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教师招聘考试面试必看的名词解释类试题一
教师招聘试题及名词解释
一单选。
1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 教育目的B 教育方针C 教育目标D 教育政策2 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A 认知活动B 智育活动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3 ——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在世纪之交。
我国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构建符合素质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A 1999B 2001C 2002D 20034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A 杜威B 夸美纽斯C 华生D 赫尔巴特5“生而知之”的天才论,“一两的遗传胜于一吨的教育”都是——观点.A 环境决定论B 实践决定论C 经验决定论D 遗传决定论6 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A 谈话论B 谈论法C 讲授法D 实验法7 观察,计算,做广播体操,都属于技能中的——类型。
A 一般技能B 特殊技能C 动作技能D 操作技能8 ——是教师备课上课的主要依据。
A 教学大纲B 教科书C 参考书D填写进度计划9《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说明在教学过程应该贯彻——的原则A 启发性原则B 巩固性原则C 直观性D 因材施教10 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A 知道自我教育法B 榜样示范法C 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11 按学生的成绩分班,属于测验中的——。
A 安置性测验B 形成性测验C 指代性测验D 总结性测验12 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充满矛盾,被称为“危机期”的时期是——A童年期B 少年期C 青年初期D 青年晚期13 张明的感受性低,耐受性高,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反应迅速灵活。
这种气质属于——A 多血质B 粘液质C胆汁质D 抑郁质14 有人说教师工作是个无底洞,没有明显的时空界限,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A 复杂性和创造性B 主体性和示范性C 长期性和间接性D 连续性和广延性15 ——指出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教师招聘考试面试必看的名词解释类试题一
2012教师招聘考试面试必看的名词解释类试题一——来自福建华图招教2012教师招聘考试面试必看的名词解释类试题一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实行领导和管理的组织体系和制度,它规定了学校领导和管理力量的地位、作用、职权范围、彼此关系,规定了组织机构。
校长负责制:是指学校工作有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起保证监督作用,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校内领导体制。
法律方法的特点:权威性、规范性、严肃性。
经济方法:是指学校管理者运用工资、奖金等经济手段或措施进行管理的方法。
经济方法的手段主要包括:工资、奖金、补贴加薪、待遇、实物、罚款以及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等等。
经济方法的特点:利益性、公平性、即效性。
教育方法:是指学校管理老通过说服教育、启发觉悟使受教育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方法。
教育方法是实施各种管理方法的先导,它为人们的工作行为提供了思想基础。
教育立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会依照法律程序制定有关教育法律的活动。
校长负责制度:是指学校工作由校长全面负责。
党支部其保证监督作用,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校内领导体制。
校长负责制的制约机智是党支部的保证监督以及职工参与民主管理。
考试大收集学校组织机构系统:是指为了实现管理目标的学校各部门、各单位的有机组合,是将学校的职位任务、人员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去来的完善的结构体系。
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以《教育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法规体系,《教育法》:即教育基本法,是依据宪法制定的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互关系的其本法律准则,被称为“教育的宪法“或教育法规体系的“母法”,1995年3月18日由8届人大3次会议通过的《教育法》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法。
《教育法》:确立了我国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
《教育法》规定了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家教育考试制度是由国家授权或批准的,有实施教育考试机构承办的一种考试制度。
教师招聘考试经典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1.数学基本能力:基于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应用能力以及数学学习中的表达、交流、与人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
2.课堂观察表评价:是指根据评价目标多元、评价主体多样、重视学生自我反思等原则设计具体指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予以评价,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评价方式。
3.庭辩式评课法是指改变以往评课中听课者评、授课者听的模式,让授课者在课后解说自己的教学思路,并针对听课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辩论,从而促进听课者和授课者之间交流的一种评课方式。
4.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教学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5.体态语言评价:是指教师用体态来评价学生,诸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抚摸等等,这些发自内心的无声评价在课堂中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6.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它不以奖惩为目的,是教师自我或在他人指导、支持下,设计自我发展性目标、能动实践、主动接纳外部信息及自我调控发展过程的过程。
7.发展性学生评价发展性学生评价是旨在促进学生达到学习目标而不只是甄别和评比,注重过程,评价目标、内容、方法多元,在关注共性的基础上注重个体的差异发展,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作用,体现评价过程的开放、平等、民主、协商等特点,以学生素质的全面高为最终目的的评价。
8.数学知识与技能评价9.课后备课:指教师在上完课后或观摩完课后,根据教学中所出现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最终形成较为成功的教案。
10.数学日记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学习数学的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记数学日记不断地补充和完善自己的形式来探索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从而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11.档案袋评价又称为档案袋评价、成长档案评价,是一种用代表性事实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质的评价方法。
成长记录袋评价不仅体现过程评价思想,同时体现学生自主评价,强调自我纵向比较,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析、简答题与论述题(附答案)
教育学一、教育与教育学简答题:1、简述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答: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
在教育上,孔子关于“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的主张,不仅对中国古代影响极深,对现代的中国教育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2、简述近代教育的特点答: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制教育。
二、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简答题: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现在哪方面?答: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学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2、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答: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三、教育与个人的发展简答题: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作用。
答: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论述题:“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试论述此观点的合理性。
答:认为人事教育的产物的观点是教育万能论的观点。
人士在环境和教育同时作用下发展起来的。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1)历史上许多教育家对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描述。
比如,夸美纽斯高度评价教育的作用。
首先,他把教育看做改革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
夸美纽斯在《论天赋才能的培养》中,多方面地对比了有教养的民族和没有教养的民族之间的差别,以说明教育对于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生产、增进人类幸福和加强国家实力的作用。
其次,夸美纽斯高度评价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汇总
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和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狭义上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研究的目的是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3、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专注于精神创作活动的过程及其成果,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是社会的精神文明。
4、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中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
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这是人的各个方面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5、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总的要求。
广义上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6、教育制度: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
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教育目的,从组织上统一制定的一系列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为学制。
是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院校的总体系。
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标,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7、教师: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
从广义上来讲凡是把知识、技能、技巧传播给别人的人都可称为教师。
狭义上的教师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8、教师威信:是一种能让学生感到尊敬和信服的感召力量。
分为两种:尊敬威信和信服威信。
9、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知识,专业思想,专业能力上不断完善的过程。
即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10、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
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政策法规高分题库
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政策法规高分题库第一章教育政策与法规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法律救济的对象是公民的()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责任2.()渠道使相对人在通过其他途径都不能获得满意救济时,可以得到充分的补救。
A.司法救济 B.行政救济C.其他救济 D.民间救济3.教育行政复议的申诉对象是()A.做出该行为的教育行政机关B.做出该行为的教育行政机关所属的本级人民政府C.做出该行为的教育行政机关所属的本级人民代表大会D.做出该行为的教育行政机关所属的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4.在我国的教育管理实践中,学校对教师的行政处分决定以及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决定,作为教师或学生如不服的,能通过()途径获得救济。
A.教育行政复议 B.教育申诉C.民间请愿 D.政府上访5.教育法规是以()保证实施的行为准则A.国家强制力 B.社会规范C.党的领导 D.社会主义制度6.为了使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有政策可依,有法律可依,这体现了教育政策、法规的()A.保障功能 B.规范功能 C.制约功能 D.管理功能7.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教育法》8.教育政策的基本特征是()A.可行性 B.规律性 C.强制性 D.目的性9.党和国家行为的()决定了它们所颁发的教育政策的合法性,以及由此而具有的权威性。
A.合法性 B.权威性 C.强制性 D.合宪性10.政策体系中的最高层次,体现最根本、最长远利益的政策是()A.具体政策 B.基本政策 C.一般政策 D.总政策11.()是教育政策中的核心政策,决定着教育政策总的性质、范围与特征,具有统领教育政策的作用。
A.实施途径B.教育方法C.教育方针D.教育路线12.在教育政策体系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政策。
这些教育政策所要解决的是一个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最关键最基本的问题。
A.教育体制政策、教育质量政策、考试与评价政策B.教育体制政策、教育质量政策、考试与评价政策、招生与就业政策C.教育体制政策、教育质量政策、教育经费政策、教育人事政策、课程与教学政策、学制政策D.教育体制政策、教育质量政策、教育经费政策、教育人事政策、课程与教学政策、学制政策、考试与评价政策13.学校对高中生不能进行以下何种处分()A.警告 B.记过 C.送劳动教育 D.开除学籍14.根据法律法规内容的不同,我国的教育法规可分为()A.实体法和程序法 B.成文法和不成文法C.根本法和普通法 D.一般法和特殊法15.教育行政法规是行政法规的形式之一,它是由()依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关于教育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2012年体育教师招考复习题——名词解释
性;学校设置教学目标时,应考虑主体发展目标。
4、初中体育教学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方法:表格式、文字式。
5、水平(学段)计划制订的基本要求:考虑各领域目标实现的整体性、考虑内容标准和教学内容的连贯性、熟悉内容标准目标之间的关系、遵循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按“实践性、灵活性、综合性”原则安排教学内容的时数、对内容标准进行统筹安排。
6、制定学期教学计划的要求:预先确定各项教材的排列方法、每次课教材的安排要考虑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一学期教材的安排要处理好纵横关系、各项教材的安排应考虑季节性。
7、教案:它是根据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的安排和要求,参照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并结合学生、场地、器材、组织教法、学法等实际情况制订的一节课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反映出教师对一节课的教学思想、业务水平、教学技巧和工作态度。
课时计划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教师备课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最终形式。
8、案例:简单地说,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景的描述,在这个情景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它一般是从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角度来描述,涉及学生是如何按照学校管理者或教师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步一步向前运行的。
9、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从广义上来说,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28.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合理运用运动负荷原则、巩固和提高原则。
23、体育教学风格:指不同于一般文化课教学的一些特点:⑴需要有学生进行的身体活动。
⑵身体活动和脑力活动紧密结合。
⑶能掌握锻炼身体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简单的体育活动形式,提高身体素质。
⑷一定的运动量,达到一定的强度。
⑸室外活动组织。
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名词解释1.教育:教育是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3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4 .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
5 .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6 .六艺:是两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
7 .七艺:教会教育的教育内容,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8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9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在运动发展中的表现形式,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10 .教育问题: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11 .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包括教育内部诸要素、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12 .苏格拉底“产婆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又叫问答法。
这种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称为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称为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13 .白板说:洛克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他认为人的心灵原来就像一块内板,没有一切特性,没有任何观念,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
一切思想、观念都是后天获得的,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
14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教师招考——名词解释及简述题
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
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豆丁★教育百科】2012教师招聘常考的面试题目(含答案)
2012年教师招聘面试常考题1、对于开朗、活泼、爱说话的孩子,教师如何处理?这样的学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兴趣、注意力易转移。
对这类学生,采用和风细雨、轻描淡写式的批评已经不能让其警惕,对其严重的错误必须要严厉指出。
这类措词要尖锐,语调要激烈一些,但绝不能讽刺和挖苦。
同时,对这类学生应该采取高标准、严要求的方法,教他们认真地做每一件事,并善始善终,培养他们坚韧、耐力等个性品质。
2、对于性格调皮、专横、大大咧咧的孩子,教师如何处理?对这种气质的学生的教育要用情去感化他们,要从学生切身利益出发,渐进式的交谈。
否则他们会即刻把锋芒指向批评他们的人。
因为他们的防卫心理特别强,当他们情绪激动时,应该避其锋芒,想办法稳定他们的情绪,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把批评信息渐进传递给他,最后达到教育的目的。
3、如何处理迟到的学生?首先,要了解孩子吃到的原因,是不是有特殊的情况。
在处理迟到的问题上分两种情况来看。
对于偶尔迟到的学生,不要小题大做,让他们明白迟到是不对的,有事要提前让家长或同学帮忙请假;对于连续迟到的学生,教师要引起注意,调查迟到的原因,和家长及时沟通,安排好同小区的同学做好监督,不让他迟到。
4、如何处理有矛盾的两个学生?当学生发生冲突时,教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将同学批评一通,因为你的处理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
学生往往会模仿老师的方法来处理问题。
而且,对于未曾了解清楚、未能把握全过程的事情,教师切忌急于下定论,造成“错案”。
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教师应该及时到场,,向当事人询问事情的前因后果,有时也可以从旁观的学生那里得到信息。
然后应该让当事人双方冷静下来,并且回避其他同学,以免激化矛盾。
在学生冷静后,让学生先反省,先谈自己的过失。
因为孩子大多开口就会说“他怎样怎样”把责任推在别人身上。
让学生说说自己,可以是他自己意识到在矛盾中自己应负的责任,然后引导学生、主动承认错去、主动地向对方表示歉意,化解双方的矛盾。
教师招聘面试中高频出现的名词解释一
【学校组织机构系统】:是指为了实现管理目标的学校各部门、各单位的有机组合,是将学校的职位任务、人员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去来的完善的结构体系。
【历史研究法】:是通过已经发生的教育事件进行发掘和考察,认识教育现象机器发展规律的方法。
【调查研究法】:是借助样本分析,达到弄清教育现状、发展趋势和规律的方法。
【六经】:是西周时代流传下来的典籍,时称诗、书、礼、乐、易、春秋。
【学记】:是战国末期乐正克的作品。
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基础,系统地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
【广义教育】:是泛指一切有意识地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这种活动的结果在不同程度上都可能使人增长知识才干或影响人的情感、个性的发展。
【狭义教育】:狭义的教育就是学校教育。
所谓学校教育,是由社会专门组织的,对青少年一代身心成长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以期把它们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的活动。
【亚里斯多德】:是古代希腊学术思想的集大成者,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道德、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实验研究法】:是通过对实验对象施加新异实验变量,并对环境干扰因素加以控制,然后观察实验对象变化的方法。
【教师的体态语言】:是指教师运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眼神动作等表达某种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特殊语言。
【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遵循的行动规范。
【教育机智】:教师在处理各种突发的教育问题时,要有能够迅速作出判断并进行快速反映的能力。
【教师资格】:是指教师任职所需要的学历与道德修养及能力标准。
【《大教学理论】》:被19世纪英国哲学家的约翰穆勒称作是整个文化教育领域中古代思想的百科全书。
【文化】(广义和狭义):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指精神文化,是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
【文化融合】:将不同质,不同源的文化综合起来,从而形成新的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法则之一。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
2012招教一 答案
综合一答案一、单项选择1-5 AABBA 6-10 DBACD 11-15 ABDAB 16-20 BDBAA二、多选题1.ABC2.CD3.AB4.ABC5.BCDE三、判断题1.√2.×3.×4.×5.√四、填空题1.个别教学分组教学2.国民教育制度教师职业道德3.知觉4.瞬时记忆5.构造主义6.内部需要外部诱因7.高原现象五、名词解释1.指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
(又称随意后注意)2.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3.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4.是指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它体现为一定的课程组织形式。
课程结构既包括依据什么目标组织什么内容的问题,也包括以何种形式来组织课程的问题。
六、简答题1.(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2.(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这是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在历史上,社会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机器大工业的出现,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
这是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2)社会生产方式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对于人提出培养要求,人才规格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这就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
在阶级社会里,教育目的总是决定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集中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3)教育目的的确立还要根据人的自身发展需要。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人的发展,主要通过教育去实现,反过来,就形成对教育的需要。
制定教育目的,就必须根据人的自身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各级各类学校制定的具体培养目标,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
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题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题汇总第一部分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及其发展1.【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叫做教育。
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2.【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4.【教育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5.【教育学】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6.【六艺】“六艺是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
“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
7.【产婆术】苏格拉底提出,以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而著名。
这种问答分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称为定义,第三步称为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8.【白板说】洛克反对天赋观念,提出“白板说”。
他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9.【实质教育论】认为普通教育应以获得有价值的识为主要任务,而学习知识本身就包含着能力的培养,能力无须加以特别训练。
其思想来源于德国的赫尔巴特和英国的斯宾赛等人。
10.【形式教育论】它认为普通授有的主要任务就是训练感能力、发展能力并据此设置送程和选择教材,而知识的传授无关紧要。
这种教育理论以英国的教育家洛克为代表。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1.【学校文化】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2.【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就是学习全体成员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
2012幼儿园教师招考名词解释打印版
名词解释1.学前家庭教育2.成熟势力说3.最近发展区4.顺应5. 恩物6.学前社会教育7. “白板说”8.敏感期9.巩固性原则10.总结性评价11.幼儿园环境12.教育13.学前教育学14.教育生态学15.家园合作16.学前教育17.儿童教育生态学18.儿童的发展19.儿童观20.幼儿园一日活动21.教育观22.生活制度23.幼儿德育24.剩余精力说25.松弛说26.预演说27.创造性游戏28.规则游戏29.基本活动30.复演论31.成熟说32.角色游戏33.结构游戏34.表演游戏35.幼儿园教学36.智力游戏37.发展性教学原则38.体育游戏39.音乐游戏40.巩固性原则41.活动性原则42.形成性评价43.学科课程44.活动课程45.幼儿园课程46.幼儿教育观47.幼儿园的内部环境48.广的社会性49.学前儿童德育50.分离焦虑51.关键期52.课程53.美感54.徒手操55.道德行为56.智力57.模仿操58.说理教育法59.表演游戏60.智育词解释参考答案1.学前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环境中由父母或家庭中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进行的早期教育。
2.成熟势力说——是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儿的理论,认为儿童发展是个有规律的顺序模式的过程,这个顺序是由物种和生物进化的顺序决定的。
所有儿童都按照这个顺序发展,但发展速度则由儿童的遗传类型所决定的。
环境和教育不是发展的主要原因,它可能暂时影响儿童的发展速度,但最终由生物因素所控制。
3.最近发展区——教育家维果斯基的理论。
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个阶段,一个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个是儿童只有在成人的帮助下才可以完成的水平。
这两个阶段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即是儿童已经能够做到、但不是独立地而只能是在教育者指引下来做到的那个区域。
4.顺应——个体遇到新的学习情境时,主动调整自己的经验架构以适应环境要求的心理历程。
5.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是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用简易明白的物体制成的,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初步训练。
教师招聘考试-题目-名词解释
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课程的价值: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是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小学英语课程的任务: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
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剪卡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一章教育教育媒介,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的选择,传递,反馈的形式全民教育,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发,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第二章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以及人的道德的发展。
教育功能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
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念。
它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地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第三章学校,在一定社会制度下建构的,以专门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为核心任务的社会组织和机构校长负责制我国公办中小学的内部领导体制,指上级机关领导,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监督保证,教职工民主管理所谓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教育制度广义的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诅咒术系统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狭义的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教育行政体制,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第四章教师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
教师招聘考试面试必看的名词解释类试题一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面试必看的名词解释类试题二教师聘任制:是学校与教师在道德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下,签定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一种制度,它是当前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而进行的教师任用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教育法》:第五十三条对教育投入的体制做了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教育法》对教育投入规定了“两个提高““三个增长“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师法》:(简称《教育法》)于1993年10月31日届入大常委会四次会议通过,1994年1月日起,实行。
它的颁布实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教师的重视,对保证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队伍的社会地位,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诊断性评价:是指某项工作开始前,某一决策出台前或评价活动前所进行的准备性评价。
其目的是为了了解评价对象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也包括对评价对象的各种优势、优点和特殊性的识别,为制定符合评价对象实际情况的工作方案和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各方面工作做准备。
形成性评价:是在学校工作方案、计划实施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对照学校工作目标经常地检验学校工作状况和学生各方面发展水平关况而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工作过程中的状况,以便及时调节器整工作的状态,因而,这种评价将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对方案作出适当的调整。
教师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即德、能、勤、绩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当免收学费,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助学金的发放办法。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校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事实义务教育的阶段与步骤: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可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第二阶段,在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
教师资格证名词解释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名词解释(61道)教育学一.1.学校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2.义务教育:是指依照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护的国民教育。
3.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1.遗传素质:也成为遗传,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2.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他是人的主观意识方面的特征,故称为主观能动性。
三.1.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教育者的总的要求。
2.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3.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也就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标准。
四.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职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名族素质的使命。
2.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3.教师聘任制度:是指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的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五.1.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条件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归纳: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1.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希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的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4.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5.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6.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7.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这是人的各方面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8.成熟的概念:成熟是指儿童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和能力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
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9.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学校教育的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具有明确的目的、有指定的教育内容和活动计划、有系统的组织和特殊的教育条件。
学校弥漫着科学、文化和道德规范的气息。
这些构成了学校教育环境的特殊性。
10.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概念进行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1.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老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12.学生的义务:是指在公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针对学校、教育及学生的特点而规定的对学生的限制和要求。
教师公招考试名词解释题
名词解释
1.教育:解释之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解释之二: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是广义的教育;但广义的定义外延过大,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构成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2.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3.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
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
4.课外活动: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5.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教师上岗考试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2.儿童个体发展: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3.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即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4.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5.讲授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
1.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2.儿童个体发展: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3.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即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4.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5.讲授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
、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面试必看的名词解释类试题二
教师聘任制:是学校与教师在道德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下,签定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一种制度,它是当前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而进行的教师任用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教育法》:第五十三条对教育投入的体制做了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
《教育法》对教育投入规定了“两个提高““三个增长“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师法》:(简称《教育法》)于1993年10月31日届入大常委会四次会议通过,1994年1月日起,实行。
它的颁布实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教师的重视,对保证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队伍的社会地位,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诊断性评价:是指某项工作开始前,某一决策出台前或评价活动前所进行的准备性评价。
其目的是为了了解评价对象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也包括对评价对象的各种优势、优点和特殊性的识别,为制定符合评价对象实际情况的工作方案和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各方面工作做准备。
形成性评价:是在学校工作方案、计划实施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对照学校工作目标经常地检验学校工作状况和学生各方面发展水平关况而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工作过程中的状况,以便及时调节器整工作的状态,因而,这种评价将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对方案作出适当的调整。
教师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即德、能、勤、绩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当免收学费,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助学金的发放办法。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校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事实义务教育的阶段与步骤: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可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第二阶段,在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
教育评价:是运用专门的技术手段对教育活动的价值作出平定的活动。
教育评价:就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考试&大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教育工作中的活动、人员、管理和条件的状态和成效,进行质和量的价值判断。
根据教育评价的对象范围可将教育评价分为宏观教育评价、中观教育评价和微观教育评价三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