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语文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深厚、内容丰富,但在进行短视频创作和传播时,往往因为晦涩难懂、缺乏新颖角度而曲高和寡。
如何让传统文化短视频传播跨越历史的时空阻隔,引发普遍共鸣?这是诸多短视频创作者面对的共同难题。
有些传统文化短视频作品,注重“以古观今”,致力于把中华文化长河的人和物带入当下生活,构建跨越历史、古今互通的共情空间。
这些短视频往往从当下人们普遍困惑、广泛关注的问题中寻找选题,如“情绪来了怎么办”“当你无可奈何时怎么办”“我们为什么会感到不幸福”等。
再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切合的人、事、物,例如苏东坡的故事、李白的诗歌、庄子的言行等来探讨这些问题。
于是,这些短视频就能切中当下人们的普遍困惑和人生的根本问题,使其创作直击现代人的灵魂,具备最大公约数,广泛吸引受众。
当历史和现实进行对接,古人和今人展开对话,传统文化中的器物、故事、人物变得鲜活,并借助根植于受众心中的文化记忆产生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优秀传统文化饱含着与当代人共通的精神内核,要注重情感的共通性和凝聚性。
而传统文化中的不少故事、诗文、理念等,更是通过学校教育、家庭传承、媒体传播等深刻地烙印在大众的记忆中,成为人们知识体系和集体记忆的重要部分。
短视频创作可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在大众心中具有的超越性的情感动力和扎实深刻的认知基础,善于挖掘其中所蕴含的认知认同、情感情绪、集体记忆等,与当下大众的生存状态、生活境遇和思想观念等建立连接。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
部编版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近年来,宋代文学研究的突破与创新多集中于诗、文、笔记等以往关注较少的文体领域,而传统的词学研究则相对较为沉寂。
在此背景下,马里扬《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一书的出版,可谓为宋词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了珍贵的尝试。
作者对其研究有着非常自觉的反省,以“内美的镶边’这一巧妙譬喻为其工作定位。
所谓“内美”,盖指词之为词的文体特性。
深入阐明这一点固为词学研究的根本要旨,然而作者自谓本书的研究并不直接探索“内美”,而将先从“镶边”的工作做起。
所谓“镶边”,作者借用高友工《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一书中的“外缘研究”概念加以阐发,谓其为对与宋词文体特质相关的外缘因素之考察,但又与以文献、历史考证本身为目的的“外部研究”有所不同:“外部研究,侧重于文献的整理与作家生平及作品背景的查考,而外缘研究则是在文学本体研究之内的,也可以说是文学的历史与文化的批评,不是单纯的文献与历史的研究”,其意图在于“借助文献学或历史学的方法,要来进入对文本的文学特性的研究”。
虽以对宋词“内美”的关怀为底色,然而占据本书主体并最能体现作者研究功力的部分,仍是大量扎实、细腻甚至趋于烦琐的实证性考据工作。
书中所呈现的判断与观点,皆建立在对诸如“犯曲”结构与文辞格式、王安石文集编撰、苏轼与杨绘之交往、晏几道歌词“投赠"事件等具体问题的辨析之上。
在直接材料有限、史实面目不清的情况下,作者在茫茫史料间钩沉爬梳,如农民耕种般对一手文献材料一寸一寸地耐心耕耘,遂使史料间的隐晦联系逐渐显影,模糊的历史事件有了较为清晰的轮廓。
尤令人敬佩的是,虽以深厚的考证功力见长,作者呈现于书中的学术探索却不止于此。
在作者看来,实证性的考据工作,应当通向对文学本质问题的揭示与阐明:“我们认为,古典文学研究当中的‘考证’本身,恐怕不只是一种态度、方式与基础,或者应该本就是一种批评。
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高一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共1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沉溺.(nì)召.唤(zhāo)慰藉.(jiè) 面面相觑. ( qù )B. 百舸.(gě)炽.热(chì)给.予(jǐ) 瞠.目结舌(chēng)C. 句读.(dòu) 吮.吸(yǔn)跬.步(kuǐ) 浪遏.飞舟 ( è )D. 灰烬.(jìn) 不啻.(chì)摇曳.(yè) 自愿自艾.(ài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甄别暄响按部就班真知灼见B. 藐视消谴出类拔粹入不敷出C. 惆.怅犄角锲而不舍怙恶不悛D. 峥.嵘寂漠至高无上再接再厉3.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挥斥..(伤害)..方遒(指挥,斥责)戕害B.只是一条钝汉..(美好、健壮)..尔(指反应迟钝的人)翅膀甫健C.峥嵘..(这里指盛衰)..岁月稠(山势高峻)谁主沉浮D.粪土..(拾,捡)..当年万户侯(视……为粪土)摭拾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⑴他最近在去年所写的杂文,拟将被删削的、被禁止的,全部加进去,另行出版。
⑵我认为,真正的阅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⑶一个选择了自己所的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
⑷当那通道变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时,生命的重中之重,就而挺拔地凸现了。
A.收集必需珍惜简捷 B.搜集必需珍视简洁C.收集必须珍视简洁 D.搜集必须珍惜简捷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不法书商假出版社之名疯狂盗版,主编决定向法院起诉,与不法书商对簿..公堂..。
B. 面对无数个豆腐渣工程,面对受害者亲人披肝沥胆....的痛苦,我们无法再保持沉默。
C.国内汽车产业红红火火,汽车改装行业随之亦方兴未艾....。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第一次月考(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第一次月考(含答案)誉和美感,更多地关注于实用性和效率。
因此,要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需要让手写汉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像喝茶一样。
虽然现代社会的节奏很快,但中国人并没有忘记茶的香味,同样也不能忘记汉字书写的重要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近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了一篇报道称,“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这篇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评论。
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或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然。
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
这种“键盘依赖症”已经成为现实。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
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
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
作家XXX:“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然而,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
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誉和美感,更多地关注于实用性和效率。
因此,要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需要让手写汉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像喝茶一样。
高一语文必修一月考试题(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时代”,读什么?信息技术代有更替,近两年来,微信成为很多人的移动聊天室,用户已超过6亿。
君不见,候机室内,人人运指玩手机;地铁车厢,茫茫一片低头族。
对许多人来说,“微信阅读”业已成为重要的阅读方式。
订阅号渐渐增多,“选择”的问题也浮出水面。
将各种内容推送给我的公共号,的确是我订阅的;而我订阅的,又是我感兴趣的。
看不懂、不感兴趣、不认同其观点甚至仅仅是“讨厌这个账号名”,都可以成为我不订阅、不看的理由,何况,订了我也可以不看,更不用说还随时能“取消关注”了。
在这样的“自由选择”下,我的阅读趣味乃至知识水平,决定了我能看到什么。
我读到的固然是我喜欢的,但我抛弃的却可能会更有价值。
这就像是进入了一个认知的丛林,我无法走出“自我”这个陷阱。
固化的欣赏口味与阅读取向,很可能让我无法去拥抱更为广阔的世界,寻求更为深刻的精神享受,甚至让我对世界的想象力开始萎缩。
简单点说,太舒服的阅读,让我无法“突破”自我。
虽然没有大数据支撑,但微信的普遍状况,也证明着这样的观点。
朋友圈中分享的公共账号页面,很多都有“揭秘”“爆料”“有染”等种种令人惊悚词汇,更不乏“不得不看的人生格言”“30岁之前要明白的50个道理”等或浓或淡的心灵鸡汤。
多有无法深究的八卦,多有似是而非的劝诫,多有浅尝辄止的思考,多有不知所云的感悟……有人调侃说,这样的分享,说者未必懂,而听者也未必信,不过是在寻求饭局上的谈资。
这样的阅读状况,难免会让人担心背后日渐失血的心灵图景。
更重要的是,每天更新的订阅人数、页面访问量,让公共账号的提供者们,精准地掌握着读者的口味,从而不断满足甚至迎合着读者的阅读偏好。
这样的“正反馈效应”,将使这个新的阅读市场越来越像一个提供廉价用品的超市。
你的选择,也决定了你可能有的选择。
人人爱八卦,则高谈阔论种种内幕、秘闻的内容就增多;个个爱鸡汤,则励志类、成功学、创业经难免泛滥。
高一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高一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
秦王朝的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
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
总体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即使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所造成的“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诗书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
形成了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
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
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权性,在措施上一是尽一切努力把全国图书在皇家图书馆,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是收买天下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三是建立一整套宫廷教师制度和完备的教学制度。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卷(必修一)考生须知:全卷分试题卷Ⅰ、Ⅱ和答题卷两卷;试题卷共7页;共有七大题;25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Ⅰ(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迷惘(wǎng)炫耀(xuàn) 晨曦( xī)溺爱( nì) 干瘪(biě)B.怪癖( pǐ)抹煞(shā)憎厌(zēng)灰烬(jìn)啮噬(shì)C.磕绊( kē)颤抖(zhàn) 巷道(hàng) 敷演(fū)沉湎(miǎn)D.量具(liáng) 藐视(miǎo)犄角(jī)摭拾(zhí) 瞠目(chē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廖廓静谧沧凉汗流夹背B.缠绵慰籍僻静贻笑大方C.蒙敝炽热驯服再接再厉D.甄别烙印矫饰怡然自得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吃惊地发现;每个人留在纸上的物件;万千气象;绝不雷同;有些让人瞠目结舌。
B.巡天一百一十五个多小时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不负众望;10月17日上午;回到北京航天城;五千多名各界民众;以欢度节日般的热烈场面迎接飞天英雄。
C.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D.其实;在这“两代的矛盾”中;许多做父母的“错”;都依然出身于爱——虽然是自以为是的爱。
4.填入下列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随处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存于永恒之中。
(2)最重要的途经之一;就是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3)然而;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A.鼓励研读不是/而是 B.鼓励阅读不仅/而且C.激励阅读不仅/而且 D.激励研读不是/而是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最近一段时间;中科学院以及北大、清华等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迷雾。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2(附答案)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2(附答案)考生注意:1.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阅读的力量与价值阅读,是一种能够赋予人们知识、智慧和情感的重要活动。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的力量与价值愈发凸显。
首先,阅读能够拓展人的视野。
书籍如同一个个窗口,带领读者领略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人生。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与古代的智者对话,了解历史的变迁;也可以探索未知的领域,接触前沿的科学知识和思想观念。
阅读让我们的视野不再局限于自身所处的环境,而是能够放眼全球,洞察世界的多样性。
其次,阅读有助于提升人的思维能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分析、综合和评价各种信息。
这种思维的锻炼能够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例如,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感受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我们自己的创新思维;阅读哲学著作则能够促使我们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提升我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最后,阅读具有丰富人的情感世界的价值。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引发共鸣。
我们可以在阅读中体验各种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感动等。
这些情感的体验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加理解他人,也能够增强我们自身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同时,阅读还可以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和力量,在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为我们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总之,阅读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力量与价值。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我们成长和进步的阶梯。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已经失去了它的价值。
B. 阅读只能带领读者了解历史,不能探索未知领域。
C. 阅读可以提升人的思维能力,培养多种思维方式。
D. 阅读无法丰富人的情感世界,不能给予心灵慰藉。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1.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贪于财货常痛于骨髓B.为击破沛公军且君尝为晋军赐矣C. 具告以事敢以烦执事D.为之奈何何厌之有2.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为击破沛公军B.沛公军霸上C.沛公欲王关中D.此天子气也3.下列对四部史书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谋臣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
全书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和表五种体例,共一百三十篇。
C.《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较详细的编年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D.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相传由孔子编定。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西汉刘向编辑的《战国策》。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50 分第I卷阅读题(共69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
那么,它的特色究竟“特”在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治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
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
其中,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
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
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
所谓传统,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
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
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在流行的一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值观联盟等的重要依据。
以往绝大多数国际秩序思想和实践,要么服务于强者,要么用来结成一个国家联盟以反对另一个国家联盟,要么是一种宗教秩序的外在表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中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其并不是从排他性国家联盟的角度来狭隘地理解共同体,而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成联盟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
高一语文上月考试题及答案
⾼⼀语⽂上⽉考试题及答案 ⾼⼀的同学早备考语⽂⽉考考试时不妨找些语⽂⽉考试题来做,⼀来锻炼⾃⼰的能⼒,⼆来也可以积累有⽤的语⽂知识。
以下是⼩编给你推荐的⾼⼀语⽂上⽉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上⽉考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现代⽂阅读 (⼀)论述类阅读(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字,完成1~3题。
汉字危机 王⼩峰 中国的书写交流进⼊键盘化时代只有⼗⼏年,任何⼀个初次接触电脑的⼈通过简单的学习都能迅速掌握⽂字输⼊。
随着电脑的普及,现在很多⼈写字总是提笔忘字,尤其是经常使⽤的汉字往往⼀下想不起来了,这跟他受过⾼等教育掌握⽆数信息和知识的⾝份有点不符。
很多⼈纷纷惊呼汉字危机来了,拯救汉字刻不容缓。
书写是记忆汉字的最好⽅式,只有经常书写,才能记住⼀个字该怎么写。
过去⽤笔书写汉字基本上是⾳、形、义同时进⾏,键盘输⼊就出现问题了,它不是直接写汉字,⽽是让你在候选的重码中去选择正确的那个字。
这就是汉字在键盘输⼊时代⾯临的⼀个问题,换句话说,这就是⾳素⽂字和语素⽂字的最⼤区别。
所有⾳素⽂字(英语、德语、法语、西班⽛语等)它们只有⾳和形,⽽且⾳形基本统⼀,打字本⾝就是书写过程。
我们是拼⾳解决汉字输⼊问题,⽽不是在键盘上打笔画。
五笔字型不会让你忘记⼀个汉字怎么写,但是可能会让你忽略它该怎么读;拼⾳输⼊可以让你知道⼀个字怎么读,却让你慢慢忘记它怎么写。
在信息时代,中国⼈开始遇到能说能读能输⼊但可能不会写的问题了。
这也暴露了汉字的⾃⾝局限问题。
⽹络时代屡屡出现新词,⼈们对“雷”、“囧”这类汉字就赋予新的含义。
从每年出现的⽹络流⾏语中不难看出,新的词语越来越多,看上去也越来越没⽂化含量,继⽽还可能导致汉语的使⽤环境和美感越来越差。
⽹络语⾔通过互联⽹的病毒式传播迅速扩散全球,但死得也⾮常快。
它只是迎合某⼀类信息某⼀种情绪在传播的当⼝被创造出来,并随着这种氛围的消失⽽慢慢消亡,能留下来的凤⽑麟⾓。
为了提⾼书写效率,⽅便学习和交流,开始出现俗字、新字,汉字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却有不断简化的趋势。
2023-2024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认为自己在过去的一周里睡眠充足吗?你能回想起上一次没有闹钟,睡到自然醒,不需要咖啡因就能保持神清气爽的时候吗?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不”,那么你并不孤单。
在所有发达国家中,有三分之二的成年人无法获得通常提倡的8小时夜间睡眠。
你可能对这一事实并不感到意外,但它的后果也许会让你惊掉下巴。
每晚的规律睡眠少于6~7个小时会破坏你的免疫系统,罹患癌症的风险将增加一倍以上。
睡眠不足——哪怕只是一个星期的适度减少,也有可能严重影响血糖水平,使你跨入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行列。
缺乏睡眠还会增加冠状动脉堵塞、变薄的风险,使你受到心血管疾病、中风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威胁。
此外,英国作家夏洛特·勃朗特曾言:“一颗焦躁的心使人难以入眠。
”睡眠障碍会加剧各种主要精神疾病的病症,包括抑郁、焦虑和自杀倾向。
把以上这些健康后果放到一起,我们会更容易接受这个经过证实的关联:睡眠时间越短,寿命就越短。
睡眠剥夺这根橡皮筋在崩断之前,能够承受的拉力是有限的,然而可悲的是,人类实际上是唯一一种会在没有合理益处的情况下故意剥夺自己睡眠的物种。
人教版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古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C.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济D.秦伯说,与郑人盟。
盟:结盟2.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 沛公安在?C.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D.是寡人之过也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D.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大得多。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 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
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
”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
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
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
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期第一学月考语文学科考试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完整人格是对教育目标或理想人格的追求,为历代教育家所津津乐道。
完整人格的教育在古代教育家那里有着不同的表述,如孔子的“成人”,朱熹的“全人”。
从内涵来看,古代教育家论述的君子、大丈夫、鸿儒、圣贤等人格理想,也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完整人格的教育追求。
②孔子最早阐述了完整人格。
《论语·宪问》记述:“子路问成人。
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其中提到的臧武仲为人多智,公绰为人廉静寡欲,卞庄子有勇力,冉求多才多艺。
此处所谓“成人”,是指一个完整的人。
孔子认为一个完整的人应当是将诸多人的优秀品质集于一身的人,这些品质包括了智慧、廉静、勇敢、才艺以及礼乐文采等。
孔子所谓“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对孔子所说的“成人”,朱熹的理解是:“成人,犹言全人。
”他认为,人们都应当努力兼有智、廉、勇、艺等“材全德备”品质。
③在孔子眼里的完整人格还包含着一个重要要求。
他在《论语·为政》中说道:“君子不器。
”他表达了一个重要思想:君子不能成为只是具备某一方面本领的人。
④追求完整人格的教育,不只是儒家学者如此,其他学派的学者也有类似思想,只是对什么是完整人格的理解有所不同。
像墨家对“兼士”人格的设想:“博乎道术”“辩乎言谈”“厚乎德行”,不仅十分强调掌握众技之长,却又不以此为满足,同时还十分强调与社会人伦实践有关的素养,如擅长思维与论辩、具备优厚的德行等。
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下面是本文库为您推荐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意全对的一项是()A、沁(xīn)园春百舸(gě)峥嵘(zhēngróng)B、瞋(chēn)以遗(wěi)陛下陛(bì)C、颓圮(qǐ)方遒(qiú)岁月稠(cóu)D、青荇(xìng)浪遏(è)濡(rú)缕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惆怅玉决苍茫激扬B、寥廊食邑彳亍寂寞C、荡漾仓淬胆怯耀眼D、火钵熏黑戮力参乘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且贰于楚也贰:两次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陪伴C、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微:略微D、大行不顾细谨行:作为4、下列加点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行李之往来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D、沛公居山东时5、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B、晋军函陵C、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D道芷阳间行6、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秋毫无犯""劳苦功高""图穷匕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五个成语都出自《鸿门宴》B、《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火把》《在浪尖上》等都是艾青的著名作品。
C、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他被认为是新月诗派的"盟主"。
他的主要诗集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
D、诗歌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毛泽东同志常用旧体诗来反映现代生活的思想,这些诗也是现代诗歌。
如《沁园春长沙》就是现代诗歌。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安一中2016级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命题人:席丽丽2016年10月第Ⅰ卷(共84分)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1.下列各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惩(chéng)创彷(páng)徨凄(qī)清巷(xiàng)道B.彳亍(chìchù)漫溯(shuò)颓圮(pǐ)迷茫(máng)C.河畔(pàn)荡漾(yàng)青荇(xìng)长篙(gāo)D.斑斓(lán)沉淀(diàn)似(sì)的泥(nì)古2. 下列各项词语字形有误的一组A.峥嵘寂寥苍茫色彩斑斓B.竹篙漫溯凄宛惆怅而归C.笙箫繁衍挑衅彳亍独行D.寥廓哀怨浮藻碧波荡漾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或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感谢)②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非常:意外的变故)B.①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亲附)②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宽容,原谅)C.①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顾:顾惜)②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D.①比诸侯之列(比:并,列)②卒惶急不知所为(卒:最终)4.下列各句中划线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项伯杀人,臣活.之A.越国以鄙远 B.范增数目项王 C.今太子迟之 D.使使以闻大王5. 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B.是寡人之过也C.我持白璧一双D.沛公安在?6. 下列句中划线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②又前而为歌曰③乃朝服,设九宾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⑤供其乏困⑥箕踞以骂曰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⑧皆白衣冠以送之A. ①②③B. ④⑤⑦C. ②③⑧D. ①⑥⑧7.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A.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 秦王还柱而走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D. 失其所与,不知8.下列词语中“济”字的意义和“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济”相同的一项是A.同舟共济B.济世安民C.赈灾济贫D.无济于事9.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越国以鄙远”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A.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B.焉用亡郑以陪邻C.使工以药淬之 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10.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
B、“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
“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以是否分段来划分,词又有单调、双调、三调、四调的区别。
D、毛泽东常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
这类诗歌仍属古典诗歌。
1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沁园春长沙》的开篇用一个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中推出,凸显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
B.浩浩荡荡的长跑队伍里,无论是满头银发的古稀老人,还是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一个个都显得精神饱满,信心十足。
C.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D.通过广泛深入的采访,记者耳濡目染了天津在科学发展中取得的新进展、积累的新经验,得到了许多重要启示。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近年来,国际市场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订单减少,是直接导致以加工型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B.纪委工作报告提出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建设目标,不是一个新概念,应该关注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提高党和国家预防腐败能力的建设。
C.小李说“屌丝”“元芳”等词语被官方话语系统所接纳,会让网民感到亲切。
在场的人没有不对此感到气愤的。
D.医改方案是否公正,是否公平,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到国人的生活质量,这就需要制订方案时要尽可能地集思广益,要尽可能地从不同的方案中选出最优。
13.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大气自对流层顶向上至55公里高度的平流层,水汽含量已经极少。
因紫外线的照射,位于平流层顶部的一部分氧分子被分解为氧原子,再与未分解的氧分子结合生成臭氧,_________ 。
逆温层的存在阻止了大气的上下对流。
A.逆温层由臭氧吸收大部分短波紫外线升温而形成B.大部分短波紫外线被臭氧吸收升温而形成逆温层C.臭氧吸收大部分短波紫外线而升温形成逆温层D.臭氧大口大口地吞噬着短波紫外线来温暖自己,就这样逆温层诞生了二诗文阅读(一)阅读下文,回答14-16题。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
为第一,能变易新声,得幸于武宗,恃恩自恣。
宣宗初亦召供奉。
程既审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往往令倚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
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
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
会幸苑中,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
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上曰:“汝辈何为也?”进曰:“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
”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
”卒不赦程。
14.下面对加粗词的解释都错的一组是①恃恩自恣(放肆)②不得永奉陛下(奉承)③眦睚杀人(瞪眼,发怒,指极小的仇怨)④乐将作(演奏)⑤以是为恨(怨恨)A.①③ B.②③ C.②⑤ D.④⑤15.下列例句中划线的“以”字与“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中的“以”字在含义和用法上相同的一项是A.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 B.欲以动上意C.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D.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16.下列例句中的“负”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①罗程负陛下②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④忘恩负义⑤久负盛名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④⑤(二)阅读臧克家的诗《老马》,完成17-18题。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一九三二年四月17.下面对诗句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总得叫大车装个够”表现老马心甘情愿背负沉重的压力。
B.“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中的“扣”字写出了老马负荷过重,力不能支的痛苦。
C.“眼里飘来一道鞭影”,“飘”字看似很轻,实际上是沉重欺压,有“扬起来”狠狠抽下的意思。
D.“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表明老马希望看到苦难的尽头。
1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马象征着贫苦的农民,作者通过写老马,实际上写出了30年代农民的悲惨命运。
B.全诗充满了哀怨的气势和凄楚的情调,饱含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愤恨。
C.作者以悲愤的笔触,表达了对过去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
D.作者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捕捉典型的镜头,逼真地刻画出老马的形象,朴素中见坚守,平淡中见深远。
(三)文言文阅读(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高祖,姓刘氏,字季。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①也。
单父②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
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
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
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
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馀人。
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
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
”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
蛇遂分为两,径开。
行数里,醉,因卧。
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
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
”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
”人乃以妪为不诚,欲笞之,妪因忽不见。
后人至,高祖觉。
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
诸从者日益畏之。
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於是因东游以厌③之。
高祖即自疑,亡匿,隐於芒、砀山泽岩石之间。
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
高祖怪问之。
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
”高祖心喜。
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
秦二世元年秋,陈胜等起蕲,至陈而王,号为“张楚”。
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
沛令恐,欲以沛应涉。
掾、主吏萧何、曹参乃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
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众,众不敢不听。
”乃令樊哙召刘季。
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注:①豁如:旷达,不拘礼法。
②单父:地名。
③厌:通“压”,压住,镇压。
19.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 分)A.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坐:使……坐B.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易:改变,交换C.前有大蛇当径,愿还当:阻挡,阻拦D.因劫众,众不敢不听劫:强迫,威逼20.全都体现汉高祖刘邦“意豁如也”的一组是(3 分)①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②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③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④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⑤高祖即自疑,亡匿⑥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2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A.刘邦有帝王之相。
善于为他人相面的吕公第一次看到刘邦的“状貌”就非常敬重他。
B.刘邦对形势分析准确。
他预计到达目的地时,“徒”会都逃走,主动释放了他们。
C.刘邦有神秘色彩。
“醉斩白蛇”“天子之气”,在当时为刘邦树立了一定的威信。
D.刘邦响应陈涉起义。
刘邦担心别人对自己不利,主动提出带领沛县响应义军。
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 分)(1)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4 分)(2)人曰:“妪子何为见杀?”(3 分)(四)阅读下面的清诗,完成题目。
(8分)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23.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24.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4分)(五)默写(6分)25.①《沁园春·长沙》中作者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回顾的诗句是。
②《七律·长征》中表现红军敢于藐视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的句子是,。
③《再别康桥》中“;,沉默是今晚的康桥!”集中表现了诗人离别的惆怅。
第Ⅱ卷(共66分)三、语言表达(6分)26.我们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等课文,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英雄人物,为他写一段颁奖词,以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表现你对英雄的理解,语言要有文采,不少于5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