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果及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e3f1fd99e31433239689378.png)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
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
⑴原因: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⑵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1860年,
列强攻入北京城并洗劫烧毁圆明园。
⑶结果: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签订了《天津
条约》和《北京条约》。
内容:
①增开天津等11个城市为通商口岸;
②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③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④清政府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等
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①中国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②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设总理衙门、总税
务司、同文馆;
③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兴起。
812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812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e7ce00d5f8c75fbfc67db20b.png)
问题思考:
(1)清王朝建成“万园之园”—圆明园,说明了什么?由于 哪些原因1860年圆明园被洗劫、焚毁? (2)如今,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为什么能回归中国?
(1) ①建成圆明园说明了当时清王朝的经济实力雄厚,
中国的园林建造技术精湛,清朝统治者生活奢侈,等 等。
②被洗劫、焚毁的原因: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已 经远远落后于西方,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野蛮 侵略。 (2)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法 外交关系有了新的发展,皮诺家族对中国文物的尊重。
太 平 天 国 形 势 图
阅读卡:
太平军痛击洋枪队
1860年,太平军逼近上海。清朝地方官员与英法侵略者相 勾结,雇佣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抵抗太平军。太平军 在青浦大败洋枪队。不久,在浙江慈溪的一次战斗中,华尔被 太平军击毙。
资料1 1853年,英使文翰到天京呈上照会,要求太平天国承认 不平等奈约,遭到拒绝。太平天国将领还告诫英使“勿助清兵, 勿售鸦片”。 资料2 一家外国商行拟在南京上游的芜湖跟太平天国建立鸦片 贸易,派遣鸦片船停留在芜湖六月之久,但没有成功。 资料3 1861年,一个外国人到天京求见洪秀全,表示外国愿意 帮助太平天国灭清,条件是成功之后平分中国,被洪秀全严辞 拒绝。
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的延续和扩大,故称“第二次鸦 片战争”。
(4)经过: (1)1858年5月,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直逼天津。 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2)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出兵,攻陷天津、北京。野 蛮地洗劫北京城,闯入圆明园,大肆抢劫,火烧圆明园。
℃ 阅读卡 英国人对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记述
(5)结果:
由于统治者的腐败和内讧,以及中外势力的联合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于1864年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资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28efdc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9.png)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资料第二次鸦片战争历时四年多,最终以中国战败告终。
圆明园被烧毁,国土被大面积割占,经此一战,中国社会进一步半殖民地化。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资料,希望你喜欢。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分析中文名称:第二次鸦片战争参战部队:清军、英法联军战争结果:英法联军获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时间:1856年-1860年地点:中国人物:咸丰帝僧格林沁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详情广州城战役1856年,英国借口广东水师在广州黄埔捕捉中国船“亚罗”号上的海盗,派兵进攻广州。
法国借口法籍天主教神甫马赖在广西西林被杀,亦出兵入侵中国。
1857年12月,英法侵略军五千六百余人在珠江口集结,准备大举进攻。
美国公使列卫廉和俄国公使普提雅廷也到达香港,与英、法合谋侵华。
12月12日,额尔金、葛罗分别对叶名琛发出以10日为限的通牒。
此时,清政府正全力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加上“饷糈艰难”,对外国侵略者采取“息兵为要”的方针。
12月28日,英法联军炮击广州,并登陆攻城,次日广州失守。
第一次大沽口战役1858年3月,四国公使同往上海。
两江总督何桂清要求他们返回广东。
四国公使却决定集结军舰,北上天津。
4月,英、法、俄、美四国公使率舰陆续来到大沽口外,分别照会清政府,要求六日内指派全权大臣谈判。
英、法侵略者并无谈判诚意,只是以此拖延,加紧军事准备。
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炮轰大沽炮台,驻守各炮台的清军奋起还击,与敌鏖战。
后大沽失陷。
26日,英法联军溯白河而上,侵入天津城郊,并扬言要进攻北京。
6月13日,清政府慌忙另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为钦差大臣,赶往天津议和。
后与俄、英、法、美签订《天津条约》。
此外,俄、美公使还利用“调停人”身份,以狡诈手段,分别于13日、18日与清政府签订中俄《天津条约》十二款、中美《天津条约》三十款,为沙俄进一步掠夺中国领土埋下了伏笔。
同年,沙皇俄国以武力迫使黑龙江奕山签订《瑷珲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果及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果及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89203a3e53a580216fcfeb7.png)
探究三:我们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又
拥有百倍于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 的总兵力仅1万人的英军?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及准备充分: 鸦片战争时,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处在资本主 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殖 民扩张,战争准备充分。 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及组织指挥不力: 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 军备废弛、战争领导者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作战 组织指挥不力等。 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无法抵抗新兴 的资本主义。
①英法联合;首次 攻入北京 ②火烧圆明园 ③中国战败 ④签订《天津条 广州 约》和《北京条 约》
1、第一阶段:
广州——天津
2、第二阶段
天津——北京
2、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果及影响
◆《天津条约》 1858年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逐渐影响和操纵清政府的内 政和外交。 ②十口通商──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 深入到内地(长江中下游)。 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不 仅使列强取得了中国内河航行权,且便于外国商品向 长江内地倾销,也有利于列强的军事侵略。 ④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资本主义 经济文化进一步渗入中国社会。 ⑤向英法两国赔款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 失200万两白银──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
半中 封国 建社 化会 的半 程殖 度民 加地 深
观察右图,
并结合史实分析
天津 烟台
营口
南京
为什么说第二 次鸦片战争是鸦 片战争的继续和 扩大?
琼州
汉口 九江
镇江
上海
宁波
福州
广州
汕头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堂笔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63abf7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1f.png)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堂笔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它发生在19世纪后期,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本次课程主要讲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1. 英国帝国主义的扩张19世纪后期,英国开始大规模的扩张自己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英国希望在中国开放更多的港口,以便进口中国的茶叶、丝绸和瓷器等商品。
中国政府拒绝了英国的要求,引起了英国的不满。
2. 鸦片贸易鸦片是一种毒品,英国通过向中国贩卖鸦片赚取巨额利润。
中国政府禁止鸦片贸易,但是英国却不断违反禁令,大量走私鸦片。
这引起了中国人民的不满和抗议。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1. 八国联军进攻北京1856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又在1857年进攻天津。
186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并攻陷了圆明园,烧毁了大量文物和宝藏。
2. 签订《北京条约》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中国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这个条约保证了英国和其他国家在中国拥有更多的自由和特权,使得中国的主权权利受到了侵犯。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1. 中国的领土割让《北京条约》规定,中国需要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同时还需向英国、法国等国支付大量的赔款。
2. 开放更多的港口中国被迫开放更多的港口供外国人使用。
这也意味着西方列强可以更加便利地进入中国市场,引起了中国民间的不满和反抗。
3. 起义和民族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得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状况陷入了困境,政府弱化。
很多人开始反对清王朝统治和外国列强的侵略。
1861年,洪秀全率领太平天国起义,使得中国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总之,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
它使得中国受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影响,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当引以为戒,珍惜我们的国家和文化遗产,保护好自己的主权权利。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b6ecd67b8e9951e79b8927a8.png)
相同
扩大
加深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
1、英法——火烧圆明园
(掠夺珍宝,焚烧罪证)
2、沙俄——割占领土
(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罪行 1856年10月, 英国首先挑起战争, 炮轰广州, 第二次 鸦片战争开始。 第二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英军炮击广州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危害)
1.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2.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 此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1.为什么中国会遭到如此的劫难,主观原因是什么? 先后两次鸦片战争反映了清政府腐败无能, 它一再妥协退让,造成中国局势急转直下。 2.人民做出什么反应? 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极端不满。人民纷纷起义, 反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反击外国的侵略势力。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 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列强是否满足既得的利益?
由于《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领土被割占、财物 遭掳掠、主权被践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但是,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贪婪欲望并没有得到 满足。他们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无 理提出“修约” 的要求,遭拒绝后,就寻找借口发动侵 略战争,以此逼迫清政府就范。 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历史上便称之为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
1、时间: 1856—1860年
2、发动原因: 外国侵略者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侵略权益。 ——根本原因 “亚罗号事件” ——直接原因(借口) 3、发动国家:
4、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时间: 爆发于1856年, 结束于1860年 侵略者: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4344da79caaedd3383c4d3db.png)
创办人 李鸿章
李鸿章 张之洞 张之洞
地点 上海
唐山开平镇 湖北武昌 湖北汉阳
1872年 1878年 1893年
1893年
兴办民用工业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轮船招商局
二、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5 、 影响:
客观上刺激和催生了中国资 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于外国 资本主义的扩张起来一定的抵制 作用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 、 原因
2 、 经过 3 、 结果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根本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1、原因 直接原因—— 英修约不成 爆发: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
2、经过
路线: 广州
天津
北京
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占地 面积约5200亩,有150余景。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 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被西方人誉为“万园之园”。
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
创办时间 企业名称 创办人 地点
1861年 1865年 1866年
安庆内军械 所 江南制造总 局 福州船政局
曾国藩
安庆
李鸿章
上海
左宗棠
福州
天津机器局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返回
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主要民用工业
建立 时间
企业名称 轮船招商局
开平矿务局 湖北织布局 汉阳铁厂
三、民族工业的兴起
1 、 背景:洋务运动中,一部分商人、地主和
官僚开始投资新式工业,拉开了民 族工业发展的大幕
2、 代表:
企业名称 发昌机器厂 继昌隆缫丝厂 创办时间 创办地点 1866年 1872年 上 创办人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d1f0dfe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8.png)
数量上—— 多
范围上—— 广 地域上—— 深
两次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分布
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 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 下游地区。
为什么这次侵略战争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五口 通商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 增开汉口、南京、天津 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相同
扩大 延续和扩大
为什么这次侵略战争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五口 通商 割地
赔款
关税 协议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 增开汉口、南京、天津 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赔款2100万银元
大幅增加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商船和 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影响
归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相对于鸦片战争开放 的通商口岸有何特点?
——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我们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 销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 我们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我们 要修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
必须教训中国人…只有炮口上才有外交。
1. 材料二中英国人对商品滞销原因的分析是否正 确? 为什么?不正确 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
2.材料二英国人的修约要求结果如何?为此,英国 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被拒绝 发动战争 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原因: 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时间: 1856年—1860
年 3.导火索: 英:“亚罗号事件” 法:“马神甫事件” 4.侵略者: 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第 二
第一阶段
次
1856年-1858年
鸦
炮轰广州
片
第二次鸦片战争主干知识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主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459e6606294dd88d1d26b10.png)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课标解读: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时间:1856年10 月----1860年10月3、参与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4、罪行: (1)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其中又以《瑷珲条约》割占最多。
5、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使中国丧失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更进一步加深。
6、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罪行,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我们应当认真学习,练好本领,报效祖国,为民族复兴尽到自己的力量。
二、太平天国运动1、原因: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严重后果,战后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
2、时间:1851年—1864年3、过程:(1)兴起: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定都: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位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3) 北伐和西征。
为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天国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4)大败洋枪队。
1860年,洋枪队配合清军进犯青浦的太平军。
太平军将领李秀成指挥。
1862年9月,在慈溪的战斗中。
太平军击毙华尔,严惩洋枪队4、结果:尽管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5、性质: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运动。
6、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1)根本原因: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2)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3)军事指挥的失误。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3e46bd2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f.png)
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影响的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也被称为第二次英法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1856年至1860年之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持续影响的结果。
本文将从战争原因、战争经过和对中国的影响三个方面来全面探讨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战争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不断侵略和欺凌。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强迫清朝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并开放了多个沿海港口。
然而,西方列强并未满足于此,继续对中国进行掠夺。
为了寻找更多贸易机会和领土,英国、法国等国家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战争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于1856年爆发,最初是由一起英船被中国军舰袭击事件引发的。
随后,英国和法国发动了对中国的武装进攻。
在战争中,英法联军积极利用先进的武器和战术,迅速攻占了中国的沿海城市,并最终进攻到北京。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了北京,并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
三、对中国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
首先,战争导致了清朝政府的衰落和动摇。
清政府在战争中表现出的软弱和无能让人民失去了对其的信任,进一步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地位。
其次,战争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战争期间,大量的财富被掠夺,许多重要的港口被占领,对外贸易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此外,战争还导致了中国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人民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侮辱感到愤怒,并逐渐形成了抵抗外敌的民族意识。
综上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要的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争的发生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不断侵略和掠夺的结果,战争从爆发到结束,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与动荡。
然而,正是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逐渐觉醒,并开始了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历程。
中国古代的两次鸦片战争
![中国古代的两次鸦片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555aaf6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e.png)
中国古代的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古代曾经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这两场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标志着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节点。
本文将分别从历史背景、起因、战争经过和结果等方面探讨这两次鸦片战争。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 历史背景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9世纪初期,当时中国处于清朝统治下,对外封闭的态势逐渐使中国经济发展滞缓,遭受到来自西方国家的侵略。
2. 起因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起因是英国贩卖鸦片,导致大量中国人沉溺于吸食鸦片之中,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中国政府为了打击鸦片贩卖,采取了禁烟措施。
3. 战争经过在中国政府采取禁烟措施后,英国政府以保护贸易和商人利益为由,派遣军队前往中国。
不久后,英军占领了中国的一些港口城市,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4. 结果《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予英国更多的贸易特权,并割让了香港岛予英国。
这次战争的结果,使得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都受到了西方国家的控制和压迫,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深刻教训。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 历史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依然受到西方列强的压迫,国内爆发了一系列社会动荡和冲突。
2. 起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是英法联军要求中国政府开放更多的港口,放宽对外贸易限制。
中国政府拒绝了这一要求,并派遣军队攻击英法联军。
3. 战争经过英法联军迅速占领了天津并向北京进军,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
随后,英法联军进攻圆明园,烧毁文物珍宝,给中国的尊严和文化带来了巨大损失。
4. 结果《天津条约》的签订使得外国列强获得了更多的特权,中国的领土完整也受到了威胁。
这次战争的结果,进一步削弱了中国政府的权威,使中国陷入了更加深重的危机之中。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两场战争揭示了中国封闭政策的弊端,也暴露了中国军事和经济实力的不足。
鸦片战争的发生促使中国逐渐认识到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481c91eef61fb7360b4c65f2.png)
汕头
九龙司 香港 (英占)
台湾
澳门 (萄占)
琼州
4、英法联军的罪行: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 闯入圆明园,洗劫并放火 焚烧了圆明园。
圆明园遗址公园是北京重要的爱 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在北京市已决定 部分重建,有些人仍主张保持现状以 教育子孙勿忘国耻。请谈谈你的看法,
并说明理由。
我赞同保留现状,利用 有限资源去感受英法 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的 行径给中国造成无法 弥补的损失,感受中 华民族的灾难和屈辱, 继续发挥爱国主义教 育基地的功能。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火烧圆明园
二、太平军痛击洋枪队
三、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背景 工业革命
19世纪50年代
英国已完成
其他欧美国家 也正在进行
需要更为广阔的海 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社会自然经济 依然占主导地位
在正当贸易中,中 国处于出超的地位。
镇江 上海
1856年10月23日英国侵略者进攻 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来,法国也派兵来华,与英军组 成英法联军
江
宁波
定海
东
1858年6月清政府被迫和英、法 两国签订了《天津条约》
海
福州 淡水 厦门 广州
1860年英法联军侵犯北京
1860年10月、11月清政府被迫和 英、法、俄三国分别签订了《北 京条约》
我赞同部分重建, 让我们在感受中华 民族的灾难和屈辱 的同时有机会去了 解圆明园的原貌。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结果: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俄签订
《北京条约》,割地赔款,增开 通商口岸。 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
课件八上历史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八上历史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8dd5d03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b8.png)
课件八上历史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围绕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其影响展开。
具体内容包括:1.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英法联军的侵略,火烧圆明园等事件。
3.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及影响: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及影响。
2. 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重要事件,如火烧圆明园等。
3. 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及影响。
2. 教学重点:火烧圆明园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及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火烧圆明园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兴趣。
2. 讲解背景: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野心。
3. 讲解经过:详细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重点讲述火烧圆明园事件。
4. 分析结果及影响:阐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及对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影响。
5.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6. 例题讲解:讲解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的典型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7.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第二次鸦片战争2. 内容:(1)背景: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经过:英法联军侵略,火烧圆明园(3)结果及影响: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及影响。
(2)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影响。
2. 答案:(1)背景: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经过:英法联军侵略,火烧圆明园;结果及影响: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两次鸦片战争比较
![两次鸦片战争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30e281d4050876323112126a.png)
不同 点
1.开辟的通商口 岸和割地增多
从危害 和影响 2.中国主权遭到 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 税等主权被破坏 来看 更多破坏 3.对中国社会的 半殖民地化的影 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次鸦片战争比较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国市场
是非正义的侵略 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 四年 从沿海一直侵入北京 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了七个条 约. 增开11处,英增割九龙司,沙俄割 去我国东北,西北100多万平方公 里的土地.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中国内河航 运权的丧失等,使中国主权进一 步遭到破坏,外国侵略势力由中 国沿海进入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比较图
第一次鸦片战争
1.目的相同 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相同点
2.战争性质相同 3.结果相同: 1.侵略力量扩大
对于英法来说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 义的自卫战争. 中国战败,被迫签定不平等条约 英国
两年多 从战争 2.侵略时间增长 的进程 看 3.侵略区域扩大 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 4.订约国和条约 增多 只与英法美三国签约 开5口,割香港岛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 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f6ea96cb6137ee06eff918f7.png)
二、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激化。 2、开始时间及标志: 1851年金田村起义 3、经过(1)建立政权 :1853年占领南京,改 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王朝对峙的 政权。 (2)、1860年清与英法相勾结雇佣美国人华尔 的“洋枪队”,(体现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展 开了青浦大捷、太仓之战、慈溪之战(华尔被击 毙)
5、第二次 鸦片战争 的影响
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 片领土和主权;中外反 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 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经济上:外国势力由沿海 各省伸向内地,方便他们 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劳 动力。
建国 进 化半 一 的殖 步 程民 加 度地 深 半了 封中
6、为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 续和扩大?(提示:从目的、结果、影响等角度 思考)
4、结束时间、标志: 1864年天京失陷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爱国 5、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运动
6、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1)主观原因 (根因)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2)客观原因: 中与俄美英法四国签订《天津条约》 (3)1860年英法联军侵犯北京,火烧圆明园
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 (4)结束时间及标志:
《北京条约》
4、马克思这样评价一场战争的结果“俄国不花费一 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 更多的好处.”这场战争指的是?好处指的是?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根因(根本目的):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
19世纪50、6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英法发动二鸦的原因 直因(借口): 英国:亚罗号事件
法国:马神甫事件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1)开始时间及标志: 1856年,10月炮轰广州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bc91297da417866fb84a8ec1.png)
(3)俄美两国趁火打劫幻灯片 13
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
项目
割地 赔款 开埠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割九龙司一区 俄国抢占大面积领土
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增开十口通商,外 国军舰和商船可在 长江各口岸自由航 行
英法各800万两 增开天津
其他权利 的丧失
允许外国公使进京、 外国人可到内地游 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历经商
表现
2、经济上巨额赔偿加重人民负担(白银),外国势力扩张到沿海各 省,并伸向内地列强加紧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和劳动力。 3、社会方面,鸦片贸易合法化,华工出国以及外国人自有船教育进入 内地激化了国内矛盾,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更大的冲击。
当然也激起了国人的救国浪潮,开始了救国救 民道路的探索。(师夷长技以制夷)
领土、领海、 主权进一步丧失,侵略势 司法、关税等 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开始沦为半殖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 民地 深
3、战争的结果
(1)签订《天津条约》(1858年)(4国) (2)签订《北京条约》(1860年)(2国) (3)美俄趁火打劫
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
近 代 中 国 开 放 的 通 商 口 岸
二、战争的过程以及结果
1、过程幻灯片 6 (1)第一阶段(1856-1858)
攻陷广州,接着一路北上进逼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 美英法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2)第二阶段(1858-1860)
英法不满清政府指定进京换约路线,双方再起冲突英 法联军攻下天津,进军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英法 军队在北京烧杀淫掠,烧毁圆明园。清政府被迫与英 法签订《北京条约》。
国名 人口 3.6亿 棉纺织品消费量 人均 0.75便士 人均934.5便士 比 例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af054272453610661ed9f481.png)
C.英、法、美
D.英、法、美、俄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帮凶”,且又单独
B “作案”的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B 3、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尼布楚条约》
4、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
它本是明代一故园。清朝从康熙至咸丰的六代帝王, 历时一百五十多年,集中全国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把它营建成为一座举世无匹的大型皇家宫苑。
英国《泰晤士报》的随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
军记者写道:
(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 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
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 进行一场掠夺……在将来交付审
C 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是指( )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8、我国疆域广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一个“海
棠叶”,可后来变成一个“大公鸡”。中国版图的缩
D 小与哪个国家关系最大( )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俄国
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 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 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
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 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 利……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 获得了一半赃物,现在它又天真
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 得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
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 将圆明园辉煌的掠夺物拿出来展
侵略时间 1840年6月——1842年8月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侵略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表
价值单位:万两(白银) 年 度 英国输华总值 中国输英总值 中英贸易中国 出入超情况
1765—1769 1795—1799 1830—1833
119.29
537.30 733.50
219.06
572.00 995.03
出超99.77
材料1: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万英镑) 年代 1842 1844 1848 1850 1852 1854
正当 贸易 总值
1856 221
96.6 230
144
157
250
100
材料2:1853年,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人均消费英国
棉纺织品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洪都拉 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恰好是中国 的1246倍。他们把英国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 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 少。 ——中国近代现代史
——徐凤晨《中国近代史》
探究三:我们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又
拥有百倍于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 的总兵力仅1万人的英军?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及准备充分: 鸦片战争时,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处在资本主 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殖 民扩张,战争准备充分。 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及组织指挥不力: 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 军备废弛、战争领导者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作战 组织指挥不力等。 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无法抵抗新兴 的资本主义。
它是一种美丽的花儿
绚丽而夺目
娇艳而妩媚
它的果实
成熟而饱满
但它却在美丽的外衣下 包裹着
罪恶
也是它 引发了一场战争。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 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 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 不屈的斗争精神。
19世纪上半叶航海工具主要是帆船,从英国 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好望角, 需要3、 4 个月, 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
不对。虎门销烟 只是英国发动侵 华战争的借口。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
规律总结
● 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 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 中国的禁烟运动。
的原因
●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打开中国的市场大门。 ● 鸦片战争的性质:
英国资本主义侵华战争; 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战争。
出超34.7 出超261.98
想一想: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走私鸦片对中国有什么危害?
◆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目的:
直接目的: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根本目的:用鸦片打开中国市场。
◆大量的鸦片输入对中国造成危害:
①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危机。 ②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
③腐蚀统治机构。
④削弱军队战斗力。
思考: 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状况如何? 英国人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你又有 当时西方国家是怎样扭转这种局面的? 什么看法?
2、结果及影响
结 果 : 南 京 条 约 及 附 件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
割地对中国有 什么危害?
赔款加重谁的 负担?
③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 ⑤附件内容: 通商是不是平 等互利的?
*
宁波
上海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英人可在通商口 岸租地建屋。
协定关税对中国有 什么影响?
条约》,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经济被卷入世 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从此中国社 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①促使中国自然经济解体,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积极 影响
②促使中国爱国知识分子觉醒,他们开眼看 世界,去寻求革新救国之法,从而促使“向 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发战争呢?
探究一: 19世纪中期英国为什么会发动侵 略中国的战争
国
政治 封建主义,政治腐败。 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落后的自然经济, 财政入不敷出。
完成了工业革命,商品经 济发达,需要市场和原料。
军事 装备陈旧,营务废弛。 船坚炮利,海上霸主。
外交 闭关锁国,愚昧无知。 殖民扩张,侵略亚洲。
⑤毒害中国人身心健康。
严重威胁清王朝 的统治
“
饷 之 银 。 林 ”
则 徐 上 道 光 帝 奏 折 节 选
无 可 以 御 敌 之 兵 , 且 无 可 以 充
视 之 , 是 使 数 十 年 后 , 中 原 几
害 甚 巨 , 法 当 从 严 。 若 犹 泄 泄
( 鸦 片 ) 流 毒 于 天 下 , 则 为
——
林则徐
林则徐禁烟的主观动机是什么?
虎门销烟
(1839.6.3—6.25)
虎门销烟广场
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英美走私 的大量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想一想:林则徐禁烟的主观动机是为了维 护清王朝的统治,那么是民族英雄吗?
林则徐指挥的虎门销烟代表了中华民 族的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 的精神,是民族英雄。
探究二: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
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 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 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 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 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 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 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广州
福州 厦门
鸦片战争影响 鸦片战争前 社会性质 社会矛盾 革命任务
独立自主的 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地主阶级—农民 外国资本主义—中华民族 封建主义——人民大众 阶级
反封建
反侵略反封建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规律总结:鸦片战争的影响
消极影响: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署《南京
1、鸦片战争的经过
第一阶段
1840年6月---1841年5月
攻广州 陷定海 逼天津 道光帝将林则徐撤 职查办。
第二阶段
1841年6月---1842年8月
占香港 进吴淞 到南京
清政府被迫签订 《南京条约》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失败,主要是由于社 会制度腐败和经济技术落后。社会制度腐败集 中的反映为清政府和军队里投降派活动的猖獗, 在它的影响下,道光皇帝缺乏抗战到底的决 心。……中国经济技术落后明显地表现在军队 的装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