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内蒙古集宁一中(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2017-2018学年内蒙古集宁一中(东校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
集宁一中(东校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政治学科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 分,共48分。
)1.“一个杯子到底能卖多少钱?”第一种:卖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只能卖3元/个。
第2种:卖产品的文化价值,卖15元/个没问题。
第3种:卖产品的品牌价值,卖50元/个也没问题。
第4种:卖产品的纪念价值,卖2 000元/个都不贵。
这充分证明( )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②营销策略对产品价值创新意义重大③企业研究消费者心理十分必要④价值并非价格的唯一决定因素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②④2.PPI反映生产环节的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
根据价格传导规律,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
下列符合这一传导路径的是( )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②农业比较收益下降③农产品的价格上涨④农产品的供给减少A.④→②→③→① B.②→③→④→①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3.2017年H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300元,2018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一半,与此同时( )①某公司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若其他条件不变,则2018年该商品的价格为150元②纸币的发行量增加了一倍,若其他条件不变,则2018年该商品的价格为150元③若其他条件不变,则2018年该商品的价值总量减少一半④该国货币贬值20%,若其他条件不变,则2018年该商品的价格为187.5元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4.2017年,房价依旧是民众关注的热点。
下图为某市2017年5—10月的商品房价格和成交量走势图(其中8月中旬实施限购政策)。
对这一走势图分析正确的是( )①国家调控政策影响该市房价与成交量②商品房的成交量决定着其销售的价格③商品房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④商品房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较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5.截至2017年7月底,我国原材料的价格已经连续保持了3个月的上涨趋势。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历史部分1. 有学者认为:古代官僚政府所获得的支持,主要来源于生活习俗和生活价值观。
属于这种“生活价值观”的有()①三纲五常②因信称义③天赋人权④君权神授A. ①②B. ②④C. ④③D. ①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材料反映的是“古代中国官僚政府所获得的支持,主要来源于社会习俗和社会价值观”,因行称义、天赋人权属于西方中世纪价值观。
不符合古代中国,所以排除②和③,答案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百家争鸣·儒家思想有比较2. 某中学高中历史学生在讨论“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的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B. 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C. 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反映D. 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答案】A点睛: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具体考查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本题以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为切入点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重点考查经济和思想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经济决定思想文化,思想文化也反过来影响经济。
3.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又认为“万里一朔,莫如中华”。
据此可以认为魏源()A. 推动了东方国家对西方国家的了解B. 引发了19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学习西方的热潮C. 开始关注西方世界的同时仍然保持文化优越感D. 在遭受西方列强侵略时不失民族气节【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万里一朔,莫如中华” 大意是说世界都是萧条的,远远不如中国,说明魏源在关注世界的同时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仍带有天朝上国的思想。
因此选C。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顺乎世界的潮流·魏源【名师点睛】:本专题主要讲述的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最终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
2018-2019学年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集宁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8分)1.商周青铜器的制作中,逐渐形成了规矩,按规矩制作出来的范就是规范,即当今“规范”一词的原型及原意。
这种按规矩操作的工艺思想,一直被延续至今,并体现在当今的各行各业之中。
这说明( )A.规矩贯通着整个中国历史B.标准化生产始于古代中国C.商周青铜文化影响极深远D.工艺思想渗透着人文精神2.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由秦汉时期的东西向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
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
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B.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C.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D.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3.汉代的国有土地称为“公田”,除士兵和服役农民耕种外,还假(出租、借贷)给百姓,征收一定的假税,称为“假民公田”。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考政治预测卷24.原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在回忆邓小平的文章中写道:“等于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
”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南方谈话”C.“文化大革命”时期全面整顿 D.中共十五大25.“热词”是指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
历届党代会的热词,都是党和国家在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
1992年党的“十四大”的热词应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的基本路线”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本质”C.“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三个代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6.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科学家们认为“人们距离可知世界的边界已经不遥远”。
打破这种认识的是( )A.经典力学 B.生物进化论C.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D.电力的发明27.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科学技术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某些领域这种发展甚至与当代的社会伦理观念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在你看来,如下哪一领域中科学与伦理的冲突最突出( )A.航空航天技术 B.网络信息技术C.原子能的利用 D.生物工程技术28.“嫦娥一号”奔月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的千年梦想,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
关于我国航天事业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C.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第一人D.现在的“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29. 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 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30.下图是由丁聪、方成、华君武等老一代漫画家于1956年集体创作的《万象更新图》。
2017-2018学年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48分)1. 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古希腊克利斯提尼改革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
两者体现的共同趋势是A. 国家走向统一B. 贵族政治走向瓦解C. 权力趋向集中D. 封建制度逐渐形成【答案】B2. 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变法“取尧舜以来之弊政而一扫之。
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也”。
这一看法A. 客观中肯,切中时弊B. 背离事实,无端歪曲C. 过于拔高,服务现实D. 标新立异,创新史观【答案】C【解析】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变法“取尧舜以来之弊政而一扫之”,没有认识到其局限性,故不是客观中肯,故A错误;这一看法并未完全背离事实,故B错误;梁启超这一看法过于拔高,是服务于维新变法的现实,故C正确;梁启超这一看法并非创新史观,故D错误。
故选C。
3. 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曾感叹:“当我们谈论拿破仑的那场光荣之战时,已经忘却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前行,而我们却停滞不前。
”不久之后,俄国开始“前行”。
这次“前行”的起点是A. 彼得一世改革B.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C. 二月革命D. 十月革命【答案】B【解析】材料“19世纪中叶……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前行,而我们却停滞不前”反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故这次“前行”的起点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故B正确;彼得一世改革在18世纪初期,不符合材料时间,故A错误;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在1917年,故CD错误。
故选B。
4. “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决定A. 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B. 推行“文明开化”政策C. 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D. 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以得出,材料所述思想为,国家要强大,取决于人民的富有,人民要富有取决于物产的多少,物产的多少取决于工业的发展,由此可知国家富强的根本在于工业的发展,C符合题意;ABD均与材料主旨不符。
内蒙古集宁一中(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 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
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2.伯顿·小福尔索姆在其新作《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批评罗斯福,“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
新政“灾难性的影响”不包括( )A.增加政府财政负担 B.金融市场遭到破坏C.为后来的经济“滞胀”埋下了隐患 D.日后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3.“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
”该段材料显示,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社会生产率持续增长 B.社会生产相对过剩严重C.工人工资水平下降 D.企业内部劳资矛盾尖锐4. 据统计,“1965年,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中,家族控制的占36%,经理控制的占64%”。
材料表明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 )A.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政府干预下私人垄断受到打击B.生产力的发展,股票不再为少数资本家拥有C.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和生产过程复杂,出现“经营者革命”D.经营管理人员的不断增加,“新中间阶层”出现5.下图为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情况一览表。
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21年整理)
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内蒙古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内蒙古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的全部内容。
试题24.《管子·大匡》载:“赋禄以粟,按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
"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 B.赋与税都是以田为征收对象C.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D.改革赋税制度发展农工商业25.下列图文材料反映了( )凡粪田若撒枯浇泽指给稻田施肥,恐霖雨至,过水来,肥质随漂而去。
谨视天时,在老农心计也。
凡一耕之后,勤者再耕、三耕,然后施肥,则土质匀碎,而其中膏脉指肥分释化也.《天工开物》节选①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②铁犁牛耕开始出现③耕犁没有突破性的创新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26. 元朝立国,将民间工匠强制征调,为官府服务,编入“匠籍”。
清初宣布废除“匠籍”,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
乾隆帝说:“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小民实授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
这一变化( )A.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 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C.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促进了民营手工业发展27.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图1反映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B.图2可作为汉代丝织业高超工艺的实物证据C.图3反映了东汉时期地方政府对水利灌溉工具的重视D.图4是西汉海昏侯发行的五铢钱28.观察下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丝织业中心多沿丝绸之路分布 B.四川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丝织业中心所在C.唐宋时期民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 D.元明清时期丝织业重心转向东部地区29。
内蒙古集宁一中(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48分。
)1.《周礼》曾这样记述西周时期的某项土地制度,“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
”下列有关材料中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B.受封者要向皇帝缴纳贡赋C.农民在土地上集体耕作 D.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和转让2.权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
”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A.自给自足 B.精耕细作 C.男耕女织 D.家庭经营3.下列言论中,与“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相类似的是A.“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弩”B. “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C. “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
”D. “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4.据《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落前七刻,击征三百声,而众以散。
”这则材料说明当时A.市的买卖时间有限定 B.市的地区范围有限定C.市的经营规模有限定 D.市的交易品种有限定5.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有“寸锦寸金”之称,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织造技术。
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A.私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田庄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6.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
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集宁一中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24。
“12月18日,天津商会等团体召开市民大会……到会者十万余人。
社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满蒙领土完全.经全场同意后,致电张仲述,请其在美仍‘督促专使提鲁案于太会讨论'.津埠民众运动达到高潮。
"上述史实发生于( )A.五四运动期间B。
巴黎和会期间C。
华盛顿会议期间D。
开罗会议期间25. 一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相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
这些行为()A。
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B。
意在掩盖参战意图C.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D。
力图保护东亚和平26。
右图所示,1939-1942年间,法西斯德国在欧洲疯狂地侵略扩张,下列按侵入时序所作的排列,准确的选项是()②①③④B。
②③④①C。
③②①④D。
③①②④27.在苏德战争关键时刻的一场战役中,斯大林发表讲话:“今天是我们在严重条件下来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我们暂时失去了一些区域,敌人已经进犯到门前。
"随后战场形势迫使德军进攻重点转向苏联南方。
这次战役是()A。
莫斯科战役B。
库尔斯克战役C。
斯大林格勒战役D。
列宁格勒战役28。
1940年12月23日,重庆《大公报》报道:“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张书旂为庆祝美国罗斯福总统第三届连任大典……特制《百鸽图》一巨幅(相赠),甚为精致,蒙委员长赞许,亲题‘信义和平’四字,以颜其额。
”此图赠与美方的深层用意应该是()A.争取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B.对美国珍珠港遭到袭击表示慰问C.庆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D.感谢美国在开罗会议上支持中国29。
《大西洋宪章》宣称,“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使全世界所有人类悉有自由生活,无所恐惧,亦不虞匮乏的保证”。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集宁一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48分)1.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2. 日本名人久坂玄瑞对“尊王攘夷”曾这样说:“诸侯终不足恃,公卿亦不足恃……除草莽志士纠合举义之外,别无他策。
”“草莽志士”主要是指()A.广大农民 B.中下级武士 C.新兴地主 D.高利贷者3.《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
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B.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4.“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
”为实现上述思想,百日维新中维新派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允许官民上书言事②普遍设立中小学堂③设立京师大学堂④改革科举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下列表格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英法失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优势 B.美德迅速崛起,对英法构成威胁C.英法的国际地位下降 D.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6. 第三帝国《装甲兵之歌》:“如果我们为命运女神所抛弃,如果我们从此不能回到故乡,如果子弹结束了我们的生命,如果我们在劫难逃,那至少我们忠实的坦克,会给我们一个金属的坟墓。
”诗中所提到的坦克首先出现在下列哪个战役中( )A.凡尔登战役B.库尔斯克会战C.索姆河战役D.马恩河战役7.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说:“德国全部的殖民地、整个海军、大部分商业船队以及它控制的海外市场,已被剥夺或将被剥夺。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集宁一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逮克殷(商)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
”由此可见,西周时期A. 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先代贵族B. 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C. 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D.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2.“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即周的宗盟,除了同姓外还有异姓,异姓列在同姓之后。
异姓纳入周的宗盟A. 破坏了宗法制的原则B. 加强周王室的统治力量C. 丰富和发展了分封制D. 有利于周王的集权统治3.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封建的元素,本有两个:一为爵禄,受封者与凡官吏同。
一为君国子民,子孙世袭,则其为部落酋长时固有的权利,为受封者所独。
”下列有关其表述最准确的是()A. 封建社会存在世官制和郡县制B. 宗法制威胁国家的统一C. 后者有害于统一,前者则不然D. 封建社会中,分封制长期存在4.战国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其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
如“官吏二千石者,(月各)百二十斛”。
这反映出A. 农业发展迅猛B. 分封制度崩溃C. 郡县制度形成D. 官吏待遇下降5.“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A. 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B. 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C. 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D. 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6.“至于秦以一皇帝高出乎公、卿、守、令百僚之上,固若王室益尊,异乎前轨,然亦事势推迁所必至,非秦君臣处心积虑欲为此以便专制也。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4. 《殷周制度论》,“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
”这段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A.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统治B.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周王权C.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D.通过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维护贵族等级特权25.汉语中,对父亲的兄、弟有伯、叔等不同的称谓,这与英语中将自己父母的兄、弟统称为“ uncle”完全不同。
可见,这些汉语称谓语体现出()A.明亲疏的家族追求B.辨等级的阶级理论C.重家庭的人伦观念D.别长幼的宗法意识26.右图为古代传说的神兽獬豸( xiezhi),拥有很高的智慧,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獬豸甚至会将罪该万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
帝尧的刑官皋陶曾饲有獬豸,凡遇疑难不决之事,悉着獬豸裁决。
据此说明()A.法杖神圣不可侵犯B.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C.神权为王权服务D.中国古代司法由神主宰27.有学者认为,古代推行的某种制度是该王朝“无为而治”治国思想的体现,它扩大了地方政治、经济自主权,促进了地方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发挥地方优势。
该学者论述的制度()A.郡国并行制B.节度使制C.转运使制D.地方三司制28. 庄符《潜夫论·考绩》:“群僚举士者,或以顽鲁应茂才,以桀逆应至孝,以贪饕应廉吏,以狡猾应方正,以谀谄应直言,以轻薄应敦厚,……名实不相副,求贡不相称,富者乘其财力,贵者恃其势要,以钱多为贤,以刚强为上。
凡在位所以多非其人,而官听所以数乱荒也。
”材料反映出()A.察举制弊端日益暴露B.孝廉的标准不适应社会的发展C.九品中正制难以持续D.分科取士难以选拔高素质人才29.史学家钱穆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
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
集宁一中(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共24题,共48分)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皆称诸侯曰友邦君,是君臣之争亦未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 )A.分封制进一步明确君臣等级B.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C.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D.分封制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2西周宗法制规定,在同祖父的大家庭里,富者有赈济贫者的义务,贫者有得到赈济的权利,即所谓“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
其主要目的是( )A.实现宗族内部平等B.防止宗族溃散解体C.建立产品公有制度D.消除贫富悬殊现象3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4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说:“秦始以宇内自私,一人独运于其上,而守宰之任骤更数易,视其地如传舍(“传舍”是指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
"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B.血缘纽带、家国同构C.君主专制、官僚政治D.“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5元人程钜夫《论行省》中说:“(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
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
”另据《元文类》记载,仕于(元)仁宗至文宗朝的曹元用说:“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这两段材料()A.反映了元朝君主专制得到强化B.证明了行省容易形成地方割据C.揭示了行省权力结构的双重性D.相互矛盾但并不符合历史事实6朱元璋下令废掉宰相职位,但不久后就不得不承认“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就在身边设置了内阁大学士来协助他处理政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集宁一中(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共24题,共48分)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皆称诸侯曰友邦君,是君臣之争亦未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 )A.分封制进一步明确君臣等级 B.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C.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D.分封制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2西周宗法制规定,在同祖父的大家庭里,富者有赈济贫者的义务,贫者有得到赈济的权利,即所谓“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
其主要目的是( )A.实现宗族内部平等 B.防止宗族溃散解体C.建立产品公有制度 D.消除贫富悬殊现象3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4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说:“秦始以宇内自私,一人独运于其上,而守宰之任骤更数易,视其地如传舍(“传舍”是指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
”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B.血缘纽带、家国同构C.君主专制、官僚政治D.“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5元人程钜夫《论行省》中说:“(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
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
”另据《元文类》记载,仕于(元)仁宗至文宗朝的曹元用说:“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
”这两段材料( )A.反映了元朝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证明了行省容易形成地方割据C.揭示了行省权力结构的双重性 D.相互矛盾但并不符合历史事实6朱元璋下令废掉宰相职位,但不久后就不得不承认“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就在身边设置了内阁大学士来协助他处理政务。
内阁大学士起初只是皇帝的机要秘书性质的职务,后来又演变为实际的宰相,称为“阁臣”“辅臣”“首辅”。
这体现了( ) A.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矛盾 B.君臣之间的和谐C.宰相对皇帝专权的制约作用 D.皇帝制度中君权的至高无上7东汉章帝建初元年诏令:“流人欲归本者,郡县其实禀,令足还到,听过止官亭。
长吏亲躬,无使贫弱遗脱,小吏豪右得容奸妄。
”这说明当时( )A.流民问题严重B.最高统治者希望从根本上解决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兼并问题C.王朝采取措施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D.地方政府的勤政维护了社会的稳定8钱泳(1759—1844)在《履园丛话》提到“大凡种田者,必需亲自力作,方能有济,若雇工种田,不如不种,即主人明察,指使得宜,亦不可也。
盖农之一事,算尽锱铢。
每田一亩,丰收年岁不过收米一二石不等,试思佣人工食用度,而加之以钱漕差徭诸费,计每亩所值已去其半,余者无几。
”这段材料反映了当时( )A.雇工种田成为普遍现象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农民雇工种田,自身转投商业D.农业经营仍以农民自耕为主9唐朝时广东地区的农田种植以水稻为主,到明清时,则出现了“乡民以种稻收薄”,“将土地多种龙眼、甘蔗、烟叶之属,以致民富而米少”的现象,这一变化( )A.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B.是农作物商品化的结果C.是小农经济解体的表现 D.是重农抑商松动的结果10考查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明代中后期中国人口数量出现了快速的增长。
人口的快速增长,这得益于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推广和高产作物的引进。
明清时期人口的快速增长,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A.加速了明清王朝的腐化进程 B.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C.扩大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疆域D.引发了农耕文明深层的社会危机11“物勒工名(将工匠的名字刻在所生产的器物上)”本是官营手工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宋代以后有些匠人或私有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将自己的名字或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
这反映了( )A.民营手工产品大多假冒官营产品 B.民营手工业与官营争夺市场激烈C.民营手工业注重提高自身知名度 D.官营手工业已落后于民营手工业12清代官员尹会一在奏疏中说:“江南苏松两郡最为繁庶,而贫乏之民得以俯仰有资者,不在丝而在布。
女子七八岁以上即能纺絮,十二三岁即能织布,一日之经营,尽足以供一人之用度而有余。
”这表明当时江南地区( )A.棉纺织业开始兴起 B.手工业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C.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纺织业与商品经济发展相互促进13陶朱公范蠡在经商过程中信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的观点,提出“务完物,无息币”。
材料主要是指( )A.主张商业投资多元化 B.加速商品、货币流通领域的周转C.强调商品的贱买贵卖 D.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来调整经营14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
”下列各项对“此田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开始于隋唐时期 B.它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发展C.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分配D.它消除了土地兼并现象15荀子曰:“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
”胡适讲道:“礼”字广义颇含法律的性质。
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
”这表明( )A.“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 B.礼制是诸侯治国的依据C.先秦统治强调“隆礼重法” D.儒家和法家有渊源关系16汉元兴元年(前134年),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了“天人感应”与“罢黜百家”等主张。
有学者认为,董仲舒“罢黜百家”的思想,从根本上违背了孔孟儒学的核心理念。
这一理念是( )A.人性本善 B.礼法并施 C.对鬼神敬而远之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7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他又说:“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
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
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私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B.“私欲”与人的正当欲望是同一概念C.心即理也D.一概反对人的欲望18梁启超说“黄宗羲……在过去二百年间,大家熟视无睹”,但近代以后,却被誉为“中国的卢梭”,是“过去民主思想的伟大代表”。
导致黄宗羲思想不同境遇的最主要原因是( )A.他的思想主张脱离时代要求 B.近代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潮流C.反君主政体成为国人的共识 D.救亡图存成为近代思想主题19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出现了福建等三大印刷中心。
这种状况表明( )A.经济重心南移到珠江流域 B.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C.选官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 D.手工行业分工呈现精细化趋势20永乐九年颁布关于杂剧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
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这一禁令说明( )A.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 B.市民文化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C.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D.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21克里斯提尼制定“陶片放逐法”,被放逐的人不会因此而名誉扫地,也不会丧失公民权,个人财产也不会充公,过十年后还能够回来,也有再任公职的可能,目的是让这类人及其追随者头脑冷静下来。
公元前417年,雅典人废除了“陶片放逐法”,这表明雅典人认识到( )A.只有实行司法独立才能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B.直接民主保证了政策执行的连续性C.政治活动中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D.参与政治活动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22恩格斯指出,罗马对所有被征服国家的占领破坏了“过去的政治秩序”和“旧有的社会生活条件”,其办法之一是“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和罗马法制不相符”。
这表明( )A.罗马帝国的对外征服活动极其野蛮 B.罗马法曾是对外扩张的重要工具C.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 D.罗马法中包含了人人平等的原则23苏格拉底曾说:“安提丰(注:智者的代表人物),你好像认为,幸福就在于奢华宴乐;而我则认为,能够一无所求才是像神仙一样,所需求的愈少也就会愈接近于神仙……也就是愈接近于完善。
”在苏格拉底看来,幸福的真谛是( )A.立足现实,追求完美 B.物质富足,精神自由C.人欲有度,服从神性 D.清心寡欲,讲究道德24在信仰问题上,普罗塔哥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惩罚;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为了他被控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
这实质表明两人( )A.都公开反对宗教神学 B.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C.都因犯罪遭到了惩罚 D.都注重于对人的思考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材料解析(25题24分,26题28分,共52分)25材料一茶的原产地在中国长江上游地区。
早在公元前1世纪王褒《僮约》中便有“武阳买茶”的记载。
三国时期《广雅》记载了荆巴间采茶制茶的过程,并早就认识到茶醒酒、提神的功能。
唐代时茶的栽培大大扩展,其中以蜀中的蒙顶茶最为有名,茶业也从中国流传到日本、朝鲜半岛和东南亚。
宋代时,福建茶的地位上升,蜀茶的地位相对下降。
宋在江准地位设置六个榷场、十三个山场管理茶务。
元代产茶区较大,但总体上以江浙行省茶品最好。
明清以来南方地区的茶业更加发达,今天安微黄山毛峰、浙江狮峰龙井、江苏碧螺春等茶在当时都已享有盛名。
——摘编自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材料二近代以来,为打破中国垄断国际茶叶市场的局面,英国积极支持其殖民地印度试种茶叶,使印度茶叶种植事业得以迅速发展。
同时英国还通过对中国茶叶多征税等方式,造成了华茶在英国市场的不平等竞争。
19世纪70年代中期,印度茶叶生产实现机械化,而中国依然是手工制造,产量小,品质难以统一。
印度茶叶通过铁路、轮船廉价运至目的地,中国茶叶主要靠人力挑运,然后再通过河流辗转运至通商口岸。
印度茶业经营方式完全采取现代公司制,茶叶的生产和销售紧跟市场需求,而中国茶叶的生产和出口销售是脱节的,出口任由外国洋行长期把持。
中国茶叶对英出口则随着印度等国茶叶出口的不断增加而持续下降,以至到1893年,华茶在英国市场上已经被称为“充数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