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中侵犯学生隐私权的行为及其法律思考

合集下载

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法律问题初探

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法律问题初探

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法律问题初探[摘要]高校学生工作呼唤“法治”,由于观念和制度等方面的原因,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大量的法律问题,包括管理规定本身的问题和管理过程中频发的侵权行为等。

规范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建立依法管理、诚信管理和人本管理的规范管理的观念体系,建立规范的高校学生管理运作体系、建立规范的学生校内违纪处分保障体系。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法律体系随着我国法治社会的初步建立,在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过程中,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呼唤“法治”。

一、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一)学校管理制度本身的问题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普遍轻视学生权利、重视学校权力,权利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严重失衡。

细查各校校规,我们看到的是大量的“必须”“不得”等限制性条款,几乎都属于义务性规范,很少发现甚至根本就不存在权利性规范。

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的,高校校规中权利与义务规范设置严重失衡,足以表明高校对学生权利的漠视。

同时,在“从严治校”的理念下,高校的管理者一般都是从严制定校规,与相关法律法规比较,对学生的要求更高、限制更严、处分更重。

如规定“考试作弊的,一律作退学处理”,毕业证跟英语等级证或者计算机等级证挂钩等,都与法律法规相抵触。

同时,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庞杂而不协调,相同或类似的问题,在不同的规章制度中规定不一,有的表现为界定不一,有的表现为处理不一,降低了学生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直接影响学生管理工作。

(二)学生管理法治化的程度有待提高近年来,学校管理法制化的观念已渐趋普及,国内学界,尤其是教育学、社会学、法学等专业学者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深度进行了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

然而,整理和分析近年来相关的论文和著作发现,研究者的视角大多集中在怎样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如何加强学生权利的保护以及改革学校管理的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均未能深入地研究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究竟属于什么样的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中学校主体和学生主体以及其他相关利益群体的权利义务内容如何,以及怎样才能切实做到学生管理法制化等结构性和基础性的问题。

论大学生隐私权与高校管理权的冲突及对策

论大学生隐私权与高校管理权的冲突及对策

论大学生隐私权与高校管理权的冲突及对策摘要:作为公民,大学生有自己的隐私权,作为学校,在管理过程中有对学生的知情权。

实践中,隐私权和知情权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主要表现在:高校随意利用、公布学生私人信息;非法监听、侵入、搜查、窥视学生私人领域;依据校规校纪处分学生时,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要解决这些冲突,可以从几方面入手:完善公民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增强法治意识,完善管理理念;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法制宣传,营造保护隐私权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隐私权管理者知情权冲突对策一、大学生隐私权的内涵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演进,人们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注重自己的独立人格,而随着生活的日趋紧张和复杂,人们的个人生活又越来越容易受到干扰和侵入,因而在现代社会,保护个人隐私就变得尤其重要。

隐私,亦称为私隐或者私生活,是指人的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信息,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以及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

构成隐私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首先,要具有私人性,即必须是纯粹属于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或事情,这是隐私的本质属性;其次,具有隐秘性。

主要是指当事人不愿意为他人知悉、干预或侵入,或是按照正常的心理和道德标准而不便为公众所知晓的心理状态;最后,具有利害性。

也就是说一旦侵害了隐私,就会对当事人带来不便或伤害。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的隐私权属于一项独立的人格权,理应受到保护。

但有关大学生隐私权问题,国内学者和有关专家还很少有著述,可以说在对大学生隐私权的研究和保护上至今仍是空白。

结合我国《宪法》、《民法通则》、《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一些地方法规和司法解释,一般都认为,大学生隐私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学生享有保守姓名、肖像、电话、通信、日记和其他私人文件等秘密不被刺探、公开或传播的权利。

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法律问题探析

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法律问题探析
[ 关键词 ] 高校 学生管理 法律 问题 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常见法律 问题 1 . 侵犯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是指公 民享有在各级各类学校 、 各种教 育机构或通过其他途径学得文化科学知识, 自己的科学文化业务水 提高 平的权利。 目 ,侵犯受教育权的案件主要集中在招生和学籍管理方 前 面。发生在招生阶段的侵犯受教育权案件主要表现为招生学校未按照 有关 的要求和程序进行招 生, 致使本应入学受教育的学 生失去入学权的 案件。发生在学籍管理当中的侵 犯受教育权案件主要表现为高校违反 有关法律和政府规 章的规定, 将学生开 除学籍 , 使其失去接受 高等教育 的机会 。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的现象还表现为未能按照国家的有关要求 开设课程 、 配备师资 、 教学硬件设施不达标等。 2 犯获得公正评 价权 。获得公 正评 价权即是中 国《 育法 》 四 . 侵 教 第 十二条第三款所规定 的学 生享有 “ 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 价, 完成规定 的学业后获得相应 的学业证 书 、 位证书” 学 的权利。如果学生 按照有关要求完成学业 、 合格, 成绩 具备毕业和颁发学位的有关条件时, 学校有 义务按照有关的规定 向学 生颁发毕 业证 书和学位证书。获得公 正评价权还包括个人的考试成绩能得到公平评价, 学籍档案 中的评语能 够公 允等 。 3 . 侵犯生命健康权 。生命健康权是 以大学生生命和健康安 全利益 为内容 的人格权。侵犯学 生生命健 康权 的情况主要是发生在高校中的 学生伤害事故。这些伤害事故主要包括三类, 即意外事故 、 失性事故 过 和故 意性事故 。对于因为高校的过 失和故 意造 成的学生生命 健康权受 到侵害的情况, 高校应 当按照法律的有关规定 , 按照过错责任原 则进 行
能加 以 限制 。
6 . 侵犯财产权。侵犯财产权是指以财产权为侵权 客体 的侵权行为。 高校学生管理中常见的侵犯学生财产权的行为主要 包括 以下 四种: 第一 是违规 收费 ; 二是违 规罚款, 第 例如向违反校纪 、 班规 的学生进行 罚款 ; 第 三是违规扣发, 如学校将学生按照规定应当享有 的奖学金 、 例 贷学金 、 助学金等予 以扣发 , 了《 侵犯 教育法 》 4 第 2条 规定的学生有获得 以上经 济资助 的权利 ; 第四是违 规没收, 例如学校将学生宿舍 中的热水器 、 电饭 锅予 以没收。严格讲, 没收 即是一种行政处罚手段 , 也是一种刑事制裁措 施, 其适用范围是 由刑法 和行 政法严格规定 的, 高校也并没有对 学生合 法财产予 以没收的权利, 也就是说, 只能暂扣, 而不能剥夺其所有权 。 7处理大学生违纪事件 的程序不严密 。我国高校的学生违 纪处 理 . 条例 中目前涉及违纪处理 的程序及 其它程序方 面的内容很少 ,这成为 高校管理 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 大学生最不满意 、 是 提起讼 诉最多的 个 问题。 依据 我国《 行政处罚法》 有关昕证程 序的规定 , 当在大学生 应 违纪处理条例中也 引人事前 的 、 正式 的听证程 序 , 以便 于在做出处理决 定之前 , 给学生辩护 的机会 , 使学生对有关事 实和证据有知悉 的权 利。 同时 , 可以把处理的过程化 为教育过程 , 有利 于培养学生 的 自律 能力 ,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和法制意识 。 二、 高校学生管理中法律事件原因分析 1 . 教育管理者法律意识淡薄。 自古以来 , 中国教育一直十分突出教 师的主导与主体地位 , 在传统思想 的影 响下 , 教育 管理者的法律意 一些 识淡薄 , 在依法治教 、 依法治校上存 在一些误 区。有人片面认 识法律的 功能 , 认为法律 可用可不用 , 自己有利就用 , 对 没有利 就不 用 , 口头表态 用, 实际操作不用。 这样 ,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 的制定 ,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的开展 , 都以学校和管理者 为主体 , 以学校 和管理者的意志 为转 移 , 这

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法律问题作者:付煜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12期提要本文从分析新形势下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出发,指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从而为高校积极稳妥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法治化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一、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问题(一)高校在行使管理职权时,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

高校管理中对学生的侵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一项普遍的法定权利,是当代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权在宪法第46条和《教育法》第9条中作了明确规定,但在现实中,由于学校侵犯学生受教育权而双方对簿公堂的案件近年来日趋增多,因被学校开除学籍、不予颁发学历学位证书等的“学子状告母校”案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二是侵犯学生的名誉权和隐私权。

学生名誉权是学生依法享有的名誉不受侵害的权利,学生名誉关系到其在学校的地位、人格尊严以及老师和同学对他的信赖程度,法律保护学生的名誉权。

隐私权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必然要求,是尊重人格尊严和个人价值的体现,也是公民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得以维系的保证。

但高校在为录取新生邮寄录取通知书的同时,附带将为学生办理的银行卡(折)等一并寄于学生,这种将考生的个人信息诸如姓名、身份证号等在未获得授权的情况下透露给银行而侵犯学生个人隐私权的现象颇为严重。

三是侵犯学生的财产权。

与其他公民一样,学生依法享有财产权,但一些高校以各种借口侵犯学生财产权。

如有些学校没有经过权威部门的同意而向学生“乱收费”,还有些学校强迫入校新生购买公寓用品,等等。

对于学生的这些财产权,作为管理者不仅应给予保护,而且不能侵犯,否则就构成侵权,应负损害赔偿的法律责任。

四是侵犯学生的生命健康权。

生命权和健康权的享有是每个公民的最高人身利益。

浅论高校管理与学生权利的冲突及其解决

浅论高校管理与学生权利的冲突及其解决
与 学 籍 管 理 , 惩师 生等 , 际 行使 教 育执 行 的职 权 。 这 个 意义 上 , 奖 实 在
切 需要解 决的一大问题 。 尽管学生宿舍属于学校的固定资产, 在学 但
也就 成 了学 生 在校 基 本 生 活 的 私 校方具有教育执行主 体的资格 , 属于授权执法主 体。。 管高校 的行 校 收 取 学 生 的 住 宿 费 让学 生 入 住 后 , 尽
的 行政 管 理 职 能存 在 于 教 育 管 理 中 , 高校 和 学 生 间存 在 行 政 主体 和 行 检查 , 也有权 安排 不特 定的人到各个学 生宿舍进 行检 查, 检查的时间
政相对 人的关系 , 一种纵 向的管理关系 , 是 即服从 与被服从 的关系 。 他们问的关系的调整 , 适用 行政法 范畴 的相关法律 。
政管理职能在弱化, 它依然享有国家赋 予的行政 管理权力 , 享有 国家 人 场所 , 学生拥 有隐私权的私密空间, 是 学生享有在宿舍 内的活动不
赋 予 自主 管 理 权 。高 校 对 管 理权 的 实施 , 是对 行 政 权 力 的执 行 , 有 具 受干 扰 和 隐私 不 受侵 犯 的权 利 。 了 加 强 管 理 , 校 自行 拟 定 了 学 生 为 学
管 理 所 规 定 的 义 务 与 责任 。
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可分为两类 , 一类是纵向的服从与被服从的 关系, 另一类 是横 向的平等 主体 问的 自由合意 的关系 , 即契约关系 。
虽然学生的某些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 了实现, 但是在高校的管理
普通高校实行并轨招生 , 学生 自费就学 , 自பைடு நூலகம்择业, 学校在其中扮演着 中存在着其他的问题, 现就学校管理 中与大学生权利冲突最大的几个

学校应如何保护学生隐私权

学校应如何保护学生隐私权

学校应如何保护学生隐私权随着互联网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隐私权日益受到关注。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有责任保护学生的隐私权。

本文将探讨学校应如何保护学生隐私权,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建立隐私保护政策。

学校应制定明确的隐私保护政策,规定学校内部对学生隐私的保护措施和限制。

政策应明确规定学生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存储方式,并明确规定任何未经学生或家长授权的信息使用是被禁止的。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教职员工的隐私保护意识培养,确保他们不泄露学生隐私。

第二,加强学生信息管理。

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生信息管理制度,确保学生个人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学校可以采用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学生个人信息进行分类存储,设立权限控制,只有授权人员才能查看和修改学生信息。

此外,学校还应定期检查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及时更新和升级系统软件,防止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

第三,保护学生隐私权利。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隐私权利的法律宣传和教育,让学生和家长了解自己的权利,并教育他们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

学校还应建立投诉和申诉机制,保护学生举报违反隐私权的行为,及时处理和调查投诉事件,给予学生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第四,加强技术安全保护。

学校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保护学生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

例如,学校可以建立防火墙和安全网关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网络应用程序的安全评估和监控,以防止数据泄露和个人信息被滥用。

另外,学校还可以开展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

综上所述,保护学生隐私权是学校的重要责任。

建立隐私保护政策、加强学生信息管理、保护学生隐私权利以及加强技术安全保护是保护学生隐私权的有效措施。

只有学校积极采取措施,才能真正保障学生的隐私权,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浅谈高校学生隐私权及其保护

浅谈高校学生隐私权及其保护

浅谈高校学生隐私权及其保护[摘要]高校学生隐私权状况近年来受到多方关注。

由于高校管理的某些行政特点和高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得隐私权侵权案件屡见不鲜。

究其深层原因,可发现该现象背后存在多种形态的冲突和矛盾。

分析这些矛盾的症结所在,建议应从非诉角度即运用教育、私力救济等手段解决维权问题,构建和谐校园。

[关键词]隐私权;权利冲突;多元维权途径2010年7月1日,我国颁布并施行了《侵权责任法》。

其对各种形式的侵权均予以界定并制定相关处罚措施。

其中该法首次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隐私权,使其成为了隐私权立法历程中的里程碑。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流通有了更多的渠道,公民的私人信息、个人生活也相对更容易被获知。

伴着这样一个趋势,隐私权侵权案件也以较高的速度增长,逐渐成为侵犯公民人身权案件中最为常见的一类案件。

同时,在诸多的此类案件中,最令人关注的便是占绝大多数的高校侵犯学生隐私权案件。

在大学这片学术和智慧滋生的乐土中,如此多的隐私权侵权案件引发了公众对高校管理、学生地位等问题的思考。

如何认定这样一种侵权行为,如何对大学生隐私权加以保护,这种行为背后的权利冲突又是如何,成为了当今法学界热议的话题。

以下本文将从高校学生隐私权保护现状、核心矛盾与冲突以及相关维权途径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高校学生隐私权保护现状公民隐私权包括个人信息、个人私事、个人生活领域不受侵扰等权利。

而在大学环境中,大学生所享有的隐私权主要包括个人信息方面如学习成绩、受过的处分、疾病史、社会关系、婚恋状况等不被公开的权利;个人私事方面如校内学习活动、其他活动等不被侵扰的权利;个人生活领域如宿舍、日记、信件包括电子邮件等未经本人允许不得被知悉的权利。

由于高校的管理权与大学生隐私权的冲突、隐私权保护不力等问题使得近年来高校隐私权侵权案件屡屡发生。

高校学生在学校中属于维权意识较弱的群体。

其进入大学主要为了完成学业,意识偏向以稳定为中心。

且大学生普遍具有从众心理,表现为在群众舆论的压力下,放弃个人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自我保护行为。

高校管理权和学生隐私权的法律冲突及对策

高校管理权和学生隐私权的法律冲突及对策

高校 管理权和 学生 隐私权 的法律冲突及对 策
李 颖
( 波 职业 技 术 学 院 ,浙 江 宁 波 宁 350 ) 1 80
摘 要 : 随 着社 会 法 治 观 念 的 逐 渐普 及 , 伴 高校 管理 权 与 学生 隐私 权 之 间 的 法律 冲 突所 产 生 的 频 率 也越 来越 高 。 高校 不 断

51 ・
第 1 0卷 3期 2 1 年第9 月 01

颖 : 校 管 理权 和 学 生 隐 私 权 的 法 律 冲 突及 对 策 高
V 1 0N . o. o3 1
Se .2011 p
学 生 ,隐 私权 的客 体指 的 是高 校学 生 的私人 信 息及 空 间 等 。 某 种角 度来 说 , 校管 理权 的存 在是 高校 学 生隐 私 从 高 权 实 现 的有力 保 障 ,高校 管理 权 的依 法 行使 有 利 于保 护 高 校 学生 的利 益 。但 是 , 与其 它法 律 所保 护 的权 利 一样 , 高校 学生 的 隐私权 也 是作 为相 对权 利存 在 的 ,在 行使 的 过 程 中要 接受 他人 利 益与 公共 利益 的 限制 。高 校 学生 隐 私权 在行 使 过程 中不 能违 反法 律 。从 高等 教育 的发展 趋 势来 看 ,高等 学 校与 学生 之 间不仅 仅是 教 育管 理关 系 同 时还 是 民事 关 系。 校与 学生 之 间的法 律关 系 , 不是 简 高 既 单 的行 政法 律 关 系 , 也不 是 单纯 的 民事 法律 关 系 , 而是 两
校 是双 重法 律关系 的主体 。 既有行 政权 能又有 民事 主体 的 权 利义务 。在 目前我 国 的法 律体 系下 . 笔者 倾 向于采 用双 重 法律 关 系主 体 的观点 来解 决 高校 管理 权 与学 生 隐私 权

学校保护学生隐私管理制度

学校保护学生隐私管理制度

学校保护学生隐私管理制度导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学校保护学生隐私管理制度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学校保护学生隐私管理制度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和完善这一制度。

一、引言学生隐私是指个人信息和生活事务,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身份信息、家庭背景、学业成绩、健康状况等。

学生在学校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泄露自己的隐私,因此,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保护学生隐私的制度刻不容缓。

二、必要性1.保护学生权益:学生的隐私权是每个人的基本权益,学校有义务保护学生的隐私,使其能在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2.防止不当使用信息:学生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可能面临信息被滥用、骚扰以及诈骗等风险。

建立隐私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预防这类问题的发生。

3.法律规定: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对学生隐私的保护要求,学校有责任履行这些法律义务。

三、建立学校保护学生隐私管理制度的原则1.依法合规:学校保护学生隐私的管理制度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合规操作。

2.科学公正:建立科学公正的制度和程序,确保学生隐私受到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

3.界定权利与义务:明确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确保各方权益的平衡。

四、制度的建立与完善1.收集权限的限制:学校应仅在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服务中,根据必要性和合法性的原则收集学生信息,不得随意收集和使用学生信息。

2.信息安全保障:学校应建立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确保学生个人信息的安全存储和传输,包括加密技术、网络防护、权限管理等。

3.明确使用范围:学校应制定明确的规定,规定学生个人信息的使用范围,明确员工对学生信息的使用权限和限制。

4.隐私权教育:学校应加强学生和家长的隐私权教育,提高他们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5.投诉处理机制:学校应建立学生和家长的投诉处理机制,保证学生和家长对学校隐私管理工作的监督和反馈。

五、学校保护学生隐私管理制度的挑战与解决方案1.技术问题:学校可能面临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

学校法与学生权益保护学生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

学校法与学生权益保护学生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

数据加密存储
学校应对存储的学生个人 信息进行加密处理,确保 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 的安全性。
定期安全审计
学校应定期对学生个人信 息管理系统进行安全审计 ,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 安全漏洞。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的监管
01
严格限制数据访问权限
学校应严格控制对学生个人信息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
学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提高警惕性
学生应时刻保持警惕,不 轻信他人,避免泄露个人 隐私和敏感信息。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学生应了解有关隐私和个 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 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学生应掌握基本的网络安 全知识,避免在网络上随 意发布个人信息,防范网 络诈骗和攻击。
学生需妥善保管个人信息
问相关数据。
02
建立数据泄露应急机制
学校应建立数据泄露应急机制,一旦发生数据泄露事件,能够迅速响应
并采取措施减轻损失。
03
加强对学生隐私的尊重和保护
学校应尊重和保护学生的隐私权,避免过度收集和使用学生个人信息,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隐私保护意识。
05
学生在保护自身隐私和个 人信息安全中的责任
设立专门机构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数据保护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 学生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确保相关政策和 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加强员工培训
学校应对所有接触学生个人信息的员工进行隐私 保护培训,提高员工对学生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 的重视程度和保护能力。
学校需加强技术防护措施
01
02
03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
学校应采取有效的网络安 全措施,如防火墙、入侵 检测系统等,防止未经授 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学校教育中的法律问题解析

学校教育中的法律问题解析

学校教育中的法律问题解析1.引言学校教育在培养人才以及传递知识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教育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和问题,其中一些问题涉及法律的层面。

本文将就学校教育中的法律问题进行解析和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并应对这些问题。

2.学生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学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对象,他们享有相应的权益。

然而,这些权益在实际中常常受到侵犯。

例如,学校在处理违纪问题时可能会涉及到学生的隐私权。

学校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学生的个人信息得到妥善保护。

同时,学校还需关注学生在学校内的安全环境。

学校有责任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在这方面需要合理安排校园巡逻和安全设施的建设,确保学生远离暴力和欺凌行为。

3.教师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权益同样需要得到保护。

首先,教师应享有公平的工作条件和待遇。

学校应当遵守劳动法相关规定,为教师提供合理的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确保教师能够全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行使其知识产权。

学校应尊重教师的版权,禁止非法复制和传播教师的教学资料和课件。

同时,学校应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设备,确保教师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4.学校管理中的法律问题学校管理涉及到许多法律问题,其中包括学校执照和许可证的申请和维护、校规校纪的制定和执行以及学校与外部机构的合作协议等。

学校应通过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来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学校还应当关注学生和教师的合同问题。

合同是学校与学生、教师之间达成的法律约定,涉及到各方的权益和责任。

学校应制定合理的合同模板,确保合同内容合法合规,并及时履行合同义务。

5.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问题学校教育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需要得到保护。

学生的功课、作业以及教师的教学成果都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

学校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来确保知识产权的保护,遏制盗版和侵权行为的发生。

学校还应当加强知识产权教育,提高学生和教师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学校常见法律问题解析及解决方法

学校常见法律问题解析及解决方法

学校常见法律问题解析及解决方法作为学生或家长,我们经常会面临一些与学校相关的法律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到学校纪律、学生权益、教师行为等方面。

了解并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保护学生权益、维护良好的学校环境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学校法律问题,并提供解析和解决方法。

H1: 学校纪律问题学校纪律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有时候学校的纪律规定可能与学生权益产生冲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学校纪律问题及其解决方法:H2: 惩罚过度问题:有时候学校的纪律处分可能过于严厉,超出了惩罚的必要范围,对学生的心理和身体造成伤害。

解决方法:如果你认为自己受到了惩罚过度,你可以向学校的行政部门提出申诉。

同时,你还可以咨询相关法律专业人士,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应对策略。

H2: 不公平对待问题:有时候学校在纪律处分方面存在不公平对待的情况,某些学生可能受到更轻的惩罚,而某些学生可能被过分严厉地处罚。

解决方法:如果你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对待,你可以向学校的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并提供有关证据来支持你的说法。

此外,你还可以要求律师的帮助,保护自己的权益。

H1: 学生权益问题学生权益是另一个常见的学校法律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学生权益问题及其解决方法:H2: 隐私权侵犯问题:有时候学校可能会侵犯学生的隐私权,例如未经许可查看学生的个人信息、监控学生的行为等。

解决方法:如果你认为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了侵犯,你可以向学校的行政部门提出投诉。

如果学校未能解决问题,你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或咨询律师。

H2: 体罚和虐待问题:有时候学校中可能存在教师对学生实行体罚或虐待的情况。

解决方法:如果你受到了体罚或虐待,你应该立即向学校的文职人员或学校管理部门报告。

同时,你可以将情况报告给警方,并咨询律师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H1: 教师行为问题教师的行为与学校法律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以下是一些与教师行为相关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H2: 虐待学生问题:有时候教师可能对学生实行虐待或粗暴对待。

浅谈高校学生隐私权的限制与保护

浅谈高校学生隐私权的限制与保护
年 人 。学 校 亦是 一个 特 殊 的 地 方 , 了维 护正 常 的教 学 秩 序 为
教育者一定 的个人信息 。有学者认为这一权 利源于教育的
特殊性 。因为教育是一项特殊的活动 ,能达到 良好 的效果 。 是 , 但 学
生 的 隐私 权 是 法 定 的权 利 ,任 何 个 人 或 组 织 不 得 以 任 何 理
同的学习生活之外 , 还存在一定程度 的竞争关系。突出表现
在奖 、 助学金 的发放及评优评先 等方 面。出于增强评选透明 度 的考虑 , 竞争者之间往往具有知悉对 方一定信息的权利 ,
其 他 相 关 利益 关 系人 如 处 于决 策 或 监督 地 位 其 他 学 生 也 同
因所处 空问的特殊性而成 为特殊权利 主体的高校学 生 , 其
( ) 校 学 生 隐私 权 的 特 点 二 高
学校作为国家教育权 的实施者,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 管理 既是权力 , 也是义务 。学生隐私权得不到应有保护 , 实
质是学校教 育管理职能 与学生隐私权之 间发生 的冲突以及
学生 之 间 权 利 的 冲 突 。
1 . 学校行政管理权与学生隐私权 的冲突 。 教 育法》 《 等有 关法律赋予学校 “ 自主办学” 自主管理” 和“ 的权 力。学校为
第3 卷 第 8 1 期
21 0 0年 8 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u a oC in nvr t Sc c) o r lf he g i sy(o. i n f U e i S
V o. . 1 3l No8
Au . 0 0 g2 1
三、 高校 学 生隐 私 权 限 制 与 保 护 平衡 点 之 探 求

对侵犯初中生隐私权行为的分析与思考

对侵犯初中生隐私权行为的分析与思考
例二,教材讲述的事例。蔡园园一进中学就产生了一种成人感,觉得自己不再是孩子了,可母亲仍对她管头管脚,特别是爱拆看女儿的信,以掌握女儿的“新动向”。一日,母亲从拆阅信件中发现一封称呼前有“亲爱的”,里面尽是“思啊”、“想啊”内容的信。信中可谓情意绵绵,还有“海可枯,石可烂,你我的友情永远不断”的“海誓山盟”式的话语,最后相约去公园畅谈心中的隐私,署名“汤若男”。母亲当即断定女儿在早恋,园园放学回家当即指责。女儿提出强烈抗议,母亲却不以为然说:“你是我生的,我是你的法定监护人,我爱对你怎么样,就怎么样,我这是关心你,爱护你,你懂不懂!”星期天女儿赴约,母亲又悄悄尾随,而终看到的汤若男却是女儿小学的女同学,“汤若男”非男生也。之后女儿数日不屑理睬母亲,母亲则懊悔不迭。
为了保护青少年学生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国家制定了诸多法律,但这并不意味着青少年合法权益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保护了。要真正使初中生隐私权得到维护,初中生自己要把法律作为保护自我权益的有力武器,在头脑中牢固树立起依法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让法律发挥其应有的威力,不要因怕麻烦、怕费时间、怕耗精神、怕丢失一定的面子而放弃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依法保护意识在头脑中深深扎根;其次要了解法的大概内容,学习一点有关法的基础知识,这是初中生进行自我保护的基础。如果我们的初中生能注意了解并学习与自己关系密切的法律知识,懂得了这方面的一些知识,那么在遇到有关事情时,就能进行自我保护了;第三要善于运用法律、法规,不向形形式式的阻力让步,这可以说是初中生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关键。社会主义的法律是保护青少年的,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依靠自己的组织、家长、有关法律部门,同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力争做到自觉守法,勇于护法,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好公民,投身于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事业中。

学校制度法律问题

学校制度法律问题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学校制度在法律层面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学校作为教育的基本单位,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

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学校制度法律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育秩序,也侵害了学生、教师和其他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学校制度法律问题。

一、学校管理制度法律问题1. 学校规章制度不完善。

部分学校规章制度存在漏洞,未能全面覆盖学校管理各方面,导致在实际执行中难以落实。

2. 学校管理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

如学校擅自改变学生学籍、违规收费、侵犯学生隐私等。

3. 学校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部分学校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学校管理过程中的违法行为难以得到及时制止和纠正。

二、学生权益保护法律问题1. 学生受教育权受侵犯。

如学校违规开除学生、歧视学生、剥夺学生受教育权利等。

2. 学生隐私权受侵犯。

如学校泄露学生个人信息、未经学生同意公开学生成绩等。

3. 学生安全权受侵犯。

如学校校园安全设施不完善、食品安全问题、校园暴力等。

三、教师权益保护法律问题1. 教师权益受侵犯。

如学校拖欠教师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违法解除教师劳动合同等。

2. 教师职称评定不公平。

部分学校在教师职称评定过程中存在徇私舞弊现象,导致教师权益受损。

3. 教师工作环境不安全。

如学校设施老化、安全隐患未及时整改等。

四、学校法律制度完善建议1. 完善学校规章制度。

学校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确保学校管理有序进行。

2. 加强学校内部监督。

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监督机制,确保学校管理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得到及时制止和纠正。

3. 保障学生权益。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权益的保护,确保学生受教育权、隐私权、安全权等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4. 保障教师权益。

学校应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确保教师工资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公平公正。

5. 加强法治教育。

学校应将法治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师生法律意识,预防和减少学校制度法律问题的发生。

浅谈大学生隐私权及其保护

浅谈大学生隐私权及其保护

摘要:隐私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格权。

所谓个人隐私,就是指那些与他人无关或当事人不愿别人知道的个人信息、私事及领域。

本文基于大学生隐私权的含义和内容的解释,探讨侵犯大学生隐私权的行为表现,继而分别从立法、高校教育管理观念转变以及大学生法制观念及维权意识培养等方面探讨大学生隐私权保护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隐私权高校管理隐私权保护1大学生隐私权的一般含义隐私权是一种基本的人格权利,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在自然人中,大学生属于具有一般公民共性和自身特性的特殊群体,其身份特殊性可通过其隐私权略见端倪。

具体来讲,大学生隐私权有四大特点:一是主体是在校大学生;二是客体是在校大学生的个人隐私,包括私人空间(比如大学生的箱包、衣柜以及在合理范围内使用的公共空间)、私人信息(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学习成绩等个人基本信息以及家庭信息等)、私人事务(即大学生所进行的无关公共利益和群体利益的私事);三是内容指的是大学生对其个人隐私享有支配权、隐瞒权和维护权;四是具有让渡性,受知情权的限制。

基于《高等教育法》,高校为确保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大学生与高校管理有关的个人信息不再受到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需要让渡部分必要的隐私来实现高校的管理权和知情权。

这也是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的体现。

2侵犯大学生隐私权的行为表现2.1学生基本信息的泄露学校为了管理方便,经常收集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联系方式、身份证号和家庭信息(包括家庭成员、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等等),这虽然是学生的个人隐私,但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往往由于高校的信息保护措施不到位,常常导致学生信息泄漏。

高校在行使教育管理权的过程中,一切调用学生隐私信息的活动必须是在限定范围内,而且要出于管理目的,除此之外的行为均属于隐私泄露行为,涉及隐私侵权的内容。

换而言之,高校必须基于合法目的和合法手段来使用学生的隐私信息,但是现实情况是一些高校的教育管理者法制意识淡薄,对隐私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以致在学生个人信息管理过程中偶尔出现信息泄漏甚至信息非法买卖的情况。

学校如何保护学生隐私?

学校如何保护学生隐私?

学校如何保护学生隐私?学校如何能保护学生隐私:最终形成安全和信任的教育环境学生的隐私权至关重要,学校作为教育场所,肩负着保护学生隐私的责任。

这不单是法律义务,更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信任和未来发展。

本文将从教育专家的角度,探讨学校如何能最有效地保护学生隐私,构建安全和信任的教育环境。

一、法律法规与学校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公民享有隐私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应明确规定,学校应尊重学生人格尊严,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包括隐私权。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也特别强调了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的必要性。

学校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并实施完备的隐私保护制度,确保全体学生的信息安全。

二、学生隐私保护的关键领域: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学校收集学生个人信息的前提是合法、必要,并告知学生及家长信息收集的目的、范围、使用方式等。

个人信息安全存储和管理:学校应建立安全的信息管理制度,对学生个人信息进行加密存储,防止泄露、丢失、篡改和非法使用。

学生个人行为记录的管理:学校应谨慎记录学生的违纪记录,保留咨询凭据,并制定明确的处理流程,以免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学生网络安全:学校应加强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规范学生使用网络,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和网络欺凌事件的发生。

家长参与和沟通:学校应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学生隐私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共同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学校保护学生隐私的具体措施:教师培训: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接受隐私保护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建立健全隐私保护制度:制定明确的隐私保护制度,涵盖信息收集、使用、存储、销毁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使用安全电子系统:采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电子系统,加强数据加密和管理,防止信息泄露。

建立投诉机制:建立学生、家长投诉机制,及时处理学生隐私侵犯事件。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加强学生隐私保护意识教育,营造尊重隐私、保护隐私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四、未来发展趋势:增强数据安全技术应用,如数据脱敏、数据加密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学生隐私保护水平。

老师把学生检讨书随意发布

老师把学生检讨书随意发布

近日,一则关于老师把学生检讨书随意发布到班级群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件发生后,网友们纷纷对此表示担忧和质疑,认为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同时也暴露出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对此事件进行深入剖析,并探讨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事件回顾:据了解,这名老师在一次课堂上发现学生小明(化名)违反了课堂纪律,于是要求小明写一份检讨书。

然而,老师在收到检讨书后,并未将检讨书交给小明,而是将其发布到了班级群里。

此举引发了小明及其家长的不满,认为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小明的隐私权。

事件反思:1. 老师侵犯学生隐私权在这起事件中,老师把学生的检讨书随意发布到班级群,无疑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隐私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每个人都享有自己的隐私空间。

将学生的检讨书公之于众,不仅让小明在同学面前失去了尊严,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 教育观念亟待更新当前,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仍停留在传统模式,过于注重学生的过错,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

这起事件反映出部分教师对学生隐私权的忽视,以及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漠视。

3. 班级群管理需规范班级群作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渠道,其管理至关重要。

教师应加强对班级群的管理,确保学生在班级群中的言论安全。

同时,学校也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隐私权保护的认识。

对策建议:1. 加强教师培训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隐私权的认识,使其充分了解学生的隐私权,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2. 规范班级群管理教师应加强对班级群的管理,确保学生在班级群中的言论安全。

对于涉及学生隐私的内容,应谨慎处理,避免公之于众。

3.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心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隐私权。

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应以学生为本,采取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改正错误。

4. 家校共育家长和学校应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

同时,家长也要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

高校校规及其法律思考

高校校规及其法律思考

高校校规及其法律思考高校校规是高校管理学生行为的规范,旨在维护校园秩序、保护师生权益、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高校校规具有法律效力,学生在校内必须遵守校规。

高校校规的法律思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高校校规的制定应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

高校校规不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得对学生进行歧视、虐待和其他不符合道德伦理的行为。

高校校规还应注意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权,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学生个人信息。

高校校规的实施应当符合法律程序。

高校应当通过合法程序制定和修改校规,确保师生代表的参与,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校规的执行,应当按照程序进行,学生有权提出合理的申诉和抗辩,有权要求相关证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高校在执行校规时,应当依法制定相应的纪律处分程序,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高校校规的内容应当明确合理。

高校校规应当明确规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行为规范,包括尊重他人、遵守学校的教学安排、按时缴纳学费等。

高校校规还应当明确学生的权利和义务,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校园内的权益和责任。

校规的执行应当公平公正,给予学生相应的惩戒和奖励。

高校校规的执行应定期评估和完善。

高校应当定期评估和检查校规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学生也应当积极参与校规的修改和完善,向学校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高校校规与法律紧密相关。

高校在制定和执行校规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确保校规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学生也应当自觉遵守校规,维护校园秩序,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校园环境。

只有高校与学生共同合作,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优质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管理中侵犯学生隐私权的行为及其法律思考作者:孙佩瑜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7年第05期当前,随着教育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更多地将注意力投向与教育教学实际、与教育法律关系相关主体切身利益密切联系的问题上[1]。

研究者也不再停留于对教育法学学科抽象理论的纯思辨性和学术性的探讨,而是将研究的焦点定位在各教育相关主体权利保障和义务履行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上[1]。

在这其中,作为教育法律关系最重要的主体的学生,其合法权利及其保护问题正在受到广泛的关注,与此相关的研究也在向纵深拓展。

本文拟以学生合法权利之一的隐私权作为议题,探讨教育管理中学校侵犯学生隐私权的行为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关的一些法律思考。

一、学校管理侵犯学生隐私权的行为解析在我国当前的教育法律关系中,学生作为自然人兼具受教育者和公民的双重主体身份:作为受教育者,学生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对象;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学生享有宪法所赋予的、并通过民事和行政等法律规范具体化的一般公民权,学生的隐私权即属此项权利之列。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项人格权。

作为现行法律规范所确认和保障的一项公民的法定权利,学生的隐私权及其保护理应受到学校管理者的重视并在教育管理的实践中予以体现,然而事实上,学生的隐私权不受尊重甚至被学校管理者随意侵犯的现象绝非只是偶然的或是个别的。

基于法律层面权利保护的视角审视学校的教育管理行为,我们不难发现学校管理行为涉及侵犯学生隐私权的表现主要为如下几方面。

1.随意公开考试成绩侵犯学生的隐私权现实中不少学校为了激励学生相互竞争,习惯于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其排序。

事实上学生的考试成绩应是检验教学状况的一种发展性评价,而非公开性竞争的杠杆与工具,考试成绩是学生个人生活中的一项信息内容,应属于个人隐私的范畴。

当前,在学习成绩成为对学生最主要评价标准的社会环境下,成绩的随意公开对于部分学生尤其是差生来说可能会使其丧失自信与自尊,直接降低社会评价,并为其带来一定程度的精神痛苦。

事实上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把尊重学生的分数隐私权写进法律,承认学习成绩属于学生的隐私范围。

例如在瑞典,法律规定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对学生的一种歧视,是违法的行为。

因此我们认为,学校在教务管理中不适当地随意公开学生考试成绩的行为很可能构成对学生隐私权的侵犯。

2.通报批评违纪学生侵犯学生的隐私权长期以来,学校对待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在决定给予纪律处分后,一般都是将违纪学生的姓名、主要违纪事实以及学校处理的结果以公告的形式向师生公布,进行通报批评。

近来不少专家与学者对“通报批评”做法的适当性提出质疑,认为学校的这种指名道姓张榜公布处分决定的行为是不恰当的,极易对被处分学生的隐私造成现实的侵害,事实上也有不少学生以学校的通报批评行为侵犯其隐私权为由将学校告上法庭[2]。

我们认为,不能因为学生存在违纪事实,就将学校对其处理的一切手段都视为适当的与必须的。

学校依法处分学生虽然事关学校管理的公共利益,但学校此举的目的是在于教育学生,使其能改过自新,而非曝受处分学生之丑,将其不愿也无需为他人所知的个人信息公之于众。

事实上,学校在公告违纪现象时,只需注意所采取的方式,如不明确违纪学生姓名、不将一些与教育目的的达成无关的违纪行为的细节予以公开等,既可既维护学校管理的公共利益,达到教育违纪者和其他学生的效果,又可保护受处分学生的隐私权等合法权利。

3.处理学生恋爱问题侵犯学生的隐私权尽管我们都认识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建立与发展恋爱关系毫无疑问是弊大于利,然而学生恋爱问题确实属于其隐私的范围,从公民隐私权保护的角度看是不应当受到他人包括学校管理者的干涉的。

在学生恋爱问题上学校管理的要则在于教育和疏导,而不是依靠强制手段进行干预。

实践中学校以公开点名批评或者让学生公开承认错误的方式对待恋爱中的学生是不恰当的,也是侵犯学生隐私权和名誉权的。

4.不当使用监控设备侵犯学生的隐私权我国现有法律没有禁止学校出于管理的目的使用监控设备。

事实上,学校出于安全保卫和提高管理效率的需要,适当使用监控设备是合理的,是学校行使其内部行政管理权的一种方式。

问题的关键在于学校使用摄像头等监控设备时必须遵守下列的合法要件:其一,安装监控设备的目的只能是为了维护与保障教育管理的正常秩序;其二,安装监控设备的合适地点是在教室、图书馆、食堂等这些学校的公共场所,而不是类似于厕所、宿舍等学生个人生活的私密场所;其三,学校应当通过合理的方式将安装监控设备的情况告知学生,以避免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形下泄露自己的隐私;其四,通过监控设备形成的信息应该合理使用,学校不得出于正当管理之外的目的利用这些资讯。

实践中学校使用监控设备违反了上述合法性要件,公开或泄露了涉及学生个人隐私的信息资讯,侵扰了学生的生存领域,构成对学生隐私权的侵犯。

5.不当披露学生个人健康信息侵犯学生的隐私权机体健康状况一般而言是个人的私事,应属于个人隐私的范围而无需为他人所探悉。

公民个人所患疾病及治疗状况等信息在无关于社会公共利益时应认定为隐私的观念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这是因为不当披露患者的疾病会让他们受到周围人的歧视、误解甚至排斥,并因此给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诸多障碍。

个人健康状况的信息不被不当披露对于在校学习的学生来说同样也是适用的,当然前提是学校的公共卫生安全利益不会因此受到损害。

现实中某些学校未经学生或其监护人的许可,也并非出于维护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利益的需要,擅自公布了学生所患有的疾病、身体部位的缺陷等信息,造成学生在校园内受到不应有的歧视,是对学生隐私权的侵犯。

二、学校隐私侵权行为发生的原因探究发生学校管理侵犯学生隐私权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文化传统与管理理念的因素,又不可忽视立法层面的现状,需要我们从多个视角进行深入的探讨。

1.长期形成的文化传统对公民隐私权的漠视历史的积淀是沉重的。

中国文化传统中重集体、轻个人,重义务、轻权利的观念是与作为公民隐私权保护之根基的“以人为本、权利本位”的意识相抵牾的。

我国文化传统对监护人以及公共管理机构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一直持宽容的态度,对公民个体的维护隐私利益、保障人格尊严的殷切期望漠然视之。

事实上,隐私权作为体现了人类对自身价值认识不断完善的产物,从世界范围看已被纳入现代文明并直接受到人格权制度的调整与保护,有的国家甚至已通过宪法性文件赋予其不可限制与侵犯的法律特性。

然而在民族性与法律传统独具特色的中国,要真正树立对个人隐私的尊重以及对隐私权的制度性保护,尚缺少文化上的本土资源[3]。

尤其是历经几千年封建专制和文革特殊历史时期所形成的民族心理,至今仍然深深影响当代中国人的权利观,对于从外国法律制度中移植至中国的名誉权、隐私权等权利类型,要将其从法律的文字规定变为社会中人人尊重的权利,无疑还有待时日。

由于尊重与维护公民隐私的良好社会风气和公民法律意识还远未形成,这就使得学校管理在保护学生隐私权的问题上缺失了必要的外部客观环境。

2.学校管理“秩序至上”的价值观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管理一直信守秩序至上的基本原则,在实施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作为独立人格的学习者和一般社会公民在学校教育生活中多方面的权利需求,缺失对学生合法甚至是基本权利的应有尊重。

在考察学校侵犯学生隐私权的基本行为类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校实施此类行为主要是出于管理的便利性和工具性以及对秩序维护有效性的考虑。

在“秩序至上”价值观的指引下,学校管理不可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生存状态和权利形态,管理规则的创制与管理行为的施行也不可能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解与尊重学生的权利需求。

3.现行教育立法对学校管理权力的运行、制约以及责任追究等问题缺少相应的法律规范我国《教育法》颁布后,学校作为独立的教育公法人依法获得了自主管理的权力。

我国的公立学校虽然不是国家机关,但在客观上却充当着公权力主体的角色,学校可以依据其公法人的地位独立行使自主管理权。

然而相关法律在授予学校行使管理权力的同时,却缺少对学校管理权运行、制约以及责任追究等问题的具体规范,致使实践中学校往往不可能凭借其自律建立起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保证学校管理权沿着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行进。

学校这种不受法律有效规制的管理权的运行就成为学生合法权利遭致侵犯的现实根由。

事实上,在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道德化理念的影响下,学校管理权力的设置和运用常常只受道德标准的衡量与限制,学校管理者往往没有认识到在依法治国的语境下,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对应的权利义务关系,没有充分认识到尊重学生的合法权利是作为教育管理者的首要义务。

学校范围内各种隐私侵权行为的不断发生正是学校管理权缺失相关法律的有效规范,不当侵犯学生合法公民权的直接体现。

4.我国隐私权立法的不尽成熟考察我国的现行立法,隐私权的概念没有纳入《民法通则》之中,与隐私权保护相关的内容见诸宪法及相关部门法。

由于尚未确认隐私权为独立的民事权利,因而对隐私权的立法保护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时至今日,隐私权之于当代中国是一个尴尬的问题,一方面是现实中隐私侵权案件的频频发生,有关诉讼与日俱增,另一方面是隐私权相关立法的不尽成熟与完善。

由于《民法通则》没有将隐私权作为单独的人格权进行规定,最高法院关于适用《民法通则》的司法解释也仅仅将隐私侵权行为归入侵犯名誉权行为的范畴,对隐私权实施间接保护,因而在司法实践中,法官一般对隐私侵权的认定持谨慎态度,必要时才以“侵犯名誉权或公民人格尊严”为依据作出判决。

由于隐私权立法的不尽成熟,相关法律规定的抽象空泛、可操作性差,致使法院在审理学校侵犯学生隐私权的案件中自由裁量权过大,判决结果的可预测性低,许多学校隐私侵权纠纷无法得到及时化解,学生合法隐私权被侵犯后得不到有效的救济,学校管理权的行使在保障学生隐私权的问题上也缺失司法审查的有效监督与制约。

三、学生隐私权的保护与行使的合理限度——隐私权与管理权的协调隐私权是学生作为我国公民依法应当享有的、不容随意限制或剥夺的基本民事权利。

应当认识到,学生隐私权保护的发展与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间不可或缺的要素是传统观念的革新、学校教育管理价值观的转变、相关教育立法的不断完善与隐私权保护法律体系的构建等。

在这些要素中,学校管理者人本价值观的确立及其重视学生合法权利的观念的生成最为关键,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尊重与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包括隐私权应是教育法治进程中学校管理与时俱进的应有体现。

当然,我们强调保护学生的隐私权并不意味着学生此项权利的行使就是绝对的、没有限度的。

公民权利的行使是有边界的或者说要受到一定的限制,这是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其中公共利益就是为公民权利设定界限的基本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