 5,3(x - 2) + 4 < 2x + 1。
-练习题:求解以下含参变量的不等式:a(x - b) > c,其中a、b、c为常数。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引言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的一种方式。

本文将对我在教授《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数学内容时的教学反思进行述评。

教学背景《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代数方程,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因此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延伸性。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方法;3.能够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和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和求解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介绍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以及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思维模式和解题思路。

2.示例法: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过程,通过典型例子的演示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3.练习法:在讲解和示例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或小组练习,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4.探究法:在学生已经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解法后,我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的不等式关系,通过思考和推理解决问题。

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求解方法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基础题目的解答。

但同时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理解不深入:部分学生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理解不深入,对不等式符号的含义和不等式图示的解读有一定困难。

2.运算错误:部分学生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过程中容易出现运算错误,特别是在进行乘除法运算和变形时,容易出现混淆。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反思范文(6篇)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反思范文(6篇)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反思1 学习了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后,我发如今学生学习起来比拟困惑,存在以下问题:1、找不出广泛应用题中的不等关系,要解广泛应用题时相等关系比拟明确,而在不等式中不等关系不是那样的明确,所以不少学生不太理解,因此列不出不等式,所以也不会解不等式的应用题。

2、一局部学生虽然能列出不等式,可是在解不等式时一直出现错误,特别是当不等工的两边都乘或除以一个负数时,学生一直记不住不等式的方向要改变,导致计算错误,这可能对不等式的性质没有真正理解吧。

3、不少应用题求出不等式的解集时往往都会根据题意,让求出不等式的整数解,到这时一局部学生往往不能准确的求出整数解,这可能是对不等式解集的取值范围不是太明白。

教后反思:在以后的教学中做注意的是,让学生纯熟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并能真正理解,能准确无误的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多进展不等式应用题的练习,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找不等关系的方法,从而纯熟的掌握列不等式解应用题的。

要加强一些根底概念的掌握理解,对于整数,正整数以一些大于小于等的数学语言,要让学生准确理解,不能含模糊糊。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反思2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呈现习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充分利用了珍贵的课堂45分钟。

通过学生自我训练、小组互帮和老师释疑,成功地解决了在新授过程中存在的局部遗留问题,到达了稳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知识,尽管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本节课在这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知识的综合、迁移和应用等才能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成效。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还有如下遗憾:在课件中尽管有一个知识网络图,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本章知识并没有可以形成知识体系,没有可以构建完好的知识网络图。

主要原因应该是:1、知识网络图不是由学生自我总结得出的。

2、没有和学生共同分析^p 知识构造图中各局部内容之间的关联。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及反思如东县岔河中学季卫东一、目标及目标解析1.目标(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等概念.(2)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或者口诀确定解集.2.目标解析达到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能说出一无一次不等式组的特征.达到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能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在数轴上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并获得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三、教学重、难点:在数轴上找公共部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四、教学过程设计1 .回顾交流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知道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有关概念,现在一起来交流-T2X-3<—的解题步骤及注意事项。

32 .提出问题形成概念【问题】用每分钟可抽30吨水的抽水机来抽污水管道里的积存污水,估计积存的污水超过1200吨而不足1500吨,那么将污水抽完所用的时间的范围是什么?设问(1):依据题意,你能得出儿个不等关系?设问(2):设抽完污水所用的时间还是范围?学生根据所设未知数,列出所用的不等式.追问(1):类比方程组的概念,把这两个不等式合起来,叫做什么呢?怎样表示?学生自学概念,说出表示方法。

强调:概念中“儿个”、“同一未知数”的含义。

练习:牛刀小试【思考】追问(2):类比方程组的解怎样确定不等式组中x的值?(学生小组讨论)追问(3):通过数轴,怎样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呢?学生练习,师点评: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 追问(4):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什么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当止白当碗今不等式组的解集有规律吗?」3.探究规律:求下列不等式组的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并写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数轴解集归纳口诀\>3,/ >7.(2)-v<3, x<7.2x + 3> x+ \ 1 2x+5 | c 1 < 2 - A :.3 飞>3,#<7.x< 3,x>7.要求:(1)请利用数轴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标出公共部分;(2)请认真观察这四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小组交流,找出规律;(3)总结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几种情况。

9.2评课稿一元一次不等式doc

9.2评课稿一元一次不等式doc

9.2一元一次一元一次不等式评课稿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的概念是学习不等式的重要基础,在这节课汪老师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想法,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让学生经过独立自学发现问题,通过练习中的独立思考,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及老师的启发解决问题。

汪老师有深厚的学科功底,对教材的理解非常深刻,汪老师首先提出几个不等号,课堂上,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充分展开,在课堂上通过论论,点评了两种方法。

汪老师特别注重了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的信时评价,关注了三维目标的要求。

汪老师给学生充分展示机会,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之间交流学习,自主性强,充分体现了课改的特点。

不等式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一元一次不等式又是不等式的基础。

本课时安排上让不等式与方程(等式)作比较,来得出概念。

对于不等式的解的讲解上与方程的解既作联系又作区别,相信学生对此概念印象一定很深。

例题选择上与教材同步,从浅到深,形式多样,并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不同概念加深理解程度,很好的把握了课堂节奏,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突破,课堂上提问的方式也可借鉴,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置身于学习的氛围中,积极动脑,勤于思考是本节课的特点。

教师在上课中还多次强调不大于、不小于的意义,加深了对它们的理解,为今后学习函数的取值范围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于8≥1这个解释时,还有待进一步说明,学生可能会认为这个不等式是有问题的,可以让学生用判断对错的方法去试验一下,估计将会有一部分人认为是错误的(认为8=1不成立)。

教师应指出大于或等于两者有一成立即成立的道理。

另外还可配置一些用多媒体制作的实例,让学生去解决(或图片)。

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来源生活,及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

内容最后部分超出本课时范围,属于后面两节中去比较好,也可作为学生预习题处理。

1.教学目标的确定,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有类似的地方,但也有本质的区别。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课后优秀教学反思(通用6篇)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课后优秀教学反思(通用6篇)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课后优秀教学反思(通用6篇)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课后教学反思1课后我把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冷静思索和总结,下面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1、整体的思路比较清楚:先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引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表达了数学是源于生活的,然后通过练习进行辨析,并让同学自己归纳留意点,再接下去是应用新知、巩固新知、再探新知、巩固新知、知识梳理、布置作业。

整个流程比较流畅、自然;2、利用多媒体进行帮助教学,能直观的展示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中各解集的公共部分、使同学更简单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意义。

3、本节课的最大的亮点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新知、自学例题等环节鼓舞同学自己探究,让同学真正去思索、去尝试,培育同学观测、发觉、归纳、概括、猜想等探究创新技能,让同学学会思索了,解决问题的技能也得到了熬炼,让同学经受了整个探究过程,真正表达了同学是数学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同学数学学习的引导者和援助者。

教学的重难点也得到了很好的突破,教学效果不错;4、留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利用类比与化归的思想引导同学归纳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有关概念。

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引导同学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借助数轴找出公共部分解出解集。

5、练习的形式新奇,请第一组的同学任点其余三组的同学板演,板演的同学如不会做,可请本组的同学教的做法,激发了同学的爱好,更好的关注了学困生,实现了兵教兵。

几点不足:1、在对整节课的时间把握上有所欠缺,同学探究的时间过多,以致堂堂清无法在课堂上完成。

2、课堂的节奏还可以更紧凑些。

假如重新上这节课,我肯定再会改正以上不足之处,使本课的课堂教学效益更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课后教学反思2本月我顺当完成了课题讨论展示课《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作为一个课改试验的数学老师,我切实体会到新课改给我和我的同学带来诸多收获。

在《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开头的引入教学,激发同学学习的爱好。

留意概念的引入,从实例出发,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同学能够利用已学的知识,通过知识迁移、类比的方法归纳得出概念以及不等式组的解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反思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反思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反思
在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后,我对这次的教学过程作了深刻的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呈现习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充分利用了宝贵的课堂45分钟。

通过学生自我训练、小组互帮和教师释疑,成功地解决了在新授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遗留问题,达到了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和掌握了求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相关知识,在探索解法的过程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

尽管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的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本节课在这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知识的综合、迁移和应用等能力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功效。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还有如下遗憾:在课件中尽管有一个知识网络图,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本章知识并没有能够形成知识体系,没有能够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图。

主要原因应该是:
1、学生没有养成探究讨论的习惯,无从下手,讨论形式化;
2、对重难点的知识认识不足;
3、老师没有和学生共同分析知识结构图中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联;
4、课件呈现一次,知识网络很快消失,对有些知识认识不清;
5、学生练习过程时间过短,不清楚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否掌握牢固。

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自我总结,自我设计知识结构图,教师引导规范由学生板书在黑板上,使之和课件中的结构基本一致,然后呈现课件中的知识结构图,再由学生点击进入下一阶段。

【核心素养目标】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教案含反思(表格式).doc

【核心素养目标】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教案含反思(表格式).doc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知识点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及解集问题:用每分钟可抽30 t水的抽水机来抽污水管道里积存的污水,估计积存的污水超过1 200 t而不足1 500 t,那么将污水抽完所用时间的范围是什么?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设用x min 将污水抽完.根据已知条件,我们知道x满足:30x>120 ① 和30x<1500 ①这两个不等式同时成立.为此,我们用大括号把上述两个不等式联立起来,得教师总结:像这样的组合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总结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例如:x同时满足不等式30x>1200和30x<1500,类似于方程组,把这两个不等式合起来,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记作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特征① 含同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为1;① 包含2个或2个以上的一元一次不等式;① 左边用一个大括号括起来.追问:怎样确定上面的不等式组中x的取值范围?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引导学生类比方程组的求解方法,感悟不等式组的求解.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抽象能力,渗透模型思想;通过问题引导,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信心;锻炼运算能力.设计意图:梳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特征,便于学生理解.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一元一次不提问:一元一次方程组是如何求解的? 预设:求出方程组的公共解. 教师叙述: 类比方程组的求解,不等式组中的各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中 x 可以取值的范围. 例如 ,由不等式①,解得 x >40;由不等式②, 解得 x <50.我们在同一数轴上把 x >40 与 x <50 表示出来,如图所示,容易发现它们的公共部分是40<x <50. 不等式组的解集 一般地,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们所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 解不等式组就是求它的解集. 做一做: 求下列不等式组的解集: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作图求解,选四名学生板书作图,教师根据板书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板书设计: 等式的解法——重点在于求公共部分;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发展应用意识.设计意图:通过运用数轴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公共解,感受“形”在解题上的直观和便捷;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自主探索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集的求解规律,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作图能力,锻炼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提高解题技巧.2⎧⎪⎪⎨⎪⎪⎩8 .->+,> x x x ①②归纳总结例1 解不等式组: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计算,学一名学生板书,教师巡视.解:解不等式①,得x ≤3.解不等式②,得x <-3. 把不等式①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由图可知,不等式①②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就是 x <-3,所以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x <-3.知识点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问题:x 取哪些整数值时,不等式 5x + 2>3(x - 1) 与 - 1≤7 - 都成立?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师生共同分析解题思路——求出这两个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解集中的整数就是 x 可取的整数值,学生独立完成计算.例2 用若干辆载重量为 8 t 的汽车运一批货物,若每辆汽车只装 4 t ,则剩下 20 t 货物;若每辆汽车装满 8 t ,则最后一辆汽车不满也不空. 请你算一算:有多少辆汽车运这批货物?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选一名学生板书,教师巡视;学生完成后教师讲解,总结解题方法.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培养作图能力,巩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规范解题步骤,提高解题技巧.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意识,发展运算能力.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抽象能力,会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2⎧⎪⎪⎨⎪⎪⎩8 .->+,> x x x ①②131722x x --≤131722x x --≤三、当堂练习总结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三、当堂练习1. 选择下列不等式组的正确解集:2. 解不等式组:3. x取哪些整数值时,不等式2 -x ≥0 与都成立?设计意图:考查对简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的掌握.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能否利用数轴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从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设计意图:考查解复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能力.板书设计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① 含同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为1;① 包含2 个或2 个以上的一元一次不等式;① 左边用一个大括号括起来.1211233x x---<2⎧⎪⎪⎨⎪⎪⎩8.->+,>x xx①②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梳理并完善知识思维导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9.2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9.2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能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情分析:七年级上学期学生已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且在上节课学生已掌握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会进行不等式的简单变形,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且要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能在数轴上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2)数学思考:通过用不等式表述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模型思想,建立符号意识。

(3)问题解决:通过学生观察,推理,类比,分析.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4)情感态度:初步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价值,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知实际问题对不等式解集的影响,积累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

教学重点: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教学难点: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把解准确地表示在数轴上。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类比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铺垫新知先复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 若a<b ,b<c ,则a<c.(传递性)2. 如果a>b ,那么a+c>b+c,a-c>b-c;如果a<b ,那么a+c<b+c,a-c<b-c.3.如果a>b ,且c>0,那么ac>bc,如果a>b ,且c<0,那么ac<bc 。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 出示思考题: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每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或不答都要扣5分,小明要得80分,他要答对几题?若要得分超过80分,他至少要答对多少题呢?那我们又该怎么样列式解决问题呢?由思考题引入本课一元一次不等式。

2、出示多媒体课件, 给出四个式子火眼金睛:(1)x>4 (2)3y>302312)3(x x <+ (4)1.5a+12≤0.5a+1观察不等式有什么共同点,与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比较,进而引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根据给出定义让学生概括特点,并板书3、出示六道小题,检验学生对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2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2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2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9章第2节:一元一次不等式。本节课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
2.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等基本操作。
3.掌握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负数的规则。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对于实际问题,如“小明比小华高7厘米,小华的身高是x厘米,小明比小华高”,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将“小明比小华高”这个条件转化为不等式x + 7 > x,并解释这里的不等关系。
在不等式组的处理中,如解集{x | 2 < x < 5},需要明确指出这是两个不等式2 < x和x < 5的交集,并且强调解集是开区间,不包括2和5。教师需通过具体示例和图示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

一元一次不等式复习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从复习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等概念,用类比方法复习不等式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和列一元一次不等式,使学生与等式性质、一元一次方程和列一元一次方程对比记忆,让学生牢固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不等式的解法步骤及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等知识。

在课堂活动中经历、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过程,重在学生参与完成。

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不等式的解法,特别设计一题“火眼金星”,让学生解不等式时避免漏乘没分母的项和不等式两边除以负数时不等号方向忘记改变的现象,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时设计两道简单的应用题,且用本班比较引人注目的学生名字和生活中的实例让同学运用所学的知识帮这两位同学解决问题,进而达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节课较好的方面:1、本节课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学习目标,注意分层教学的开展。

2、教学环节的设计注重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无论是概念的得出还是求解集的过程都通过对比来完成。

3、在课堂上尊重学生,把知识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4、让学生会用类比数学思想学习。

不足方面:学生合作交流时个别太慢,回答时间过长,导致拖了1-2分中。

我深感,只有当学生真正获得了课堂上属于自己学习的主权时,他们个性的形成与个体的发展才有了可能。

本课在现场操作与反馈中,与教学设想仍有一定的差距,许多地方还停留在表面形态,师生都还未能很习惯地进入角色。

今后我将和我的学生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不断努力前行,总之,我们在课堂上还是要尝试着少说多练精炼,给学生留些自由发展的空间。

课前,教师认真细致备课,精心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环节,多思考一些学生所想的,真正做好学生前进道路上的领路人。

9.2 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9.2 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举一反三:受小明同学的启发,小强同学提出:当旅游人数小于30人时,至少要有多少人去,买30张门票合算?
三、例题变式:第二个问题,空气质量
问题2:2008年鞍山市空气质量良好(二级以上)的天数与全年天数之比达到55%.若到2014年这样的比值要超过70%,那么,2014年鞍山空气质量良好(二级以上)的天数要比2008年至少增加多少天?
3、结合实际,创设活泼有趣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起求知的欲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重点
在列不等式解决问题中如何建立不等式关系,并根据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难点
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建立不等关系,并根据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教法
“启学议练检”五环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利用
多媒体课件PPT
这个问题通过对教科书例2进行变式,以这样的方式呈现,考虑原因:一是反馈学生对例2的自学情况如何,二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爱护环境,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
一连串的问题引发学生阵阵思考。降低学困生解决问题的难度,通过问题串能让全体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通过归纳提升环节,总结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培养学生程式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渗透模型思想,与方程思想类比,比较二者的异同。
第三个方案选择问题是不等式应用中的难点,设计意图,给例3设计引例,降低难度,这样学生课后自学例3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继续在旅行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关注每一名学生,关注每个层次的学生,努力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成。




9.2一元一次不等式
旅游




对于人类自己创造出的,人类文化中少数的几个精华之一的数学,许多人竟然是反感的,是不屑的。这是我们的教育出了点问题,但数学的作用是却不是以我们的无知而否认得了的。我国的数学教育有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统。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数学与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因此,数学在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需要大力加强。因为教育本身的错误导向,使学生产生“学数学有什么作用”的困惑不足为奇。实际上学习数学更重要的目的是接受数学思想、数学精神的熏陶,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素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数学地解决问题,果能如此,将终生受益。(这也是我们课程改革的初衷所在,同时我们也要明白我们中学接触的是纯粹数学而非应用数学,关于这一点前面《数学》一文中介绍过)。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

问题接地气课堂显生机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9.2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教学反思夷陵区实验初中王正江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的性质后进行的,学生已经具备自学的基础和能力,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以问题探究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首先在复习方程和不等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给一元一次不等式下定义,然后对比教材找出相同和和不同之处,对不同之处作出解释,规范定义形式,把握定义的主要特征;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师没有直接讲解,而是让学生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解,由学生讨论分析每一步在做什么?依据是什么?问题有哪些?哪些地方需要注意等,从此规范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题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巩固练习加以强化。

反思本节课教学我深感意外,有很多没想到。

罗列如下:1、学生给出的定义更具有概括性。

学生给出的定义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1的整式不等式,学生与教材对比后的解释是“加上项的目的是把它和二元一次、三元一次结合起来,此处跟教材定义不矛盾,突出整式貌似多余实为强调,给判断减小难度”。

2、部分学生在判断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出错,这是我在教学中认为很简单而不值一讲的题。

3、不等式的解法学生几乎都会,根本不需老师讲解。

4、学生最容易犯的错误不是教学前预设的两边除以负数时改变不等号的方向,而是书写时在除的过程中不改变而是在结果中变。

5、表示解集时的空心与实心不错而数轴画错。

通过这次授课让我反思一些问题:教师课前预设的重点内容,准备重点讲解的是不是学生需要的?学生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不是就一定是重点、难点的内容?我们认为不值得讲的问题有多少是学生困惑的?我们授课不能只站在教师的角度去预设,更多地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和他们一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讲学生需要的知识,解学生困惑的问题,只有问题接地气,课堂才能显生机。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篇一: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中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们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之一。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理解和解题能力存在一些困惑和难点。

因此,我们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和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概念理解。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强调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但往往忽视了学生对不等式概念的理解。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例子中认识不等式的含义,如温度高于某个值时需开空调等。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不等式的意义和应用。

其次,我们需要注重解题方法的教学。

不等式的解题方法有很多种,如图像法、代数法、逻辑法等。

我们可以适当地引入这些方法,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的解题思路。

同时,我们还应该重点讲解常用的解题步骤和技巧,如整理方程、消元、绝对值法等,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解决问题。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拓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例如,将不等式与线性方程组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建模和求解。

同时,我们也可以引入一些较难的不等式题目,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题思维。

通过这样的拓展,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

最后,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策略和思维能力。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不仅仅是一个数学问题,更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多加思考和实践,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我们需要注重学生概念理解、解题方法的教学,拓展应用领域,培养解题策略和思维能力。

只有通过这样的全方位的教学,才能够提高学生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理解和掌握,使其能够熟练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篇二: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反思是教师对于自己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不足之处的总结和反思。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1、《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例1:请画出函数y=-3x+12的图像,你能利用图像解决下列问题吗?(1)方程-3x+12=0的解(2)不等式-3x+12>0的解集.(3)如果y的值在-6≤y≤6的范围内,那么相应的x的值在什么范围内?问题一提出,就有学生不假思索,答案脱口而出,前两问也太简单了吧?我提醒学生注意题目要求,这时有学生开始画函数图像。

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一次函数y=-3x+12的图像,目的是让学生从画图的`过程中感受从左至右,直线是呈“下降”趋势的。

即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对于前两问,学生还比较好理解,但到第3问,有些学生就找不到答案了。

这时就要引导学生从第2问,开始延伸,当解-3x+12>0,即函数值为正数时,对应的函数的图像在x轴的上方,y>0时,坐标系中表示的是一个平面区域,在这个区域中找出对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即为不等式的解。

让学生对第3问,再次进行探究,由图像找出函数值在-6--6之间的部分,对应地可以找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要求学生能在函数图像上找到这个区域,老师再用多媒体进行动态演示。

进一步激发学生思考,你能用其他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能联想到第3问也可以利用解不等式组的方法求出x的取值范围。

通过本题的解决,让学生初步感受不等式与方程、函数的内在联系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反思学习了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后,我发现在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惑,存在以下问题:1.找不出广泛应用题中的不等关系,要解广泛应用题时相等关系比较明确,而在不等式中不等关系不是那样的明确,所以不少学生不太理解,因而列不出不等式,所以也不会解不等式的应用题。

2.一部分学生虽然能列出不等式,可是在解不等式时一直出现错误,特别是当不等工的两边都乘或除以一个负数时,学生一直记不住不等式的方向要改变,导致计算错误,这可能对不等式的性质没有真正理解吧。

3.不少应用题求出不等式的解集时往往都会根据题意,让求出不等式的整数解,到这时一部分学生往往不能准确的求出整数解,这可能是对不等式解集的取值范围不是太明白。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精选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篇1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初一的时候就已经学过了,而《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这节就要求学生利于函数的观点重新认识、分析。

在复习导入过程中,我给出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的题目:3x—2>x+2。

同学们都笑开了花,有同学说:“这么容易,老师,我们已经不是初一的小孩子了。

”也有同学直接说出这个不等式的解。

这时,我提出了问题:“谁能把刚刚学习的一次函数和这个不等式联系到一起?同学们可以大胆想象。

”由于学过利用函数观点看方程,有很多同学反映比较快,说:“画两个一次函数y=3x—2和y=x+2的图像,然后再观察”。

我按照他的思路讲解了这种方法,同时提出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引导同学通过一个函数图像来解决问题。

这节课要结束了,突然有个同学问:“老师,本来我们能用初一的知识解题的,为什么要弄的这么麻烦啊?”“问的好,这节课的目的就是培养同学们数形结合思想,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篇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及其简单应用。

这是继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之后,又一次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主要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施开放性教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因此我们在认识不等式的教学过程中大量地运用现实生活情景:如天气预报、猜猜我几岁等实际情境引入与学生共同探索,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新的知识,认识不等式,让学生意识到不等关系和相等关系都是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数量关系,意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是那么的近,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9.2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9.2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1、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初步
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价值;
2、对比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一元一次方程的
解法,让学生感知不等式和方程的不同作用与内在联 教学目标
系,体会其中渗透的类比思想;
3、让学生在分组活动和班级交流的过程中,积累
数学活动的经验并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数学
的自信心。
考依据,是教学活动展开的一种文本和载法。所以教师
不能只执行教材,而应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灵活
地、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并且在课堂实施中根据学生的
情况,灵活地调整并生成新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于不
断的动态变化之中,这样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解:根据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加 7,
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所以
x-7+7>26+7
x>33
二、探究新知
教)2(x+1)<3
问题(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目标是什么?
问题(2)、你能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这
个不等式吗?
解:去括号,得 2x+2<3
移项,得 2x<3-2
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 系数化为 1:不等式的性质 2 或 3 问题(8)、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方程 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基本步骤相同: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 项,系数化为 1. 基本思想相同:都是运用化归思想,将一元一次方 程或一元一次不等式变形为最简形式. 不同之处: (1)解法依据不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依据是 不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 (2)最简形式不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最简形式 是 x>a 或 x<a,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是 x=a. 三、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 P124 练习第 1、2 题 四、归纳总结 (1)怎样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和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运用现了哪些数学思想? 五、作业的布置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反思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反思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反思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反思1本章的重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难点是: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性质及应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实际问题中的列不等式求解。

1、教学“不等式组的解集”时,用数形结合的方法,通过借助数轴找出公共部分解出解集,这是最容易理解的方法,也是最适用的方法。

至于有些课外书用“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解不了”求解不等式,我认为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不易于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

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解不等式(组)的时,一定要通过画数轴,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建立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加强对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数学建模思想教学,体现课程标准中:对重要的概念和数学思想呈螺旋上升的原则。

要注意对一元一次方程相关知识的复习,让学生进行比较、归纳,理解它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的联系与区别(特别强调“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方向改变”),教学中,一方面加强训练,锻炼学生的自我解题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纠错”题型的练习和学生的相互学习、剖析逐步提高解题的正确性。

3、把握教学目标,防止在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时提出过高的要求,陷入旧教材“繁、难、偏、旧”的模式,重点加强文字与符号的联系,利用题目中含有不等语言的语句找出不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答问题,注意与利用方程解实际问题的方法的区别(不等语言),防止学生应用方程解答不等关系的实际问题。

4、各种书籍出现的应用题里面文字有的自相矛盾,教学时教师要合理利用和指导学生选取辅导书,如课本“以外”与“至少”等。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反思2本课设计充分体现教科书的编写意图,通过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情境,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从中发现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学会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要让学生懂得: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以致用.为实现上述构想,本课设计了一系列的学生活动.特别是在“探究新知”中一连抛出5个问题,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尝试练习,自主建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在这些活动中,又采用了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等多种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真正凸现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全新的理念.本节课以开放式的课堂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再教师提出的学习目标下进行自学,然后和小组同学共同合作探究难点、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一元一次不等式(1)教学反思
安阳市第十一中学陈丽娜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复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找满足不等式的正整数解及带有字母的不等式的解法等内容,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都有较大的作用。

教学中我采用类比(对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让学生非常清楚地看到不等式的解法与方程的解法只是最后系数化为1不同,其它的步骤是相同的,强调最后一步“负变,正不变”,学生掌握得很好。

并强调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可以画简易数轴,“<”是向左拐,“>”是向右拐,空心是不包含,实心是包含。

让学生在易错点上引起足够重视。

通过探究新知的环节鼓励学生自己探究,让学生真正去思考、去尝试,;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肯定成绩,使其具有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在课堂的整体把握上,能做到游刃有余,学生整体回答时,都非常认真、投
入,整个班的班风、班貌非常好。

课堂巡视时特别关注与学生的交流,能及时肯定、鼓励、帮助学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自己板书,自己讲题,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

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本节课的几点遗憾:
1、在例1的处理上有点稍快,虽然强调了易错点,大部分学生能正确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但是部分学困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今后应加强跟踪训练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学法指导。

2、在列不等式的时候很多学生不懂如何用不等式表示“负数”、“正数”、“非正数”、“非负数”,“不大于”、“不小于”,应该加强训练,让学生理解其实质内涵,为后面的应用题作准备,
3、部分学生虽然会做题,但是由于粗心导致出错,说明细心不够,重视程度不够,掌握还是不踏实,在以后的学习中,让学生养成细致、耐心的习惯,潜移默化中渗透到解题中。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在学习数学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从而增加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环节,换位思考,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己,尽力做到每一次都是精彩的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