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基础计算与设计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实数》单元教学设计

(完整word版)《实数》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课题:第六章“实数”单元教学设计教材版本:人教版数学教科书教学年级:七年级(下册)一.教材分析本章内容包括算术平方根、平方根和立方根,并通过开平方和开立方运算认识一些不同于有理数的数,在此基础上引入无理数,使数的范围由有理数扩充到实数。

随着数的范围的扩充,数的运算也有了新的发展。

在实数范围内,不仅能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而且对0和任意正数能进行开平方运算,对任意实数能进行开立方运算.在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实数的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实数体系。

本章教材在初中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进行其他内容学习的理论基础和运算基础(如一元二次方程、解直角三角形、函数、二次根式等).同时,在理论的运算中也常用开方运算,故务必要学好。

二.学情分析本章包括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无理数、实数等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加、减、乘、除、乘方五种运算,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具备了学习数的开方和学习无理数的条件,大部分学生对后继知识的学习有较强的欲望,但也有个别学生由于对有理数的概念理解不透,对无理数的学习信心不足,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教学中要注意及时引导。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2。

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3。

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了解数的范围由有理数扩大到实数后,一些概念、运算等的一致性及其发展变化,并会进行简单的实数运算。

4.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用类比的方法探寻出平方根与立方根的运算及表示方法,并能自己总结出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异同。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与图表》复习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与图表》复习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与图表》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与图表》复习教学设计,主要涉及统计表、统计图、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知识点。

本章内容是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初步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接触过统计表、统计图等概念,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对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不足。

因此,在复习教学中,需要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统计表、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掌握绘制和解读统计表、统计图的方法。

2.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统计表、统计图的绘制和解读,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及应用。

2.难点: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教学PPT、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素材、练习题等。

2.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统计表、统计图、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种统计表和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统计表、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掌握绘制和解读统计表、统计图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具体数据,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并解读图表所传递的信息。

教师随机挑选学生回答,给予评价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统计表、统计图的绘制和解读方法,以及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方法。

第六章 岩石锚杆基础

第六章 岩石锚杆基础

第六章岩石锚杆基础岩石锚杆基础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8.6.1条至第8.6.3条的要求和规定进行设计。

岩石锚杆基础可用于直接建造在基岩上的柱基以及承受拉力或水平力较大的建筑物基础。

锚杆基座应与基岩连成整体,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锚杆孔直径,宜取三倍锚杆直径,但不应小于一倍锚杆直径加50mm。

锚杆基础的构造要求,可按图6-1采用。

2.锚杆插入上部结构的长度,必须符合钢筋锚固长度的要求。

3.锚杆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30(或C30),灌浆前应将锚杆孔清理干净。

锚杆基础中单根锚杆所承受的拔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验算:式中Nti——单根锚杆所承受的拔力设计值;Rt——单根锚杆的抗拔力特征值。

对甲级建筑物,单根锚杆抗拔力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对于其他建筑物,可按下列公式计算:R,≤0,8πdlf(6—3)式中f—一砂浆与岩石间的粘结强度特征值(MPa),水泥砂浆可取M30,f值可按表6—1选用;l——锚杆的有效锚固长度;k1——锚杆孔的直径。

[例6-1] 已知某工程有800mmx800mm的偏心受压柱,柱基坐落在较软地基上,该柱承受风载等作用产生的拔力168kN,试设计锚杆基础所需的锚杆根数。

锚杆直径d,锚杆孔径第209页k1,锚杆有效锚固长度l,锚杆间的距离C1,并绘出锚杆基础的平、剖面图。

[解] 选定锚杆直径d=20mm(HPB335),Rt=0.87πd,lf=0。

8x 3.141 6x70x800X0.3=42 223N=42.22kN查表6—3得:Rt=42.22kN。

锚杆根数n=168-42.22-3.98根,取4根根据锚杆直径d=20mm,查表6-2得:锚杆孔径d1=70mm锚杆有效锚固长度l=800nan,锚杆间的距离C1=420mm,锚杆与柱预留连接长度l1=700mm。

.。

基础设计计算范文

基础设计计算范文

基础设计计算范文在设计领域中,基础设计计算是指在进行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的一系列数学计算。

这些计算旨在确保设计的正确性、准确性和可行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基础设计计算的例子,并解释它们的用途和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对于建筑设计而言最基础的设计计算之一:结构力学计算。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设计师需要计算建筑物承受的荷载和力的分布情况,以确定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这些计算包括静态荷载计算、动态荷载计算和地震荷载计算等。

静态荷载计算通过计算建筑物承受的自重、居住负荷和风荷载等,确定结构所受到的力的大小和分布。

动态荷载计算则通过考虑地震、风力和交通振动等外界力,分析结构的响应情况。

地震荷载计算主要是针对地震区域,通过考虑地震作用的概率和强度,确定建筑物结构的耐震能力。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电气设计中的基础设计计算。

在进行电气系统设计时,设计师需要计算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以确定合适的电气设备和电线规格。

例如,对于电路设计,设计师需要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以选择合适的电源和电器组件;对于电线设计,设计师需要计算电线所能承受的电流负荷,以选择合适的电线截面积。

此外,还需要计算接地电阻、光照度、照明功率等其他参数,以确保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除了结构力学和电气设计,基础设计计算还包括其他许多方面。

例如,在机械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计算机械部件的尺寸、材料、强度等参数,以确保机械装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在流体力学中,需要计算流体的速度、压力、流量等参数,以研究流体的运动和特性。

在热传导领域,设计师需要计算材料的热传导性能、温度分布等参数,以确定热传导过程的特点。

在进行基础设计计算时,设计师通常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和专业计算软件。

这些软件提供了各种计算功能和模拟工具,可以帮助设计师进行复杂的设计计算。

此外,设计师还需要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方法,以便正确应用设计计算公式和算法。

在设计过程中,基础设计计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9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六章第2节 物质的密度

2019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六章第2节 物质的密度

2019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六章第2节物质的密度教案:物质的密度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实验与讲授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密度的概念,密度的计算方法。

难点: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平、量筒、液体、固体。

学具:笔记本、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讲解密度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实验一:测量液体的密度。

步骤:(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3)根据密度公式计算液体的密度。

3. 实验二:测量固体的密度。

步骤:(1)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2)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3)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固体的密度。

4. 讲解密度计算方法,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密度的概念,密度的计算方法。

难点: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授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课后,学生可以进行密度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密度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对于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我通过举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但在讲授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密度的理解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解释。

重点和难点解析引入环节的设计是我特别关注的。

我通过讲解密度的概念,并辅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比如比较相同体积的冰和水的质量差异,让学生对密度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有用)-4-6.5箱形基础

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有用)-4-6.5箱形基础
最后上部结构施工和使用阶段,由于继续加载,地基 继续产生压缩变形。
第四节箱形基础
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
地基变形计算:
为使地基变形计算所取用的参数尽可能与地基实际受 力状态相吻合,可以在室内进行模拟实施施工过程的压 缩——回弹试验,可以考虑开挖回弹变形对 沉降的影响。
变形计算略。
第四节箱形基础
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
在计算整体弯曲产生的弯矩时,将上部结构的刚度折 算成等效抗弯刚度,然后将整体弯曲产生的弯矩按基础刚 度占总刚度的比例分配到基础。
基底反力可参照基底反力系数法或其他有效方法确定。
由局部弯曲产生的弯矩应乘以0.8的折减系数,并叠加 到整体弯矩中去。
第四节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的内力分析: (1)上部结构等效刚度
第四节箱形基础 一、箱基设计的相关的规定
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
2)(《混凝土高规》第 12.3.7、12.3.8 条,《箱筏规范》第 5.2.6、 5.2.14 条)箱形基础各部位配筋要求见表 6.4.2。
箱形基础各部位配筋要求
表 6.4.2
序号
情况
配筋要求
1
顶部、底板及墙体
(2)当上部结构为现浇剪力墙体系时,箱基内力仅考 虑局部弯曲计算;
(3)当上部结构为框架—剪力墙体系时,箱基内力一 般只按局部弯曲计算。
第四节箱形基础
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的内力分析:
上部结构为现浇剪力墙体系时
由于上部结构刚度相当大,以致箱基的整体弯曲小到 可以不予考虑,箱基顶板内力仅按局部弯曲计算,即顶板 按实际荷载,底板按均布基底反力作用的周边固定的双向 连续板分析。
箱形基础具有刚度大、承载力高等优点,同时也存在对使 用功能影响大、设计施工复杂、材料用量大、经济性较差等不 足,因此,箱形基础比较适宜于用作软弱地基上的面积较小、 平面形状简单的重型建筑物的基础,同时一般可用作有特殊要 求的人防地下室(图6.4.1)。

《第六章4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12六年级下册

《第六章4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12六年级下册

《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巩固学生对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的理解,掌握其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 概念复习:学生需复习并熟练掌握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的定义,以及零指数幂不等于零等基本概念。

2. 知识点解析:针对本节课学习的关键知识点进行题目设计,包括对指数形式的正确认识,掌握运算性质,如(a^m)^n = a^(mn),(a^m) / a^n = a^(m-n)等。

3. 练习题:设计一系列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等,题目难度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4. 拓展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的应用题,如利用指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等,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认真完成作业,注意审题和计算过程,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 学生应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不懂的地方可以查阅资料或向老师请教。

3. 学生在完成作业后需自行检查答案的正确性,并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

4. 作业需按时提交,字迹工整,格式规范。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和评价。

2. 针对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教师将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纠正。

3. 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将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励其继续努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2. 对于学生在作业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和难点,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和指导。

3. 教师将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4. 对于学生的疑问和困惑,教师将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本次《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的作业设计方案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桥涵水文-6桥梁墩台冲刷及基础埋置深度

桥涵水文-6桥梁墩台冲刷及基础埋置深度

桥涵水文Hydrology of Bridge and Culvert桥梁墩台冲刷计算及基础埋深第六章(桥涵水力计算)第一节桥下一般冲刷计算第二节桥墩局部冲刷计算第三节桥台冲刷计算第四节基础埋深计算为了使设计洪水在桥下安全通过,不但要有足够的桥孔长度和桥梁高度,而且桥梁墩台基础还必须有足够的埋置深度。

桥下冲刷直接影响着桥墩台的基础埋置深度,要保证桥梁安全,就必须将墩台基础放置在可靠的地基上。

进行冲刷计算的目的是要找最大冲刷深度,决定不被冲走的地基面的标高。

一、桥下冲刷的组成1.自然演变冲刷z定义:河床在水力作用及泥沙运动等因素的影响下,自然发育过程造成的冲刷现象,称为河床自然冲刷。

z常见自然演变冲刷现象:河床逐年下切、淤积、边滩下移、河湾发展变形及截弯取直、河段深泓线摆动及一个水文周期内,河床随水位、流量变化而发生的周期性变形,以及人类活动(如河道整治、兴修水利等)都会引起河床的显著变形,桥位设计时都应予考虑。

z计算方法:关于河床自然演变冲刷深度,目前尚无成熟的计算方法,一般多通过调查或利用桥位上、下游水文站历年实测断面资料统计分析确定。

对于各种河床的自然演变冲刷,在河流动力学和河道整治的有关书籍中,有一些计算方法可供参考。

但由于影响河床演变的因素很多,又极其错综复杂,难以得到可靠的计算结果。

目前在实际的工作中,主要是通过实地调查或参考类似河流的观测资料,结合河段的特点和整治规划,估计建桥后可能发生的河床变形,作为桥梁墩台的自然(演变)冲刷,进行设计。

具体做法,可以参阅《公路工程桥涵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2.一般冲刷建桥后,由于桥孔压缩河床,桥下过水面积减小,从而引起桥下流速的增大,水流携沙能力也随之增大,造成整个桥下断面的河床冲刷。

这一冲刷过程,称为桥下断面的一般冲刷。

3.局部冲刷水流因受墩台阻挡,在墩台附近发生的冲刷现象叫局部冲刷。

在桥墩的前缘与两侧形成冲刷坑。

三种冲刷交织在一起,同时进行。

计算时假定它们独立地相继进行,可分别计算,最后叠加。

基础会计(高教版)教案:第6章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doc

基础会计(高教版)教案:第6章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doc
第89-95次课2学时 授课时间90分钟
课题(章节)
第四章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第一节企业筹集资金的核算
第二节供应过程的核算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总分类核算主要账户的用途、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编制企业主要经济业务基本会计分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
结合公式练习学供应过程的会计分录
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内容: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由买价和采购费用构成,其中采购费用包括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和国外进口物资应负担的进口关税等。为了简化核算,采购人员的差旅费不计入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直接计入管理费用。
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
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在计算采购成本时,材料物资的买价和某种物资单独发生的采购费用,应直接计入该种材料物资的采购成本;几种材料物资共同发生的采购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种材料物资的采购成本。一般采用材料物资的重量或买价作为分配标准。分配采购费用时,应先计算采购费用分配率,再根据分配率计算各种材料物资应负担的采购费用。分配计算公式如下:
课堂练习、作业:
按照例题写的思路练习供应过程的会计分录
课后小结:
有部分同学还是不能掌握运用会计公式编写会计分录。
第 页
教学内容(讲稿)
备注
(包括:教学手段、时间分配、临时更改等)
一.企业筹集资金的核算内容
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其主要来源渠道是企业所有者的投资和从银行取得的借款。另外,还有临时占用其他单位或个人的资金以及其他来源。
第 页
教学内容(讲稿)
备注
(包括:教学手段、时间分配、临时更改等)

基础工程考试每章问答题

基础工程考试每章问答题

第一章导论1.地基与基础的定义及分类?答:受建筑物影响的那一部分地层称为地基,建筑物与地基接触的部分称为基础,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与人工地基,基础根据埋置深度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

2.何为基础工程?答:基础工程包括建筑物与基础的设计与施工。

3.基础工程设计原则?基础工程方案选择原则?答:1)基础底面的压力小于地基的容许承载力,2)地基及基础的变形值小于建筑物要求的沉降值,3)地基及基础的整体稳定性有足够保证,4)基础本身的强度满足要求4.何谓最不利荷载组合原则?答:所谓最不利荷载组合就是指组合起来的荷载应产生最大力学效能。

第二章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1.浅基础与深基础有哪些区别?浅基础:埋置深度较浅(一般在数米以内),且施工相对简单的基础,且在浅基础的设计计算中,可忽略基础侧面土体的摩阻力和侧向抗力深基础:若浅层土不良,需将基础置于较深的良好土层上,且在设计计算中不能忽略基础侧向土体的摩阻力和侧向抗力的基础形式2.何谓刚性基础,刚性基础有什么特点?答:由于地基强度一般较墩台或墙柱圬工的强度低,因而需要将基础平面尺寸扩大以满足地基强度要求,这种刚性基础称为刚性基础特点:稳定性好,施工简便,能承受较大的荷载,所以只要地基强度能满足要求,它是桥梁和涵洞等结构物首先考虑的基础形式,主要缺点是自重大,并且当持力层为软弱层时由扩大基础面积有一定限制,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或加固后才能采用,否则会因所受的荷载压力超过第几强度而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所以对于荷载大或上部结构对沉降差较敏感的建筑物,当持力层的土质较差又较厚时,刚性基础作为浅基础是不适宜的。

3.确定基础埋置深度应考虑哪些因素?基础埋置深度对地基承载力沉降有什么影响?答:地基的地质条件2)1)河流的冲刷深度3)当地的冻结深度4)上部结构形式5)当地的地形条件6)保证持力层稳定所需的最小埋置深度在确定基础埋置深度时,必须考虑把基础设置在变形较小而强度有比较大的持力层上以保证地基强度满足要求,而且不致产生过大的沉降或沉降差。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基础实验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教学设计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基础实验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设计思考题:如何计算溶质质量分数?为什么需要精确称量和准确计量?
-学生讨论:探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原因及解决办法。
2.实践操作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操作错误,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回顾溶液的概念,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基本概念:讲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确实验目标。
3.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教师示范操作步骤,学生跟随操作。
a.使用电子天平精确称量氯化钠。
b.使用量筒准确计量水。
c.将氯化钠溶解于水中,搅拌均匀。
d.对配制的氯化钠溶液进行定性分析。
4.注重实验安全,培养学生遵守实验规程,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实验的态度。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科学的实验态度,树立实验数据真实性的观念。
3.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责任感和使命感。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分析家中实验与学校实验室实验在器材、操作等方面的异同,探讨如何提高实验准确性和效率。
3.拓展阅读与思考: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氯化钠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如腌制、医疗等,并撰写一篇短文,阐述溶质质量分数在这些应用中的作用。
-思考如何将所学溶液配制知识应用于其他溶质的配制,如糖水、盐水等。
4.团队合作与分享: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验学生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及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7]108 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施工、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进行修订而成。

修订过程中,开展了专题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地基基础工程的工程实践经验,采纳了该领域新的科研成果,并以各种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勘察、施工、科研。

教学单位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和试设计,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次修订后共有10 章22 个附录。

主要修订内容是:明确了地基基础设计中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使用范围和计算方法;强调按变形控制设计的原则,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的要求;细化岩石分类和地基土的冻胀分类;增加有限压缩层地基变形和回弹变形计算方法;增加岩石边坡支护设计方法;增加复合地基设计方法;增加高层建筑筏形基础设计方法;增加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增加基坑工程设计方法;增加地基基础检测与监测内容。

取消了壳体基础设计的规定。

本规范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容将刊登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的具体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所负责。

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管理组(邮编:100013,E-mail:tyjcabr@)。

本规范的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建设部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设部建筑设计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广西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云南省设计院,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南建筑设计院,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寒地建研院,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

通风管道的设计计算

通风管道的设计计算
本节重点: 摩擦阻力与局部阻力的概念 比摩阻的概念与线算图的使用 局部阻力系数的查询
精选ppt
《工业通风》
第六章 管道的设计计算
一、摩擦阻力
摩擦阻力或沿程阻力是风管内空气流动时,由于空气本身的 粘性及其与管壁间的摩擦而引起的沿程能量损失。
• 空气在横断面形状不变的管道内流动时的摩擦阻力按下
式计算:




、为实际的空气动力粘度 。
精选ppt
《工业通风》
第六章 管道的设计计算
2、空气温度和大气压力修正
Rm K tK BRm0
K
t
273 273
20 t
0 .825
K B B 101 . 3 0 .9
K
为温度修正系数;
t
K
为大气压力修正系数;
B
为实际的空气密度;
B为实际的大气压力
D1
L
4v1
30..14421440.195m=195mm
所选管径按通风管道统一规格调整为:
D1=200mm;实际流速v1=13m/s; 由附录6的图得,Rm1=12.5Pa/m。 同理可查得管段3、5、6、7的管径及比摩阻,具体结果见 下表。
4、确定管段2、4的管径及单位长度摩擦阻力,见下表。
精选ppt
精选ppt
《工业通风》
第六章 管道的设计计算
解:按附录7(P245)列出的条件,计算下列各值 L2/L3=0.78/1.94=0.4 F2/F3=(D2/D3)2=(250/560)2=0.2
经计算 F1+F2≈F3 根据F1+F2=F3及L2/L3=0.4、F2/F3=0.2查得 支管局部阻力系数 ζ2=2.7 直管局部阻力系数 ζ1=-0.73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6章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6章

程序由两局部组成:说明局部和 执行局部。
说明局部主要包括程序名、参数 〔常量、变量〕及其参数类型的 说明;
执行局部是程序的主体,完成具 体的计算和处理任务。
printf("circle_area=%f", circle_area);
}
主要内容
计算机程序与 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设计过程 及方法
算法基础
❖ 面向对象语言将客观事物看作具有属性和行为的对象,通过抽象找 出同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和行为,形成类。通过类的继承与多态可以 很方便地实现代码重用,从而大大提高了程序的复用能力和程序开 发效率。面向对象的语言有C++、Java、Visual Basic等。
编译与解释
❖ 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计算机不能直接识别和执行源程 序。在执行源程序前需要通过翻译成机器语言形式的目标程序,这种 “翻译〞通常有两种方式,即编译方式和解释方式。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特征
表达式
❖ 表达式是程序中进展计算并取值的根本单位,它由常量、变量、函 数调用和运算符组成。通常表达式由假设干个运算符把一些运算对 象连接在一起。
❖ 例如,圆半径r,求圆面积的C语句如下:
s=PI*r*r;
其中,PI*r*r就是一个表达式,r和s都是变量,PI是符号常量。=是 赋值运算符。
按功能将该任务分解成4 个子任务,即 ① 输入子任务; ② 计算平均成绩子任务; ③ 降序排序子任务; ④ 输出子任务。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特征
对象的作用域
❖ 对象的作用域是指变量使用的有效范围,它与定义对象的位置和过 程的构造有关。
例如
在C语言程序中,定义在函数内的变量称为局部变量,它的使 用范围只局限于定义它的函数体内,定义在函数外的变量称为 全局变量,它的使用范围是从定义该变量的地方开始生效。

英科宇机械设计手册口令

英科宇机械设计手册口令

英科宇机械设计手册口令第一章:机械设计基础1. 机械设计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 材料力学基础知识3. 机械零件的基本结构和分类4. 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5. 机械设计的标准和规范第二章:机械零件设计1. 轴类零件的设计原则2. 联轴器和传动链的选择和设计3. 螺纹零件的设计规范4. 弹簧零件的设计及选型5. 轴承的选择和应用第三章:机械传动设计1. 齿轮传动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2. 带传动和链传动的设计要点3. 计算机械传动的传动比和效率4. 联轴器的选择和布局5. 液压传动和气动传动的设计原理第四章:机械连接设计1. 螺栓连接和螺母设计规范2. 焊接和铆接的设计原则和应用3. 销轴连接和轴承设计规范4. 榫卯和键连接设计方法5. 管道连接和密封设计要点第五章:结构强度及刚度分析1. 结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方法2. 结构刚度的计算和优化3. 有限元分析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4. 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和实例5. 大型机械结构的应变监测和安全评估第六章:设计计算与可靠性分析1. 机械零件设计中的数值计算方法2. 可靠性分析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3. 故障分析和修复方法4. 机械设计的寿命评估和改进5. 设计验证和检测方法口令提示:"英科宇机械设计,智造未来,创新之路。

"以上是针对英科宇机械设计手册的口令,内容涵盖了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零件设计、传动设计、连接设计、结构强度和刚度分析、设计计算和可靠性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口令"英科宇机械设计,智造未来,创新之路。

"可以作为在团队中进行培训或交流时的引言和总结,以彰显团队对于机械设计的重视和对未来创新的信心。

《土力学》第六章习题集及详细解答.

《土力学》第六章习题集及详细解答.

《土力学》第六章习题集及详细解答第6章土中应力一填空题1.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量时,计算深度是根据应力和应力的比值确定的。

2.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为:总应力σ=有效应力σˊ+孔隙水压力u ,土的和只随有效应力而变。

地下水位上升则土中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

3.地基土层在某一压力作用下,经历时间t所产生的固结变形量与最终固结变形量之比值称为。

二选择题1.对非压缩性土,分层总和法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标准是( D )。

(A) ;(B) ;(C) ;(D)2.薄压缩层地基指的是基底下可压缩土层的厚度H与基底宽度b的关系满足( B )。

(A) ;(B) ;(C) ;(D)3.超固结比的土属于( B )。

(A) 正常固结土;(B) 超固结土;(C) 欠固结土;(D) 非正常土4.饱和黏性土层在单面排水情况下的固结时间为双面排水的( C )。

(A) 1倍;(B) 2倍;(C) 4倍;(D) 8倍5.某黏性土地基在固结度达到40%时的沉降量为100mm,则最终固结沉降量为( B )。

(A) 400mm ; (B) 250mm ; (C) .200mm ; (D) 140mm6.对高压缩性土,分层总和法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标准是( C )。

(A) ;(B) ;(C) ;(D)7.计算时间因数时,若土层为单面排水,则式中的H取土层厚度的( B )。

(A)一半; (B) 1倍; (C) 2倍; (D) 4倍8.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规范公式对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确定标准是( C )。

(A) ;(B) ;(C) ;(D)9.计算饱和黏性土地基的瞬时沉降常采用( C )。

(A) 分层总和法; (B) 规范公式; (C) 弹性力学公式;10.采用弹性力学公式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时,式中的模量应取( A )(A) 变形模量; (B) 压缩模量; (C) 弹性模量; (D) 回弹模量11.采用弹性力学公式计算地基瞬时沉降时,式中的模量应取( C )。

第3节 平板式筏形基础

第3节 平板式筏形基础

第三节平板式筏形基础【要点】本节说明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的异同,阐述规范对平板式筏基设计的相关要求,对柱下变厚度板设计提出建议,指出变厚度平板式筏基与独基加防水板基础的不同点。

应重视无地下室或单层地下室的平板式筏基的抗震设计要求。

平板式筏基对框架-核心筒结构(或荷重分布类似的结构)在核心筒四角下筏形基础的荷载集中现象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平板式筏基由大厚板基础组成,常用的基础形式有:等厚筏板基础、局部加厚的筏板基础和变厚度的筏板基础等(图6.3.1)。

适合于复杂柱网结构,具有基础刚度大,受力均匀等特点,在中筒或荷载较大的柱底易通过改变筏板的截面高度和调整配筋来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板钢筋布置简单、降水及支护费用相对较低、施工难度小(超厚度板施工的温度控制除外)等优点。

但也存在:超厚度板混凝土的施工温度控制要求高、混凝土用量大等不足。

由于平板式筏基的良好的受力特点和明显的施工优势,目前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应用相当普遍。

厚筏板基础和桩结合,又可组成桩筏基础,详第七章第九节。

图6.3.1 平板式筏基(a )等厚筏板基础 (b )局部加厚的筏板基础 (c )变厚度的筏板基础一、计算规定1.(“地基规范”第8.4.7条、“箱筏规范”第5.3.5条)平板式筏基柱下的板厚受冲切承载力计算1)平板式筏基的板厚应满足受冲切承载力的要求。

计算时应考虑作用在冲切临界面重心上的不平衡弯矩产生的附加剪力。

距柱边0h /2处冲切临界面的最大剪应力max τ应按下列公式计算:s AB unb s m l I c M h u F //0max ατ+=)( (6.3.1)max τ≤t hp s f ββ+)/2.14.0(7.0 (6.3.2) )/(3211121c c s +−=α (6.3.3)式中 l F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集中力设计值,l F = F -b j A p ;其中,F 为柱轴力设计值;j p 为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地基土净反力设计值;b A 为筏板冲切破坏锥体的底面面积(对于内柱)、筏板冲切临界截面范围内的底面面积(对于边柱和角柱);m u ——距柱边0h /2处冲切临界截面的周长,根据不同情况按地基规范附录P 计算;0h ——筏板的有效高度;unb M ——作用在冲切临界截面重心上的不平衡弯矩设计值;AB c ——沿弯矩作用方向,冲切临界截面重心至冲切临界截面最大剪应力点的距离,根据不同情况按“地基规范”附录P 计算;s I ——冲切临界截面对其重心的极惯性矩,根据不同情况按“地基规范”附录P 计算;s β——柱截面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当s β<2时,取s β=2,当s β>4时,取s β=4,其间可按内插法确定;1c ——与弯矩作用方向一致的冲切临界截面的边长,根据不同情况按“地基规范”附录P 计算;2c ——垂直于1c 的冲切临界截面的边长,根据不同情况按地基规范附录P 计算;s α——不平衡弯矩通过冲切临界截面上的偏心剪力来传递的分配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基础计算与设计录入系统建模完成后,选择【生成计算数据】菜单,弹出对话框,选择【生成基础CAD数据】,当进入【基础CAD】后才能显示平面图形。

进入【基础CAD】后,选择【读取墙柱底力】菜单,弹出对话框,选择读取GSSAP计算的上部结构产生的墙柱底内力。

图7—1 基础平面图窗口广厦基础CAD能处理如下扩展基础、桩基础、弹性地基梁以及桩筏、筏板基础。

7.1扩展基础设计扩展基础可以设计单、多柱扩展基础、墙下扩展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墙柱下扩展基础和联合扩展基础成台上的梁。

扩展基础设计流程:1、【读取墙柱底力】;2、填写扩展基础【总体信息】;3、【基础设计】选择扩展基础设计:确定基础形式——单柱阶式、单柱锥式、多柱阶式、多柱锥式或墙下条基,弹出基础参数对话框,填写对话框参数;4、布置扩展基础;5、查看文本计算结果。

7.1.1扩展基础总体信息首先点按屏幕上方的【总体信息】弹出对话框,进入【扩展基础总体信息】图7—2 扩展基础总体信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输入修正前的承载力,可进行宽度和深度修正;若输入修正后的承载力,则宽度和深度修正系数值填为零。

【基底以下土的重度】用于承载力修正公式,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用于承载力修正公式,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基础宽度和深度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b和ηd】修正;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附录D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时ηd取0。

【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取值范围C15到C80,可采用非标准混凝土,如C18,强度自动按插值计算。

规范规定混凝土不应低于C20。

【基础的钢筋强度级别】1为I级钢,强度设计值210N/mm2,2为II级钢,强度设计值300N/mm2,3为III级钢,强度设计值360N/mm2。

【基础钢筋保护层厚度】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垫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生成扩展基础平面DWG文件时,用于填写平面图说明。

【垫层的厚度(mm)】生成扩展基础平面DWG文件时,用于填写平面图说明。

【内外地台高差(mm)】生成扩展基础平面DWG文件时,用于填写平面图说明。

7.1.2扩展基础设计点按屏幕上方的【基础设计】菜单,弹出对话框,进入【扩展基础设计】。

屏幕右边出现扩展基础布置的菜单按键,选择后出现扩展基础参数:图7—3 扩展基础参数【承载力修正用的基底埋深(mm)】基础埋置深度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

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采用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时,地基土抗震承载力应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计算。

【基础上土的厚度】承载力计算时用于求土产生的压力。

【基础高度最小值(mm)】迭代求基础高度时的初始基础高度。

程序对每一组墙柱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求节点应力。

在扩展基础的4边找最近的墙柱对承台进行冲切和剪切验算。

一边不满足验算要求则按0.1m增加高度,从承载力验算起始位置重新开始迭代,最后求得扩展基础的总高度。

规范构造要求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易小于200mm;阶梯形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300—500mm。

【钢筋直径最小值(mm)】按规范构造要求扩展基础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值经不宜小于10 mm。

【钢筋间距最大值(mm)】按规范构造要求扩展基础底板受力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 mm,也不宜小于100 mm。

【基础长度A最小值(mm)】【基础宽度B最小值(mm)】迭代求基础长度时的初始基础长度。

根据作用面积和基床反力系数形成弹簧,对每一组墙柱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求最大和最小应力,不满足承载力要求时,按0.1m增加承台长宽,迭代求解以满足所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作用下的承载力要求。

【基础面标高(mm)】用于平面图上标注基础面标高。

【A长向、B短向最小配筋率%】控制实际截面的最小配筋率(扣除台阶以外的面积)。

【多柱和墙下基础与水平夹角】单柱基础的角度自动按柱角度。

【改柱底力】修改所选墙柱在单工况下的内力,并自动修改相关的基本组合、标准组合和准永久组合内力。

图7—4 改墙(肢)柱底力柱、墙肢弯矩和剪力正向根据柱的局部坐标方向确定,墙内点I到J为局部坐标的Y方向,选“录入柱号”时可显示墙内点号。

柱底力修改后程序自动重新进行本墙柱的内力组合。

【验算基础】修改、移动或旋转基础后,验算被选中的扩展基础,并显示当前验算结果。

【显柱底力】弹出对话框,选择显示墙柱在内力组合前后和计算基础的内力。

图7—5 显示柱底内力选择“清除显示”按钮取消当前显示的墙内力。

基本组合和标准组合墙柱内力包含地震时,轴力后有“震”字。

7.1.3扩展基础设计计算书对每个扩展基础进行承载力、冲切、剪切验算,以及当上部结构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时的局部受压验算,同时输出计算过程,便于人工验算,文本结果中的墙柱号对应录入系统中的墙柱号。

输出扩展基础总体信息。

7.2桩基础设计桩基础可以设计单柱桩基础、多柱桩基础、墙下桩基础及墙柱下桩基础。

桩基础设计流程:1、【读取墙柱底力】;2、填写桩基础【总体信息】;3、【基础设计】选择桩基础设计,确定基础形式——单柱桩基础、多柱桩基础、墙下桩基础、墙柱下桩基础;4、布置桩基础;5、查看文本计算结果。

6、桩基础施工图、承台施工图。

进入【基础CAD】后,选择【读取墙柱底力】菜单,弹出对话框,选择读取GSSAP或SSW计算的上部结构墙柱底内力。

选择【总体信息】菜单,弹出对话框,选择【桩基础总体信息】菜单。

7.2.1桩基础总体信息图7—6 桩基础总体信息【基础上土的重度(kN/m3)】用于计算土的自重。

【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C15到C80,可采用非标准混凝土,如C18,强度自动按插值计算。

承台混凝土等级不宜小于C15,采用II级钢筋时,混凝土等级不宜小于C20。

【承台的主钢筋强度级别】1为I级钢,强度设计值为210N/mm2,2为II级钢,强度设计值为300N/mm2,3为III级钢,强度设计值为360N/mm2,【承台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1号钢筋最小配筋率】、【2号钢筋的最小配筋率】控制两方向全截面的最小配筋率。

【桩端阻力比】和【沉降经验系数】用于桩基础的沉降计算。

【桩形式】用于基础平面图的说明,与桩基础计算无关。

【考虑承台重量】缺省为不考虑承台重量,桩基础计算时未考虑土对承台的作用,两因素互相抵消,所以可以选择不考虑承台重量。

7.2.2桩基础设计点按屏幕上方的【基础设计】菜单,弹出对话框,进入【桩基础设计】。

屏幕右边出现桩基础布置的菜单按键,选择后出现桩基础参数:图7—7 桩基础参数【桩径(mm)】圆桩为桩直径,方桩为桩边长。

【X和Y向桩中心距(填写装径的倍数)】桩的最小中心距应符合表7—3的规定。

注:d ——圆桩直径或方桩边长扩底灌注桩除应符合表7—3要求外,尚应满足表7—4的规定。

注:D——扩大端设计直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采用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时,地基抗震承载力应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计算。

即fA e=ζa f a ζa——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按表7—2取值。

【单桩竖向抗拉承载力特征值】采用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时,地基抗震承载力应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计算。

【单桩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单桩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缺省取1.25。

【承台厚度最小值】迭代求基础高度时的初始基础高度,包括桩伸入承台的100mm。

【承台上土的厚度】承载力计算时用于求土产生的压力。

【承台面标高】用于平面图上标注基础面标高。

【桩长度】指承台底面到桩端的长度,用于平面图上标注桩长度。

【基础与水平夹角】桩基础与水平夹角,逆时针为正, 对话框中显示了9桩以下承台角度为零度时的承台形式。

【1号钢筋直径最小值(mm) 】、【2号钢筋直径最小值(mm) 】矩形承台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 mm 。

【1号钢筋钢筋间距最大值(mm)】、【2号钢筋钢筋间距最大值(mm)】承台钢筋间距应100—200 mm 。

【初始承台形式】确定初始承台桩数,迭代时在此基础上增加桩数。

若改变承台,选九桩以上时,还须设定总桩数和列数。

九桩以上承台形式有两种XY 向排列方法:矩阵形和交错形。

把承台上墙柱的荷载中心作为承台几何中心后,按如下方法迭代求桩数、承台厚度和内力,并自动生成桩基础平面图和承台剖面图。

桩数的计算:给定基础初始高度,单柱下桩基础的单桩轴力采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8.5.3-2)公式计算,其它类型桩基础的单桩轴力采用通用有限元的方法来计算,划分承台有限单元网格,桩采用柱单元,对每一组墙柱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求桩的反力。

如果单桩不满足承载要求,增加桩数,调整承台尺寸,迭代求解以满足所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作用下的承载力要求。

承台总高度的计算:对每一组墙柱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求节点应力。

分别进行墙柱和桩对承台的冲切和剪切验算。

如果不满足验算要求,按0.1m 增加承台高度,从承载力验算起始位置重新开始迭代,最后求得承台总高度。

承台弯矩和配筋计算:分别求承台两方向截面弯矩和配筋,显示最大值,以弯矩最大值布筋。

【自动归并】桩数和承台相同的基础自动归并,钢筋自动取大值。

【强行归并】把被选中的桩基础按桩数相同归并到一起,钢筋取大值。

【删除基础】删除基础,并自动删除扩展基础表和桩剖面大样表中内容。

【修改基础】单选承台,弹出如下对话框修改。

矩阵形: 交错形:图7—8 第一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图图7—9 修改桩基础最后一种承台形式有两种XY 向排列方法:矩阵形和交错形,如图7—7所示。

【改柱底力】单选墙肢或柱,弹出如下对话框,修改墙柱单工况内力和选择工况,程序自动修改相关的基本组合、标准组合和准永久组合内力。

柱弯矩和剪力正向根据柱的局部坐标方向确定,墙肢弯矩和剪力正向根据墙肢的局部坐标方向确定,墙内点I 到J 为局部坐标的Y 方向。

选“录入柱号”时可显示墙内点号。

修改后自动重新进行本墙柱的内力组合。

【移动基础】输入X 向和Y 向移动距离(mm),选择要移动的承台。

注意:这时程序没有自动重新计算基础,需验算移动后的基础选择【验算基础】。

【旋转基础】输入逆时针旋转角度(度) ,选择要旋转的承台。

注意:这时程序没有自动重新计算基础,需验算旋转后的基础选择【验算基础】。

图7—10 改墙肢柱底力【验算基础】单选修改、移动或旋转后的基础进行验算,,并显示当前验算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