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我国农业政策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农业政策的嬗变与评述
De . 2 0 c 08
新 中国农业政策 的嬗 变与评述
段 鹏 飞
( 西北 农林科 技 大学 人 文学 院 ,陕西 杨 凌 720 ) 110
摘
要 :新 中国农业政策总体上经历 了三大时期和若干个阶段 。即 14- 17 99 9 8年艰难曲折时期 :主要实行以 “ 工农产
品剪 刀差 ”为主 要特 征 、对 农业 “ 多取 少 予” 的 “ 曲性 ”政 策 ,从而 导 致城 乡二 元经 济与体 制 结构 形成 ;17- 18 扭 9 8 96 年改 革开放 初期 :建 立 以 “ 庭联 产承 包责 任 制”为 核 心 ,使 农 民成为 经 营主 体 的统分 结合 的经 营体 制 ,并继 续巩 固与 家 完善相 应 的农业 政策 ;19- 20 改革 开放 深化 时期 :主要 推行 “ 食保 护价 ”制度 ,实行 农村 税费 改革 ,颁布 农 9 7 08年 粮 村 土地 承 包法 ,逐 步取 消农 业税 ,提 出以发 展现 代 农业 和 加强 农业 基础 建设 为 核 心 ,建 设社 会 主义 新农 村 ,以促进 农 业发展 和农 民增 收 ,走 中国特 色农 业现 代化 道 路等 政策 。综观 建 国 以来农 业政 策 目标与措 施 的嬗 变 ,农业政 策涵 盖面 比 较 广泛 ,所 制定 的政策 方 向 日趋科 学合 理 ,增加 农业 产 出和提 高 农民 收入 始终 是农 业政策 的两大主 题 ,但对 农业 非经 济 品还没 有给 予应 有 的重视 ,对 非 经济与 经 济 品之 间的联 系缺 乏 必要 的认 识 。 关 键 词 :农业政 策 ;发展 变化 ;农业 产 出 ;农 民增 收 ;评 述 ;中 国 中图分类号:F2 30 文 献 标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 —0 320 )60 1.5 0 92 1(0 80.0 50
三农专题复习:建国后党的四次农村政策
二、“三大改造”
时间 结果 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的 方式 走合作化(集体 到1957 到1957年底, 到1956年底, 对农业的社 化)道路,引导 到1956 年底, 三大改造基本完 会主义改造 农民参加农业生 农民参加人民公 我国基 成,标志着生产 1953 产合作社 社 资料私有制转为 本上完 资料公有制转为 —— 公有制,公有制 成了对 私有制,私有制 对工业的社会 1957 对手工业的社 同农业 1956 农业、 经济在国民经济 主义改造 会主义改造 年底 手工业 中占主导地位, 和资本 标志着社会主义 主义工 制度的基本确定。 对资本主义 从以加工订货 商业的 我国开始进入社 工商业的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 到公私合营 社会主 会主义高级阶段。 会主义改造 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 造的对象
2、失误的表现: (1)、“大跃进”运动1958年 A、 标志: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B、表现: 工业上:高指标,全民大炼钢铁 农业上:放高产卫星,浮夸风盛行
大炼钢铁中的土高炉
全民大炼钢铁的效果如何?
一颗白菜500斤
“一个萝卜千斤重, 两头毛驴拉不动”
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
二、“三大改造” 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1956年底
时间 社会主义改造的 方式 走合作化(集体 对农业的社 化)道路,引导 会主义改造 农民参加农业生 1953 产合作社。 —— 走合作化(集体 1956 对手工业的社 化)道路,建立 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生产合作 年底 社。 对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社 会主义改造 从以加工订货 到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改 造的对象 结果 到1956 年,我 国基本 上完成 了对农 业、手 工业和 资本主 义工商 业的社 会主义 改造 意义 到1956年底, 三大改造基本完 成,标志着生产 资料私有制转为 公有制,公有制 经济在国民经济 中占主导地位, 标志着社会主义 制度的基本确定。 我国开始进入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
新中国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
1、建国后保证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得解 放,成为土地的主人的法律法规是 B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第一个五年计划 D 2、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 放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改 善农民生活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 了身,成为土地主人
一个米粒煮一锅 ,一个玉米运一车 高粱杆上安电线,坐着瓜皮过黄河
,
.
.
踏 翻 地 球 顶 破 天
赶 英 超 美 平 常 事
深耕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 冲云霄;彩云栓住玉米腰,吓 得月亮弯了腰.
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 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凤阳地多不打粮, 抉择 —— 18 个红
磙子一住就逃荒。 手印的生死文书: 只见凤阳女出嫁, …… 如果村干部坐 不见新娘进凤阳。 牢杀头,其他农户 —— 凤阳花鼓词 保证把他们的小孩 养到18岁。
历史的回音
从安徽凤阳小岗村,
从生死文书到杀出一条血路,
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
不怕风险,敢闯敢干 发展是硬道理 大胆创新,锐意改革 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的改革首先开 始于 B A、城市 B、农村 C、国有企业 D、政府机 关
C 2、1979年,中国北方有一个农民家庭正在召开 一次重要的家庭会议,他们商量的内容可能涉 及了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 A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长期共存、互相 监督 3、下列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情况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农村建立生产责任制不利于生产力发展 B、农村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是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 C、农村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
建国以来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演变
目录
我国目前的耕地形势
建国以来 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演变
制定耕地保护政策的意义
我国目前的耕地形势
耕地面积排世界第4,人均耕地 面积排在126位以后
数 字 出 形 势
我国已有664个市县的人均耕 地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 0.8亩的警戒线以下
数 字 出 形 势
人均土地面积在世界上排110位 以后,草地面积排在76位以后,
1955 年开始的农 业合作化运动使 耕地产权由农户 私有转为集体公 有。受“以粮为 纲”战略影响, 垦荒运动在全国 范围内展开,耕 地数量得以增加。
二、 1978—1985 年耕地保护 行政政策约束为主阶段
1978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开垦荒地,促 使耕地面积逐年增加
1981年《政府工 作报告》提出 “十分珍惜每寸 土地,合理利用 每寸土地”应该 是我们的国策, 要求基本建设和 农村建房不能乱 占滥用耕地
2005的 《政府工作 报告》要求 严格保护耕 地特别是基 本农田
2008年10 月中 央《关于推进 农村改革发展 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提出 “坚持最严格 的耕地保护政 策,层层落实 责任,坚决守 住18亿亩耕地 红线”
• 加强耕地保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内在要求 • 加强耕地保护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 加强耕地保护是保障粮食安全,维护 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证
1982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滥占耕地建 房看作当时农村中必须刹住的两股歪风 之一
1983 年《当前 农村政策的若干 问题》认为耕地 减少、森林砍伐 和人口膨胀是农 村的三大隐患, 明确提出“爱惜 每一寸耕地”、 “严格控制占用 耕地建房
三、1986—1997 年耕地保护正式政 策初步形成阶段
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发展迅速,以有限的耕地养话了占全世界22%的人口,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一、中国农业发展与成就从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国民经济每5年制定一中短期发展计划。
可以说,每一个发展计划的实施都使中国国民经济的实力,也包括农业和农村经济,得以重大发展。
2001年是中国实施第10个五年发展计划(即"十五"计划)的第一年。
1、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1999年,中国粮食产量5.08亿吨,比1978年增加两亿多吨,生产能力已稳定在5亿吨以上;成为世界最大产粮国。
1978年以来;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每年都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
1999年,肉类产量5953万吨,蛋类产量2080万吨,奶类产量790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5倍、7倍和8倍;水产品产量4100万吨,是1978年的8倍多。
目前,中国人均粮食、棉花、油料蔬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78年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
1978-1999年;非农产业占农村经济的比重由30.5%上升到75%。
1999年,乡镇企业有2000多万家,从业人员I.3亿人,增加值25000亿元,是1978年的110多倍;实现利润5580亿元,上交税金1750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63倍和80多倍。
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财政收入的1/4、创汇的I/3、工业增加值的1/2、农村社会增加值的2/3、农民收入的1/3来自乡镇企业。
3、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1978-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2210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374%;贫困人口由2.5亿下降到3400万:贫困发生率26%下降到不足3%;农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0.68下降到0.55。
建国以来的农村土地政策演变
建国以来农村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建国以来的农村土地政策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变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时期;第二个时期是制定《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等一系列政策决议,通过农业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和人民公社运动,变农民土地所有制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时期;第三个时期即新时期是通过中共中央发布的一系列一号文件等决议措施,使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发生分离,实行集体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时期。
1、1950-1952土地改革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许多属于民主革命范畴的问题尚未解决。
农村的封建剥削制度依然存在。
1950年6月28日由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并于6月30日由毛主席发布命令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标志着1950年全国土地改革开始,土地改革的总体思想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从《土地改革法》公布到1953年春,除了中共中央决定不进行土地改革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约700万人)外,中国大陆的土地改革已宣告完成。
在农村彻底废除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地主私有的土地制度,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2、由互助合作(1953年—1957年)土地改革,及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1961年)向“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土地集体所有制过渡(1962年—1978年)。
1951 年9 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第一次农业互助合作会议,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它不仅认同了互助组的做法,而且引导农民在一些比较巩固的互助组内试办初级社。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做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由常年互助组,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实行完全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是我们党所指出的农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1955年7月31日,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对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步骤、方针、原则作了系统的论述。
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演变及历史启示
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演变及历史启示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中央农村政策对农村发展以至整个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农村政策,搞好农村发展一直是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制定了正确的土地改革政策、进行了切合实际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村经济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进入新时期,中国改革以农村为突破口,中央通过制定多项倾向性政策,顺应和主导了农村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发展。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赋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的时代内容的背景下,总结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村政策的演变过程及经验,进一步完善农村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的农村政策发展历程(一)建国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农村政策的制定及实施1.完成土地改革,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标志着广大的中国人民历史上第一次翻了身,做了国家的主人。
根据建国初期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共中央及时作出决策,转变工作重心,集中力量解决当时的重大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完成农村特别是新解放区农村的土地改革。
土改的完成,巩固了工农联盟,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实践。
土改完成后,我国广大农民从封建剥削制度下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
但当时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然会出现两极分化。
此时,党在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农民组织起来,,业能够由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变为合作社经济,使农民逐步摆脱贫困状况而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
1952年,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确定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总目标,接着又作出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了新阶段。
依照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三个从低到高的步骤。
专题六 三农问题
专题六:三农问题专题解读三农:农村、农民、农业。
(农业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指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指小城镇建设。
★专题要点:一、中国古代与“三农”问题有关的历史事件1、相关事件(1)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
(2)秦朝的暴政:秦朝繁重的赋税和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最终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
(3)贞观之治:唐太宗从隋末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
唐太宗统治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4)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5)元朝的农业:元世祖重视农业,还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2、农作物推广和引进:河姆渡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北宋时期从越南引进占城稻;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棉花的种植由两广和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3、劳动工具: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开始出现;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广泛使用(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唐朝时发明了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宋朝时发明了“秧马”和牛转翻车。
4、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修筑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秦朝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隋炀帝时开通了京杭大运河;5、中国古代著名农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
明末清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介绍了手工业和农业方面的知识6、江南地区的开发:我国南方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农作物生长;自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为逃避战乱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再加上南方相对北方战乱较少,使得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础。
建国后农村政策的变化与农业的发展
建国后农村政策的变化与农业的发展建国后我国农村有关政策的变化,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总结。
复习时我们应分阶段归类总结,并注意结合有关背景知识,深入理解几次政策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变化产生的影响。
土地改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伟大胜利,土地改革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
人民公社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这一切充分说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必须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否则,就会出现像“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阻碍农业的发展。
一、建国后的土地政策1、1950-1952年,进行土地改革。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2)过程: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近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3)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1953-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内容:组织个体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原因: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从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经历了持续的探索和发展。
在农业经济和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二、成功经验1. 科技创新。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是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生产。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不断自主研发,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满足了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
2. 农业产业化。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另一个成功经验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通过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和优质农产品的打造,扩大了农产品的市场份额,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3. 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通过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推广科技成果和现代化种植技术,强化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和生产质量。
三、教训总结1. 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生产对土地、水资源等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进可持续农业生产模式。
2. 农业发展不均衡。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仍存在地区间和农民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发展的均衡性。
3.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关注焦点,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和标准,才能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展望未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但也充满希望。
未来,我国可以借鉴先进经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转型升级,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还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经验丰富,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教训。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需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正确认识问题,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优化政策,推动农业现代化朝着更加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在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我国经历了艰苦的探索和不断的奋斗,在取得一系列成功经验的也积累了不少教训。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加强创新,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农业现代化朝着更加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建国以来我国土地政策的演变
建国以来我国土地政策的演变1、1949~1954年,从土地农民私有制到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的转变新民主主义时期,我国的土地政策是没收地主土地分田到户,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农民向国家缴纳公粮。
此间,农民由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短缺,在一些地区出现村民以生产资料换工等形式的互助生产组。
农民拥有了土地以后,大部分农民的生活有了上升,一部分农民包括有的党员买了土地和车马,雇了长工,少数农民则因种种原因生活下降,开始出卖土地或给别人当雇工。
针对这种情况,东北地区和山西向中央提出进一步提高互助组的层次报告,以防止此现象持续发展。
刘少奇对两地区的报告给予了批评和否定,认为当时的生产工具无法满足集体农庄的要求。
但毛泽东认为这将助长让私有制的出现、使剥削制度再度出现,对于党员雇工更是无法接受的。
随后陈伯达把马克思的工厂分工理论拿出来作为作业农业生产合作的理论基础,认为在生产工具不具备要求的时候通过分工仍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1951年9月,毛泽东倡议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促成1952年秋冬全国第一次农业合作运动的高潮。
1953年刘少奇在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及1954年2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作了自我批评。
此时,农民仍然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农民是以土地形式入股到合作社,此阶段仍有十分之一左右的农民没有加入到农生产合作社。
1954年我国的第一部宪法就规定了“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即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等四种所有制形式,并在其第八条规定了“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其他生产资料所有权。
”2、1954~1958年,从初级社到高级社(人民公社)的转变由于合作化运动发展速度过猛,部分地区出现违背农民意愿强制要求入社的情况,后来出现了整顿。
部编版:八下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政策的调整》
一、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1、土地改革 (1950—1952)(1)开始: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核心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仍然是土地私有制)(3)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4)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农业合作化(三大改造) (1953—1957年)(1)原因:土改以后,我国农业仍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形式: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农业合作化(集体化)的道路。
(集体土地公有制)(3)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4)结果: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5)意义: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1978年)(1)原因: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2)形式:以生产队为基本单位的全体社员共同所有、共同经营的农村经济管理格局。
(3)表现: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吃“大锅饭”等。
(4)核心:“一大二公”(扩大公有化规模,提高公有化程度,实行平均主义,刮“共产风”),实行土地公有制。
(5)评价:是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严重脱离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业生产,使农村生产停滞不前。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至今)(1)开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2)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即在公有制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农民使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高三历史关于三农问题的热点专题
产力水平,农业生产长期
停滞落后,阻碍经济发展
四、规律性知识拓展 1.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⑴在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 技术进步、耕作面积扩大、农业生产 工具改进、农作物品种增加、农业人 口迁移等直接关系社会经济的繁荣, 也带动了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 古代城市经济发展,为中国近代城市 发展奠定了基础。
⑶前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经济政 策,一度有利于工业化的发展,缩 短与资本主义大国之间的差距。但 苏联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却 出现了对农民剥夺过多的问题,导 致损害农民利益和挫伤农民的积极 性,且长期得不到纠正,使苏联农 业长期得不到发展。
例题1:简述建国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基本 状况及其作用。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 对所有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造?有何影响? 答:建国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基本状况 1949-1952底: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主体, 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 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共同存在与发展; 1956-1978年: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单一 公有制经济占统治地位; 1978年以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
(2)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趋势
①两汉时期,编户齐民制度的实施,标志着 我国封建社会有了一整套的赋税制度和行政 管理制度。
②以两税法为标志,征税标准从以人丁为主向以 田亩为主转变,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逐渐减 少直至废除;两税法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 纳地税。它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 制度,“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人丁为本”。
影 响
为大规模集体经济(集体农庄) (影响分两方面P13小字)
措施 1)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变封
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苏 联
2)从产品 分配分析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主要农村政策
农业合作化
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 展的需要。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 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 行集体经营。 第一阶段是1949年10月至1953年,以 办互助组为主,同时试办初级形式的 农业合作社。 1954年至1955年上半年, 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第二阶段,初级 社在全国普遍建立和发展。1955年下 半年至1956年底,是农业社会主义改 造的第三个阶段,也是农业合作化运 动迅猛发展时期。
农业合作化评价
土改后的农村经济还是小农的个体经济,它在所有制的形式上和生产 能力上还是十分落后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进程越来越不适应。 因此,对个体农业进行改造,把小规模的小农经济改造为较大规模的 合作经济,是社会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客观 需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为解决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方面的一些 急迫问题,在当时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农业合作化相对于其他方案来 讲,确实是最佳选择。 问题在于合作化仅仅是组织和实现农业生产诸多形式中的一种,它不 应该成为一经建立就永世不变的、固定的、僵化的模式,更不应该把 合作化代表的方向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方向而不顾一切的将事物朝 着这个方向推向极端。 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工作过粗, 形式单一。严重伤害了群众利益 也伤害了社会主义的利益。
土地改革评价
土地改革的胜利,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业生 产力,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 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 焕发了多数群众的生产热情,粮食生产得到增长,几乎满足了 群众生活,也极大支持了抗美援朝、剿匪等历史任务 然而,土改从本质上来说也仅仅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对于社会主 义国家而言,土地的重要生产资料的国有化是必然的,土改后不 到5年,全国农村公社化就使其彻底终结,中国耕地的国有化成 为唯一的道路 划分成份的标准有问题,镇压的依据缺乏,造成了群众对立, 扭曲了改革方向,有些人把个人仇怨和分浮财当作最好的事情, 兼具了专制朝廷的强权和造反农民的暴力,且手段和过程更加 激烈。有300万—500万的地主、富农被整死,如今想想当年遭 到镇压的这些人,穷就是善,富就是恶,那今天呢??
农业发展资料
从古至今,农业一直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最重要的产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逐步摆脱了千百年来小农经济的种种弊端,开始走上一条持续发展的道路。
纵观建国以来农业的发展历程,于其中见证新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得到真切改善。
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7建国初期,农业因长期的战争破坏,也因几千年来封建土地制度的桎梏,大多数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农民绝大多数积贫积弱,人数占少部分的地主则占有大部分的土地。
为满足新解放区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同时也为了解放生产力,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国家实行土地改革。
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与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到1952年底,全国已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在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
广大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
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与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土地改革以后,党与政府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到1952年,农业生产超过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有很大提高。
但是在当时,我国封闭式的小农经济,不利于现代生产的社会分工,也不利于兴办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更无法集中力量抵御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无法满足社会主义工业化对农业提供越来越多的工业原料、资金与市场的需要。
据资料统计,当时个体农户耕地很少,一般每人3亩,一户十来亩,经营规模极度狭小;生产工具严重不足,贫雇农每户平均仅占有耕畜0.47头,犁0.41部;资金十分短缺,一个农户一年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支出仅52.3元,其中用于购买生产工具的为6.5元。
为了改变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的局面,从1953年到1956年,国家开始对农业实行社会会主义改造。
采取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
国庆节回顾中国的发展历程
国庆节回顾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国是一个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的古老国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
国庆节是中国人民庆祝新中国成立的重要节日,也是回顾中国发展历程的时刻。
本文将回顾中国自建国以来的发展,展示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和国际影响力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经济发展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
中国经济从最初的闭关锁国逐渐转向开放合作,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农业方面,中国实施了农村改革政策,并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使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工业方面,中国迅速地建立了庞大的制造业体系,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中国的高速铁路、核能技术、航空航天等重大项目的成功,凸显了中国在工程技术方面的实力。
在服务业方面,中国也实现了快速增长。
旅游业和互联网经济的兴起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科技创新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中国的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中国的研发投入逐年增加,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研能力不断提升。
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成功发射了载人航天飞船和嫦娥探月工程。
中国的无人机技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新能源等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三、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国拥有悠久而丰富的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的传统文化世代相传,对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与此同时,中国也积极推动文化创新,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
电影、音乐、文学等艺术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广泛影响。
中国的非遗文化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四、国际影响力的提升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坚持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成为国际规则的倡导者和国际秩序维护者。
建国后农村政策的变化与农业的发展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改革及成就
“大包干”带头人合影
这是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 户”契约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 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 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 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生产关系
调整
劳动者积极性 适应
解放
生产力
共同进步!
2结果:使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 未有的严重的经济困难。
3经验教训:经济建设一定要立足本国国 情,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实 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四、联产承包责任制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改革及成就
凤阳 凤阳 花鼓词 花鼓词
农村人民公社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
小岗村的改革及成就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 1981年产粮 1982年产粮 5.02亿公斤 6.70亿公斤 7.15亿公斤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 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意义:摆脱中国农业长期停滞的困境,提高广 大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中 国农业大发展。
有了党中央的指示,乡亲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于是 在全县、全乡迅速掀起了加入合作社的高潮,王国范也 积极响应号召,和23户贫农加入了本村的生产合作社, 而且光荣地成为了这个合作社的领导——他们准备大干 一场了!
不仅如此,在加入 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 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 的公有财产,原本人为 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 了一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 1961 至 1965 这几年里,吸取了教训之后农业 上开始进入调整阶段。面对国情的变化积极的调整农 业政策,很快收到成效,农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其 后又有了长达十几年的农业学大寨运动。这个阶段的 农业政策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措施和手段,而 是将农业生产与阶级斗争联系在了一起,政策失去了 它的功能和效益,一定程度上沦为了一些人进行阶级 斗争的工具。
研究我国的农业政策演变历程,最重要的主线就 是土地问题,土地制度也始终贯穿于我国的农业政策 改革中。我国的土地制度发展至今,经历了三次大的 变迁。建国初期实现了土地的私有私营,其后发展到 土地的公有公营,最后变成公有私营。对应的法律《土 地管理法》也经历了三次修改,基本确立了以土地所 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为核心的土地权力制度。土地制度 改革的好,不仅能兼顾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利 益,实现共享改革“红利”,而且土地制度改革本身就 是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 政府职能转变最好的样本。
农经 研究
2018 年第 4 期
扫一扫 看全文
本文 DOI:10.16675/14-1065/f.2018.04.020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政策的发展历程
□ 尹校辉
(延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 延安 716000)
摘 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建国后从土地改革入手,经历了公社化
集体化时代,才有了农民自创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 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的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 通过对我国农业政策探索之路的分析,结合土地问题和粮食安全视角下的农业政策变迁,提出农业政策未来发
展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土地改革;农业政策;农民;粮食安全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4-0036-01
经过时代的发展,在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水平不断 提高以及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的“粮食 安全” 观念显然已经不符合当下我国的基本国情,过 去强调自给自足和丰衣足食的理念也已然过时,在满 足基本温饱需求以后广大民众开始对农产品有了更 高的要求,所以新时期的我们需要符合时代潮流的粮 食安全观。2013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了国 家粮食安全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粮 食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强调“粮食安全 要靠自己”,“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 己手上”。从国家层面上已经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 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 全新战略以及“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 粮食安全新目标。
参考文献: [1]孙甜甜.中国农业政策转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5.
作者简介:尹校辉(1992-),男,汉族,山东济宁人,延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研究。
· 36 ·
回首这一时期,是混乱和曲折相伴,探索和前进 并行。正是因为有了这段坎坷的历史,才丰富了我们
关于农业发展的理论储备和实践经验。理论的每一步 发展都和实践的探索分不开,实践的每一次探索也和 理论的指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二十多年来整体上强 调平均主义,贯彻“以粮为纲”,反对利用物资刺激提 高生产效率。部分农业政策制定的初衷是好的,但受 到政治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过多,最终偏离了经济发展 的轨道。 2 从土地问题和粮食安全视角下看我国农业政策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A
1 我国农业政策的阶段划分 1.1 土地改革阶段(1949~1952 年)
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此时的中国农村人 口占到了绝大部分,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我 国初建政权的稳固。 加上连年的战乱和土地破坏,广 大农民迫切需要稳定的环境恢复生产,面对庞大的粮 食需求压力,优先解决农民吃饭问题是关键,因此,这 一时期恢复农业生产成为重中之重。 最终历史证明, 土改的成效是空前的。从 1949 年到 19529 年,全国粮 食年平均递增 13.14%,棉花递增 43.15%,而这一发展 速度是空前的,取得的成果是伟大的。这三年农业政策 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恢复农业生产, 而土地改革的实 施以及农业的恢复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开了一个好 头,也为新中国的建设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1.2 摸着石头过河经验积累阶段(1953~197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