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的浪漫爱情——试论《最后的诗篇》的爱情主题

合集下载

浅析哈代的悼亡诗《一次旅行之后》

浅析哈代的悼亡诗《一次旅行之后》

浅析哈代的悼亡诗《一次旅行之后》一、引言托马斯•哈代,十九世纪末著名的小说家,以《德伯家的苔丝》、《还乡》等脍炙人口的名著而闻名于世。

事实上,哈代的诗歌和他的小说一样精彩。

诗在哈代看来是“所有富有想象力和感情的文学的精华所在”(张中载,1982:71)。

特别是他晚年所写的悼念亡妻爱玛的诗,更是哀婉动人,字字沁着哀切悲伤,处处透着深情思念。

诗人笔下一幕幕的美好时光,不断地重复着一个永恒的主题——爱。

也许是“思”,也许是“悔”迸发了哈代深埋心底的情感火花。

“死亡使诗人完成了他在妻子生前所没能做到的事情:他一生中最好的爱情诗歌并非创作于他三十岁追求心上人的热恋之时,也不是三十四岁新婚燕尔的幸福时光,而是在七十二岁的风烛残年”(沈弘,1999:282)。

二、诗作分析哈代的诗何以如此动人呢?哈代的悼亡诗有着独特的风格和迥异的美感。

他的诗不像华兹华斯等浪漫主义诗人那样热情洋溢,其诗不仅仅只是表达情感,更是诗人心灵最深情、最真挚的倾诉,是诗人最深沉的思绪的情感化和白热化。

其诗中包含着各种不同的意象,不是简单的供人物生活其间的三维空间, 而是提供人们自由想象和迸发情感的心理空间, 是一种若有若无,时隐时现的虚幻之境。

寥寥几句表面看似平淡无奇,但细细品味却词浅情深,意境悠远。

“诗人的主观情思和客观存在相遇契合,二者融为一体,互为表里”。

例如在《一次旅行之后》一诗中:我来此看望一个无声的幽灵,/去何处,哦,这幻影要带我去何处?/但你处处都出现在我的身旁/你那栗色的头发,灰色的眼睛,及脸上泛起的红晕,/是的:我终于回到了你的故土,/我追随你穿越年岁和死去的场景,/环顾我失去你的那个漫漫黑夜——你现在对于我们的往昔还有何可说?/夏日给我们带来甜蜜,而秋季则造成隔阂?/但一切都已经结束,任凭时间的嘲弄。

/我知道你在干吗:/你正在引导我去年轻时我们流连此地的常玩之处,/那个在过去美好天气的浪漫时刻/被美丽彩虹所笼罩的瀑布,/还有瀑布下面的洞穴。

浪漫音诗《最后四首歌》-最新文档资料

浪漫音诗《最后四首歌》-最新文档资料

浪漫音诗《最后四首歌》一、引言《最后四首歌》是理查?施特劳斯于1946至1948年期间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

作曲家目睹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期间又经历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剧烈变动,最终鼓足勇气完成了生命暮年的惊世之作。

这部音乐作品极富想象地述说了人世间普遍的死亡主题,交响乐队与女高音完美结合,忠实地反映了艺术家内心的恐惧和欲远离混乱生活的愿望,希冀在音乐的世界里寻找人生理想和一份心灵的寂静。

创作灵感来自于诗人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和约瑟夫?冯?艾兴多夫(Joseph von Eichendorff,1788-1857)的四首同名诗歌《春天》《九月》《入睡》《在夕阳下》。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被世界公认的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品充满了遐想与浪漫,是“德国浪漫派最后的一个骑士。

”这部作品的歌词选自诗人创作前期的诗集。

在这部声乐与乐队的交响套曲作品中,作曲家精挑细选了四首象征死亡和事物终结的诗作为歌词,配合乐队及女声以展现生命的即将消亡。

乐曲的开头给人一种不安的情绪,但逐步地过度到安息的意境中,使听者感受到一种美满的静止与幻想的满足。

黑塞简练的诗风在音乐中得到了完美的再现。

调式、音色与意象自然和谐,展示了四季的更始复新,爱情,沉睡以及死亡。

每首歌曲的弦乐部分精妙简洁、女高音独唱明朗悠扬,在庞大乐队的衬托下,轻响错落、起伏不定。

二、诗人与作曲家的艺术创作背景及音乐哲思每位艺术家的审美意识的形成或改变必定会受到多样的个人性格、不同的社会际遇和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作曲家是通过音乐创作将自己的主观世界客观化,通过音乐将自己的内在世界表露出来,这无疑是受到个人潜在意识的支配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德意志生命哲学对德国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范围波及同代和后世,这其中就包括理查?施特劳斯。

他将两人的生命哲学当作信条,以帮助自己克服人生的困境。

最后的浪漫主义者

最后的浪漫主义者

最后的浪漫主义者《最后的浪漫主义者》,是苇岸留下的一部大地隐喻。

很诗性,也很冷清。

(一)苇岸说,自己是大地的“观察者”。

康德曾言能步入永恒的,“只有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这两样事物的存在,几乎像人类夜航船上的灯塔,使人在各样的黑暗与迷途中保有微光。

还有一类人的信念和生活,不从属东方,也不从属西方,遵循“大地道德”(梭罗),相信世上万物都是生存的权利,每一个物种都应作为一种生命被充尊重,在时代变迁当中,以纪录消逝的方式,进入永恒。

苇岸是“大地道德” 自觉的奉行者,也是这个时代一个孤独的标本。

20世纪60年代,苇岸出生于中国北方乡村,生命止于20世纪末的1999年,一生只活了39岁,几乎像一个关于文明的寓言。

中国从农业文明转向城市文明的三十年,他正好都经历了,当大地象一块不断缩小的驴皮,中国大地上生息的一切,也在以从未有过的速度走向消逝,村庄,麦田,留鸟,树木,越来越少了,也许,同时消逝的还有朴素的信仰与心灵。

20世纪90年代,苇岸像城市文明覆盖下村庄里最后一只留鸟,在生命后期写下《大地上的事情》和《一九九八廿四节气》,和一些散记,作为观察大地的文字映证。

田野考察,是苇岸采用的观察方式。

“我观察过一次日出,日出比日落慢。

观看日落,大有守侍圣哲临终之感;观看日出,则像等待伟大英雄辉煌的诞生。

仿佛有什么阻力,太阳艰难地向上跃动,伸缩着挺进。

太阳从露出一丝红线,到伸缩着跳上地表,用了约五分钟。

世界上的事物在速度上,衰落胜于崛起。

”苇岸的观察还很多,蚂蚁营巢的三种方式。

熊蜂的自然死亡。

麻雀清晨与黄昏的不同叫声。

啄木鸟的演奏。

猫头鹰的树洞。

苇莺被占领的窝。

俯伏的“刀螂”。

火的方向。

麦田的色彩。

新月时出现的金星。

这些文字,会让人想起两类人,他们也是大地的观察者,一种是儿童,一种是自然科学家。

儿童天然亲近自然,观察多是出自好奇,探索,趣味,自然科学家进行观察,则是在进行一项严肃的人类工作。

苇岸的文字中也经常写到儿童,“成人世界是一条浊浪滚滚的大河,每个孩子都是一支欢乐地向它奔去的清澈小溪”。

song to celia 赏析

song to celia 赏析

是一首很有名的抒情诗,赞美的是精神恋爱Platonic loveDrink to me only with thine eyes, And I will pledge with mine; Or leave a kiss but in the cup, And I'll not look for wine. The thirst that from the soul doth rise Doth ask a drink divine; But might I of Jove's nectar sup, I would not change for thine. I sent thee late a rosy wreath, Not so much honouring thee As giving it a hope, that there It could not withered be. But thou thereon didst only breathe, And sent'st it back to me; Since when it grows, and smells, I swear, Not of itself, but thee.汝以眸子为吾举杯,吾以双眼回馈以报;或于杯口印一香吻,吾必不将美酒寻找。

渴求畅饮神酒仙酿,乃灵魂升华之愿望;若以汝酒与之交换,吾宁不饮天酿琼浆,吾曾赠汝玫瑰花环,并非对汝表示敬仰,只为花环留汝身边,将永不凋谢常留芳。

而汝却将花环返还,并口呼兰香喷其上;吾发誓花环生异变,花气不再但闻汝香。

请你用眼神和我干杯,请你用眼神和我干杯,我一定会同样地回敬你;我一定会同样地回敬你;或许在杯中留下一吻,或许在杯中留下一吻,我将不再把美酒寻觅。

我将不再把美酒寻觅。

我的灵魂生发着饥渴,我的灵魂生发着饥渴,它需要仙露的慰藉:它需要仙露的慰藉:但即使是宙斯的琼浆玉液,但即使是宙斯的琼浆玉液,我也不会把你的甘醇代替。

在我荒瘠的土地上,你是最后的玫瑰

在我荒瘠的土地上,你是最后的玫瑰

在我荒瘠的土地上,你是最后的玫瑰你成为这些习作的读者而我成为作者,纯属是不期而遇的巧合。

---- Jorge Luis Borges1.请原谅我太爱博尔赫斯,必须用他的诗句作为开始。

我能用什么来留住你?我交给你一条狭窄的长街、孤注一掷的日落、还有荒郊的冷月。

我交给你一个人的痛苦,他曾向那轮孤月久久凝望。

我交你我已死去的先辈,人们用大理石纪念他们的幽灵。

……我交给你我写的书中所能包含的一切洞明悟力。

我交给你在生活中我所有的男子气概或幽默。

我交给你一个从未有过信仰的人的忠诚。

我交给你我设法保全的核心—不营字造句,不和梦想交易,不被时间、欢乐和逆境触动的核心。

我交给你,早在你出生前多年的一个日落之际看见的一朵枯黄玫瑰的记忆。

我交给你你对自己的解释,关于你自己的理论,你自己的真实惊人的消息。

我交给你我的寂寞、我的黑暗、我心的饥渴。

我试图用一切来打动你,用我的困惑、危险与失败。

我想起了纪伯伦的字句,痛苦在你身上刻的越深,你能承载的幸福便越多。

我寄希望于诗人们,希望他们,在被命运无情解剖之后仍能够用语言呈现这些伤口。

我希望他们能够让诗句像刀锋般划过阅读者的心,然后撕开同样深刻的伤痕。

我曾在博尔赫斯的世界中埋没了若干日子,纠缠在他那无休无止的魔境、在他的时间迷宫中不能自拔。

我将他奉为诗人的神明,我迷恋于他的时间和空间、生命和死亡、天堂和地狱、暂时和永恒、圆形和周期、镜子和迷宫、书本和梦幻、文学和游戏、黑暗和失明、神话和酒吧、匕首和决斗、骑士和恶棍、街角和郊区、月升和日落。

博尔赫斯的寓意往往令人迷惑不解,因为他认为譬喻必不可少;他的诗句中往往充斥着大量的历史事件他醉心于瞬间即永恒一类的话题,近乎固执的重复着他对无序性时间的偏爱。

有时他让因果颠倒;有时他只承认现在;有时他干脆让时间停滞。

“时空”这个在我们这里循规蹈矩的概念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上,拉长或压扁,扭曲或打结,多么奇特大胆的博尔赫斯式的幻想美学。

他用无与伦比的清晰说:“时间是一切构成我的物质。

(4)哈罗德·布鲁姆:论诗人们最后的诗

(4)哈罗德·布鲁姆:论诗人们最后的诗

(4)哈罗德·布鲁姆:论诗人们最后的诗哈罗德·布鲁姆:论诗人们最后的诗mouse 译本文是哈罗德·布鲁姆为他编选的《直到我停止歌唱:最后的诗选集》(Till I End My Song: A Gathering of Last Poems)写的序言。

“直到我停止歌唱”是埃德蒙·斯宾塞的《迎婚曲》(Prothalamion)中的诗句。

一这本选集中有三种类型的“最后的诗”。

有的就是字面意义上的诗人最后的诗。

另一些则意图去宣告终结,尽管诗人在这之后依旧活着并继续创作。

第三种诗在我看来是对于一段诗歌生涯的想象性总结。

不过我的审美标准是不变的,选集中每一首诗的入选都是因为它的艺术卓越性。

既然是最后的诗,所有活着的诗人都被我排除在本书之外。

我如今七十九岁了,依旧为本书中的许多逝者们感到悲伤,因为他们是我的朋友。

但是智识,而不是悲伤,是我编选本书的目的。

面对终极,这本身就是一种认知。

该怎么选择最伟大的诗人莎士比亚最后的诗呢?《暴风雨》被证明并非莎士比亚最后的戏剧,但当他的朋友和演员同行们,在1623年,也就是他去世后的第七年,编选了第一本对开本的莎士比亚戏剧集,《暴风雨》被放在了最后,他们认为这是一部喜剧。

纵贯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普通读者们在普洛斯彼罗对魔法的告别中听到了一种暗示,莎士比亚也将停止在舞台上继续创造现实的幻影。

我同意他们的看法,我在普洛斯彼罗遵循音步的告别辞中听到了莎士比亚自愿的离去。

在壮丽上仅次于莎士比亚的弥尔顿没有最后的抒情诗或者明显的自我哀歌,但我倾向于否认某些学者缺乏想象力的推测,他们认为《力士参孙》是弥尔顿更早期的作品(1649-1653)。

对我而言传统观念上的创作时间(1666-1670)符合这首黑暗的戏剧诗的精神和性情,诗歌的大部分在我读来都像是《失乐园》之后的创作。

1659年3月,这位失明的诗人开始了躲藏以逃避保王党人的暴怒。

10月弥尔顿被逮捕,12月中旬即被释放,但这段严酷的考验无疑是不能忽视的。

电影最后的诗句观后感影评5篇

电影最后的诗句观后感影评5篇

电影最后的诗句观后感影评5篇《最后的诗句》观后感(1):青春美得不可方物,岁月挟刀无知屠戮《最后的诗句》观后感(2):选择,向平凡而生,向愧疚而死习惯的偶然,在电影网站搜索近期的高评电影,就看到这部《最后的诗句》。

一瞄是台湾片,还以为是惯常的文艺电影,但我很难给它套一个确切的标签,它并不唯美,也没有那么强烈的抨击,它只是非常平静,但平静地充满压抑。

影片可以理解为,是台湾社会虚假繁荣景象的影射,它并没有那么地“小确幸”,它是经济滞胀下的缩影。

在我看来,一切的命运都来自于男主自己的选择,他每走一步,都为他的人生烙下了沉重的印。

毕业后开始服兵役,他没有选择一直留在空军当兵,他没有选择一直做理财投资,他没有选择一直做一个房产经纪。

他不甘于平凡,他毅然离开爱人,来到大陆淘金,四年后被遣返台湾。

爱人再见,一切似乎还是那么熟悉,当他终于说出那句“我们结婚吧”,女主却在他睡梦中死去,一切似乎是从极喜来到了极悲,显得那么突兀,又那么自然。

站在观众的角度,我不想理解为,女主是抑郁自杀在浴缸里,我宁愿看做她是意外摔倒而死,那样的话,剧情就没有那么强烈的因果纠葛与压抑。

最后男主自杀前,影片也采取了对美好过往的倒叙,又回到了校园时的刹那青葱。

只是,当你踏出校园的那一刻,理想的气球便已开始渐渐漏气,你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气球上针扎的小洞,那么不明显,但回过头来看,却又那么致命。

影片的最后一句旁白是,“阳光,将拥抱我们在风中摇曳的脆弱,我将拥抱她,像拥抱一场,纯真的梦”。

是无力的颠沛,是美好的逝去,但回首,都是自己的脚印。

《最后的诗句》观后感(3):张耀扬的前半生他没有选择自杀,他想起了父亲,他恨他的父亲,本来有机会结婚、生小孩,和爱他的人过幸福的生活。

可是现实是不可能的,他恨这样的世界,他觉得死了太憋屈了。

他找到了给他枪的人,从此开始成为一个要债的人,他变得凶残无比,每天晚上喝酒。

有一天他遇到了来台湾躲事情的山鸡哥(灵感来自:《山鸡的故事》),山鸡哥告诉他,在台湾不会很开心,和他一起去香港吧,后来他就和山鸡一起去了香港当古惑仔。

尾声艾青诗选感情

尾声艾青诗选感情

尾声艾青诗选感情
(实用版)
目录
1.概述艾青诗选《尾声》的主题和情感
2.分析诗歌中表现出的深沉感情
3.探讨艾青诗歌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正文
《尾声》是艾青的一部诗选,其中包含了许多深沉、感人的诗歌。

这些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性的思考,让人们在阅读中不禁产生共鸣。

诗歌中表现出的深沉感情,首先体现在对生活的热爱上。

在艾青的诗歌中,生活是美好的,但也充满了苦难和挑战。

他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描绘了一个真实而又充满希望的生活。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让人们在读后更加珍惜生活,更加热爱这个世界。

其次,艾青的诗歌中表现出的深沉感情,是对自然界的敬畏。

在他的诗歌中,大自然是一个神秘而又强大的存在,它孕育了生命,也掌控着生命的命运。

艾青对自然的敬畏,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让人们更加重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艾青的诗歌中表现出的深沉感情,是对人性的思考。

他的诗歌中,人性是复杂的,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

他以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性的本质。

总的来说,艾青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他的诗歌中表现出的深沉感情,让人们更加珍惜生活,更加敬畏自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性的本质。

印度圣哲奥多宾多《最后的诗》典型意象探究

印度圣哲奥多宾多《最后的诗》典型意象探究

印度圣哲奥多宾多 《 最后 的诗 》典型意象探 究
朱 璇
( 深 圳 大 学 印 度 研 究 中心 ,广 东 深 圳 5 1 8 0 6 0 )

要 :文章从 双昧 互证 的知 觉性认识 、隐蔽观者 的精神性 实质 以及 睡梦 、游戏 、光等 象征 意象,对 印度现 代 “ 圣哲”
室利奥 罗宾 多的十四行诗 集 最后 的诗》 中的典型意 象进行分析 ,并探讨其 哲学内涵。( ( 最后的诗 以诗 的艺术 张力,重释
印度 “ 圣哲”室利奥罗宾多 ( S r i A u r o b i n d o ,1 8 7 2 — 1 9 5 0 ) 与 “ 圣雄” 甘地、“ 圣诗” 泰戈尔并称为 印度现 代三圣 , 是印度现代思想史上一位极富创造力 的哲学家 。 他 的学说荟 萃古今东西各派 ,融会综摄并 改造创新 , 建构 出一 套精神性

双昧 互证 的精 神性
奥 罗宾多赞颂印度人 民的至高大神 “ 梵” , 最后 的诗
收 稿 日期 :2 0 1 4 -0 8 -2 8 作 者简 介:朱璇 ( 1 9 8 2 一) ,女 ,湖 北荆州人 ,深圳大
中不少诗文描写 “ 梵”不可捉摸 ,又变化 万端的特 性。大梵
既多面 多相 ,亦无面无相 。在奥罗宾多笔下 ,大梵的这种矛
③ 徐 梵澄译 :《 周天 集 ,三 联 书店 , 1 9 9 1 年 ,序 言第 6页 。
盾性往往相峙相 反,又互证互映 ,营造 出一种 自相冲突 ,却 又 自成一体 的美 学张力 。 宇宙意识》一诗 中:
学 印度研究 中心成 员,北京大 学文 学博 士 , 研究方 向为印度
宗教 、哲 学和文 化。
① “ 室利 ”为尊 称 ,原 名奥 罗宾 多. 高士 ( A u r o b i n d o Gh o s e ) 。他 出生 于印度 加 尔各 答 ,早年 在英 国接 受教 育 。1 8 9 3年 回印度 ,先 后在 孟 买和 巴罗达 ( B a r o d a ) 任职 和任 教 , 并从 事反 对英 国的 政治 活动 ,1 9 0 8 年 被捕 ,1 9 1 0 年 出狱 后移 居 本地 治理 ( P o n d i c h e r r y ) ,并在 当地创 办静 修 院 ,带领徒 众 潜心 冥思 并精 修瑜伽 。在 亲证 “ 神 圣生活 ”以后 ,总 结 出一 套新 的吠 檀 多哲 学理论 , 开 始撰 文著 述并 传播 思想 。 代表 作 包括 《 神 圣人 生论 ( 1 9 1 4年 写 成 ,1 9 3 9 . 1 9 4 0年正 式 出版 ) 、 人 类统一 的理 想》 ( 1 9 l 5年 ) 、《 社 会 进化论 ( 1 9 l 6年 ) 、《 论 瑜 伽》( 1 9 3 5 年 )等 ,其 中 神 圣人 生论 》可谓 其 哲 学思 想的总 结和 集成 之作 。 ② 新吠 檀 多派 是传 统吠檀 多派在近 现代 发展 而成 的新 形 态 产生 于1 9 世 纪 的印度 教 宗教 改革运 动 ,从 罗摩 莫 罕 ・ 罗 易和 维 韦卡 南达重 释 吠 檀多 开始 ,以奥 罗宾 多和拉 达 克里 希 南为代表 ,重在 吸 收古今 、东 西方 各哲 学 流派精 华 以及科 学知 识 ,丰 富 自身理论 ,力求解 决 当时社 会

浅议贫困_浅议《结局》中的“结局〞

浅议贫困_浅议《结局》中的“结局〞

浅议贫困_浅议《结局》中的“结局〞一、爱情故事的结局文章中我和艺的爱情故事:我明明喜爱艺,可不能在一起,她偷偷地喜爱了我,却又知道伴侣爱上了我而放弃了对我的爱,所以她说她不爱我。

多年后的今日再次相见的我们,爱情路线就这样永久没有了交叉,或许始终平行下去才是我们这份美妙感情最好的结局。

这份爱停留在“那些泛黄的旧日的光阴里〞,或许这才是我们爱情最好的归宿。

温、冷和女孩的故事:不管什么时代,爱情都会出如今人的生命里。

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月,“铁丝XX和木制的小门〞同样可以捍卫自己纯真的爱情。

在温拔枪的时候,不当心击中了自己脚部动脉。

爱情有时不堪一击,微小的过错铸就一生的遗憾。

温死去,冷健在。

女孩对着自己的脑袋打了一枪。

那一份爱死心塌地,爱得遗忘了自己,爱得死去活来,到头来却成了自己一生的伤痛。

女孩的这一举动成了冷一生的昏天暗地,从今为爱坚韧。

有的人为了爱忘了自己,全心全意的付出。

有的人为了爱始终活在过去,永不清醒。

却始终这样平平淡淡地过着自认为美好的生活。

二、爱情故事的改变《结局》中的爱情故事有两个:温、冷和女孩是70年月爱情的一个代表,而我和艺的爱情是当代都市爱情中的一个典型。

两个爱情故事发生在同一个地点,在特定的时间里,故事的主人公同时出现,时代变了,爱情也变了。

1.厮守一生、回来现实生活的爱情曾经的少年变成了三十年后早生华发的男人,33年来,他听得清爱人说的每一个字;33年来,他懂得爱人的每一个心思。

三十年前XX春靓丽的少女却是三十年后身体极差的妇人。

那个少女把一个人,一个字,一种爱坚持了33年,33年来她坚信自己的爱情活在生命中。

为了爱人,为了爱情,他和她就情愿这样厮守一生,直到生命的终止。

即使爱情要我死了,我也情愿。

2.珍XX在心中,彼此祝愿的爱情阔别多年的爱人,也会偶然相遇,到那时我们的爱情还会不会再续,还是像我和艺这样,永久珍XX在心中,彼此祝愿着对方的爱情美好,家庭和谐。

可是有一种爱XX在心里好久,所以才会有再见面时,那早已习惯的小动作,所以才有话语间的时断时续,所以才有话语时的半吐半吞。

最后一首诗的爱情诗歌

最后一首诗的爱情诗歌

最后一首诗的爱情诗歌
啊,美丽妖娆的蛇啊!你盘绕了我最幸福的年份啊!
谢谢你带给我人生的曲折,如你躯体般的花案的美丽!在阳光下斑斑心爱!
有你美人的寓言,我拥有了转世的情感。

啊,我应该怎么感谢你,给我那段的温暖与安全?
我的人呐,你就是蛇神赐给我20XX最美的礼物,我想于你好好的珍藏与爱恋!
请原谅我吧,丢了我英俊的人儿!只有在心底保护着!
美丽的蛇啊,心爱的人啊,我想把那段幸福贮藏在20XX里,用世间最华美的装潢,给它坚硬的保护壳子,带在身边!可好?
允许吧,让我在这里表达我最深切地情感。

罪恶啊,竟然没有适宜的词语说清楚我对你细腻的爱恋!我怕粗拙的语言割破我们幸福的屏帘,打碎我们沉寂的梦!
爱着的人呐,我深深地爱着的人呐,不能表达的爱恋,让我们悄悄细语吧!
别了,要别了,20XX!我是多么得不舍得啊!我们那些幸福的时光啊!
去了,要去了,美丽的蛇!我是多么的恐惧啊!我们那些快乐的记忆啊!
别了,别了
我美丽的蛇啊!
别了,别了
我幸福的20XX啊!
别了,别了
我的曲折啊!
我的最后一首诗啊,写给我最亲爱的人儿呐!你一定要快乐安康啊!
钟声即将敲响,我亲爱的人啊,你听到我的祝福了吗?。

徐志摩爱情诗《最后的那一天》

徐志摩爱情诗《最后的那一天》

徐志摩爱情诗《最后的那一天》徐志摩爱情诗《最后的那一天》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下面我们为你带来徐志摩爱情诗《最后的那一天》,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最后的那一天》徐志摩在春风不再回来的那一年,在枯枝不再青条的那一天,那时间天空再没有光照,只黑蒙蒙的妖氛弥漫着太阳,月亮,星光死去了的空间;在一切标准推翻的那一天,在一切价值重估的那时间:暴露在最后审判的威灵中一切的虚伪与虚荣与虚空:赤裸裸的灵魂们匍匐在主的跟前;——我爱,那时间你我再不必张皇,更不须声诉,辨冤,再不必隐藏,——你我的心,象一朵雪白的并蒂莲,在爱的青梗上秀挺,欢欣,鲜妍,——在主的跟前,爱是唯一的荣光。

徐志摩经典爱情诗歌大全1.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看着看着,就累了,星光也暗了;听着听着,就醒了,开始埋怨了;回头发现,你不见了,突然我乱了2.我的世界太过安静,静得可以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

心房的血液慢慢流回心室,如此这般的轮回。

聪明的人,喜欢猜心,也许猜对了别人的心,却也失去了自己的。

傻气的人,喜欢给心,也许会被人骗,却未必能得到别人的。

你以为我刀枪不入,我以为你百毒不侵。

3.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4.一个人的漠然加上另一个人的苦衷,一个人的忠诚加上另一个人的欺骗,一个人的付出加上另一个人的掠夺,一个人的笃信加上另一个人的敷衍。

爱情是一个人加上另一个人,可是,一加一却不等于二,就像你加上我,也并不等于我们。

这种叫**的情啊···如果你忘了苏醒,那我宁愿先闭上双眼。

5.你说你不好的时候,我疼,疼的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你,你说你醉的时候,我疼,疼的不能自制,思绪混乱。

我的语言过于苍白,心却是因为你的每一句话而疼。

试论当代中国婚恋中浪漫与现实的关系

试论当代中国婚恋中浪漫与现实的关系

试论当代中国婚恋中浪漫与现实的关系摘要:本文对当代中国婚恋中浪漫与现实的关系研究进行梳理。

现实与浪漫之间的关系,是人们长久以来乐此不疲争论不休的话题。

虽然各方学者和专家不断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认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很难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尤其在当今社会,二者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价值扭曲,社会现实中常常出现有关现实与浪漫背道而驰的现象。

那么,如何妥善处理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够适应当代中国婚恋中浪漫与现实的关系,使两者之间和谐相处,就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的问题。

通过对这一婚恋关系研究终极意义的说明,由此引发我们对当代中国对这一方面研究的原因进行阐述,探讨对当代中国婚恋中浪漫与现实这一关系更加详细的分析与说明。

关键词:婚恋关系浪漫爱情现实婚姻婚恋是指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男女良性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不仅受人的自身人格特质的影响,更多的还由社会环境与行为等因素所决定的。

人们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浪漫与现实关系的基本看法,是人们对待婚姻和恋爱的内在标准和主观看法。

在当代中国婚恋中,爱情是浪漫的,婚姻则是现实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相信爱情也是这样。

浪漫到底是什么呢?当然是在你生日的时候送你玫瑰花,在重要的日子里和彼此一起度过,但同时也是最简单的一句天冷加衣,别忘记吃饭。

自己的温饱问题不解决而耍浪漫,往往很不靠谱。

一段爱情可以注重偶尔的浪漫,却需要现实物质基础去长久的维系。

然而,从实际出发,解决好自己的恋爱婚姻问题,这比什么都重要。

一、浪漫爱情与现实婚姻关系价值取向的理想模式浪漫的爱情和现实的婚姻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内在联系的。

自由恋爱在开始阶段,一般都是浪漫的,男女双方在初次接触以后,都有一种神秘的、怦然心动的、幸福无比的感觉,而且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

男女双方都会信誓旦旦,海誓山盟,表示永不变心。

这就是爱情上的浪漫情怀。

一般来说,经过热恋之后,双方都认为爱情成熟时,就会步入婚姻的殿堂。

爱情与自由的歌者——对艾吕雅两首诗歌的解读

爱情与自由的歌者——对艾吕雅两首诗歌的解读

世界文化 品味爱情与自由的歌者——对艾吕雅两首诗歌的解读文 孔莉 艾吕雅(1895—1952),法国著名诗人,超现实主义运动的一员主将。

他的经历非常丰富,曾走上战场,亲身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也正是由于有过参战经历,他在部分诗歌中表现了对战争的厌弃和对自由的向往。

在超现实主义诗人中,他的诗歌表达最为明朗。

超现实主义诗歌大都晦涩难懂,这是与诗人的创作理念分不开的。

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一个文艺流派,它的影响渗透到文学、绘画、电影、雕塑等多重领域。

超现实主义受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注重表现梦幻、直觉和潜意识。

按弗洛伊德的理论,梦是人的潜意识的一种宣泄方法,通过对梦境、对潜意识的探索,可以把握到另一种真实。

超现实主义诗人通过创作表达了对真实的执着追寻,艾吕雅也不例外。

在这里试分析他的两首诗歌。

沙龙可以想象的幻境中的/太阳/柠檬/与轻柔的金合欢的爱情表现的方式清亮晶莹/闪烁的玻璃/耐心/与透明的花瓶太阳、柠檬与轻柔的金合欢/脆弱、易碎/在玻璃的内心含着/球状的金/滚动的金26由杭州市女装发展领导小组组织评选的杭州十大女装品牌出炉同时评出的还有杭州十强女装生产企业十佳服装设计师江南布衣蓝色倾情等品牌成为杭州十大女装品牌周红淋金国伟郑孟琳等十位设计师荣获十佳服装设计师称号这是杭州第三次为女装举行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杭州首次提出弘扬丝绸之府打造女装之都,将丝绸与女装结合作为加快杭州女装产业发展的又一机遇杭州重振丝绸之府的美誉,女装结合丝绸,将大大提高女装品牌的品位和档次中国有1000多年丝绸文化,但是近年来丝绸产业的发展却落后于法国意大利,甚至还不如邻近的日本和韩国丝绸应该是高贵的象征,但很多中国丝绸产品在国外售价却只相当于一顿快餐,这说明了我们的丝绸服装定位和发展有问题会议提出,杭州女装将通过与丝绸的结合,走高品质道路/product.php/8256136546.html 杭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丝绸原料丰富浙大的研发人才浙江理工大学的专业人才以及中国美院的设计人才,都是杭州建设丝绸之都的独特优势官产学研商五者结合更利于中国丝绸女装的发展江南布衣杭州江南布衣服饰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女装/product.php/8967456478.html公司集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创立了JNBY阿米巴梳谷子麦子三大品牌产品包括服装鞋类箱包帽子围巾等产品推向市场以来,以其浪漫自然的风格,赢得众多知识女性的青睐,公司发展至今已在全国拥有三百多家加盟分店,零售网络遍布北京天津长春大连沈阳成都重庆杭州上海武汉长沙广州深圳海口等大中城市江南布衣整个公司的业务成长,建基于年轻优秀设计师群体的创意与合作及成功建立的一套公司架构及精密的管理系统2000-2001年公司锐意进行了一项全新的品牌提升计划,全面导入CIS形象识别系统,采用特许经营的方式,期望通过一贯坚持的设计风格和不断完善的企业形象将JNBY推向世界舞台走向国际的同时,诚意邀请拥有创业理想及认同江南布衣文化的伙伴加入JNBY特许加盟计划,分享江南布衣的成功江南布衣的文化建基于一个企业宗旨:追求完美基于此信念,JNBY店铺内并不单单销售产品,而是为顾客带来健康自然完美的新购物概念为达致客户完全满意,江南布衣企业内每位员工都全力以赴,全面采用服装CAD系统及高效的财务管理系统,务求为JNBY的最终产品增值,使品质达到最高水平建基于此优秀文化,融汇多年国内零售经验,JNBY知识产权包涵了配套营运系统管理软件全面的运作手册JNBY旗下品牌及专利蓝色倾情/product.php/7651098331.html浙江蓝色倾情服饰有限公司是浙江省专业生产时尚女装的大型服装公司之一公司成立于1992年,自成立以来蓝色倾情女装品牌系列凭借其独特的设计和优良的品质获得了:9899年两届上海国际服装展览会及中国(北京)服装展览会金奖,由中纺局评选的99年度(首届)中国市场名牌纺织商品女装行业十大名牌产品之一2001年杭州市十大女装品牌其设计师被评为杭州十佳服装设计师等荣誉淘宝网女装公司董事长钱峰先生作为一位有着资深经营管理经验的成功人士,不仅成功运作了蓝色倾情女装品牌,还被同行推为杭州服装设计师协会会长和杭州服装商会副会长及杭州市政协委员的重要职位,同时也是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之一,为杭州女装整体成功走向全国市场作出了很大贡献/品牌定位:蓝色倾情作为一个高品位强调个性的女装品牌,深受广大市场和消费群体的认同主要服务于25-35岁年龄层次的白领女性简洁明快的线条,修身合体的版型,精致的手工体现二十一世纪时尚女性典雅的气质,潇洒的风度,运筹帷幄的自信产品结构主要以单品系列组合搭配,有关联的色系,构成整季商品的连续性公司业务状况:蓝色倾情品牌在全国各大商场设有50多个直接销售网点而且特许经销商遍布全国各地,以建立了一个完善销售网络浪漫一身/product.php/9088688079.html 杭州浪漫一身服饰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服装设计生产连锁经营的知名企业自公司成立以来,浪漫一身这个品牌总是不断的给业内和热爱生活的女性带来惊喜其面料采用棉麻毛等天然纤维,一脉相承了学院派设计理念,恰如其分的融入欧罗巴田园风情和现代女性的生活情调,以浪漫的笔调演绎女人的美丽浪漫一身是杭州最早引入特许经营连锁模式并获得成功的服装企业,品牌足迹遍及全国各大中型城市,公司先后在美国韩国奥地利等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浪漫一身正向发展成大型服饰品集团迈进舒适休闲而健康的生活,率真时尚而美丽的女人,服务于女性,创造更美的着衣方式,装饰更美的生活,我们努力做到更好HALLOWELL /product.php/9088501657.html 汉龙威尔(HALLOWELL)创始于1988年,是一家集设计开发生产三位一体的欧式化休闲服饰公司公司以设计开发为主导,拥有一支具国际水准的充满活力的设计操作队伍,公司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在款式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具有国际竞争水准多年来汉龙威尔与国际上著名的艺术学院和设计师协会以及国外知名人士专业公司开展了广泛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研究制作适应各国市场的休闲服饰,在具有国际前卫水准的服装设计师领域里树立了形象/product.php/9088565273.html杭州汉龙威尔服装有限公司坐落在杭州市区,体育场路8号裕达大厦6楼,大楼从外观上看并不起眼但走进公司总部接待大厅时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让人没法想象一个公司竟然可以设计成既象太空世界又具浓厚休闲气氛的办公空间,墙上还装点着古埃及的艺术壁画,极具动感活力又充满艺术气息,置身其中就能立即感觉到能量的释放灵感的激发这就是出自公司总裁设计总监秦国良先生的手笔运用当今国际流行的LOFT空间创作手笔菲妮迪/product.php/8040431151.html 菲妮迪(国际)时装有限公司隶属于华鼎集团(中国)有限公司旗下的以企划生产营销为一体的现代化时装公司,坐落在杭州临平经济开发区,本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经营理念,全力推进国际化多品牌战略,不断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借鉴国际化的时尚理念和品牌管理模式进行运作,现今已拥有FINITY(菲妮迪)éLANIE(依兰)dbni(迪妮)MAX.STUDIO 和SPRINGFIELD(斯宾菲尔)五个著名品牌,拥有专卖店近400家公司的新品开发设计中心设在深圳,同步与设立在美国法国香港等地的公司获取最新资讯和设计信息,每季推出上千种服装款式以供选择,以时尚的姿态引领时装潮流公司在国内拥有成熟的营销网络,不断与美国西班牙法国等国际服装集团开展项目合作,已成为国际集团重要的合作伙伴,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内继续推进与国际各著名品牌公司合作,全力打造一支以菲妮迪为旗舰的联合品牌舰队,努力成为中国服装界的龙头企业.FINITY始创于美国七十年代,作为当时推动休闲风格在八十年代流行,九十年代,设计师Mitchell以“简约即是美”设计的理念,推出了回归自然的舒适优雅系列,开创了FINITY职业休闲化的简约新时尚。

徐志摩诗《最后那一天》赏析_名家名篇

徐志摩诗《最后那一天》赏析_名家名篇

徐志摩诗《最后那一天》赏析在春风不再回来的那一年,在枯枝不再青条的那一天,那时间天空再没有光照,只黑蒙蒙的妖氛弥漫着太阳,月亮,星光死去了的空间;在一切标准推翻的那一天,在一切价值重估的那时间:暴露在最后审判的威灵中一切的虚伪与虚荣与虚空:赤裸裸的灵魂们匍匐在主的跟前;我爱,那时间你我再不必张皇,更不须声诉,辨冤,再不必隐藏,你我的心,象一朵雪白的并蒂莲,在爱的青梗上秀挺,欢欣,鲜妍,在主的跟前,爱是唯一的荣光。

①写作时间和发表报刊不详。

诗评:基督教经典《圣经·新约》中关于“末日审判”的假想性预言,尽管在缺乏“宗教感”的我们国人看来未免虚幻可笑。

但对富于“罪感文化”精神的西人和基督徒来说,却实在非同小可。

基督教认为在“世界末日”到来之际,所有的世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审判。

《新约·马太福音》中描绘审判的情景是:基督坐在荣耀的宝座上,万民都聚集在他面前,王向右边的义人说,你们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王向左边的人说,你们要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

也就是说,作恶者往永刑里去,虔敬为善的好人则往永生里去。

徐志摩是现代作家中“西化”色彩极重的一位,他对西方文明的谙熟和倾心赞美认同是不言自明的。

在这首《最后的那一天》中,徐志摩正是借用了《圣经》中关于“末日审判”的典故,用诗的语言和形式创造设置一个理想化的,想象出来的情境,寄托并表达自己对纯洁美好而自由的爱情的向往和赞美。

第一节描绘出了“最后的那一天”所出现的黑暗恐怖的情景:春风不再回来,枯枝也不再泛青,太阳、月亮、星星等发光体都失去了光芒,整个天空黑茫茫浑沌一片。

诗人着力喧染那一天的不同寻常,这自然是为了衬托对比出两类人在这一情景面前的不同心境,坏人只能惶惶然,好人却能坦坦然。

第二节进一步展开描绘那一天将发生的不同寻常的事情——“价值重估。

”那一天,一切现实中成旧的,习以为常甚或神圣不可动摇的价值标准都必须重新估价甚至完全推翻。

最后的感情诗歌鉴赏

最后的感情诗歌鉴赏

最后的感情诗歌鉴赏
最后的感情诗歌鉴赏
我独自一人躲藏在角落中,
看着你远去的背影,便黯然流泪,
没有想到,此一别就是阴阳之隔不敢与你说出真相,也许我在害怕,竟又忍心对你撒谎。

一切来得太快,无法自拔。

最终我输了,斗不过老天给我注定的命运,
你的背影迷糊了,我是那么迫切还想望。

一切只怪自己太贪心,
你终于消失在转角处,泪更汹涌了,早已分不清是水还是泪。

我就这样,呆呆地望着,站着,一动不动。

连是否还在期盼都不知道,只是觉得太傻。

我默默地在雨中行走,去闻一闻,摸一摸,看一看,
你所走过的路,雨还在一直下也为我哭泣,
我要带着回忆和梦想一起离开,
因为我舍不得,真得舍不得这一切,
而感慨:活着真好。

我怕,怕这是我一生中最后一次对你感情流露了,
但我依然信,只要灵魂在,就不会忘这份感情,
回忆着一起走过的.路程,
早已泪流满面,而幸福,
一切该结束了……幸福的结束……最完美的结局……
浙江嘉兴海盐县海盐商贸学校高二:富小彤。

兰波 最后的诗行

兰波 最后的诗行

兰波最后的诗行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引言:介绍兰波及其作品
2.兰波的最后一首诗:描述《最后的诗行》的内容和背景
3.《最后的诗行》的意义: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4.兰波的文学成就:评价兰波的诗歌创作及其影响
5.结论:总结兰波及其《最后的诗行》的价值
正文
兰波,法国著名诗人,被誉为“诗歌的彗星”,他的创作生涯虽然短暂,但却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他的最后一首诗,《最后的诗行》,描绘了他对生命和诗歌的深刻理解,成为了他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

《最后的诗行》是兰波在 1891 年创作的一首诗歌,是他晚年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歌描绘了兰波对自己生命的回顾,以及对诗歌创作的反思。

在诗中,兰波写道:“我曾流浪过许多地方,/寻找那失落的岁月和梦想。

”这一句诗,深深地表达了兰波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总结。

《最后的诗行》的主题是生命和诗歌,兰波在这首诗中,以自己的生命体验,对生命和诗歌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他将生命比喻为一首诗,每一个生命阶段都是诗中的一个段落,每一个经历都是诗中的一个句子。

他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兰波的诗歌创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既具有浪漫主义的激情和想象力,又具有象征主义的深度和复杂性,成为了法国诗歌史上的重要一环。

总的来说,兰波的《最后的诗行》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诗歌,它不仅表达了兰波对自己生命的回顾和总结,也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理解和感悟。

汉语言文学-浅析陈映真早期作品中的忧郁与浪漫论文

汉语言文学-浅析陈映真早期作品中的忧郁与浪漫论文

摘要陈映真是台湾著名作家,忧郁与浪漫并存是他早期创作的一大特色。

家道中落的窘迫、政治与文化的双重高压以及对鲁迅国民性思考的接受,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陈映真的早期作品便为我们呈现了忧郁与浪漫这对矛盾质素并存的文学现象。

同时,陈映真早期作品中蕴含的研究意义也是丰富而深刻的。

他通过底层劳动人民和市镇小知识分子这两类下层人物的视角,展现了理想与惆怅、希望与颓丧的交织,不仅反映了青年时期陈映真处于彷徨阶段的思想状况,也为其后期创作转型提供了更理性的思路、更新颖的题材和更多元的写法。

关键词:陈映真;早期作品;忧郁;浪漫Chen yingzhen is a famous writer in Taiwan. His early works are characterized by melancholy and romance. Chen yingzhen's early works show us a literary phenomenon in which the contradictory qualities of melancholy and romance coexist with each othe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dicament of the family, the double pressure of politics and culture, and the acceptance of lu xun's thoughts on the national character. At the same time, the realistic meaning contained in Chen yingzhen's early works is also rich and profound. Him through the underlying working people and small town intellectuals lower character's perspective, the two shows ideal and melancholy, hope and despair, not only reflects the youth Chen Yingzhen really wanders stage state of mind, also for their later provides a more rational way of thinking and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the new subjects and more diverse way.Key words:Chen Yingzhen; Early works; Melancholy; Romantic一、引言 (1)二、忧郁与浪漫并存 (2)(一)底层劳动人民的理想与惆怅 (2)(二)市镇小知识分子的追求与颓丧 (3)三、陈映真早期小说风格的形成原因 (6)(一)家道中落的窘迫与迷茫 (6)(二)政治文化的状况与压力 (7)(三)对鲁迅国民性思考的接受 (8)四、陈映真早期小说的研究意义 (9)(一)反映青年时期陈映真的思想状况 (9)(二)对后期创作转型的影响 (10)五、结语 (11)注文 (12)参考文献 (12)致谢 (13)浅析陈映真早期作品中的忧郁与浪漫一、引言陈映真,本名陈永善,是台湾著名作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现实主义的浪漫爱情——试论《最后的诗篇》的爱情主题◆王 阳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天津 300387)【摘 要】印度作家泰戈尔晚年以小说《最后的诗篇》享誉文坛,独特的主题思想使其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本文深入展开对这各种“现实主义的浪漫爱情”的主题的探究,分析作品中浪漫、现实、理想的相互交融,归纳其特点,并和作家自身的创作进行比较研究,升华至文化人类学的高度,阐释作品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最后的诗篇》 浪漫爱情 现实主义 理想 主题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印度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作家,在世界文坛享有崇高的地位。

他以诗集《吉檀迦利》蜚声世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虽然他以诗人著名,但其小说创作也同样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

它们不仅紧密结合现实生活,表现出了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和比较深刻的思想,而且有不少作品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他被称为孟加拉中短篇小说的开创者,一位在印度至今无人能与之相比的短篇小说大师,并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泰戈尔自己也喜欢他的小说创作,并把它们视为“宠儿”。

我国学术界在评论泰戈尔的小说时,谈得最多的是《戈拉》和《沉船》等一些早期创作,而对后期的作品《最后的诗篇》却重视不足。

泰戈尔的这部小说发表时,已是68岁高龄,但作者仍然自如的驾驭跳荡的、才智横溢的、略带嘲讽的语言,使得整部小说仿佛一部优美的散文诗,成为当时青年读者最喜欢的作品。

本文试图对作品的爱情主题作出探讨。

一、内在的浪漫与外在的现实 《最后的诗篇》发表于1929年,它篇幅不长,人物不多,情节也较为简单。

小说叙述了拥有万贯家财、才华出众、感情炙热的青年阿米德与兰娃邂逅相遇的爱情故事。

他们通过撞车结识,一见钟情。

不过,兰娃却把爱深深埋在心里;阿米德通过“修苦行”才使她同意嫁给他。

正在他们拟订结婚计划时,阿米德的妹妹等人赶到,极力阻止说兰娃这场婚姻。

兰娃自己也觉得难以成为阿米德理想的妻子而离开了他。

阿米德最终与曾经的恋人凯蒂结成百年之好。

小说的名字由最后一章而来,兰娃在最后写给阿米德的回信中说,她将与自己父亲器重的青年肖布拉尔成亲,同时附了最后的一首诗。

小说情节并不曲折,那么,是什么使它成为世界文学中的优秀篇章? 自从上帝创造了亚当和夏娃,人们就在探索爱情的秘密,各民族的诗歌都热烈而振奋的赞颂人类爱情的巨大力量,每一部文学作品都在试图认识它的本质。

泰戈尔基于自己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爱情观。

这使他创作出了既不同于古代印度,也不同于几乎完全受西方影响的现代印度的“新小说”,评论家一致认为,他是印度最早写出符合“现代”意义小说的作家。

《最后的诗篇》的主题是爱情,表现的是一种基于现实主义但却富于浪漫色彩的爱情。

泰戈尔认为:“文学不完全是自然的镜子”[1],强调了作品创作中需要增添必要的“虚构”和“想象”,“作品的内容似乎比外界虚假,但从本质上来说,它比自然更真实。

”[2]浪漫主义把爱情供奉到支配着世界历史进程的高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比较,最大的特征便是理想性的表现:表现相对于现实的美好的人事境况,表现作家对理想的憧憬及其幻灭的痛苦。

[3]所谓“现实主义的浪漫爱情”,即从外在的生存环境方面看,相爱的男女双方生活在具体的现实社会环境中,受制于各种既成的传统和习俗;但在内在的精神层面,他们往往超越男女之间的本能欲望,将对方偶像化和理想化。

这样的爱不是盲目的、非理性的,而是基于理智和意志,尊重、友谊、好感、赞赏、敬慕、陶醉、眷恋、自我牺牲、纯洁、细腻等情感主宰着肉体的接近,主宰着本能的生理欲望。

这种微妙的精神体验与人类精神生活的审美密切相关,在审美领域中灵与肉的对立被弥合了,灵与肉的价值取得了完美的和谐。

西方文学作品中,从莎士比亚到司汤达、托尔斯泰笔下的爱情,无不是迷恋、相思、沉醉、疯狂等热烈的情感。

而《最后的诗篇》的感情似乎与这些都无关,比柏拉图式的爱情还要单纯。

泰戈尔将故事发生的地点选在了远离加尔各答的希朗山,兰娃与阿米德在山间撞车,一见钟情,这一切都是出于异常的环境和偶然的事件。

从一开始,他们的故事就被一种浪漫的气氛包围着,在相遇的瞬间,爱情把两个个体——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各个方面都连接在了一起,他们彼此之间,“双方同时是爱情的主体,又是爱情的客体。

这种交往的形式自然首先就是十分亲昵的。

” [4]爱情的基础总是相互的好感、彼此中意。

这适用于作为肉体和精神、遗传和文化的整体的任何一个人。

阿米德积有万贯家财,出身名门,而且颇有声望,他身边总是不乏姑娘们的围绕。

不过,他“对任何女人既不冷淡,也不痴情,他对女子并不追求,而只是表现出某种热情。

”[5]阿米德所向往的,是一种浪漫、飘渺、非现实的理想,但当他遇到兰娃时,他以往的观念被颠覆了,浪漫主义的幻想被眼前的活生生的现实征服了。

谢切诺夫认为“青年在情感发育阶段常常回避自己熟悉的女子,因为在这种环境中,由于条件反射的作用,她们的影响往往已经同其他感情和感受相联系,也就是说,她们不能成为产生正常的性吸引的强烈因素。

”[6]男人最初通常会对一些模糊不清的形象——他们的理想产生爱情。

请看阿米德初见兰娃时的描绘: 她像一幅不同凡响、奇妙无比的图画,在死神尚未远去的时刻,突然清晰的呈现在闪电划过长空的一刹那间。

又如吉祥天女蓦然出现在因孟达尔山的震撼而恶浪浊天的大海之上,大海翻腾不已,而她却泰然自若。

[7] 《泰戈尔传》的作者认为阿米德是“超现代主义的孟加拉知识分子的有趣典型” [8],他充满着有意识的独特的奇想。

自始至终,他都生活在自己编制的理想王国里,对周围的一切都持蔑视的态度,对现有风俗存在固执的意见。

他是一个富于激情的、理想化的人物。

但笔者认为,泰戈尔塑造的阿米德是一个和我们有着相同感情、过失和弱点的人物,他的高尚、挚爱、宁静与堕落、仇恨、紧张和我们一样现实。

在遇到兰娃时,他也像我们一样燃烧起久久被掩埋的欲望,炽烈的感情使兰娃在他心中的形象如此完美。

爱情可以感知,可以确认,而且多半是靠直感,对异性的认识总是主观的。

然而各种社会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阿米德和兰娃的社会地位以及家庭背景都相差极远,这也是凯蒂和阿米德的妹妹极力反对他们成婚的主要原因。

显赫的社会地位会提高一个人作为亲昵友谊客体的价值,同时,作为相恋的主体双方,对爱情彼此的评价又在一定程度和形式上是对异性的天赋、品质和长处的评价。

作为相互吸引和理想化的自然客体的两性之间的相互评价在历史上是矛盾的,也是曲折的。

阿米德对凯蒂只追求虚荣与表面的浮躁是怀有抵触情绪的,他对爱情对象的评价并非表面万方数据12的,和金钱地位也无直接关系。

他所倾心的,是兰娃作为孟加拉进步知识女性的气质,是两人心灵的相通使彼此感受到了爱情的魅力和柔情。

兰娃的美如晨光一样艳丽、洁净,没有一丝浑浊,宛如天赋神赐。

她不止富有忍耐力,而且具有思考探索的力量,在兰娃身上,阿米德不仅看到了乐观与开朗,而且还有与认真思索联系在一起的沉着。

泰戈尔认为:“人的所作所为产生于外界的动力和内心的冲动二者的结合,他考虑到人物做出反应的客观和主观根源。

”[9]他在把爱情作为人的自然属性的本质进行描绘时,也没有忽视它的现实意义。

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我们读来常常觉的似曾相识。

泰戈尔就是将现实的东西不平常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我们既感到亲切熟悉又惊心动魄。

二、传统与独特爱情观的碰撞泰戈尔在晚年经历了人生中的重大转折,既来自于家庭,也来自于社会、文坛,《最后的诗篇》是在孟加拉青年作家们的一片讨伐声中诞生的。

很多论者认为:泰戈尔后期的小说创作比前期更为重要,他对现实的反映更广阔,对人性的探索更深入。

我们将《最后的诗篇》中独特爱情观和泰戈尔其他作品中的爱情主题进行比较,更有助于我们理解这部作品的爱情主题。

(一)注重精神升华的超然美在西方的中世纪,爱情深受教规的压抑。

意大利诗人但丁在自己的作品《新生》、《神曲》中描述了他对贝雅特丽齐的爱情。

他的爱情满怀着对宗教的虔诚,在天国的“水晶般的九重天”上,他的灵魂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幸福。

但是,他仍然没有超越文艺复兴以前的教会人为规定的界限,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爱情是外部客观因素的压抑,而不是人性本身的精神升华。

泰戈尔则不然,《最后的诗篇》中的爱情观和他的宗教哲学思想有密切联系。

泰戈尔认为人拥有两方面的因素:生物性和精神性,肉体代表人的生物方面,灵魂代表人的精神方面,这两者都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他在作品中所突出的是追求超验爱情的精神境界之美,它不断地推动人超越自身,使其冲决一切障碍去实现自身的目标,正因为人的这种本性才促使人渴望解脱和永生,只有通过有限的现象美而把握了无限的精神美才是对爱情真理的把握。

真正的爱情意味着某种美的实现,兰娃对阿米德的爱就是冲破非理性,来达到精神上的完美,与阿米德相恋时,她意识中的世界、社会、家庭、所有人的要求、所有人的权利、一切恐惧心理、一切羞耻之心,统统消失;然而,当她意识到,婚后阿米德会一心一意的按自己的心愿来塑造她,她预见了那样的婚姻悲剧,经受了由此而产生的痛苦和折磨。

兰娃用结束爱情的方式为这种爱情做了最好的注释,以放弃占有的方式实现了精神之爱的纯洁与永恒。

相比之下,《纠缠》中的库姆迪妮作为一个有进步意识的女性,她怀着诚挚的爱进入丈夫的家中,但残酷的现实却使她极度失望。

她不愿委身于自己不爱的男人,却执着地把爱奉献给她理想中的丈夫。

这种浪漫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使主人公的内心极度挣扎,库姆迪妮终究没有像兰娃那样在精神上得到解脱。

(二)贴近内心世界的凄切美印度著名的泰戈尔学者查卡拉伏蒂博士说:“要是我们研究泰戈尔在《吉檀迦利》之后时期所写的小说,我们会看到他写的更多的是内在的思想而不是外在的行为。

” [10] 注重表现内心,揭示本质上的美学意蕴,是泰戈尔后期小说创作的一大特征。

作为泰戈尔小说的代表作《戈拉》,虽然是以青年男女的恋爱生活为主线,但它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全书洋溢着反抗殖民压迫的战斗精神和爱国主义激情,因此,我们可以说,爱情线索是为政治主题服务的。

而《最后的诗篇》则抛开了这些严肃的问题,它是一部纯爱情题材的作品。

它是作家晚年对人生、宗教、哲学问题的思考的结晶,它是“离现实生活最远,离内心世界最近的作品,与作者的生命感受、生存体验紧密相连”。

[11]古代印度思想把世界划分为两个领域:现实的物质生活领域和超验的内心生活领域。

由《奥义书》所开创的人生哲学对印度人的观念和美学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最后的诗篇》发表之时,孟加拉文坛上正充盈着一种超现实主义的文风。

当时的爱情题材热衷于描写赤裸裸的色情及婚姻以外的两性关系,泰戈尔以此作品给予斥责。

他摒弃了外部情欲行为的描写,深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通过兰娃对阿米德从依恋到放弃的过程,意在说明爱情并不一定要以婚姻作为最后的归宿,真诚、美好的感情是两性心灵上深刻的相互渗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