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民工荒_背景下的农民工就业保障问题研究
农民工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农民工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迅猛,农村劳动力纷纷外出寻找更好的生计,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然而,农民工在就业与社会保障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问题。
本文旨在研究农民工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农民工就业问题1.1 市场就业机会有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外出就业爆发式增长,但城市就业机会相对有限。
这导致了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使其就业压力迅速增加。
1.2 地域差异与流动就业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工选择流动就业成为常态。
然而,流动就业给农民工带来了许多不便,如找工作的困难、不稳定性和社会融入问题。
1.3 薪资和待遇不平等农民工往往面临低薪资和恶劣待遇,与城市居民相比存在不小的薪资差距。
此外,农民工的工资支付和福利待遇也不稳定,经常面临拖欠工资和未参加社会保险等问题。
三、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2.1 参保难题农民工缺乏稳定的工作和居住证明,使其参加城市社会保险制度困难重重。
许多农民工无法享受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
2.2 保障水平低即使农民工能够参加社会保险,由于缴费金额较低,其所能获得的保障待遇相对较少。
尤其是在医疗保险方面,农民工往往面临高额自付费用和医疗资源不均等问题。
2.3 办理手续复杂由于缺乏稳定的居住和工作证明,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手续非常复杂。
各地的行政要求和程序不一,增加了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的难度。
四、解决农民工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的方法3.1 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为了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力度。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培训项目和技能认证,使农民工能够适应不同行业的需求。
3.2 完善城市就业市场管理政府应加大对城市就业市场的管理力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竞争环境,防止农民工就业歧视和薪资待遇不平等现象的发生。
3.3 推进农民工参保改革为了解决农民工参保难题,政府应加强农民工居住和就业证明制度,简化办理社会保险手续的流程。
中国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中国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聚集。
中国农民工成为现代中国发展的缔造者之一,但就业问题却一直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一、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背景农民工是指农村户籍的劳动者,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够完善,职业发展率低,农民工就开始向城市转移。
但由于城市户籍限制和城市人口过多等原因,农民工在城市中就业遇到许多阻碍,其中最主要的是:1. 缺乏工作保障:农民工往往以零散、短期工作为主,难以得到一份长期的稳定工作,工作地点和时间也不可控;2. 待遇不公:农民工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很容易受到恶意压低薪资的现象,没有适当的社会保险和福利,甚至遭受欠薪;3. 文化程度较低:许多农民工没有受过高中以上的教育,不能胜任一些技术性和高层次的岗位,长期处于低端岗位,难以实现职业发展。
二、现状目前,中国农民工已达到约2亿人。
他们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的程度,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日益严重。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委员会的一份报告,2019年中国城镇失业率约为5.3%,但是,派遣劳工则575万人,占比为4.3%。
这表明农民工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我们的广泛关注,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1. 协助农民工实现城市户籍化农民工的集体户籍成为他们在城市里流动的主要壁垒之一。
城市化进程应协助农民工加速户口迁移,以提高其城市社会保障网络的覆盖率。
这不仅能够实现迁移后享受公共服务、医保、养老金等政策,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融合发展。
2. 改善农民工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我们需要为劳动力提供高可靠性、安全舒适、福利丰厚的工作环境,同时也需要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福利待遇以及保险和退休金的保障性。
在过去的一年中,有关部门也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比如加大对企业有关突出问题惩治力度等,以保护农民工的权益。
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调研与解决方案
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调研与解决方案近年来,农民工就业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尽管国家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改善农民工就业状况,但问题依然存在。
本文将对农民工就业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现状分析农民工就业问题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市场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二是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遭遇的待遇不公问题。
在中国的城市就业市场中,农民工往往由于学历和技能的限制,难以与城市居民竞争,导致就业压力加大。
此外,由于部分用工单位对农民工存在歧视,农民工往往只能从事一些低技能、低收入的工作,待遇不公现象突出。
二、原因分析农民工就业问题的产生有多重原因。
一方面,农村地区的发展基础薄弱,吸引力不足,导致大量劳动力外出就业;另一方面,城市中充斥着一些高端劳动力,对农民工的需求较少,造成了就业的困难。
此外,农民工的低学历和缺乏专业技能也是限制其就业的重要原因。
三、政府的作用为了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增加农村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和教育力度,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
四、用人单位的责任用人单位在农民工就业问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用人单位应该给予农民工平等的就业机会,不歧视农民工。
其次,用人单位应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合理的薪酬待遇,提高农民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
五、农民工自身的努力农民工自身也应该加强自身能力的提升。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职业培训、学习技术技能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此外,农民工还可以自发组织起来,通过工会等渠道维护自身的权益。
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了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还需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政府应该加大社保政策的宣传力度,确保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
七、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在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时,可以通过引导一部分农民工返乡创业来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农民工就业权保障问题研究综述
农民工就业权保障问题研究综述【内容摘要】当今农民工问题的实质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是衍生其他农民工问题的基础。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农民工就业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的基本状况、造成农民工就业权保障缺失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保障农民工就业权等方面。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权益缺失保障措施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和渴望摆脱贫穷的失地农民,为了寻找就业机会而涌向城市所形成的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
当今社会谈及农民工问题,实质就是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而就业问题也是衍生其他农民工问题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农民工就业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民工问题的解决,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对农民工就业权保障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其内容主要包括: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的基本状况、造成农民工就业权保障缺失的主要原因、保障农民工就业权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保障农民工就业权等方面。
一农民工就业的基本状况:我国《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这里的“劳动的权利”,实质上就是劳动就业权。
劳动就业权,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职业的权利。
我国《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平等就业权利,但我国《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我国《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和择业的权利。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作为一项基本权利,公民在就业和职业方面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这是我国《宪法》的应有之义。
法律保护公民的平等就业权利,使每个劳动者都能有平等的机会去竞争工作岗位。
在我国尤其要淡化户籍等因素对就业的影响,突出对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权的保护。
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利,是指农民工与非农工在就业地位、就业机会、就业条件上的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就业机会平等。
它是实现就业平等权的重要前提,贯穿于招工、录用标准、劳动环境、工作要求、工资待遇等就业的各个环节之中,亦即涵盖了就业待遇平等、就业安全保障平等等相关权利的平等。
从“局部性民工荒”看农民工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 三)年 龄 结构 、人 口方面 的原 因
在对餐厅服务员短缺现象 的分析后 ,多数人认 场的求人倍率略大于 1 ,但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而 且部分行业求人倍率 的变化是惊人 的。如表 2 所示 , 为特定年龄结构的要求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到 20 年一季度,一些行业 的求人倍率 已经突破 4 06 餐饮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一般招聘人 或者 5 甚至 6 。再从时间点上看 ,20 年第 四季度 , 员的年龄大都限定 在 1 至 2 岁之 间,并且 多对身 05 8 5
维普资讯
20 第 1 卷 06 4 V 1 420 o 1.06 . 第4 期 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N . O4 ( 5 期) J U N LO E I G I S IU EO L N IG L B U D N S R T0 G nr o5 总 5 0 R A FB U N TT T FP A N N A O RA MI I 1 N ee l .5 N T A aN
决,轻则影 响部分行业 的生产 发展 ,重则 影响市 民 情况见表 2 。 的生活甚至是社会 的稳定 。因此 ,政府部 门和企业 裹 1 20 -2 0 03 -0 6年劳 动力市场供 求总体变化
要及 早解 决 。
一
20 0 3正 2 0 0 4拄 2 0 0 5正 2 0 0 6正 2 0 0 6钲
制定一些优 惠政策,如对家政服务公 司税收减免 ,社会保险补助等;加强执法力度 ,维护农民工
的合法权益,特别是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加强培训,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加强与农 民工输出地 协作 ,促进农民工的有序流动等。 关键词:民工荒;农民工;就业 ;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 :F 4 . 2 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 64(06 4 1 — 3 08 68 20 )0 — 6 0
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研究与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工成为城市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然而,农民工就业问题仍然存在诸多难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背景农民工是指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人群。
他们以廉价劳动力的身份进入城市,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支持。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就业机会的不平等在城市就业市场中,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孰高孰低的问题一直存在。
城市居民往往可以享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薪资,而农民工则常常被限制在低技术、低薪资的劳动力市场中。
这种不平等的就业机会分配导致了农民工的就业困境。
三、职业技能与教育水平的不足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以及对职业技能的培养不重视,很多农民工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和教育水平,使得他们无法进入城市的高技术、高薪资岗位。
这种情况进一步限制了农民工的就业发展。
四、就业机会信息不对称农民工通常来自偏远的农村地区,由于交通和信息传递的限制,他们对城市就业市场的信息掌握较少。
这导致了就业机会信息的不对称,农民工在择业时缺乏足够的选择和判断能力。
五、社会认同感的缺失由于农民工的户籍仍然是农村户口,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面临许多不公平待遇,如无法享受城市居民的社会福利,离职不享受失业保险等。
这种缺乏社会认同感进一步增加了农民工的就业困难。
六、对策一:改善职业教育体系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工就业的技能水平。
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培养更多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的职业技能人才。
七、对策二: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政府应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监管机制,打击非法用工、拖欠工资等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行为,提高农民工就业的保障水平。
同时,建立健全公正、透明的就业信息发布平台,促进农民工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八、对策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薄弱是限制农民工流动和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民工荒”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民工荒”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探究“民工荒”问题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背景:近年来,“民工荒”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关注。
一方面,随着
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红利渐渐消失,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发
生逆转,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凸显。
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市场结构性
问题的存在,许多企业难以吸引足够的劳动力,导致生产经营受到影响。
因此,研究“民工荒”问题的成因及应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民工荒”问题的成因及影响,分析应
对措施的可行性与效果,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研究内容:
1. “民工荒”问题的现状和影响
2. “民工荒”问题的原因分析
(1)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
(2)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影响
(3)外部环境因素引起的影响
3. 应对“民工荒”的可行措施
(1)提高劳动者的薪酬待遇
(2)优化企业经营环境
(3)加大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力度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利用书籍、期刊、新闻媒体等资料了解“民工荒”
问题的现状和影响、应对措施等相关信息。
2. 应用调研法:通过问卷调查、个访等方式,了解目标人群对“民
工荒”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为问题分析提供支持数据。
3. 比较分析法:对不同地区、不同企业“民工荒”问题的产生原因、应对措施等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规律和提出启示。
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可以对“民工荒”问题做出全面深入的了解,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依据。
“民工荒”背景下的农民工就业保障问题研究
农业经济
2 1/1 0 10
‘ 工 荒" ‘ 民 背景 下 的农 民工 就 业 保 障 问题 研 究 *
◎石 宏伟 栾 文 建
摘
周 德 军
要 :从 “ 民工 潮 ” 到 “ 乡潮 ” 返 ,从 “ 工 荒 ” 到 “ 薪 潮 ” 民 加 ,其 背 后 折 射 的 是 农 民 工 这 一特 殊 的 职 业 群 体 就 业 保 障
民工在职 业选择 、劳 动待遇 、社会 保障等各方面 受到各种歧 村人 口截然分开 ,人为地立 了一 堵墙 ,成为农 民工面临差别
视 ,合法 权益得不到 保障 ,其背 后折射的是农 民工这~特殊 与歧视的制度 基础 。身份限制 使农民工面对 的是 受歧视的用 的职 业群 体就业保 障权 的缺失 。后 金融危机 时期 ,农 民工 问 工制度 ,同工 不同酬 、同工 不同时 、同工不 同权 成为农 民工
在 我 国 的 三 农 问 题 中 ,人 的 因 素 一 直 是 最 核 心 的 问 题 。 形 成 社 会 经 济 “ 乡 二 元 结 构 ” 分 治 格 局 ,户 籍 政 策 采 取 农 城
从 “ 民工潮 ”到 “ 返乡潮 ” ,从 “ 民工荒 ”到 “ 加薪潮 ” ,农 业户 口 与 非 农 业 户 口 两 种 制 度 与 管 理 体 制 ,把 城 市 人 口与 农
公 正 与 和 谐 ,具 有 重 要 的 现 实 意 义 。
一
己 合 法 权 益 方 面 ,均 无 法 与 城 市 就 业 人 口 享 受 平 等 的 待 i l ” 的演变 加
从长期的就 业波动幅度统计 数据来看 ,当整体经济发展需 要
农 民工是 中国社会特有 的现象之一 。伴随着党 的十一届 大量 的劳 动力资源 时 ,农 村居 民成 了当然的后备军 ;当整 体 三中全会的召 开和农村家庭 联产承包 责任制的推行 ,农民从 经济萧条 需要裁撤从业 人员时 ,农村 居民又成了无可 奈何 的 3 ] ,而城镇居民就业人数总体 基本没有受到经济 体 土地上解放出 来后 ,开始大量涌 入城市 务工 ,从 而弓发 了二 自我牺牲者I f 制改革变化的巨大冲击。 十世纪八十年 代的 “ 民工潮 ” 0 8年 发端于 美国的金 融危 。2 。 机很快波及实 体经济领域 ,把全球实体经 济推 向了衰 退的边 缘 ,中国 的加 工制造业也受 到了前所 未有 的 巨大挑 战 。在全 ( 二)立法不足 ,农民工 的劳动权益缺失 由于 立法对农 民工 保护的缺失 ,农 民工劳动权益不断 的
“民工荒”视野下的农民工就业权保障研究
“民工荒”视野下的农民工就业权保障研究摘要:“民工荒”事件的爆发一度把农民工就业权问题推上了风头浪尖。
立足于“民工荒”视野下,从推拉理论、二元经济结构、劳动力市场分割和权利贫困四个理论基点出发,更有利于综合分析我国现阶段农民工就业权保障的种种弊端,并由此得出建议对策:完善福利待遇,增加城市就业拉力;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消除劳动力市场隔阂,促进跨市场流动;增强就业权法律保护,消除权利贫困现状。
关键词:民工荒;就业权;推拉理论;二元经济结构;劳动力市场伴随着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中国作为拥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大国,在其国内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的同时,依然难以避免一种随之发生的结构性短缺问题——民工荒。
从“民工慌”向“民工荒”的急速转变,打破了长久以来我国蕴藏着无限廉价劳动力的神话,表面上看似简单的经济规律,其背后却隐藏着被忽略的关键因素——权利荒。
权利的缺失无疑对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的侵害,进而波及其就业、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面。
其中,就业权的缺失是形成权利荒的最直接原因。
因此,研究农民工就业权保障,有利于健全农民工就业权益保障体系,打造优良的就业环境,让农民工切身利益受到保障,进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加速城乡融合,实现共同富裕。
一、农民工就业权的社会现状与问题剖析(一)推力与拉力相互作用下的“民工潮”与“民工荒”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存在着两种动因,一是居住地存在着推动人口迁移的力量;二是迁入地存在吸引人口迁移的力量。
两种力量的共同或单方作用导致了人口迁移。
1.迁出地对农民的推力迁出地对农民的推力主要体现为当地对改善生活的不利因素,具体表现在经济、生活、文化等多个领域,如收入水平低、居住环境差、受教育机会少等。
凡此种种,形成一股推力,不断地驱使农民像潮水般涌进各大城市,以摆脱旧时的恶劣形势,谋求更高质量的生活。
2.迁入地对农民的拉力迁入地对农民的拉力主要体现为当地对改善生活的有利因素,其中最关键的是经济因素。
陈薇:民工荒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分析
民工荒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分析陈延林1 陈薇2摘要:“民工荒”问题是近年来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民工荒问题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和市民化进程息息相关。
本文在“民工荒”的背景下,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揭示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供需不平衡的现状,进一步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诉求是民工荒的重要原因,突出改善其社会保障现状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并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户籍制度、创新地方社会保障模式、加强农民工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等建议。
关键词:民工荒;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一、引言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农民工社会群体的发展与一系列社会经济热点问题息息相关,而“民工荒”问题无疑是近年来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从2004年起,珠三角、长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地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了大规模招工难和劳动力短缺的困境,尤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形势最为严峻。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3月底,广东全省缺工70万人,福建全省缺工20万人,浙江省岗位数与求职人数之比为1.2:1。
近年来“民工荒”问题愈演愈烈,并渐有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蔓延之势。
而如何破解“民工荒”问题,又与农民工群体的变化紧密相关。
随着80、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他们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和流动人口的主体。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显示,外出的20岁之间的新生代流动人口比例达到75%。
与上一代相比,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外出年龄更小,流动距离更长,流动原因更趋多元,也更青睐大城市。
在有意愿落户城市的新生代流动人口中超过七成希望落户大城市。
此外,新生代流动人口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其进入城市不仅仅是为了挣钱,其对未来发展有更多新期待;流动方式由个体劳动力流动向家庭化迁移转变;流动形态由“钟摆式”流动向在城市稳定生活、稳定工作转变,最近3年没有更换过工作的比例超过六成。
“民工荒”引起的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思考
“民工荒”引起的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思考近几年来,在我国沿海地区相继出现了“民工荒”现象,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民工荒”现象的产生,究其原因,是由于农民工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而致。
因此,规范企业用人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有关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制建设,建立农民工权益保障基金,就成为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必由之路。
标签:农民工民工荒权益保障1 “民工荒”现象的普遍存在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004年1月起,有着近9亿农民的中国首次遭遇了“民工荒”,打破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
在广东东莞首次官方确认民工紧缺以来,随后波及整个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并向中西部地区纵深发展,其中尤以珠三角地区为甚。
单深圳、东莞两地即缺农民工超过50万,据有关专家估计,广东省缺农民工近200万,广东省的用工缺口主要几种在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
据调查,“民工荒”的现象的存在与部分外来务工者选择在家乡就近寻找工作机会,在家工作有很大关系。
虽然不少企业将薪资提高了10%以上,但是企业的招聘依旧困难。
一方面,内地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工费的逐步上涨让不少农民工选择了离家更近的二三线城市发展;另一方面,新生代的农民工随着自身素质的提高,更多扎根在技术岗位或者是服务岗位,流水线的吸引力越来越低,不少人选择回家创业或是接受其他职业培训。
民工荒引发企业劳动力危机的同时,也加速了产业转移。
近几年因出现“民工荒”、“电荒”、原材料涨价等问题,给人留下了“中国开始不再“廉价”的印象。
农民工工资要求的提高,亦即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意味着单靠血汗工资低成本竞争的状况正在迅速改变。
而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廉价劳动力并非我国独有,众多第三世界国家正在紧紧追随。
因此在广东省有不少港台投资者都有将企业迁到成本更便宜的东南亚的计划。
2009年该省的台商协会就组织了两批赴东南亚的投资考察团,之后就陆续有企业迁出。
2 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的表现及成因农民工是传统的户籍制度与自由的市场制度相结合的产物。
农民工就业问题与解决研究
农民工就业问题与解决研究一、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背景在中国的城市中,农民工快速增长成为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生产的重要力量,占据了城市建设的重要地位。
然而,过去几年的发展使农民工就业问题成为了一个热点和难题,成为城市制度建设的最大阻碍之一。
二、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现状分析(一)经济环境城市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是城市就业环境受到了种种限制。
城市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使用农民工成为了城市经济建设的必要选择,但是就业市场的不规范和就业机会的有限化使得农民工就业受到了阻碍。
大量的农民工面对着就业机会的逐渐减少和就业难度的不断加大。
(二)社会保障在就业方面,农民工处于劳动收入的低层次,同时享受的社会保障也很少。
农民工一般不会享受工商业、医疗、失业和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因此,缺乏社会保障使得农民工为了谋生常常远离诸如生病和养老这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存在着较大的潜在风险。
(三)法制环境在法制方面,虽然政府已经出台了许多法规来保障农民工的权益,但是由于农民工本身就是弱势群体,使得其权益很难得到真正保障。
三、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解决方案(一)扩大就业市场要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就业市场的问题。
政府要积极扩大就业市场、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减轻企业负担,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民工就业的政策导向。
(二)完善社会保障在社会保障方面,政府需要加快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保障。
特别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方面,可以对农民工进行专项保障,从而确保农民工得到公平待遇。
(三)加强法制建设在法制方面,政府应该进一步强化对农民工的法规宣传和法律学习,完善法律法规,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同时,通过完善司法机制和加强司法实践来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
四、结语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共同解决。
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形成多方互助合作机制,积极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创业渠道和更好的社会保障,以此促进城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农村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农村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研究与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成为城市中的农民工。
然而,农村农民工就业问题也因此凸显出来。
本文将对农村农民工就业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原因1. 农村产业结构狭窄。
农村主要依赖农业经济发展,而农业的就业机会有限,无法吸纳大量劳动力。
2. 缺乏职业技能。
农民工大多数是初次进城的农村劳动力,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使得他们在城市就业市场竞争力较弱。
3. 城市户籍限制。
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农民工在城市中通常面临着户籍限制,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就业机会。
二、农村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影响1. 就业压力。
由于农村农民工数量庞大,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很多农民工难以找到稳定的工作。
2. 收入不稳定。
农村农民工大多以临时工或短期合同工的身份工作,工资收入不稳定,难以维持自己及家庭的生活。
3. 社会保障缺失。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待遇普遍不高,缺乏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基本保障,一旦遭遇意外或失业,往往陷入困境。
三、农村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1. 发展农村产业。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发展农村的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等,提供多元化的就业选择。
2. 加强职业培训。
针对农村农民工缺乏职业技能的问题,加大对农村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3. 改革户籍制度。
放宽对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户籍限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等的待遇,解决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户籍差距。
4.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确保他们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当的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福利待遇。
5. 提高农民工权益保护。
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保护机制,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
四、农村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展望解决农村农民工就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及广大农民工的共同努力。
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加强职业培训、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提高农民工权益保护等多方面的措施,可以逐渐缓解农村农民工就业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
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农民工是指在农村地区或者农村家庭出生的人员,由于经济原因或者其他互相关联的因素,他们选择前往城市或者其他地区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
农民工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他们在城市就业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在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上做出更多的努力。
一、背景和现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前往城市就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目前中国农民工总数已经超过2.8亿。
农民工无疑是中国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
但是,这个庞大的群体并非没有问题。
一些农民工在寻找工作时会遇到种种阻碍,比如招聘条件过分苛刻、工作安全和健康等方面的风险等。
更加严重的是,他们可能面临着长时间的工作无保障,报酬不透明,甚至强制劳动等问题。
二、就业机会许多农民工前往城市就业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寻求更高、更稳定的收入以及更加优秀的工作机会。
怎样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目前,一些政策方向的调整,比如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工就业规模的扩大和区别对待农民工的刻板印象等,都使得农民工寻找就业机会的门槛降低了。
但在过去的几年中,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并未得到明显的缓解。
许多农民工迫切需要一些新的就业机会,包括;新的行业,新的岗位以及涉及到更多的技术和教育等领域。
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应该尽其所能地为农民工提供合适的就业机会。
三、劳动条件除了需要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之外,我们也需要关注到农民工所面对的劳动环境和条件这一问题。
许多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比如建筑工程、制造业、服务行业等等,都很可能是高强度、危险性较高的劳动种类。
这让农民工承受着极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
尽管法规重视这类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仍然无法得到足够的关注和解决。
有些加强监管,实施更多的教育活动,提高对农民工的关注力度,为他们提供达到某种标准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都值得我们去做。
四、薪资待遇除了劳动条件较差之外,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农民工薪资待遇不够好。
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
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一、引言农民工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人群,他们劳动力供应量大、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高等多种特征让他们成为了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
然而,由于制度因素、社会保障不到位、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农民工就业问题仍然严重。
为了更好地研究农民工就业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二、劳动力市场分析农民工的劳动力市场并不是像普通工人一样,所处于“供需平衡”的状态。
这是因为农民工来自于农村这一较基础的社会阶层,他们并不具备城市中的社交联系和信息渠道,往往只能通过中介或者“人脉”寻找工作。
此外,农民工大多靠临时工作或者项目制合同赚取工资,缺乏稳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
农民工在整个劳动市场中表现为两个特点:其一,他们往往是以低工资、低教育程度、低技能水平进入劳动市场;其二,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面对着非常严重的就业歧视。
他们不仅面对着来自于地域、性别、年龄等各种歧视,更是在工资、福利、保障等方面缺乏培训机会和社会保障。
三、制度因素分析制度因素是目前农民工就业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中,一些受制度歧视的劳动力已经成为了就业市场中的‘特异人群’,这也就使得他们的劳动更具有“替代性”,并且遭受更高的聘用标准和更低的报酬。
同时,由于现实生产中的法律规定和执行问题,导致农民工在劳动市场中受到很多不公正待遇,缺乏相应的保障。
对此,政府和社会力量都应采取措施消除制度性因素的不良影响。
这可以通过制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制定税收政策、推进法律规范化等多种措施实现。
特别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强化对劳动者的保护和管理,完善劳动市场竞争规则,促进改善农民工生存环境和劳动条件,推动提高农民工生活水平。
四、社会保障体系差异分析社会保障是指社会在保障个人权益的同时,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福利。
在中国大面积流失人口中,没有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也没有严格的工作条款保障的就是农民工。
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缺乏社会保障的农民工面临很大的风险和贫困风险,这加剧了他们的贫困困境。
农民工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报告
农民工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报告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农民工的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备受关注。
本报告将对农民工的就业现状、社会保障措施以及问题所在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农民工是指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市从事非农工作的人群。
近年来,由于城市发展的需求和农村经济的变化,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加。
他们在建筑工地、加工制造业、服务行业等领域承担着大量的劳动力工作。
二、社会保障措施为了保障农民工的权益,我国形成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
首先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民工可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享受养老金待遇。
其次是基本医疗保险,农民工可以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医疗费用的报销。
此外,还有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困难。
三、农民工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1. 就业机会限制:由于农民工多数来自农村,没有城市户籍,很多就业机会对他们来说是封闭的。
城市户籍在就业机会上享有优势,使得农民工的就业面临一定的限制。
2. 薪资待遇不同:农民工的薪资待遇往往低于城市户籍的劳动者。
一些不法用工单位存在拖欠工资、不按时发放工资的情况,给农民工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
3. 社会保障权益难以落实:农民工在享受社会保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流动性的特点,农民工在异地就业时往往无法转移社保关系;另一方面,农民工在享受社保待遇时也存在一定的限制,例如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较低。
四、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农民工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
以下是几点建议:1. 加强就业权利保障: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建立公平的用工制度,杜绝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
2. 提高薪资待遇:加大对用工单位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确保农民工能够按时获得应得的工资待遇。
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的社保转移机制,解决农民工在异地就业时的社保问题。
同时,逐步提升农民工享受社保待遇的比例,使其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农民工就业保障服务工作调研报告
农民工就业保障服务工作调研报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镇化率日益提高,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
然而,随着农民工人数不断增加,农民工就业难、工资低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倍受关注。
为此,本文对农民工就业保障服务工作展开调研。
一、农民工就业现状目前,我国农民工的数量已经达到2亿,而且这一数字仍在不断上升。
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等行业,其中建筑业是农民工就业最为主要的领域。
农民工的劳动力市场竞争很激烈,许多农民工常常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而失业或者只能接受低于市场平均工资的工资待遇。
二、农民工就业保障服务工作农民工因为来自农村的出身和没有稳定的工作收入,存在着工资低、社会保障缺乏、文化素质低、服务质量差、社会参与不足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纷纷推出农民工就业保障服务工作,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近年来,各地政府加强了农民工的就业保障服务工作。
政府尤其关注对于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等服务,大力促进农民工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在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协助农民工在城市落户,为农民工在城市中更好的融入和参与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三、农民工就业保障服务存在的问题尽管政府加强了农民工的就业保障服务工作,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政府部门的农民工就业保障服务形式单一,服务领域局限,缺乏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内容和扶助方式,无法满足农民工的需求。
其次,服务标准和质量尚有待提高,很多农民工在享受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发现质量和内容并没有达到预期,导致他们对于政府提供的服务存在怀疑。
再次,在服务的实施过程中缺乏公开透明,虽然政府部门制定了各种流程和标准,但其实际执行效率并不高,甚至存在着程序性的问题,给农民工带来了很多不便和诉求。
四、建议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民工就业保障服务工作的持续推进和提高,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改进和完善:1.加强政策推广力度,全面推进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机制,推出更加具体的措施和行动,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023农民工就业保障服务工作调研报告
写一篇农民工就业保障服务工作调研报告1000字农民工就业保障服务工作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对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
而作为服务于城市的重要一员,维护农民工就业权益、保障农民工稳定就业,成为当前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因此,针对农民工的就业保障服务工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二、调研目的及方法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农民工就业保障服务的现状与问题,探究解决之道。
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共对10个城市的农民工就业保障服务进行了调研。
三、调研结果1.农民工就业渠道多元化程度不高,多以中介机构为主,个体求职相对较少。
2.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薪资低、合同制度不完善、培训机会少等问题。
3.现有的就业保障机构服务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地区服务不到位、服务质量不高。
4.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就业保障存在诸多问题,如居住不稳定、医疗难保障等。
四、问题分析1.农民工就业权益保障机构建设不够健全。
2.关于农民工的就业转移问题,还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3.现有机构的服务能力不够强,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五、对策建议1.加强就业权益保障机构建设,提高机构服务能力,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
2.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体系,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确保农民工同城同待遇。
3.加强与中介机构合作,建立多元化的就业渠道,促进个体求职。
4.提高农民工工作技能,加大技能培训力度。
六、结论目前农民工就业保障服务存在较多问题,但是,随着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农民工就业保障服务将会得以改善。
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把服务质量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重视,为农民工提供更加完善、优质的就业保障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工荒”背景下的农民工就业保障问题研究*◎石宏伟栾文建周德军摘要:从“民工潮”到“返乡潮”,从“民工荒”到“加薪潮”,其背后折射的是农民工这一特殊的职业群体就业保障权的缺失。
不断完善农民工就业保障机制,实现农民工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社会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民工荒”农民工就业保障加薪潮在我国的三农问题中,人的因素一直是最核心的问题。
从“民工潮”到“返乡潮”,从“民工荒”到“加薪潮”,农民工在职业选择、劳动待遇、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受到各种歧视,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其背后折射的是农民工这一特殊的职业群体就业保障权的缺失。
后金融危机时期,农民工问题更为凸显,如何解决好当前存在的种种侵犯农民权益的问题,构建系统的农民工就业保障机制,实现农民工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不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且关系到社会公正与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从“民工潮”到“加薪潮”的演变农民工是中国社会特有的现象之一。
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后,开始大量涌入城市务工,从而引发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民工潮”。
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波及实体经济领域,把全球实体经济推向了衰退的边缘,中国的加工制造业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劳动力市场遭到猛烈的就业冲击,农民工成为受影响最严重的就业群体之一[1]。
受危机的冲击,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的很多中小企业纷纷辞退农民工,引发了大量的农民工失业返乡,产生了“返乡潮”。
时至2010年春节,伴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以珠三角的东莞等地为代表的诸多中小企业出现大量用工短缺,“民工荒”现象开始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蔓延。
2010年6月前后,由于受到富士康和广州本田事件的影响,出现了工人要求增加工资的风潮,成为“加薪潮”。
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职业群体的整体,在城市社会中所处的边缘性和过渡性导致其就业保障权的长期缺失。
他们处于弱势的境遇,权益被侵害后又得不到救济,加重了这一群体的不稳定性。
二、农民工就业保障权益缺失的主要表现(一)“城乡二元结构”,农民工的身份权益缺失新中国成立后,在制度和管理上把城市与农村截然分开,形成社会经济“城乡二元结构”分治格局,户籍政策采取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两种制度与管理体制,把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截然分开,人为地立了一堵墙,成为农民工面临差别与歧视的制度基础。
身份限制使农民工面对的是受歧视的用工制度,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权成为农民工就业中的普遍现象。
农民工不能享受企业正常的福利待遇和政治权利,也得不到必要的职业培训;他们很难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职业选择,他们在工资待遇、劳动争议处理及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方面,均无法与城市就业人口享受平等的待遇[2]。
从长期的就业波动幅度统计数据来看,当整体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时,农村居民成了当然的后备军;当整体经济萧条需要裁撤从业人员时,农村居民又成了无可奈何的自我牺牲者[3],而城镇居民就业人数总体基本没有受到经济体制改革变化的巨大冲击。
(二)立法不足,农民工的劳动权益缺失由于立法对农民工保护的缺失,农民工劳动权益不断的受到各种侵害。
长期以来,对于集中在低级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农民工工资和福利的规定一直处于空白状态。
在没有政府的强制标准和监督检查的情况下,雇主往往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压低了农民工的劳动报酬。
农民工不仅饱受就业歧视,劳动报酬权利得不到保障。
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件时有发生。
农民工就业环境条件差,缺乏应有的劳动保护。
农民工群发性的职业病或中毒事故频繁发生,工伤事故不断,身体健康权受到严重损害。
休息休假的权利得不到保障,超强度加班成为“正常”现象。
由于农民工难以和用工单位签订责权平等的劳动合同,其就业具有很大的临时性,这导致用工单位倾向于使用青壮年农民工[4],一旦他们劳动力能力下降,就会被解雇,只能年老体弱回归农村务农。
(三)社会保障不完善,农民工的社会权益缺失长期以来,我国2.3亿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没有建立起来。
农民工的社会权益缺失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其一※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制度建设研究》(08FXB003)阶段性成果;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法学视野下的长三角与珠三角“民工荒”比较研究》(2010SJB820003)阶段性成果;2009年江苏大学第八批科研课题立项研究项目《新农村视野下农民社会保障权的社会化实现机制研究》(08C012)阶段性成果。
73--是医疗养老保险制度不健全;其二是农民工职业培训制度缺失,其三是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益得不到保障。
由于我国目前现行的城乡二元体制下,户籍制度使得城镇农民工无法被纳入城市医疗社保体系中,民工在年老生病时只能自己解决巨额的医药费用。
企业主利用民工们的无知心理不愿意为民工购买保险或者为应付检查只是为少数骨干投保或避重就轻只买一个险种,农民工的养老保障根本无从实现。
农民工职业培训也较为稀缺。
此外,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由于户籍制度问题很难享有与城镇子女相同的教育资源,没有随父母进城的留守儿童在家,由于缺少父爱母爱,他们的受教育权利在现行环境中被破坏殆尽。
(四)选举权得不到实现,保障农民工的话语权缺失选举是公民政治参与最基本的途径和方式。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到城市,他们对平等的政治地位和国民待遇有了新要求。
由于长期在外,与户口地的联系很少,让他们回去参加投票选举一个与其利益不太相关的代表,根本不现实。
现实中,他们远离家乡、信息不通,对人大代表选举的态度较为冷漠,参与选举的积极性不高。
而在居住地,农民工无法以合法的选民身份进行直接选举,行使不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由于不能行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农民工的话语权严重缺失。
此外,农民工参加社会团体组织诸如工会和妇联等的权益也得不到保障,即便工作再好,也得不到用人单位的任用、培训、升迁,更谈不上在工厂里“当家作主”。
三、构建系统的农民工就业保障机制之路径选择(一)城乡一体,保障农民工的身份权益农民工与城市工人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地位平等的公民,都有平等的权利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都应该依照同样的法律规范享受公共服务。
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身份限制,建立以常住户口、暂住户口为基础的户口登记制度,实现城乡户籍一体化,已经成为实现农民工身份转换的重要制度性变革[5]。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经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将为农民工身份的真正的转变提供制度性的平台。
打破以“二元制”户籍为界限的管理体制,有利于加强流入流出地区的相互协调,增强农民工的流动性,有利于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立法,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益进一步完善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相关法规,出台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专门规定,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加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法制建设,逐步实行城乡劳动者同工同酬,要抓住工资和劳动保护等突出问题。
目前应进一步制定《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实行同工同酬,健全劳资纠纷协调机制,加大清理工资拖欠工作力度,引导和促进形成稳定和谐的劳资关系,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益。
通过立法明确规定,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保障生产安全。
加大劳动执法监察力度,以强有力的劳动监督执法活动确保劳动合同法切实贯彻实施,对侵害农民工权益者实施更严厉的惩处,对施害者起到警示惩戒作用。
(三)以人为本,保障农民工的社会权益构建农民工就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农民工的社会权益,主要包括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均等权、社会保障权和社会福利权等。
各地政府要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保障农民工的社会权益关键是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用社会保障为农民工织就“安全网”,让农民工和城镇职工一样享受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6]。
要健全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解决好农民工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抓紧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制定和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确保农民工在流动就业中的社会保障权利是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难点和重点。
此外,各地还应健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制度,确保农民工子女平等享受教育资源。
(四)完善选举,保障农民工的政治权益农民工政治方面的权益包括农民工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格权、人身自由权、参与社会管理权等方面,其中选举权是一切政治权益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我国有关选举方面的法律和规定还难以满足农民工在内的流动人口参加选举的需要。
2010年最新修订的《选举法》也回避了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的选举权的敏感问题。
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只有采用以居住地为选举办法,才能根本上解决农民的话语权和政治参与权问题。
参考文献:[1]李长健.金融危机下农民工就业权益保护研究[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2):9-13[2]彭少峰.新形势下农民工城市就业现状及政府责任[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05):255[3]孙国峰.非农地化系数与农村居民非农就业机会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188-192[4]彭文慧.返乡农民工就业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建议[J].改革,2010(02):63-69[5]周立.农民工就业问题及对策建议[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02):132-134[6]刘渝施.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以农民工转移就业为重点[J].人力资源管理,2010(05):54-55[7]周硕鑫.我国农民工选举权利保障问题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263-265●作者单位:江苏大学计算机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人文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法学院江苏镇江212013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