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方向论文
农村水利工程发展论文9篇
农村水利工程发展论文9篇第一篇: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改革思路摘要: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农业的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源作保证,所以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更是国家重点关注项目之一。
本文首先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农村;小型水利;改革思路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产量位居世界首位。
但我国的农业的现代化程度不高,仍旧处于依靠手工作业的阶段因此农业产量的效率难以提升。
随着近几年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为我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仍有许多普遍性的问题存在。
一、目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现状当前大多大型水利工程建于上世纪中期,我国当时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组织专业队伍建立了许多不同规模的水利工程设施。
完成施工建设之后,便投入使用,没有做好修建和维护工作的有效落实,导致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不到位。
直到水利工程无法继续投入使用,只有进行重新修建。
即使仍有部分工程能够继续使用,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在这个过程中,重新修建和修补都会花费一定的时间成本,导致农业的正常用水难以满足。
后期完成建设之后,相关部门仍旧没有环重复上演,不利于我国的水利工程事业的建设,更对农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么大部分农村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管理工作不到位第一,城市的发展使得许多年轻人奔赴城市,农村缺乏劳动力,也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
目前,由于农业的经济效益较低,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留守在家的大多为妇孺儿童和老人,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进行管理。
第二,村干部管理能力缺乏。
由于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农村地区的村干部等也大多由当地人担任,缺乏专业的管理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
一方面,日常的管理比较松l懈,没有对相关的安全隐患做出有效的应急预案。
另一方面,在安全事故发生时,也无法及时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以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
第三,农村地区人员的发展意识较为薄弱。
高标准论文农田水利工程论文
高标准论文农田水利工程论文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作为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措施,实现农田灌溉、排水、蓄水等功能的高效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化。
其主要包括水源工程、渠道工程、泵站工程、田间灌溉工程、排水工程等多个方面。
水源工程是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基础。
稳定可靠的水源是保障农田灌溉的前提。
常见的水源有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等。
为了确保水源的充足和稳定,需要修建引水渠道、提水泵站等设施,将水引入农田灌溉系统。
渠道工程是将水源输送到农田的重要通道。
高标准的渠道应该具备良好的防渗性能,减少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的渗漏损失。
同时,渠道的设计要合理,坡度适中,以保证水流畅通,提高输水效率。
泵站工程在农田水利中起着关键作用。
当水源水位低于农田地面高程时,需要通过泵站将水提升到一定高度,再进行灌溉。
泵站的设备选型、安装调试以及运行管理都直接影响着农田灌溉的效果和成本。
田间灌溉工程是直接作用于农田的部分。
常见的田间灌溉方式有喷灌、滴灌、微灌等。
这些先进的灌溉方式可以实现精准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同时,还能够根据农作物的需水规律,适时适量地进行灌溉,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排水工程对于防止农田涝渍灾害同样重要。
及时排除田间多余的水分,能够改善土壤通气条件,促进农作物根系生长。
合理规划和建设排水渠道、排水泵站等设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盐碱化。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地理条件。
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等差异较大,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水利工程类型和布局。
例如,在山区,要充分利用地形落差,发展自流灌溉;在平原地区,则要注重渠道的规划和泵站的设置。
其次是水资源状况。
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相关问题论文
关于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相关问题的探讨【摘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
搞好农田水利的发展原则和水利建设,是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
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开发潜力很大,在此对如何搞好农田水利的发展原则及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供水利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问题;对策1.新时期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意义一是农田水利建设关系社会的稳定。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国家安。
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得更快、更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
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
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村市场,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有加强农业基础,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
二是农田水利建设关系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着耕地少、农业效益低、人口压力大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挑战。
具体表现为:一是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决定了农业用水不可能大幅增加,要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只能依靠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二是现代农业对灌溉保证率、灌水方法与技术的要求更高,对灌溉的依赖性更强,而原有的技术和条件显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因此,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必须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三是农田水利建设关系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具体要求。
如果我国农业不能解决未来16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不能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产业,那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
可以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基础的基础”。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成本的降低、效益的提高,以及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都离不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论文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研究摘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农业基础设施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本文通过本文针对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水利设施严重老化、建设投资投劳严重不足、管理体制不顺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关键词:农田水利现状管理对策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安全。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
但目前乡镇农田水利建设普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工程老化、技术落后、用水浪费、工程运行维护困难,造成工程过早失去其使用价值。
因此,要实现乡镇农田水利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提高农田水利的科技含量、合理规划建立和完善灌溉系统和科学的管理机制,将对乡镇的农业发展,提高粮食产量和农民的生活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1.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先天不足;(2)小农水建设资金投入不足;(4)产权制度改革进展较为缓慢;(5)工程设计、施工没有完全规范;(6)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7)工程重复建设多、半拉子工程多以及工程纠纷多;(8)管理粗放,建设标准低;(9)工程建设缓慢,老工程年久失修;(10)工程建设时没有注重生态效益;(11)工程过于分散,不能集中解决问题。
综合分析现在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确保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有序健康发展,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让水利建设变成真正的阳光工程、便民工程。
2.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对策2.1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农田水利建设要做到规划合理、施工有质、管理有度,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同时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自上而下,齐抓共管,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过程透明,质量过硬,经得起考验。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水利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进步,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农田水利建设的意义、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农田水利建设的意义合理的水利建设对于农业生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水利设施可以提供灌溉水源,保证农作物的生长需水。
其次,农田水利建设可以调节水量和排水,防止农田水浸、涝、旱等灾害发生,保护农作物的安全。
此外,良好的农田水利建设还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
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损坏严重,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田水利建设面临资金短缺、技术力量不足等困难。
同时,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农田水利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如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
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建议为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 加大投入力度。
政府应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推动各类农田水利项目的实施。
此外,可以鼓励农民参与到农田水利建设中,通过发放补贴或提供贷款等方式,激发农民的积极性。
2. 加强科技支撑。
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农田水利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农田水利管理平台,实现农田水利建设的精细化管理。
同时,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水利技术水平。
3. 保护水资源。
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推动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应用。
开展水资源监测和评估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案。
4. 强化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建设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和修复工作。
同时,加强执法力度,打击非法占用农田水利设施的行为。
5. 加强宣传教育。
组织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水利建设论文: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探析
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探析1引言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农田水利建设一直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农业也从传统的手工模式逐步专项现代化农业模式,那么就农田水利建设而言,也是随着现代化技术与时俱进。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是投资农业水利的力度加大,积极推进小型水库的加固,全面改进抗旱水源工程的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搞好农村水利工作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意义我国人口的逐年增加增加了粮食生产的压力,而粮食压力就是农业生产的压力。
我国的水资源十分有限,而农业生产中水资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水资源之所以珍贵,因为水是生命之源,而且不可替代。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如何充分循环利用水资源,节约水资源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很多水资源受到了工业污染,使得有限的水资源变得更加珍贵。
农田水利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保证粮食生产的数量和质量。
另外,农田水利建设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基础。
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加强农田水利建和,确保农业生产的稳步提升才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也是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
而这些都是保证我国社会长期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上涨的根本,因此农田水利建设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可以至关重要。
3我国农田水利发展的现状分析虽然我国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成绩是明显的,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而这些问题恰恰是影响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进程的关键因素。
3.1抗自然灾害能力薄弱我国农田水利的建设在抵抗自然灾害方面的能力较弱,总体水平和发达国家的农田建设相比差距还较大,尤其是设施建设和技术方面。
我国目前很多农田水利工程的工程建设标准较低,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旧工程,设施老化现象十分严重,而且排灌标准低下,综合利用率不够合理,灌区的塔防现象频现。
水利建设论文:现代农村农田水利建设解析
现代农村农田水利建设解析现阶段,在党的领导下,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农村水利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如在管理方式和基础设施方面存在漏洞。
因此,如何建设现代农村农田水利设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于现代农村居民及牲畜等的饮水安全、改善自然环境等多个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实际意义,也是目前社会和农业发展的刚需,更是推动我国农业全面深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基础性建设。
1.1可以切实提升农村农田的抗旱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可以使多余的水资源储藏在农田土壤中,保持农田土壤中的水分,并且水利工程具有的蓄水功能能够切实解决干旱无雨季节造成的农田缺水问题,切实解决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问题。
1.2可以切实提升农业生产力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基层农业设施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是提升我国基层农业生产力的关键基础和先决条件;并且有着良好的防洪防涝功能,能够切实提升我国基层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极大地推动我国基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确保粮食的安全生产,保证我国农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1.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助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自全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国家和社会对农村经济、医疗、文化等多个方面更加重视。
其中,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并且在新农村发展脚步逐渐加快的情况下,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遇到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由于农业是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与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有着紧密联系。
所以,应给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足够的重视,认识到其对于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全面稳定发展。
2现代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现状目前,在现代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国家对其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各地政府投资力度在逐渐加大。
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论文
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论文一、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田水利建设则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一)保障农业生产良好的农田水利设施能够确保农田得到适时适量的灌溉,为农作物生长创造有利条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同时,有效的排水系统可以防止农田积水,减少洪涝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可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三)促进农业现代化现代化的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进的灌溉、排水技术和设备的应用,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农田水利建设不仅可以保障农业生产,还可以改善农村的水生态环境。
合理的灌溉和排水可以减少土壤侵蚀、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村的生态平衡。
三、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一)资金投入不足农田水利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政府财政投入有限,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导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二)规划不合理部分地区在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时,缺乏统筹考虑,没有与当地的农业产业发展、水资源状况等相衔接,造成水利设施布局不合理,使用效率低下。
(三)建设质量不高由于资金短缺、监管不到位等原因,一些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施工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影响了工程的使用寿命和效益发挥。
(四)管理体制不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责任不明确,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有效的运行维护机制,导致设施损坏严重,无人维修。
(五)技术人才短缺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但目前基层水利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业务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工作需要。
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对策(一)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财政投入,设立专项基金,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新农业发展的农田水利建设
新农业发展的农田水利建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农业生产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为了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增加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新农业发展必须依靠农田水利建设。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新农业发展的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和挑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农田水利建设的核心是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对农业生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以及现有农田水利设施的老化等原因,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着许多挑战。
二、现有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为了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和节约水资源,现有农田水利设施需要进行改造。
首先,需要对老化和损坏的设施进行修复和维护。
其次,应采用新技术和设备,提高农田灌溉的自动化程度,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三、农田水利科学规划科学规划是农田水利建设的基础。
通过综合考虑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科学规划可以确保农田水利项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此外,科学规划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四、农田水利设施的配套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的配套建设是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包括建设灌溉渠系、水库、水泵站等设施,以及改善排涝系统和土地水利设施。
通过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的配套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灌溉效率和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五、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农田水利建设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
因此,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向农民和农业从业人员提供相关技术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掌握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技术和方法。
六、加强农田水利管理良好的管理是农田水利建设的关键。
加强农田水利管理,包括水资源的调配与管理、灌溉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与管理等方面,可以确保农田水利设施的稳定运行和有效利用。
七、制定政策和法规政策和法规对于推动农田水利建设至关重要。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农田水利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同时,政策和法规还应鼓励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并给予相应的补贴和奖励。
新形势下我国农村水利建设
2021年第01期54中国高新科技资源环境 | RESOURCES & ENVIRONMENT1.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对于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农村水利建设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
农业生产不稳定就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国家应该重视水利建设,加大投入,保障农业生产,农业稳定生产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农业水利建设不仅关系着农业生产,也能拉动相应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1.1农业水利建设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村经济结构中的农林牧副渔以及粮、经、饲、果、菜等产业结构的发展与调整直接影响着农业经济内部结构的调整。
水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水利建设发展直接决定农业的发展、粮食的安全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因此农业水利建设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起着重要作用,对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有着重要影响。
1.2农业水利建设是农业经济的根本农村水利建设是现代化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水利建设就没有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以及农村的稳定。
农村水利建设应该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甚至超前,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理念来建设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保障。
农村经济基本以农业生产为主,水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水是老百姓的命根子。
农村生产生活、作物生长、牲畜等都离不开水,水利工程建设就是存储水,调节气候变化导致的水灾害,保证生产生活对水的需要。
以前没有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基本靠天吃饭,如果遇到极端天气,往往让作物颗粒无收,造成社会动荡。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大兴水利,造福于民,加大力度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通过兴水利来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所以说水是农民幸福生活的保障,也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2.我国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水利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保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粮食的安全。
农村水利建设的发展趋势
农村水利建设的发展趋势农村水利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农村发展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水利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就农村水利建设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环境友好型水利建设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凸显,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农村水利建设应朝着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
采用生态灌溉技术、土地整治和水域生态恢复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智能化水利设施建设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水利设施将成为未来农村水利建设的新趋势。
通过智能化监控系统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提高水利设施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多元化水资源开发利用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对水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未来农村水利建设将更加注重多元化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如雨水收集、地下水利用等,为农村经济和生活提供更多的水资源保障。
四、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为了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未来农村水利建设需要建立健全的生态补偿机制,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激励农村地区积极参与水利建设和环境保护。
五、水利建设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水利建设与农业生产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未来的农村水利建设将更加注重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通过精准灌溉、节水技术等手段,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六、水利建设与农民生活的普惠化发展农村水利建设不仅关乎农业生产,也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生活质量。
未来的农村水利建设将更加注重农民生活用水的供应和水质的改善,实现水资源的普惠化发展,让每一个农民都能享受到清洁、安全的用水。
七、水利建设与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水利建设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未来的农村水利建设将更加注重与农村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也逐步得到了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支持。
农田水利建设的推进,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有效缓解农田水资源短缺、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本文将从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而提出加快的措施和建议。
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始于古代,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总体水平较高,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例如,一些地区尚未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导致农田灌溉效率低下;部分地区农田水资源过度利用,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土壤盐碱化等问题;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严重,需要及时更新和改造。
农田水利建设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上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存在着工作分散、协调难度大等问题;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在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时存在投入不足、管理混乱等情况,导致农田水利建设效益不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农村人口的大规模外出打工,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和。
首先,要完善农田水利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环境,规范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和运行。
其次,要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资金到位、项目落实,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同时,要加强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提高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科技含量和人才水平。
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和协作,广泛动员农村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要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建设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效益的评估和监控,确保农田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吸收外国先进经验,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论文
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论文一、引言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农田水利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切身利益。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中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重要性(一)保障农业生产农田水利设施能够为农田提供稳定的灌溉水源和有效的排水系统,确保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获得充足的水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干旱季节,灌溉设施可以缓解旱情,减少农作物的损失;在多雨季节,排水系统能够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涝灾的发生。
(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良好的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有助于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同时,通过改善农田土壤的水分条件和肥力状况,能够促进土壤的改良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增强农业抗灾能力农田水利设施可以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发挥重要的减灾作用。
例如,在洪水来临时,排水系统能够迅速排出洪水,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在旱灾发生时,灌溉设施可以及时为农作物补充水分,降低旱灾造成的损失。
(四)提高农民收入农田水利条件的改善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此外,稳定的农业生产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空间,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三、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现状(一)建设投入不足虽然近年来国家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但与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部分地区由于资金短缺,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配套不完善等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农田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效益发挥。
(二)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管理体制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等问题。
水利、农业、国土等部门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中存在职能交叉和重叠,导致管理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田水利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田水利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
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探讨新农村建设中农田水利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一、农田水利建设的背景农田水利建设对于农村发展至关重要。
农田的水利设施不仅可以为农田提供灌溉和排水,还可以抵御自然灾害,并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耐旱抗涝能力。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旧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因此,新农村建设中的农田水利建设势在必行。
二、农田水利建设的意义1. 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农田水利建设可以实现农田的合理灌溉,并解决农田的排水问题。
这使得农田能够更好地保证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2. 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农田水利建设不仅可以提供农民的饮水和生活用水,还可以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来源,从而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3. 保护生态环境: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建设可以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并减少水土流失,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有效的农田水利建设措施1. 完善灌溉设施:改善农田的灌溉设施是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
可以采用现代化的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提高用水利用率。
2. 建设排水系统:农田水利建设还应包括排水设施的建设。
开挖排水沟渠、安装排水管道等都可以有效解决农田排水问题。
3. 强化水土保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尤其是防止水土流失、河道疏浚等措施,可以有效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
四、政府的角色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其次,政府应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和管理,确保建设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最后,政府还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水利管理能力。
五、社会资本的参与除了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外,社会资本的参与也是新农村建设中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开展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工程效益和经济效益。
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及建议论文
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及建议论文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及建议论文一、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我国农田水利现状我国水资源总量的不足以及空间分布的不均匀造成了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
区域性、季节性缺水非常严重且人口的不断增长进一步加大了我国水土资源开发的压力。
在我国,北方耕地多但水少,南方耕地少但水多;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年内与年际分配不均匀。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就必须建设相应的水利设施来进行调节。
1.2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农田水利设施的基本任务是防旱、排涝及储水,为农田认为地调节适合农业生产的生态条件,以令农业更好地发展。
我国农田水利中大型的灌溉、排涝、储水等基础设施许多建设于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经历30-40年的运营后,这些水利设施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尽管上世纪90年代政府再次加大了农田水利的投入,但对于这种年久失修功能退化的问题解决的也不十分明显。
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具有灌溉条件的耕地占现有耕地的47%,其余则是没有灌溉条件的耕地,只能“靠天吃饭”。
在具有灌溉条件的耕地中,由于灌溉设施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功能退化,设施的利用率也只有46%。
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资金的投入不足造成的。
我国目前农田水利的工程管理,存在着产权不明确,维护管理责任没有落实,运行不好的问题。
农村体制改革时原有的乡镇水利服务站被撤销,而新的'农民用水协会尚没有建立导致农田水利无人管理的状况。
而灌溉用电、用水价格较高,农民不愿承担,造成了“只浇救命水,不浇增产水”的现象。
农田水利不能有效发挥。
一些地方政府在工作时过多注重发展经济而忽视农田水利的资金投入。
尤其是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变化后,农村小型水利建设所受的重视和投入力度更加逐步弱化。
农村税费改革后,投入进一步减少,农村小型水利建设走入了低迷状态。
二、对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几点建议(1)政府加大农田水利资金投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浅谈水利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
浅谈水利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浅谈水利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1农田水利建设分析针对水利设施现状、地形地貌特点、气候条件等,加强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势在必行,应修建一批田间水池、沟渠和小型蓄水山塘比较适宜。
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忽视了小型水利设施的重要性,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管理逐渐弱化,有的甚至已经失去了它本来应有的作用。
当前老厂镇水利建设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1水利设施功能减弱、管理缺乏、水资源没有很好利用水利设施功能减弱:盘县老厂镇近30%的水利工程修建时间早,在70-80年代建成,当时的社会条件,水利工程主要依靠农民投劳兴建而成,工程标准低,运行使用了几十年,导致大部分工程都出现老化失修、效益下降等严重问题。
管理缺乏:对于水利建设的投入与管理资金少,远不能满足基本运行所需费用。
对主要用以农业水利为主体的建设没有积极投入资金开展工作,使水利建设与发展速度慢。
水资源没有很好利用:由于管理不到位,一些田间水利设施大部分无人问津,有的变得堵塞、排灌不畅、杂草丛生、淤积严重,致使有限的水资源没有充分发挥灌溉作用。
而且现在很多的自然村庄原来的大小池塘都变成了耕地,有的甚至经过长期的雨水冲刷变成了荒地,由于农民不知道怎么去统一规划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一些农民总是随意在良田上大肆开沟挖渠,致使浪费了土地资源和自然水资源,而且同时也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1.2传统灌溉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农业需求目前老厂镇主要耕作方式为传统的耕作方式,农业科技种植技能与技术含量十分薄弱,在山谷底处水源条件好的地方,有2/3的农田还使用传统的大水漫灌的方式,极大的浪费了自然水资源,也冲走不少土壤有机含量。
由于缺乏从事小型水利建设和改造人才和技术,使得现有灌溉渠道、小山塘等年久失修,灌溉方式粗放,浪费了大量水资源。
1.3现有水利设施不能满足农业及生产生活需求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水利设施的投入,老厂镇水利设施得到有序建设,解决了老厂镇机关、各村人畜饮水问题,但在农田水利建设这方面还十分需求,从2009-2012年的百年干旱情况来看,老厂镇因干旱造成严重的农业损失,由于旱灾,有两年的农业收入仅为平常年份的20%,靠天降水生产的农业方式,已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困境与对策分析论文
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困境与对策分析论文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困境与对策分析论文现阶段,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农业发展水平不断的提高,这对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践表明,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在当前还有一定的困难存在着,依旧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为了能够推动农业的不断发展进步,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更好的推动农业的发展,并且,不断的提升社会经济的增长,提高我国社会地位。
一、当前农田水利建设中面临的困境分析农田水利建设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如图一所示,该图为农村水利建设权利运行流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农村水利建设的过程比较繁琐,需要各级政府以及一项相关部门协调合作才能够确保真正的实现农村水利建设。
图一农村水利建设权利运行流程图实践表明,当前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定的困境,这些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一)在各地水利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当前,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我国也加大了农业投入的力度。
众所周知,推动农业发展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就是农田水利建设,只有农田水利建设完备的状况之下,农村经济的发展才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1]。
可事实上,在很多地区水利建设过程中,其资金比较缺乏,这就导致在各个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农田水利建设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全面发展。
(二)缺少相应的建设保障机制如今,尽管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但是,在很多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还缺少一套比较完善的建设保障机制,并且在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所需要的资金都是由我国政府提供的,但是,并没有将社会资本有效的利用起来,进行农田水利建设,这使得农田水利建设中,其保障的程度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同时,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建设资金主要是由政府提供的,这很容易出现资金短缺、不到位等现象,最终导致农田水利建设无法有效的完成,导致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出现被中断的现象,要是想重新的建设农田水利,政府必须要再投入一些资金,导致出现了资金浪费的现象[2]。
农田水利建设
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水利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方面。
随着国家对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视和农民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更加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现状分析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农田水利建设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农田水利建设可以提高农田的灌溉条件,增加农田的保水能力,使得农民能够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农田的产量。
其次,农田水利建设可以改善农田的排水条件,减少水涝和旱灾的发生,保护农作物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提高农民的生产收益。
此外,合理的农田水利建设还可以提供农村地区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改善农民的生活品质。
二、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严重,更新改造的需求迫切。
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水利设施相对较差,限制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其次,一些地方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存在投资不足的问题,导致项目进展缓慢,影响农村的发展。
此外,农田水利建设中的管理和维护也需要加强,以确保设施的长期有效运行。
三、农田水利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了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提高设施的更新改造速度,使得设施能够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
其次,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和科学设计,充分考虑农田的地理特点和资源条件,以实现最佳的效益。
同时,加强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农村水利管理机构的作用。
此外,还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农民的水利意识和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建设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解决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和投入不足的问题,加强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提高农民的水利意识和管理能力,以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实现农田水利建设的全面发展。
只有如此,才能够保障农田的灌溉和排水需求,提高农田的产量和农民的收益,实现农村的繁荣和农民的幸福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方向[摘要] 水利是国民经济首位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心环节。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农田水利建设要有新的思路。
[关键词]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新思路
当前形势下我国农田水利建设要围绕一条主线,坚持五项原则,健全五大体系,落实八项措施。
一、围绕一条主线
以建设现代新型农田水利为主线。
农田水利建设是以改善人们生存条件、农业生产条件为目的,以治水为中心的国土综合整治活动。
现代新型农田水利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经济体制转轨的要求, 通过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运用综合手段,使农田水利建设实现历史性飞跃。
现代,是指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
新型,是指其以正确处理人水关系的辩证博弈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水问题的资源水利观为指导。
二、坚持五项原则
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防止水对人的伤害的同时,防止人对水的伤害,当前主要是防止人对水的伤害。
不仅要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更要注重水资源的节约保护;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更要注重生态效益
和环境效益。
2.水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水利要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也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和承载能力,当前主要是从山东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实出发,量水求发展。
变以水资源需求主导供给为以水资源供给主导需求,根据水资源状况调整经济结构,确定生产
力布局、产业结构和生产规模。
3.农村与城市、工业互补共进
农村特别是郊区要自觉当好城市、工业的水源地,农田水利建设要越来越多地搞一些恢复自然生态、涵养保护水资源和生态水环境的项目。
城市、工业要自觉做好培植农业的工作,建立对农业的补偿机制,以城补乡、以工补农, 形成城乡一体、良性互动、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局面。
4.现实利益与根本利益内在统一
农田水利建设要适应社会进步,逐步从以重利益为主要特征的
生产型水利,转变为以重公益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型水利。
在一定时期内,农田水利建设仍要突出经济效益,以与“三农”问题关系重大、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重点。
从长远来看,农田水利建设的公益性质将越来越明显,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将成为主导, 农田
水利建设也将最终成为国土整治、生态与环境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5.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
在今后一定时期内,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不可能把农田水利建设包揽下来,但是也不能完全靠农民的力量搞农田水利建设,必须使
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
三、健全五大体系
健全完善真正体现农田水利特色的工程体系:一是以大中型河道、水库、调水工程和重要湖泊、湿地为主构成的区域防洪抗旱减灾体系,二是以沿海防潮堤、防潮涵闸为主构成的沿海防风暴潮体系,三是以小微型河、沟、库、塘、泉、窖、井、渠为主构成的田间灌排体系,四是以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区段计量、农业“三灌”为主构成的节水增效体系,五是以水污染防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回灌补源工程、湿地、绿地为主构成的水生态与环境保护体系。
四、落实八项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提高思想认识,全民是基础,领导是关键。
要把农田水利放到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认真研究,科学决策,周密部署, 变“大灾大干、小灾小干、无灾不干”为“有灾无灾一样干”;要采取各种有效的宣传形式;要使社会各界和公众不断了解水资源家底,增强水的忧
患意识和防洪减灾意识, 转变落后的用水观念和用水习惯;要大力宣传和推广科学用水、节约用水的好方法、好经验,加强舆论监督,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的良好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新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体制
一是加强领导,建立责任制。
应建立各级目标责任制,并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将工作任务层层落到实处,将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成效作为各级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是部门团结协作,密切配合。
农田水利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很多,各部门应积极参与,团结协作、各负其责,形成合力。
三是转变组织方式,改进工作方法。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下,各级政府要学会转变角色。
3.实行分类指导,推广新典型,探索新路子
一是根据地区差异,确定主攻方向。
山东省多年来形成的三大区域的治水路子被实践证明是符合当地实际的,应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并根据形势变化进一步调整完善。
二是根据“先急后缓、长短结合”的原则,确定工程重点。
三是根据结构调整的要求,确定工程布局。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农田水利建设在布局上必须在保证粮食安全和维护生态的前提下,按照高效优质农业的要求来考虑。
4.坚持依法治水,健全完善水利政策法规
在认真贯彻执行《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国家法律的基础上,加强配套法规政策的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
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和打击农村水事违法案件,规范水事活动,保障水事秩序。
依法足额征收各项水利规费。
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分级负担、受益负担、分级管理、收益补偿
等政策,划分事权,明确责任。
以水资源管理为重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
5.拓宽投资渠道,切实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总量
适应新形势要求,走社会化办水利的路子,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
一是按照公益性的事情政府办的原则,加大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
二是按照生产性的事情农民办的原则, 由农民根据生产需要自主决定水利设施投入的力度。
三是按照效益性的事情社会办的原则,积极探索用市场的办法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
6.深化水利改革,增强水利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坚持创新,不断深化农村水利改革。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水务一体化建设,强化水利行业管理职能。
按照资源水价、工程水价、环境水价三部分协同作用的改革思路,调整提高城市工业水价。
农业水价的改革要按照成本核算、群众负担、财政补助的原则,计算包括工程折旧、管理、运行、维修等费用在内的供水价格,向用水户收取一定的水费,不足部分按照工程的管理权限,由同级财政承担。
7.依靠科学技术,以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继续实施“科教兴水”战略,下大气力抓好以下几个关键性措施:一是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和先进的理念指导工作。
做到科学规划、科学决策,把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
二是加快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步伐。
积极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保护、防灾减灾、水土保持、节约用水、水利工程建设和管
理、水利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
三是加大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转化力度。
以节水技术、施工技术的开发推广为重点,加大推广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大力推广低压管灌、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系数。
采用信息化技术和先进设备改进水资源管理手段。
8.坚持建管并重,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
建立新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管理、良性循环。
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根据不同类型的工程明确管理主体。
要改变过去想管的管不了、该管的管不好的局面,政府该管的一定要管到管住,不该管的一定要放开放活,划分事权,明确权责。
二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管理方式。
一家一户的工程,由农户自管;联村联户的工程,建立各类形式的合作组织,通过用水户参与管理和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等方式,将专管与群管相结合,明确产权和义务;重要的和较大的工程,由政府管理,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
三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短线、断层、萎缩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要继续加强乡镇水利站和农村水利技术服务组织建设,搞好各级农村水利队伍的业务培训,使农村水利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勇于创新,建立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没有行政级别、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新的水利技术服务中心,立足水利,面向市场,一业为主,多种经
营;中心和中心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谁的实力强、服务好谁就会占领更多的市场,由众多的服务中心形成一个全面覆盖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