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王琴教授团队在量子数字签名方向研究再现新突破
格物致知 可见大美

格物致知可见大美作者:洪笠宸来源:《中国科技教育》2023年第08期圆梦英才计划很幸运能够成为2022 年度英才计划学员中的一员。
初中开始,我就对物理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脑海中的物理问题很多,在教师的指导下,一个个谜底的解开又让我有了新的渴望。
从此,我更加憧憬走进大学校园,近距离跟随教授和师兄师姐做科研。
因此,入选英才计划的那一刻,我非常高兴。
在英才计划培养过程中,作为物理学科的学员,我在重庆大学周小元教授及学长学姐的帮助指导下,顺利完成了自己的研究任务——掺杂对Cu2SnS3 热电材料的性能优化。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基于我与导师及其课题组团队的沟通,当我了解到导师团队的研究方向是关于热电材料时,我对其产生了极大兴趣。
热电材料既可以应用于我儿时就感兴趣的航空航天领域(比如人造卫星上长效远距离无人维护的热电发电),还可以应用在中学以来我非常关注的计算机和通信领域(比如为电子通信系统提供一个恒温的环境)。
为了尽可能多地与导师团队交流,我向学校申请每周四下午去重庆大学进行学习研究,学校非常支持。
此外,我还利用节假日和周末空闲时间到重庆大学参与实验。
一开始,导师让我先阅读一些关于热电材料的基础文献,以便对热电材料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为了帮助我跟上研究进度,导师团队的学长耐心地为我讲解了掺杂对Cu2SnS3 热电材料性能优化的实验原理。
首先,我需要了解的研究对象为Cu2SnS3 材料,它具有3种原子排列方式,1 种是有序的(单斜结构),另外2 种是无序的,有序结构对电子传输流动影响较小,无序结构对于周期势场的改变使得电子和声子(晶格振动的量子化,用于热传输)的输运都受到影响,并且对声子的影响更大,而有序结构对电子和声子的散射相对较弱。
我的实验研究目的是提高Cu2SnS3的电学性能,Cu2SnS3 的载流子浓度比较低,大概为1018 cm-3。
在这个材料中Cu 为+1 价,Sn 为+4 价,S 为-2 价,因此提高载流子浓度的直接方法可以选择做Sn 空位。
如何理解数字校园

如何理解数字校园
徐欣;才杰;王琴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年(卷),期】2002(016)001
【摘要】本文从技术、组织管理、知识创新与传播及校园文化四个层面阐述了数
字校园的含义及影响其发展的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潜件系统、管理机制、资源及信息素养和虚拟教育等几大要素.指出中国入世,国外对中国教育的冲击,也迫切要求我们去探索如何建设和发展数字校园.
【总页数】2页(P8-9)
【作者】徐欣;才杰;王琴
【作者单位】锦州医学院,锦州,121001;锦州医学院,锦州,121001;锦州医学院,锦州,12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34
【相关文献】
1.基于GIS的数字校园管理解决方案 [J], 武成伟;姜东民
2.数字校园建设的理解与实践 [J], 吴明友
3.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网络安全现状、要求及发展模式——《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解读之一 [J], 刘革平;王星;林已杰;韩锡斌
4.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网络安全现状、要求及发展模式——《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解读之一 [J], 刘革平;王星;林已杰;韩锡斌
5.秉持系统观念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支撑条件保障——《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解读之二 [J], 葛连升;郭晓东;周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OBE_理念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第 23卷第 1期2024年 1月Vol.23 No.1Jan.2024软件导刊Software Guide基于OBE理念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熊骏1,金文2,丁飞1,王凯1(1.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2.南京邮电大学财务处,江苏南京 210042)摘要:计算机网络是网络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针对传统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背景并基于OBE教育理念对计算机网络教学进行改革。
由课程设计框架为切入点,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毕业要求为出发点优化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符合国家、社会预期需求的专业能力;以教学目标为框架,对教学过程中的短板进行针对性加强和补全,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设计基于OBE理念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基于评价结果对课程进行持续改进。
结果表明,该课程在课堂实践、上机测试、试卷测试等方面的达成度均有所提高,为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课程教学;实验教学;成果导向;教学目标;计算机网络DOI:10.11907/rjdk.231014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24)001-0204-05Reform and Practice of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Based on OBE ConceptsXIONG Jun1, JIN Wen2, DING Fei1, WANG Kai1(1.School of Internet-of-Things,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23, China;2.Finance Depart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42, China)Abstract:The computer network is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for network engineering.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course teaching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 taking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as the background, the teaching procedure of computer network is re⁃formed based on 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 Taking the course design framework as the point cut, the course reform and practice are conducted from the sides of the teaching goal, teaching procedure and teaching assessment. Firstly, the teaching goal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is optimized according to the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which clarifies the professional abilities required by the nation and society; Secondly,the drawbacks of the teaching procedure are complemented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the teaching goal, which guarante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goal; Lastly, an educ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OBE concept, and the course improvement is contin⁃uously conducted based on the assessment results. The results of reform and practice show that course reform performs well, which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Key Words:course teach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OBE; teaching goal; computer network0 引言《华盛顿协议》是工程教育本科专业在国际间的互认协议,我国于2013年6月成为该协议的签约成员,为我国工程人才资格的国际互认奠定了前期基础。
集成电路版图课程设计

从 版 图 设 计 到 仿 真, 进 行 了 系 统 的 学 习。 例 如, 引 入
2“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同步降压式单片 DC-DC 电源芯片”工程案例,学生从
为了兼顾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结合 原理图设计到仿真、从版图设计到仿真,进行了系统的
大量线上教学经验,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采取线上与线下 学习。将工程案例进入课程中,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利
进的教学模式。如果只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实时 看回放视频和录播视频。
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会忽略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3 线下教学
导致课堂效率低。如果过多依赖线上教学模式,师生间
2.3.1 课堂教学
缺乏互动,出现学生不认真听课现象。因此,教师要合
教学中学以致用,将实际工程案例引入线下课堂,
理分配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及时间。
对基础知识不解的困惑,如果不及时答疑,会阻碍学生 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
学习进程。教师采取线上直播的形式,以班级为单位组 赛和创新实践活动,部分同学参加全国集成电路创新创
织线上授课(钉钉直播),实现师生双向互动。线上课 业大赛、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并获得相应奖项。通过
堂,教师讲授相应的课程内容。另外,在线上教学过程 参与竞赛活动,能够发现教学不足,促进课程的优化,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 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在疫情防控期间,传统教 学已不适用目前高校教学,为保证“停课不停教,停课 不停学”[1],教育部鼓励各地高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 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有序地开展高校相关 教学工作 [2]。越来越多教学工作者开始关注“线上线下” 混合式教学,对单一的传统教学进行改革。线上教学最 初源于网络上公开的教学视频,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 享,但是缺乏师生间的互动 [3]。为了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中国大学 MOOC 诞生了,该线上平台不仅实现教学资源 的共享,还能随时进行课堂测试,实现教师与学生间的 互动。中国大学 MOOC 的兴起,有效地推动了其他线 上教学平台发展,例如对分易平台、雨课堂平台、超星 平台、智慧树平台、腾讯课堂等。如果采取纯线上教学, 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需要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自我管理 要求,而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因此不能采取纯线 上教学。王艳 [4] 等人通过案例结合对分易课堂传感器技 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申继伟 [5] 等人提出数字化教学资 源建设,将建立的数字化资源运用于模拟电子线路课程 中,进而推动移动式教学改革。边心田 [6] 等人提出基于 OBE 理念的教学模式,并运用于应用光学课程中,取得 了较好的教学成果。如何有效地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 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每位高校教师值得认真思 考的问题。本文以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程为例,对“线
划时代的物理实验报告

摘要:本实验报告详细记录了一项划时代的物理实验——量子纠缠与量子信息传输的突破。
实验通过构建一个基于量子纠缠的量子通信系统,实现了远距离量子信息传输,为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等部分。
一、实验目的1. 验证量子纠缠现象,探讨量子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应用。
2. 构建基于量子纠缠的量子通信系统,实现远距离量子信息传输。
3. 为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原理1. 量子纠缠:量子纠缠是指两个或多个粒子之间的一种特殊关联,无论它们相隔多远,一个粒子的状态变化都会立即影响到与之纠缠的另一个粒子的状态。
2. 量子通信: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纠缠和量子叠加原理实现信息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通过量子纠缠,可以在两个粒子之间建立一种特殊的关联,使得一个粒子的状态变化可以立即影响到另一个粒子的状态,从而实现远距离的信息传输。
三、实验方法1. 构建量子通信系统:实验采用光纤通信系统作为传输介质,将量子纠缠源、量子密钥分发器、量子纠缠检测器和量子信息接收器等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量子通信系统。
2. 实验步骤:(1)制备量子纠缠态:通过量子纠缠源产生两个纠缠光子,分别传输到量子密钥分发器和量子纠缠检测器。
(2)量子密钥分发:利用量子纠缠光子实现量子密钥的生成和分发,确保通信过程的安全性。
(3)量子信息传输:将量子信息加载到量子纠缠光子上,通过量子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实现远距离的信息传输。
四、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实验成功实现了基于量子纠缠的量子信息传输,传输距离达到100公里,传输速率达到1 Gbps。
2. 结果分析:(1)实验结果表明,量子纠缠在量子通信中具有重要作用,为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实验成功实现了远距离量子信息传输,验证了量子通信技术的可行性,为量子通信在实际应用中奠定了基础。
(3)实验结果对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推动量子通信技术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基于“新工科与课程思政”理念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改探索

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24年第2期基金项目:遵义师范学院2022年教育教学培育项目(课程思政类)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 课程思政 理念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KCSZ2022017);2022年贵州省普通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 机器人课程 教学㊁思政㊁实践㊁竞赛 四融合研究 (GZJG20220618)㊂作者简介:李青(1988-),女,贵州遵义人,本科,实验师,研究方向:工业生产过程控制㊂基于 新工科与课程思政 理念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改探索李㊀青㊀高志武㊀阎昌国㊀包㊀勇(遵义师范学院工学院,贵州遵义563006)摘㊀要:以立德树人为引领,积极融入思政元素,培育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㊂针对当前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建设要求及课程思政建设理念,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优化实验内容,充分融入思政元素,采用开放式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入Multisim 仿真,更新考核方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工程实践项目㊂实现 知识传授㊁能力培养㊁价值塑造 的有机统一,为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奠定基础㊂关键词:新工科;课程思政;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开放式教学;Multisim 仿真中图分类号:TB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4.02.0900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培养体系的创新产生了巨大影响,进而提出新工科概念㊂新工科建设要求各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引领,积极推动现有专业的改革创新,培养契合工程教育规律和新时代人才需求的高素质工科人才,为我国新经济的发展和新业态的建设提供人才支持㊂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㊁多环节,突出思政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引领作用㊂对比新工科建设要求和 课程思政 育人原则可知:二者均强调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在 授业 的同时注重 传道 ,这为工科专业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㊂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作为电气专业的基础实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数字逻辑问题的能力,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㊂然而,其原有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其教学方法单一,实验项目陈旧,考核缺乏科学性等问题愈加突出㊂鉴于此,研究结合新工科建设要求与 课程思政 建设理念,深入挖掘症结所在,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充分融入思政元素,希望以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㊁分析解决数字逻辑问题的工程应用能力,为电气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奠定基础㊂1㊀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存在的问题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的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佳,实验操作不积极,分析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较弱,实验设计缺乏系统思维,实验报告撰写混乱㊂究其原因有:(1)教学内容单一:以验证性㊁基础设计性实验为主,创新性和挑战度较低㊂(2)教学方式成旧:以传统课堂实验教学为主,局限性较大,比如由于板书和讲解受时间的限制,实验演示展示面较窄,学生实验操作时间有限,影响了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自由发挥,使得学生被动式操作, 灌输式 接受知识,导致教学效果不好㊂(3)考核不全面:考核以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过程性考核,科学性较差;教学质量评价主要以课程考核为主,评价元素单一,缺乏系统评价和持续改进㊂(4)实验设施不足:设备陈旧㊁芯片质量不好㊁无拓展平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实验的设计验证㊂(5)德育经验不足:工科类教师为非师范院校教师,缺乏完整的教育教学理念,在 授业 的过程中易忽视 传道 ,思政元素融入实验教学经验欠缺㊂2㊀实验教学改革方案实施针对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建设要求及课程思政建设理念,采用顺向设计㊁闭环反馈㊁持续改进的思路(图1)进行教学改革㊂第一轮教学改革实施对象为2021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 电气 )本科生,共50人㊂2.1㊀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优化实验内容结合高校新工科建设要求及课程思政育人理念,解㊃662㊃2024年第2期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读才培养方案毕业指标,分析我校电气专业毕业生该课程学习应达到的要求,确立教学目标㊂教学目标含品德素质㊁实践技能㊁创新技能,并对毕业要求指标点进行支撑㊂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项目设计优化实验内容,优化后的实验项目与所支撑的课程目标如表1㊂图1㊀持续改进思路表1㊀优化后的实验项目实验项目课程目标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思想道德㊁实践技能设计一个多人表决电路思想道德㊁设计能力㊁实践技能设计一个开关控制电路思想道德㊁设计能力㊁实践技能设计一个函数发生器思想道德㊁设计能力㊁实践技能设计一个4人抢答电路思想道德㊁工程实践能力时序电路(计数器)思想道德㊁实践技能设计一个灯光控制电路思想道德㊁创新实践能力555时基电路应用(选讲)思想道德㊁工程实践能力D /A㊁A /D 转换器(选讲)思想道德㊁工程实践能力2.2㊀充分融入思政元素结合实验项目,从家国情怀㊁个人品格㊁科学观三方面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做好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表2)㊂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利用课前㊁课中㊁课后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使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实现德育与智育协同提升㊂表2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实验项目思政映射与融入点教学方法预期成效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通过规范的实验测试及故障排查,引导学生形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㊂提问引导操作演示实验实训实验操作规范,问题分析科学严谨,实验报告撰写有序完整㊂设计一个多人表决电路;设计一个开关控制电路;设计一个函数发生器通过实验项目的设计㊁仿真和实验验证,引导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结合实际做出合理的选择,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学生自主上台讲解设计过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精神㊂项目引导翻转课堂实验实训学生课前自主设计正确,课堂上台讲解思路清晰;实验操作规范㊁数据正确,结论合理㊂设计一个4人抢答电路引导学生结合 相互制约㊁对立统一 的辩证规律理解抢答电路的设计原理㊂以电路搭建及仿真问题的复杂性锻炼学生不惧困难,勇于探索的实践精神㊂项目引导操作演示实验实训小组讨论课前自主设计正确;实验仿真操作规范;实验数据正确,问题分析科学严谨,结论合理㊂时序电路(计数器)引导学生结合 团队合作的必要性 及 共同体中的分工与合作 理解计数器的工作原理,锻造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㊂提问引导操作演示实验实训小组探讨小组积极探讨,实验操作规范,数据正确,结论合理;能根据二进制数运算规则设计不同进制的计数器,体现创新点㊂设计一个灯光控制电路以灯光控制电路的多种设计方法,引导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同时,懂得多角度思考,敢于创新,实现 条条大路通罗马 ㊂项目引导翻转课堂实验实训小组讨论小组尝试用2种及以上方法设计,课堂实验操作规范,验证正确;有详细的理论分析与实验对比㊂555时基电路应用以小组进行救护车警铃电路的设计㊁复杂实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锻造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切实明白个体的责任与能力决定团队的成果,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自觉提升自我价值服务社会㊂项目引导操作演示实验实训小组讨论电路设计正确,体现创新点;实验操作规范,团队协作较好,实验数据正确,问题分析科学严谨㊂2.3㊀开放式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开放式教学即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和实践,教师适时辅导和监督㊂对于基础验证性实验,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完成实验,有助于学生固本强基,掌握实验操作技能㊂对于设计类和综合类实验,主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和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需要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课前学生根据给定项目进行设计,用Multisim 仿真验证;课中教师检查仿真情况,并进行提示讲解,学生能快速修改设计㊁搭建电路进行测试验证,即使遇到实验问题,学生由于课前仿真环节已对实验有一定了解,能快速分析并解决所遇问㊃762㊃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24年第2期题;课后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实验报告书写,对于课中没有做出结果的学生,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再次给学生讲解,要求其修改设计,仿真验证正确后,于实验室搭建电路,直到结果正确;安排难度更大的项目,要求学生课后查阅文献资料,进行项目的设计并验证,以此作为加分项㊂2.4㊀更新考核方案,强化过程性考核更新后的考核方案(表3)主要从课前预习㊁课中实验操作㊁课后实验报告3个方面考核,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㊂表3㊀考核方案的更新设计考核项目考核要求总比例实验报告原始数据记录完整㊁数据分析详细㊁结论合理论占比60%;对实验出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占比30%;通过自觉查阅文献资料,有对进一步做好实验提出设想占比10%㊂50%过程考核课前预习并完成任务设计和仿真占比30%;课堂遵守安全纪律㊁实验操作规范㊁按要求记录数据占比40%;课堂主动进行故障分析与处理占比30%㊂50%㊀㊀严格课前考核,引入Multisim课前设计与仿真,让学生课前熟悉实验项目,实验原理㊁有利于课堂实验的开展㊂严格课中实验情况考核,有利于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规范实验操作,提高实践技能㊂严格课后实验报告考核,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㊁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规范撰写文档的习惯,为接下来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基础㊂将课后文献资料的查阅及实验改进的设想纳入考核,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㊁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㊂2.5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工程实践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确保实验项目有序完成的前提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工程实践活动㊂比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贵州省机器人大赛㊁工程训练大赛㊁ 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㊁挑战杯竞赛㊁申报全国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项目设计和验证㊂3㊀改革成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优化实验项目㊁更新教学方式,在实验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充分融入思政元素,强化过程性考核,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到主动参与实验,能正确进行实验项目的设计与验证,小组间积极交流探讨,实现了生生交互,开放式教学实现了师生间适时有效的良性沟通㊂学生积极参与工程实践:2021级电气本科班共50人,在2022-2023学年,超过2/3的学生参加工程实践项目,获贵州省机器人比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4项,获批立项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5项,获 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校级赛优秀奖1项㊂改革后的课程成绩较改革之前有明显提升,参赛学生的比例明显增加,其差异性表明该教学改革方式提高了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㊂4㊀结论教学改革实践表明,新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创新能力,锻造了学生严谨规范的职业素养;充分融入思政元素,使学生形成优良的品德素养,为铸牢 工匠精神 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科技报国的责任和担当㊂该教学改革方案符合新工科人才培养及课程思政建设理念的要求,可推广应用于电气专业其他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为培养新工科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㊂参考文献[1]李伟丽,吴韬.基于 课程思政+新工科 理念的食品物性学课程教学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2): 255-256.[2]张荆沙,张洁,杨万华.新工科背景下电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3(7):253-254.[3]王颖,杨茂林,王海云,等.新时代理工科课程思政研究:综述与展望[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23,23(2):2.[4]许明月.高校课程思政三大体系构建[J].高教学刊,2023(5):181.[5]吴岩.‘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有关情况介绍[J].重庆与世界,2018(4):48-49.[6]张皎,金印彬,孙敏.以 项目引导实验 理念下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浅谈 以FPGA音乐播放器设计为例[J].电子质量,2022(1):108-109.[7]刘冉冉,郑恩兴.‘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时代汽车,2023(6):82-83.[8]李梦.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的教学实践[J].集成电路应用, 2022,39(2):161[9]张平娟,闫改珍,王岳.新工科背景下 数字电子技术 实验教学改革实证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2,24(2):128-129.㊃862㊃。
2023年安徽工业大学定向招聘专职辅导员考试真题

2023年安徽工业大学定向招聘专职辅导员考试真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2022年4月13日,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的量子直接通信,这是当前世界上最长的珏子直接通信距高。
Λ.100公里B.200公里C.500公里D.300公里【答案】:A2.2022年1月18日,《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科》发布。
2021年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首位的城市是().A北京B.广州C.上海D.深圳【答案】:A3.()是宋徽宗赵信所创的•种字体,是书法史上极具个性的•种书体,因其与晋楷,唐楷等传统书体区别较大,个性极为强烈,故可称作是拈法史上的一个独创。
A.现金体B.狂草C行楷D.赵体【答案】:A4.“老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⅛,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A.孟子B.孔子【答案】:A5.在卜.面各种观点中,属于典型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柏拉图认为:“物质世界”是永恒“理念世界”的不完全的包制品B.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法布斯认为:物体是不依赖于我们思想的东西D.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暇【答案】:A6.李某,14岁,放学骑自行车回家,因逆行且车速较快,在转弯处撞着对面行走的张某,造成张某因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李某的行为().A.因为不满16周岁,不负刑事贡任B.没有因果关系C.构成交通肇事罪D.属于人为事件【答案】:A7.根据刑法,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的,应负刑事责任。
Λ.绑架8.破坏交通工具C.贩卖毒品D.盗窃【答案】:C8.()是未成熟细胞,具为再生人体各种器官的功能,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
A.细胞核B.白细胞C.干细胞D.红细胞【答案】:C9.事业单位对于在职工作人员的考核种类包括谯、能、勒、绩四个方面,其中“勤”表示的是().A.工作态度B.廉洁臼律C..思.想品行D.工作能力【答案】:A10.根据公文内容揖要程度,公文密级分为().Λ.绝密B,绝密C.机密D.特密【答案】:B11.用来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是().A.基尼系数B.国内生产总值GDP折算系数C恩格尔系数D,消费者价格指数【答案】:A12.以下诗人与其美称对应正确的是:A.艾青一一吹芦笛的诗人B.臧克家一一摇鼓诗人C.余光中一一雨巷诗人D.田间——泥土诗人【答案】:A13.公文标题所使用的字体是(JoΛ.仿宋体B.楷体C∙黑体D.宋体【答案】:D14.岁月沉淀人牛.,人生有高峰也有低谷。
一种基于单偏振光子的量子密钥分配协议

一种基于单偏振光子的量子密钥分配协议
傅涛;王海彬
【期刊名称】《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年(卷),期】2017(007)007
【摘要】提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量子密钥分配协议(简称为SEQDKD)。
协议基于单偏振光子系统,实现了高效率的量子密钥分配任务。
并针对不同的协议情况而采用不同的效率计算方法,更加科学。
相较于常见的量子密钥分配协议而言,本协议达到了高的密钥分配效率并且易于实现。
更重要的是,理论论证表明,该协议对于截获重发攻击是安全的。
【总页数】9页(P688-695)
【作者】傅涛;王海彬
【作者单位】[1]江苏博智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江苏南京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
【相关文献】
1.基于准单光子光源的非正交诱惑态量子密钥分配 [J], 周媛媛;周学军;高俊
2.基于椭圆偏振光注入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的正交偏振模式单周期振荡产生两路光子微波∗ [J], 周娅;吴正茂;樊利;孙波;何洋;夏光琼
3.一种基于单光子的多方量子价格谈判协议 [J], 薛鼎蔚;张龙
4.单光子偏振态实现量子密钥分配的方案(英文) [J], 廖劲飞;叶柳
5.一种基于标记单光子源的态制备误差容忍量子密钥分发协议 [J], 马啸;孙铭烁;刘靖阳;丁华建;王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hemes[C]∥Crypto.1984:47-53.
[8]BONEH D,FRANKLIN M K.Identity based encryption from the weil pairing[J].Siam Journal on Computing,2001,32(3):213-229.
[9]ZHAO J,XU C,LI F,et al.Identity-based public verifica-tion with privacy-preserving for data storage security in
cloud computing[J].IEICE Transactions on Fundamen-
tals,2013,96(12):2709-2716.
[10]WANG H.Identity-based distributed provable data pos-session in multicloud storage[J].IEEE Transactions on
Services Computing,2015,8(2):328-340.
[11]YU Y,XUE L,AU M H,et al.Cloud data integrity chec-king with an identity-based auditing mechanism fromRSA
[J].Future Generation Computing System,2016,62:
85-91.
[12]ZHANG Y,NI J,TAO X,et al.Provable multiple replica-
tion data possession with full dynamics for secure cloud
storage[J].Concurr Comput Pract Exp,2016,28(4):
1161-1173.
[13]YU Y,ZHANG Y,MU Y,et al.Provably secure identity based provable data possession[C]∥International Con-
ference on Provable Security.2015:10-325.
[14]ZHANG J,DONG Q.Efficient ID-based public auditing for the outsourced data in cloud storage[J].Information
Sciences,2016,343:1-14.
[15]ANDERSONR.Two remark on public key cryptology [C]∥Proceedings of the4th ACM Computer and Com-
munication Security.1997:1-7.
[16]ZHANG J,LI P,SUN Z,et al.ID-based data integrity au-diting scheme fromRSA with resisting key exposure
[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ovable Security.
2016:83-100.
我校王琴教授团队在量子数字签名方向研究再现新突破近日,我校王琴教授团队联合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安徽问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高速量
子密钥分配平台上,成功演示了无需安全量子信道的实用化量子数字签名协议。
该系统脉冲重复频率为
1GHz,是目前世界上最高重复频率之一的量子数字签名系统,同时该系统具有容忍实际光纤环境中产生的误码不完美因素等优点。
2018年12月,该成果发表于美国光学学会主办的国际知名期刊《Optics Letters》上,我校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生张昊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王琴教授为共同通信作者。
作为此项工作的合作者之一,王琴教授团队在量子数字签名领域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
本次实验采用了王琴团队提供的新型签名提取方法,大大降低了有限长效应对签名率的影响。
该系统采用了安徽问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第四代相位编码量子密钥分配产品,具有高稳定性和抗干扰等优点。
本次实验实现了最远125km距离等效衰减下的量子数字签名,签名单比特明文的所需时长为22.7秒。
与国际上最前沿的量子数字签名系统进行对比,该系统在安全性、重复频率和稳定性三个关键性能上取得了较好的平衡,综合性能表现优异。
该项工作为量子数字签名实用化奠定基础。
68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