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状甲的历史由来及遗传学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看看你的屁股就知道你是不是正宗汉人

看看你的屁股就知道你是不是正宗汉人

看看你的屁股就知道你是不是正宗汉人!!!河南人63.74%小脚指甲分瓣是血统纯正汉人标志?2011年11月09日08:55来源:大河网有人说,小脚指甲会泄露你的血统,你相信吗河南商报记者田仲煜/摄河南63.74%的人小脚指甲分瓣专家说,因长期多民族融合,其实并没纯正汉人这一说不过,复旦大学课题研究组的研究表明,这跟山西移民有关河南商报记者卢艳艳实习生宋洁你的小脚指甲是分瓣的吗?有人说,那是血统纯正汉人的标志。

看看四周有人没有,偷偷脱鞋看看,你的小脚指甲是否分瓣——外侧小,内侧大,剪掉后,长出新的还是两瓣。

近日,新浪微博上疯传这个消息。

调查表明,河南63.74%的人小脚指甲分瓣。

复旦大学的课题研究组研究证实这和山西移民有关。

微博小脚指甲分瓣是血统纯正汉人?调查七省调研:河南63.74%的人小脚指甲分瓣其实,在2005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研究室副教授边建超、研究生郝卫国等人,对出自洪洞的跰甲传说,做了遗传学方面的考察和研究。

近日,河南商报记者拿到了他们的学术论文。

论文显示,他们在晋、陕、豫、苏、浙等7个省7个社区共调查2122人,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年龄89岁。

在河南,他们选择了禹州市浅井乡的一个村,全村共分3组,全部为调查对象。

342人中218人小脚指分瓣,占到了63.7%。

但是,和晋、陕、豫、苏、浙等其他省相比,河南并不是最突出的。

山西79. 51%的受访者中小脚指甲分瓣,陕西79.17%的人小脚指甲分瓣,然后是河南(6 3.74%)、浙江(62.54%)、江苏(62.45%)、福建(37.8%)、江西(36.84%)。

这些省份是怎样选出来的?郝卫国介绍说,这次调查以山西洪洞县为起点,一路向东南,经过几个历史上山西移民数量和次数最多的省份,直到历史记载中与山西移民无太大关系的福建省。

研究结果:跟山西移民迁移路线基本吻合这些调查表明了什么?蕴涵了怎样的意义?调查组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从南向北,越靠近山西、陕西地区,瓣状甲的概率就越大。

指甲健康

指甲健康

指甲概述人和猿猴类指(趾)端背面扁平的甲状结构,属于结缔组织。

为爪的变形,又称扁爪,其主要成分是角蛋白。

与爪同源,爪跖退缩,爪板形成长方形薄片,是指(趾)端表皮角质化的产物,起保护指(趾)端作用。

人和灵长目猿猴亚目的种类均有指甲。

原猴亚目有些种类没有指甲,有些种类仅部分指(趾)端有指甲,如蜂猴(懒猴)第2趾为爪,其余为指甲,而指猴仅第1指(趾)有指甲,其余指(趾)端均为爪。

犀牛角和指甲的主要成分都是角蛋白。

指甲与健康白点、横纹、竖纹、小太阳……悄悄地爬上了原先光滑的指甲,你认为它们影响的只是你的美丽?殊不知,它们是向你发出的健康警告!中医认为,指甲为脏腑气血的外荣,与人体的脏腑经络有直接联系,能够充分地反映人体生理、病理变化。

正如上海华东医院推拿科朱鼎成副主任所介绍的,通过观察指甲的形状、大小、颜色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健康基本状况,甚至看出他潜在的健康危机;而通过指甲的光泽、纹路、斑点等等的变化,则可以推断出身体正在悄悄发生的病变。

所以,学会观察指甲,就是学会了一种最为简易的健康自测方法。

不同甲形,不同体质甲形主要包括指甲的长宽比例和指甲的形状这两个方面,因为甲形多与先天性的遗传因素有关,所以从甲形上看出来的多半属于本身体质上的差异。

比例长形:指甲偏长的人,性格比较温和不急躁,所以精神因素刺激引起的疾病在他们身上比较少见。

但是因为先天的体质比较偏弱,免疫系统较差,很容易患上急性炎症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以及脑部、胸部的疾病。

短形:指甲偏短的人,属于比较容易急躁冲动的性格。

这类人的心脏功能先天性相对较弱,比较容易发生从腹部到腰部,以及腿脚等下半身的疾病。

如果指甲的尖端平平并且嵌进肉里面了,则比较容易发生神经痛、风湿等疾病。

方形:这类指甲的长度与宽度相接近,指甲接近正方形,这类人的体质比较差,往往属于无力型,虽然没有什么明显的大病,但是很容易成为很多遗传性疾病患者。

如果女性出现这样的指甲,应该警惕子宫和卵巢方面出现问题。

中国汉族人群瓣状甲出现频率的调查研究

中国汉族人群瓣状甲出现频率的调查研究

第45卷 第10期 2018年10月天 津 科 技TIANJIN SCIENCE & TECHNOLOGYV ol.45 No.10Oct. 2018收稿日期:2018-09-05科学与社会中国汉族人群瓣状甲出现频率的调查研究俞路漫,周芸芸(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 上海201804)摘 要:瓣状甲是小脚趾甲旁有“小趾甲”的体征性状,常见于中国人的汉族人群中。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探究了全国23个省级行政区汉族人群中瓣状甲的出现率及其性别间差异。

研究发现,仅有河南省汉族人群的瓣状甲出现率存在性别差异,安徽等11省级行政区的瓣状甲出现率高于40%,黑龙江省的瓣状甲出现率低于30%。

基于各省汉族人群中瓣状甲出现率的调查结果,提出“中部出现率最高,向四周逐渐降低”的瓣状甲出现率变化趋势。

关键词:瓣状甲 出现率 汉族中图分类号:Q9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945(2018)10-0089-03Frequencies of the Petaloid Toenails of Chinese Han NationalityPopulation :An InvestigationYU Luman ,ZHOU Yunyun(Institute of Rail Transit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1804,China )Abstract :Petaloid toenail is a physical trait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n additional tiny toenail on the small toe .The frequencies of the petaloid toenails of Chinese Han population among 23 provincial administration regions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by using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xual difference was only observed in Han ethnic group in He’nan province .The frequency of petaloid toenail was above 40% in 11 provincial administration regions such as Anhui .The frequency of petaloid toenail was below 30%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frequency of petaloid toenail was highest in the middle region of China ,and reduced gradually towards southeast ,southwest ,northeast and northwest direc-tion.Key words :petaloid toenail ;frequency ;Han nationality瓣状甲是在中国人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性状,具体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脚的小脚趾趾甲分为两瓣或三瓣。

潮汕人小拇指分瓣

潮汕人小拇指分瓣

潮汕人小拇指分瓣
绝大多数潮汕人都有“小趾头指甲分瓣”这一显著遗传特征,而两广一带的广府人、广西人和海南人却鲜有这一特点,故潮州人曾一度被临近地区称为“六甲番”。

跰趾在医学上称作瓣状(petaloidtoenails,PTN)或小脚趾复形,是指小脚趾甲分瓣而非完整一块。

遗传学认为,瓣状甲的遗传主要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家系中的传递遵循孟德尔分离规律。

具有以下特点:遗传基因在常染色体上,遗传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生机会均等;该性状在每代均有表达,呈连续传递。

也就是说,跰甲与否,与其民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即便是在传说中的移民发源地山西洪洞县,也并非每一个汉族人群都出现跰甲,就连同一家庭的兄弟姐妹身上,跰甲出现与否也各自不同。

瓣状甲是一个常染色体显性性状,一对有瓣状甲的汉族夫妻,他们的基因型也完全可能都是显性的,但进行配对组合后,有多少种组合,子女中就可能有几种基因型。

于是,就会生出一些不是瓣状甲的孩子。

用跰甲来区分民族,显然是不可能的。

神奇的贝类

神奇的贝类
在我国南海发现的金星眼球贝每个贝壳价值 705一1 200美元。
海洋贝类有什么作用?
• 海洋贝类的贝壳有许多重要的功能。 利用贝壳固着在岩石上,给自己营造一个安定
的家,任凭风吹浪打也不惧怕。如牡蛎、海菊蛤 、猿头蛤等。
• 扇贝虽然足部严重退化,完全失去了运动的功 能,但它能借贝壳快速开闭的排水力量做短距离 快速移动,成为双壳贝类中少见的运动健将。
你知道海洋贝类以什么为食吗?
• 贝类的食物种类很多,也很复杂。绝大多数的 海贝口腔中缺乏领片和齿舌,但有滤食器官,所 以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其中硅藻是创门的主要 食物。有些贝类还常吃一些杂乱的东西,如海笋 ,能吞食坚硬的石灰粒。少数植食性的贝类视觉 不太发达,靠嗅觉觅食,喜欢食用石药、墨角菜 、海带、裙带菜、石花菜等大型海藻。肉食性的 贝类如红螺、骨螺等,主要以摄食双壳类及其他 动物的尸体为主,也有特殊者,如法螺、蓑海牛 能摄食水媳和海参等活的动物。
“病蚌成珠”这一词语的最初来源是什 么?
• 对于寄生虫和外来异物的侵袭,瓣鳃类和腹足类 海贝具有其独特的应付方式:它们以外来物为中心 分泌珍珠质,将它包裹起来,使它难以为害。珍 珠就是这种生存搏斗的副产品。所以人们才会说 “病蚌成珠”。
珍珠是如何形成的?
• 我们一定都会为晶莹剔透圆润洁白的美丽珍珠所 着迷,那么你知道珍珠是如何形成的吗?就让我们从 美丽的贝壳上来寻找答案吧!珍珠贝和其他多种海洋 软体动物的表面都有一层美丽、坚硬而光滑的物质 ,叫做珍珠特质,它是由自身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 。
什么是贝毒?
• 严格地说,贝毒和有毒的赤潮生物有关,有毒赤 潮生物的毒素富集于贝类的体内便产生贝毒,常 见于牡蝠、扇贝、贻贝、杂色蛤等,经食物链传 递最终给人类带来危害。贝毒是外源性的,不是 贝类本身分泌产生的,贝毒主要包括4类:麻痹性 贝毒、神经性贝毒、腹泻性贝毒和西加鱼毒。

小拇指甲两瓣是正宗汉人

小拇指甲两瓣是正宗汉人

小拇指甲两瓣是正宗汉人这个说法可信吗?
小拇指甲两瓣是正宗汉人这个说法还是比较片面的,小拇指甲的形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有两瓣组成,即指甲上有一裂缝,称之为双瓣型,另一种是由完整的一块指甲构成,即指甲上没有裂缝,称之为单瓣型,双瓣型为显性性状,单瓣型为隐性性状。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小脚指甲两瓣的这种的状况,在医学上叫做瓣状甲或者是小脚趾复形,但其实小脚指甲两瓣是一个常染色体显性性状。

2005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研究室对这个瓣状甲进行过研究,瓣状甲比例以山西为起点向东南方向呈递减趋势,与历史上发生过的移民史实相吻合。

科学家认为,可能是因为远古时期人类经常光脚走路脚,指甲没有鞋子的保护,经常产生一些磕绊,所以这也算是一种基因突变。

事实上,瓣状甲不是汉人独有的性征,不是每个汉族人都有,有瓣状甲的也不都是汉族人,至于这小拇指甲两瓣,究竟源自于那种民族,就目前的资料而言,似乎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定论。

即便说小拇指甲两瓣是汉族人的特有基因,但若以遗传学来说,经过几千年的融合与通婚,所谓的纯种汉人早已不复存在了。

再说了如果非要去问是哪个民族的特征,只能说是中华民族的特征。

花器官发育的ABC模型

花器官发育的ABC模型
2 ABC 模型对单子叶植物花器官发育的调 控
单子叶植物花和花序的发育与双子叶植物差 别很大, 特别对于禾本科植物, 许多种类的花上带 有高度衍生的结构. 虽然它们的生殖器官( 心皮和 雄蕊) 是保守的, 但它们的不育花器官( 外稃、内稃 和浆片) 与双子叶植物花上的萼片 和花瓣明显不 同. ABC 模型 能控制这些高度衍生的花器官的发 育过程 吗? Bossinger 等认为, 浆片代表 内轮的花 被, 相当于双子叶植物的花瓣, 而通常外稃和内稃
云南 大学 学报 ( 自然 科学 版) 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
2001, 23 ( 植物学专辑) : 102~ 105
CN 53- 1045/ N ISSN 0258- 7971
花器官发育的 ABC 模型
张伟媚, 陈善娜
( 云南大学 生物系, 云南 昆明 650091)
基因
表 1 ABC 功能基因的主要功能及其突变体的表型性状 T ab. 1 Functions of ABC genes and pheno type of their mutants
主要功 能
突变体的表型
突变体的遗传变化
决定花分生组织
强烈突变体第 轮器官不发育或仅 形
强烈 突变导致器官原基不发
AP1
their g enes specify flower org ans
收稿日期: 2001- 05- 22 作者简介: 张伟媚( 1972- ) , 女, 广东人, 硕士生, 主要从事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植物学专辑
张伟媚等: 花器官发育的 ABC 模型
1 03
1 ABC 模型对双子叶植物花器官发育的调 控

PI

211265266_雄蕊瓣化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211265266_雄蕊瓣化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雄蕊瓣化形成机制研究进展欧景莉1,黄雪梅1,胡艺帆1,韦壮敏1,杨贵兵1,陈豪军1,何江1,马松琼1,范競升1,彭东海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1;2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226)摘要:雄蕊瓣化是产生重瓣花的重要方式,在雄蕊完全瓣化而雌蕊未瓣化的情况下还可以产生雄性不育材料。

人为诱导雄蕊瓣化可以快速获得重瓣观赏植物新品种,或获得雄性不育系用以简化杂交育种过程,降低杂交种子生产成本,提高种质创新和杂交育种效率。

摸清雄蕊瓣化的形成机制是开展上述工作的前提,本文从影响雄蕊瓣化的外界因素、调控雄蕊瓣化的关键基因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后期开展相关研究,利用雄蕊瓣化开展高效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雄蕊瓣化;形成机制;研究进展;基因调控;同源基因中图分类号:S603.2文献标志码:AResearch Progress of Stamen Petaloidy FormationMechanismOU Jingli 1,HUANG Xuemei 1,HU Yifan 1,WEI Zhuangmin 1,YANG Guibing 1,CHEN Haojun 1,HE Jiang 1,MA Songqiong 1,FAN Jingsheng 1,2PENG Donghai(1Guangxi Subtropica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Nanning,Guangxi 530001,China;2Guangxi Vocational &TechnicalCollege,Nanning,Guangxi 530226,China)Abstract:Stamen petaloidy is an important origin of double flowers.Male sterile materials can be produced while stamens completely convert into petaloid tissues when the pistil is still intact.In ‐ducting stamen petaloidy can quickly obtain new double flower varieties of ornamental plants,or can simplify crossbreeding process by using male sterile lines,which will reduce the cost of hybrid seed production,and improve germplasm innovation and crossbreeding efficiency.To find out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tamen petaloidy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carrying out the above work.This基金项目: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桂农科2021JM125);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桂农科2021YT146)。

瓣状甲的类型、分布与遗传方式——对陕西周至县某村的调查

瓣状甲的类型、分布与遗传方式——对陕西周至县某村的调查

瓣状甲的类型、分布与遗传方式——对陕西周至县某村的调

郝卫国;边建超;朱萍
【期刊名称】《人类学学报》
【年(卷),期】2005(24)4
【摘要】瓣状甲是存在于我国北方许多汉族人群中的一种性状,其表现为小趾趾甲分瓣。

我们通过对陕西省周至县某自然村的入户调查发现,瓣状甲的频率为79.17%,其中男性为81.48%,女性为76.67%,性别分布无统计学差异(χ2=1.09,P=0.295)。

瓣状甲可为单侧或双侧发生,男性和女性的单、双侧瓣状甲频率无统计学差异
(χ2=2.94,P=0.23)。

13个年龄组间瓣状甲的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2个完整的三代家系和51个核心家系的系谱分析,发现瓣状甲的遗传特点与常染色体单基因显性性状一致。

因此,我们认为,瓣状甲是一种单基因显性性状,具有不同的表现类型,既可单侧发生,亦可双侧发生,其分布无性别差异,但有年龄差异。

【总页数】9页(P319-327)
【关键词】瓣状甲;类型;分布;遗传方式;汉族
【作者】郝卫国;边建超;朱萍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87;Q343.1
【相关文献】
1.陕西省周至县马鞍桥金矿成因类型分析 [J], 杨鹏;孙德;
2.瓣状甲的历史由来及遗传学研究进展 [J], 朱科静;金英姬;金玉姬;;;
3.瓣状甲的历史由来及遗传学研究进展 [J], 朱科静;金英姬;金玉姬
4.中国汉族人群瓣状甲出现频率的调查研究 [J], 俞路漫;周芸芸
5.山西洪洞地区瓣状甲类型、分布与遗传方式的调查研究 [J], 郝卫国;边建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来龟壳这样长出——半甲齿龟

原来龟壳这样长出——半甲齿龟

原来龟壳这样长出——半甲齿龟作者:小马波尼来源:《奇妙博物馆》2019年第08期小朋友们都喜欢龟。

龟是一种非常讨人喜欢的动物,生来就是一副憨态可掬的模样:背着一个又圆又大的壳,走路摇摆而且缓慢,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把露在外面的头和四肢缩进壳里。

近几年来,龟作为一种时髦的宠物也悄悄走进千家万户。

在大自然的旨意以及人工繁育的神来之笔之下,龟形成了一个个形态迥异、颜色各异的个体。

然而无论外形怎么改变,龟的那个独具特色的壳永远是第一时间吸引人视线的焦点。

龟壳不仅是饲养爱好者玩赏的目标,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对象。

可能很多人对龟壳都产生过这样一个疑问:龟的壳有上下两部分,那么在演化过程中是先有上边的还是先有下边的,还是两边一起出现的呢?这个问题,也困扰了聪明的科学家很多年。

当然啦,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因为一件神奇的化石标本而被解决了。

我是先长出了肚子上的甲壳的!2008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海生爬行动物专家在研究贵州地区化石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件奇特的龟类化石。

这具龟化石竟然没有上边的背甲,只有下边的腹甲!这种龟生活在2亿多年前的三叠纪时期,是最古老最原始的龟类。

这一下问题解决了——龟类在演化中,是先出现了下边的腹甲的。

那么上边的背甲又是如何出现的呢?原来,龟类在演化出腹甲之后,它的肋骨逐渐增宽,脊椎也开始变得发达。

最终,增宽的肋骨和发育的脊椎逐渐结合在一起,经过進一步的发育,最终形成了上边的背甲。

而这种龟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它的口腔中是长有牙齿的。

众所周知,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任何龟类都是没有牙齿的,它们的口腔里只有坚硬的喙状结构。

这件化石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龟是有牙齿的。

结合这两大特征,这个沉睡了2亿多年的家伙被命名为“半甲齿龟”。

瓣状甲遗传规律

瓣状甲遗传规律

瓣状甲遗传规律咱中国人啊,好多人小脚趾的指甲都是瓣状的呢!这瓣状甲可是有遗传规律在里头的哦。

你想想看,就像家里的传家宝一样,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如果你的爸爸妈妈有瓣状甲,那你很可能也会有哦。

这多有意思呀!就好像是身体里藏着的一个小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

比如说,一家人坐在一起,突然有人发现自己小脚趾的指甲是瓣状的,然后就会好奇地看看其他人的。

哎呀,要是发现大家都有,那不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吗?这就像是一种特殊的家族标记呢!其实瓣状甲也没啥不好的呀,它就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嘛。

而且这还是我们和祖先之间的一种联系呢。

说不定几百年前,我们的老祖宗也有着和我们一样的瓣状甲,想想都觉得很神奇吧!咱再打个比方,这瓣状甲就像是天上的星星,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注意到它,但它一直都在那里。

它不声不响地跟着我们,从爸爸妈妈那里传到我们身上,然后再传给我们的孩子。

这是多么自然又奇妙的事情呀!那有人可能会问啦,要是爸爸妈妈没有瓣状甲,我自己却有,这是怎么回事呢?嘿,这世界上的事情哪有那么绝对呀!遗传这东西有时候就是会有些小意外呀。

也许你的家族里在很久以前有过瓣状甲,只是中间隔了几代人没有显现出来,到了你这儿又出现了呢。

这就像是隐藏的宝藏突然被发现了一样,多让人惊喜呀!还有啊,别觉得瓣状甲不好看或者怎么样。

这可是我们独特的标志呀,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一样,瓣状甲也是我们的特别之处呢。

而且你说,要是以后找对象,发现对方也有瓣状甲,那不是很有缘分吗?哈哈,这不是开玩笑哦,说不定真会有这样的巧合呢。

总之呢,瓣状甲的遗传规律就是这么神奇又有趣。

它让我们看到了生命延续的奇妙之处,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和家人之间的联系。

所以呀,别小看了这小小的瓣状甲,它里面可藏着大大的秘密和故事呢!这就是咱中国人身体里的一个特别之处呀,得好好对待它,好好感受它带来的奇妙感觉。

你说是不是呢?。

1亿年前昆虫界的“伪装者”

1亿年前昆虫界的“伪装者”

1亿年前昆虫界的“伪装者”撰文 / 姜雪莹 许春鹏 杨定华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与其他动物相比,昆虫往往个体较小,属于弱势群体,但却是动物界中多样性最高的群体。

究其原因,它们种种出色的“伪装术”功不可没。

让我们一起探寻1亿年前的昆虫是如何伪装自己的吧。

化石为我们探索生命演化的奥秘提供了重要线索。

素有“时空胶囊”之称的琥珀,保存了生物在地质历史中的演化片段,是探寻远古强有力的工具。

年的琥珀生物群。

该琥珀生物群因其古老的年龄和较高的生物多样性闻名于世,口,包含了各类节肢动物演化的诸多关键信息。

而本文的主角——1者”便隐藏其中。

琥珀,是树脂被深埋于地下,经过化学变化后形成的一种有机树脂化石,其中经常可见气泡及昆虫或植物碎屑。

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开始,节肢动物便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动物之一。

蝴蝶、螃蟹、蜈蚣和蜘蛛等都属于节肢动物。

该门类占据了当今动物界大约样性。

以缅甸琥珀为例,截至目前,缅甸琥珀中共发现至少47个纲117存种类最多的就是节肢动物,至少有知识链接 缅甸琥珀挖掘现场“小虫儿”却有大智慧作为生物界有名的“伪装大师”,昆虫演化出了多种多样的伪装技能,它们凭借这些技能与天敌和猎物斗智斗勇,得以在自然界更好地生存。

例如拟态行为和覆物伪装行为——前者指的是模拟生活环境中的其他生物以及无机物来隐蔽自己,后者指的是利用环境中的各种材料遮盖自己达到伪装的效果。

这些高超的伪装术,不仅能帮助它们躲避天敌,还能让它们成为捕猎高手。

在距今约1亿年前的缅甸琥珀中,科学家先后发现了多例昆虫界的“伪装者”。

例如:拟态植物的直翅目昆虫蚤蝼(命名为拟叶蚤蝼),拟叶蚤蝼(b:整体图;d:中足腿节与胫节;f:后足腿节)与卷柏类植物(a、c:整体图;e:小叶;g:叶片)“伪装大师”——拟叶蚤蝼生态复原图(绘图/杨定华)(责任编辑 / 高琳 美术编辑 / 周游)覆物伪装的啮虫目昆虫以及覆物伪装的半翅目蟾蝽科昆虫。

从形态上观察,本文的主角——拟叶蚤蝼与同时期苔类和卷柏类植物展现出了极高的相似性,例如:中足腿节与胫节折叠后,与卷柏类植物的小叶极度相似;后足腿节异常膨大,与卷柏类等植物的叶片极其相似;拟叶蚤蝼与同时期苔类和卷柏类植物在尺寸上也尤为接近。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2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2
B.实验一中F2有色子粒玉米自交,理论上有8/9的株系会出现性状分离
C.纯合无色子粒玉米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无色子粒玉米
D.实验二能检测F1有色子粒玉米产生配子的比例及基因型
9.利用荧光探针标记技术,可以检测细胞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妻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孩子,医生对一家三口利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荧光探针对X、Y染色体进行标记检测,结果如图,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有1/2的配子染色体组成正常
B.可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其数量比例1:1:1:1
C.若自交子代均能存活,则染色体正常的比例为1/4
D.若自交子代均能存活,则抗黄花叶病的比例为1/4
13.果蝇翅形、眼色分别由A/a、B/b基因控制,现有一只纯合 残翅红眼雄果蝇(甲)分别与两只雌性果蝇(乙、丙)交配,结果如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紫色花药与紫色叶鞘性状均为显性性状
B.F1自交的F2中,黄花药紫叶鞘的个体所占比例是9/16
C.若要验证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还需要对F1的黄花药紫叶鞘进行测交
D.若要判断F2中黄花药的基因型,可用紫花药植株与之杂交进行鉴定
18.在安纳托利亚牧羊犬的选育过程中,发现有两种不同的稀有性状(分别记为1、2)。如图是某安纳托利亚牧羊犬的家系图谱,已知Ⅱ1不携带两种稀有性状的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B.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C.易饲养、繁殖快,子代数量多D.染色体数目较少,便于做遗传分析
(2)某科研小组在果蝇养殖过程中,先后发现了展翅和粘胶眼两种突变类型,科研小组用上述材料进行了下列实验:
(1)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2)I3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若她产生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卵细胞,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中国刺甲族系统学研究(鞘翅目:拟步甲科)

中国刺甲族系统学研究(鞘翅目:拟步甲科)

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刺甲族系统学研究(鞘翅目:拟步甲科)姓名:孟磊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动物学指导教师:任国栋20050601河』L大学理’’}硕十学位沧王图1刺甲染色体类型(据Stanle)r&SmiCh.1952)1.精原细胞分裂中期(19+y);2.精原细胞分裂后期I(9AA+xy口)(四)防御腺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昆虫除鳖甲族Tentyriini等个别族外,腹部都具有发达的防御腺体,能够分泌具有特殊气味的化学物质用于御敌、护窝和引起种间集结等特殊行为。

该腺体在不同种类中形态差异分明,籍以区分物种单元和探讨系统进化关系(Watt,1974;Doyen&Lawrence,1979;Doyen,1982;Penelal1999—2002)。

Gissler(1879)报道一种琵甲属Blaps昆虫的分泌物具有芳香味。

Williston(1884)报道了一种脂亮甲属Eleodes昆虫通过下列3种方式实现防御目的:(1)lf,J外翻出腺体分泌防卫物质;(2)通过身体活动挤压腺体迫使防御物质释放;(3)商接向捕猎者喷射。

Doyen(1982)根据防御膝的有无将拟步甲分为2科,即具有舫御腺的Tenebrionidae和缺少防御腺的Tentyriidae,但未得到学术界承认。

Doyen等进一步研究了拟步甲科高级分类单元的系统发育关系,重新回到国际上通用的1科系统。

Tschinkel(1975a)研究了115种拟步甲昆虫防御腺的形态、行为和和分泌物的化学组成,讨论了腺体的起源和进化方向,依据防御腺形态特征将该类昆虫分为8个类型,即Blaps型、Eleodine型、Plalynotine型、Pedinine型、Meracanthine型、Neomida型、Miscellaneous型和前胸防御型。

Tschinkel(1975b)等进一步对178属、247种拟步甲的防御腺特征进于j:研究,推断其系统发育关系,认为拟步甲科的原始种类缺防御腺,进化类群防御腺的进化至少经过了4个过程:腺体在形成初期短小,着生于第8和第9腹片之间;以后3次渐变粗和变长,位于第7和第8可见腹片之间.主要表现为贮液囊的体积及其分泌物含量的增大。

《重瓣性遗传》PPT课件

《重瓣性遗传》PPT课件
积累起源的重瓣花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huether发现考石竹花冠裂片以5为基数偶尔有少于4的植株花冠裂片数量增加的现象以这些变异株为材料经过5个世代的人工选择所有后代植株的花瓣都多于5个裂片有些达89个裂片代秉勋在红花油菜单株后代中发现了非4枚花瓣的重瓣花油菜类型经多代培育和选择成功地培育出可以遗传的5某些牡丹芍药的重瓣花类型起初也是花瓣由外向内增多在花托上整齐排列内外花瓣相似经过长期的人工选育形成了现在的千层类花型
精选PPT
28
• 陈俊愉用基因纯合的菊属野生种及半野生种毛华菊、 甘野菊 、小红菊等与近重瓣的栽培品种‘美矮粉’杂 交,后代为单瓣; F1 代品系之间杂交可以产生复瓣或近 重瓣品种,表明野生种单瓣性对栽培品种的重瓣性是显 性的,而后代出现花瓣数量不同的株系,说明其他因子 对花瓣的数量也是有一定的影响。
精选PPT
22
重瓣性为显性
• 重瓣性为显性的植物类型表现为重瓣性是由显性基因控制, 纯合的显性基因控制和杂合状态表现为重瓣花,纯合的隐性 基因控制时表现为单瓣花。
• 林功涛和李凤宜以早小菊和其他小菊为亲本,无论亲本的花 型是球型、重瓣型、半重瓣型、单瓣型,发现杂交后代均可 分离出以上花型,且双亲都是重瓣花的后代重瓣率高。在单 瓣与单瓣,或单瓣与半重瓣的杂交组合中,重瓣率达到61. 11 %和84. 78 % ,比其他组合的后代重瓣率都高,表明重瓣性可 能为显性。
精选PPT
25
隐性上位
• 单瓣凤仙与茶花型重瓣凤仙杂交后代分离比例 为单瓣∶重瓣∶茶花型重瓣= 9 ∶3∶4 ,说明凤 仙花单瓣对茶花型重瓣的瓣性遗传表现为典型 的双基因控制的隐性上位模式。
精选PPT
26
❖ 多基因控制
主基因+ 修饰基因
Lammerts研究发现,观赏桃品种的单瓣( D1) 对重 瓣( d1) 为完全显性;而花瓣的数量,则由累加效应的 两对基因Dm1/dm1 、Dm2/ dm2 控制, dm 基因 愈多,则重瓣花的花瓣数愈多。

植物MADS_box基因研究进展_黄方

植物MADS_box基因研究进展_黄方
[12 ] 蛋白( keratin) 的螺旋区同源, 因此而得名 , 这一区域的显著特征是由疏水的氨基酸残基组成 , 能够折叠 K2 、 K3 ( 图 2 -A) , 形成 3 个连续的两性 α 螺旋 K1 、 是蛋白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区域 。其中 K1 和 K2 决定
K3 与高级复合物形成有关。K 域是 MIKC 型 MADSbox 基因的特征序列, 了蛋白二聚化的特异性, 目前除 [13 ] box 基因产物都具有 K 域。3 ) I 域, 了玉米的个别基因以外 , 已发现的植物 MADS位于 MADS 域和 K box 蛋白中, I域 域之间, 这一区域在顺序和长度上变化比较大 ( 27 ~ 42 个氨基酸) 。在一些拟南芥 MADS- DNA , 是选择性形成蛋白 二聚体分子的决定因素 这一功能也与其保守性相 对 较 弱 的 结 构 特 点 相 一 [14 ] [15 ] 致 。4 ) C 域位于 K 域下游, 是最不保守的区域, 主要由疏水氨基酸组成, 是一个转录激活区 。 虽然 C 末端的变化较大, box 蛋白常含有一些保守的基序, 但是 MADS这些基序在蛋白复合体的形成和转录激 活中起重要作用
* Email: dyyu@ njau. edu. cn。 作者简介:黄方, 副教授。 通讯作者: 喻德跃, 教授, 研究方向为植物分子遗传与生物技术,
10





学学报Fra bibliotek第 35 卷
得的金鱼草和拟南芥突变体中分别克隆到 DEFA 基因和 AG 基因, 并比较它们的编码蛋白序列, 发现其氨 基酸组成与人的 SRF ( 血清应激因子基因 ) 及酵母 MCMI ( 酵母微染色体维持基因 ) 编码的蛋白中靠近 N AG、 DEFA 和 SRF 4 种蛋白中均含有可与 DNA 端的一段保守序列有极高的相似性 ( 80% ) 。 由于 MCMI、 Scommer 等[1]将这些蛋白 结合的同源保守区段, 并且均参与细胞分化过程有关的基因调控 , 为此 Schwarzbox, 所含的保守功能区称为 MADS并确认它们属于同源异型盒 ( homeotic box ) 家族。 根据这些同源异型 [3 ] Bowman 等 提出一个称为 “ABC ” 突变的遗传行为, 的工作模型用以解释花形态发生的遗传机制 。 1. 2 花发育 ABC 模型 典型双子叶植物的花从外向内由四轮花器官组成 , 呈同心圆排列, 依次为萼片、 花瓣、 雄蕊、 心皮。 最 3 类器官特征基因 A、 B 和 C 的不同组 外的称为轮Ⅰ, 依次向里为轮Ⅱ、 轮Ⅲ和轮Ⅳ。经典的 ABC 模型中, 合的表达决定了每轮花器官的特征 。在野生型中, 第 1 轮处于 A 类基因功能控制下, 原基发育为萼片; 第 2 轮受 A 和 B 两类功能基因的控制, 原基发育为花瓣; 基因 B 和 C 都在第 3 轮中表达, 形成雄蕊; 基因 C B、 C 中的一类基因失去作用 单独表达, 第 4 轮形成心皮。而相应的也存在 3 组同源异型突变, 即由于 A、 而导致花器官的错位发育。A 类基因功能的丧失, 导致花器官由外向里轮 Ⅰ 发育为心皮, 轮 Ⅱ、 轮 Ⅲ 发育 C 类基因的作用从原来 轮Ⅳ原基仍发育为心皮, 可见 A 和 C 有拮抗的作用, 当 A 类基因失活后, 为雄蕊, A 类基因的作用也将原来的轮Ⅰ和轮Ⅱ扩展到所 如果 C 类基因失活, 的轮Ⅲ和轮Ⅳ扩展到所有轮。同样, 有轮, 即轮Ⅰ和轮Ⅳ的原基均发育为萼片, 轮Ⅱ和轮Ⅲ发育为花瓣。 ABC 模型受到普遍的认可, B 和 C 组分之间的相 但随着对不同植物花发育研究的深入 , 人们发现 A、 互关系更为复杂, 有许多现象与这一简单的模型不一致 , 所以在原有基础上对这一模型作了修改、 补充和 ABC 模型新增加一个 D 功能从而扩展成为 ABCD 但其本质没有改变。根据在矮牵牛中的研究结果, 发展, [4-5 ] 。矮牵牛 D 功能基因 FBP7 ( FLORAL BINDING PROTEIN7 ) 和 FBP11 异域表达时, 模型 转基因植株的 因此这 2 个基因被认为是控制胚珠发育的主要基因 。根据序列相似性分析结果, 花被上形成异域的胚珠, SEP2 和 SEP3 也是一类花器 认为拟南芥 AGL11 也属于 D 类基因。另外发现拟南芥 SEP1 ( SEPALLATA1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讯作者 :金 玉姬( 1 9 6 5 一) , 女( 朝鲜族 ) , 教授 , 博 士.
第 3期
朱科静 , 等. 瓣状 甲的历史 由来及遗传学研 究进展
一 2 1 3一
世 的影 响 。在 大槐 树 公 园 的祭 祖 堂 里 , 有两副楹联 , 为“ 举 目鹳 窝 今 何 在 , 坐 叙 桑 梓 骈 甲情 ” , 二是 “ 谁 是 古槐 底 下人 , 双 足 小 趾 验 甲形 ” _ 4 。楹 联 与 民谣 ,
官员 上前 宣布 : “ 大 明皇帝 敕 命 , 凡 来 大槐 树 下 者 , 一
甲分瓣 , 常见 二 瓣 甲 , 也有 三瓣 甲, 其 中二 瓣 甲有 清 晰、 融合 、 退 化 3种 表现形 式 , 目前 尚未发 现对 健康 有 何影响, 仅 略有 不 适感 。作 为 常见 的汉 民族性 状 瓣状
基金项 目:自然科学 基金 项 目( 8 1 2 6 0 2 3 3 ) ; 吉林省 教育 厅“ 十 二五” 科学技术研究项 目( 2 0 1 5 3 9 9) ; 吉林 市科技创 新发展计 划
项 目( 2 0 1 6 2 0 1 0 ) .
山西 民万 户实 北京 ; 永乐三年( 1 4 0 7) 秋 九 月 丁 巳, 徙 山西 万 户实 北 京 ; 永 乐 十 四年 十 月戊 申 , 徙 山东 、 山 西、 湖广 流 民于保 安州 , 赐 复三 年 。


述 ・
瓣 状 甲的历 史 由来 及 遗 传 学研 究进 展
朱科 静 , 金 英姬 , 金 玉姬 吉林 延 吉 ( 1 . 吉林 医 药学 院检 验 学 院 , 吉 林 吉林 1 3 2 0 1 3 ; 2 . 延 边 大 学 附属 医 院皮 肤科 , 1 3 3 0 0 0; 3 . 吉林 医药学 院基 础 医学 院 , 吉林 吉林 1 3 2 0 1 3 )
J o u na r l o f J i l i n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V o 1 . 3 8 N o . 3
J u n . 2 0 1 7
2 1 2—
2 0 1 7年 0 6月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 2 9 9 5 ( 2 0 1 7 ) 0 3 - 0 2 1 2 - 0 4
见 于汉 族 的一种 性 状 , 表 现 为单 侧或 双侧 小脚 趾 的趾
于三 晋 : “ 不愿 迁徙 者 , 到 洪 洞 大槐 树下 集 合 , 限 3天 赶到 。愿 迁徙 者 可 在 家 等候 。 ” 3 日之 中 大槐 树 下 聚 集十 数万 之众 , 但 在这 时官 兵 把 百 姓 团团 围住 , 另 一
关 键 词 :瓣 状 甲 ; 汉族 ; 历 史缘 由 ; 遗传 方 式 ; 分 布
中图分 类 号 :R1 5 1 . 2
文献标 识 码 :A 由于故 园情 难舍 , 皆不愿 意迁 离 。于是 明政 府颁 告示
之 前 网上 讨 论 “ 你是纯血汉人 吗” , 使 瓣 状 甲是 否 能代 表血 统标 志备 受 网友 关 心 。瓣 状 甲是 一 种 常
耳 口相传的 民谣这样 唱道 : “ 问咱老家在何处 ,
山西 洪 洞 大槐 树 。祖 先 故 居 叫 什 么 , 大 槐 树 下 老 欲 窝。 ” 这 一 首 民谣 唱遍 大 江 南 北 , 可 见 山西 移 民对 后
作者简 介:朱科 静( 1 9 9 5一) , 男( 汉族) , 本科在读 .
( 1 3 7 6 ) 冬 十月戊 子 , 徙 山西 及 真定 民无 产 者 田凤 阳 ; 洪武 三 十五年 ( 1 4 0 0 ) , 九月 乙未 , 徙 山西 无 业 者 实北 平, 赐之 钞 , 复 五年 ; 永 乐 三年 ( 1 4 0 6 ) 秋七 月 丁 卯 , 徙
据传距今 6 0 0多年 前 的明 朝 , 建 国伊 始 , 中原 饱 受 战乱 与 灾 荒 , 中原 百 姓 “ 户 口凋 敝 , 十 室 九 空 。土 著之 民, 流离军伍, 不存什一, 地 广 民稀 , 开 辟 无 方” H , 明太 祖 朱 元 璋 下 令 山西 移 民 于 中 原 各 地 区 ,因是 生 活 条 件 的改 变 , 生 物不 仅有 变异 性还 有遗 传性 , “ 人工 选 择 ” 和 “自然 选 择” 是 进化 的基 础 l 1 2 ] 。人 类 可 以通过 “ 人工选择” 培 育 高 产 的农 作 物物种 , 那 么可 以想 象 自然也 能够 通过
摘 要 :瓣状 甲是 一种 常见 于汉族 的一种 性状 , 作 为常 见 的汉 民族 性 状瓣 状 甲, 对 于解 开 民族 的血 脉 记 忆 , 推 断 民族 起 源 、 进 化 过程 、 不 同种 群 的亲 缘关 系具 有重 要 意义 。通 过 对 于现 有历 史 文 献 、 学术 文 献 以及 文学 作 品 等相 关 资料 的检 索 与整理 , 得 出瓣状 甲是 一种 常染色 体 、 单基 因、 显性遗 传 的性状 且 与历 史上 的 山西移 民有 关。
3瓣状甲与疾病的研究进展指趾甲是由甲体及周围和下方的几部分组织组成的甲体由多层连接牢靠的角质细胞构成瓣状甲的发育成型由内在基因和外在环境因素的共同决定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已有的瓣状甲类型必然会改变因此要研究瓣状甲通过类比普通甲型研究瓣状甲与疾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第3 8卷 第 3期

吉 林 医 药 学 院 学 报
甲, 对 于解 开 民族 的血 脉记 忆 、 推断 民族 起源 、 进 化过 程、 不 同种 群 的亲 缘关 系具 有重 要意 义 。本 文对瓣 状 甲相关 问题 加 以探讨 。 1 瓣 状 甲的历 史 由来
律迁 走 ! ” 押解 的士 兵 防止 乡人 逃走 就 在 乡 人 小脚 趾 的趾 甲盖上砍 伤一 刀 。还有 一种说 法 是 : 以后方 便认 祖归 宗 , 迁移 的人 都 在小 脚 趾 的趾 甲上砍 了一 刀 , 凡 是 小脚 趾趾 甲盖分 两 瓣 都是 亲人 j 。当 年 明太 祖 是 否下 过这 个命令 不 得而 知 , 但 据 明史记 载 当年确 实 由 政府 组 织 过 大 规 模 的 移 民 。 明 史 记 载 , 洪 武 九 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