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测系统+操作规程
rtk操作规程
rtk操作规程RTK操作规程是指实时运动定位系统(Real-time Kinematic, RTK)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RTK操作规程一、概述实时运动定位系统(RTK)是一种高精度的全球定位系统,广泛应用于测绘、建筑、农业等领域。
为了保证我们在使用RTK系统时能够正确、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特制定此操作规程。
二、操作准备1. 对RTK仪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检查电池电量、天线连接等方面;2. 前往现场时,选择开阔、无遮挡的地点,以确保接收卫星信号的质量;3. 确保RTK系统与配套设备的连接稳定,并对设备进行调试,确保无误。
三、RTK仪操作流程1. 开机准备。
打开RTK仪的电源,并等待其启动。
在启动过程中,要注意RTK仪的显示屏上是否有异常信息。
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2. 设置工作模式。
根据工作需求,选择合适的工作模式。
常见的工作模式有基站模式和移动站模式,可根据具体工作要求进行选择,并进行相应设置;3. 建立基站。
如需进行差分定位,需在合适的位置建立基站。
基站的建立应选择地势较高、视野开阔、信号质量较好的位置。
在建立基站时,应根据RTK仪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并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4. 操作RTK仪。
根据测量任务的需要,对RTK仪进行相应的操作。
主要包括:开始测量、记录数据、停止测量等。
在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RTK仪的显示屏上的信息,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5. 结束测量。
在测量完成后,及时结束测量工作,并保存测量数据。
保存数据时,应按照一定的命名规则进行,以方便后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四、注意事项1. 谨慎操作。
在进行RTK测量时,要谨慎操作,避免误操作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或设备损坏;2. 注意安全。
在实地操作时,要注意个人安全和设备安全。
避免跨越危险区域,防止设备受损;3. 维护设备。
定期对RTK仪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注意检查电池电量、存储容量、天线连接等方面;4. 存储数据。
及时将测量数据存储到可靠的存储介质中,以防数据丢失;5. 注意气候因素。
GPS操作规程
GPS操作规程一、引言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通过卫星定位和测量地球上任意位置的设备。
本操作规程旨在提供GPS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以确保准确、可靠地进行定位和导航。
二、设备准备1. 确保GPS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电池电量充足。
2. 检查GPS设备是否与导航地图更新,并确保地图数据是最新的。
3. 确保GPS设备与卫星建立良好的信号连接。
三、GPS操作流程1. 打开GPS设备电源,等待设备启动并获取卫星信号。
2. 在设备菜单中选择导航模式,并输入目的地的地址或坐标。
3. 设备将计算最佳路线并显示在屏幕上。
在导航过程中,设备会提供语音指引和图形指示,以帮助用户到达目的地。
4. 在行驶过程中,遵循设备的导航指示,包括转弯方向、距离和道路名称。
5. 如遇到道路封闭、交通堵塞或其他导航偏差情况,设备会自动重新计算最佳路线。
6. 在接近目的地时,设备会提醒用户减速并指示停车位置。
7. 到达目的地后,关闭GPS设备或将其保持在待机状态。
四、GPS设备的常见功能1. 导航功能:提供最佳路线规划和导航指引。
2. 语音提示:通过语音指引告知用户转弯方向、距离和道路名称。
3. 实时交通信息:提供道路交通状况的实时更新,以帮助用户避开拥堵。
4. 兴趣点(POI)搜索:允许用户查找附近的餐厅、加油站、酒店等特定地点。
5. 路线记录:记录用户的行驶轨迹和行驶信息。
6. 高度测量:提供海拔高度和爬升/下降速度的测量。
7. 天气预报:显示当前位置和目的地的天气情况和预报。
五、GPS操作的注意事项1. 在使用GPS设备之前,应熟悉设备的操作说明和功能。
2. 在驾驶过程中,不要盯着GPS屏幕,应保持注意力集中在道路上。
3. 如果出现导航指示与实际道路情况不符的情况,应遵循实际道路标志和交通规则。
4. 定期更新GPS设备的地图数据,以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
5. 在使用GPS设备时,应注意电池电量,避免电量耗尽影响正常导航。
地质测绘工作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地质测绘工作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地质测绘工作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地质测绘工作的安全生产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要条件。
地质测绘工作是一项高危职业,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测绘工作者的人身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一套完善的地质测绘工作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是至关重要的。
一、工作前准备1、岗前培训:新进人员应接受地质测绘工作的岗前培训,包括相关安全生产知识、操作规程等。
同时负责人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制定作业计划:在工作前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及操作流程,确定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并进行沟通和协商。
计划应考虑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情况、施工设备和材料、人员数量和条件等综合因素。
3、检查与维护设备:在工作前,对使用的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润滑体系完善。
如有异常问题需及时报修或更换。
4、检查工作场地:检查已选定的场地的地形地貌、洞穴结构、白垩岩、岩溶地质等情况,确保工作场地安全可靠和稳定。
二、作业操作1、开展测量前的现场勘查:在开始实施测量活动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对地形地貌、岩洞结构、地面附属物等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并将防范安全事故的措施融入到具体的现场勘查工作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发现任何可能影响安全的因素,应立即上报有关负责人或停止勘查,直至处理好现场问题后再开展实施。
2、作业人员备戴安全装备:任何进入测量现场的人员,都必须佩戴安全防护装备,例如:头盔、手套、防滑鞋等,并按规定佩戴安全带。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不得随意更改操作流程和作业计划。
4、安全交底:在开始施工之前,先进行安全交底,使每个施工人员明确自己的安全操作职责和义务,并随时认真执行。
三、应急处置1、灾害预警:如果在作业过程中发现有不安全的因素出现,及时向上级汇报,启动应急预案,做好灾害预警工作。
对于应急情况,必须要有应急预案,并使得所有人员都能熟练掌握。
接地电阻测试仪操作规程(三篇)
接地电阻测试仪操作规程一、引言接地电阻测试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接地系统(包括建筑物、设备等)的接地电阻值的仪器。
准确测量接地电阻对于保证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为了正确、安全地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特制定以下操作规程。
二、操作准备1. 检查接地电阻测试仪的外观,确保仪器没有损坏。
2. 准备好测试的接地系统,包括接地装置和接地电极。
3. 检查测试环境,确保周围没有危险物品或存在其他安全隐患。
4. 检查仪器的电源,确保仪器可以正常使用。
三、操作步骤1. 将接地电阻测试仪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并连接电源。
2. 打开仪器的电源开关,待仪器启动完成后,选择合适的测试参数(如测试范围、测试模式等)。
3. 将测试引线连接到仪器的测试端口上,确保引线连接牢固。
4. 将另一端的测试引线连接到接地电极上,确保接地电极与接地装置牢固连接。
5. 按下仪器上的测试按钮,仪器会开始对接地系统进行测试,并显示测试结果。
6. 等待测试结果稳定后,记录下测试结果,并根据需要进行其他测试(如多点测试)。
7. 测试完成后,断开测试引线和接地电极的连接,并将接地电阻测试仪的电源关闭。
8. 拆除测试装置,并进行必要的清理和维护。
四、注意事项1. 在操作接地电阻测试仪之前,务必熟悉仪器的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注意事项。
2. 在测试接地系统之前,应对测试环境进行检查,确保周围没有危险物品或存在其他安全隐患。
3. 在连接测试引线和接地电极时,应确保连接牢固,以免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4. 在进行测试时,应留意仪器的显示结果,及时记录测试结果,并根据需要进行其他测试。
5. 在测试完成后,应及时断开测试引线和接地电极的连接,并将接地电阻测试仪的电源关闭,以免造成意外伤害或损坏仪器。
6. 始终遵守相关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和工作场所的安全规定,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五、总结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正确使用对于保证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按照以上操作规程进行接地电阻测试,能够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地测专业操作规程
地测专业操作规程一、前言地测专业是指通过测量、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固体、液体和气体层,获取地理空间信息的专业。
为了确保地测工作的规范和正常进行,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工作流程1.前期准备(1)明确测量目的和任务,确定测量区域和范围。
(2)获取相关资料,包括地图数据、测量仪器和设备等。
(3)组织人员,明确人员职责。
2.测量操作(1)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
(2)仔细检查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3)进行现场测量,按照测量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进行。
(4)保护测量设备,防止损坏或丢失。
3.数据处理与分析(1)将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存储。
(2)对测量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采用适当的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4.结果报告与归档(1)根据测量目的,编撰测量成果报告。
(2)报告中应包含测量结果、数据处理方法和步骤、分析结论等。
(3)归档测量数据和资料,确保其安全可靠。
三、安全操作规程1.测量人员应熟悉并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但不限于:(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在测量现场设置警示标志,确保安全通行。
(3)使用绝缘工具和设备,确保电气安全。
(4)注意防范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
2.对于易导致事故的地点和工作环境,应采取特殊安全措施,如设立防护栏杆、使用防滑垫等。
3.在使用测量设备和仪器时,必须按照操作说明书和安全规定进行操作。
四、质量控制规程1.测量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测量仪器和设备应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工作状态良好。
3.进行测量前,应对测量设备进行校验和调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4.在测量过程中,应注意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校正。
五、道德规范1.测量人员应具备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保护测量数据和测量信息的隐私和机密。
2.不得篡改、伪造或故意误导测量数据和结果。
3.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权益,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接地电阻测试仪操作规程范本(三篇)
接地电阻测试仪操作规程范本操作规程:接地电阻测试仪一、导言接地电阻测试仪是用来测试各种电气设备接地电阻的专用仪器,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接地电阻测试仪的使用流程,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测试人员的安全。
二、测试前的准备1. 确保测试设备完好无损,仪器上的电缆、接头、夹子等部件应无断裂、脱落等情况;2. 检查测试仪上的电池电量,确保电量充足;3. 检查测试仪的显示屏,确保屏幕完好无损;4. 确定测试仪的测试范围和测试对象,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电流档位;5. 确保测试环境安全,无明显的电磁干扰或其他外部因素干扰。
三、测试操作步骤1. 将测试仪连接至待测试设备的接地点。
2. 打开测试仪的电源开关,确保仪器正常启动。
3. 设置测试仪的测试电流档位,根据测试对象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档位。
4. 按下测试仪上的测试按钮,开始进行测试。
等待测试仪显示出稳定的测试结果。
5. 记录测试结果,包括接地电阻的数值和测试时的环境参数等。
6. 对于需要多次测试的情况,可以进行多次测试并取平均值,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7. 测试完毕后,关闭测试仪的电源开关。
四、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仪器的稳定性,不得随意移动或摇晃测试仪。
2. 确保测试仪与待测试设备的接地点良好接触,不得存在松动或不良接触等情况。
3. 在进行测试时,不得有其他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与被测设备存在干扰。
4. 严禁在强电场或带电设备附近进行测试,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5. 在测试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或仪器故障,应立即停止测试并排除故障。
6. 遵守测试仪器的使用说明和维护要求,保证仪器长期有效使用。
五、维护与保养1. 使用完毕后,及时清理测试仪上的灰尘和污渍,保持仪器干净整洁。
2. 定期检查测试仪的电池电量,保证电量充足。
3. 不得私自拆卸或更换测试仪的重要部件,如有需要,应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4. 定期进行仪器的校准与检测,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5. 将测试仪存放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避免日晒、雨淋和摔落。
TRT(地质超前预报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TRT(地质超前预报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一、准备工作
1、接受安全技术交底,清楚其内容,包括:现场交通状况、环境状况、测试部位地勘情况、施工记录等对试验有影响的各种因素。
2、检查仪器运转情况,以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可靠。
3、将仪器和传感器连接,检查仪器所采集数据的稳定情况,仪器检查无误后方可将设备带往工地进行试验。
二、具体操作要求
4、检测人员到达检测现场后,要对现场情况先进行了解,决定传感器安装位置,击振点位置等与试验相关的各项工作。
5、传感器安装点要求与测点连接良好,击振点要平整。
三、注意事项
6、现场处理完成后,连接仪器和传感器,并对现场进行清理和管制,严禁非试验人员进入测试区域。
7、准备工作就绪后,打开测试采集系统,对仪器进行初始化,检查各通道信号是否良好。
8、开始采集后,要求击振人员依次击振各个击振点,观察信号变化。
9、信号采集时不应有外界干扰,须施工单位停止施工,关闭振动源和交通。
10、数据采集完成后保存数据,收起仪器,传感器,导线等。
11、清点仪器配件放回仓库。
四、其他要求
12、TRT(地质超前预报系统)为精密仪器,且体积庞大,在运输和使用时要注意防震、防潮,现场使用时防止丢失和损伤。
13、检测过程中要密切注意采集的数据,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停止检测,综合分析后对异常部位重新进行复测。
地面监测监调度值班员(值机员)操作规程
地面监测监调度值班员(值机员)操作规程一、引言地面监测监调度值班员(以下简称值机员)是地面监测监调度系统的操作主体,负责日常的监测、监控和调度任务。
为了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操作规程,明确值机员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职责和权限1. 值机员负责监测监调度系统的日常操作,根据预设方案分析和评估监测数据,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报告。
2. 值机员负责监测监调度系统的故障排除和维护,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3. 值机员负责监测监调度系统的数据备份和存储,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 值机员负责与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沟通和协调,确保监测监调度系统的有效运行。
三、操作流程1. 值机员上岗前,应仔细熟悉监测监调度系统的操作流程和相关技术知识,确保熟练掌握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操作方法。
2. 值机员上岗后,首先进行系统的开机和登录操作,确保系统的正常启动。
3. 值机员根据预设方案,查看监测监调度系统的主页面,关注监测点的实时数据、报警信息和系统状态。
4. 若出现异常情况或报警信息,值机员应立即进行分析和判断,并根据预设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
若涉及紧急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报告。
5. 值机员每日定期对监测监调度系统进行巡检和维护,包括检查系统设备的运行状况、备份数据等,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存储。
6. 值机员应定期进行系统的数据备份和存储,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备份数据应定期归档,并定期抽查恢复数据的可用性。
7. 值机员应与相关部门和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协调和沟通工作任务和进展情况,确保监测监调度系统的有效运行和任务的顺利完成。
四、问题处理1. 值机员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报告。
2. 对于系统故障的处理,值机员应首先尝试进行自主排除,如无法解决,应及时向技术支持人员报告,并协助技术支持人员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
3. 值机员对系统的异常情况应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向技术支持人员报告,以便于问题的追踪和解决。
地质测绘工作安全生产操作规程(3篇)
地质测绘工作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地质测绘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需要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进行。
为了确保安全,下面将介绍地质测绘工作的操作规程。
一、准备工作1. 在进行地质测绘工作前,必须对工作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确保没有危险因素存在。
2. 对于需要进入特殊环境的地质测绘工作,必须提前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措施,并严格遵守。
二、仪器设备操作1. 在操作仪器设备之前,必须仔细阅读并掌握相关的操作手册和安全注意事项。
2. 严禁私自拆卸、调整和修理仪器设备,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专业人员报告并进行处理。
3. 使用仪器设备时,必须穿戴好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三、环境安全措施1. 在进行地质测绘工作时,必须确保工作现场的通风条件良好,避免有毒气体的积聚。
2. 如需进入到有限空间进行地质测绘工作,必须事先制定详细的计划,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 在进行室外测绘工作时,必须关注天气变化,避免恶劣天气造成的安全隐患。
四、作业操作规范1. 在进行地质测绘工作时,必须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不得擅自修改或短路操作程序。
2. 在进行数据测量和记录时,必须保持仪器设备的稳定和准确性,并及时进行校准。
3. 严禁疲劳驾驶或操作,必要时应进行轮班操作,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五、紧急情况处理1. 在紧急情况下,必须迅速采取行动,确保人员的安全。
如发生火灾、地震等,应按照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2. 在人员受伤或发生事故时,应立即进行急救,并及时报告相关职责人,协助处理事故。
六、安全培训和督导1. 对参与地质测绘工作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和督导,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七、总结和改进1. 在地质测绘工作完成后,必须进行总结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
2. 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故和事故隐患,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接地电阻测试仪操作规程
接地电阻测试仪操作规程接地电阻测试仪是一种测量接地电阻的专用测试设备,主要用于工业、建筑、铁路和通讯等行业。
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测试人员的安全性,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本文将从操作准备、测试流程及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操作规程。
一、操作准备1、检查仪器是否完好,查看配件是否齐全。
确保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探针、测量电缆、地线夹、电源线等配件齐全,无损坏或磨损。
2、选择合适的测试场地。
测试场地必须为干净、干燥、无电磁干扰的环境,且要满足测试要求。
3、选择合适的测试点。
测试点要代表整个接地系统,接地点应当选择距离待测点最近的有效接地点。
4、测试前必须了解测试对象的情况。
例如:线路是否带电、接地体高度、站点用地情况、接地体数量、多级接地情况等。
二、测试流程1、将测试仪器组装好,并按照测试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接头和测试电缆。
2、选择接地点,在接地点处开挖20-30厘米深的小坑,将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测量电缆和地线夹接到接地点和仪表上。
3、按照测试仪器的说明书进行试验仪器的调试、设定和校准,确保测试仪器精度和稳定性。
4、进行测试。
测量前需确保待测接地点无电流通过,否则会影响测试准确性。
将测试操作人员全部撤离离开测试环境,开始进行测试。
操作人员在一定距离内观察仪表的读数,测定接地体的阻抗。
进行多次测试并计算平均值,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5、收拾测试场地。
测试结束后,要将小坑填平,并清理测试仪器和测试现场,保证工具的安全性和整洁性。
三、注意事项1、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测量范围应与待测对象的接地电阻相匹配,以保证测试结果的有效性。
2、测试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场地,确保测试环境的干净、安全、无电磁干扰等条件,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测试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合适的安全装备,如防静电手套、绝缘靴等。
4、测试时切勿触碰电器或裸露体部来接触被测金属,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5、在测试过程中,如发现仪器出现故障或异常,应立即停止测试工作,进行检查和修理。
gpsrtk操作规程
gpsrtk操作规程一、GPSRTK操作规程GPSRTK是一种全球定位系统在实时动态条件下提供测量精度达到厘米级别的技术方法,广泛应用于测绘、建筑、土地管理等领域。
为保证GPSRTK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以下操作规程:一、前期准备1.1 确认工作区域:确定需要进行GPSRTK测量的工作区域,并进行必要的测量准备工作。
1.2 确认设备状态:检查GPSRTK设备的电量、存储容量等状态,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1.3 确认信号接收情况:在工作区域内确认GPS信号的接收情况,确保有足够的卫星信号可供接收和定位。
二、设备设置和校准2.1 设备设置:按照GPSRTK设备的说明书和操作手册进行设备设置,包括基站和测量站的设置、测量参数的设置等。
2.2 设备校准:进行设备的校准,包括水平仪的校准、天线高度的测量校准等,确保设备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三、基站设置和数据采集3.1 基站安放:根据工作区域的要求,选择一个相对稳定的位置作为基站,安放GPSRTK设备,并确保设备接收到足够的卫星信号。
3.2 数据采集:启动GPSRTK设备,开始采集基站的测量数据,确保采集到的数据准确可靠。
四、测量站设置和测量4.1 测量站安放:根据工作要求,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作为测量站,安放GPSRTK设备,并确保设备接收到足够的卫星信号。
4.2 控制点测量:在测量站上进行控制点的测量,通过设备提供的测量功能,测量控制点的坐标等信息。
4.3 移动测量:根据工作要求,将GPSRTK设备移动到需要测量的点位,进行测量操作,获取相应的测量数据。
五、数据处理和结果输出5.1 数据处理:将基站和测量站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导入、数据对齐、数据差分等处理过程,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5.2 结果输出:根据实际需要,将测量结果输出为报表、图形等形式,以满足后续数据分析和应用的需要。
六、实时监控和调整6.1 实时监控:在测量过程中,实时监控设备的状态和测量结果,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地面监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地面监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一、总则1.本规程旨在保障地面监测电工的人身安全,规范操作行为,防止事故发生。
2.地面监测电工必须按照本规程执行操作,严禁违反安全操作规定。
3.操作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理论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安全操作要求1.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帽、绝缘手套、防护眼镜等。
2.在进行地面监测工作前,必须对周围环境进行全面排查,确保没有危险因素存在。
3.严禁带电作业,操作前必须切断电源,并使用电压表确认线路处于安全状态。
4.禁止单人作业,必须有两人以上配合操作,确保安全。
5.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观察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如发现漏电、火花等,应立即停止作业。
6.安全绝缘工具必须经过定期检测,失效或损坏的工具严禁使用。
7.操作结束后,必须清理现场,将工具和设备归位,并做好安全标识。
三、电压检测操作规范1.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正确的工作步骤进行电压检测。
2.首先,将电压表置于合适的测量档位,并将表头与待测线路的工作导线进行连接。
3.接下来,保持电表与被测电源之间的电路完整,用绝缘手套拨开导线的绝缘层,插入电压表的探头。
4.在接触导线时,必须确保手和手臂与导线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电流通过人体。
5.进行电压检测时,操作人员必须保持警觉,防止发生误操作或电击事故。
6.检测完成后,应将电表从被测电源断开,并进行恢复性接地,确保操作安全。
四、地面监测设备维护规范1.定期对地面监测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状态。
2.检查设备电源线路,如发现线路老化、损坏或连接不良等情况,应立即修复或更换。
3.对设备的接地线进行全面检查,保证接地可靠。
4.设备使用后,应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和蔓延。
5.在设备使用中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使用,并请专业人员进行检修。
6.设备维护和保养记录应详细记录,包括维护日期、人员、维护内容等。
五、事故应急处理规范1.在事故发生时,操作人员必须保持冷静,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汽车地检安全操作规程
汽车地检安全操作规程
《汽车地检安全操作规程》
为了确保汽车地检作业的安全性,特制定以下操作规程:
1. 检测前,车辆须稳定停放在平整地面上,手刹牢固,选择空旷安全的场地进行地检。
2. 在进行地检之前,应确保车辆发动机处于关停状态,并且钥匙已从点火开关中取下。
3. 操作人员在地检过程中,应穿着符合安全标准的工作服装,佩戴安全帽、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品。
4. 在地检的时候,必须确保车辆的发动机始终处于停机状态。
5. 在检测车辆的液体时,应先小心地打开液体罐盖,等待液体冷却后再进行操作。
6. 使用工具时要小心谨慎,注意避免锐利工具的意外伤害。
7. 在检查车辆底盘等部位时,要放置坚固的支撑物,确保工作过程中车身稳固。
8. 操作人员在进行地检时,应避免长时间单独操作,尤其是在较难操作的地方。
9. 在地检完成后,要对工具和检测设备进行清理和归位,杜绝
遗漏损坏现象。
10. 操作人员在工作完成后上报检测结果,以及车辆路试等重要信息。
以上规程,是为了确保汽车地检操作的安全性,规范了操作过程中的各项细节。
所有操作人员在地检作业过程中都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才能保证地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接地电阻测试仪操作规程
接地电阻测试仪操作规程一、测试前准备1.确保测试仪器已经校准,并且在有效期内。
2.安装电池或连接电源,确保测试仪器工作正常。
3.使用合适的测试夹具或电极,根据需要连接测试仪器和测试对象。
4.清理测试对象表面的污垢和腐蚀物,确保良好的电接触。
5.在测试区域内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
二、测试步骤1.将测试仪器的测试电极或测试夹具连接到测试对象上。
2.打开测试仪器,并设置测试参数,如测试范围和测试电流。
3.将测试仪器的电极或测试夹具妥善地放置在测试对象上,确保电接触良好。
4.按下测试仪器上的测试按钮,开始测试。
5.等待测试仪器完成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6.如果需要重新测试,可按照上述步骤重新测试。
7.在测试完成后,关闭测试仪器,并断开与测试对象的连接。
三、测试注意事项1.在进行接地电阻测试时,应确保测试对象没有电源供电,并已经采取了必要的安全措施。
2.在进行接地电阻测试时,应避免测试对象受到其他电器设备的干扰。
3.在测试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保持适当的姿势,避免触摸裸露的电极或测试夹具。
4.在测试过程中,应注意测试仪器和测试对象的工作状态,如温度、震动等因素,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5.测试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在测试过程中,如发现测试仪器或测试对象存在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测试,并排除故障。
7.在进行接地电阻测试时,应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程和操作规定。
8.在测试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人员聚集或其他不安全的行为。
四、测试结果记录和分析1.在测试完成后,应及时记录测试结果,包括测试日期、测试地点和测试对象等信息。
2.对于测试结果异常或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进行数据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正。
3.测试结果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和记录。
4.对于测试结果符合要求的情况,应及时归档和保存相关数据和记录。
五、测试仪器的维护和保养1.定期清洁测试仪器的外壳和测试电极,防止污垢和腐蚀物的堆积。
地质测绘工作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范文(二篇)
地质测绘工作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范文一、工作前准备1. 进入工作现场前,必须检查个人安全装备是否完好,并正确佩戴。
2. 将工作场所清理整齐,确保工作区域平整、无杂物。
3. 检查测绘仪器设备、电源线路等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及时报修。
二、测绘仪器设备操作1. 在操作测绘仪器设备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外观检查和功能检测,确保正常运行。
2. 在使用测绘仪器设备时,必须按照操作规范进行调试和使用,并确保稳固的放置或固定。
3. 操作过程中,要保持仪器设备干燥、清洁,防止灰尘等杂物的进入。
三、测量安全规范1. 测量前要熟悉工作区域的地形、气候和环境情况,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
2. 在地质测绘工作中,严禁单独作业,必须有两名以上的人员同行,相互照应。
3. 在进行高空测量时,必须依照安全规范进行固定,保证安全可靠。
4. 使用测量工具时,要保持清醒、专注,防止误操作造成意外伤害。
四、地质勘探作业规定1. 进入地质勘探现场时,必须佩戴防护帽、护目镜、防护鞋等个人防护装备。
2. 对于有毒、有害、易燃物品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做好防护措施。
3. 在钻探作业中,必须保证有一名专人负责监测安全状况,避免发生钻孔事故。
五、灾害防范规定1. 在进行地质测绘工作前,必须调查了解地质灾害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 在进行山区地质测量时,必须时刻注意山体滑坡、岩石坠落等灾害风险,并随时做好撤退准备。
3. 进行河流地质测绘时,必须保持警惕,防范洪水、溺水等水患。
六、应急预案1. 制定地质测绘工作的应急预案,明确不同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和责任分工。
2. 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急处理,并保持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络。
3. 每次工作结束前,要对相关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查、清洁,并妥善保管。
七、操作规范1. 在地质测绘工作中,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品、酒精等物品,避免引发火灾或其他意外。
2. 在工作过程中,要保持清晰的沟通和指挥,避免产生误解和操作错误。
接地电阻测试仪操作规程
接地电阻测试仪操作规程
《接地电阻测试仪操作规程》
一、测试仪器配置:
1. 接地电阻测试仪
2. 测试线
3. 接地极
4. 接地夹具
二、操作流程:
1. 将测试仪器接地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
2. 连接测试线和接地极,确保连接牢固。
3. 将接地极放置于要测试的接地装置上,使用接地夹具固定。
4. 打开测试仪器电源开关。
5. 调节测试仪器设置,选择合适的测试范围和参数。
6. 按下测试按钮开始测试,等待测试结果显示稳定后记录测试数值。
7. 关闭测试仪器电源开关,拔出接地电源插头。
三、注意事项:
1. 在进行测试前,应检查测试仪器和相关配件是否完好,确保安全使用。
2. 要确保测试仪器和被测试接地装置处于安全状态,避免发生意外。
3. 在测试过程中,应遵守相关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杜绝疏漏。
4. 测试完毕后,应及时清理和归还测试仪器和配件,做好设备
保养和管理。
四、测试仪器维护:
1. 定期对测试仪器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2. 存放测试仪器应放置在干燥通风处,避免受潮和日晒。
3. 使用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处理。
以上是关于接地电阻测试仪操作规程的详细内容,希望使用人员能够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安全进行测试操作。
2023年地质测绘工作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2023年地质测绘工作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一、为了保障地质测绘工作的安全生产,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本操作规程适用于2023年地质测绘工作中涉及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
第二章生产组织与管理一、生产组织1.1 各地质测绘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
每个负责人应制定明确的责任目标,并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1.2 各地质测绘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和流程,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进行。
1.3 各地质测绘单位应配备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其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二、安全培训与教育2.1 所有从事地质测绘工作的人员应按照规定参加安全培训与教育。
2.2 安全培训与教育内容应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
2.3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与教育,并记录培训情况,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接受到足够的安全培训。
三、安全生产监督检查3.1 地质测绘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推进。
3.2 定期进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各类安全设施的合规性、作业人员的安全用具使用情况等。
3.3 发现安全隐患或问题应及时整改并记录整改情况。
第三章安全生产工作一、安全操作规程1.1 各地质测绘单位应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向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
1.2 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常见事故防范规程、应急预案等。
1.3 工作人员应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工作,并记录自己的工作情况。
二、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2.1 各地质测绘单位应建立健全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制度,明确工作人员在事故发生时的处理方式。
2.2 工作人员应掌握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的基本知识,并按照规定进行演练。
2.3 发生事故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急处理,并做好事故记录。
三、设备与设施的安全管理3.1 各地质测绘单位应定期检查设备与设施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
测试系统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测试系统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测试系统是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负责帮助测试员们对软件、硬件等方面进行测试,并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完善产品,并提高企业的利润和声誉。
考虑到测试系统使用的频率和重要性,因此,我们需要对测试系统进行系统的保养和操作,以确保测试系统的安全和可靠。
1. 操作规程测试系统是一项工作,需要进行操作和处理,因此在操作规程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慎重操作:在操作测试系统时应该非常小心谨慎。
如果你不熟悉系统的某个部分,应该向管理员或更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以防止一些严重的问题出现。
2.保护密码:测试系统中存在大量的数据和敏感信息,这些都需要被保护。
因此,需要设置一个安全的密码,以确保系统无法被未经授权的人员使用。
3.数据备份:在进行测试工作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实验数据,在进行数据处理前应进行数据备份,防止因个人不当操作导致数据丢失。
2. 保养规程测试系统进行长期的高强度运行,常常需要进行的保养操作如下:1.保持清洁:测试系统在运行时,很容易被灰尘、污垢和其它杂物附着,这些会对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应该经常对测试系统进行清洁。
做好清洁工作可以延长系统寿命并增加系统的可靠性。
2.定期检查:在操作系统后,需要定期进行系统的检查和维护。
这些操作将有助于发现哪些部分需要进行维护,并帮助及时解决问题。
建议每一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检查和维护操作。
3.更新软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软件也在不断的更新,通过将测试系统软件及时更新到最新版,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效率。
以上规程仅为几点提醒,真实的操作和保养操作应该因公司具体情况而定。
为了保持测试系统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公司应该制定相应的系统保护措施和备份方案,以确保系统持续稳定地运行,从而达到最终目标。
3. 总结测试系统的运行稳定和安全对于企业产品的质量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执行本文所提供的测试系统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公司将能够完善测试系统的工作,保护企业数据的安全和稳定性,并且可以延长测试系统的寿命。
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范本(2篇)
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范本一、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地质观测工的操作流程,保障地质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本规程适用于地质观测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观测点选择、观测设备使用和数据采集等方面。
二、观测点选择1. 观测点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布置,确保观测点密度满足要求并覆盖目标区域的各个方向。
2. 在选择观测点时,应考虑到地质构造、地貌特征等因素,并结合相关地质图、地形图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3. 观测点的布置应避免人工干扰和其他干扰因素,如有必要,可以设置保护措施。
三、观测设备的使用1. 在使用观测设备前,应熟悉设备的操作说明书,并检查设备是否完好。
2. 在布置观测设备时,应确保设备的位置稳固,并进行固定,以防止误移或脱落。
3. 在进行观测时,应根据观测要求设置合适的参数,如观测周期、采样频率等。
四、数据采集1. 在数据采集前,应将观测设备连接到数据采集设备,并进行校准和灵敏度调整,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数据采集时,应根据观测点选择的位置和观测要求进行合理的采集点布置。
3. 在采集数据时,应密切关注观测设备的工作状态,并密封数据以防止异常数据的产生。
4. 在数据采集完成后,应及时备份数据,并进行初步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1. 在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前,应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如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2. 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应遵循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算法,并结合地质背景进行综合分析。
3.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应注意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并尽可能减小误差和不确定性。
六、信息报告1. 在完成数据处理和分析后,应编制相应的观测报告,包括观测点布置图、设备使用记录和数据处理结果等。
2. 在编制报告时,应清晰、简明地表达观测工作的目的、方法和结果,以便他人能够理解。
3. 报告中的图表和数据应经过合理排版和清晰标注,以提高信息的传递效果。
七、总结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地质观测工作的操作流程,保障数据准确性和有效性。
地质观测工作业操作规程范本
地质观测工作业操作规程范本一、前言地质观测工作是地质勘查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对于地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确保观测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安全性,特制定本操作规程,供相关人员参考和执行。
二、操作人员的职责1. 前期准备:操作人员应对观测工作的任务进行熟悉,了解相关地质背景和要求。
同时,应对所需的设备、仪器、材料和记录单进行备足和检查,以确保工作的顺利展开。
2. 实地操作: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观测点进行测量和记录,保证实地观测的准确性。
同时,要时刻注意自身安全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做好防护措施,确保工作的安全进行。
3. 数据处理:操作人员应对观测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按要求填写相关的记录表和报告,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综合利用。
4. 结果汇报:操作人员应按要求将观测结果进行整理和汇总,撰写详细的观测报告。
同时,应按要求将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和领导,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答疑和说明。
三、操作流程1. 现场选择:根据任务的要求,在地图或空照图上选择观测点,确定观测的范围和方向。
2. 现场准备:携带所需设备和仪器,到达观测点后,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3. 观测操作: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观测操作,包括测量、取样、记录等。
同时,应注意观测点的选取和测算的准确性。
4. 数据处理: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计算、图表的绘制和数据的比较等。
同时,应按要求填写记录单,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5. 结果分析:根据观测数据和背景资料,对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6. 报告撰写:根据观测结果和分析,撰写详细的观测报告,包括观测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同时,应注明观测的时间、地点和观测人员等信息。
7. 结果汇报:将观测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和领导,进行必要的讲解和答疑,确保观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8. 系统检查:对观测过程和结果进行回顾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并进行记录和总结,以便今后的参考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测操作规程目录第一章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观测 (1)一、一般规定 (1)二、矿井地质观测 (1)三、矿井原始地质编录 (8)四、水文地质观测 (15)第二章井下探放水 (31)一、一般规定 (31)二、探放水设备的安装 (31)三、井下钻机运输 (32)四、探放水作业 (33)五、井下透老空及放水要求 (35)第三章煤矿测量…………………………………………一、一般规定…………………………………………二、经纬仪观测………………………………………三、水准仪观测………………………………………四、平板仪观测………………………………………五、光电测距仪观测…………………………………六、陀螺经纬仪观测…………………………………七、司尺………………………………………………八、记录………………………………………………九、资料整理及成果计算……………………………十、绘图………………………………………………(一)手工绘图…………………………………(二)微机绘图…………………………………第四章矿井储量管理……………………………………第一节生产矿井储量管理……………………………一、一般规定………………………………………二、作业程序及要求………………………………第二节矿井煤厚探测…………………………………一、一般规定………………………………………二、煤层厚度的探测………………………………第三节原煤计算………………………………………一、一般规定………………………………………二、作业准备…………………………………………三、作业基本要求…………………………………四、作业内容及要求…………………………………五、资料整理…………………………………………第五章无线电波坑道透视………………………………一、一般规定…………………………………………二、无线电波坑道透视前的准备工作………………三、井下测量工作……………………………………四、资料的整理………………………………………五、安全措施…………………………………………六、其它………………………………………………第一章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观测一、一般规定第1条矿井地质工作必须由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并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担任。
第2条对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观测、试验的仪表和器具,实行定期检校、保养和使用制度。
第3条矿井地质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必须按《矿井地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中各项技术要求和规定进行操作。
二、矿井地质观测第4条观测前,地质工作人员要根据工作面的位臵、进度及相邻区的地质资料等情况,确定观测的内容、目的及地质观测方法。
第5条地质工作人员必须备齐观测、记录用具,如工具包、记录本、铅笔、放大镜、地质锤、皮尺、罗盘、坡度规、钉子、线绳等。
第6条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并记录在专用的记录本上。
记录本应统一编号、妥善保管。
每次观测必须记录观测的时间、地点、位臵、观测者和校对者的姓名。
第7条现场的观测记录必须采用《煤矿地质测量图例》中所规定的符号。
第8条每次现场观测不得少于2人。
对观测结果需进行复查、核实。
(一)沉积岩的观测与描述第9条沉积岩的观测描述内容和要求,1.要正确描述沉积岩的颜色,并指出其色度的深浅。
描述时要把主要颜色放在后面,次要颜色放在前面。
如深紫红色、浅黄绿色等。
2.要逐一观察沉积岩碎屑的矿物成分及含量。
当某一矿物成分含量达25%以上时,要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并参加岩石的命名。
3.要观察、描述沉积岩碎屑的粒度大小,并按岩石粒度分级标准和岩石粒度命名原则进行岩石命名。
碎屑粒度含量达50%以上者构成基本名称;粒度含量为50%~25%者,以“质”表示;粒度含量为25%~5%者,以“含”表示;含量少于5%则不参与命名。
如含粉砂细砂岩,砂质泥岩等。
4.对于中砂粒级以上的碎屑岩要观察、描述碎屑颗粒的滚圆度和分选性。
5.要观察、鉴定胶结物的成分,描述其胶结状态、类型。
6.要描述沉积岩的层理类型。
区分水平、斜交、交错、波状、透镜状层理类型。
岩层的厚度(层系的厚度)要按三类观察记录:厚层(2.0~0.5米);中厚层(0.5~0.1米);薄层(0.1~0.01米)。
对于岩石中的结核,要观察、描述其形态大小和成分。
7.要尽可能地鉴定化石的种属,重点观察、描述其特点、数量、大小及产状。
8.用锤击法或用小刀、指甲刻划来确定岩石的摩氏硬度(以岩石强度分级表进行比较,指甲硬度:2.0~2.5;小刀硬度:5.0~5.5),并描述其断口形状和条痕色调。
9.观察、描述岩石的吸水性(遇水变软或膨胀)等物理性质。
第10条沉积岩的观测方法及注意事项:1.观测描述工作必须随着井巷工程的掘进及时进行,并须敲开岩石,观测描述其新鲜断面。
2.观察描述岩石颜色和条痕时,要在统一的自然光线和岩石湿度下进行。
3.在一般情况下用放大镜和肉眼在现场进行观察、描述;若有特殊需要.可采取岩样在室内磨片,用显微镜或化学方法进行鉴定。
例如可用浓度为5%的稀盐酸试剂滴在岩石标本上,若发生气泡,即可确定碳酸盐成分的存在。
4.靠近露头受风化影响的岩石.应沿其倾向每隔10米选一个点观测描述。
5.要采取具有典型特征的岩石作为标本,放在标本箱内妥善保存。
标本上要贴标签,注明岩石名称、标本的形状特征、取样地点、层位及取样时间。
(二)火成岩的观测与描述第11条含煤岩系中的火成岩应进行以下观测描述:1.颜色、结晶程度及矿物成分,并确定火成岩的名称。
2.侵入体的位臵、产状、宽度及其形态。
3.侵入体周围的煤层变质范围及其变质程度。
4.观察火成岩的内生节理及含水性。
(三)煤层的观测与描述第12条井筒、石门等穿层巷道所揭露的煤层,均应按《矿井地质规程》的要求进行观测、描述。
第13条沿煤层掘进的巷道(包括工作面切眼),其煤层观测点的间距,根据煤层的稳定程度分别为:稳定煤层>50~≤100米;较稳定煤层>25~≤50米;不稳定煤层>10~≤25米;极不稳定煤层≤10米。
第14条稳定和较稳定的薄—中厚煤层,两观测点的煤厚之差大于0.5米或倾角之差大于5度时,必须增加一个变化观测点。
第15条两观测点间有构造时,必须测量其产状,并绘制素描图。
第16条各煤层观测点的描述内容包括煤岩特征、煤层结构、煤层厚度、煤层顶底板岩性、煤层含水性等。
第17条当煤层变薄、分叉时,应着重观测煤层的结构、厚度及煤岩层的接触关系和煤层顶底板的变化情况。
第18条当煤层受古河床冲刷时,应着重观测冲刷带的延展方向、岩性、宽度、深度、煤厚、煤层和冲刷的接触关系,并描述能够反映古河流流向的标志。
第19条当煤层受褶皱、断层、岩浆侵入及喀斯特陷落破坏,并引起煤厚变化时,应着重观察煤岩层接触关系、煤层结构及煤厚。
第20条煤岩特征的观测、描述应包括煤的光泽、颜色、断口、硬度、脆韧性、内生裂隙数量及发育特征,以及宏观煤岩组分、煤的碎裂特征等。
第21条煤层结构的观测应包括煤层的各个分层和夹矸的层数、厚度、稳定性,夹矸的形态、岩性特征及其接触情况。
对复杂结构的煤层,对各煤分层和厚度大于0.05米的较稳定的夹矸,均应进行分层丈量。
第22条煤层厚度观测应遵守的规定:1.直接丈量煤层的真厚度。
在不能直接丈量真厚度时,可丈量煤层的伪厚,再换算成真厚度。
观测精度以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
2.对于分层开采的厚煤层,在回采第一分层时必须探煤厚;对于分层开采的特厚煤层,在回采倒数第二分层时必须探煤厚(如使用煤厚探测仪,应在第一个分层时探测煤厚;用煤电钻探煤厚时,钻杆应垂直于煤层底板)。
第23条煤层顶底板的观测内容:1.煤层顶底板的岩性、厚度及与煤层的接触关系,顶板裂隙的发育程度以及岩石的坚硬程度等。
2.伪顶、直接顶的岩性如有变化或不稳定时,需观测其厚度变化范围和尖灭点的位臵。
第24条煤层含水性的观测内容主要是煤层的出水情况(干燥、潮湿、滴水、淋水、涌水等)。
(四)煤岩层产状的测量第25条顺层巷道中煤岩层产状的测量1.煤层顶板或底板较平整时的操作程序:(1)用半圆仪的直边在顶板或底板层面上移动找平;(2)沿直边方向划一条线段;(3)用矿灯照此线段,在罗盘保持水平的条件下转动罗盘,使罗盘玻璃镜中的长线与走向线在镜中重合;(4)读出磁针所指的方位刻度值即为煤层走向方位角;(5)将半圆仪直边贴在层面上,垂直走向即可测出煤层倾角;(6)顺倾斜方向可用罗盘测出煤层倾向;(7)用产状符号在草图上标定煤层的倾斜方向。
2.煤层顶板或底板不平整时,可在上、下帮的稳定夹矸面上挂半圆仪拉线,找出最大倾角,并用罗盘测出其倾向,利用走向与倾向的夹角为90度的关系,求出煤层走向。
3.当巷道内的金属支架、铁轨、电缆对罗盘有干扰时,不得使用罗盘。
煤层巷道中煤岩层产状可采用几何丈量法求得。
第26条穿层巷道中煤岩层产状的测量1.一般穿层巷道中煤岩层产状的测量:在巷道两帮选同一层面,用绳挂半圆仪并平拉;用罗盘测出煤层走向;(3)在与走向垂直的层面上,用半圆仪测出倾角;(4)按走向与倾向的夹角90度的关系,求出倾向;(五)褶曲的观测、描述第27条顺层的水平巷道,当其走向变化大时,应加密产状观测来控制褶曲的形态。
上、下山及石门、大巷遇褶曲时,可用巷道剖面图结合岩层产状观测来控制。
根据产状和同一层面标高的变化,确定褶曲的几何尺寸。
(六)节理的观测、描述节理的观测、描述内容包括节理位臵、岩性层位、产状要素、节理名称、节理面的形状及充填物的性质、含水性。
(七)断层的观测、描述第31条断层的观测、描述内容:1.断层面的形态、擦痕和阶步特征。
断层面的产状要素和擦痕的侧伏角。
2.断层带中断裂构造岩的成分和分布特征,断层带的宽度、充填物和胶结情况。
3.断层两盘煤岩层的产状要素,煤岩层的层位和岩性特征,断层旁侧的伴生和派生小构造及断层的含水性。
4.断层间的相互切割关系,断层、褶曲组合特征,断层与煤层厚度变化的关系等。
5.判别断层性质。
第32条断层的观测。
描述方法:1.确定断层位臵。
测量巷道已知标志点到断层的距离,当断层面成组出现时,则需分别测出各断裂面的位臵,井确定出主要断裂面。
2.测量断层面产状与断煤交面线。
断层面产状与岩层产状测量方法相同,当断层面产状变化较大时,要掌握其变化特点和原因。
实测断煤交面线时,先从巷道两帮上断层迹线向同一盘煤层的顶板或底板的交点拉线绳,然后用罗盘测量出线绳的倾伏方向与倾伏角。
此方向即为断煤交面线方向。
3.确定断距。
断层落差小于巷道高度时,可在巷道一壁实测各种断距;断层落差大于巷道高度,且地层出现重复或缺失时,可据测得的水平断距或铅垂断距,并用换算或图解的方法推算其它断距。
也可根据钻、巷探所获得的断层两盘岩层层位进行地层对比,求出两盘同层位之间的距离,即地层断距,并据此换算其它断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