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山栎类生活史多样性考察报告

合集下载

川滇高山栎的光合作用特征

川滇高山栎的光合作用特征

第39卷第3期林业科技Vol.39No.3 2014年5月FORESTRY SCIENCE&TECHNOLOGY May2014文章编号:1001-9499(2014)03-0028-03川滇高山栎的光合作用特征*索郎拉措杨小林**尼珍辛福梅(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林芝860000)摘要:采用光合测定仪Li-6400,对西藏川滇高山栎生长季节(5 10月份)的光合作用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生长季节光合速率呈增长趋势,8月份最大,是生长最旺盛的月份;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单峰型,仅在6月的中午14:00时出现“午休”现象;根据双曲线修正模型得出,川滇高山栎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分别为1444.19μmol/(m2·s)和37.78μmol/(m2·s);CO2浓度的增加有助于川滇高山栎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提高,CO2浓度达到1800μmol/mol时,净光合速率有下降的趋势,产生光抑制现象。

关键词:川滇高山栎;光合作用;日进程;光响应中图分类号:S792.189,S718.45文献标识码:A川滇高山栎(Quercus aquifolioLides)是藏东南地区特有的树种,分布广,具有适应能力强、抗干扰、萌蘖能力强等特点,是当地人们喜爱的薪柴;其木质坚硬,亦被用做机舱板、刨架、木钉等[1-3]。

川滇高山栎林分不仅有丰富的林下产品,而且具有极好的涵养水源、水土保持的作用及生态效益[4],能适应高海拔或低海拔河谷季节干热气候,在高原脆弱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和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对碳的同化积累是植物生长和生产力形成的基础[5];日变化特征是了解植物光合能力利用过程的基础,光合能力的大小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对川滇高山栎光合特征的研究,了解促进川滇高山栎光合作用的主导因素,为进一步揭示川滇高山栎的环境适应性奠定基础。

1试验地概况本研究地点设在西藏农牧学院后山,地理位置29ʎ39'55ᵡN,94ʎ20'31ᵡE,海拔3011m。

林芝地区川滇高山栎群落物种多样性保护建议

林芝地区川滇高山栎群落物种多样性保护建议

8℃;年均降水量800.Omm,年均相对湿度64%。土壤为漂灰化
山地暗棕壤.土层平均厚度60cm,腐殖质化程度不明显。地势北 高南低,印度洋暖流北上,与北方寒流汇合,形成了热带、亚热带、 温带和寒带并存的特殊气候,植被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主要分布有 山地温带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高山寒带灌丛、草地和草甸。 主要树种有高山栎、高山松、林芝云杉、急尖长苞冷杉等。据资料 显示,对川滇高山栎群落林隙特征而言,林芝地区高山栎中主要 以砍伐形成的林隙最为普遍,占全部林隙的79.3%,自然立枯、放 牧、风倒形成的林隙比例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居民对生活燃料 的需求,大量的砍伐形成许多扩展林隙,以川滇高山栎为建群种 的森林群落中,乔木层少量出现高山松、云冷杉、沙棘等,林分组 成较为单一,说明川滇高山栎在群落中竞争力较强,现实生态位 独特。而灌木层特别是草本层物种数量和多度.以及复杂性皆优
本文链接:/Periodical_kjdb201227004.aspx

围为海拔2400--3400m,下限可到1900m.上限达4000m左
右。适应性和抗环境干扰能力很强,具备旺盛的萌蘖能力。 林芝地区地处藏东南雅鲁藏布江下游,平均海拔3000m左 右.海拔最低的地方仅仅900m。林芝地区的地理位置为东经920 09’一98047’,北纬26052’一30040’,平均海拔3100m。东西长 646.7km,南北宽353.2km,总面积1 1.7km2。年平均气温一 1岛cC,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一7.8。c,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
科技导报2012。30(27)
科技工作大家谈(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文/卫敏
林芝地区川滇高山栎群落 物种多样性保护建议
物种多样性是物种丰富度和分布均匀度的综合反映,体现了 群落结构类型、组织水平、发展阶段、稳定程度和生境的差异,是 揭示植被组织水平的生态基础。反映了生物群落在组成、结构、功 能和动态方面表现出的异质性。林芝地区是西藏原始森林的主要 分布区,该区保留着我国目前为数不多的保持原始状态的森林. 这些森林大多分布在我国及周边国家大江大河的上游.在维护江 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平衡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川 滇高山栎是世界上分布最高的常绿阔叶林树种.是青藏高原最具 有代表性的主要硬叶栎林类型,大多分布在江河上游陡坡地带, 是极好的土木保持和水源涵养林。 1川滇高山栎地理分布特征及研究区自然概况 川I滇高山栎是世界上分布最高的常绿阔叶林树种,是青藏高 原最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硬叶栎林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四川西 部高山峡谷区和西部山区,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的高山峡谷 及林芝、工布江达、错那、吉隆、察隅等地。在向阳山坡形成广袤的 森林类型,垂直分布幅度较宽,在四川海拔高度在3000— 于乔木层,因而物种多样性较高。 川滇高山栎是川滇两省和青藏高原的重要水土保持和水源 涵养林,但目前部分地区林分遭受过度薪采,破坏较为严重,在当 地发掘替代燃料新能源,寻求更有效的利用和保护手段.推动可 持续利用,促进当地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各界 不可推卸的责任。针对本区目前川滇高山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现 状及存在问题,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和完善物种多 样性保护。 2林芝地区川滇高山栎群落物种多样性保护建议 1)严格贯彻执行政策法规。加强地方立法.杜绝乱采乱挖的 行为,采取法律制裁措施,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护生物多样 性,建立资源的有效使用和效益补偿制度。按照生态环境和自然 资源的特点及客观生态规律开发利用物种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 路,一定要先保护好森林资源,确定合理的采伐量,实行森林资源 的限额采伐,采伐量不超过森林自然生长量,伐后的更新面积不 少于采伐面积。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要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持 续性为先决条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者应依法向政府支付相应的 税费,以补偿对自然资源的损耗。 2)广泛使用薪柴替代能源。受能源匮乏和长期以来形成的 生活习惯影响,林芝地区农牧民主要靠薪柴作为生活燃料和取暖 燃料,据不完全统计,西藏几十年的薪柴消耗量高达3000多万 m3,严重影响着当地植被覆盖率。为改变传统能源汲取方式,也为 了适应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日益扩大.应进一步加 强替代能源的开发,尽量采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和水电能等.减 少对林木的过度依赖.保护森林资源。 3)提高大众对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意识。通过开展宣传教育 活动及媒体等多种形式,深入基层,面向群众,广泛宣传保护森林 群落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同时宣传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法律、 法规和政策,增强人们对保护物种多样性的生态意识、法制观念 和责任感,并逐步将其融入到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民风民俗 等各种行为中去。号召人们积极参与到保护物种多样性的行动中 去,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4)培养一批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目前,林芝地区森林生物多 样性保护的科研及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科技人员缺少有关生物的 特性、群落特征、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等方面的知识,难以胜任日 趋多样化的保护工作。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强培训学 习,更新科技人员知识。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建立森林生物多样性 资源监测系统,以提高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技水平。

西藏色季拉山川滇高山栎种群结构与动态

西藏色季拉山川滇高山栎种群结构与动态

顶极 的特征 , 存在被其他树种替代 的可能。川滇高 山栎存活 曲线 介于 D eyI与 D ey ev I ev Ⅲ型之间 , 整个生命过 程出 现 4次死亡 高峰 , 以幼苗进人幼树时期最为强烈 ( 亡率 7 . %) 高死亡率会带来 高的生命 期望值 , 内资源竞争 死 73 , 种 是影响个体寿命 和造成种群波动的主要原 因。环境因子对川滇高山栎种群 高度 的影 响程度排序 为: 土壤湿度 >年
s o s o t eso e T e s ailwae atr in fc nl f ce h n ii u lgo n n o uain d v lp n . p n e t h lp . h p ta trp t n sg i a ty af td te i dvd a rwi g a d p p lt e eo me t e i e o
e tn ie,c ni u u it b t ni h o te s i e oe t e in tp a sa mp ra trl n s i a d wae o s ra xe sv o t o sdsr u i n tes u h atT b tfrs go .I ly n i otn oeo ol n trc n e v — n i o r t n o h li eg re ae s i ft e ap n — og ra .Th o u ain sr cu e,q a t aied n mis h eain hp ewe n h ih n n i o e p p lto tu t r u n i tv y a c ,t e rlt s isb t e eg ta de v — t o r n n r td e sn o o i o fsz ls e ,lf a l o me twe esu id u i gc mp st n o ieca s s i tbe,s ria H V i e u vv lC Ie,a d r n or lt n a ay i.Th e ut n a k c reai n lss o ers l

宝天曼栎类天然林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

宝天曼栎类天然林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

宝天曼栎类天然林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闫东锋;朱滢;杨喜田【摘要】利用河南省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2块样地资料,通过划分不同的群落类型,利用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指数(R)等3个物种多样性指数及改进的M-Godron稳定性测定方法分别对该区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进行测度,研究了栎类Quercus天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的耦合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群落A,群落B,群落C和群落D的稳定性数值分别为0.084 6,0.239 4,0.291 7和6.456 6,除群落D处于不稳定状态,其他3个群落类型均处于稳定状态,且稳定值差别不大;所有植物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与群落稳定性数值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3,0.968 0和0.999 7.以95%的置信概率检验结果表明,两者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越高,结构越复杂,稳定性就越强.%To measure and study the value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mmunity diversity and stability of four communities (A, B, C, and D) in a natural Quercus (oak) forest, data from thirty-two sample plots of the Baotianman Nature Reserve in Henan Province were obtained and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ree diversity indexes: the Simpson index (D), the Shannon-Wiener index (H), and the Pielou index (R) as well as a community stability index; the improved M-Godron method. A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three diversity indexes to the community stability values (Sv) was also conducted. Results showed that communities A ( S = 0.084 6), B(SV = 0.239 4), and C(SV = 0.291 7) were stable, but community D(SV = 6.456 6) was unstabl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for community stability versus species diversity [D(r = 0.998 3),H(r = 0.968 0), and R(r = 0.999 7)] were significant(P < 0.05). Thus, with more species diversity forest structure is more complex and stability is better.【期刊名称】《浙江农林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28)004【总页数】6页(P628-633)【关键词】森林生态学;改进M-Godron法;群落稳定性;物种多样性;天然次生林群落;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者】闫东锋;朱滢;杨喜田【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物种多样性不仅与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等植被特征密切相关,而且还与外界干扰的性质和强度相关联。

植物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植物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植物地理学实习报告植物多样性调查与分析专业地理科学班级1202姓名罗晓丽学号2012119010233成绩日期2014.6.17目录第一节实习目的 (2)第二节实习线路 (2)第三节实习内容 (2)1.植物的多样性 (2)2.植物标本的制作过程 (4)3.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环境的关系 (5)4.植物检索表的编制方法和使用 (6)第四节结果与分析 (7)1.植物的形态学观察、描述和分析,植物多样性 (7)2.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8)3.感悟 (8)第五节参考文献 (8)一、实习目的1.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和应用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

2.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3.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

4.通过观察、解剖、描述和采集、压制、制作标本以及应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等,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学会鉴定植物的方法。

5.了解常见的植被和群落类型,加强学生对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培养我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认识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6.通过实习,进一步培养独立能力。

7.学习懂得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

二、实习线路1. 4月4日下午,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学生在生科院集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生科院的植物标本馆和动物标本馆。

2. 我们这一组的同学分工找学校不同科的植物,包括十字花、结球甘蓝木犀科、龙舌兰科、杨梅科、石蒜科、苏铁科、柏科、梧桐科、卫矛科、茜草科、芸香科、玄参科、百合科、葱科等。

3.采集植物,制作标本。

三、实习内容1.通过比较和观察校园不同种类植物,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①十字花科植物:Cruciferae 十字花科,约375属,3200种,广布于全世界,主产北温带,特别是地中海地区,中国有96属,约411余种。

藏东南川滇高山栎叶功能性状海拔分布特征

藏东南川滇高山栎叶功能性状海拔分布特征
本研究以西藏东南部川滇高山栋自然种群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叶功能性状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特征 及其相互权衡耦合规律进行探索研究,旨在为青藏高原地区川滇高山栋的物种保护及不同海拔上植被的 自然恢复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采样地设置于川藏线G318国道藏东南林芝地区波密-然乌段(95°37'31"~96°27'30"E, 29。33'19"~
协调和权衡分配来达到适应外部垂直海拔梯度变化的生存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叶功能性状;海拔;川滇高山栎;西藏
中图分类号:S792.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018(2021)04-0366-07
Altitude distribution of leaf functional traits of Quercus aquifolioides in southeastern Tibet
开放科学标识码 (OSID 码)
为:比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 = -0.924)、与叶厚度和叶组织密度呈显著负相关(r = -0.706;
r = -0.696);叶干物质含量与叶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 =0.813),与叶组织密度、相对水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 = 0.811;
r = 0.829)等。藏东南亚高山地区海拔因子对川滇高山栎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显著,川滇高山栎通过多个功能性状的相互
森林与环境学报2021, 41(4): 366-372 Journal of Forest acf.2021.04.005
第41卷第4期 2021年7月
藏东南川滇高山栎叶功能性状海拔分布特征
王 超",卢 杰",周晨霓",姚慧芳「,4,加央朗珍5,拉 巴5 (1.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西藏林芝860000; 2.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藏林芝860000; 3.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藏林芝860000; 4.西藏生态安全联合重点实验室,西藏林芝860000; 5.西藏拉萨市林周县气象局,西藏拉萨850000)

栎树栽培桑黄试验报告

栎树栽培桑黄试验报告

栎树栽培桑黄试验报告杨久根1 钱金明2 张惠民2 黄 波2(11浙江省龙泉市佳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龙泉 323700;21浙江省丽水市浙南区域药用植物研究中心,丽水 323000)摘 要 借鉴外国经验,利用丽水丰富的栎树资源,开展栎树栽培桑黄试验和生产。

结果:3000余袋产出子实体300多千克;100个栎树段木,产桑黄516千克。

经质量检测检验,符合出口标准,生产的袋栽子实体全部由韩商收购。

投资少、见效快,适合农村产业化经营。

关键词 桑黄;栎树栽培;技术措施1 前言2000年,笔者应韩国灵芝协会邀请到韩国考察,期间发现韩国普遍利用非桑科树种———栎树栽培桑黄,并且产量高、,前景广阔。

随后与韩国灵芝协会合作,引进韩国优良桑黄菌种,开展大棚栎树袋料栽培桑黄和栎树段木栽培桑黄的试验与生产。

桑黄是中国、东南亚、韩国和日本等国的传统药材。

在民间通常用来治疗胃痛、胃肠功能紊乱、淋巴腺炎症、癌症,用于强身健体,防治各种疾病。

近年来,桑黄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癌真菌,已引起国际医药工业界与保健品行业的高度关注,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生物治癌领域中有效率最高的生物药类之一。

因此开展桑黄人工栽培意义重大。

据郑立军等报道,在韩国,桑黄称为裂蹄木层孔菌(Phellinus linteus (Berk.et Cart.)T eng )。

其子实体为多年生,个体中等或较大。

菌盖2~10×4~17(厘米),厚115~7厘米,半圆形或马蹄形,深灰色至黑色,有同心纹和环棱,初期有细绒毛,后变光滑和龟裂,硬而木质化,下侧无子实层。

寄生于杨、栎、丁香、女贞、忍冬、桦槭等树木的枯木及栎木树干上。

栎(Quercus )是壳斗科栎属植物的通称。

栎树也称为“麻栎”、“橡”,通称“柞树”。

全属计有300多种,分布在北半球的欧、亚、非、美各洲,中国有60多种。

栎树为落叶乔木,叶子长椭圆形;木质坚硬,可制家具,木材可培养香菇及木耳等;结球形坚果,可作饲料、酿酒、浆纱;嫩叶可饲养柞蚕。

蒙古栎及蒙古栎林的研究概况

蒙古栎及蒙古栎林的研究概况

蒙古栎及蒙古栎林的研究概况于顺利马克平陈灵芝张承军(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摘要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esch.ex Turcz.在中国北万是一种常见的树种,而蒙古烁林在中国是一种分布较广的次生林,对它们的研究一直是我国生态学上的热点之一。

本文介绍了蒙古栎及蒙古栎林的研究进展简况及成果,包括蒙古栎及蒙古栎林的地理分布,蒙古栎树种的系统分类与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蒙古栎林的群落结构、组成、类型及其一些群落学特征,蒙古栎林演替,蒙古栎林生态系统的水文效应,蒙古栎林的养分循环,蒙古栎林的生理生态学特性等方面。

预测了蒙古栎及蒙古栎林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蒙古栎林研究进展蒙古栎林在中国是一种分布较广的次生林,它对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气候比较适应,对人类活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不管是对国民经济还是对生态环境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因此开展对蒙古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关于栎树和栎林的研究,最早见于1935年发表于植物学杂志上的“中国枯叶栎之研究”(刘慎谔,1935)一文,但1949年以前这方面研究的文献很少。

在50、60年代,对蒙古栎的研究逐渐有较多的文献出现,主要是植被调查,包括分布和种类组成等。

80年代以后,关于蒙古栎及蒙古栎林的研究文献大量出现,这些研究包括了各个方面,得到了很多规律性的结论。

但很多研究都较为零散和不足,还需继续深化。

主要研究工作及其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蒙古栎及蒙古栎林地理分布的研究关于蒙古栎及蒙古栎林的地理分布方面的研究有大量的文章和专著出版,虽然在这方面还有一些争论,但此工作已算基本完成;包括《中国植被》以及《黑龙江森林》、《辽宁森林》、《吉林森林》、《山东森林》等一大批专著对这些工作都有总结,如蒙古栎的分布在中国比较广泛,北界可达黑龙江边,南界可以认为是江苏北部连云港附近的云台山,东界可到山东的崂山和昆嵛山,西界可到陕西和甘肃的一些地区。

蒙古栎的垂直分布海拔在300~1300米(吴征镒,1980;王良风等,1986)。

林地与非林地物种多样性调查生态实验报告

林地与非林地物种多样性调查生态实验报告

林地与非林地物种多样性调查时间:2014.10.14 地点:东湖【实验目的】1.了解物种多样性的概念,同时掌握测量物种多样性的方法及手段;2.学会比较不同地方的物种多样性;3.逐步了解生态学实验的方式、方法,同时能了解生态思维。

【实验原理】不同生长环境会对不同类型植物的生长造成不同的影响,会造成不同地方物种多样性存在差异。

不同地方由于水土、阳光等的差异,会造成植物类型以及种类的差异,同时由于一些偶然因素出现在该地方的各种植物的种子也会对物种多样性造成影响。

同时同一个地方由于不同植物的生长而对其它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也会影响物种多样性。

可以通过测量生物量、物种数等方法分析。

【实验器材】地温计5个,50m皮尺4个,筛子4个,土钻2个(共用)、电子称 1个(共用)、1.5m皮尺3个(测株高),自封袋35个左右,铝盒6个,剪刀4个、枝剪1个,记号笔1只、笔三只、标签纸6张(分发)、1mx1m样方框(由线和长铁钉制作得)【实验步骤】(一)林地1.选定一处林地,用皮尺圈出一块10m*20m的大样方。

2.记录样地中树木的种类、数目及每棵树的高度、胸径。

3.在样地中随机选择三个1m*1m的样方,用剪刀将地表的植被(树木除外)全部剪干净,并分类装入自封袋中,鉴别种类、计算株数、称重。

4.收集各个小样方中所有凋落物,装入自封袋中,称重。

同时在小样方中选取多个点测量土壤温度及湿度。

(深度5到10公分)5.用土钻取各个小样方中的土壤,筛出根,称重。

6.再在林地中选择一个大样方,重复以上步骤。

(二)非林地在非林地中随机选取三个1m*1m的小样方。

参照林地小样方中的做法,重复操作。

【实验数据】1.林地数据统计表2.非林地数据统计表【数据分析】一、样方的物种丰富度对比由上图可以看出物种丰富度,林地大于非林地。

其中林地2号样方丰富度最大。

二、样方的生物两盒和凋落物的比较从上图可以看出,林地1的凋落物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生物量也大于其他两组,但是生物量几组之间差别较小。

西藏色季拉山西坡种子植物多样性垂直分布

西藏色季拉山西坡种子植物多样性垂直分布
fo l w t i h e e a i n r m o o h g l v t .Th li d n lp te n o a l o e a t u i a a t r f miy,g n r t f e e a,s e i s s r b ,a d h r p c e i h e ss o d a p ce h u s n e b s e i s rc n s h we

d u l— u t e atr o b e h n p d p t n,wh l r e i h e s f s n r a e n h n d c e s d wi n r a i g e e a i n.p a i g a h e ie t s rc n s i ti c e s d a d t e e r a e t i c e s n l v t e r h o e k n tte
a tt d f3 7 0 m . T e att di a t r s o h a i f n mb r o p c e /n mb r o e e a a d n mb r n e e a li e o 0 u h l u n lpat r f t e r to o u e f s e i s u e f g n r n u e t g n r / i e n mb r o a l l o s o d a d u l — u e t r u e ff mi a s h we o b e h mp d pat n, b t t e r t f n mb r o p c e / u e f f miy n r a e y e u h ai o u e f s e i s n mb r o a l i c e s d o
2 nt ue f F r t cl y E v o met n rt t n h hn s A a e yo oet B in 0 0 ; .Is tt o o s E oo , n i n n dP o ci ,t C ie c d m F r r i e g r a e o e e f sy eig 10 9 j 1 3 D p r n o au a R sucsa d E v o me t i t g i l r a dA i a u b n r C l g Ln h 8 0 0 ) . eat t fN tr l eo r n n i n n ,Tb r ut e n nm l sa dy ol e iz i 6 1 0 me e r eA c u H e

川滇高山栎研究综述

川滇高山栎研究综述

第29卷 第2期四川林业科技 Vo1.29, No .22008年4月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Ap r ., 2008 收稿日期:2007207230 作者简介:王国严(19832),男,汉族,河南邓州人,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种群(群落)生态学。

川滇高山栎研究综述王国严,徐阿生(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西藏林芝 860000)摘 要:川滇高山栎(Q uercus aquifolioides )自被定名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开展了很多研究。

本文通过收集和参阅相关文献,从分类、生物学、生态学和遗传学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自开展研究以来所取得的成果。

由于不同的分类学家所采用的依据不同,导致栎属乃至壳斗科的分类系统目前在学术界还有很多争议,分布在我国的高山栎组植物同分布在地中海冬雨区的冬青栎的相似性和亲缘关系也是目前分类学界讨论的热点。

目前对川滇高山栎生长特点与生物量研究较多,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还刚刚开始,种群群落生态学研究较为零碎,并且多停留于定性描述。

重点针对分子生物学和生态学领域对其开展进一步的系统的定量化研究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川滇高山栎;分类学;生态学;生物学中图分类号:S71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508(2008)02-0023-07A Revi ew of Researches on Q uercus aqu ifolioidesWANG Guo 2yan XU A 2sheng(I nstitute of Ecol ogy,Tibet Agriculture and Ani m al Husbandry College,L inzhi 860000,China )Abstract:Since itwas denom inated,researches on Q uercus aqu ifolioides have been conducted at home and abr oad .This paper su mmarizes research results in the fields of bi ol ogical taxonomy,ecol ogy,genetics and s o on .Because of their vari ous basis,the taxono m ists give different op ini ons about the classificati on of Fagaceae .The si m ilarity and genetic relati onshi p bet w een Q uercus suber Secti on in China and Q uercus i 2lex distributed mainly in the Mediterranean als o is a hotly 2discussed t op ic .Up t o now,many studies of itsgr 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bi omass have been made,and yet the research work of its genetics and molecu 2lar bi ol ogy just begins,its populati on and community ecol ogy studies are frag mentary and most are qualita 2tive descri p ti on .Farther syste matic quantitative research in molecular bi ol ogy and ecol ogy fields is a working e mphasis at the p resent ti m e .Key words:Q uercus aquifolioides ,Taxonomy,Ecol ogy,B i ol ogy 川滇高山栎(Q uercus aquifolioides Rehd .et W ils .)为常绿乔木,叶片椭圆形或倒卵形,长215c m~7c m [1],全缘或有刺状锯齿,背面被褐色鳞秕及星状毛,侧脉6对~8对。

八仙山不同类型松栎林群落主要特征分析

八仙山不同类型松栎林群落主要特征分析

八仙山不同类型松栎林群落主要特征分析作者:马闯杨竟艺高云昌龙鸿于玮玮来源:《广西植物》2021年第08期摘要:為探究八仙山保护区不同类型森林群落的更新潜力、多样性程度以及稳定性水平,阐明三者间的关系,该文以保护区内油松林、蒙古栎林和油松-栓皮栎混交林(松栎混交林)3种不同类型天然次生林为对象,调查建群种径级结构和更新潜力,计算不同层次群落多样性,测定M. Godron稳定性,并采用主成分法建立评价模型。

结果表明:(1)油松种群径级结构近似正态分布,处于成熟期,但幼苗较少;栓皮栎、蒙古栎以及阔叶杂木的幼苗、幼树较多,更新潜力较大。

(2)松栎混交林的乔木层多样性较高,而灌木层多样性最低,油松林的草本层多样性最低;松栎混交林群落总体物种丰富度最低而均匀度最高。

(3)M. Godron稳定性表明,蒙古栎林距离稳定点较近,而油松林偏离较远。

(4)PCA双序图表明,M. Godron 稳定性与种群更新潜力、Alatalo均匀度呈较强正相关,综合排序依次为松栎混交林、蒙古栎林和油松林。

综上结果表明,建群种更新潜力和物种均匀度对群落稳定性影响较大,林地管理应注重对幼苗幼树的保护。

关键词:松栎混交林,更新潜力,多样性,稳定性,PCA双序图中图分类号:Q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142(2021)08-1306-09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newal potential, diversity degree and stability level in different types of Pinus and Quercus forests in Baxianshan Nature Reserve and to clarify their relationships, three types of natural secondary forests, Pinus tabuliformis forest, Quercus mongolica forest and mixed Pinus tabuliformis and Quercus variabilis forest were selected in Baxianshan Nature Reserve. The structure and renewal potential of constructive spec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diversities of different levels in communities were calculated and the M.Godron index was determined.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as used to develop an evaluation model.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1) The DBH class structure of Pinus tabuliformis population distributed normally in the mature stage but with little seedlings. Few seedlings of P. tabuliformis were observed. The numerous seedlings and young individuals of Quercus variabilis, Q. mongolica and broad-leaved weed trees presented greater regeneration potential. (2) The diversity in arbor layer of mixed Pinus tabuliformis-Quercus variabilis forest was higher than other communities,while that in shrub layer was the lowest. The diversity in herb layer of Pinus tabuliformis forest was lowest. The overall species richness in the mixed Pinus tabuliformis-Quercus variabilis forest is the lowest with the highest evenness. (3) The M. Godron stability indicated that Q. mongolica forest was close to the stable point, while Pinus tabuliformis forest was far away. (4) The PCA biplot showed that M.Godron stability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opulation regeneration potential and Alatalo evenness index. The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ies was ordered as mixed P. tabuliformis-Quercus variabilis forest, Q. mongolica forest and Pinus tabuliformis forest.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opulation regeneration potential of constructive species and species evenness take great influence on community stability, and the seedlings and young individuals of Quercus should be protected during the forest management.Key words: mixed Pinus tabuliformis-Quercus variabilis forest, renewal potential,diversity, stability, PCA biplot群落是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生活在同一环境下的不同种群的集合(马克平和刘玉明,1994)。

烟台市牟平昆嵛山-PPT文档资料

烟台市牟平昆嵛山-PPT文档资料

结果与分析
• 土壤分析
所取土样为地表10厘米土层,土质为砂质土, 几乎无任何土壤昆虫生存,但样方内草本植物数 量仍较多,这与土壤质地和结构有关,黏土的含 水量为15%时几乎所有动植物都不能生存,而砂土 的含水量为15%时,土壤仍相当湿润,样方内土壤 颗粒较粗,土壤疏松黏性小,砂土通气性能强, 但蓄水能力差,易干旱,由于近几天温度较高, 使其蒸发量较高,土壤含水量下降较快,使其含 水量下降较快,而在有植被覆盖的土壤层含水量 较高。
结果与分析 • 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群落的垂直结构分析
其分层现象明显,各层次上物种具有一定的 丰富度和多样性。乔木层次上,赤松作为建群种 ,华山松、麻栎、作为优势种,落叶松、黑松作 为偶见种交错生长,灌木层次上麻栎作为优势种 种,胡枝子、刺槐作为伴生种,落叶松作为偶见 种,草本层次上,披针叶苔草作为优势种与众多 杂草交错生长 。群落物候期:几乎所有物种都处 于营养期,只有部分草本处于繁殖期。
烟台市牟平昆嵛山 关于赤松麻栎混交林 的实习报告
调查班级:生物科学0903 第二大组 调查日期:2019.6.27~28
研究区概况
土类为棕色森林土, pH 约为5, 微酸
性。土壤质地为砂质, 结构疏松, 分层不
明显。海拔800 m 以上为山地草甸土。
植被类型以温带成分为主, 兼有亚热 带及寒带的一些成分。
被子植物1松-麻栎混交林群落的植物生活型谱与典型常 绿阔叶林生活型谱的总体特征基本一致,以高位 芽植物为优势,其次为地面芽植物,再次为地下 芽植物,地上芽和一年生植物所占比重较小.该 群落植物生活型中的高位芽植物所占比例低于典 型常绿阔叶林,地面芽植物、地下芽植物和一年 生植物的比例高于常绿阔叶林,具有亚热带北缘 温暖而有季节变化的气候特征.群落中高位芽植 物的比例较高,与群落所在地的生境条件较好, 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有关。

青藏高原隆起和高山栎组(壳斗科)分布的关系

青藏高原隆起和高山栎组(壳斗科)分布的关系
(4)川滇 高山 栎。(Quercus aquifolioides Rehd. et Wils. )。 [5,24] 四川、贵州、云南、西 藏特有,横断 山区较为集中,海拔分布范围为 2 000 ~4 900 m ,是 高 山栎组 植物中 海拔分 布较高 的种类。
(5)长穗高山栎。(Quercus longispica(Hand.Mazz.)A . Cam us [1,5] - -- Q . rehderiana Hand.Mazz. [24])。果序长,叶背黄色束状毛,是长穗高山 栎的典型特征,而光叶高山栎(Q .rehderiana)叶背光 滑 无毛,两 者之间 也没有 过渡。 黄成就 ,张永田 对这 两个种的 归并无法理解。横断 山区特有(云 南、四 川、西藏);海拔分布范围为 2 260 ~3 800 m 。
分 子生物 学的证据 和形 态学的证 据均表 明高山 栎组植 物和分 布于现代 地中 海沿岸的 一类硬 叶栎类 如 Q . ilex,Q . suber等有最近的亲缘关系 。 [4,6,12]
高 山栎 组 还有 着 悠 久的 地 质历 史 ,在 我 国西 藏 希 夏邦 马 峰、南木 林 ,云 南 开远 小 龙潭 、宣 威 、永 平、 洱 源、兰坪 ,四川 米易等 地的第 三纪和第 四纪地 层中 都有高山栎的化石发现[13 。 ~21] 徐仁[13]还根据在希 夏邦马峰海拔 5 600 m 高山发现的高山栎类化石推 测喜马拉雅山在上新世以后抬升超过 3 000 m 。
形态 学的研 究表明 在栎属 中高山栎 组植物 是唯 一 具有复 表皮的 类群[4]、被毛(至 少 在幼 叶 阶 段)厚 的 角质层 ,较低的 气孔密 度等形 态特征 ,这些形 态特 征往往和防寒保 水有密切 关系 。 [4,22] 具有 防寒保 水 等特征 的高山 栎 组植 物 更 能 够 适 应高 山 环 境,青 藏 高原隆 起造成 的环境 变迁更 有利于高 山栎的 生存 竞 争。总 之青藏 高原的 隆起、横 断山抬 升、古地 中海 的退却和高山栎组 植物分布区的 形成有密 切的关 系 。本文 将这讨 论 两者 之 间 的 关 系,探 索 青藏 高 原 隆 起造成 的环境 变迁对 植物分 布的影响 。

秦岭南坡松栎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种间联结性和相关性研究

秦岭南坡松栎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种间联结性和相关性研究

秦岭南坡松栎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种间联结性和相关性研究张岗岗1王得祥1* 张明霞1,2刘文桢3郭小龙3(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712100;2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00;3 小陇山林业科学研究所,甘肃天水741020)摘要:为了揭示秦岭南坡松栎林群落动态变化过程中物种间关系与群落演替的相互作用,基于2⨯2列联表,采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Jaccard指数和Spearman秩相关性系数探讨了油松林→松栎混交林→锐齿栎林这一演替序列过程中3个演替阶段群落优势种群的种间联结性和相关性。

结果表明:(1)油松林、松栎混交林和锐齿栎林群落总体联结性均为显著正联结,各自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油松和松栎混交林群落正负联结性和相关性比例较小,群落稳定性均低于锐齿栎林群落。

(3)先锋种间及其与前期过渡种间、顶级种间及其与后期过渡种间竞争较为激烈,过渡种间(包括前期过渡种间、前期过渡种与后期过渡种间、后期过渡种间)正联结占优势,较为稳定。

(4)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可分别划分为4个、5个、4个生态种组。

综上所述,秦岭南坡松栎混交林演替过程中种间关系逐渐趋于稳定共存,实践中及时调整种间关系可促使秦岭南坡松栎林群落趋于健康稳定,有效缩短演替的进程。

关键词:秦岭;松栎林群落;演替;种间联结;相关性中图分类号:S718.5;Q948.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nterspecific Associations and correlation of main species in the Succession Process of Pine Oak Forests Community on the South-facing Slopes in Qinling MountainsZHANG Ganggang1, W ANG Dexiang1*, ZHAGN Mingxia1,2, LIU Wenzhen3, GUO Xionglong3(1 College of Forestry,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Yangling, Shaanxi 712100,China; 2 Qi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Xining, Qinghai810000;3 Xiaolongsh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Tianshui, Gansu 741020,China)Abstract:To reveal the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specific associations and communities succession in the succession process of pine oak forests community on the south-facing slopes in Qinling Mountains. Based on 2⨯2 contingency tables, we used the Variance Ratio, χ2 test and Jaccard index and 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specific association and correlation among main plant populations of different successional stages in the successive serials from Pinus tabulaeformis forest to P. tabulaeformis-Q. aliena var. acuteserrata mixed forest then to the subsequent Quercus aliena var. acuteserrata forest on the south-facing slopes in Qinling Mountai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1) The overall interspecific associations of dominant species in Pinus tabulaeformis forest, Quercus aliena var. acuteserrata forest and Pinus tabulaeformis-Quercus aliena var. acuteserrata mixed forest a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nnection, each communities has a relative stability. (2)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terspecific associations and correlation percent of main species in Pinus tabulaeformis forest and Pinus tabulaeformis-Quercus aliena var. Acuteserrata mixed forest is smaller, and收稿日期:;修回日期:基金项目: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45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70644);天水市科技支撑计划(2014-35)作者简介:张岗岗(1989—),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

不同地点蒙古栎群落相似性的研究

不同地点蒙古栎群落相似性的研究

!"# $#%#&’(" )* +"# ,-.-/&’-+0 )1 !"#$%"& ’()*(+,%2)..3*-+0 -* 4-11#’#*+ ,-+#%
’( )*+,-./ 0123 ./,4-5*/
( !"#$%$&$’ () *($+", ,-.’ /.%"’#’ 01+2’3, () 41%’"1’# ,67/8/,4 !"""#$)
5193: 0*7,4-;+,
( 5(6$.’+#$ 7(6’#$6, 8"%9’6#%$, ,1<=>/, !%""&")
56%+’&(+ ?*7 @/A/B<=/CD EF :&’61&# 3(";(<%1+ GEAA+,/CD /, H/FF7=7,C @/C7@ I<@ G<BG+B<C7H J ?*7 GE7FF/G/7,C EF @/A/B<=/CD /@ =7B<C7H CE C*7 H/@C<,G7 >7CI77, CIE @/C7@ /, 47,7=<B J ?*7 @*E=C7= C*7 H/@C<,G7 >7CI77, CIE @/C7@,C*7 >/447= C*7 GE7FF/G/7,C EF @/A/B<=/CD /@ J ?*=E+4* C*7 GEAK<=/@E, <AE,4 GE7FF/G/7,C EF @/A/B<=/CD,:&’61&# 3(";(<%1+ GEAA+,/C/7@ GE+BH >7 H/L/H7H /,CE & CDK7@ J ?*7D I7=7 :&’6= 1&# 3(";(<%1+ GEAA+,/C/7@ /, M<N/,4<,B/,4, :&’61&# 3(";(<%1+ GEAA+,/>/7@ /, 0*<,4></@*<,, :&’61&# 3(";(<%1+ GEAA+,/>/7@ /, C*7 I7@C EF ./<E,/,4 O=EL/,G7,:&’61&# 3(";(<%1+ GEAA+,/C/7@ /, C*7 @E+C* EF ./<E,/,4 O=EL/,G7 <,H 17>7/ O=EL/,G7 J 7#0 8)’9% M/FF7=7,C @/C7@,:&’61&# 3(";(<%1+ GEAA+,/CD,)/A/B<=/CD,0EAA+,/CD CDK7@ 蒙古栎群落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北部分布非常普遍。虽然不同地点的建群 种相同, 但各地蒙古栎群落的物种组成有较大的差异。物种相似性是指群落间或样地间 植物种类组成的相似程度, 是群落分析的一个重要基础, 它作为一定量数据, 超出区系植 物对比范围, 对植被分析有着更大意义 (徐克学, 王伯荪等, 。 !##&; !##P)

川滇高山栎种群不同海拔空间格局的尺度效应及个体间空间关联

川滇高山栎种群不同海拔空间格局的尺度效应及个体间空间关联

川滇高山栎种群不同海拔空间格局的尺度效应及个体间空间关联尤海舟;刘兴良;缪宁;何飞;马钦彦【摘要】川滇高山栎灌丛(Quercus aquifolioides)是我国西南高山典型的植被类型,研究其空间格局对于研究种群的生态学过程有重要意义.为了弄清川滇高山栎种群空间格局及其个体间空间关联对海拔,尺度和大小级等因素的响应情况,研究中应用点格局分析的方法,在巴郎山沿高山栎分布海拔范围设置4个海拔梯度,并根据体积大小将高山栎分为4个大小级等级,比较不同海拔、不同尺度、不同大小级间的高山栎种群空间格局及个体间空间关联.结果表明,川滇高山栎种群空间格局及其个体间关联与空间尺度、植株形体大小和海拔梯度密切相关:在小尺度上,种群趋向于聚集分布,个体间有较强的空间关联,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种群逐渐趋于随机分布,个体间空间关联减弱,区域无关联;个体间形体差异越小,个体间正关联就越强,个体间形体差异越大,正关联就越弱,负关联就越强;海拔因子对聚集分布的聚集规模和个体间关联的关联程度有较大影响.【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0(030)015【总页数】8页(P4004-4011)【关键词】川滇高山栎;点格局分析;空间格局;个体间关联【作者】尤海舟;刘兴良;缪宁;何飞;马钦彦【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100083;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成都,61008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成都,610081;四川大学,成都,610064;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成都,610081;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森林群落建群种的分布格局是群落结构的重要特征[1]。

种群格局的形成、格局规模是种群自身特性、种间关系及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种群空间格局是研究种群生物学特性、种内和种间关系以及种群和环境关系的重要手段,在种群生态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一直是植物生态学中的研究热点[1-5]。

建群种的分布格局及其相互关系是种群和群落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种群结构、群落结构合理性的体现,也是种群和群落动态与稳定性的标志[2]。

!!没有好奇没有成长没有辉煌——大科学家的人生起点在哪里?

!!没有好奇没有成长没有辉煌——大科学家的人生起点在哪里?

榜样的成长故事没有好奇没有成长没有辉煌——大科学家的人生起点在哪里?顾亦最珍贵照片,选自刘东生之子刘强的博文《记75年前原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的一次地质野外实习考察》小不点儿喜欢抓小虫当年奉天郊区皇姑屯有个火车站,火车站有位副站长,副站长家里有个胖小子,三四岁就自己跑野外。

草地里数不尽的小虫子鸣叫着,躲藏着,小男孩听得清,看得准,手脚麻利快,总能抓到一些,蹦的,飞的,绿的,黑的,长的,圆的,个个看不够。

“我那时候就逮那些玩意儿,家里呢,还挺称赞我,说这个孩子眼睛好,到草里头就能抓住那些小虫子。

我抓回来,搁在小铁盒里头,装着,来保存着,有时候一出去就抓很多回来,但是那时候也不懂,抓了以后,搁在盒里头,盖上盖,搞得很紧,到第二天一看,里头死了很多的,闷死了……”心疼得小男孩眼泪一把鼻涕一把,哭个没完没了。

哭不动了,不知从哪里看来的,还低下头,对他的宝贝们默哀好一阵子。

好在大人们夸奖他眼睛好,眼睛好的胖小子就再去野外找他心爱的小虫子。

忘了告诉你,当年的奉天城,算是满清皇族的发源地吧,奉天承运嘛,后来皇家大都的名号丢失了,就还俗为现在的辽宁省沈阳市。

男孩刘东生5岁上私塾,半年后认识许多字,父亲时常出差在外,能替母亲给父亲写信。

父母很为有懂事、聪明的儿子而骄傲。

6岁念书,入学奉天省立第二小学。

11岁那年,1928年6月4日凌晨,皇姑屯事件的爆炸声震惊中外,也震惊了睡梦中的刘东生,第二天,他亲眼看见被拉到皇姑屯车站的列车残骸,知道日本关东军谋杀了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

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30分,张作霖专车被炸,本人重伤不治他上学要路过日军小学的操场边,经常看见日本鬼子在嚎叫声中指挥学生进行“杀人训练”,刺激他心里又是害怕又是愤恨。

“我小的时候在东北,在沈阳,我学校旁边就是一个日本学校,日本学校里边服兵役的那些人,虽然是商人也服兵役的,他们训练刺杀喊厮杀的声音,总响在我耳朵里头,所以我小学的时候就懂得了爱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