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反刍兽疫疫情现状与防控策略
小反刍兽疫应急实施方案
小反刍兽疫应急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感染反刍兽类动物,如牛、羊、鹿等。
该病症状严重,传播速度快,一旦爆发将对畜牧业和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应急实施方案对于预防和控制小反刍兽疫至关重要。
二、预防措施1. 加强动物检疫工作,对进出口畜牧产品进行严格检查,防止病毒通过动物产品传播。
2. 提高养殖场卫生标准,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3. 加强畜牧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病毒通过人员传播。
4. 定期开展小反刍兽疫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反刍兽类动物的免疫力,减少疫情的发生。
三、疫情监测与报告1. 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网络,定期对养殖场、畜牧产品市场等重点区域进行疫情监测,及时发现疫情风险。
2. 加强疫情报告制度,对发现的疫情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确保信息畅通,快速响应。
3. 开展疫情信息共享,建立疫情信息数据库,促进疫情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高疫情监测和预警的效率。
四、疫情处置与应急响应1. 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疫情处置,隔离疫情源头,防止疫情扩散。
2. 加强疫情溯源调查,找出疫情传播途径,采取有效措施阻断传播链条。
3. 提高公众的疫情防控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养殖户和市民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五、经验总结与改进措施1. 定期对应急实施方案进行演练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不断提高应对疫情的能力。
2. 加强与相关行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研究疫情防控技术和方法,提高防控水平。
3. 建立健全疫情防控长效机制,加强监管和管理,形成多部门协同合作的工作格局。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我们将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小反刍兽疫,保障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健康。
希望各级部门和广大养殖户、市民朋友共同努力,为防控小反刍兽疫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作者:王建芳等来源:《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7年第1期王建芳张建明王立霞李慧山西省长治市畜牧兽医检验检测中心 046000小反刍兽疫俗称羊瘟,又名小反刍兽假性牛瘟、肺肠炎和口炎肺肠炎复合症,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以发热、口炎、腹泻和肺炎为特征。
易感羊群该病的发病率可达60%以上,病死率达50%以上,给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对我国的动物卫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1 疫情现状小反刍兽疫首次发现于西非的科特迪瓦(象牙海岸),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及赤道以北的非洲国家。
近年来,该病几乎遍及所有中东、西亚和南亚国家,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均呈现地方性流行。
2007年我国在西藏首次发现小反刍兽疫,2013年末该病又出现于新疆,随后传入内地多省,对我国养羊业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2 流行特征该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山羊最易感染,而且发病最严重,绵羊次之,野生动物羚羊和鹿等偶有感染。
牛、猪等也可以感染,但通常为亚临床经过。
幼年动物比成年动物易感。
目前,该病主要流行于非洲西部、中部和亚洲的部分地区。
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病羊的唾液、鼻液和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可通过与病羊直接接触而传染,与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衣物、工具、垫料、圈舍和牧场等接触也可发生间接传染,在养殖密度较高的羊群也会发生近距离的气溶胶传染。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呈流行性或地方流行性。
3 临床症状小反刍兽疫的潜伏期为4~5天,最长21天。
自然发病仅见于山羊和绵羊。
山羊的临床症状比较典型,绵羊一般较轻微。
根据症状可分为温和型、标准型和急性型。
温和型的症状轻微,体温升高,症状类似感冒。
标准型体温升高达40~41℃,持续3~8天;口鼻分泌物严重增加,唇部糜烂,有时有口腔溃疡;眼流分泌物,遮住眼睑出现眼结膜炎;有时表现支气管肺炎,类似羊支原体肺炎、咳嗽和呼吸困难;肠糜烂或出血,尤其在结肠和直肠结合处呈特征性线状出血或斑马样条纹;多数病羊发生严重腹泻或下痢,发病后期排带血粪便,严重脱水,消瘦,随之体温下降;幼年动物发病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怀孕母羊可发生流产。
小反刍兽疫的防控措施
22小反刍兽疫的防控措施强冬红(甘肃省成县畜牧兽医站742500)摘要:小反刍兽疫是引进的疫病,被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一类动物疫病,对养羊业的危害很大。
本文根据小反刍兽疫的发病情况、流行特点,详细地分析了该病的防控措施,希望能给养羊户提供技术参考,降低发病率,提高养殖效益。
关键词:小反刍兽医;流行特点;防控措施小反刍兽疫俗称羊瘟、小反刍兽瘟,在我国被认定为一类动物疫病,对养羊业的发展威胁很大。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接触性、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典型的症状为高热、腹泻、肺炎。
此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被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为必须上报的动物疫病,同时在我国的《国家动物疫病中长期防治规划(2012年-2020年)》中,此病也被明确为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
1发病情况1942年,小反刍兽疫首次在西非的科特迪瓦被发现,此后该病一直呈现流行蔓延的趋势。
据统计,在亚非欧的40多个国家,都流行过此病,尤其是在我国周围地区,如印度、尼泊尔、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家疫情严重,表现为地方性流行。
2007年7月,小反刍兽疫传入我国,疫情严重,通过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最终控制疫情,没有引起大面积的流行。
但是自2013年以后,小反刍兽疫的发病率有所升高,甘肃、安徽、贵州、新疆、宁夏、陕西、黑龙江等20多个省份都曾经流行,给养羊业造成重创。
尤其是2014年第一季度,小反刍兽疫在全国多个地区暴发流行,在全国呈现蔓延的态势。
2014年1月22日,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乡黄花滩村发生了小反刍兽疫,有900多只感染发病,111只死亡。
为防控疫情,有关畜牧兽医的多个职能部门联合监测和排查,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全国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2016年-2020年)》,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小反刍兽疫已基本得到控制。
2流行特点小反刍兽疫的自然宿主为山羊和绵羊,其中3~8月龄的山羊更易感,其他的动物如牛、猪等也可以感染,但呈亚临床经过。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控[1]
2、传染源 • 感染羊 • 眼、鼻、口腔分泌物、血液、尿液及粪便。
3、传播途径 • 直接接触 • 呼吸系统是主要感染途径。 • 病毒也可经精液和胚胎传播。 • 感染动物可通过哺乳传染给幼畜。
• 4、流行特征 •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雨季节和干燥寒 冷季节多发。
四、临床症状
• 由于感染羊的年龄大小及病毒株毒力强、 弱的不同,在临床上可引起急性和亚急性 症状。
图1:口、鼻、眼脓性分泌物
图2:结膜炎
图3:腹泻
图4:口、鼻脓性分泌物伴唇部小结节
五、病理解剖变化
图5:口腔内舌面糜烂、坏死
图6:舌面假膜、糜烂
图7:肺炎
图8:肠粘膜条状出血
• • • •
直肠病变呈斑马纹样外观。 脾脏充血、轻度肿大。 淋巴结水肿、充血,特别是肠系膜淋巴结。 也可见胸膜炎和胸腔积水。
谢谢各位!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控
钟映梅 黑龙江省动物卫生监督所
小反刍兽疫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 本病曾称为小反刍兽假牛瘟、小反刍兽瘟 疫、山羊瘟病、绵羊和山羊瘟疫、Kata 、 胃肠炎 - 肺炎综合症、传染性脓疱状胃炎、 肺炎肠炎综合症。 •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将其列为 A 类 动物疫病。我国农业部公告(第96号)将 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血清学检验方法: • 中和试验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免疫电泳试验 • 琼脂扩散试验等。
鉴别诊断
病名 病原 口鼻眼病变 呼吸困难 腹泻 诊断试验
牛瘟
PPR 牛出败 羊传染性肺炎
RPV
PPRV 巴氏杆菌 肺炎支原体
+
+ - -
+
+ + +
+
+ - -
浅谈如何科学防控羊小反刍兽疫
浅谈如何科学防控羊小反刍兽疫单位:塔合曼乡畜牧兽医站邮编:845250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羊养殖业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发展,但其规模和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养殖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为疾病的暴发提供了可能。
在当前养殖过程中,羊小反刍兽疫通常呈现出暴发和蔓延趋势。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羊小反刍兽疫所带来的危害,必须采取措施,以确保广大养殖户的健康和养殖效益。
羊小反刍兽疫防制工作的开展,必须深入了解疾病的流行规律和临床表现。
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生率,我们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科学防控;羊小反刍兽疫引言羊小反刍兽疫是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为小反刍兽疫病毒,极易潜伏在羊的生活环境中,抵抗力较弱的小羊羔易感性较强。
羊小反刍兽疫的主要感染途径为直接传播,也可通过间接接触如同槽饮食,同盆饮水等行为发生传染。
羊小反刍兽疫在2007年首次传入西藏地区,因其发病快,传染性高,病死率高,被我国列为一类法定报告疫病。
1病原特征引起小反刍兽疫的病原为小反刍兽疫病毒,是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成员。
由于病毒抗原性与牛瘟病毒十分相似;因此,该种病毒感染引发的传染病又被称为假性牛瘟。
小反刍兽疫病毒外观近似球形,直径100~300nm,核衣壳呈螺旋中空杆状并且具有特殊性的亚单位。
病毒能在绵羊的肾、胎羊和新生羔羊的睾丸细胞当中大量繁殖,引起细胞病变,形成合胞体。
小反刍兽疫病毒在自然条件下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弱,一般的消毒剂均能够短时间内将其杀死,对乙醚等消毒剂比较敏感,苯酚和2%的氢氧化钠是最常用的消毒剂。
pH值为3.0的条件下3h才能将其灭活。
在冷藏和冷冻的组织当中能够存活很长时间。
实验感染山羊的尸体在4℃环境中保存8d后,仍然能在淋巴结中分离到该病毒。
2临床症状小反刍兽疫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2℃,主要表现有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同时会出现流黏鼻涕、眼周围有泪及黏稠浆液、口腔中的黏膜可以出现溃烂,出现鼻塞呼吸困难症状,可嗅到病畜呼出有恶臭味的气体。
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
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羊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由大肠杆菌产生的疾病,主要影响家畜动物,尤其是羊。
它是一种重要的动物疾病,对家畜养殖业有着严重的危害。
羊小反刍兽疫主要通过食物和水传播,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
一、流行病学羊小反刍兽疫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都普遍存在的疾病,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这种疾病主要通过受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
大肠杆菌是造成这种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当动物摄入被感染的食物或水时,就会引起感染。
密集型饲养和不良卫生条件也是导致这种疾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临床症状1. 消化系统症状羊小反刍兽疫主要影响动物的消化系统,引起严重的消化道症状。
感染动物会出现腹泻、呕吐、食欲不振和腹痛等症状。
腹泻是最常见的症状,粪便呈现稀水样,甚至带有血丝。
而呕吐则会导致动物的体重迅速下降。
2. 呼吸系统症状羊小反刍兽疫也会导致动物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包括咳嗽、流鼻涕和呼吸急促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会导致动物体力下降,甚至影响到正常的日常活动。
3. 神经系统症状在一些严重感染的动物中,羊小反刍兽疫还会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抽搐、昏迷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
这些症状会导致动物的行为异常,甚至危及生命。
三、防控措施1.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为了预防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生,首先要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动物的生活环境应该保持干净,定期清理饲料和饮水的容器,保证饲料和水的卫生安全。
也要避免过度密集饲养,保证畜禽动物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防止疾病的传播。
2. 提供清洁的饮水清洁的饮水是预防羊小反刍兽疫的关键之一。
动物饮水容器应该经常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动物的饮水来源也要保证清洁卫生,防止受污染的食物和水导致感染。
3. 规范饲料管理规范的饲料管理也是防控羊小反刍兽疫的重要举措。
应该避免使用受污染的饲料,饲料的存储和投喂都要做到清洁卫生。
定期对饲料进行检查,防止受污染的饲料导致动物感染。
小反刍兽疫的预防措施
小反刍兽疫是一种外来动物疫病,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专门感染体型比较小的反刍动物,又名羊瘟、小反刍兽瘟。
小反刍兽疫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由于本病是一类烈性动物传染病,传染性强,危害大,很难治疗,也是不允许治疗的,临床治疗不能防止疫病的发生传播和蔓延。
一只羊确诊后就要对整群羊进行捕杀做无害化处理,并严格按照我国对这类动物疫病的防治规范进行处置。
所以要抓好小反刍兽疫预防工作很重要。
如何防治:治疗时每吨饲料中添加羊全清2000g,连用5-7天,病发症状基本消失预防时每吨饲料中添加羊全清1000g,连用3-5天,也可长期添加。
备注:本品不含任何违禁成分,绿色、环保、安全、健康,可长期添加使用。
在源头上把好关不从外边引进未经检疫的或者来历不明的羊。
严禁从疫区引进羊只,对外来羊只,尤其是来源于活羊交易市场的羊调入后必须隔离观察30天以上,经临床诊断和血清学检查确认健康无病,方可混群饲养。
做好消毒工作。
由于小反刍兽疫的病毒怕高温、怕紫外线,对一般的消毒药没有抵抗力,所以消毒是预防本病来源的一项有力措施。
一般在羊场的大门口设消毒池,紫外线消毒,对来往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消毒,同时对羊圈定期消毒,以防病原传入。
日常管理到位。
若环境潮湿,粪便未及时清理,卫生条件又差,外界气候又不好饲养管理不到位会导致这个病的发病率升高。
让圈舍通风、光线好、清洁,饲喂又营养均衡,管理到位,羊群就不易感染此病毒。
疫苗免疫。
处在受威胁区的动物除了基础消毒和预防措施外,用疫苗做紧急免疫,建立免疫隔离带。
与有疫情相邻的边境县,应严格按照农业部要求开展小反刍兽疫强制免疫工作,定期免疫。
加强羊等易感动物的监测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如果出现类似症状,要立即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
不能擅自治疗和转卖,积极配合做好处理和防控工作。
我国小反刍兽疫现状和防控对策
我国小反刍兽疫现状和防控对策作者:林春斌,涂凌云,吴录汉,等来源:《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4年第3期林春斌1,涂凌云2,吴录汉3,刘庆华4(1.江西省畜牧兽医局,江西南昌 330046;2.南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3.上饶市畜牧兽医局;4.星子县畜牧局)小反刍兽疫(PPR)是小反刍兽的一种急性接触型病毒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小反刍兽疫列为A类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PPR主要感染绵羊和山羊等小反刍兽,染病后可引起临床症状,牛可感染但不出现临床症状。
PPR不属人畜共患病,不传染给人。
羊感染PPR以发热、呼吸困难、口炎、流水样鼻液、眼角出现分泌物、腹泻、肺炎为主要临床特征。
病死羊解剖一般会出现心包增厚、水肿,肺部萎缩并出现出血性坏死,肝脏边缘和盲肠黏膜有弥漫性出血,小肠出血明显呈带状,腹股沟淋巴节水肿,瘤胃内会产生积食和胀气现象,肠管内会出现黄色水样粪便。
1 小反刍兽疫的危害小反刍兽疫是一种以接触性传播为主的一种烈性传染病,通过共同的水源、饲料等传播,密切接触的动物之间可通过空气传播,绵羊和山羊最容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多雨和干燥寒冷季节多发。
羊群发病率通常达60%以上,病死率可达50%以上。
严重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
潜伏期一般为4~6 d,短者1~2 d,长者可达21 d。
由于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PPR一旦发生,对整个区域内小反刍兽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给养羊产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2 我国小反刍兽疫疫情现状PPR是一种外来动物疫病,根据记载,1942年在非洲西部的象牙海岸首次暴发,然后向中部非洲、东部非洲、中东地区、西亚和南亚地区扩散,21世纪初传入我国。
2007年我国西藏阿里地区发生PPR疫情,给当地小反刍动物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失。
2008年我国西藏、新疆将PPR 纳入动物强制免疫病种,疫情得到明显控制,但其它省份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对该病了解也不多。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来北往人员流动大,动物及动物产品交易频繁,很容易导致动物疫病的传播。
小反刍兽疫防控应急预案
小反刍兽疫防控应急预案一、总则(一)小反刍兽疫是我国一类动物疫病,为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小反刍兽疫,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安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以及《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二)小反刍兽疫应急与防治工作应当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严格处理,减少损失。
(三)发生疫情或存在疫情发生风险时,各地兽医行政部门应及时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建立责任制,做好小反刍兽疫监测、调查、预防、控制、扑灭等应急工作。
二、疫情监测与报告(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要密切监视国际疫情动态,科学评估疫情发生风险,定期发布预警信息。
(二)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小反刍兽疫疫情监测工作。
与周边国家接壤的省份要密切监视边境地区山羊、绵羊以及野羊等小反刍兽疫情动态。
林业部门发现羚羊、黄羊等异常死亡,要立即通知兽医部门采样检测。
(三)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以发热、口炎、腹泻为特征,发病率、病死率较高的山羊和绵羊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四)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诊断,认定为疑似小反刍兽疫疫情的,应在2小时内将疫情逐级报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并同时报所在地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五)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六)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报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4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
三、疫情确认(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派出2名以上具备资格的防疫人员到现场进行临床诊断,根据小反刍兽疫防治技术规范,提出初步诊断意见。
(二)初步判定为疑似疫情的,必须指派专人按规范采集病料,送国家外来动物疫病诊断中心或农业部指定的实验室,进行最终确诊。
小反刍兽疫防控
小反刍兽疫防控
继农业部通报新疆、甘肃和内蒙古等多地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后,重庆、四川、
湖北、浙江和山西等5省份接连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那么,怎样进行小反刍兽疫防控?
1、传统防控措施限制疫区的绵羊和山羊的运输,对来自疫区的动物进行严格检疫,限制从疫区进口动物及其产品;对染病动物及时扑杀,尸体要焚烧、深埋;
有疫情的畜舍应彻底清洗和消毒(可使用苯酚、氢氧化钠、乙醇、乙醚等);对小反
刍兽疫疫情认真做好监控工作。
2、使用羊全清+刀豆素+绿健先锋(头孢噻呋钠)。
用生理盐水稀释头孢
先锋和刀豆素,加地塞米松(2-5mg/100斤,怀孕羊除外)混合肌肉注射打在羊颈一侧。
羊全清单独使用(20毫升用于治疗200斤体重,预防可以用到400斤重)打在
羊颈另外一侧。
病情严重打3针。
浅谈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
加强活羊及其产品的调运检疫监管,切实做好产地、屠 宰、运输等环节的检疫。加强检疫合格证明和羊只耳标管理, 严格执行登记备案制度,严厉打击违规跨省调运活羊、不按规 定处置染疫动物及动物产品等违法行为。 6.2.3 加强免疫工作
按要求及时做好羊只的免疫工作。羊只在岀生1个月时进 行小反刍兽疫免疫,肌肉注射小反刍兽疫疫苗1ml,免疫保护 期3年,以后每3年注射1次。每次在免疫20d后进行抗体检 测, 抗体效价 70%以上达标, 视为免疫合格, 不合格的可进行 加强免疫。
腹泻症状;巴氏杆菌病以肺炎及呼吸道、内脏器官广泛岀血为 主,无口腔及舌黏膜溃疡和坏死;口蹄疫口鼻黏膜、蹄部和乳 房处皮肤发生水泡和糜烂为特征,无腹泻和肺炎症状;蓝舌病 由库蠓等吸血昆虫传播,多发生于库蠓活动的夏季和早秋,在 乳房和蹄冠岀现炎症但无水泡病变,而小反刍兽疫无季节性且 无蹄部病变。抗体用竞争ELISA法检测,病毒检测用RT-PCR 或病毒分离培养方法。 6综合防控 6.1发病时的处置
与 畜业技术|疫病防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浅谈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
赵燕1张辉1廖炳惠1李英林2扎西祝玛3 (1,四川省西昌市农业农村局615000; 2,四川省凉山州动物疫病防控中心615000; 3,四川省木里县农业农村局615000)
摘要:小反刍兽疫又被称为羊瘟或伪牛瘟,是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及绵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属于国际上规
羊小反刍兽疫怎么传播如何防治
近期以来,我国今年小反刍兽疫在全国各地均有蔓延爆发现象。
根据国家信息部得知,目前羊疫苗均是活菌疫苗,可在羊未发病之前注射使用,防治此病。
但是是利用活病毒、细菌制成的疫苗,其中的细菌病毒仍是活的,在疫苗瓶中由于干燥、真空而休眠,注射进入羊体内后病毒诱导羊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如果再有同类病毒侵入羊体,体内已经产生的免疫记忆及抗体会将侵入病毒消灭。
活苗的特点是产生抗体速度快,缺点是保护期短(抗体减少到一定程度就不再有保护力)、容易通过疫苗扩散病毒。
因此世界范围内对一类动物疫病一般都不使用活苗。
发病原理:1.抵抗能力低下,尤其是幼龄羊2.平时饲养管理不正确3.非洲西部、中部和亚洲的部分地区传染而来,(买羊一定要注意)4.气候与外界因素治疗小反刍兽疫控制的主要方法主要还是做好全群预防和前期的病情控制,这种伪羊瘟说直白的还是病毒。
养殖朋友主要做的就是全群预防病毒病,个别出现症状的打抗病毒针剂。
尤其是目前有的市场上又有一些假冒伪劣的血清,血抗等,目还没有针对性的疫苗,所以请大家选择的时候一定不要着急,乱用疫苗!另外根据发病羊只应尽快隔离治疗,降低损失。
做好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工作,严防本病传染扩大!全主要以饮用抗病毒药物预防,发病羊只应注射反刍兽疫灵养殖一定要记住任何疾病都要做到:应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下面我简单说一下小反刍疫情的症状和病情高发原理,望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有用的信息,也请大家有没有得这病,一定要提前做好预防。
小反刍疫情前期发病症状:1.感染动物临诊症状与牛瘟病牛相似(感染动物烦躁不安,背毛无光,口鼻干燥,食欲减退。
流黏液脓性鼻漏,呼出恶臭气体)2.急性型体温可上升至41℃,并持续3~5天!在发热的前4天,口腔黏膜充血,颊黏膜进行性广泛性损害、导致多涎,随后出现坏死性病灶,开始口腔黏膜出现小的粗糙的红色浅表坏死病灶,以后变成粉红色,感染部位包括下唇、下齿龈等处。
3.在轻度发生时,死亡率不超过50%。
小反刍兽疫的防治措施
2018年第10期小反刍兽疫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对养羊业威胁非常大,对我国部分地区的农牧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
近年来,随着我国部分地区养羊业的快速发展,小反刍兽疫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需要及时对其防治。
1流行病学小反刍兽疫在全年都有可能发生,夏冬两季多发。
小反刍兽疫病毒的主要入侵途径是呼吸道,家畜中山羊和绵羊比较易感。
小反刍兽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4~6d,最长的潜伏期可达10d,在小反刍兽疫病的流行地区发病率非常高,可达100%,如果不及时防治,病死率也可达100%。
2临床症状在发病初期表现精神不好,食欲较差,流水样的鼻液,眼结膜充血、肿胀等,有分泌物,同时鼻液和分泌物会形成脓性卡他样分泌物。
鼻内膜出现坏死,各种呼吸症状,如咳嗽等,眼睑常被分泌物黏住,导致眼结膜炎。
在发病后,病羊的体温会突然升高,在第2~3d 会高达40~42℃。
出现发热后,口腔也会出现各种病症。
发热后2~3d,出现腹泻以及下痢,导致病羊脱水,孕羊感染小反刍兽疫病毒可能出现流产。
3病理变化病羊口腔以及鼻腔粘膜的溃烂、支气管肺炎以及肺尖肺炎,部分病羊中发生出血性或坏死性肠炎,在盲肠、直肠以及结肠近端可能发生特征性条状出血,或发生淋巴结、肠膜淋巴结水肿。
4诊断采集眼睑下结膜分泌物和鼻腔、颊部及直肠粘膜和加入肝素抗凝的全血,送往实验室确诊。
采集淋巴结、肺脏、大肠、脾脏和胆囊置于10%的福尔马林中保存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查。
5小反刍兽疫的预防措施要做好小反刍兽疫的预防工作,需要科学搭配山羊以及绵羊的日粮,以满足羊生长期的营养需求。
需要按时投喂各种饲料,不但要喂食粗饲料,还要喂给一定的青贮饲料以及青绿饲料,这样才能更好地给羊只补充能量和蛋白质,增强羊机体免疫能力。
养殖场应该控制羊只的饲养密度,做好羊舍的通风管理工作,使养殖场的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要对养殖场的内部进行定期的清洁,能有效的防止环境对羊的影响。
另外,养殖场也需要为羊提供相应的运动空间,以此来增强羊的体质。
小反刍兽疫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防控措施简介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由小反刍兽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感染反刍兽类动物,如牛、羊和山羊等。
这种疾病会导致感染动物出现发热、食欲不振、腹泻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并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应对小反刍兽疫的威胁,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防控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小反刍兽疫防控措施。
措施一:加强动物管理和监测1.建立健全的兽药使用管理制度:合理使用兽药,严格遵守规定的兽药使用剂量和间隔时间,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兽药。
2.定期开展动物体检和病毒监测:定期对养殖场内的动物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患病动物并隔离,减少疫情的传播风险。
同时,定期进行病毒监测,及时发现病毒感染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3.严格防疫和消毒措施:养殖场要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对动物饮水和饲料进行消毒处理,定期对圈舍、设备等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措施二:加强养殖环境管理1.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减少环境污染和恶劣气候对养殖场的影响,提高养殖动物的抵抗力。
2.规范饲养管理:采用科学合理的饲养方式,确保饲养场干净卫生,防止疫情传播。
合理安排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和交叉感染。
措施三:加强人员卫生和安全管理1.加强培训和宣传:养殖场应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防疫意识和能力。
同时,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普及疫情防控的知识,引导人员正确掌握养殖技术和防疫措施。
2.健全安全措施: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养殖人员遵守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
3.及时报告和紧急处理:养殖人员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疫情,主动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尽量减少疫情的扩散范围。
措施四:加强监管和信息共享1.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养殖场的监管,确保养殖场落实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并处置违规行为,降低疫情发生的风险。
2.加强信息共享: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将养殖场的疫情情况和防控措施等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其他养殖场,提高整体防控效果。
浅析小反刍兽疫病的症状与防控措施
内蒙 、陕 西都 有 疫情 出现 ,给 养 羊业 带来 了严 重 的经 济损 失 。此 所 、环 境 、饲 养 用具 都 要定 期 消毒 ,同时 ,禁 止 外来 闲杂人 员 出 病 的发 病 率 、死 亡率 都很 高 ,尤其 对 于幼 龄 的 羊子 ,致死 率 可 以 入 养殖 场区 。
浅析 小反刍兽疫病 的症状 与防控措施
高晓歌
(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陕西榆林
摘
7 1 8 6 9 9 )
要 :小反 刍兽 疫 ( p e s t e d e s p e t i t s r u m i 巴结肿 大 ,脾 脏 出现坏 死性 的病 变 。在 鼻 甲 、喉 、气 管
羊瘟 ,是 一种 病 毒性 疾病 ,传 染性 很 强 。绵 羊 、 山羊 、羚 羊等 小 反刍 兽 是 易感 动物 。该病 的主 要特 征 是发 热 、 口腔 炎 、结 膜炎 、 肠 胃炎 和肺 炎 。 本文 从 小反 刍 兽疫 病 的病 原 、流 行 、症 状 以及 诊
等处有 出血斑 ,有 的还 出现 支气 管肺 炎 的典 型 性症 状 。
5 诊 断
( 1 )通过 发病 的流 行特 点 、临床 检查 、病 理变 化 可以做 出初
断和 防控 措施 作 了阐述 ,为 养殖 场提 供参 考 。 步诊 断 ,确 诊还 要进 行 实验 室检测 。 关键 词 :小 反 刍兽 疫 ;小 反 刍兽 :流 行特 点 ;临 床症 状 : 防控 措 ( 2)鉴别 诊 断 :① 与 口蹄疫 的鉴 别 诊 断 : 口蹄 疫 是 由 口蹄 疫 病 毒 引起 的 ,以病 畜 口鼻 黏膜 、蹄 部 和乳 房 发生 水疱 和 溃疡 为 特 征 ,消化 道黏 膜有 出血 性炎 症 ,心 外膜 与 心 内膜 有 弥散 性及 斑 虎斑 心 ” ,小 小 反 刍 兽疫 ( P P R) 是 由副 粘病 毒 科 、麻 疹 病 毒 属 、小 反 刍 点 状 出血 ,心肌 切 面有 灰 白黄 斑 点或 条纹 ,成 为 “ 兽 疫病 毒 ( P P R V)引起 的一 种急 性接 触性 传染 病 ,该病 在 世界 上 反 刍 兽疫 无 蹄部 、乳 房 和 心肌 病 变 ;② 与羊 传染 性 脓疱 的鉴别 诊 羊 口疮 ” ,其 病 原 是 一 种 嗜 上 皮 性 病 被 认 为是 十 分重 要 的烈 性 传染 病 之一 ,以 突然 发热 、眼 鼻排 出 分 断 :羊 传 染 性 脓 疱 又 称 “ 泌 物 、口腔 溃疡 、呼 吸失 调 、 咳嗽 、恶 臭 的腹 泻 和死 亡 为特 征 。 毒 ,其 特 点 为在 羊 口唇 等 处皮 肤 和黏 膜上 发 生丘 疹 和水 疱 ,后 迅 小 反 刍兽 疫 首次 发 现 于西 非 的科 特迪 瓦 ( 象 牙 海岸 ),主要 分 布 速 变 为脓 疱 、溃 疡 ,最 后结 成 桑葚 状 病垢 ,部分 病 羊伴 有 眼结 膜 在 撒 哈拉 沙 漠 以南及 赤 道 以北 的非洲 国家 ,近 年来 ,几乎 遍 及所 发 炎 ,直 至 眼瞎 ,与小 反 刍兽 疫 的 区别在 于 无腹 泻 症状 ;③ 与 羊
浅析小反刍兽疫及其防控策略
2021年第02期小反刍兽疫又俗称“羊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绵羊、山羊等小反刍动物,在我国属于一类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发热、腹泻、口腔黏膜糜烂、流泪和肺炎。
该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曾在中国、印度、孟加拉国等多地暴发疫情,导致大量羊死亡淘汰。
但是很多人对该病并不是很了解,因此,本文主要对小反刍兽疫及其防控策略进行简述,以期提高人们对该病的认识。
1病原特点小反刍兽疫的病原体是小反刍兽疫病毒,属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
与牛瘟病毒有相似的物理、化学及免疫学特性,且有相同抗原和密切的亲缘关系。
病毒粒子呈多形性,病毒颗粒比牛瘟病毒大,由衣壳、单股RNA 和囊膜组成。
该病毒对乙醚和氯仿敏感,在pH6.7~9.5下较稳定,但对热、外界环境以及一般消毒剂的抵抗力弱。
2流行情况小反刍兽疫病毒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对动物的危害很大,目前还没有人感染的报道。
该病主要流行于非洲西部、中部和亚洲的部分地区。
1942年西非科特迪瓦首次发现该病,后来在我国周边国家,如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俄罗斯等常年呈大规模暴发或地方性流行,塔吉克斯坦、不丹疫情反复暴发。
在我国周边国家中,印度的疫病最为严重,每年都有数万只羊感染,数千只羊死亡,2007年7月,在西藏发生小反刍兽疫,这是我国首次发现该病,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和淘汰率分别为71.07%、50.19%、70.62%和100%。
后来,在2008年6月和2013年12月也暴发过该病,新疆、甘肃、宁夏、内蒙、辽宁、山东、湖北等省、自治区先后发生过小反刍兽疫疫情,可见该病呈现出蔓延趋势,并越来越明显,对生物安全体系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应该引起对该病的重视,做好系列防治工作。
3流行特点山羊是该病的最易感动物,绵羊次之。
小型品种和5~8月龄山羊对该病特别敏感。
病羊和隐性病羊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小反刍兽疫病毒广泛存在于动物各组织中,随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体外。
小反刍兽疫疫病的监测与防控
测牛7102头,检出阳性508头,平均阳性率为7.00%;监测羊18841只,检出阳性1741头,平均阳性率为9.24%。
同时我们从疾控中心了解到,当年,垦区疾控中心累计调查550人,其中虎红平板阳性53人,阳性率9.64%。
监测结果表明:额敏垦区不仅家畜间布病感染情况十分严重,人间疑似病例也较多,制定有效防控技术措施并且加以实施,十分必要,迫在眉睫。
2防控技术措施2.1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运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广泛深入的宣传布病危害和防治科普知识,确保防控科普知识在全社会尤其是重点人群家喻户晓,为开展防控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2.2加大监测力度布病集中免疫工作开展之前,应该加大家畜布病监测力度,及时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布病阳性家畜。
2.3强化检疫监管不从布病高流行区购入家畜,其他地方购入的家畜应采取隔离及二次检测程序,即家畜到达时检测一次血清抗体,隔离1个月后再检测一次血清抗体,2次检测均为阴性的家畜,可混群饲养。
2.4严格消毒,杀灭病原对监测出布病阳性的家畜棚圈内场地、草料槽、饲养工具及家畜的运动场等,严格按照消毒制度,开展消毒工作,尤其是对接羔场地的各类用具和环境,彻底消毒并无害化处理流产胎儿等其他流产物。
2.5及时开展免疫,确保应免尽免在剔除家畜阳性病畜的基础上,适时开展集中免疫工作,坚决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当”,确保应免家畜免疫密度100%。
一是注意做好人员防护。
佩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对高接触人群口服抗菌素预防性用药。
二是免疫用双封闭投服器和免疫、监测前双压尘消毒技术。
即S2使用投服器,M5采用密闭连续注射器进行免疫。
免疫和监测前后对养殖场洒水和喷洒消毒剂进行压尘消毒。
三是使用过的菌苗瓶进行回收,集中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并做好登记。
3防控工作建议3.1出台相关保障政策虽然在防疫人员自身防护条件方面有了提高,但基层防疫人员害怕被感染,开展布病免疫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保障政策,免除基层防疫人员后顾之忧。
对小反刍兽疫的防控策略
2019年第08期对小反刍兽疫的防控策略黄剑东(广州市从化区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管理中心,广东广州510900)关键词:小反刍兽疫;疫情;防控策略DOI:10.3969/J.ISSN .1671-6027.2019.08.082我国2007年西藏个别区域发生了小反刍兽疫,因此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
为避免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扩散、传播,需要明确小反刍兽疫发生原因,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如:加大对小反刍兽疫的宣传,加强动物(野生)管控,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并进行检疫监管、产地检疫,以及屠宰检疫等工作,将小反刍兽疫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1小反刍兽疫流行特点小反刍兽疫简称PPR ,也称小反刍兽瘟。
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该病在全球40多个国家发生过,多在中东、南亚、西亚等国家流行。
西藏边境地区个别地方发生疫情,并在较短时间内于附近传播。
需要注意的是,该病自然病例多见山羊、绵羊。
其中,山羊的发病非常严重,主要表现:支气管炎、分泌物增加、腹泻等;岩羊、野山羊以及盘羊等也可感染。
易感羊群发病率约60%,死亡率约为55%,所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 ,将小反刍兽疫列为动物疫病。
2小反刍兽疫病的病因活羊经羊贩子跨区域、省调运比较频繁,而部分养殖场虽然引进的羊只,既不能明确羊只的具体来源,又没有做好新购进羊的隔离工作。
同时,入场前没有做好检查工作,为小反刍兽疫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部分区域对小反刍兽疫防控的认识不足,所以没能投入相关技术、物资。
相关部门对养殖人员、贩运人员、小反刍兽疫防控宣传的力度不够,均使养殖人员对防疫重要性和疫病传播风险的认识不足。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到位、缺乏检疫监管设备支持、投入成本不够等,均会导致动物卫生监管工作效率低。
与此同时,监管机构没有及时引进相应检测试剂,不能对动物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
较多区域动物卫生监管力度较强,一般来讲需进行活羊产地检疫工作、运输监管工作。
而对动物及产品的交易市场缺乏相关管理,或监管力度不够,所以无法达到最佳的监管效果。
小反刍兽疫的症状表现与防控方法
小反刍兽疫的症状表现与防控方法
小反刍兽疫是感染小反刍兽的严重的接触性、烈性传染病,小反刍兽疫对当地养殖业及外贸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小反刍兽疫的症状表现与防控方法。
一、小反刍兽疫流行区域及感染范围
小反刍兽疫是1942年在非洲西部象牙海岸被首次报道发现,在随后的十年小反刍兽疫病开始迅速扩散几乎遍布了从撒哈拉沙漠到
赤道的所有国家,并迅速向东、向南、向北大范围扩展。
到2006年初,我国相邻及周边国家例如印度、尼泊尔、哈萨克斯坦等都先后爆发了大规模小反刍兽疫。
二、小反刍兽疫的症状表现
临床症状和牛瘟类似,成羊和羔羊都可被感染发病甚至死亡,致死率高达50%-80%,严重爆发期可达100%,该病以肺炎、腹泻、眼鼻有浆性分泌物、口腔炎、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
发病期间病羊持续3d-8d的40℃-41℃高热,有时表现为类似羊支原体肺炎的支气管肺炎,孕期母羊则会发生流产,病畜食欲明显减退,精神不振,鼻镜干燥。
如果病畜未死亡,将持续这种症状14天,即使康复的山羊也会有部分唇部形成口疮样病变。
三、小反刍兽疫防控措施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小反刍兽疫的方法,发病初期可以使用磺胺类
药物和抗生素对症辅助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
从疫区进口动物及胚胎、卵和畜产品严格限制,所有疫区动物都要经过严格检疫。
严密监控边境区域易感野生动物的活动,加强边境地区家养小反刍牲畜的贸易控制和饲养管理,从源头上切断疫病传播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