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贴岗位需求的石油化工工艺课程改革
工程师(石油化工)岗位职责说明书
工程师(石油化工)岗位职责说明书一、岗位概述工程师(石油化工)是指在石油化工领域从事工程设计、项目管理、设备维护、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专业人员。
岗位职责涵盖了从规划、设计、实施到维护等全过程的工作任务。
二、工作职责1. 石油化工工程设计:负责根据项目需求,进行石油化工工程设计,包括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工艺参数等。
确保设计满足安全、环保、经济等要求,并符合相关法规标准;2. 项目管理:负责制定项目计划,监督并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进度,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参与项目策划、编制项目预算、评估项目风险等工作;3. 设备维护与运营:负责石油化工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工作。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进行设备检修、更换零部件,并关注设备运行情况,预防潜在故障;4. 技术研发与改进:积极参与石油化工技术研发工作,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与改进。
并负责技术文件的编写和技术培训;5. 安全管理:负责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安全控制,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环境卫生;6. 数据分析与报告: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工程相关的数据,并编写相应的工程报告。
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问题和改进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
三、任职资格1. 学历:本科及以上学历,石油化工相关专业或工程管理专业;2. 技术功底:熟悉石油化工工艺流程,具备一定的工程设计、操作与维护经验;3. 技能要求:熟练应用石油化工专业软件,如ASPEN、HYSYS等;熟悉AutoCAD、MATLAB等绘图和计算软件;4. 职业素养: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心,能够承担一定的工作压力。
四、工作环境1. 工作地点:石油化工厂/工程公司/科研院所等;2. 工作时间:一般按照标准工作时间,但需要根据项目进度和紧急情况进行加班或应急处理;3. 工作条件:需要在室内办公,也需在现场进行工作,可能面临一定的噪音、高温、高压等工作环境;4. 安全注意事项:工作中需穿戴相应的防护设备,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课程的特色与创新
课程的特色与创新1、依托岗位需求,强化学生专业知识依据专业“订单式培养,市场化就业”的机制,按照企业要求和岗位需要,及时调整 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应的岗位技能。
突出了基于工作任务的改革思想。
2、采用项目教学,突出技能训练,实现了“教学做”一体依托仿真和生产性的实训基地,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拓展、生成、 应用、建构专业知识,实现了“教学做”一体,突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设计。
,培养创新思维,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和职业氛围,3、渗透“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突出了质量、安全、环保和责任意识。
4、实施互动讲评、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在项目实施中,将学生分成团队,团队之间进行互评自评,不仅认知水平得到提高,而且培 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敢于负责的精神,形成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的比较本课程针对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行业针对性强。
在国内同类职业院校中还很少见到 有反应器操作方面的精品课程。
本课程以项目为导向、学生为主体、与国内同类院校的相似 课程相比,在教学理念上、教学方法的应用上、教学改革的程度上、实践教学条件上都处于 领先地位。
在黑龙江省化工类院校的教学中处于领先水平。
1、在学院升为职业院校后,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观念的转变,反应器操作课程 作为以实践教学为主的课程,率先进行了教学改革,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实行“理实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课程组成员积累了大量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经验,为进一步深化改 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根据化学工程系对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培养模式的要求,课程组成员对反应器 操作进行了项目化教学的尝试,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课程组成员深入企业调研,与企业技 术人员共同确定了教学项目,完成了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教学单元设计,并在教学过程中 实施了项目教学法,收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3、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注重课堂授课技巧,开展自主性学习、注重个 性化实践指导, 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紧贴岗位需求的石油化工工艺课程改革
其 次 , 生应 具 备 的 方 法 能 力 : 利 学 能
用 维 普 和 万 方 等 中文 数 据 库 快 速 查 到 所 需 要 的相 关 资料 : 能 在 规 定 的 时 间 内挑 出一 本 操 作 规 程 ( 0 5 0页 ) 的 核 心 内 容 中 并 能 用 自己 的方 法 组 织 内 容 .编 写 出 一 份 简 单 而 实 用 的 操 作 手 册 (0页 ) 能 熟 3 :
化 工 生 产 装 置 构 成 . 产 装 置 由设 备 、 生 仪 表 等 构 成 .生 产 装 置 的长 周 期 稳 定 运 转
与 石 油 化 工 企 业 的存 亡 密切 相 关 生 产 装 置 的长 周 期 运 转 取 决 于工 艺 操 作 和 仪
表 调 控
21 0 1年 . 育 部 、 政 部 共 同 启 动 教 财 了 在 全 国 独 立 设 置 公 办 高 等 职 业 学 校 中 , 持 一 批 紧 贴 产 业 发 展 需 求 、 企 支 校 深 度 融 合 、 会 认 可 度 高 、 业 好 的 专 社 就 业 进 行 重 点 建 设 的 计 划 . 过 特 色 专 业 通 建 设 推 动 高 等 职 业 学 校 创 新 体 制 机 制 的 运 行 . 快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改 革 . 体 加 整 提 升 专 业 发 展 水 平 和 服 务 能 力 . 国 家 为 现 代 产 业 体 系 建 设 输 送 大 批 高 端 技 能
型 专 门 人 才
石 油 化 工 生 产 装 置 的 工 种 技 能 鉴 定
标 准 中对 高级 工 、技 师 和 高 级 技 师 需 要 掌握 的行 业 通 用 知 识 、专 业 基 础 知 识 和 技 能 操 作 知识 提 出 了 较 高 的 要 求 .要 达
《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标准
《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及代码:化工安全技术0121205B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类别:B类学分:3计划学时:48适用专业:2023级石油化工技术1 .前言《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标准是根据本专业特点及化工生产企业生产岗位所需的安全知识、安全能力和安全素质而制定。
用于指导《化工安全技术》课程的教学。
1.1课程定位《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是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必修课,是讲授安全生产的法规、标准、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技术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化工安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的综合性技术,贯穿于化工生产全过程,从“原料预处理工段安全一化学反应工段安全-产品精制工段安全”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
本课程着眼于培养逐级培养学生“知风险辨识f能应急处置f会安全预防”的职业能力,将“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思政元素贯穿教学始终。
本课程力求学生在学习后知晓和掌握安全生产风险辨识方法,提升防范和处置安全事故的职业能力,强化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意识,培养具备完备安全知识,优秀安全能力,扎实安全素质的化工人。
后续课程包括:《化工单元操作》、《石油化工工艺》等。
1.2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石化生产操作岗位的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适应化工生产岗位需要,紧紧围绕安全职业技能的需求来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的化工生产安全操作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切身感受“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发展愿景,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在本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以化工安全生产和管理能力培养为重点,重组教学内容,基于化工安全生产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设计了3个模块,实现了模块化教学,每个模块都设置了相应学习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探索在线授课模式,利用平台优势,实时收集分析学情数据,动态调整教学方法手段。
强化、优化过程评价,使学生扎根学习过程。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论文]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探索【摘要】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文件, 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用人才培养方案取代沿袭已久的教学计划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核心内容,正在高职教育界逐渐推行。
本文根据高职教育发展特点和建设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基本原则, 谈论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分析了以“两段双规”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文件,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1],反映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上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2]是当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和总结、工学结合机制的探索与制订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
以“工学六融合”[4]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说既是高职院校所有改革与建设工作的“总纲”,也是专业建设能否取得实效的基础性工作和能否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根本保证[4]。
原有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以教学计划形式经过5年的实际运行,暴露出学科式课程体系与高职教育目的相矛盾,教育过程与就业现实脱轨等弊端,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育人机制是当代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必然趋势。
我校通过成立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与指导委员会,根据职业教育目的和用人单位需求,突出“工学结合”,借鉴发达地区优秀高职学院积极交流建设经验,经过多次讨论,我系建设委员会确定了切实可行、符合实际,又利于培养出与国家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一致的“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人才方案特点鲜明,优点突出,现就该方案的构建与探索作一分析。
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探讨
n l g x e me t n h mia n i e r g p o u t n p a t e h u l y a d e fc ft a h n r mp o e oo e p r n s a d c e c l gn e n r d ci r c i .T e q ai n f t c i g wee i r v d,a d y i e i o c t e o e n
化工工艺流程 , 提高 了分 析问题 、 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化 了实践 强
教学 。
提高原料利用 率 、 改善产 品质 量 、 少污染 、 减 降低 能耗 、 降低 生产 成本而改进 的新工 艺 。对 于这些 新 内容要从 技 术改 造 工艺 革 新 的角度讲 深讲透 , 学生尽 快接 受新 技术 、 工艺 , 高 知识 使 新 提 水平 , 应现代工业生产 , 适 同时开 阔视野 , 强技改意识 。 增
到车 间后能够很快 熟悉 生产 过程 , 且将 理论 知识与 实际 生产 并 相 比较 , 更好地 去发 现问题 、 解决 问题 。 为 了提高学生对产 品生产过程 的理性认识 , 生进厂 以后 , 学 首先 由安全处进行 安全 教育 , 然后 由工程 师 向学生介 绍生产 工
艺过程 , 并根据工段 或岗位情 况进行分组 , 每个组 跟随相应 岗位 的工人师傅 , 照四班或三班倒制度轮 流上 下班 , 按 由工厂每 班的 班长负责学生 的管 理工作 和实 习 岗位的技 术指导 , 并要 求 写实 习 日记 。实习指导教 师负责 学生 安全 、 组织 纪律 以及专 业知识 的理论指导 。实习结束时 , 导教 师还要对 学生进行 现场考核 , 指 并要 求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实 习报告 。
教 学大纲。教学 大纲 的知识体 系分 核心知识单元 和选修 知识单 元, 学时 分配 比例 为 4: ; 心知识 单元包 括基 本有 机化工 原 1核
石油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调研分析报告
石油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调研分析报告一、调研背景分析1.石化行业发展现状石油化工行业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生产过程包括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气集输、原油储运、石油炼制、化工生产、油品销售等,生产社会需要的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化工原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化肥等3000多种石油、化工产品。
石油化工行业生产线长、涉及面广,仅中国石化集团就有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输油、输气管道近6000km,加油站2.4万个,石油化工企业的油田、采油厂、炼油厂、化工厂、油库、加油站、输油(气)管线遍及全国城市、乡镇、车站、码头、千家万户。
因而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4年全国石化行业主营业务收入3.5万亿元,利润118.7亿元。
2015年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2.74万亿元,利润总额6265.2亿元。
其中,石化行业实现主营收入3.9万亿元,利润总额1615.6亿元。
《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2015年我国原油加工量约为5.2亿吨,预计2020年将达到6.2亿吨左右,烯烃、芳烃等基础原料和化工新材料保障能力将达到82%。
山东作为地方炼化企业大省,截止2015年山东地炼一次炼油产能为14820万吨/年,占全国地方炼化企业产能的60%以上。
2015年,山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321.8亿元,石化行业主营收入占全省化工行业的23.4%,其主营收入居全国同行业第1位。
2016年全省11家企业获得原油进口允许量4143万吨,占全国地炼企业获批总量的75.9%。
随着2016年国际油价总体回升,山东省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呈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2.石化行业人才现状随着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对石化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目前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从业人员1687万人,占全国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2%。
双主体责任共担 全过程共育共管——以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为例
2021年第1期总第130期HUAGONG ZHIYE JISHU JIAOYU产教融合双主体责任共担全过程共育共管——以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为例齐向阳(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辽宁锦州121001)摘要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与盘锦浩业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增加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利于教学团队建设,形成了稳定的“双导师”队伍;校企双主体育人、育训结合、岗位培养;学生双重身份、工学交替、在岗成才。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双主体;双身份;育人模式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齐向阳,男,教授,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工系主任。
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1引言在校企合作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现代学徒制”是企业工作本位职业培训和学校本位学历教育的紧密结合,是产与教的深度融合,其核心要素和基本特征是校企一体化的双元育人模式,它构架了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人才的通道,使理论教育与技能培养相结合,专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效对接。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更好地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改革,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与盘锦浩业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为学校提升专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和企业解决岗位技术技能人才选、育、用开辟了新路径。
2石油化工技术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举措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性质为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上实行辽宁省教育厅和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共同领导以辽宁省教育厅领导为主的体制,充分依托锦州石化公司走校企联合共建的办学之路。
2012年,在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院校长会议上,学院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实训基地的经验得到了充分冃足。
看到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高职院校石油和化工类专业群拓展建设与实践——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第1期2021年2月No.1February,202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突出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
高等职业院校突出办学特色,重点是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1]。
当前,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发展早已形成上中下游产业交织、互通互补的产业链形态,单一化的专业设置早已无法满足产业链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因此,基于产业链构建专业群,增强专业群服务行业企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2],已成为高职院校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石油和化工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践行“一带一路”伟大倡议中举足轻重。
当前,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供给侧改革”进程明显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集高品质成品油、化工产品和高分子材料生产于一体的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不断涌现,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有机化工、工业废水处理等产业突飞猛进。
基于此,石油和化工类高职院校应积极瞄准产业发展变化,打造顺应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的专业群服务体系。
通过专业集聚,努力培养产业链所需复合型人才,提高办学效益。
作为一所具有近60年石化行业服务背景的高职院校,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以产教协同为出发点,不断探索石油和化工类优势特色专业群的建设途径,创新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加强师资水平和教学平台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和办学竞争力。
1 专业群拓展紧跟石油和化工产业链发展在基于产业链构建专业群的过程中,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源于石化,走出石化”的发展策略,从产业链对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巨大需求出发,积极探索专业群拓展建设之路。
依托原有的专业办学优势及资源条件,紧跟我国传统石化产业向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的新步伐,把握煤化工、盐化工、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有机化工、工业废水处理等产业兴起的有利时机,由石油化工技术、石油炼制技术两个骨干专业进行辐射延伸,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拓展新专业,打造优势特色专业群,形成骨干专业带动专业群协同发展的“雁阵”拉动模式(见图1),扩大了招生规模,拓展了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增强了学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提高了办学影响力。
《化工生产概论》课程标准
《化工生产概论》课程标准(课程代码:100OO7,适用专业:化工工艺、石油炼制、有色冶炼等专业)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化学生产概论》是化工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在整个课程结构体系中承担着承上启下、专业入门的作用,其目的是为学生打开一扇窗,使学生认识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了解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理解实施绿色化工、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该课程与其它课程相辅相成,共同为学生将来进入化工企业进行生产操作、及基层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任务旨在通过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了解化工生产的发展概况,掌握化工生产的特点,了解化工企业、熟悉化工生产过程、了解化工机械及设备、识读化工图样。
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工作任务的完成等方式,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课程目标课程通过对化工企业、化工生产过程、化工机械及设备、识读化工图样四个单元的教学,带领学生走进化工世界。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化工生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发挥专业技能打下基础。
四、课程内容(一)认识化学工业1.专业知识认识化学工业的地位、作用及发展,了解化学工业的分类及特点,了解化学工业的责任与关怀,理解绿色化工与循环经济。
2.专业技能采用分组讨论、小组汇报的形式组织教学,培养学生收集和查阅资料的能力、制定并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团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认识化学工业1.专业知识了解化工企业部门的分类,了解化工企业主要部门的职能。
2.专业技能采用分组讨论、小组汇报的形式组织教学,培养学生收集和查阅资料的能力、制定并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团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了解化工企业文化1.专业知识理解化工企业文化的内涵,了解化工企业文化的内容与作用,了解企业“7S”管理制度。
2.专业技能采用分组讨论、小组汇报的形式组织教学,培养学生收集和查阅资料的能力、制定并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团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职业院校《化工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职业院校《化工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摘要】职业院校《化工制图》课程教学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
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从实际课程教学情况出发,探讨了《化工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效果评估,展示了改革的成果。
同时指出了未来发展方向,总结了本次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改革,可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更好地适应化工行业的发展需求。
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化工人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职业院校、《化工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法、案例分析、教学效果评估、教学成果、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化工制图是化工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化工装置的绘制与设计能力。
在当前的职业院校教学中,化工制图课程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匮乏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行业需求,需要对《化工制图》课程进行改革和探索。
化工制图课程的改革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教学效果的提升,更是为了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职业院校《化工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为此,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化工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方法和效果评估,以期为职业院校化工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化工制图》课程是化工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可以掌握化工装置的绘图方法和技能,提高对化工流程图的理解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当前职业院校《化工制图》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有限等。
对《化工制图》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对化工制图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适应行业的需求,因此需要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操作环节,以培养更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二是随着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申报材料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二O一一年十月目录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1)一、建设基础 (1)(一)专业现状 (1)(二)需求分析 (4)(三)建设基础与思考 (7)二、建设目标 (7)(一)总体目标 (7)(二)具体目标 (8)三、建设内容 (12)(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2)(二)课程体系建设 (16)(三)基地建设 (23)(四)课程建设 (25)(五)教学团队建设 (30)(六)教学运行与保障 (32)(七)教学质量监控 (34)(八)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35)四、建设进度 (37)五、资金预算 (43)六、预期效果 (44)(一)形成特色,发挥带动作用 (44)(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44)(三)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44)七、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45)(一)组织保障措施 (45)(二)制度保障措施 (45)(三)经费保障措施 (45)(四)运行保障措施 (45)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项目负责人:李继友(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项目组成员:王蕾(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康明艳(讲师/工程师)李贤宇(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桑红源(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涂郑禹(讲师/工程师)梁广耀(高级工程师,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殷万岭(高级工程师,天津渤化石化有限公司)一、建设基础(一)专业现状1. 人才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由此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实施“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盯住岗位,瞄准证书,拓宽订单培养平台,实施素质化教育。
在培养模式的各个环节,强调“爱岗敬业、诚信严谨、细致规范、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职业素养教育。
“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了订单企业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实现了课程知识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零间隙、专业技能与岗位规范零距离、毕业与就业零过渡。
2. 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打破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的三段式学科课程体系,按照工作过程的能力需求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学习过程,并由工作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开展技能训练。
基于行业需求之《化工生产主控操作》课程的整合
操作 ,学生尽管学过此类课程 ,但是却无从 下
手 ,不 会操 作 ,可 见 陈 旧的 D S应 用课 程 设 置 C 并 不是我 们所 要 的。
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尤其是化工领域 , 随着生产 向大规模 、高效率 、连续性方 向发展 , 对仪表参数的监测与控制也就提出了越来越高的
2 泰 州化 工 企 业 现 状调 研
为了次 召开化 工专 业指 导委员 会会 议 ,邀 请 泰州 地 区知 名 企业 的多 年从事 一线 岗位 的专 家前 来讨 论人 才
培养方案的修订以及专业课程的设置 。笔者也 曾
多次 去泰州 及周边 地 区 的一 些化 工相 关企 业进 行 调研 ,如泰 州石 油化 工有 限责任 公 司 、泰州 联成 塑胶 工业有 限公 司 、泰州兴 浦 化学有 限 公 司等企 业 。 目前 泰州地 区绝 大部分 的大 中型化 工企业 的
钱 佳 , 永 刚 马
( 泰州职业技术学 院 环境与化学工程系 , 江苏 泰州 2 5 0 ) 2 30
摘 要:文章针对泰 州+ _行业的发展及特点进行分析 , 索了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和方式,指 L- Y 探 出课程整合对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 自 动控制知识、 自 动化仪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以及 D S C 控制操作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地契合地方产业发展 的需求。 关键 词 :化 工 生产 主控操 作 ;DC ;仿 真教 学 ;整合 ;课程 改 革 S 中图分 类号 :G 2 . 4 30 7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7 — 1 2 2 1 )2 0 3 — 3 6 1 0 4 (0 2 0 — 0 4 0
整合之前 的原课程设置简介
化工工艺学教学实践与探讨
化工工艺学教学实践与探讨摘要:化工工艺学作为化工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化工基础知识与工程实践的桥梁,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对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材的需要,化工工艺学的教学改革也应如影随行。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结合地方化工企业、化工产品种类及人才需求情况选择典型的工艺进行介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教学和生产实习的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另外,将化工工艺与化工仿真和化工工艺实验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化工工艺学;教学改革;生产实习;化工仿真;化工工艺实验在新的时代,化学工业充满了挑战,化工专业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改革也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进行。
而化工工艺学作为化工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之一,是培养化工专业大学生应用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工程师基本训练的一门专业课,必须从突出教学特点和服从教学目的人手,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等进行全面改革。
化工工艺学通过对主要化工产品生产过程的介绍,研究其生产过程原理、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构造,进行工艺、设备和经济核算;同时研究如何合理组织和安排生产,使生产系统达到最优化,实现高产低耗和节能的目的,是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工作要求,学以致用的必要训练环节。
一教学内容与地方需要相结合,注重理论联系生产实践1.教学内容的安排由于化学工业范围宽产品种类繁多,致使工艺学客观上存在覆盖面广、内容难以组织的困难。
传统工艺学是按产品的生产方法、过程原理、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等逐一加以介绍,重点不突出,收效不大。
在教学内容上,结合地方化工企业、化工产品种类及人才需求情况,调整化工工艺学教学内容,根据学时安排,课堂教学讲述以下典型工艺流程:“烃类的热裂解”、“芳烃转化过程”、“合成气的生产”、“加氢与脱氢过程”中重点讲述合成氨(合成氨是无机化工的代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工艺,对这些工艺进行深入介绍和研究,突出该工艺生产,从中总结出化工生产过程的普遍规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室的构建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室的构建【摘要】建设符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一体化教室是一体化教学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一体化教室必须体现以实践为中心的“教学做”一体化特征,承载安全教育、团队活动、实践操作、仿真操作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功能,为一体化教学提供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保证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一体化教室教学做一体化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用人要求相距甚远,主要的问题在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核心是知识本位,没有形成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职业教育。
对此,各高职院校纷纷从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出发,实施项目化教学、一体化教学,务求实现学生的能力培养,让培养出来的学生更符合企业的能力需求。
一体化教学的核心是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将理论和实践作为一个整体来实施。
对于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专业课一体化教学而言,主要的方式有“教学做一体化”和“厂校一体化”;一体化实施的重点是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和应用理论。
这种授课方式势必不能在常规的教室进行,而单纯的实训室也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因此建设符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一体化教室是一体化教学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
一、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人才的能力分析经过对石油化工行业职业岗位群和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研究,确定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具有常减压、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精制、聚烯烃等石油化工生产系统操作和常用设备维护能力;具有控制石油化工生产单元操作能力;具有石油产品质量检验能力;具有现场化工仪表和控制仪表初步使用能力;具有泵、换热器等石油化工典型设备的选型能力;具有初步识图和制图能力;具有环保意识和安全生产控制能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
由此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学生培养要围绕以上能力来进行,主要通过化工单元操作技术、石油生产技术、有机化工工艺学、化学反应工程、油品分析等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来实现。
因此建设的一体化教室必须能满足以上能力的培养要求。
化工类职业院校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化工类职业院校教学模式改革初探Ξ吕利霞,李晓燕(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摘 要:当前,国家教育部鼓励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社会也在需求大批量的高技能型人才,如何能整合职业院校的有限资源,培养出适合社会、化工行业所需求的集知识、技能于一体的人才,是化工类职业院校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化工职业院校;教学模式;改革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务院于2002年就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
教育部于2006年在山东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促进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近几年,职业院校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2007年,高等职业院校招生人数达到283万人,约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的50%。
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就总体而言,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加之我国的教育投入不足,职业技术教育长期在低水平的条件下运行,尤其是化工类职业院校,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课程工艺过时,实习、实训设备老化,这与现代人才需求是不相适应的。
因此,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转变和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工作,大力发展以能力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首先,加强化工类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及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
很久以来,化工类职业院校的教学方案理论性强,实验、实训比例较低,不能满足当前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目前,制订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应由学院聘请行业中一批在化工企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专家与学院专业教师组成专业委员会,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
根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充实新门类、新工艺、新技术,以就业为导向来设置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由此制订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石油化工行业安全规范
石油化工行业安全规范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石油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工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减少环境污染,石化企业必须建立科学可靠的安全规范。
本文将从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管理体系、作业流程安全、人员安全培训以及事故应急措施等方面,分析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规范。
一、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管理体系1. 安全政策和目标:石油化工企业应制定具体的安全政策和目标,明确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并将之由企业领导层发放至每一位员工,以确保安全意识的贯彻。
2. 安全责任制度:明确每个员工的安全责任和相应的职责,以及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
同时,应确保管理层对安全问题有高度的重视,并为安全管理设立相应的部门或岗位。
3. 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每个石化企业必须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确定潜在危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事故预警机制和风险应急处理体系。
4. 安全标准和规程:制定和遵守一系列的安全标准和规程,包括设备操作和维护、现场施工安全规范、危险品管理等,以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标准进行。
二、作业流程安全1.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石化企业必须确保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和落实。
规定设备的操作要求和安全操作步骤,减少对设备的滥用和错误操作,避免事故的发生。
2. 工艺过程控制:石化企业需要建立工艺过程控制系统,确保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安全操作。
控制系统应具备报警机制、监控措施和自动切断机制,能够及时应对异常情况。
3. 危险品管理:石油化工行业对危险品更加敏感,企业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危险品管理制度,并进行合理的库存管理、分类储存和有效的防护措施。
三、人员安全培训1. 岗位技能培训:石油化工企业应根据不同岗位需求,制定相应的技能培训方案。
员工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课程,熟悉操作流程、安全规范和紧急情况处理方法。
2. 安全意识培养:企业应注重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定期举行安全知识竞赛等方式,让员工了解安全知识和安全风险,从而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精制岗位职责
精制岗位职责精制岗位是指在石油炼制、化工及相关领域中,从事油品精制工艺操作、设备运行和维护等工作的岗位。
精制岗位的工作内容包括现场操作、设备检修、日常维护等,是保证石油化工工艺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精制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1. 工艺操作精制岗位的主要职责之一是进行工艺操作。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根据工艺流程图,进行油品的加热、冷却、储存、卸油等操作;(2) 调节和监控设备的运行参数,保持工艺的稳定运行;(3) 处理异常情况,如设备故障、产品质量异常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4) 遵守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可靠。
2. 设备运行和检修精制岗位还需负责设备的运行和检修。
具体职责如下:(1) 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如压力、温度、液位等参数的监控;(2) 根据设备日常检修计划,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工作,如换热器清洗、泵的润滑等;(3) 处理设备故障,及时报修、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4) 配合工艺人员进行设备的改造和技术改进工作。
3. 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精制岗位的工作需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职责如下:(1)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确保工作安全;(2) 参与并配合安全培训和演练,熟悉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3) 积极参与环保工作,如处理油品废水、废气等;(4) 提高操作技能,减少能源和原料的浪费,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4. 职业技能培养为了适应精制岗位的发展需求,精制岗位人员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
具体要求如下:(1) 定期参加培训,学习新的工艺和设备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2) 关注行业动态,了解最新的技术进展和创新成果;(3) 参与项目研发和技术改进,贡献自己的智慧和经验;(4) 建立个人技能档案,进行自我评估和提升。
总结:精制岗位是石油炼制及化工行业的重要一环,从事精制工艺操作、设备运行和维护等工作。
精制岗位人员需具备工艺操作、设备运行和维护的能力,同时关注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不断提升职业技能。
中国石化考试内容
中国石化考试内容
中国石化的考试内容通常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包括对化工工艺、石油化工、催化剂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 职业素质与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3. 行业背景与业务知识:了解中国石化的发展历程、组织结构、各业务板块的业务范围与业务流程等。
4. 经济、金融、市场运行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宏观经济、能源市场、国内外市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分析市场风险和机会的能力。
5.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了解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公益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中国石化的相关政策和实践。
具体的考试内容可能因不同职位和岗位而有所差异,一般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关部门根据岗位需求而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紧贴岗位需求的石油化工工艺课程改革
摘要:石油化工专业学生的现场实际操作条件受限,而石油化工工艺课程是石油化工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为了让学生达到石油化工生产岗位高端技能型人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和素养,石油化工工艺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势在必行,本文以《常减压蒸馏运行与调控》课程为例,阐述了紧贴岗位需求的石油化工工艺课程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岗位需求;石油化工;课程改革;课程目标;考核评价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090-02
传统的石油化工工艺课程教学注重学生应知应会理论知识的强化,而对于工艺操作、设备保养、质量控制和识图绘图不太重视。
只有对石油加工工艺课程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才能使得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毕业生能达到企业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标准。
笔者拟以《常减压蒸馏运行与调控》这门工艺课程为例来介绍石油化工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石油化工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能力需求
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启动了在全国独立设置公办高等职业学校中,支持一批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社会认可度高、就业好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的计划,通过特色专业建设推动高等职业学校创新体制机制的运行,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体
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输送大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技能是人们运用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
技能型人才也称技艺型、操作型人才,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主要应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必要的专业知识。
他们最大的特点是能将最新的理论、最新的设计、最新的技术要求最终变成最佳的产品、服务、管理和效益。
我国定义高端技能人才为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并提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
高技能人才是一种既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又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的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发展条件下人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和服务一线从业者中,掌握精深专门知识,具备精湛操作技能,能手脑并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包括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三类。
工艺课程在石油化工
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石油化工生产企业由一系列的石油化工生产装置构成,生产装置
由设备、仪表等构成,生产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转与石油化工企业的存亡密切相关。
生产装置的长周期运转取决于工艺操作和仪表调控。
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的工种技能鉴定标准中对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需要掌握的行业通用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操作知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达到这些要求,除了行业通用知识里的部分内容在前期的基础化学、化工原理等课程中学习过外,大部分行业通用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知识都必须在工艺课程中学习。
由于石油化工具有“易燃易爆”的高危特点,石油化工生产企业的现场实习很受限制,即使有条件进行现场跟班实习,作为没有实际生产经验的学生也不可能进行实际有效的操作。
紧贴岗位需求的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常减压蒸馏生产过程实践调研,总结归纳常减压蒸馏装置对新入职员工的职业素养需求和岗位操作能力需求,使得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具备从事常减压蒸馏生产操作与控制以及生产管理的能力。
课程设定了要求学生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目标,课程的内容设计和考核重点也是学生这三个方面的能力。
首先,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能模拟使用常减压蒸馏生产装置中配备的安全、环保和消防器材;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识读带控制点的常减压蒸馏装置工艺流程图;能熟练手绘带控制点的常减压蒸馏装置工艺流程图;能根据指令打通工艺流程;能熟练进行加热炉的
开停炉操作,能正确调节加热炉炉温和“三门一板”的正确操作;能正确进行常减压蒸馏装置的日常巡检并填写规范的巡回检查记录;能正确进行常减压蒸馏装置的模拟仿真开停车和事故处理,使得操作过程中装置的平稳性好;能很好地将常减压蒸馏装置中的主要工艺参数控制在操作范围内;能及时发现生产异常情况并能果断正确处理;能熟练进行复杂仪表控制中的串级调节和分程调节;理解常减压蒸馏生产装置中的连锁控制,能正确投用连锁控制;能处理因连锁投用而引起的装置故障。
其次,学生应具备的方法能力:能利用维普和万方等中文数据库快速查到所需要的相关资料;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挑出一本操作规程(500页)中的核心内容并能用自己的方法组织内容,编写出一份简单而实用的操作手册(30页);能熟练使用autocad软件绘制给定的常减压蒸馏装置的原则工艺流程图;能协调常减压蒸馏装置各岗位的联合操作。
再次,学生应具备的社会能力: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其他人清晰讲解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听众中的80%能听懂并能准确复述出所听到的70%以上的讲解内容);能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常减压蒸馏装置的开停车操作;具备安全生产和环保节能意识;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树立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职业意识。
紧贴岗位需求的课程教学项目设计
为了让学生逐步达到课程目标设定的三个能力目标,课程以编制
炼油厂常减压蒸馏车间的操作规程为贯穿项目,通过理论教学、现场教学与仿真教学相结合,让学生熟练掌握常减压蒸馏的生产流程,生产因素分析和基本操作控制,了解常减压蒸馏过程中的安全、环保和节能问题,不仅能够熟练操作常减压蒸馏装置,还能在实践的基础上具备理论拓展进行常减压蒸馏技术改造的能力。
教学项目是依据常减压蒸馏车间将一名新入职员工培养成为一名常减压蒸
馏高级操作工的过程来设计的。
本课程是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强调的是获取自我建构的隐性知识—过程性知识,一般指经验并可进一步发展为策略,即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取尽可能大的效益的知识,主要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
课程一共设定了六个教学项目:(1)撰写常减压蒸馏装置调研报告,学生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常减压蒸馏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初步了解常减压蒸馏的原料性质和产品特点以及原则工艺流程。
(2)常减压蒸馏装置工艺流程认读,通过三步完成:第一步,认读常减压蒸馏原则流程图;第二步,认读常减压蒸馏装置模拟软件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第三步,现场识读我国某大型石化装置的常减压工艺流程。
(3)制定常减压蒸馏操作规程,分三步完成:第一步,对常减压蒸馏装置进行危险介质分析;第二步,对我国某大型石化装置进行工艺计算;第三步,依据给定的常减压蒸馏操作规程制定常减压蒸馏的开停车方案。
(4)常减压蒸馏开停车操作,分三步完成:第
一步,分岗位进行常减压蒸馏开停车操作练习;第二步,分班组进行常减压蒸馏开停车交接班联合操作;第三步,由常减压蒸馏装置班组长和技师指导,进行企业现场常减压蒸馏开停车操作模拟演习。
(5)常减压蒸馏操作规程企业论证:学生依据常减压蒸馏仿真操作和企业现场模拟开停车操作修订操作规程,把修订的操作规程拿到企业,让企业的兼职教师(常减压蒸馏装置的班组长、技师、工程师和车间主任)进行实践论证,学生代表进行现场答辩,从而优化操作规程。
依据岗位能力需求制定的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的依据是燃料油生产工——常减压蒸馏工的技能鉴定
标准。
表1列出了常减压蒸馏运行与调控课程的考核标准,考核分为校内教师考核(占50%)、校外兼职教师考核(占40%)、同学评分(占5%)、学生自评分(占5%)等四个方面,考核内容为常减压蒸馏装置的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工艺操作经验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结果,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培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要想培养企业岗位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单独的一门课程或者几门课程是不能达到要求的,所以,在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相关的石油化工工艺课程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展开思路应该大体一致,但培养的侧重点应该各有不同,形成一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顺序。
对于一些重要技能,应该在同一门课程中反复训
练,不同课程中重复训练。
课程的考核方法大体一致,但考核的侧重点不同,对学生掌握的程度和要求也应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家祥,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宗尧,等.高级技能人才培养[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3]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常减压蒸馏装置操作工[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康明艳(1974—),女,硕士,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改革和课程教学。