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 (3)
2007年中考中国历史复习资料2
2007年中考中国历史复习资料2101、唐朝工匠用各种矿物烧制出青、绿、黄三种艳丽的彩色陶器,所以叫唐三彩。
唐三彩作品多为人物或动物俑,个个造型生动,栩栩如生,为艺术珍品。
102、唐代的绘画风格十分注重线条的变化,不论是凡人常物,还是云中的飞天神仙、反弹琵琶的歌女舞妓,都给人以“天风飞扬,满壁风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的美感。
103、唐代天文学家中最有成就的是僧一行(原名张遂),他通过观测,证实了太阳的运行速度是不均匀的,时快时慢。
僧一行还大规模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这在世界上是第一次。
104、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六大古都”,它们分别是陕西西安、河南洛阳、江苏南京、北京(以上四地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河南开封和浙江杭州(分别是北宋和南宋的都城)。
105、唐朝时期,中国是东方最先进的国家,日本先后派了十多批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人数多时达五六百人。
这些日本谴唐使回国以后,积极传播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促进了中日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
106、公元907年,唐朝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历史上称为后梁。
此后的50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相继统治黄河流域,合称五代(公元907——960年)。
同一时期,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先后出现了10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
到公元960年,宋朝建立,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结束。
107、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开封东北)发动兵变,手下将士们把黄袍加到他身上,拥立他为皇帝,取国号为“宋”,定都在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108、宋太祖为了巩固统治,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加强中央集权。
他设酒宴,解除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109、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被宋神宗任命为宰相后实行变法,整理财政和军政,称为“王安石变法”。
后来由于司马光等人的强烈反对,变法维持不到十年就结束了。
2007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
2007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一、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1、原因:(1)根本原因:南北方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南部种植园经济。
南北矛盾的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2、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为总统3、经过:①内战初期,南方准备充分,林肯政府妥协,北方连败;②1862年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局;③1865年,北方取得胜利。
4、意义:A、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B、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二、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1、背景: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②农奴暴动频繁,沙皇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直接原因2、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③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须出钱购买3、评价: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
三、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1、背景:内忧:幕府统治危机: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里,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外患: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2、倒幕运动: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3、明治维新:①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③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4、影响:A、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使日本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C、强大后,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备考建议从近年来命题看,本考点是考查的重点,选择、问答、材料解析等题型都有可能出现,侧重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备考中要注意: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分析美国南北战争;比较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比较俄国、日本改革的异同点;比较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
北师大版2007级中考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初2007级中考历史复习提纲秦朝的统一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兴办太学)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都城在(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前202年-9年),(东汉)都城在(洛阳)(25年-220年)。
2、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汉朝进入(鼎盛)时期。
3、汉武帝的文治:(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采纳(董仲舒)的建议];(2)在都城长安兴办(太学),让博士主持教学,招收"弟子员"。
两汉对外交流(丝绸之路)1、以(长安)为起点,经过(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
在这条商路上,汉朝向外输出的主要是(丝绸),所以叫丝绸之路。
2、以(成都)为起点的"南方丝绸之路"实际已经形成。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为开皇。
统一:589年,隋灭陈朝,结束分裂局面,统一中国。
开皇之治产生原因:①改革政权机构,选拔人才;②大力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徭役;③倡导节俭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走向全盛的唐朝开元盛世一、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为“开元”二、出现的原因1、任用贤臣,淘汰无能之辈;(提拔了姚崇、宋璟等有才干的人)2、农业上鼓励扩大耕地面积,兴修水利;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圆形方孔“秦半两”钱) 统一文字(小篆)。
后来,书写更为方便的(隶书)字体也逐渐流行起来灭亡:618年,隋炀帝(因残暴)时灭亡。
贞 观 之 治 隋 朝 唐朝626年,李世民继位,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2)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如任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等在三省六部任要职) (3)轻徭薄赋;(允许农民交纳实物代替劳役) (4)减轻刑法,修订法律;(制定《贞观律》) (5)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中央设国子学、太学) (6)恩威并施,改善民族关系; (1)吸取隋亡教训,懂为君之道,遵从古训,广开言路。
2007年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中国古代史部分)
2007年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中国古代史部分)中考考点知识结构七年级考点一夏、商、西周的兴亡(七上P 22-26)考点二商鞅变法(七上P 43)考点三秦朝的统一(七上P 48-52)考点四汉通西域 丝绸之路(七上P 66-70)考点五北魏孝文帝改革(七上P 86-88)考点六隋唐科举制度(七下P 20-23)考点七“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七下P 8-10、、、七下P 13)考点八“和同为一家” (七下P 25-28)考点九唐代中外文化交流(七下P 31-35)考点十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七下P 49-52)考点十一元朝的统一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七下P 62-66)考点十二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七下P 70-77)考点十三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七下P 80-84)考点十四明清“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历史影响(七下P 93-95)考点十五古代科学技术(七上P 92-104)(七下P 100-115)考点十六古代思想文化(七上P 107-113)(七下P 117-131)考点一夏、商、西周的兴亡一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我国的第一个王朝1.建立者:禹 最后一个王:夏桀2.禹死后,其子启继承了王位,标志着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中部落首领的禅让制。
二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1.建立者:汤 最后一个王:商纣王 商灭夏的战争:鸣条之战2.盘庚迁都(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河南安阳)三 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1、建立者:周武王 都城:镐京(陕西西安) 最后一个王:周幽王2、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死,西周结束四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1、建立者:周平王 都城:洛邑(河南洛阳)2、东周分为两个时期: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和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考点二商鞅变法1.时间:公元前365年开始2.目的:改革内政,变法图强 支持者:秦孝公3.内容:①承认土地私有;②奖励耕织;③奖励军功;④建立县制⑤严明法令,实行连坐法。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优质3篇)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优质3篇)1.中考历史复习资料第1篇民族融合的形式1、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和联系。
和亲、册封促进民族融合。
641年,文成公主入吐蕃。
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从此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
回纥的首领骨力裴罗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
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2、少数民族统治者接受汉族文化,主动改革。
如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
3、民族间的战争。
4、民族迁移或人民迁移。
5、民族间杂居通婚。
6、各族人民友好交往,经济文化交流。
7、兼并战争。
春秋时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
2.中考历史复习资料第2篇民族关系的发展线索与特征(1)先秦时期:①炎黄融合,形成夏商周时期的华夏族。
②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和兼并战争,特别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华夏族和周边各族的融合。
(2)秦汉时期:①秦始皇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移民戍边。
促进边疆开发。
②西汉加强同匈奴关系,在西域、西南、百越地区设置机构,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3)魏晋南北朝时期:①少数民族不断涌进中原,冲垮胡汉界限。
②少数民族开始封建化,促进自身进步。
(4)隋唐时期:①少数民族在边疆地区建立许多政权,促进边疆地区开发。
②由于交通发达,汉族和少数民族加强联系。
③中央政府执行开明的民族政策,通过战争、和亲、册封、设机构等方式加强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5)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①民族政权对峙,民族战争不断,民族偏见强烈,民族隔阂严重。
②民族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各少数民族先后完成封建化。
③元朝统一后,逐渐形成族融合高潮,并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6)明清时期: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民族构成相对固定下来。
②中央同边疆地区的关系空前加强。
③版图最终奠定。
④各民族之间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3.中考历史复习资料第3篇【时代特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007年中考试题整理版
世界近代史(一)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内容标准】(1)知道《神曲》,复述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1、14至16世纪的欧洲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人的发现”是指: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法国大革命2.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的是A.资本主义的萌芽B.新航路的开辟C.文艺复兴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3.观察新航路开辟的图片,可以得到的正确历史信息是①达•伽马是最早开辟从西方到印度航线的航海家②最早证明地圆学说的航行是麦哲伦船队的航行③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④新航路开辟后太平洋沿岸的工商业经济迅速发展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4.右图描绘的事件引发了欧洲世界市场扩大,流通商品种类增多,商路贸易中心转移以及人类眼界开阔,这一事件指A.新航路的开辟B.三角贸易C.工业革命D.殖民扩张5.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实际上是A.美洲 B.亚洲 C.欧洲 D.非洲6.通过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与“哥伦布、沟通四大洲、引发殖民掠夺”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C.法国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7、如果你要亲历一下1492年哥伦布的那一段航行,应该走的航线是:A、由欧洲出发,南下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B、由欧洲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到达好望角C、由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D、由欧洲出发,经大西洋绕过美洲最南端,经太平洋到达菲律宾8.从15世纪开始,欧洲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海外探险运动,史称“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的最重要意义是A.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是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整体B.张扬了人的个性C.哥伦布到达美洲 D.证明了欧洲人敢于冒险9. 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直接目的是()A、学习东方的先进文化B、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想去东方发财10.【探究历史事件】(9分)15世纪末,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了海上探险,开辟了新航路。
2007年《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提纲(3)
2007年《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提纲(3)2007年《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提纲(3)世界历史与文化一、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的地理位置1、古代埃及:兴起于非洲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小国,公元前3000年左右统一。
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
国王胡夫的金字塔最大,其中狮身人面像金字塔是国王哈佛拉的陵墓。
2、两河流域文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公元前3500年出现国家,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
(“空中花园”是古巴比伦国的杰作)3、印度文明的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发祥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河,公元前2500年出现奴隶制国家。
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建立了种姓制度。
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佛教:公元前6世纪,印度,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佛教宣言“众生平等”“转世轮回”。
二、古代希腊、罗马的地理位置,斯巴达和雅典及其政治特色,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及其政治特色1、古代希腊、罗马的地理位置古代希腊发祥于爱琴海(爱琴文明)南部的克里特岛,后来转移到迈锡尼。
古代罗马文明在公元前8世纪时发祥于意大利的台伯河畔。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2、斯巴达和雅典及其政治特色古代希腊文明主要包括崇尚武力的斯巴达和奴隶主民主政治最发达的雅典。
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文明最为繁荣。
3、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及其政治特色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分裂),和中国的秦朝与西汉一样是强大的帝国。
罗马帝国扩展: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后,继续扩大领土,到达2世纪时候,达到最大,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1、基督教:1世纪,巴勒斯坦一带,耶稣为“救世祖”,12月25日为“圣诞节”《圣经》。
11世纪,基督教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2、伊斯兰教建立者:穆罕默德时间:622年为伊斯兰教历元年,地点:阿拉伯半岛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伊斯兰教创立的过程就是阿拉伯国家建立的过程)伊斯兰教教义:唯一真神“真主安拉”,伊斯兰教的信徒为“穆斯林”《古兰经》四、阿拉伯帝国对外扩张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谈》(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数字的最初创造者是印度人,后来被阿拉伯人进行了改造,传入欧洲,人称“阿拉伯数字”,这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伟大的贡献。
[历史]2007年初三中考复习提纲(3)
[历史]2007年初三中考复习提纲(3)71、东汉将亡之际,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此后各种大小战争不断,著名的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还有夷陵之战。
最终的结果是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史称三国。
72、三国时期有几位彪炳史册的著名人物,如: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曹操有雄才大略,关羽是忠义的英雄。
他们受到后世中国人的尊崇。
73、晋朝时的炼丹家葛洪,在冶炼各种矿物的过程中,了解到一些矿物的性质,总结出不少化学知识,他写的《抱朴子》堪称一部原始化学的重要著作。
74、《水经》是汉朝桑钦的一部河道学专著,但记述过简,有缺漏。
北朝郦道元以此书为纲要,详加注释,取名《水经注》。
75、《水经注》记述了1252条水道河流,连许多历史事件、人物、传说神话、文物碑石等各种史迹故闻,都有涉猎。
全书30万字,是部综合性的地理学巨著。
76、王羲之是东晋杰出的书法家。
据说他年轻时常临池写字,就池洗砚,使得池水尽黑,故有“墨池”之说,相关的名胜有多处,推浙江绍兴兰亭。
77、公元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等人在兰亭饮酒赋诗,共得佳作四十余篇,编为一集,王羲之亲为作序并书写,称为《兰亭序》,是中国书法的绝代佳作。
真迹惜已失传。
78、瓷器的制造工艺比较复杂,故瓷器的出现比陶器晚。
从商周起才有原始青瓷。
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到了东汉晚期,中国已能大批生产胎坚质细、色泽翠艳的青瓷。
三国两晋时期,南方越窑所生产的青瓷最为有名。
79、从三国的吴国开始近400年间,连续有六个朝代在南京建都,后人称南京为“六朝古都”。
80、三国时代的大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圆周率的计算方法“割圆术”。
他从圆内接正多边形入手,求得圆周率的近似值为。
81、南朝的数学家祖冲之,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的圆周率在和之间。
这比欧州数学家计算出同精度的圆周率早了1000多年。
82、经过四、五百年战乱,公元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文帝杨坚重新统一中国。
83、隋文帝是个明君,他励精图治,治国有方。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3)大国崛起,风起云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史
大国崛起风起云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史考点1 英国1.近代崛起的英国阶段特征具体事件过程结果与影响政治近代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领导下,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颁布了《权利法案》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经济近代化对外殖民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活动开始于17世纪。
从18世纪中期开始,英国开始对印度发动侵略战争,其代表人物是克莱武。
掠夺了无数的财富,用于发展国内的工业生产;同时,这些殖民地也为英国国内的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市场,进一步刺激了工业的发展,促使英国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工业革命开始1765年,珍妮机的发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积极开拓世界市场,在亚非拉地区进行殖民掠夺,导致这些地区也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市场标志1785年这种蒸汽机投入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交通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近代科技文化牛顿英国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系统阐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达尔文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从而完整的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在科学和社会领域引起了一场革命,同时也为生物学家和其他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崛起启示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前提;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定要走科教兴国道路。
2.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英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一战前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产量被美、德相继赶上和超过,退居第三位,丧失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英、德为争夺殖民地形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调整同法国、俄国的关系,成立三国协约军事集团一战中打败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取得一战胜利一战后1919—1922年,参加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参与对世界的重新瓜分,与法、美、日等大国共同确立了新的世界格局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2007甘肃中考历史指导(中国古代史复习要点).doc
2007年甘肃省中考历史会考指导考试内容及目标要求中国古代史1、中华文明的起源[识记](1))黄帝和炎帝是中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
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传说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
他们用民主方式来推举部落联盟首领,历史上叫做“禅让”。
2、中国古代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周)[识记](1)P20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候。
诸候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东周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诸候们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各诸候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争夺“霸主”。
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
战国初年,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
这时期出现了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著名战役。
(4)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筑了都江郾,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秦始皇让蒙恬负责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秦长城,蜿蜒万余里。
宏伟的秦长城、都江郾,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5)汉字字体的演变:商周的甲骨文、金文、大篆→秦朝的小篆、隶书→魏晋时的楷书、草书、行书(6)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又是大教育家。
P43P45内容:P35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农耕、战功。
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P36经过商鞅变法,泰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3、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建立(秦汉时期)(1)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灭掉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公元前209年,在大泽乡爆发的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007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
2007学年第二学期海珠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化学试卷2008.5 说明:1.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K-39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下列变化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煤燃烧发电 B.点燃红磷C.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蒸馏水 D.CO2通入水中2.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3.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葡萄糖B.甲烷C.乙醇D.二氧化碳4.蒸馏水不能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A.氧元素B.氧原子C.氧分子D.氢元素5. 下列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A.H2S B. H2SO3 C. SO2 D. K2SO46.当土壤的pH为7时,最适合高粱的生长。
为使pH为5的土壤变得适合高粱的生长,应在土壤里加入的是A.石灰石B.烧碱C.食盐D.熟石灰7. 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 B C D8. 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类别不同的是A.硫酸钾硝酸银B.碳酸硫酸C.火碱氢氧化镁D.生石灰苏打9.下列有关生活中化学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油脂和糖类能为肌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B.合金、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C.蛋白质、维生素、水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D.硬水、矿泉水都是混合物10. 水电解时的变化可用右图表示。
2007中考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中考历史试题、初中历史中考试卷、模拟题、复习资料-初中历史试卷-试卷
2007中考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中考历史试题、初中历史中考试卷、模拟题、复习资料-初中历史试卷-试卷下载---------------------------------------九年级历史知识体系第一单元:动荡与变革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一战将俄国推向崩溃的缘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十月革命的胜利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立1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建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历史意义: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他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了现实,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俄政府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1921年,列宁领导苏俄政府实行新经济政策。
评价: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列宁从俄国的国情出发,创造性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大创新。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开始实施。
1937年,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由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国。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斯大林模式”形成:1935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评价: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二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巴黎和会时间:年,操纵国:英法美,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主要条约:《》,内容:① ② ③ ④ ⑤……华盛顿会议时间:1921—1922,操纵国:美英日内容: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
主要条约:《九国公约》中国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评价: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
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世界秩序。
经济危机时间:— 年,首先在爆发。
影响: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引发了各国的政治危机,也使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激化。
罗斯福新政时间:1933年,核心:调整工业,颁布《》,特点:,根本目的:作用: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机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是美国度过了危机。
2007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目录专题一列强侵华史(1840—1953)-----------------------2一、列强侵华史二、百年巨变的启示专题二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史和近代化问题-------------3一、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抗争与探索史二、中国近代化(现代化)问题专题三中国共产党86年历程------------------------- 4一、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二、军队建设------纪念建军80周年----------------------------------------5三、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认识和纠正自身的错误四、农民、农村、农业“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8五、十月革命中俄关系/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中具有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六、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70周年专题四祖国统一大业--------------------------------10一、对国共关系的认识二、祖国统一大业1、香港问题2、澳门问题3、台湾问题专题五中国近现代人物和民族精神--------------------13一、主要人物活动及评价二、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006、2007年周年纪念大事专题六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睦邻外交-------------------- 15 一.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二.新中国的外交-------------------------------------------15三、中美关系------------------------------------------------16四、中日关系------------------------------------------------17 专题七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和大国崛起-------------- 19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方式二、美国------------------------------------------------- 20三、日本四、沙俄(苏俄、苏联、俄罗斯)五、大国崛起的历史规律-------------------------------------22六、改革(开放)是一把双刃剑-------------------------------23专题八三次科技革命与创新型社会------------------- 24一、三次科技革二、科技是柄双刃剑专题九国际关系与和谐世界的建立------------------- 28一、国际关系演变概况二、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三、国际格局的演变/中国地位的变化------------------------- 30四、和谐世界、和谐中国五、争取和平和发展经济仍是当今世界两大课题六、欧盟50年和经济全球化----------------------------------312007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社会性质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07年中考中国历史复习资料4
2007年中考中国历史复习资料4301、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中印在1954年外交协定中对此给予了正式确定。
这几项原则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欢迎,成为国际社会交往的重要原则之一。
302、1960年,中国登山队员登上了中国和尼泊尔边境上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早创造了世界登山运动的最高纪录。
303、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地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标志着中国核技术的重大进展,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967年,中国成功试爆第一颗氢弹。
304、1966到1976年,中国进行的“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给中国的建设事业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305、中国是著名的乒乓球王国,60年代中国著名选手庄则栋连续三次夺取了男子单打世界冠军。
在许多重大国际比赛中,中国选手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06、1970年4月24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
1988年9月27日,中国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
中国空间技术进入新的时代。
307、1971年10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以压倒多数的票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国家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
308、1971年,中美两国互相邀请乒乓球队访问,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交流隔绝的局面,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中美关系向着正常化方向发展。
309、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联合发表声明,宣布从即日起结束两国间20多年的不正常状态,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10、1976年1月8日,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总理达27年之久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中国人民以各种方式举行悼念,规模之大、时间之久为中外历史罕见,联合国也降半旗以示哀悼。
同年9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中国杰出的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逝世,享年83岁。
2007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资料集(世界史部分)03
(5)、中国代表团在该会议上的外交结果引发了中国什么运动的爆发?答:3、读《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图回答问题(1)在一战的南线战场,交战双方是谁?(2)若要在1918年重绘此图,要改变哪两个国家的名称?依据是什么?(3)巴尔干地区至今仍然动荡不安,其历史根源是什么?4、材料分析题材料一、“农民获得解放是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材料二、立即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下附农民委托书……在立宪会议对伟大的土地改革做出最后的决定以前,各地应以这个委托书为实行这一改革的指南。
……一切土地……成为全民财产并交给一切耕种土地的劳动者使用。
回答问题:(1)以上材料都是出自同一个国家,根据你的判断,两则材料分别出自什么文件?分别是什么时候颁布的?(2)两个文件分别代表什么人的利益?(3)材料二所属的那个文件的颁布,它的进步意义是什么?答:5、读下列材料: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规定:(1)尊重中国主权之独立……(2)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政府;(3)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等之原则;(4)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允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请回答:(1)以上条款出自什么条约?该条约是在什么会议上签订的?(2)第三款内容中所谓“机会均等”原则是指美国的什么政策?(3)第四款的内容主要针对的是哪个国家?为什么?该国在哪一年哪一事件打破了该条款?(4)你怎样看待这个条约?答:【2006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1、(湖北省宜昌市)以下所列事件中,与中国五四运动爆发有直接联系的是()A、巴黎和会的召开B、慕尼黑阴谋C、华盛顿会议的召开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2、(湖北武汉市)下列表述,与《凡尔赛和约》内容相符的是()A、推进德意志统一B、对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C、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3、(江苏盐城市)一战后协约国集团为缔结和约,召开了巴黎和会。
2007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
2007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根据岳麓版和本地区考试范围归纳)专题一:五次侵华战争与三大条约中国近代五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
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局部侵华战争。
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它洗涮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近代三大不平等条约1、《南京条约》2、《马关条约》3、《辛丑条约》专题二:近代化的起步1、洋务运动2、维新变法3、辛亥革命4、新文化运动领导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先进的知识分子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等;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等主张:自强,求富;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三民主义;民主、科学学习内容:先进军事技术、先进政治制度、先进思想文化积极影响: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人们追求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
失败原因或局限: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洋务派只学先进技术,不学先进制度,未触动封建统治制度。
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维新派无实权,光绪帝只是傀儡;没有群众基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
象中2007中考备考历史复习资料(中国现代史)
象中2007中考备考历史复习资料(中国现代史)班级姓名坐号一、选择题:1.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伤害,其错误的实质是()A.生产关系的调整不符合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B.打破国家财政收支平衡C.破坏国民经济正常的比例关系 D.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2.在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尊礼炮齐鸣28响。
展开联想,判断“54”、“28”的深刻含义源于下列哪两个历史事件()A.鸦片战争、五四运动B.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C.中国共产党成立、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3、标志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是()A.西藏的和平解放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抗美援朝的胜利D.土地改革的完成4.“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
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5.中共八大指出:“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基本解决”。
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合理的调整 B.“一五”计划的完成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没收官僚资本已完成6.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
”这应感恩我党哪一政策的实施()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7.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原因()A.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B.苏联撕毁合同C.没有清楚认识国情D.急于求成8.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典型事例是()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维护农民利益B.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使用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中共八大都提出的任务是()A、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B、把中国有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C、对个人崇拜D、警惕“糖衣炮弹”的进攻10、 1976年《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
2007年中考中国历史复习资料1
------ 华夏教育资源库2007 年中考取国历史复习资料11、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
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颗先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判定,距今约有70 多万年了。
2、约 70—— 20 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窟里。
3、北京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
人类第一次获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概18000 年前,仍旧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山顶洞人”的远先人类。
他们已经拥有显然的黄种人的体态特点。
5、山顶洞人不单会人工取火,并且制造出了中国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骨针约同火柴棍般粗细,长 82 毫米。
6、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7、陕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巧。
人面网纹盆上各样纹饰,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
8、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漆黑光明,有着金属器皿相同的光彩。
9、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相同古老,7000 年前那边的人们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子。
10、大概 4000 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
黄帝是此中一个部落的领袖,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慧英勇,获得了最后成功。
11、在古老的华夏族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代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
司母戊大方鼎12、黄帝以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了几位优秀的人物:尧、舜、禹。
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
13、尧舜禹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
大禹受命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14、以后,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成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代(约公元前 22 世纪公元前17 世纪)。
15、相传在4000 多年前的夏代,就开始有了历法,所以人们都把中国古老的传统历法叫农历。
16、农历是按月亮的运转周期制定的,又叫农历。
因为历法中有节气变化和农事安排,所以又称农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
(根据岳麓版和本地区考试范围归纳)
专题一:五次侵华战争与三大条约
中国近代五次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
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局部侵华战争。
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它洗涮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近代三大不平等条约
1、《南京条约》
2、《马关条约》
3、《辛丑条约》
专题二:近代化的起步
1、洋务运动
2、维新变法
3、辛亥革命
4、新文化运动
领导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先进的知识分子
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等;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等
主张:自强,求富;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三民主义;民主、科学
学习内容:先进军事技术、先进政治制度、先进思想文化
积极影响:
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人们追求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
失败原因或局限:
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洋务派只学先进技术,不学先进制度,未触动封建统治制度。
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维新派无实权,光绪帝只是傀儡;没有群众基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真正的出路。
近代化的特点:
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层层递进、逐渐深入。
专题三: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军队建设、重大战事
重要会议
1、**一大(1921年,上海)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遵义会议(1935年,遵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七大(1945年,延安)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
4、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北京)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附:1、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北平)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北京)
军队建设
1、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是**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3、抗战时期,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4、解放战争至今,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重大战事
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1927年):
2、红军长征(1934年至1936年):
3、百团大战(1940年):
4、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
5、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
6、渡江战役(1949年):
专题四:新中国的农村政策(生产关系的三次变革)
1、土地改革(1950—1952年)
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基本目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基本内容: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
意义: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2、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
目的:引导农民和手工业者走集体化道路。
形式:建立农业合作社
实质:改农民土地所有制为土地公有制
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3、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目的:为了加速社会主义建设而建立的农村基层组织。
特点:一大二公,政社合一。
后果: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和共产风严重脱离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专题五: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的提出
2、香港澳门的回归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
1984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20世纪80年代,正式签署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3、台湾问题
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满洲、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全部归还中国。
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归
1949年,南京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垮台,败退台湾
1984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1992年,九二共识
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专题六: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一.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
①清政府:四次侵略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北洋军阀政府: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再一次损害中国的主权
③国民政府:二战中雅尔塔会议上美苏在没有中国政府参加的情况下的密秘交易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近代中国屈辱外交原因: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独立;当时中国综合国力弱,弱国无外交
二.新中国的外交
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建国初期的外交
国际形势:冷战时期,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敌视、孤立、封锁、包围
成就:⑴建国第一年同17个国家建交,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⑵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⑶日内瓦会议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
⑷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大会圆满成功
3、70年代的外交
国际形势:美苏争霸,苏攻美守。
主要成就:⑴中美建交,关系正常化,表明美国孤立中国的失败和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胜利⑵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4、改革开放后
国际形势:两极格局解体,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大主题
成就:⑴港澳回归,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的成功运用
⑵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成功举办上海APEC会议。
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经贸联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新的空间。
5、原因:①新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
②综合国力,国际威望不断提高
③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专题七: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对欧洲和北美产生了重要影响,开辟了世
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它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资产
阶级革命及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
3、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
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
4、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使工
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全部政权,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5、俄国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但改革不彻底,保留
了大量封建残余。
6、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
量的封建残余。
7、罗斯福新政增强了国家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调控能力。
重振了美国经济,稳定了社会秩序。
维护了美国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加强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制度。
民主与法制
1、《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性质,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确立。
2、《独立宣言》: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3、美国1787年宪法: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
4、《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核心内容是人权与法治。
它否定了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