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教育的研究型课程开发与实施
大班环境教育教研计划
大班环境教育教研计划一、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愈发凸显,尤其是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因此,环境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而大班环境教育更是至关重要,因为大班儿童正处于探究环境的重要时期,他们可以通过绘画、描摹、测量等方式,了解环境,感知环境,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环境认知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本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环境教育活动和课程,激发大班儿童探究环境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环境素养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课程目标•帮助儿童掌握相关环境知识和技能•培养儿童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儿童的环境美观意识•增强儿童的探究和创新能力•培养儿童的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精神2. 教学策略•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学习,主动参与三、教学内容1. 环境观察和描绘教学目标•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环境的原貌和环境的美•集中儿童的视力,促进环境自然美的感性认识•培养儿童发现和描述事物的能力教学重点•观察环境中的事物•描述环境的原貌和美•感受环境的美和自然教学方案1.教师带领儿童一起外出看见外面的环境,并且让儿童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着重从不同角度感知环境的美。
2.教师粘贴一些图片由儿童组合,认识自然的美和环境保护。
(如:不乱扔垃圾,保护树木等)。
3.教师呈现几种颜色的铅笔,鼓励儿童绘制自己想自己所见所想的环境,促使儿童感知环境。
2. 环境保护知识教学目标•让儿童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儿童的环境保护意识•帮助儿童掌握环境保护知识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环境保护•了解垃圾分类•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教学方案1.教师介绍环境保护的概念及重要性。
并且让儿童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如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等。
2.教师让儿童了解垃圾分类,如纸张、金属应该分开投放,垃圾应该分类等。
3.教师可以引导儿童做一些相关环保活动,如-种树,清洁公园等,帮助儿童身体力行参与环保。
4.教师可以培养儿童参与发起一些环保活动,如组织社区垃圾清理等,促使儿童在实践中更好的理解环保意义。
大东中心小学环境教育校本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
大东中心小学环境教育校本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环境保护,教育为本。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深入到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界也在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与教育改革,把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建立对环境的正确价值观,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以及当今素质教育研究的新课题。
因此我校把有关的环境教育内容作为校本课程,要求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以及其他学科的渗透,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的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以教育部《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为指导,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引导学生欣赏和关爱大自然,关注校园、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与能力,培养学生对环境友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
二、课程目标:环境教育课程是通过学生自主的活动,将环境知识、技能及态度的获取与实际运用相结合,从而使环境教育的各部分内容内化于学生自身(并通过学生影响到其他普通民众),并在今后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问题时将所获得的各方面知识技能外化于具体的行为之中。
通过教育,使学生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懂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
总体目标为:(1)学习环境知识。
使学生初步了解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态工程等生态学基本概念和知识,了解灾害、能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它们分析环境问题及其包含的生态系统原理。
(2)提高环境意识。
通过活动,使学生从思想上、情感上尊重环境、关心环境、热爱环境、理解环境,进而形成对环境的正确态度和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并促使及周围人群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向着有利于自然和谐的方向转变。
上口镇南邵小学环保育人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总结
寿光市上口镇南邵小学环保育人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总结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他们从少养成爱环保、讲环保的思想道德品质,丰富校园德育内容。
在上级领导的工作指引下,我校开展了环保系列活动,目的是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抒发对自然的崇敬,对美丽家乡的热爱,以及对环境现状的忧虑和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急切心情。
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环保道德,让他们能自觉维护校园及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用心积极营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生活氛围和学习氛围。
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1、重视校园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净化一起抓师生坚持每天三清扫,人人都有自己的劳动小岗位,各卫生区都有自己的保洁员,做到了责任划分明确、制度严格,有检查、有评比、有总结、有表扬。
教室内设有植物、生物角,把芬芳赏目的植物带进教室,使得学生不出教室就可感受到植物带来的清新。
使学校有一个整洁卫生的学习环境。
2、利用各种宣传阵地,校园处处盛开文明礼仪之花给同学们宣传一些环保小知识:如电池的分类,动物为什么会灭绝,为什么会下酸雨等以及宣传“环保小卫士”的事迹,对学生进行教育。
3、让环保教育深入校园,走向社会为了强化学生环保意识,学校多次开展了环保主题队会,如:“我做环保小卫士”,“我是环保宣传小标兵”等,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清扫街道,进行环保宣传。
4、在社会实践活动渗透绿色环保教育。
学校利用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惯,开展拥抱大自然系列活动,走向大自然活动。
使学生用已学的知识了解大自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亲自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验自然生命的奥妙;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与社会、环境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使学生具备一种奋发向上、勤奋学习、服务于社会的动力。
通过一系列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的环境教育活动,提高了我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开阔了师生环境教育的视野,激活了师生开展环境教育的思维。
师范学校环境教育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 科 学 版 )
J U NA FB II GI ' U EO D C TO N T A C E E E I O O R LO E JN NSTr T FE U A IN( A UR LS 1NC DT N) I I
Vo . . 1 No 2 4
程 ”对 于“ : 师范 学校 环境 教育 课程 应该 侧重 于环境 知 识 、 保综 合实践 活 动还是 环境 价值 观教 育”教 环 。 师们 认为 三者 都很 重 要 . 但是 6 .%的现 任 教师 和 8.%的 师范 学生 选择 应该 侧重 于 “ 3 O 02 环保 综合 实 践
活动 ” 因为通 过环保 综 合实 践活 动可 以“ 高学 生 的环境教 育 能力 , 一 步形成 正确 的环 境价值 观 ” . 提 进 。
22课程 开发 原则 .
221 分挖 掘 当地 环境 教育 资源 . .. 充 突显地 方特 色
同一个 环境 问题 在 不 同的地 区会 有不 同的表 现 , 污染 是 本地 最 突出 的环境 问题 之 一 . 水 而且表 现
出 明显 的地 方特 色 : 城镇 水环 境 的污染 源 主要 是生 活 污水 和工 业废 水 . 而农业 畜 禽粪 便及 化肥 农药 污 染 是农 村河 流 的主要 污染 源 , 流富 营养 化严 重 。大运 河是 本地 最 主要 的一 条河 流 . 河 承担 着南 水北 调 的 主要任 务 , 以 , 着 环境 教 育 “ 球 思考 , 地 行动 ” 所 本 全 本 的原 则 , 保 护 生 命 之河— — 大 运 河 ” 主 以“ 为 题。 组织 课 程 内容及 开展综 合 实践 活动 。 222强调 贴 近生活 实践 . 调学 生 的亲 身体 验 . . 强 课 程需 求 调查 显示 , 师 们希 望 “ 过环 保 综合 实 践活 动培 养 师 范生 的环境 教 育 能力 . 一 步形 教 通 进 成 正确 的环境 态度 价 值观 。” 因此 , 程 内容 中 , 课 综合 实践 活 动 占有重 要地 位 , 活动 以研 究性 学 习的方 式 开展 , 引导 学生从 身 边 的环境 问题 出发 , 考各 种 “ 以为 常 ” 思 习 的生 活和生 产 方式 。 关注 学生 的体 验 。 发展 学生 的实 践能 力 , 培养 与人 交往 的 能力 , 使学 生学 会分 享 。 学会 合作 。 223从 “ 以解决 的问题 ” .. 可 做起 作 为 一个青 年 学生 , 于工 厂排 污 、 对 汽车尾 气 排放 等破 坏环 境 的行 为 , 法 阻止 . 是 我们 可 以从 无 但
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反思
环 境 本 身 是一 个 综 合 的 整体 , 境 问题 具 有 复 杂 性 , 极 环 是 其 复 杂 的 社 会 活 动 。 境 教育 本 身具 有 跨 学 科 性 、 合 性 与 实 环 综 践 性 , 是一 个 理 论 问题 , 是 一 个 实 践 问 题 。环 境 教 育 校 本 既 又 课 程 的开 发 与 实 施 是 一 项 长 期 的 系 统 工 程 ,不 但 涉 及 国家 的 教 育 制 度 、 们 所 受 教 育 的程 度 , 涉 及 一 个 国 家 和 地 方 的经 人 还 济 发 展 水 平 。 开 发 环境 教 育 校本 课 程 既 可 以 弥 补 国 家 课 程 开 发 的 不足 , 又有 利 于形 成 学 校 办 学 特 色 . 高 教 师 专 业 水 平 与 提 科 研 能 力 , 其 有 助 于 中学 生 环 境 意识 的提 高 。 尤 环境 教 育 校 本 课 程 开 发 的 内 涵 1 9 年6 1 9 9 月 5日颁 布 的《 共 中 央 国 务 院 关 于 深 化 教 育 改 中 革 全 面推 进 素 质 教 育 的决 定 》 出 : 行 国 家 课 程 、 方 课 程 指 试 地 与 学 校 课 程 . 课 程 的决 策 权 部 分 下 放 给 学 校 的课 程 政 策 , 把 从 政 策 层 面 上 给 校 本 课 程 开 发 提 供 了 保 证 。 可 以 说 强 调 校 本 课 程 开 发 是 当 今 世界 课 程 改革 的 一 种潮 流 ,也 是 未 来 基 础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的 一 种基 本 取 向 “ 本 ” 什 么 ?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博 士 生 导 师 郑 金 洲 教 授 从 校 是 三 个 面 理 解 它 的 含 义 :一 是 一 切 为 了 学 校 .二 是 一 切 在 学 校 中。 三是 一 切 基 于 学 校 。“ 本课 程是 学 校 根 据 自己 的 教 育 理 校 念. 在对 学 校 学 生 的需 求 进 行 系 统 评 估 的基 础 上 , 分 利 用 当 充 地 社 区 和 学校 的课 程 资 源 , 过 自行 研 讨 、 计 或 与 专 业 研 究 通 设 人 员 或 其 他 力 量合 作 等 方式 编 制 出 的 多样 性 的 、可 供 学 生 选 择 的 课 程 ” 著 名 的课 程 理 论 专 家 基尔 宝 克 ( Si ek 早 就 …。 M.kl c ) b 指 出 :设 计课 程 的最 佳 场 所 在 学 生 和 教 师相 处 的地 方 。” “ 1 7 年 在 爱 尔 兰 阿 尔 斯 特 大 学 召 开 的 国 际 课 程 研 讨 会 93 上 . 吕马 克 ( u u r ) 麦 克 墨 伦 ( Mu ) 人 首 次 提 出 菲 F rmak 和 Mc l 等 1 “ 本 课 程 开 发 ” S h o— aeC r c lm D vlp n .简 称 校 (c o lb s u r uu e e me t i o S C 一 词 并 加 以 阐 述 。 由 于 不 同 的 学 者 对 校 本 课 程 开 发 的 B D) 界 定 反 映 出不 同 的侧 面 , 平 认 为 , 本 课 程 开发 的 界定 关键 杨 校 要 把 握 好 两 点 : 是校 本 , 是课 程 开 发 [。 他 主 要 从 六 个 方 一 二 3 ] 面 进 行 了大 致 的 归 纳 : 为 一 种 新 的课 程 开 发 策 略 : 为 一 作 作 种 课 程 管 理 制 度 的 变 革 : 为 课 程 开 发 的 一 种 结 果 : 为 课 作 作 程 开 发 的 一 种 过 程 ; 为 课 程 变 革 的 一 种 新 模 式 ; 为 学 校 作 作 特 色 构 建 的一 部 分 。不 同 的 学 者 对 校 本 课 程 开 发 的 理 解 不 分歧较大 。 环 境 教 育 校 本 课 程 开 发 是 学 校 以地 方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 环 境 现 状 的 客观 需 要 为 目标 , 分 利 用 当 地 和 学 校 资 源 , 高本 充 提 地区学生环境意识水平 , 进 地方经济 、 境 可持续发 展 , 促 环 以 适 合 当地 环 境 都 教 育 开 展 为 目的 , 充 分 调查 、 究 当地 学 校 在 研 学 生 环境 意识 水 平 的基 础 上 , 过 自行 研 讨 、 计 或 与专 业 研 通 设 究 人 员 或 其 他 力 量 合 作 等 方 式 参 与 开 发 的 ,有 助 于提 高 学 生 环境 意识 水 平 的环 境 教 育 课程 。 二 、 境 教 育校 本 课 程 开 发 的 基 本 过 程 环 首 先 , 校 应 成立 相 应 的环 境 教 育课 程 开 发 工 作 组 . 定 学 确 参 与 课 程 开 发 人 选 , 立 学 校 领 导 、 研 组 或 年 级 组 、 课 教 建 教 任 师三 级 开 发 网 络 , 负 其 责 , 尽 所 能 。 人 力 、 各 各 在 物力 、 费 、 经 信 息 、 间 方 面提 供 保 障 与支 持 , 调 与 课 程 开 发 有 关 的各 项 工 时 协 作 , 证 环 境 教 育 校 本 课 程 开 发 的顺 利进 行 。 保
开发与实施环境教育校本课程
第三节 : 城市 . 考城 市绿 化 中 3 3思 .实 验 室 活 动 : 测 如何绿化 植树 与 种 草 的 利 与 量裸 露 泥 土 和 覆 盖 弊 苔藓泥 土蓄水量 4 .比较 我市 和欧 洲 城市绿化 差距
在编写过程 中, 从实例入手展开 内容 , 实例必 这些 须是 与无锡市或 东林 中学 有关 的 ; 教材语 言要求既 通 俗 易懂 , 又注重科学性 , 符合学 生阅读 习惯 ; 引用照片 、
市树 。在活动栏 目中则介绍 了我校学生开展 的无 锡市
古树名 木调查 活 动。二 是突 出活动特 色 , 每章 中我 在
1 课程的开发 在课程开发前做 了大量 的文献 检索 工 作 , 获取 了
们都设计编写 五到六个 活动方案供 师生选 择 , 这些 方
案都是 从我校 历年开 展 的环保活 动 中精选 的 , 具有 很
城市 中学学校特 色 : 是各章 节 内容紧紧 结合无 锡市 一
和东林 中学的 实际 , 比如写 到水 资 源与水 体污染 一章
改革课程体系 , 建立新 的基础教育课 程体系 , 试行 国家
课程 、 地方课 程和学 校课程 。这表 明我 国基础 教育 在
课程设置改革上 正从 中央集权 走 向国家 、 地方 和学 校
12 教材 的编制 . 确定 了校本教材 的十六 个选题 。 从
的需求进行科学评 估 , 并充分利 用 当地 社 区和学校 的 课 程资源进行开放 的、 多样 的、 可供学 生选 择 的课 程 ,
是针对地 区、 学校 、 教师、 学生差异性 , 着眼 于尽量 满足
我们周围的环 境谈起 , 介绍 了环境 问题 的产生和解 决
.
我校将 师生双方 的积极 因素结合起 来 , 年通过 教学 每 反馈 了解情况 , 对校本教材进行修改和完善 , 使校本课 程建设成为一个动 态 的过程 ; 确立 了环境 教育校 本课 程的 目标体系和内容 。 包括水 资源与水体 污染 、 大气 和
自然探索: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活动方案
《自然探索: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活动方案》一、引言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活动方案是幼儿园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在今天的城市化社会中,很多孩子与自然的接触机会有限,这对他们的身心发育和素质教育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活动,对于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自然观念、培养环保意识和保护自然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浅谈自然探索的意义自然探索是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活动方案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自然探索活动中,孩子们能够通过亲身参与和实地探索,感受自然的奥秘,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能够了解自然界的奇妙,还能够培养观察力、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从而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通过自然探索,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自然中快乐成长。
三、深度探讨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活动方案1. 自然探索的活动设置在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活动方案中,自然探索应该是一个贯穿幼儿园教育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活动设置上,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和特点,设计丰富多彩的自然探索活动,如树木观察、昆虫捕捉、花草鉴赏等。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能够在游戏中学习,潜移默化地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自然探索活动中,教师的角色非常关键。
教师应该在活动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孩子们观察、发现和体验自然界的美好。
教师要关注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自主探索欲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自然探索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3. 家园合作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也是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活动方案的重要依托之一。
学校和家长应该积极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自然探索活动,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让孩子在家庭和社区中也能够感受自然的美好。
四、总结和回顾自然探索是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活动方案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自然探索,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自然中快乐成长。
在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家园合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环境教育教研活动汇报
环境教育教研活动汇报活动概述本次环境教育教研活动旨在提高教师对环境教育的认识和能力,推动环境教育在学校中的开展。
活动时间为XX月XX日,地点为XX学校。
活动内容包括环境教育理论培训、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分享。
活动安排1. 环境教育理论培训- 时间:上午9:00-10:30- 内容:介绍环境教育的重要性、目标和原则,探讨环境教育课程设计和评估方法。
2. 案例分析- 时间:上午10:45-12:00- 内容:分析国内外环境教育案例,讨论成功的实施策略和面临的挑战,提供参考和启示。
3. 教学实践分享- 时间:下午1:30-3:00- 内容:教师代表分享在实际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实践经验,包括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4. 结业仪式- 时间:下午3:15-3:30- 内容:总结活动成果,颁发结业证书,展望未来环境教育的发展方向。
活动成果通过本次活动,参与教师对环境教育的认识和能力得到了提升。
他们了解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掌握了设计和评估环境教育课程的技巧。
同时,教师们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分享,互相借鉴和启发,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后续计划为了进一步推动环境教育的发展,我们计划开展以下活动:1. 组织教师参观环境保护科研机构,增强他们对环境问题的实际了解。
2. 在学校内开展环境教育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能力。
3. 加强与社区和环保组织的合作,共同开展环境教育项目,形成合力。
结论本次环境教育教研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学校的环境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通过进一步的推广和实施,我们相信环境教育将在学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论文
浅谈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随着新课程在我省的实施,高中选修ⅱ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摆在了每所学校、每位教师的面前。
然而,对大多数一线教师而言,平时教学工作量就已经很大了,再开一门新的,甚至不是本专业的课,其难度可想而知,要么疲于奔命,要么敷衍了事,这样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不是一件好事。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施中,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供同仁参考。
一、成立课程小组,多人共同完成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成立课程小组,发挥大家的智慧,集思广益,这样每个教师的工作量增加并不多,有利于精心研究,专心设计,开发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而且,课程小组内部同事之间还可相互讨论课程的开发思路、策略和各个环节,激发灵感,产生共鸣,相得益彰,使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更加科学、合理。
二、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是校本课程的好选题之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另一个问题是开什么课,如果仅是本专业的必修、选修课的延伸,这样就变成了提高班,不仅学生不喜欢,也违背了开设校本课程的初衷。
可是,如果所开设的课程与本专业完全无关,那么知识的准确性就可能有差错,而且并不是每个教师都多才多艺。
所以有关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选题正好解决了上述难题,特别是交叉学科。
相关学科的教师成立课程小组,不同学科的教师从不同视角看待同一问题,既有差异,又可相互补充。
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的眼界和思路也就会更加开阔。
例如我们课程小组对有关胡杨树的一篇文章《会流泪的树》进行共同研讨,语文教师可以从文中对胡杨树的赞美、讴歌中分析作者的情感,但生物教师分析该文章时就提出异议:“作者过于强调胡杨树因环境的变迁而做出种种形态、生理的变化,这样的观点不符合生物进化的观点。
胡杨树这些适应荒漠的特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胡杨树自己努力改变的结果。
”在相关校本课程中,我们就将这些思想的碰撞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的讨论甚至争论。
我们希望,将来这些学生中的一些人在自己的文章中尽量少出现科学性的错误。
《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环境教育》校本课程要“教什么”和“怎么教”,是在开发环境教育课程前首先要考虑和解决的基本问题。
环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环境问题的产生有经济、政治、科技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环境教育涵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内容,是化学、生物、地理、物理、语文等学科的综合。
从意识态度、知识和能力三个层面确立了环境教育课程的基本目标。
许多环境知识的教学不是小学教育所能达成的,但是高中阶段却能够达到。
而良好的环境道德品质和自觉行为(环境意识的内化)的形成,环保能力的增强是中学阶段所需获得的也是可以获得的最重要的环境素质。
三、《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 高中环境教育应帮助学生形成哪些环境教育的意识、理念和知识?(课程目标) ● 哪些环境问题是适合在小学学校教育中解决的?(课程内容) ● 高中环境教育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课程实施方法) 环境教育的课程目标:
1. 环境意识、态度方面 ●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 环境价值意识
● 环境道德意识 ● 环境的法律意识 ● 环境的审美意识 2. 环境知识方面
● 环境的概念及组成 ●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人类的影响 ● 人类发展和环境的关系 3.能力和行为方面
● 提高环境保护能力
● 提高环境审美能力。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专题教育整合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专题教育整合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05.27•【字号】沪教委基[2014]54号•【施行日期】2014.05.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专题教育整合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沪教委基〔2014〕54号)各区县教育局:为进一步落实国家有关部委对中小学开展各类专题教育的要求,提高本市中小学校课程领导力,探索中小学专题教育整合实施的有效经验,我委联合有关部门对中小学专题教育的内容要求进行系统梳理,并制定了《上海市中小学专题教育整合实施指导意见(试行)》(见附件),自2014学年度起试行,请认真落实。
各区县和中小学整合实施专题教育的有效经验,请及时报我委基础教育处,以便推广辐射。
联系人:金莉莉;联系电话:23116707附件:上海市中小学专题教育整合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14年5月27日附件上海市中小学专题教育整合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为进一步整合中小学专题教育课程资源,加强对专题教育教学和评价的专业指导和管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丰富学生学习经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快乐成长,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挖掘中小学专题教育的丰富内涵,努力将专题教育纳入课程改革全过程,使专题教育成为学校坚持全面质量观,创新课程教学活动,提高办学水平的载体;使专题教育实施过程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引领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二、课程设置(一)课时安排中小学专题教育一般安排在拓展型课程的课时内进行,平均每周1课时。
各学段专题教育可根据课程计划要求自行安排,课时可集中使用,也可分散使用。
学校实施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
学科综合是 必要的 。而从课程 改革 的角度看 , 环境 教
育为课程整合 、 学科整合提供 了机会 和平 台。 活 动 性 原 则 : 生 的意 识 和行 为 的 成 长 、 熟 , 学 成 不 深入开展研究 , 实现 了由整体 设计与探 索—— 深化研 还要在丰 富多彩 的活 究 与实践——初 步理性提炼 与总结 的逐 步推进 阶段 . 仅仅是在教 师的讲授 中获得 的 ,
科学化 、 范化迈进 。 规 大 自然 等 环 境 要 素 与 环 境 问题 , 图 通 过 活 动 让 学 生 试 认 识 周 围环 境 中事 物 的 自然 属 性 和 发 展 变 化 规 律 , 培
3 性提炼和总结 。 随着本课 题的研究和深化 , 养 学 生 对 自我 行 为 的批 判 性 思 维 能 力 。 . 理 伴 课题 组加强 了理性 思考和总结 . 以全面实施 素质教育 高年 级 : 对一些 极其 重要 的全球 性 问题 , 生 则 如 为 指 导 , 实 践 和 理 论 相 统 一 的 高 度 , 对 本 课 题 的 化 、 从 在 能源 、 沙尘暴等 问题进行探讨 , 进一步讨论与我 们 研 究 范 围 进 一 步 思 考 的 基 础 上 , 步 确 立 这 一课 题 研 日常生活最密切 相关 的主要环境 问题 , 初 把重点放在 提 究的框架 。
灵活性 原则 : 教材 的开放度较大 、 活性较强 , 灵 可 认识 会逐渐 成为他们的 自觉意识 。 根 据 教 师 实 际 情 况 , 以及 各 学 段 学 生 的 身 心 发 展 特 () 出实践性 和 学生 的参 与 , 3突 注重 学 生多方 面
点 , 择多种 教学途 径 与方法 , 指 导学 生根 据各 自 选 并 特 点 选 择 适 宜 的学 习方 式 。 研 究 性 原 则 : 励 学 生 从 熟 悉 和 感 兴 趣 的 事 物 出 鼓 发 . 导 他 们 对周 围 的环 境 现 象 及 各 种 层 次 的环 境 问 引
关于EPD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思考
●E D校本课程l 发的总体 目标 P , F
提高 我校教 师进行环 境 人 口与可持续 发展教 育的认
识和能 力 ,树立 新的教 肯观 .在教 育教学 活动 巾拘地推进
m6 b
维普资讯
教育广角 特别 关注
性课 程 ;三是 自我பைடு நூலகம்展 性课 程 。
● 教肯背景
“ 境 、人u 可持续 发展 ( 环 简称 E D)教 育项 目是 P 联 合 国教 科 文组织 跨学 科 的阱究 课题 .旨 通 过 人盯 ¨寸
与i持 续发 展的科学意 识 与相 关能力 培 养具有 主体精 神 与相应能 力 及可持续 发展思 想与相应能 力的新一代公 民。
是关 键 。为 了提 高教 师的 认识 ,教 师培 训 必须先 行 。学 校
● 促 进师 生的 共 同发展
通过 几年 来 的 E D教 育实践 , 校教 师树 立 了新 的教 P 我 育观 。大 家边 学 习边 实践 ,边 实践 边 研究 ,探 索 出 了一 套
适 合我 校实 际 、具有 一 定推 广价 值的 新型 育人 模式 , 广 使 大学 生在 校期 间不 仅掌握 有关 环境 人 口与可持续 发展的科 学知 识 , 也形 成 了有 关环境 人 口与 可持 续 发展的 科学 意识
环 境 、人 口与发展 n认识 .从而关注 环境 的变化 社 会 勺 的 变化和 人类的发 展 .协调 人 与自然 的关 系,人 人的关 系 ,实现 人 与社 会 ,人与 自然的 和谐 发展 ,走 可持 续发 艟
的道路 。国家 专门成 立 r垒同E D教育 工作委 会 .井已 P 取得 了 一定的研 究成 果和 实践经验 。 立了开 展E D教 育 确 P 的 “ 双十 六字”原 则 . ・ “ 是 主体探 究 一综合 渗透 型澡
关于环保教育的研究论文
关于环保教育的研究论文环保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
环保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新领域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地理教学由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高中环保教育中起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环保教育的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环保教育的研究论文范文一:浅析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反思论文关键词: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反思论文摘要:文章对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课程开发的基本过程与实施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环境本身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环境问题具有复杂性,是极其复杂的社会活动。
环境教育本身具有跨学科性、综合性与实践性,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
环境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但涉及国家的教育制度、人们所受教育的程度,还涉及一个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
开发环境教育校本课程既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又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与科研能力,尤其有助于中学生环境意识的提高。
一、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1999年6月15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把课程的决策权部分下放给学校的课程政策,从政策层面上给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保证。
可以说强调校本课程开发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种潮流,也是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基本取向。
“校本”是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郑金洲教授从三个面理解它的含义:一是一切为了学校,二是一切在学校中,三是一切基于学校。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1]。
著名的课程理论专家基尔宝克(M.Skilbeck)早就指出:“设计课程的最佳场所在学生和教师相处的地方。
幼儿园大自然探索:树木生态环境教学案例
幼儿园大自然探索:树木生态环境教学案例一、前言在幼儿教育中,大自然探索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而在这个过程中,树木作为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常适合用来进行生态环境教学的主题。
接下来,我将以“幼儿园大自然探索:树木生态环境教学案例”为题,为您详细介绍树木生态环境教学的重要性、实施方式和效果。
二、树木生态环境教学的重要性1. 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通过树木生态环境教学,可以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树木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树木的生长和变化,了解到树木对净化空气、保护土壤、保护水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自觉地保护好身边的环境。
2. 培养孩子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树木生态环境教学可以通过引导孩子们观察树木、了解树木的生长规律、观察树木上的动植物等方式,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思考,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和美丽,从而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树木生态环境教学中,可以组织孩子们一起行动,共同照顾树木,或者进行环保主题的手工制作等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树木生态环境教学的实施方式1. 室内课堂教学在室内进行树木生态环境教学,可以通过图片、图书、模型等多种形式,向孩子们介绍树木的基本知识,如树木的结构、生长规律、对环境的影响等内容。
2. 户外实地探究在校园或者附近的公园中,组织孩子们一起实地观察树木,了解树木的生长环境,观察树木上的动植物,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3. 环保手工制作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一些与树木生态环境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树叶拓片、制作树木模型等,通过动手制作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树木的生长过程和生态环境。
四、树木生态环境教学的效果通过树木生态环境教学,可以使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增加对树木和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体验,从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研究型课程
上海市中小学研究型课程指南一、导言1.课程定位研究型课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获得和应用知识,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它包括单独设置的研究型课程和在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中,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所开展的学习活动。
本指南的研究型课程是指单独设置的研究型课程,该课程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又称为“探究型课程”,在本《指南》中统称为“研究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是以问题为起点,以研究为中心,面向整个生活世界,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力,强调团队合作,重视实践体验的一门课程。
它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研究型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小学、初中和高中都必须开设,要求学生全员参与。
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和实际情况组织开发与实施。
2.课程理念(1)关注学生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型课程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自主地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问题开展研究,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得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和实践的体验,为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平台,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施展自己的才能.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实践,勇于创新,追求卓越。
让学生在对各种现象的观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和增强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基于问题解决,面向真实生活世界研究型课程让学生从自然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问题,运用观察、调查、实验、猜想、分析、推理等手段,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开展研究,解决问题,获得直接的体验和经验。
(3)优化学习方式。
丰富学生学习经历研究型课程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尤其是学会对各种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的需要。
研究型课程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和青少年活动基地等场所,开展多种实践性、体验性的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
校本课程环保教育实施方案
校本环保课程《与绿同行》开发实施方案澄迈县第二小学一、开发目标1、总体目标以环保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
我校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提出了选修课和活动课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2、具体目标:目标之一:构建“知识化、生态化、人文化”的校园环境,使校园成为学生童年时代接触自然、触摸生命的一扇窗户,成为教师实践教育理想的另一基地,同时深厚校园文化内涵,凸现办学特色。
目标之二:通过课题的实施,在校园中建立学生实践基地,让学生有机会亲近自然、亲近动物,呵护绿色,并辐射学科、社区,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绿色”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习惯、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敢于提出问题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目标之三:通过课题研究,发挥教师潜能,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使教师真正成为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探索出小学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发校本课程的途径与方法,优化学校课程结构,有效实施素质教育。
二、开发背景众所周知,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摆放在人类面前的严峻问题。
时至今日,人类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人类利用它开发自然、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另一方面,又由于人类对自然的开发不遵循科学规律,毫无节制。
于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地球不堪重负,人类也随之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因此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奔走呐喊:“还我一片洁净的蓝天”“把绿色还给大地”。
“世界只有一个地球”,既是现代的生态观,也是现代的教育观。
当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展开之时,通过认真解读,我们惊喜地发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到的一个教育内容之一就是“珍惜环境”,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三峡库区中学环境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
三峡库区中学环境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摘要]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课程观和课程管理体系,长江三峡工程建设带来了库区地理环境的重构,交织着的两个变革催生了三峡库区环境保护教育地方课程。
三峡库区环境保护教育课程为培养库区“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选择本土化的环境保护教学内容,开发出具有乡土性、交互性、选择性的地方教材,选建点、线、面结合的学生实践活动基地,建立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学校环境教育课程化、活动化、互动化的“三化”教育模式。
[关键词]课程改革;环境教育;地方课程三峡库区是位于长江上游渝东北地区,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三峡大坝的修筑,在坝上形成的一个以长江河谷型水库为轴的狭长地理单元。
三峡库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口稠密、生态脆弱、经济落后。
淹没区的11座县城、114个集镇的大规模搬迁建设,120万人的庞大移民,这些新的人类活动给三峡库区先天脆弱的生态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因此,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是摆在库区人民面前的首要大事。
学校环境教育具有“教育一个,影响全家”“教育一代,影响几代”的功效,是全民环境教育最经济、最有效的形式。
学校环境保护教育正是我们要找的植根于库区、适用于库区的地方课程。
二、开发三峡库区中学环境教育地方课程的实践探索重庆市万州教育科学研究所在近五年的研究与实践中开发出三峡库区中学环境教育地方课程,并在挖掘乡土教育资源、开发地方教材、建设学生实践基地、提炼地方课程实施策略等方面作了很好的探索,总结出“创造适切每个孩子发展的课程”“地方课程开发策略”“库区环境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结合策略”“环境教育课程化模式”“学生实践活动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等有价值的经验。
(一)培养库区“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选择本土化的教学内容三峡库区中学环境教育地方课程,依据《中小学环境保护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中小学环境保护教育实施指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确立为库区培养“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的教育目标,即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观,增强对当地环境和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基础的环境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研究区域性环境问题的科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学 生科学 态度 , 握 研究 型学 习 的基本 方 法 与 掌
过程 , 提升 学生发 展 性 学 力 与创 造 性 学 力 的一 门 课程。
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 , 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 也必将推动高中生乃至全体公 民环境意识与环境 道德的树立 , 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 的
与环境 监督 、 境调 查 和评估 、 保 宣传 、 境决 环 环 环 策和环境建 设等行 动 。
模 式 , 终使 广 大师 生 形 成 可持 续 发 展 的环境 教 最 育 理念 , 建设 具 有 学校 特 色 的校 本 课 程 。这不 仅
环境 教育 资源 , 过 自行研讨 、 通 设计 、 制 出来 的 , 编 以跨 学科 活动 为特征 , 以班 级为 组织形 式 , 过研 通 究性 学 习 , 唤起 学 生 的环 境 意识 , 高 环境 素 养 , 提 使 他们 理解 人类 与 环 境 的相 互 关 系 , 展解 决 环 发
基 于环 境 教 育 的研 究 型课 程 开发 与 实施
刘 育蓓 , 文 明 蒋
( 上海市复旦实验 中学 , 海 上 20 3 ) 0 43
摘 要: 环境 问题 日 益受到世人关注。环境 问题 的解决要依 靠大批具有较 高环境素养的 公 民共 同努 力 。 中学生是 未来 的建设 者 , 中学环境 教 育是 关 系到整 个 环境教 育成 功 与 否 的一 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 因此加强中学环境教 育具有深远 的战略意义。文章主要 阐述 了基于环境
教 育 的研 究型课 程 开发 的 实施 途径 、 价及 实施效 果分析 ; 评 还就 课程 开发 中的 一些 问题 进行 了 探讨, 并提 出了设 想 。 关键 词 : 环境 教 育 ; 究 型课 程 ; 研 环境 意识 ; 环保行 为 ; 环境道德 基于环 境 教 育 的研 究 型 课 程 开发 的基 本
依 据
一
、
重要途径 , 将推进高中环境教育步人可持续发展
轨道 。 二 、 于环境 教育 的研 究型课 程的 界定 基
环境教育具有整体性 、 综合性 、 区域性 、 跨学
科 的特点 。研究 型课程 的特 点是 探究性 、 新性 、 创 自主 性 、 综合 性 、 开放性 和实 践性 。研究 型课 程 的
征, 充分利 用校 园 环境 和周 边 环境 中所 蕴 含 的环
本质特性、 价值取 向同环境教育 的实施特点与要 求十分吻合 , 因此它是中小学环境教育具有时代 意 义 的先 进 实施渠 道 。 本课 程 的开发 以可 持 续 发展 理 论 、 境 学 理 环 论、 研究性学习理论、 教育学理论为理论基础 , 将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 , 力求将环境教育与 研究 型课程 相结 合 , 编写环 境教 育校本 教 材 , 展 开 以问题为 中心 的专 题 探 究 式学 习 , 索 环 境 教 育 探 的最佳 途径 及科 学 评 价 , 建学 校 环 境 教 育教 学 构
( ) 动 目标 : 使 师 生 利 用 已有 的 知识 和 4行 促
技能, 主动 参 与解决 环 境 问题 的 工作 。形 成 有利 于环境和可 持续 发展 的生 活和 行 为模 式 , 积极 参
境 问题 , 大气 污染 、 雨 、 如 酸 湿地 保护 , 养学生关 培
注身边 的环境 问题 。 ( ) 出课 程的研究 性 。在课 程 开 发 和实施 4突
收 稿 日期 :0 8— 9— 3 20 0 0
作为-r面向高中学生的、 - I 具有 自主性 、 开放
作者简介 : 刘育蓓 (9 3 ) 女 , 17 一 , 江苏扬州人 , 上海市复旦实验 中学一级教师 , 主要从事 中学地理 教育研究 。
5 7
第 4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基础教育版 )
性、 探索 性 的研究 型课 程 , 该课 程具 有如下 特点 :
识及 掌握 处理 环境 问题 基 本 技 能 的基 础 上 , 导 引
() 1 突出环境 教育 的综 合 性 。整 合各 学科 教 育 资源 , 使得学 生可得到 的课 程 资源更加 丰富 、 全
面且 充满 活力 。采 用 跨 学 科模 式 进行 课 程 的开 发 、 织与实施 。 组 ( ) 出课 程 的开 放 性 和 动 态 性 , 重 生成 2突 注 性课 程资源 的有 效利用 。 ( ) 出课 程 资 源 选 择 的 区域 性 和适 切 性 。 3突 除了全球性 的环境 问题 , 别 关 注上 海 本 土 的环 特8 中 图 分 类 号 : 6 39 G 3.8 Junlo h nhi om U i rt (Ee etr dct n dtn) ora f S aga N r a nv sy l ei lm na E uao E io y i i 文 献标 识 码 : A
学生 从思 想上 、 感上 尊 重环境 、 心 环境 、 爱 情 关 热
环境 、 理解环境 , 进而形 成对待 自己 、 人 、 他 自然 的
正确 态度 , 有 责任 感 的社 会公 民。激 发 学生 热 做 爱 家乡 , 建设 家 乡 的热 情 。培 养 学 生 的科 学态 度
和精 神 ,
我们认为 , 环境教育 ” “ 研究 型课程 , 指学 是 校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 的需 要和理论 , 国家 以《 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纲要 < 试行 ) 为指导 , 20 》 以 03 年 1 月教 育 部颁 布 的 《 1 中小 学 环 境 教 育 实 施 指 南》 为基础 , 以科学 的教育 、 程理念作支撑 , 课 以 高 中学 生为教 育对 象 , 结合 学 生 的 需求 和年 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