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23xx系统设计程序_1.2

合集下载

2dpsk的课程设计

2dpsk的课程设计

2dpsk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2DPSK(二维相位偏移键控)的基本概念,掌握其调制解调原理。

2. 学生能运用2DPSK的相关知识,分析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和优势。

3. 学生能掌握2DPSK与2D FSK、2D QPSK等其他调制方式的区别和联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2DPSK调制解调系统。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仿真,验证2DPSK系统的性能,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工具,对2DPSK通信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通信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提高创新意识。

2.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3. 学生能够认识到通信技术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二年级通信技术课程的拓展内容,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通信技术有一定了解,但2DPSK相关知识尚未接触。

教学要求:教师需以生动的案例引入,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激发学生兴趣。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2DPSK相关知识,提高通信技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2DPSK基本概念:介绍2DPSK的原理、特点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 章节:第二章第二节- 内容:2DPSK的定义、调制解调过程、信号空间图。

2. 2DPSK调制解调技术:讲解2DPSK的调制解调方法及其相关技术。

- 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内容:相位偏移、载波生成、差分检测、解调方法。

3. 2DPSK系统性能分析:分析2DPSK系统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 章节:第二章第四节- 内容:误码率、抗干扰性能、信号带宽、功率效率。

4. 2DPSK与其他调制方式的比较:探讨2DPSK与2D FSK、2D QPSK等其他调制方式的区别和联系。

软件详细设计文档

软件详细设计文档

Xxx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内部资料请勿外传)日编写:期:日检查:期:日审核:期:日批准:期:XX公司版权所有不得复制文档变更记录1.引言 ..................................4.2.1 接口说明.................................4.2.2 调用方式.................................1. 引言1.1编写目的和范围说明写这份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目的。

本详细设计说明书编写的目的是说明程序模块的设计考虑,包括程序描述、输入/输出、算法和流程逻辑等,为软件编程和系统维护提供基础。

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为系统设计人员、软件开发人员、软件测试人员和项目评审人员。

1.2术语表定义系统或产品中涉及的重要术语,为读者在阅读文档时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

1.3参考资料列出有关资料的名称、作者、文件编号或版本等。

参考资料包括:a.需求说明书、架构设计说明书等;b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c.引用文件、资料、软件开发标准等。

1.4使用的文字处理和绘图工具文字处理软件:[编写设计文档使用的文字处理软件,如RedOffice ]绘图工具:[使用的UML工具,女口Rose Jude、Visio]2. 全局数据结构说明本章说明本程序系统中使用的全局数据常量、变量和数据结构。

2.1常量包括数据文件名称及其所在目录,功能说明,具体常量说明等。

2.2 变量本章说明本程序系统中使用的全局数据常量、变量和数据结构。

2.3 数据结构包括数据结构名称,功能说明,具体数据结构说明(定义、注释、取值)等。

3. 模块设计3.1 用例图3.2 功能设计说明3.2.1 模块1 模块1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子模块:子模块1、子模块2 和子模块N。

3.2.1.1 子模块 13.2.1.1.1 设计图3.2.1.1.2 功能描述简要描述子模块1 的业务功能。

3.2.1.1.3 输入数据详细描述用户输入的数据(包括任何输入设备)以及这些数据的有效性检验规则。

23中设计模式-软考必备

23中设计模式-软考必备

一、创建型模式 (1)∙工厂方法(FactoryMethod) (1)∙抽象工厂(AbstractFactory) (2)∙建造者(Builder) (2)∙单例模式(Singleton) (3)∙原型模式(Prototype) (3)二、结构型模式 (3)∙适配器模式(Adapter) (3)∙桥接模式(Bridge) (4)∙组合模式(Compsite) (4)∙装饰模式(Decorator) (5)∙外观模式(Facade) (5)∙享元模式(Flyweight) (6)∙代理模式(Proxy) (6)二、行为型模式 (7)∙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7)∙命令模式(Command) (7)∙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 (8)∙迭代器模式(Iterator) (8)∙中介者模式(Mediator) (9)∙备忘录模式(Memento) (10)∙观察者模式(Observer) (10)∙状态模式(State) (10)∙策略模式(Strategy) (11)∙模板方法(TemplateMethod) (11)∙访问者模式(Visitor) (12)一、创建型模式∙工厂方法(FactoryMethod)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

FactoryMethod使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其子类。

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而无需指定它们具体的类。

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

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并且通过拷贝这些原型创建新的对象。

二、结构型模式∙适配器模式(Adapter)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

Adapter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

23G自学手册

23G自学手册

23N31224T31325N31326寻呼拥塞率(%) 27小区 Iu口拥塞率(%)28上行业务时隙(最后一个时隙除外)干扰测量均值(dbm)29小区码资源利用率(%) 30单通31FPACH信道32呼叫建立流程33TD高干扰指标定义34码资源利用率35TD扩容需关注承载效率和码资源利用率码资源利用率的提升TD下载500占比从L1连续收到同步数CELL_DCH状态失去同步后的等待时间从L1连续收到失步数寻呼类型1拥塞次数(次)/UTRAN发起寻呼类型1次数(含重发)(次)RAB指配建立失败的RAB数目/RAB指配请求建立的RAB数目上行业务时隙(最后一个时隙除外)干扰测量均值(标称值0~127)/上行业务时隙(最后一个时隙除外)干扰测量值上报次数(次)[上行R4业务占用的BRU数(个)+上行控制信道占用的BRU数(个)+上行HSUPA业务占用的BRU数(个)+下行R4业务占用的BRU数(个)+下行MBMS业务占用的BRU数(个)+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BRU数(个)+下行HSDPA业务占用的BRU数(个)]/[上行配置的BRU数(个)+下行配置的BRU数(个)]单通:从用户体验上为听不到对端声音,从语音帧层面看主要是因为错帧、丢帧比例过高,导致最后声音无法解析,从而感知为单通。

FPACH(Fast Physical Access Channel)快速物理接入信道,不承载传输信道信息,因而与传输信道不存在映射关系。

Node B采用FPACH来响应UpPTS时隙收到的UE接入请求,调整UE的发送功率和同步偏移。

FPACH使用扩频因子SF=16,其配置通过小区系统信息广播。

在当基站接收到终端发送的SYNC_UL后,会在FPACH信道上给终端回应指示信息,包括PRACH信道的发送提前量,子帧选择信息,还有终端发送的SYNC_UL码的编号(靠这个来识别哪个终端发送的SYNC_UL)。

FPACH信道的作用:响应UpPCH,即UE在UpPCH上发送SYNC-UL至NodeB时,NodeB用此信道来响应,发送TPC和SS来调整UE的发射功率和同步偏移主叫起呼,经过的流程包括:RRC连接请求->RL建立->RRC连接建立->RL恢复->RRC连接建立完成->初始直传->鉴权请求->安全模式->呼叫建立直传->RAB指派->RL同步重配置准备->RB建立-> RL同步重配置完成->RL恢复->RB建立完成->RAB指派完成->测量控制。

LPC23XX开发讲解

LPC23XX开发讲解
LPC23XX开发讲解
朱明富
LPC23XX开发讲解
简介 Keil开发工具 程序模板 应用程序设计 接口程序设计 硬件设计

2013-8-9
LPC23XX开发讲解 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技与工程系 朱明富
2
LPC23XX简介
ARM 7TDMI-S, 72MHz 512kB Flash, ISP, IAP 64kB RAM + 16kB Enet + 8kB USB + 2kB RTC USB, Ethernet, UART, CAN, I2C, I2S, SPI, SSP GPIO, 10 Bit AD/DA, PWM, 4 Timer, Watch DOG, RTC JTAG, PLL, On-Chip crystal oscillator
程序模板解析

Main.c

主程序
启动文件 目标板初始化 IRQ处理接口 软件中断处理
Startup.s

Target.c

Irq.c

Swi_handler.s

2013-8-9
LPC23XX开发讲解 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技与工程系 朱明富
17
startup.s
; Reset the code ;/***************************************************************************** ;// <h> Handler EQU Mode_USRHeapCConfiguration Reset_Handler Encryption Enter Reset_Addr FLASHDCD 0x10 ;* ;// startup.s: s

实验1-ADS1.2安装及简单的汇编程序

实验1-ADS1.2安装及简单的汇编程序

展示程序运行结果
程序链接:生成可执行文件
程序运行:查看输出结果验 证程序功能
程序编译:确保程序语法正 确无错误
结果分析:分析实验数据得 出结论
分析程序的正确性和效率
程序运行结果与预期是否一致 程序是否存在语法错误或逻辑错误 程序运行效率是否满足要求 程序是否存在内存泄漏或性能瓶颈
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
了解汇编语言在计 算机科学领域中的 应用和重要性
安装DS1.2集成开发环境
打开安装包点击“Next”
同意许可协议选择安装路径
下载并安装适合你操作系统 的版本
等待安装完成启动DS1.2 IDE
创建新工程并配置工程选项
打开DS1.2软件选 择“File”菜单中 的“New Project” 选项
在弹出的“New Project”对话框中 输入工程名称和保 存路径
解决方案:检查输入数据或代码逻辑错 误确保程序正确执行
问题4:实验时间不够 解决方案:合理安排时 间提前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工具
解决方案:合理安排时间提前准备实验 所需材料和工具
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
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能存在的优化空间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结合实验经验提出对实验流程、实验设备的改进和优化建议。
打开集成开发环境(IDE)
编译并运行程序
点击编译按钮生成目标文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打开已写好的汇编程序文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点击运行按钮执行程序
调试程序
打开实验箱电源确保电源指示灯亮起 将编写好的汇编程序通过串口发送到实验箱的微控制器中 按下实验箱上的“运行”按钮观察实验箱的输出是否符合预期 如果实验箱的输出不符合预期检查汇编程序是否有语法错误或逻辑错误并进行相应的修改

LPC23XX的程序移植

LPC23XX的程序移植

关于LPC24XX的程序移植近来单片机升级了,一下子进入32位时代,有点措手不及!还好,网络互相的现代,工程师不必从头开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快开发进程。

由于以前一直使用KEIL开发51单片机,使用方便,便于调试仿真。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ARM型单片机也可以在KEIL中调试。

可是网上大部分ARM实例是基于ADS的。

直接移植过来就会一警告和错误。

为了加快开发进程,还是选择移植借鉴部分实用例程。

具体解决问题方法如下:新推出的KEIL版开发工具RVMDK与老版ADS在工具架构组成上有以下不同:ARM编译器版本、调试器、软件仿真、以及调试单元。

出现如下提示:USBdma.h(128): warning: #1-D: last line of file ends without a newline compiling USBDriver.c...USBHAL.h(40): warning: #1-D: last line of file ends without a newline USBdma.h(128): warning: #1-D: last line of file ends without a newline提示:"文件结束了但没有空行"这个警告, 这是由RVMDK编译器产生的警告,所有程序文件最后一行必须有空行,也可不去理它。

在提示处按一下回车就行了。

Startup.s(214): warning: A1608W: MOV pc,<rn> instruction used, but BX <rn> is preferredStartup.s(258): warning: A1608W: MOV pc,<rn> instruction used, but BX <rn> is preferred由于编译器版本的变化,对应的编译选项也有所变化。

HLD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

HLD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

XX 概要设计说明书拟制隆承志日期yyyy-mm-dd 评审人日期yyyy-mm-dd 批准日期yyyy-mm-dd<公司或企业图标><公司或企业中英文名称>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仅供内部使用)修订记录分发记录目录1简介 (6)1.1目的 (6)1.2范围 (6)1.2.1软件名称 (6)1.2.2软件功能 (6)1.2.3软件应用 (6)2概要设计 (6)2.1第0层设计描述 (6)2.1.1软件系统上下文定义 (6)2.1.2设计思路(可选) (7)1.设计方法 (7)2.设计可选方案 (7)3.设计约束 (7)4.其它 (7)2.2第一层设计描述 (7)2.2.1分解描述 (7)1.模块/子系统分解 (7)2.并发进程处理分解 (7)3.数据分解 (8)2.2.2依赖性描述 (8)1.运行设计 (8)2.数据依赖关系 (8)2.2.3接口描述 (9)1.模块/子系统接口 (9)2.进程接口 (9)2.3第二层设计描述(可选) (10)2.3.1模块1名称 (10)1.分解描述 (10)2.依赖性描述 (10)3.接口描述 (10)2.3.2模块2名称 (10)2.4配置和控制(可选) (11)2.4.1启动 (11)2.4.2关闭 (11)2.4.3MIB表项的创建 (11)2.4.4MIB表项的删除 (11)2.4.5MIB表项的更改 (11)2.5数据库(可选) (11)2.5.1实体、属性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1)2.5.2实体关系图 (11)表目录Table1 **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1 **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plan23工作原理(一)

plan23工作原理(一)

plan23工作原理(一)plan23工作原理1. 前言在程序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常使用各种算法和数据结构来解决问题。

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算法就是plan23算法。

本文将从浅入深,详细解释plan23工作原理及其相关原理。

2. 什么是plan23算法plan23算法是一种高效的排序算法,它能够在O(n log n)的时间复杂度下将一个无序的数组进行排序,并且具有稳定性和泛化性。

它的名字来源于其基本原理中的两个关键概念:“plan”和”23”。

3. plan“plan”是指plan23算法在排序过程中的规划和分割。

它将原始数组按照一定规则进行递归地分割,直到最终得到若干个长度更小的子数组。

这种分割方式使得算法能够对子数组进行并行处理,提高了排序的效率。

4. 23“23”是指plan23算法使用了两个关键的操作步骤:“取2”和”取3”。

在plan23算法的每一次迭代中,它会选择2个子数组进行合并,然后再选择3个子数组进行合并。

这样的分组策略既考虑了排序效率,又兼顾了算法的稳定性和泛化性。

5. 具体实现plan23算法的具体实现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将原始数组递归地分割成若干个子数组,直到每个子数组的长度为1或0。

•步骤2:对每一对相邻的子数组进行合并,得到新的有序子数组。

•步骤3:对每一组3个相邻的子数组进行合并,得到新的有序子数组。

•步骤4: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到得到完全有序的数组。

通过以上步骤,plan23算法能够高效地将一个无序的数组进行排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对算法进行优化,包括使用并行计算、分治策略等方法。

6. 总结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plan23算法的工作原理及其相关原理。

它是一种高效的排序算法,能够以O(n log n)的时间复杂度对一个无序的数组进行排序。

通过了解plan和23的概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算法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式。

希望本文对你理解plan23算法有所帮助!参考资料•[Plan23 Sorting Algorithm]( •[Sorting algorithm](。

BP2309 系统设计程序_2012.7.30

BP2309 系统设计程序_2012.7.30

V1.2
Vdc mA Pcs Pcs Vdc mA Walt % Walt
最小输入电压频率_Vinmin_Fin= 允许输出的最大纹波电压_△Vo=
90 265 60 15.0
Vac Vac Hz Vac V V Khz
最小输入峰值电压_Vacmin= 最大输入峰值电压_Vacmax= 系统工作频率_Fsw=
mm A/mm2 mm A/mm2
胶带等物质的总厚度 绕制后总厚度 BP2309 原理图
0.20 1.43
mm mm
NP
AC
LN CS
BP2309
OUT ST VCC FB
NAUX
COMP GND
Current Sense Resistor 采样电阻 电流采样电阻_Rcs= 采样电阻功耗_Prcs= Output Capacitor 输出电容 输出电容大小_Cout= LN Resistor LN电阻 LN上分压电阻_Rlnh= LN下分压电阻_Rlnl= FB Sense Resistor FB反馈电阻 补偿电阻_Rfbh= 补偿分压电阻_Rfbl= 380.18 150.00 1.80 12 59.20 1.63 0.17 Ω 由于MOSFET关断延时问题,实际阻值需跟据输出电流调试。
Walt uF MΩ kΩ kΩ kΩ
电容的耐压建议高于额定输出电压20%。
127.28 374.77 65.00
Vdc mA mA Vdc mA mA
Vdc mA
MOS管峰值电流_Impk= MOS管电流有效值_Imrms= 二极管反向耐压_Vd= 二极管峰值电流_Idpk= 二极管电流平均_Idav=
电感设计 电感工作的最大磁通 Bmax= 电感量_Lp= 选用变压器的型号_Ttype= 绕组的匝数_Np= 辅助绕组的匝数_Nf= 变压器绕制工艺 骨架窗口槽宽 骨架窗口槽深 漆包线外径 初级绕组漆包线外径 初级绕组并绕股数 辅助绕组漆包线外径 辅助绕组并绕股数 0.22 1 0.13 1 6.80 1.70 0.29 0.69 EPC13 127 39

模拟电路二阶系统模型设计与仿真(PID参数调节)

模拟电路二阶系统模型设计与仿真(PID参数调节)

1 设计意义及要求 (4)1.1 设计意义 (4)1. 2 设计要求 (4)2 系统模型 (4)2. 1 各环节建模 (4)2.1.1 比例环节 (4)2.1.2 积分环节 (5)2.1.3 惯性环节 (6)2. 2 二阶系统方块图 (6)2. 3 二阶系统模拟电路图 (7)2. 4 二阶系统原理图 (7)3 设计过程 (7)3. 1 传递函数的建立 (7)3. 2 系统动态性能指标 (8)3.2.1 理论值计算 (8)3.2.2 用Matlab绘制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10)3.2.3 仿真结果分析 (16)4 个人总结 (16)附录 (17)参考文献 (20)1 设计意义及要求1.1 设计意义“自动控制原理”是信息控制学科的基础理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工程学科,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讨论控制系统的一切一般规律,从而设计出合理的自动控制系统。

因此该课程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统筹运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工程实际系统进行完整而全面分析和综合。

掌握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校正方法,掌握利用Multisim 和Matlab 对控制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和仿真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2 设计要求用PID 参数调节,给出二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写出具体计算步骤,并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最后给出结论。

2 系统模型2. 1 各环节建模2.1.1 比例环节比例环节又称放大环节,其输出量和输入量之间的关系为一种固定的比例关系。

它的输出量能够无失真、无滞后的按一定的比例复现输入量。

比例环节的表达式为)()(t Kr t c = ⑴比例环节的传递函数为K s R s C s G ==)()()( ⑵图1 比例环节2.1.2 积分环节积分环节的输出量和输入量的积分成正比,其动态方程为⎰=tdt t r T t c 0)(1)( ⑶式中,T 为积分时间常数。

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ST s R s C s G 1)()()(==⑷图2 积分环节2.1.3 惯性环节惯性环节又称非周期环节,其输出量和输入量之间的关系可用微分方程描述为 )()()(t Kr t c t c dtdT =+ ⑸ 对应的传递函数为1)()()(+==S T Ks R s C s G ⑹ 式中:T 为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K 为比例系数。

(完整版)软件概要设计实用模板

(完整版)软件概要设计实用模板

标准文档XX 概要设计说明书目录1 简介 (4)1.1 目的 (4)1.2 范围 (4)1.2.1 软件名称 (4)1.2.2 软件功能 (4)1.2.3 软件应用 (4)1.3 实现系统环境 (4)1.3.1 器件特性描述 (4)1.3.2 器件工作原理介绍 (4)1.3.3 关键寄存器介绍 (4)2 概要设计 (5)2.1 第0层设计描述 (5)2.1.1 软件系统上下文定义 (5)2.1.2 设计思路(可选) (6)2.2 第一层设计描述 (6)2.2.1系统架构(功能分解和物理分解) (6)2.2.2功能实现与模块/子系统的关系 (7)2.2.3分解描述 (9)2.2.4接口描述 (9)2.3 第二层设计描述(Optional) (10)2.3.1模块1名称 (10)2.4 (13)2.5 数据库(可选) (13)2.5.1实体、属性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3)2.5.2实体关系图 (13)2.6 文件的组织 (14)2.6.1文件的命名方式 (14)2.6.2文件的组织目录结构 (14)XX 概要设计说明书关键词:能够体现文档描述内容主要方面的词汇。

摘要:缩略语清单:对本文所用缩略语进行说明,要求提供每个缩略语的英文全名和中文解释。

1简介1.1 目的这部分要描述文档的目的。

应该指明读者。

1.2 范围1.2.1软件名称对软件命名1.2.2软件功能解释软件产品将完成或不完成的功能(可以直接描述也可以参考相关文档)1.2.3软件应用描述软件的应用(可直接描述也可以参考其他软件文档)1.3实现系统环境描述本软件的硬件应用平台(主要涉及关键器件的介绍和环境组网方式)1.3.1器件特性描述本器件所支持的规格、工作模式及其异同1.3.2器件工作原理介绍The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principle of the device we used in our solution.1.3.3关键寄存器介绍The description of the registers used in the work mode our solution.2概要设计2.1第0层设计描述2.1.1软件系统上下文定义描述系统如何与外部实体一道组成功能实体(一般用图描述)最终用户基站(短消息GSM手机)外部实体属性描述只限于软件设计和描述相关的属性。

简易单片机实验系统设计

简易单片机实验系统设计

目录第1章系统概述 (1)1.1 系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2 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 (1)第2章研究方案 (2)2.1系统方案设计 (2)2.2 方案实施所需的条件 (2)2.2.1 软件条件 (2)2.2.2 硬件条件 (2)2.3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技术关键 (2)2.3.1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2)2.3.2 技术关键 (3)第3章系统硬件设计 (4)3.1 系统功能框图 (4)3.2 硬件各组成部分简介 (4)3.2.1 芯片STC89C52RC (4)3.2.2 芯片MAX232CPE (5)3.3 各组成部分功能及作用 (5)3.3.1 芯片STC89C52RC功能及作用 (5)3.3.2 芯片MAX232CPE功能及作用 (5)3.4电路原理图设计与生成PCB文件 (6)3.4.1电路原理图设计 (6)3.4.2生成PCB文件 (6)3.4.3 此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7)3.4.4 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 (7)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 (8)4.1 系统软件功能模块划分 (8)4.2 各模块程序流程 (8)4.3各模块程序代码 (9)第5章目标系统 (12)5.1 目标系统介绍 (12)5.2简要操作或使用说明 (12)5.2 实验心得 (12)参考文献 (14)第1章系统概述1.1 系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全面加深与掌握数字电路、单片机原理、PCB(印刷电路板)设计与制作、嵌入式C程序设计课程的开发主旨与能力培养目标,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分析、设计、焊接、安装、调试等环节,初步了解电子类工程设计的一半方法和步骤,掌握工程实践的基本技能。

二、设计要求1、根据目标系统的要求,初步掌握总体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构思,从中选择一种最佳设计方案(自顶向下或自底向上)。

2、根据系统结构规模的要求,掌握单片机外部扩充系统硬件设计的基本过程。

EDA课程设计报告(自动售货机)

EDA课程设计报告(自动售货机)

E D A课程设计报告(自动售货机)-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EDA(Verilog)课程设计报告——自动售货机摘要本设计是以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为核心的自动售货机,利用QuartusⅡ软件编写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程序以实现自动售货功能。

本设计主要以程序为主,硬件方面则使用实验箱(芯片Cyclone II—EP2C35F672C8,基于MagicSOPC创新教学实验开发平台),将程序各变量端口与实验箱管脚进行相应的配置,用八个开关分别代表商品价格、所投钱币价格及确认付款找零操作。

当选择好商品并投币后,数码管显示所选商品价格及投入钱币价格;按下确认付款开关,数码管显示应找多少钱,若交易成功,则对应商品LED灯亮,同时步进电机转动将商品送出。

若所投钱币小于所选商品价格,此时交易不成功,同时对应警告的LED灯亮。

目录前言第一章系统设计1.1 系统设计1.2 总体设计1.3 方案设计第二章详细设计2.1 自动售货机状态描述2.2 详细状态描述2.2.1 初始状态2.2.2 选商品状态2.2.3 投币状态2.2.4 找零状态第三章软件设计3.1 程序总流程图3.2 verilog HDL源程序第四章结果与讨论4.1 实验调试4.1.1 调试步骤4.1.2 实验现象4.2 结果与分析第五章心得体会参考文献附录前言EDA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缩写,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的概念发展而来的。

Verilog HDL是众多EDA软件中的一个,结合我们这学期所学课程,本次设计采用的是Verilog公司推出的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目的是为了将我们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加深我们对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FPGA 芯片等等的认识与掌握。

软件系统设计模板

软件系统设计模板

XXXX软件系统设计V1.0(模板要求:1.标题:正标题采用宋体20号粗体(中文)或Times New Roman的20号粗体(英文和数字);2.副标题或解释文字采用宋体14号粗体或Times New Roman的14号粗体.3.目录:采用自动插入生成法,用“正式”规格,但将斜体改为正体。

4.正文:正文中起始为标题二,为黑体粗体三号;接着为标题三,为宋体或Times New Roman粗体三号;最小为标题四,为宋体或Times New Roman粗体四号正文内容都为五号。

5.正文中的图,表排列按第一标题排(既第1节中的按“图1.1,图1.2…”往下排,直到第二节在重新“图2.1,图2.2…”;表同图)6.模板中凡有色字(非黑色字体)均为解释性文字,请在理解填写要求后全部删除。

7.文件的名称等信息可用“页眉和页脚”的方式填写,字体要求与表格要求一致。

8.页数为自动生成,不用手工改动。

由于本文件采用的是“首页不同”的方式生成,故请同时修改首页和第二页,此后几页将会有相应变化。

9.请将版本、日期、作者、审核、批准打印在页脚中,凡有“签名”字样的,请采用手迹签字。

10.版本从最底行开始记录。

(1表示Rlease,2表示大的版本,3表示编辑版本)11.日期填写格式为YYYY.MM.DD。

)目录1简介 (4)1.1文档介绍 (4)1.2项目背景 (4)1.3版本介绍 (4)1.4术语和缩写 (4)1.5参考文献 (4)2总体设计 (5)2.1系统需求 (5)2.2运行环境 (5)2.3方案设计及论证 (5)2.4总体结构 (5)2.5处理流程 (5)3接口设计 (6)3.1用户接口 (6)3.2外部接口 (6)3.3内部接口 (6)4模块设计与算法描述 (7)4.1顶层设计 (7)4.1.1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和总体功能结构图 (7)4.1.2模块之间的接口描述 (7)4.2子模块1设计 (7)4.2.1设计思路 (7)4.2.2算法描述 (7)4.3子模块2设计 (8)4.4子模块N设计 (8)5运行设计 (9)5.1运行模块组合 (9)5.2运行控制 (9)5.3运行时间 (9)6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10)6.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10)6.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10)6.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10)7测试方案 (11)7.1系统测试方案 (11)7.1.1测试设计说明 (11)7.1.2测试内容 (11)7.2模块测试方案 (11)7.2.1测试设计说明 (11)7.2.2测试内容 (11)7.3存在问题 (11)8版本修改记录 (12)1简介[内容] 概要介绍本软件系统的功能,背景等等情况[目的] 让读者知道本文档对他是否有用,如果有用,可以清楚具体的阅读方法和大概的认识。

pid课程设计摘要

pid课程设计摘要

pid课程设计摘要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相关方法和技术;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XX学科相关的实验和项目,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相关实验技能训练以及实践项目。

教学大纲将按照教材的章节进行安排,每个章节都会有详细的内容讲解和实践操作环节。

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第一章: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第二章:XX学科的方法和技术3.第三章:XX学科的实验技能训练4.第四章:XX学科实践项目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法用于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将是主要的教学资源,我们将选择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的教材,以保证学生能够准确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参考书将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

多媒体资料将用于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设备将是学生实践操作的重要资源,我们将确保实验设备的质量和数量,以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种形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等来评估。

作业将包括练习题和小论文等形式,以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二阶系统的PID控制器设计及其参数整定

二阶系统的PID控制器设计及其参数整定

设计一:二阶系统的PID 控制器设计及参数整定一设计题目 二设计要求1. 控制器为P 控制器时,改变比例系数大小,分析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绘制相应曲线。

2. 控制器为PI 控制器时,改变积分时间常数大小,分析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绘制相应曲线。

(例如当kp=50时,改变积分时间常数)3. 设计PID 控制器,选定合适的控制器参数,使闭环系统阶跃响应曲线的超调量σ%<20%,过渡过程时间Ts<2s, 并绘制相应曲线。

图2 闭环控制系统结构图三设计内容1. 控制器为P 控制器时,改变比例系数p k 大小P 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P P G s K =,改变比例系数p k 大小,得到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仿真结果表明:随着Kp 值的增大,系统响应超调量加大,动作灵敏,系统的响应速度加快。

Kp 偏大,则振荡次数加多,调节时间加长。

随着Kp 增大,系统的稳态误差减小,调节应精度越高,但是系统容易产生超调,并且加大Kp 只能减小稳态误差,却不能消除稳态误差。

程序:num=[1]; den=[1 2 25]; sys=tf(num,den); for Kp=[1,10:20:50] y=feedback(Kp*sys,1); step(y); hold ongtext(num2str(Kp)); end2. 控制器为PI 控制器时,改变积分时间常数i T 大小(50=pK 为定值)PI 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 11()PI P I G s K T s=+⋅ ,改变积分时间常数i T 大小,得到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仿真结果表明:Kp=50,随着Ti 值的加大,系统的超调量减小,系统响应速度略微变慢。

相反,当Ti 的值逐渐减小时,系统的超调量增大,系统的响应速度加快。

Ti 越小,积分速度越快,积分作用就越强,系统震荡次数较多。

PI 控制可以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提高系统的误差度。

程序num=[1]; den=[1 2 25]; Kp=50;sys=tf(num,den); for Ti=1:2:7PI=tf(Kp*[Ti 1],[Ti 0]); y=feedback(PI*sys,1); step(y,8) hold ongtext(num2str(Ti)); end3. 控制器为PID 控制器时,改变微分时间常数d T 大小(50=pK ,15.0=i T )PID 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11()PID P D I G s K T s T s=+⋅+⋅ ,改变微分时间常数d T 大小,得到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仿真结果表明:Kp=50、Ti=0.15,随着Td 值的增大,闭环系统的超调量减小,响应速度加快,调节时间和上升时间减小。

XX系统设计决策模板

XX系统设计决策模板
消息推送系统设计
(版本号:1.0) 版本号: )
3G手机技术应用部 手机技术应用部 2011年11月 年 月
模板说明
• 用途:记录消息推送系统在业务技术规划和系 统架构设计上的成果,包括框架、功能、服务 流程、接口等描述,以及在需求、规划、架构 讨论中形成的重要决策
版本记录
日期 2011/11 版本号 1.0 撰写人 王维 版本说明 XXXX 备注
其他
• 其他需要明确的内容
谢 谢!
提纲
• 系统需求说明 • 系统整体架构说明 • 重点技术及流程 • 架构决策列表 • 其他
系统整体架构说明
• 包含内容(多页):
– 系统架构图及说明——建议有清晰的层次、主要模 块划分
• 层次参考:内容层、服务/业务平台层、网络层、终端层、 运营支撑层
– 系统定位——系统核心职能描述,与其他系统的职 能界定 – 系统关联——与其他系统的衔接,接口说明等
– 服务流程
• 主体服务流程:以系统服务对象为基础,系统提供的业 务服务为主线的流程描述 • 主要接口流程:以关联系统为基础,双方系统对接过程 为主线的流程描述
提纲
• 系统需求说明 • 系统整体架构说明 • 重点技术及流程 • 架构决策列表 • 其他
架构决策列表
序号 决策标题 决策内容 决策参考 备注
提纲
• 系统需求说明 • 系统整体架构说明 • 重点技术及流程 • 架构决策列表 • 其他
重点技术及流程
• 包含内容(多页):
– 重点技术
• 技术难点识别:列出数个技术实现比较复杂,困难的点 • 新技术识别:利用了业界领先或华数未用到过的技术 • 数据实体模型:对系统涉及的核心数据模型进行描述, 如元数据模型、三户模型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P2309系统设计程序
—应用于降压式LED电源
版本: 1.2 日期 2012/10/18 制作: Andrew.Xu

红色字体部分由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填入 蓝色字体部分为根据填入的参数计算的结果
设 计 规 格
最小交流输入电压 最大交流输入电压 90 264 V V 输出LED最高电压 输出LED电流 80 0.42 V A 输出LED最低电压 最小工作频率 75 50 V KHz
系统开关频率(KHz)
系统开关频率(
177 194 212 229 247 264
74.3 77.1 79.5 81.5 83.2 84.8
50.0 40.0 30.0 20.0 10.0 0.0 85 105 125 145 165 185 205 225 245 265
AC Input(V)
典 型 应 用 电 路 图
主 要 元 件 设 计
参数定义 铁芯规格 EDR2809 铁芯有效面积(Ae) 88.0 铁芯材质 PC40 饱和磁通密度 0.35 骨架槽宽 9.3 卧式 mm2 T mm 变压器设计 计算结果 最大占空比 63 电感电流峰值 1.77 电感电流有效值 0.72 主线圈电感量 0.34 主线圈圈数 27 主线圈绕组线径 0.39 主线圈绕组层数 2.71 辅助线圈圈数 5 设计验证 选取值 % A A mH Ts mm
Ts
主线圈电感量 0.40 主线圈圈数 30 主线圈绕组线径 0.4 漆包或绝缘层厚度 0.02 主线圈绕组股数 2 辅助线圈圈数 16
mH Ts mm mm 股 Ts
最大磁通密度
0.27
T
最大开关频率
89
KHz
系统开关频率(KHz)
外围元件参数计算 电流检测电阻(RS) LN检测上电阻(R1) LN检测下电阻(R2) 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 选取值 参数 参数 参数 阻值 0.71 Ω 阻值 1.5 MΩ 阻值 14.3 KΩ 电感参数选定后,输出LED电压最高时对应的系统工作频率 输入电压(V) 频率(KHz) 系统工作频率随输入电压的变化曲线 90 42 107 54 100 125 62 90 80 142 68 70 160 73 60 50 177 77 40 30 194 80 20 212 83 85 105 125 145 165 185 205 225 245 265 229 85 AC Input(V) 247 87 264 89 电感参数选定后,输出LED电压最低时对应的系统工作频率 输入电压(V) 频率(KHz) 最小输出电压时,系统工作频率随输入电压的变化曲线 90 43.6 107 53.7 100.0 125 61.0 90.0 80.0 142 66.5 70.0 60.0 160 70.8 50.0 40.0 30.0
NP
AC
LN CS
BP2309
OUT ST VCC FB
NAUX
COMP GND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