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承台设计计算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低桩承台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低桩承台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 低桩承台设计设计背景:低桩承台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工程结构,主要用于承载建筑物或桥梁的重力和水平荷载。
在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中,低桩承台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涉及到土力学、结构力学和基础工程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低桩承台设计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和设计要点。
一、低桩承台设计原理:低桩承台是一种基础工程结构,它由一定数量的桩和一个水平的承台组成。
桩的作用是将建筑物或桥梁的荷载传递到地下的土层中,承台则起到分担荷载的作用。
低桩承台设计的基本原理是保证桩和承台的稳定性,同时满足结构和土壤的强度要求。
二、低桩承台设计计算方法:1. 桩的数量和布置:根据建筑物或桥梁的荷载和土层的承载力,确定桩的数量和布置。
通常采用均匀布置或按荷载大小布置的方式。
2. 桩的承载力计算:根据桩的几何尺寸和土壤的力学参数,计算桩的承载力。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静力法和动力法。
3. 承台的尺寸计算:根据桩的布置和荷载的分布情况,计算承台的尺寸。
承台的尺寸应满足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4. 承台的稳定性计算:根据承台的几何尺寸和土壤的力学参数,计算承台的稳定性。
承台的稳定性主要包括倾覆稳定和滑移稳定。
5. 桩-土互作用的考虑:在低桩承台设计中,还需考虑桩和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
桩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和土壤的侧阻力对桩的承载力和承台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三、低桩承台设计要点:1. 桩的直径和间距应满足结构的强度和承载力要求,同时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 承台的尺寸和厚度应满足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要求,同时考虑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 桩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和土壤的侧阻力应合理计算和考虑,以保证桩的承载力和承台的稳定性。
4.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桩的竖直度和水平位置的控制,以保证桩的安装质量和承台的稳定性。
5.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震和其他外力的影响,以确保低桩承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总结:低桩承台设计是基础工程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土力学、结构力学和基础工程的知识。
基础承台计算

60035500600120020782000355010001000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1.573601950535616.7600016806kN-m26600mm 218000mm 215975kN-m25285mm 216068mm 228400kN480mm460mm 0.251.871338mm 0.690.950.90003276.74a0y = MIN((Sb- bc / 2 - bp/2),h0)= λ0y = a0y / ho =X方向上冲切系数β0y = 0.84 / (λ0y + 0.2)= 2*[β0x * (bc + a0y)+ β0y*(hc + a0x)] * βhp *ft * ho-Fl=圆桩换算桩截面边宽 bp = 0.8 * D = X方向上自柱边到最近桩边的水平距离: a0x = MIN((Sa- hc / 2 -bp / 2),h0) = λ0x = a0x / ho =X方向上冲切系数β0x = 0.84 / (λ0x + 0.2)= Y 方向上自柱边到最近桩边的水平距离:三、承台柱抗冲切验算:(1)第一冲切破坏锥体作用于冲切破坏锥体上的冲切力设计值:Fl = 8 * R =柱下矩形独立承台受柱冲切的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Fl ≤ 2 * [β0x * (bc + a0y) + β0y * (hc + a0x)] * βhp *ft * ho桩径D(mm):柱子宽度bc(mm):单桩净反力设计值R(kN):承台边至桩中心的距离Sc(mm):基础埋深(m):桩列间距Sa(mm):桩行间距Sb(mm):最小配筋率ρmin =0.15% Asymin=Myct=2*R*(2*Sa-hc/2)+R*(Sa-hc/2)=二、承台受弯验算:(1) X 轴方向柱边的弯矩设计值:(绕X 轴)承台有效高度h 0(mm):承台宽度B(mm):(2) Y 轴方向柱边的弯矩设计值:(绕Y 轴)Mxct = 3 * R * (Sb - bc / 2)=钢筋面积(mm2): Asy=混凝土抗压强度fc(MPa):柱子高度hc(mm):钢筋面积(mm2): Asx=最小配筋率ρmin =0.15% Asxmin=混凝土抗拉强度ft(MPa):钢筋强度f y (MPa):一、基本资料:上式若>0即满足抗冲切要求;若<0即不满足抗冲切要求。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低桩承台基础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低桩承台基础设计一、基本资料1.某跨线桥主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径组成为〔60+100+60〕m,桥面净宽11m,设计荷载标准为公路Ⅰ级。
采用盆式橡胶支座、等截面单箱双室薄壁桥墩〔如以下图示〕。
2.主墩高度18m,箱壁厚度,纵隔板厚度,墩身顶部及底部2m均为实心段,矩形墩底截面尺寸为(4×14)m2,采用30号混凝土。
作用于墩身底截面中心处的设计荷载为:竖直力N=74958kNz=2895kN水平力Hx纵桥向弯矩 M=38209 kN·my〔坐标规定:纵桥向x轴、横桥向y轴、竖向z轴〕3.主墩基础拟采用12根钻孔灌注桩群桩基础,混凝土标号25。
承台顶面与地面平齐,厚度为。
4.地质资料自地面向下16m深度范围内为中密细砂加砾石〔土层Ⅰ〕,往下为密实中粗砂加砾石〔土层Ⅱ〕。
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q=55kp a,γ3, m=10000kN/m4,土层Ⅰ:kq=70kp a,[]0a f=500kp a,γ3 m=20000kN/m4土层Ⅱ:k5. 设计参数承台及基桩材料重度 =25kN/m3,基桩设计有关参数为:Ec =2.8×107kN/m2,λ=0.85, m=0.8, K2=6二、主墩群桩基础设计要求〔以纵桥向控制设计〕〔一〕设计计算内容:1.根据已知条件拟定承台平面尺寸;2.进行基桩的平面布置;3.拟定桩长并验算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4.判断是否弹性桩;5.桩顶荷载分配并校核;6.确定桩长并验算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7.单桩内力及位移计算与验算;8.桩身截面配筋设计及桩截面强度验算;9.群桩基础承载力和沉降量验算。
〔二〕设计完成后应提交的文件及图表1.低桩承台群桩基础设计计算书〔应附计算小图〕;2. 桥墩及基础结构构造图;3. 基桩钢筋构造图。
三、设计依据标准及参考书1.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标准〔JTG D63-2007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标准〔JTGD62-2004〕3. 王晓谋.基础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4. 叶见曙.结构设计原理.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5. 江祖铭等主编.墩台与基础.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一、拟定承台平面尺寸钻孔灌注桩属于摩擦桩中的钻孔桩,根据标准根据标准,为了防止承台边缘距桩身过近而发生破裂,并考虑桩顶位置允许的偏差,边桩外侧到承台边缘的距离,对于桩径大于1.0m 的桩不应小于0.3倍桩径并不小于0.5m 。
建筑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满堂、承台、条形、独立基础等)

建筑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满堂、承台、条形、独立基础等)混凝土垫层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条形基础砼垫层计算公式外墙条基砼垫层体积=外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中心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212积3(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1/6h1×[A×B+(A+a)(B+b)+a×b]+A×B×h2其中V1——基础上部棱台体积,V2——基础下部长方体体积,h1——棱台高度,A、B——棱台底边长宽,ab——棱台顶边长宽,h2——基础下部长方体高度混凝土柱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构造柱工程量计算①构造柱体积=构造柱体积+马牙差体积=H×(A×B+0.03×b×n)式中:H——构造柱高度A、B——构造柱截面长宽b——构造柱与砖墙咬差1/2宽度n——马牙差边数2abcd1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伸入墙内的梁头、梁垫并入梁体积内。
2、梁长的取法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3、地圈梁工程量外墙地圈梁的工程量=外墙地圈梁中心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内墙地圈梁的工程梁=内墙地圈梁净长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4、基础梁的体积计算方法:基础梁的体积=梁的净长×梁的净高钢筋混凝土板的工程量计算1、一般现浇板计算方法:现浇混凝土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不扣除构V=板长2板(341及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3、注意事项(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
基础承台计算

基础承台计算60035500600120020782000355010001000混凝⼟强度等级:C35 1.573601950535616.7600016806kN-m26600mm 218000mm 215975kN-m25285mm 216068mm 228400kN480mm460mm 0.251.871338mm 0.690.950.90003276.74a0y = MIN((Sb- bc / 2 - bp/2),h0)=λ0y = a0y / ho =X⽅向上冲切系数β0y = 0.84 / (λ0y + 0.2)= 2*[β0x * (bc + a0y)+ β0y*(hc + a0x)] * βhp *ft * ho-Fl=圆桩换算桩截⾯边宽 bp = 0.8 * D = X⽅向上⾃柱边到最近桩边的⽔平距离: a0x = MIN((Sa- hc / 2 -bp / 2),h0) =λ0x =a0x / ho =X⽅向上冲切系数β0x = 0.84 / (λ0x + 0.2)= Y ⽅向上⾃柱边到最近桩边的⽔平距离:三、承台柱抗冲切验算:(1)第⼀冲切破坏锥体作⽤于冲切破坏锥体上的冲切⼒设计值:Fl = 8 * R =柱下矩形独⽴承台受柱冲切的承载⼒按下列公式计算Fl ≤ 2 * [β0x * (bc + a0y) + β0y * (hc + a0x)] * βhp *ft * ho桩径D(mm):柱⼦宽度bc(mm):单桩净反⼒设计值R(kN):承台边⾄桩中⼼的距离Sc(mm):基础埋深(m):桩列间距Sa(mm):桩⾏间距Sb(mm):最⼩配筋率ρmin =0.15% Asymin=Myct=2*R*(2*Sa-hc/2)+R*(Sa-hc/2)=⼆、承台受弯验算:(1) X 轴⽅向柱边的弯矩设计值:(绕X 轴)承台有效⾼度h 0(mm):承台宽度B(mm):(2) Y 轴⽅向柱边的弯矩设计值:(绕Y 轴)Mxct = 3 * R * (Sb - bc / 2)=钢筋⾯积(mm2): Asy=混凝⼟抗压强度fc(MPa):柱⼦⾼度hc(mm):钢筋⾯积(mm2): Asx=最⼩配筋率ρmin =0.15% Asxmin=混凝⼟抗拉强度ft(MPa):钢筋强度f y (MPa):⼀、基本资料:上式若>0即满⾜抗冲切要求;若<0即不满⾜抗冲切要求。
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书

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书编写依据塔吊说明书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塔基承台设计为5200m×5200m×,根据地质报告可知,承台位置处于回填土上,地耐力为4T/m2,不能满足塔吊说明书要求的地耐力≥24T/m2。
为了保证塔基承台的稳定性,打算设置四根人工挖孔桩。
地质报告中风化泥岩桩端承载力为P=220Kpa。
按桩径r=米,桩深h=9米,桩端置于中风化泥上(嵌入风化泥岩1米)进行桩基承载力的验算。
一、塔吊基础承载力验算1、单桩桩端承载力为:F1=S×P=π×r2×P=π××220==2、四根桩端承载力为:4×F1=4×=3、塔吊重量51T(说明书中参数)基础承台重量:×××=塔吊+基础承台总重量=51+=4、基础承台承受的荷载F2=××=5、桩基与承台共同受力=4F1+F1=+=>塔吊基础总重量=所以塔吊基础承载力满足承载要求。
二、钢筋验算桩身混凝土取C30,桩配筋23根ф16,箍筋间距φ8@200。
验算要求轴向力设计值N≤(fcAcor+fy’AS’+2xfyAsso) 必须成立。
Fc=mm2(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Acor=π×r2/4(构件核心截面积)=π×11002/4=950332mm2fy’=300N/MM2(Ⅱ级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AS’=23×π×r2/4=23×π×162/4=4624mm2(全部纵向钢筋截面积)x=(箍筋对砼约束的折减系数,50以下取)fy=210N/mm2 (Ⅰ级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dCor=1100mm (箍筋内表面间距离,即核心截面直径)Ass1=π×r2/4=π×82/4=16×=(一根箍筋的截面面积)S螺旋箍筋间距200mmA’sso=πdCorAssx/s=π×1100×200=(螺旋间接环式或焊接,环式间接钢筋换算截面面积)因此判断式N≤(fcAcor+fy’AS’+2xfyAsso)=×950332+300×4624+2××210×=.6N<经验算钢筋混凝土抗拉满足要求。
基础承台钢筋计算

1)基础承台:底板钢筋长度 =底板边长 -2 ×保护层根数 =板底另一边边长 -2min (75mm,s/2 )(注:取小值)÷ s(注钢筋间距) -1Kg/m=长度× 0.00617 ×b22)注:单柱独立柱基础边长≥ 2.5m 时,基础底板配筋,按0.9 边长下料,交错布置。
外侧钢筋长度 =底板边长 -2 保护层根数 =2 根(两边各一根钢筋)其余钢筋长度 =底板边长× 0.9- 保护层或者底板边长 -0.1 底板边长 - 保护层其余钢筋根数 =底板另一侧长度 -2min (75mm,S/2)/S-103G101图集计算1)柱纵筋 =柱净高 +柱基础插筋 +(柱顶)锚固长度2)柱基础插筋 =基础高度 - 保护层 +弯折长度竖直长度 =基础厚-保护层弯折长度≥0.5lae 12d 且≥ 150≥0.6lae 10d 且≥ 150≥0.7lae 8d 且≥ 150≥0.8lae 6d 且≥ 1503)柱顶锚固:中柱:梁高-保护层(柱的)≥lae ,则直锚,直锚长度 =梁高-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 时,则弯锚 12d,弯锚长度 =梁高-保护层 +12d边角柱:外侧钢筋=1.5lae内侧钢筋同中柱注: Lae=保护长度柱箍筋根数:1)加密段箍筋根数计算:根数 =加密段长度 / 加密间距 +1【取 max(本层净高,柱边长尺寸、500)】2)非加密箍筋根数计算:根数=非加密段长度 / 非加密间距- 1【取 max(本层净高,柱边长尺寸、 500)】例子:(0.55+0.558 ) /0.1+1+ ( 0.558/0.1+1 ) +( 3.9 - 0.55 - 0.558 ×2/0.2 -1)梁 +下部 0.1 加密区 + 下部加密区+ 中间非加密区柱和梁箍筋2)箍筋长度(外围一圈长度)=( b-2 ×保护层 +2d)× 2+(h-2 ×保护层 +2d)× 2+1.9d ×2+2×max( 75mm, 10d)(注:取大值)03G 规范计算。
独立基础承台大小

独立基础承台大小摘要:一、独立基础承台的定义和作用二、独立基础承台的大小设计标准1.规范要求2.设计原则3.影响因素三、独立基础承台大小的计算方法1.刚性基础计算法2.柔性基础计算法四、独立基础承台大小的选择与优化1.工程需求与实际情况的匹配2.结构安全与经济性的平衡3.环境因素的考虑五、结论正文:独立基础承台是一种常见的深基础形式,用于承受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物的荷载并将荷载传递到土层深处。
独立基础承台的大小设计对于建筑物的安全稳定至关重要。
一、独立基础承台的定义和作用独立基础承台是指独立基础结构中,承受荷载并传递荷载到土层的基础平台。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建筑物的荷载分散到较大的土体中,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二、独立基础承台的大小设计标准1.规范要求:我国现行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对独立基础承台的大小设计有明确的规定,设计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2.设计原则:独立基础承台的大小设计应遵循结构安全、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和维修的原则。
3.影响因素:独立基础承台的大小主要受建筑物荷载、地基承载力、土层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三、独立基础承台大小的计算方法1.刚性基础计算法:适用于基础底面荷载分布均匀、基础底面受压的情况。
计算公式为:V = π×(d/2)^2×h,其中V为承台体积,d为承台直径,h 为承台高度。
2.柔性基础计算法:适用于基础底面荷载分布不均匀、基础底面受拉的情况。
计算公式较为复杂,需要考虑基础底面受压区、受拉区和中性轴的位置。
四、独立基础承台大小的选择与优化1.工程需求与实际情况的匹配: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工程的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独立基础承台大小。
2.结构安全与经济性的平衡: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材料消耗、施工难度等因素,优化独立基础承台的大小设计。
3.环境因素的考虑:在设计独立基础承台大小时,还需要考虑周围环境对基础的影响,如地下水位、土壤湿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网尺寸6m x 6m ,横向承重框架,柱截面 500mmx 500mm ,底层平面图及地质资料见附图。
基础采用静压预制混凝土管桩,桩直径400mm ,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0,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2d ,最小 桩距取3d ,各桩传至承台顶的内力(柱号:Z1,Z2 —— Fk=910,1500,Mk=110,40. ,Vk=50,22 , F=1152,1935, M=140,50, V=64,25,——单位符号除 Mk 、M 为 KN • m ,其余的均为 KN ) 地质资料见附图。
附图:11.00淤泥质粉土 qsa=8kpa15.40 粉质粘土 qsa=25kpah=0.8Z3 F.39% 56r/p -—>0.4 踣3/3 «0.23al1=373mm23.C0qpa=800Kpa2.98m等边三桩承台粉细砂 qsa=24kpaYal2=232mmHS=1.6地质资料【附:相似三角形:AH=0.46 + 0.23=0.69AI ■由相似比得:少AG AF0.8/1.245=0.69/AF AF ^ 1.08 由厶 AED 相似于△ AGF 其中 AE=0.8 + 0.354/2=0.977 AE AF - aL2 .由相似比得:AG AF 0.977/1.245=(1.08-al2)/1.08一、Z1基础设计计算:[解](1) 确定桩端持力层根据地质情况,初步选择粉质粘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2) 确定桩的类型、桩长和承台埋深静压预制混凝土管桩,直径为 400mn 进入粉质粘土层2d=0.8m,初定承台高度为1.5m , 承台顶距天然地面0.2m ,承台埋深1.5m 。
(3) 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qpaAp + 卩 p E qsiali= 〒 X 0.42 X 800+3.14 X 0.4 X (12 X 4+22X 2.1+24 X 4.9+8 X 4.4+25 X 0.8) =100.48+355.352=435.832KN(4) 估算桩数及初定承台面积n=1.2 X Fk/Ra=1.2 X 910/435.832 〜2.51取 3 根因桩位静压预制混凝土管桩,所以取桩距 S=4d=1.6m 取等边三桩承台:如上图承台面积为:〜0.5 X 2.59 X 2.98-0.267=3.6 m 2(5) 桩基础验算1) 单桩承载力验算承台及上覆土重 Gk=20X 3.6 X 1.85=133.2KN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桩顶承受的平均竖向力Qk=(Fk + Gk)/n=(910 + 133.2)/3=347.73KN < Ra 满足要求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桩顶承受的最大与最小竖向力 Qk=(Fk + Gk)/n 土 (Mxk X Yi)/ E Yi2 ± (Myk X Xi)/ E Xi2 =(910 + 133.2)/3 ± (110+50 X 1.5) X 0.8/2 X 0.82△ AJH 相似于△ AGF 其中 AJ=0.8、AG=0.8 + 0.695-0.25=1.245 、 AH.al2=0.232 】=347.73 ± 115.625463.355 ( 桩3)= KN232.105 ( 桩2)最大竖向力Qk max=463.355KN < 1.2Ra=1.2 X 435.832=523KN 最小竖向力Qkmin=232.105KN > 0满足要求2) 桩身混凝土强度:桩顶承受的最大竖向力设计值Qmax=(F + G)/n + MxYmax/ 刀Yi2 +MyXmax/X Xi2=(1152 + 1.2 X 133.2)/3 + (140 + 64 X 1.5) X 0.8/2 X 0.82 =437.28 + 147.5 =584.78KN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 Fc=38.5N/mn2ApFc 书c=(3.14 X 4002) X 38.5 X 1.0/4須836KN > Qmax 满足要求(6)承台设计将圆桩换算成正方形桩,(3.14 X 4002)/4=a 2 a=354mm1)承台受冲切承载力验算①柱对承台的冲切(三桩承台不要求)②角桩对承台的冲切角桩的最大净反力设计值:N1=F/n + MyXi/ E Xi 2=1152/3 + (140 + 64 X 1.5) X 0.8/2 X 0.8 2=384 + 147.5=531.5KN从角桩内边缘引45°冲切线,使柱处于45°线以内时取角桩内边缘至桩边水平距离al仁800 - 250 - 354/2=373mm , al2=232mm < 0.2H。
=290mm 取a12=290mm角桩冲垮比入l1=al1/H。
=373/1450=0.257,入I2=al2/H。
=290/1450=0.2 角桩冲切系数B l1=0.56/(入l1 + 0.2)=0.56/(0.257+ 0.2)=1.23B l2=0.56/(入l2 + 0.2)=0.56/(0.2 + 0.2)=1.4入l1、入l2 满足0.2~1.0。
c1=867mm c2=848mm底部角桩:日1[B I1(2c1 + al1)tan ―] B hpFtH。
2=[1.23 X (2 X867 + 373) 3/3 ] X 0.942 X 1.1 X 1450=2248126 〜2248KN > Nl=531.5KN 满足要求顶部角桩:日2 [B l2(2c2 + al2)tan ] B hpFtH。
2由相似比得:AE _ AF -aL2AG 一 AF0.977/1.245=(1.08-aI2)/1.08、Z2基础设计计算:[解]2.4yi a(1)确定桩端持力层根据地质情况,初步选择粉质粘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1.4 X (2 X 848 + 290) ..3/3] X 0.942 X 1.1 X 1450 =2411894 〜2412KN > NI=531.5KN满足要求2)承台受剪承载力验算1- 1斜截面:V1=Nmax=531.5KN (桩 3)剪跨比同冲垮比 入x= X 11=0.257B x=1.75/( X x + 1.0)=1.75/(0.257 + 1.0)=1.39B hs=(800/H 。
)? = (800/1450) ?=0.862B 。
=2590mmB hs B xFtB 。
Ho =0.862 X 1.39 X 1.1 X 2590X 1450=4949741 〜4950KN 〉V1=531.5KN 满足要求2- 2斜截面:桩 3: N3=531.5KN桩 2: N2=F/n - MyXi/ 刀Xi2=1152/3 - (140 + 64 X 1.5) X 0.8/2 X 0.82=384 - 147.5=236.5KNV2=N3 + N4=531.5 + 236.5=768KN X y=X l2=0.2 B y=1.75/( X l2+ 1.0)=1.75/(0.2 + 1.0)=1.458 Bo =2980mmB hs B xFtB o Ho =0.862 X 1.458 X 1.1 X 2980X 1450=5973677 〜5974KN 〉V2=768KN 满足要求3 )三桩承台弯矩及配筋计算As1=M/0.9 X fy X Ho =256.94 X 106/0.9 X 300X 1450=656.3mm2【附:相似三角形:△ AJH 相似于△ AGF 其中 AJ=0.8、AG=0.8 + 0.695-0.25=1.245 AH=0.46 + 0.23=0.69 、0.8/1.245=0.69/AF AF ^ 1.08由厶 AED 相似于△ AGF ,其中 AE=0.8 + 0.354/2=0.977(亦531.5y 3 C C L ,S ———C—X1.6- -—x 0.354< 4丿34丿= 177.2 1.45 = 256.94 KN ・m 由相似比得:AJ AHAG AF.aI2=0.232 ](2)确定桩的类型、桩长和承台埋深a。
x 1 d=400mm__J 1 -t,静压预制混凝土管桩,直径为400mn进入粉质粘土层2d=0.8m,初定承台高度为1.5m, 承台顶距天然地面0.2m,承台埋深1.5m。
1.6/ &(3)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2.4/ / Ra=qpaAp + 卩p E qsiali3.14=X 0.42 X 800+3.14 X 0.4 X (12 X 4+22X 2.1+24 X 4.9+8 X 4.4+25 X 0.8)=100.48+355.352=435.832KN(4)估算桩数及初定承台面积n=1.2 X Fk/Ra=1.2 X1500/435.832 〜3.44 取4 根因桩位静压预制混凝土管桩,所以取桩距S=4.0d=1.6m承台短边长为:2d + s=2 X 0.4 + 1.6=2.4m ——承台长边长与短边长一样,承台面积为:2.4 X 2.4=5.76m(5)桩基础验算1)单桩承载力验算承台及上覆土重Gk=20X 2.4 X 2.4 X 1.85=213.12KN轴心竖向力作用下,桩顶承受的平均竖向力Qk=(Fk + Gk)/n=(1500 + 213.12)/4=428.28KN < Ra 满足要求偏心竖向力作用下,桩顶承受的最大与最小竖向力Qk=(Fk + Gk)/n 土(Mxk X Yi)/ E Yi2 ±(Myk X Xi)/ E Xi2=(1500 + 213.12)/4 ±(40+22 X 1.5) X 0.8/4 X 0.82=428.28 ± 22.8451.08 ( 桩2、桩4)= KN405.48 ( 桩1、桩3)最大竖向力Qk max=451.08KN < 1.2Ra=1.2 X 435.832=523 KN 最小竖向力Qkmin=405.48KN > 0满足要求2)桩身混凝土强度:桩顶承受的最大竖向力设计值Qmax=(F + G)/n + MxYmax/ E Yi2 +MyXmax/E Xi2=(1935 + 1.2 X 213.12)/4 + (50 + 25 X 1.5) X 0.8/4 X 0.82 =547.686 + 27.344 =575.03KN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查表得:Fc=27.5N/mn2ApFc 书c=(3.14 X 4002) X 27.5 X 1.0/4=3454KN > Qmax 满足要求(6)承台设计将圆桩换算成正方形桩,(3.14 x 4002)/4=a2 a=354mm1) 承台受冲切承载力验算①柱对承台的冲切1500 - 50=1450mm桩顶伸入承台50mm承台有效高度H°=1450mm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Ft=1.1N/mm2 FI=F - 刀Ni =1935 - 0=1935KN(破坏锥体内无桩)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