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
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终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到:“以政制言,中国自秦以下,即为中央统一之局,其下郡、县相递辖,更无世袭之封君,此不足以言‘封建’”。
此处“封建”是指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2.汉乐浪王盱墓发掘中,有漆杯出土,底有铭文:“建武三十一年,广汉郡工官造,乘舆髹洎木侠紵杯,二升二合,素工伯、髹工鱼、上工广、洎工合、造工隆、造护工卒史凡、长匡、丞頠、椽恂、令史郎主。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漆杯是由官营手工业生产B.漆杯生产中进行了专业分工C.漆杯的制作工艺复杂繁琐D.漆杯可从当时市场大量购得3.唐代白居易在《朱陈村》诗中写到:“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馀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下列对其解读错误的是A.农业生产以家庭为生产单位B.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自然恬适C.体现了古代自然经济的封闭性D.小农经济不受封建政府影响4.南宋诗人赵蕃在淳熙年间离开潭州乘船东归途中,发出感叹:“两岸多为激水轮,创由人力用如神。
山田枯旱湖田涝,惟此丰凶岁岁均。
”引发赵藩感慨的生产工具应是A.翻车B.水排C.筒车 D.风车5.有学者评述到:“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
在中国,政体基本上仍处于中世纪式的,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
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在作战。
”下列事件发生在这场战争期间的是A.黄海海战B.反割台斗争C.淞沪会战D.台儿庄战役6.1864年春,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致电总理衙门:“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下列企业符合李鸿章意图的是A.江南制造总局B.上海发昌机器厂C.广东继昌隆缫丝厂D.上海轮船招商局7.1898年光绪皇帝上谕:“各省士民若有新书以及新法制成新器,果系足资民用者,允宜奖赏以为之劝。
吉林省长春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前测高二年级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下列选项与宗法制无关的是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B.“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C.“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D.“别子为祖,继别为宗”2.北魏均田制规定奴婢授田与平民相同,耕牛也可授田。
至唐初,唐高祖下令推行均田制,但取消了对奴婢、耕牛的授田。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门阀氏族势力的衰落 B.政府掌握土地的减少C.均田制度的逐渐衰落 D.奴婢社会地位的下降3.朱熹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佛说万理俱空,吾儒说万理俱实。
”他认为“人心”和“理”是一体的,而佛教“人心”和“理”是分离的。
这反映了朱熹A.主张人放弃一切欲望B.吸收了佛教有益成分C.倡导和谐的社会秩序D.反对佛教的禁欲主义4.典故“李广难封”是指曾任右北平太守、前将军的西汉名将李广虽勇猛过人,却因在战场上迷路未能获得足够军功,终生不得封侯,而同时代许多中下级官员都得到了封侯的赏赐,李广为此抱憾终身。
下列各项对这一典故分析正确的是A.西汉选官制度存在重大缺陷B.西汉政治观念仍有先秦残余C.西汉军人社会地位低下D.封侯的存在不利于君主专制5.此表为1895—1911年间,江苏开办的140余家民族工矿企业信息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列强放松对华侵略B.民族工业初步发展C.封建经济占据主导D.民族企业投资多元6.1892年,宋怒向李鸿章量《六斋卑议》初稿,提出以“更官制”“设议院”“易西服”为基础的变法纲领。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
长春市2018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理科带答案)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共 2页)和答题卡,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保持答题卷清洁.完整,严禁使用涂改液。
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计60分)1.中央电视台有一广告语:“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四川旅游依然美丽。
”广告语提到的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最早形成于:A.春秋 B.秦朝 C.西汉 D.战国2.从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你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原始畜牧业出现 B.原始农业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C.农业生产在春秋时期已经成熟 D.我国主要农作物在春秋时期品种基本具备3.以下出现的中国古代的工具或技术,能够直接推动汉代农业发展的有:①耧车②曲辕犁③水排④一牛挽犁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4.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A.商朝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5.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范蠡、吕不韦等影响各国政局的大商人。
这反映出:A.官府控制商业 B.西周宗法制瓦解C.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D.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形成6.1522年9月6日,l8位远航的勇士返回西班牙母港,受到热烈的欢迎,人们称赞他们是“第一个拥抱地球的人”。
这是因为他们:A.发现好望角 B.到达印度C.开辟前往美洲的航路 D.完成环球航行7.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1492年10月12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后,他便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
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招待……。
”文中的“英雄”是指: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8.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历史(文) 含答案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学科试卷(文科)出题人:孙佳欣审题人:郑海坤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 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共4页。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保持答题卷清洁、完整,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计60分)1.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一个重要目的是A.传播西方民主平等思想 B.传播天主教C.改变落后地区社会面貌 D.建立新国家2.从15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西欧列强积极开展殖民扩张和掠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和平交往是其主要扩张手段 B.传播基督教是其主要推动力C.采用商业殖民方式,建立殖民贸易公司 D.殖民者对殖民地进行平等贸易3.《全球通史》写道:“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
……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的力量的结合。
”这里的“种种有利的力量”不包括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B.英国圈地运动的进行C.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D.资本主义大工厂诞生4.下图中a处对应的时期,叙述完全正确的是A.这一时期蒸汽作为新能源被广泛利用B.石油的利用促进了内燃机、交通运输和化学工业的发展C.互联网的应用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D.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5.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三质检(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 B.文化发展呈现出趋同的特点C.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发展与交流 D.百家争鸣促进了文化的统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中的信息“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趋同现象,文化并未统一。
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手工工艺和各国文字的趋同性,未体现多样性,故D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统一的背景2.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
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据材料推断,董仲舒意在A.宣扬君权神授 B.解释天人感应C.劝君主行仁政D.强调教化民众【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董仲舒从“王”字入手,美化君权,分析君权的神圣,宣扬君主代表上天统治民众,即君权神授,故A项正确。
“天人感应”意指天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因此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仁政、教化,故C、D错误。
所以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君权神授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
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
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吉林省长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初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6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做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初年,成王年幼继位,以周公为太傅、召公为太保共同辅政;西周中期出现了卿事寮和太史寮这样的辅政机构;西周晚期出现了总理两寮及公族事务的冢宰,这是类似于宰相的重要辅政大臣。
这说明:A.王权权威提高 B.官僚政治萌发 C.宗族等级严格 D.周王权威削弱2.考古资料表明,西周甚至春秋早期,各诸侯国甚至是一些相距遥远的诸侯国与周王之间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
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青铜器物实现了标准化生产 B.分封制促进了文化的同质化C.诸侯国的青铜器皆周王所赐 D.是血缘同宗在文化上的体现3.石陪华在《中国历史纵横》写道:“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
”材料说明:A.宗法制度为封建社会所沿袭 B.宗法观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封建社会的发展C.封建社会政治统治腐败无能 D.家国一体的政治模式不利于传统科技的进步4.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职的记载,他认为:“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
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
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河北石家庄市庄村赵国遗址出土大量农具,其中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65%;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85%以上。
这说明()A. 铁犁牛耕已经被推广长江流域B. 铁农具在农业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C. 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D. 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2.孟子曾描绘:“五亩之田,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反映了()A.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B.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C. 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D. 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3.北宋虽都开封,但每年都要从南方运输数百万石粮食和大批布帛等物资前来,以供皇室、官吏和军队之需。
同时,宋辽金常年在北方的战争进一步加剧了黄河流域的衰落。
这表明()A. 两宋时期经济重心仍在北方B. 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南移C. 两宋时期北方战乱频繁D. 北宋时期漕运发达4.汉代“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宋代租佃关系则日益普遍化;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这种现象直接导致()A. 封建经济严重衰退B. 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C. 工商业市镇的繁荣D. 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5.就“中国古代冶炼技术发展历史”这一主题,某班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形成了以下四组认识,其中哪一组认识将得到大家的赞同()A. 商朝晚期中国已有铁农器B. 西汉时期出现水力鼓风工具C. 南北朝时期出现灌钢法D. 西周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代6.唐代以前,城市布局是一种方格状的坊市结构,空地、农田、民居划分为方形之坊,市场被局限在特定的数坊之内;唐代出现了“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的情况;宋代出现“坊巷桥门及隐蔽之处,具有铺席买卖”。
城市布局变化的主要原因()A. 农业、手工业的繁荣B. 城市商业的发展C. 政府经济政策的改变D. 农村集市贸易的发展7.禁榷制度在汉武帝时全面推行,从东汉到唐前期处于消歇状态,到宋代大盛。
【高一历史试题精选】长春市十一高中2018—20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文)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8—20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阶段性考试
历史试题(文)
长春市十一高中27 试题长春市十一高中2018—20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8—20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二十四节气一直流传至今,主要原因在于它有利于农事的安排。
由此可以推断,影响农耕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地质特点 B.气候条 C.地理环境 D.生产经验
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此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它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A 火耕
B 刀耕
C 石器锄耕
D 铁犁牛耕
3.就说明“至迟到春秋末期,我国已经开始用牛耕地”而言,下列论据中说服力最小的是
A.考古发现的反映春秋时期牛耕的物
B.春秋时期的典籍中出现的“牛”与“耕”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名字
C.战国初期的典籍中关于春秋时期“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牛)为畎亩之勤”的记载D.成书于战国时期的《海经》中关于“叔均(传说中人物)是始作牛耕”的记载
4.被称为“茶圣”的唐朝人陆羽在他写的《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
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
吉林省长春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开学测试试题2017091201110
吉林省长春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开学测试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北宋有学者指出,“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
宗法不立,则人不知统系来处。
……宗子法废,后世尚谱牒,犹有遗风。
谱牒又废,人家不知来处,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恩亦薄。
”该观点认为①宗法制度经久未衰、历代沿用②家谱能够凝聚人心、维系宗族③家族观念产生动摇、危害深远④宗法解决继承矛盾、稳定秩序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2.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制度;第二次是刘邦的封建;第三次是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为诸侯王;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
这种现象说明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C.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D.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3.战国后期,苏秦被任命为从约长(合纵联盟的联盟长),并且担任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相,同时佩戴六国相印。
这反映了A.中国实现局部统一的趋势B.分封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D.社会转型改变传统用人观4.秦始皇的父亲去世后,按周代谥法被追封为庄襄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子议父”、“臣议君”不合理为由,废除了谧法。
秦始皇此举意在A.维护皇权尊严B.弘扬三纲五常C.废除宗法制度D.取消分封制度5.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确定了监察与行政(包括中央、地方甚至是基层)的分离,中央、地方的监察机构与政府机构的相对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
这确保了监察权力的A .分散行使B .法制化C.独立运作D.世袭化6.中国古代社会地方执法是由地方官员进行的,地方官员往往就是制度的代表。
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案件能否得到合理的判断就依赖于地方官员的断案能力及道德水平。
这说明中国古代社会A .人治为主,法律为辅B.外儒内法,济之以道C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D.法律为主,人治为辅7.据《清会典》记载:“每日钦奉上谕,由军机处承旨,其应发钞(抄)者,皆下于阁。
吉林省长春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吉林省长春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时刻: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包括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进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绩突出。
其要紧表现是A.铁犁牛耕的显现B.高转筒车的发明C.耦犁技术的普及D.曲辕犁的推行2.宋朝梅尧臣有一首《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
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
”文中所刻画的浇灌工具是A.水磨B.筒车C.水排D.翻车3.2007年12月21日,通过我国考古工作者的艰苦尽力,沉睡南中国海底800连年的宋朝古沉船——“南海一号”成功出水。
依照你所把握的历史知识,能够判定“南海一号”上有大量A.工艺精美的青铜器B.色彩鲜艳的珐琅彩瓷C.宝贵精美的磁器D.图案丰硕的五彩磁器4.《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材料所反映的那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硕,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5.某电视台将拍一部有关我国古代某朝末期农人起义的电视剧,工作人员预备了大量的棉衣、棉布给演员穿,你猜此部电视剧可能反映哪个朝代的史实A.汉代B.隋朝C.秦朝D.明代6.假设你是一名宋朝商人,在做生意中可能碰到的情形是A.销售斗彩和五彩瓷B.玉米等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C.在开封城中见到整齐划一的东、西二市D.在四川地域利用纸币7.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进展事实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
其“微澜”要紧表现为A.手工工厂兴起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D.货币经济占据主腹地位8.以下图是反映宋朝社会经济状况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能够取得的历史信息有①商业交易受到严格操纵②城市功能以军事为主③是那时商业经济进展的写照④打破了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转变大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9.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会馆的进展变迁”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以下相关信息,你以为正确的选项是A.会馆是治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B.会馆的显现是商品经济进展的结果C.会馆的显现与宋朝的商帮紧密相关D.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10.以下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日夜喧呼,灯火不绝。
吉林省长春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初试题
吉林省长春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初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测试时间80分钟。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
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A.土地过度集中 B.有田者无力可耕C.小农户个体经营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2.我国古代“重农”政策毋宁说是“集权主义”统治下一种“精明”的选择。
集权国家的悲剧就在于明知“商”之不可抑,而不得不抑,“农”之必须重,而实难得其重。
农、商在官僚体系过分介入的情况下,长期处于病态的生存状态。
这—观点认为A.集权制度下商品经济难有发展 B.重农政策与集权统治密不可分C.抑商政策削弱了中央集权统治 D.政局稳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前提3.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哪一特点A.古代人们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牛耕完善了精耕细作生产模式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4.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B.“扬一益二”(扬州商业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则居天下第二)C.“苏湖熟,天下足”D.“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5.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
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6. 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
在古代两千年多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
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A.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B.自然经济取得了根本性突破C.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D.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7.清初,江西、江苏、福建等省,“佃田者不输租”已经“积以成习”,地主在出租土地时,往往要求佃农缴纳押金,租约期满再行返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初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6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做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初年,成王年幼继位,以周公为太傅、召公为太保共同辅政;西周中期出现了卿事寮和太史寮这样的辅政机构;西周晚期出现了总理两寮及公族事务的冢宰,这是类似于宰相的重要辅政大臣。
这说明:A.王权权威提高 B.官僚政治萌发 C.宗族等级严格 D.周王权威削弱2.考古资料表明,西周甚至春秋早期,各诸侯国甚至是一些相距遥远的诸侯国与周王之间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
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青铜器物实现了标准化生产 B.分封制促进了文化的同质化C.诸侯国的青铜器皆周王所赐 D.是血缘同宗在文化上的体现3.石陪华在《中国历史纵横》写道:“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
”材料说明:A.宗法制度为封建社会所沿袭 B.宗法观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封建社会的发展C.封建社会政治统治腐败无能 D.家国一体的政治模式不利于传统科技的进步4.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职的记载,他认为:“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
”这说明:A.秦设“太尉”官职只是后人的猜测 B.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C.“太尉”设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 D.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时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
”郡县制“公天下”主要体现在:A.地主阶级开始夺取政权 B.按照德才察举官员C.布衣将相格局全面形成D.依据能绩任免官6.唐代上流社会家庭喜欢从世家旧族中选择儿媳。
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选择儿媳的首选,“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蔡襄语)这反映出宋代:A.四民平等关系的确立 B.门阀贵族势力的没落C.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D.理学的社会影响势弱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为守令者既不得其职,将欲议其法外之意,必且玩常习故,辟嫌碍例,而皆不足以有为。
”对材料现象解读正确的是:A.集权过甚导致地方行政效率低 B.地方势力的膨胀削弱了中央集权C.加强对地方官府监察的必要性 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8.《剑桥古代史》中描述:希腊人“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品尝腓尼基的椰枣和西西里的干酪。
”这种饮食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人文主义思潮兴盛 B.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C.政治环境民主宽松 D.古希腊近海多山少平原9.罗马诗人维吉尔指出:希腊人也许是更优秀的雕塑家、雄辩家和思想家,但唯有罗马人才懂得如何统治一个帝国。
维吉尔此言论基于:A.罗马有更完备民主制度 B.罗马法的适时调整C.雅典民主制不利于扩张 D.希腊人尚浮华不务实10.某学者认为:过去确实有过这样一个时期,把这仅仅是“市民法”的一个卑贱的附属物的“万民法”,认作为一切法律所应该尽可能依从的一个伟大的、虽然还没有发展的模式。
这个巨变是正当希腊的“自然法”理论被适用于“罗马所有国家共有的法律”的实践中的时期。
”由此表明:A.万民法实际附属于“市民法” B.万民法成为一切法律的模式C.自然法精神推动了罗马法演进 D.罗马法始终体现自然法精神11.1832年,英国改革方案通过,它提出取消一大批衰败选邑的选区资格,把议席重新分配给人口众多的城镇,主要是工业城镇。
它还提出扩大选举权,实行财产资格制,在原有的选民之外,农村增加年收入10镑以上的公薄持有农和50镑以上的租地农;城镇则统一标准,实行10镑房产持有人选择权。
材料表明英国这次改革不正确的是:A.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贵族的政治权力 B.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C.工人阶级被排除在改革成果之外 D.选举制度存在财产歧视12.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在设计这个新国家的政治结构时,认为确保政治稳定的平衡状态可直接模拟维持太阳系平衡的自然引力。
正如第28任总统威尔逊所说:“美国宪法臣服于牛顿的理论。
”这一论断的依据是:A.牛顿力学体系是宪法的理论基础 B.宪法体现了牛顿力学的理性精神C.宪法的宗旨是确保社会政治稳定 D.分权与制衡成为宪法的基本原则13.1876年时,虽然法、美同为共和国,但两国总统在任期和权力范围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法国总统有着其明显的优越感,在这一点上法国与其邻国——德意志帝国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这反映出当时法国政治体制:A.善于兼采他国的优秀成果 B.具有多种政体试验的痕迹C.带有明显政治妥协的特征 D.缺乏对总统权力的监督14.日本宪政专家佐藤功在论述英国时指出:在英国,政府是由中世纪封建制度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的,在那里经常在同一个基地上建筑起新的建筑物。
佐藤功在此强调的是:A.英国宪政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B.英国宪政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C.英国宪政发展以王权政治为中心 D.英国宪政是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15.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之后,现代国际体系塑造出‘中国’这一现代概念,她需要以一国的身份参与世界各国事务,而不再是以天下共主的身份领导无边无际的‘天下’。
由此,中国在外来军事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
”下列能够体现晚清逐渐融人近现代国际体系的是:A.承认租界管理本国侨民 B.允许西方来华传教游历C.互派公使进驻对方国都 D.甲午战后放弃宗藩朝鲜16.湖南汉族官僚曾国藩的湘军,是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
曾国藩作为两江总督,统辖苏浙皖赣四省军务。
清朝一度出现督抚专权的局面。
该现象反映了:A.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 B.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C.北洋军阀割据的形成 D.曾国藩守旧亦维新17.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太平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以迫求自己的理想。
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
这一观点旨在强调:A.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具有空想性 B.太平天国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C.太平天国的失败缘于时代局限 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导致革命失败18.真正决定革命和保皇胜败的,不是辩论,也不是棒子,而是国内清政府的政策,如果清政府的政策一直比较对头,能够充分满足地方实力派和士绅的利益,保皇派肯定占上风,革命基本上就没戏了。
”作者认为:A.辛亥革命的发生具有偶然性 B.晚清政府变革迟缓引发革命C.地方割据削弱清政府的力量 D.晩清派系林立政局复杂动荡19.宋教仁说:“今革命之事毕矣,而革命之目的则尚未全达,是何也?不良之政府虽倒,而良政治之建设,则未尝有也……以若斯之政府,而欲求得良善之政治,既不可能,亦不可望矣。
则吾人今日所负责任……努力从事于良政治之建设。
”这说明宋教仁认为:A.辛亥革命完全失败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是封建专制的政府C.“良政治”建设有必要性和迫切性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导致“良政治”不可能20.有学者认为:《临时约法》中反对总统制,追求“超议会制”的所谓民权主义制宪目标,忽视了在宪政制度框架中仍然握有实权的总统角色;而且立法与行政机关,“万一发生争执,双方都没有合法的手段来制约对方”。
该学者旨在说明《临时约法》:A.权力分散降低行政效率 B.赋予议会过大权力C.有利于防止专制维护共和 D.政体构建本身存在缺陷21.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
这“三次高潮”的相同点是: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 D.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22.1930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七十号通告,提出“扩大红军的总策略是要建立在集中农民武装,扩大红军向着中心城市发展”。
同时,又提出“打破游击战争中之上山倾向、保守观念、分散政策等农民意识和土匪倾向”。
由该报告可判断出:A.中共党内存在“左”倾冒进思想 B.当时的革命形势利于中央根据地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有待完善 D.中共中央对时局的估计过于乐观23.1942年2月,美国给中国巨额贷款5亿美元,超过了1937年到1941年7月贷款总数的两倍,而且未规定利率、偿还期、担保及借款用途。
美国大力加强对中国援助的主要原因是:A.建立战后中美关系,维护美国的远东利益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中美是同盟关系C.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D.美国企图通过经济援助,分割中国领土24.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A.人民强烈要求推翻专制统治 B.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25.列宁曾提出四点要求:“第一,立即与同盟国停战;第二,把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第三,没收资本家的工厂、矿工和其他工业企业,交给各厂的工人委员会管理;第四,确认苏维埃取代临时政府为最高权力机关。
”这表明此时布尔什维克党的中心任务是:A.推翻临时政府统治 B.推行新经济政策C.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D.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第Ⅱ卷二、材料题(本题共2小题,合计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在得到袁世凯拥护共和的承诺后,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让位于袁世凯。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第二天,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国务员“辅助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临时约法是伟大的辛亥革命的产物,然而它却命途多舛,1914年被袁世凯废除,袁世凯死后,约法被恢复,但很快又被《中华民国宪法》取代,1925年,段祺瑞以“传统已坏,无可因袭”的理由宣告临时约法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